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共4篇)
林权管理信息系统 篇1
腾冲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时采用单机版林权证管理信息系统登记发证, 虽然实现了林权信息数字化, 但是多台电脑间的数据不能实时共享;许多林权信息数据与档案材料不符;部分林权信息数据丢失。主体改革结束后, 林权改革由“明晰产权”逐步向以“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内容的林权配套改革转移, 林权流转、变更、登记、抵押及查询较为活跃。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 林权管理滞后的问题日益显现, 传统的林权管理模式不仅制约了林权流转、林权抵押、林权争议调处等工作的开展, 也制约了围绕林权改革成果来进行其他工作的开展。实现林权管理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 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林权及林业信息服务, 对于活跃林权交易市场、减少林权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县级系统组建及系统功能简介
1.1 系统建设情况
在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生态分院的技术支持下, 腾冲县于2011年7月开始安装调试软件, 建立起全县林权信息数据库, 8月正式启用云南省林权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全县林权管理软件, 实现了县、乡2级联网的规范化林权管理。2012年12月, 根据社会经济状况、资源状况、气候条件、产业分布等特点, 全县选取10个村开展村级林权服务管理建设试点。目前, 系统运行稳定, 建成了县、乡、村3级联网的林权信息发布、查询、办理和咨询等服务渠道。
1.2 系统功能简介
林权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业务登记、业务审核、办证出单、查询统计、网络办公、系统设置、退出系统7个功能模块 (图1) 。可对系统基础信息如外协授权、行政区划维护、账号管理、模板维护、林权证维护、单位管理、修改申请进行维护;实现林权登记业务的受理、审核、办证出单网络化;可按业务进度、林权证信息、宗地信息、林权相关信息进行业务查询、林权证查询、宗地查询、业务进展统计、林权信息统计、宗地信息统计和林权交易统计;可实现技术交流、下发通知、向上级汇报情况、发送文件、林业信息发布及其公告、查看工作动态等[3]。
2 林权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腾冲林权管理中的应用
2.1 业务受理
2.1.1 林权初始登记业务受理。
在业务登记功能界面, 点击林权初始登记业务, 选择初始登记业务类型, 点击“新建业务”, 系统自动生成业务单号, 进入业务受理材料及内容信息界面 (图2) 。
林权初始登记业务受理流程:录入申请信息→查找权利人→申请表信息录入→录入宗地核实情况信息→业务交割→上传业务附件→业务送审。
2.1.2 林权转让业务受理。
在业务登记功能界面, 点击林权流转类业务, 选择转让业务类型, 点击“新建业务”, 系统会自动生成业务单号, 进入业务受理材料及内容信息界面 (图3) 。
林权转让业务受理流程:录入申请信息→添加林权证→添加受让人→录入交易信息→录入宗地核实情况信息→业务交割→上传业务附件→业务送审。
2.2 业务审核
在系统主界面点击“业务审核”, 选择“内部业务审核”或“外协业务审核”, 进入业务审核界面, 选中业务清单中需要审核的业务, 核对业务提交的所有有关信息和电子附件, 符合办理程序要求、材料齐全的, 录入审核意见, 选择审核通过, 保存并送审;不符合办理程序要求或材料不齐全的, 录入审核意见, 选择退回受理, 保存并送审[4]。
2.3 办证出单
2.3.1 权证处理。
权证处理又叫做老证处理, 是对业务涉及林权证打印变更记录、打印回执、旧证换新证操作。
2.3.2 宗地处理。
对业务宗地进行修改宗地信息、合并宗地、拆分宗地、宗地还原、还原全部、添加林权证持证人到权利人列表、移除林权证持证人、添加处理后宗地到权利人、删除所选权利人宗地、保存结果。
2.3.3 颁发新证。
在颁发新证界面条件查询出需制证的宗地, 选中需制证的宗地, 若一户多宗地制一本证时, 按住Ctrl选择多宗地, 单击“制证”按钮,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录入印刷编号、林权证号、宗地注记等相关信息。
2.3.4 发证记录。
在发证记录界面设置查询条件查询到相应的林权证, 根据需要打印林权证、打印林权登记台帐、打印林权证发放登记表。
2.3.5 外协备案。
设置查询条件查询需要备案的业务后, 根据需要查看业务信息、打印单据和宗地注记, 然后点击处理完成即备案成功。
2.3.6 业务归档。
选中需要归档的业务, 在业务归档列表中录入归档信息, 根据需要选择打印变更记录、打印注记、业务归档操作。
3 结语
云南省林权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进一步规范了全县林权电子档案和林权登记管理, 全面实现了林权的登记、发证、查询等林权信息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腾冲县启用云南省林权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以来, 共为林农提供信息咨询服务500余条;办理林权初始登记1 976宗、8 188.12 hm2, 林权流转486宗、2 455.36 hm2, 林权抵押530宗、4 343.07 hm2, 更正业务402宗、2 121.90 hm2, 继承 (赠与) 199宗、207.51 hm2, 分户360宗、2 698.02 hm2, 补 (换) 证568宗、896.10 hm2, 证本拆分38宗、2 118.58 hm2, 林权冻结6宗、75.78 hm2, 林权注销244宗、3 522.77 hm2;补录、完善林权宗地信息11 761宗、11 725.998 hm2。
参考文献
[1]李建友.云南省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建设技术政策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 2011 (3) :46-48.
[2]陈林, 杨珂, 陈静, 等.林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运用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0 (2) :120-123.
[3]张丽红.地理信息系统在山西林权改革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 2012 (16) :287-288.
[4]刘足良.县级林业综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实践——以浙江省缙云县为例[J].华东森林经理, 2013 (1) :57-62.
林权管理信息系统 篇2
关键词: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外业数据采集,操作技术
1 准备工作
1.1 基础材料准备
林权空间数据航空图片 (县土管局1995年土地勘查、2005年核查) ;林权空间数据地形图 (2008年版1∶10 000地形图) ;林权属性数据 (2006年山林延包集体林权清册) ;乡 (镇) 林权管理更正章1枚。
1.2 勘界前工作准备
全乡各权属单位在电脑中建立文件夹, 输入“林地所有权勘界记载表”;编制乡级各权属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组织机构代码同2008年“二类”森林资源调查相一致;由12位数字组成, 如 (331024仙居县) (1地块所有权) (01安岭乡) (001村) ;根据航片的区域边界描绘权属单位范围的基本区块图。
2 权属勘界
2.1 制作草图
根据2006年山林延包集体林权清册在权属单位范围的基本区块图, 进行实地勘界、逐块勾绘。连在一起的, 以整块定为1个小班;单独的山场按照林权证清册划定1个小班;外村或外乡的插花山也单独勾为1个小班, 并标明外村或外乡的权属单位。
2.2 完善草图
根据外业所勾绘的地块草图逐块进行重新勾绘, 边界线保持清晰不能涂改, 边界线有纠纷不能解决的, 用虚线勾绘。
2.3 填写林地勘界记载表
(1) 林地所有权权利人:某村某组。
(2) 林权证号:暂时不填, 等待外业完成后发放林权证时统一编号。
(3) 地块编号:由20位数字组成, 前6位为行政代码, 代表县;第7位表示地块性质, “1”表示所有权, “5”表示国有山;第8~9位为乡代码;第10~12位为村代码;第13~14位为组代码, 若没有组用00表示;第15~17位为农户编号, 没有农户用000表示;第18~20位为地块编号。
(4) 坐落:坐落在自己村范围的填写自己村的村名, 若为插花山地, 填写山场插花在那个村的村名。
(5) 小地名:原山林权证中由多块山多个小地名组成1个小班的, 填写具有代表性的1~4个地名;单块的小班山场, 按照林权证清册的地名填写。
(6) 面积:地形图用扫描仪扫描入电脑进行计算。
(7) 四至:多块山组成1个较大的小班, 其四至以较为固定的地物、地貌填写;单独的山场小班, 按照林权证清册四至不变填写。
(8) 注记:记载插花山村名、山场是否为集体统管山、自留山、责任山等。
2.4 图纸粘贴
若小班面积比较小, 采用A4纸张, 图纸直接粘贴在A4纸的下方方格中;若小班面积比较大, 采用A3纸张粘贴, 在A4纸的下方方格中填写四至林地权属边界接边村村名。
2.5 图纸粘贴处边界线注析
图纸粘贴后, 若边界线同毗邻村有连接, 标明毗邻村的边界线长度, 注明毗邻村的村名, 若毗邻村是同乡的只注明毗邻村的村名;若毗邻村是同县外乡的注明毗邻村的乡、村名称;若毗邻村是外县的注明毗邻村的县、乡、村名称;以便毗邻村边界线的确认。
3 制作边界确认汇集图
根据权属单位组织机构代码的顺序从上到下、再从左到右排列制作边界确认汇集图。从边界确认汇集图上看, 从上到下是确认给毗邻村单位的印章, 从左到右看是毗邻村单位确认给该村的印章。边界确认汇集图的制作给确认对象带来很大方便。
4 边界确认程序
(1) 根据作边界确认汇集图找出相对应的确认单位, 采用ACD打开2005年土管航片图给予审阅, 并对地形图四至、地形、地貌等内容认真地加以确认范围。
(2) 林地所有权勘界记载表中“林地所有权权利人:某村某组”处盖上村民委员会的公章;若采用A3纸张粘贴的, 在A3粘贴纸张左上角上盖上村民委员会的公章。
(3) 山块坐落在某村范围内, 边界线同毗邻村没有接边的, 在图纸粘贴骑缝处盖上该村村民委员会的公章;山块插花在其他村的, 边界线同其他毗邻村没有接边的, 在图纸粘贴骑缝处由插花在那个村的村民主任确认、签字后, 盖上该村村民委员会的公章。
(4) 山块边界线同毗邻村有接边的, 由在图纸粘贴处注明的毗邻村的村民主任确认、签字, 并盖上该村的村民委员会公章。
(5) 山块边界线同毗邻村有接边的, 若采用A3纸张粘贴, 由在A4纸的下方方格四至中标明的边界接边村的村民主任确认、签字, 盖上该村的村民委员会公章, 同时在A3粘贴纸张上相对应注明边界接边村处由该村的村民主任确认、签字, 并盖上该村的村民委员会公章。
5 核发林权证
填写核发林权证的申请书;建立集体林权证清册;填写林权证并予以发放。
6 制作林权图
根据已经确认的林地山块, 描绘全乡集体林地权属全图。
7 内业数据处理
(1) 经确认后权属单位的“林地所有权勘界记载表”采用扫描仪扫描进入计算机系统, 作为原始依据保存。
(2) 根据乡属范围内的权属图、地图边界线进行数字化, 并对林权属性数据与地图数据进行配对输入计算机系统, 制作林权信息管理系统。
8 注意事项
(1) 政策宣传要内紧外松, 宣传必须到位, 讲明国家林改政策;林权实行网上管理, 必须建设林权信息管理系统。
(2) 权属边界线若有修改, 必须盖有“乡 (镇) 林权管理更正章”。
(3) 权属单位在“2008年山林延包”林权证清册中的山块必须逐块填写“林地所有权勘界记载表”。
(4) 权属单位的插花山块, 对方没有确认、签字、盖章的, 作为纠纷山处理, 对山块不能编号, 不能发放林权证。
林权管理信息系统 篇3
1 系统介绍
本软件产品基于Web技术, 是围绕经济林木权证及林产证申请、申核、申批、发证、查询统计以及银行林产评估等业务为核心的协同办公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充分运用B/S结构的特点, 将经济林木权证、林权证的申请、公示、打印分布于各个乡镇受理的同时在林业局与农业局集中审批制证。既方便了办理者办理又能在林业局与农业局及时汇总控制, 实现了林产证系列信息化办理。
2 系统特色
分布式受理集中审批:申请人不必在各个部门间来回提交文件受理, 集中审批制证。
信息共享:实现乡镇、林业局与农业局、银行信息共享, 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安全性:系统集成了功能权限、数据权限、部门权限为一体, 保证了信息的有效控制和灵活操作。并采用U盾数据加密技术集合动态加密算法作为合法登录校验。这是大多数国内银行采用的客户端解决方案, 使用USB Key存放代表用户唯一身份数字证书和用户私钥。用户的私钥是在高安全度的USB Key内产生, 并且终身不可导出到USB Key外部。
灵活性:信息可自定义申请数据、申请流程、证书格式。自定义银行评估算法及公式。可方便的调整、增减评估指标及评估报告模板。
3 系统功能
3.1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主要实现系统角色管理、用户管理、使用单位管理、使用银行管理、模块菜单、系统配置、安全设置等管理。如下表1。
角色管理:系统通过集合菜单权限、流程权限及数据权限为一体, 充分满足了林产证办理评估的业务权限控制。
用户管理:分配用户角色达到用户权限授权的效果。并生成U盾加密信息。即方便又能保证系统安全。
使用单位管理:系统内置全国的行政单位数据库, 启用系统后可方便的导入当期县市级所有行政单位。无需做大量的基础数据录入。
银行管理:管理需要通过系统进行林产评估银行信息。
模块管理:管理系统模块。
系统配置:查看服务器配置信息。
安全设置:安全信息设置如U盾的启用与关闭。
3.2 信息发布
系统集成信息发布功能, 能方便的发布系统公告、政策法规、添加常用软件下载, 管理常用友情链接。如下图1。
3.3 流程设置
博爱林权管理信息服务平台集成工作流引擎, 可灵活设置申请信息、工作流程、证书格式。工作流技术是当今一项发展飞速的技术, 它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能够结合人机行为, 特别是能够与应用程序及工具间进行交互, 从而完成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工作流技术从出现到今天, 已经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通过工作流引擎能够为业务流程建立数字模型、管理和控制功能, 在企业办公自动化、审批审核流程等工作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3.3.1 表单设计
管理系统用运用到的各种表单数据。如图2、图3, 集成CKEditor表单编辑器及稳定快速的表单数据解析引擎。只要设置好数据, 系统都能快速解析表单中的数据。
3.3.2 流程分类
灵活设置系统流程、并设置证书内容及打印模板, 如下图4。
证书内容设置, 用户可自定义证书页数及各个页面的内容 (见图5) , 灵活性极高。
3.3.3 流程管理
设置申请、变更、注销、差错更正、遗失补办、林权抵押登记等工作流程。如图6所示为经济林木权证申请流程。
3.4 林产评估
林产评估系统专门为银行对林产价值评估开发的子系统, 银行业务人员受理林产评估时可方便的调取林产权证信息, 核实信息有效性后通过系统的评估模块进行林地评估、林木评估、评估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林权价值评估委托书、林地评估表、林木评估表、评估汇总表及评估报告并管理相关图片视频附件。自动生成抵押登记申请表并提交到林业局/农业局打印他项权利证明书及回执单, 如图7。
3.4.1 林权价值评估
林权价值评估将根据用户设置林地评估项目、指标公式, 林木评估项目指标公式对申请人的林产进行评估并成评估报告。用户仅需点点鼠标就能完成一份评估报告并管理评估附件。
3.4.2 林地评估项目设置
设置林地评估项目并设置取值公式。评估时系统将根据用户的条件自动进行打分。如图8所示。
3.4.3 林地评分指标
设置林地评分指标如下图9所示, 系统将以此为指标对林地进行自动打分。
3.4.4 林木评估项目设置
设置林木评估项目及各个项目估价公式。如下图10所示。
3.4.5 评估汇总表项目设置
设置汇总表各个项目的取值公式, 以便系统自动生成评估汇总表。
3.4.6 林地评估表模块设置
设置林地评估表打印模板即取值公式如下图11所示。
3.4.7 林木评估表模板设置 (图12)
3.4.8 评估汇总表模板设置 (图13)
3.4.9 评估报告模板设置
设置最终评估报告生成的模板。
4 统计分析
博爱林权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统计分析功能可有效的对系统中的林权证、经济林木权证、评估的申请数据、证书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打印。并提供综合分析功能。如下图14为申请表统计界面:
系统最终将实现统计数据的图化, 使统计生动直观。
5 证书管理
管理系统中的证书数据, 提供综合查询窗口。证书管理管理界面见图15, 证书查询界面见图16。
6 工作空间
工作空间为整个系统的办理主要模块, 此子系统将根据用户的基础设置生成各种办理界面。如下图17所示:
通过工作空间用户可方便的对经济林木权证、林权证的申请、变更、注销、差错更正、遗失补办进行分布式受理、集中审批。并根据银行的抵押登记申请打印他项权利证明书及回执单, 锁定证书, 并在还款结束后解锁证书。
6.1 证书申请
申请新证书流程的开始结点:申请新证书, 由申请人通过软件填写申请表单, 并上传其它相关附件完成林产证的申请信息, 并通过提交按钮完成提交。
6.2 变更申请
证书基本流程的开始结点:由申请人通过软件填写变更内容, 和原证书编号, 并上传其它相关附件完成申请, 并通过提交按钮完成提交。
6.2.1 拆分申请
变更拆分流程的开始结点:由申请人通过软件填写拆分后的证书信息, 和原证书信息, 并上传其它相关附件完成申请, 并通过提交按钮完成提交。
6.2.2 所有人变更申请
相当于证书转让, 是转让流程的开始结点:由申请人通过软件填写拆分后的证书信息, 和原证书信息, 并上传其他相关附件完成申请, 并通过提交按钮完成提交
6.2.3 申请信息审核
包括证书申请, 变更申请:由相关部门对申请信息进行信息完整性和可靠性进行审核, 结合工作流管理层完成通过、修订、驳回 (不与受理) 等功能。
6.2.4 审批
包括证书申请, 变更申请:由相关部门对申请信息进行信息审批, 结合工作流管理层完成通过、修订、驳回 (不与受理) 等功能。
6.2.5 证书打印
由代理点或相关部门完成最终证书打印 (套打) 。
6.2.6 证书维护
证书的高级管理, 由管理员或相关人员完成证书的增删, 修改等, 具有根据所有人, 发证年份, 有效期进行过滤, 方便维护。
6.2.7 证书查询
根据所有人, 发证年份, 有效期查询证书信息。
7 软件应用及其分析
通过《博爱林权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 确保了永平县经济林木权证核发和林权抵押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前已完成经济林木权证核权发证工作且经济林木权和林权的日常业务工作正常开展。全县共完成72个行政村1个社区 (含岩北试点村) 1234个村民小组经济林木确权发证工作, 涉及林木12975510株 (其中核桃树5738340株, 茶树7237170株) , 面积2.713万hm2 (其中核桃2.68万hm2, 茶334.173hm2) , 涉及农户29022户、地块80342宗, 核发证书29997本, 发放经济林木权证抵押贷款1613.8万元。该系统覆盖县林业局、县农业局、金融部门和各乡镇, 涵盖林权证和经济林木权证登记、制证、查询及证书差错更正、变更登记、注销登记、遗失补办、证本拆分、交易信息发布、流转、抵押贷款等的管理信息服务, 将网络数据库建立到户, 实现了在乡镇就能办理网络数据传输、信息查询、证书制作、办理抵押贷款等业务的目标, 实现了林业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数据共享、资源共享。
林权管理信息系统 篇4
集体林权改革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在集体林权改革的过程中, 为了实现“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总体目标, 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应保证外业调查质量, 建立内业数据与实地准确的对应关系, 林改中形成的图、表、证也应建立相应的对应关系。而GIS技术的运用, 为实现以上目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提高了林权改革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手段。
2 GIS数据库技术
GIS技术又称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 , 与遥感技术 (RS, Remote Sensing) 、全球定位系统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并称为3S技术。与其他两种技术不同的是, GIS技术属于一种信息管理系统, 具有信息系统空间专业形式。从更严格的角度来讲, GIS技术具有空间数据集中、存储、操作、显示等多种功能, 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计算机系统, 遥感和卫星定位采集的地理空间数据只有经GIS进行处理、整合, 才能形成高效、清晰、实用的地理信息而得到广泛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技术在科学调查、资源管理、财产管理、发展规划、绘图和路线规划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1]。例如,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 能够在发生自然灾害的紧急情况下, 为工作人员提供应急计划, 科学计算应急反应路线和时间。也可以利用GIS系统来发现那些被侵占流失, 需要保护的林地, 从而实现对林地的管护。集合GPS定位导航, 还可实现森林火灾灭火调度和灾害评估。在集体林权的改革过程中, 由于林权用地数量众多, 精度要求高, 外业勘查中GPS采集的数据量十分巨大, 借助GIS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内业数据处理的工作效率并及时发现外业勘察数据的缺失, 为集体林权改革提供全面、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 推动集体林权改革持续顺利进行。
3 集体林权改革的工作内容
(1) 在集体林权的改革过程中, 应该充分利用最近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和公益林规划资料, 对集体林地进行确权勘查, 查清各级权属单位的林地资源总量。
(2) 在集体林地确权的过程中, 应协调好与林业用地接边的建筑用地、耕地与其他用地之间的关系[2], 对有权属争议的林地应当通过调查协商进行裁决界定。
(3) 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应分配到户的集体林地要采取“均山”、“均股”、“均利”的方式进行产权明晰。在“均山”、“均股”、“均利”中对林地的价值评估应由群众集体调查讨论为主, 不应单纯以面积平均、林木平均或其它资源平均为均山依据。依此原则, 在江川县雄关乡开展的集体林权改革中, 首先用GIS软件将各村民小组纳入分配的集体林地依地形地貌划分为群众容易勘察评价的“大宗地”, 然后组织群众依图到现地勘察, 由群众自行组织的“分山小组”进行讨论, 确定每块“大宗地”由多少人口参与分配, 通过抓阄的方式取得相应“大宗地”的分配权, “大宗地”由取得其分配权的群众自行现地分配, 分配完成, 群众无异议后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与群众一起对分好的宗地边界进行GPS定位, 数据导入GIS进行处理, 用于确权发证和建立相关档案。
(4) 依托GIS技术建立具有林权查询功能的GIS林权管理服务数据库, 进行林权登记, 明晰林权。在林权产权明晰后, 由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林权进行登记, 并对农民的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确认和核实, 从而核发林权证, 促进林权管理的规范化进程。
(5) 对林权优惠政策进行落实也是集体林权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林业投资方面, 应该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对其鼓励和支持, 并设置专门的投资补助, 适当放宽林农对林木的处置权[3]。进一步完善林业税费政策, 通过降低税费标准、发放财政贴息货款等措施保障林农的收益并促进林农对林地发展的投入。
(6) 对林木、林地的使用权流转进行规范也是集体林权改革的重要内容。GIS林权数据库是林权流转的基石, 完善的GIS林权数据库有数据、图形、表格, 可准确地反应林地属性的变动情况, 对规范林权流转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 集体林权改革中GIS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4.1 数据统计
在林权勘测中, 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计算面积方法就会费时、费力, 效率低下。近年已大量采用GPS仪现地围测, 但实际很多地块边缘不能到达, 往往难以进行估算。在林权改革中, 通过GIS数据库的建立, 利用外业采集的坐标数据, 结合遥感影像, 在计算面积时只需要利用GIS软件就可以轻松完成面积测算工作。利用GIS数据库进行林地面积计算的过程中, 首先要加载事先建立规定坐标系和投影的影像图层、地形图层, 作为编辑参考, 再加载已建好属性表的编辑图层进行绘图工作, 绘制后作为宗地图层, 然后打开其属性表并完成林地类别、权属、林地面积、林木蓄积量等属性的编辑计算, 计算结果的精确度也得到了有效保证[4]。
4.2 发放林权证, 建立电子档案
林权档案的建立对于林权变化和森林资源状况的记录有着重要意义。林权档案的建立, 有利于实现林权管理的现代化、系统化、规范化。为了减少工作失误, 林权证的核发和电子档案的管理也离不开GIS数据库。在GIS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林权档案管理已经不再是单纯地完成数据统计和查询管理等, 而是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库的有机结合。在信息录入、信息加工处理、信息检索、信息分析、统计制图等方面, 由于GIS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 逐渐走向一体化。集体林权的改革目标就是要对集体林权的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进行活化, 实现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GIS数据库和GPS的应用, 林农对林地边界模糊, 易起纠纷且裁定困难的凝虑被打消, 均山的积极性也被极大地调动起来[5]。为了保证林地的合理流转, 优化林权的审批管理, 确保林权管理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应该充分发挥GIS数据库的技术优势, 实现对林权档案的动态管理, 根据实际流转情况及时对林权档案进行更新。为了保证集体林权改革的成果, 在实践中将属性数据和GIS空间数据进行有机结合, 实现信息检索和查询的双向性, 为林权电子档案的更新提供技术保障。
5 集体林权改革中GIS数据库的应用效果分析
通过GIS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极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尤其是GIS系统可以随时利用已有的数据进行图层纠错、补缺, 对外业调查工作的缺失有较强的补充, 减轻了外业工作压力。GIS数据库的应用节约了图像校正和手工制图的时间, 使得作业周期大幅度缩减, 工作强度降低, 工作步骤简化, 工作效率也就得到提升。通过GIS数库的应用使得林业经营管理逐渐走向科学化的道路。GIS数据库的应用弥补了单一属性数据分析的缺陷, 决策方案日趋合理化, 对于林权档案变更的管理也更加科学规范, 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变化的有效监管。
6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集体林权改革配套政策也不断完善起来, 对于增加林农收入、调动林农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有效管理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 以GI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在集体林权改革中的应用, 为集体林权改革的深化提供了强力保障。GIS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 极大地提高了集体林权改革的效率, 节约了改革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林权管理也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对于林权档案变更的跟踪管理也大大增强, 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全面掌控和有效管理。
摘要:指出了GIS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 对推进林权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极大地提高了改革进程。通过GIS数据库的建立, 为林地有序流转提供便捷服务。介绍了集体林权改革的内容, 并对林权改革中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集体林权改革,GIS技术,勘界确权,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甘品元, 黄欢.林权改革政策的乡村“变通”[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0 (1) :49~53.
[2]郑风田, 阮荣平, 孔祥智, 等.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回顾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1) :25~32.
[3]贺东航.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问题研究[J].理论前沿, 2008 (8) :19~21.
[4]潘武林, 赵猛, 刘静, 等.基于深化改革目的的集体林权改革制度变迁类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32) :20187~20189.
【林权管理信息系统】推荐阅读:
林权信息管理系统08-07
林权管理05-19
封开县林权抵押登记管理办法06-29
林权信息化建设10-30
合水县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05-17
云南银行业林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08-29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集体或非公有制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08-02
集体林权05-08
林地林权07-23
林权争议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