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企业信贷风险

2024-09-17|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大型企业信贷风险(精选8篇)

大型企业信贷风险 篇1

关联方交易对企业信贷风险的影响与对策

[日期:2011-03-29] 来源:会计论文网 作

者:

根据关联交易的目的、性质和交易条件,可将关联交易分为正常关联方交易和非正常关联方交易。目前,我国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大多属于非正常关联交易。这种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利润、粉饰报表、转移资产、转移利润、逃税避税、甚至逃废债务等。因此,作为多数集团企业主要债权人的商业银行,亟须研究并做好企业关联交易中的信贷风险防范。

二、关联交易对信贷风险的影响

(一)信贷过度集中风险。目前,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制度及多数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都规定了对单一客户的最大贷款或授信额度,银监会也发布了《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控制对单一客户信贷过度集中的风险。但由于关联方关系日趋隐蔽、复杂,增加了银行控制关联贷款的难度,并且我国多数银行都实行分支行管理体制,分支机构遍布各地;企业集团随着业务的发展也不断通过投资、参股等形式在各地建立关联企业,其形式各异,仅凭表面现象很难判定其间的关联关系;加之目前银行的客户信息系统不够健全,这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同一银行的分支机构与同一企业集团的关联企业之间的交叉贷款、重复贷款现象。由于关联企业之间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具有较大的同质性和关联性,整个债务链十分脆弱,如果一家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问题,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使整个企业集团的贷款安全受到影响。

(二)财务信息不对称风险。由于关联交易在企业集团的业务活动中占有比重很大,因此企业集团的财务报告很难客观地反映集团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目前无论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在关联方交易的披露上也极不规范。这样,银行就很难对企业财务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也就影响了银行贷前及贷后管理决策的准确性。主要表现有:

1、虚增资本。企业高估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虚增资本。关联企业之间的投资通常是以非现金形式投入的,在此情况下,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就会影响企业资本的真实性。很多投资方在以固定资产、设备、技术、商标使用权等投资时,往往高估资产价值,从而虚增了企业的资本。企业集团之间通过关联企业相互投资和参股,导致双方的资产和资本都出现了虚增,进一步影响了银行对企业资本实力及资产规模的正确判断。

2、虚增资产。在进入正常的生产经营期间,关联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交易也较为频繁。例如,有些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以大大高于公允价值的价格将商标权、专利、技术及其他资产出售给上市公司,或抵偿对于上市公司的债务。很多外资企业的母公司也是通过高价向外资企业出售设备、技术、原材料等,虚增了资产的账面价值。

3、虚假利润。关联方交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交易价格的可控性和非市场性,从而使得关联方之间可以通过不合理的转移定价来调节利润,改善财务状况,蒙蔽贷款银行。同时,关联企业之间还通过大量的应收应付账款的提前或延后确认造成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从而影响银行对其财务状况的分析与判断。

(三)担保虚化风险。集团企业担保的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保证人的履约能力问题。在保证担保的情况下,借款人的保证人是其母公司或其他关联企业,由于这些关联方之间在生产经营和财务等方面关系密切,因此当借款人不能偿还债务时,为其担保的关联方也会陷入困境,丧失偿还能力;二是关联担保的法律效力问题。目前,我国对公司为股东提供担保的法律效力存在一些争议。《公司法》规定:“董事、经理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董事、经理违反公司法第60条规定,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的,担保合同无效”。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规定:“上市公司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股东、股东的控股子公司、股东的附属企

业或者个人债务提供担保”。但现实的司法实践中,对于公司股东大会、章程明确批准、授权的担保的效力还是予以确认的。而除此之外的担保,则存在法律效力问题。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出于竞争等方面的原因,往往还要办理该种担保贷款,这类贷款也呈不断增长趋势。但其中有很多关联担保手续并不完备,如未经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授权,存在法律效力缺陷,所以作为债权人的银行的利益就很难得到保障。

(四)抽逃资金,转嫁风险。在借款企业取得银行贷款并建成投产后,投资方为了尽快收回投资并赚取高额利润,就会利用关联交易和不合理的转移定价,向投资方转移资产、资金,这违背了资本确定、维持和不变的真实性原则,降低了借款企业的偿债能力,把风险转嫁给了贷款银行。投资方提前收回投资的方式主要有:向被投资企业高价出售设备、技术及其他资产;向被投资企业高价出售商品,低价购买原材料;收取不合理的房地产使用租金、商标权使用费、社区管理费、技术使用费、管理费等;低价购买甚至无偿占用被投资企业的资产等。这样,投资方很快就收回了投资,而该投资企业看上去经营得很红火,但实际偿债能力很弱。

(五)关联企业在破产、清算中侵害银行等债权人的利益而带来的信贷风险。有很多企业在破产清算前,通过关联交易向关联方转移资产、利润,使包括银行在内的债权人利益受到侵害。例如,破产企业在破产清算前向关联方分配、无偿转让资产;以较低价格向关联方出售商品或资产;对原本没有财产担保的关联方债务提供担保;提前清偿关联方债务;放弃对关联方的债权或拖延行使债权等。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会减少银行等债权人的可分配资产,增加了银行贷款的回收风险。

(六)关联企业重组中的道德缺失加大信贷风险。关联企业通过破产逃废债务、企业分立、将债务留在原企业,悬空债务、抽逃优质资产、资金组建新的企业,将不良资产留给原企业,并由其承担债务,从而达到“金蝉脱壳”的目的。根据中央银行的统计,截至2000年底,在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开户的改制企业为62,656户,经过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废债务的企业为32,140户,占改制企业的51.29%。企业逃废银行债务必然增加银行的不良贷款,加大信贷风险。

三、防范关联方交易风险的对策

(一)充分了解关联方交易的实质及其影响,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1、理清借款企业的关联方关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存在控制关系的情况下,关联方如为企业,无论他们之间有无交易,都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披露以下事项:企业的经济性质或类型、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注册资本及其变化;企业的主营业务;所持股份或权益及其变化。银行信贷人员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企业的合同、章程;企业业务往来的合同、协议、交易信息;要求借款企业提供关联方关系的资料等途径充分确认企业的关联方关系。同时,银行还要对借款企业所在企业集团的经营、财务状况进行总体的调查了解,以分析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关联企业的担保能力等。另外,银行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关联企业的资产、账号、股权分布、法定地址等情况,以便将来因借款人违约引起诉讼时,采取及时的资产保全措施。

2、了解关联交易的实质和影响,认清借款企业财务及经营状况的真实面目。首先,了解关联交易的性质及目的,分清其是正常的关联交易还是非正常的关联交易,交易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存在套取贷款、转移资产、逃废债务等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其次,对关联交易的金额或比例、定价政策等具体情况及影响进行调查了解;再次,运用关于关联方交易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和做法,对借款企业的销售额、利润、资产、资本等进行重估,挤干水分,对显失公允的交易获取的利润一律不予以承认。

(二)健全商业银行综合授信制度,防范信贷集中风险。对于企业集团客户的信贷业务,要纳入银行的综合授信体系。由总行或分行核定该企业集团的最高授信额度,包括各种形式的授信业务,如贷款、担保、承兑、开证等,既要包括表内授信业务,也要包括表外授信业务,从总体上控制住对该企业集团的风险缺口。该集团的任何关联企业从本系统取得的任何信用便利,都要计入授信额度内。建立与完善银行信息系统是综合授信制度得以有效运营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商业银行应建立起自己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来识别关联方关系,充分反映对企业集团的授信情况。

(三)在企业破产、重组过程中保全债权,防范企业的“败德行为”。一是要加强贷后检查工作,掌握关联企业资产、债务重组的动态。尤其要关注企业重组、破产、清算等方面的法律公告,及时申报债权;二是依法参与借款人在兼并、破产、改制过程中的债务重组,参加破产企业的清算和处置工作,最大限度保全银行的债权,防止借款人借改制、重组之机逃废债务;三是在借款人合并、兼并、分立、合资、联营前,应要求其清偿债务、提供担保、或由变更后的主体签订新的借款协议,落实贷款本息的偿还事宜;四是要充分运用《合同法》、《担保法》等有关债权保全制度,依法行使撤销权、代位求偿权,阻止借款人放弃债权或无偿、低价转让债权、财产等有损债权人利益的不道德行为,恢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五是对于在借贷活动中通过违规关联交易骗取贷款、逃废银行债务等造成贷款重大经济损失的借款人,要及时提起民事或刑事诉讼,借助司法部门的力量尽量挽回损失,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违法、犯罪行为。

(四)规范关联公司担保业务,确保担保的法律效力。对于各类贷款担保,第一,应通过贷前调查、核保等过程,来确定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是否存在关联企业相互担保的行为。对于关联担保、尤其是公司为股东担保的,则要审慎处理。关联担保有一定的缺陷,如可能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等,但其最大好处是可以防止关联企业之间通过转移资产、利润来逃避债务。所以,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接受关联担保。一般情况下,应要求借款企业较高层次的控股公司(至少是母公司)来提供担保;第二,要严格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相关担保手续,落实担保合同的法律效力。主要审查担保是否经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章程是否明确规定董事会有权决定对外担保,担保是否经过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如股东大会等决议通过。审查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议的合法性,担保决议是否由符合法定人数的股东或董事表决通过。为避免欺诈行为,应该要求担保人出具附股东或董事签名、且印章齐全的决议,必要时送律师、公证机关予以见证或公证;第三,规范担保合同文本,争取有利于银行的合同条款。例如,在借款、担保合同中规定出现不利于债权人的关联交易时银行有权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并行使追索权的条款等;第四,在担保人不履行保证责任时,适时采取保全措施,尤其要充分运用股权查封等法律手段。在此情况下,银行可以就其在国内关联企业中的股权采取保全措施。

(五)多方联手共同防范关联方交易风险,保护银行等债权人的利益。财政部门要规范、完善关联方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财会监督检查,要求各类企业都要按《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关联交易的有关内容。工商、税务等行政管理部门要在企业兼并、合并、分立等过程中,依法行政,从严审查,规范程序,充分保证债权人的利益。海关、商检、评估、审计等部门要对企业投入的资金、设备、技术及商品交易等做好检验、审查和验资工作,确保企业资本的真实性。司法、执法部门要加强司法和执法力度,加强司法控制,保护债权人利益,打击借款人利用关联交易逃债、赖债等行为。尤其是要充分运用《合同法》、《破产法》、《担保法》、《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中的相关条款来防止借款人转移财产等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切实维护银行等债权人合法利益。另外,各商业银行之间要加强协调与合作,做到信息资源共享,避免对单一企业集团过度竞争或重复贷款。(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建萍.公司为股东担保的法律效力及商业银行的对策建议.金融论坛,2004.2.[2]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企业关联交易与银行应对方法.农村金融研究,2003.10.[3]王梨,俞秋玮,龚达夫.论关联交易中的贷款风险防范.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4]李端生.关联交易会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0.[5]刘建民.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1.

大型企业信贷风险 篇2

小微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根据有关数据和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 所创造的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60%, 纳税额度占全国税收总额的50%, 并且这些数值还在逐年增加。与其发展速度和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相比, 小微企业的融资有着很大的困难。2011年以后, 我国各大银行根据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做出的要求, 开始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进行相应的拓展, 以帮助小微企业更好地发展。

一、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特点分析

小微企业在我国企业的发展中有着明显的发展优势:规模小、适应性强、反应快速、拥有极强的创新精神。但是同时, 它们也存在着技术薄弱、管理差、竞争能力不强、效益低下和严重缺乏人才等弱点。再加上缺乏长远的规划和一定的资金储备, 使得小微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举步维艰。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缺陷决定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要远远低于其他大中型企业, 小微企业的“小、频、快”的经营特点, 决定了商业银行对它们的信贷业务呈现“数量多、额度小、信息匮乏、监控难”等特点。主要表现为:小微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小微企业难以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 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资料难以收集齐全, 并且加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重贷轻管的信贷现象, 加剧了小微企业的信贷难度。

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表现

(一) 市场风险

我国大多数小微企业将市场的经营范围定位在面向国内的零售与批发行业、餐饮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等, 因此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进行信贷业务时, 面临的最主要的市场风险是利率风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汇率风险在市场风险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要特别重视出口加工型的小微企业。席卷全球的2008年金融危机中, 我国企业中受损最严重的当属出口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

(二)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小微企业不能及时、足额地对银行的贷款进行偿还而造成的违约概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小微企业的信用度较低, 没有足够的实物进行偿还, 所以有很大的道德风险;其次, 小微企业缺乏正规有效的管理, 经营者和管理者专注于对短期利益的追求, 使得财务制度有严重的隐患, 从而导致小微企业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最后, 小微企业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差, 在利益的驱使下, 利用虚假信息骗取银行贷款, 并有计划地躲避银行债务。

(三) 抵押担保风险

抵押担保风险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抵押担保物, 小微企业在商业银行的信用等级较低, 因此在申请信贷时需要有抵押物, 但是抵押物的价值受到市场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价值变化比较大, 银行不容易收回应有的信贷额;另一部分是企业之间或者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抵押担保, 利用其他人提供的担保, 从银行获得贷款, 但是一旦其中一方发生问题, 容易造成其他方出现连锁反应, 造成一损俱损的“多米诺骨牌”现象。

三、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控途径研究

(一) 更新风险管理理念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管控主要是如何控制住风险。小微企业的筹资渠道较窄, 但是融资需求大, 因此要想做好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 关键在于要控制好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因此, 商业银行在进行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时, 要对客户进行分类, 将客户的等级评定和客户的风险偏好相结合, 实现客户的标准化管理, 避免因管理的失误而造成客户选择方向上的偏差, 提高风险的抵抗性。

(二) 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要进行系统化的管理, 建立专业化的组织管理体系。对该管理体系进行组织构架的调整并实现合理化的分工, 减少商业银行管理层次、剔除不必要的管理内容, 提高企业信息在银行内部传递的速度。此外, 还可以成立专业化的业务管理团队, 促进信贷业务的发展。

(三) 培育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文化

培育相关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文化, 引导小微企业增强关于信贷风险的认识, 这是能够顺利进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前提和基础。让小微企业认识到盲目追求市场份额带来的危害, 提高小微企业对风险的认识, 让其了解到合理贷款才能让企业更好地发展。将信贷风险文化作为风险防范的一部分, 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实现企业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四) 加强小微企业信贷流程控制

不仅要加强对小微企业贷前的风险控制, 更要对其贷中和贷后进行全程控制, 将信贷风险降至最低。在小微企业进行信贷之前, 要对其信息进行详细的调查, 并对贷款发放的标准严格把关;在放贷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贷款审批条件和审批流程操作, 禁止违规执行;在发放贷款之后, 要对小微企业进行相关的后续监控, 以保证其能够按时、足额地还款, 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提高信贷业务的安全性, 加强对小微企业信贷流程的监控, 可以有效地降低信贷风险的发生率。

(五) 加强与外部机构合作

小微企业在商业银行内部的信用评级机制还不健全, 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同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合作和交流, 可以对其外部评级结果进行参考, 同时还应参考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体系的优点, 来建立并完善银行内部的信用评价机制。此外, 还要加强同担保公司的合作, 大部分小微企业不能够提供相应的实物抵押物, 而选择担保公司进行信用担保。

(六) 严格早期预警和退出机制

商业银行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变化和企业实际情况的改变, 及时调整信贷政策。针对不同的信用等级的客户, 制定出相应的信贷管理方案, 并能够及时预警, 对在市场经济中发生的不利情况进行政策和管理上的及时调整, 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和风险抵抗状况, 将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 划分出不同的不良贷款回收难度, 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置方案。

四、结语

总之, 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管控不仅仅要依靠银行, 还要企业、政府、市场共同努力, 打造一个良好的信贷环境, 通过四方对政策、体制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为小微企业的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 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从而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彦成.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28) .

大型企业信贷风险 篇3

关键词:国有股份制银行;资金;运营效率

1、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资金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风险

1.1、资金运转缺少灵活性,无法满足商业化的要求

在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在资金运行方面主要表现在资金的调控手段选择上十分不合理。资金的调控手段意在满足我国市场的需求,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势头呈现着蓬勃发展的面貌,这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发展的保障与前提,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在资金调控上主要目的就是以市场需求作为发展的前提。通过资金的调控手段引导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流动,充分的调动全行的资金流转满足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各地区的分行可以根据未来的市场需求预测向总行预报未来的运转资金需求,从而满足各种发展趋势下的资金需求。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对资金的调控手段主要包括:银行内部的资金调控利率,银行内部的借款,以及各种各样的现行规定与管理办法。但是,这些资金调控手段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是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行政化色彩,主观因素影响很大。与此同时,银行的管理部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他们对这些调控手段无法做出及时的适当调整,缺乏对突发情况发生的敏锐反应,只是一味的“死板”应用各种规定与现行条例,这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使全行上下对资金的运转机制都对市场的各种变化做出的反应很迟缓,无法及时的适应市场上的资金需求,更无法满足银行内部的各种资金的调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降低了资金调控的运行效率。

1.2、缺少资金运转效益化的观念

企业的运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追求最大化的利润,而想要获取最大化的利润就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强有力的基础与保障,但是,我国由于实行了长达数十年的国有制计划经济传统经济理念的影响与束缚至今仍对我国的国有制经济有着一定的思想束缚。商业银行属于国有制经济的一部分,所以我国的商业银行又无法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瓶颈。在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当中许多的银行都在盲目的扩大资金的收入来源,拢入大量的资金,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多种渠道的扩大资金量。另外,我国的国有股份制银行将资金随意的借贷出去,许多的地方分行都在强调着高利益作为第一发展要义,而在实际情况中却相反,他们没有改变原有的资金管理办法,更没有针对无限制的支出做出一定得方案调整,仍采用原有的模式。由于国有股份制银行的效益利益观念十分薄弱,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调控运作方面效率十分低下,在改进方面也十分的困难,无法改变资金运转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更无法提高效益。

1.3、资金的来源面积广,资金的运用方面单一,二者矛盾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各地方分行的集民资,大众居民的存款;同业的借用,挪用;各种证券的回收等等。但是资金的调控运转方面却与之相反十分单一,通过多种渠道集来的资金大多数都用来贷款业务,其他途径的资金运转调控方面难以找出另一种途径。然而,贷款业务的质量与同业相比质量低下,贷借期限不合理,贷款难以收回的问题影响,是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发展严重受阻。同时,资金的流动与运转迫使银行必须保有一定的备用资金,这就迫使各地方分行不得不将一定的存款以及总行支给地方银行的流转与调控资金作为一定的备用资金,这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浪费问题。也成为限制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限制因素。

2、对于商业银行企业信贷业务信贷风险的防控措施

2.1、完善银行内部信贷管理

要想提高商业银行对于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的控制,应该对商业银行内部产權制度加以改革,彻底的清查银行内部的资产,做好资产的评估工作。明确好商业银行的各级不同的权利,按着法制的程序对商业银行的内部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从而能够保证银行内部的各级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程序提供信贷工作服务,从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风险加以合理的控制。

2.2、严格的岗位分离信贷分离制度

商业银行应该严格执行岗位分工明确,明确好每个业务运作所需要的员工,做好分工明确。要根据业务的实际要求不同,合理的分配好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不同人员,尽量保证好分工明确,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在同一岗位上定期更换不同的工作人员,使得整个商业银行的内部工作人员的每一项业务的工作都能够在监督下行使好自己的权利,使得全行的业务都能处于被监督的范围内下。追重要的就是要将信贷制度与商业银行的审计制度分离,从而保障银行的审计制度能够起到监督作用。

2.3、提升资金运营的效率

要想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改变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必须改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转模式,提高运营效率。我国商业银行由国家统一管理,有着很大的银行内部资金运转的权利,所以,作为总行就应该率先“放权”以满足市场的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我国的商业银行由于采用统一集中管理的模式,所以,在对于资金的运转调控管理上都采用比较传统的行政模式,资金的运营需要一层一层的上级审批才能有权利对资金进行调控与发放,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效率。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资金的运转效率是关键。

2.4、改革资金的管理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在资金管理上采用的模式仍是统一管理政策,这需要改变这一管理模式才是提高运行效率的关键,建立一种新型的分级管理政策,给地区分行一定的“自主管理权利”。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态不同,针对地区分行的自主权也不同,保证地区分行能够满足地区的市场资金需求,充分调动起各地区分行的资金管理积极性,主动地避开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对风险有一个提前预警的意识。

2.5、拓宽资金运营渠道,改变单一化的资金运营结构

要改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的单一化结构,及时的调整资金运营策略。参与我国的债券市场以及产业投资,使多渠道的资金也能运用在多种用途上,使得资金能够取得最大化的利用,以获取商业银行的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2.6、在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商业银行同现代企业一样,也应该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加强银行的管理体系完善,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以及对企业的决策水平。努力建设商业银行的“产权明确、权责分明、科学管理”,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使得商业银行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加快银行内部的资本积累,从而能够应对信贷风险与危机的发生,不断增强抵御国内外市场的风险能力。

3、结束语

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发展,商业银行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贡献,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想使商业银行能够继续发挥它强大的作用就必须对其运营机制进行改革,增强商业银行对于信贷业务风险的抵御能力,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体系与管理机制,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震,张贺.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信贷风险防控[J].现代商业,2012,30:49-50.

[2]刘亚蕾.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李昆芳.中国民生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3.

[4]吴凡.基于产业集群的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大型企业信贷风险 篇4

农户和小微企业是村镇银行主要的客户群体和服务对象,随着国家对农户和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的加大,给村镇银行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是风险较高的客户群体。在实际工作中,庄河汇通村镇银行在加大支持力度农户和小微企业的同时,注重探讨有效防范和化解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的路子,不断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和监测机制,使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得以有效控制和化解,收到显著的效果。

一、农户和小微企业业务的开展情况(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3年8月末,庄河汇通村镇银行贷款1,400笔;贷款总额182,350万元。比年初增加 24,118万元,增幅15.24%。其中:农户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0,454万元,占贷款总额的98.96%,比年初增加24,501万元,增幅15.71%。目前,其贷款质量全部处于正常状态,到期贷款收回率和贷款利息回收率均100%。

农户和小微企业的担保方式:保证类贷款995笔,余额97,454 万元,占贷款额的 54%。比年初增加11421万元,增幅13.28%。其中:担保公司担保贷款684笔,担保余额84,629万元,占保证类的86.84%,占保证类贷款总额的85.9 %;其它法人机构保证担保贷款39笔,担保余额7,827万元,占保证贷款的8.03%,占保证类贷款总额的7.94%;抵押类贷款470笔,余额80,356万元,占贷款额的44.53 %。比年初增加16,713万元,增幅26.26%;质押类贷款25笔,余额 2,643.4 万元,占贷款额的1.5%。比年初增加1,055万元,增幅66.42%。

(二)采用的主要方法

一是保证支行“能放贷”。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下沉经营重心,缩短管理半径,扩大对支行的经营授权,力争把支行建成村镇银行小企业业务的经营和服务中心。二是让小企业“进得来”。充分考虑小企业的经营特点以及行业、区域特征和客户风险,合理设置各类有别于大中型企业的差异化小企业准入标准。三是让小企业“贷得到”。根据小企业以及县域市场的资产结构和产权特征,积极创新担保制度,逐步解决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四是让小企业“贷得快”。以客户为中心,兼顾效率和风险,整合职能相似或雷同的环节,提高审贷效率,通过多种方法,庄河汇通村镇银行的农户和小企业贷款实现较快增长,到8月末,已占全部贷款总额的98.96%。

二、防范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措施及经验

(一)严格客户准入标准,重视第一还款来源。既要注重考察企业的现金流,保障第一还款来源充足。真实、客观、实事求是地进行客户评价,对其还款能力及意愿做出评价,从严核定流动资金贷款限额。

(二)合理确定抵押物价值。抵押物估值根据谨慎性原则,合理核定,剔除抵押泡沫,在抵押物价值之内确定融资金额,使抵押品能够“看的见、摸的着、押的住”,从而确保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及时关注抵押物的价格变化等情况,抵押物到期或发生重大变化的要及时重新评估,防止出现缺口,提高押品管理能力。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市场变化对抵质押物的影响,审慎评估抵质押物价值,定期对抵质押物进行重检,切实起到风险缓释作用。在第二还款来源选择上,优先选择抵质押担保,严格控制关联担保。

(三)加强贷后管理,提高账户管理能力。一是全面掌握信贷客户资金流变动情况,加强第一还款来源的监控。二是提高贷款支付管理能力。差别化地明确约定贷款支付方式,确保小微企业贷款支付合规,建立健全贷款支付台账,规范和完善贷款支付层级审核制度,明确贷款支付逐级审核权限。三是做好贷后跟踪检查,及时掌握客户经营情况,发现风险及时报告,及时处置。

(四)关注担保公司担保风险,保证担保公司有较强的代偿能力。一是提高担保公司准入门槛,庄河汇通村镇银行今年出台新的《担保公司管理办法》,准入的担保公司必须经营合法合规,诚实守信,未发生过金融欺诈、恶意拖延履行赔付责任的行为。无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受托发放贷款、受托投资、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担保公司外部评级需A级以上,对资本金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审查,同时对已核准同意合作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对照《担保公司管理办法》进行复审,确认符合准入条件的,开展业务合作;对复审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不得继续合作,支行须制订信用压缩计划,总行信贷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存量贷款到期收回。二是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合作额度的测算公式、高安全性高流动性金融资产品种以及担保放大倍数发生的变化。按照《担保公司管理办法》规定对合作担保公司重新测算担保额度,按照已核准合作额度与重新测算额度孰低原则开展合作。三是按照《庄河汇通村镇银行担保贷款管理办法》要求,对担保公司的反担保措施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期反担保措施的落实和合法有效,对担保公司的代偿提供有力的支撑。

(五)调整信贷结构。一是调整客户结构,主要解决生产经营符合国家政策,设备先进,产品或服务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成长性,销售回笼好,现金流量充足,还款意愿强,能够按期偿还本息的小企业,在真实合法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性、季节性、临时性的流动资金需要。二是调整担保结构,增加有效抵质押物担保的贷款比例,逐步压缩风险相对较高的保证担保的比例,保证其第二还款的充足有效,降低贷款风险。三是加大支农支小的工作力度,以此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产质量。

三、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中遇到的困难及建议

一是村镇银行征信系统至今未开通,严重影响对客户资信情况的及时了解。二是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财务报表不规范,达不到监管要求。三是是农户和小微企业申请贷款与其提供的抵押物不对称,抵押物不足,无法满足其融资需求。四是小企业自身管理不规范,达不到企业法人治理要求,家庭式管理,贷后监管难度较大。

大型企业信贷风险 篇5

【字体:大 中 小】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我市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困难,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苏府〔2009〕156 号),设立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风险补偿资金)。为确保风险补偿资金的高效、规范运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办法所称的风险补偿资金在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中列支,首期资金为5000万元。

第三条 风险补偿资金是信用保障资金,主要用于推动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对放贷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所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有限代偿责任。

第二章 资金管理

第四条 风险补偿资金由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管理运作,设立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

第五条 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是风险补偿资金的主管部门,负责风险补偿资金计划审批和使用监督。

第三章 运作方式

第六条 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确定合作银行并签订合作协议,向合作银行专用账户存入风险补偿资金,合作银行应按国家有关管理制度处理存入的风险补偿资金,并提供不低于10倍风险补偿资金数额的贷款授信额度。

第七条 合作银行发放贷款总额最高以授信额度为限,并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基准利率,结合市场因素给予优惠的贷款利率。

第八条 风险补偿资金使用遵循市场运作、风险共担的原则,信贷风险由风险补偿资金、合作银行共同承担。信贷风险补偿最高额度以存入合作银行专户中风险补偿金余额为限。

第四章 支持对象

第九条 风险补偿资金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的科技项目产业化,项目的技术领域属于高新技术领域,优先支持国家、省、市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项目产业化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第十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在市区注册,信誉良好,具有组织实施项目的研发能力、创新管理人才团队和一定的经济规模,属于处于快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已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第五章 项目立项

第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申请贷款应向市科技局提交申报书等相关材料。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择优确定贷款项目。

第十二条 合作银行按银行贷款程序对贷款项目承担单位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和贷款额度,每个项目贷款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

第十三条 经合作银行审核同意贷款的项目,由合作银行、项目承担单位和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签订贷款合同等相关协议,合作银行根据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件发放贷款。

第六章 项目管理

第十四条 市科技局和合作银行建立信息沟通和管理协调机制,共同做好风险补偿资金项目的管理工作。市科技局负责项目的统筹协调和项目进展情况的跟踪管理,合作银行负责对项目承担单位的贷款合同执行情况和资信情况的检查。

第十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遵照合同规定,保证贷款使用符合要求,按期还贷付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管理者个人信用将作为贷款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

【字体:大 中 小】

第十六条 项目承担单位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合作银行应及时通知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并联合核实项目承担单位的还贷能力。对项目承担单位确实无法还款并列入不良贷款的,经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审核后暂由风险补偿资金代偿,合作银行按照合同及相关法律法规对项目承担单位追偿,实际发生的贷款损失根据贷款合同等协议的约定在风险补偿资金中支出。

第十七条 风险补偿资金支付的贷款损失经市科技局、财政局审核同意后,在风险补偿资金中核销。具体核销办法由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和合作银行另行约定。

第十八条 合作银行加强对项目贷款的监管,承担不良项目贷款的追偿责任,减少风险补偿资金损失。

第十九条 风险补偿资金项目承担单位若有违反财经纪律、弄虚作假或在日常管理中不按管理要求提供完整财务报表、项目进展报告等材料的,合作银行、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有权提前中止和追讨项目承担单位的贷款,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

第二十条 发生代偿的项目承担单位3年内不能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恶意到期不还款的单位,取消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资格。合作银行根据有关规定记录其企业和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管理者个人的不良信用并按合同通过法律程序追偿其欠款。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大型企业信贷风险 篇6

由于行业特点、政策衔接、人员素质等多种原因,税务稽查人员在对大型建安企业税收检查中,存在较多执法风险。

一、稽查管辖权与企业经营特点的不适应所形成的执法风险

当前稽查管辖权限以行政级别和区域划分为主。大型建安企业提供劳务和建造产品跨区域,具有经营分布点多面广的行业特点。这种稽查管辖结构与大型建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矛盾,在对大型建安企业检查有所限制,具体表现为:具体税务机关受检查权限、检查力量和检查时限等因素影响,很难对企业存在的纳税问题查深、查透、查全。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公告(2012年第57号)规定,汇总纳税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预缴税款和汇算清缴应缴应退税款以及查补的所得税款(包括滞纳金、罚款)50%在各分支机构间分摊,各分支机构根据分摊税款就地办理缴库或退库;50%由总机构分摊缴纳,其中25%就地办理缴库或退库,25%就地全额缴入中央国库或退库。

检查实践中,一是对外地分支机构稽查权限不足。如果检查的施工企业总机构在外地,分支机构在本地的纳税人,必然涉及总分支机构计算分配企业所得税、费用调整等税收事项。如果在总公司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按照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规定,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对查实项目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统一计算查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项目所在地检查组无权检查总公司有关账务处理和纳税调整情况。二是对本地企业进行全面稽查的力量不足。总公司在我市本地的建安企业,下设若干家子公司和分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涉及企业所得税有在项目所在地独立纳税的子公司;也有就地预缴、汇总缴纳的分公司。目前,每个检查组只有2-3人,各检查组均有检查户数和检查任务的考核指标,检查力量的配置达不到完整稽查大型建安企业的要求。三是稽查工作超时限的影响。《税务稽查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了60日的案件检查时限,在没有充足证据、明显线索和充分把握的情况下,稽查人员一般不愿申请延期检查,打“持久战”。以上原因造成实际检查面较窄,总公司在本地的大型建安企业一般侧重检查总公司,并抽取本地的若干家分公司核实情况;外地到本地施工的建安企业则只查分支机构的账簿。容易产生稽查执法的疏漏,无法做到查全、查深、查透。

二、“以票控税”与“查账征收”的不匹配所形成的执法风险

对于大型建安企业的税务管理,尤其是分支机构的管理,全国大部分区域采取“以票控税”。这种传统的征管方式对于组织税收收入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也为稽查执法带来了一定风险。

一是营业税计征时间滞后。营业税征管上实行开票缴税,未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确认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人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建筑企业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因而,建筑企业在缴纳营业税上普遍存在滞纳问题;二是与企业所得税计征方式规定不符。现行税法规定,汇总纳税企业不得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部分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代开建筑业发票时,未严格执行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规定,按照开票金额核定比例扣缴企业所得税,与总机构的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发生冲突;三是计征个人所得税不准确。部分税务机关为了增加税源,扣缴企业所得税的同时还按照开票金额的一定比例扣缴个人所得税,与税法冲突。当检查人员按照企业账簿实际计算应扣缴个人所得税税款时,对于开票时已代扣的个人所得税无法准确分解抵减,造成检查人员无法准确计算应补扣的个人所得税;四是容易形成印花税滞纳。按照开票金额核定扣缴印花税,也和核实征收印花税征收方式发生冲突,同时形成税款滞纳;五是可能形成税款重复抵顶。开票核定扣缴的所得税税款金额如大于总机构汇算清缴税款金额涉及退库无法办理,一般抵顶下年税款。但稽查检查如发现总机构汇缴少缴企业所得税,也应抵顶开票扣缴的企业所得税,有可能造成稽查、管理重复抵顶。

三“取证难”造成稽查执法风险

“取证难”是税务稽查不论检查哪个行业都要面临的共性问题,但在建安企业检查中尤为突出,而且可能涉及税款金额较大。

近几年,对房地产企业检查也是重点,账面经常发现大宗材料自行采购,涉及多家建筑商,2014年我们仅对一家房地产延伸检查多家施工企业的“甲供材”后,发现少缴营业税金及附加300多万元。如果没有线索,在检查建安企业时,没有确凿证据,被查单位一般不会配合提供材料收发的第一手资料,很难取证施工单位的大宗材料的入库、领用情况,很难确定营业税的计税依据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这就需要大量外调取证,一家建安企业涉及多家房地产。再如建安企业为承揽工程配合房地产企业虚开建安发票的取证,不但涉及发票行为罚,也影响房地产企业的建安成本,但证据很难取得;汇总缴纳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如果不能取证,很难确定就地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是否足额。

四、检查人员和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引发的稽查执法风险 检查大型建安企业,一般不存在检查假账的税务风险,但仍然存在着人为因素的执法风险。一是企业财税人员业务素质不均衡。大型建安企业点多面广,企业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适应经营发展要求,有的只是总部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只是象征性地配置了税务管理岗位,各个施工地点更谈不上配置专业的税务管理人员。相关的税务管理工作一般都由各项目部经理或分公司财务人员兼任,他们面对我国税法及其相关法规的不断变化,缺乏涉税辅导及税法后续教育,对税法的理解、认同、把握有一定的偏差,造成项目所在地未足额缴纳税款问题;二是税务稽查人员业务能力不适应工作需要。随时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一部分税务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根本原因在于税务稽查干部自我学习动力不足,工作能力越来越满足工作需要。再加上检查面的局限,税务稽查的力量限制,实际上隐藏着很大的执法风险。

五、规避建安企业税务稽查风险的建议

为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威慑作用,在严厉打击偷漏税的基础上,规避税务稽查部门的执法风险,提出如下建议。

(一)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剖析作用。抽调稽查骨干成立专案组,选取一到两家大型建安企业,保证检查时间,全面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深入细致开展检查,总结行业特点、共性问题,加大外调取证,在行业练兵的同时,提高稽查威慑力,规范全行业税收秩序。

(二)提升对大型建安企业的稽查层级。对于跨区域经营的大型建安企业,最好能由总局或省局稽查局组织联合检查,抽取重点大型建安企业,总分机构同时检查,统一检查标准,统一政策把握,统一检查时间,及时共享检查结果,既能保证检查质量和检查范围,也避免总、分机构的重复税务检查。

(三)进一步优化征管模式。税务管理机关强化法制意识,弱化任务意识。严格落实总局的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杜绝开票扣过头税,避免形成“以票控税”的恶性循环。

(四)加大业务培训,提高相关人员业务水平。一是税务干部不仅需要深刻理解税收法规,熟悉建安企业财务、会计处理,还要熟悉建安企业业务以及整体经营状况。二是加强企业纳税辅导。税务机关要及时将税收法律法规对企业辅导,提高纳税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同时规范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的核算与结转,正确申报缴纳所得税,帮助企业财会人员提高鉴别发票真假的能力。

对加强企业信贷风险防范的思考 篇7

一、近期曝光的几个典型案例

(一) 违反国家税收征管法, 企业采取虚开税票、伪造变造相关资料的手段骗取巨额税款。

2015年1月26日, 国家税务总局在网上曝光了一起重大骗税案, 涉案企业为河北兴弘嘉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故城县弘兴布业有限公司, 以及被其控制的多家企业, 通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34, 699份、金额合计33.07亿元、抵扣进项税额5.6亿元, 伪造虚假报关单证2, 992份, 金额合计4.5亿美元等手段, 骗取出口退税4.5亿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除追缴其骗税款外还将除以五倍罚款, 甚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截至目前, 已查明涉案企业374家, 共抓捕企业实际控制人及其他犯罪嫌疑人90人, 部分涉案企业已无法正常经营。

河北兴弘嘉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因其客观的国际结算业务量, 成为当地多家金融机构争抢对象。因对其交易背景失察, 案发后多家金融机构成为本次案件的调查对象。

(二) 违反危险化学品相关管理条例和意见, 汽车销售公司违法提供危险化学品挂靠管理服务。

2015年2月3日,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题为《运输危险的公司》的专题报道, 内容为国家安监总局、交通运输部以及公安部联合调查组赶赴沧州市, 对当地危险品运输企业进行明察暗访, 发现一些危险化学品运输专业汽车销售公司为了卖车, 违规提供危险化学品挂靠管理服务, 未进行实质性管理, 导致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事故频发, 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根据2012年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 上述做法属违法行为。该问题曝光后, 当地政府开展了专项治理, 并依法取缔了涉事公司。

(三) 违反环保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 企业违法排放污染物。

201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号称长了“牙齿”的法律, 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 对超标排污等行为, 规定了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停业关闭等严厉的处罚措施。

2015年1月15日, 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新闻报道《聚焦工业污染:说不清的排放》, 对衡水深州市制药企业排污问题进行了报道;1月23日, 《人民日报》报道了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通报衡水深州市3家企业烟囱冒黄烟的非法排放问题;2月26日,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 国家环保部约谈了河北承德市及山东临沂市市长, 并通报钢铁、焦化等行业未批先建及偷排漏排污染物等环境违法行为;2015年4月12日, 央视新闻联播里通报了辛集、定州等五个市县区存在污染严重问题, 因履行环保职责不到位, 唐山市开平区、沧县、武安市、定州市、辛集市政府被省环保厅公开约谈;从今年1月1日起, 省环保厅对全省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 对督查中的35起重点案件进行了通报, 其中10家企业因环境违法将被按日计罚。

上述事件曝光后, 有的项目被叫停, 有的责任人被免职, 有的还在进一步追究问责中。在被处罚的企业中, 不乏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的客户。

(四) 违反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高比例违法。

2015年3月19日, 央视新闻和各大媒体报道, 2011年以来, 河北省共开工房地产开发项目3, 386个, 存在违法问题的2, 079个, 违法比例61.4%, 其中省会石家庄市违法项目比例高达93.8%。违法问题主要包括: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擅自开工建设;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批少建多、批低建高;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未按预售许可证批准的范围擅自进行预售等。

上述问题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河北省政府正在组织开展全省房地产开发建设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 多个不具备销售条件等违规楼盘售楼处被关闭, 多个项目被暂停施工。

二、对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分析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步伐不断加快, 国家职能部门监管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 国人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 合规合法经营才是企业的立足之本, 违法经营将无处遁形。笔者关注到, 在各家金融机构支持的存量信贷客户中, 有些也存在上述类似违法行为。同时, 如果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相关知识储备不够和敏感性不强, 不能准确、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运营模式等情况, 该类企业也极可能成为我行的新增客户。一旦信贷客户的违法行为受到执法部门严厉处罚, 甚至被关停整顿时, 势必危及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安全。

三、对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建议

授信客户的负面舆情表现出很强的突发性、破坏性, 一旦未能及时跟踪、妥善处理, 会使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面临很大的威胁。银监会曾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银行重大突发事件报送制度的通知》, 也将“信贷客户被两家以上媒体负面报道”作为重点报送内容。当前, 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经营困难, 各家金融机构应进一步提高对信贷客户负面舆情的关注度, 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一) 加大对信贷从业人员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力度, 增强其政治敏锐性和对违法经营行为的识别能力, 严把信贷客户合法经营准入关, 拒绝违法经营企业的信贷需求, 确保信贷资金免受损失。

(二) 针对存量信贷客户及其关联企业开展偷漏骗税、违法排放污染物、危险化学品运输及证照不全项目等违法经营专项风险排查, 发现风险苗头或隐患, 立即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最大限度规避信贷风险的发生。

大型企业信贷风险 篇8

关键字:城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风险管理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难及银行“惜贷”问题由来己久,因此国内外学者就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证。目前,这些研究多是站在中小企业和整个银行业的角度,单从城市商业银行角度研究中小企业信贷的文献并不多见,但无论是从中小企业出发,还是从整个银行业角度出发,这些前人的学术成果对研究城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些研究加以概述。

(一)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方面。从中小企业自身来讲,我国中小企业整个产业结构就存在问题,多以产品初加工型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密集型及资金密集型产业很少,且技术落后,产品成本过高,造成了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差,从而降低了银行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积极性,造成外源融資不足。加之我国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往来本来就少,缺乏企业及个人信用信息的积累(李明芳、陆媛媛,2008),致使中小企业向银行寻求贷款难上加难。

(二)在银行规模与中小企业贷款关系方面。国际上认为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贷款,即使能够获得,也要比大企业付出高得多的代价。Berlin(1994)认为相对于大企业来讲,虽然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差,银行贷款风险高,但中小银行可以对小企业进行密切监控,并安排合同条款,从而形成与小企业更为紧密的关系,以降低风险,获得正常利润。

(三)在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策略方面。在商业银行的贷款技术方面,国内外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长期化和交易对象集中化的关系型借贷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助于克服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改善中小企业贷款的可得性和贷款条件,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可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并提供中小企业和银行双赢的融资机制

二、中小企业特点

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来讲的,总体来说,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纵观国内外,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基本上都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在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并且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也极广,除一些高技术、高资金含量的特殊行业,中小企业基本上涉及整个经济领域的各个行业。

(二)规模小,资金贫乏,抗风险能力差。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产额、销售量以及雇员人数上,规模都较小。并且,中小企业的资金多是靠自身的积累,很难像大企业那样向社会募集资金,因此,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普遍存在着资金贫乏的问题。这就使中小企业在面临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的经营风险时,更容易亏损或破产,从而降低了银行资金的安全性。

(三)经营具有灵活性。一般情况下,相对于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中小企业的经营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这就使其可以很快的随着市场的变化调整其经营模式、改变生产方向、调整产品结构,从而更快的适应市场的新需要,更容易的进入一个新市场。

三、城市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涵义。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是指,经国务院批准,重点为某一城市或某一地区提供服务,在撤并原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主要由其总部所在城市的企事业单位、居民和地方政府财政投资入股组成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主要经历了城市信用合作社、城市合作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个发展阶段。1979年,我国第一家城市信用社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宣告成立,随后城市信用社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的繁荣。为了化解城市信用社的风险,提出在城市信用合作社基础上,以城市为单位,将城市市区内的城市信用合作社合并为一家商业银行,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其后,由于城市合作银行逐渐背离了其“合作”性质,因此,1998年3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出通知,将城市合作银行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

(三)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自1995年6月22日,我国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深圳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6月正式更名为深圳市商业银行)建立以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已经走过了近二十个年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了兼并重组、清收、置换不良资产等一系列改革,并且积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吸取国外先进的银行管理经验。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资产质量大幅改善,同时经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总体实力逐年增强,总资产和总负债规模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先炳.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应树立的理念[J].中国金融,2007,(5).

[2]陈四清.试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国际金融研究,2010,(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炫彩童年一次有趣的活动作文500字下一篇:公务员违纪违规处理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