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教学范文(精选8篇)
篇章教学范文 篇1
二篇章: 华堂盛典(经典西式证婚仪式)
1、开场白——介绍嘉宾入场。引领来宾鼓掌热场,投影播放
九盛动漫提示。
2、司仪入场——司仪开场引出新郎,真情表白,感召新娘(干冰起云雾新娘从贝壳中款款走出)(婚礼第一高潮点)
3、新郎迎亲——新郎手持鲜花走到舞台中央向新娘献花,来
宾掌声祝福新人。
4、问誓行礼——新人在庄重神圣的氛围中向对方行礼。
5、交换信物——新郎新娘注入生命结合的彩砂并从沙中取出爱的信物。相向而站,新郎先给新娘佩戴并亲吻新娘手背,新娘再给新郎佩戴戒指.新人行亲吻礼(4支红心礼炮)(婚
礼第二高潮点)
6、嘉宾致辞——在大家的掌声中主、证婚分别走上舞台为一
对新人致辞。
7、真情感恩——感谢父母恩情。突出亲情部分。改口,敬茶
(新郎母亲送给新娘金项链)
8、感谢来宾——新人和父母手携手走上舞台合影并向所有来宾深鞠躬,感谢来宾。(新郎父亲向来宾致答谢词)。
9、感恩长辈——新人依次向亲人长辈改口,鞠躬行礼。
10、合卺交杯——督导为新人呈上合卺酒,新人来到舞台中央交臂,随着激昂的音乐,在来宾的欢呼中共饮美酒,新人
向来宾举杯示意。
11、礼成——(新人现场分发小礼物,使整场气氛上下互动)。所有来宾共同合着音乐的节奏一起鼓掌,在来宾的掌声、祝福声中,在漫天的礼花瓢扬衬托下,携手奔向幸福门,向来宾致回手礼,庆典圆满结束。
篇章教学范文 篇2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 阅读篇章的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篇章教学效果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英语教学的成败。那么, 如何高效地开展高职英语篇章教学活动? 笔者在基于能力的一体化课程框架 (KSCs能力框架) 的理论指导下, 设计了外语篇章教学的教学方案, 并进行了教学尝试, 达到进行实证研究的目的。
2.篇 章选择
笔者选用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职英语教材《希望英语》中第六单元Text A:A Quest for True Love作为教学范例。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对真爱的追求, 结合这篇文章的特点, 对学生的词汇学习和语法学习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 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3.词 汇学习
词汇学习不再是只看音标, 要求会读会写, 而更多的是从英文角度体会理解, 特别是在文章中掌握词汇的含义与用法。
从上面的表格中, 我们可以发现:词汇与短语的学习不是孤立的, 可以从英文解释、近义词、反义词、同类词群等多方面掌握单词的确切含义, 以及其在义群中的运用。在文章中, 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的例子, 如:Time If . . . Clause Main ClauseFuture V. (p. t. ) / were;Should + V. ;were to + V. should / would / might / could + V.Present V. (p. t. ) / were should / would / might / could + V.
(1) evolve (Para. 2) : develop gradually.
Synonymous in the context: turn into.
(2) bond (Para.3) :something that forms a connection between people or groups, such as a feeling of friendship or shared ideas and experiences.
Synonymous: connection, relationship.
Word group: friendship, companionship, partnership.
如果在同一个句子中出现英文解释、近义词或反义词, 就更有助于对词汇的理解。同时, 在写作中, 对词汇的选择和用词的变化也有莫大的帮助。
(1) She’s absolutely, positively sure she is in love with this other soul. (Para. 2)
Word group: absolutely, positively, definitely, completely, totally, etc.
(2) Without a foundation a house will surely fall during the first storm, just as a relationship will topple lacking friendship as its base. (Para. 3)
Synonymous: foundation, base; fall, topple.
(3) Friendship creates a foundation on which true love can bebuilt. A house cannot be constructed without a foundation, just as true love cannot be founded without friendship. (Para. 3)
Word group: create, build, construct, found, establish, form etc.
4.语法学习
在处理文章中出现的语法现象时, 应该做到举一反三并及时归纳总结。例如:在文章的第四段, 出现了这样一个句子:This special trust could be broken, should the other person chooseto be dishonest or cheat. (Para. 4) 显而易见 , 这个句子使用了虚拟语气, 同时, 又是虚拟语气中的倒装结构。因此, 可以列举一些例句, 帮助学生巩固这一知识点。
(1) Should any visitors come, I would say you are not in.ExpressionsDefinition Syn. / Anto. Word group, ,
(2) Had I known about it, I would have told you.e out (Para. 1) try to cause people to believeclaimstate, ann
与此同时, 可以对虚拟语气的基本知识及时复习, 做到温故知新。something is the causeclare, etc.soul (Para. 2) a person of a particular typeperson, man, individualcharacter, spirit, human (being) , etc.
又如: 第六段中有这样一句:Only after the man and wife vow to honor and obey each other through sickness and in health, is true love discovered. (Para. 6) 这句是典型的以“only”为句首的倒装句式。
如果告知学生形成倒装句的其他条件, 就可以使学生对倒装句型知识结构的理解更深刻。首先, 以“only”为句首的倒装句式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 Only + adv. 例如 :Only recently have the scientists begun to understand the true nature of lightning.
(2) Only + prep. phr. 例如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solve the problem.
(3) Only + adverbial clause. 例如 :Only if I get this job, will I have enough money to buy a new house.
其次, 当表示否定含义的词或词组位于句首的时候, 该句子常常使用倒装结构。常用的表示否定含义的词或词组有:never, scarcely, hardly, rarely, little, nowhere, on no account, in no case, not only, no sooner ... than, in no way, at no time, under/in no circumstances等。例如 :
(1) Never will I do this again.
(2) Hardly can she do anything at all.
再次, 当表示方向、方位或声音的字词位于句首, 且后随go, come等时 , 这个句子也往往使用倒装结构。例如 :
(1) Here the president comes.
(2) Up jumped two little kittens.
(3) Bang! Bang! Bang! Came the knocks at the door.
5.结 语
高职英语篇章教学, 不仅是对篇章的解析和对字、词、句等的讲授, 更要让学生能够立足整体, 形成整体意识;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 做到知识的积累与融合;最重要的是, 能从英语的角度思考, 即活学活用所学知识。基于能力的一体化课程框架 (KSCs能力框架) 的理论支持的外语篇章教学方案, 有效帮助教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摘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 英语篇章教学效果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英语教学的成败。作者在基于能力的一体化课程框架 (KSCs能力框架) 的理论指导下, 设计了外语篇章教学的教学方案, 并进行了教学尝试,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英语,篇章教学,教学探析
参考文献
[1]Jonathan Winterton, Francoise Delamare-Le Deist, Emma Stringfellow.Typology of Knowledge, Skills and Competences:Clarification of the Concept and Prototype[M].Luxembourg: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6.
[2]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征求意见稿) [Z].北京: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0.
[3]徐小贞.希望英语3[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92-93.
点亮篇章教学 激活英语活力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语篇拓展;有效性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倡导“词句结合,语篇感悟”,强调不仅重视语篇知识的传授,更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几点误区
1.误区一:注重字词轻语篇
例子:现在有很大一部分的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语篇时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导入——听课文录音 ——讲解生词或短语——学生跟读单词和短语——学生用刚才的单词和短语造句——学生接着听下一段课文录音。在整个授教过成中注重单个词句的教学,忽略对语篇整体的理解,对课文肢解过度,逐段呈现,讲解,使学生不能够真正感受语篇,完整理解语篇的意义,这是典型外语教学中的“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英语教学法专家胡春洞教授早就对这一教学法提出过批评:“课文教学注重词汇、语法,不注重语篇,这样名义上是教课文,实质上不是教课文。
上述的问题弊病至少有三个:①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以字词为主体的课文教学很难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语篇的语言美,也很难激发起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内在兴趣。②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支离破碎的字词讲解或操练会让学生误导学习课文就是等同于学习字词,将阅读等同于识字。 ③不利于学生掌握字词,老师花尽心思创设情境去教授课文字词,但最终留在学生大脑里的只有琐碎的、孤立的字词,而不是完整的言语。
我建议:语篇教学应该遵循从整体——局部——整体的路径。即是让学生先入林,后见树,再赏林。
2.误区二:偏重板书内容的含量,忽略语篇情节的体现
例子:有位教师如此设计Book 8 Unit 3 Last weekendA板块板书的内容:
Unit 3 Last weekend
He was busy last weekend .
He visited his grandmother . Saturday morning.
教师把所有本单元中出现的重点词汇、新句型等一一罗列,板书内容很多,学生不能了然于胸,不知如何把握。
我认为可以这样安排:
Unit 3 Last weekend
He was busy last weekend.
On Saturday morning:visited andcooked
In the evening : watched
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情节型板书,这一板书清楚的展示了整个语篇情节的人物、时间及人物具体行为,依据这一板书,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概述课文,很好的发挥了板书拐杖、引领的作用。同时,爱美是人的天性。富有美感的板书往往可以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针对以上几点误区,我在教学中做出了一下几点做法。
二、几点做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要设计有意义的情景,为学生创造产生语篇的条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情景创设的组织者。要善于结合课堂的实际需要,利用多媒体、自制教具、简笔画、手势、肢体语言等媒体来创设有意义的情景,让学生能积极地根据目标语言,经过思维的加工,从而有创造性地输出。
教材链接:PEP Book1 Unit 3 B Let’s learn
经典拓展:Draw and colour
The funny clown has a red mouth,a big yellow nose ,two big blue eyes,two Small green ears, and a pink face.(请学生把小丑的五官画好和涂色)
在巩固步骤的中,教师巧妙地结合了Unit 2的五官动词和 Unit3颜色单词设计了这个环节,有效地利用语篇拓展更进一步地使学生掌握本课的单词。整个过程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2.搭建支架,言之有物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架,帮助学生建立语篇实体。 教师对学生语言输出的量的要求常会面临学生“言之无物”的尴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语言支架以使学生能说,说好。
教材链接:PEP Book1 Unit6 A Let’s talk
经典拓展:Get the cakes.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学习的句型还不多,所以该语篇拓展涉及到的句型正好是学生在前五个单元所学过的知识。这个例子充分体现了句型滚雪球的学习方法。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带领学生进入该语篇情景,使学生真正得运用所学语言。
3.提供范本,体验成功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范本,保证学生语篇输出的准确性。在要求学生输出一长段语言之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Sample material。老师通过形象地展示语言结构、意义和语言运用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篇输出的准确性,体验成功。
链接:PEP Book8Unit1 A Let’s read
教材经典拓展1:Which is better ?
It’s Sunday afternoon . The yellow monkey is ( ) than the brown monkey .(填写本单元的比较级单词)。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的对话教学。课文内容为三只猴子的比较,学生比较感兴趣,对此教师设计一段片段,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概述课文。同时,帮助学生实现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转换,从而促进多项教学目标的达成,让学生语篇教学提倡在情境中教学。
三、结语
总之,语篇教学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用语篇整体教学法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具体实施时,教着应立足学情、立足语篇,趟整体意识贯穿始终,引领学生充分体会语篇本真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秦雪琴.浅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误区
[2]望春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探微
[3]吴淑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学习体会
篇章教学范文 篇4
即墨市第二十八中学
【说明:此文是2013-10在洛阳召开的河南省中学校长峰会上即墨第二十八中的交流材料。】
2004年以来,我校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探索出“一种一学就会简洁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和谐”是指在竞争和合作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互助”指师友在相互帮助中提升自身素质;“和谐互助”就是“和而共谐,助而互进”。具体说:学生同桌两人为一个单元学习组,学习优秀的做“师傅”,学习较弱的当“学友”,课堂上通过学生帮学生、学生教学生,最终实现师友互助双赢。
一、“和谐互助”高效课堂创建的原因 1.办学理念促成“和谐互助”
山东省规范办学明确提出:“把健康还给孩子,把时间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这势必要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那么如何在不加班加点的前提下,严格落实省厅《规范》精神,实现减负增效呢?这就要求学校既要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更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2004年我校提出打造“高效课堂”,研究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互助起来、学的时间长起来,让老师教的时间少起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诞生了“和谐互助”教学策略。
2.内在因素孕育“和谐互助”
我校是全国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雷锋精神”所蕴含的爱心、互助精神已经内化为师生的内在品质,“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已成为28中人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是我校42年坚持学雷锋文化内涵长期积淀的结果。我校又是中央教科所教改科研先进学校,20多年的科研积淀和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培养了老师们强烈的教科研精神和较高的教科研能力,科研积淀涵养了“和谐互助”,这也是原生态的“和谐互助”教学策略能够在全校深入研究的重要原因。
二、“和谐互助”高效课堂创建的过程
1.典型探索
一个典型引发一场改良。当学校唱响向“高效课堂”要质量的主旋律时,在“和谐互助”理念体系引导下,我校时红霞老师在教学中大胆尝试将互帮互助的雷锋精神引入课堂。2004年她让班里30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当师傅,负责教会另外30个学习较弱的学生,结果教学效果出乎意外的好。更可贵的是,时老师作业出奇的少,甚至没有书面作业。当时老师的成绩刚刚异军突起时,便有数学组教师自发前往听课学习。数学教研组及时有针对性地对“时红霞现象”进行教研,并选择骨干教师进行实验,半年后数学学科“和谐互助”教学策略逐渐完善并推广,且取得了教育教学成绩的大面积丰收。
2.提升推广
教学实践证明了“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切实可行,但为了实验的稳妥,2006年学校专程请来青岛大学、青岛和山东省教研室、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学会的领导和专家多次到校调研,进行深层次研究,经过论证提升,深入挖掘,总结提炼,最终构建起行之有效的“和谐互助”教学模式。2006年全校推广了这一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并将各科教学模式结集出版了《灵动课堂》,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和谐互助”高效课堂创建的措施 1.教学模式有效展示
我校9门学科均建立起“五步十环节”的“和谐互助”教学模式,五步固定十环节活用,均分三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课堂上学生先后进入“①交流预习(温故知新,探究新知)→②互助探究(师生合作,评价学习)→③分层提高(问题训练、分层练习)→④总结归纳(师生总结、互助评价)→⑤巩固反馈(当堂检测、评价反馈)” 五步十环节中,教师将《问题预习模板单》《问题展示导读单》《问题汇总释疑单》《问题训练解决单》《问题训练提高单》分步骤展现出来。整个课堂以学为主体、问题为载体、评价为手段、任务驱动为动力、师友互助为纲线,全过程都让学生学习,全过程让学生互助,全过程问题评价。
2.课堂师生和谐互动
“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最大的特点是“先学后导,以学定导,学导和谐,互助共赢”。在课堂上,教师把时间权、学习权、话语权、探究权、教学权还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先学的基础上,就先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再进行导引,做到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学教合一。教师在全班巡视,个别答疑,师友互助等过程中了解学情,为“后导”作好准备。尤其在在学生互助时,要有“千里眼,顺风耳”,对互助不到位、师傅指导不到位,学友配合不到位的学生及时教育管理,给与方法上的有效指导,对有疑难的师友给予必要的启发、点拨。课堂上,要求全过程都是学生在“学”、“导”、“练”,“先学”时在练,“后导”时在练,“学导和谐”时还在练。学中有导,导中有学,学中有练,练中有学,“学”“导”“练”三位一体,“一学、一导、一练”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教师最多讲15分钟,重点是点拨、总结、提升,学生自主、互助学习30分钟,学生占据整个课堂。
3.师友管理方案健全
“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现已经形成完整的师友管理技巧和方案。师友划分上,制订了划分原则、划分标准、产生方式、责任分工、动态管理;师友培训上,形成了课堂集体培训、课堂个别培训、思想意识培训、教学方式培训、师友专题培训、知识树培训、教师专题培训等;师友规则建立上,制订了自主学习规则、讨论交流规则、动静协调规则、荣辱与共规则、教学相长规则等系列规则。学校把看似简单的教学策略研究完善到今天,用事实证实了江苏高考大县如东县校长们参观学习后的深刻体会:简洁高效,来听一节感到惊奇震撼;易懂易会,来学一天就能娴熟应用。这就是即墨28中和谐互助课堂的巨大魅力。
4.互助特色文化打造
和谐互助文化是互助学习的最高境界。我们在班内设立师友评比栏、优秀师友事迹栏;校园内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学校在书法长廊、绘画长廊、科技长廊、钟楼文化、校庆长廊、教学展厅等大力营造和谐互助文化氛围;征集学生感言编纂成册,增强师友互助的自豪感,出版《和谐互助让我说》;创设和谐互助课堂学习氛围,实现师友共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和谐互助团队精神,如:师友在国旗下演讲互助学习案例故事;通过黑板报、光荣榜、电视会等形式宣传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和谐互助”感人事迹;举行“和谐互助”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现在学校已形成“和谐互助”文化教育场,被评为青岛市十大建筑、青岛市校园文化特色学校。
5.互助社团拓展推进 为切实贯彻山东省教育厅素质教育的精神,真正做到把时间、健康、能力还给学生,学生互助社团组织,也在校团委的精心培育下打造出学科类、科技类、实践类等6大体系50个互助社团组织。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自主活动、艺术节、文化节、周六大舞台、周日大千世界等,开展各项互助社团活动,直到今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大大扩大了师友“和谐互助”的内涵和外延,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5.现代信息技术有力助推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校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学校把信息技术和互助课堂教学研究相融合,利用多媒体呈现教学流程,使“五步十环节”的模式实现了载体化。为规范教师网络备课,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制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和谐互助”备课模板并共享,形成二十八中统一的“和谐互助”备课平台。
6.评价机制有效保障
为全面推进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我校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评价机制,有效保障“和谐互助”的可持续发展。修改了《和谐互助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和谐互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出台了《和谐互助班级考核制度》、《和谐互助教师教学考核制度》,完善了《和谐互助备课组、教研组、协调组考核办法》、《和谐互助班主任考核办法》等配套措施。
五、“和谐互助”高效课堂创建的影响
“和谐互助”教学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8年青岛市课堂改革现场会、2009年山东省教学示范校现场会、全国新课程教学管理现场会等10余次大型课堂教学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全面推广了我校的“和谐互助”教学策略,使我校成为省课堂教学改革特色学校。先后在“全国高效课堂经验交流会”等20余次在全国、省市级以上会议上作为期半天的典型发言。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学会、山东省教育厅等众多领导和专家对这种教学策略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刊物对此作了专题介绍。“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在山东省新课程课堂改革史上掀起了一场课堂大风暴,也引发了省内外学校纷纷来参观学习的持久浪潮,先后有来自江苏、广东、北京等十几个省市的兄弟学校2万多人到学校参观学习。“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实施,更促进了学校强势发展,学校缔造出教育教学质量连续20年创全市最优,全市考入北大和清华学生中,有4/5以上的学生初中阶段就读于我校的教育历史。先后荣获青岛市教育改革十面红旗单位等青岛市级荣誉140多项,山东省素质教育名校等省级荣誉40多项,全国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称号30多项。2005年,全国素质教育座谈会在青岛召开,我校被选为向周济部长直接汇报的唯一一所县级市初中学校。学生节目先后5次走进中央电视台,6个节目获全国一等奖。学校小交警代表青岛市进京接受曹钢川上将的亲切接见。学生的科技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大赛上获奖频频。《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也报道过我校教学工作。
办优质学校,创全省乃至全国教育名校,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大力研究推广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将“和谐互助”这个学校品牌做大做强,是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天道酬勤,有耕耘必有收获,我们坚信,“和谐互助”必定会在二十八中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读后感】
山东省的教育改革是全国的一面旗帜。他们强有力的行政命令,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即要减负,又要增效,这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又是统一的。最根本的精神就两句话:让学习真正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把学习的时间和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即墨第28中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经过二十年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它的核心灵魂与我们先前倡导的高效课堂的思想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他们是切切实实地要求9个学科所有班级、所有教师无一例外地坚决地实施,并总结了切实可行的“五步十环节”的傻瓜式操作模式,即从应试的角度来看,他们也取得了令世人为之瞩目的教学成就。
教师最多只讲15分钟,学生至少要有30分钟的学习时间保证,学生占据整个课堂!——反思一下这些话,我们能不汗颜!
即墨中学虽是一所初中,但其高效课堂的思路和做法与高中的高效课堂没有任何本质上的不同,相反,高中的高效课堂应该要比初中做得更为坚决,更为果断。原因很简单,高中生比初中生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更强的自我学习补偿能力。
希望高中部各年级各备课组长、各位教师认真学习本文,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勇于借鉴,大胆改革,提高效率。
篇章教学范文 篇5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教学效率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的通用语, 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学习英语的途径很多, 对很多人来说, 阅读是其中最经济最方便的方法。阅读是一种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在英语篇章阅读教学中教学策略的恰当使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篇章阅读教学中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的定义
国内学者对于教学策略定义的理解各不相同。邵瑞珍 (1997) 强调教学策略的目的性及其整体结构, 认为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黄高庆 (1998) 从教学策略的使用角度认为, 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技术, 二是这些方法技术的操作, 三是操作中的要求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操作程序。李晓文、王莹 (2000) 则认为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择筹划的教学方式方法与灵活处理的过程。黄高庆和李晓文的理解虽有分歧, 却也有共同之处, 都强调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本文中提到的教学策略指的是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 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 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
二、教学策略的应用
使用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是为实际的教学服务的。每位教师每次面临的教学情景和教学问题不尽相同, 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也各不相同。本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使用过多种教学策略, 本文主要探讨在英语篇章教学中使用到的以下四种:“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探究发现”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与“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 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策略。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 手拿教科书逐句逐字地讲, 学生只能被动地听。“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把教师从讲解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实施者。在英语篇章的具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每次上课前将下节课要学习的篇章布置给学生, 要求他们查找和本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 包括作者简介和本篇章话题相关的扩展阅读。扩展阅读的具体内容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自行确定。上课时, 随机选取一个小组, 并要求他们以PPT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环节完成后, 教师要求学习小组积极找寻文章在语言理解上的重点和难点、篇章布局上的特点和文字背后蕴含的文化信息, 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课堂笔记中。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是以小组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通过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达成小组共同目标, 并以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大卫·孔斯 (David Koons) 首先倡导并实施的, 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 (范革新:2004) 。在英语篇章阅读教学中,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监督者和活动的评价者。具体学习活动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完成。教师能否组织和控制好小组的活动是合作学习在阅读教学中能否成功的关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把每个自然班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建立学习小组时, 教师应该注意小组成员在成绩和个性等方面的差距, 合理均衡地分配小组成员, 尽量使这种差距成为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的优势。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小组长归纳总结每个组员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 经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 把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分别记录在课堂笔记中。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 小组长为每位组员布置任务和责任, 课下想办法解决。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 记录在课堂笔记中。只有当所有成员完成各自的任务后, 才算完成学习任务。经过个人探究和小组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 由教师帮助解决。此时, 教师也作为学生的合作者成为合作学习的一部分。
每次小组讨论后, 讨论结果由组长搜集整理, 由组员轮流向全班汇报, 由此达成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让不同组员轮流汇报既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团结各小组成员, 又可以监督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活动, 避免某些学习自主能力不高的组员偷懒。教师要对学习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概括和归纳, 并对每个小组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对小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析, 使学生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探索是人类活动永恒的主题。“探究发现”教学策略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探索研究, 获得该事物现象的本质及关于现象间规律性联系的知识, 发展智力能力, 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教学策略。在探索的学习过程中, 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 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 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具体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 教师布置学生准备作者简介和与本篇章相关的扩展阅读, 该过程本身就是鼓励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讨论并解决自己整理的本篇文章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仔细阅读篇章, 探究篇章所承载的各类信息的内涵和外延。探究过程中既有遇到难题的苦恼, 也有解决问题的欣喜。对于在探索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最终通过查找课本、搜索互联网等方式解决。问题解决了, 自然就享受到了探究与发现的快乐, 并享受了探究与发现的成果。
“联系生活”教学策略是通过教学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生活或通过对生活的模拟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掌握、智力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策略。众所周知, 英语语言学习本身就是文化的学习, 学习英语不了解文化, 很难做到完全理解和正确使用。众所周知, 英语的每篇文章都包含着很深的文化烙印, 大到文化、制度、宗教、习俗, 小至某一单词的背景和感情色彩。文化知识的欠缺很容易造成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偏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仅取决于学生语言水平的高低, 还取决于对文章所涉及的相关文化知识的掌握。运用“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教师根据英语语篇中涉及到的文化信息指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生活, 了解本语篇中涉及的东西方文化的不同, 并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联系生活”教学策略的运用拉近了学生与语篇的距离, 原本抽象的文字内容成为自身实际生活的一部分。正是“联系生活”教学策略的使用才使得抽象的英语篇章阅读教学有了更多的实际意义。
三、结束语
篇章阅读作为学生学习英语、获取信息的一项重要途径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恰当的教学策略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策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和制定, 不同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对象也影响到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效果。没有一成不变的完美教学策略, 只要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就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范革新.英语教学策略与方法[M].北京:北京知识出版社, 2004.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3]黄高庆, 申继亮.关于教学策略的思考[J].教育研究, 1998, (11) .
[4]李晓文, 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篇章教学范文 篇6
在艺术门类中,风格是一个作品的标记,其中寄予着艺术家对艺术的独特的见解和赋予的情愫。在具体的作品风格上,它显现出的魅力使艺术焕发出多姿多彩的光芒。文艺理论家莱辛在《拉奥孔》中,评论诗歌和雕塑的区别时说:“为什么拉奥孔在雕塑里不哀号,而在诗里却哀号?”他的结论是:哀号与不哀号是由于雕塑和诗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来决定的。诚然,有论者感叹这些不同时代、不同作家、风格迥异的文学作品,真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但是,如果我们了解风格的组成成分:作家的生活道路、生活知识积累的广度深度、思想感情、个性、选择题材、运用文学语言的习惯和特色等,它们都是在篇章的抒写上打上作家的特性印章,就明了篇章教学及风格辨析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就此,笔者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篇章教学和作家风格辨析,以便进一步明确两者互通共存及融合的关系:
一、不同风格的作家选材的角度和方法不同
“秋”在文人笔下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敏感多情的郁达夫在《故都的秋》却写出新意,的确是要“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处理普通题材”,“不沿着众人走熟了的道路前迸”。郁达夫做到了这一点,他把《故都的秋》写得“别有幽怨暗恨生”,这是因为郁达夫的散文让个性与景物、自然与人文、现实与历史浑然一体,情景交融,华美而不艳丽,巧妙而不拘谨,尤其是对秋的描写,漫漫感怀,幽幽旧情,绵绵眷恋,更使人常饮不醉。郁氏散文尤其在选材上体现了高人一等的独具慧眼。贺拉斯说过:“从事写作的人,在选材的时候,务必选你们能胜任的题材,多多斟酌一下,哪些是掮得起的。” 郁达夫正是这样,在《故都的秋》中,选材时没有选取故都北平最具有秋的神韵的景物,最能代表秋的景色,不写香山红叶的“层林尽染,万山红遍”,摒弃天坛明月的空旷冷寂,更没有表现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大雁声声的古长城景观,而是神来一笔从北平的四合院写起,唯我独有钟情地选取了“壁腰中静对着的”蓝色的牵牛华,这样就避免了红色或紫色的热烈、俗气,又突出了秋的“清”韵,之后又用“槐树落蕊铺得满地”,脚踏无声息和扫帚落地后的丝纹来表达秋的“静”,最后,又用秋蟬的残声、秋风秋雨、枣子树及古树及古都市民的秋腔秋调来突出秋的“悲凉”。这些不起眼的,甚至根本不被人注意的景物,却被郁氏信手拈来,点石成金,多么清晰,多么动情,这正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郁氏的这种选材的独到新颖只用了寥寥几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交融和统一,便构成了《故都的秋》的纵横写意,点染成趣的格调,真正让人品味到舒展潇洒、意境深远的境界。这正是郁氏所说的秋的景“看不饱”,秋的味“尝不透”,秋的韵“把玩不到十足”。这种选材的特别,自然就和欧阳修等各位“秋士”不同了。
二、不同风格的作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和表达的情感不同
“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垂,眉睫之前,卷舒风之色。”这就是说,文学艺术家的使命就是借助于想象表现时代社会风云,但风云是什么颜色,就要由他们观察事物酌立足点和情感来决定。毛泽东和陆游各自的《咏梅》文章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的毛泽东,他凭借超凡的意识和开阔的胸襟,让笔下的梅花开在“悬崖百丈冰”之上,让它“花枝俏”,“只把春来报”,这一形象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国际反华势力大合唱而中流砥柱、笑傲天下的大无畏的精神和英雄气概。而陆游的梅花却是生长在“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因而,“黄昏独自愁”,最终落脚只得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无疑表现了作为封建士大夫的陆游孤芳自赏,不愿同流合污而报国无门的愁苦心情。
同是婚姻题材的小说,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在《伤逝》中把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高度总结为“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主题,而“少谈些主义,多做些事情”的大才子,博学家胡适却在《终身大事》中安排了一个“女士坐上先生的小汽车一溜烟地走了”天合地圆的、皆大欢喜的肤浅的中国式结局。
同样一个月亮,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自经丧乱少睡眠”,连看清淡朦拢的月亮也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而飘飘欲仙,纵情于山水美酒的李白,不但可以邀月为伴,“举杯遥明月,对饮成三人”,还要“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豪放的东坡面对人生的沉浮与荣辱仍能爽快粗狂地高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婉约”的姜夔面对苍夷一片,芍药花开无主,哀婉而吟,“波心荡,冷月无声”。再看一例,面对朋友分离,天各一方,李白深感人间友情的真挚难舍,珍重地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儿女情长,桃花流水也伤心的柳永,此情此景,柔肠寸断“多情自古伤离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什么分离分别?饱尝世态炎凉,人情反复滋味的诗圣却忿忿地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情感都出于真心:“给人以自然的印象”,“而不是娇柔做作”。为什么形成如此差异呢?刘鳃曰:“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又曰:“表里必符。”这就为我们找到了答案:作家观察事物立足点和表达情感的不同而创造出上述的不同,这个不同就是由于“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情感,什么样的人必然就有什么样的文章。换个说法,即文章“自有定数,不可改变”。
三、不同风格的作家描写手法必然不同
古人云:“文以足言。”以辞为美的朱自清,他创作的散文对后人来说是无与伦比、难以为继的,他的散文有一种千锤百炼、巧夺天工的魅力。亚里士多德说过:“风格的美在于明晰而不流于乎淡。”正因为如此,朱自清善于描绘形象,营造意境,文字秀美而无铅华,修辞丰富而无雕琢堆砌之感,“这种风格,不是字句的堆砌而来的,它是心灵的乐章”,“是由心中炼制而出来的”。因而,不论是月下的荷塘,还是荷塘上的月色的刻意描摹,不论是《背影》里父亲笨拙而突显父爱的描写,还是《春》之中春的形象的呼之欲出以及《匆匆》中抽象概念时间的描写,朱自清都极尽铺陈之能事,工笔细描,浓墨重彩,声情并茂,刻意雕琢又不露刀削斧劈之痕。“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恰到好处地描写了不同的形象。而在《荷塘月色》、《威尼斯》等篇章成串的通感手法的运用,恰好是“把一些不可能连缀在一起的字连缀起来了”。他的这种手法是独有的,明显区别于其他描写手法。
思想深邃的鲁迅在散文中则有着海一般深遂、鹰一般锐利、孩子般善良、鬼一般执着的思想,具有穿透一切、目空一切的豪气和嘲笑不切的风格,这种风格的描写手法必然是深厚而深沉、哲理而又带有高度的预言性,如《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刘和珍君》、《范爱农》等篇章。
再如郭沫若的风格是想象丰富、气势雄伟、激情澎湃,感情一泻千里,这种风格的描写则是多运用拟人兼呼告、反复、排比等多种修辞形式《凤凰涅磐》中对凤凰再生形象的描绘,《屈原》中三闾大夫的大段独白就颇具代表性。
以上所论作家风格在三个方面的不同,就是把握篇章教学的方法与途径,那么三个不同又是如何在具体篇章教学中得到体现呢?下面以《琵琶行》为例来说明。谈其在选材、情感和描写三个方面的不同具体表现:
1.选材的独到,表现在诗人选取了一个“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容易抒发情感、慨叹人生的“秋月夜”这个特殊环境。人物上,选取了“年长色衰”与自己处境有某些共通之处的琵琶女,就是这种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人物,才使诗人引发了心灵上的共鸣。2.在表达情感上,诗人得出同病相伶、同声相应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把处于封建社会下九流的歌妓的遭遇同被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相提并论,并寄予无限同情。白居易抒发的这种情感在他以前的文人墨客的身上及他们的作品里是极难找到的。3.在描写手法上,全诗的魅力在于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千变万化、有声无形的音乐形象,我们钦佩诗人“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想象力,诗人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用各种生动比喻、视觉和听觉的转换及互补描写音乐形象,让这种描写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通过分析归纳,即可掌握《琵琶行》的特色,做到纲举目张,把握风格的思想也自然得到了落实。
综上所述,作家在篇章中表现的选材、情感、描写三个方面的不同,就是作家在创作时必须考虑和处理的三个根本问题,选什么,写什么,怎么写?所以,风格研究抓住了这三个不同,也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从而水到渠成地领会作品,掌握作家作品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进入“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桃花源境界。
奏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新篇章 篇7
【关键词】开卷考试 情境教学 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179-01
从2007年6月开始扬州市中考思想品德科目考试形式由原来的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开卷考试更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考查学生学的能力同时也是对我们教师教的能力的一种考查。教师要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我们要及时解决的问题。
一、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爱学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
例如在七年级思想品德(上)《有朋自远方来》一课中讲到“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许多事情的处理都不尽相同”。我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分别用汉语和英语进行小品表演,切身感受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一些事情上的不同习俗和做法。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师还可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利用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方法以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人物故事、图表、漫画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思品学习。
二、掌握学习方法,学生会学
2008年开始扬州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实行开卷考试,不少学生就产生错误认识:一是认为开卷考试既然允许带课本,上课就可以不用听课、课后不用看书了;这就会使不少学生在考试时出现“翻破书本无处觅,抄满试卷无分数”的情况。二是认为开卷考试题目很难、很活,答案在课本上又找不到,主要靠语文功底和临场发挥,时间花在思想品德上也是白搭,不如花在其他学科上;三认为开卷考试无需多花力气,平时做好笔记,临考时只需翻翻书和资料就行了,结果,每次考试单选题失分很多,影响总分成绩。作为一名毕业班思想品德课教师,面对中考这样选拔性的考试,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开卷考试,就成为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要想在开卷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首先平时必须多下功夫,多读、多想、脚踏实地做学问。另一方面要强化开放性试题的训练,进行这种试题训练,不是单纯的习题练习,也不是“题海战术”,而是集强化记忆、加深理解、熟练技巧、培养能力等为一体的复习方法。这里有两点思考和大家共享。首先,帮助学生读懂材料和问题。一般情况下,开放性试题强调和突出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开放性试题的情景材料是比较典型和严谨的,而问题设计又是紧扣材料开展的。没有材料就没有问题,所设问题必然要体现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读懂问题与教材的联系性,问题是教材内容的个别体现形式,是教材內容的拓展和体现,也是对教材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论证过程。所以,材料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运用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来解决。其次,就是要引导学生找准问题与教材的楔入点。开放性试题的问题设置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巧妙地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的。因此,找准问题与教材知识的楔入点,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一步。
三、探究式学习,学生活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应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九年级的习题评讲课上我就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方式。一份练习由25道选择题和3道主观题组成,班级的学生数一般是在50左右。课前2分钟我将这25道题目分给学生,2-3人一组负责一小题。每组先明确每题的正确答案,接着讨论该题的答题思路,还要思考该题涉及哪些书本知识(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熟悉书本),最后做变式链接,也就是这道题目,你觉得还可以衍生出哪些题目或考查哪些知识。明确要求后学生开始完成自己小组的任务。讨论结束后由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做补充(每次的主发言人要变化,尽可能是每个同学课堂上都有发言的机会)。经过几次尝试,我发现这样虽然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可是,他们只是关注了自己的任务。接着我对习题课的选择题评讲部分又做了一些调整。小组由原来的2-3人扩大到了4-6人,这样任务也做了相应调整,首先要负责固定两道题目的讲解,此外还要将组内同学的错题讨论解决,并做总结。其他要求与之前的模式要求保持不变。教师在课堂的任务主要是答疑,追问和总结。
主观题部分,采取大组的形式,班级分成8个小组,根据习题量进行任务分配。主观题部分讨论时,先讨论如何审题,关键词是什么,指导其他同学圈划出关键词句,第二步讨论题目的正确答案,第三步总结答题方法和技巧。讨论结束后继续是学生代表讲解,其他组员补充。教师的任务是抛出问题让其他学生追问,或者在学生代表发言结束后总结答题思路。
总之,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都要在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宗旨的指引下,打破常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经心设置授课内容,以教学研究、创新开拓为己任,为新形式下思想品德课教学寻求一条新路而努力。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定会奏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
[2]赵小雅《课改两年,课堂在变化》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16日第4版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
篇章教学范文 篇8
高 (酒中泉语中文学教□, 甘材刘肃情爱丽红酒泉作
品73教学5000) 初
探
爱情是文学创作长盛不衰的主旋律, 离开了爱情, 许多文学作品就会黯然失色。高中语文新教材三、四册中爱情题材的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高中生此时生理和心理处于不成熟状态, 对爱情既好奇又迷茫, 容易误入歧途。那么,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和美好的爱情观, 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呢?
一、创设美好的氛围, 品味美的语言, 让学生在爱情艺术的领域中感受美、享受美
教师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欣赏作品, 感受美。如教学《雨霖铃》一文时, 教师可配乐朗诵全诗, 让学生感受“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的难舍难分的恋情, 体会婉转动人的离别之情;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文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罗密欧与朱丽叶》精彩的爱情片断, 让学生欣赏其经典的爱情对白。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 尤其是古典诗词, 在表达情感方面十分突出。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 让学生体会诗词中的音韵美、节奏美和形式美, 从而理解诗文中所蕴含的意境美、人情美、人性美、人格美, 进而领会生活美和艺术美。
二、引导学生分清美丑, 追求人格美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是爱情题材作品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 教师可先将教材中有关爱情的作品分类, 再引导学生分清美丑、辨别善恶。
1. 优美的抒情类的作品。
如小说《荷花淀》《边城》, 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一剪梅》、戴望舒的
时, 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 都将爱情描述得很纯洁。在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出发, 思考这些经典的爱情作品是怎样显示人格美的。如小说《边城》中湘西优美的景色, 给这个爱情故事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天保和傩送他们对翠翠的爱, 是那样的纯洁和神圣, 他们对自己心爱的人有一种奉献精神, 表现了健康、优美、质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2. 大胆直白类的作品。
如《诗经》中的《静女》, 古诗《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中的部分爱情诗, 诗歌《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 小说《林黛玉进贾府》等等。《致橡树》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歌, 但它不像常见的爱情诗, 而是跳出一般爱情诗的窠臼, 摆脱“情网中人”的意乱情迷, 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待爱情, 对爱情的本质进行了一番理性的思考———伟大的爱情是建立在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平等的基础上的。作者舒婷以其敏感和理智, 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她不被世俗所羁绊, 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呼唤与憧憬。
3. 贬斥类的作品。
如《诗经》中的《氓》、鲁迅的《阿Q正传》、曹禺的《雷雨》等等, 这一类作品对爱情的严肃性作了很好的阐释。阿Q“困觉式的爱情”、周萍“始乱终弃的‘乱伦’的爱情”, 都是遭到贬斥的。这类爱情作品揭露了爱情的虚伪。《卫风·氓》以一个怨妇的自述谴责男子喜新厌旧的行为, 这让学生认识到爱是一种责任。《雷雨》中所描绘的三角恋情, 揭露了封建资产阶级的腐朽, 这让学生明白爱情是专一、圣洁的。
三、感悟爱情所揭示社会的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