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思考

2024-08-02

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思考(共9篇)

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思考 篇1

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完善

培训是一种严格有序的对行政人才进行的资源开发活动,我们都知道,对公务员培训是提高公务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公务员竞争能力、建设强有力人力资源保障的关键,要深刻理解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设立的意义,我们一定要从国家人力资源发展的高度对其充分认识:

公务员是国家的行政管理人才,公务员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和社会发展。而提升公务员能力建设和综合素质,加强公务员的培训是其最直接高效的途径。只有通过培训,使公务员掌握新的知识技能,才能建立一支优秀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国家行政机关提高其行政效能。

自我国实行公务员制度以来,一直开展培训教育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我国好没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还没有完全把培训看做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就当代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培训机构教学的综合实力尚未达到要求。

二、政府对与具体培训过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所以,为了建立一支优秀公务员队伍,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实现,我们必须依照下面的模式坚持不懈地对公务员进行培训,不断使公务员培训制度规范化完善化:

一、借鉴国外经验

我国要建立健全的公务员培训制度,一定要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的培训经验。一方面,在借鉴国外的方法经验时,针对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上存在的不足,我们要有选择的学习国外经验,这样可以帮助我国在建立完善的制度上少走很多弯路。另一方面,在信息与高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我们还可以获取各类信息更好的适应当今形势的变化,为发展我国公务员培训事业创造有利的技术条件。

二、创新培训制度

实现培训工作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是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们要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出公务员培训工作的规范性政策,从制度上保证每个公务员都能及时接受培训,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公务员队伍建设的要求,从传统的培训教育方法转变到现代的培训教育方法上来,根据不同公务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实际工作经验和日常工作的特点,大胆探索并积极采用一些科学有效的培训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建立培训制度监督机制。

公务员培训制度监督体制使培训达到既定效果的必要保障,它直接影响到师资力量的配置、教学水平的建设等诸多问题。因此,要保证我国公务员培训高效率、高质量的要求,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真正做到针对性的培训。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公务员培训在教学上还注重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充分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教学等,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培训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的监督,使培训活动尽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机制的任务始终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又会赋予它以新的内容。但是不断优化公务员结构,提高公务员素质,使之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是不变之本。在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必将遵循这些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摸索中不断前进,最终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培训机制。

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思考 篇2

(一) 公务员培训的内涵

公务员的培训是政府人事管理系统的一项基本的管理职能。它是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社会发展和职位的需求, 通过法律和法规的规定, 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 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公务员进行教育及训练, 以此来提高公务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绩效[1]。

邓小平曾经指出过:“要有计划地对大批干部进行正规教育, 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和管理水平, 并且要把各种培训变为适用于全体干部的经常制度。”[2]因此, 要培养一支素质普遍高的公务员队伍, 就必须建立一套与其相对应的培训体制来宏观上加强对各级各类培训进行规范管理。而公务员培训制度就是随着这种社会的日益进步以及公务员日常工作的需求而建立发展起来的, 组织人事制度和法制建设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在权力、录用、考核、职务升降等章节中都对培训工作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并且还专设了公务员培训制度的章节, 使得培训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二) 公务员培训的必要性

首先, 公务员队伍人员构成的变化强化了培训的必要性。近年来, 随着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 政府所招录的公务员整体的知识水平和学历都明显提高, 形成了公务员队伍就是一支知识型工作者队伍的现象。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 愿意得到持续教育, 更强烈渴望能有更高层次的个人发展, 因此他们不间断地进行自我充电。因此, 公务员培训对于他们来讲, 是既有意义又十分必要的。通过培训,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 更符合他们所处职位的需求;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潜能, 为政府和国家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有利于他们接触到国内外的先进管理水平和技术, 并能潜移默化地运用到日常工作中, 使整个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更有利于他们突破自我, 增强组织归属感, 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不断奉献自己。

其次, 行政改革对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高要求。行政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就是要政府成为服务型政府, 而行政管理的模式也将发展到绩效管理。这些管理方式的演变要求政府应提供高效率的服务, 必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最终目标。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迈进, 过程是极其复杂和艰难的, 尤其是公务员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才能改变原有的做法和作风。因此, 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能帮助公务员迅速认清自己所肩负的重任, 明确自己的职能定位, 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大众。

再次, 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使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建设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从国际形势来看, 中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与发展, 且把握一定的主动权, 就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公务员队伍。这就对公务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上要坚定;善于把握机会与开拓创新;能够谨慎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懂得稳妥处理国际事务;还能机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从国内形势来看, 中国迎来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新任务, 这要求公务员要接受终身不定期的教育和培训, 不断对知识及技能进行更新, 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才能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二、中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200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正式确立, 做到了有法可依。按照全国干部教育规划要求, 国家公务员培训层次有所扩展。比如举办一些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厅级干部进修班和优秀骨干培训班等等。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高级公务员培训更是延伸到了海外[3]。当然, 在看到公务员培训取得成绩的同时, 也要直面暴露出来的问题, 现将其归纳如下:

1.公务员培训的程序建设进程缓慢, 培训法规不够健全。目前, 公务员培训方面的法律法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的通知》、《“十一五”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等。对于公务员实际培训的工作程序和步骤并没有清晰地列出, 更没有按照相关法律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务员培训机制, 导致培训的自由裁量空间大, 法律执行效果差, 且出现培训环节与其他管理环节脱节的严重问题, 使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无用武之地, 违背了公务员培训的初衷。

2.培训理念陈旧落后, 对公务员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中国的许多部门领导对公务员的培训普遍都有误区, 认为这是一种“软任务”, 可搞可不搞。由此, 在公务员的培训中往往存在着“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显然, 对于公务员的培训有观念错位、思想重视程度不够。从领导者角度来看, 他们没有用发展的眼光来正确看待新时期的公务员培训, 没有预见到培训之后所能够带来的回报, 因此没能把其列入议事日程;反之从被培训者的角度来看, 很多培训工作只是走形式, 没有很好的开展, 为此没能为他们带来很多的益处, 所以他们更是敷衍了事, 例行公事而已, 更觉得培不培训是很无所谓的一件事情。

3.培训机构不完善, 难以满足培训需求。中国的公务员培训教育机构相对较少, 主要就是国家行政学院、地方行政学院、干部管理学院和党校等。近年来, 虽说各政府职能部门纷纷建立了内部的管理学院, 可难免存在经验不足, 缺少特色, 没有明确的定位;且各机构之间也缺乏协调, 没有统一的规划与管理。由此而导致的结果显而易见:造成培训“人人管”同时又“无人管”的混乱局面[4]。虽然大大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却还是没能满足培训的需求。

4.培训内容陈旧、单一, 培训形式不够灵活, 缺乏创新。由于中国公务员培训主要是通过上党校、干校进行的, 基本上是“教育取向”的, 带有普教影响, 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 这方面的培训固然重要, 但太过于片面。对公务员进行培训, 主要还是帮助他们更新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完善、更完美。而现行的培训内容只是一个开端, 并没有很好地深入开展下去, 比如说如何进行依法行政, 如何与群众进行有效协调沟通, 如何给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等, 都没有具体地涉及到。而培训的形式大多还是老师讲授, 学生记录的教学方法, 这种传统的方法导致公务员的学习兴致不高, 甚至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培训的地点也只是坐在课堂, 很少亲自到实地进行调研考察;另外, 还有培训时间过于固定、培训工具太单一、内部交流甚少等一系列的问题。

三、中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党中央针对公务员提出了要加强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研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付突发事件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等九个方面。这些能力的培养来源于有效的培训, 但从中国公务员培训存在的问题来看, 必须要尽快完善中国的公务员培训制度。笔者以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首先, 去粗取精, 善于借鉴国外经验。大多西方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公务员的培训, 更是把培养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他们的公务员制度都相对比较完备, 简述而言, 这些国家的培训制度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培训原则的一致化;培训制度的法制化;培训机构的职业化;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培训内容的全面化。这几点对于建设中国的公务员队伍大有益处, 完全可供借鉴。

其次, 健全公务员培训机构, 完善培训网络体系。中国在培训机构的构成上应当要有所变革, 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加大对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投入, 努力使各培训机构办出特色。比如在国家行政学院承担高级公务员培训任务的同时, 地方行政学院侧重承担初级或中级的公务员培训。并且, 机构间应该相互联系, 互相形成网络, 实现公务员培训的社会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这样才能够保障公务员培训制度得以很好很完善地贯彻。同时, 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设置专门负责培训的部门, 并支持鼓励相关部门共同参与, 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培训内容, 这不仅仅可以共享软硬件设备, 更可以扩大公务员培训的规模, 提高培训的质量。

再次, 政府应该积极划拨专项资金, 不断提高培训的保障能力。公务员培训遇到的大问题之一就是资金的投入, 它从根本上影响到了教学水平和培训质量的提高。所以, 为了保证公务员培训达到预期的目的和很好的效果, 就要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筹措培训资金:政府财政拨款、建立培训基金以及发动社会筹资。总之, 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保证公务员培训资金的充足稳定。

最后, 加强对公务员培训工作的管理, 并健全激励机制。各培训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 运用现代化评估方式和手段加强对施教机构的教学督查, 建立起竞争择优的新机制。同时, 完善中国公务员培训的激励机制, 切实做到不参加培训就无法晋升职务, 使公务员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积极参加培训, 使培训工作充满生机、富有效率。

四、小结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政府对公务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 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公务员的培训工作, 纷纷建立并完善科学、系统的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 通过培训来改善公务员队伍的素质结构, 以此提高国家的行政管理水平。而中国公务员培训制度起步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比较晚, 在实际操作中与他们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但是通过对西方公务员制度规律的研究, 再结合中国公务员培训的具体实践, 中国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培训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钱再见, 陈辉, 李雪卿.公务员制度创新与实施[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2:24.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63.

[3]陈振明.国家公务员制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268.

美日英三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研究 篇3

【摘 要】随着我国公务员改革进程的深入,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改革也迫在眉睫。日本、美国和英国堪称世界上公务员培训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其在培训制度、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方式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而我们也应该采取兼容并蓄的姿态积极推进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公务员培训 日本 美国 英国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公务员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风浪的冲击下未能坚守住职业的道德“底线”,导致公务员违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进来先后曝光的“天价烟局长”、“性日记局长”、“表哥”,以及最近频繁下马的“贪腐官员”,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公务员队伍到底怎么了?鉴于此,本文将通过对日、美、英三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考察来探索规范我国公务员行政行为的新思路。

1 日本公务员培训制度研究

在日本所谓公务员即指和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保持身份上的关联,并从事其公务的人。一般可以分为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两类。其中国家公务员隶属于国家,而地方公务员则隶属于地方公共团体,宪法要求全体公务员均是全体国民的服务者。

日本公务员在世界范围内素来以队伍精炼,机构合理以及素质高而被冠以“尖子政府”的美誉。下面我们将就其公务员培训的法律依据,培训方式以及培训内容作简要介绍。

1.1公务员培训的法律依据

在日本,对于公务员的培训是根据《国家公务员法》以及《地方公务员法》来推行和实施的。因此其培训系统大体上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国家公务员培训制度和地方公务员培训制度。其中国家公务员是指在中央政府机关任职的公务员,例如:国会议员、法院职员、邮政、大学教师、医护人员等等;而地方公务员即是指在各地方政府机关任职的公务员。依据《国家公务员法》和《地方公务员法》,必须进行有计划的公务员培训,其中还规定地方政府可以委托其他机构进行培训。

1.2培训的方式

日本拥有大量功能齐全的专业化的公务员培训基地。一般来说,国家公务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各省厅组织的负责专业能力的培训,例如气象大学校和税务大学校等;一类是由人事院组织的公共行政能力的培训。

其中公务员的培训方式是按培训对象实施分级、分类培训。例如按照任职的不同阶段以及职位的高低,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任前培训、任后培训、晋升培训等。同时他们还有派遣培训,例如在外研究员制度(派遣到国外大学培训)、国内研究员制度(派遣到国内大学的培训)、民间派遣培训制度(职员到民间企业部门挂职学习)。

1.3培训的内容

培训机构通常采用主题政策研究和个别政策研究的方法来实施培训。其培训内容也非常广泛,在培训内容上可谓充分体现了素养为本的特点。他们不仅注重专业训练,还注重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首先他们非常重视公务员职业伦理素养的培训。例如公务员伦理讲义、如何构筑公民对公务员的信赖、公务员基本职业伦理等等就是各类公务员培训的必修科目。其次他们也非常注重公务员能力素养的培训,例如危机管理、职场生涯规划等也是培训机构的重点内容。

2 美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研究

公务员在美国被称为“政府雇员”,是指政府机关中的所有公职人员。美国的公务员制度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历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2.1美国公务员培训的法律依据

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休斯法》,初次进行由联邦政府出资的对文官进行的职业培训;1936年通过的《乔治·狄恩法》规定了各州政府举办公务员培训的相关事宜;1958年通过的《雇员培训法》规定在职公务员必须接受培训;1970年通过的《政府间人员法》对美国联邦和州一级的公务员培训做了详细规定;1978年通过的《文官制度改革法》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确立了人事工作遵循的九条原则。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公务员培训制度的不断调整与修改,创造除了一个良好的,有法可依的公务员培训规则。

2.2培训的方式

美国公务员的培训是以政府为导向,依托市场进行运作的。不仅设有专门的培训机构,还积极利用高等院校资源进行公务员的相关培训。这些培训机构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政府所属的专门教育机构,另一类则是大学的管理学院、科研单位、培训企业等培训机构。其培训方式灵活多样,例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现场观摩以及体验式教学等等。

2.3培训内容

就其培训总类而言大体可以分为之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两大类。就其培训内容而言大体可以分为基础培训、职业培训以及开发培训三大类。其中基础培训是针对全体官员的一般培训,例如组织概况、档案处理、计算机使用技能等;职业培训针对不同部门,为提高本部门技能而进行的培训,例如专业法律知识、统计学培训等;发展培训则是指以有一定级别的高级公务员为对象的培训,例如会议管理与组织、一线主管绩效监督和评估等。

3 英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研究

英国公务员制度起源于19世纪中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公务员制度的国家,其文官制度经历了150多年的发展,已经日渐完善。

3.1英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法律依据

世界上最早产生公务员制度和公务员法的国家就是英国.1855年以及1870年英国内阁颁布的两个枢密院令,标志着英国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1944年英国建立了公务员培训制度。1958年,英国将公务员培训制度纳入法律范畴,从此公务员培训制度有了法律支撑。1964年英国颁布的《工业培训法》,为公务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法律依据,此后公务员培训制度日趋完善。

3.2培训的方式

英國公务员的培训注重对能力和潜能的挖掘。培训机构也是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从而产生出高品质的培训机构。其培训方式可谓灵活多样,为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公务员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化的培训。其培训方法也是种类繁多,例如部内培训、部际培训、工作培训、委托培训等等。不同层次的公务员,以及不同作息的公务员都可以享受到培训机构量身定做的培训方案。因此各个岗位的公务员都能得到良好的培训,在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上有所提高。

3.3培训内容

英国公务员的工作采取政治中立的原则,即以客观、公平、公正的态度,以及中立的能力恪尽职守。实施统一的标准、推动各项政策和法律的执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其培训内容上不仅重视政治理论素养,还很注意职业能力以及工作技能的培训,充分挖掘每一位公务员的潜能。基础类的培训课程有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人事行政学等。另外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业的公务员还设置有各类专项的课程。英国公务员培训机构还特别注意对公务员进行宪法和法律知识的培训,确保每一个公务员都知法、懂法和守法,从而提高行政工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4 启示与借鉴

日本,美国和英国在公务员方面的培训经验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尤其是在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建设、培训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培训内容的多元化方面值得我们深思。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国的特殊国情,将国际先进经验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制定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培训制度。

参考文献:

[1]吴园.日本公务员培训制度以及对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启示[D].吉林:吉林大学,2007.

[2]王海龙.日本公务员的能力建设[M].载于《公务员培训》.2003.

[3]贾永帅.英国公务员培训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吉林:吉林大学,2009.

[4]王昊旸.美国公务员培训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0.

课题来源:

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思考 篇4

一、法律知识学习时间:

1、坚持每半年集中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一次,时间不少于半天,原则上全体公务员参加。对规定的学习时间要给以充分的保证,原则上是“可移不可占”。

2、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使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获得法律法规知识。

二、法律知识学习的内容:

1、学习《宪法》、《公务员法》。

2、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复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三、法律知识学习的形式:

1、领导干部带头学。

2、集中学习。可采取学习文件、问题讨论、知识问答、警示教育等形式开展学习。做到学习有计划、有安排、有记录。

3、自学。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大力提倡自学,广泛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活动,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四、法律知识学习的要求:

公务用车制度的思考 篇5

现行的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制度存在着很多弊端,尽管各地对公务用车制度不断进行着改革和探索,但由于公务用车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至今仍然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办法。为加快我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步伐,我们对我县公务用车的配备、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我县公务用车的基本情况

我县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基本上沿用了供给制,它以行政配臵为手段,靠编制审批来控制,从买车、管车、养车到用车各个环节,一切费用都公款来支付。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20XX年X月底,我县目前公务用车共有XXX辆,其中:党政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XXX辆、所属事业单位XXX辆。

二、我县目前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我县采取有效措施,各单位也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在公务用车治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公务用车的配备、使用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问题突出。一是公务用车配备渠道多。目前,我县公务用车配备的渠道主要有四条:第一,县级财政拨款配备。通过县级财政拨款这个渠

道购买车辆,此渠道有章可循,审批比较严格,比较规范。第二,单位自筹资金配备。一些单位用预算外资金或小金库购臵车辆,此渠道,随意性大,难以控,甚至还有公车私户现象。第三,上级业务部门配备。有些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在下达专项业务经费时明确规定用于购臵车辆,有些部门要求先购车后拨款,还有一些部门直接配备车辆。第四,其他资金购臵。如外商、华侨、国际组织赠送车、奖励车、抵债车等。由于公务用车配备的渠道较多,造成我县公务用车在数量和配备标准上难以统一控制,是造成超编、超标现象的原因之一。二是领导干部享受专车待遇。个别领导干部提拨后,不是优先使用本单位车辆,而是想方设法超编购臵新车;还有部分单位不是根据编制和工作需要配备车辆,而是根据单位领导职数配备,领导干部不能共用公务车,实际形成领导干部的福利待遇。这也是形成公务用车超编的原因之一。三是攀比思想严重。一些单位领导存在不正确的价值观,图排场,讲享受,搞攀比,把车辆的品牌、配臵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超标准购臵和超豪华装饰车辆。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县有超编车XXX辆,超标车XXX辆。

(二)存在违规借用车辆。一些单位由于受车辆编制限制,不能购臵车辆,违规向下级单位借用车辆;还有一些权力部门由于受公务用车标准限制,不能购臵超标车,违规向服务对象或企业借用超标车辆。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县违规

借车XXX辆。

(三)管理使用漏洞大。一是公车私用现象严重。一些人把公车作为“私家车”,公车迎亲、公车旅游、公车扫墓、公车钓鱼、公车接送子女上学等现象早已是司空见惯。有些人甚至把公车当作“唐僧肉”,亲朋好友、家属子女、七姑八姨办私事都用公车,拿“车就是用来为人服务的”、“公车不用白不用”为自己辩解。据调查,部分单位公车公务使用占三分之

一、干部私用占三分之

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车不“公”日益严重。二是公务用车使用效率低下。由于体制问题,我县大部分的公务用车已成为领导的专车,领导开会或者在家处理日常事务时,公车便处于闲臵待放、随时待命的状态,即便公车闲着,其他人也没有权利使用。由于专车专用,公车的空座率很高,导致部分公车的利用率偏低,闲臵状况严重,造成公车资源的浪费;并且在车辆闲臵时,公车的驾驶人员也随之处于闲臵状态,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三是公务用车使用费用过高。第一,公车理应用于执行公务,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不计成本,不管办事的距离远近,能用公车的一律用公车。第二,一些单位公务用车使用制度形同虚设,用公车办私事个人不必付任何费用,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和乐而不用?第三,公务用车维修漏洞多。由于车辆维修具有专业性,一般人不具备这方面知识,所以司机说需要修理就修理,汽车修理厂师傅说需要更

换零件就更换,形成了公务用车维修管理的困难。公务用车维修吃回扣已是公开的秘密。有的汽车修理厂为了留住客户,以不正当手段吸引公车司机经常上门修车,按修理费用的一定比例返还司机,有的司机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则按司机的要求开发票,单位能报多少,发票就开多少,其结果是形成了“吃配件、喝配件”的现象,公务用车修理费用大大增加。第四,公务用车加油也存在漏洞,多开、虚开发票现象也存在。这样一来,公务用车的运行成本远远高于其他车辆。调查显示,一辆公务用车每年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XX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XX万元,再加上车辆的价钱,一辆公车一年的费用大概在XX万元以上,人民群众形象地比喻是“屁股底下一层楼”。

三、完善我县公务用车制度的几点建议

现在,许多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公务用车制度的改革,有的地方实行公车服务市场化,有的地方实行公车分配货币化。但这两种模式还在探索阶段,没有形成科学完备的制度。就目前我县实际情况看,推行以上两种模式条件尚不成熟。因此,仅就我县现阶段公务用车的配备、使用和管理情况提出建议。

(一)规范公务用车配备制度,优化资源配臵。一是制定公务用车配备制度。根据上级配备公务用车的规定,制定 4

我县公务用车的配备制度,明确各单位公务用车编制、配备标准,审批程序,采购程序,违规处罚等,使我县的公务用车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建立联动机制。财政部门作为公务用车编制管理部门、财政资金的监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财产的管理部门应主动承担起公务用车管理的职责,要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建立购臵审批程序,会同公安交警部门建立公务用车登记审批程序。财政局内部公务用车购臵审批部门、资金拨付部门、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资金结算审核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也要建立起相互配合高效有序的公务用车购臵程序。通过建立多方联动的公务用车配备监管机制,确保我县公务用车不超编、不超标。三是建立公务用车调配调剂制度。对于各种超编车辆财政部门都有权统一调配调剂,优化资源配臵。各单位根据财政局公务用车购臵审批部门出具的车辆调配调剂手续办理车辆登记和注销手续。四是规范车辆更新程序。制定公务用车更新审批程序,对确实需更新的车辆,持财政局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资产处臵文件和资产处理结果到公务用车购臵审批部门办理有关公务用车更新审批手续,未经有关部门批准随意处臵、调配调剂车辆的不与办理车辆更新购臵审批手续。

(二)建立公务用车消费公示制度,堵塞公务用车使用中的“抛冒滴漏”。各单位要制定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办法,并送纪检、财政等部门备案,作为监督公务用车使用情况的

依据。财政结算审核部门要严格审核公务用车支出各类票据,对不合理和不合常规又无合理理由的要拒绝支付资金。在实行定点保险的基础上,将公务用车维修和加油纳入政府集中采购,实行公开招标,确定定点服务单位。要建立单车消费考核公示制度,并定期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思考 篇6

今年4月25日,中央纪委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召开了全国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5月20日全省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重点纠正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和违规换车、借车、摊派款项购车、豪华装饰及公车私用等问题。随后,市委、市政府对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统一部署。6月初,县委、县政府印发了《永兴县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我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一、我县现行公务用车管理模式和现状

我县现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编制管理、标准控制、按需配给、单位所有的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公共交通条件的明显改善,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这种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的缺陷越来越明显。

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县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已达500多辆,每年车辆购臵费用和消费支出达3500万元—4000万元,这成为县级财政的沉重负担,成为政府管理的黑洞。以乡镇为例来说明:我县25个乡镇公务用车编

制数42个,2010年我县各乡镇实有车辆数117辆,超过编制数75辆。2010年乡镇总支出为1.59亿元,乡镇公务费支出6069.25万元,公务用车消费为897.9万元,占公务费支出的14.79%,平均每辆车辆每年支出7.67万元。

二、我县目前公务用车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对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加强了管理,制订了一些政策,对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的编制、标准配备、购臵更新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制度的不规范,执行不力,造成目前公务用车主要存在以下弊端和问题。

(一)公务用车消费居高不下。公车应用于执行公务,但在使用过程往往不计成本,办事的不管距离远近,能用公车的一律用公车。用公车办个人私事,不必付任何费用。同时监督管理制度有漏洞,公车消费中存在腐败行为。公车维修的“猫腻”最多,吃回扣已是公开的秘密。有的汽车修理厂为了留住客户,以不正当手段吸引公车司机经常上门修车,按修理费用的一定比例返还司机,有的司机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则按司机的要求开发票,单位能报多少,发票就开多少,反正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公家”负担,其结果是公车修理费用大大增加。公车加油也有不小的“黑洞”。特别是我县乡镇的车辆未实行定点加油和IC卡制度,存在多开、虚开发票现象。因此,公车的运行成本远远高于

其他车辆。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县乡镇每年每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不含司机工资、福利)平均为7.67万元,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加上车辆的购臵费用和司机的工资福利,一辆公车一年的费用大概在20万元以上。

(二)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屡禁不止。部分乡镇和机关单位在全县严格控制购车编制、购车金额的情况下私自购车或违反规定超标准配臵公务用车。按照我县党政机关小汽车配备数量实行编制管理的规定,每个乡镇根据工作量只能配臵1-2辆小车,但是各乡镇都超编配备车辆。在申请购买小车未果的情况下,采取“先上车后补票”或者实行“上车不买票”的办法,即采取借支、用其他发票或其他途径套出资金,用来购买小车,有的采取长期租凭的方式,变相使用小车。2010年乡镇实有车辆数117辆,超过编制数75辆,超编率178% ,超标、超编配车问题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

(三)公务用车使用效率低。据统计,每辆公车年消费额平均为5万—6万元,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是0.82万元,而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运行成本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至少为公车的5倍以上,而运营成本仅为公车的11%左右。效率的低下,造成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现任领导都有相对固定用车,有的则成了专车。由于是领导的专车,其他需要用车的业务部门却很难用到

车,造成了公车的闲臵浪费。

(四)变相专车和固定用车现象严重。按照有关规定,只有部长级和省长级以上干部才能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或相对固定用车,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及其以下工作人员,包括离退休后享受部长级和省长级待遇的干部都不允许配备专车。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部门和单位都自行给党政领导配备了专车,有些领导用车虽然不称为专车,但却专用。

(五)公车私用现象较严重。由于制度缺乏约束力,导致公车私用现象屡禁不止。公务车早已成为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不少领导干部都是一人包一辆车,到了无车不出门的地步,严重脱离了群众,正如有单位职工举报领导,说这位领导上厕所都开公车去。各单位的公车使用虽有相应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因为公车费用不仅全部由财政承担,而且驾驶员还享受出车补助、加班费等。正因为如此,政府虽然三令五申,公车不公、公车私用等不正之风愈演愈烈,使得公务车几乎成了他们的“私家车”,社会概称为“三个一”,公用占三分之

一、干部私用占三分之

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车不“公”日益严重。

三、推进我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建议

今年初中央重新印发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 4

理办法》,为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制定了纲领性的目标和原则,4月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我县将以此为契机,严格规范公车配备使用,压缩公车规模,逐步实现公务用车服务的社会化;较大幅度降低公务用车费用开支;切实解决乡镇和机关单位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违反规定换车、摊派款项购车、豪华装饰公务用车、公车私用等问题。

(一)深入开展公务用车使用情况专项治理工作。我县正在全面深入开展公务用车使用情况专项治理工作,调查了解、全面掌握党政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公车数量、车辆类型、车辆品牌、经费支出、公车使用和超编超标配车等情况,为我县公车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依据。

(二)建立刚性财政预算约束的公车管理体系。以预算管理实现总量控制,把公车管理纳入公共财政体制。严控公车购臵数量、购臵金额。坚持减少配臵总量、降低配备标准,小轿车严格按照18万元以内、排气量1.8升以内的标准执行,另外严格控制越野车的购臵。

(三)建立健全各项公车管理规章制度。根据中央和省里有关文件,结合我县实际,要重点建立和落实以下5项制度:

1.编制管理制度。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从实际出发,不突破原有编制和配备标准的要求,明确新的编制和配备标准,重新核定车辆编制总数。

2.购臵审批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务用车审批和公示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购臵审批的工作程序、职责分工、公示办法、违规责任等,力求做到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共同监管。

3.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严格公务用车购臵和运行经费预算管理,认真落实在财务上单独列项和单车费用定额核算制度。

4.日常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公务用车保险、维修、加油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和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制度;严格落实公务用车使用登记和公示制度、回单位停放制度和节假日封存制度;建立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和使用情况统计报告制度,逐步建立公务用车管理信息系统。

5.执法执勤用车管理制度。按照中央、省制定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具体的使用管理办法。

(四)研究制定“私车公用”补贴办法。随着私车拥有率的提高,很多机关公务员也有条件利用私家车来完成一些公务活动,在有的经济发达城市利用私家车履行公务活动的情况已十分常见。如果对机关人员用私家车办公事给予合理

补贴,可以成为替代公车的交通工具,并且简单易行、灵活方便。建议制定合理的私车公用补偿方法,原则是按实际发生费用予以一定补偿,最好是一事一报,如按行车里程报销油费、过路过桥费等,建立可操作的私车公用管理制度。

(五)强化对公务用车配备使用情况的监管工作。一是把公务用车的配备使用管理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节能减排检查考核内容。二是对公务用车使用特殊牌照或标识,方便社会监督。三是建议纪检监察机关对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超编、超标配臵公务用车、未经批准擅自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违规使用公务用车的行为。

对当前公务员制度的思考 篇7

一、公务员报考热的原因

公务员报考人数逐年递增, 有利于政府部门招录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 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 对建设高效政府、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具有积极意义。透过现象看本质, 公务员报考热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公务员职业本身的吸引力。

公务员能直接运用社会公共权力和资源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通过参与政府决策获得较高人生价值体现, 通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 最大限度实现人生抱负和理想, 因而成为很多人特别是青年人理想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追求。而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又都有着较为完备的保障体系。与其他职业相比, 公务员职业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 严峻的就业压力。

自2003年起, 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市场, 2009年有621万高校毕业生, 201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641万人。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 众多高校毕业生把报考公务员作为极为重要的就业机会和出路, 这使公务员报考热在短期内难以缓解。

(三) 考试制度公平透明。

公务员考试的核心就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在公务员考试制度虽然还存在着不少弊病, 但它的公平性勿庸置疑。公务员考试制度为广大考生搭建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使得应试者通过这个平台得到普遍参与的机会, 彻底改变了过去以家庭出身、血统、社会背景、关系等为条件的弹性选拔方式, 打破了身份、地域等方面的限制, 成为吸引广大人才积极报考的重要因素。

(四) “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 落后的“官本位”观念不断动摇, 社会的多元发展与人生的多元实现已渐具雏形。但是“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文化传统在中国仍然有较强生命力。从传统来看, 公务员在就业岗位中始终是比较优质的就业岗位, 职业热还将持续下去。

二、现行公务员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公务员报考热背后原因的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现行公务员制度在实践运行中存在不少问题, 与现代国家政府有效运行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一) 考试录用制度不完善。

现行公务员招考制度因为兼顾社会公平, 更多地采用基本资格条件进行筛选, 而基本上很少用择优资格条件, 因此绝大部分报名者都能通过资格审查参加考试, 会出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报考一个职位的状况, 导致大部分考生考试失败, 产生大量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报考中的冷热不均则导致人力资源的配置失衡, 对公务员整体队伍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产生不利影响。

(二) 缺乏竞争淘汰机制。

《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了公务员9项基本义务、16项基本纪律, 规定了领导成员的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等情况。但长时间来, 我们并没有在公务员淘汰问题上有更大的作为, 往往雷声大雨声小, 一些地方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现象依旧存在, 至于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消费等腐败现象, 更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一些公务员自身素质不高, 社会监督不力, 另一方面更源于公务员考核制度还不够完善, 公务员队伍管理还缺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三) 公务员待遇尚需规范和透明。

公务员收入在不同部门和地区间的差距加大, 公务员的工作绩效没有与收入挂钩, 导致在待遇上的“贫富不均”和政府效率低下。同时由于上下级之间工资差距太小, 鼓励高层公务员利用职务消费和各种工资外的福利变相获得非正式的收入, 部分公务员的政治经济待遇已经背离国情, 甚至变成“特权阶层”, 令人忧虑。

三、对完善现行公务员制度的几点思考

面对公务员制度实践中种种问题, 必须进一步完善现行公务员制度:

(一) 不断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首先应当调整公务员考试限制条件, 降低门槛设置, 科学设计职位资格, 既体现考试的公正性, 又能有效招收职位所需人才, 避免盲目乱报和考试成本的加大。其次, 应当制定优惠性政策或奖励性政策, 吸引应聘者报考“冷”部门。再次, 政府人事部门应详细公开各部门招考职位的条件、要求以及相关政策, 使报考者能够结合自身情况, 有针对性地选择报考职位, 避免盲目跟风。

(二) 开发公共岗位。

在西方国家, “政府就业”是就业主渠道之一, 被政府雇佣的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例, 在西欧是20%, 在美国约为15.5%, 在日本是11%, 而在中国仅为6%左右。应大力开发公共岗位, 扩大政府雇佣。要在公共医疗卫生领域、义务教育领域, 尤其是内地和边远地区大力开发公共岗位。探讨把这些岗位的“事业编制”转变为“政府雇员”的办法。

(三) 创造有活力的公务员流动机制。

政府人员的超稳定, 不利于保持政府活力、保持创新力。政府可通过公开委托、临时雇请等方式, 就某些专业工作外购相关服务, 让更多高层次专业人才参与政府相关专业工作的竞标, 这种购买服务比高薪长期聘用公务员, 能够节约行政成本, 还可防治不正之风。从机制上做到公务员能进能出, 社会各种专业人才资源充分为政府所用。

(四) 积极构建公务员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

建立以能力与业绩为导向、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服务对象有效参与评价、适合各级各类机关特点的公务员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合理配置公务员职位管理中的激励要素, 根据物价指数的变动相应地调整增资幅度和标准。提高高级别公务员的工资, 对相关职务消费实行承包制。提高那些艰苦岗位的物质与政治待遇, 让艰苦行业、边远地区具有特定吸引力, 避免出现职位空缺的尴尬局面。

(五) 完善公务员监督管理机制。

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 加强政治威慑, 消除错误观念, 营造良好政治环境。重视公共权力监督体系的构建,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打破职权岗位的超稳定性, 加强对公务员行使权利的监督, 特别是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建立健全权力制约机制, 建立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领导干部家庭财产公示制度, 大力推行阳光政务。

总之, 积极主动、精明强干的公务员队伍对于有效政府的活力来说至关重要的。而要建设精明强干的公务员队伍, 就必须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 根据中国有效政府发展的具体需要, 分析中国公务员管理实践中的种种问题,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现代公务员制度。

摘要:公务员报考热现象主要原因包括:公务员职业本身的吸引力、严峻的就业压力、考试制度公平透明、“官本位”思想等。通过对原因的分析, 指出现行公务员制度的若干问题:考试录用制度的不完善、缺乏竞争淘汰机制、待遇制度不够透明和完善。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现代公务员制度完善和发展的方向:完善录用制度、开发公共岗位、创造流动机制、构建激励机制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关键词:公务员报考热,公务员制度,公务员管理

参考文献

[1].祁光华.新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 2000

[2].陈颖, 赵玉伟.对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前沿, 2003

[3].胡火明.探索中的中国政府雇员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

[4].汤兴荷.政府雇员制度:公务员制度的一种补充与发展[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

公务员培训制度的思考 篇8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从严治党摆在突出位置。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进一步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把管党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中央从制定实施八项规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及2016年部署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政治生态发生重大改变。中央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制定和落实对领导干部进行提醒、函询和诫勉谈话的实施细则。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945起,其中查处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1045起;2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63起,其中查处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541起;3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672起,其中查处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647起。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行动,坚决遏制了腐败蔓延势头,建立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的政治环境开始具备。

2015年,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和《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纳入改革范围的机关事业单位和人员,由单位保障改为社会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实行相同的养老保险基本制度模式和政策,为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初步解决了同一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公务员工资水平差距过大的问题,但尚未解决不同地区公务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适时推进建立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将是调整不同地区公务员工资水平差距的有力举措。

一、建立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的基础工作

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是为了理顺不同地区之间公务员的工资关系,用货币形式定期发给不同地区公务员的补偿性、激励性和区域性的报酬。一方面,公务员工资结构不合理,在2006年《公务员法》实施以前,公务员的津补贴收入已经成为公务员收入的主体部分。另一方面,近年来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持续下滑。1992—2001年,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在16个行业中开始排名中后,后来位次有所提升。2002年以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在19个行业的排名中,开始位居中游,并在2007年达到历史高位第8位之后持续下滑,2012年已经退居第13位。

然而,现阶段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描绘毕竟是粗线条的,完整反映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工资水平调查制度尚未建立。公务员与企业相当人员的工资水平究竟如何,社会各界并不清楚。笔者认为,建立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的基础工作,是建立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制度。

江苏于2007年4月至2009年5月,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的探索和研究。笔者作为课题主持人之一,在2009年曾经第一次提出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的战略目标。经过若干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笔者建议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的近期目标,是加强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对应关系的指标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个省和1个直辖市进行试点,积累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调整完善试点调查方案以后,开展第一次全国性的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在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的近期目标阶段,可选用年龄、资历、学历、职务、职级、职称、职业资格等指标,并注意与工资统计年报、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调查等其他工资统计相协调,以最小的成本实现预期的目的。

二、建立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的原则

在推进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查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宜稳步推进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的探索和实践。建立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应遵循如下原则:

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了公平的重要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缩小全社会收入差距。建立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是为了深化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其建立应与本地区企业相当人员收入水平保持可比性,最终实现发展共享。

地区适应性原则。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非常明显。不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而且同一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是在现阶段公务员工资制度中建立适当反映地区收入差异的组成部分。其建立是要弥补当前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过低的现实,并调节公务员因为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生活压力。

规范统一性原则。现阶段各地公务员津补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名目甚多,各不相同,导致地区与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部門之间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出现无序差异。二是缺乏津补贴与地区经济发展同步调节的机制,有的津补贴在设立之初具有较好的激励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物价的提高,其功能渐渐削弱或者消失。建立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的过程中,应深入研究地区附加津贴的功能、定位和组成,根据《公务员法》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务员地区附加津贴制度。

两天的公务员培训 篇9

务,从

我做

杨陵区教育局:范改娟 2012年公文员培训心得体会

为民服务,从我做起

本次公务员培训,时间虽短,意义却非比寻常。置身其中,它对我的心理影响很大,感受很多,收获颇丰。

看似简单的开班仪式,却包含着深刻的意义。进行公务员宣誓是一次特殊的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向国旗宣誓,是党员和公务员应当承担政治责任和崇高使命的郑重承诺。它就像一场春雨,不知不觉落在我们心上,对我们的心灵进行着彻底的洗礼。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庄重地对着国旗宣誓,字字誓词、句句誓言读在口中,刻在心里,对党和国家承诺着在以后的工作必将严格要求自己,为人民服务,做一名称职优秀的国家公务员。

通过组织部部长的讲话,我们明白在刚步入公务员行列中进行角色转变很有必要。我们必须牢记一切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经济、社会管理知识以及向群众、领导、同志学习,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团结合作,遵章守纪、严于律己。在示范区招商局申局长的讲课中,我们懂得了做事应有声有色、生活应有滋有味、做人应有情有义,人应该正确评估自己,树立忧患意识,保持良好的心态,勇敢面对逆境和挫折,珍惜今天,命运任何时候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区纪委高老师的讲课中,我领略到了公务员必须严格自律、清正廉洁。他再一次重申公务员的定义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而腐败多指经济腐败、政治腐败、行政腐败、司法腐败和作风腐败。对此,我告诉自己必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具体包含具有积极进取的政治理念、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虚怀若谷的涵养胸怀、公正无私的处事原则、文明礼貌的工作风范、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我必须建立严明的法制观念,自觉接受领导、群众的监督。联系自己从事的工作,我应该做好为老师和学生服务的心理准备和实际行动,谦虚地老师们请教,多去各个学校调查学生们的需求,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工作的同时,我也应该不放弃学习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注重修养,多锻炼身体,培养自己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能力。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教授的授课中,我深刻体会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它是公务员的基本要求,为现代社会树立一个公共标杆,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

之所以要对行政权进行法律的规范,是基于对人民的负责,和对公务人员权力的基本约束和规范。而行政许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危险、配置资源、证明信誉或提供信息三个方面。目前,虽然对哪些要纳入许可范围一直存在争议,但我相信,随着行政法体制的不断完善,行政许可也必将越来越合理合法。此外,权力与责任并重,在拥有公务员权力时,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完成肩负的重任。

通过老师对公文写作等知识的讲解,我明白了党政工作者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好的道德素质、较强的业务素质、强健的身体素质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必须不断锻炼自己的语言文字写作能力、思辨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学习自然科学,钻研人文科学,坚持党性原则、民主原则。目前,作为区教育局综合办公室的一员,我更应该提高自己的党政公文写作能力,了解公文的收发程序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懂得公文决非一两页纸那么简单,它具有领导指导功能、行为规范功能、纵横向联系功能和依法凭证功能。总之,我要加强对公文的重视程度,锤炼自己在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短短两天的培训,我们铭记了自己的公务员身份,懂得了公务员的责任和使命,牢记在未来的点滴工作和生活中须努力兑现公务员誓词的心理和行动。不仅是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增长了见识,深化了对学无止境的认识;不仅是学习了相关行政法律法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行政服务意识,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仅是能使我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进入工作角色,更重要的是让我确立了奋斗目标。作为教育系统新的一员,我切身体会到这个岗位得之不易,所以我会更加勤奋地工作,珍惜这个岗位,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国家公务员,一名合格的教育局机关人。“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我就要努力做好,无论前面有多少困难,我的决心不会改变。”这是我的心声,更是我成长的动力。我也相信,在教育局这个良好的大环境下,有领导的关怀,有同事的支持,我一定会健康成长,不辱使命。通过培训,使我在思想上、作风上、行动上自觉做人民的公仆;促使我自觉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道德风尚;引导我争做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清正廉洁的模范;促使我深入查找和严肃整改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正如公务员誓词中所讲,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定会坚决拥护中国共产

上一篇:如何提高行政执行力下一篇:三年级关于肺炎疫情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