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培训问题(共8篇)
公务员培训问题 篇1
试论我国公务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江泽民同志指出:“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的素质,已经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公务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国家公务员干部的行政水平,提高公务员能力和素质的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动员和规定公务员参加培训。自我国实行公务员制度以来,公务员培训同时发展起来,至今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探究,以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一、公务员培训及其意义
国家公务员培训是指根据岗位工作职责的要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分级分类地对公务员采取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教育和训练。目的是在于不断提高广大公务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改善其素质结构,使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使之与社会发展和岗位规范的要求协调一致,以提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据新华社报道,中共江苏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第二次大会将“大规模培训干部”作为重要议题。议题所针对的现实情景,一是某些领导干部交往应酬多,学习研究少,知识和本领都在退化;二是该省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中,具有本科和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50%稍强,其余的只有大专以下学历,这样的人才结构不适应新时代的执政要求。所以对公务员进行有效的培训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
(一)公务员参加培训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各级国家公务员担负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到政府形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要不断地参加培训,使其知识、技能与社会发展同步,达到不断更新知识技能和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保持思想、知识、能力的与时俱进。
(二)公务员参加培训是行政体制改革,实行科学的干部分类管理的需要。公务员培训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初任培训;二是任职培训;三是专业培训;四是更新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可以及时地发现人才、为国家公务员的任职、晋升提供依据。不断对公务员进行培训,才能对公务员队伍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国务院人事部在1996年6月5日发布了《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对培训的机构、培训的分类、培训的科目、培训的管理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三)公务员参加培训是加强政府机关廉政的需要。必须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反腐倡廉教育,使他们树立公仆意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它们制约了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发展,使培训教育工作未能很好地发挥培养人才的作用,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将问题解决好,将我们的公务员培训工作推上更高的台阶。
二、当前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教育机构不健全且单一
多年来,党校与行政学院成为公务员培训法定机构,且全国大多数的行政学院与党校合办,体制上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就导致了所有公务员培训项目的“大同小异”。师资条件薄弱,多为领导干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不管是何种类型培训都是同样教师用着同样的教材,教着同样的内容,使参训公务员难以接受到理论前沿内容,知识、能力受到局限,视野不开阔。另外,大部分党校与行政学院硬件建设落后,不能满足教育技术现代化的需要,达不到教育培训信息化的要求。
(二)培训教育的内容不规范、针对性不足、实用性不强
国家公务员培训的课程设臵一般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但在现实的培训工作中,公务员所学的内容基本上都局限于政治基本理论,这些基本政治理论在提高公务员政治觉悟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不能对公务员的日常工作技能、技巧和效率等方面起到影响,如办公自动化、行政管理常识、口才与演讲等方面的内容就很少涉及,不少学员反映,“学的用不上,要用的学不到”,导致学用脱节,在很大程度上难以达到国家开展公务员培训的初衷。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公务员的学习积极性,浪费了培训教育资源。
(三)培训教育管理不规范
现在我国的公务员培训缺乏一整套的管理体系,一方面对培训的目标、内容质量等缺乏有效的规定,对需要哪些知识进行培训,该达到什么水平,没有一套完整的预测和考核体系。另一方面,是培训管理力度不够,强调自觉遵守纪律的多,监督检查少,有关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制度等难以严格执行。第三方面进行了机构改革之后,人员更显得相对不足,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不能有效协调,与原有工作不能完全脱钩,使培训管理工作难度增大。
(四)、培训教育激励机制不健全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指出:“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位的要求,有计划地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培训。国家公务员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和鉴定作为其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能促使公务员主动积极地参加培训。但在实际中往往都是被动地接受培训,极大地限制了干部参加培训教育的积极性,大大地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三、解决以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健全机构,加强管理
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建立专门的公务员培训机构”,同时还要求“机关根据需要可委托其他培训机构承担公民培训任务”。在充分利用国家规定的专门培训机构如党校、行政学院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尤其是高校、科研院所、知名培训机构等。这样做的好处有二:第一,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培训机构培训公务员,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培训效果,因为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培训机构拥有雄厚的师资条件,第二,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培训机构培训公务员,可以解决党校、行政学院在软、硬件条件不足的地方,避免出现培训不上档次、水平低下的问题。在培训机构的选用上,还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使其面向市场,走公务员培训市场化经营的道路。还可以在省内或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公务员培训基地,加大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形成专业的、真正体现公务员职业特色的培训机构。
(二)精选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国家公务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有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业务知识与能力教育。各地区、各部门要注意讲究针对性,编写出具有地方和部门特色的形式新颖的培训教材。同时,紧紧围绕公务员共同的素质和能力目标,开展电子政务培训和信息化培训,以基本知识应用为手段,以能力提升为目标。
(三)规范教学管理,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实际需要,精心设计培训班次和培训内容。不同的培训对象,不同的培训时期应有不同的培训内容,不同的培训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制订相应的考勤制度,并与学员的工作单位密切联系,定期向学员的工作单位反映学员的学习情况,实行双重管理,使学员安心参加培训学习。在我们进行了全面的机构改革之后,事业站所的人员已
从机关中分离出去,在工作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员就相对地显得不足,工作任务更加增大。作为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在决定对相关的公务员进行培训的时候,就要正确地处理好学员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及时地对近期的工作作系统全面的安排,使培训与工作暂时脱钩,不能因为工作而影响参加培训的同志的学习。同时参训的公务员也要正确对待工作和学习,在参加培训学习之前,及早完成手头上的工作,并对后期的工作进行安排,以免顾此失彼。
(四)健全培训激励机制
俗语话: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适时的奖励是推进各项工作的推进剂,要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培训工作,适当的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要解决现阶段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强、效果不显著等问题,就应尽快完善公务员培训的激励机制,使培训与使用真正结合起来,工作单位要将公务员在培训期间的表现与评优、提薪、升职相联系,对表现优秀的同志要及时加以提拔任用。而对按接受培训或不参加培训,学习成绩不合格的公务员要提出批评并限期改正。将“不培训不任职、不培训不定级、不培训不晋升”的“三不政策”落到实处。
当今的世纪,是知识竞争、人才竞争的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公务员参加培训正是对人才的潜力、智力、能力进行深度开发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实行较晚,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还始于刚起步阶段,培训教育工作还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我们要在新的历史阶段不断将培训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逐步解决培训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机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内容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力等问题,并借鉴国外的公务员培训工作经验,把我国的公务员队伍建设成为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以大大提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更好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公务员培训问题 篇2
一、当前公务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1. 培训主体责任不清。
公务员培训主体多元化, 主体责任不清, 往往会出现两种状况:一是培训做好了, 培训主体之间就出现争功劳、邀功请赏的现象;二是培训工作做得不好, 就出现相互推卸责任, 最后无人埋单、无人负责的状况。
2. 培训内容单一。
有效的培训往往因人而异, 根据不同的对象, 进行不同类别的培训。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除专门业务培训外, 其他培训的内容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千篇一律地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岗位职责纪律为辅, 很少涉及公务员能力的培养与思维方式的拓展。这样做的结果是, 参加公务员培训的人数虽不断增多, 但培训的内容不断公式化, 该学的没学着, 学过的重复学。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无异于白费工夫。
3. 培训方式不够灵活。
目前的公务员培训, 只是组织人事部门依托当地行政学院或党校进行的短期培训, 形式单一, 路子不宽, 还不能做到“走出去、请进来”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公务员对于培训方式的选择性很小, 只是被动地应对, 培训仅局限于课堂, 缺少考察调研、参观实践等活动。培训时间相对固定, 缺乏灵活的培训安排, 常产生工学矛盾等。
4. 培训缺乏积极性。
现阶段我国的公务员培训, 在观念上, 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为主, 忽视了公务员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公务员的学习兴趣不浓, 积极性不高。另外, 一些单位对公务员培训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总认为培训是“软任务”, 可搞可不搞, 把培训投入看做是一种消耗而非投资, 对培训缺乏积极性。
公务员培训内容必须不断拓宽, 通过如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英语学习等技能培训及专业管理知识课堂、法律知识学习讲座、国外学习参观等多种学习形式, 提升公务员的竞争能力。由于公务员的特殊性, 其教学方法不同于普通高校和其他成人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 应具有自己的特色。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 形成教学特色, 使学员通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后, 提高领导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正确贯彻实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 增强人民公仆意识和廉洁勤政的自觉性。
1. 观念层面。
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结合起来, 做好培训工作分析, 站到战略的高度对公务员培训工作合理地进行决策, 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缺乏系统全面的考虑。公务员的培训不光是按照公务员职业要求来对其进行培训, 让其能够胜任日常工作, 同时也应该挖掘和发挥其潜能, 让其实现全面发展, 满足其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 法律层面。
公务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法律化、制度化, 避免在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临时性、滞后性和知识的不系统。公务员培训的总体范围、公务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等, 同样可以在法律上予以规定, 以确保培训的法律化、制度化, 从而增强培训的有效性。
3. 操作层面。
浅议公务员培训问题与对策 篇3
关键词:公务员;培训制度;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D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069-02
公务员对于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作为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其素质的高低对国家的行政能力水平的影响极其重要。目前,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日新月异,如何顺应历史潮流,造就一支政治坚定、能妥善处理在市场经济改革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公务员队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此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
一、公务员培训制度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非常重视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自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到21世纪初,国家公务员制度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管理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确立了公务员管理的基本制度,标志着公务员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世纪90年代,政府开始组建行政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于1994年正式成立。主要培养高中级公务员、高层次管理人员和政策研究型人才,同期各省行政学院也相继成立,是地方政府培训公务员的主要基地。目前,大多数的市、县政府也都建立起了行政学院(校)。我国公务员培训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主管,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分工负责、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公务员培训实施机构是直接承担公务员培训活动的机构,在中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是公务员培训的主渠道。此外,普通高校、科研院所、部门和行业干部培训中心等,也承担一定的培训任务。
公务员实行五种类别培训,初任培训是对新录用还没有正式任职的公务员进行的培训;任职培训是针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已有工作经历的公务员的培训;专门业务培训是专门针对公务员从事某项专职工作所需而进行的培训;更新知识培训是对在职公务员以增新、补充、拓宽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再教育和再训练,内容侧重了解重大社会信息(包括新的政策、法律、理论等)、掌握新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手段以及个人的自修提高;后备领导人员培训的培训对象一般为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
二、公务员培训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
当前,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我国在改革的过程中社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就要求公务员培训要适应这种变革,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工作的需要,就要审视公务员培训制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来拓宽培训思路与途径。
(一)公务员培训法规与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为基础的法规制度基础上,新的《公务员法》出台代替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专门列出了公务员培训制度有章节,并在公务员的权利、如何进行公务员的录用与考核、关于公务员的职务升降等环节中也对培训做了相关规定,培训工作步入了法制化。然而,目前关于公务员培训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还没有制定关于公务员培训的基本法律或一般法律,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完善。其次,在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单项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制度方面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培训的经费保障、施教机构资格认证、培训质量考核以及培训的具体办法等细节问题都比较突出。
(二)实施公务员培训的机构不健全
由于公务员队伍的特殊性,尤其是近年来公务员的公开招录,更是提升了公务员的队伍素质程度。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但是目前进行公务员培训的主要是行政学院、党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大多数还没有建设培训中心。很多市级及县级党校教学量大,教师进行知识的更新大多只能靠自学,但是外出实地考察的机会非常有限,不能及时带回先进的思想与经验,影响其培训教学质量;从教学师资力量构成看,市级及县级党校教师,大多拥有本科学历,在市级党校,教师有一定比例的硕士学历,但鲜有博士学历教师。而且由于现行体制,教师为事业编制干部,职业流动性不强,在公务员素质已经普遍提高的背景下,各级党校师资力量水平亟须提升。
(三)公务员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水平需要提升
目前,公务员的培训仍以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而目前公务员培训除了必修课之外,选修课的选择余地还比较小,很难满足那些高素质公务员的学习需要,特别是缺少与公务员职位所对口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培训。公务员的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方面,大多按照组织部门的统一要求而进行,而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稍显脱节。
在培训内容方面,在公务员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的更新是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公务员培训意识形态和政治理论教育占了半壁江山,而公务员所需的公共管理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经济学、领导科学和能力等内容的培训不足。而结合公务员工作实际的培训内容还很少,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尤其需要提高。从培训的方式来看,讲授法仍然是主要的授课方法,而在大学课堂流行的先进方法如角色扮演法、讨论法等方式很少采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培训的效果。
(四)激励机制的欠缺
我国《公务员法》第六十二条已经明确规定:“公务员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这条规定虽然指出了培训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得力的配套措施,因此落实就比较困难,又由于公务员培训的内容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造成了公务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大多被动地接受培训。公务员培训的激励机制还是一个空白。在传统的公务员培训中,往往都是自上而下的培训过程,关注个人需求的层次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仅仅靠组织的强制参加培训已不顺应历史的潮流。客观上就使得改革现行公务员培训机制势在必行。要努力构建一种组织战略与个人目标相结合的公务员培训的激励机制。
三、完善与提高公务员培训制度水平的对策
(一)制定完善的培训法规
虽然我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都提出要对公务员进行培训教育,但仍然停留在原则性的规定上,在具体的实施细节、管理细则、经费来源等相关内容缺乏相应的说明。所以迫切需要一部培训的专门法规,对公务员培训的管理机构、培训机构、师资力量、培训种类与培训方法、培训成绩的考核以及与任职升迁的关系,做出详细的规定与说明,使得公务员培训依法培训,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二)创新理念,构建公务员培训新模式
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都进行了多元化的公务员培训机构。我国可以借鉴这种做法。不仅建立官方为主的培训机构,还要将公务员培训引入市场机制。
在公务员的培训机构上,建立和地方高校以及行政院校结合的机制,互相合作,实践与理论结合,理论服务于实践,工作与学科前沿动态结合,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公务员培训网络,努力做到有专门培训机构作为载体,高等院校与相关科研单位等培训机构依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各有重点地从事公务员的培训工作。还可以引入市场机制,使得各个培训机构在市场的竞争中优胜劣汰,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授课水平。并建立和健全施教机构管理,制止一切乱办班、乱收费现象。
(三)打造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科学的、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对于公务员培训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在现阶段公务员的培训中,应该将公共管理知识、领导科学、基础素养、专业技能等都纳入课程体系。
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的前提是要对公务员培训需求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首先,应在公务员培训需求方面做广泛的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并层层汇总,进行科学的分析制定以后的培训计划,以使公务员培训与他们的需求一致,这样不仅使得公务员提高了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还会收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在培训结束后,通过评测、访谈等方式进行课程评估,为以后的培训做好准备工作。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也给公务员的培训带来了机遇,各个培训机构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建立起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各个培训机构的资源和信息共享,满足公务员的培训需求,以提高培训水平。
(四)分类培训,增强培训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在第十章第六十条规定:“机关根据公务员工作职责的要求和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需要,对公务员进行分类培训”。目前主要围绕四种培训进行:对新录用人员的培训、晋升职务的任职培训、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的专门业务职业培训和在职公务员更新知识的培训。在相当比例的培训中,尤其是在职培训,不管是来自于何种工作岗位,他们都会被编在同一班级授课。这样的特点就决定这种培训只能是一种综合性的培训,难以满足不同的职位的需求。比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等,他们社会职责不同、工作性质也截然不同,对公务员培训的要求也大相径庭。因此,根据公务员的职位所需实施分类培训是现实情况所需。
公务员培训的任务主要是提高素质和提高执政能力。根据不同任职人员的职位所需进行分类培训是提高公务员培训针对性的大势所趋。目前,很多已经采取了分类培训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只是限于小范围、短期培训,并没有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分类培训机制。目前应根据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加强对不同专业、不同级别的公务员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新方法、新技能的培训,来提高培训的效果。
(五)更新培训教育内容,改革培训方法
目前的培训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案例分析、研讨交流、素质拓展等一些好的培训方式渐渐被采用,但是遗憾的是还没有大范围走进公务员培训课堂。并且,目前我国公务员培训由于其工作的要求,以及组织部门的规定很多都是短期培训,很多达不到培训的预期目标。而公务员本身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公务员的自主学习能力,把培训内容与学员的自我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谭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马凯.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行政学院[J].行政管理改革,2010,(1).
公务员培训问题 篇4
内容题要:国家公务员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才资源。公务员培训是公务员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打造政府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它们制约了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发展,使培训教育工作未能很好地发挥培养人才的作用,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将问题解决好,将我们的公务员培训工作推上更高的台阶。分析公务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改进措施尤为重要。
关键词:公务员
培训
存在问题
对策
一、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务员培训管理不规范
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管理。员工管理好了,物资管理好了,自然就成功了一大半。当前我国公务员培训就缺乏一整套的管理体系,一方面对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的目标、内容质量等缺乏周密而有效的规定,对各行各业、各级各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各类干部真正需要哪些知识进行培训,究竟应达到什么水平以及是否达到等,没有一套完整的预测和考核体系。另一方面工学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进行了机构改革之后,人员更显得相对不足,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不能有效协调,不能严格执行党员调训的有关要求,与原有工作不能完全脱钩,使培训管理工作难度增大。第三方面是培训管理力度不够,强调自觉遵守纪律的多,监督检查少,有关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制度等难以严格执行。
(二)公务员培训认识不充分
公务员培训作为公务员的素质更新机制,在整个国家公务员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及时更新公务员的素质结构,提高公务员的实际能力和技巧,保持公务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对公务员培训非常重视,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培训有所规范外,还有《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等配套法规。但是,各级培训组织没有严格贯彻执行,没有达到规范的要求,依然各行其是。对受训人员而言,他们对待培训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培训不过是任职过程的一个环节,存在走过场的不正确心态。更有个别公务员只是简单地认为:只要进了培训班,理论水平自然就提高了,提拔重用自然就轮上了,学与不学一个样。以至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不扎实,把培训过程变成外出散心减压、交朋结友、联络感情的过程,影响了培训的质量。
(三)、公务员培训机构不健全
1、公务员培训的综合管理机构不健全。《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指出,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主管本辖区公务员培训工作。政府人事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协调本辖区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工作。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的公务员培训工作。一般情况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人事部门都设有培训股,由培训股负责担当公务员培训的综合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地方培训股的干部一般都由人事
干部兼任,没有专职的培训管理干部,甚至有的单位和部门根本就不设培训综合管理部门,需要时,就临时从其他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这就大大削弱了培训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制约了培训工作的研究、组织、规划和实施,阻碍了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2、公务员培训的施教机构不健全。由于我国实行公务员制度起步较晚,配套的培训教育基地网络建设还很不完善,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专职的师资队伍,培训工作一般都依靠行政管理学院或党校承办,个别地方的培训工作只是由人事部门下设的干部培训学校来完成。教师队伍多为党校原有人员或临时外骋人员组成,其教学水平和教学内容有限,多着重于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现行的行政管理理论和行政技能等新理论新内容涉及较少,许多公务员培训课程质量不高,要么还停留于相对陈旧的一般宣传解说,要么就仅仅介绍西方理论,或者是某些“热门”或外国知识的拼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和实际两张皮。面对公务员层次多、数量大、要求知识范围广的要求,一般的党校教育很难达到应有的培训水平。同时,公务员参加培训学习的选择余地小,除了学习指定的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之外,还不能按照实际工作的需求来设置选修课,这就难以满足那些素质较高、基础较好、求知较强的公务员的需要。
(四)公务员培训内容与方式缺乏科学性
现行的公务员培训基本上是“教育取向”的,带有明显的普教影响,没有针对公务员不同的工作种类所实行的培训,没有突出公务员这个特殊群体的特点。由于我国的公务员培训主要是利用党校、干校进行的,因此多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缺乏公共管理知识培训和专业技术类培训。而且培训知识陈旧、更新较慢,重点不突出,内容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课程设置单一,缺乏权威性与吸引力,主要采取的是“填压式”的讲授方法,较少发挥受训者的主动性,最重要的一点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缺乏对公务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另外,目前的公务员培训,只是组织人事部门依托当地行政学院或党校进行短期培训形式单
一、路子不宽,还不能做到走出去、请进来、利用社会力量办学。而且公务员对于培训方式的选择性很小,只是被动的应对。培训仅局限于课堂,很少有到公共部门的考察调研,参观实践等活动;培训时间相对固定,缺乏灵活的培训安排,常产生工学矛盾;培训工具单一,缺乏现代化的培训手段;内部交流多,跨部门,跨地区交流少,境外培训更少;培训主要是面向领导者,面向全体公务员的少,尤其是分级分类培训不够,且培训多为一次性,没有将其看作是一项对公务员素质终身教育和连续开发的过程,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公务员的学习积极性,浪费了培训教育资源。
二、公务员培训工作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1、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部门领导对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长远性、紧迫性缺乏充分的、足够的认识,缺乏战略的眼光。认为抓日常工作、抓经济工作才有成效且见效快,抓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难以在短期内直接收到效果,且浪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重视不够,对培训工作安排不周密,检查监督不到位,激励机制更无从说起,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把培训工作作为一种再生资源,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来投入,而是走过场,为培训而培训。
2、培训对象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培训对象在培训中就缺少了压力和动力,在思想上放松了自已、糊涂了自己。也不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从提高自己的素质出发,只是简单的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照样参加工作,从而降低了培训管理的质量。
(二)培训经费不充足
搞好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经费是重要的保障。然而培训经费的严重不足,制约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影响了培训效果。传统认识上的误区和筹集经费渠道的不足,在全国各地的培训工作中都普遍存在着培训经费不足的现象。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培训工作的综合管理机构、教学设施、优秀的师资队伍、奖教奖学
机制统统都没有保障。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就更加没有了保障。培训经费投入不足,不少行政学院教学设备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各级政府近年来虽然给行政学院投入了不少的经费,但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如修建培训大楼、改善校园环境增设运动场所等,而投入教学设备的经费较少,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
学,特别是远程网络教学的行政学院更少,多数行政学院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行政学院教学手段仍然是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笔。这种教学手段与科技现代化、网络化和学员多数己使用网络办公的实际情况极不相称。同时,经费不足,许多行政学院的学员住宿条件和学习条件较差,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培训效果和质量。
(三)培训方式不灵活
目前的公务员培训,只是组织人事部门依托当地行政学院或党校进行短期培训,形式单一,路子不宽,还不能做到走出去,请进来,利用社会力量办学。而且公务员对于培训方式的选择性很小,只是被动的应对。培训仅局限于课堂,很少有到公共部门的考察调研、参观实践等活动;培训时间相对固定,缺乏灵活的
培训安排,常产生工学矛盾;培训工具单一,缺乏现代化的培训手段;内部交流多,跨部门,跨地区交流少,境外培训更少。培训主要是面向领导者,面向全体公务员的少,尤其是分级分类培训不够,且培训多为一次性,没有将其看做是一项对公务员素质终身教育和连续开发的过程。
(四)培训监督机制不完善
政府的正常运转需要人大的监督。公务员的勤政和廉政建设,同样需要纪检监察的监督。同理,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也需要有效的监督。当前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就缺乏广泛而有效的监督。缺少了对培训综合管理机构的监督,培训规划、培训理论研究、培训内容的规范性、针对性、实用性就没有了保障;缺少了对师资队伍的监督,正常的教学秩序、正常的课堂纪律、创新的教学理念就没有了保障;缺少了对单位部门领导的监督,培训与使用的有机结合、激励机制的全面落实就没有了保障;缺少了对培训对象的监督,学员学习就没有了压力,培训效果、培训目的就没有了保障。
三、解决以上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教学观念,切实加强领导
认识是先导。当前要特别重视人才资源的能力建设,必须把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作为当务之急。公务员培训制度和培训事业能够蓬勃发展,首先需要认识到位。只有当我们把公务员培训,看作是公务员系统更新和社会特殊成人群体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政府人事管理的一项基本管理职能,是国家培养领导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基本途径。它直接推动着国家公务员素质的提高与发展,满足着公众对政府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要求。
作为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培训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树立培训是最具效益的投资理念,树立开展培训工作既是职权又是职责、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意识。必须不断地参加培训学习。作为决策者,首先就是强者。而要始终成为强者,就必须转变传统的面子观念,主动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作为领导干部,还要把培训工作从一般性知识培训转变到整体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上来,把公务员培训当作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作一种投入,是一种出人才、出效益、出生产力的投入。社会在前进、在变化,政治体制在完善,公务员的工作岗位也会不断变化。要适应新形势、新时代、新岗位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参加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适用不同的工作岗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作为培训对象,我们要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今天的培训就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工作,也只有认真地参加今天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将明天的工作做好。其次是公务员本人要树立学习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观念。作为一名公务员要认识到学习不仅是个人的权利,更是一种政治责任与精神追求,牢固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努力形成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各部门积极配合,广大公务员踊跃参与培训的新局面。充分利用社会培训资源,实行计划调训和社会化培训相结合的管理机制。要在资格认定和加强监督管理的基础上,选择一些信誉好、质量高的培训机构作为党政干部培训的基地,承担实用性、技能性课程的培训。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宽带网技术手段,建立党政干部远程培训教育网络,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为党政干部学习开发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实现培训教育资源的共创共享。
(二)、健全机构,加强管理
1、健全管理和施教机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培训的综合管理机构和施教机构是培训工作的“火车头”。我国公务员培训的管理由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综合管理国家公务员的培训工作。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干部的培训工作,在人事部门中设置专门的公务员培训科室,有专职的人员和专项的资金参与管理,拟定全面的培训规章制度、拟定培训规划,对培训施教机构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培训施教机构,是落实国家公务员各项培训任务的场所和各种教学机构,是公务员培训工作得以开展的实体,是培训工作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它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成败。我们首先要完善教学场所,完善国家行政学院、完善地方行政学院、完善其他培训机构。其次要健全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老师,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现有党校教育的素质。一要培养他们献身于干部教育培训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要多组织他们到上级党校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三要多组织他们到基层中去,了解基础情况,摸准基层干部的现实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培养打好基础。同时要不断采取措施,补充新鲜“血液”,弥补党校师资力量的不足。
2、加强教学管理。培训工作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两者缺一不可。加强管理,首先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管理,要制订专门的管理制度,要实行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制度,要实行竞争上岗制度,要实行教学评选制度,适当地对教师施加工作压力,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和创造力。其次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管理,要制订相应的考勤制度、课堂纪律制度,并与学员的工作单位密切联系,定期向学员的工作单位反映学员的学习情况,实行双重管理,施双重压力,使学员安心、定心参加培训学习。
3、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在我们进行了全面的机构改革之后,参加培训的人员已从机关中分离出去,在工作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员就相对地显得不足,工作任务更加增大。作为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在决定对相关的公务员进行培训的时候,就要正确地处理好学员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及时地对近期的工作作系统全面的安排,使培训与工作暂时脱钩,该做的工作,该完成的任务安排其他同志去完成,不能因为工作而影响参加培训的同志的学习。当然,作为培训对象也要正确对待工作和学习,在参加培训学习之前,及早完成手头上的工作,并对后期的工作向领导反映,由领导及早安排,不要让工作影响了自己的培训学习,顾此失彼。
4、健全监督体系。有效的监督,是完成各种任务保证。由于我们在培训工作中缺少对培训系统的各个环节的有效监督,使培训工作始终处于“自己管自己”的状态。缺少了监督,就缺少了压力、缺少了动力。我们应建立全面的培训监督系统,一级级监督、一级级管理,从培训的综合管理机构到师资队伍,从师资队伍到培训对象都应设置有效的监督。在监督的组成上也应有多种组合,有纪委的监督、有干部的监督、有学员的监督、也有群众的监督,使各个环节都能依规、依制度行事。偏离了“轨道”,就要受到监督,就要受到管制。
5、精选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国家公务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有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业务知识与能力教育、创新能力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干部培训工作必须进一步树立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的意识,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实际需要,精心设计培训班次和培训内容。对领导干部的培训,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着眼,切实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和廉政勤政教育,加强领导科学、领导艺术的培训,加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的培训。江泽民同志在“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讲过“务必站在面向世界、实现中国跨世纪发展大局的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自觉性”。对青年干部的培训,要把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知识的培训作为基本内容,切实加强业务知识、工作方法的培训,不断加深对公共行政、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现代化科技和行为规范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不同的培训对象,不同的培训时期应有不同的培训内容,不同的培训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提高培训保障能力
公务员能力培训除了要转变认识,强化能力重要性,完善制度,严格管理,更新内容,创新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解决资金的投入问题。加大资金建设,为培训工作提供经费保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培训财力,加大培训投入。公务员培训经费要纳入年度政府财政预算,要在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固定一定份额用于公务员培训基地建设和其他各项培训费用。公务员个人也要在工资中预留一定比例的培训经费。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越来越加大对培训的投入。机构设置和完善需要充足的资金,师资队伍的建设也需要资金,规范的教学管理需要资金,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是需要资金。资金的缺乏是现在我国公务员培训实践中遇到的非常突出的问题,经费的相对不足,直接影响到教学水平和培训质量的提高。因此,如果要加快公务员队伍的培训工作,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要求,就必须增加对培训经费的投入、确保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公务员培训是一个基础性的需要不断投入的事业,让每一个公务员都接受必要的及时的培训,是政府的义务,也是公务员的权利。首先,在政府每年除教育经费预算外,还应增拨一笔专门的公务员培训费,使之保持一定的比例并形成法定制度,确保公务员培训资金的到位。其次,建立培训基金,可通过税收或其他途径按比例收取费用,成立专门的培训基金。再者,发动社会筹资。培训资金可借助社会力量,以补充公务员培训经费的不足。
(四)、健全培训激励机制
俗语话: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适时的奖励是推进各项工作的推进剂,要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培训工作,适当的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要解决现阶段我国公务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强、效果不显著等问题,就应尽快完善公务员培训的激励机制,使培训与使用真正结合起来,将“不培训不任职、不培训不定级、不培训不晋升”的“三不政策”落到实处。在实际操作中,培训单位要加强对培训考勤、考核制度的管理,把培训期间的考勤结果,考核成绩记录在案,必要时将培训学习的考勤结果报告所在的工作单位,将考核结果录入公务员的个人档案。培训单位要对品学兼优的学员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工作单位在进行表彰总结、评选先进和提薪提职时,要充分参考对象在培训期间的考勤考核结果,并以此作为重要依据,对在培训期间表现优秀的同志要及时加以提拔任用。而对按规定应接受培训而又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培训或者培训期间纪律散漫,学习成绩不合格的公务员,不能参加评优、评先进,甚至年度考核不能评为“称职”,对有机会给予提拔任用的也应将提拔时间压后,限期改正。同时,对于师资队伍也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在教学工作中态度严谨、方法创新、成绩显著的教师进行奖励,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提高创造力。
结论
公务员的能力素质成为政府运转的关键和瓶颈。由于我国的公务员培训制度起步晚,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还始于刚起步阶段,培训教育工作还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我们要在新的历史发展潮流中不断将培训教育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国际化,续步解决培训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机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力、内容不规范等问题,并不断借鉴外国的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经验,将我们的培训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系统化,把我国的公务员队伍建设成为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化队伍。对现有公务员和新入职的公务员进行有效地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是可行和有效的途径。只有一个积极、健全的培训体系,才能成为社会建设的后盾,不断培养出更多符合政府和社会需要的公务员人才,充实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注释:
《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中共中央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08年6月27日发 第一章第五条。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98年7月17日 参考书目: 1.张柏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年.2.刘家林.《公务员培训新方法》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年 3.溪流 《中国公务员制度》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4.王式亮 《汲取国外经验规范我国公务员培训机制 》载于《中国公务员》,2001年02期 5.黄欢《培训:提升公务员科学素质的“主干道”》载于《中国人才》 2007年03期 6.徐理明:《国家公务员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7.胡秋实《我国公务员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载于《理论界》,2007年3期 8.胡莉莉《公务员出任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载于《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 9.滕艳《浅谈我国公务员培训的问题与对策》,载于《新西部》,2007年2期
10.成志《我国公务员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载于《求实》 2005年S2期
新进公务员培训 篇5
司法行政是司法的行政,是围绕司法活动而展开的各种保障和服务的统称。司法行政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司法行政是指国家对司法组织和司法活动的管理。它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沟通等活动。它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以及监狱、劳教、公证、律师、调解等组织中的行政管理活动。狭义的司法行政,是指对法院和检察院司法过程的管理。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外部系统对其进行的司法管理;二是法院、检察院内部的自我管理。
在我国,司法行政机关的内涵和职能,既不是上面所述广义的,也不是狭义的,而是政府对司法工作进行行政管理的专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是各级政府的组成部分。国家司法部属国务院。地方各级政府的司法行政机关称为司法厅或司法局。它不是司法机关,所以不能具体办案。具体地说,就是在广义的司法行政概念的基础上,除去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自己行使内部系统管理的司法行政工作任务之外的那一部分,主要含刑罚执行、法律服务管理、司法鉴定管理、人民调解、司法考试等几大块。
司法行政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对有关监狱管理、劳动教养管理、法制宣传、律师、公证、人民调解、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依法治理等司法领域的行政事务实行国家管理的活动。司法行政职能主要涵括普法依法治理、基层人民调解、监改监教、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主要职能。司法所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是县(区、市)司法局在乡镇(街道)的派出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在基层政法机构体系中,司法所是基层政法组织机构之一,它与公安派出所、法庭共同构成我国乡镇(街道)一级的政法体系,成为我国基层司法运行机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体系中,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参与基层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成员单位,处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第一线。
司法所工作职能
1、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
人民调解 又称诉讼外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以国家法
律、法规、规章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活动,一般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邻里、同事、居民的之间,因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者发生争议而引起的纠纷。
沪上“老娘舅”化解家庭邻里纠纷在上海滩久负盛名,“老娘舅”节目收视率之高令其它节目的制作团队羡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和解之”
从明年元旦起,城乡“老娘舅”从此拥有法律地位。上周六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高票通过国内首部《人民调解法》。人民调解的制度渊源来自中国古代“止讼息争”的传统做法,是优秀传统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最初的生发机理缘自中国人“和为贵”的传统处事准则和生存智慧。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结”,所倡导的正是这样的生存智慧。
千百年间,人民调解始终是底层社会包括官府化解民事纷争的基本准则之主选项。西方的月亮不比东方的圆,相对于西方社会周期漫长、成本极高的单一诉讼制度,中国的人民调解制度被西方法学界有识之士赞誉为“东方一枝花”。
改革开放后,国内开始建设法制国家,从现有法制框架、法律体系直至具体法律,30年法制建设基本上以借鉴西方为主,惟独人民调解制度,始终是在中国土生土长且不断优化的的矛盾化解制度。
建国后,中央政务院(国务院前身)于1954年颁行《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借助行政意志为人民调解制度设立规矩;1982年版国家《宪法》则首次赋于人民调解制度“准司法制度”地位;1989年,国务院颁行《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使人民调解制度上升为国家行政法规层级。
本次人民调解“入法”,则意味着此项制度首次被赋于法制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求真务实的一项最新进展。
相较于原先的“条例”,“入法”后的人民调解不再是当代中国司法制度的“必要补充”,而是名符其实的组成部分。其法律刚性及亮点主要集中于:
调解结果不再是“口头约束”或“纸面约束”,而是一种法律约束。调解结果的刚性大为增强;调解一方或双方,可要求将调解协议送递法院
以法律文书形式确认,经法院确认后的调解协议,其中一方事后拒绝履约或未能全部履约,另一方可提请法院强制执行;调解当事方中的任何一方,有权拒绝调解,有权主张非公开调解,有权中途终止调解;调解不得收费或变相收费;调解员和调解委员会不得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调解不再是“无偿劳动”,调解员享有误工、误时补贴;因从事调解工作致伤致残,由当地政府提供医疗和生活救助;在调解工作岗位上牺牲的,其配偶、子女按国家规定享受抚恤优待。
该法还有一大值得赞许的亮点,即首次确立了民间、民商纠纷以调解为先的矛盾化解原则,该法以专门的法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在受理前必须告知当事人先行申请人民调解。只有当事一方拒绝调解后,纠纷才转入传统司法程序进行解决。此先行限定条件的设立,将大大节省现有司法资源的使用,同时亦大大减轻当事人的纠纷化解成本。
新世纪以降,国家和社会转型加速,各种新旧矛盾凸显叠加。民间调解对象逐渐从传统的婚姻家庭、婆媳矛盾、邻里失和、老人再婚、家庭成员赡养、财产分割、子女教育等鸡毛蒜皮的小事调解,向小额债务、轻微侵权、土地承包、拆迁安置、环境冲突、医患纠纷等社会热点、难点纠纷扩展,客观上要求对传统的调解机制、调解范围、调解方法,相应作与时俱进的扩充、拓展、完善和创新,使民间调解更好发挥社会矛盾“减压阀”的功效。因此,此时颁行该法乃正合时宜之举。鉴于人民调解的历史功效和现实需求皆俱,该法日后的实施效果理当被人高看一格。
2、组织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助;
简单地说,就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这意味着,只有那些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一部分罪犯,可以在监狱外服刑,而不是所有被判刑的罪犯都不进监狱服刑。
我国的“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政法部门、社区等各方力量,着力对社区范围内的假释、监(所)外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等罪犯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改造的手段和方法.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试
点工作,会同公安机关搞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街道、乡镇司 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狱管理机关要依法准确适用暂予监外执行措施,对符合假释条件的人员要及时报请人民法院裁定假释,并积极协助社区矫正组织的工作。
目的: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的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
2、间接目的: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根本目的: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3、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弱势群体。它是使党能够听到弱势群体的呼声、保持上下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
4、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安置帮教工作是指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的活动。安置帮教工作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的需要,是预防减少重新犯罪的重要措施,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对提高监狱、劳教所的改造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安置帮教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刑满释放或解除劳教五年之内,没有生活出路和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没有生活出路的人员通常指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处可去的三无人员。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通常指没有改造好的人员、暴力犯罪、恶习较深、屡教不改人员。
安置帮教业务工作范围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对服刑、在教人员回归社会前的思想教育、就业技能培训。第二、向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接收单位介绍情况,移交有关档案、材料。第三、引导、扶持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
第四、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帮助教育,落实重新违法犯罪的预防措施。
安置帮教工作的任务是由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完成的。各级党委、政府是安置帮教工作的组织领导者,承担组织领导的职责。公安、司法、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税务、财政、金融、妇联、工会、共青团等是安置帮教工作的各有关部门,承担安置帮教工作的主要任务。司法行政机关在安置帮教工作中的任务是:
1、研究、起草有关安置帮教工作的法律、法规;
2、制定安置帮教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
3、组织实施安置帮教工作计划;
4、检查、监督安置帮教工作的落实情况;
5、表彰、奖励安置帮教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6、了解、掌握安置帮教工作情况;
7、指导安置帮教工作开展;
8、研究、解决安置帮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9、组织开展对服刑、在教人员及刑释解教人员的法律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
10、创办过渡性安置。
5、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宣传宪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比较广泛的普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普遍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逐步提高;
6、组织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
7、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
公务员培训体会 篇6
——2013年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体会
处暑时节,暑气渐止,迎面而来的是秋天的气息,在这凉爽的天气里,我们度过了为期6天的初任公务员培训,6天时间虽然相对短暂,但是我们收获良多,有珍贵的友谊、有丰富的知识、有实用的经验也有靓丽的风景线。感谢人社局周主任和颜老师的精心组织,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相聚相知、相亲相爱,同时相信借助这个平台,我们都能戴上公务员道路上的“六顶思考帽”。
第一天——白色思考帽
“六顶思考帽”是一种平行思维工具,强调“能够成为什么”,而白色思考帽则是处于第一顺位的,主张认清事实,陈述问题。
第一天在细雨中度过,有点微凉,早上匆匆赶到人才市场后,面对一张张年轻朝气的脸庞,或许其中还有几位是在面试和体检时有过几面之缘的,心中的第一想法是:“大家能在这里聚很不容易,都曾经历经考验”。几句闲聊后,彼此就熟络起来,当然正式的培训也开始了。
兴奋的合影留念后,就是开班动员,在了解详细的课程安排和培训要求后,就迎来了第一课:新进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人社局廖瑞娟老师通过细致的阐述和周到的提醒,让我们尽快了解了公职人员队伍的特殊行为规范,加上下午的3分钟的自我介绍和公务员法讲座,不仅让我们认清了彼此,缩短了距离,更让我们认清了公务人员的事实,面对严格的规范,如何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将是我们走好这一道路的第一课!第二天——蓝色思考帽
依旧细雨,可惜无法浇灭我们内心的热情和新鲜劲,因为今天是户外拓展训练哦!穿上迷彩军服后,大家有模有样、精神抖擞,开始了一天的团结协作旅程。鼓动人心项目训练了我们的协作能力,教会了我们如何提升士气、如何有效分工? 急速60秒项目考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教会了我们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排除困难? 驿站传书项目则锻炼了我们的内心,教会了我们如何最佳选择、如何坚持规则? 这一天不仅是个人身体和心理的强化,也是团队意识和合作的磨合,完整诠释了“蓝色思考帽”的精髓——控制和调节。
第三天——黄色思考帽
黄色代表价值与肯定。戴上黄色思考帽,人们从正面考虑问题,表达乐观的、满怀希望的、建设性的观点。这不,第一堂课就是充满正能量的“同心共筑中国梦”,邵镭老师迅速给我们描绘了祖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人民富裕的连篇书卷,让我们也在心中筑起了属于一个自己的梦。下午是信访局戴局长的课,提高了我们对当前社会管理水平和信访形势的认识。而周照东局长则用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知识,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历史文化课,让我们“新常熟人”感受到了常熟深厚的人文历史。
第四天——黑色思考帽
检察院犯罪预防科李平科长在上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生动又严肃的“反腐倡廉课”,让我们一下子清醒了头脑,面对以下数字:眼睛一睁一眨间有8人因职务犯罪进入公检法视线;平均两天一位厅局级落马;两个月不到一位省部级落马;2010-2012间,常熟年均32位违法违纪;犯罪最高金额由100多万飙升至488万。带给我们的确实是触目惊心和强烈震撼,如何提高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如何提高自己廉洁奉公的意识,是公职人员的必修课。同样,下午社科联丁主席的管理心理学,也从非精确科学的角度,给我们戴上了一顶黑色思考帽,黑色代表否定、怀疑、批判,自我管理、心理管理、个性管理、团队管理、人际关系
需要黑色的思维,来锤炼自己的忧患意识。
第五天——红色思考帽
知识需要总结,理论还需实践。这一天很紧凑,很充实。开篇是两位80后竞争上岗年轻干部的公务员成长心路,我们从团市委周晓副书记处学到了“思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也从沙家浜镇吴坤副镇长处学到了“不忘初心,方能始终”。结尾是蒋巷村的实地参观,60多岁的常书记用亲身事迹感动了我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奉献,始终怀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的信念,沿着“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科学发展新思路,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10年超过2万美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人均社区股份制分红7000元。
这一天是充满钦佩、充满理想情感的一天,感官上的丰富多彩给我们戴上了红色思考帽,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感受公务员道路的目的地到底在哪?
第六天——绿色思考帽
我们还年轻,有蓬勃的朝气和强烈的创新力,所以最后一天的课程由我们主导——头脑风暴、辩论赛和演讲,这也是绿色思考帽的标志。绿色思考帽寓意创造力和想象力,要求创造性思考、头脑风暴、求异思维等功能。在班委的精心组织下,头脑风暴充分调动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再次激发了小组活力,不停迸发出的建议展现了我们的能力。精彩的辩论赛带给了我们强大的视听冲击,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给我们透析了竞争和合作到底哪个重要的问题。演讲赛同样精彩,选手准备充分、慷慨激昂,充分阐述心中的抱负和理想。
法国公务员培训研究 篇7
关键词:法国,公务员,培训
法国政府把公务员培训作为提高行政管理现代化水平,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使其在现代公务员管理制度中处于突出地位。尤其自70年代以来, 更加重视公务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培训与提高, 从法律、机构、投资、设施等方面都给予保证, 收到了显著效果, 从而在西方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中独具特色。特别是久负盛名的法国国家行政学院 (简称ENA, 以下同) 培养了很多著名的政治家和总统、总理等国家政要, 被誉为“高级公务员的摇篮”。
法国政府十分重视公务员的培训工作表现在:
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为了鼓励公务员参加培训和进修的积极性, 使这种培训进修制度化、经常化, 在1971年7月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的继续教育法案中, 对公务员的培训与进修做了专门规定。在此后的近三十年中, 政府又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公务员培训与进修的专门规定, 从法律上规定了公务员接受培训的权利与义务。如法律规定, 每个公务员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可以享受三年的培训假, 这种培训假可一次性使用, 也可分期进行。凡公务员以提高工作能力为目的的进修, 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
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在培训管理方面, 法国政府各部门都有专门机构负责本部门培训的计划与指导协调工作, 包括本部门的公务员招聘录用、公务员晋升考试、新录用公务员的就职培训、继续培训以及培训经费预算管理等。在培训实施方面, 法国建立起一套比较健全的培训网络体系, 这些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足以承担全国公务员各类培训任务。
有充足的经费支持。教育培训是一种投资行为, 必须有一定的经费做保障。法国政府每年从国库中拿出大量资金用于对公务员的培训, 各部门每年还要按照规定的比例提取培训经费。如法国国家行政学院每年只招收100名学员, 1999年的经费预算达到16200万法郎。
法国政府在培训工作中还十分重视考试的作用。教育培训工作是人事工作的有效手段, 它贯穿于人事管理的全过程, 教育培训与人事管理的结合点就在于考试, 考试尽管不是教育培训的目的, 却是达到教育培训目的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法国在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上都十分重视发挥考试的作用, 无论是公务员的录用还是公务员的晋升交流都是借助考试来完成的考试成绩的排名与未来职位的选择、工作的去向紧密相关, 排名在前的有优先选择职位的权利, 干部轮岗交流也要经过考试, 取得相应的资格条件。考试增加了人事工作的透明度, 一方面通过择优录用使优秀人才选拔到政府管理工作中来,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公平竞争来完成公务员的晋升与交流, 使人事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也为年轻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为了使考试的结果更加真实可信, 法国十分重视考试的组织工作, 如ENA的入学考试非常严格, 分笔试与口试部分, 考试科目达50多项, 涉及法律、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 整个考试过程长达3个月;学员培训期间也是按照持续性的考试累加结果和实践的综合评分来进行排名的, 考试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评分、常规性考试 (闭卷) 、撰写论文、口试 (抽签答题) 、实习评分等各方面, ENA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保证评分的公正性, 使考试更加严谨、科学。
法国在公务员培训方面也十分注重学员能力的培养, 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证培训的实效性。
重视对公务员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 使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各政府部门在公务员在职培训方面, 每年都要向下属机构发放培训需求调查表, 各个单位和每个公务员可以阐述各自的培训需求, 通过对公务员培训需求的层层汇总, 进行综合分析, 结合年度培训预算, 来制定第二年培训目录。这样, 就使得在职培训与公务员接受的培训需求一致。同时, 每项培训活动结束前, 学员都要对培训有一个综合评价, 及时反馈对培训的意见, 以便使培训机构改进培训工作。此外, 法国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做法是, 他们每10年对每个公务员的工作能力作一次全面的综合评定, 评定结果不向外界公布, 只向本人反馈, 这样可以使个人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 使个人奋斗的目标与自身的能力与潜能相匹配, 启发个人通过培训和学习完善自己, 避免了个人发展的盲目性。
重视培训的效果, 坚持“培训的目标就是培训的结果”的理念。法国公务员培训十分强调培训的效果,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学以致用。因此, 每项培训事先都制定详细、务实的培训目标和计划安排, 并且根据未来职业的特点, 科学合理设置培训课程, 制定非常具体周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以小时划分, 操作性非常强, 制定统一的培训大纲和教案, 有非常明确的培训目标、培训要点和重点, 强调学员应知应会的内容。以培训计划、培训大纲再统一规范培训活动。
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法国公务员培训十分强调实用性,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视学员实际能力的培训。t匕如ENA十分重视学员的实习, 12个月的实习以及1个月的实习准备和总结, 就占了学校整个学制27个月的几乎一半, 而且实习的评分占了总评分的20%。通过实习, 使学员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发现了自身的潜力, 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近年来, 法国各公务员施教机构大多采用交替培训式, 即在进行理论培训的同时, 又有实践培训作补充, 交叉式进行, 这种方式可以使学员对理论有更好地吸收和消化。
适应公务员培训的需求与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法国在公务员培训过程中, 注重采用现代的培训理论方法, 采用启发性教学, 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如ENA在公务员就职培训中大多采用安全教学, 通过搜集大量的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现实性案例, 提取有教学价值的成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在培训过程中, 还借助于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现场观察等方式、方法, 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 法国在培训工作中还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他们的认识非常明确, 好的培训策划, 也要有好的教师来实现。公务员培训无论在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法等诸多方面都与普通的国民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就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适应公务员培训要求的师资队伍。ENA被誉为法国高级公务员的摇篮, 其声誉是靠毕业生的素质获得和维持的, 而毕业生的高素质又是与其特别的办学思路分不开的。为使教学更贴近实际, 校内很少设专职教师, 每年学校从担任现职的政府高级公务员中邀请约900人到校授课。这些兼职教师把能到ENA授课作为一种荣誉, 他们认为, 他们是受政府总理的委托从事神圣的教育培训工作, 同时也把授课活动作为贯彻领导意图与思路的一种重要途径。ENA的专职教师大都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主要负责根据培训需求制定教学大纲、设置教学课程、组织编写教案以及实施培训活动。
参考文献
[1]陈柏生.国外公务员的人才资源开发概述[J].中国公务员, 2003.
[2]张淑贤.试析新世纪公务员培训需求[J].中国公务员, 2001.
[3]陈燕楠.干部培训形式探析[J].工作研究, 2003.
推进公务员培训工作科学发展 篇8
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工作会议最近在京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杨士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十二五”期间,要认真贯彻落实《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2011-2015年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着力强化公务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统筹性和科学性,推进公务员培训工作科学发展。
杨士秋指出,公务员培训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提高公务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公务员培训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服务大局,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提升政府效能作为公务员培训的根本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公务员全面发展作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公务员培训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杨士秋强调,当前,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公务员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准确把握公务员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准确把握做好公务员培训的总要求,扎实做好“十二五”时期公务员培训各项工作。要着眼于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需要,科学设置培训内容;着眼于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切实抓好重点培训项目;着眼于推进公务员培训事业长远发展,大力加强培训基础建设。杨士秋还对各级公务员培训管理部门贯彻落实《2011-2015年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提出了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