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刘少霞(通用6篇)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刘少霞 篇1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陕西省丹凤县西街小学 刘少侠
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理解了单位“1”的广泛意义及平均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学习单位“1”平均分的两种方法与除法间的联系。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整数相除,只要除数不是0,不论被除数小于、等于、大于除数,也不论能否除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既加深和扩展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讲解假分数以及把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做好准备。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课程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5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
3、情感目标: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分数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圆形纸片 剪刀 教法 创设情景 引导操作 比较归纳 学法 观察谈论 操作思考 理解运用 教学设计
一、猜谜导入,复习铺垫
1、猜谜语,复习旧知: 一分为二 七上八下 百里挑一
2、分发奖品,引出问题:
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学生先根据分数的意义说出结果,再尝试列出算式并说出算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根据学过的分数的意义说出结果,再尝试列出算式,过渡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既复习巩固了旧知,又自然引出了新知,同时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教师谈话,引发思考。
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板书:1÷3=
(1)仔细观察等号的左右,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2)即时练习: 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3)提出猜想: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
教师启发:我们的发现适用于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求每份是多少,但如果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这个发现还成立吗?
【设计意图:探索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能使学生比较容易的建立分数意义与除法意义之间的联系,从而初步体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中让学生大胆猜想并为下面的探究铺路搭桥。】
2、出示图片,仔细观察。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发言,引出例2:把3张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多少块?(2)尝试列式,猜想用分数表示出商。教师板书:3÷4=(块)(3)小组合作,操作验证。课件出示4人小组合作任务: ①想一想:你们准备怎样分?
②分一分: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③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每人分得多少块?(4)交流汇报,引导验证。
预设:方法一:一块一块的分,把每块月饼看作单位1,平均分
成4份,每份就是块,共分得12个块,每人分得3个块,即块。
14141434方法二:先把2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先分给每人一块月饼的,再把第三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再给每人分一块月饼的,最后每人分得一块月饼的,即块。
方法三:把3块月饼摞在一起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3块月饼,摊开来看正好是3个块,也就是块。
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适当引导。
【设计意图:“3张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多少块”的思维过程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切合了问题情境中的“4”个人的数字,便于检验平均分的结果,通过想一想、分一分、说一说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完整地思考、畅快地表达平均分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思考,鼓励多种思路。】
3、抽象思维,深化研究。
(1)出示课件,学生读题:如果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①教师引导学生应用上面的方法,独立思考,尝试列式。②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 3÷5=(块)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把3张饼平均分成5份”,完成了从观察到想象,从个别到其他的思维过渡,同时为充分发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创造了条件。】
***5
③即时练习:课件出示(2)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①学生观察算式,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发现。
②验证猜想: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出示课件)
(板书:被除数÷除数=
ab被除数 除数不为0 除数a÷b= b≠0)
【设计意图:有了上一环节深入探究的认知基础,本环节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算式,验证了之前的猜想,再由学生自己汇报结果,而教师只起到点拨的作用,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③再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那么它们之间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理解: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相除。
4、小结:两个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数也可以看做两个数相除,这就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它们的区别在于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相除。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点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比如“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中的“相当于”而不是“就是”,便于学生认识到分数与除法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智慧之峰”趣味游戏闯关
1、火眼金睛
(1)分子相当于除数,分母相当于被除数。()(2)把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对折后,再对折一次,每一小块占正方形的二分之一。()
(3)因为除法中的除数不能为0,所以分数中的分母不能为0。()
(4)把4块月饼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块月饼。()(5)1千克的和7千克的都等于千克。()
2、脑灵手快
在()里填上分数。
9厘米=()米 59秒=()分 13分=()时 5时=()日
3、挑战自我
男生:把2米的绳子平均分3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
女生:把一袋重2千克的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千克。每人分得这袋糖的()。
4、点击生活
小明和小红都用丝带包装礼物,小明把3米长的丝带平均分成5段,取其中的1段,而小红把1米长的丝带平均分成5段,取其中的3段,你认为谁用的丝带长一些?
45781878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有趣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趣味中牢固掌握知识,巩固学生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认识,训练学生准确快速地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或者把分数写成两个数相除的式子,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并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用于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学生交流登山感言,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回顾总结中提升对本节课的知识认识,形成能力。】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3÷4= 1÷3=
被除数÷除数=
ab被除数(除数 ≠0)除数a(b0)b 7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刘少霞 篇2
执教601班教学片段
1.呈现例题。
九月份阳光小学用水210吨, 比八份多用25%, 八月份用水多少吨?
2.分析题意。
师:同学们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九月份用水比八月份多25%, 也就是八月份用水比九月份少25%, 算式为210× (1-25%) 。
师:对于这位同学的理解, 同学们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我不同意他的分析, 九月份用水比八月份多25%, 并不表示八月比九月份少25%。
师:那你是怎么理解并解答的?
生:九月份用水比八月份多25%, 就是把八月份的用水量看作单位“1”, 表示九月份用水的吨数是八月份的 (1+25%) , 即八月份用水量的 (1+25%) 是九月份用水吨数210吨。所以算式为210÷ (1+25%) 。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好, 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路就该这样分析, 大家听明白了吗?
执教602班教学片段
1.呈现例题。
妈妈买来苹果5千克, 比橘子多25%, 橘子有多少千克?
2.独立解答。
3.学生汇报。
生:我计算出橘子是6.25千克。 (50%的学生得数和他一样)
生:我计算出橘子是4千克。 (只有两位学生是该得数)
生:我计算出橘子是3.75千克。 (45%的学生得数和她相同)
4.猜测结果。
师:对于以上三个得数, 你赞成谁是正确的得数?并说一说赞成的理由。
生:橘子是6.25千克一定是不对的, 题目中一目了然告诉我们苹果比橘子多25%, 应当是苹果多。
师:这位同学的说法你们赞成吗? (全班同学都表示认同) 请得数是6.25千克的同学汇报一下你的算式, 以及列算式的想法。
生:我以为题目的意思是说橘子的质量比苹果多25%, 算式便是6× (1+25%) 。现在知道我解答的方法是不对的。
师:通过同学们的猜测, 现在觉得3.75千克和4千克这两个得数哪一个是正确的, 又该怎样验证?
生:只要假设橘子的得数分别是3.75千克和4千克, 然后计算出苹果的质量是不是比橘子多25%, 便知晓是不是正确了。
5.验证并建构。
师:用这样的验证方法可以吗? (同学们都表示赞同) 那就请同学们一一进行验证。
生:假设橘子是3.75千克, 那么苹果比橘子多百分之几的算式是 (5-3.75) ÷3.75≈33.3%, 这和题目的条件不一致。假设橘子是4千克, 那么苹果比橘子多百分之几的算式便是 (5-4) ÷5=25%, 这和题目的条件完全一致, 因此橘子的质量是4千克才是正确的。
师:听了他的解答思路, 你们有不同的意见吗? (同学们表示没有异议) 那么, 请刚才计算出得数是3.75千克的同学也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思路。
生:我觉得苹果比橘子多25%, 就表示橘子比苹果少25%, 所以算式是5× (1-25%) =3.75 (千克) 。
师:这位同学的思路为什么是不正确的?
生:苹果比橘子多25%, 并不表示橘子比苹果少25%。因为苹果比橘子多25%, 是把橘子的质量看作单位“1”, 而橘子比苹果少25%是把苹果的质量看作单位“1”。
师:那你们觉得正确的思路是怎样的?
生:苹果的质量比橘子多25%, 表示苹果的质量是橘子的 (1+25%) , 也可理解为橘子的 (1+25%) 便是苹果5千克, 用方程表示为a× (1+25%) =5, 推导出算式5÷ (1+25%) 。 (其余学生也都表示同意。)
师:现在同学们对该题的解答思路还有疑问和困惑吗? (略。)
教学反思
1.练习题。
(1) 中兴汽车销售公司2003年销售汽车800辆, 2004年的汽车销售量比2003年增加65%, 2004年销售汽车多少辆?
(2) 兴兴养殖场养鸡600只, 比养的鸭多。鸭养了多少只?
2.解答结果比较。
同一教学内容, 同一执教老师,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教学效果出现很大的差异。细细品味, 以下两方面值得深思。
1.暴露学生学习的“原生态”。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为教师的共识, 并努力附诸教学实践。但是, 当我们走进课堂, 走进学生, 仍然不难发现教师考虑学生怎样学明显少于考虑教师怎样教。一般来说, 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而这些疑难问题往往既是学习的障碍, 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因此, 教师要充分呈现学生的所思、所想, 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对照前后两次的教学, 发现在601班执教时, 当学生出现错误思路时, 教师立即让其他学生“迫不及待”地帮助纠错, 而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空展示其真实的思考过程, 这样也就无法真正进行知识的建构。在602班执教时, 通过让学生独立解答、猜测验证、反思重构等途径, 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从而和学生一起建构起正确的认知结构。
“分数与除法”教学解析及建议 篇3
“分数与除法”错例解析
分数是小学生对数的概念一次重要扩展,也是小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它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连续性与可分割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数概念不但抽象,而且复杂,是学生认识和理解时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概念。特别是学生进入分数学习的第二阶段——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雨后春笋般陆续暴露出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诸多的不适应性和盲目性,发生的错误也随之增多。在教学“分数与除法关系”一课后,笔者的感触尤为深刻。
“分数与除法”的教学内容,是在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巩固的基础上,作业练习中会出现一些应用辨识性的数学问题,学生面对这些类型的题都是屡屡中招。(见典型错题1、典型错题2)
“分数与除法”归因分析
数量分率:分不清 在学习小数除法时,解决每段长多少米时正确率很高。在教学完分数的意义后,学生解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时正确率也很高,但现在将情境融合,把两个问题整合在一起提问时,学生思绪混乱,错误不断。之所以出现错误,根源在于学生没能很好地认清分数的两种身份:既可表示分率(关系),也可表示具体数量。分数表示关系可以通过运算得到,也可以通过平均分得到。分数表示数量可以通过度量得到,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分数的双重含义都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方法的共享让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负迁移。再则,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触的分数都是以分率的身份出现,平均分中只涉及连续量平均分。在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时,因缺少沟通,两种身份在头脑中相互干扰,从而导致错误。
分数意义:不深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用份数定义的方式描述分数的意义。虽然贴近学生的生活,但也出现一些倾向性的弊端。一份或几份的说法,没有超出自然数的范围,没有显示出这是一种新的数。从教材提供的例题来看,选择的素材和呈现的情境局限在部分和整体单一的纬度上。从生活情景直接跳跃到纯粹的数学概念,没有经验支撑的抽象水平和丰富的内涵表征,学生接受分数概念的内在结构就会不稳定。另外,分数意义的核心——单位“1”,学生对它的认识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倾向于自我假设在同一情境中出现的各个分数具有相同的单位“1”;信息量超过自己的处理能力时,便会配合其处理能力,自行更改单位“1”或分解单位“1”。构建抽象灵活的单位“1”概念是学生构建分数概念过程中的主线。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除法意义:不领会 如果对以上典型错题的这4个问题的本质追根溯源的话,它们都是小学低段的自然数除法意义的生长延伸。二年级除法的起始课《平均分》,例2和例3就渗透了两类基本的除法。在练习三中出现两类除法的题组(如图A)。第一小题属于等分除问题15÷5=3,利用的数学模型是总数÷份数=每份数。第二小题属于包含除问题15÷3=5,利用的数学模型是总数÷每份数=份数。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为了避免被扣上“穿新鞋走老路”之嫌,不再强调总数、每份数、份数等数学术语,而寄望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对运算意义的理解,解决此类问题。渐渐地,弱化了数量关系模型的抽象、提炼和建构,淡化了解题方法的训练。有的学生通过观察数据信息成功体验到万能解题方法——大数除以小数得出正确结果,有些学生借助具体情境也能顺利地解决问题。在这种美好的表象下,教学似乎非常成功。殊不知,对数量关系式有效建构的缺失,给学生进入高段学习埋下了可怕的隐患,因为高段数学运算已经突破了较小数不能成为被除数的界限。
均分概念:不到位 在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中,学生首次学习平均分概念。到了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学生应用平均分概念获得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分数。在这两个阶段的教学时,教师特别注重两个目标问题的研究:什么叫平均分?怎么平均分?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教师主要采取动手操作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获得平均分的方法。但对于平均分的要领——“谁被平均分”的关注不够。进入高段学习后,数系的扩张和计算方法的泛化,学生面对具体的情境,可以提问的方式不再唯一(如典型错题案例2的问题)。如果仅明白平均分含义,忽视了解题关键的命脉——“谁把谁平均分”的明确指向,学生的判断只能跟着感觉走。没有清晰的思路,解题错误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分数与除法”解题策略
丰富表征信息,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学生对知识顿悟的前提是对需要的信息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表征信息。尤其是对那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更需要一种形象化的程序性知识,能够让学生在头脑中迅速表征出图像来。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对策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相似性的特点,将新知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同化和顺应。为了让学生找到分数具有分率即关系(比)和具体数量的双重意义完整清晰的表征信息,教师必须十分注重相应知识模块的专项训练。运用说、议、画等手段,丰富个性体验,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加强题组对比,深化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数学中的各部分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教师从数学知识的整体出发,把有相关性的数学知识设计成具有联系性的题组让学生进行比较练习。就好像为学生搭了一个梯子,使他们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渗透比较分析归纳的思想。通过有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题组进行比较练习,既梳理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又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新概念形成、新知识掌握以后,将一些形式上相似,实质不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加以精心设计并进行对比练习。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不仅可以提高正确率,还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理解和解题方法的掌握。endprint
解析数量关系,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解析数量关系是传统应用题解决的最重要的策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同样离不开数量关系的分析解构。随着年级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题中呈现的数学信息量会随着思考角度的变化而变得复杂。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不善于引导学生把握变化的特征和规律本质,面对问题情境,学生很难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原生态”的数量关系。这时,学生往往能理出数据,却理不出头绪。见如下教学片断:
师:解决每段长几米的问题,就需要考虑谁被平均分?以谁为标准去分?分成了几份?
生1:这里是绳子被平均分。
生2:应该是绳子的长度2米被平均分。
生3:按段为标准平均分,分成了3段就是3份。
师:所以,被分的数做被除数,标准的数做除数。
师:看着这幅图,老师想到了一个问题——每米有几段呢?能解决吗?
生:每米是1.5段。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这个绳子是2米长,1米的话就是在中间切开,正好把中间的一段绳子切开得到一半是0.5段,再加上1段,就是1.5段。
师:你分析的很有道理。谁能用算式简洁地表示出来?
生:3÷2=1.5(段)。
师:理由呢?
生:因为这里被分的是3段绳子就做被除数,按2米去平均分,可以分成2份做除数。
师:结果除了用小数外,还能用分数表示吗?(并相机提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生:能,。
师:这样的分数,同学们感觉是不是很陌生,像刚才一半用表示,再和1合并也能得到一个分数,这些分数就是我们后几节课要学的知识。
新课程理念下解决问题不要求学生规范地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但这并不表明,教学仅停留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日常生活经验,而忽视问题的本质。探索时,学生展示的方法是其经验认知的体现。交流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形成思维水平的策略或数学模型。在上述教学片断中,由于数的范围的拓宽,以往不能解决的问题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一组对应的数学信息:2米长和3段,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解析得到两组不同的数量关系:每段长度=总长度÷段数,每米段数=总段数÷米数。面对这类问题,教师要善于追根刨底,点破解决要领,及时概括总结,学生的思维才能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混沌走向清晰,数学思维能力才会有质的提高。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刘少霞 篇4
一、借助一题多解的模式开拓学生视界
利助一题多解的模式, 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领会问题本质, 以便其能够站在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指导学生利用分数除法处理实际问题时, 教材已经考虑到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顾全了有关知识在小学高年级及初中的衔接问题, 给出了较为优的问题解决途径, 即用方程解应用题。但是对于教师来讲, 没有必要一切皆按教材的要求去做, 却不管其他方法。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大胆鼓励学生多尝试其他类型的问题处理途径, 同时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 进行问题的分析、研究, 以便拓展思路、开拓视界。同时, 借助一题多解的模式, 学生有了更多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从中能够感受到多种方法间的联系与贯通, 从而加深对于数量关系的认识与理解, 无形中增强以分数除法原理为依托, 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下面的问题:
按照测算, 一个健康成年人体内水分大致占到体重的2/3左右, 而儿童体内水分则大致占体重的4/5。小明的体重中有28千克水分, 而小明体重是爸爸体重的7/15。根据这些条件请回答小明的重量是多少;小明爸爸的重量是多少?
在遇到这个问题时, 教师就完全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处理, 以便做到殊途同归, 万虑一致。第一种是方程法, 假设小明的体重是X千克,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第二种根据已知两数积与其中一个因数, 求另一个因数的原理, 可用除法直接计算;第三种先把小明体重视为单位1, 再平均分成5份, 则其中4份都是水, 按照这个思路继续解答。
二、借助对比分析的模式帮助构建模型
借助对比分析的模式, 使学生明确问题处理的基本结构, 接下来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分数除法为依托的问题模型。在利用分数除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各部分间关系同行程问题处理中存在的数量关系有相似之处, 即可以按照基本数量关系式, 找到其他有用的关系式。若想知道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需要用到乘法予以运算, 根据分数乘法所具有的意义, 能够给出基本数量关系, 即单位1×分率=对应数量, 再从这个关系式中推导出其他内容:对应数量÷分率=单位1等。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注意到借助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间的对比关系, 可以使学生构建模型更加方便快捷, 让学生在对比、交流、观察、实践中感受到它们的数量联系, 这对于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运用规律都是有好处的, 他们可以从中真切地领悟与归纳出借助分数除法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特点及思路关键节点。
比如在讲解了用分数除法处理实际问题的教材例题以后,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进行对比练习的机会:
A:第二小学有1000名学生, 女生人数是学生总数的3/5, 女生人数是多少?
B:第二小学有400名男生, 男生人数是学生总数的2/5, 学生总数是多少?
C:第二小学有400名男生, 女生比男生多1/5, 女生人数是多少?
……
不同的问题提出来以后,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训练, 即各组每名学生分别处理一个问题, 然后小组对这些问题进行对比,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用分数除法处理实际问题的宏观模型, 而不是将思维局限在只知套用公式的死角。
三、线段图是形象与抽象的联系纽带
小学高年级正处在思维转变的关键阶段, 形象思维渐弱, 而抽象思维渐强。如何利用好这个阶段, 把握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不使其丧失, 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单就分数除法处理实际问题这个课题来看, 线段图无疑可以帮助学生理清问题同条件间的联系, 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无形中进步。
在将分数除法看作基本方略, 用于处理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会发现, 那些与基本结构特征不太相符, 同时数量关系又稍显复杂的问题, 经常置学生于困窘的境地。此时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带领学生绘制线段来领会题目意图, 使学生在数与形的转换中做到游刃有余, 摸清数量关系的特征, 从而增强问题处理能力。比如下面的问题:
书店要卖一批辞典, 当卖出4/5之后, 又运回来1495本, 这样一来, 书店这批辞典的数量比卖出去的还要多50本。那么原来书店有这批辞典多少本?
当初次接触到这个问题时, 学生可能会感觉茫然, 不知从何处下手, 就算找到思路, 也多是用方程的办法来解决, 较为复杂。此时教师即可以发挥线段图的功能, 引导学生将原有辞典数量看作1, 卖出4/5, 即可以画线段:
接下来根据已知条件, 再于线段上添加50、1495等数量关系, 有了线段图的指导, 接下来问题如何解决, 基本就可以一目了然了。小学生对于分数除法的理解能力与运算能力是会受到心理发展特点局限的, 特别是可以说清楚为什么要进行颠倒相乘原理的学生少之又少。所以要制定出真正可行的课程教学目标, 不给学生提出超出其接受极限的目标, 而是要在其领会能力之内, 找出更多富于启发性的方法。当然, 教师还应当注意增加分数性质方面的教学内容, 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分数本身的意义与性质, 这是一切分数运算及分数除法实际问题处理的基础。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刘少霞 篇5
一、 丰富背景与单一背景之间的两难选择
人总是以已有知识作为背景,去认识、获取新知识,分数除法的背景较多,有整数除法的背景、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的背景、分数乘法的背景等。以1÷为例,它可以建立在以下背景之上:
1.包含背景:求1中有多少个,或的多少倍是1。
2.等分背景:求一个数,使得它的是1。
3.乘积背景:求乘以得乘积为1的因数。
小学数学教材所给的背景与教师选择的背景不同,苏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中的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都以“分物”为背景,归纳分数除法的算法。而有些教师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这一背景开展分数除法的教学。设:÷=,由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可得:×=,3×x=3,4×y=8,x=3÷3,y=8÷4,综合起来就是÷===,如果省略过程,呈现在学生眼前的就是:÷==。接下来考虑,发现÷==这个规律依然成立,最后,通过“划归”的方法,探讨一般分数的除法,从而得到:÷=÷==。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和教材在分数除法算法及其含意的理解上有分歧,双方都把这种算法引入到不同的背景中,当然这种认识上的差异是必然的,甚至是积极的,但要引导师生进行有效的对话,就不能采用有分歧的背景,而必须共同观察相同的参考背景。分数除法教学时,应考察同一个背景——“分物”,它是除法运算的一个联结因素,它在以前的除法和分数除法之间建立了联系,分数除法的算法也有了合情合理的解释。
香港地区也用类似于“分物”的背景来教学整数除以分数。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折纸发现:1(2,3,4)包含了多少个?推算:8包含了多少个?学生探究出:整数÷=整数×4。在探究活动环节,要求学生利用小组内的手工纸,找出:3张手工纸包含了多少个?
二、 知识载体与知识含义之间的两难推理
我们都知道,在数学知识的每一次介入中存在一个基本的认识论二难推理:教师想提供新知识给学生时,他们必须使用新知识的载体(符号与图表),当然符号与图表之间由某些严密的规则相联系。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知识载体上,然而,知识的含义并不包含在这些载体中,要让学生知道知识含义,就必须要学生自己去探索。也就是说,学生不能从知识载体直接读出知识含义,必须从中主动地重新建构。这是分数除法教学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46页的练一练为例,阐明这个认识论难题。
我们知道,对于÷=×=2,一方面,用某些运算符号联结起来的数学表示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运算体系;另一方面,教材想借助一个几何背景,为符号与运算提供含义。右上角的图形以什么样的方式赋予÷=2含义呢?对于和,其中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另一分数的倍数,似乎需要预先假定某一类分数,用来表明图形与公式之间最初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还有另外的一些暗示:在右上角的长方形中,对1和单位的理解必须是可变动的。10个小方块是单位,与的比例分别是3个长方形(每一个长方形有2个小方块)与含3个小方块的一个长方形的比列。解释÷=2时,对“2”的认识论含意要根据单位的改变而改变。2可以这样理解:将解释为,将÷改成÷,计算÷时,可以不考虑分母10,只相当于运算就行了。
以上的分析表明,单位的解释要改变,首先,含有10个方块的大长方形表示单位1,接着,单独的方块也表示单位1。这种认识上的改变源于对的再认识,像这样的一个分数,并非仅仅是简单的两个具体数字6和10的关系,而是大量这类关系如:、 、、……的一个代表。谁是其中的代表要根据几何图形与给定的数值符号而定。
分数除法教学中遇到的认识论难题就是,要以符号载体来传送知识,同时又要超越这些具体载体。所以在课堂里,教师必须给学生呈现特定背景下的学习情境,从而可以在交流中分享,最后,借助于概括,创设一个消除背景的过程,帮助学生自觉重建隐藏在背景后面的数学知识的含意。
三、 逻辑标准与数学标准之间的两难评价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人利用不同的数学知识背景得到不同的认识结构,分数除法教学也不例外。除了通常的“颠倒法”之外,有些研究者推荐了“通分法”。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46页的练一练,÷,可以这样来计算:把通分为,再和比较,看看包含几个,也就是:÷=÷=6÷3=2。康托就曾经这样写道:“数学在它自身的发展中完全是自由的,对它的概念的限制只在于:必须是无矛盾的并且和先前定义引进的概念相协调。”这是数学研究的逻辑标准。而“数学标准是关于研究工作‘数学意义’的分析。如新的研究是否有利于认识的深化以及方法论上的进步等。”
前面所讲用“通分法”来解决分数除法,从逻辑标准上来评价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能有人还会认为若用直观图来解释“通分法”的算理更能体现其优越性,历史上也出现了一些其他类似的独特方法。但为什么这些方法最终都被人们所抛弃,而唯独留下“颠倒法”呢?我们是不是应该从“数学标准”的角度来评价一下“通分法”。从计算方法来讲,“通分法”是把分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这种方法当然可行,但是不是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乘法,为什么非要通过复杂的通分而计算出结果呢?转化为刚学的分数乘法岂不更好。正如皮亚杰曾指出:“在更高的层次上对已有的东西重新进行构建,并使前者成为一个更大结构的一个部分。这样,我们最终就获得了一个无限丰富,而又层次分明、井然有序的数学世界。”
当然,“通分法”与“颠倒法”并不矛盾,不能否认“通分法”,因为有了这种方法,我们才能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去理解知识。但是教师不能因为“颠倒法”难理解而抓住“通分法”不放,教师要善于从“数学标准”的角度去评价 “通分法”和“颠倒法”,让学生真正理解“颠倒法”这种算法所体现的“数学系统的内部和谐”。
四、 理解保持与记忆结论之间的两难平衡
数学教学中有一对矛盾——理解和记忆,分数除法教学也不例外。因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算理——“颠倒法”难于理解,而利用“颠倒法”来计算分数除法又如此简单。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不少学者提议:先记忆,再理解,先让学生反复练习,记住算理,然后再来理解算理。他们的理由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差异,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在四十分钟内完全理解算理的,对于程序性知识,可以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我们仔细分析“先记忆,再理解”这一“缓冲”的方法,其实有时是很难实现的。教师要让学生记忆算法,就必须通过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有时过早、过多的训练,学生的理解的保持会受到训练的严重威胁,他们才不会努力理解这些“显而易见”的算法。
弗赖登塔尔在《数学教育再探》一书中指出:“算法是一种完全极端的情况,它一旦被掌握,或确信被掌握,人们很可能就不理会它们的来源。的确,算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它们能机械地进行。但是当它们变得无用,或甚至对数学本身的目标构成危害(即把数学和操作算法等同起来)时,它们就变成了缺点。”教师的工作不是教学生仅知道应用“颠倒法”快速得到答案,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这个算法的真正意义。
如何更好地解决理解保持与记忆结论之间的矛盾,弗赖登塔尔给出的建议是:“让学习者在他的学习过程中反思”。一个孩子或成年人告诉你“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你继续问他们这是为什么?然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不能解释这是为什么。最可怕的是:他们可能认为这件事不值得讨论。难道他们都是通过死记硬背学会这些法则的吗?可能事实不是这样的,当你要求他们用画图或具体事物来解决 ÷时,他们会有多种直观的方法解释这个问题。如:有一个块的蛋糕,每人分这块蛋糕的,问能发给几个人?或者把这个问题转化为整数问题:12个面包的是8,12个面包的是2,这样就把÷的问题转化成8÷2。这和用倒数相乘得到的答案是一致的。就像弗赖登塔尔所提建议:“与其教这些法则,不如让他们讨论他们的直觉,教他们反思那些看起来明显的事情。”
重新认识分数除法法则 篇6
教材中采用图解分析的方法对分数除法法则进行解释。如图1, 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 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份是的, 即。
常见的解释方法还有利用商不变性质对其进行解释的, 如
为了更加易于理解, 下面介绍一种新的方法重新认识分数除法法则。这一方法需要使用的学具有:纸条、圆纸片。设纸条的长度表示被除数, 圆纸片的周长表示除数, 则圆纸片在纸条上滚动的圈数就是商。分数除法包括除数是整数和除数是分数两大类。下面依次对其算法进行解释。
1.除数是整数
2.除数是分数
(1) 除数是单位分数
当被除数是整数、除数是单位分数时, 如, 如图3, 通过操作可以看出圆纸片在纸条上滚动了4圈, 即商是4, 4=1×4, 所以。
(2) 除数是非单位分数
综上可以归纳出分数除法法则:甲数除以乙数 (0除外) , 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刘少霞】推荐阅读:
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08-25
分数与除法的说课稿09-24
分数除法的教学设计05-12
六上分数除法教学反思11-23
六上分数除法教学设计06-17
分饼/分数与除法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05-23
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0-10
六年级《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设计10-11
分数除法课件08-01
分数除法的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