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代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2024-10-12

人事代理制度的发展历程(精选8篇)

人事代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篇1

用心地耕耘,无尽的收获

………记人事代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人事代理制度自一九八八年初创,至今已走过了16个春夏秋冬,16年的探索与实践,既平凡又精彩,在这创建、试行、总结、提升、立法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中,包含了多少为人事代理制度的推行而不辞辛劳、忙碌奔波的人们的心血与汗水。人事代理,顾名思义,是指政府人事部门的人才交流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接受用人单位或个人委托,代为管理单位或个人的人事业务。推行人事代理制度,对用人单位而言,不仅可以减轻大量的人事事务性工作负担,而且可以消除人们对单位的依赖关系,真正实现单位用人的自主权,尤其可以帮助非公企业解决在人才引进、毕业生接收、职称评定、人事档案管理、户籍挂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对各类人才而言,可以改变过去“人才单位所有”的人身依附关系,实现“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人事代理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依法行使法定的代理权和人事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代理权。例如:人事档案管理、人事代理项目及其部分项目的审批、核准和代收费用;另一种是在国家规定的有效人事代理权限范围内,受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用人单位、人才个人的委托而行使的委托代理权。综上所述:人事代理就是法定的社会中介组织,接受国家、政府、单位、个人四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的委托,而承办的社会化人事管理与服务。它既是一种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又是一种社会活动的民事关系。它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产物。实行这一制度将有利于人才的规范合理流动和潜能的开发,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臵。

回顾走过的16年,人事代理首先是从改革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开始的。一九八三年中央作出决定,打破高度集权的干部管理制度,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个人可以申请向当时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流动,也可以在国家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向边远贫困

地区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便出现了一批脱离原体制、原单位的流动人员群体。为了更好地把这部分人的后期工作做好,中组部、人事部在一九八八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文件中明确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统一由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及其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中心等机构负责。”文件内容的落实,无疑为这部分流动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也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转型。随着这部分流动人员队伍的逐渐壮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一九九六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又联合印发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文件。文件中对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作了更明确、更详细的规定。全文共分了七章内容,分别从总则;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利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保管;监督与处罚;附则七方面进行了阐述。在第二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中,以国务院部门规章明确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这就进一步确立了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合法地位。在此基础上,文件又明确规定了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所分管的具体事宜以及管理流程,要求“认真做好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关的流动人员身份认定、档案工资记载、出国(处境)政审工作。”人事代理工作由此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单纯的对流动人员档案的管理开始转向代理流动人员其他各项业务,由单一化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人事代理工作开始步入朝气蓬勃的春天。

从孕育诞生的那一刻起,人事代理制度就以它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征服了愿意走在时代前列的弄潮儿们的心。实践证明人事代理制度的实施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为人才的社会化管理向社会提供了模板。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城乡差距的不断缩短,社会分工的更加合理,人们的择业观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人们开始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当中分流,逐步汇入

到第三产业的大军中,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产生了一大批自由职业者,他们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把这样一大批人代理好,让其无忧无虑的为社会服务,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利益,同时也是社会安定的可靠保障。这就为人事代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要求。因此,人事代理开始进入以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为目标,以单位和新生劳动力就业人群委托人事代理为主体,以社会管理、社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逐步规范发展阶段。其法定与行政职能主要有以下16项,包括:管理人事档案;接转人事关系;接转工资、社保关系;接转户籍关系;接转党团组织关系;因公出国政审;档案工资调整;干部身份审定;工龄计算确认;流动争议协调;技术职称评审;毕业生就业协议签证;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办理转正定级;聘用合同签订;办理退休手续。其有关部门授权的职能主要有13项,它们是:代办调动手续;代领西安市区准入证;代办集体落户;代办养老保险;代办医疗保险;代办医保门诊报销;代办失业保险;代办失业优惠证;代办住房公积金;代办住房贷款协调;代办调查出具住房证明;代办生育指标及独生子女证;代办非工程系列、广告系列、高教系列、中教系列以外各类中高级职称的委托代评。

人事代理的发展势头令人兴奋,人事代理的对象、规模也在继续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人事代理已从最初服务对象大都是三资企业、民办科技企业、乡镇企业、非国有单位、自由流动人员,发展到了开始代理一部分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最近召开的全国部分大中城市人才中心主任会议上,人事部副部长步正发在谈到人事代理问题上,讲了三个方面:(1)主动开拓,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上门,变我要代理什么就代理什么为用户需要代理什么就代理什么,变仅靠自身力量代理为借助专家、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社会各类力量代理。(2)寻找好拓展代理的主渠道,要从实际出发,从代理的质量和效果出发。实力强的代理机构要面对各类企业、跨国公司、大型企业、事业单位,也可从新增人员的代理做起,逐步扩大人事代理的影响和示范效应。所有人事代理机

构都要面向多种所有制经济,面向流动人员,面向社会各界,扩大代理范围,丰富代理内容,增强代理功能。(3)依靠提高专业化、法制化水平和服务质量,推进人事代理。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测评、人才设计等现代人才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人事代理运作方式,满腔热情为用户服务,同时严格按照国家法规办事,维护资产所有者在用人方面的权利和企业用人自主权。

细致的工作,周到的服务,赢来的是委托单位和委托人对我们的信赖与支持,他们对我们的辛勤的劳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虽然人事代理工作已在规范正确的轨道上稳步前进着,但是,我们依然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需要我们做的事还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制度的完善,需要国家,更需要我们大家。我们相信,人事代理将会在明天更辉煌!

人事代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篇2

一、羁縻制度——土司制度的前身

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认为“蛮夷”地处荒远,习俗特殊,不易治理,于是,在岭南设苍梧、郁林、合浦、南海、珠崖、儋耳、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其中苍梧、郁林、合浦三郡大部分在今广西境内。郡下设县,采取“以其故俗治,勿赋税”的特殊政策。东汉时,尚书令虞诩进一步提出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羁縻而绥抚之,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的方针政策。这样中央政府只要控制这些首领就可以施行政令。

当隋唐时代大一统局面再次形成的时候,羁縻制度也日趋完善。唐代中央王朝在广西民族地区继续使用羁縻制度,实行“虽贡赋,版籍多不上吏部”的政策。据统计,唐初在广西区设立了44个羁縻州,羁縻县5个,羁縻峒11个。其行政长官分别称为知州、知县、知峒,主要分布在桂北、桂西地区。此外,广西其它地区由汉人流官统治的州县,行政长官分别叫正州、正县。

唐代时中央政府赋予羁縻州县行政、赋税、武装、法制方面的种种特权。行政方面,各羁縻州、县的行政长官均由原来的部落首领充任,允许世袭其官,世袭其土,世统其民,但是土官不能自立为王候,他们的官衔、职务由朝廷册封,否则就是非法的。羁縻州县长官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数量不限,但不得擅自行动,须听从朝廷调遣。羁縻州、县不仅享有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种种特权,法制方面还拥有“立法权”、“司法权”,他们可以按照自己族群的传统方式处理一切事务。因此在这种半独立的状态下,广西就崛起了地方豪强。如隋代时,岭南地区势力显赫的宁氏家族,拥有西至扶绥,北接南宁,东至博白县,南到北部湾,纵五百余里,横千余里的广大地盘,颇受朝廷重用,威震岭南。

二、元明清时的土司制度

在元朝时土司制度得以确立下来,朝廷设置道、路、州管辖,丈量地亩,设定赋税。土司统治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桂西左、右江一带的壮族聚居区。明代是土司制度的盛期,中央政府不但进一步加强对广西地区的统治,且出于统治需要,初步进行“改土归流”。在明代土官统治地区进一步扩大,土府、州县、土官增多,并增设土巡检司。如明洪武二年,为了维护广西治安,朝廷在壮汉杂居的地域增设了土巡检司一职,正负巡检司都由少数民族有势力的首领担任。

明代土司制度还有一个重要发展,就是制定了对土官的任命、承袭、升迁和惩罚的一系列严格制度。对土官的承袭程序更加严格,明洪武初年朝廷规定,凡土官“袭替必奉朝命,虽在万里外,皆赴阙受职”,明王朝中后期,对这一规定逐渐放松,但仍然很繁杂。明代为了有效管理土官及所辖地区,制订了对土官的奖惩办法。部分土司也竭力为朝廷效忠,多次率土兵于江浙、福建沿海痛击倭寇,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在嘉靖年间,广西田州瓦氏夫人就曾率领土兵在东南沿海斩杀倭寇,屡立战功。明代对土官的考核几同流官,为了鼓励土官效忠,凡若土官有功,朝廷多给升迁,甚至可任流官,如思恩府知府岑英,屡立战功,升骠骑将军都指挥使。对于触犯朝廷律法土官,朝廷则绝不姑息纵容。

明代土司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广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但也产生了多种矛盾。改土归流出现反复现象,有些地区改土归流后又重新回到土司时代,流官与土官之间产生矛盾,在土司之间也出现争权夺利的残酷战争,土民生活异常艰辛。

清军入关后,为了彻底消灭明王朝的残余势力,统一西南少数民族,清廷举兵进入广西,在“因明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广西土司制度。清统治者对土司的世袭、奖惩、抚恤等方面更加细化。但是,清代土司议叙,无论功劳多大终是一个土司,最高职务至宣慰使、指挥使而止,由此可见清王朝对土司有一定防范戒备心理。清代土司制度的特点最为显著的就是改土归流,清王朝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直接统治,从清初就开始改土归流,雍正年间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改土归流往往采用几种借口:以谋杀、贪劣、不法等罪名;以“无子嗣”为原因;也有以土司之间“互争不休”或以因民请愿为由。为了防止和减少土司的反抗,采用政治上“给顶戴”,经济生活上“给房产”、“给款项”等优厚待遇。到民国初年,沿袭了上千年的广西土司制度宣告彻底土崩瓦解。

三、土司制度的结束

从制度本身看,每种制度从低级到高级,从粗糙到完善,从创造到衰亡都是不断反复演进的过程,在不断寻找制度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平衡点。在唐代羁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广西土司制度,也是极具进步意义的。汉唐羁縻制度下的地方官员知州、知县、知峒,权利过于集中,既管行政,又管军事,似乎国中之国。元明清土司制度明确区分了文职和武职,元明时的土司制度明确了权利分配,强化了基层管理,在土州、土县下面设置了哨、化、亭、里等类似今天乡镇级的基层管理机构。到了明清对土司的继承程序就更为清楚明确,老土司去世,新土司必须到京城向朝廷汇报,献上族谱,才能承袭土司职位。

明清时期土司制度本身已走向了腐朽和没落。清代诗人赵翼说:“土民虽读书不许应试,恐其入仕而脱籍也。有事控于土官,土官或判不公,负冤者,惟向老土官墓上痛哭,虽有流官管辖土司,不能上诉也”。土官规定土民有很多禁忌,例如:规定土民走过衙门前时,需口含木叶,低头弯腰,不能东张西望;禁止土民穿长衫、绸衣、白衣服、白袜子、骑马、坐轿、打伞;结婚时不得打旗、吹唢呐、坐花轿。而土官自己生活荒淫奢侈,皆妻妾成群,养上百家奴服侍起居,甚至有些地方的土官对土民女子享有初夜权。由于不存在“成文规定”的律法,土官的话就是“圣旨”,土民须随时听候土官差遣,服无休止的兵役、劳役,缴纳各种名目的赋税。土司制度腐败至极的是诉讼制度,因为没有监督机构和通用的律法,土司审案很是荒谬,部分土司以审案为由盘剥土民,随意将人关进大牢,任意折磨,甚至在清代土司中还有灭绝人性的使用小孩、仆人殉葬的现象。

四、结语

人事代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篇3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有的社会组织。关于事业单位的界定,可追溯到建国初期对事业单位的表述及具体提法。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关于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中,首次使用了“事业单位”一词,此后,事业单位的概念得到普遍使用。1963年,国家编制委员会《关于编制管理的暂行办法》(草案)中对事业单位的定义是:“为国家创造和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1965年,国家编制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划分国家机关、事业、企业编制界限的意见》(草案)中对事业单位作出了如下表述:“凡是直接从事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文化生活等服务活动,产生的价值不能用货币表现,属于全民所有制的单位,列为国家事业单位编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关于事业单位的界定也处于不断发展中,1998 年《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2004年修订)中具体规定为:“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我国《宪法》《民法通则》都明确将事业单位划归为社会组织。

学术界对“事业单位”概念的界定和认识尚不统一,具体包括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成思危主编的《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中把事业单位定义为:“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各级政府、企业法人、社团法人或公民个人出资以及上述法人和自然人的某种合资形式依法举办的,依法自主运作,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独立法人。”①黄恒学在《中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中把事业单位定义为:“特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实行经济核算,提供非物质生产和劳动服务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部门的单位,例如学校、医院、研究机构等。”②娄成武等主编的《公共事业管理学》把事业单位定义为“公共事业组织”,指“以特定的公共利益为目标、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的组织,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包括民主党派等政治组织)、民主非企业单位。”③

从以上对事业单位的界定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应该至少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公益性。公益性事业单位是由政府投资兴办的为全社会公众服务的事业机构,是全体公民所享有的社会福利的一部分,如公办学校、医院等都属于这类事业机构。二是由国家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2004 年《国务院关于修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实施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应当加强对登记管理机关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三是以非营利性为主。这也是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原则性区别,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导致事业单位腐败的根本原因。按照国家规定事业单位分成三类:全额拨款、财政补贴、自收自支。目前将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全部推向了市场,由市场决定其生存状况。四是服务性。我国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教、科、文、卫等领域,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五是知识密集性。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性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的主要手段。

此外,国际上,通常把类似于我国事业单位的机构称为社会公益组织或公共机构,主要是指学校、医院、协会等单位。因此,对“事业单位”概念的界定,尚无国际方面的参考和依据,进而体现出中国特色的因素。

二、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等相关改革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也在积极稳妥地进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78—1993年):改革初期探索阶段

随着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为经济建设服务上来,事业单位在这期间改革的重点是试图改变事业单位原有的一些制度上的弊端,鼓励各类事业单位为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服务。党中央、国务院及中央有关部委对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尝试;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的尝试和探索,恢复了职称评审工作,开始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制,适当下放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权限,初步搞活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二)第二阶段(1993—1998年):改革持续推进阶段

随着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到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管理体制的新阶段,事业单位的独立法人地位得到明确,部分事业单位开始走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有条件的单位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等。

(三)第三阶段(1998—2006年):改革加速推进阶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事业单位在裁减冗员、大规模推行聘用制度、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完善分配制度、健全人事监督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很大程度上激发了自身的活力。特别是1998年,国务院颁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开启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速发展的进程。2004 年,国务院又发布《关于修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决定》,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四)第四阶段(2006—2011年):改革全面发展阶段

随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的实施与调整,原人事部于2006年颁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这是事业单位首次开展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明确“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其中,“现有在册正式工作人员”的表述,对岗位总量管理的对象与实施范围作出了原则性界定,也回避了岗位设置与人员编制的关系。同时,事业单位其他制度改革也全面发展,2008年,国务院通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8〕10号),并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工作;201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92号),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nlc202309051325

(五)第五阶段(2011年至今):改革深化发展阶段

2011年开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系列文件和政策,继续深化我国事业单位改革。201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28号),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国务院办公厅也发布《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办发〔2011〕37号)等系列文件。尤其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出指导意见,“对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继续实行机构编制审批制度,在审批编制内设岗;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的前提下,逐步实行机构编制备案制度,在备案编制内设岗”。2014年,国务院颁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三个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3号),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入深化发展阶段。

通过以上分析,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经过了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阶段,发展到持续推进、加速推进、全面发展阶段,最终发展到当前的深化改革发展阶段,可以说,以上改革的不同阶段也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在路径上存在着中国特色的因素,伴随着我国国家部门和机构改革的发展,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事业单位相关制度安排。

三、国家出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及相关政策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及相关政策归结起来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国家法律;二是国务院颁布的各项行政法规;三是由国务院各个部委出台的部门规章;四是相关团体规定等。归纳起来,国家出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及相关政策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重视,制定大量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关人事制度改革共同成为我国三大人事制度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及多个部委对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进行了改革的尝试和探索,并制定了大量关于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和政策。

1986年,原劳动人事部发布《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几项规定的通知》,通过相关规定开始对事业单位编制加强管理。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冻结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通知》,开始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进行规制。1998年,国务院颁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200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原人事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人发〔2000〕78号),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加大,从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的高度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行指导。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原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我国事业单位开始尝试聘用制试行工作,并签订聘用合同。2006年,原人事部出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事业单位开始尝试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对岗位总量管理的对象与实施范围作出了原则性界定。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颁布,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该法有关规定执行。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和《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28号),提出“要加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工作力度,加强分类指导,尽快实现岗位管理制度的全面入轨,实现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办发〔2011〕37号),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提上日程,并很快实施。2014年,国务院颁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较大进展,以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二)政策支持,级别由部门规章上升到国家法律

以2006年为界,1978—2005年近30年期间,国家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文件有67个,其中,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文件有6个,其他大多为国务院各个部委出台的部门规章和相关团体规定;而2006年至今的8年时间,国家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文件有29个,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有1个,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文件有5个,其他大多为国务院各个部委出台的部门规章和相关团体规定。可见,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有更多的政策出台以支持这项重大改革,并且出台政策的级别由部门规章上升到国家法规,表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出台文件的数量(绝对数)和比例(相对数)等方面。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并且根据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条例规定了聘用合同的期限、初次就业人员的试用期,明确了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条件,列明了聘用合同解除的情形以及合同解除、终止后人事关系的终止。条例未作规定的,依照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执行。

nlc202309051325

(三)分项改革,推进人事、工资、社保综合改革

通过对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政策文件的梳理,可以看出这是一整套的分项改革,包括人事、工资、社保等综合配套改革。

首先,关于事业单位工资的文件数量最多,有42个,比较重要的包括:1985年原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后奖金、津贴、补贴和保险福利问题的通知》;1988年原劳动人事部出台的《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合同制工人工资性补贴问题的通知》;1993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的通知》;2004年原人事部出台的《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的通知》;2007年原人事部、财政部出台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中有关问题的意见》。

其次,岗位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分类设置岗位有利于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实现对工作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调动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2006年原人事部发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开始试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2011年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审批编制内设岗,规范人事管理,搞活内部用人机制;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备案编制内设岗,赋予单位灵活的人事管理权。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中涉及岗位管理的文件有16个,比较重要的包括:2006年原人事部出台《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从2007年开始,原人事部联合有关部委出台关于新闻出版事业单位、高等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幼儿园、农业事业单位、体育事业单位、广播影视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卫生事业单位、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公路交通事业单位、水路交通事业单位、民政事业单位等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等。

第三,公开招聘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招聘工作,公平公正地选择工作人员,2005年原人事部发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要求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中涉及招聘与合同管理的文件有8个,比较重要的包括: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原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的通知》;2003年原人事部出台的《关于印发〈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问题的解释〉的通知》;2005年原人事部出台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等。

第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中涉及编制管理的文件有7个,比较重要的包括:1986年原人事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的几项规定的通知》;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冻结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通知》;1997年原人事部出台的《关于加强计划管理,控制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过快增长的通知》等。2006年,中央编办还出台了《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的通知》。

第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中涉及专业技术等级与考核的文件有5个,比较重要的包括:1994年原人事部出台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进行技术等级岗位考核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1995年原人事部、原劳动部出台的《关于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工作协调意见的通知》;1995年原人事部出台的《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的通知》。

第六,事业单位人事及相关制度中涉及社会保险的文件有5个,包括:1985年原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后奖金、津贴、补贴和保险福利问题的通知》;1999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原人事部出台的《关于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2005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原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出台的《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国务院通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8〕1号),并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工作,探索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2015年1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方面的改革开始启动,这也是继2014年国务院颁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来,我国事业单位重大系列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和进展。

最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中涉及纪律、处分与申诉的文件有4个,包括:1999年原人事部出台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停职审查期间工资处理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国家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纪律处分工资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201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出台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2014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规定》。

此外,中共中央组织部、原人事部联合相关部委制定相关行业部门的人事制度改革,例如,200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原人事部、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组织部、原人事部、卫生部出台的《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组织部、原人事部、科学技术部出台的《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

nlc202309051325

(四)分类改革,出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前已述及,2011年开始,国家出台系列文件和政策,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比较重要的文件包括:201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28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办发〔2011〕37号)等系列文件。尤其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出指导意见,“对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继续实行机构编制审批制度,在审批编制内设岗;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的前提下,逐步实行机构编制备案制度,在备案编制内设岗”。可以说,分类改革的提出是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创新之举,是针对我国国情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并指导下一阶段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

特别是2014年,国务院颁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入深化发展阶段。《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着眼于转换用人机制,强调要突出合同聘用、公平竞争、激励约束、权益保障,逐步实现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目标。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于激发事业单位内在活力,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可以说,《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不仅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撑,而且彰显了我国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创新思维。

小 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经过了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阶段,发展到持续推进、加速推进、全面发展阶段,最终发展到当前的深化改革发展阶段,可以说,以上改革的不同阶段也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在路径上存在着中国特色的因素,伴随着我国国家部门和机构改革的发展,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事业单位相关制度安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政策层次上都有所体现;同时,伴随着人事、工资、社保等多项改革的推进,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又呈现出综合性改革的特点;此外,通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创新举措,有效地解决了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出台,更是深化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并将成为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里程碑。

注释:

①成思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年,第134页.

②黄恒学.中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页.

③娄成武.公共事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页.

(作者系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人事代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篇4

框架:

1、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中国大陆社会保障模式

3、中国大陆社会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小组成员看法及启示

一、中国大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第一阶段:创建与调整阶段

第二阶段:停滞阶段

第三阶段:恢复与发展阶段 创建与调整阶段:

时间;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66年

内容:两项主体,三项补充 两项主体:

1、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 三项补充:

1、农村社队集体保障

2、社会救济

3、对革命军人的优待和抚恤 停滞阶段:

时间:1966—1978年 内容:

1、各级组织、机关被撤销

2、各项制度被否定和废止,社会工作无法可依

3、社保变成企保 恢复与发展阶段 时间:1978年至今 内容;

开始恢复国家--单位保障制(是指计划经济年代,建立在“单位体制”上的“低工资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职工作为单位人,生老病死全部费用都由财政和企业负担,个人基本上不用交纳任何费用。)正式进入国家-单位保障制向国家-社会保障制(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时期,完成了国有企业改革服务的历史使命。

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支柱,国家---单位保障制与国家—社会保障制并存

二、中国大陆社会保障模式

--中国现阶段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二元经济结构表现为城乡对立,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对立。实施这一既定目标的前提是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发展方向。中国城镇的社会保障模式

城镇社会保障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行为主体,个人是基础,单位负有缴费责任,社会承担补充和服务保障, 政府规范、组织社会保障。通过建立了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方式,构成了法定的基本保险、企业的补充保险、互助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保障社会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农村的社会保障模式

中国政府在农村地区推行过两项社会保障措施 ,即合作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随着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而社会养老保险也逐渐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养老形式根据担任主体的不同,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三种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的社会保障模式大部分是由国家和企业支助的,尽量保障农村村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制度不统一(按照《宪法》的精神和社会保障的原理,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但是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中在制度安排上有较大的差别,一部分社会成员享有较高的社会保障,而另一部分的社会成员只能享受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或者其保障待遇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和其他劳动者之间。在城乡之间,根据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劳动者一般享有政府提供的比较完整的社会化风险保障服务,而农村就没有这么多的保障,他们缺乏社会化的生育保障、就业保障、职业伤害保障、住房保障等。这几年推行的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水平很低,社会养老险实际覆盖率和保障待遇也很低。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劳动者之间,社会保障的待遇差别也很大。养老保障方面,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一般是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的两倍以上而在广大的农村,其保障水平和支持力度差距更是大。)

2、覆盖范围小(社会保险权是现代社会中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是覆盖全体公民的,也就是说,社会保障制度没有排他性。虽然说五险的覆盖范围基本全面,可以说是“应保尽保,”但是仍有一大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益尚未实现。从全国来看,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资金的征集对象主要是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及其职工三者缴费。但是仍有一部分的人参保率很低,他们是私营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以及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的人、外地农民工。原因主要是,制度设计不合理,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适应国有企业的,二是,政府认识不到位,社会保险执法不够。)

3、资金管理隐患大(近年来,随着资金管理的不断加强,行政方面的风险有所降低,但是社会保险基金仍存在着管理主体不明、投资渠道单

一、效率低下等问题。在通货膨胀的前提下,存在贬值的可能,且从长远来看,基金的增值能力和支付能力也令人担忧。我国的社保基金缺乏一个明确的投资运营管理主体。在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省市的社保基金是县级统筹管理,基金结余基本只是存在银行。我国的社保基金在投资运营渠道单一的前提下,安全性有保证,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存在贬值的可能,我国大部分省市的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都是用的混合管理模式,个人账户很大程度上被弥补于统筹账户在发养老金时的不足,且和统筹账户一并存入银行,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基金作用。这种模式必然会影响养老保险金的投资运营效率,也会导致养老保险金的头筹层次难以提高。)

4、社会保障法制性不强(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立法层次低;社会保障的法律监督弱)

5、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发展缓慢 对策

1、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社会保险制度健全与否的标志之一。是看其是否将应该覆盖的保险对象全部覆盖。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看,社会保险的扩大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将已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人群纳入,即现在制度内的城镇职工;第二步是将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人群纳入,包括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城乡结合部即将农转非的居民、乡镇企业及各类收入比较稳定的中小企业职工;第三步是将从事种植业的农民纳入。而且应该是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同时,应该尽早的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2、进一步推进制度整合(我国现行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由职工医保、城局医保、新农合和医疗救助组成,即“三险一助”,新农合与城居医保制度的性质完全不同,因此应该根据城市化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发展的趋势,按照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可持续性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积极推进两项制度的整合,逐步实现社保制度的统一性。)

3、加强社会保险资金的筹措机制(建立可靠、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一方面要继续扩大社保基金的征缴覆盖面和提高基金征缴率,另一方面要调整财政支出结余,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补充社会保障基金,包括发行社会保障长期债券、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等。)

4、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应尽快加强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依法规范和管理社会保障工作,健全社会保障基本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社保基金的征收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了保障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及时和足额到位,必须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征收管理制度和强有力的措施为保障。当前,在社保费的征收中时常出现协商缴费、拖延缴费、拒缴社保费的现象就是由于社保法律不够健全。结局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实施税费改革,尽快的健全社会保险的法制建设。同时,积极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建立统一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技术支持系统,实现现代化管理。)小组看法及启示

1、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减震” 与“稳定”功能

2、重视弱势群体与贫困人口

3、“社会保障制度”也要贯彻公平正义

4、“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建立联动机制

1、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减震” 与“稳定”功能

目前中国大陆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立法缺失、社会化服务发展缓慢、覆盖范围有限、统筹层次偏低、资金的筹措及管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社会保障制度在現代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扣完善現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加快社会保险各项制度建设,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发展社区化的社会保障服务等。可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作用。

2、重视弱势群体与贫困人口

重点考虑弱势群体,要用公平的理念来推进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主张起码在城乡的贫困人口的救济制度应该是统一。

3、“社会保障制度”也要贯彻公平正义

保障公平正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处理好分配领域中的关系和矛盾。

要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注意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发展慈善事业。保证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4、“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建立联动机制

人事代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篇5

1.2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重要性分析。

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在高校的管理工作当中发挥着比较关键的作用,对高校的人事管理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能得到有效促进,从而能够实现学校人力资源利用的高效率以及高效益目标。通过对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也能为学校以及教师的共同发展营造校园文化,对人才能得以吸引和培养[2]。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背景下,要能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深入贯彻,如此才能够实现管理上的优化发展,所以加强对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就比较重要。

人事代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篇6

中国的历史悠久,古时帝王政权更替是极为频繁,被权臣,大将或者外戚所夺权的有:西汉,东汉,东晋等;被其它民族所攻灭的有:西晋,北宋,南宋等;被农民起义推翻的有:秦朝,隋朝,元朝,明朝等。

因此,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防止权力的分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不断演变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了。帝王通过专制来加强自己的权力,达到控制臣民以及国家的目的,并且保证中央政府以及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历朝历代都不断从财政,政治,司法,军事等制度上不断完善。

最早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可以追溯到秦朝了。当时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可以稳定国家的政权,促进社会的安定。

政治方面:秦王自称“始皇帝”拥有一切大权并且建立中央集权的三公制度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度。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便于经济发展和国家统一。

思想文化方面:统一了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施行愚民政策。这些制度对整个社会影响深远!皇帝制度,郡县制度等都成为了以后封建王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西汉时期,汉高祖首先铲除异性王(韩信,彭越等),封同姓王形成诸侯。到了汉武帝时期,诸侯势力日益强大并威胁到中央政府,于是,刘彻颁布了“推恩令”来消弱诸侯的力量并且推崇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巩固中央集权。儒家思想代替道家成为了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到了唐宋元时期,唐太宗继续完善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下设工,兵,刑,吏,户,礼,六部。这样,分工合作,又互相牵连监督,消弱了相权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后来六部制度为各朝所沿袭。唐代的政治制度比较完善,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而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由于是黄袍加身夺取兵权,所以怕历史重演,于是将军权过于集中,军队力量加强,边防力量减弱,虽然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维护统一,但是造成长期“冗兵冗官冗费”的后果,最终导致北宋王朝积贫积弱,从而到了北宋中期出现了统治危机。元朝主要加强了对台湾,西藏等边疆的联系与控制,巩固了发展夺民族的统一国家。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的时期可是说是明清时期了。明清时期业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衰弱时期。此时,封建制度仅仅依靠正常的统治已经无法维持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剥削了,从而只能依靠加强皇权的绝对化,控制人民的思想。朱元璋时,立时千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了,六部的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直接领导的秘密特务机构-东厂,西厂的设立更凸显了专制制度的腐朽性。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中央政府采取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皇权具有绝对的权威了。清朝设置的军机处是总揽军国大计的中枢机构,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进一步体现,里番院的设置业空前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的控制管辖。清末的科举制度,也是为了选举官吏服务中央政府,加强皇权。文字狱兴起也对知识分子起了极大的摧残。此时,高强度的君主专制已经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当然,对于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分析情况。总的来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主要作用是积极的。能够有力于维护国家统一,有里于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但是,中国步入封建社会的后期,由于君权专制的过于集中,导致了腐败的出现,文化的衰败,并且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以及科技的发展。

历史证明,地方割据会大大消弱中央集权,而高度的中央集权又会造成政府财政危机,这是封建统治者无法解决的问题。皇帝虽然想拥有绝对的至高无上权力,可是又不能事事亲历亲为,还是需要放任权力给机构官员,而过于放任的权力又使得君王感到了威胁,这也是一个令封建统治者头疼的问题。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基本矛盾与发展总趋势?

两个基本矛盾: 一个是地方分裂势力和中央之间的矛盾

一个是中央内部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

趋势:一个是不断削弱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一个是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是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商周时期,经过了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但整个趋势是专制皇权日益加强。

一是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二是秦的统一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三是汉朝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达到了顶峰。标志是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对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法制建设、古代治乱兴衰与分裂统一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主要含义: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2、三个发展阶段:

(1)西周时期萌芽;(2)秦汉至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完善时期;(3)宋元至明清丞相权力逐步削减直至取消,皇帝集政、军、财政于一身时期。

3、具体内容(演变过程):

(1)萌芽——战国时期: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商鞅变法初步确立。

(2)创立——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其特点是皇帝掌握各种大权。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3)巩固——西汉:西汉推行郡县封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完善——隋唐:隋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完备。其特点是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把秦朝以来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科举制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做官,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

(5)加强——北宋: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其特点是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的兵权,财权、行政权和兵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

(6)新发展——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即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还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地区)和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的新发展,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当代省区的规模,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

(7)强化(或顶峰)——明清:明初把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和三司,采取八股取士。前清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特点是分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强思想控制。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

4、专制主义集权的政治特征:

①中国为农业大国,土广民众,于分散中求稳定需要集权;

②是封建地主阶级经济、政治需要的产物;

③封建社会早、中期进步作用明显:创造出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对外文化交流。也有对广大人民的统治、镇压加强的一面。

④晚清消极、反动作用为主:经济上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政治上拒绝民主,人民毫无地位;思想上禁锢、抑制科学文化发展。但也有维护国家主权、巩固统一的一面。

⑤专制主义本质上是政治文明的对立物,它滋养保守,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5、评价:

积极作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

①维护了国家的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防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③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消极作用:表现在封建社会后期:

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

②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6、近代以来,清政府对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维护、最终废除和复辟帝制活动:

①晚清王朝的维护:四次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

②最终推翻: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

③两次帝制复辟:袁世凯1915年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于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夏,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组织“讨逆军”乘机打败张勋。

(二)地方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三个发展演变阶段:(1)西周封国制(贵族等级制);(2)秦汉至宋郡县、州县制;

(3)元以后省府县制。

2、具体内容:(1)周朝的分封制(内容、作用);

(2)秦朝的郡县制和汉朝的郡县与封国并行制(内容和作用);

(3)金朝的猛安谋克制;(4)辽蕃汉分治制度(南北双轨制);

(5)元朝的行省制度;(6)明朝的废行省设三司和僧官制度;

(7)后金和清政权的八旗制度;(8)明清的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3、重难点剖析:

(1)分封制与郡县制

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在周朝以分封制为主,从秦朝统一全国起,以郡县制为主,也有分封制存在。在西汉和西晋两种制度并存,明朝也实行过分封制,但与先秦的分封制不完全相同。

区别在于:地方与中央的制约关系及其他地方权力的大小。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虽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时,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而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郡、县两级官员按能力选任,打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关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

(2)府兵制与募兵制

都是重要的兵制。从南北朝到唐朝后期,我国主要实行府兵制;唐玄宗起则实行募兵制。

区别:一是士兵职业性质: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与农业紧密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战时应征作战并自备武器、粮食等,军费由农民负担。军事结束,解甲归田。募兵制下的士兵应国家招募当兵,是一种职业兵,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由国家供给衣食,免征赋役。二是兵将关系: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募兵制下,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会导致军阀的形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此极有关系。

(3)猛安谋克制与八旗制度

都是女真人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都对各自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猛安谋克制由金朝皇帝阿骨打所创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八旗制度由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所创,是清代军事力量的核心。

(4)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在那里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这就是土司制度。

明朝永乐年间,贵州等宣慰司发动叛乱,明朝派军平叛,取消土司制度,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改土归流。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便大规模改土归流。其作用不仅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纷争的状况,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1)秦朝: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2)汉朝: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东汉末年,刺史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其影响是:刺史制度是一套严密的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随着刺史掌握州的军政大权,失去了监察的作用,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如后来的曹操和袁绍集团。

(3)北宋: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地方长官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以使他们互相牵制,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人事代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篇7

1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历程的演变

中国水利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可划分为孕育期(1949—1998年)、起步期(1999—2010年)、发展期(2011—2020年)和成熟期(2021年以后)4个阶段(图1)。孕育期是以水利工程建设为主的工程水利、传统水利,起步期是以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资源水利、现代水利,发展期是以人为本的民生水利。中国水利现代化经历60多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实践,完成了从孕育期到起步期再到发展期的演变,走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1.1孕育期(1949—1998年)

孕育期是以工程水利为主的传统水利时期。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凸显了水利的重要战略地位。经过几十年气壮山河的水利建设,我国初步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工程水利的实质是通过工程措施来除水害、兴水利,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内涵是研究水利与工程的关系,特别是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的措施和理论,以及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2]。这一时期的水利现代化是以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为特征的治水思想,水利建设的重点是修建好工程、管理好工程以及不断改进完善,使之发挥更好、更大的效益。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以工程建设为主的工程水利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防洪灌溉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兴建也为中国水利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时期,水利现代化侧重原始的供水管理,实行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多部门、分散管理模式,管理目标单一。水的特性表现为一种强公共物品,政府主要采用行政命令进行水利工程的投资和建设、水灾害的防治、水资源调配和管理。同时,出现了少量正式的法律法规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简称《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简称《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简称《水污染防治法》)等。

1.2起步期(1998—2010年)

起步期是以资源水利为主的现代水利初级阶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需求量增加、水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水灾害日趋严重。长江洪灾、黄河断流、淮河污染等标志性事件,表明中国面临着全面的水危机。严峻形势要求中国水资源的管理应从供水管理转向需水管理和全面厉行节水。1999年,水利部确立了“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新的治水思路。资源水利的实质是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及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其内涵是依托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调节功能,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建立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的节约型社会和经济发展体系,以及防洪减灾体系。具体表现为:① 在水资源配置和高效利用方面,早期是以“开源”为主的供水管理,侧重于供水水量的时空调配,2002年《水法》的颁布标示着治水思想从“开源”的供水管理逐步转向了“开源节流”的需水管理;②在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方面,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的“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味着,治水思想从以治污技术为主的单一水污染治理转向以综合管理为主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③在防灾减灾及洪旱灾害管理方面,2003年水利部提出的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从“农业抗旱”向“全面主动抗旱”的两个转变,意味着,治水思想从以工程手段为主的被动式洪旱灾害控制转向以综合风险管理为主的主动式洪旱灾害管理。

这一时期,我国侧重需水管理,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统一管理模式,管理目标兼顾社会、经济、生态。《水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水利现代化管理制度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用水户之间利益冲突继续加剧,中国开始注重水法体系建设和基于市场机制的水利管理制度供给,水资源公共物品的属性由强变弱,逐步走向市场化。一系列水利现代化管理制度开始付诸实施,如水资源的宏观调配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排污税、排污收费制度、灾害补偿制度、期权契约等[3,4,5],且先后修订了《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颁布了《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文件。

1.3发展期(2011—2020年)

发展期是以民生水利为主的现代水利中期阶段。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防汛抗旱事关生命安危,饮水安全事关身心健康,水利建设事关生存发展。21世纪以来,影响民生的突发水灾害事件频繁爆发,暴露出我国水利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如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病险水库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等。以人为本是一切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民生水利”,这意味着,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人为本的民生水利阶段。民生水利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为重点,以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为途径,以构建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人水和谐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保障,着力解决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存发展、人居环境、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民生水利问题,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民生水利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以服务管理的理念和措施为抓手,在防灾减灾、水利建设、水利管理、水利改革中突出民生,服务人民群众。

此外,在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实践进程推进的同时,水利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也开始受到关注。目前,水利现代化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是一些专家学者对此做了些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水利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6,7,8,9,10]、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评价[11,12,13,14,15]两方面;另一方面是由水利部办公厅、规划计划司、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共同成立的水利现代化研究课题组开展的一系列的、较为系统的水利现代化研究[16,17]。

2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启示

2.1中国水利现代化的成果

中国水利现代化的发展实践取得了长足进步,理论研究也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a. 水利现代化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对于水利事业的需求也不断变化,水利建设的重点内容也就有所不同。

b. 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水利”到“现代水利”、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再到“民生水利”的发展过程,伴随这一过程,治水思想从“征服自然、人定胜天”向“尊重自然、人水和谐、以人为本”的方向转变,同时形成了宏大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探索出民生水利的新方向,这些都为水利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c. 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与其治水思想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与制度供给,而这些管理模式与制度又较每一阶段的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d. 水利现代化理论研究成果比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特定历史时期下水利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水利现代化内涵和特征、评价指标体系、水利现代化推进策略等方面。

2.2启示

a. 水利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必须以动态的观点进行水利现代化建设。今天,中国水利现代化已经步入民生水利阶段,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和新的需求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和深化中国水利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b. 新形势下水利现代化建设应加强调水利管理制度建设和创新。现有的水利现代化研究仅停留在宏观概念、原则、指导思想、指标评价等层面,缺乏对水利现代化概念及内涵的全面解析,缺乏对水利现代化发展演变过程内部作用机理的分析,缺乏从水利自身发展规律角度去探求水利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影响因素及各种因素间关系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用于指导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发展管理模式与制度供给的理论分析框架。

c. 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和水情,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为行动导向,从制度创新角度展开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发展的管理模式与路径研究,分析政府主导下水利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设计多维动力下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的管理模式体系,寻找基于战略前沿目标的水利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路径,完善水利现代化实现的保障机制,从而有效促进水利现代化进程,达到保障国家各项安全、改善民生、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的目的。

基于上述启示,笔者提出基于制度创新视角的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管理模式与路径研究的构想:按照“问题提出—模式发现—路径选择—实践示范—政策建议”的逻辑,从制度创新角度研究中国水利现代化问题。首先分析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及历史演变,借鉴国外经验,立足中国国情和水情,界定新形势下水利现代化的内涵,展开中国水利现代化演变规律分析;其次,基于水利自身发展规律,设计多维动力下水利现代化发展管理模式,即不确定条件下和适应性管理理念下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约束激励惩罚一体化的水污染治理模式、人水和谐理念下和政府主导合作框架下的洪旱灾害风险管理及应急管理模式,通过多维情景模拟结果给出水利现代化发展的管理模式比较分析;再次,确定水利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找出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建立发展战略路径选择理论模型,并从制度、投入、供给和利益角度给出水利现代化发展的保障机制;最后,选取某一典型区域,分析该区域水利现代化历史演变进程,评判水利现代化水平,制定水利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构建水利现代化发展路径,通过示范研究,从国家战略、政策执行和政策实施3个层面,提出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政策、途径、措施及保障体系,形成有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发展管理模式及实现路径的一般理论,为国家制定水利现代化发展规划、政策和纲领性文件提供决策参考,达到促进水利改革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改善民生的目的。

3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的管理模式及路径选择

江苏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和经济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江苏省提出力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构想。江苏省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水利现代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江苏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保障。江苏水利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积累,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发展确立了一个理念、两个规律、三个统筹、四个任务的基本治水思路,即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把握水的自然规律(良性循环规律)和经济规律(效率优先规律),统筹城乡水利共同发展,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综合治理,统筹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的协调推进,发展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民生水利。

根据《江苏省水利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2004)及苏发[2011]1号文件制定的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结合江苏省洪水、干旱、水污染频发的现实水情,笔者提出了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管理模式及路径选择的研究框架,如图2所示。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动力因素应包括水资源供给与效率、水环境与生态保护、防洪减灾和水利发展保障4个方面。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模式,包括不确定条件下江苏水资源适应性开发利用、约束激励惩罚一体化的水污染治理、洪旱灾害风险控制及应急管理;构建水利现代化发展路径选择模型,展开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路径选择分析,旨在找出影响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符合江苏发展的、更具针对性的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对策措施,包括政府主导管理制度、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节水型社会的水价形成机制、利益协调的水利补偿机制等。

摘要:国家现代化需要水利现代化的支持和保障,水利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了中国水利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水利现代化取得的实践和理论成果,提出中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即以动态的观点,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和水情,基于水利自身发展规律分析,从制度创新角度研究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发展的多维动力管理模式及实现水利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江苏为例,提出了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的研究框架。

人事代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篇8

[关键词] 辅导员 专业化 职业化

一、我国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辅导员制度是为适应不同历史时期对高校人才的要求,在我国高校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为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发展过程可分为萌芽、初创、确立、低潮、恢复、发展和专业化、职业化七个阶段。

1. 萌芽阶段——政治指导员制度(1933年~1948年)

1933 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创办了第一所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军事院校——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7 年,学校迁到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日军政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在借鉴前苏联经验的基础上设政治指导员制度。学校对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学员编成若干大队,大队下设若干支队,支队下设若干中队,政治部给大队配备政治委员,支队配备政治协理员,中队配备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全面负责基层中队学员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为解放后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 初创阶段——政治辅导员制度(1949年~1953年)

1951年11月,政务院批准《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首次提出建立政治辅导员队伍。1953年,清华大学向高教部、人事部请示设立学生政治辅导员,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同志率先提出并建立了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政治辅导员的工作紧扣“政治”二字开展,随时掌握学生政治思想情况。这是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开端。

3. 确立阶段——政治辅导员制度(1953年~1966 年)

这一时期高等学校普遍建立政治部,负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次提出了设置专职政治辅导员的要求,开始明确辅导员的身份。1965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该条例以法规的形式将政治辅导员的地位、作用和学生工作等一系列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已经形成。1966年,全国各类高校普遍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政治辅导员队伍来源有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其他青年教师、应届高校优秀毕业生等。

4. 低潮阶段——政治辅导员制度(1967年~1976年)

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是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发展的低潮阶段。在极“左”思潮干扰和破坏下,各高校派斗不止,高校党组织被冲垮,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灾难性破坏,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挫折。

5. 恢复阶段——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制度(1977年~1989年)

这一时期我国政治辅导员制度得到恢复,在编制、职务聘任、岗位培训、职称评定、队伍管理等方面有了政策规定和依据。教育部针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起草并修订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这对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1981年7月,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辅导员工作从政治工作扩展到思想教育领域,明确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开始按学科专业化模式培养后备人才。但由于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政治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严重削弱,辅导员发展出现短暂的削弱。

6. 发展阶段——辅导员、班主任制度(1990年~2003年)

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中央总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纠正了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提出素质教育的工作理念,认识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性,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加深,从政策和体制方面进一步加强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辅导员制度没有明显变化,基本上没有超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的机构框架。辅导员队伍建设无实质性的突破,辅导员角色定位、工作职责呈泛化趋势。

7. 专业化、职业化阶段——辅导员制度(2004年~现在)

这一时期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各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史无前例,迅速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辅导员选拔、培训、管理、考核、激励的有效机制。辅导员队伍建设有了自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范辅导员队伍建设有了基本的依据。各类文件中统一使用“辅导员”称号,辅导员角色清晰,明确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并将辅导员定位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角色上。同时,明确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工作职责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社团指导、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帮困助学、日常事务管理等内容。

二、发展历程的特征分析

纵观我国辅导员队伍发展历程,社会与时代对大学生培养要求始终是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原动力与落脚石,辅导员队伍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专门化向职业化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职能化向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1. 社会与时代对大学生的培养要求始终是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原动力与落脚石

我国辅导员队伍发展与社会对大学生培养要求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工作重心始终围绕着我国教育指导方针进行。

建国初期,我国《共同纲领》中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可见,建国初期国家巩固新生政权,特别强调政治,因此这一时期辅导员工作“以政治为本”,主要满足政治的需要,辅导员职责比较单一,工作职能源于“政治”,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政治学习和思想学习。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教育方针也发生相应变化。1981年6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教育方针做了规定:“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经历文革之后的辅导员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恢复,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到20世纪90年代,辅导员工作开始转向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工作职责主要有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

党的十六大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强调和谐发展,提出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十六大在教育方针中,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拓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虽然只增加了一个“美”字,但在全面发展的内涵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别,标志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因而十六大以后,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进入到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阶段。辅导员工作由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教育、管理、服务、咨询、研究为一体的专业行为,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育人的工作职责。

2. 从专门化到职业化的发展过程

从职业发展角度来看,我国辅导员发展又经历了三个阶段:专门化、泛化和职业化。文革以前,我国辅导员队伍发展为专门化的初创阶段,辅导员没有独立地位,没有明确待遇,为专门化的政治辅导员,工作模式为兼职,还不是一种职业,仅仅是学生政治工作在高校内部的分化。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辅导员队伍发展进入到泛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辅导员身份明确但角色不清晰,工作职责泛化,没有规范的选用制度,岗位流动性强,队伍不稳定,少数专职,多数兼职,没有建立辅导员培养和培训机制。十六大以后,我国辅导员发展进入到职业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辅导员职责明确,岗位清晰,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选拔、培训、管理、考核、激励机制,从专业化的角度提升辅导员素质,队伍建设以专职为主、专兼职并存。

3. 从职能化到专业化的发展过程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我国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确立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并把教育工作者分为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长期以来,我国各高校把辅导员工作机构纳入到管理部门来设置,把辅导员列入到党政管理队伍来配备。从组织结构类型的角度分析,这是一种典型的直线职能式科层制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以垂直的直线等级职权关系为主线,权力集中,责任分明,命令统一,职能部门分担了直线主管的责任,增加了决策的可靠性,它突出了党对辅导员工作集中统一的领导和自上而下的职权关系,保证了信息和命令的传达与执行,体现了对直线主管负责、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的取向,机构简明,便于管理。这种工作组织结构是适应于以维持秩序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工作模式。

随着大学生人才培养要求的发展变化和辅导员角色的重新定位,这种组织结构已不能适应辅导员以学生为本全面开展工作的要求。2005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文件中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006年7月,教育部《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再次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这标志着辅导员队伍建设已从职能化走向专业化的发展道路,辅导员不仅仅是一名管理者,同时还是一名教育者,应当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质,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和技能,诸如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危机处理、生理健康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同时,辅导员还可以按照教师职务评定条例,评定讲师、副教授、教授职务,通过对专业职务的晋升,完成辅导员个体专业化的进程。

参考资料

1 清华大学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研究课题组.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四十年的回顾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3(1)

2 文建龙.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缘起及演变轨迹[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3 王道阳.我国高校政治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演变[J].思想教育研究,2007(5)

4 张志.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初探[C].山东师范大学,2007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

上一篇:牛蛙之死散文下一篇: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刘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