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024-11-28

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精选8篇)

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0.3       6

(二)已知126×45=5670,直接说出5670÷45和5670÷126的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这两题的结果,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三)引新: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吗?分数除法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除法.(板书课题: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演示课件:分数除法的意义)

1.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教师提问:半块月饼用分数怎么表示?求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就是求几个  ?求4个  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

2.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

列式:2÷4

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

列式:

教师提问:说一说结果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出结果的?

4.组织学生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练习反馈.

根据:  ,写出  ,

(二)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出示例1.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演示课件:分数除以整数)

(1)求每段长多少米怎样列算式?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得多少呢?

米平均分成2段就是要把6个  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  米是  米.

(3)教师板书整理.

(米)

2.教师质疑:如果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6段怎样计算?

也可以这样想: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列式是:

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6段,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列式是:

3.教师继续质疑:如果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怎样计算?

(米)

为什么采用转化成分数乘法这种方法比较好呢?

组织学生观察  在转变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讨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4.学生边概括教师边板书: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二)求未知数

1.                    2.

(三)判断.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

2.已知两个分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用除法解答.(    )

3.        (     )

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篇2

1.通过例2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

2.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如何区别、统一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两个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

1.说出下面各题的倒数。(投影出示)

2.把算式补充完整。(投影出示)

问:分数除以整数的法则是什么?谁不变?谁变?

生:被除数不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成它的倒数。(法则的本质)

问:分数除以整数是把谁变成它的倒数了?为什么?

生:把整数变成它的倒数了,因为整数处在除数的位置。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看谁最善于思考、分析,能正确的总结出计算法则。(板书:整数除以分数)

(二)新授教学

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90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问:①谁会列式计算?

板书:  0÷2=45(千米)

②根据什么这样列式?

生:根据“路程÷时间=速度”。

问:要求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就是求什么?

生:求汽车的速度。

问: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怎样进行计算呢?我们认真分析一下题意。画出线段图帮助我们寻找解题的方法。

师:根据你们说的老师画图。用一条线段的长表示1小时,把它平

问:怎么求?为什么这样求?

(2)要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怎么求?

算式变化形式:

根据上面的推导过程可得出:

这两个算式相等吗?

我们把这道题完成。

答:汽车1小时行驶45千米。

(3)观察算式:谁没变?谁变了?怎么变的?

讨论: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谁能说一说?

板书: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同桌互相说一说。

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

(4)根据我们总结出的法则,同学们试做下面两道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订正,错的说错在哪里,并改正过程。

(三)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

(1)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

(2)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问:第一个法则整数后面为什么要加上“0除外”而第二个整数后面就不加了呢?

生:第一个法则整数是处在除数的位置,除数不能为0,所以必须加上“0除外”;第二个法则中整数处在被除数的位置,可以是0,因此不必加上“0除外”了。

问:你看这两个法则一会儿变成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一会儿变成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把我们都弄糊涂了。你有什么办法记清这两个计算法则吗?请把你的好方法讲给你周围的同学听。看谁的方法最好。

问:这两个法则的共同之处在哪儿?谁愿意把你的方法讲给全班同学听?

生:这两个计算法则虽然叙述的不一样,但它们都是被除数不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成它的倒数。这样记就不会记错了。

2.把下面各题补充完整。

3.计算。在本上写过程,得数填在书上。

订正,指名把过程写在投影片上。

错的同学说明错因。

4.判断。对的举“√”,错的举“×”,并说明理由。

师: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敏捷,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同学们对每一道题都是认真观察、思考,这样我们就能避免出现很多不该出的错误。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课本第36页第1,3,4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是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这节课有两个难点:

第一是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采用了把例2的条件和问题分别解剖加以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根

助学生理解算理,效果很好。

第二是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应用。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混乱。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抓住了一不变二变这一本质。在练习中教师设计了一组对比练习。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说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掌握分数单位的特点。

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教学难点:对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理解。课题: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掌握分数单位的特点。

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了解分数的产生。

2、经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探究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2、通过揭示概念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教学难点:对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理解。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了解产生。

1、师:三年级时,我们曾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可是,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2、出示课件(古人度量物体长度图)

a请学生说一说: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b师:古时候没有尺子,人们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每两个结之间的一段表示一个长度单位。人们发现这块石头长三段多一点,于是在旁边记录的人提出疑问:剩下的不足一段,这样应该怎么记呢?也就是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该怎么办呢?

(出示像图中那样打结的绳子,边演示,边说明。)预设:生答用分数。

c师:哦,有的同学说用分数,可以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也有这种情况。

3、出示课件(把桌上的东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a请学生说一说这两个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b再说一说把桌上的东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可以怎样平均分? c每样物品每人平均分到多少?

4、小结:像刚才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另一种数---分数,有了分数这些结果就能准确的表示出来。所以,分数是人们为了适应生活和工作需要而产生的,并且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一定要努力掌握它。

5、了解分数的历史。(出示课件,请生默读)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

1、师:刚才我们说到日常生活中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可是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分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2、课件出示:你能举例说明四分之一的含义吗?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四分之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请生说图意: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追问:这样的2份呢?三分呢?

3、请生拿出手中的纸片,说一说。

要求:要指着图来讲,手势比划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图都是用1/4表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预设:生1:分的东西数量不一样,有些是一个物体,有些是一些物体。生2:同样是1/4,但表示的东西不一样。

5、明确单位“1”的含义:对,不管是一个苹果、一个圆形、一条线段、几个苹果、4根香蕉、8个面包我们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强调:这个1要用双引号,因为它不单单表不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

6、师:谁来举例说说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举例,出示课件,再次强调单位“1”的含义。)

7、明确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板书)a生齐读。

b玩游戏:请生说一个分数,其他同学举例说明分数的意义。c同桌互相说一说。

8、课件出示P62“做一做”。师:这道题的单位“1”是什么?

师:根据分数的意义,你能说说这几个分数1/

2、2/

3、3/4所表示的意义吗?

9、回顾分数的各部分名称,明确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师: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子、分数线、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师:分子表示所取的份数,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总份数。

过渡语:分数它不仅有分子和分母,它还有分数单位。我们都知道不管是那个自然数,它都是由很多个1组成的,所以1就是自然数的单位。不管是多大的物体他都是由很多个1立方米组成的,所以1立方米就是体积的单位。那么,你们猜分数的单位是什么?比如3/5它是由一个一个的1/5组成的。所以它的分数单位就是?(1/5)师问:那么分数单位所表示的意义你能根据分数的意义说出来吗?

(二)分数单位的意义

1、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板书)

2、举例说明:2/3的分数单位是1/3,2/3里面有2个1/3。师问: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可以组成1?

3、课件出示P64页第8题 指生说每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三、分层练习,深化理解。

1、课件出示第63页第1、2、3、4、5、8题。a指生回答

b说一说什么是单位“1”,这些分数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分子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分母呢? c分数单位是多少?

四、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猜猜一共有几枝?理解单位“1”不同。

2、课件出示:填空、判断。

3、课件出示:思考下图中涂色占全图的几分之几?

五、归纳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单位“1”的含义,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意义。)

六、作业:练习册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原因有以下三点:

1、学生上一次接触有关分数的知识是在三年级,所以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很陌生,基本已经忘记。由于课前没有复习,所以学生没有很好的接受新知。

2、教师在本节课知识的讲授方面虽然面面俱到,但不深入,讲解不够细致。导致学生对于分数的意义这一知识点模棱两可,在练习中频繁出错。

教案: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篇4

课题: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备课组:六年级数学备课组(李文娟)

学习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同学们我们先来观察生活中的几幅图片,这些数都是什么数呢?生答(百分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二、出示目标

下面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能用百分数描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过渡:有信心达到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很好)怎样达到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82-83页“做一做”以上的内容,重点看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理解并识记百分数的意义。思考:

(1)图中的65.5%、34.5%、120%、241%分别表示什么?百分数怎样读、写呢?

(2)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过渡:自学指导明确的请举手。下面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四、先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看书、思考。

五、做一做

(一)“做一做”前的准备,口答思考题,白板出示答案。

(答案)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而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追问:百分数后面能不能带单位?为什么?

不能,因为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所以不能带单位。

(二)做一做

过渡:刚才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谁的检测题能做全对,时间7分钟,请看检测题:

1、写出下面的百分数。

百分之一 写作:

百分之二十八 写作:

百分之零点五 写作:

2、读出下面的百分数。

17% 45% 99% 100% 140% 0.6% 7.5% 33.3% 121.7% 300%

3、下面的分数是否可以用百分数表示?把能用百分数表示的数写成百分数。

(1)一堆煤重

吨。10017。10037(3)五年级参加合唱队的人数占合唱队总人数的。

100(2)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本年级学生人数的

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中做错的题。

六、议一议

(一)同桌交换试卷。

(二)实物投影仪公布答案。

1、写出下面的百分数。

百分之一 写作: 1% 百分之二十八 写作: 28% 百分之零点五 写作:0.5%

2、读出下面的百分数。

17% 读作:百分之十七 45%读作:百分之四十五

99% 读作:百分之九十九 100%读作:百分之百或百分之一百 140%读作:百分之一百四十 0.6%读作:百分之零点六 7.5%读作:百分之七点五 33.3%读作:百分之三十三点 121.7%读作:百分之一百二十一点七 300%读作:百分之三百

3、下面的分数能用百分数表示的写成百分数,不可以用百分数表示的写“否”。(1)一堆煤重 91 吨。(否)100(2)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本年级学生人数的。(17%)10037(3)五年级参加合唱队的人数占合唱队总人数的。(37%)

(三)学生对照答案,对的打对,错的打错。

(四)了解学情:全对的同学举手,口头表扬。

(五)讨论纠错,请做错的同学把出错的放在展示台上,让做对的同学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不出示、不讨论做对的题)结合做错的题,师生小结。

(六)拓展延伸

1、判断。

(1)一袋饼干重50%千克。()(2)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45%。()(3)分母是100的分数都是百分数。()(4)25%的计数单位是1%,它有25个1%。()

2、趣味数学

百战百胜()十拿九稳()一箭双雕()百里挑一()半壁江山()

3、过渡: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七、练一练

1、读出下面百分数。

15% 读作: 100% 读作: 7.5% 读作: 0.1% 读作: 180% 读作:

2、写出下面的百分数。

(1)一批货物,已经运走百分之四十一。(2)李大爷家今年总收入是十年前的百分之四百。

3、请选择合适的数填空。

55% 100% 120% 1.7%

1.老师希望理解百分数意义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2.一本书已经看了45%,还剩下()没有看。

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篇5

知识与技能: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真假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与特点,能正确区分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和分数交朋友。那么哪些事物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呢?你能说说吗?(一张纸、一条线段、一个圆、一堆苹果都可以平均分,从而产生分数。)这些我们就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二、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收集分数。(提供操作材料:三张纸。)

1、任意折一个分数。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请问这张纸能看作单位“1”吗?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通过折和涂用这张纸表示出一个你喜欢的分数。

学生折分数然后汇报(并贴上黑板)。

2、让学生说分数大家折。

同学们刚才表示出了自己喜欢的分数,下面有谁来说一个分数让大家来折一折。

(1)学生说出真分数

如:折3/4。学生折后展示。

师:你们是怎样表示这个分数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x份,涂了这样的x份。)

师:请问把谁看作单位“1”?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观察发现,得出结论:比一张纸小。即比单位“1”小。再加上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能把这张纸占满?

(再让学生出分数折,如果出的分数是真分数,就让学生想,然后说说,不折。)

(2)学生说出假分数

如:折“4/4”。学生折后展示。师:说出这个分数的意义?它的分数单位?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几个1/4?正好是一张纸。即等于单位“1”。

如:“5/4”。

师:谁来说一说5/4是什么意思?你们能把它表示出来吗?

分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活动)

指名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表示的5/4。(学生汇报)

让学生对所展示的图自由提问,展示的同学进行回答。

(一张纸不够怎么办?为什么第二张纸也要平均分成x份?这个分数的单位“1”是什么?要是把两张纸看做单位“1”可不可以?)

得出结论,比一张纸大,即比单位“1”大。

让学生再说几个这样的分数(板书出来)让学生想怎样折。

(二)给分数分类,总结概念。

师:现在黑板上有了这么多的分数,如果陈老师要你们给这些分数分类,你能分吗?你准备按怎样的标准来分?

1、学生讨论,小组合作给分数分类。

2、学生汇报,师板书。

3、总结出真分数、假分数的特征并板书。

4、学生读真、假分数的概念。

三、实践应用

1、判断下列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课件出示)

2、说出分母是17的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是17的真分数和假分数。

3、用分数表示各图的涂色部分。(课件出示)

4、判断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们又了解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五、板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分母真分数< 1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 篇6

江苏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3-54页。

教学目标: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能用分数表示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结果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实践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抽象能力。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难点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具学具:

课件,4张一样的圆形纸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出示情境图:把3块饼干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尝试探究 1.教学例2。

(1)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怎样列式?

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你是怎样想的?(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那么,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1÷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1张圆形纸片,把它看作1块饼,按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

(2)学生操作,了解学生是怎样分的和怎样想的。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分的?(3)小结: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4块。完成板书。2.教学例3.(1)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该怎样分,怎样列式?

用3张相同的圆形纸片表示3块饼,按照题目的要求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2)学生操作,了解学生是怎样分的和怎样想的。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分的?(3)小结: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3/4块。把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 3除以5,商是多少?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小组交流。(4)总结归纳。

师: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们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再动手操作时,要让学生分小组活动,以利于学生互相启发,通过合作完成“分饼”的任务。对于操作的结果,还应充分利用。

设计意图:用示意图或者其他手段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到:3个1/4块是3/4块,3块的1/4也是3/4块。

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 a÷b=a/b 讨论:b可以是0吗?(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不能是0。)

3.做“练一练”第1题。学生填写后,集体订正。

4.教学试一试。学生尝试填空。问:你是怎样想的?

指出:两个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5.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填写,要求说说填写时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及时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解决问题

完成“练习八”第3题、第7题、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2: 1÷4=1/4(块)

例3.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 3÷4=3/4(块)

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 3÷5=3/5(块)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篇7

教材第75~76页内容及练习与应用第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用分数的有关知识,熟练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4、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组织学生整理知识要点,体验自己学习的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熟练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

2、小组讨论书上的三个问题。

指名汇报。约分和通分的根据是什么?

约分要约到什么为止?什么是最简分数?通分一般用什么作公分母?

二、练习与应用

1、做第1题。

下面的涂色部分可用哪些分数表示?还能说出其他分数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做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说说自己的想法。

3、做第4题。

可以用直线上同一个点表示的数,有什么特点?

你准备怎样找呢?学生完成约分,说说哪些分数相等?学生独立画点。

5、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方法。

6、第6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

引导比较A三道题目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

B算式中选择的除数有什么不同?

C从中还能想到些什么?

沟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联系。

7、第7题

练习后加强对比

引导学生区别清楚:一、第一个问题是求平均每条童裤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需要把5米看做单位“1”,并把它平均分成6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分数不注明单位名称。二、第二个问题是求平均每条童裤用布几分之几米,要把5米等分成6份,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结果要注明单位名称“米”。

三、课堂总结

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篇8

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数学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教材77、78页及练习十八的内容。

2)收集生活中应用到百分数地方的知识。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让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体验百分数的优点。

教育方面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的应用意识。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科与生活联系起来。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77、78页及练习十八的内容。

学情分析

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通过类比类推理解思路。

根据学生学段的特点,教学中应开放课堂,推广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3)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熟知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区别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意义。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用从百度搜索的相关知识)

学法:合作探究,自主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相关材料,找到了很多教案作为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小学教学网有关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多媒体课件PPT,给生直观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索。

教学过程

活动一:师生交流,充分感知

师:同学们课前了解并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好吗?

生:我在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68.5%,绦纶23.5%,晴纶8%。

生:我在酒瓶的商标上找到了酒精度11.5%。

生:我在牛奶盒上找到含乳量≥60%,脂肪≥3.5%。

生:我在亲亲果冻找到“中奖率为100%”。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百分数,虽然没学过,但都会读出来,我真佩服你们!这么多的百分数,说明了什么?

生:百分数的用途很广。

生:百分数很重要,生活中离不开它。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充分感知百分数,并创设了平等交流的氛围,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活动二:合作探究,充分感悟

师:老师也收集到了好多百分数,看,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课前把百分数圈出来,用课件展示)

(在这里用简单的两个百分数,自然地进行了环保教育。)

师:人们这么喜欢用百分数,你们想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生:百分数是什么样的数?它到底有什么用处?

生: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哪些地方可以用百分数?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 写法。)

师: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的意义。

(学生拿出手中的材料,进行认真的思考、交流,准备汇报)

生:我收集的是: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68.5%,绦纶23.5%,晴纶8%。我的理解是把衣服的成份看作100份,其中棉占68.5份,所以68.5%表示棉占衣服成份的68.5%;涤纶占23.5份,23.5%表示涤纶占衣服成份的23.5%;晴纶占8份,23.5%表示晴纶占衣服成份的8%。

生:我收集的是:太平洋的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49%,我的理解是把海洋总面积看作100份,其中太平洋的面积占49份,49%是太平洋面积与海洋总面积比较的结果。

生:我收集的是:中奖率为100%,我的理解是如果你购买100次,100次都中奖,100%是表示购买次数与中奖次数的比率。

师:从同学们的理解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也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师板书)

师:刚才我们通过想一想、比一比、议一议理解体会了百分数的意义,那百分数与我们学过了分数到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小组合作研究讨论,并作好记录)

生:我们组认为它们的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分数有时可表示这种关系,有时只表示具体数量。写法也不同。

生:我们组补充,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容易比较大小,一看就清楚。

生:分母是100的分数不一定是白分数。

(评析: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创设了“现实数学”的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百分数的意义及优点,同时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互助合作中得到交流、沟通,碰撞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活动三:主动应用,拓展升华

师:通过努力,同学们对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得相当透彻了,那么你会写百分数吗?会写请到黑板上写一个百分数。

(学生有一拥而上,写出各种各样的百分数。)

师:同学们写了这么多的百分数,你能任选一个说说它的意义吗?生:我选50%,这节课我举手4次,老师让我回答2次,我回答的 机会占举手次数的50%。

生:我选96%,第三单元测查我们班及格人数44人,几个率约占全班人数45人的96%。

生:我选120%,它的分子比100大,有意思,比如工人一天要生产20个零件,结果完成24个,完成的占生产任务的120%。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不能应用百分数的意义,用一句话表达对自己或同学、老师的满意率?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0%。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5%。对李志的满意率100%。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5%。对同桌的满意率50%,对老师的满意率95%,因为同桌上课时老是吵我,而老师没有发现。

上一篇:驾校场地租赁合同范本下一篇:小学四年级作文: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