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数学精彩课堂(精选13篇)
魅力数学精彩课堂 篇1
上小学的时候,最害怕数学了。上初三的姐姐也常抱怨数学难,公式多,习题繁。她说老师上课就像是“填鸭子”,从来不管学生是否喜欢学,能否消化理解。怀着对数学的深深恐惧,我升入了初中。
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我发现新课改使数学课堂由以往的沉闷无趣变得幽默轻松;使我们从课堂的奴隶变成了学习的主人;使我们真正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讨究。我认为新课改非常成功,它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师的精心引入,激发了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老师通过创设数学情景,从上课的一开始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力和兴趣。记得在讲有理数乘方时,数学老师拿了一张纸走进教室说:“这张纸厚度大概为0.1毫米,那么对折一次厚度变为多少?”同学们齐答:“0.2毫米。”教师接着问:“那么对折30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厚度是多少?同学们各叙己见,有的说30毫米,有的说60毫米,大胆点的说3米,小胖说的130米引起大家的哄笑。这时老师却说:“NO,NO,NO。经过计算,最后的厚度为107374.1824米,超过12座珠峰的高度之和。这里用的计算方法究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乘方>”。老师还鼓励我们大家,我们每个同学只要肯花时间,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像这张纸一样,通过积累,厚积薄发,创造出惊人的奇迹。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起来,这节课气氛热烈,大家的反应非常积极,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二老师教法灵活,增强了我们的课堂参与意识。
小学的时候,老师忽视了教育的情感因素,将复杂的教学活动局限于固定的枯燥的知识传授中;而新课改下,初中的老师们不断改进教法,因材施教,调动了同学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记得老师在讲解比例的等比性质时,让我们小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试验:将一大杯糖水分成了若干份,先尝一尝,然后混合在一起摇匀,再尝一尝。对比前后甜度发生变化了吗?然后根据这一事实,你能提炼出一个数学结论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学习激情被点燃,深刻体会并掌握了等比性质。
三老师重视操作,使我们在“做”中领悟数学的乐趣。
老师常说:“听来的记不准,看到的记不牢”。只有亲自动手做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记得在探究“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会是什么图形时?”老师让同学们带来萝卜、土豆、苹果等进行动手切割,我们很快得到了结论。在学习“轴对称”时,老师让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精美的剪纸艺术,使同学们轻松愉快的掌握了“轴对称”知识。正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我们自己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而发现的,这里有我们自己的情感体验、自我独特的联想和创意,所以这些发现理解最深、记忆最牢。
感谢新课程改革,它使许多像我一样原本讨厌数学、害怕数学的同学改变了对数学的偏见,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增添了学好数学决心和勇气。从而使我对生活增添了热心、信心和勇气。我想,新课标、新课改、新理念、新教法,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知识和理念,更多的是对人生的不断深入理解和感悟,使我们在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研究、探索、发现中,逐步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使我们慢慢脱去花季雨季的稚嫩和纯真,走向沉稳、冷静和成熟。
魅力数学精彩课堂 篇2
一、注重调动情感因素
俗话说:“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要用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用特殊的教学智慧倾倒学生, 用特别的教学艺术感染学生, 这些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原动力, 是拉近师生关系、缩短师生距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法宝。现代心理学表明:尽管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智力活动, 但它在智力活动中具有原动力和调节功能, 是智力活动的情感动力系统。因此, 为了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要把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放在首位。教师必须没有选择地关爱每一个学生, 必须有区别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正视个体差异) , 以深情地投入唤起学生“要学、乐学”的真情回报。师生间和谐、民主、相敬如宾 (而不是相敬如冰) 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张弛有度, 兴趣盎然。数学是枯燥的, 但如果我们能有效营造情感氛围, 数学学习也能充满趣味, 富有韵味, 值得回味。
二、注重教学策略的创新
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在课堂教学。然而, 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个多变的过程。因为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呈螺旋式的上升便是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
1. 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界的同仁一致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 能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心理学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 会把学习看成内心满足, 不是当负担。”可见, 提高课堂效率要以激发兴趣为切入点, 创设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情境, 提出具有诱惑力的问题, 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 讲等比数列求和时, 我引入故事来创设情境:一个穷人到富人那儿借钱, 原以为吝啬的富人不可能将钱借给穷人, 可谁知这次富人一口答应, 只是借还款方式特别:富人每天借给穷人1万元, 连续借30天;第一天穷人还富人1分钱, 以后每天所还钱数是前一天的2倍, 30天后互不相欠。穷人觉得很划算。你能用数学的思维告诉穷人他真的很划算吗?问题一出, 学生兴趣盎然, 为后面新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如, 在讲解《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内容时, 我从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幸运52猜商品价格》游戏入手, 引导学生体会、分析、归纳迅速猜价的方法。师生通过共同分析主持人“高了”、“低了”的依据,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如何才能更快地猜中商品的预定价格。通过比较得出最快地竞猜方法———二分法。通过游戏,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就在身边,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数学。”
2. 在选择研究性课题方面。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 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增加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统计、概率、导数、向量等内容, 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都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极好素材。那些结合生活实践、社会热点之类的研究性课题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带着兴趣出发, 效率可想而知。如在节能建筑逐渐推广的今天, 太阳能热水器日益普及, 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等知识测算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热水器安放的倾斜角的相应变化, 可使正午时阳光直射热水器, 从而取得最大热效率?根据你的研究你可以向热水器安装人员提何建议?足球运动员射门时的角度、球速与守门员扑球时的移动速度有何关系?如何才能将球射入球门?足球运动员在何处射门最好 (不考虑其他因素) ?这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研究性课题,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 提升了学生对数学课堂的浓厚兴趣。
3. 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
教学不仅让学生继承, 还要让学生去创造。精彩的语言、恰当的教法、明晰的课堂指令, 是扩大视野、发展思维、鼓励创造的必要途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问题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推敲课堂教学的尝试层次, 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阶梯。因此, 我们应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来设计教学, 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 努力引导学生自主钻研, 鼓励他们求异创新。
4. 在培养的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方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研究、探索习惯一旦养成, 学生便能摒弃唯命是从, 墨守成规的不良学习习惯。我们只有充分相信学生, 才能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 才能激励学生释放他们无穷的创造力, 就能达到叶老所说的“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
总之, 提高课堂效率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教师只要潜心研究教学策略, 活化学习过程, 既给知识, 又给“钥匙”, 就能创造、提升令社会、家长、学生满意的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韩蕊.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0. (25)
[2]李腾勇.如何顺利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J].科技信息.2009. (23)
感受数学魅力,预约精彩课堂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提高 课堂效率 教学情境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课堂是一个教学互动、师生共同发展的成长历程,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生命,也是当今课改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在有限的45分钟里让我们的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1、创设情境,培养探索精神
数学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是否保持与发展。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兴趣的产生,往往要靠外界的刺激和诱发。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兴趣的倾向性,从而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确保教学目的的达到。我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性质时,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操作情境:让每个学生做出一张等腰三角形的纸片,等腰三角形的大小可以不一样,先把纸片对折,让两腰重合,引导观察:发现了什么现象?尽可能多地写出结论,也可以合作交流。学生通过动手、观察、思考和交流写出了如下结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两底角相等,两腰相等,∠ADB=∠ADC=90。即AD为底边上的高,∠BAD=∠CAD,即AD为顶角平分线。通过让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得出了数学结论,更好地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头脑无疑是有价值的。教师应尽可能的让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体验和感悟中成长。
2、自主探索,诱发个性张扬
教育的本质是民主,只有平等的民主,才会有真正的自由,才会有自我个性意识的真正觉醒,惟有自我意识的真正觉醒,才会有个性潜能的释放。黄沙如海,找不到两颗相同的沙粒,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我们的课堂需要个性张扬的学生,而不是乖顺的服从。我们可以允许学生与老师激烈的辩论;可以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有效的个性发展。
3、学案导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案导学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自学能力的个别差异不同,“学案”应在课前适当时间内发给学生,让其提前展开自学。数学学案首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全新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性质这一节时,可以给出这样的尝试题目。
A组
(1)直线y=kx+b(k≠0),k能反映图像从左向右看是上升还是下降,k>0时,图像是____,k<0时,图像是____。b能反映直线与____轴交点位置。当b>0时,直线交在其____半轴上,当b=0时,直线经过____点,当b<0时,直线交在其____半轴上。
(2)已知y=kx+2,则当k____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B组
已知一次函数y=-3x-b,当x的取值范围是0≤x≤3时,y的取值范围是-11≤y≤-2,求b值。
本学案体现了个性化教学的主旨。教师由主演成为导演,走下高高的讲台,认真地为学生指导学法,让学生的探究活动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
4、运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同时,形象直观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例如:在讲“直线、线段、射线”这三个概念时,我设计了课件,让学生主动,形象地获取知识。具体过程如下:先将一条弯曲的橡皮筋映在屏幕上,然后拉紧,以曲衬直,强调直线是“直的”接着把拉直的橡皮筋又向外延长,显示“延伸”的动态过程,一直拉到屏幕显示不出来为止,以说明直线是“无限长”的,进而使学生获得“直线无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的认识。在讲射线时,可将一端拉直,一端不动,使学生获得“有一个端点,一端无限延伸”的认识。而在讲“线段”时,则只将弯曲的橡皮筋拉直,则不能延伸的演示,这样通过媒体形象的演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刻。变"苦"为"乐",体验到"领悟"的欢乐。恰当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坚信只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更新观念、活用教材,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生活理念建构数学课堂,课堂就是舞台,举手抬足都有“戏”,只要我们每堂课都能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挖掘出趣味因素,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投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得到精彩的预约,感受数学的魅力。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參考文献:
[1]刘晓波,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2):35---36
[2]梁有年. 加强探究式教学 全面实现课程三维目标[J]. 中学教学参考, 2010, (29):13---14
魅力数学精彩课堂 篇4
看很多老师的文章,会说到数学怎样怎样的枯燥,怎样怎样的乏味,甚感不解。数学怎会枯燥乏味呢?自幼喜欢数学,总觉其中有不尽的乐趣:少时跟同学一起钻难题,跟老师为不同的思路或结果争得面红耳赤;现有幸成为一名数学老师,引领孩子们一起钻研、探讨问题,跟老师们一起学习,一起争论,真可谓是乐在其中。这次的课题学习又让自己对“数学好玩”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收获很大,现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下关于趣味数学课堂的理解。
一、用爱演绎趣味,用趣味演绎爱。
有句话说“爱就大声说出来”,我这里讲“爱就尽情表现出来”。老师要善于把对学生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享受你的爱,而孩子则会以几倍的爱回报给你。偶尔课堂上,有学生会忍不住捣蛋一下,马上会引来很多孩子不约而同的“怒斥”与制止,即刻搞定,“捣蛋生”吐吐舌头红红脸,我仍保持着应有的风度,这感觉真好,一种被爱包围的感觉,让你更喜欢他们,这即是一个良性循环。俗语道:亲其师,信其道。亲近某一位老师,会特别相信他,特爱听他布道,这“爱”又会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又让孩子产生爱,产生对数学这一门科学的爱,这又是一个良性循环。爱的氛围,还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的情感发展,让学生体会如何去爱与被爱。
二、用激情带动激情,用兴趣带动兴趣。
情绪是会传染的,激情更是如此,它的感染力能让人热血沸腾、情绪高涨。老师的激情会直接感染到孩子们,有激情的课堂是充满魅力的,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激情,老师还应带有对数学浓浓的兴趣,用自己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兴趣,试想一个对数学不感兴趣的老师,如何去带孩子挖掘数学的趣味。这里激情与兴趣不是表面做做样子,更不是说说,应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留露,用激情教学带动激情学习,让兴趣引导带来兴趣研究。
三、锤炼课堂语言,让语言焕发魅力。
非常佩服李玲老师的课堂语言,精炼简洁,准确到位,充分体现了李老师深厚的基本功,很值得学习。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需要老师在实践中不断的思考、积累经验,不断的学习与反思。同时我感觉幽默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做一个幽默的老师会让课堂充满轻松与快乐,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深深抓住孩子们的心,使课堂充满魅力。
四、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手动起来、脑动起来、口动起来。
数学是一门适合于动手操作的学科,老师应善于创设情景和条件,利用一些有趣的形式展开活动,让学生乐于动手操作、尝试,急于探索、交流,善于疏理、总结,边做边思边说边想。让探究知识的过程印象深刻,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在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但不要让操作的好玩冲淡了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不可让学生因操作产生思维的断层。曾经看过有些课,老师设置的动手形式很多,学生忙忙碌碌操作下来,到最后却仍糊涂着,在这里操作反而牵绊了学生的思维,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吴正宪老师有句话:“学生只有懂了,会了,才感兴趣。”这话说得真好,这是对数学真正的兴趣,师首先要教明白,给孩子们积累学习经验的机会,孩子们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才能感其乐趣。动手只是一个形式,一个好玩的形式,一种手段,一种帮学生探究的手段,养成如何解决问题的行为和思考习惯,充分感受数学的好玩而更加热爱数学,这里蕴涵着老师太多的智慧。
五、关注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学,每一个知识点的突破都离不开逻辑,在设计各个环节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在一节课中始终顺着一条线步步深入,层层理顺,最后至豁然开朗。在整个引导过程中,老师应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紧跟学生思维,要把学生的思维捋成一条线,步步紧跟,让学生钻进去,一路走下去,直到终点,那种酣畅淋漓之感,让学生走进去就不想出来。“老师,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这就是我要的效果,这就是对数学的兴趣。切忌走走停停,或反反复复,学生思维已走到这儿,兴趣关注点已在这儿,因我的教学设计不是这样,我硬把它给拽回去,致使学生的思维出现断层、混乱而踏不准节奏,从而对数学的兴趣大打折扣.下面我用刚刚学过的五年级上册的《梯形的面积》来举例我带孩子们是如何疏理的:
从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如何探究而来作为切入点,把学生的思维引进:通过转化法,把新知转化成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解决新的问题。长方形的面积=长 * 宽
‖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 高 (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 高
‖ ‖
三角形的面积=底 * 高/2 (大小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可以转化成一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
让数学课堂精彩起来 篇5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此,笔者借助《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计算式题》一课,设计了两个不同的教学方进行教学,从中获得了一些感受和体会,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教学实践
教学设计1:
一、复习铺垫
(1)投影仪出示准备题
48-20+15 56÷7×4 24+19-30 2×8÷4
学生计算后,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例3 90-8×5
魅力数学精彩课堂 篇6
构建魅力课堂
——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魅力课堂”教学大赛
暨“名师大课堂”观摩体会
金秋十月,我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一行10人走进中原腹地——河南,参加“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魅力课堂教学大赛暨第四届名师大课堂观摩会”。此次观摩活动名师荟萃,专家云集,精彩纷呈,有来自四川、广东、湖南、浙江等11个省的优秀教师赛课,有潘小明、朱国荣、贲友林等名师献课,更有刘加霞、任景业、张良朋、刘富森、殷现宾等专家讲座。通过此次观摩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数学课堂的精彩,领悟到了数学课堂的魅力。
“魅力课堂”倡导者们认为:理想的课堂教学分三重境界:一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的底线,因为“无效教学”或者“低效教学”是对学生生命的一种浪费;二是高效的课堂教学,即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目标;三是有魅力的课堂教学,它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思维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着活力、内聚力和爆发力。通过学习、研讨和反思我们认为魅力课题应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回归自然——化繁琐为简易
让课堂回归自然是教育的本质体现。一人、一黑板、一 粉笔、一群学生、仅此而已,别无他物。
江苏名师贲友林有三个问题问得很深入:一是,教这么多年的书,你是越教越聪明还是越教越愚蠢?二是,你对于你所教的这门学科,是越来越有兴趣还是越来越乏味?三是,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师,你是越来越幸福还是越来越痛苦?他教书的第一个十年专注于挖空心思的教学设计和美轮美奂的课件制作,虽然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屡屡获奖,但是每天伴随自己的除了荣誉就是繁杂、忙碌、辛苦、疲惫。第二个十年中,有一天突然意识到如果每一天都像去过那样教学,那将是越教越痛苦,越教越自闭。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将复杂喧嚣的课堂变得简洁、清晰、流畅,最大限度地释放教师和学生的身心。
在《年月日》这节课中,他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路。课前学生通过自己看书、上网查阅资料,梳理自己对于年月日认识和问题。课中从教者从学生“知道的”入手,引导孩子们在汇报、交流、反思中开展学习,学生被推到了学习的前台,教师变成了学生背后的组织者、追问者和点赞者。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少了教师的指令,多了学生积极参与;少了丝丝入扣的教学环节,多了师生间的精彩生成;少了以模仿为主的练习题,多了学生真实的错误和疑问。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快乐,教师教得简单、教得精当、教得轻松。
二、着眼思维——变传授知识为发展思维
北京教育学院刘加霞教授说: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等,会随时随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
山东的李彬然执教六年级数学广角《数与形》,这节课以两个问题为切入点推进。第一个问题:从1开始的n个连续奇数相加的和是多少?第二个问题:100张桌子拼在一起一共可以坐多少人?第一个问题的解题方法是将加法问题转化为正方形点阵图再观察,第二个问题的解题方法是将拼图问题转化为乘加算式再计算。教者没有局限于只解决这两个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感悟解题方法后的数学思想:以形助数、以数解形,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既帮助学生沟通了数与形的联系,又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数学思维的就隐藏在一个个数学例题、数学活动、数学练习和综合应用之中,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细心发现,耐心引导。
三、挑战自我——让创新的火花迸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歇动力。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潜在的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需要设计有挑战的学习任务。
浙江名师朱国荣老师在执教的《对策问题》时,由“9、7、5”和“3、8、6”两组扑克牌比大小开始,巧妙地创设了一组又一组挑战性学习任务,随着挑战难度的增加,学生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创新火花不断迸发。朱老师的智慧点燃了全班孩子的智慧。
在随后的讲座中,朱老师结合课例重点向我们阐述了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六种策略:撤梯子,从层层铺垫到直面问题;破唯一,从单一封闭到多元开放;做深刻,从指令操作到自主探索;究原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有然;重综合,从单一训练到综合应用;求变式,从机械训练到灵活应用。
四、突出人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由北师大心理学院著名教授林崇德老先生领衔的学生素养课题组近期发布了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张良朋教授提出数学教师需要打破“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思想,让数学课堂充满“人文情怀”。
眉山章慧老师在执教《厘米的认识时》始终做到“微笑、轻声、躬身、多听”(任景业的评价);在课堂学生“想说就说,自由发挥”(张良朋教授的评价)。学生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培养。
湖南的周凯老师执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构想。周老师一开课就直接给出结论,引导学生验证结论的合理性。教者不断地追问学生 “你相信吗?”“你有什么办法证明这是正确的?”这节课,学生不仅理解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更重要是质疑精神、科学态度这两颗种子深深地植入了孩子的心灵。
刘加霞教授说: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课堂的魅力关键是教师的魅力。因为教学活动中,“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行为和表现的情绪是影响学生情绪和学习效果的主因。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要用一生的时间准备一节课 ”。“争做魅力教师,构建魅力课堂”需要我县所有教师,不懈努力,不断追求。
展示语言魅力,感受精彩课堂 篇7
关键词:语文阅读,语言,魅力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在阅读教学中凸显语言的魅力, 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 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 在阅读实践中实现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此次, 我就以《语言的魅力》一课的阅读教学课例来具体阐述。
课文讲的是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给一位行乞的盲老人木牌上添加了几个字, 帮助老人行乞的事, 说明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 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依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 我选择让学生抓住文中重词、句、段, 朗读理解、感悟文本内涵。
我以语言的魅力为突破点, 按照:“寻找有魅力的语言——感受有魅力的语言——学说有魅力的语言”的思路进行教学。
一、在阅读教学中寻找有魅力的语言
课前, 我引导学生背诵春天的诗句, 使学生既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又感受到语言的另一个魅力, 那就是有魅力的语言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 把语文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由此我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语言的魅力》, 并相机指导“魅”的写法, 提醒学生注意它是半包围结构, 第七笔竖弯钩要写得稍长些, 要托住里面的未字。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 锲而不舍, 养成习惯, 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本节课, 我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以教师的范写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 潜移默化地渗透语言文字的训练, 逐步形成语文能力。
接下来, 我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对课文逐段分析的方法, 而是直奔重点: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最有魅力的语言是哪一句, 学生很快找到了:“春天到了, 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 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然后我紧扣语言文字, 抓住关键词句, 让学生默读静思, 找出添字前后行人和盲老人行为和心理变化的语句品读感悟, 这样就避免了过于琐碎的提问, 肢解课文的分析,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整体性很强。而当学生汇报行人的表现时, 我抓住关键词“无动于衷”, 让学生参与板书, 重点指导“衷”字的写法和用法, 提醒孩子注意这是一个形声字, 利用课件出示这个字的声旁、形旁及演变过程, 让学生了解它的本义和引申义, 做到了字不离词, 用咬文嚼字的方法理解巧妙地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透过“无动于衷”这个词, 学生的朗读既表现出对行人的指责, 又表达了对盲老人的同情。这以点代面的指导, 很好地体现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梯度与层次, 使学生掌握了抓住关键词及相关语句体会的方法。
二、在阅读教学中感受有魅力的语言
承接上一环节教学, 我通过对比, 凸显语言的魅力, 并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意识:“春天到了, 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于是, 我带领学生直入课文第六自然段, 寻找语言的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 以利于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第六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 我设计的思路是, 先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找出文中描写春天的语句读一读。通过谈画面、播放春天的图片, 学生陶醉在春天的意境中。
此环节, 以读为本, 指导学生带着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与陶醉再读描写春天的语句。利用多种形式的读:有学生潜心会文的默读、朗读;有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 并请学生评价我们读得有何不同, 意在引导学生了解排比句的特殊读法, 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朗读技巧的指导;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背诵, 在情感与技巧的指导基础上, 调动学生当堂背诵的兴趣, 用填空的形式给学生“搭桥”, 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背诵, 体现朗读指导的梯度与扎实。积累和内化了的语言, 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学生情趣盎然。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后, 我便范读引领:“是的, 春天是美好的, 那蓝天白云, 那绿树红花, 那莺歌燕舞, 那流水人家, 怎么不叫人陶醉呢?”紧接着, 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 感受盲老人的世界。借由刚才的情感铺垫, 我使用引读法, 指导学生感悟品析:“春天到了, 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个中心句:
当衣着华丽的绅士在欣赏蓝天白云时, 盲老人叹息地说: (生接读) 春天到了, 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当贵妇人欣赏绿树红花时, 盲老人心酸地说: (生接读) 春天到了, 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当我们小朋友在欣赏莺歌燕舞时, 盲老人失望地说: (生接读) 春天到了, 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当我们和爸爸妈妈去感受流水人家时, 盲老人绝望地说: (生接读) 春天到了, 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这鲜明的的对比, 让孩子们设身处地地感受到盲老人的处境悲惨, 与文本产生共鸣。在此情感基础上, 我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 把自己当作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及来来往往的行人, 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 将自己深切独特的体验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语言和精神在同构中获得新生, 学生们背诵此段也就水到渠成。
随即, 我出示 (课件) “‘春天到了, 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 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 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 就在于它能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这样的句式, 学生们有感而发, 感悟这句话的魅力就在于它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心。学生的感悟得到了提升, 思维品质得到了锻炼, 语言魅力所在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在阅读教学中学说有魅力的语言
在这一环节中, 引导学生迁移阅读学过的课文《难忘的八个字》中, 伦纳德老师对自卑残疾的小女孩说的一句话:“我愿你是我的女儿!”感悟这句话的魅力就在于它能令人心生温暖、终身难忘。随即, 巧妙地进行课后习题的处理, 再指导让学生像诗人一样, 用上“可是”说一句有魅力的语言。老师由扶到放, 由仿到创, 体现了训练的梯度。在拓展迁移时, 老师引导学生用有魅力的语言, 联系生活为水管旁、草坪边、花坛边说、写提示牌, 把语文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切实地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透过课文这扇窗户, 去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从而激励学生博览群书、锤炼语言。
总之, 这节课紧紧围绕着“春天到了, 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有魅力的语言而展开, 体会它的魅力所在, 同时指导学生学习运用魅力语言, 让课堂真实、朴实、扎实, 体现出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色。
参考文献
[1]田本娜.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8.
[2]朱作仁编.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发挥语言魅力 成就精彩课堂 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用语;精彩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效果是由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决定的。尽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非常先进,但离开语言,就会寸步难行。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语言要准确规范
教师要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用艺术化的形式诉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在耳、脑、心灵之处留下深刻的烙印。教师深刻、生动、形象的语言会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陶冶、渲染和鼓舞。只有这样才能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为了匆匆完成教学进程,不经意间却忽视了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像“look here”“go home”“Class begains”“listen to music”等,稍不经心就会说成“look at here”“go to home”“Class begain”“listen to the music”,以形成口误。长此以往,会给学生灌输错误的语言知识,不利于听力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准确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清晰明了地表达。反复让学生听到标准的语言,持之以恒,定能带给学生一个准确、流利、规范的教学用语环境,使学生乐学、爱学。
二、语言要精练明了
语言精炼,就是要求教师用少的语句表达丰富的内容。课堂教学强调“功夫要用在刀刃”上,可有的教师唯恐学生“吃不饱”,课堂语言很冗长,机械重复,长话连篇,这样的语言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更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如:当我们在用到“Are you ready?”时,我们可以直接用“Ready?”来代替。当我们第一次给学生分组的时候,我们可以指向相对应的学生,直截了当的说:Group1、Group2......而不用再繁琐地说:These students are Group1\Group2.在提问时,可以将“Who can have a try?”简化成“Who can try?”,师同时可以做举手的动作来提示。特别是在低年段,比如在“听录音”环节,就可以用‘listen”代替“listen to the tape”。再如用“Attention”代替“Pay attention to your spelling/pronunciation,“Do you understand?”可以简化成“Understand?”“Read after me”可以简化成“Fllow me”,“Once again”可以简化成“Again”。这种简化了的课堂用语,才更有利于教师表达自己的指令,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
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当我们找不到更简单的词汇将活动的要求表达清楚时,不妨用最简单明了的课堂用语,如:Follow me.Look here.Again.等。只有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课堂教学规律的语言,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才有利于学生大胆地表现。
三、语言要富有情感性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更应做到这一点,做到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以真实的情感激励他们上进。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打动学生的内心,使学生保持乐观舒畅的学习心境,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借助语言的感染力,也能传达出一种信息。教师语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都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听觉效果和情感共鸣。教师在讲授重点内容时,可以把语气加重或适当停顿;也可采用低声调、慢节奏来强调重点内容,给学生留有思考、回味的空间。同时英语教师也应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上好每一节课,当走进教室时,亲切地向学生问候:“How are you?Welcome to our class again!I’m happy today.Are you happy?”
此外,英语教师的语言情感还体现在语气的变化上,如“气短声促”的语调会给学生以紧迫感;“气徐声柔”的语调会给学生以温暖感;“气满声高” 的语调会给学生以喜悦感。
四、语言要富有激励性
对学生的错误,我们要给之以引导和教育,用信任的眼光来赏识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对学生的回答,我们应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增强自信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好英语;对优等生我们应毫不吝惜地用:Great,Super,Excellent,Wonderful等简单的褒义词来表扬他们。每当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回答正确时,教师可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说:“Good job!”然后点头致谢:“Thank you.Sit down please.”對待回答错误的学生,则应给予纠正和引导并鼓励他:“Come on.”对他们学习中的每一个进步,我们要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给他们以赞扬和鼓舞,为他们锦上添花,让他们再创辉煌,体会成功的快乐。对那些需要鼓励的中等生或学困生,我们应抓住优点进行及时鼓励和表扬,如:You can be best next time!这样效果会更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有效运用课堂教学语言。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时刻刻做有心人,寻找语言的艺术魅力,发挥语言的最大功效,追求我们课堂教学的精彩一幕!
参考文献:
1.鲁子问.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魅力数学精彩课堂 篇9
中南小学 罗艺宋
我国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学生学好数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兴趣在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通过桥梁进入数学大门,研究、探索数学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教师应注重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激情、激趣,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魅力数学精彩课堂 篇10
那天的数学课上,刘老师说了这的样一句话:“课堂因差错而精彩。”——简短而意味深长。
六年级的上半个学期,我们学习用正比例解应用题。通过书上的几个例题的学习,我们得出了:正比例图象都是直线上升或下降的。就在我们要解决下一个问题时,范安琳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不可能是上下起伏的折线而一定是直线呢?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便是在为她解答困惑中度过的。争论了一会儿,我也有点儿困惑了。我发现别的同学也略显困惑。老师让范安琳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我们这才明白了她的意思:如果数轴上的数据不按顺序排列,那图象就不会呈直线上升或下降。原来范安琳是忽略了数轴的特点。
精彩导入,创设魅力的地理课堂 篇11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个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良好的开端,就像是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钥匙,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的质量高低,与教师是否精心地设计导入有很大关系。精彩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精神饱满的投入到课堂学习最佳状态中去。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寓教于乐,故事导入
在教学中巧妙运用故事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学习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入学习角色。
例如:在讲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澳大利亚有众多的天然牧场,丰富的地下水,温暖的气候,又没有大型的食肉动物,适宜饲养牛和羊,于是牛和羊的数量快速增长,但是新的生态问题又出现了。牛和羊在草原上排出了大量粪便,平均每天在草原上要留下一亿公斤的粪便,粪便遮盖了牧草,牧草无法进行光和作用,因而引起牧草成片死亡,同时还滋生大量蚊蝇。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给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提出了难题。经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认为,从我国引进蜣螂,俗名叫屎壳郎,它专门以粪便为食,以土裹粪,用土掩埋起来,作为“育儿房”,孵化的幼虫以粪为食。于是屎壳郎飘扬过海到澳大利亚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去了,帮助澳大利亚解决了难题,大草原又恢复了勃勃生机。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澳大利亚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原因有哪些呢?当学生听到我讲到“屎壳郎飘扬过海到澳大利亚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去了”的时候,学生大笑,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带着笑意去阅读本课的内容。
二、生动直观,媒体导入
媒体教学的优点是: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增强视觉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课中,我用非洲传统音乐,结合动态直观的视频,展示了浩瀚的沙漠、高大茂密的雨林、无际的非洲草原上种类繁多的珍禽异兽,配有旁白解说,带着学生走进非洲,心灵感受非洲这片充满生机而又神奇的土地,让学生知道这不是贫瘠的大陆,而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大陆。学生陶醉在迷人的情境中,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解非洲更多知识的学习中。
三、引发思考,设疑导入
“疑”是思维的起点,因而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设置学生感兴趣而又耐人寻味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思考,主动去探究问题,寻求答案。
例如在《地形图的判读》一课中的学习中,我是这样引入:我国西南特种兵狼牙大队的孤狼小队接到上级的一项任务,要消灭一个恐怖组织的基地,于是孤狼小队展开的细致的调查,制定作战方案,并成功消灭了恐怖组织的基地。这个片断让你想到什么?学生甲说:我想知道,我国西南特种兵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什么?学生乙追问:取得胜利的关键是要调查恐怖组织所在的位置,地形如何,是否要制定好地形图?学生提出的疑问很到位,我因势利导: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如何绘制和阅读地形图。让学生设置疑问并引发思考,留给学生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使之带着疑问走进课本,走进生活,获得更多的知识。
四、智慧结晶,诗词导入
诗词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文学艺术宝库中,有众多的优秀诗文包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倘若能巧借诗词来导入新课,将会给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时,我朗诵了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学生听完这首诗后,马上提出问题:陈毅在诗中说的“江”指哪条江?这时我展示亚洲的地形图,告知这条 “江”是澜沧江,然后指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流经线路。通过观察,得知它是一条国际河流,流经六个国家,发源于我国,最终经东南亚注入太平洋。这样学生就了解了这首诗描述了我国与东南亚中南半岛山水相连的特点,从而加深了这一地理知识的印象。
又如:在学习“黄河的忧患”时,引用了我国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因为是地理课,听到这首诗后,学生就想知道诗中这个“天上”指什么,“海”指的又是什么。于是导出了本课要学习黄河发源的山脉和注入的海洋,达到教学目的。
让数学课堂焕发魅力 篇12
一、在实践中学习数学
儿童天性好动, 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可以这么说, 儿童是伴随着实践活动一天天长大的。 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亲身体验, 使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而理解抽象的知识, 获得成功的体验,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 概念的教学本是枯燥乏味的, 但这位教师最后组织的活动———比比哪一格站的人多, 让人耳目一新。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男生女生都想在尽可能小的空间里 (1平方米) 多站几个人, 于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 有的甚至把外套脱下, 肩并肩、背靠背, 团结一致的样子任谁看了都会感动。 面对此情此景, 有谁还会说, 数学教学是艰涩无趣的呢?
二、课堂气氛要活跃
课堂气氛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着非常大的凝聚力, 学生能够用轻松愉快的心情上好一节课, 他这节课的收获一定很大, 也能充分证明这个老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节课就成功了。 要想课堂气氛好, 就得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投其所好, 讲其想闻, 要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如, 当学生认识了大月、小月后, 我用商量的语气问学生:刚才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 想不想跟老师做个游戏? 老师说月份, 说到大月, 男生握握拳, 说到小月, 女生拍拍手。 学生听到“男生握握拳, 说到小月, 女生拍拍手”, 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游戏中, 学生都提高警惕, 注意听老师的问题, 甚至有学生还会评价同学的表现, 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又如在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求平均数》这一节时, 课前对学生说:“现在是植树季节, 学校决定明天举办‘爱我校园栽树活动’, 每人都要种一棵花。 ”第二天学生都带着花苗来到学校, 把树苗放在教室前, 等候老师的安排。 上课时, 老师走进教室对学生说:“同学们都非常热爱校园, 为美化校园出了一份力, 学校对你们有爱校如家的精神感到非常高兴。 ”同学们听到了老师的表扬个个面露笑容。 老师接着说:“为了合理种植这些花苗,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花苗的名称说出来, 班长做好记录。 ”然后班长说:“九里香7棵, 鸡冠花10棵……”班长报完数后, 老师问:“同学们, 刚才班长所做的过程, 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做什么好呢?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为这个过程起名字。老师说:“请不用急, 我们翻开课本第38页看看才回答。 ”同学们立即翻开课本仔细地看着, 一会儿就争先恐后地回答说:“这个过程的名字叫做 ‘简单的数据分析 ’。 ”老师说:“对了, 同学们真聪明, 这也叫做统计, 同学们明白了吗? ”“明白! ”同学们齐声回答。 整个过程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同学们的互动、阅读、理解得出来的, 学生轻松理解了什么是简单的数据整理,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其实老师刚走进教室就表扬学生为的是减轻学生思想上对学习的压力, 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上课, 以接触感知到认识理解,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老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轻松, 记得牢固。
三、数学问题要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为此我们要创造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实际活动的机会,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 比如在教学完《相遇问题》的例题后, 教师问:“在现实生活中, 只有例题中这种行走的情况吗?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 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后, 教师可让学生将提出的问题重新编成应用题, 自己探究解决;又如《元、角、分》教学中, 开展模拟购物活动, 给你10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样文具? 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 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 每门功课的节数……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让学生既对数学内容进行了拓展,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四、把课堂还给学生
当代数学教育首要提倡的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 由学生通过一系列动手、 动脑的实践去学数学, 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自己得出相应的结论。 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出课堂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 给学生创设可供实践的情境。 如, 在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 我是这样教学的:先复习长方形的面积, 再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问:长方形的面积你们会算了, 那么, 你有办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大家利用手中的工具, 在小组里交流、讨论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生经过充分探索, 想出了这些办法:生1:在平行四边形里画边长是1厘米的方格, 平行四边形里有12个方格, 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 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 生2:我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来, 再拼成长方形, 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 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 因此,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生3:我沿着平行四边形中间的高剪下来, 再拼成长方形的。 这样的教学轻松又有趣, 而且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魅力数学精彩课堂 篇13
摘要:数学知识中蕴涵着众多的审美因素,教学中重视对数学美简单、统一、对称、奇异等特征的揭示,让小学生深切地体会数学概念的明确精练、数学命题的简洁严谨、数学公式的简明概括以及数学方法的新奇奥妙,一定能充分地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树立攀登数学高峰的崇高理想,从而主动、勤奋地学好数学知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各种数学素养、能力,诸如上面所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等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人格的塑造注入重要之源泉。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美教育育人魅力
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已不仅仅是关心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而应特别关注每一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小学数学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对于数学教育与教学而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发现数学美、创造数学美并将数学美传递给学生,激发他们对数学科学的爱好与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严谨的思维习惯,使他们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在数学概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量的方面的本质属性在人头脑中的反映。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关数、形以及各种运算关系的概念是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由于编写者的精心考虑和准确表述,这些概念无论是在定义、应用还是在讨论其相互联系时,都充分表现了其固有的逻辑性、简洁性、对称性和有序性。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是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美、简洁美、对称美和有序美。用符号和字母表示概念,是数学简洁美的集中表现,通过简单的字符串反映各种数量运算,易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可以收到集中、一目了然的效果。如教材中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图形上的点(特别是顶点)、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图形中的线段(射线和直线)、用符号“∠”表示角、用h表示图形的高等。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是这方面最突出的典范,仅用0、1、2、…、9这10个数码,结合位值原则可以很方便地表示出任意一个自然数,加上分数线、小数点又进而可表示出一切的非负有理数。这种简洁美不仅能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应是受益于诸如穿着之简约而不失大方、做事之简练而不失条理等各个方面。
二、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
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贯穿于小学教学的始终,计算方法的教学和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充分理解和领悟小学数学计算中所蕴涵的美学因素,用以指导和改进自身的教学。计算中的美学因素主要是:法则的统一美、定律的对称美、过程的有序美、方法的简洁美和技巧的奇异美。
如,寻找数列3,12,21,30,39,…和2,6,18,54,162……等的规律,乍一看不知如何下手,而正是这种纷繁杂乱的外表常使学生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这时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就会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从比较相邻两项的差和商入手,去发现规律性,从而举一反三,掌握识别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一般方法,并进而培养学生解答更复杂问题的能力,进入“柳暗花明”的美境。教师的这种引导学生通过困惑中摸索,终于豁然开朗,启发学生经历羊肠小道的盘曲,开通一条思维坦途的能力正是实施数学审美教育的需求。这种引人入胜的安排、渐入佳境的体验,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创造和美的享受。此时,一种执著的品质、一种渴求的心态已悄然扎根于学生心中,我们相信:不管是现在还是今后面对何种挑战,我们可爱的学生已经喜欢了这种“笑对逆境而重生”的体验啦! 三、在几何初步认识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
几何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尽管小学数学中介绍的.几何知识比较肤浅、比较零碎,只是认识一些常见形体的基本特征,学会计算一些特殊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掌握测量、画图等简单技能,但其中已经蕴涵着图形对称、变换奇异、公式简洁和体系统一等诸多美学要素,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几何图形中的对称美,是以均匀、平衡、相对相称为标志的美学感受,是几何图形和几何变换的重要内涵。
四、在应用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
应用题是用语言文字叙述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而求未知数量的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题是数学知识学习的起点和终点,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现行教材中,应用题的教学分布于小学各个年级,在其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过程中,综合汇聚和应用了小学数学几乎所有的基础知识,集中而突出地展示了小学数学的美学内涵,充分发挥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功能。因此应用题中培养学生的美学思想非常重要。应用题中数学美感的培养会更全面,因为它综合性更强些,可以说是集概念、计算等知识技能为一体;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影响也应更系统全面些,体验也就更多些,只要我们潜心钻研、精心设计、认真教学,多姿多彩的人格魅力必将在学生身上展示出来。
【魅力数学精彩课堂】推荐阅读:
数学课堂的魅力之源06-24
用魅力打造数学课堂06-07
数学课堂评价语的魅力12-28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魅力06-09
“生活活水”让数学课堂充满魅力(徐月琴)12-04
数学教学的魅力05-11
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12-11
让学生领悟数学的魅力11-20
让学生感悟数学的魅力01-04
数学教师如何展现个人魅力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