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新课堂

2024-08-31

魅力新课堂(精选12篇)

魅力新课堂 篇1

摘要: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使得传统课堂的师生定位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变。本文通过一堂以学生为主体, 师生角色转换的课堂教学尝试, 来凸显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的准确定位, 让教师与学生对各自角色进行合理定位和协调, 加强心理与行为的沟通,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力争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真正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学生,角色定位,感悟

近年来, 我区大张旗鼓地推进“高效课堂”活动, 究其实质, 就是要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课堂这一舞台上, 主角应该是学生,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策划和组织, 尽可能让每一位“演员”展现自己的“才艺”。但长期以来, 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 经常出现喧宾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 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来关注和实施课堂教学, 尽可能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教学内容, 拉近课堂与现实的距离, 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大力提倡与学生共同讨论, 并在适当的情况下, 组织学生走上讲台, 发动学生自主选择和确立教学内容。也就是说, 教师要将书本外、课堂外与学生成长有关的知识引入课堂, 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把学生培养成生活的主人、教学的主体。

新课改的理念要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真正动起为来”, 这事实上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教师们肯定都知道“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这一教育学原则, 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却自觉不自觉地调换角色, 把自己滔滔不绝的讲解摆在了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我也曾经以口语表达的标准流利, 语调的抑扬顿挫, 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听、说、读、写等等作为一个好英语教师的标准和尺度。于是, 我严格地要求自己, 不断地提高自己“讲”课的能力和水平。久而久之, 课堂就成了我的舞台, 学生成了忠实的观众。三尺讲台, 任我驰骋, 使我的自我感觉越来越好, 但学生的成绩却没怎么见长。我偶尔反思还不得其解, 直到尝试“高效课堂”, 切实还学生以主体地位, 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原来是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完全调动, 所以考试成绩却难以大幅提高。这个问题的“瓶颈”是师生角色错位, 教师包办代替, 学生被动接受。课堂好比一个舞台, 主角应是学生, 而教师的硬性“灌输”“填充”不管多么生动都是本末倒置或者定位不准。

真正理解了新课改的理念后, 尽管极不情愿但我还是选择了改变。我开始在我的英语课堂上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尽可能还学生“主体”地位,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下面是我一堂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验课。这节课是陕旅版小学英语第五册中第八课When is your birthday?按以前的教法, 我会用近乎三十分钟的时间向学生介绍重点句型、“四会”词语, 甚至再三地重复, 反复引领诵读, 学生只是机械地“复制”。但这样一来, 学生的主体地位难见踪影, 学生的大脑不去思考, 主动学习当然就成了空话。这次我是这样尝试角色转换的。

首先, 组织团队。我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为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不直接称其为学习小组, 而是让学生给自己的小组命名, 如“女子先锋队”“蓝天雄鹰队”等。每个小组6至8人, 要求他们随时准备接受“演习”任务。另外, 预留2至4名学生作为“评委”和“领导”一起参与考评。这样, 无形中会创设一种竞争气氛,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其次, 任务驱动。我把教材内容分解并提出三个问题 (任务) , 分配给不同小组, 要求学生在10分钟时间内先自主预习课本内容, 然后各组内相互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 进行口语交流, 在基本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推选代表 (队长) 。任务一, 说出家庭成员的生日, 由第一分队完成;任务二, 调查组类成员的生日, 由第二分队执行;任务三, 当你想知道某人的生日时该怎么用英语问, 又该怎么用英语来回答, 由第三分队去执行。

再次, 效果评价。十分钟后, 部署完毕, “演习”正式开始。在人人进行口语训练的基础上, 第一组综合组员意见, 推选出口语标准、语法准确的“队长”发言:My father’smymother’smy grandpa’smy grandma’smy aunt’smy uncle’s birthday is...教师评价:精炼、准确, 这类问题一定要突出该名词的所有格。第二组发言:Liu Ting’sGao Wenli’s birthday is...这一部分的评价任务交给学生代表完成。评委甲点评:很好, 但必须补充人名的正确书写, 尤其是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评委乙点评:要注意相应的名词所有格。第三组发言:When is yourhisher birthday?MyHisher birthday is in JanuaryFebruaryMarch...评委丙点评:句型语法正确, 单词发音标准。

最后, 效果巩固。学生相互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 根据课本内容和课标要求学习知识。教师则筛选问题, 设置“情境”, 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教师以主持人的角色出现, 要求各组在组内扮演的基础上选派代表上台表演。结果, 各小组都跃跃欲试。这样既巩固了教学效果又给了学生锻炼胆量, 展示才艺的机会。

一堂课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气氛中很快就结束了。兴奋之余, 我反思这堂课, 感悟颇多。

感悟之一:落实师生角色的准确定位是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这一舞台上, 主角应该是学生,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策划和组织, 尽可能让每一位“演员”展现自己的“才艺”, 从而取得总体“舞台”效果。不管是高效课堂还是素质教育, 都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只能是“填鸭”“灌输”, 学生难免会成为被动的“容器”。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 学生主体必然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感悟之二:教师走下讲台并不会失去“颜面”。以前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从自己的感受出发, 感觉讲得越多就越有面子, 讲得越精彩就越有成就感, 而学生的感受往往被忽略。通过切实转换师生角色我才发现,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学会和会学, 教师帮学生学会和会学才是最大的成就。

感悟之三:换一下角色更能展现课堂教学的多维视角。从台上的“主演”到台下的“观众”和“导演”, 没有以往的教师中心, 不是教师想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而教师只是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适当引导, 及时点评。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的视角更为宽广, 既省时又高效, 学生明显感兴趣了, 人人都有事可做了。

感悟之四: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并不会使课堂秩序混乱。每一个学生其实都想以某种方式体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只要引导得法, 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其“角色”当中。特别是平常爱捣乱的学困生, 教师应给他们先布置一些简单的能够完成的任务, 让他们逐渐尝到甜头, 使他们找回自信和尊严, 从而做到人人都愿学, 人人都爱学, 就能使课堂秩序更井然。

魅力新课堂 篇2

课堂的魅力就是教师的魅力李镇西

昨天(2014年10月17日)下午最后一节课,参加青年教师风采大赛的老师开总结会。我给老师们即兴讲了讲我对课堂教学的想法。

在座的老师都很年轻。我再过几年就退休了,不会再与你们共事了,因此我不是作为校长在“培养”同事;未来几十年,你们也不一定一直在武侯实验中学工作,这谁说得清楚呢?因此,我也不是在为武侯实验中学的未来“培养”老师。我就是一名老教师的身份,为国家“培养”你们,呵呵!

作为一名教师,把课上课是最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你们的立身之本。我在对你们进行新教师培训的时候,就说过“好老师”的标准,第一条就是“课上得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学生上你的课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盼着第二天听你的课。怎么才能把课上好呢?我有这么几条建议,供你们参考——

第一,要不断研究自己课。

你们什么时候备课上课最认真呢?不就是校长要来听课的时候吗?不就是教研员要来听课的时候吗?不就是赛课的时候吗?不就是这堂课决定你是否能够转正,是否能够评职称的时候吗?等等。好,你们就把每堂课都当成校长要来听课,教研员要来听课,当成赛课,等等。这样,你备课上课一定格外认真。天天如此,坚持数年,你的教学水平肯定提高。

我想到我年轻时候,那时候学校有一台笨重的录音机,我就去借来搬到我的讲台上,每堂课都录下来,然后晚上就听我的课堂录音,哪个地方还比较满意,哪个地方有些遗憾,包括哪句话说得不够好,等等,我都认真听,认真琢磨。这样坚持下去,我觉得自己的教学水平真的就慢慢提高了。这么多年来,我备课有一个原则,就是无论我上过多少遍这篇课文,我都当做第一次上这篇课文来备课。比如讲《祝福》,备课时我不会去看以前的教案,而是把这篇课文当成第一次上来钻研。而这种“钻研”首先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能会有怎样的困难,哪些地方会有阅读障碍,等等。我还会关注学术界对《祝福》这篇文章最新的研究成果,关注鲁迅研究的最新成果,这些成果我都会吸收到我的教案中。另外,我相信大家都会认真写教案的,但是是不是都会认真写教后记呢?从某种意义上说,写教后记更重要,因为这是你对自己课堂的反思,这种反思将直接有助于你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实,最重要的研究是课堂魅力的研究。所谓“课堂魅力”说白了,就是要让课堂对学生有吸引力,让孩子们爱听你的课。要让课堂充满情趣,让孩子们感到妙趣横生,如坐春风。教师的口才特别重要,就是要学会说话。大家想想,教育也好教学也好,不都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与人沟通吗?好的课堂总是师生共鸣,氛围和谐,而不是油水分离,油是油水是水。让课堂有吸引力,就要琢磨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和学生交流,如何面对突发事件,等等。这里我举两个例子谈谈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因为这最能体现出教师的机智。

我校有一位语文老师叫周艳,有一次上《故宫博物院》。她先问学生“世界有哪四大宫殿”。这个问题把学生难住了,但有有一个学生说:“故宫。”这个学生很聪明,心想老师上《故宫博物院》便问“哪四大宫殿”,虽然不知道另外三个宫殿,但故宫博物院肯定在“四大”之内。

周老师表扬了他,然后继续问大家:“还有呢?”学生们都说不出了。这时候有个男生大叫:“还有子宫!”教室里一片笑声。很显然这个答案是胡说八道的,而且可能是故意扰乱课堂,哗众取宠。很快,教室安静了下来,大家都等待着周老师怎么处理这个同学。

我不知道在座的老师们如果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会怎么处理。我想,如果遇到没经验的老师可能会把这个学生大骂一顿,如果那样,课就无法继续上了。周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周老师走到这个男生面前,笑眯眯地说:“其实,你答得真好!”同学们有些惊讶。周老师继续说:“因为子宫的确是人类最伟大的宫殿!”其实在这里,周老师偷换了概念。但这种“偷换概念”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这是教育的需要。周老师的表情庄严而圣神起来,说:“子宫,真的让我们人类肃然起敬。它是胎儿的宫殿,是我们所有人当然包括在坐的同学们的生命的摇篮,因此,我的确认为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宫殿,也是最神圣的宫殿。对着伟大而神圣的宫殿,我们应该怀有敬意,而不应该轻慢的谈论。”在这里,周老师很自然地对孩子进行有关敬畏生命的教育。最后她说:“当然,这节课我们不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把这个问题交给生物老师,下次生物课的时候在讨论,好吗?好了,同学们,我们还是回到刚才的话题吧。” 你们看,周老师的处理多好!真正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就是教学机智。

还有一个相反的例子。有一次,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在课堂上被学生骂了。怎么回事呢?这位老师转身写黑板,后面“咣当”一声,他转身一看,是一个坐在中间的男生把旁边同学的文具盒往教室后面一扔,结果发出声响影响了上课。这位老师特别生气,他指着这个男生,厉声喝道:“出去!”这个学生当然不从,而且还骂了这位老师。老师更加愤怒,便继续呵斥这个学生,于是两人便吵了起来。最后,小伙子说:“这课没法子上下去了,好,你不走,那我走!”说完,便愤然走出了教室。这堂课果然“没法子上下去了”。

你们看,这种局面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换了在座的老师,你们会怎么处理呢?

我随便问问了两位老师。我先问白勇老师:“白老师,你会怎么办?”白勇老师感到很突然,来不及思考,便实话实说:“我还没想好。”我又问杨柳老师:“杨老师,你呢?会怎么做?”她说:“我可能会用比较幽默的话缓和气氛,含蓄地批评他。”

我说,很好!幽默是机智处理的方法之一。也可以严肃而温和地说:“这样不好吧?”虽然是淡淡的一句,但犯错的学生一般都会感到不好意思的。还可以盯着那个学生,不说话,就看着他,看几秒或几十秒。以这种方式表达你的态度,用眼神告诉这个学生,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老师很生气!这种方式及表明了你的态度,又不至于惹恼学生。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方法,但无论哪一种,都一定不要激化矛盾。最关键的是,课后都一定要找这个学生单独谈谈。

所以,研究课堂,的确大有学问。

第二,要多读书。

这个话题我讲过多次,但我觉得无论多么强调读书都不会过分的。课堂的魅力就是教师的魅力,而教师的魅力其实主要就是学识的魅力。教师在讲台上一站,就要让学生感到你有一种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更多的来自阅读。

我有一个不一定严谨的说法,只要教师肚子里真的有学问,那他无论怎么教,甚至哪怕他“满堂灌”,都叫“素质教育”,都叫“新课改”!旁征博引,信手拈来,雄视古今,联通中外……这样的课不但吸引了学生,而且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打开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思考与创造!比如钱梦龙老师,只有初中文凭,但因为钱老师善于自学,读了很多书,所以成了学问大家,他的课自然就有一种超出一般教师的境界。你们看他八十年代的课堂实录,那不是“素质教育”是什么,不是“新课改”是什么?虽然那时候并没有“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说法。如果老师肚子里空荡荡的,只会根据教参来备课上课,课堂上必然捉襟见肘。

读什么书呢?教育经典,专业读物,都是应该读的,我就不多说了。我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多读人文书籍:政治的,哲学的,历史的,经济的,人物传记,长篇小说,等等,都应该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我们阅读,不要有“明确的”功利色彩,不是说为了备课找资料才去阅读什么书。不是的。我们阅读是为了充实我们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为了让我们能够站在人类文明的精神高地俯看我们的每一堂课!

最近我在读《任仲夷画传》。“任仲夷”这个名字你们年轻人可能不熟悉,但他改革开放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改革大将之一。当年的改革,不仅仅有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等领军人物,还有万里、习仲勋、谷牧、任仲夷、项南等冲锋陷阵的大将。他们都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元勋。最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改革开放元勋画传》,已经出版了《谷牧画传》和《任仲夷画传》,我正在看。看这些书,我的心自然回到了当年改革放开的火热年代,想到自己的年轻时代,进而再想到中国的今天和未来。你说这些书对备课有直接的帮助吗?当然没有,但它丰富了我们对国家历史的认识,有这些内涵去上课就是不一样。

有一个历史老师因为书读得多,所以他的课上的特别棒,而且很会启发学生思考。比如他讲鸦片战争,没有简单地让学生记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和意义,而是问,同样在日本也曾经有过类似被列强打开大门的情况,日本是怎么做的呢?他讲辛亥革命,也不让学生简单地记忆“知识”,而是问学生,为什么清朝帝制被推翻,中国却没有很快走向强盛与富裕?我这里强调读人文书籍,并不只是针对文科老师。人文素养是部分文科理科的。著名特级教师孙维刚,他的数学课上得特别棒,对学生非常有吸引力,因为他书读得多,学识渊博,所以给学生讲数学史,还给学生用俄语唱歌吟诗,这么有魅力的老师,他的课堂怎么会不受学生欢迎呢?

第三,把自己的课交给学生监督与评判。

每天都给学生上课,我们是否问过学生的感受?不要说学生不懂教学,至少他们的意见可以作参考。让学生给自己的教学提意见和建议,就是在帮助我们改进教学。我最近出了一本新书,叫《老师教我当校长》,其实我很多年前还写过一篇文章,叫《学生教我当老师》。怎么教呢?我定期在学生中做无记名调查,比如每个月发一张纸条给学生,让学生回答:这个月,李老师上得最好的一篇课文是哪一篇?李老师上得最差的课文是哪一篇?李老师出得最好的一篇作文题是什么?李老师出得最差的一篇作文题是什么?等等等等。这样,我随时都可以知道我的课在学生中的感受。由于形成了一种高度信任的关系,不一定是在搞调查的时候,就平时他们也会随时给我说他们的想法。比如有一年我教高一,一次有学生就直接到我办公室来说,李老师,我感觉你最近这个文言文单元上得不是太好。我就和他聊了起来。在聊的过程中,我就知道了我的一些不足。还有一次讲《我与地坛》,我由课文讲到了社会讲到了人生,把学生引向了很开阔的世界。一下课,就有一个学生走向讲台对我说:“李老师,散文就得这样上!”三十多年来,可以说我的课一直都在学生的监督和评判之中。我真的很感谢我的学生们!

而有的老师不愿或不敢把自己的课交给学生监督和评判。明明上得不好,学生也不好给他说,他自己又不知道,于是自然就无法改进,就越上越差,学生天天都受罪啊!于是就回家给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听孩子每天回家都在抱怨老师上课上得不好,心里就着急了:这还得了啊!我的孩子就交给这样的老师啊?于是,家长就给校长打电话,或者给局长写举报信。然后这个意见从上面一级一级传下来,校长找你谈话,甚至给你停止你的教学工作,还影响你的绩效。你看,你这不就被动了吗?但本来这一切都可以避免的。如果你随时都让学生直接给你提意见和建议,你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哪会这些事儿呢?

今天我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不一定都对,但绝对真诚。我真是希望你们快些成长起来。孩子们喜欢你的课,你自己都有成就感。我今天上了三节课,看着孩子们课堂上的神情,我自己觉得都很舒服。最后我建议大家可以听听我的课,我的课具体是哪天哪一节,最近你们可以找范景文老师问问。

魅力新课堂 篇3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英语 魅力课堂 策略

引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填鸭式的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但如何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这一要求,是困扰大多高中英语教师的难题。因此,本文对高中英语魅力课堂的打造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英语魅力课堂的理念

魅力课堂的打造首先应注意有相关的理念作为指导。从高中英语教学现状看,课堂多表现为由教师作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英语知识,且师生间的互动仅停留在基本的“Yes”或“No”层面,整个课堂处于枯燥、乏味的环境氛围。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很大程度归结于教学理念不合理。对此,在魅力课堂打造中,应注意在理念上坚持“以生为本,教师主导”的理念。其中的以生为本,强调课堂中学生应作为主体,由主动参与的主体取代以往被动接受的客体。而教师主导的理念,主要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将其自身角色定位在引导者、组织者层面,切忌完全拘泥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思想。语言的学习本身要求课堂中做到引入更多开放性的思想,使学生接受更多先进文化的熏陶,若教师未能认识到这一点,而注重机械式的死记硬背,最终便会造成教学效果弱、学生能力难以提高等。因此,教学理念的更新应作为魅力课堂打造的基础[1]。

二、高中英语魅力课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魅力课堂实现的关键所在。通过近年来英语教学实践发现,可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方法较多,仅需做到合理应用,便能为课堂教学注入较多的新鲜活力。例如,导入课程的精心设计,可采取原有知识的导入、生活实际的导入及故事歌曲表演导入等方式。以高中英语“Travel Journal”为例,导入中便可考虑引入与旅游相关的问题。需注意的是,教材内容中主要以东南亚旅游等为主,且涉及相关的交通方式与费用内容等。其中的旅游对于大多数学生过于遥远,且在票价内容上,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与学生切身相关的假期安排,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导入,使魅力课堂的打造迈出成功的一步。

同时,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极为必要。如小组合作策略,其几乎适用于每节英语课堂中,所以在魅力课堂打造中应充分利用该方法的优势。以高中英语“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例,利用小组合作方法中,首先要求做好布置工作,如“Imagine your home begins to shake and you must leave.What you will take out and why?”,任务布置后,以个体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组间互动、小组汇报与补充、总结评价等作为主要流程。其中在小组讨论、汇报与补充中,保证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对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可起到突出的作用。

另外,打造英语魅力课堂中,需将相应的教学手段引入其中。以“微课”视频的运用为例,可将英语教学中较多复杂抽象的内容融入视频中,如词组、语法或长句等,利用具体的图片对这些繁杂的内容进行解释,强化学生记忆的同时,也可利用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

三、高中英语魅力课堂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英语魅力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在评价方式与评价语言上进行创新,如评价方式上,主要需从评价指标的完善着手,如课堂参与度学习兴趣、合作意识、作业情况与考试成绩都可引入其中。而对于评价语言,可选择“Nice work”,“Im proud of you”等,通过评价语言的创新,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现行较多高中学校也将竞赛活动方式作为主要评价方法,其要求课堂结束后,学生间进行相互评价,且由教师做出终结性评价,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如奖状或奖章等,或选择学生喜欢的小文具、图书,以此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结语

魅力课堂的打造是现行高中英语教学中需考虑的主要问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较多理念,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不断创新,实现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共同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群.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导入的类型及设计策略[J].考试周刊,2010,50:117-118+37.

魅力新课堂 篇4

现推荐一款第三方工具软件—Flash电子相册制作工具Flash SlideShow Builder。这是一个专业的Flash幻灯/相册制作工具,它可以在几分钟内把图片、音乐等素材制作成漂亮、生动活泼且具有Flash动画效果的幻灯作品。它能够让一组静态的一组教学图片配上生动背景音乐,实现图声并茂,让学生从视听等多角度去感受,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该软件的制作过程省时、省力、易于操作 (如傻瓜相机一样) ,教师很容易上手制作;且内置多种转换效果和主题模板,支持导入MP3, WAV和WMA格式的音频文件,支持导出为Flash动画、屏幕保护、EXE可执行文件静态网页以及可以生成光盘自动运行文件,其功能异常强大。

下面,以制作地理课堂上的一个展示作品为例,说明其制作流程。目的是创设一个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一个主题突出的具有动画与配乐效果的作品,并有效发挥于课堂教学。

一、素材的准备

1. 创建存放素材的文件夹并命名 (如澳大利亚图片) 。

收集所需的图片并存放在此文件夹中备用。图片一般选择分辨率较大的图片 (如8 0 0×6 0 0或1024×768) 。

2. 图片素材的内容选择

需选择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一个地理现象、区域特征,具有视觉的冲击力,能与学生思维发生碰撞并产生共鸣的素材图片。

比如澳大利亚可以从国旗、国花、国歌、国鸟、国徽、国树、著名建筑、旅游景点、“活化石”动物、纸币 (国家的名片) 、著名大学、奥运冠军、政府官员等方面搜集图片,从国家的象征、人种、文化、著名建筑、特有的动植物等不同角度反映该区域特点。

3. 背景音乐的选择

音乐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与图片素材的内容吻合,烘托作品的感染性。

(1) 国歌: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如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澳大利亚国歌《前进的澳大利亚》等。

(2) 民歌:民歌,人民之歌。从古至今,无论东西南北,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不期然会产生人类自娱、文化留传或生活实质的宣泄。以歌谣的形式传递着历史、文明及对生活的热爱,社会学或大众俗称之为民歌/谣。如北国之春 (日本民歌)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俄罗斯民歌) 、星星素 (印度民歌) 、兰花花 (陕北民歌) 、月光下的凤尾竹 (云南民歌) 等。

(3) 经典歌曲:2000年悉尼奥运会主题曲蒂娜·艾莲娜演唱的《圣火》、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主题曲《梦想的力量》及欧美金曲、钢琴曲等一系列具有某一个时期、地方文化、民俗特点的音乐。

二、实践操作——五部曲

1. 素材添加——“浏览”标签

(1) 通过浏览窗口左栏打开所需的图片文件夹。

(2) 双击浏览窗口右栏内所需图片到编辑栏;或单击备选图片后,使用添加图片按钮。可以用“Ctr+A”全选图片,直接拖入编辑栏。在插入图片素材时,应考虑图片内容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尽可能的进行分类插入,内容不易跳跃性太大。

(3) 在编辑栏中,可以对已插入的图片进行简单的编辑操作。比如右键单击某一已插入的图片,可以进行删除图片、删除所有图片、删除效果、删除所有图片效果并对图片时间、图片过度时间等设置。双击编辑栏中图片 (或使用编辑图片按钮) ,可以进行图片对比度、亮度、剪裁、滤镜、超链接等方面编辑。单击并选中某一图片,拖前拖后可以进行图片顺序的调整 (如图1所示) 。

(4) 点击“编辑音乐”按钮,打开“添加并调整背景音乐”对话框,添加音乐 (支持的音频格式:MP3、WAV和WMA) 、编辑音乐,从“总计时间”可以看出幻灯与音乐播放时间的长短,并进行逐步地细微调整,如图2所示。

2. 主题窗口

打开主题标签,可以看到“常规”“缩略图”“自定义”三类选择标签,主题通常可以从常规、缩略图两类直接选择,也可以根据所需自定义主题 (如图3所示) 。同时如果没有满意的主题,还可以免费下载更多的主题模板。而灵活的自定义主题可以让用户设计出符合自己要求的主题效果。自定义主题主要包括:主题类别、大小 (一般选择720×540默认大小) ,片头动画、片尾动画、模板的创建与设计。在模板对话框内进行基本设置 (包括背景模式、图片帧、添加字体、装饰) 、主题设置的编辑。完成导出后就成为自己设计的主题了。

3. 效果窗口

点击效果标签,可以看到图片间过渡效果、图片移动/缩放的效果编辑界面。在移动/缩放编辑窗口中,可以选择默认效果,也可以打开自定义窗口,对某一图片运动运动方向、时间进行运动效果的设定 (如图4所示) 。虽然在第一步中软件会随机为每个图片之间添加任意过渡效果,但是也可以在这里对每一个效果进行细致的修改和调整,以满足作品的需要。如果你认为一个个设置太复杂,可以直接选择“全部随机”,让软件自动为你随机应用不同效果,每点击一次均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4. 装饰窗口

在装饰窗口中,可以通过文字、气泡、剪贴画、模拟声音对图片进行装饰并通过对话框进行调整 (如图5所示) 。如果需要在某几张图片中增加注释说明类文字,可以通过装饰这个步骤添加说明,而且可选样式也有很多,基本上可以满足注释的需要;同时也可以通过装饰窗口给某一张图片添加字幕、剪贴画或各类软件自带的音效,为你的作品增加更加绚烂的效果,也为教学过程提供了注释的空间。

5. 发布窗口

作品制作过程很简单,如果你需要以后继续修改可以选择保存源文件;如果需要保存并应用作品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如图6所示) :

(1) 发布设置:根据所需进行幻灯设置 (幻灯大小、帧数、背景颜色) 、播放控制 (启用播放控制栏、循环选项等) 、预载入信息、超链接等选择。

(2) 预览:通过预览按钮拟生成电子相册,预览动画效果,如果出现不满意的情况可以进行逐步的调整。

(3) 发布:为了与PPT更好地兼容,我们选择“生成swf动画按钮”,导出为Flash动画。也可以根据自己所需生成屏幕保护、EXE可执行文件、静态网页格式等多种形式。

三、效果实现

一个完成的视听效果极佳的动画如何发挥其最大的教学效益,在实践中发现采取“感、说、想、寻”四部曲,效果斐然。

1. 感:

充分发挥多媒体容量大、信息广的特点。通过Flash幻灯的播放,创设良好的情景,让学生在美妙的符合主题的伴奏下静静地欣赏教学内容图片,感受Flash作品带来的各种感官刺激,老师注意学生的表情,是兴奋的还是困惑,为下步有的放矢教学做好准备。

2. 说:

“看图说话”,让学生讲讲从Flash作品上获得的信息。对于不了解的图片或知识可以向教师提问或同学间相互讨论。通过学生对该作品展示的内容的言说,探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倾听、质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3. 想:

通过Flash动画的展示,学生对感受到的、交流咨询到的知识进行再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推测能力。例如,通过欣赏澳大利亚的电子相册,学生发现该国的总理、运动员、小朋友多为白色人种,推测出该国有白色人种分布;通过展示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夏季奥运会吉祥物、国徽上的动物,学生发现这些动物是澳大利亚特有的,该国的动物具有古老性的特征,推测出该大陆是长期孤立状态的情况等。

4. 寻:

寻其根本、找其原因,由现象探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能力,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落在实处。例如,学生发现澳大利亚货币、邮票上有美利奴羊,推测农牧业为该国的主要产业,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而成的?学生通过寻找相关地图 (澳大利亚地形图、气候图等) 、文字来进一步说明其原因。

课堂展示的魅力 篇5

七星镇中心小学

朱燕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开展,学生在教学中的主题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学习型合作的方式已经成为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然后再合作学习之后的交流展示则展现了学生的收获和成长,是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关键字】质量;应变能力; 开拓思维; 学习榜样

【正文】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诱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表现自我,就是其中的有效方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新课程理念提倡“以学生的学习为课堂的主要目的”,把学生推到了课堂教学的最前沿,学生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自主获取,变学生为课堂的主人。既然把学生推到了课堂的最前沿,那我们教师就应该努力做好引导工作,利用课堂展示把课堂变成知识的“交易所”和“大卖场”,给予学生更多的个性张扬的机会,展示他们最原始最清纯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成果,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去,学会学习,掌握技能,养成不断自主求知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科学素养。

对于课堂展示,每个人的理解都会有所不同。我认为课堂展示是学生学习后的一个交流平台。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课堂的内容早有一定的认识,通过课堂展示,他们可以把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一定的语言组织呈现出来,这是个人的展示。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更加关注的是小组讨论后的小组展示,也就是小组成员在交流讨论、方案制定、实验操作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随着有效课堂的开展并实施,课堂展示基本上已经成了学生每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最初的课堂展示只是装模学样,走走课堂转型的基本形式,而就在这“装模学样”中,我似乎尝到了课堂展示教学中的一点“甜头”。如今回顾并思考。竟发现课堂展示有如此大的魅力,现在来小议一下:

一、提高小组合作交流的质量

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小组讨论可能只是一个形式,讨论交流好之后,小组内只会请几位能说会道的学生来整理概括所得知识。在这样的小组讨论中,会有个别同学倚仗自己小组“有人撑腰”而在下面滥竽充数,使得小组合作讨论并没有发挥它的实质作用。而《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表示:“科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无论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性别、天资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科学课程均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科学潜能发展的基础。”所以,在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时,会要求小组内每一位成员都能理解并明白讨论的过程和结果。在小组展示时,有时候会点名让这个小组的哪位成员来展示,而不是小组已经内定的成员。为了不让自己的组员“出丑”,小组长也会特意留意并管理自己的组员。像这样利用小组展示的监督管理作用,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来,真正做到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真正发挥小组讨论的作用。

二、提升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课堂展示展示的形式有书面展示(抄写)、口头展示(语言)、行为展示(表演)。其中,口头展示是几乎必不可少的。口头展示要求学生在讲解、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能用简洁、流利和通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能选择较好的切口阐

②述自己的观点。这对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有非常大的作用。此外,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说演示实验中出现操作失误或者实验现象不明显等等。当然,作为老师,我们倒是很希望有这样的错误、意外或者失误出现,因为我们学习的进步就是在纠错的过程中实现的,培养学生形成这样一种犯错也是一种进步的意识。有一次,一个比较内向的男生做口头展示时,演示的同学因为紧张难以顺利地把气球套上小烧瓶。我原本以为男生会因此紧张脸红而怯场,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竟然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缓解了尴尬的气氛,并根据同伴的失误调整了展示的内容,在展示的过程中还给大家上了一节小小的品德课。这也让我领悟到,对于学生来说,组织语言用于展示固然重要,但是临场应变能力的提高却更为可贵。

三、开拓学生的思维

我的思维已经成人化,被束缚住了,看到一个现象往往会直接想到科学原理而忽略了期中最精彩的探究过程。但是对于同样一个现象,班级同学可能因为生活经验不同而有不一样的猜测,通过交流展示,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一个现象,从而去比较各种实验方案各有什么优缺点,这对培养学生科学全面考虑问题非常有效。由于所处的学习环境相似,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相近,因此容易找到共同关注的切入点展开对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通过学生展示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探究方式,往往这些同龄人的思维方式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更好的掌握。通过展示比较交流,他会对这一个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再解决类似问题时思维也会更开阔。

四、培养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我们的学生听课听了近五年了,都是静静地接受知识,有不会不懂的一般也要等到下课去问老师,这还是爱学习的学生,而大多数学生上课不会的问题随着下课的铃声响起也都忘记了,而存在的问题就成了以后学习路上的绊脚石。如今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随时质疑,告诉学生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并尽量在第一时间将疑问解决掉。③所以我在展示活动中设置了一个“请问...”的质疑环节,如果有学生对展示的内容有质疑,那我们先请来展示学生来解答,如果展示的学生能很好的回答质疑,则问题顺利解决。但有时质疑提出来后,展示者给予解答后并不能让同学满意,这时同学们的思维都围绕问题而积极思考,看谁能说出令同学们信服的观点来,有的同学就会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积极解决问题,这时的课堂是一个开放的学堂,谁都可以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学间的观点有时是不同的,这时大家就会各说各的理,从而出现我们很难得难求的对抗场面。在质疑对抗中,有的同学充满激情地表达自已的看法,有的同学在倾听别人的发言时,捕捉瞬间跳跃的思想,也大胆阐释自己的主张,不盲从。在对抗中,学到了知识的真谛,同时,享受辩论的快乐,锻炼了口才,提高了自信。质疑对抗是学生学知识印象最深刻的时候,就像如果你与谁吵架了,别人据理力争的观点,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所以我们老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质疑对抗的机会。④

曾经在我的课堂上质疑对抗很少,我就很着急,我就自己来展示,故意犯几个明显错误,让学生来纠正,并语言奖励学生。过一段时间方发现,质疑的学生就那几个大胆的学生,于是我就开展“大家来找茬”的游戏,请这几个大胆的学生来展示,请其他同学找茬,试过之后,效果不错。现在我做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都会有质疑,还会给我一些建议,我表示非常欣慰。

五、树立学习的榜样

榜样对孩子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对于孩子求知欲的诱发,榜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经过研究发现,所有优秀的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不同时期的模仿榜样。从成功学的原理上看,模仿成功者的态度是一条成功铁律,就是说,今天,你看什么书,跟什么人在一起,决定了你成为怎样的人,与成功者交朋友,模仿成功者的态度,信念,习惯,策略,就是快速成功的最佳策略。⑤所以,在课堂展示的过程中,展示同样也是一个树立榜样的过程。学生可以在别人展示的过程中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并学习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学生在同龄人榜样之间的相互学习是相当快速而且有效的,在一次一次的学习过程中,完善自己的表现,提升自己的展示能力。

总之,学生的课堂展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学生实现自我表现欲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获得成就感的重要平台,是评价角色课堂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现在在我的课堂中,学生的课堂展示能力还不成熟,学生展示并不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并担负好点拨者的职责,适时的给予指导,纠正以及补充,这样,展示的才会更有意义,更有效果。在这里,我也诚恳地希望各位专家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参考文献】

①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小学科学网

② 赵淑英,课堂因展示而精彩,鸡西教育网 ③ 刘丽楠,吉林省教育社区网

教师魅力与魅力课堂 篇6

关键词:教师魅力;魅力课堂;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15

据来自北京部分中小学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小学学生厌学率达到30%,而实际情况比这个数据还要严重。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员赵华认为,根据对全国20多个省市1万余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10个学生中居然有4人有厌学倾向。学生何以生厌?其主要原因是严师错位、经师盛行,具体是指课堂教学繁杂枯燥,教者苦教,学者死学,死教死学死知识,因而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21世纪新型的教师就应该做魅力教师,打造魅力课堂。

一、何为魅力

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魅力是指能吸引人的力量。文章有魅力,别人就愿意多读,人有魅力,别人就愿意与之交往,教师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正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二、教师魅力

教师魅力主要表现在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合作魅力、反思魅力等方面。

1. 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能在学习上帮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学者谭玲认为,第一,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并发掘学生潜在的素质;第二,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严师益友的关系并以此促进教学相长。学者李本义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树立教师的威信、有利于加强教师的榜样作用、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笔者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学者王宇航对教师人格魅力作用的概括:第一,潜在的心理示范;第二,崇高的美学感召;第三,特殊的社会塑造;第四,无形的柔性管理。

2. 学识魅力

学识魅力包括本体知识和文化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笔者所教的学科——语文,笔者就必须具备丰富的语文知识。知识要有事业与职业的目的,一个人最佳的知识结构主要是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与专业为基础的,这种本体性知识有如下四个要求:一是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二是既懂得本学科的历史,又掌握该学科的新进展;三是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例如有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实验知识、观察知识以及科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等;四是能把本学科知识变成自己的一种学科造诣,并清楚地表达出来。然而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只是“基本保证”,而不是唯一保证。教师的工作,就像蜜蜂酿蜜,需要博采众长,为了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教师除了要有本体性知识以外,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向未来的人生之路。在学校里,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信赖和爱戴。因为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笔者认为做一个魅力教师应具备本体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因为本体性知识是信任岗位的基本保证,文化知识能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3. 合作魅力

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是个体行为,随着综合课程的开设,个体性劳动越来越难以胜任教学工作,因此我们要放下架子,改变“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习惯,打破学科界限,教师之间要敞开胸怀、相互尊重、共同研讨、有机融合、共同提高。

4. 反思魅力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就曾强调指出:“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在教学时把点点滴滴的成功经验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汇小溪成河流,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个性;把疏漏失误记录下来,及时吸取教训,就能“吃一垫,长一智”。不断的反思与总结能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教学。

三、魅力课堂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时空,是向未知挺进的旅程,是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的怀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有魅力的教师在课堂上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暗藏的“契合点”呈现给学生,唤醒学生封存的记忆,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让每一节课都变成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生长过程,这就是真正的魅力课堂。

1. 打造魅力课堂的能力

(1)驾驭学生的能力

教师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好学生,为此教师就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并努力做到:帮助学生选定合适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引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2)超越课堂的能力

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超越课堂,不仅是把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赋予知识以生命,还要触及到学生的心灵里,生命的成长中。

(3)调控课堂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落实教学目标,应该善于调节气氛、掌握节奏、控制局面。首先,通过调控,可以使教学过程节奏起伏有致、内容节奏轻重有变、思维节奏张弛有度,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从而高潮迭起、跃动灵气、成为智慧的生命符号。其次,教学过程难免会出现教师自我失误的时候,比如言不达意、板书错误、演示差错、思维受阻,因此,教师应具备自我调控的能力,更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适应学生、适应教学情境。同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如淘气学生的恶作剧、学生智力活动中出现的古怪问题,教师也必须立即调控,使其行为转向正确的方向,这是教学的机智,它可以面对学生不同发展水平的生命特征和个性差异一触即发、随机应变。

(上接第115页)

2. 打造魅力课堂的方法

(1)带上微笑

微笑的人最漂亮,微笑在人际关系中极其重要,在课堂中也是如此。学生是敏感的,容易受教师的情绪影响,而情绪又是由表情所传达的。在教师的微笑下,学生首先感受到了轻松,也感受到了愉快,就如同春风拂在了脸上。这样就为课堂创造了一个轻松而和谐的氛围。

(2)带上激情

俗话说做一行爱一行,如果说教师自己不爱教师这个行业,不能在课堂中全身心投入,那我们就没有资格抱怨学生上课不积极、不认真。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用激情带动全场,用激情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3)带上幽默

在风趣的课堂上,教师诙谐幽默的评价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出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在学生答错题时,教师幽默的评价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在意外情况出现时,教师机智幽默的处理可以让课堂回归正轨。

(4)带上夸奖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正面的鼓励比反面的批评效果会好很多,学生在受到教师的夸奖后,会更加喜欢这门课,喜欢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进行正面的引导,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多夸夸我们的学生吧,让他们沐浴在赞美的阳光中。

(5)带上学识

“知识是水,魅力是舟”,教师的魅力需要其用渊博的知识才能显示出迷人的风采。学生对教师的好感不是凭空而来的,在学生心中,教师应该是无所不知的,是可以解答许多问题的,现实生活中那些有着丰富知识的教师总是深受学生的喜爱。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学识。

因为喜欢,所以选择。既然选择,就应该深爱。让我们一起成为魅力教师,打造魅力课堂吧!

魅力教学 魅力课堂 篇7

一、课堂教学魅力, 在于鲜活独到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因人而异, 各不相同, 但教师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是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源头活水。教师在自己所教的学科领域必须以专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以学生的态度来完善自己, 继而才能广采博取, 让课堂深刻、博大。对教材深刻挖掘与多维度开发是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基础。常规教学中千人一面的无个性教学无法真正丰富课堂, 因而很难开启学生的思想, 充实学生的心灵。

如教学鲁迅小说《祝福》, 按常规设计程序, 是从祝福景象的环境描写、肖像描写, 叙述方法中的倒叙手法这几方面设计教学。但这种文体阅读法, 不可避免地与以前所学的知识重复, 很难引起学生兴趣。如果深挖教材, 由屠格涅夫的一句话“世间有些微笑比眼泪更悲惨”引入, 以祥林嫂的“笑”这个极易被人忽略而又十分重要的细节为突破口, 进而比较有关“眼睛”的描写, 最终认识到祥林嫂笑得如此唯一、如此短暂, 笑得会心、笑得含泪, 那么就能从山重水复的文体阅读法跳出来, 显示出因文定法的教学魅力, 学生也就从中获得柳暗花明的阅读快感, 课堂教学的魅力也就得以展现。

二、课堂教学魅力, 在于挖掘文本魅力

文章有它的主旨、材料、线索、表达方式、表现技法、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教师可以选择最突出的特点作为突破口。如《报任安书》节选的部分中司马迁无比愤激地陈述了自己蒙受的耻辱, 诉说了内心的苦衷, 吐露了“隐忍苟活”“就极刑而无愠色”的原因。司马迁用自己的生命抒写了千古称颂的绝唱, 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去衡量的眼光和身遇磨难仍旧发奋的精神, 激励了无数的后来者, 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教学此文时, 我从生死观切入。首先就人应如何对待生死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讨论, 顺势导出司马迁的观点:“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然后围绕司马迁的生死观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分析, 抓住这一点, 自然事半功倍了。

三、课堂教学魅力, 在于精练的教学语言

语言表达是教师的基本素养, 良好的语言表达是形成课堂魅力的关键。教师的语言特点或干净利落、字正腔圆, 或行云流水、语意绵长, 或激情满怀、诗意碰撞等不一而足。一堂激情满怀、表达上佳的课必然给学生以诗意的享受, 在点燃学生的情感的同时, 教师的情感也同时得到升华。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会因一节课良好的表达而振奋, 说出乎自己意料的佳句妙语。例如, 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 上课时我以高涨的情绪对学生们说:“同学们, 我国宇航员杨利伟遨游太空, 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争了光。‘飞天梦圆向太空’, 从此蓝天上有了中国星。”还没等我说完, 学生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而欢呼起来。此时, 我从学生们热烈的情绪中, 由衷地感到一种鼓舞的力量, 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热爱之心涌动迸发。由此说明, 教师通过富于激情的语言可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营造情感氛围, 体现课堂教学魅力。

四、课堂教学魅力, 在于美读背诵

读, 在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叶圣陶老先生把朗读称之为“美读”——“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能与作者心灵相感通了。”真是“三分文章七分读”啊。

如教杜甫的《登高》这首诗时, 讲课以前, 我先用深沉凝重的语调给学生背诵这首诗, 当背到“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时, 教室里非常安静, 学生们眼前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象:叶落纷纷, 萧萧有声的深秋原野, 肃杀之气甚浓;源远流长、气势磅礴的长江汹涌而来, 一股悲怆之情堵塞心头, 无以名状。讲课时, 我给学生们介绍了杜甫写作此诗的状况:肺病、疟疾、风痹、糖尿病不时发作, 潦倒不堪, 生活无着。贫病交加的杜甫, 通过这两句诗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学生们感受很深, 当我讲解完此诗时, 一部分学生早已可以慷慨悲壮地背诵下来了。

教师对经典名篇示范美读背诵,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和想象力。在顿挫有致、声情并茂中, 学生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

五、课堂教学魅力, 在于创设情景

一篇文章要讲的东西太多了, 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 不可能面面俱到, 所以我们每节课都有所取舍, 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要素, 运用各种条件和手段, 创设情境, 使每节课都有亮点, 每节课都有高潮。

如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等古代诗词 被编成了歌曲, 可以把这些歌曲播放给学生听, 并让他们跟着学唱,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使学生在学唱的同时背诵了课文, 并体会了诗词的内涵, 真是一举三得啊!另外, 拍成电影的课文也可以应用播放电影片断的方法, 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如播放电影《祝福》, 就可以把祥林嫂这个人物和鲁镇这个环境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课堂教学魅力, 在于把学生装进心里

不少教师感叹: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为什么那么让人失望?我们越来越不会上课了!我认为这是我们不少教师走入了教学的误区。想想我们的课, 在课堂上我们的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教案上、课件上, 或者是环节处理上。特别是有听课的领导或老师在场时, 我们在这方面考虑得会更多:怎样开头、怎样导入、过渡语怎么说, 还要考虑什么时候用课件, 学生能不能与自己的设计相融合等。这样上课, 心中只有教师, 只有教案, 学生成了教师教学的道具。这样的课学生怎么能感兴趣?效果怎么能好呢?要走近学生, 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教师不可高高在上, 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 给予积极的肯定, 鼓励学生发言。教学过程要善于引导, 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 不可事事包办。有些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 身临其境去体验, 这样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的眼中只有你。”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教师教学的真谛, 只有始终把学生装在心中, 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活力。

七、课堂教学魅力, 在于言传身教

课堂是传授知识、健全人格的主要阵地。古语云:“经师易得, 人师难求。”正所谓“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教师人格的魅力对学生有着极大的感召力, 教师本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正直、善良的人格, 具有一颗仁慈之心, 才能启发感染学生的心灵与人格, 让课堂变成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园, 这样的课堂必然魅力无限!

总之, 语文世界是诗意的世界, “是炫目的先秦繁星, 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 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李太白的杯中酒, 是曹雪芹的梦中泪……”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让语文课堂散发出她的真正魅力, 真正成为学生浪漫和诗意的栖居地吧!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7.

[2]宁鸿彬.面对未来改革语文教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

把握课堂节奏打造魅力课堂 篇8

那么, 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控制教学节奏, 使之与学生的思维节奏更为合拍呢?笔者认为, 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丰富教学手段, 使课堂气氛张弛错落。

所谓“张”, 即指课堂上紧张、急促的气氛;所谓“弛”, 即指课堂上轻松、舒缓的气氛。如果课堂教学一味的“张”, 则会导致学生的心理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如果一味地“弛”, 则会使学生的精神涣散, 注意力不集中。这样的课堂, 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既要运用知识竞赛、课堂辩论以及自己紧张、急促的语言等, 营造紧张的课堂气氛;又要运用游戏、故事等放松学生的心情。通过张与弛的错落, 使课堂教学具有韵味美, 从而让学生乐此不疲。

二.合理配置时间, 使教学内容疏密间隔。

所谓“疏”, 即指间隔大、频率小;“密”, 就是间隔小、频率大。课堂教学要通过时间分配的多少与信息交换的快慢, 使课堂节奏疏密有间隔变化。比如, 在基础训练时要做到“密”, 即速度要快、内容要多, 使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在讲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时, 要做到“疏”, 即放慢教学速度, 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通过课堂教学的疏密变化, 使学生即不至于过分紧张, 又不会太过松懈, 积极兴奋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去。

三.把握课堂全局, 配合学生思维的起伏变换。

所谓“起”, 即指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思维最活跃、师生情感交流最和谐、最融洽的高潮部分;所谓“伏”, 即指高潮退却、学生的情趣相对平稳的状态。事物运动是有节奏的, 同样, 人的思维也是有节奏的。人们在思考问题时, 常常出现此时百思不得其解、彼时却突然豁然开朗的情况。学生的思维亦是如此, 出现一个高潮后, 通常要再过一段时间才能出现另一个高潮。因此, 教师在讲课时, 应该注意根据学生的思维节奏去控制自己的课堂教学节奏。这样才能弹好课堂进行曲, 才能让学生有精力、有兴趣去认真地听老师的讲解。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善于运用一起一伏的节奏, 将学生带入跌宕起伏的教学艺术情境中, 使他们深入课堂, 感受教育的魅力。

四.掌控教学速度, 适应教学进度的快慢变换。

教学节奏的快与慢是针对教师教学速度而言的。如果教学节奏太慢, 学生的思维就会变松散, 就会阻碍他们的认知发展;而如果教学节奏过快, 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进程, 而出现欲速则不达的状况。所谓快节奏, 就是对于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 可以加快讲课节奏。此外, 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秩序, 以免因为不必要的琐事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所谓慢节奏, 就是在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等处放慢步伐, 详细地甚至反复地给学生讲解, 让学生练习, 直至学生读懂、学透。教师讲课的节奏应该有快有慢, 这样学生就不会被教师的快节奏拽着跑, 也不会被教师的慢节奏弄得昏昏欲睡。

五.适度设计活动, 保持听课状态的动静交替。

所谓“动”, 即指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积极参与、踊跃答题和激烈讨论等的一种活跃的听课状态;而所谓的“静”, 则指在课堂教学上, 学生静心听课、深入思考的一种相对安静的听课状态。如果一堂课上, 学生一直处于一种状态, 就会出现或因兴奋过度而使课堂失控, 或因自始至终的静寂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而抑制他们的思维发展。这两种课堂状态, 都不能让学生处于良好的听课状态, 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 教师要想让学生一直认真听课, 就应该采取符合教育美学的教学节奏———即在听课状态上保持动与静的有机交替。

一节课好比一曲交响乐, 教师就是这台交响乐的总指挥。教师只有把握了课堂节奏, 这节课才能才能魅力四射, 既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 也能够深深地陶醉自己。

魅力语言精彩课堂 篇9

一、魅力语言遍布课堂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语言一类是可以事先准备好的,如导入语、衔接语、小结语、总结语等;一类是随机的、即兴的,也就是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语言,如评价语言、应变语言。暂且,我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划分为可备语言和即兴语言。

1. 富有品位的可备语言

教学片段:(之前,老师先介绍了自己来自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师:今天的课上,要为同学们带来什么礼物呢?我想起了我们学校的一位校友,他叫史铁生……21岁的时候,突然的重病使他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这么多年来,作为儿子的他一直用文字表达对母亲的感受。请同学们一起默读下面这段话,看你读到了什么。(课件出示:课外读物《合欢树》一节文字)

生1:(默读后发言)我读到了他对母亲的思念。他把上帝召她回去作为安慰。

生2:作者心中的母亲活得太苦了——“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师板书:苦)

这是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执教《秋天的怀念》中导入环节的一教学片段,窦老师以校友的身份介绍了作者,同时又顺理成章地介绍了作者的作品,将这与主讲课文有着相同情感基调的课外读物《合欢树》引入了课堂,为《秋天的怀念》这一课的教学奠定了情感的基调。

如此别具一格、层层入境的导入方式及语言正是窦老师历经了课前的十次思考和梳理的过程而得来的。这也正是窦老师的备课观念:好课就是这样“炼”成的。的确,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课堂导入也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如上所述的那些可备性教学语言都应该是经过我们老师课前的精心“打磨”。

(1)导课语言。在现代教学研究中,许多老师都提出并运用过非常成功的导语,有猜谜法、设疑法、故事法等。无论何种导课方式,都应注意导语的设计有“三宜”,宜充分展示:情(老师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激发学生情感);趣(趣味性讲述,吸引学生注意力);疑(巧设疑问,抓住学生好奇心)。有“三不”:导语问题不应太大、太难;不能显得生硬;不能一成不变。

(2)过渡语言。有人说,过渡语好比是语文课上老师给学生的一艘渡船,它引导学生从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那么,作为摆渡者的老师如何“巧渡”?一般情况下,要求老师的过渡语言的设计一要简洁明了、带有针对性;二要注重设置情境;三要带有悬念、富有感染力,使过渡语起到承上启下、直通下文、渲染气氛的作用。

(3)问题语言。问题语言即教师在质疑、开启或引导学生思路,将学生引向深入的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教学语言。我们老师需要在课前精心设计有效的问题语言,设计时要注意:问的内容;问的时机,一般说应该在学生似懂非懂,不知如何着手去想时问(即启发性提问)或在学生理解课文疑难处时设问(由易到难,由此及彼,层层设问);问的方法。这样,有效的问题语言就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交流、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等教育功能。

(4)总结语言。如果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美妙的结尾使成功更完美”。结语要求语言简洁、明了、清晰,切忌虎头蛇尾,草率收场,要防止只作简单重复,语言乏味而无新意。但无论何种总结语言的设计,都应结合教材的重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使课堂做到善始善终。如本人在这次执教《画家和牧童》时是这样结课的:(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我一直带领学生品读人物对话,感悟人物品质)授课接近尾声,我突然问道:“同学们,快看看老师的板书,发现了什么呢——”(其实,课上,我故意将“画家”的字号写大了,将“牧童”的字号写小了。在孩子们说出这一发现时,我顺势点拨。)“学到这里,老师也惭愧地向大家道歉了。原先,我一直以为画家是著名的大人物,应该写大些,而牧童只是一个放牛的小孩,就该写小些,这样公平吗?”学生自由发言,我随即进行改字号后,说道:“的确,虽是著名画家,却能虚心接受小牧童的批评,虽是小小放牛娃,却能凭着自己平时的细心观察,面对大人物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他们都是——了不起的!”(板书:了不起,齐读课题)我想,这种点睛式的结课语起到了升华主题,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感悟到人物的优秀品质的作用,从孩子们的感悟中,我证实了它是有效的。

2. 充满机智的即兴语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各种各样的生成与突发事件也是司空见惯的。而面对课堂上这些出人意料的突发事件的考验,教师必须先要有一颗理解、宽容学生的心,其次要有扎实的功底和应变能力。这时教师的教学语言就不是课前所能预设的,它是即兴的、随机的。

(1)应变语言。教师的应变语言应是积极的,能激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智慧;还应是风趣幽默的,既能扭转乾坤,又尊重学生人格。一些优秀的教师往往有着令人惊叹的应变能力,如一师上《游园不值》一课提问“诗人为什么‘小扣’而不‘猛扣’”的顺水推舟、就诗取材式的教育机智,令人赞叹不已。这让我也想起在执教《画家和牧童》时,指名一生试读商人的话,此生读得平淡无味。之后,出乎意料的是,我的一句“你平时是不是很少夸别人?”竟激起了“千层浪”:“平时他只会欺负同学”“他只会骂人”……课后,我想如果当时我也来个顺水推舟:“那我们给他一次机会学会夸一夸,如何?”(鼓励这位同学再次试读商人的话)相信肯定会收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2)评价语言。面对课堂中百花齐放、富有个性的回答,我们教师的评价也应该是“活”的,而不是一味地夸“真好!”“你太棒了!”这就要求老师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唯有如此,方可在评价孩子时表现出自己的智慧,方可让孩子心动、让孩子欣赏,做他们的榜样。同时,老师的评价语也要有适而有度的激励性,要富有亲和力、针对性、机智有趣,能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导向性。这其中还包括老师无声的体态语言,老师的一个赞许的点头或微笑、一个抚摸的动作、一个竖起的大拇指等。在平时教学课堂上,我注重以一些激励性评价为主,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你的这个问题提得可真好!”“你比商人更会夸别人!”“果然好眼力!”(竖起大拇指)“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真棒!”“能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你真会读书!”等等。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们,表现欲望是强烈的,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是无比光荣的,这些恰当的激情评价会使他们越学越爱学,越学越爱老师。

二、魅力语言“来自何方”

小学语文教师这种充满魅力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从何而来呢?

1. 备

教师课前的备课,也是对教材进行语言加工,把书面语言加工成教学语言的过程。这样精心设计的语言才具有感染力和启迪性。细致备好课是教师提高语言表达水平的首要一环。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曾提到:每一个幸福的背后,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仅仅是上述她所执教《秋天的怀念》那独具匠心的一个导入教学片段,就经历了“十易其稿”的备课征程。也有不少教师听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课,她的语言不仅规范、正确、得体,而且十分优美,听她讲课,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如此高境界的教学语言离不开她丰厚的文学功底和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来自她课前的“三关”打磨:一是将上课时要说的话写下来;二是经过书面语的润色;三是将书面语言再度口语化。她们的这种备课经验是值得学习与推广的。

2. 积

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静下心来多读一些文学名著、诗词歌赋,甚至是儿童文学之类的书籍,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书都可以读。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累大量丰富的词汇,让书成为生活中的“营养品”。我们只有经常读书,才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也使自己的教学语言丰富多彩。此外,还应该经常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关注点点滴滴,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严谨性、生动性和启发性等。高超的教学语言艺术绝非仅凭几节公开教学的“台词课”就可习得,而是来源于日常实践,甚至形成一种浓厚的语言风气。

3. 借

提高我们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观摩名师课堂和经验丰富的前辈课堂。这种学习方式着实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同时,一定要切忌一味地效仿,生搬硬套。我个人认为,学会用名师课堂中蕴含的先进教学思想去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才是切实可行之计。

4. 感

常言道:打球要有球感,学语文要有语感。我欣赏王崧舟老师所提到的“上课也要有课感”。他提到,课感就是对教学现场的一种直觉,一种当下的把握,一种敏锐而别出心裁的驾驭。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能不假思索地、迅速果断地作出高效的、巧妙的反应。这种敏锐的课感,一是来自于反复的实践。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敏锐的课堂感知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风格。二是来自于经常的反思,及时地归纳、总结、积累。三是来自于课堂的观摩。在观摩课堂教学中发掘并感悟他们的操作技巧,再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借鉴、内化为自己的教学风格。

5. 思

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更多的是在长期日常实践之中而“悟得”的,也就是领悟与揣摩。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注重平时的“勤反思”“善反思”。作为语文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内涵是不够的,他也必须学会在自己的课堂中不断实践语言,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总结、改进。

浅议魅力课堂 篇10

关键词:魅力课堂,魅力教师,学习方式,思维训练,教育规律

一、什么是魅力课堂

魅力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不只是知识的加工厂, 更应该是心智成长, 情感交融的引力场、思维场、情感场。在魅力课堂中应有生成、有成长;有激情、有活力;有思考、有创造;有兴趣、有吸引。

魅力课堂的魅力体现在三个方面, 那就是兴趣、情趣、乐趣。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中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一种动力, 更是一种催化剂。一个人所做的事情, 如果是他比较感兴趣的, 即使再苦再累, 他都会心甘情愿地去做。在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够精心创设情境, 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那学生必然对这样的课堂感到兴趣盎然, 欲罢不能, 乐此不疲。

学生的学习情趣来源于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真正做到目中有“人”, 尊重学生的人格, 把微笑、赏识、公平和宽容带进课堂, 以友善、幽默和耐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使学生情绪激昂, 精神饱满, 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积极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责任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在教学中, 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给学生机会, 让他自己去体验, 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求, 体验过程、感悟成功、参与其中、其乐无穷。

课前精心准备, 课上尽情演绎, 课后及时反思, 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精致, 更趋完善, 更有魅力。

二、如何打造魅力课堂

(一) 魅力教师是基础

魅力不只是吸引, 更是打动。魅力教师会凭借高尚的品格、高超的教学艺术、高深的专业技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挖掘学生的无限潜能, 把学生深深吸引在课堂, 凝聚在身边, 使学生把对教师的敬佩、信任转化为对课堂的喜爱, 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魅力教师应该具备四方面的综合素质。

1.学识渊博, 有广度

自古以来, 身为一名合格教师, 其首要一条就是具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大量的事实证明, 学识渊博, 而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教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兴趣、特长的丰富性, 同时会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使其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崇拜的偶像。这样的教师将会象一块磁石一般, 牢牢地把学生吸引在自己的身边, 真正能培养出“自己的学生”。

2.专业精通, 有深度

作为专业教师, 要具备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 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 了解专业学科知识的最前沿。所谓“通”就是要“知得广”, 能触类旁通, 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的最边缘。

3.技艺精湛, 有高度

教师精湛的技艺来源于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对教学艺术的把握, 技艺精湛的老师善于营造氛围、长于调动情绪、适于把握节奏, 从而使课堂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胸有成竹, 施教如和风细雨, 滴水穿石, 能达到润物无声之境界, 可创造化腐朽为神奇的奇迹。

4.品格高尚, 有风度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教师作为人类知识与文明的传承者, 必须具有高尚的品格, 无私、公正、友善等人类的美好品格必须成为教师永不丢失的精神财富。如果我们仔细考查一下历史上成功的教育家, 就不难发现, 每一位教育家都是品格高尚的人。

多读书、勤反思、注研究、重情感, 是提升教师魅力指数的有效途径。

附:宁晋六中教师“一二四”培养目标:

培树一种精神:勇于承担追求卓越

养成两种习惯:读书、教研

争做四有教师:心中有爱、目中有人、腹中有墨、胸中有识。

(二) 学习方式是关键

自主学习适用于基础问题, 学生可以自己独立思考解决。合作学习适用于中等问题, 小组讨论、研究解决。引领学习适用于难点问题, 需要老师精辟讲解。

依据不同的问题, 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主要处理好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1.自主学习, 即自学

在诸多教学模式中均有学生自学的环节, 但受时间所限, 学生自学往往不充分, 多有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如何提高学生自学的效果呢?

(1) 课前自学。可以让学生利用前一天的晚自习或当天的早自习自学。为保证自学的质量, 要充分利用学习小组, 由组长具体组织, 先自学、后对学、再群学。

(2) 学期前自学。即利用假期自学, 可通过编制假期作业, 指导学生进行自学, 这种自学方式更为实用和系统。为保证自学的质量要把握好两点:一是自学指导, 二是网上答疑。

2.合作学习, 即小组学习

合作学习是面向全体学生,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学习方式, 小组内互帮互助, 兵教兵, 兵练兵, 实现教学相长, 共同提高。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准确、顺畅、精炼的表达, 而思维则是透彻、清晰的理解, 条理、活跃的思路。两者相互依存, 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对教与学的充分认同和理解, 是提高合作效果的根本。

小组合作学习要安排处理好两个问题, 一个是如何分组, 一个是如何评价。

分组需要注意, 要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等合理搭配, 把全班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这样的分组方案便于考核, 利于合作。

小组评价要及时、科学, 让小组成员学会合作, 学会关心, 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

3.教师引领学习, 即点拨、提醒、讲解

教师引领学习要把握“三讲三不讲”的原则。三讲:讲重点、难点;讲易错点、易混易漏点;讲规律和方法。三不讲:学生已学会的不讲;学生自习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教师的点拨、追问、质疑应掌握好时机, 应贯穿于学生展示、探究的过程之中, 力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一语中的, 一鸣“惊”人。

(三) 思维训练是核心

1.创设问题情境, 吸引学生的好奇心

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 无论是新课的导入, 还是学生探究的过程, 都要注重问题情境、氛围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有很多种方法。例如, 可以利用实验操作、动手验证等方式创设体验情境, 实践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创设实验情境, 理化生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还可以利用故事、游戏等创设问题情境, 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 产生愉快的学习氛围。

2.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有激情、有热情、有亲情, 对学生要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 多表扬、多鼓励、多引导。

3.通过课堂的六大解放, 真正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

营造“六大解放”的课堂, 就是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解放学生的脑、口、眼、手, 有没有给学生拓展知识、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解放了学生,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上来, 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受学生喜爱的课堂, 是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课堂。

一节课40 分钟的时间, 回答某一个问题用几分钟的时间限制都可以为了学生充分的思考而打破。要善于拓展课堂空间, 打破思维定势, 敢于挑战权威, 提倡批判性思维, 打破常规方法, 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例如, 在讲解某个数学题的时候, 为了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 完成任务, 我们常常会选择教师讲解、分析、甚至板演过程, 而忽视了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用各自的方式、各自的理解去探究、去体验。长此以往, 学生会变得思维更懒惰, 头脑更僵化, 思维方式单更一, 也就更缺乏创造性了。

(四) 教育规律是保障

很多课堂教学模式中都有当堂检测的环节, 其实其对有些学科并不适合, 如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生物等, 检测无非是从书上抄到纸上, 没有多大必要。

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显示:“先多后少, 先快后慢”。说明及时的巩固复习很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边学边忘, 总要花费大量时间搞复习, 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吧!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科学地调整教学,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 每节课3耀5 分钟, 理解记忆, 巩固本节内容;每天一节自习课, 复习、巩固当天内容;每周半天时间, 复习巩固本周内容;每月1耀2 天, 查漏补缺、整理记录 (纠错本或积累本) ;等等。

符合教育规律、符合青少年身心特征的做法才是科学的, 才是好方法。这样的课堂才会受学生欢迎, 教学的效果才会提高, 这样的教学才会魅力无限。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2.

[2]王文岭.陶行知论创造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 4.

构建互动课堂彰显课堂魅力 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互动课堂

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老师,老师的关键在于上课方式的改革,互动式英语课堂模式恰恰可以突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从而使教学模式发生改变。

1.中学英语课堂中的不恰当互动

1.1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严格控制课堂,学生很少有机会练习英语。整个课堂被老师的演示和解释所占据,而学生只能回答指定的问题。老师是主要的执行者,而不是学生。老师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学生扮演被动角色。久而久之他们发现用英语与别人交流存在很大障碍。这种乏味的课堂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能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堂上缺乏师组互动、群体互动等互动形式:教师上课时总是只站在讲台上以“满堂灌”的形式讲给全班学生,或偶尔向个别学生提问,课堂上学生很少有交流讨论的机会,学生间不能有效地分享资源、信息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

1.2漫无目的的课堂互动

目前,在中学英语课堂上,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些课堂互动。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立即回答问题。在这些问题中,许多学习的问题是毫无价值的,因为它们不适合学习者的水平。老师只关注互动这种形式而不是内在的互动。毫无疑问,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但在这样互动目的不明确的课堂上,互动会失去意义。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是独立的。他们经常不满意老师的请求或行为。所以在课上,老师应该考虑互动活动的可行性。在课堂上很多教师不太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立即回答问题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烈,实际只是单纯的、浅层次的行为互动,而没有与积极的情感相结合,因此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1.3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不平衡

课堂互动有多种形式。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和学生回应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称为师生互动。这样的互动经常发生在英语课堂中,被用来激发学生的关注度和检查学生的学习过程。然而大多数中学生总是讨厌这种互动方式。此外,在许多中学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远远超出了生生互动。结果学生对学习英语毫无兴趣。学生们不能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了抑制。因此,我们需要一些策略来改变这种情况。

1.4师生互动的对象存在差异

师生互动中对象存在差异,只关注优等生,缺乏对差生的关注:互动过程中,教师都喜欢提问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较差的学生。或者在提问内容上,教师对优等生的提问通常比对差生的稍难一些,评价时对优等生用赞扬等比较个性化的方式,而对于差生则会给出“正确”或“错误”的极端性评价。

2.有效的课堂互动的策略

2.1好奇心战略

成功的教学最大的敌人之一就是学生的无聊。这通常是由于课堂材料的可预测性而造成的。如果学生经常知道接下来老师会讲什么,他们会觉得很无聊没有意思。因此教师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应该采取好奇心战略,组织各种竞争游戏和活动。正如谚语所说,“竞争”是人性的一部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竞争是引起兴趣最好的方法,为了给每个学生更多的机会,创建一个独立和自信的环境,教师可以将全班分成若干组。进行团体合作竞争,促进英语课堂互动,还可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的欲望。

2.2合作战略

合作是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感觉舒适的英语课堂不仅仅意味着合理的座位安排和完美的房间装饰。还意味着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融洽,感到轻松。教师不仅要消除学生对互动的排斥心理,同时还创造相关的合作环境来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

2.3提问回答策略

提问是最受欢迎的策略,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教学艺术。问和回答问题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语言形式,但它是一种有效的语言习得的关键,被广泛采用。研究表明,适当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但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弱点。所以教师应该尽力创设有用的问题提供机会帮助学生理解。

2.4恰当评价策略

恰当的教学评价是高效课堂的保证。英语课堂中的互动形式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态度,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评价的重心就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但是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肯定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行为,而不是注重评定学生在某阶段获得了多少可量化的英语知识。

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观察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以及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收集完相关信息后,通过分析整理,提出存在的问题,并与学生共同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教师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监督学生的改正情况,及时为学生提出反馈信息,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互动。

3.结论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想实现师生之间共同互动、学生与学生共同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创新备课的活动和形式,创新教学内容的合理处理、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通过教师与同事之间就讲授教材的积极互动、相互探讨、共同提高,改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才能有利于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戴军熔.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内容十活动[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1,(04)

[2]何浩峰.简论课堂互动教学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2,(07)

[3]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

[4]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亢晓梅.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本质的社会学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0,(06)

魅力动漫, 活力课堂 篇12

一、邂逅动漫, 学生热情高涨

“动漫”其实是动画和漫画的总称。随着我国动漫行业的日趋成熟, 以青少年为需求对象的动漫产业也在迅速发展, 还有一年一度的国际动漫节隆重登场, 它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而占主流的小学生“漫迷”也正以倍计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教学生活中, 美术老师也常常碰到过这样的问题:一些学生在美术课上总坐不住, 作业表现平平。可一到课外, 时时能看见他们拿着卡通漫画之类的书津津有味地看, 神情是那样的专注。有事还拿着一支笔, 一张纸画得热火朝天, 甚至在其他学科上也偷偷地画, 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二、流行动漫, 蕴藏教机无限

不少人认为, 看卡通动漫会影响学习, 这也导致有些家长不允许孩子看漫画书, 有的老师不允许学生将漫画书带到学校。其实不然, 2004年, 中央教科所的刘万岑老师在《学校美术课程应当重视流行视觉艺术》中谈道:“卡通漫画等这些视觉信息对于设计富有活力的艺术教育课程是一个很大的资源。”

由此可见, 面对学生对动漫的热衷和追捧, 关键是我们该如何正确引导, 合理利用动漫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引导他们对生活的关切, 对世事的洞察, 对人生的思考, 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三、活力动漫, 促进美术学习

当动漫以娱乐方式走入人们心中的时候, 我们美术教师应跟上时代步伐, 让动漫以美术形式走进美术教育的范畴。让孩子在欣赏、交流的同时进行创作和表达, 变被动给予为主动索取, 在愉悦的环境中事半功倍地发展学生的思维, 增强学生绘画技能, 促进人格完善。

1.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现在的孩子, 甚至十几个的青少年都如饥似渴地翻看动漫, 究其原因是:一方面是卡通漫画中夸张变形的形象于青少年有天然的亲和力, 另一方面是这种被夸张了的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 往往有很多反常和出人意料的结局, 大大增强了趣味性, 这就更进一步受到少儿的偏爱。赞柯夫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兴趣是最佳的情绪, 作为教师我们要更好地培植和保护儿童学习卡通画的兴趣,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整个过程学生兴趣浓厚, 学得主动, 学得轻松、学得高兴, 素质的良好契机。在新课程标准下, 还可以以趣引趣, 用动漫来抛砖引玉, 引导孩子了解掌握更多其他相关的美术知识, 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局面。

2.提高学生美术造型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 中高年级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观察能力不断地增强, 对三维空间有了足够的认识, 然而对美术的写实能力却依然缺乏, 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 然而又不具备这种技能, 二者之间的冲突构成了学生绘画时情感矛盾, 进入美术发展低谷期。那些个性鲜明的动漫形象、造型唯美的主人公更成了孩子寄托心思愿望的亲密朋友, 能和“朋友”多接触即使是相对枯燥的一些绘画技能练习课也会变得“心甘情愿”。因此我就紧紧抓住动漫形象来解决部分美术造型教学的难点, 对学生进行素描基本功训练, 讲生活中的伙伴———动漫任务的简易立体造型的学习与表达有助于学生对素描的理解与掌握, 它的明暗、透视、光与影, 有利于对造型的立体感, 空间感的学习, 学生在信手创造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的同事, 忘却疲劳、克服困难。扎实地磨练造型的基本功, 使他们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走向成功的历程。

3.发挥学生美术创造思维

卡通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可以被任意塑造、删减、夸张、变形。为了能飞行, 人可以长翅膀;为了获取胜利, 英雄可以拥有神奇的武器, 各种动物可以有人的神态和表情。由于造型上的自由性、在进行表现的过程中束缚较小, 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的热情并赋予他们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漫画的创作中在注重技法的同事, 更讲究原创精神, 更讲究构思。构思也相当于“点子”, 别人用过了, 你就不要用了, 你这次用了这个点子, 下次就不要用同一个点子构思了, 所以漫画更能训练人的创造思维。

动画则常常通过好几个连续的单独画面的视觉艺术来表现故事的连接, 对于学生来说, 在学习图片故事的上下连接, 在发展视觉表现技巧与故事表达技巧方面是十分有益的。它让学生学会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生活, 并在创作的过程中要融绘画与思想、技巧、趣味为一题, 所以这个创造过程对孩子们的头脑是个很好的锻炼。

动漫这种流行视觉文化通过我们的正确引导, 合理开发, 已逐渐成为孩子心灵深处的眼睛, 成为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粮食。寓教于乐, 给孩子学习的动力, 给孩子成长以助力, 让我们一起有效利用动漫魅力来激活我们的美术课堂吧!

参考文献

[1]刘万岑.《学校美术课程应当重视流行视觉艺术》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4年出版

上一篇:广电网络资产下一篇:交通运输和国民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