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魅力课堂

2024-07-25

快乐教学魅力课堂(共10篇)

快乐教学魅力课堂 篇1

魅力课堂,让学生体味快乐

三江镇中心小学:潘子存

伽俐略曾说:“思考是人类最大的欢乐。”在思维的跨越与激荡中,人能充分体味个性自由发展的快乐。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这种快乐,应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然而,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常常不去思考,甚至是不会思考,读书的快乐从何谈起?学生本应是课堂的主角,而不是听众和看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展示课堂的魅力,为学生创造积极思考的条件,把

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体味快乐。

一、让“生本”进课堂

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爱护和表扬,因为这是学生在班集体中的自我价值体验,这种成功体验就好比催化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自尊自信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坚持以“生”为本,抓住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锻炼自己。

首先,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实施有效的鼓励,激发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不要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肯定的鼓励,用“你真聪明!”“你读书真流利!”“我好佩服你哟!”等这样的语言赞美一下他们,即使是“不错”“下次努力”这些简单的鼓励话,对于有上进心的后进生来说也是多么富有激情的话语呀!它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自 1

信心缺乏的学生,这可能就会成为这类学生向前“迈进”的跳板。

其次,老师的赞叹应有根有据,以机智幽默的评语让学生学趣盎然,让课堂妙趣横生。就如朗读吧,首先让朗读水平好的学生读,不仅要求读出人物感情,而且还要边读边配上相应的动作和神态,尽量使自己融入角色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表演力。这些学生读完后要给以适当鼓励,然后让胆小、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读课文,只要学生读正确,读通顺、不漏字、不添字,达到熟读课文就给以“很好”“真流利”等简短的表扬和鼓励,学生听了老师的鼓励后,便会透露出自信,这些不同层次学生便都能感受到快乐。

二、让“情景”进入课堂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果能把所学课文中的“情景 ”在课堂中真实地反映出来,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本教育”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在课前,课堂上是反馈、交流、讨论和互相质疑,课堂只是起到调度和调整学生学习方向和方式的作用,让学生一直保持激情,自主地学习下去。

那天,上《小兵张嘎夺枪记》第二课时,前一晚我留的前置作业是演课本剧。上课铃响后,孩子们个个兴奋无比,气氛显得比以前活跃了许多。尤其是平时表现不是很好的房卫轲,半站着,手里比划着可能是自己制作的一把纸枪,还是白纸做的,蓝童森拿着一把玩具手枪,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严尧的手不停的摸着自己脚下的一个装着不少东西的袋子,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嘴里还嘀咕着什么……

前面两组表演过后,又有好几个男孩子迫不及待地跑上来,其中就有个房卫轲。每组成员要先介绍自己的角色,这一组也不例外。我没想到的是房卫轲介绍完别人后,说到自己扮演“张嘎”,我真是很意外。接下来他的表演很不错,赢得了阵阵掌声。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观就是关注生命,关注状态。你看他们在这节课上,完全是另外一种表现:严尧是这个小组的组长,分配人物角色,扮演主要人物,而且表演很到位;房卫轲自制手枪,做得相当不错;蓝童森看到别人没有道具,赶快把自己的手枪递过去……那么积极,那么乐于助人。接下来的环节还有更让我惊奇的。我让他们以“小兵张嘎很”为总起句写一段话,其实就是读后感受。几分钟过后,我看了看邓明谦写的:张嘎又勇敢又聪明!看到鬼子来了,他不慌也不怕,故意大声说话,告诉区队长。为了给奶奶报仇,他把鬼子官的枪给夺了下来。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因为前面看了几个平时还不错的孩子写的,都不如他写得好。我当即让他读给全班同学听,还表扬了他,他高兴得脸上乐开了花。

面对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有些自责:为什么过早地给他们贴上“标签”,分出不同的“等次”。事实上,即使是所谓“差生”也有表现欲,也有长处、有优点,也会有长进。

三、让故事进课堂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以直观、形象为主,容易被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所感染。为此,我们可以把故事引入课堂。1.开展“课前三分钟小故事”活动,尽快吸引学生注意力,锻炼学生说话能力。2.结合课文内容,适时适量插入相关故事。如学习古诗《枫桥夜泊》时,插入一些学生听过的相关故事,加强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四、让竞赛进课堂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课堂前15分钟注意力高度集中,25分钟后注意力开始明显分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借鉴电视娱乐节目的竞赛形式,把每节课的“目标检测”改编成个人竞赛、小组竞赛形式,时间是在授完新课后的3——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展开,最终评选出优秀个人和优秀小组,并给以加分,纳入个人量化考核。这种教学形式,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与快速反应能力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快乐的学习使人振奋,生本课堂轻松和谐的氛围正是快乐学习的优质土壤。让我们与学生一起携起手来,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在魅力无限的课堂里体味学习的快乐,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二〇一二年一月五日

快乐教学魅力课堂 篇2

1.创设情境 , 体验快乐

1.1质 疑 导 入 , 焕 发 活 力 。

一堂语文课犹如一篇优美的散文, 开头漂亮, 便能引人入胜;一堂语文课又恰似一支动听的乐曲, 开头定好基调, 就能够扣人心弦。设疑导入就是根据文本内容提出疑问导入新课, 诱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 解决问题。疑是学生思维的起点,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情境, 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多画问号, 激发学生的语文求知欲,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 让课堂活力无限。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 教师出示地球图片, 导入: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来后,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地球太脆弱啦, 我呼吁大家应该齐心协力维护这个微小、美丽的星球。”宇航员为什么要这样形容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呢? 学生情绪高涨, 产生了好奇心, 由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及时鼓励学生自己读课文, 在课文中找答案。学生在不自觉中就接受了语文知识, 做到了寓教于乐。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减轻了学生的身心疲劳, 为新课探究做了铺垫。

1.2音乐情境, 快 乐 朗 读 。

语文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创设以音乐渲染为主的朗读情境,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使学生赏心悦目, 如醉如痴。让学生在朗读中享受快乐, 培养学生探究文本的能力, 给学生的朗读带来美的享受,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感知能力在动听的乐曲感染下, 学生读得如醉如痴, 体味到文章的内在美, 引发学生与文本的共鸣, 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 教师出示动画:寒风刺骨, 白雪纷飞, 地上白了, 树上白了房子上也白了, 好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播放《小雪花》的乐曲, 一群小动物伴随着优美的旋律, 姗姗来迟。瞧, 都有谁来啦?这群小画家不畏严寒, 在雪地上尽情地画着漂亮的图画画出自己心中美丽的世界。请大家随着音乐自己朗读课文。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它们都画了什么画呢?让学生在朗读中真正读懂语文。变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主动热情的“我要学”, 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领略自然美。让“静态”语文变成“动态”语文, 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体会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自主探究 , 感悟魅力

2.1自 主 探 究 , 以 情 激 趣 。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研读课文, 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 创设高效情境,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达到文本和心灵浑然一体的境界。在情境中探究词义, 改变枯燥的词义解释, 在自主活动中体会课文含义, 以情激趣。如:学习《半截蜡烛》时, 教师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把生词与故事巧妙联系起来, 让新词不再是孤立的语文符号, 让“题注探究”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与纽带, 从中感受小女儿杰奎琳的机智勇敢, 使学生头脑中留下生动印象。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因势利导, 让学生结合课文想象意境, 深刻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的激烈斗争, 感受到她们的机智和勇敢, 学习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2.2合 作 交 流 , 引 发 争 论 。

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 能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在争论中感受合作的快乐, 感悟语文的魅力。教师要把学生分成小组, 在小组中为完成一个共同的语文任务, 组长对组员进行合理分工, 让每个人都承担一个角色, 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自己去读文、感悟、合作, 促使学生在争论中内化知识, 集思广益, 想办法解决问题。如:学习《麻雀》时, 教师问:“文中的几个角色, 哪个最令你感动呢? ”一个学生抢答:“读《麻雀》一文 , 从老麻雀舍生忘我地救小麻雀的描写中 , 我能感受到母爱之伟大。”这时, 一个男生立刻质疑:“老师, 我有意见, 为什么说是母爱啊? 课文也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啊? ”“对呀, 你认为怎样说才更准确呢? ”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小组派代表回答。经过激烈争论, 师生一致认为:这篇文章表现了一种浓浓的亲子之情。教师表扬肯动脑筋的那位同学。想象一下:我和猎狗走后, 还会发生什么事? 老麻雀和小麻雀会怎么做? 它们说了些什么?小组同学再次交流。让学生动脑思考, 拓展文本,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总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创设教学情境, 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增大学生的信息量,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有声有色, 和同学分享成功的快乐或失败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 树立竞争意识, 提高合作技能, 回归生活, 养成合作学习习惯,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许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刍议.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2 (01) :151-154.

快乐英语 魅力课堂 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快乐;高效

笔者所在县城地处贵州西部,由于城镇人口的迅猛增长带来了学校生源的急剧膨胀,班额不断扩大,再加上受到师资和办学硬件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只能从三年级开设英语,周课时为两节,再加之每班70—80人,大班额给英语教学带来严峻的考验,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构建高效英语课堂,常常困扰着每一个英语教师。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而要达成这些目标教师就应充分展示自己的课堂魅力,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从而向课堂的40分钟要效益,使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英语、掌握英语,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关注情感态度,润物无声

对于学习一门外语知识的小学生来说,在没有接触英语之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我们应当格外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充分保护,以鼓励为主,使学生充满自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把学生置于恰当的位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在大班额的情况下教学,老师在紀律管理上就要花费大量时间,如果不能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话,英语教学就会颗粒无收。在笔者的教学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刚接手三年英语教学的时候,学生对于英语知识掌握不好,因为发音不准,都会比较自卑,上课不敢举手发言,甚至有些要放弃的想法。课堂上我在对学生进行口语评价时,特别注意了用语能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心理需求,采用激励性的语言,不讲大道理,并且及时捕捉评价的最佳时机,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一位学生的长处,及时给予鼓励。

二、关注兴趣需求,寓学于乐

在英语教学中适当的加入快乐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面对人数众多的班级,如果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或传统教学,就书本知识而教书本知识的话,学生的思维的零散方向可能会超过学生人数。

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在每节课前我会举行一些英语歌曲联唱,用富于感染力的音乐激发情趣,让学生以饱满的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新知呈现时尽量使用图片,优美的体态语、简笔画、照片、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活动,以期能够最大限度的抓住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单词教学时,我出示实物或单词图片(后面呈现单词),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发音时的口型,认真聆听教师的发音,进而让他们模仿教师的口型和发音,这样,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单词的音、形、词义,而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直接感知。同时在图文并茂的情景中学习语言,既加深学生对语言的认识又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关注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常规的英语课堂一般包括导入(Warming up)、呈现(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巩固和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tion)、总结和作业布置(Summary and Homework)。“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对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把握,在每次新课教授时都尽量兼顾到完整的教学流程,以学生主体的言语交际活动为主要构成成分,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充分激发为前提,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有效教学,让英语课堂魅力四射,教学活动事半功倍。

例如,为了使学生的参与能更有效,我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大班变中班,中班变小班。分组确定后,我在导入环节(Warming up)设计了一个“我当小老师”的活动,在每次活动之前,我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发言、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融入英语学习;进入呈现环节(Presentation)后,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要教授的新知识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接下来的操练(Practice)、巩固和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tion)这两个环节,主要采取游戏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让各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合作、学习,再进行相互展示和评价,出乎意料的,这种方式大受学生欢迎,他们离开了束缚已久的座位走上另一个广阔的舞台——讲台,个个积极准备,自信满满,听课的学生也学得认真;最后的总结和作业布置(Summary and Homework)环节,我在总结的基础上设计了分层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不同类型的作业。

魅力课堂--课改四清教学经验 篇4

红星初中综合组 袁瑞瑞

--------浅谈对新课标的认识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新课标的不断改革更新,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改革前的“一言堂”转变为现在的“百家争鸣”,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样的课堂改革,也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首先,从学生方面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据粗略统计:一名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九年间,在课堂上度过的时间大约是15000课时之多,如果每节课按40分钟计算,那将是多么庞大的数字。由此可见:学生有多少的少年时光是在学校的课堂上度过。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如何才能让学生度过这快乐的少年时光,并学到丰富的知识呢?开放课堂——还学生自由,让学生释放天性、张扬个性、展现自我,使课堂成为学生立体化交流活动的平台,发挥特长、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尽情展现才干的大舞台,成为促进学生不断成长的大舞台。

其次,从教师方面讲:开放课堂的实施从表面上看是教师减负了,教师从过去的“一言堂”变为现在的只讲10分钟。但实质上这却是对现在教师要求的更高考验,因为他要求教师要具备更更丰富的知识,更开阔的视野,更高超的指挥艺术,更有效的调控能力。我们的一位老师就曾讲,课堂就是“战场”作为一个优秀的战场指挥员,你要认真观察、倾听、捕捉一切可圈可点的信息,巧妙点化、知识串联、合理指导,从而才能取得最终的战场胜利。从现在课堂上对新课标的实施情况看:效果很理想,反映很热烈。看到开放课堂的实施是如此的受学生的喜欢,作为体育教师,也禁不住想尝试一下,把室内文化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入体育课堂。因为体育课从表面上看,学生对它的钟爱,可以说胜过任何一科,但大多数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爱的只是体育课这个头衔,而不是体育课本身,因为,过去的体育课学习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练习没有激情,缺乏热情。而现在,新课标在学校实施后,我们渐渐改变了这种现状,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体育课堂以“健康第一”“快乐第一”“全体参与”的政策,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并根据体育与健康的教材,学生的个体差异、身体需要、爱好···等安排学习内容,组织分类练习或小型比赛。教学中做到精讲精练、先讲后练、展示自我、分组练习、互帮互助、小组PK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缩短个体差异,让全体参与发展特长,使学生喜欢练乐于练,并从中获得快乐,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培养全面型、创新性、突出型人才奠定基础。

快乐教学魅力课堂 篇5

领略名师教学风采 感受小数课堂魅力

2015年4月11日、12日,小学数学名师高效教学“同课异构”观摩研讨会在美丽的翡翠湖畔合肥工业大学 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学爱好者齐聚一堂,一睹数学大师们的风采。

4月11日上午,以名师强震球老师的《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拉开了活动帷幕,强老师的饱满激情不仅打动了学生,更是引起了在场的所有听课老师的共鸣,他的课堂注重渗透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数学大师华应龙给各位听课老师奉献了一场文化大餐:课堂教学《找次品》设计精巧,前后呼应;他的知识讲座《从一分为二到一分为三》更是精彩纷呈,“一分为三”的思想激起了很多老师的探索欲望。11日下午,数学名师贲友林老师和合肥经开区小学数学名师 邓威老师同课异构《年、月、日》。贲老师的课真实、自然,看似平淡却精彩不断;邓老师的课把生活中的素材引入课堂,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月12日,活动达到了高潮,名师的经典优课再现:夏永立老师的《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黄爱华老师的《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从黄爱华师的课上,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 “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 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意识、一个个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中研究探索数学问题,体验分享探索成果。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潜能的开发、个性和主体性的彰显。12日下午是更有别样的同课异构:经开区小数名师工作室成员方程老师与“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共上《圆的认识》。张齐华 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深厚的教学功底、洒脱自如的教学风格不仅征服了学生,也感染、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老师。

名师讲座更是激动人心,引起广大听课教师与专家的零距离研讨,在他们精彩的讲座中运用大量的、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为老师们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的许多问题,阐述了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其幽默的话语,丰富的内容,精彩的分析,会场内不时传来老师们的赞许和阵阵掌声„„聆听名师的讲座真是一种享受,让我确实感到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快乐教学魅力课堂 篇6

——2014年广西小学英语教学能手魅力课堂展示暨教学风格观摩研讨会

学习心得

九圩镇中心小学

韦小谢

本次会议的主旨是教师的教学风格。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国培专家于淑卿老师对本次会议的主旨进行了诠释,即追求儿童精神的英语教师。她分别从:(1)教学风格的形成(2)什么是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风格(3)教师教学风格的立足点(4)找准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5)使用教材培养学生能力——风格使然(6)未来拼什么(7)没有良好教学风格的教师问题所在这七个方面做出了深入浅出的演讲。

所谓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个性及独具一格的特征,是教师本人学识、情感、潜能、心理品质及个性在教学活动中的外在表现,其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教学活动中语言、文字表达、仪态风范、随机应变技巧等方面。教学风格是教学经验的产物,它的形成是教师教学能力成熟的重要标志,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在不断充实完善。

本次邀请了七位优秀的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的展示,从他们身上深刻体悟出教师的教学风格,成就有魅力的教学课堂。

留美学者刘鹰老师的即兴课堂,充分展现了教师的教育理论和技

学风格,都是代表了那个教师独特的教学魅力,是不能复制或迁徙的。

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必须从自身的各方面做起。1.养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关心学生,热爱学生,让这个职业散发它本身独特的魅力,让教师的光环发光、放大。2.掌握和更新先进的教育理论,让最科学、最前沿的知识做领航,让学生和同行感受知识的新和热。3.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靠的就是一张嘴,不是我会说就行,而是我怎样说才最有效果,幽默性、形象性、生动性,这些都靠一张会说的嘴。4.专业知识的储备,有效提升教师的自身魅力,所以需要不断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5.加强教学技能技巧,这个可以从每个老师身上学习他们的闪光点,吸收为己用,机智的处理教学中的偶然事件和棘手问题。6.加强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教学心境。在良好的教学心境下,教师就会专心致志,思路开阔敏捷,语言流利,情绪饱满,遇事不惊,处事冷静有方。

快乐教学魅力课堂 篇7

专业化、现代化社会,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交流工具, 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 众多技校学子却对它望而生畏, 导致职业生涯发展受限。如何培养技校生英语学习兴趣、重塑信心?笔者借鉴我国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 通过十余年技校英语教学实践总结出: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效果明显, 甚至能让已经放弃英语学习的学生重燃热情。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 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坚实、科学的理论基础。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和由外向内的传递过程, 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 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一员。

2.“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假设中指出儿童在别人帮助或与同伴合作的情况下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较高, 儿童在彼此最近发展区内合作, 会表现出比单独活动更为高级的行为。

3.“群体动力”理论。勒温认为, 群体取决于群体成员相互依存的内在关系, 群体则对个体有很强的支配力。处在一个协作性的群体中, 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成员之间互相启发, 互相补充, 在交流合作的同时, 产生新的认识, 上升到新的水平, 用群体的力量完成学习任务。群体动力理论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既关注个人的成长, 也关注群体的发展。

二、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实践与收效

“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团队精神受到高度重视的现代社会, 不肯或不善合作的人, 必遭淘汰。“合作学习”何以走俏技校英语课堂?其魅力何在?笔者认为该教学法最大意义在于倡导“人人参与, 人人成长”, 鼓励合作, 培养思考、动手、人际交往及创新能力,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合理拟定“任务”, 科学分组是成功合作的前提。欲成功合作, 应科学拟定和分解“学习任务”, 同时进行合理分组、有效调控。难易适中, 实用性和趣味性并举, 连贯有序的学习任务是首要之举。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心;生动有趣, 时代感强、专业色彩鲜明的内容, 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连贯紧密的内容, 能达到循序渐进育人目的。教师做足“三备”功夫:“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在拟定任务时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手段内容和学生实际, 精心制定教学策略和步骤, 重视“导入呈现”, 使“任务”可操作性强, 内容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深入浅出, 能激发孩子们探索合作兴趣、能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参与和展现的舞台;分组时要深入了解学生, 考虑不同层次、性格学生的互补搭配, 组与组之间水平相当, 具有可比性。可综合运用地利法、抽签法、自由组合加调配法等多种方法优化资源配置, 达到激发合作热情, 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的。

例如呈现“Making a Telephone Call”单元时, 教师通过演唱"I just call to say I love you" (《电话诉衷肠》) 这首经典英文歌作导入, 再播放一段精炼的办公室接打电话视频的方式呈现“任务”, 接着抛出两个相关问题:1.How to make anefficient business call? 2.Make an efficient call to a company., 鼓励和启发孩子们分工合作、编演对话。结果, 整个教室成了欣喜的海洋, 孩子们忙着查资料, 忙着发挥想象力, 忙着练习, 我巡回指导, 忙并快乐着。“对话比赛”环节中, 孩子们表演了不少生动有趣的对话, 有扮演客户给联通公司打投诉电话的, 有和物流公司电话讨价还价的, 还有和鬼佬通越洋订货电话的, 虽然中间不时卡壳或使用中国式英语, 但我都肯定学生的表现力, 鼓励他们继续表达。最后, 我们合编一首“顺口溜”结束课堂:“电话铃响叮铃铃, 不要犹豫快接听。拿起电话说Hello, 自己身份说出口。想找某人接电话, May I speak to要紧跟。要找之人不在家, be not here做回答。介绍自己名和姓, This is最常用。要问对方是哪位, Who’s that? 才算对。要让对方等一下, Hold on, please.先别挂。捎上口信有必要, 要用take a message for.以上用语记熟了, 打起电话不用愁。”

整个课堂紧凑流畅, 教室里不时爆发出掌声、笑声、欢呼声, 师生都感受到合作创新、共同提升的乐趣, 师生相互点燃了彼此, 点燃了课堂!“好的开端, 成功一半”, 可见, 精心、合理拟定分解任务, 科学分组是成功合作的铺路石。

2.选拔培养好组长, 合理分工是成功合作的保障。“强将手下无弱兵”, 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需要一个责任心强的首领。小组合作中, 组长的领头羊作用不容忽视。小组合作前, 教师应对全班学生学习基础、性格特点有所了解, 采用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方法精心选拔、培养得力助手——小组长, 充分授权, 见缝插针对组长进行培训, 关注他们的工作动态, 倾听、沟通, 及时协助他们化解工作难点, 鼓励他们调动全组成员积极参与课堂。每组4-6人活动, 可合理分工成记录员、巡视员、技术员、汇报员等岗位, 不时采用轮换制, 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得到多角度锻炼。

对于组长, 笔者一般要求他们做培养人才的“幕后英雄”;对于组员则鼓励他们敢于走上前台一展风采。课堂上我和学生“约法三章”:1凡是组长不亲自出马进行笔头和口头汇报表演但组员能很好完成合作任务的, 组长当选为当节课“优秀组长”, 因为他培养了优秀的组员;2凡是积极向老师和同学提出疑问、修正讨论结果的, 被评为“优秀检查员”, 因为他体现了善于质疑、敢于创新精神;3凡是“全组总动员”, 每位同学都充分发挥作用, 并且每次有不同代表上台做笔头、口头汇报且成果展示质量高的组将被评为“学习标兵组”, 因为它体现了集体智慧的结晶。以上三种奖励公开评选、公开表扬, 加英语平时分或教师赠送自备小礼品, 并且联合班主任, 张榜公示加操行分和在期末评语中加以体现。整个学期有五次被评为“学习标兵组”的成员, 期末可免考英语, 教师直接给出90分以上总评分。良性激励和竞争的结果是:大家劲头十足, 你追我赶, 学习风气日益浓厚。

3.教师精简点拨、有效引导是成功合作的点睛之笔。“合作学习”相对于传统教学, 对教师要求较高, 要求教师驾驭课堂的动态生成, 巧妙引导化解, 做好学习的“组织者”、“陪伴者”、“激励者”。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位同学学习情况, 不断监控协调小组活动, 适时记录观察结果, 及时评价和反馈小组活动。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师科学预测和诱导, 适时点拨, 排除障碍。学生似懂非懂、想说又说不出来之时, 正是求知欲望最强烈之时, 教师趁机醍醐灌顶, 将有最佳效果。总之, 教师要“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时刻跟上学生思路, 同时“授之以渔”, 不越俎代庖,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沟通能力, 关注发散性思维, 关注过程而非“标准答案”, 鼓励发挥想象力, 因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爱因斯坦语) 。放手让孩子们去摸爬滚打、团队合作, 去体验运用知识技能的成就感, 去不断自我激励、自我成长。

此外, 小组合作中, 笔者极力倡导融入现代教学的“全身感官学习法”, 即“动脑想、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说, 动手做”。一个浓郁欢乐、师生全身心投入的课堂,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精简点拨、有效指引式教学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同时也使孩子们在探索过程中得到智力、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均衡发展。孩子们在团队活动中培养的独立思考、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分析问题、获取和加工信息、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将有助于他们适应专业需求和职业生涯要求, 成为未来社会合格乃至优秀的“现代职业人”。

英语练习课时, 笔者常激励学生和字典、同学、老师合作, 取长补短。例如按座位顺序, 全班每人轮流回答问题。学生和学生切磋、共享, 学习小助手起作用了;老师也成了学生的“私人教练”, 一对一互动交流, 融入了合作学习的大流。互动中, 笔者常根据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继续性问答, 程度好的追问难一点的题目, 程度差的以鼓励为主, 多说一些关怀话语, 如:“Trust yourself, give it a try.”, “You did a good job!”, 发动同学们给予热烈掌声, 强化成就感。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愉悦的环境中“跳一跳, 摘桃子”, 不断进步。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法相结合, 效果更显著。课堂上,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师生合作, 生生合作;携手共进, 实属双赢!

4.不断创新、改良评价方式是成功合作的调节器。“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人性都是厌恶重复、喜爱新鲜的, 青少年更是如此。“教育的真谛在于创新”, 教师要不断推陈出新、别出心裁、适时激励, 把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融会贯通, 保持每节课的新鲜热辣和热情冲劲, 吸引、感染、鼓舞学生, 提高学习效率, 最终实现“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 智慧与智慧的碰撞, 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的教育效果。

例如笔者曾结合中外节日英文表达法, 安排小组合作, 限时制作英语手抄报。首先笔者展示一些美轮美奂的图片贴纸, 如纯洁的母亲节康乃馨和慈祥的圣诞老人, 然后言简意赅说明“任务”和评比标准。形象生动的实物点燃了孩子们的创造热情, 他们忙不迭地分组合作, 查资料, 制订报纸采编方案及甄选加工素材, 忙策划的, 忙摘录的, 忙手工的, 教室里热闹非凡, 再也找不到一个闲人、懒人, 通通融入了“做中学, 学中做”的大潮。最后, 孩子们充满创意的作品新鲜出炉了!教师鼓励、引导各组代表上台演说, 介绍、推销本组“产品”, 还改良“老师说了算”的评价方式, 请全体同学评价和共同推选优秀作品, 最后, 教师综合集体意见进行精简点评, 还把它们拍摄下来展示在微博相册上, 实物则集结制作成大海报张贴在学校技能展示公布栏, 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交流欲, 还把优秀作品推荐到省《职业技能》报发表, 孩子们看到精心制作的手抄报配上校名、班名和人名刊登在人手一份的技能报时, 那份掩饰不住的惊喜, 也让教师乐开了花。

尝到甜头的师生, 在简历、贺卡、便条等英文写作课也采用此法, 有效开展小组合作, 笔头、口头汇报相结合, 评选优秀作品, 以“产品制作”带动教学, 团队协作, 让同学们既学英语、又出产品, 还推销产品、交换产品, 学以致用, 欢乐开怀!

三、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 合作学习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需要正确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时机, 有些内容不适合小组学习, 就不用此法, 或者不要整节课、整个学期都使用, 并要注意适当调换组员, 课桌的摆放也要新意不断。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时, 教师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提供适度的学习任务;2.教导合适的合作技巧;3.提供充分的合作时空;4.形成开放的评价体系。形成立体、交互、开放型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因为它能激励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只有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才能使该教学法发挥最大作用。

瑕不掩瑜, 与传统教学相比, “合作学习”有助因材施教, 能弥补一名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基础迥异的学生教学之不足, 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公平教育目标。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 教学成为集认知、交往、审美于一体的过程;它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多数学生没有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被动地位的旧貌, 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权利, 任务分担与成果共享, 相互交流与相互评价, 使学生感到被悦纳、被信任、被重视, 从而激发和强化自信, 这一点对技校生而言尤为重要;它使师生在多维互动、思维碰撞、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它使学生之间建立积极的相互支撑关系, 有助于提升团队精神和职业素养。合作学习, 成就你我, 这不仅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 更是培养“全人素质”的问题。它充分体现了教学是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生命融合的和谐过程。“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 参与和分享带来成长和快乐, 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技能的“交易所”, 更是全体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众人拾柴火焰高, 愿“合作学习”魅力长存!

参考文献

[1]王鉴.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8) .

[2]高艳, 陈丽.合作学习的内涵、特质及教学设计[J].当代教育科学, 2004 (3) .

[3]郑淑贞.合作学习的评估方法评述[J].浙江教育学报, 2004 (2) .

[4]樊敏妍.职业学校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 .

魅力课堂 有效教学 篇8

一、兴趣,最好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时候最重要的动因。培养这种愿望的工作,是跟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紧密联系的,并且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我国伟大的孔老夫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大家的就是学习的兴趣。小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时候会对计算机教学没有多大的兴趣。加上课程的不断加深,知识的复杂性越来越难,小学生由于年纪比较小,学生们的兴趣就会慢慢的减少了。所以培养他们的兴趣非常的重要,那么如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教师们总结了几个方面:巧用游戏、新颖故事、创设情境等方式来激发求知欲。还有一种就是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们的求知欲。小学生在学习中最为感兴趣的就是游戏。所以教师抓住了这样的心理。巧用游戏来激发他们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

二、趣味教学,提高质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激发学生们的思维灵动性。计算机知识需要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小学生在理论扎实的基础上,操作上也要熟练。在小学生的脑海中,计算机知识可以说是新的内容,教师要有效的引导。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们将理论知识扎实的记忆,然后让教师在理论扎实的基础上熟练操作。在这一方面学生们要进行综合的培养,让操作程序以及理论知识牢固脑海。教师可以运用趣味教学的方式。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趣味程序演示的新颖、奇特的特点去吸引学生。如教学“窗口的切换”时,我把它比作捉迷藏。把Windows桌面比作带窗口的小课桌,使学生产生疑问:“桌面上怎么会有窗户?”我还编了些顺口溜,如“桌面图标像钮扣,双击弹出小窗口。变大变小真自由,还能拖着满屏走。”

这样学生们的好奇心以及渴望知识的心态就会全面的融合起来。更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对教学质量不断的优化。

三、关注学生,因材施教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学要不但的提高教师质量也要对学生们进行一定的关注,关注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找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时期,他们对于学生的接收以及接受能力非常的不一致,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考虑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会发现,很多学生信息技能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分层次的因材施教。每一名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有准备的教学。让学生们在各自的认知水平上不断的提高。尤其是针对计算机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更要赋予更多的关注。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的给予一定的表扬,适当的给予一些小小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例如,在计算机上机操作的时候,教师就要针对那些基础知识以及接收能力比价差的学生进行座位调换,将其安排在教师的周围,以便教师能很好的对这些学生进行上机的操作指导,同时在同一个操作的环境下尽量将一些比较简单的操作知识给予这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让他们由基础做起,有简单到复杂。教师在教学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可以尽量的缩短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距,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

四、引入实践,促进教学

在小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实践操作能力非常的重要。例如教师在讲解画图的过程中,学生们边看教师的操作画图过程一边动手操作。教师们在画图中做了一个三角形的图式,也做出了一个六边形的图式,然后就要及时的要求学生自己在已经学会的基础上开始做出多边形的直观图,学生在操作完以后教师要巩固大家的操作技能,最好要让大家自己能说出来他们的操作过程也能很好的展示给大家看,这样不断的联系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绘图知识,逐渐的也就学会了自学的方法,学生掌握的这样的实践操作技能,就会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就会从中品尝到更过的操作乐趣。同时教师在教学质量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有了一定的上机操作能力就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而对于那些对理论知识不理解或者对理论知识不知道如何应用的学生也来,也有了明确性。

五、开动思维,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小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让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导地位,打破传统的观念。教师在这一方面上要改革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留置作业上下功夫,让学生自己設计上机操作程序,让大家开动自己的思维。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以换角色的形式来让学生成为主宰课堂的小老师,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也能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学会预习以及超前的能力。学生在长时间的引导下就会对这种模式更加适应,他们的思维空间也会得到更好的开发,他们的掌握知识能力以及操作水平就会更上一层楼。

综上所述,小学计算机教学模式是学生掌握计算机水平的重要根基。教师是传道授业者,只有在教师良好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下学生的掌握以及运用能力才能得以发挥。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小学计算机课堂也被大家关注,而小学计算机教学的课堂形式也非常的多样化,教师只有采用更新颖的教学模式才能彰显教学个性。本文对计算机教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一定会逐步走向成熟并且更加完善。

快乐教学魅力课堂 篇9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某老师说因为自己的课程内容精彩,所以从不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此文一出,更有几位仁兄跟贴赞成,我实在不敢苟同这样的观点。当然,我国培训业现在处于成长期,但绝不是成熟期,难免有个别“内容不够,活动来凑”的“游戏大师”;有“课上激动、课间感动、课后不动”的“煽

(三)动大师”;有做个热烈的活动、看个热门的电影电视短片、讲个有趣的历史故事等,就与企业(单位)管理相结合,断章取义、牵强附会、故弄玄虚的“忽悠大使”。若因以上现象就全盘否定课堂互动的作用,思维不免显得过于狭隘了。如果没有互动,一堂课就是照本宣科,就是强制灌输,这充分体现了“教师本位”的教学观。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课堂互动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如虎添翼。

一、课堂互动的定义

一说到“课堂互动”有人认为就是在课堂上做几个活动活跃气氛。这样的理解是狭隘的,也是不准确的。真正的“课堂互动”是:讲师通过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授课方式带动学员,从而充分调动学员的身体、情绪和思维,促使其全方位参与到教学中。

二、课堂互动的原则

1.主动控场:发现学员的异常课堂行为,如打盹、走神、窃窃私语等,立刻进行正向干预。不能等学员都睡着了,再将他喊醒,这叫处理教学事故,不能叫课堂互动。

2.全面控场:关注所有学员,尤其是教室边角、后边的学员,让每个学员都感受到老师的重视。

3.预先控场:在课程设计时,就应该考虑讲到何段内容引导学员进入什么样的学习状态。

三、课堂互动的层级

我将课堂互动分为三个层级,经多年实践,现与大家分享。1.身体的互动

此种互动方式,美其名曰:“运动运动身体,抖擞抖擞精神”。活动本身往往与培训主题无关。其形式多种多样:做活动、玩游戏、做手语、跳舞蹈等等,其作用是让学员放松、使气氛活跃。

2.情绪的互动 此种互动方式,培训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笑话、短片、音乐引导等形式,使学员的情绪跟着讲师所讲内容一起起伏,产生共鸣。其作用是让学员保持听课的兴奋状态,不会过早疲劳。

3.思维的互动

此种互动形式,培训师通过提问、讨论、案例探研讨、现场问题解决、现场演练等形式,引起学员的独立思考或小组的集体思考。其作用是使学员对知识、技能或态度有更深刻的认知和体悟。

以上三个层级不是绝对分开的,多数情况下会同时进行。

四、课堂互动的形式

其实,互动应该贯穿整个培训的过程——从培训活动的启动一直到课程结束后的跟踪、实践、改进。单就课堂授课的过程来说又可将课堂互动分为:开场、结尾和过程中的互动三种。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过程中的互动形式”、“开场”和“结尾”请参见我的相关文章。

1.体验式活动

此类活动最好能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就有意识的设计与上课的主题有关且能让学员有所思、有所得。而部分老师仅仅把它当作活跃气氛了。

体验式培训的价值核心在于引发思考,而不是活动本身。这就要求培训师具有良好的启发思考、专业点评的能力。可惜是部分老师就某一活动早有准备,无论在哪上课,无论是哪个学员,无论课程是什么内容,培训师所给答案均是一样的——我们把这叫“罐头语言”,根本谈不上针对性、适用性。

还有部分老师把这段时间当成自己休息的时间,让助手去做活动。我只是想你如何观察学员的表现,如何针对性讲解?

2.主动提问

提问是最好的互动方式。培训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提问和回答学员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在培训师提问的过程中要鼓励学员表达不同的看法,切勿自己揣着所谓的“标准答案”,与其不符者一概归为另类。

3.对学员反应给以适当的回馈

培训师的授课过程中,讲究“讲授、示范、体验、察判”。当我们看到学员的一些反应,如紧锁眉头、来不及记录、大部分学员有困倦的表现等,我们也许就要给与反馈了:问学员有什么问题、将刚才讲的重复一遍、是不是可以下课休息了。

因为现场的在职人员训练,本身追求的就是“通过回馈发展技能”,老师要观察学员的反馈并给与回馈(因为我国大部分成年人不愿当众表达自己的意见)。否则,讲师只顾照着自己的安排讲,学员被动的听,不如直接购买光碟组织观看即可。

4.音乐给课程添彩

用音乐的根本目的是营造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而不是让学员疯狂、让学员流泪、使学员情绪波动较大,长时间不能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这实在是得不偿失。更有甚者,以“学员疯狂的数量、流泪的数量”来显示自己的所谓“功力”,鄙人不敢苟同。

一般上午可以放一些舒缓、旋律优美的音乐,如班得瑞的轻音乐等;下午放一些带歌词、节奏稍强的音乐。

5.案例研讨

此法是所有我们常用之道 以后撰文详述 此不多言。6.让学员担任课堂的角色

我经常会让学员在课堂上担任一些除学生之外的角色:负责时间管理、负责学员生活、担任一些教学等等,学员会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因为课程质量的确保,是需要学员和老师一起努力的。

7.导入常识

在课堂上,可以导入一些常识即我们所说的“真性情、身边事、平常话”,让学员有真实感和亲切感。有一个小技巧:培训师说部分上文,一定让学员说部分下文。

8.给学员提问的时间

无论你采取什么方法,每一个单元的内容结束总有部分内容不能够被所有的学员接受,就要停下来给他们提问的时间。千万不要认为这是耽误时间(有部分老师或者担心回答不好,其实你只要有一种与学员平等交流的心态就不怕回答问题,因为你只是一个在某个领域有一点点研究的“人”而绝非是“神”)。9.角色扮演

只要涉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如沟通训练、辅导技能训练、产品推销技能训练等等,都可以事先编写“脚本” 让学员承担角色在课上演练,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

10.情景训练

根据课程需要,培训前组织拍摄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课上安排学员观看、讨论,从而直观展现相关工作技能的改进方法。

课堂互动的形式绝非以上十种,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应确保与培训主题有关,要想学习更多的课堂互动形式,请参考《如何做好生动培训》。

总之,“课堂互动”是现代培训师回避不了的论题。课堂互动的研究和实践 意味着从“课堂控制论”走向“课堂互动论”,它体现了“学员本位”的教学观。自主活动、集体思维、教学共同体是“课堂互动”研究和实践的关键。

快乐教学魅力课堂 篇10

湖北省襄阳市大庆路小学 龚芳

关键词:多媒体优势数学教学学习兴趣教学魅力教学效率

摘要:恰当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数学课堂教学魅力。

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在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以提高学科教学效率,是当前教师关注并研究的问题。小学数学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概括性,使得小学生对学科缺乏兴趣。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动静结合等诸多优点,并且能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增强课堂教学密度,形象逼真地为学生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小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必须把现实带进课堂。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命活力。学校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尽可能多用多媒体上课,而且要尽可能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自己制作课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数学课堂教学魅力。

如何发挥多媒体优势,增强数学课堂教学魅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激发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能变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向学生展示教学情景,呈现思维过程,诱发创新意识。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例如我在教学《平均分的认识》时,先出示课件图片:二年级

(一)班的小朋友明天要去春游,他们买了一些食品:16瓶矿泉水,36个桔子,8盒饼干,32粒糖果,20根火腿,24根香蕉。现在请同学们帮忙把这些食品分给四个小组的同学。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分才算公平?学生很快分完。课件展示学生分的情况。老师提问:看了屏幕上你们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学生很快发现每一样食品分给四个小组的都是一样多,也就是每一份的数量相同。这样才算是公平。老师总结:像这样每一份都分得一样多。就叫“平均分”。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春游的情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分食品萌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把学生的兴

趣和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产生一种乐学的情感,这样对知识的掌握也较为深刻。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由于媒体单一,只能教师讲,学生听,以教为主,导致学生厌学。多媒体教学一改这些弊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当观众的局面彻底改变。民主的教学环境是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最重要的客观环境,教师的绝对权威则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极大阻碍。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不过其位置在人的“较深层的自我”里面。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引入“自由的观念,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和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实现个人意义的学习创新。”多媒体课件信息容量大、可组合性强,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培学生的求异思维,因为任何一次求异思维都是一种创造。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先要求每个学生动手在硬纸上画一个圆。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通常分成16等份),剪开后,用这些扇形纸片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拼出来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都只能是近似的。老师让学生带着疑问观察屏幕:把圆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128份„„,分的份数越多,拼出来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如果分得无限多,结果又会怎么样?课件把事物之间虚与实的关系形象的表达出来,渗透数学的极限思想。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新颖、先进的网络环境及网络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陈旧的教育教学方法。较好地把握好学生的思维导向,开启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适当创设“问题意境”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多媒体显示树上有6个苹果,分给三个小朋友。指名学生分,学生很快分完平均分给每个小朋友2个苹果。这时老师在树上又加一个苹果,继续让学生把7个苹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结果剩下一个苹果无法平均分。让学生思考这两次分苹果,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剩下的数叫什么数?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发现第二次分苹果被除数发生了变化,两次除数都没有变,学生理解了正好分完的叫“整数除法”,不能正好分完的叫“有余数的除法”。剩下不能分的数叫“余数”。

数学问题的“难”并不在于知识本身的难,而是在于知识推导过程的难。合理运用

网络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具体形象地演示知识的推导过程,化“难”为“易”,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内容。借助多媒体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而且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来的心理压力,反而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轻松获取知识而感到快乐。

四、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增强数学课堂教学魅力。

随着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和教改发展的需要,先进的教学思想和落后的教学手段的矛盾更加突出,亟待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特别是多媒体媒体进入教学课堂,以发挥计算机媒体的特有功能。

1、“闪烁”提示,引发思维“闪烁”。在制作课件时,将有关的教学内容“闪烁”几下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这几下“闪烁”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却不一般。“闪烁”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能引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我在“角的认识”中有样的设计:在直线上任取两点,两点间的一段“闪烁”几下,引出线段,这几下“闪烁”,使学生很容易理解线段的特点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2、隐去实物,抽取本质。人的思维就是形象思维在前,抽象思维在后,小学生更不例外,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利用图片,实物等,借助直观形象去获取抽象的数学知识,尤其是几何知识的教学。例如:教“角的认识“我先在屏幕上出示红领巾、三角尺、钟、扇面的实物图,去除实物中非本质的东西,抽取本质,引出角的图形。然后问:“角是怎样形成的?”并在计算机上演示,使学生建立起角的概念。这样教学,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数学概念,并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3、动态演示,加深理解。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计算机媒体则能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角的认识”教学中,动态演示角的形成:先出示一个点,再引出两条射线,使学生很容易理解“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比较角的大小时,先出示两个角,再利用动画使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分别重合,演示比较大小的方法,学生很直观地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教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时,计算机上先显示一个角,动态演示两条边无限延长,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有无改变,从而使学生形象、直观又深刻地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这样设计,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而动态的画面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相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应用计算机媒体进行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传统教学中,用黑板演示参与人数少,局限性大。多媒体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的信息,还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及时获取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信息,当堂巩固,当堂纠正,有效地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的知识性误差。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发展了新思维,还反馈了信息,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不能解决的“多边互动,因材施教”等问题。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调节学生大脑,减少疲劳,课件的反馈信息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愉快地接受知识,保持充沛的学习精神状态,提高学习效率。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上一篇: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下一篇:二年级寒假的一天日记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