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框架

2024-05-12

快乐教学框架(共6篇)

快乐教学框架 篇1

政治经济学, 广义地说, 是研究一个社会生产、资本、流通、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也可以说是研究各个阶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经济学。从2006年开始, 政治经济学不再作为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 而是作为有关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今仍是高等院校则经类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但通常这门课是在新生刚入学的学期就开课, 学生往往还理解不到这是一门揭示人类社会经济规律, 培养经济学思维的学科, 大多数只是把它简单作为一门思想政治课, 讨论的是高中政治学过的一些意识形态的问题。对于新生来说, 他们迫切希望在大学学到“实际”的东西, 教师要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将众多晦涩难懂的概念、原理从教材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把学生放到一个更加开阔的知识背景上, 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和钻研精神, 一方面使学生的认识从具体跨越到抽象, 从现象凸显出本质, 掌握事物内在的规律性, 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了解所学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情况, 从抽象还原到具体, 学以致用。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 就要对现有的课程教学框架进行再思考。

1 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现状

政治经济学目前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 就是边缘化, 这种边缘化主要是相对于西方经济学学科地位的上升而言的。目前, 大部分高校都将西方经济学作为主要的经济学原理课程, 课时和学分值基本上是政治经济学的三倍, 而学生往往就是根据学分值来进行学习重点的区分。尤其是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 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必考的专业课就包括西方经济学, 而且很多高校都指定原版的西方经济学教材, 这些现象都使学生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过时”的学科。对于新生来说, 政治经济学中本身就有很多概念晦涩难懂, 需要反复阅读、记忆、揣摩才能理解, 但思想上的不重视就导致了学习行动上的延迟, 大多数学生只应付考试而没有把它作为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来认真对待。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 政治经济学对青年教师的学术吸引力不断下降, 而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的影响力不断上升, 它的分析工具在其他经济学分支中也多有应用, 比如国际经济学。很多老师由此认为, 现在需要的是对市场经济的共性认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分析已经过时了, 上课的时候只局限于教材照搬照讲, 无法吸引学生, 也无法让学生把它和其他经济学课程联系起来, 融会贯通。但是, 我们既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单纯地看作“意识形态”或者所谓“价值判断”, 更不能错误的认为只有西方的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才可以成为各门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讨论资源配置的, 是经济现象的表层分析, 政治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入手, 讨论现象背后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对任何社会形态的市场经济建设都有指导意义。

2 加强政治经济学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案例教学

加强理论实践相结合是我认为解决目前政治经济学教学困境的根本方法。首先联系实际可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跳出书本进行案例分析的时候, 往往就是学生注意力重新集中的时候, 这个时候他们的思维最活跃、参与意识最强。其次联系实际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学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这种错误观点, 正如马克思早就指出过的那样:“只有抛开互相矛盾的教条, 而去观察构成这些教条的隐蔽背景的各种互相矛盾的事实和实际的对抗, 才能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种实证科学。”

以下就是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2.1 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于这个问题, 学生的答案不一, 有的说是生产关系, 因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促进或阻碍作用;有的说是科学技术, 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些回答从方法论上就是错误的, 任何事物发展的原因, 只能来自事物内部, 来自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把生产关系或一些其他因素的促进作用说成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生产力的内在矛盾是构成生产力的要素之间的矛盾, 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之间不能相互协调和适应的时候, 矛盾就产生了, 而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 就是释放生产力的过程。英国工业革命中生产工具的不断革新就是生产力内在矛盾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的过程, 同时推动了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但生产工具本身是不能变化更新的, 最终还是劳动者为了满足新的需要, 从而改进实现这种需要的物质条件, 使生产工具、劳动条件、劳动对象不断完善,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从社会实践看, 片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企图通过在生产关系领域里“不断革命”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结果只能使生产力遭到破坏。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 就出现过这样的决策性失误。众所周知,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原因就是自1950年代以来中国的计划经济弊端日渐明显:政府企业职责不分, 无视价值规律与市场调节的作用;一切以计划为纲, 无法适应消费群体的需要, 生产、消费商品的数量都在控制之中;工农业生产与商品经营均为强制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个人不得持有私有财产, 一切劳动成就都会被均分, 这导致生产者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劳动积极性, 经济也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可见, 人为地把高级的、纯粹的公有制生产关系和低级的生产力相结合, 过分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只能导致了经济政策上的失误, 进而危害我国经发展。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符合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还不发达、不平衡的特征。对非公经济从排斥到接受到肯定他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可以从我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命运浮沉中看到这项政策由暗到明的转变。在改革开放三个重要的转折点上, 邓小平曾三次提到了安徽“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九。年广九的百万家产, 雇工人数, 曾经让很多理论家们争得面红耳赤, 但邓小平一直主张“不能动他, 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 得不偿失”。安徽“傻子”几次化险为夷, 最终成为中国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一个具有象征性“符号”的人物, 他的经历反映出我国个体和民营经济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 虽然瓜子大王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但一大批成长起来的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强劲稳定的动力。这也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解决了由于生产关系超前所带来的矛盾, 而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 并不在于它的公有化程度如何, 而在于它是否同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理解这一点, 对我们制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

2.2 社会主义的剩余价值

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 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新产品价值为c+v+m, 即生产资料转移的旧价值和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之和。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v+m中, v是用来补偿劳动力价值的, 它以工资形式表现, 是维持工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可见, 如果没有剩余价值m的产生, 那么每一轮的生产就是在“原地踏步”, c+v中的c是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 v要在生产之外生活之中被工人消费掉, 如此循环往复, 工人永远不能提高工资水平, 经济也不会有增长, 更谈不上积累。从某种意义上说, 剩余价值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越发展, 社会生产的剩余价值也越大。我们应该赋予剩余一个更加宽泛和全新的概念, 或者说应该从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剩余价值的生产, 这本身也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的要求。

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剩余价值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根本不应存在。因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存在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无论是资本还是剩余价值, 都具有两重属性:反映社会制度的特殊性和商品经济的共同性。它们除了反映资本主义的特殊性, 体现资本主义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外, 还具有商品经济的一般属性, 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和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经济, 商品价值的三个部分c+v+m必然存在, 人们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 都有获取剩余价值的要求, 这是商品生产者的主观愿望, 也是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要建成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需要大量的剩余价值做基础, 而且还要不断将剩余价值资本化, 进行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 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

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本和剩余价值等经济范畴仍然存在, 并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促进作用, 所不同的是它们反映的不是像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而是社会主义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之间平等合作的关系, 尽管三者有时也存在矛盾, 但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2.3 生产相对过剩现象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的供求态势也已从供不应求的经济短缺状态转向供大于求的经济相对过剩状态, 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2014年开始, 奶源相对过剩导致多省份奶农杀牛倒奶, 全国用电需求增速放缓明显意味着中国电力步入相对过剩时期,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也指出2014年楼市由卖方市场进入了卖方市场。伴随着相对过剩经济阶段的到来, 中国经济体制与发展的主要矛盾, 与短缺经济阶段相比已发生显著变化, 相应的发展战略与宏观政策也在面临新的调整。

马克思曾经用“惊险的跳跃”用来说明生产出产品最多只是成功的第一步, 销售出产品从而使商品转换成货币才是更为关键的一步。这个跳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就是消费的重要性, 它不仅使价值得到还原, 也是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我国古代鲁国国相公孙仪“拔葵去织”, 以避免农民和织妇无处卖掉他们生产的货物, 既体现了为官者对民心的体恤, 也说明了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消费,

消费是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力量。只有促进消费力与生产力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众所周知, 中国是个高储蓄率的国家, 同时内需不足。2015年3月7日在全国政协联组讨论会上,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 目前我国储蓄率持续高位, 要避免出现储蓄率走高, 而投资效率走低的现象。如果储蓄率能降一点, 居民消费多一点, 投资效率高一点, 就是新常态下经济的一个理想状态。长期以来, 舆论普遍认为高储蓄率源于中国百姓爱存钱的习俗。实际上, 中国国民的高储蓄率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政府和企业储蓄高导致的。中国最近几年储蓄率在50%左右, 居世界第一, 但居民储蓄率只是20%左右, 储蓄高主要表现在政府和企业, 而非居民。造成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体制存在缺陷, 企业储蓄率高暴露出在一次收入分配中, 企业回报多, 劳动者回报少的痼疾, 致使消费不振, 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高储蓄率致使总储蓄大于总投资, 多的部分只能靠出口消化, 导致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同时, 高储蓄也抑制了消费, 不利于扩大内需。2014年, 央行共实施两次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实施一次非对称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在2月、3月两个月内接连降准降息, 中国经济在全球变局过程中, 下行压力是相当大的。对中国来说, 采取各种短期的、中期的、长期的政策来扩大内需, 就变成中国经济变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总之, 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性强、理论繁杂且抽象,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把握,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 做到深入浅出, 学以致用。这不仅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需要思索和改进的方面。

摘要:政治经济学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重视并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体现这一点, 就是将政治经济学理论精髓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也是使教学真正以学生需求为导向, 引导学生去思考怎样让政治经济学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还能够为人们所用的过程。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

参考文献

[1]龚新湘.对大学课程开发和创新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8)

[2]戴青兰.我国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尴尬困境与对策思考[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1 (7)

[3]易辉煌.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关系[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10 (2)

[4]李增刚, 董丽娃.发展的新政治经济学研究[J].学术研究, 2009 (11)

[5]马艳, 李韵.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本路径[J].学术月刊, 2011 (7)

信息素养与教学实践融合框架初探 篇2

●面对问题: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现有定位及形成之因

1. 信息技术学科的边缘化

在“以升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依然根深蒂固时,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课程, 是与高考没有紧密联系的非主流学科, 自身的结构体系尚未完善, 在人才培养和新课改中的应用价值尚有待发掘和提升。所以, 在学校、社会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也就不以为奇了。

2. 信息技术教师的边缘化

在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定位不清的情况下, 他们常被定位为“教师群体中集多种角色为一身”的“边缘”教辅人员、简单的技术操作者;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积累还很不足的情况下, 进行着部分内容与初中甚至小学课程重复的“边缘”教学工作;他们崇尚技术, 从而忽视了教育理论的学习, 再加上繁重的工作任务分散了精力, 反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抛到了“边缘”。

3. 专业发展需求的边缘化

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自身的教学工作外, 还要肩负校本培训任务、兼职更多技术角色、承担大量社会义务, 繁杂的工作内容将他们大部分精力消耗在了平凡、无尽的技术操作上, 高学历被低技术边缘化;另外, 部分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师过于依赖, 从而在其自身信息化素养难以提高的同时, 造成了信息技术教师的过度疲劳, 健康被处于边缘化。由于除了教学工作以外的信息化工作成绩无法具体量化, 所以, 在各种考核、评职、评优中, 他们很少能得到精神上、物质上的肯定。渴望得到相应回报, 却常常事与愿违。这种利益上的回馈冲突, 将他们从厌倦情绪发散到倦怠职业, 专业发展动力和需求被日渐边缘化。

●解决对策: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融合

1. PACKiL框架模型简介

在当前信息技术教师定位角色的背景下, 如何突围, 找到推动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相融合的关键点呢?我们认为, 必须首先理清信息素养与教学实践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 才能找到信息技术教师的重点努力方向, 从而突破迷局,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茫然失措、四面出击。

我们的研究团队在学科教学知识 (PCK) 这一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知识关联框架模型, 即PACKi L框架模型, 该模型将信息素养与学科教学知识有机融合, 为信息素养养的学科内容知识 (CKiL, Content Knowledge with Information Literacy) 、融合信息素养的教学法知识 (PKiL, Pedagogical Knowledge with Information Literacy) 、融合信渗透到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

PACKiL框架包含三个核心元素:学科内容知识 (CK, Content Know ledge) 、教学法知识 (PK, Pedagogical Knowledge) 、信息素养 (IL, Information Literacy) , 以及四个由核心元素相互交织形成的复合元素:学科教学法知识 (PCK,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融合信息素息素养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PACKi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 with Information Literacy) , 如图所示, 具体明晰地梳理了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融合的方向。

2.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归位”途径及“应为”举措

根据PACKiL框架模型, 我们可以具体制定信息技术教师的行动目标、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如上表所示。

依托PACKiL理论框架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行动目标的探索性分析将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融合是一个长期性的、牵涉到多种元素和多方力量的系统工程, 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本文探索了信息技术教师如何从自身的定位和常为角度反思, 将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融合的四个方向, 希望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的融合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成为学校的核心动力之一。在我们研究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整合情况时惊奇地发现, 在美国一些实验学校中, 信息技术教师甚至担任学校主管信息技术整合副校长职位, 被称为教育首席信息官。这样的举措势必会改变信息技术教师在当前的定位, 也改变了学校中信息技术使用的情况。

浅谈框架结构设计教学问题 篇3

1.施工图的问题

1.1学生对绘图细节不够重视, 一些符号的画法不深究"国标"规定, 而是自己随意去画, 如详图索引符号、标高符号等。对构件编号及钢筋编号概念不清, 常出现漏号或一号多示的现象, 应采用两种表示方式, 这样就能使构件编号与钢筋编号区分开, 从而使图面清楚, 表示完整。还有其他一些问题, 如钢筋线应采用粗实线, 构件轮廓线应采用细实线, 而有的学生把构件轮廓线也画为粗实线, 主次不分。一级钢筋是否加弯钩, 二级钢筋的断点一般不加45度直钩等。这些问题是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的体现, 使图面质量较差, 直接影响学生整体设计的质量。

1.2楼梯平面剖面施工图中, 学生绘图时因面层做法不一致, 楼梯与楼道的接合部位在剖面图上出现一个面层高差;再有是楼梯间窗口标高与立面图上的窗口位置不相一致。这说明学生在设计绘图时对标高的重视都不够, 甚至对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混淆, 常在结构施工图中出现建筑标高, 针对这种情况, 应提醒学生在绘制结构施工图时, 注意定位轴线位置的准确性, 核对轴线距离是否与建筑施工图相一致, 保证构配件的正确位置及结构构造处理时尺度量值的准确性。

此外, 当楼梯间首层休息平台下设计有通向室外的门, 休息平台下净高尺寸不满足人的正常通过;楼梯顶层的栏杆不放或放错方向。这些都是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在绘图中的体现, 所以说结构设计教学是一项综合实践活动。

1.3学生在住宅的阳台设计时注重提高建筑物的审美效果, 忽略了抗震影响。如下图图1 (a、b) 所示: (a) 阳台破坏了转角处墙体的连续性和封闭性, 使墙体平面外的稳定性较差, 不利于抗震。

1.4屋面结构布置图中, 由于框架柱一般不会伸出屋面故框架柱应用虚线表示, 但在学生设计作品中常常把柱涂黑与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中框架一样表示。对于设有电梯间的多层房屋, 电梯间机房楼面及屋面应另行绘出其结构布置图, 并在屋面结构布置图中出现有空洞表示的电梯间, 在学生设计中常会在表示方法上出错。

1.5板的配筋图 (如双向板) 是一水平投影图, 假设混凝土为透明体。为了表示钢筋的形状, 钢筋侧倒画在水平投影图中。在图中, 根据弯钩的方向判断钢筋在板中的位置 (即底部钢筋或上部钢筋) 。学生在绘制施工图时常将受力筋的弯钩方向画错。并且在结构施工图里板配筋图的标注过于繁琐, 图面杂乱无章。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当板配筋相同时, 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 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应全楼统一编号。

1.6在柱子的设计方面, 学生容易忽略的是地上为圆柱时, 地下部分应改为方柱, 方便施工;圆柱纵筋根数最少为8根, 箍筋用螺旋箍, 并注明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方柱箍筋应使用井字箍, 并按规范加密;角柱、楼梯间柱应增大纵筋并按全柱高加密箍筋;幼儿园不宜用方柱。

1.7框架配筋详图里学生最易出现的错误是未确定梁支座上的承受负弯矩的钢筋的切断点;其次框架节点箍筋加密区未标注在图上;最后就是框架梁柱箍筋不满足《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手册》构造要求。应正确区分框架梁跨中截面底部配筋要求与梁端截面底部钢筋的不同概念, 控制梁端截面下部实际配筋的数量。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框架梁端截面底部配筋要求, 适当控制梁底钢筋伸入支座 (即框架柱) 的数量, 当梁底设置多排钢筋时, 一般情况下, 可仅考虑第一排钢筋伸入支座, 其他各排钢筋可不伸入支座, 即在柱截面外截断。控制梁底钢筋伸入支座的数量, 既有利于"强柱弱梁"的实现, 又可减少过多钢筋在梁柱节点区的锚固, 有利于保证节点区混凝土的质量。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并认真把关, 因为施工图是结构布置和计算的最终体现, 也是施工单位的工作依据, 阅读与绘制建筑工程图是从事建筑类专业人员的基本技能。所以图纸的线条、符号、规格必须严谨、准确、规范, 不能有半点马虎, 必须按照统一的国家要求。

建筑施工图关键是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之间图示内容一致, 且相互补充。要选择有特点的立面和剖面与平面对应, 不可偷懒简化。只有平面、立面、剖面三者相互配合, 才能完整地反映一幢建筑物的做法和特点。此外, 各图所注的标高、尺寸、定位轴线等在每张图纸上都要认真核对无误。

结构施工图的关键是把主要构件的平面位置、空间标高及其钢筋配置在相应的图纸中表示清楚。学生应把简易的平法标注和构架节点详图相结合, 辅以图纸说明, 务必清晰完整的说明构件钢筋布置形式, 连接方法, 各构件的详细做法及施工要求。

2.结构计算问题

2.1 板的计算方面。

双向板上的荷载是沿着两个方向同时传到支座的, 即两个方向都有弯矩产生。在配置跨中正弯矩钢筋时, 沿短跨的主筋一般位于板受拉区最下部;而沿长跨的主筋位于短跨主筋之上。计算时应用两个方向的各自的有效高度, 一般长向的有效高度比短向的有效高度小d (d为短向钢筋的直径) 。精确计算是短跨有效高度h01=h-c-d1/2 (通常取h01=h-15mm) , h为板的高度, c为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d1为短跨受力钢筋的直径。而长跨有效高度h02=h01-d1/2-d2/2 (通常取h02=h-25mm) , d2为长跨受力钢筋的直径。而学生在计算时为图省事或对板受力认识不足, 而取两上方向的有效高度一致进行配筋计算, 致使长跨有效高度偏大, 配筋降低, 使结构构件存在的质量隐患, 甚至出现裂缝的现象。

另外板承受线荷载时弯矩计算问题, 在学生设计的框架民用建筑中, 常常在楼板上布置一些非承重隔墙, 故大楼板设计中常常将该部分的线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进行板的配筋计算。另外, 板上隔墙顶部处理常采用立砖斜砌砌顶紧上部分的楼、屋面板, 这样会给上部的板增加了一个中间支承点, 使其变为连续板, 支承点上部出现了负弯矩, 而在板的整体设计中又没有考虑这种实际情况的影响, 致使板顶出现裂缝。

2.2 框架结构设计中荷载效应组合

设计时应按恒载、活载、风载及等效地震荷载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分为"有利"和"不利"两种方式。最不利内力组合是与竖向活荷载的布置方式密切相关的, 因为恒载是一种长期作用的满布荷载, 竖向活荷载则是一种短期作用的可变荷载。考虑最不利内力组合时, 采用何种活荷载的布置方式是最关键的一步, 首先可采用逐跨施荷法, 此法计算简单、清楚, 但手算繁琐, 多用于电算中;另外是最不利荷载位置法, 此法同连续梁、板的荷载布置, 工作量较小, 可用于手算;再者就是满布荷载法, 此法要注意支座处与最不利荷载位置法接近, 但跨中明显偏低, 其值应乘以1.1~1.2, 当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不超过5KN/m2时, 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 对于活载很大的书库或仓库等结构, 必须考虑活载的不利组合。最后一定要注意对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要进行调整, 然后进行内力组合, 不同的组合类型, 分项系数不同。

另外在进行内力组合时, 组合目标内力与竖向荷载内力之间的符号相反, 则此竖向内力应对结构有利, 学生要区分此竖向内力是由永久荷载还是可变荷载引起的, 正确选取分项系数进行内力组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7.0.4条规定当荷载效应对结构构件承载力"有利"时,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0,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0, 也就是不考虑。学生设计时仍然按照"不利"时的分项系数计算, 特别是以"轴力最小"为目标进行柱截面内力组合时最容易出错, 导致配筋错误。

2.3 框架柱的计算长度

确定框架结构计算简图时取框架柱的长度为结构的层高, 许多同学在截面设计中误取H0=H进行计算。应该考虑梁柱的连接属于铰接还是刚接按规范取值,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3.11条规定了各种柱的计算长度, 对于现浇框架的底层柱取H0=1.0H, 其余各层柱取H0=1.25H。因为框架结构的梁柱纵筋相互交叉形成的节点连接是介于刚接与铰接之间的, 更接近于刚接。框架柱大部分都是偏压构件其效应会随柱长细比的增大而加剧, 柱承载力降低。所以柱的计算长度偏小相当于忽略了柱长细比的影响, 使得设计出的柱截面承载能力不足。

结语

以上只是学生在框架结构计算中的部分常见问题, 这些知识点学生在各个专业课程中都学习过, 那为什么还反复出错?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 是师生比过小造成的, 二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学生由一位教师指导, 教师不可能有针对性的逐一指导, 鱼目混珠者很多。 (2) 课程设计题目大多是假题假做或真题假做, 缺少实际工程背景, 涉及实际问题较少, 需要学生分析的客观资料不多, 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指导教师也不一定是这些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师, 对这些学生的能力也不甚了解, 设计选题难免与学生日后工作去向相悖。这样课程设计在内容上往往是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内容的简单相加, 学生只是应付差事, 不积极查找规范及相关资料, 那么整个课程设计就流于形式。

然而结构设计教学是学生从学校教学阶段向实际工作之间转换的综合性教学工作, 是学生进行结构概念的辨析过程。学校应加大对设计教学课程的硬件投入, 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 加大工学结合的投入, 让学生学会分析结构问题, 尽快熟悉规范, 从而培养良好的设计习惯。

参考文献

[1]杨志勇.工民建专业毕业设计手册[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7.

[2]李必瑜, 王雪松.房屋建筑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3]何斌, 陈锦昌, 陈炽坤建筑制图 (第5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彭亚萍, 王兵《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常见结构计算问题分析》《高等建筑教育》2007.

[5]贾韵琦, 王毅红.工民建专业课程设计指南.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4.

语块框架下的词汇教学 篇4

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s在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1972) 一书中论述了词汇在交际中的重要性:“没有语法, 能表达的内容很少;没有词汇, 则什么也表达不了。”词汇的研究目前已成为二语习得 (SLA) 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词汇习得, 目前国内研究探讨较多的是词汇知识的广度, 即如何扩大学习者的词汇量。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词汇知识的深度上。Sinclair和Renouf经大量的语料库研究中提出了词汇大纲的思路和设想, 明确指出英语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1) 语言中常见的词形;2) 这些词形的核心用法模式;3) 它们的典型组合, 这不仅明确指出词汇的知识的关键内容, 而且将它们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一些外语教学工作者已经开始在学习国外语言教学经验和理论的同时, 结合我国具体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 开始研究以词汇组块教学促进二语习得的方法和途径。

2. 语块理论

2.1 语块的定义

目前对语块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 一般来说语块就是指出现频率高、作为整体存储、提取和产生的套语序列或者说语块是真实言语交际中出现的大于单个单词的整体的高频多词单位。不同的语言学家为了描述“语块”现象, 从各自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等出发创造和使用了不同的术语, 如lexical or patterned phrases, lexical chunks, prefabricated language/expressions, formulaic speech和routinized expressions等, 国内对它的翻译也是名称繁多、五花八门, 例如:词块、语块、组块、套语、多词单位、预制语块、搭配、习语、成语、惯用语、类联接等。

2.2 语块的分类

对于语块的确定和分类, 不同的语言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标准。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Pawely和Synder (1983) , Nat-tinger&DeCarrico (1992) 和Michael Lewis (1997) 分别对语块进行了分类。

Pawely和Synder (1983) 依据词在篇章中所起的衔接功能划分了四类语块。

1) 多词词汇:如at large, therefore。传统上, 这些词汇被归为词组, 而现在则被看作多词词汇的特殊形式, 它们不仅在理解上而且在书写时都作为像单词一样的整体形式来看待。

2) 惯用表达式:主要指说话者可以用来整体存储的语言构块, 包括谚语、警句、交际套语等形式, 如:“Have a good time!”“Long long ago...”。

3) 短语限制:通常是一些可以填空的不太长的语块。如“a...ago” (时间关系) 可以生成短语“a day ago”, “a long time ago”, “the..., the...” (比较关系结构) , 生成“The more, the better.”。

4) 句型框架:为表达某个概念提供一个句子框架, 并且框架内容允许这一定的变化。如;I think (that) ... (陈述) :……由名词性从句担任, 如:“I think that it’s a good idea.”。

Nattinger&DeCarrico (2000) 认为语块从结构上可分为4类: (1) 多元词语块 (Polywords) ; (2) 习俗语语块 (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 ; (3) 短语架构语块 (Phrasal constraints) ; (4) 句子构建语块 (Sentence builders) 。

Michael Lewis (1993) 从结构和功能上把语块分为4种情况:

(1) 聚合词, 指具有习语性质的固定词组, 如:in a word, by the way。

(2) 搭配词, 指共现频率很高的词语, 如commit suicide。

(3) 惯用话语, 指形式固定或半固定的具有语用功能的单词组合, 如:How is everything going?

(4) 句子构架和引语, 这一类仅指书面语词汇。如:It is true that..., but...。

由此可见, 由于研究的角度和目的不尽相同, 人们对于语块的界定和分类也有所不同, 但其本质是基本一致的。

3. 我国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外语教学一直受到以语法为中心的传统语言观的影响, 词汇的教与学, 处于次要地位甚至一直被忽视或者被轻视。随着世界语言学界对词汇教学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 中国也掀起了一场词汇教学的热潮, 大量的词汇书籍充斥市场, 学生埋头狂记单词。可目前英语教学的状况仍然无法令人满意, 特别是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仍没有较大的提高。有些学生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词汇的记忆上面。他们的词汇量表面上看起来很大, 但真正掌握的并不多, 在口头交际和作文中表现出词汇的匮乏。因为他们这种对于词汇的记忆几乎都是机械记忆, 而机械记忆无益于记忆的增强, 反而会起到干扰作用。因为机械记忆本身未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 缺乏认知固着点, 不仅易使人遗忘, 还妨碍刚刚建立的语义联系进入已有的认知结构。

就目前我国的状况来看, 词汇输入目前主要来源于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学习者课外的自主性输入较少, 即使有些学生在课前、课后查阅词典, 但输入的词汇信息却不完备。教师在讲解生词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从单词到词义再到例句的讲解方法, 这种方法忽视了不同词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及不同词义所对应的语体、句法特征, 使得学生在新的环境下对词汇的使用把握不准, 从而不能做到准确用词。

4. 语块理论对我国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4.1 正确处理词汇教学与语法教学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观将词汇语法教学分离, 这导致语言学习脱离语境, 只注重形式, 缺少实际意义。因此, 教师在教学上积极转变观念, 改变原来单一的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 或过于偏重语法教学, 忽视词汇语境的意义。如, 通过语篇内丰富的语块, 让学生辨认、习得这些预制性语言, 结合语境进行实际操练, 同时归纳其表征的语法意义, 将词汇语法教学统一起来。

Nattinger和Decarrico (2000) 指出, 语块是语言教学中的理想单位。这种多词的词汇现象存在于传统的词汇和句法之间, 通常是较短的相对固定的短语或者是稍长的短语或从句。这些日常套语和多种多样预制的语块在语言习得和语言行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词汇和语法学习中把单词放在语块中, 在具体语境中学习, 在使用中掌握, 使词汇意义、语法作用和语用意义有机结合, 可以提高学习者运用词语的能力。

4.2 以语块教学为词汇主要输入方法和手段

教师应意识到语块是理想的教学词汇单位, 讲解这些语块时可提供生动有趣的例句, 帮助学生输入和吸收、加深理解和记忆, 也就是说, 应尽量创造交际情景, 使学生在交际中习得词汇。实践研究表明, 越是在交际中习得的词汇越是容易被正确使用, 熟练提取。

学生在学习词汇时不应只注意孤立的单词, 应该养成以语块为基本单位学习、记忆和使用词汇的意识和习惯。总的来说, 能否掌握一个词的意义和用途, 关键在于能否掌握体现常用意义和用途的常用语块。因此, 词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单词上, 而要扩展到次句级和超句级的语块上, 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4.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中的语块数量繁多, 以英语为母语者也很难运用自如。因此, 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学习语块知识, 或者像背词汇表那样记忆词块都是不现实的。从现有对教学经验的总结来看, 语块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在相关语境练习词块, 背诵课文, 熟记大量语块, 或加强学习策略培训, 培养猜测和记忆能力, 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主性学习。

5. 结语

综上所述, 语块是真实言语交际中出现的大于单个单词的整体的高频多词单位。以语块作为英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单位可以有效避免语法教学过于重视结构, 影响语言流利程度的弊端, 同时也能克服交际教学法中语言错误过多、准确性不高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尝试运用语块理论指导词汇教学, 在词汇教学中以语块教学为重点, 增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提高学生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地道性与流利性,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本文运用语块理论探讨英语词汇教学问题, 首先给出了语块的定义和分类, 进而重点探讨了语块理论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以便英语教师能较好地运用语块教学法进行词汇教学, 促进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语块,语块理论,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Wikins, D.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Edward Arnold, 1972:111.

[2]Sinclair&Renouf, A.A lexical syllabus for languagelearning[A].London:Longman, 1988.

[3]Lewis, M.The Lexical Approach[M].Language TeachingPublications, 1993.

[4]Pawley, A.&Syder, F.‘Two puzzles for linguistic theory:Nativelike selection and nativelike fluency’in J.Richards&R.Schmidt (eds.)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C].London:Long-man, 1983.

[5]Nattinger&DeCarrico.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 2000.

多维实践英语教学模式框架初探 篇5

2007年制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说明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学要求》同时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在充分考虑和合理继承现有教学模式优秀部分的基础上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多年来,我校在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方面提出了很多新思路,实践了很多新举措,大学英语教学已经成绩斐然。但由于我校师生比比较大,采用的多是大班授课,学生人数在六十人左右,而大学英语的课时量又在不断减少,加之90后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张扬、缺乏明确学习目标等个性特点,要调动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实现大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仅仅依靠教师单一的课堂讲授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如何建构适合目前新形势的大学英语教学新的模式,从而实现大学英语改革的最终目标,成为了本项课题研究的关注点。

二、理论基础

Holec( 1981) 最早把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 并认为自主学习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能力。Holec认为外语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语言和交际能力,还要帮助他们获得自主,即独立主动学习的能力或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Dickinson ( 1987) 认为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又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 Gardner( 1999) 认为自主学习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估,逐步发展。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从事各种学习活动、解决各种学习问题的技巧和策略,而且能够使其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监控学习过程并自我评估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Johnson( 1989) 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大家通过共同工作来促进自己和他人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王坦( 2004) 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研究证明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构建的一种学习环境,对语言教学不仅有显著的影响和意义,同时也能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几乎对所有与语言习得密切相关的因素都产生戏剧般的积极影响,它能有效降低课堂语言学习的焦虑感,提高了学习者的语言准确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参与度和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也促进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Oxford,1990; Assinder,1991; Thomson,1998; 徐锦芬, 2013) 。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Burner ( 1990) 认为规则、原理不应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的,而应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对所学对象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自己发现的。 这与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要达成的目标是完全吻合的。

语言是一种技巧,依赖于所养成的语言习惯,获得这种无意识的语言习惯唯一的途径是不断地语言实践。Krashen( 1985) 的语言学习输入假设认为,语言能力的发展取决于可理解的输入,语言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不断接触可理解性输入后自然形成的。而Swain( 1985) 则根据加拿大法语沉浸式教学结果提出了可理解输出假设,她认为仅靠语言输入还不足以使外语学习者获得语言使用的流利性和准确性。语言输入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充分条件,要使学习者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仅靠可理解输入是不够的,还需要可理解输出。学生要充分利用现有语言资源,需要对将要输出的语言进行思考,使其更确切,更连贯,更得体。只有这样,语言学习才能从语义加工过程过渡到句法加工过程。针对在中国课堂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如何应用输出假设理论的问题,Swain在一次访谈中建议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使用英语的机会。可理解输出在外语习得中具有重要作用。外语学习者需要有机会去发展正确的语言运用,锻炼表达语言能力。通过运用输出语言的手段,有助于学习者检验目的语句法结构和词语的使用,促使语言运用的自动化,有效地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

研究表明体现一个具有自主性的英语教学模式须要具备5个要素: ( 1) 以互动为机制,( 2) 以输出为目的,( 3) 以思想为交流内,( 4) 以运作为课堂教学手段,( 5) 以可学为互动交流的副产品( 梁正溜2004) 。

三、基本模式框架

基于以上理论,本研究提出多维实践英语教学模式。

所谓多维实践教学模式即“以任务为基础,以合作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输出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具体而言,此模式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课内任务布置,课外自主学习,课内课外小组合作,课内输出实践。在此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内容是以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学生在课外首先以自主学习方式主动搜寻相关学习资料,自行解决学习任务中的问题和难点,而后借助教师的指导, 依托小组合作机制,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对语言点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主动建构学习任务的语言意义,最后通过课堂输出实践环节将所掌握的学习内容予以讲解展示,再一次与其他组同学所学内容相碰撞以实现语言的正确理解和输出。在实施此教学模式过程中要有效地充分调动各种要素,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教学过程活动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 富有个性地,创造性地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协作等方面都有所收获。让学生通过合作与实践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语言的有效使用。教师要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同时要适当补充并扩展语言知识。

四、特点

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特点是生生协作、师生互补、自学与导学相结合、课堂内外相互辅助。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造力,培养其合作精神。

多维实践模式不仅对学生有一定要求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学习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有效的语言使用者、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而教师是教学整体活动的组织者、严谨的督导者、学生信赖的解惑者。多维实践教学模式的四个阶段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

由于90后大学生从整体来讲基本掌握了英语的基本知识,具备了基本的自觉能力和认知能力,对新事物和新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有着强烈的热爱,但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对英语的兴趣差距甚远。此种教学模式恰好迎合了目前大学生英语学习心态,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多媒体教育技术和网络的支持下,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培养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意识,刺激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参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主动构建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 从而在大脑中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完成对语言使用规则的认知和外化,实现由“老师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的过程。通过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采用有效的方法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达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标和实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必然选择。

摘要:学习者自主是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也是多年来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提出了多维实践英语教学模式,并对其理论基础、框架构建及特点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微观经济学》框架式教学探讨 篇6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均衡分析,消费者,企业

一、问题的提出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其主体内容来源于经济学理论发展史的两次革命(第二次和第三次)。其中“边际革命”(第二次革命)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凯恩斯革命”(第三次革命)产生了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二战后,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对这两大理论体系进行了综合,将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归纳为《微观经济学》;将主要研究总体经济运行的凯恩斯主义理论归纳为《宏观经济学》,由此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后,为了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相区分,我国理论界称之为《西方经济学》。

在我国大学本科高等教育阶段,《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逻辑、思维范式。当前,《微观经济学》已成为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的经济基础课,甚至成为很多其他专业本科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由于《微观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繁多、结构复杂的系统性理论体系,对逻辑推演和数理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该课程教学中,普遍感觉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对这样一门体系严密、逻辑关联性强的基础理论性课程,教师通过框架式教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理论体系,掌握各部分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思路,为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二、《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与结构

《微观经济学》研究稀缺性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涉及的概念、理论繁多。国内本科教学中该课程课时安排一般在48~72课时之间,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普遍感觉课时不够,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课时,不降低课程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提纲挈领的把握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应该在主要理论框架的搭建,而不是一味地追究某些具体理论问题的细节。从课程的理论体系和结构的整体来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内容包含“七大主要理论”。

1.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以微观主体行为分析为出发点。经济运用涉及两类市场:产品(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市场交易双方是相同的两个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在产品(商品)市场上,企业生产并销售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供给方;消费者购买并消费产品(商品)是产品(商品)市场的需求方。在要素市场上,消费者拥有并销售原始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类),是要素市场的供给方;企业购买并使用要素进行生产是要素市场的需求方。两类市场上这两个微观主体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

2.七大主要理论。《微观经济学》内容丰富,包含众多的经济学理论,但如果围绕“微观主体理性行为及其结果”这一逻辑主线,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七大主要理论: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者均衡理论、市场均衡理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要素市场需求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其中,消费者均衡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产品市场上的消费行为;生产者均衡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产品市场的供给行为;要素市场供给理论主要分析消费者在要素市场的供给行为;要求市场需求理论主要分析企业在要素市场的需求行为;一般均衡理论探讨所有市场同时均衡的可能性和条件;市场均衡理论阐述了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下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相互均衡。这七大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分析微观主体(消费者和企业)理性选择及其后果,从而得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各个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内容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其核心问题是分析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对应“两个市场上的两个主体”这一研究对象,资源配置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消费者通过将既定收入在产品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二是生产者基于成本收益决定要素的最优使用量(即决定产量)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三是消费者将拥有的既定原始生产要素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四是生产者通过将既定成本在要素市场上进行最优配置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四方面的资源配置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即《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均衡分析法,主要内容包括均衡的决定和均衡的变动。以消费者均衡理论为例,消费者均衡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分析及消费者均衡的变动分析。消费者均衡理论通过构建一个简化模型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假定收入既定,消费者将全部收入分配于两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效用最大化。这部分分析存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理论。

1.消费者均衡的决定。消费者均衡的决定是指如何得到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的最优商品消费组合。(1)基数效用论假定效用水平可以具体衡量,可以构建相关效用函数,通过求解预算约束条件下的效用函数最大值,并可得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结论为消费者均衡条件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即消费者花费在每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带来的效用水平必须相等。(2)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水平不能具体衡量,只能相互比较高低,因此不能构建相关效用函数。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个分析工具,得到消费者均衡条件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其价格之比相等,即两种商品按照效用水平的交换比例与按照价格水平的交换比例必须相等。无论是基数效用还是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决定关注的是达到均衡的条件,以及均衡条件下的均衡状态。对于均衡取得的过程,以及非均衡状态的特征并不关注。两种理论下消费者均衡决定都是采取了静态均衡分析方法。

上一篇:导体温度下一篇: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