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快乐教学(精选12篇)
美术快乐教学 篇1
快乐教学, 顾名思义, 就是在教学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思考, 在快乐中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在快乐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当学习的主人, 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掌握技能。关于快乐教育, 古今中外很多有见识的教育理论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里所说的“好”与“乐”就是一种兴趣, 一种愉悦的心理, 一种力求认识和创造的倾向。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知, 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杜威认为艺术是一种活动, 并能从活动中获得愉悦。美术课能否有效有质, 关键是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美术课上如何创设特定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在“听、想、说、做、画”中愉快、主动、积极地学习, 获取知识, 并提高审美能力呢?
一、音乐引题, 生动导入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但它们又有相通的地方, 音乐中有音“色”, 借用了美术中的术语。美术也有色“调”, 借用了音乐术语。而且美术讲究节奏, 音乐也讲究明快。音乐有很强的感染力, 它能调动人们的情绪反应。美术课通过音乐的方式导入新课, 生动活泼,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艺术情感。例如, 在《美术才能展示》一课中, 有一个内容是根据生活中的事情画一幅漫画。教师可采用听歌的方式导入新课, 歌中唱到:“小呀嘛小儿郎, 背着书包上学堂, 不怕太阳晒, 不怕风雨狂, 只怕先生骂我懒, 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想象印象中的童年, 想象自己刚上学时的情景。这首歌, 所有的人都很熟悉, 歌中欢乐的旋律和情境使学生很容易领悟到“我的童年是在快乐中成长的”“怀念儿时, 怀念儿时的小伙伴, 怀念……”的主题, 更加激发了他们创作思维。
二、诗文激趣, 调动想象力
我国很多名家的诗、文、书、画作品都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美术课上可以尝试通过背诵诗、画诗、写诗的教学方式、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 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提高理解能力, 让学生创作出自己的诗书画作品。例如, 教师吟诵:“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然后扼要地说明一下诗意,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发挥。教师应启发学生, 这首诗可以是几个画面, 如挥手的瞬间、彩虹似的梦、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然后让他们根据已掌握的绘画技巧、绘画材料、绘画形势结合诗意表现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这样, 学生的积极性和绘画的兴趣会特别高涨。这种情绪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从而很快地进入创作状态。教师在辅导过程当中, 要及时发现学生作品的闪光点, 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 引导学生完成画面, 然后调整画面营造气氛, 使画面更加符合诗意。最后, 教师和学生一起吟诵全诗, 朗朗上口的诗句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性情, 还能充分调动他们艺术想象力。
三、动脑动手, 装点生活
美术课不应单单是绘画还要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应把绘画与日常生活、美化环境结合起来。如中学美术教学中皮影的制作、会动的图画、制作面具、居室装饰等, 这些都是非常有趣非常有生活情调的事物, 若能教会学生制作, 就可以装点、美化、丰富我们的生活, 学生学起这些内容来也一定会非常感兴趣, 比如家居装饰, 学生可以通过画、剪、贴、刻、塑等方法进行小制作来装饰自己的房间。又如, 可以让每个人折、剪一个相同的图案、造型一样的立体单独纹样, 拼贴起来就是室内天花板或墙的装饰图案。皮影是集绘画、雕刻、戏曲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势。上课时, 让学生看一些有关皮影的资料, 讲解皮影的制作过程, 然后, 让学生分组编导、设计和表演自己的皮影戏。每组可以选出负责人、编剧、影人制作者、皮影戏表演者等。合理的分工有利于学生之间良好合作, 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制作完成后可以策划班级或年级皮影戏大赛, 这样既可以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这样的手工制作, 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造能力, 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团结、分工合作的思想教育, 有趣的、贴近生活的课, 使学生常学常新, 兴趣无穷。
四、在玩中学, 其乐无穷
新课程强调教室不再是唯一的课堂, “课堂”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 而是开放型的“课堂”, 可以是校园、野外, 也可以是家庭、网络。
例如, 《我们的故事》一课, 是关于连环画的相关知识和绘画技巧。上课时, 教师就可以打破常规, 让学生到操场上做他们喜欢的各种游戏, 可以回忆儿时, 也可以展示现在。这时会看到操场上玩什么的都有, 跳皮筋的、跳绳的、弹球的等等。在游戏过程中, 教师应要求学生观察、感受最生动的场景、动作、表情等, 然后回教室, 用画笔记录下快乐的瞬间的场景。这样学生就会极其兴奋, 纷纷表演,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 收到了良好效果。
总之, 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 寓教于乐,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利益出发, 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我们在把音乐、诗歌、游戏、生活带进课堂的同时, 也要把快乐带进了课堂, 使学生更加愉快地学习知识。
美术快乐教学 篇2
它必然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其自身的职能。
小学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小学美术课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不是专业技术教育,它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教育,是一项培养完整人格的教育工程,应体现全面育人观念,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这是追求美术教育最佳效果的首要条件,是美术教育的根本。
【关键词】 小学美术 教育教学 策略
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
一、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浓厚兴趣
首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利用想象激发兴趣。
想象是学生感兴趣的启发式教学,学生善于遐想,在想象中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想象有时是奇特的,想象出来的事物有点离谱,但却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教师要很好的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利用想象力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时,在师生问好后笔者叹了一口气,有一个学生问我说:“老师您怎么了?”我说:“今天我在上班的路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在过路口的时候堵车了,老师差点上班迟到,你们能想个办法帮帮我吗?”学生纷纷举手要说,其中有一个学生说:“可以设计一辆能飞起来的自行车就能过去了。
“这样一来学生一下就被设计多功能型的自行车的想法所吸引,通过想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巧妙应用美术教学技巧
1、使美术知识具体化。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渗透了一定量的美术基础知识,相对于理解能力不强的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主次分明的构图》一课,在以往的教学中使用画图或拼贴的方法来说明构图时要把主要的物体放在主要的位置。
使用动画课件可以使构图知识具体化:打开动画课件,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导入一些蔬菜、水果、陶罐的图片,接着用移动和自由变换的功能来说明构图的要求,通过不同的演示来说明什么样的构图是合理的,实现了使抽象的知识概念转化成了具体直观的可视现象,达到了教学的有效性。
2、使美术知识趣味化。
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每一册都有一些欣赏的内容,如水墨、油画、水彩、铅笔、色粉笔、浮雕……对于画种、材料、表现方法教师只能泛泛而谈,或者给学生一张图片说明:这就是浮雕,这就是油画。
有了动画课件,教师就可以当场演示、当场制作出不同的效果,并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理解和感受。
例如在欣赏浮雕作品时,先用数码相机拍摄一些学生的头像,然后根据需要点击浮雕或油画以及另外的效果,这样学生就可以直接欣赏同一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了,效果很好。
三、勤学多练、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
要想低年级学生积极开展美术活动需调动他们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其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必然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带动兴趣递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
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构思过程中,最为忌讳就是雷同。
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上大胆放手,让学生敢于超越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图画资料等进行组合画面或添画环境、情节的再造现象。
四、让学生在玩中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色感
对于学生色感的培养,我认为在小学生眼里,做游戏永远是快乐而有趣的,在热烈欢快的游戏中,学生亲身体验到主题活动,并有意无意地观察到主题画面,头脑中印下生动的人物动态形象。
当学生的活动感受、形象感受、记忆感受最鲜明时,只需稍加选择,就可确定自己的画面。
游戏导入,巧设情境。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一个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已经到来。
网上的世界真精彩。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
新课程最主要的突破点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强调“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这些理念,要求我们美术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积极而努力地开发相关的美术课程资源。
美术快乐教学 篇3
一、更新观念
在学校大多数美术老师都是专业出身,美术老师常常会这样认为:我班所有的学生都应该能够象美术专业的学生那样喜欢绘画,他们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必须了解的美术原理与技巧,都和美术专业的学生一样已经了解。事实上,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理想,现实是,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对美术感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生活工作都不能够少。可是兴趣是来自学生内在的,只能够激励,不是外部强加的。教师在设计绘画知识与技巧的难易,必须与大部分学生的绘画的兴趣相适合,要不然,机会使他们对绘画学习的兴趣更加递减。我们也不要奢望将美术作为考试科目,来改善美术教学的境遇。学生们不可能有很多的功夫用在美术上,因此要在美术绘画诀窍上达到娴熟是难以实现的,他们学习绘画,只可能是一样体会性的活动,能够理解的也只是一部分,要掌握是那些不需要用大量时间教和练就能够获得的绘画技巧。因此,不要给美术课以太多的使命,不要给美术老师以过重的心理负担,降低目标水平和期望值、降低技能门槛可以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惊喜和成功,可以让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愉快。
二、改变目标
过去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我们关心的是给学生学问与技巧的口传心授,相对疏忽他们在就学过程中对方法态度的体验,更加疏忽对他们感情、态度和思想意识的培养,学习的内容往往超出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和条件,我们要大胆尝试适当降低知识与技能的难度和要求,而将美术与日常生活、社会文化和个人经验进行有机联系,生成美术文化的教育效用,促进美术文化的发展。
三、改进方法
传统美术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讲授和示范,疏忽他们个性心理差别和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掌握,使得绘画课堂或沉闷乏味,或逍遥散漫,或嘈杂喧闹。高效的美术课堂一定要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尝试参与的欲望。这就要求美术老师多花精力进行课前精心设计。设计出科学的美术教学要求,精选恰当的授课用具,更重要的是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一定要以学生的参与和活动为宗旨,突出美术的实用价值。比如如何装点教室,如何设计黑板报、手抄报、静物写生、如何制作面具参加化妆舞会等等。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多媒体、白板等,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听觉的冲击和新鲜的体验,这样学生就会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走,按照老师的教学设计思维。
四、构建快乐课堂
美术课既然今天不是考试科目,那么今后也不太可能成为考试科目,所以,我们美术老师就一定要解放思想,让我们的美术课成为制造快乐、享受快乐的课堂,让我们的学生真心喜爱美术课、期待美术课。让美术课真正成为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一个无比向往的艺术和休憩的港湾。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对我们美术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这样认为,老师深厚的艺术基础是承上启下一堂绘画课正常运行的手段,更加是绘画授课实行素质教育牢固的物质保证。古今中外无所不知,刻剪书画无所不能,拥有过硬的美术基本功,才能真正赢得课堂,赢得学生的喜欢、爱戴和尊敬。同时,美术老师还要会将美术学科同其他学科对接,一些优秀的美术家,同时也是优秀的文学家、鉴赏家。美术老师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并通过美术课程,正确地指导学生去寻找人生的价值,寻找社会现象后面的除利益外的志向、价值、庄严、智慧、爱等精神因素,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学生们每天都在成长,希望通过我们美术老师们的努力,美术课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朵朵小花,成为学生职业高中生活中一段抹不去的美好记忆。通过高效的舞台,演绎个人的精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用来规范人们行为的,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在规矩之内,我们也可以任意规划方圆,正如我们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有方法,而方法不过是大体的结构,在这个框架之下我们可以任意发挥。于是,在“高效课堂”的模式下更要构建出属于我们个人不同风格的高效快乐课堂。
构建高效快乐课堂,应该是我们教师一身追求的最终目标,它可以理解为教与学历程的最优化,教学成果的最大化,是教师和学生优秀配合的积累。我们懂得这些东西对于青年老师来说不是短促的时间里就能够实现的,因此要求教师自己要不停地去努力和学习。我们理解的课堂高效不复是过去少数人认为的知识的高效,而是学生各方面的高素质、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的趣味以及教学效果的高效。课堂授课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是教育思想循序渐进的客观开展,是教育要求的全面实现,这些目标基本都是在学校课堂教育过程中实现的,而课堂教育时间是有规定,教育任务的能否完成、学生理解了多少课堂教学知识、剖析问题能力发展上升的幅度,就径直说明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益。
美术教师的快乐教学探研 篇4
一、在平凡中感受快乐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额外还有许多任务,如教室环境布置、学校橱窗展示、节日活动所需道具等。有时一项工作可能还没做完, 另一项工作又布置下来了。这时你若情绪糟糕,工作热情降低,如此恶性循环,工作只是应付,把学生当成机器,对他们缺少了人文关怀,教师自己也难以享受当一名教师的快乐。
想想那些特级教师、名师,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 难道我们出现的问题他们没有经历过吗? 当然经历过, 只是他们能在教学中寻找到乐趣并让学生体会到美术课堂的魅力。作为一名普通的幼儿美术老师,是不是也可以在教学中做到美在其中、乐在其中,从而快乐教学呢?
美术是美术教师的特长, 因这个特长而带来的额外工作不应把它当作负担,应该换一个角度去认识。如布置教室环境,我们和班主任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努力,把教室布置一新后是不是有一种成功感? 学生是不是特别开心? 他们会用稚嫩的声音夸奖道:老师画的画真好看;老师贴的形状真漂亮;老师写的字真漂亮,有方的有圆的,颜色也多,真是美不胜收! 我们也要夸夸孩子们:小朋友们真聪明能干,把我们的教室布置得真棒!
二、在改变中体验快乐
美术教师的基本工作是教会孩子发现美、感受美,并把美丽的事物通过手中的画笔在画纸上呈现出来。如果老师不用心去教,是得不到孩子的喜爱的,也无法让孩子得到更大的进步,所以我们应该从教学中寻找乐趣,让自己和孩子乐在其中。
在美术课堂上,我们应时时反思:作为教师,是不是应该走到学生中去, 而不是高高站在讲台上? 是不是教案设计不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应更多地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 是不是课件做得不够到位? 除此,我们还要努力增进和孩子的友谊,蹲下身与他们成为朋友, 作一位受他们尊敬的朋友。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他们有爱心、真心、耐心,要看到每一位孩子的优点,即使是批评也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爱他们的,是为了让他们更进步的。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老师把孩子们的目光成功地吸引到自己身上,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探究,让他们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的进步更大、更快,谁的想法更与众不同,让他们的奇思妙想互相碰撞, 使美术课堂成为一个创意迸发的殿堂。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潜移默化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只是班主任的任务,美术教师也要责无旁贷地配合,孩子们进步了,教师也享受到了教学成功的快乐。
三、在创造中获得快乐
现行美术教材的内容有时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 这时美术教师就应该根据现实和孩子的具体认知, 把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放大,用小组合作现场竞赛的方式引导他们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老师也能在学生的奇思妙想中得到更多的灵感与快乐。
美术教学很重要, 美术作业的评价总结同样不可或缺。及时评价会给孩子学习美术带来巨大的兴趣与动力。当孩子完成作业时,首先要肯定他们的优点,把优点保持下去,再指出不足之处, 告诉他们如果能改正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这样更能激起他们的好胜心,会更积极、更努力地对待下一次作业,如果不及时评价作业或干脆置之不理,孩子就会对美术课失去兴趣,会认为不管我画得好不好老师都无动于衷, 那我还画什么呢? 然后一个看一个,共同敷衍老师。长此以往,这种相互敷衍的课堂如何能提高效率? 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呢?
四、在发展中享受快乐
幼儿美术教师应从自身角度出发, 进行合理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政策导向可以从外部为美术教师专业带来帮助, 而校方的努力则可以从内部对教师专业进行优化,但除此之外,小学美术教师自身也应该做出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 积极寻求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途径在于充分思考如何将学校配备的教育资源运用到美术课堂,主动强化自身的美术素养,让新的教学思维及方式落实到教案,形成主动的可持续发展追求,适应当前时代的变革节奏, 让美术教育与时俱进。要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不断推陈出新,积极进行教学尝试,扭转社会对幼儿美术教学的传统观念,坚持将自己融入到整个专业的发展,通过个人发展规划来树立阶段性目标,让自己的成果得到校方及学生的认可,用美育感染学生,快乐自己。
美术老师作为园丁的一贯乐趣, 就在于看着学生像大片的小树苗一样一天一天快乐地成长,散发着勃勃生机,一些瘦小的树苗也能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一天比一天枝繁叶茂, 我们才会心安理得,才会觉得这份工作平凡而充实。
摘要:在美术活动中,活动过程是重点,教师要注重在活动中把握幼儿的情绪情感,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挖掘幼儿的潜能,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并始终采用正面评价的方式鼓励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对其不足之处用商量或建议的语气提出修改意见,真正做到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自信心。
美术课堂教学案例探究快乐 篇5
广州市芳村区东漖中学 谭慧君
★ 思考问题:
1.感受生活,如何鼓励学主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情绪? 2.采用那些方式评价学生作品,收集并保存其作品? ★ 案例描述: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那在感受生活,如何鼓励学主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情绪?我在选至第15册岭南版初中美术教材中《卡通·漫画》的一堂课是这样上的。
片段1:贴近生活是卡通漫画的一大特点,它可以直接描绘生活的一切。
师:“请大家把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吧!” 学生拿出的钢勺、金属碟、钢饭盒。。。照着他们疑惑的脸。师:同学们你们看到“镜子”中的你吗?
“镜子???”“没用啊!!老师” 师:“就在你们手中噢!”
他们来劲了,一个个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凑到自己带的闪光的金属器具中。师:“再近点再靠近点!来做个思考的模样。”“怎么样才是思考呢?” “老师我们不是要当思想者吧?”一阵哄笑 师:“对!来一个”
学生坐在桌子上像模像样的扮演起来了。师:“大家觉得怎么样?请大家留意下他的脸部表情,再用你们的镜子照照看”
师:“诡秘!”“疯狂!”“生气!”“看看自己的五官。夸张点!夸张点!夸张点!再夸张点!”
在同学们兴奋、喧哗声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影像,找到了一张张映在凹陷闪光钢勺(钢碟)内面的自画像,学生兴趣盎然并非常乐意去自我表现。
自己感觉这种上课方法简单,但形式新颖,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学习就象游戏一样,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让学生在乐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在这次活动中,我惊喜的发现学生对人的脸部表情如何随着心情变化而改变很感兴趣,当他们愁眉苦脸、呼叫、大笑和沉思时,他们望着这些金属器具或互相注视,他们注意到表情变化时,脸部线条发生了变化,他们极其想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将这些变化的瞬间保留理来。这时所有的学生部变得忙碌起来,很快各种各样的脸部表情跃然纸上,我们愉快地传阅着,猜度画中人物的情绪。
在课堂当中,营造了一种学生能以内心感受和领悟并主动参与美术学习的氛围,鼓舞了学生在合作中自主探索,改变了由老师大权独揽、承包到底的模式。给困难让学生自行摸索解决;给空间让学生去想象往前闯,在学习中体验创造和表现的无穷乐趣,充分感受到美术的独特价值和艺术魅力。
片段2:
由于学生刚接触卡通漫画的创作,在守成作业过程中不必过于强求完美,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把所感所想通过作画形式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作业完成后我首先让学生自评,请学生谈谈对自己作品的看法及创作过程的体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第二让学生互评,学生可自由发表时其他同学作品的认识与感受,并从画面效果、造型能力,表现技巧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这样学生始终处于主动位置。学生思维活跃,探索热情高涨,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最后教师评价,对学生创造成果进行积极多侧面的评价,从中发现创新点、独特点、闪光点,使学生愉快地品味成功的果实,体验程度不一的成就感,这不仅是检验教学实效的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它关系着个人价值是否得到承认的重要问题。
最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制作了全班“全家福”。每个学生在纸上画了一幅自画像后,可以加贴一张姓名及个人简历,然后将它们合订在一起,这样学生就可以将像集进行传阅,并加强了学生的团结和友谊。教学反思
在课堂当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让他们能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同时我还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通过讨论--欣赏--讨论,培养了学生的一种探求精神。注重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是实验教材的基本要求,也是它的优势。我还注重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了解卡通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处处到能见到卡通作品,也能尝试应用学到的这些知识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于是这些知识就不再是枯燥地凌驾于人的情感之上了,就会生动地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体现出了实验教材的一种人文主义精神。以这样的方式上课以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通过我的“启发”﹑“引导”,学生能够比较深入的挖掘实际生活当中一些和卡通有关的问题,并能够找到运作卡通画的表现语言表达生活的方式以及卡通与情感、生活之间的联系。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很好,实现了教学要求,达到了教学目的。
因此,在使用教材的时候,作为执教者的我们,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把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更进一步地拓展课本内容,把这些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多措并举促小学美术快乐教学 篇6
一、在美术欣赏中寻觅情趣,营造宽松和谐的艺术体验氛围
小学美术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为核心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欣赏评述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对特定的美术作品作出专业而生动的评判,用心语点缀情感表达。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与美术基本论调不契合、不配套、不和谐的因素有很多,较为普遍和集中的问题就是重绘画轻欣赏,这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程度有关,但这却是表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本身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是简单看看、粗略观观,轻视了学生审美力的培养。因此,欣赏课的欣赏意味变得淡化了,睡觉和说话充斥其间,学生的审美感受长期处于“学步”阶段,与常规教学严重脱节,教师的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的学习实效欠佳,学生在面对美术艺术品时,无法自然表达自己的视觉感受。
二、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利用新颖学具教学,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选取生活中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事物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体味会有大幅提升。在此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音乐、影视和图片等艺术资料,既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适当植入游戏内容,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玩耍一般会附着在游戏中进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将游戏适当植入其中,能使注意力更为持久、稳定,使学生在长时间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美术,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学生自由自在能放开,学生的注意力持续凝聚在一起,对绘画就会陶醉其中。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现对美术教学有较大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轨道潜行,困难会相对较少,路程也会最短。教师的素质在授课者中会时刻体现,如仪表语言风范、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对学生的内心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尊重多源于此。教师要有进位争先意识,注意日常学习和积累,重视与新观念、新教法的对接,持续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创造出有价值的教学手法。
美术教学中审美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篇7
审美心理学指出:审美快乐是由高级感官的感受 (这里指视觉) 一直贯穿到心理结构的各个不同层次 (如情感、想象、理解) , 使整个意识活跃起来, 多种因素发生自由的相互作用, 产生一种既轻松自由, 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 这种快乐, 既有对形式的赞美和对情感意味的共鸣, 又有洞察各种含蓄地展示出来的“真理”时的欣慰, 还有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压抑情趣的净化和消除。那么, 如何使学生在美术教育中获得这种审美快乐呢?我觉得, 关键在教师, 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有几点体会:
第一:积极利用美术课堂中的美感效应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 通过本身具有的美的造型, 表现生活, 传递信息, 一名美术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视觉造型中外在美以及内在美, 并将之融入到课堂教学里, 使充满美感的视觉形象与洋溢着美感的课堂教学艺术浑然一体, 让学生醉心于美的殿堂。具体做到:
1.引导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一个美术作品本身最吸引人的地方, 感受美的过程本身是愉快的, 这种愉快仅仅是高级感官 (视觉) 的感受, 而对美术作品由“感”发展到“悟”之后, 这种愉快便满足了一种精神的追求, 两者合一便是我们所谓的审美快乐。比如:在欣赏水墨画《寒江独钓》时, 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中华民族特有的水墨技法美、构图美、取材美, 还要让学生体味到那种凄婉的意境美, 虽然哀怨而催人泪下, 但这种便是美学家李泽厚在《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中所谓难以用恰当语言加以定义的快乐, 即审美快乐。
2.创设课堂情境美
美的情境本身蕴涵着吸引力, 使学生能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一定的活动中去。对于美术课堂, 情境美尤为重要, 让学生处在教室里一大堆书本的包围之中, 看着便喘不过气的时候, 或者在学生还未完全从前节课课堂真正走出来的时候, 他们还有什么愉悦的心情去描绘缤纷的生活, 去完成“断臂的维那斯”的丰富联想呢。创设情境美, 主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方面, 可以根据美术知识本身来创设一种磁力般的情境。比如: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 再联系到新知识, 产生求知欲;运用学生熟悉的、喜欢的一个人或一件事, 一个物体, 一句话导入新内容, 激发学生热情, 形成乐学态度;运用提问、解答的方法, 引起对所学美术知识的注意, 从而加深理解和认识。
另一方面, 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辅助手段制造一种引人入胜的氛围。比如, 一首激昂的诗、一段悦耳的音乐, 都能创造出与美术内容相关的特定的情境, 使学生置身于如诗如画的境地, 与教学内容及教者产生共鸣, 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画我们的节日》一课, 就可以在教室里挂上各种各样装饰班级的彩带、窗花等, 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节日的氛围之中;上剪纸课时, 在教室里贴上各种剪纸作品, 学生又自然而然地进入剪纸的氛围之中。当然, 根据需要, 还可改变座位或场地, 以方便活动的进行。
第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实质是的彼此交往, 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 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要, 交往的愉快决定着活动的愉快, 愉快的交往中, 师生关系是和谐、民主、平等的。比如:学生在欣赏一个美术作品时, 教师变强制欣赏为自主欣赏, 再师生交流看法, 共同分享。学生在创造一个美术作品时, 教师不做监督者, 而做参与者, 彼此一起完成, 鼓励互相合作, 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学生交上作品时, 要表示出分享到美的快乐, 对有些创新之处除了表扬, 还要引以己用, 并将此表露给大家。
第三:构建开放的美术课堂
我曾经问过学生:怎样的美术课觉得比较开心?学生中, 有的说,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的说, 多看看录象, 做做相关游戏;有的说, 可以自己决定怎么上, 隐隐约约中, 透出对开放的美术课堂的渴望。开放的美术课堂是宽松的、和谐的、自由的。比如:在《重重复复》一课中, 学生兴趣是对重复图案形式美的感受, 教材需掌握的内容是绘画重复图案的知识和方法, 学生对此的审美格调不一, 理解能力不一, 技能不一。摸清了三点, 根据上述四个原则, 在上这一课时, 先由生活导入, 自己欣赏, 激发兴趣;老师再演示, 学生自主观察, 自问自答, 直至理解概念;接着再欣赏, 自主形成一定审美格调;美术教师应大胆尝试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心理及精神上得到满足。
第四:开展综合性美术实践活动
开展综合性美术实践活动, 是对新时代美术教育的新的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
1.容美术于本身各学习领域, 如, 绘画与设计, 绘画与欣赏, 设计与欣赏等等。
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如欣赏埃及雕塑、绘画时欣赏时, 可结合地理、历史知识;进行水墨画创作时, 可结合音乐;制作贺卡时, 可结合外语等等。
3.美术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美来源于生活, 生活离不开美, 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美术教育活动, 学生更乐于接受。比如, 开展黑板报比赛, 为圣诞联欢会不止布置气氛, 为运动会设计会标, 参观画展等等。
总之, 这种审美快乐的获得, 便拥有了一种精神财富, 他促使人们追求美、创造美、为美奋斗不息, 他们的直觉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和相关技能便会逐步提高, 这无疑将使一个人收益一生, 情感生活丰富多彩。所以, 审美快乐的获得应该被重视起来。
摘要:美术素质教育是通过对人们不断的启发、训练和熏陶来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教育。小学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美术教育主要通过美术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来实现,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审美,美感效应,课堂情境,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
美术快乐教学 篇8
从这个“渴望”中我们听到了孩子的呼唤。作为一线教师, 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在各科课堂上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 快乐地学, 快乐地笑, 让我们倾听到真正天籁般快乐的笑声。
下面是我对“快乐教学”的尝试,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标准试验教科书六年级《艺术》中《对着镜子笑起来》一课。
一、创设情境———启迪美
创设情境教学法是创设直观、鲜活、形象的艺术氛围, 利用各种媒体展示, 提供观察的目标, 触动学生心灵深处, 潜意识熏陶学生的艺术感知, 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有机结合起来, 以生活的丰富、艺术的多彩、形象的鲜明, 加之教师的情感抒发、渲染来激发学生的情绪。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 播放歌曲《歌声与微笑》, 学生和着节奏明快的节拍, 有几名喜欢舞蹈的同学还秀了一把他们的舞姿, 使一开始学生就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之中。这时老师很自然地提出这节课的要求:“希望这节课带走知识, 留下你们灿烂的微笑。”
此时再引导学生进行探讨, 伤心难过时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开心起来?学生的办法真不少:有看看有趣的书、分散注意力、玩电脑、听笑话、找朋友……老师也来介绍自己的方法:不高兴的时候, 多照照镜子, 对镜子里的自己说说好听的话, 做一做开心的表情, 渐渐地就会发现心情好起来了, 镜子里有了一张开心的笑脸。那么我们赶快拿出小镜子, 在镜子前摆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表情。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课间分散的思维迅速集中起来, 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节好课, 细节决定成败。我在设计课题时想了很多方案, 既要有新意, 还不想占用时间太多, 提前写好又没有直观性。我就主要在“笑”字上下工夫, 设计了很多的方案, 学生看后也觉得充满了艺术感, 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二、趣中悟理———理解美
游戏是人类最早进行探索知识的方法。对于孩子游戏是他们的天性很好的利用, 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照镜子”游戏———欣赏表情
孩子的表情最自然, 最可爱。在镜子面前会变化出很多丰富的表情, 利用这一点, 我设计了这个游戏:一个同学在前面作各种的脸部表情, 其他同学进行模仿, 看谁变得花样多, 看谁学得不走样。这时的课堂笑声不断, 表情多变, 看到孩子自然淳朴的笑声, 我也被感染了。有一位同学一共能做二十多种表情, 实在太令人感动了。
2. 猜表情———分析表情
看到学生的热情意犹未尽, 如何能让学生这样开心, 还要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到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我从照镜子游戏的整体观察的角度转换到局部的观察点上, 设计了猜表情游戏:给十一位同学发了一张纸, 上面有“面无表情”“微笑”“乐呵呵”“大笑”“狂笑”“嘲笑”“哭笑不得”“皮笑肉不笑”“痛苦”“大怒”“哭”的字样, 每人根据上面的提示, 做表情, 其他同学进行猜猜看。学生们都笑破肚皮了, 尤其是“皮笑肉不笑”同学的表演更是惟妙惟肖。有个同学猜出来了, 激动得说成“肉笑皮不笑”, 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课堂达到了快乐的高峰。还有表演“哭”的同学真是有表演天赋, 居然都流下眼泪来了, 得到同学们的掌声鼓励。教师实施的对每个表情变化进行对比,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本科的重点内容, 面部表情中五官的变化。
三、展示个性———评价美
小学生的快乐其实就是一种心灵的满足和欣喜。了解和尊重学生就要给学生以爱心, 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及适当的评价,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成功感对成人来说是一种动力, 何况孩子们呢?所以我在作业讲评时, 肯定成绩与优点, 对差的作业进行鼓励性指导。所以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情感, 用鼓励的方法使学生快乐, 才能深入开发学生的艺术潜力, 或者最起码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美术教育的熏陶。
运用快乐教学就是让学生从不同需要中实现自己的意图和愿望, 让每个学生成功, 人人满意, 达到参与美术活动的目的, 并感受快乐。
美术快乐教学 篇9
关键词:初中美术,新课程背景,愉悦教学,实践与探讨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表明, 兴趣能够直接通向快乐, 而快乐又能生成质量和效率。如果把这种理论应用到学校教育上, 就是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愉悦教学对发展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情感、提升教学质效、促进实践创新和加快智力开发等各个方面, 都会具有十分有益的作用和意义。那么, 如何才能开展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愉悦教学呢?对于这个话题, 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实践与体会, 从以下几个方面粗浅阐述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期望得到业内同行的商榷和指正。
一、努力创设和谐氛围, 充分发挥亲师信道作用
笔者从实践中总结认为, 创设和谐教学氛围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就是说执教者必须具备“三态”, 即心态、教态和情态。首先, 只有具备宽容大方的心态, 才能做到冷静、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的一切。在现实教育教学中, 有些教师虽然明白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能力大小和进步快慢是不可避免的, 但还是经常发生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之类的简单粗暴行为, 就是因为他们的心态不稳、不好, 对于学生中存在的不思进取、不听劝告和难于管教的现象, 难以保持平稳的心态并采取比较正确的处理方式。其次, 只有具备亲切民主的教态, 才能传递爱心和笑意, 从而真正赢得学生的亲近、敬重和友谊。在教学活动中, 执教者要学会自然微笑, 努力把自己打造成“良师益友”, 让学生能够在无需设防的心境下向老师请教、交流和学习, 在平等轻松的心境下乐意与老师正常联系和交往。再次, 只有具备善于感化的情态, 才能真正体现执教者的教学魅力和人格魅力。作为育才育德的人民教师, 要始终坚持以激励为主的学习评价机制和学生评价机制。即使是对待基础较差、成绩落后、能力不强的学生和“问题学生”, 也要作出艺术性批评和激励性教育, 促使他们主动地“知耻而勇”和“知错能改”。如流露一个真诚的微笑, 传递一次期望的眼神, 送去一句幽默的话语, 发出一个暗示的动作, 都能让学生从中感受来自老师的温馨与暖意、关爱与尊重、欣赏与激励, 从而化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 努力收获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二、努力优化教学方法, 有效激发美术教程情感
俗话说, 教无常形, 亦无定法。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教学内容、目标任务和学生认知情况, 灵活运用和优化教学方法, 让学生从中不断获得美的享受。如运用电教化手段, 可以发挥图文并茂、鲜活生动、形象活泼的优势功效, 能够有效刺激各种感官, 综合作用于学生的美妙心理, 有助于实施愉悦教学。比如教学《图案基础———写生变化》过程中, 在讲解“变化”的几种方法时, 笔者通过投影显示出简单化的鱼和兔子、几何化的松鼠和青蛙、夸张化的小猪和梅花等可爱小动物, 激发起学生的盎然兴致。笔者每画出一种图案, 学生们就情不自禁地发出兴奋的喊叫, 课堂气氛热烈非凡。再如, 在教学《水彩风景画———桂林山水》时, 传统方法就是对这样的水彩画一般使用同步演示法比较直观。然而由于几十名学生绘画的能力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老师必须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一边辅导, 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还是能够一般性地适应和跟进, 但是对于那些“画得快”的同学来说则显得“太慢了”。对此, 笔者在备课环节已作好了充分准备, 就是把教学内容的作画过程作了提前拍录,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向全班进行直观演示, 同时配上了优美的音乐和详尽的解说, 让学生们提前欣赏作画的全过程。在创设情境、激发学趣的同时使全班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有了这种铺垫, 在之后的教师演示教学中, 有的学生显得成竹在胸, 那些“画得慢”的学生也是心里有底而从容学习, 从而一举两得、互不相误。
三、努力促进自主学习, 不断加强课程学习品质
美术快乐教学 篇10
一、不要扼杀孩子对美术的兴趣
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 一个画苹果的故事常被很多教育者津津乐道。故事讲的是, 第一种先由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只标准苹果, 规定出先画左后画右, 这里涂红, 那里涂绿;第二种是由教师擎着苹果, 让孩子观赏后作画;第三种是教师提着一篮苹果, 任小朋友拿一个画。
故事的结果是, 第一种孩子笔下的苹果画得最像, 并且都是一样的相似“好作品”, 而第二种和第三种孩子的作品看上去表现各异, 参差不齐, 却也是丰富多彩。
从表象上看, 由于教师采用的方法不同, 导致不同的结果, 而实际上最根本的区别是三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了三种不同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的学生。
事实上, 第一种教师的教学方法最为严重的影响是, 它极大地伤害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一份惊人的调查数据显示:从孩子会用笔到幼儿园期间, 孩子喜欢画画的占调查人数的99%;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下降到90%;再到六年级下降到60%。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一是由于学校的因素, 家庭的误导。二是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 这也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不是孩子不喜欢画画了, 而是我们的家长和教育者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扼杀了孩子对绘画和美术的学习兴趣。这种情况到了初中阶段, 随着升学压力的加大, 学生对学习美术兴趣的衰退则更为严重。
因此, 如何唤起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成为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师共同面临的难题和责任。
二、转变教育观念, 唤醒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 我发现, 要想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 首先要让学生对美术感兴趣, 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 喜欢你的每一节课。而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还原美术的本质特点, 让学生获得快乐。
美术的本质是带给人美的享受, 是一种快乐。而这种快乐首先是在绘画者或美术创造者自身感受到的基础上, 再通过他的作品传递给欣赏者的。
可以想象, 一个学生不能参与和体验美术创造过程中的快乐以及享受成果带来的快乐, 他如何能喜欢美术这门学科, 又如何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因此, 我认为, 不论是哪种教学方式,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问题, 只有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 都能体验到学习美术过程的快乐以及有机会享受美术成果带来的快乐, 才能让他们找回失去的兴趣。
因此, 如何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获得这两种快乐, 是提高课堂效率, 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
三、精选教学内容, 多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美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 这给中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赋予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以苏教版新课程七年级的美术教材为例) , 我的做法是加大学生体验性学习内容的比例和提高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美术的兴趣。例如, 以同学之间互相了解、增进友谊、团结友爱为目的, 使学生获得人际交往的经验的《夸张有趣的脸》。教学中, 我通过多媒体播放各种漫画名人肖像和赵本山《卖拐》搞笑小品, 再让学生模仿面部表情等方式让他们乐在其中。
再如, 在《时间的表情》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课前准备了许多材料:旧闹钟、奶茶盒、易拉罐、可乐瓶、包装盒以及旧光盘等。然后, 我启发学生说:“这些东西能通过再次利用, 做成钟表吗?大家试一试,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教学中, 学生通过观察、触摸、聆听, 体验到了时间的宝贵以及各种时钟的精美外观、功能等。接下来, 我把学生们分成小组, 让他们自己动手来制作, 我也参与其中。由于学生对时间和钟表有着较为切身的体验, 很多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个性化很强的钟表, 因此参与异常积极。课堂中, 我通过钟表店招聘设计师和设计自己想要的个性钟表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结果各小组讨论积极, 学生畅所欲言, 并进行了自主的分工与合作, 在规定的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作品。
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方法很有效果, 让学生真正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 调动了学生思维和情感的体验, 并通过动手实践制作的体验, 获得了创造与成功愉悦的体验。
总之, 教师应该多让学生体验性学习美术过程的快乐, 从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 这样既能保证体验性学习的实效性, 又能保持体验过程中的快乐性以及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从而使得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
四、多肯定性评价, 让学生享受自己劳动成果带来的快乐
美术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 它在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同时还包含着一定的技能学习, 最直接的呈现方式就是每一堂课, 学生都要通过动手完成一份美术作业。学生的每一件美术作品, 都是经过自己劳动获得的, 它包含了学生在这一堂中的情感体验, 以及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并经过思维加工, 再动手创作出来的作品。尽管这种作品可能是幼稚的, 也谈不上什么技法, 但它却是学生思维、情感、体验、技能等综合而成劳动成果。因此, 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 一个肯定的评价对学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进教师教学, 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不论是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 还是面对学生的美术作品, 都应让学生享受评价, 而不是反感评价。及时地表扬与鼓励, 不但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 还能使他们更富有创作的勇气和热情。
例如, 在《时间的表情》这一课的学生作品评价中, 我通过多种评价形式充分肯定每一个小组、每一件作品和每一个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将每一件作品进行展示, 让“设计师”上台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我从中找出学生作品中的亮点进行肯定和表扬。在这一堂课上, 我还通过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奖项, 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美术学生过程和享受自己劳动的快乐。课后调查发现, 学生都很喜欢这种形式的教学, 并且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期。
实践证明,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只要每一堂课上都坚持重视发现学生的富有个性或独特的创造, 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创意或是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加以肯定和鼓励,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 每一位学生都会对美术、对自己充满信心。
摘要:美术的本质是带给人美的享受, 是一种快乐。而这种快乐首先是在绘画者或美术创造者自身感受到的基础上, 再通过他的作品传递给欣赏者的。可以想象, 一个学生不能参与和体验美术创造过程中的快乐以及享受成果带来的快乐, 他如何能喜欢美术, 如何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因此, 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课堂中绘画、制作等活动过程带来的快乐以及在完成美术作品后能享受自己劳动成果带来的快乐, 成为唤醒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关键。
关键词:快乐学习,学习兴趣,体验性学习,肯定性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学美术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主编.尹小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术快乐教学 篇11
关键词:快乐 兴趣 微笑 互动 审美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1854年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学习如果能满足学生的精神,并从中感受到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在学习上游刃有余。他的理论完全符合心理科学,因此,根据他的理论创造的各种课堂快乐教学法,在英国教育界普遍得到师生的欢迎。
快乐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在快乐中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在快乐中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美术课的快乐教学,就是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快乐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着美术课的快乐教学,在实践中作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1创造愉悦的氛围,实现师生和谐
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教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斯提德说过:“微笑无需成本,却创造出许多价值。微笑使得到他的人们富裕,却并不使献出它的人们变穷。”教师微笑着上课,学生感觉如沐春风,对不解的地方能大胆提问,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空前发达。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中感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下,学生愿意容易接受教师的指令,学生愿意发表意见;严肃紧张的课堂,让人担惊受怕,不但不想动脑思考,而且对什么也没有兴趣。教师只有让学生融入到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之中,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人翁的态度。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以生为本”, 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支持鼓励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亲可敬的好朋友、好老师。美术教师既要外塑形象,注意个人穿着打扮的端庄得体;又要内练真功,以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和漂亮的范画作品,以及艺术化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學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敢于大胆描绘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
2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体验师生互动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美术教学机械化,缺少开放性的弊端,让学生的美术学习从封闭走向开放,把愉快融入美术,融入生活,用愉快的学习来解读课本。
教师要想创造愉快的美术教学,必须学会用多种美术教学方法。
首先,电化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美术教师将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例如我讲过的公开课《迷彩服》,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及色彩的搭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使用电化教学,先让同学们看看动物身上的花纹都有哪些特点?然后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仔细观察,说出细节,哪些动物的花纹分别是由点,线,面组成的。这样,学生们观察的仔细,观察后大脑中存的印象深,他们在做创作的时候头脑中就会有东西发挥,做起来就容易的多。
其次,教师为了创造美术特有的愉悦和轻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娱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音乐或故事的导入环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游戏互动环节。这样让学生在愉快中吸取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如:《生日快乐》、《音乐会》等。
再次,教师可以将表演融入到教学,尽量在课前多收集、制作一些图片和教具,来丰富学生思维,扩大学生视角,提高学生审美。如:《戏曲脸谱》就需要教师绘制不同性格人物的脸谱或准备脸谱样式的饰物。又如:在小学美术第七册中的《有趣的人物动态》一课中,我采用演示教学法表演《晨起》导入新课,这种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片断,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紧张而又熟悉的动态,而且给学生带来了快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便油然而生。
3鼓励审美个性化,培养学生独立审美意识
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观和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从来不事先就对某一审美对象指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观,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去感受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学生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森林之王》这一课,传统中人们规定了只有老虎才是森林之王。其实每个动物都有其最独特的本领,只要它在某一方面最优秀,同时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它就可以称王。大王可以是大象、可以是狮子、可以是猎豹,只要学生觉得哪个动物最能称王,那它就是王。我们为什么不给学生一些自己选择的权利?为什么不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事实上,学生只有今天敢质疑、敢批判,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勇于超越。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热情还是宁静,细腻还是粗犷,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我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老师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快乐,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在对于学生的评价中,我多用“你的设计与众不同,有创意,”而少用“你画的真象呀”等的语言,我们坚信学生与生俱来就有无限向上和向善的潜能,只有教师勤于、善于发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多用“你的想像力真丰富、”“你的设计真有创意”等语言,鼓励学生,让学生觉醒,让学生创作的潜能爆发出来。让学生放开手脚,去表现自己心灵世界的最淳朴最天真的东西才是最宝贵的。
快乐美术,快乐学习 篇12
一、创新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内容
(一) 情境教学, 激发兴趣。
在学习能力的培养阶段, 小学生正处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前奏阶段, 需要教师适当引导和鼓励。 如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设计适当的情境环节, 并让学生参与其中, 以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欲望与积极性。
例如五年级美术《杯子的设计》一课, 我选择了一个《乌鸦喝水》的动画, 将动画播放至“乌鸦看到一个装着半瓶水的瓶子时, 喝不到怎么办? ”, 启发学生思考: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 大部分学生会按着原来的故事情节回答, 这时我提醒学生, 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 有的学生会回答:乌鸦的嘴巴太大了, 瓶口太小了。 这时, 我就引导孩子怎样把瓶口变大导出新课。 紧接着, 乌鸦爱上了杯子, 它来到博物馆欣赏各种各样的杯子, 它又来到杯子市场, 准备买一些精美的杯子, 等等。 整节课都是通过乌鸦的故事连贯的, 学生都沉浸在这个故事中。 可见情景教学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了。
(二) 分工合作, 取长补短。
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 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阶段性的学习, 小组合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合作性的能力, 而且能跟着团队成员学习和开动脑筋, 感受自主学习的快乐。
团结合作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集体力量。 不管什么困难, 只要团结就能迎刃而解。 我在四年级《生命之源———水》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聚在一起, 根据每一幅手抄报的构图, 大家畅所欲言, 利用各种研讨方式讲述绘制方法, 然后共同完成。 如每组安排一位学生设计版面, 一位学生画写内容, 一位学生剪, 一位学生贴, 每完成一个地方就把它贴在纸版上。 要把整个画面安排得合理美观, 这就需要孩子们有耐心、信心反复试验, 调试好后再固定住, 直到满意效果, 完成这些工程, 既鼓励了孩子们仔细谨慎, 不懂就问, 反复试验, 不怕累的品格, 又培养了孩子之间互帮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变化作业形式, 鼓励学生创造
在美术创作课上, 主要有命题创作、 无命题创作两种方式。 教学中应注意不拘一格, 不搞统一模式, 同时注意表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点,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一题多画”、“一画多变”等形式, 训练学生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从联想中求异, 从观察中求异, 不仅要学会, 而且要懂得应怎样学的道理,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有自主选择作业形式的权利, 我在上五年级美术《飞天》一课时, 没有告知他们下节课是什么内容, 而是让学生课前自己准备一些制作材料, 有的学生带了彩笔、彩纸, 有的学生带了橡皮泥, 有的学生带了一些碎布料, 等等。 当学生要创作时, 对自己带来的材料有些不知所措了, 带了彩笔的同学很是高兴, 一个个都画了起来。 就这样一节课下来, 学生的作品各种各样, 好看极了。
三、多元评价方式, 体验成功喜悦
要使自己的教学评价有效, 就得关注、研究学生的差异。我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 采用不同方式、不同观点去分析、评价一幅作品。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 不能用统一标准去评价, 而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 充分考虑他们的个性差异, 采用自评、互评、师评、展评等多样的评价形式进行评价。
(一) 奖励评价。
比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些有吸引力的小玩具, 或者是一些黏土作品, 或者是一些自制的小奖章, 奖励给表现优异的学生, 并不是说一定是那些画得好的学生, 而是那种有创意、有进步、认真创作的学生。
(二) 情境评价。
我们在设计的教学环节中, 往往会把情境创设在导入部分, 其实我们的评价时也可以创设一些情境, 或者我们可以把导入时的情境延伸, 让整个教学都处在一个情境中。
比如我在第一部分提到的《杯子的设计》那节课, 整节课都是以乌鸦的故事贯穿。 在评价环节, 我制作了一只乌鸦的道具, 以乌鸦身份在教室中巡回观看学生的作品, 又以乌鸦的口吻说:“今天我要在你们设计的杯子中, 挑几件带回去, 可是我发现你们设计的杯子都很不错, 我不知道选谁的了, 请你们帮帮我好吗? ”然后挑选出部分作品, 让学生评价, 学生纷纷帮乌鸦出主意, 哪边需要改进, 哪边可以省略, 说得头头是道, 有的同学的想法更是大胆新奇。
(三) 语言评价。
在评价的时候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对能够用自己的观点进行评价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 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那些不够大胆、不能用自己观点评价的学生, 要注意使用评价的语言, 如“我认为……”、“我觉得……”、“我喜欢”等启发他们, 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语言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如我在上五年级《精细的描写》一课时, 发现班上有位女同学所用的线描特别精细、流畅。 于是我就在课堂上不停地使用“你的用线太精细了”、“老师都没有你画得这么细心” 等一些鼓动性的语言激励该同学, 还把她的画当场向全班同学展示。
(四) 评语评价。
评语评价主要是对学生作业的看法与要求用文字方式表达出来。 在评价时尽可能多地发现作业中好的方面, 多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加以肯定, 善于发现作业中的优点。 比如“你画得造型准确, 线条流畅” 用言简意赅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优点。 “涂色均匀, 色彩丰富”, 夸大作业中存在的优点, 很好地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 对不好的作业应委婉地指出来, 在旁边注上“你画得还不错, 如果涂色在细心一点更好了! ”, 学生看到这样的评价很快就能明白存在的问题, 并有目标地改正。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 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快乐的作用, 引导学生把学习美术内化为接受快乐的需要, 让快乐布满课堂,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 快乐地学习美术, 自觉地接受美术熏陶, 从而领悟美术的魅力, 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学习, 自主管理, 自主快乐, 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及亲身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教育, 2007, 2.
【美术快乐教学】推荐阅读:
《快乐卡通》美术教学设计09-20
美术学科中的快乐教学09-27
《快乐卡通》三年级美术教学设计10-05
美术教学中的快乐教学论文10-03
快乐“学习”,快乐“美术”11-21
快乐学美术07-04
快乐课堂美术11-29
打造快乐的美术课堂11-21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美术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