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课堂美术

2024-11-29

快乐课堂美术(共12篇)

快乐课堂美术 篇1

声乐演唱中音质美的获取途径

摘要:音质在音乐中即指音品, 而声乐演唱中的音质美主要表现在通畅奔放的歌唱呼吸、丰满圆润的歌唱共鸣、宽广辽阔的歌唱音域、洪亮悦耳的歌唱音响、丰富细腻歌唱的音色。

关键词:呼吸;共鸣;音域

音质在音乐中即指音品。可见音质是声音的本质, 声音的本质是决定发声效果的关键。作为声音的音质美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表现出多种艺术特征。

一、通畅奔放的歌唱呼吸

中国最早的声乐理论著作《唱论》中写到:“凡一曲中, 各有其声:变声, 敦声, 杌声, 啀声, 困声, 三过声;有偷气, 取气, 换气, 歇气, 就气;爱者有一口气。”说明了声与气的关系是不可能分割的, 而且气是本, 声是末。特别是“爱者有一口气”这句话, 后来成为中国戏剧界、声乐界经常乐道的名言。英国声乐家弗兰克林·凯尔赛在《嗓音的训练》一书中指出:“美声的基石是一个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对呼吸的控制……只有知道怎样呼吸的人才能歌唱。”看来, 古今中外善歌者们, 把气息的运用都提到头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说明歌唱的呼吸是具有世界性的。可见, “气为声之本”, 气是声的动力, 是声的源流, 是声的根本, 没有气就没有歌声, 也就没有藉以传导的听觉审美效应。正如我国著名的声乐大师沈湘先生所说:“呼吸是歌唱的基础, 气息是歌唱的动力。”作为艺术性的歌唱, 为了高度发挥声音的美, 确保音质的质量, 就必须有足够的气息支持, 必须有流畅的气息贯通, 必须有精巧的气息变化, 必须有优美的气息发挥等。需要正确解决气与字、气与腔、气与情、气与势、气与神的关系。

总之, 气巧则声优, 通畅奔放的歌唱呼吸成为演唱者音质美的首要构成特征也是很自然的了。

二、丰满圆润的歌唱共鸣

物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当某一物体发生振动时, 若其振动频率与其他物体 (或其他物体的空间) 的固有频率相同或相近, 就会使其他物体同时发生振动, 振幅急剧加大。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共振”。其实, “凡声波经过中空, 内部充满弹性介质 (如空气) 的物体, 必然会激动那件物体和它内部的空气, 使它们产生某种程度的振动。这振动的声波和原来的声波汇合在一起, 就叫做共鸣器 (Caisse d e re s ona nc e) 。”在歌唱发声中, 这种现象同样存在:呼出的气流冲击和振动闭合的声带即产生音波, 称为基音;基音非常轻弱, 但它能在人体共鸣腔中引起共振, 产生泛音, 使音量得到极大加强。基音在共鸣腔体引起的共振, 称为“共鸣”。人体共鸣器官有胸腔、喉腔、口腔、鼻腔和“窦”等, 分成不可调节的共鸣腔和能够调节的共鸣腔两种:不可调节的共鸣腔是由胸腔、鼻腔、额窦和蝶窦等组成, 它们有固定的容积, 能对振动频率有倍数的音高发生共鸣;能够调节的共

的体验, 从而感受到了收获的快乐。

四、学会审美升华快乐

美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通过美的欣赏、美的表现、美的创造活动来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 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 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因此,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努力挖掘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外在美以及内在美, 并将之融入到课堂教学里,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 让学生醉心于美的殿堂,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我在教学《小圆点的魅力》一课时, 从一些平平常常的小球升华到大大小小的圆点, 形成独特的构图形式, 产生了一定的审美效

快乐课堂美术 篇2

现代教育心理研究表明,愉悦心理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只要有愉悦的兴趣,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乏味的事。而以往传统的绘画教学常常以老师示范、学生临摹为主,由老师在黑板上画好示范画,然后再让学生依葫芦画瓢或干脆照课本中的图案“复制”下来。这种“框架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画时陷入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之中,把学习当成苦差事,怎么还会乐得起来呢?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愉快教学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理念,那怎样让孩子在美术课堂中快乐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做以下几点尝试:

一、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感受中快乐的学习。

课堂氛围是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创造的心理和环境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会产生更多的师生互动,学生愿意更多地表达自己。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1)充分运用教师语言的艺术。

课堂并非是老师的一言堂,因此老师的话不一定多,但要能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以《聪明的机器人》(湘版五年级上册)一课为例,我先展示几个外形不同的机器人玩具,演示其从事的工作(环境、背景)后,学生靠有关事物的启示,触发联想,从而增加了创造的可能性。最后让同学们当一回科学家、美术设计师,想象出自己心中精明

能干的机器人。在此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教学引导,课堂气氛宽松,学生思想活跃,他们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发挥,学生学会了发现与思考、同时也学会了探索与创造,从学生的最后作品中如 《礼仪机器人》、《太空机器人》、《机器人老板》构思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2)充分运用教态的艺术。

教师的教态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励,只有让学生喜欢上老师,学生才会逐渐形成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越喜欢兴趣愈浓,学习动机就愈强,努力程度也会愈高,从而彻底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疲倦感,在老师愉快教态感染下做学习的主人,满怀信心地用快乐、向上的心态接受美的教育。

二、运用快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法国著名学者卢梭的这一观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很好地讲究一下教学艺术,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而不厌、乐而不散,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快乐中全面提高素质。使学生快乐的教学方式可以多样化如:

1、设置各种有趣的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制力差。成功的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教学中,要通过设计情境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游戏导入、悬念导入等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欲望,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收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教学效果。如《泡泡乐》(湘版一年级下册)一课,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吹泡泡,发现泡泡的形状和颜色,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课堂氛围顿时活跃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主题,对孩子们来说,这种学习就是游戏,个个跃跃欲试,情绪特别高涨。实践证明,在上课之初就调动起学生视听觉的积极性和创造的积极性,能带给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陶冶情操,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审美感受,激发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

2、采用多样教学手段,增加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利用实物、图片、音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幻灯片、录像、网络)等帮助学生学习,简化学习难度,使学生学的轻松,从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如《蔬果的联想》(湘版五年级上册)一课,同学们的思路一时不会很快很广的打开,可以通过实物图片引发学生的联想,阔宽学生的设计思路,让他们能很好的设计出自己的作品,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如学生做作业的时候,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或烦躁,为使学生保持一种愉快状态,作业时可用录音机或手机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经实践,通过音乐情景激发学生情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课堂结构也优化了。在教学中把音乐和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优美的音乐伴随着美术作品中美的意

境、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作画兴趣和愉悦心理的目的。

3、走出教室,在自然界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除了课堂之外,大自然本身也是学生的好老师,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不仅可以放松身心,更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体会,比起老师去讲去描述,更加的直观、清晰。例如:《留住秋天》(湘版三年级上册)一课,第一课时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觉,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秋、发现秋,寻找表现秋的画面,根据这些展开想象表现秋,这样产生的作品是特殊的,有个人的生命力,千姿百态,不会千篇一律。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有思考、有观察的学习才能提高质量。这样远远要比教师反复讲绘画步骤、所用色彩,要来的生动的多。学生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知识,学会知识,内心也会非常的快乐,更加愿意参与学习。

4、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以及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社会中需要用美术以及美术与其他学科相交融的方法来解决各种问题的机会将越来越多。在课堂中模拟一些社会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情景中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在活动中将知识与技能相贯通,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能更积极的参与课堂。例如:《彩云衣》(湘版五年级上册)一课,在小组合作设计完衣服之后,我举办了一个服装展示推销会,并设置

了各种奖项(最佳风格奖,最佳搭配奖,最受欢迎奖„„),请各组同学为自己制作的服装作品编写设计说明,分别上台进行展示介绍,同学间相互评比,最后颁发各个奖项,同学们劲头十足,精心设计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展示方式。在这样的模拟社会活动中,同学们的兴趣浓厚,每一个人都积极的参与活动,出谋划策,学习的非常快乐。

5、变“单干”为“合作”,在竞争中感受快乐

学生之间的合作历来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原有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只能是“单干”,学习积极性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竞争夺标”的学习氛围,学生们为了小组的荣誉会尽心尽力,积极的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在激烈的竞争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例如:《飞机工厂》(湘版五年级上册)一课,我设置了一个比赛,以小组为单位,看看怎样设计,才能使折叠的飞机飞的更远,为了小组能胜出,同学们各个献计献策,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改进,在竞争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看到精彩的作品在自己手中诞生,都开心的笑了。

三、全面、正确评价,让学生都能感到获得成功的快乐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不论是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还是面对学生的美术作品,都应让学生享受评价,而不是反感评价,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让学生都能感到获得成功的快乐,会使他们更富有创作勇气和热情。在评价中我坚持以下几点:

1、评价多角度多方面。

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注重发现学生的富有个性或独特的表达方式。我始终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与过人之处,只要发现学生作品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创意或是一个小小的进步,我都加以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信心,努力学习。如我在让学生进行生动的橡皮泥人的练习时,经常有学生捏出恐龙、怪兽等,对此我进行肯定,激发学生继续创作的热情,并在课堂小结环节中进行全班性的作品展示,布置出一个小型的动物乐园。这样的展示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

2、引导学生互评、共评、自评

评价不是老师的特权,应该鼓励学生评价他人。学生画完作业,有时让学生同座位互评,有时分小组讨论,有时全班轮流参观,有时还让学生把美术作品摆在讲桌上,或贴在黑板上,这时的学生们有站着的,有坐着的,还有脖子伸得老长的,既兴奋又喜悦。这种亮相带给学生的激动是让学生始料不及的,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喜爱与否,优点,缺点,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小组活动中对其他成员的评价,内容也可以是:他(她)今天表现怎样?可以和大家团结协作吗?等等!把评价的权力给学生可以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美术课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这种评价方式的气氛轻松活泼,带有观赏性和愉快性,我自认这是让学生享受评价的过程,其实也是现代教学评价观念的一种体现。

3,作业评价批语丰富多样、人性化。

在评价中更多的是激励性的文字。由于学生有丰富的想像力,作品各不相同,各有长处。为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具有美术特色的评价用语如:

1.加油,坚持下去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大画家!2.今天画的真漂亮,继续努力吧!3.作业完成得真不错,你真是个“小画家”!4.别着急,老师会耐心地等着你完成。5.真勇敢!能够大胆的画出自己的想法。6.你超越了自己,好样的!7.作品太有创意了,你真棒!8.你今天的构图十分独到!

贴近实际,营造快乐的美术课堂 篇3

关键词:基础薄弱;社会偏见;设施不完备

教学民主,平等互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设和营造快乐的美术课堂,是提高美术课程教学效能关键之所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把握好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去采取相适应的方式方法。

一、把握好初中生的厌学心理

针对学生在美术课堂学习中产生的厌学心理,教师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示例开导,转变学生的“副课”意识,让学生明白美术学习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2.发挥造型表现的作用,通过造型表现来释放压力,用绘画语言宣泄自己的情绪;3.创造多种教法,以教师自身的变化来推动学生的学法的变化;4.运用多媒体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声响、图形、文字、录象带来的愉悦。

二、把握好初中生的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的产生也是来自多方面的,或许源于知识储备不足,阅历不深,对事物判断不确切;或许来自天生忧郁的性格;或许来自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长期生活在一个狭窄的环境里或离群独居,在学习生活中多次遭遇失败;或许父母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要求过高,过多训斥孩子。

针对学生这种心理现象,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多种体验成功的机会。如在作业评价中,教师可采用比赛方式开展多元性的评价活动,实行三评:自评、互评、师评。

自评:看谁对自己的作品(作业)评价最到位,表述得最好。评价方面包括:使用材料、表现形式、技能技巧、形象塑造、主题表达、认真程度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评价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不足在哪里,能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改进。

互评:你认为同学的作品(作业)哪些地方精彩,值得学习和借鉴,哪些地方有待提高,为什么?

师评:关注学生对作品(作业)的多元性评价,发挥好教师评价的导向作用,注意并避免学生因知识储备不足所带来的思维、评价的片面性,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和成熟。

在这种多元性评价活动中,学生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既能看到自己的作品(作业)的不足,又看到了自己的成功,从而找到了自信,品偿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教师要提升自己,成为学生的崇拜对象

初中生具有追星、崇拜心理,说起名人、明星津津乐道。名人明星虽然不是各方面都完美,但他们身上一定有许多令人仰慕的地方,针对学生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应因势利导,将崇拜心理的积极因素,发挥到课堂教学上来。因为,教师也可以成为被崇拜、被效仿的对象。让学生由崇拜教师,发展到喜爱美术,这个变化过程就给现任美术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

教师要不断上网,储备新知识,摄取新养份,去粗取精,删繁就简,找出与当下教材教学内容相关的、适合学生口味的东西,或是文词、或是图像、或是哲理故事等,将它们运用到美术教学中来,使学生感受到教学的多样性,令学生耳目一新,情趣盎然。这很符合中学生追求时尚、求新的心理。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教师发挥身体、肢体语言的魅力,协同并辅助文字语言淋漓尽致地进行表述,使表述中的含义直观而又准确地传达出来。

教师使用文学艺术语言,给课堂注入浪漫的气息。教师的知识要博,情趣要高,除了专业涵养要深以外还要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这样在教学中才能避免一节课平铺直叙。教师在教学中尽量用准确、生动的文学艺术语言来表述,语言要体现出跌宕起伏的节奏来,如描绘校园的春天,用春之散文导入课题;用“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绘春天旺盛的勃勃生机。教师描绘晚秋时节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来引发学生对深秋季节景色的想往……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联想越宽,想象越丰富,创作的素材就越广泛,学生的创作热情就越高涨。

教师插入英语口语进行教学,拓展美术与英语学科的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在教学中适当插入英语口语进行教学表述。如: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片段中,教师都可以适当地插入一些幽默的英语口语进行表述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听觉功能,促进学生以耳感知。这种方式的运用会让学生无比喜悦,从内心对教师产生一种敬仰之情。

四、把握好初中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发展其创新思维

在设计运用表现领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热衷于创新。教师要利用学生思维品质中积极的一面,以更多精典图形创意来打开和拓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图形创意教学示例中,学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而且企盼着教师不断地给予新的示例。从一系列的教与学的演示互动中证实: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乐意做练习了。此时,教师再向学生提出设计的要求:图形创意要新、美、实用等,他们都会乐意接受的。由于他们都不想在图形创意上与他人雷同,因此都企盼自己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图形风格。

实践显示学生处在以上学习状态下的作业(作品),张张都能体现出自我的个性,体现出学生的创新思想:图形别致、富有新意,既实用又美观。

如何打造快乐的美术课堂 篇4

学生在认识美术的过程中, 一般是通过视觉的直觉感知来进行的。因此, 要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美, 则应将其融入到美术的氛围中去。换言之, 我们应引导学生跟随流畅的线条与鲜艳的色彩来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这不仅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而且还能打造快乐的美术课堂。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 把游戏活动带入课堂中, 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自然, 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从而激发学生的激情及学习美术的兴趣, 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学生能在游戏中模仿、体验、遐想, 能进行相互之间的交往并带来愉悦的心情。当前, 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因其具有省时、直观、生动以及省力等优点而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领域。比如《我造的车》一课中, 我课前准备了各种各样车子的资料通过多媒体先让学生听声音猜一猜这是哪种车子的声音, 此环节小朋友都兴趣盎然的参与到游戏中, 努力回想着他们小脑袋中的车子信息, 不知不觉就进入到学习主题, 老师再通过这些声音依次把这些不同的车子展示给学生欣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活跃了学生思维。经过实践, 我发现学生的作品比以前效果好了, 小组中有的同学点子多, 有好创意, 有的同学动手能力强, 色彩感觉好, 还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强, 由此每组都呈现出非常优秀的作品, 经常还有精彩的讲解呢。

二、重视教学导入、团队合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完成教学的任务和目标, 无论美术教师是在处理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 还是在运用教学方法时, 均应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同时, 这样做还能使教学气氛生动、活跃起来。同时, 要成功地完成一节课, 美术教师还应在开始上课时便采取有效的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引到课堂上来。因此, 教师必须精心地对新课的导入进行设计,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从而达到寓教于学的教学效果。比如我在上《月亮你好》这课时, 我就用PPT给学生展示月亮怎么演变来的, 为什么月亮的形状会不一样, 抓住一年级小朋友的好奇心, 图文并茂的展示给小朋友们看, 激发他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兴趣。通过展示一副图片让小朋友小组合作看图编一个有关月亮的故事, 可以让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由此可知, 我们应将美术教学看作一种文化学习, 而不仅仅只是对绘画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同时, 美术教学的目的还在于让学生认识到人情感态度的差异性和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较为广泛的文化情境中, 让学生认识到美术的特征、多样性以及独特贡献。此外, 美术课堂教学应以“人”作为立足点, 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去充分体验学习美术的快乐。

三、拓展美术教学材料, 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

现在市场的美术材料越来越多, 我们选择材料的余地也越来越广。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的探索乐趣。比如我在上《这是我呀》一课时, 我选择了比油画棒涂色更快的炫彩笔, 当我在示范的过程中学生见老师几笔就轻轻松松的画完了一幅画表示出很大的兴趣, 纷纷踊跃举手要求上台一试这种神奇的笔。增强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及动手能力, 整节课都在轻松的氛围中度过。最后, 在本课结束前举办一个小型的作品展示会, 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参与的热情也会更加的高涨。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绘画能力、动手能力都提高了, 自信心也增强了。

四、课堂结尾, 激情升华

一堂好课的结尾, 对学生所学知识起着强化作用, 对学生的思维起着整理作用, 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起着升华作用, 犹如一曲美妙的乐章结束时, 让人感到余音缭绕, 回味无穷, 收到课已尽, 趣无穷的教学效果。一堂美术课结束之后, 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束, 而是第二课堂的开始。比如《鱼儿游游》这课, 教学结束我对学生说:“水污染无处不在, 鱼儿都失去了自己的家园, 今天通过小朋友的巧手给小鱼制造了一个温馨美丽的家。可见小朋友团结在一起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希望小朋友课后一样能够团结起来保护水资源, 不乱扔垃圾, 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 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激发了学生对美术文化的兴趣, 鼓励学生不断地寻求新的创作理念, 让课堂教学在课外得到了延伸。总而言之, 我们在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同时, 还应充分地将其主体作用发挥出来, 以此来提高其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同时, 这还能让学生在快乐地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美术的熏陶。当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出来时, 则美术便打上了“人文主义”色彩, 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要打造的快乐课堂。

美术教学不仅包括了每节课堂教学, 而且还包括了每节课堂教学结束后所给学生带来的感受。基于此, 完整的美术教学还应延伸到课下。在课后, 美术教师应及时地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内心感受进行了解。若发现学生仍存在一些疑问, 则应为其提供相关的解决策略与方法, 以此来激发其新的学习兴趣和营造出新的学习氛围。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利用快乐教学的方法, 便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日积月累, 学生会形成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这不仅能缓解或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疲倦感和焦虑感, 而且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美术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愉悦学生的感受和提高其审美意识。基于此, 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来打造快乐的美术课堂,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又由于本文篇幅有限, 必然存在不足之处。故而, 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对打造快乐美术课堂的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

摘要:作为一名专职的美术老师, 我希望每个孩子在我的课堂上都能轻松自在地在绘画中挖掘乐趣, 而不是为了做画家而学。同时, 在课堂教学中应使学生永远保有敏锐的观察力、思考力。此外, 美术课不应成为“闷课”。要让美术课堂快乐起来, 就是要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 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陶冶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在快乐中锻炼动脑动手的能力;在快乐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我们应以美术学科本身所具备的特性为出发点, 并在充分利用美术教材中所蕴含的快乐因子的基础上,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并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的快乐教学 篇5

摘要:“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教育的永恒主题。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美术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对学校教育者的行为规范和思想水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让美术教育成为学生快乐发展的源泉,而不是成为一种负担。关键词:美术教育 快乐 成为发展的源泉

在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人才为标志的现代素质教育的今天,时代赋予了美术教学要完成: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与可发展能力的高素质的新一代的任务。具体地说,就是把“重”知识技能的传统教育,转变为“以人为本”,重素质、重能力,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用激发学生兴趣增动力——让孩子乐学,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根本——教他们会学,用正确评价做保障——使他们好学让美术教学成为学生快乐发展的源泉。如何让美术教育成为学生快乐发展的源泉呢?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解决的。

我认为要让学生在快乐中能够自主的去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溢生动力。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这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

在美术教学中,作为教师常常会感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太难,一次成功的美术作品展览,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甚至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但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却很困难,经过我的实习教学经验,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习惯和个性心理,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游戏激趣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兴趣就能提高效率,兴趣是学习者成功的原动力。在教学《三个好伙伴》这一课的第一课时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作用,我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了许多的理论知识。结果发现有些小朋友似乎不太积极,堂课死气沉沉的。” 后来我意识到是自己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也告诉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他们喜闻乐见的事物、方式入手。于是,我在教学第二课时中,设计了小组游戏:动手试一试。

让同学们运用手中的彩笔和油画棒,让他们以发明家的角色进行发明创造,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找乐趣。这样学生一个个都十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学生将课堂与生活相联系,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学生的创新思维正在萌发,他们会把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并创造出新的色彩,像个发明家一样不断的创造出新的色彩。我不禁佩服起他们的聪明才智了!下课了,孩子们还十分投入的实践。这个时候是愉快的,是孩子们喜爱的,我想……,游戏也会一直陪伴着他们的成长,令他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二)情境激趣。

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感知,明确学习的目标,产生探究欲望,提高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猴子上树》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掌握方法并且学会运用这种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玩具,为了活跃他们的思维,激发兴趣,我设置了如下的问题:小朋友们看过《西游记》没有?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呢?(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还是懒惰,滑头的猪八戒,还是那个老实憨厚的沙悟静呢?)丰富学生的感官,通过这一特定情节,每个孩子都跃跃欲试,老师再巧妙地把知识贯穿进去,并加入其中和孩子一起活动,这样不仅激发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为画出丰富的画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真是一举三得。

另外,制造一些学习情境对激发学生兴趣也大有益处。能够促进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并乐于参与。

(三)、以新激趣学生普遍具有一种好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要有新意,使之有新鲜感。如,在上《三个好伙伴》一课时,让学生把三原色互相调和,就会出现另一种颜色,这一变化,学生没有见过,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兴趣顿生,个个跃跃欲试,学生们自己动手,调出了不同颜色混后出现的新颜色,最后学生自己发现了规律,知道了红加黄变为橙,红加蓝变为紫,黄加蓝变为绿,学生们在动手中学到知识,在实践中得出结论。

(四)、活动激趣

在《海底世界》一课的教学中,我引导他们观察,引导他们思考,引导他们动手体验。课堂上,我播放《海底世界》动画片断,让学生观察海底,了解海底,然后设问:“海底美吗?”你们想去看看吗?那你们想想怎样去海底遨游呢?学生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我穿潜水服”“我座潜水艇”“我像鸭子一样长出鸭子的脚掌来”“我座在海豚的背上”……在参与体验中,学生想象的翅膀展开了,创作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结果全班学生的作业没有一幅相同,可谓百花齐放。由此,活动体验不但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二、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因此,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也是人脑功能的最高表现。

教学,每时每日的教学,应是一种创造。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察、分析注射给学生,把学生变为机械的接受器。应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和创造。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真理。斋藤喜博说得好:“教学倘是真正创造性的,探究性的,那么它就会达到艺术般的高度,给人以艺术般的魅力”。三.全面正确评价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培养和指导,大多数学生的每项智能都可能发展到很高水平。新课改新形势下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摆正评价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是有个性,有情感的确,通过评价使学生个性和情感得到充分发展。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不论是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还是面对学生的美术作品,都应让学生享受评价,而不是反感评价,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让学生都能感到获得成功的快乐,会使他们更富有创作勇气和热情。

首先,我认为评价多角度应该是多方面。

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教师应该注重发现学生的富有个性或独特的表达方式。我始终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与过人之处,只要发现学生作品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创意或是一个小小的进步,我都加以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充满信心,努力学习。其次,评价语言丰富多样、人性化。

由于学生有丰富的想像力,作品各不相同,各有长处。为此,经反复思量,我认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该常用具有美术特色的评价用语,例如: 1.加油,这次你一定行!老师相信你。2.你真了不起,像个探索家一样。3.仔细回想一下,也许还会有更好的想法。4.其实你做的很好,要是认真点会更好。5.你的作品很有创意,是个很有想法的人。第三、引导学生互评、共评、自评

评价不是老师的特权,应该鼓励学生评价他人。让学生成为评价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学生的自我表现评价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一为教育家曾经说过:“只有能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正确评价的人,学会善于分析自己活动的人,才能称得上独立自主的人。学生画完作业,有时让学生同座位互评,有时分小组讨论,有时全班轮流参观,有时还让学生把美术作品摆在讲桌上展示,或贴在黑板上,小朋友们是既兴奋又喜悦。

把评价的权力给学生可以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美术课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使小学美术课在评价学生体现出人文性,关注学生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这种评价方式的气氛轻松活泼,带有观赏性和愉快性,我自认这是让学生享受评价的过程,其实也是现代教学评价观念的一种体现。在学生的记忆中,能被老师展出的作业,必须是选拔出来的,而现在看到自己的作业能展示给大家看,能不激动、能不高兴吗?这是由静态向动态在转换,展出的作业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让美术课堂唱响快乐的主旋律 篇6

关键词:快乐教学;课前孕伏;课中探究;课后挖掘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090-0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尤其是对低年段学生而言,美术课堂是生动有趣还是单调枯燥,必然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能否体会到学习美术的意义和快乐。所以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能要求每个学生始终按照你设计的方式去学习,而应当顺应学生的学习心态,用他们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学习。

一、课前孕伏——快乐的“前奏曲”

1.巧设期待,以动促学

课前准备,就是让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学习要求,有针对性地去寻找、发现或思考,查找相关资料、图片,备好需用到的学习工具、材料等,为下堂课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课前准备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空间。例如《来画虫》一课,我要求学生课前进行观察和饲养昆虫的活动,或者通过询问、看书、上网等形式查阅各种昆虫资料,每人填写一张《身边的小虫子》的记录表(见表1)。根据这样的学习要求,孩子们在课前进行充分观察、感受和体验.他们一下课就会在校园内寻觅昆虫的行踪,在自家的院落里专注地观察昆虫,或是亲自饲养去探索昆虫生活的奥秘。学生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所获取的体验和乐趣远比从书本和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更有价值,也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取得获取新知的主动权,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起来,并最终让自己养成善于观察美、发现美的素养以及勤于动脑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

表1

身边的小虫子记录人:二()班

名 称长 相 图文字说明

我还想知道

再如我在上《动物朋友》一课前,是这样布置学习要求的:请家长与学生共同搜集动物书籍、图片等,和孩子一起了解有关动物的各种知识。请家长耐心地解答有关动物的问题,带孩子到动物园、花鸟市场等地方游玩,让他们接触了解大量的动物品种并记录有关动物的有趣问题与想法。上课时孩子们纷纷带来了自己和小动物拍的照片,并很快进入一种积极的期待状态,在课堂上进行快乐而有趣的思维碰撞和情感体验。

2.巧设氛围,以美促学

平时,美术老师巧花心思,将学生在美术课上画的一些应景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一面面墙上,形成颇具震撼力的一道风景线。课前,学生驻足围观,欣赏着班上小画家的杰作,一番点评,足以让小作者乐上一阵。这样的布置,将课堂教学、成果展示、氛围营造三者合一,营造出了一种让人陶醉、欣喜的文化氛围。再如我上《花儿朵朵》一课,在课前,我准备了大量花的摄影图片,花的应用、装饰的图片,鲜花等物品,将课堂布置成一个“花的世界”。这一“虚拟环境”的学习氛围为师生的综合学习提供了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灵感,促进个性发展。整节课,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始终沉浸在快乐之中。

二、课中探究——快乐的“进行曲”

1.快乐导入,优化过程

课堂上,一段悠扬的音乐,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熟悉的人物,都可以融入美术课堂,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年级的《太阳月亮你们好》这一课,我请学生猜谜语、编故事,再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把太阳用拟人的手法进行描述,学生个个听得很投入。正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创设情境,才将学生从狭小的教室带入了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形成欢乐的气氛。当一个人的思维活跃起来,就如同平静的河水进入奔流状态,于是,这种流动便带来了快乐的体验。

2.快乐活动,释放潜能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趣和力量”。这种体验的获得的途径之一就是开展充满乐趣的美术活动。这学期,我发现学生在美术专用教室上课时经常会用画笔在课桌、椅子上留下“佳作”,我想:孩子们不经意间的信笔涂鸦或许是他们心中的真情流露吧。于是,我在课上组织了一次“为课桌椅穿新衣”的活动,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尽情挥洒、施展才华的机会。连续几课时下来,孩子们欣喜地发现美术教室完全变样了,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不仅绘画技能得到了提高,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内在情感的宣泄。

3.快乐练笔,激发创造

课堂练习的安排对一节成功的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巧妙安排课堂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才能使学生不会感觉到美术课技法的枯燥、练习的乏味与授课的单调,还能使学生成功地体会到生活、学习的乐趣。在《树上树下》的第一课时,则着重于说,让孩子们先看图说故事,而后再谈谈自己的感受,再进行创造性思维,说出自己想到的故事,只要多给孩子鼓励,给更多孩子机会,他们会说得很好!

当然,美术课堂练习最多的还是绘画或手工,而作业形式的多样,难易度的自由把握使大多数学生敢于表现,乐于创造。以 “各式各样的椅子”为例,学生可以回忆生活中见过的椅子,画出自己认为有意思的椅子;或者用画草图的方式展现自己设计的椅子;还可以尝试当一回小小设计师,用各种材料去制作出奇特的椅子……所以说正是快乐教学使学生热情地投入,积极地创造,让他们在想象的世界里尽情遨游。快乐是学生创作的源泉,作业是学生快乐的沃土。

三、课后拓展——快乐的“畅想曲”

一堂好课的结尾,对学生所学知识起着强化的作用,对学生的思维起着整理作用,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起着升华作用。 每当上完课后,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听到他们还意犹未尽地谈论着课上的学习内容时,我便会默默地告诉自己:是的,美术课就应该是快乐的!一堂美术课结束之后,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束,而是第二课堂的开始。

1.材料拓展,自主个性创造

如教学《这是我呀》一课,小朋友们在课上学会了用撕纸的方法表现自己独特的形象,有的小朋友还想到了用废旧报纸、广告纸、毛线等其他材料。所以,我请小朋友们回家想一想、再找一找:还能用什么材料做一个能站起来的立体的自己呢?还可以给自己的作品装上有情趣的道具或包装等,使作品成为一件艺术品并装饰房间。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去公园或博物馆去欣赏一下人物雕塑作品。学生在作品欣赏和教师语言的激发下,兴趣陡生,回家后把这一张珍贵的“照片”加上精美相框并请来客猜是谁,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啊。

2.内容拓展,唱响时代节拍

每上完一节课,我时常会问一问我的学生:你有哪些收获?然后提供一些好的网站让学生回去了解其他的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学习的深度。记得上完《快乐的卡通》一课,正值社会上掀起了限塑活动这一热潮,我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设计环保购物袋,号召孩子们从自身做起,厉行环保,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进行了紧贴时代脉搏的拓展。

3.方式拓展,体验合作快乐

学生通过自由选择学习伙伴会更主动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如《我的地图》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对校园进行观察,感兴趣的学生三五成群,成立一个制作小组,制作“美丽的校园”地图。

快乐课堂美术 篇7

一、写生可以培养儿童的恒心与好奇心, 从而增强自信心

小学阶段的写生画教学, 一般是从中、高年级才开始的, 主要是围绕教科书的内容而安排。而在小学低年级, 甚至从幼儿阶段开始, 多以记忆画为主。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老师带着画, 或用临摹的方法引导学生如何把所学的物体画像, 久而久之, 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学生的独立创作能力就会被束缚, 依赖性也变得很强, 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眼睛”。如果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去写生, 带着好奇心去观察, 那么他们所创作出来的画面将是多姿多彩的。儿童期美术教学的目的, 不在于学生学会几种物象概念, 而在于通过艺术创作, 把儿童潜能发挥出来, 促进智力的发展, 受到美的陶冶。低年级的儿童好奇心很强,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在观察写生的同时也会有自己的想法, 表现在画面中可能不那么准确但非常有童趣, 是成人所替代不了的。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其视觉处于发展阶段, 所看到的事物也是不断变化着的。这时他急切地想让别人分享他的发现, 并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对美术的兴趣很浓, 作业质量也高。因此说在低年级进行适当的写生, 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提高和兴趣的延续。

到高年级情况会有很大变化, 他们更多地用写实的手法去表现画面, 随着知识的增多他们已经懂得简单的透视关系变化。到什么年龄会有什么阶段的画面出现, 他们画面中也经常有透视的效果。怎么样去解决画面中的透视关系呢?如果在课堂中跟他们讲解什么是透视还不如把他们拉到外面直接尝试对景写生。其中的原因在于, 低年级儿童画的最多的是记忆画, 画平时记住的印象, 或对外界刺激的感应, 对形的要求不太高;高年级作画重点逐步转向写生。而惯于画记忆画的学生, 往往缺少观察能力和写生技巧, 出现绘画能力断层的现象, 于是产生儿童绘画的抑制期。

二、写生可以积累素材使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体验学习的快乐

从能力上来说, 写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培养, 同时, 也使儿童的创作能力得到锻炼。同样, 儿童写生教学过程重在训练观察方法, 写生的过程是儿童观察、分析、理解、概括的过程, 是对绘画对象的体会和研究, 手、眼、脑的并用, 使儿童智力得到了发展。另外, 儿童在美术中比在其他学科领域中能更大程度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能力, 速度进行创作。教师不必顾忌作业布置得可能太难或太限制, 每个儿童会以自己的语言和个人的方式完成美术作业。我们可以根据本地的环境、季节变化, 引导儿童观察环境、体验生活。有节奏地创设写生的环境, 增加写生的课程。最简单的写生也就是对教室内的一些物品和室外的建筑和风景进行写生, 教学过程中不时地穿插一些写生课学生会感觉很新鲜, 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他们不但乐于接受而且又锻炼了他们的观察思维能力, 同时还提高了造型能力, 对进一步地创作奠定了基础。何乐而不为呢?因此, 美术创作的过程是真正的自主活动。在这个创作过程中, 那些天生擅长思维、擅长情感、擅长幻想的儿童, 应该得到尊重。我们必须注意教学的多样性, 教师应向儿童提供达到任何既定目标的选择性途径。同时, 也要高度评价儿童美术表现的自发性, 欣赏他们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活力和愉悦。因此说写生可以积累素材, 提高综合能力, 为创作画面奠定基础, 使学生体验到其中的快乐!

快乐美术,快乐学习 篇8

一、创新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内容

(一) 情境教学, 激发兴趣。

在学习能力的培养阶段, 小学生正处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前奏阶段, 需要教师适当引导和鼓励。 如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设计适当的情境环节, 并让学生参与其中, 以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欲望与积极性。

例如五年级美术《杯子的设计》一课, 我选择了一个《乌鸦喝水》的动画, 将动画播放至“乌鸦看到一个装着半瓶水的瓶子时, 喝不到怎么办? ”, 启发学生思考: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 大部分学生会按着原来的故事情节回答, 这时我提醒学生, 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 有的学生会回答:乌鸦的嘴巴太大了, 瓶口太小了。 这时, 我就引导孩子怎样把瓶口变大导出新课。 紧接着, 乌鸦爱上了杯子, 它来到博物馆欣赏各种各样的杯子, 它又来到杯子市场, 准备买一些精美的杯子, 等等。 整节课都是通过乌鸦的故事连贯的, 学生都沉浸在这个故事中。 可见情景教学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了。

(二) 分工合作, 取长补短。

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 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阶段性的学习, 小组合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合作性的能力, 而且能跟着团队成员学习和开动脑筋, 感受自主学习的快乐。

团结合作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集体力量。 不管什么困难, 只要团结就能迎刃而解。 我在四年级《生命之源———水》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聚在一起, 根据每一幅手抄报的构图, 大家畅所欲言, 利用各种研讨方式讲述绘制方法, 然后共同完成。 如每组安排一位学生设计版面, 一位学生画写内容, 一位学生剪, 一位学生贴, 每完成一个地方就把它贴在纸版上。 要把整个画面安排得合理美观, 这就需要孩子们有耐心、信心反复试验, 调试好后再固定住, 直到满意效果, 完成这些工程, 既鼓励了孩子们仔细谨慎, 不懂就问, 反复试验, 不怕累的品格, 又培养了孩子之间互帮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变化作业形式, 鼓励学生创造

在美术创作课上, 主要有命题创作、 无命题创作两种方式。 教学中应注意不拘一格, 不搞统一模式, 同时注意表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点,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一题多画”、“一画多变”等形式, 训练学生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从联想中求异, 从观察中求异, 不仅要学会, 而且要懂得应怎样学的道理,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有自主选择作业形式的权利, 我在上五年级美术《飞天》一课时, 没有告知他们下节课是什么内容, 而是让学生课前自己准备一些制作材料, 有的学生带了彩笔、彩纸, 有的学生带了橡皮泥, 有的学生带了一些碎布料, 等等。 当学生要创作时, 对自己带来的材料有些不知所措了, 带了彩笔的同学很是高兴, 一个个都画了起来。 就这样一节课下来, 学生的作品各种各样, 好看极了。

三、多元评价方式, 体验成功喜悦

要使自己的教学评价有效, 就得关注、研究学生的差异。我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 采用不同方式、不同观点去分析、评价一幅作品。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 不能用统一标准去评价, 而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 充分考虑他们的个性差异, 采用自评、互评、师评、展评等多样的评价形式进行评价。

(一) 奖励评价。

比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些有吸引力的小玩具, 或者是一些黏土作品, 或者是一些自制的小奖章, 奖励给表现优异的学生, 并不是说一定是那些画得好的学生, 而是那种有创意、有进步、认真创作的学生。

(二) 情境评价。

我们在设计的教学环节中, 往往会把情境创设在导入部分, 其实我们的评价时也可以创设一些情境, 或者我们可以把导入时的情境延伸, 让整个教学都处在一个情境中。

比如我在第一部分提到的《杯子的设计》那节课, 整节课都是以乌鸦的故事贯穿。 在评价环节, 我制作了一只乌鸦的道具, 以乌鸦身份在教室中巡回观看学生的作品, 又以乌鸦的口吻说:“今天我要在你们设计的杯子中, 挑几件带回去, 可是我发现你们设计的杯子都很不错, 我不知道选谁的了, 请你们帮帮我好吗? ”然后挑选出部分作品, 让学生评价, 学生纷纷帮乌鸦出主意, 哪边需要改进, 哪边可以省略, 说得头头是道, 有的同学的想法更是大胆新奇。

(三) 语言评价。

在评价的时候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对能够用自己的观点进行评价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 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那些不够大胆、不能用自己观点评价的学生, 要注意使用评价的语言, 如“我认为……”、“我觉得……”、“我喜欢”等启发他们, 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语言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如我在上五年级《精细的描写》一课时, 发现班上有位女同学所用的线描特别精细、流畅。 于是我就在课堂上不停地使用“你的用线太精细了”、“老师都没有你画得这么细心” 等一些鼓动性的语言激励该同学, 还把她的画当场向全班同学展示。

(四) 评语评价。

评语评价主要是对学生作业的看法与要求用文字方式表达出来。 在评价时尽可能多地发现作业中好的方面, 多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加以肯定, 善于发现作业中的优点。 比如“你画得造型准确, 线条流畅” 用言简意赅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优点。 “涂色均匀, 色彩丰富”, 夸大作业中存在的优点, 很好地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 对不好的作业应委婉地指出来, 在旁边注上“你画得还不错, 如果涂色在细心一点更好了! ”, 学生看到这样的评价很快就能明白存在的问题, 并有目标地改正。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 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快乐的作用, 引导学生把学习美术内化为接受快乐的需要, 让快乐布满课堂,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 快乐地学习美术, 自觉地接受美术熏陶, 从而领悟美术的魅力, 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学习, 自主管理, 自主快乐, 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及亲身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教育, 2007, 2.

让学生快乐地学美术 篇9

在授课时我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 改变了学生在“头悬梁, 锥刺股”的传统观念指导下, 忍耐与等待的教学方式, 而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形成适合不同个体的开放学习形式。采用民主开放的教学思想和方式, 在绘画创作时, 使学生们始终兴趣盎然。当学生的思维过程与行为选择存在某些局限或偏差, 或者不被其他同学所理解时, 教师应该延缓评价, 并以商量的行为方式, 引导学生梳理思路、自我完善。当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 也不是远离学生情感的“表演”而是紧贴学生生活、思想、感情的时候, 学生才会无所顾虑地表达他们的见解, 倾听才会真正在课堂中实现。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 依据教学内容,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 创造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 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 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如教《泥塑彩鸟》一课时, 我走进课堂一言不发, 先在投影仪上出示一片森林的图片, 接着在录音机里播放鸟叫的声音。起初学生都莫名奇妙。过了一会, 学生不由自主随着动听的鸟声讨论开来。然后, 我指着黑板上的森林说:“原来在这片森林里生活着好多鸟类, 可由于当地人们乱捕乱杀, 都把鸟儿吓跑了, 现在他们知道错了想请同学们帮着把鸟儿请回来, 那你打算怎样请那些鸟回来?”意境的创设使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 各抒己见。在这种良好的情境中, 我因势利导地引入了新课。实践证明, 创设一定的情境,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而且可以达到“曲径通幽”之效。

幻想是孩子的天性, 音乐增进幻想, 发展学生的心智能力, 使他们的画面绘制得更加丰富、和谐、完美。因此, 可以根据画种的不同借助音乐的渲染增强学生的绘画欲望。画中国画, 可以播放一些悠扬的民族乐曲, 让他们感受那种素淡、轻远的韵味;画儿童画则可以用轻松活泼的儿童歌曲作背景烘托。这种教学方法, 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又能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创作。

教具的运用, 虽然是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作用, 但设计巧妙, 用得恰当, 可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对称式纹样设计》时, 我先出示了一张对折了的剪纸, 在未打开前, 用幻灯投影出来, 让学生猜:打开来的时候可能是什么?这时, 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投影上, 气氛一下活跃起来, 纷纷举手猜测, 很快就有同学猜对。学生对此产生了兴趣。接着, 利用这一张剪纸, 让学生总结对称的规律, 学生因为在猜测时注意图案的形状, 所以很快就把对称的规律总结出来, 这种教具的运用, 起到了强化学生参与教学的作用。同时也给课堂增添了一种情趣, 活跃了气氛, 使课堂常规教学在愉快的游戏娱乐之中得到充分的开展。

二、贴近生活, 激发兴趣

美术课程改革中强调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 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使学生产生共鸣,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美好的童年》这课时, 我让学生先来讲讲自己童年的趣事, 再拿出记录童年趣事的照片与朋友分享。然后, 我也给学生讲了自己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件趣事, 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和自己一样, 产生一种亲近感。在这样的氛围中再让学生画画, 学生会很有灵感。

三、巧妙设疑, 激发兴趣

设置疑问, 是调动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也是启发教育的关键。巧妙设置疑问, 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 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 点燃思维的火花, 也才能使学生形成探索的目标, 从而推动教学目的与任务的实现。比如我在教《怎么画鸡》一课时提出让学生“考老师”, 请学生随意说出一种形状, 只要老师添上几笔, 就能画出一只可爱的鸡来。学生被这句“考老师”的言语所激励, 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 都想以自己的绝招来难倒老师。于是学生就纷纷举手说各种形状, 但都被我一一添上了鸡眼、嘴、冠、尾、翅、腿、爪, 使这些图形巧妙地变成了“方形的鸡”、“圆形的鸡”、“窄长的鸡”等等, 学生感到非常有趣。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活动, 增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使课堂的教学气氛轻松和谐,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 人人投入, 并学会了抓住鸡的形象特征来作画的方法。

四、采用游戏, 激发兴趣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 也是一种愉悦身心的学习, 在学习《动物面具》的时候, 在导入部分请学生上台做游戏“小熊请客”, 学生们带着面具把每个小动物们表现得非常完美, 台下学生争先恐后的想上台玩, 这时, 我就提出了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在游戏的诱惑下, 学生创作面具的积极性更高了。等他们制作完以后, 教师学生融为一体一起继续游戏, 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快乐地学习。恰当地运用游戏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创造力, 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 扬起学生前进的风帆。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 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 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在美术教学中, 把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中, 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比如在讲《泥塑小动物》时, 我准备了各种动物的玩具放在盒子里。首先向全班宣布:“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好吗?”学生一听到游戏, 情绪就调动起来了。接着我请了5位同学到讲台来, 先把眼睛用布蒙上, 然后每人发一个玩具让他们摸摸, 要他们比赛猜一猜自己拿的玩具是什么动物, 有什么特点。这时课堂一下活跃起来。很快, 学生就摸出是什么动物, 而且也讲得很完整。这样一来, 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也解决了这一节课中分析动物特征的教学内容。

五、运用竞赛, 激发兴趣

儿童的好奇心自尊心都很强, 都爱表现自己。根据这一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比如我在上《古诗配画》时, 采用了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四个组为四队,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各队的其中一位同学到黑板上默写一首古诗, 看哪一队写出的古诗数量最多。这样一来, 大家情绪高昂, 都想争第一, 于是在激烈的竞争中, 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越来越浓。通过竞争, 学生既复习了很多学过的古诗, 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为接下去的古诗配画教学做好了铺垫。

除了运用竞赛能激发兴趣之外, 小学美术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独创性, 但是, 作为美术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加以改变, 让学生共同合作。这种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 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 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我在上四年级《瓶子变变变》这课时, 就让学生分小组共同合作, 他们变出的“瓶子”新奇、有创意。当作品展示时, 一会儿是用酸奶瓶做的小老鼠一家, 一会儿是用酒瓶做的美丽城堡, 还有用可乐罐做成的多功能军事武器……在这些作品中, 有每个同学的点子与创意, 他们互相启发, 共同创新, 力求独特新颖。

六、客观评价, 激发兴趣

可以说对学生作业的评价, 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他们以后能否继续保持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多一些鼓励, 少一些挖苦;多一些表扬, 少一些批评。用真诚和善良的心态, 去对待学生的作业, 在批改作业的时候, 教师要尽可能挖掘出优点, 一并加以点评和表扬。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 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让快乐与美术共存 篇10

一、导入激趣, 营造快乐

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喜欢涂涂画画是小学生的天性。但这种兴趣往往是短暂的, 在美术课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易兴奋、好探求的心理特征, 抓住兴趣点, 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获得知识、表现艺术情感的欲望, 从而主动自觉地进入学习氛围。

如教学第四册教材中《彩蝶飞飞》一课时, 我首先就以猜谜形式揭示课题, 引入新课。“轻如燕, 飞如虹, 整天围着花儿转, 跟着蜜蜂做朋友。”“这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蝴蝶么?”“你平时都看到过哪些蝴蝶?”刚说完, 小手像雨后春笋般竖了起来, 答案五花八门。接着, 我把课前画好的背景画一一出示, 并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想象, 这场景与音乐一搭配, 学生思维就更加形象化了, 只用几分钟时间就帮助学生理解到了“彩蝶飞飞”的题意, 想象到了“彩蝶飞飞”的意境。

当然, 我们也可以用其他更多的, 如音乐激趣、故事激趣或设置悬念等方法, 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 美术课堂中的教学方法应力求构思新颖, 趣味性强, 能充分触动学生好奇心, 有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

二、激发想象, 寻找快乐

小学生的思维和认识活动是最活跃的, 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 热情大胆, 敢作敢为。在他们身上, 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 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 促进生长, 促进发展。引导学生进入想象氛围只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知识面的局限, 想象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但只要通过恰当的方法去启发、引导和点拨, 就不难使学生的想象展开翅膀自由飞翔。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张开想象的翅膀, 从多角度观察、体会, 并且想象。如画“风”, 可以对学生设问:“大风吹来时, 会出现什么情景?”请每个学生不要忙着回答, 多动动脑筋, 然后, 将各自的想法画下来。这时, 就会发现风吹的情景多种多样:有的学生画树干弯弯的;有的画树叶满天飞;有的画帽子飞了;有的画水起大波浪……有几个孩子一边画, 一边叫你来看:“老师, 你快来看, 我画的好不好啊。”嘴里问你“好不好”, 神情却得意自信。画好后要交给老师了, 噢, 忽然想起还可以再添点什么, 又跑回去画了, 当你看到这种情景时, 不得不承认, 孩子已完全沉浸在创作的兴趣中了, 没有老师的“指点”, 他们知道自己要画什么, 这就让他们进入到自己的快乐学习中了!

三、随心评价, 感受快乐

美学家罗丹曾经说过:“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见过的东西, 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美术作业同样如此, 要让学生能够从平凡、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的真谛, 产生与众不同的情感共鸣。当学生在评价别人作品时, 会产生很多与教师的审美观念冲突的地方, 作为一个教师, 我们要学会倾听, 学会欣赏孩子的话!让孩子乐在其中, 从而喜欢评价!

学生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见解, 独立地评价自己。一年级小朋友很喜欢画鱼, 在上完《热带鱼乐园》后, 有些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作业展示给大家:“你看你看, 我画的这些热带鱼正在捉迷藏呢!”“我的漂亮, 我的热带鱼身上有很多花纹。”“我画得大, 而且色彩要比别人的都漂亮!”还有的同学会指出自己的缺点:“颜色搭配的不好”或“用色不均匀”!

在《彩墨游戏》一课中, 同学们在老师的引领下, 在游戏中感悟水墨的“新发现”:线的浓淡、粗细、长短的不同, 方向、组合的不同, 色彩的不同融合成一幅幅生动的作品, 并争着上台展示。有的说:“画上五颜六色的点和线表现的是音乐课上, 我们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有的说“我表现的是春天, 草绿了, 树发芽了, 黑色的点表示燕子正从南方飞回来了。”在听到这些话后, 不禁欣喜感叹:孩子们不仅在学习美术技巧, 而且他们也在主动地用美术语言表述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并沉浸在快乐之中!

孩子的童心是纯洁美妙的, 如同一洁白的纸张, 有待我们去描画着色;如同一朵含苞欲放的蓓蕾, 有待我们去浇灌催放。美术课让孩子们用双手去描绘出他们的内心世界, 让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对未来的遐想。美术课堂就要提供让孩子们释放与欢乐的空间, 让他们真正体验到绘画的乐趣, 从而爱上美术, 让快乐与美术课堂共存!

摘要:长期以来, 人们总是以发展的、过渡的、未来的模式对待儿童美术, 仅把儿童美术视为向成人美术过渡的一个阶段。学生的个性得不到解放, 完全禁锢在教师的教学中, 扼杀了许多课堂的快乐因素, 使孩子的学习平淡无奇!“让快乐与美术课堂共存”成了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引导,激趣,融入,想象,快乐

参考文献

[1]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国美术教育.

[3]愉快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4]美术新课程标准.

浅谈孩子快乐学美术 篇11

新课程强调: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乐观充满活力是人们的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让孩子们对学习生活充满自信。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乐学”,“好学”。

一、愉悦的心情是快乐学习的前提

人只有在心情愉快轻松的时候,学习和工作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只有对美术课有兴趣,喜欢授课的老师,才会愉快的接受上课所学的内容。亲其道,信其师。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愉悦的心情显得尤为重要。谁都不愿见到一个面无表情,冷冰冰的老师。春天般的微笑是拉近老师与孩子们的距离。我在上课之前,根据孩子们的年龄不同会利用一首歌,或是以简短的小游戏和孩子进行一个简短的互动。比如低年级的孩子做一个“请你跟我做”的游戏,高年级的孩子做一个“我做你猜的”游戏。有时会和孩子唱一段他们喜欢的歌曲。当孩子们看到教美术课的老师还会跟他们唱歌,他们会异常的兴奋,注意力马上就集中在了老师身上。让孩子放松一下心情,这种看似简单的小活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你会看到一个个兴奋的小笑脸,看到他们求知的眼神。孩子们的好心情会学习起来轻松,老师的好心情会让节课更精彩。创造一个好心情对于孩子和老师都很有必要。

二、增强孩子自信,使每个孩子大胆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展现自己

自信心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一个人有了自信心,不论在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将成为强者,反之为弱者。因此,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主,忽视学生的"学",把教学过程"双主体"交互作用的活动变成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的过程。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处于被动地适应教师教学,接受现成知识的"机器",体会不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美术,尤其对于个别美术素质不佳的学生,应多采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两者结合的评价形式,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因为这些学生往往对美术怀有强烈的渴望,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并非主动参与。所以,在美术教学中,不要忽视他们在美术表现中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或任何一次参与行为,寻找一切机会表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为了激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在美术课堂上,我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让他们在黑板上、实物投影上大胆地去表现各种物体,并及时的鼓励他们、表扬他们,而他们感到很快乐,很有信心。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在画画的时候既能自信又很富感染力与表现力。

总而言之,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不喜欢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充当知识的容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把学习美术内化为自我的需要,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快乐地学习美术,自觉地接受美术的熏陶,从而领悟美术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借助美术的神奇力量,促进学生自身身心的和谐发展。

三 精心设计,寓教于乐,运用游戏把快乐带给孩子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给他们创设一个清境,通过他们的想象,他们会觉得自己就置身于这个环境之中。在他们眼里,做游戏永远是快乐而有趣的,而小学美术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游戏素材,引导学生愉快活泼地玩,积极主动地学,使单调乏味地美术教学活动变成有滋有味、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能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迁移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例如在学习《染纸图案》一课时,我利用一个小魔术导入新课。我用宣纸分别在两个盛有红色和黄色的器皿中沾了一下,让孩子猜猜我手中的这张纸变成了什么颜色。孩子们猜什么颜色的都有,当我打开这张宣纸时候,猜对是橙色的孩子激动高兴。我让孩子们充当魔术师,试着从红,黄,蓝,三种颜色中两两结合,看看它们能变成什么颜色。孩子们带着这份激动,努力认真的去尝试,在小组合作中总结出了红和黄能产生橙色,黄和蓝能产生出绿色,红和蓝能产生紫色的三原色与三间色关系。利用这种关系染出了漂亮的图案。这节课我们用魔术师的游戏,轻松的学会了美术知识,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出了精美的作品,沉浸在快乐的学习之中。这节课也会给孩子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四 注重评价,体会成功的乐趣

儿童作品是儿童一定阶段的内心世界的外现,具有儿童特殊的美术语言,与成人美术有着极大的区别。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激励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表现在外人对于自己的肯定与激励,更多的是在于自身的认可和信任。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带有浓厚的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有助于将美术课程价值内化为自己的认识,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和上进心,促使自我发展。教学中,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可以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是每一个学生渴望得到的。我除了及时表扬和鼓励在美术学习上有进步的孩子,还让孩子们互相的评价美术作品,引导他们及时发现别人的进步,鼓励赞扬别人。不但发现美的事物,赞扬美的事物 ,不仅眼睛能发现美,也要心灵美。对学生的身心发育都有一定的好处,认识美,发现美,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当一个老师能够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发现美,感受美,也会感到无比的欣慰。

快乐学习,学习快乐是我们教育永恒的追求,教会孩子如何发现美,感受美,能让孩子们受用终生。教会孩子如何发现美,感受美,是我们美术教师的目标。我会在这条道路上不停的追求探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学习,快乐地学美术,接受美术的熏陶,感受美术的魅力!

美术教师的快乐教学探研 篇12

一、在平凡中感受快乐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额外还有许多任务,如教室环境布置、学校橱窗展示、节日活动所需道具等。有时一项工作可能还没做完, 另一项工作又布置下来了。这时你若情绪糟糕,工作热情降低,如此恶性循环,工作只是应付,把学生当成机器,对他们缺少了人文关怀,教师自己也难以享受当一名教师的快乐。

想想那些特级教师、名师,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 难道我们出现的问题他们没有经历过吗? 当然经历过, 只是他们能在教学中寻找到乐趣并让学生体会到美术课堂的魅力。作为一名普通的幼儿美术老师,是不是也可以在教学中做到美在其中、乐在其中,从而快乐教学呢?

美术是美术教师的特长, 因这个特长而带来的额外工作不应把它当作负担,应该换一个角度去认识。如布置教室环境,我们和班主任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努力,把教室布置一新后是不是有一种成功感? 学生是不是特别开心? 他们会用稚嫩的声音夸奖道:老师画的画真好看;老师贴的形状真漂亮;老师写的字真漂亮,有方的有圆的,颜色也多,真是美不胜收! 我们也要夸夸孩子们:小朋友们真聪明能干,把我们的教室布置得真棒!

二、在改变中体验快乐

美术教师的基本工作是教会孩子发现美、感受美,并把美丽的事物通过手中的画笔在画纸上呈现出来。如果老师不用心去教,是得不到孩子的喜爱的,也无法让孩子得到更大的进步,所以我们应该从教学中寻找乐趣,让自己和孩子乐在其中。

在美术课堂上,我们应时时反思:作为教师,是不是应该走到学生中去, 而不是高高站在讲台上? 是不是教案设计不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应更多地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 是不是课件做得不够到位? 除此,我们还要努力增进和孩子的友谊,蹲下身与他们成为朋友, 作一位受他们尊敬的朋友。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他们有爱心、真心、耐心,要看到每一位孩子的优点,即使是批评也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爱他们的,是为了让他们更进步的。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老师把孩子们的目光成功地吸引到自己身上,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探究,让他们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的进步更大、更快,谁的想法更与众不同,让他们的奇思妙想互相碰撞, 使美术课堂成为一个创意迸发的殿堂。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潜移默化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只是班主任的任务,美术教师也要责无旁贷地配合,孩子们进步了,教师也享受到了教学成功的快乐。

三、在创造中获得快乐

现行美术教材的内容有时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 这时美术教师就应该根据现实和孩子的具体认知, 把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放大,用小组合作现场竞赛的方式引导他们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老师也能在学生的奇思妙想中得到更多的灵感与快乐。

美术教学很重要, 美术作业的评价总结同样不可或缺。及时评价会给孩子学习美术带来巨大的兴趣与动力。当孩子完成作业时,首先要肯定他们的优点,把优点保持下去,再指出不足之处, 告诉他们如果能改正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这样更能激起他们的好胜心,会更积极、更努力地对待下一次作业,如果不及时评价作业或干脆置之不理,孩子就会对美术课失去兴趣,会认为不管我画得好不好老师都无动于衷, 那我还画什么呢? 然后一个看一个,共同敷衍老师。长此以往,这种相互敷衍的课堂如何能提高效率? 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呢?

四、在发展中享受快乐

幼儿美术教师应从自身角度出发, 进行合理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政策导向可以从外部为美术教师专业带来帮助, 而校方的努力则可以从内部对教师专业进行优化,但除此之外,小学美术教师自身也应该做出合理的专业发展规划, 积极寻求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途径在于充分思考如何将学校配备的教育资源运用到美术课堂,主动强化自身的美术素养,让新的教学思维及方式落实到教案,形成主动的可持续发展追求,适应当前时代的变革节奏, 让美术教育与时俱进。要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不断推陈出新,积极进行教学尝试,扭转社会对幼儿美术教学的传统观念,坚持将自己融入到整个专业的发展,通过个人发展规划来树立阶段性目标,让自己的成果得到校方及学生的认可,用美育感染学生,快乐自己。

美术老师作为园丁的一贯乐趣, 就在于看着学生像大片的小树苗一样一天一天快乐地成长,散发着勃勃生机,一些瘦小的树苗也能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一天比一天枝繁叶茂, 我们才会心安理得,才会觉得这份工作平凡而充实。

摘要:在美术活动中,活动过程是重点,教师要注重在活动中把握幼儿的情绪情感,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挖掘幼儿的潜能,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并始终采用正面评价的方式鼓励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对其不足之处用商量或建议的语气提出修改意见,真正做到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自信心。

上一篇:电流整定下一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