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地教学

2024-09-09

快乐地教学(共12篇)

快乐地教学 篇1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十分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乐于作文。快乐地教学,快乐地作文,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永远的追求。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转变态度,培养习惯,视作文为乐事。为了使学生乐于作文,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在游戏中作文

把游戏的观念引入作文教学,我发现学生不但不害怕作文,反而喜欢这种带有游戏意味的作文课。我在教三年级的学生起步作文时,让学生一起玩“画鼻子”的游戏。游戏结束了,同学们眼睛里都闪烁着喜悦的光芒,红润的脸蛋上都挂满了笑容。我首先指导学生说说游戏过程,然后再把游戏过程写下来,再加上我们的心情, 就是一篇很好的记事作文。一节课时间,学生都能完成三百字到四百字的习作,且篇篇内容具体,情景交融。和作文一起游戏,在游戏中作文,学生写作快乐,教师指导容易,让学生体会到了作文的快乐。通过游戏,除了能够给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能够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之外,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开心投入地写作文。如击鼓传花背课文、堆雪人、打雪仗……这些充满趣味性的游戏非常吸引学生,也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基础。

二、创造快乐源泉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流,源泉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校园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沉积学生的爱国情愫;竞争激烈的校园运动会,让学生感受运动的快乐;精彩纷呈的艺术节,展示学生优美的舞姿和高亢的童声;趣味浓郁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汲取知识的养分。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快乐作文提供最原始的积累。学生有了素材,就可以快乐轻松地完成习作。我想,只要引导学生多注意观察,创造快乐源泉,习作也就简单多了。

三、让学生自主快乐地写作

我在我们班创设了《班级作文选刊》,让学生将自己快乐的事、 愿意与大家分享的事,最感兴趣的事,写到《班级作文选刊》上,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很高。当学生过完新年,走完亲戚,逛完公园,旅游回来,当学生看完“最美孝心少年”,看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看完“日本说钓鱼岛归他们所有时”“看马航飞机失去联系,154名中国人,牵动着中国人的心时”,学生处于写作的亢奋状态,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习作中,思维的能力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多年来, 我总是着力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作文课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作文活动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种需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光要教给学生方法,更重要的是发展个性,快乐作文。

我们要善于把生活中不起眼的“快乐”用放大镜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用“快乐”的眼睛去看一切事物,用“快乐”的心情去感受生活,用“快乐”的生活观、面对生活。让他们在写作中快乐,在快乐中写作。

快乐地教学 篇2

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倾听音乐,听辨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响效果,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

2、在表演时不与他人相撞,并喜欢向别人学习。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音乐素材、太阳牌,乌云牌,雨滴牌。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小雨滴》

“宝宝们好,我是雨滴姐姐,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

二、导入

1、出示“太阳牌”:这是谁啊?太阳公公挂在天空中,天气好不好?忽然,一阵风吹过来,呼……哎呀,谁来啦?(出示乌云牌)大乌云飘来了,天要怎样了?天空下起雨来了。(出示雨滴牌)

2、那雨滴是怎样落到地上来的?听,沙沙沙,沙沙沙,这是什么声音?(下小雨的声音)听,哗啦啦,哗啦啦,这是什么声音?(下大雨的声音)

3、雨滴姐姐给你们带来了好听的音乐,一起来听听到底是什么声音?(放录音:大雨的声音,小雨的声音)你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再次放录音,进行分段欣赏)“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4、那雨滴是怎样跳着舞落下来的呢?(请幼儿自由跳)这个宝宝跳地真好,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多请几名幼儿上来表演)

三、音乐表演

宝宝们,现在,我们来听着雨声来跳舞喽!听到是沙沙沙下小雨的声音就做轻轻下雨的动作,听到哗啦啦下大雨的声音就做大雨点哗啦啦落下来的动作。

四、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我们在活动中所看到的,是幼儿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在音乐、舞蹈、语言、创造、合作等方面获得的综合发展。这样的高质量的发展,是教师精心培养的结果。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这次活动中该班级的幼儿才能够有这样精彩的表现。

如何轻松快乐地进行小学英语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 英语 快乐 教学

英语教学在小学阶段呈现不同的规律和特点。在此阶段,不能把对语言知识的单纯掌握,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而是应该把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作为着眼点,重点在学生英语语感的初步建立,在英语口语交往能力(简单的英语口语)的初步打造,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各项英语学习习惯得到培养,各项基本技能得到锻炼。

一、建立快乐的英语学习环境

环境布置是建立英语快乐学习环境的主要手段,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通过耳听语音、眼观实物,促使联想和记忆得到激发而进行。因此,为使学生注意力得到集中,在教学中最好使用更为具体和直观的实物辅助教学。

例如:学习时间表示What time is it?可以让小学生通过教师甚至自己的直接操作,对时钟的表示法进行现场理解和掌握。教师把时钟拨到一点问What time is it?学生就会马上用Its one oclock来进行回答。这样让学生一目了然的学习模式,能够为全英语教学模式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在英语快乐学习环境的营造过程中,也可以采用模拟真实生活情景的方法。这是英语教学在新理念指导下经常采用的课堂模式。由于生活中没有实际运用英语感知英语的大环境,因此学生虽然英语词汇量在随着每天学习的新单词而不断增加,但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不仅在生活中就是在课堂也比较欠缺。在教学中,表演情景可以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和原型进行创设,学生对日常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和巩固的目标,能够通过其对表演活动的参与而得到实现,而且其对语言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也可以在表演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对大人的行为进行模仿,在课堂中表演大人是最受学生喜欢而有无穷乐趣的课堂模式。

二、开展灵活高效的互动环节

加强课堂高效互动非常重要,这个环节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倾听习惯(不仅体现于英语学习)的养成,促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更为大胆和清楚,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更为自觉与互动合作。例如,对歌曲what is your name的教唱和学习。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依赖于教师的课堂激情。促使学生增强兴趣、积极学习的方法是,教师需要主动站起来,活泼要像孩子,声音动人要夸张,动作要举手和跳动同时做,夸张的唱出my name is X X,让学生的模仿不是因为老师要求,而是因为老师带动,是不由自主,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的师生互动教学气氛.

三、教学时间要合理

我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活动时间一般分配20—25分钟。流程包含四个规程(复习热身、要点初学、游戏巩固及整合复习)。在课堂实际操作中,复习热身(5分钟),主要是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唤起和课堂注意的集中,策略是对上节课所学重点内容进行选择性复习和检验;要点初学(6分钟),主要是初步解决单词、造句等新课学习中需要用到的内容;游戏巩固(9分钟),主要方法一是把课堂新学内容放在创设的游戏和生活场景中,通过玩乐进一步巩固,二是通过自主学习巩固初学内容。整合复习(5分钟),主要任务是对课堂 教学效果进行总体检验,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对提出学生课下继续学习的方向和要求进行辅助判定。当然,教无定法,这样的四个步骤表并不是僵硬死板的用于具体的每次教学活动,必须根据每节课不同的实际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学生程度、教学形式等)对实际课堂操作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从而使课堂教学更能与学生和教材实际相契合,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四、充分发挥儿歌教学等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种有效有趣的英语教学是在老师带领下听儿歌、学英文歌等。感染力强是音乐所独具有的作用,在认识规律和思维水平上与小学生相符合。儿歌因为其动听的旋律和易学易会,而拥有对学生注意力的较强吸引,也深受学生喜爱。其次,儿歌学唱还使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得到增强,因为爱玩好动是小学生固有的特点,其喜欢用简单的肢体动作与童谣儿歌的学唱相伴奏。学生对英语的记忆和理解也能够因肢体动作而增强,达到事半功倍的英语学习效果。如,在教学swim时,我带领学生一模仿做游泳划水动作,一边念 “I can swim”;教学run时,我鼓励学生站起来模拟跑步,并唱 “I can run”;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不能寄希望于一朝一夕来实现教会学生正确使用英语交流的目的

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的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听说讲练的舞台和机会。要鼓励学生大胆的用英语在日常活动中与老师和学生交流,第一步是英汉结合、英语为主、养成习惯,第二步是舍去汉语,让人听懂。在英语课堂模式创建中,要为确保人人参与分配时间、分配任务和创造机会;对特殊对象(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和口语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要为他们提供平台,并鼓励他们大胆参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要更多的采用趣味性强的游戏。要牢记,只有实现口语实践锻炼的最大限度(应知应会内容)和最大宽度(全体学生),才能带动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在欢乐营造中的最大提升。

小学英语教学还处于英语启蒙教育阶段,相对于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兴趣的培养,因此,乐中学,学中乐,轻松快乐的课堂教学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快乐地教学 篇4

一、精心“讲”

初中英语新教材中出现了好几千个单词, 而这些单词往往是孤立的, 单词之间很少有意义或形式上的联系, 这种情况很不利于学生记忆。笔者在教授每一个单词的时候首先注意运用拼读法, 拼读入门是单词教学的关键, 它旨在通过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则, 增强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这个环节处理得好, 才能为其他单词教学方法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教材没有提供系统的音标教学, 因此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记忆单词。所以笔者在教一个新单词的时候, 先会让学生分清这个单词有多少音节, 然后根据音节和读法去记忆单词,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犯一些拼写上的错误。比如unluckily这个单词很长, 很多学生往往把它写成unluckly。从拼写来看, 学生不是说不去背单词, 而是对于音标和词性的理解掌握得不够, 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拼写错误。如果学生能正确地读这个单词, 那么只要用读音去验证一下, 很快就会发觉漏了一个音标, 那就意味着漏写了一个字母。其次笔者会使用情景教学法。单词一定要放在语境中才会有生命, 才容易记住, 才知道用法。情景教学法可使学生通过语境更加深刻地理解单词的用法和多种意义, 从而对单词的记忆更加牢固。再次笔者会使用联想法, 即教一个单词的同时, 联系与其在形式和意义上相关的单词。好多教师在教学中都这样做。笔者在教学中把“联想”的任务主要交给学生, 自己只起补充的作用。在教授新课之前, 笔者让每一个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通过复习以前的知识或者查字典, 写出本课中有多种词形变化单词的其他形式并造句, 然后在课堂上与笔者的讲解进行对照。比如, 学习动名词surprising (令人惊讶的) 这个单词时, 学生通过复习, 大都能想起surprise及其固定用法be surprised at (对……惊讶) , 而且学生造出了几个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句子, 如:

I was very surprised at the news in yesterday’s newspaper.

My parents are surprised at my English study because my English has improved.

为了让学生掌握surprise的各种词型, 笔者补充了动词surprise, 并通过例句与be surprised at比较, 帮助学生掌握surprise的用法。

The news in yesterday’s newspaper surprised me.

My English study surprises my parents.

He looks at me in surprise.

My sister said she would have a surprising party for me.

随着联想法的多次运用, 学生就能很容易在比较中记住单词的拼写及基本用法。

二、认真“读”

读是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步骤。英语教材本身就是最好的阅读资源, 新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贴近生活, 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精华文章。在讲解完每一篇课文以后, 笔者让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比如晨读时间) 大声地朗读课文, 对于重要的段落, 要求学生能熟练背诵。而对于一些相当长的阅读课文, 笔者主要让学生去熟读, 并掌握其重要词汇的用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每一个单词的含义, 掌握单词的发音, 并知道如何去运用该单词, 从而达到既扎实掌握单词, 又深刻理解课文含义的目的。同时,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 笔者就查资料找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小文章, 或者让学生自己去挑选自己喜欢的文章, 作为他们的课外读物。这一做法深受学生欢迎, 很多学生会拿着他们喜欢的文章与其他学生分享, 这样既增加了阅读量, 又扩充了知识面。

三、仔细“查”

以上的几种方法是教师帮助学生如何学习单词的。教师在采取了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单词后, 另一项重要的任务便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测。检测的方法很多, 如听写单词、单词测验、整个年级的单词竞赛及单词游戏等。而笔者主要采用“五分钟检测法”, 即在每一堂课的前五分钟, 每次都事先选择被检测的单词和词组范围, 让学生去准备, 在课堂上采取部分学生在黑板上听写、其他学生在听写本上听写的方法。听写完后, 本子收起, 再让部分学生来批改黑板上的听写内容, 让他们查出错误, 以加深印象, 避免自己以后犯同样的错误。笔者觉得这种方法效果比较好。除了这种方法之外, 笔者还采取每周一次的单词竞赛, 评出单词拼写能手,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由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时候为了不让学生觉得枯燥, 笔者还会采取让一个学生来负责听写全过程的方法, 即安排一个学生, 由他选择被检测的单词范围及由谁来检测。当然, 这样的学生必须是能经得起考验的。然后我会让这个学生有所收获———要么该部分单词他免于检测, 要么让他点班里的没有通过听写检测的学生表演节目, 如果他们会表演英语节目的话, 那就更好了。这种方法既达到了单词检测的效果, 又欣赏了节目, 愉悦了心情, 何乐而不为呢?

四、灵活“用”

学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会运用它。学习英语单词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会灵活地运用它来进行交际。因此笔者在教学生新单词的时候, 除了让学生用所学的单词造句以及做翻译练习之外, 还经常让学生用刚学的新单词再加上一些已学过的单词来编英语故事。编故事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尽可能多地用所学的单词编一个故事, 故事可以不合乎逻辑, 但语法要大致正确, 语境要恰当。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 又运用了新知识, 还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并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这样的活动往往还能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每个学生都想把自己最有天赋的一面表现出来。

快乐地学,快乐地玩作文 篇5

随着一辆大巴车的到来,随着俞珺副校长的致词,随着一声“欢迎你来崇文”,来自宁波大榭二小的许烨婷和和我们班的`交流就开始了。

星期四的晚上,我和许烨婷一起做作业,一起去楼下花园里玩儿……我们互相学习。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一点儿一点儿地教许烨婷做一份完整的幻灯片——做完了学校的幻灯片作业之后,我又和她一起做了一份关于杏林子的幻灯片,我们做得可认真、可仔细了,简直可以当成老师给学生上课的灯片了。还有,她还给我讲故事,关于一本感人的书,里面的内容一会儿让我笑得肚子爆痛一阵,一会儿又让我哭得眼泪稀里哗啦,真的很好听!

星期五的一整天,许烨婷和全班同学彻彻底底玩到了一起,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参加下午的科技节闭幕式。她总爱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聊聊天,跟他们交流各自的学校,给她们讲讲触目惊心的恐怖故事,有时我也忍不住凑过去听,听得我毛骨悚然。上午的语文课,我们一起学“语文园地五”,对五单元的课文进行简要的重点句复习,许烨婷也积极举手,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些她做的课堂笔记,真的做的很全面、很充足!我也要向她学习,多做课堂笔记,便于以后的复习。

快乐地教学 篇6

语文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更是一门充满无限趣味的学科。它不应该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而成为简单的应试训练。语文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就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一、改变观念,树立平等意识,给学生创造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教师就应该改变观念,放下架子,淡化自己的角色,我们可以是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可以是一个导演,也可以是一个配角。以一个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放松的心情、自如的心态与学生交流,对学生产生的不同感受,要多角度的理解,甚至对一些有失偏颇的问题,也应怀着宽容之心去对待。另外,教师说话态度要和蔼,声音要动听,给孩子亲切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充分地活跃起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二、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优化课堂教学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的持久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学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力做到以一个“趣”字贯穿课堂。

1.精心设计课文导入。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如采用插图导入、猜谜语导入、讲故事导入、简笔画导入等,而近几年随着“多媒体”的普遍运用。还可以借助多媒体采用影视导入、音乐导入等。2.精讲多读,以情带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无休止的讲解,那么整节课都将是枯燥无味的,一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的方法,只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重点词句、重点段,然后指导学生以情带读。3.因势利导。激发学生自学的欲望和兴趣。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在课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我要求学生查字典,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

三、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语言,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把语言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例如我在“口语交际、难忘的第一次”的教学中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痛苦,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这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今天就请你们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一起分享好吗?”又如我在引导学生谈有关理想的话题时,“同学们,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的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么做,让它长叶、开花、结果呢?”

四、适当延伸课文内容,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语文与社会生活联系最为密切,课文内容往往反映了社会生活,而处于求知阶段的学生,对一切充满了好奇与热情。因此,语文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

五、构建自主课堂,践行宏观的大语文观念

1、立足课堂,培养学生自主性。

课堂是教师进行语文有效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着整个语文教学的成败。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果说课堂是孩子们汲取知识的海洋,那它应该是水波浩淼、气象万千的。鉴于此,我在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进行了一番探索。在课堂上,我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和自学,倡导自主预习、探究质疑、合作交流、共同积累的方式,尽量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创设民主氛围,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培养学生敢于说话、争辩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多角度的创新思维。我还经常利用学生有分歧的问题让他们开展辩论会,如让学生辩论过“长大好还是不好”、“你愿意做一株树还是一个人”、“大同社会会实现吗”、“学生上网是利还是弊”等等。课堂是师生生命的一段独特经历,教师要重视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充分发挥文本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并且注重师生互动交流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

2、不拘泥于教材。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语文不仅仅是语文,它蕴含着天文、地理、历史、科学、美学,甚至流淌着音乐。教师使用教材时完全可以打破学科间的隔阂,在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学生的视野,产生更多的感受。

3、超越课堂,向社会及课外要能力。

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和书本的教学内容,放眼广阔的社会生活,着眼于整体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在语文课中引导学生将社会生活和课外阅读材料融入进来,不仅使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而且不同对象的不同体验会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班内外,校内外活动,将语文课堂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及观察、想象、分析能力。比如,我在每节课前都会搞一个三分钟小活动,让学生讲成语故事、读美文、讲新闻谈感受、读自己写的文章、小演讲等等,还有抓住学生班内新闻、家里的故事和校内活动等让学生交流、写作。同时我还与几位语文老师在校内成立了“新星”文学社,我们以“让生命因文学更精彩”为宗旨,引导学生将文学融入生活,让文学的灵动提升生命的质量。

快乐地教学 篇7

关键词:兴趣,想象,创造个性

传统音乐课教学总是以教师为中心, 维持好课堂秩序是关键,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开展教学, 但在对一年级小朋友教学中, 这种弊端越发显现出其存在的不合理性。课改一如燎原之火, 带来了全新的理念, 为教学注入了活力和朝气。如何把一年级新生领进门, 如何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呢?激发兴趣和引导创新是关键。

一、激发兴趣, 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兴趣激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学生每次都是带着一种浓浓的兴趣走进课堂, 并由兴趣而带来学习的积极心态, 高涨的热情, 投入的体验和表现, 课堂效率将是极高的。音乐也真正被学生的心灵接纳。

轻松快乐的第一课, 能让学生刚跨入音乐教学的门就开始喜欢音乐课。如, 在学习《小雨沙沙》中, 先由大家熟悉的《小燕子》导入, 并看着图片创设春天来了的情景, 由教师扮演种子受到雨水滋润后, 高兴地睁开眼要出土的样子, 同时引导学生听音乐说、想:小雨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种子都说了什么?养成学生听音乐的好习惯。在唱到“雨水真甜”时, 我问:把种子喝到雨水后认为很甜, 就像你们吃到一块甜美的蛋糕一样, 你认为应该是什么心情?怎样表现?这种方法学生不仅学习的兴趣很浓, 而且掌握的又快又好。

二、引导创新, 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

每一个小小的创新都是智慧的花朵, 思维的闪光点。努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引导他们去探索创新, 激活他们的思维, 挖掘他们的潜力。

由于一年级学生还太小, 教师在学习时应给予恰当的指导, 做好引路人。如, 在《长鼻子》一课的教学中, 学生会唱歌曲后, 可引导他们通过合作学习进行创编歌词, 他们创编的丰富多彩。像:“小鸡, 你的嘴巴真呀真正尖, 哎呀呀, 我的妈妈嘴巴也很尖。”“松鼠松鼠, 你呀真呀真顽皮, 哎呀呀我的姐姐她也很顽皮。”“西瓜你长得真呀真正圆, 哎呀呀我的妈妈长得也很圆。”

新课标、新理念, 全新的教学模式, 给音乐课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 把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贯穿始终, 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与创新。为了一年级学生能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 把一年级新生快快乐乐地领进门, 激发兴趣和引导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快乐地教学 篇8

一、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而言至关重要,小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得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都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严重制约,但是小学生同样具有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这对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为了有效地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与其要改变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如顺应他们,以游戏来辅助教学,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在游戏进行的同时实施教学,让学生能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例如,在学习Word软件的时候,开始小学生由于陌生,对于教师所教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注意力也都很集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软件的新鲜感逐渐褪去,随之而来的是枯燥的练习,学生的注意力就开始分散,开始在课堂上交头接耳,也有的学生干脆打开游戏开始玩起了电脑游戏。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Word软件使用的一些小游戏,如键盘操作练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键盘练习类的游戏,如通过指定键位的敲击能够吃水果、打地鼠等等的小游戏,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逐渐熟悉了各个键位以及手指的感觉,同时游戏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在学生玩过游戏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将Word软件的其他一些功能展示给学生,此时可以以抢答竞赛的方式来让学生做出相应的操作回答。因为好胜心也是小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之一,在好胜心的驱使之下,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游戏,在游戏之中完成信息技术的课堂学习。

二、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比较抽象和繁杂,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多学生最开始对于信息技术有着很高的兴趣,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难度的加大,很多学生都选择了退缩。但是,这其中根本的原因并不是教材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而是由于教学方法的失当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继而在难度不断加大和数量不断增多的信息技术知识面前选择了退缩。所以,教师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将教学的主要目标首先放在提高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方面,如在文档保存,图片、音频、视频等的扩展名,控制面板操作以及复制粘贴等的知识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引入一些小游戏,可以是计算机游戏,也可以是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游戏,让这些游戏来充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各个知识点,并且在游戏的参与过程中学会运用各个知识点。

三、采用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学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就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也是游戏教学法实施的重要载体。而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及主体作用的发挥作为先决条件。但是,长期以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由于知识的繁杂和抽象,很多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率而过多地占据课堂时间来讲解,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由于主体意识的丧失,积极性不高,所以导致教师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教师应该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动手操作,利用游戏对于学生的巨大吸引力来让学生习惯动手操作和实践,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这样教师的知识讲解才会在学生课堂积极性的作用下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法对于整体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够通过游戏的参与来充分感受课堂,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并且游戏还能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逐渐培养起来,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

参考文献

[1]陈敦敏.游戏教学与小学信息技术[J].科技资讯,2011(1).

快乐地教学 篇9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在课堂上师生的角色与地位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则要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收获技能。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大部分知识都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与学习掌握的,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合作学习的模式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教学的内容,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学习。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这一节内容时,我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剪刀和彩纸,做完了准备工作后,我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如天安门广场、脸谱、蜻蜓风筝等,并让学生观察这些事物都有什么特点。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他们对这些内容并不陌生,课堂气氛瞬间就变得热烈起来,学生都十分活跃。然后我引出本节课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知识,学生自然而然就掌握了。最后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剪出一些轴对称图形,有的小组剪出了“囍”字,有的小组剪出了一个简易的蝴蝶,还有的小组剪出了一个三毛,在轻松而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效率都得到了提高,学习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

二、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强化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计恰当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要创设出恰当的问题情境,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习能力,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节内容时,我就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某企业原来有一个大型的三角架,架在两边的柱子上,企业现在需要一个相同的三角架架在另外的两根柱子上。如果你是工人,怎样在不拆下原来三角架的前提下做出一个相同的三角架呢?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引入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在充满求知欲的状态下学生会充分发散思维,积极探索,课堂学习氛围十分活跃。在学生说出测量每个边后,我继续引导学生:如果不测量所有的边,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制作出一个相同的三角架呢?如何通过最少的条件完成这个工作呢?学生便开始从角入手,将边与角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并通过推理证明得出了结论。

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使其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了兴趣与探究的欲望。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了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及其实际意义,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三、巧妙组织设计数学活动

实践出真知,数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在合适的数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学习到知识,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参与活动仍然是他们最喜爱的项目之一,在轻松而愉快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更灵活,他们对所学内容也会有更强的接受能力,从而有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了《圆》这一章后,学生基本掌握了圆的基本性质、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等,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我便组织学生参与一个数学实践活动,即让学生设计一条6道400m的跑道,每条跑道由两条直的跑道和两端是半圆形的跑道组成。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生活经验确定出跑道的宽度,并确定出400m比赛时6个选手所在的起点位置。由于学生都参与过运动会,他们都见过在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起点不在同一位置上的现象,将这个现象与所学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合情合理了。在实际计算设计过程中,秉着认真负责的精神与态度,也为了运动员比赛时的公平与公正,学生都十分细心认真地计算着,数学活动进展得十分顺利。

总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生为本,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设计符合他们认知的教学环节与活动,进而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郗洋.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案例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5.

快乐地教学 篇10

如何实现陶行知的这些教育思想, 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下面举一个数学单元的教学情况谈谈我的一些粗浅尝试。

四年级“升的认识”是国标本新增的一个教学内容, 它和“毫升的认识”被单列一个单元。教材除了要让学生知道“升”和“毫升”是常用的容量单位以外, 关注更多的是要让学生经历操作感知的过程, 积累丰富的表象, 从而真正感悟1升和1毫升有多少, 初步建立1升和毫升的容量观念。如何真正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1升的表象, 我选用了学生生活中常见或常用到的瓶瓶罐罐, 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学习的场所不局限于课堂, 走进生活, 走向社会, 使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充实, 从而大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走进课堂, 教室成了快乐的海洋。锅碗瓢盆是孩子们家里的餐具及日常生活用品, 与自己有密切的关系, 有着特殊的感情。课上, 孩子们非常想了解平时用的汤勺大约多少毫升, 一只饭碗大约多少容量。他们每一个都饶有兴致地做实验, 仔细观察和认真记录好一杯水、一壶水、一个酱油瓶、一瓶色拉油……大约多少毫升。听到的容易忘, 看到的记得牢, 亲身做过的学得最好。当学生对毫升、升的认识由理性到感性时, 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课堂实践活动美妙的“杯琴”使孩子们过了一把调琴师的瘾。一排排普通的杯子、碗、瓶子都成了孩子们手中的乐器。随着水量的不断调整, 听到了一个个较为清晰的音符, 接着一曲曲熟悉的歌曲在孩子们小棒的敲击下诞生了, 虽然没有专门的乐器演奏那么动听, 但孩子们欢呼雀跃, 因为这是孩子们的杰作。学生只有手脑并用, 在动手的基础上动脑, 才能培养出独特的创新思维来, 并服务于自己的生活。

走进生活, 家成了孩子们实验的乐园。孩子们把在课堂上自己亲自制作的1升的量器带到家里, 家里凡是能盛液体的容器都成了实验的对象。他们很想知道一个水池到底能容纳多少升水, 放满一浴缸水大约多少升等等。水池、浴缸都成了他们探究的对象, 他们先估测, 然后在家长的协助下一升升地认真测量, 做好记录, 而测量过程又比较轻松愉快, 似乎在做亲子游戏。孩子们从实验中感知到物体的容量大小, 同时随着一升一升的水的流失, 也促使学生产生节约能源的意识。

走向社会, 商场成了学习的第二课堂。孩子们认识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后, 等到家里的器皿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探究的欲望, 他们就会利用空闲时间, 和父母亲一起到商店购物的时候进行更多的了解, 有哪些物品是用毫升做单位的, 各是多少毫升, 有哪些物品是用升做单位的, 各是多少升。孩子们在商场里穿梭寻找、记录, 不时有惊喜的发现, 这样的学习真是不亦乐乎。孩子们在其中感受、体悟、探寻, 亲身经历, 获得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

走向社区, 人人做了快乐宣传员。学习了升和毫升后, 课本上向孩子们介绍了献血的知识。孩子们了解到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的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 平时大约有3200~4000毫升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 大约有800~1000毫升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器官内。义务鲜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献血后, 器官内储存的血液马上就会补充上来, 而且人体还会制造出新的血液。献血不影响健康的知识。孩子们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宣传, 向亲戚朋友宣传, 让大家对献血有了正确认识, 懂得了责任和义务, 学会去关爱他人。

教师快乐地教 学生快乐地学 篇11

潘林杰告诉记者,2004年大学毕业踏上三尺讲台,他就有“大干一场”的锐气与决心,但时间不长就有心无力。经过分析,潘林杰找到了原因:自己严重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撑。于是,追求上进的潘林杰把业余时间都用于教育理论学习——把自己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一一通过学习得以解开,同时还发现了更多存在的问题。就在这发现问题、搜集查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一边深入学习教学理论,一边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几年下来,光是读书笔记他就写了厚厚几本,最终成为学科教学骨干。

潘林杰渐渐发现,如今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文本的详细讲解,导致学生对文本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忽略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他尝试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悟,自己发现,从发展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结果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在参加2012年全国中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展评(初中组)递交的光盘课中,潘林杰就采用了让学生自己读书、感悟、发现的教学法。他先是问学生:“我们班同学有没有喜欢第八自然段的?”然后让学生谈谈喜欢这段的哪个句子。有学生回答:“我喜欢第八自然段的第一句,就是‘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特别是这个‘直僵僵’和这个‘镶嵌’,它们与前面第7自然段最后一句‘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相呼应,前面说‘他’的病已经重得不能登门拜访了,但是在过了十几天之后,‘他’又来了,而且‘他’这一次来是为了感激,也就是说‘他’对作者的感激是非常强烈的,不然‘他’也不会拖着病来这里送鸡蛋和香油。”潘林杰顺势引导道:“很好,我们这位同学的理解非常的到位!老师也很喜欢这个语句,这个语句我想请个同学,我们班平时最擅于表演的同学来模仿一下老王当时的情形和病态,哪位同学来试一下?好,这位同学。(生走到讲台前,面对同学们)同学们在看我们这位同学模仿的时候,要注意观察,等下全班同学做个点评。好,老师来读这个语句,这位同学开始进入这个状态。”通过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模仿“老王”的衰老以及虚弱等动作,潘林杰引导学生对课本描写、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就掌握了作者的“强笑”不是真正发自内心地想笑,作者的“强笑”就是表现了她看到“老王”时的惊讶、同情还有辛酸,还有看到“老王”拖着如此病弱的身体来报恩而感动。课上到这里,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关爱他人的教学目的就水到渠成了。

在这堂展评课中,潘林杰通过设疑导入→请学生齐读课题和作者→整体感知→合作研讨→拓展延伸→教师小结这6个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掌握文章人物的品格,这也反映了潘林杰所追求的教学境界——让学生从自主学习中发现学习的乐趣。潘林杰说:“在课堂上,我主张教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因为教育原本就应该是快乐的,快乐是课堂永远的主题,而教师要把学习的快乐带给学生,就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切身地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潘林杰非常认同这句话。除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潘林杰也非常注意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掌握知识。潘林杰说:“幽默是一种智慧,具有幽默感的语言可以让人身心愉悦。教师的幽默可以打破沉闷的气氛,融洽师生情感,激发兴趣,活跃课堂,使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

潘林杰喜欢用幽默的语言导入新课,让学生对新课总是充满了期待。在分析《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一作文题目时,他先让学生看一段教学实录,然后说道:“同学们,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有的容貌出众,有的长相普通。今天请大家评价评价潘老师的外貌特征。”学生有的说优点,有的说缺陷。当学生指出他的缺陷时,他就用幽默风趣的话语道出它的“有用”之处,并用“在别人眼里是缺点的东西,说不定正是值得你自豪的优点呢!”这句话自然引出了课题。这种充满人情味的导入,使学生感到真实、亲切,也调剂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

上课有时难免会出现“不和谐”,如个别调皮的学生喜欢在回答问题时和老师“作对”,对此,潘林杰便采用幽默的方式来应对。如在讲解曹操的《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时,潘林杰问学生:“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是他仍然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呢?”有个学生很“主动”地在下面叫了一句:“有一颗幼稚的心!”顿时,全班哄堂大笑。潘林杰哭笑不得,只能“顺水推舟”:“如果年纪大了还有一颗幼稚的心,那恐怕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吧!”在学生开心一笑中,潘林杰巧妙地转入正题:“但是呢,我们的诗人曹操就不是这样的了,他身体还很健康,还不服老,仍然有一颗‘壮志雄心’,所以他才能继续开创自己的事业。”

潘林杰告诉记者:“幽默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快速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他向记者说了这么一个例子:2010年12月份,他参加梧州市举办的现代文阅读探究课比赛,由于上课的对象是未曾谋面的学生,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把课堂气氛调节到最好状态,他与学生行了见面礼之后,就对学生们说:“没有见到我之前,你们有没有热烈讨论过新老师是玉树临风还是风流倜傥?是苗条可爱还是高大威猛?”学生大笑,说:“有啊!”潘林杰说:“现在我这张老脸突然袭击你们真诚期盼的视觉,有没有觉得这张老脸特别对不起观众?”学生大笑不已。就这样,潘林杰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教室笑声掌声不断,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了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

在八年的教学实践中,潘林杰一边注重学习理论知识,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一边利用性格开朗的优势和学生打成一片,让自己和学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潘林杰,现任教于梧州市藤县第三中学,2010年被评为广西中学语文优秀教师,2011年获梧州市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011年10月参加广西中学语文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第一名,2012年获全国中学语文优秀课例展评一等奖。)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篇12

一.以学生为本, 快乐探究, 强调探究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自主构建与知识的结构相对应的认知结构, 而教学过程就是把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 因此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探究学习。

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 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 自约性、自主性还不强, 因此还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因此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既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也要教师的指导, 二者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1、教学过程要体现主体性。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探究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探究, 这是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最大的不同。教师的主导作用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并通过学生主体的充分参与、主体探究和主体的发展反映出来。

2、学习探究的过程要体现自主性。传统的教学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 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素质教育则要求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学生的知识获得, 靠的是自己的主动探究,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灌输。

3、信息交流过程要体现互动性。探究教学强调在自学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或班级的合作学习探究, 与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单向信息传递不同的是把教学过程处理成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 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 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 获得表现的机会, 从而激起参与学习探究的兴趣。

4、师生关系要体现和谐性, 同时教学评价要体现激励性。

二.抓住时机, 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 (知觉、记忆、思维等) 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条件, 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毅力、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因素。从人类智慧行为的心理结构看, 非智力因素属于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 即动力系统, 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和创造等方面的功能。

兴趣是一个人对客体的选择性态度, 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 需要有生理方面的和心理方面的, 当需要得到满足时, 就产生情绪的快感, 这种选择性态度, 称作兴趣, 兴趣随年龄的增长有所变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 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古今中外, 许多教育理论家都阐述了兴趣对学习过程的重要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我们现代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说明, 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反过来说,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但兴趣的产生, 往往需要外界的刺激和诱发。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兴趣的倾向性, 从而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以确保教学目的的达到。

利用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 是培养孩子兴趣的有效途径, 兴趣的持久性, 是掌握知识, 开发智力的必要条件,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才能不断积累知识, 才能促使智力发展。兴趣分为消极兴趣和积极兴趣。消极兴趣是学习的障碍, 能腐蚀孩子的心灵和意志。积极兴趣才是促进孩子勤奋向上, 健康成长的有利因素。

上一篇:鉴定程序下一篇:大型仪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