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总结

2024-10-20

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总结(精选11篇)

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总结 篇1

新区办事处团委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 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按照团区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团区委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新区办事处团委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自2010年2月下旬启动以来,紧扣团区委的部署和要求,把创新求新精神贯穿始终,着力增强试点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创造力。坚持把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作为街道团委当前的首要工作,严格按照团区委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强化组织领导,注重工作落实,认真做好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的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确保了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现将街道团委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区街道办事处位于聊城市城区北部,辖区总面积25.6平方公里,总人口15.6万人,市委、军分区等62个市直单位坐落在辖区内,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街道团委下辖团支部32个,青年活动中心1个,社区青年活动室2个,青年13300余人,团员8675人,在职团干部42人。新区团委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从4月下旬起,历时5个月,主要经历了“调查研究”、“释疑解惑”、“探索创新”、“总结经验”四个阶段。在整个试点工作中,新区办事处团委委员分管团青工作主要领导和团组织负责

人始终认真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头抓好试点工作,对试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集中精力,组成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对试点工作精心组织、周密计划。

二、主要做法

按照团区委《关于开展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的通知》的部署和要求,新区团委严格遵循规定的方法步骤,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和青年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证了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领导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部署。全省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部署之后,新区团委高度重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认识,成立了新区团委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制定了《新区团委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新区团委工作职责,研究确定了活动实践载体,分层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各项准备工作充分有序,为试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求实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撰写调研报告。针对不同类别青年群体在专业背景、知识结构、社会阅历、成长环境及思想意识方面的显著差异,设计了《新区团委青年员工网络调查问卷》,《问卷》从工作类、生活类、价值观类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共由15题组成。根据街道办事处各基层单位的实际,力求在调查群体的代表性和青年群体的覆盖上做到最大化,推出了最为便捷、不受时

间空间限制的网络问卷调查方式,将网络问卷网址通过电话、QQ群等途径告知基层青年,希望他们在网络上踊跃答题、认真答题、实事求是答题,先后有656人参与了网络问卷的答题,这为高质量完成《新区团委青年员工思想意识状况调查报告》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4月16日,团省委下发了《调查问卷(企业青年版)》,新区团委迅速将问卷下发试点单位,要求他们在问卷的发放对象要具有代表性,基本上能反映本单位青年职工的总体情况,要避免集中在相同的工种、年龄段或受教育程度上,不能有意识地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填写问卷;要求他们给参与答卷的青年提供充裕的填写时间,由参与填写问卷的青年职工认真自然地填写完成,过程中不要催促交卷;要求他们为填写问卷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可以提示填写者客观反映自己的想法,但不要对填写者选择什么样的答案做任何形式的引导。共有642名青年参与了答题,并于5月21日把问卷答题结果统计数据及时上报团区委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办公室。在上述两次深入调查的基础之上,新区团委形成了2000余字的《新区团委关于青年员工思想意识状况的调查报告》,并以文件的方式报送团省委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办公室,同时下发至各级团组织,要求他们认真学习领会,以期增强今后共青团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领导重视是搞好学习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的关键。试点工作实践证明,领导干部重视,是确保分类引导试点工作的关键所在。3月10日团省委副书记任海涛、团市委书记彭志国等

领导亲临团委分类组织召开的新区街道社区青年工作座谈会,听取了与会青年代表的发言,他们分别从素养提高、职业发展、等方面,对与会青年给予了具体而明确的指导。正是有了各级领导的关怀与重视,新区团委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今后半年,新区团委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成果。一是建立长效机制,把分类引导青年作为一项长期工程,继续抓紧抓实抓好。二是继续加强制度建设,全力推进新区共青团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程。三是发扬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中的好做法,借鉴其他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在团区委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区共青团工作大局,团结和带领全体团员青年,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奋进,努力开创新区共青团事业新局面,实现新区发展新跨越。

新区团委 2011年8月16 4

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总结 篇2

1 找准青年思想意识关键点, 为青年面对面释疑解惑

找准不同青年群体思想意识的关键点, 与青年面对面进行思想交流与碰撞, 找准青年关心的重要问题和思想症结所在, 是分类引导青年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 曹庄矿团委多措并举, 为不同的青年群体反映出的不同问题进行释疑解惑。一是, 加强青年舆情监测。在全矿范围内设立舆情监测点57个, 平均每100名青年中确定1名舆情信息员。定期开展问卷调查, 梳理思想意识关键点, 将收集的舆情信息分类整理, 对于有价值的舆情及时向上级汇报。二是, 主动与青年面对面。结合热点面对面。邀请集团公司领导、矿有关领导或专业人员定期深入青年, 就理论热点、社会热点、专业技术等问题与青年互动交流。近三年来, 该矿开展此类面对面活动33场次, 形成了多层次的教育引导格局。组织榜样面对面。组织青年创业导师、杰出青年代表走进一线、区队、社区, 开展“青春集结号”网络访谈, 举办“讲述身边的故事”、“矿山感动人物巡讲”等活动, 选树青年身边的典型, 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影响青年、示范带动引导青年。开展实践面对面。引导青年参与青年志愿服务、社会观察等社会实践服务活动, 让青年在实践中增加社会感知, 进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地面机关后勤单位青年到一线体验生活, 增进个人对一线员工的感情, 转变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 真正做到想一线所想, 为一线服好务。

2 创新活动载体, 为青年凝神聚气

曹庄矿团委从三个方面创新青年思想引导工作的路径和载体:一是, 找准引导载体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根本功能的结合点, 使引导载体取得企业的真正认同和主动支持, 从而具备长期存在、长期发展的前提条件。二是, 找准引导载体与企业青年普遍性需求的结合点, 至少要建立起载体与青年自然的、经常性联系的纽带, 使引导载体能够获得企业青年的内心认同和积极参与, 从而具备面向青年开展思想引导工作的前提条件。三是, 引导载体尤其是技能性、娱乐性的载体能够承载和体现思想引导内容, 把思想引导载体与其他非思想引导类的工作载体区分开来, 确保引导载体真正发挥思想引导的功能。同时, 突出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认识问题相结合、引导内容与引导载体高度统一, 充分发挥情感、友谊、信任的力量和文化、艺术、时尚的元素, 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 积极探索采取行之有效的各类载体开展思想引导工作, 进一步增强思想引导工作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普遍性。矿团委在了解、分析了各类青年的思想状况后, 决定针对青年在思想意识中表现出的共同点采用统一的引导载体进行引导, 而对青年在思想意识中表现出的差异性, 则尝试分别采用不同的引导载体进行分类引导。共总结出了以“职业发展导航”、“媒体工具运用”、“面对面思想交流”等6个主要引导路径以及相应的18种引导载体。如“新媒体运用”引导路径中, 矿团委充分利用互联网、动漫、手机等新兴媒体, 将各类时尚元素注入到引导青年工作当中, 结合青年熟悉的沟通、交流、聚集方式和情感需求, 促进思想引导内容在青年中的有效传播。一是, 占领互联网思想阵地, 借助先进的网络平台引导青年。矿团委建立了覆盖所属各基层单位团干部的QQ群, 基层团支部建立了覆盖本单位团员青年的QQ群, 向青年传递企业要求、共青团工作, 让青年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动态, 使思想引导工作的方式更具有时代感, 更为青年喜欢。曹矿共青团QQ群自2010年5月建立以来, 开设的信箱收到信件近千封, 开展热点话题讨论40多次, 85%的团员青年参与讨论交流活动。二是, 运用新媒体实现对青年的引导信息精准传递。矿团委每周定期为一线青工发送“青年视点”手机报, 帮助青年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解决一线青工因工作强度大, 与社会接触少的问题。组建了159个飞信平台, 向青年及时传递时政信息, 极大地增强了对青年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三是开展文化活动为青年凝神聚气。以五四、国庆、春节等节日为契机, 矿团委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 举办了红歌会、“火红的青春———十大杰出青年”颁奖晚会、“团旗飘飘、青春飞扬”摄影展、“青春好时光”新员工联谊会等等, 展现了团员青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永葆工作激情、永葆事业常青的豪迈情怀。曹庄矿团委近年来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92个, 参与青年达3000余人次。

3 树典型找榜样, 为青年成才搭桥领路

榜样和荣誉对于处于人生成长期、奋斗期、上升期的青年, 具有强大的鼓舞激励作用。运用榜样引导青年, 挖掘企业自身的、青年身边的优秀青年的青春故事, 让青年更为“亲近”地感受和汲取奋斗的力量曹庄矿团委在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中善于“解剖麻雀”, 注重将具有针对性、普遍性的典型案例加以推广, 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共青团;分类引导;青年

大港油田公司是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的直接联系单位,进一步丰富了适合公司青年的引导内容、探索引导青年的有效路径载体,完成了《青年思想引导大纲》的转化工作,形成了《大港油田公司青年思想引导手册》,推动了活动的深入开展,以下是针对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一、广泛动员、科学谋划,保证活动起步稳健、推动规范

公司团委从部署、动员、调研三方面工作入手,夯实了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的开展基础。

1.认真部署实现活动高起步。科学周密的部署是活动开展高起步的保证。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接到团市委工作安排以后,公司团委立即成立了由公司团委书记为组长、部分单位团委负责人为骨干的活动领导小组,总体负责公司的分类引导青年工作。定期召开工作推动会,研究解决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保证工作有序推动。二是精心安排部署。根据团中央对试点单位的工作要求,明确了活动的内容和步骤。工作内容上把握三个关键点,即“找出问题”、“探索方法”、“总结经验”,明确了工作的重点;工作步骤严格按照团中央和团市委的具体要求进行了细致的安排,确保按时保质地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任务。三是层层落实责任。作为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的试点单位,公司团委深感责任重大,将分类引导青年工作列为公司共青团A类工作项目,对工作任务进行具体分解,将责任层层传递,在公司共青团系统形成了群策群力、上下联动的良好工作局面。

2.广泛动员保证活动参与面。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了广大青年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一是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通过门户、报纸和电视等媒体以及橱窗、板报等方式,大力宣传活动开展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帮助广大青年认识到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提高对活动的思想认识,端正参与活动的态度。二是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以专题会议的形式帮助青年进一步明确活动的目标、步骤和具体要求,对引导工作提出的政治、道德、精神、价值观、人生观、劳动观、奋斗观等层面的内容和引导方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使青年在深入了解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落实引导工作各项要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通过活动引导青年主动参与。开展了系列座谈会、征文活动,引导青年认真思考总结自身思想意识的关键点,分析自己的思想认识与引导工作要求的目标有哪方面的差异和差距,主动思考如何努力才能达到分类引导工作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提高了青年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调研提高活动针对性。自分类引导工作开展以来,在认真参加团市委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又自行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大规模青年思想调研活动。一是突出全面性合理安排调研活动。调研活动采取了问卷调研和座谈调研相结合的形式,参加调研的青年共计5834人,占公司青年的半数,覆盖范围广;参加调研青年中管理岗、技术岗和操作岗分别占20%、40%和40%,分布领域均衡;问卷调研采取了不记名的形式,调研结果真实性强。二是突出深入性精心设计调研内容。调研问卷的内容包括政治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年的职业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存在思想困惑等多方面内容,深入挖掘青年思想意识的关键点以及形成的原因,特别是认真找寻青年对有关重大问题存在的模糊认识和思想困惑。三是突出实用性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两份青年思想调研报告,全面总结了青年思想的特点、普遍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引导青年的工作对策和思路。同时将调研报告呈送给公司主要领导,并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进一步争取了公司领导对引导青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二、结合实际、创新载体,力争活动形式多样、实效突出

引导青年工作的关键在于活动,公司团委以系统教育、专题教育和随机教育三种模式,不断创新具体工作载体,全方位、多角度、系统化地推动引导青年工作蓬勃开展。

1. 突出条理性和连贯性抓好系统教育。坚持不懈地长期开展以政治理论、党团主张和价值观体系等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系统教育,在传统的工作形式上积极地不断探索和创新。一是坚持传统正面灌输教育方式夯基础。青年的理论知识基础薄弱,政治理念和价值认知处于浅层表面,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开展正面灌输教育直接向青年灌输先进思想和文化,旗帜鲜明地引导青年直面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引导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公司团委认真开展了“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了多次专题报告会、理论知识视频学习等活动,引导青年系统学习理论知识。二是采用渗透性间接教育方式增效果。在“爱国爱企、青春同行”主题教育活动中,通过组织青年制作爱国爱企主题的诗歌、散文、FLASH、摄影等文艺原创作品,激发青年的爱国爱企热情。开展“追寻光荣足迹,继承优良传统”教育活动,组织青年参观访问周邓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加深青年对党的先进性的了解。“颂歌献给党”红色短信征集活动,帮助青年了解党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培养青年爱党、兴党的情怀。三是探索青年自我教育方式促长效。针对青年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开展多场次的辩论赛,给青年命题让青年自己去解题,通过正反两个阵营激烈的语言交锋,产生思想碰撞,帮助青年明晰真理、明辨是非。针对目前青年容易沉迷于网络,而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思想性不强的问题,开展了青年读书活动,定期向青年推荐好书,并组织研讨、读书心得网上交流等多种形式的青年读书交流活动,促使青年主动去学习和思考。启发和指导青年进行自我教育,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使青年接受教育的途径由“要我学”转为了“我要学”,促进引导活动长效发展。

2. 突出针对性和时效性抓好专题教育。专题教育重在找准时机、找准主题,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提升青年对某一方面问题的认识。一是突出重点,定期开展内容相对固定的专题教育。公司团委在工作中形成了多项常态化的工作项目,定期开展、内容相对固定,具有一定的节奏性和规律性。例如,每年年初,集中开展“应对挑战,青年争先”形势任务教育活动,帮助青年认清当前油田公司面临的形势,分析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明确肩负的责任,找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引导青年深入思考如何才能为油田公司顺利完成全年各项任务做出更大的贡献。二是找准契机,集中开展主题突出的专题教育。以重大事件为契机,突出主题地开展教育活动,配合整体的社会氛围,教育效果良好。2011年,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了“高举团旗跟党走,创先争优做贡献”主题教育活动,各级团组织主题统一、上下联动,集中6至7月份的时间,组织全体青年广泛开展了学习党的章程、重温党的历史、岗位创先争优等活动,更加坚定了青年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三是结合形势,及时开展目标明确的专题教育。服务企业大局是企业共青团的使命,思想引导工作也是如此,将青年的思想有效凝聚到为公司生产建设上来是公司团委确定的青年引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开展知识竞赛、文艺作品展示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升青年的安全生产意识。

3.突出及时性和灵活性抓好日常教育。针对青年思想不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不失时机地进行疏导,帮助青年消除疑惑和不良情绪。一是采取“面对面”思想交流方式直击青年思想意识关键点。以座谈会、见面会、访谈等形式与青年“面对面”地围绕青年普遍关心焦点问题、青年思想集中存在的思想症结进行深入地交流和探讨,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引导思想、疏导情绪。二是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影响力进行带动性引导。先进的典型事例是引导青年正确认识问题的鲜活、生动的教材,公司团委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注重选取典型的类型与受教青年群体特点的紧密结合,提高针对性,切实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三是积极解决青年实际困难消除问题根源。青年由于碰到某些实际困难而产生了诸多思想问题,甚至影响了工作态度的情况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帮助青年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是最有效的教育引导方式。在团组织能力范围内能够解决的尽量解决,不能解决的积极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反映,为青年呼吁。

三、优化环境、强化保障,促进活动持续深入、有效落实

完善的保障是推动活动深入、长效开展的前提基础,公司团委多方协调资源,优化活动开展的环境,努力推动活动持续有效开展。

1.不断拓展活动阵地。建设完善的阵地是保证活动长久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一是多方借力,拓展有形的活动阵地。各级团组织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将单位的文体中心、图书馆、网络室等作为青年思想引导工作的固定活动阵地,为青年读书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二是利用新兴媒体,拓展数字化的活动阵地。着力建设青年网校,设置政治理论、团务知识、好书推荐等栏目,打造了青年学习的“网络课堂”。积极采用青年感兴趣的QQ群、手机飞信、微博、电子刊物等时尚流行形式,建立与青年间更加轻松活跃的交流联系平台。三是灵活思路,拓展流动性的活动阵地。见缝插针地抢占青年宣传教育阵地是公司各级团组织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灵活、有效的工作经验。

2.不断完善活动信息系统。认真收集、整理、传递、处理和运用相关工作信息,能够促进引导工作信息上下畅通、工作开展科学合理。一是有效利用网络的便捷优势。油田部分单位地理位置分布广,青年不便于经常性集中,网络快捷和及时的信息传输优势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舆情分析系统”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实现了青年舆情分析的录入、回复、总结、分析、上报等全过程网上动态管理,开辟了青年信息管理的新途径。二是建立定期的信息沟通渠道。公司团委规定,各单位团委每年分半年和年底两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成《青年思想动态报告》,并报送至公司团委,系统地总结和分析本单位近期青年思想的特点和变化。三是加强直接交流的信息沟通力度。充分发挥“面对面”座谈、“一对一”访谈等直接交流方式的深入性和互动性的特点,深挖青年思想问题和困惑产生的根源及其形成逻辑,有助于向青年做出有针对性的解答,从而提高引导工作对青年的说服力。

3.不断总结提高。挖掘、推广先进经验做法是提升公司整体青年引导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一是大力挖掘总结优秀工作案例。公司各级团组织在分类引导工作中摸索总结出了大量优秀的典型工作案例,对基层开展引导工作实践具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公司团委将这些工作案例进行了统一的整理和完善,并汇编成册。二是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经验。以经验交流会、现场交流活动等形式将这些优秀工作案例在公司各级团组织中进行推广,指导各级团组织学习、运用好这些先进典型经验,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本单位引导青年工作水平。三是鼓励活动不断出新。通过开展优秀工作方案征集、最佳团日活动评选等活动,不断地继续收集好的工作方法和创意,鼓励各级团组织勇于创新和完善,保持青年引导工作的活力。

在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油田公司分类引导青年工作开展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认识到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也是常干常新的一项工作,需要长期努力、不断创新,公司团委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探索更加适合青年特点、更加切实有效的引导载体,扎实落实共青团组织引导青年的基本职能。

参考文献:

[1]王维,李勤.分类引导青年工作体系研究——基于江南大学团委“青春导航行动”工作体系的实践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42-45.

分类引导青年优秀工作案例 篇4

兰州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唱响红色主旋律

推动变革促发展”红歌赛暨首届

青年歌手大赛圆满结束

一、理论依据

红歌的唱响,是对祖国的赞扬和歌颂,其合唱活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是科学发展观用于指导广大职工思想文化提升的科学实践。红歌合唱活动,传承了革命理想,改善、提升了广大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有效地促进和发展文明和谐企业的氛围。红歌合唱活动在形式上丰富了学习党的活动方式,用唱红歌的方式将心向党的思想深入到兰州九州通人的心中,其效果更独特。

二、活动创意

为了提高党的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兰州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党支部、团支部在充分调研分析后,积极创新 党的思想教育形式,丰富活动内涵,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教育阵地作用,努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在司职工。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兰州九州通业务拓展以及公司职工年龄结构的年青化,建立健全企业文化以及丰富企业文化内涵成了一项重点工作,开展唱红歌暨首届青年歌手大赛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员工单一的工作生活,同时加强与巩固了广大青年员工的爱国思想。

三、活动背景

在党中央与各级党组织的有力号召与正确引导下,兰州九州通党支部于2011年7月圆满举办举办了兰州九州通首届红歌赛,不仅丰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更有力的推进了企业精神文明的建设,加强了党员、团员队伍的建设,提升了党团共建的机制。为了庆祝建团91周年暨几年五四运动93周年活动,经兰州九州通党支部与总经办研究决定,公司团支部于5月7日主办了兰州九州通“唱响红色主旋律

推动变革促发展”红歌赛暨首届青年歌手大赛。

四、基本做法

信息宣传:通过公司内部信息交流平台即时通以及公司文件群发此次活动开展的通知;

海报张贴:通过宣传栏、X展架等媒介,对此次活动的意义、内容等进行张贴、悬挂宣传;

组织报名:公司各部门根据参赛要求报送参赛选手及曲目,自行准备伴奏; 初赛:初赛由各部门自行组织实施;

决赛:决赛由公司团支部主办,设评为九人,满分9分; 后期宣传:比赛活动结束后,通过公司网络新闻、行政简报、党支部简报、团支部简报等期刊刊登宣传,并报送安宁园区党工委、团工委等部门。

五、活动成效

红歌是一面旗帜,红曲是一把号角。一曲雄壮、高昂的歌曲,可鼓舞我们的士气,激发我们的信心。气势磅礴、顿失滔滔、一泄千丈的《黄河颂》将现场的气氛顿时凝聚,《红旗飘飘》唱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一首首熟悉的红色旋律中,员工家属曹老先生的独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又一次唤醒了一段段不朽的红色记忆,同时唱出了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再现了军民鱼水情深的场景,弘扬了红军战争时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放声高歌,我们深情祝福,红色经典歌曲的旋律弥散在兰州九州通。《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在心中祝愿祖国越来越富强,甘肃越来越美好。

分类引导青年 篇5

邢某,男,1983年出生,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2007届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成绩优秀,曾担任学生干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保持优异成绩的同时注重培养各方面的能力。2007年,他通过努力在第七届中国职业模特大赛内蒙古赛区荣获冠军。2007年毕业后,他怀揣着年轻的梦想与激情参加了自治区西部志愿者的招募,最终通过考试,作为一名西部志愿者在呼市赛罕区法院服务一年。在此期间,他的个人能力和工作热情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2008年他又主动联系学校,积极报名参加了自治区“村官”考试,以较强的综合素质脱颖而出,担任呼和浩特土左旗白庙子乡刘家营村主任助理。从政是他自小的梦想,用行动来为人民办事是他最终的目标。于是,在这期间他便开始了边准备公务员考试边做村主任助理的生活。“村官计划”一年期满后,他又于2009年参加了自治区选调生考试,被录取。

引导目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基层就业观

关键点:大学生普遍认为基层就业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值相距甚远,而且条件艰苦、信息闭塞,跟大城市相比缺少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个人能力的发挥。

其基本逻辑:

1.去大城市发展是个人成功的标志,符合社会世俗的评价和父母的期望。

2.基层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较差,医疗、教育水平落后于大城市。

3.基层机会少,留在基层没有发展潜力。

4.到基层去是“大材小用”,不利于个人能力的发挥。

针对关键点的具体引导思路:

1.转变观念,选择基层更易取得成功

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认为去大城市发展是个人成功的标志,符合社会世俗的评价和父母的期望。具体表现为一些农村的毕业生,他们想通过上大学这条捷径,改变原有的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态,而不想再回到原来的穷乡僻壤,认为成功就是能在大城市当白领。而一些城市的毕业生,他们早就己经熟悉了城市的生活,患着“城市依赖症”。而且这种“依赖症”很早就已有之,在城市就不了业就转去考研,或者低工资就业也不肯去基层。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是个人价值的最大发挥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成功与城市、基层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毕业生在基层踏实工作取得业绩要比在大城市一无所成更有成就感。

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通过自身经历证明了当年去基层就业的选择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内蒙古大学原人文学院(现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6届本科毕业生吕晨光。毕业前曾在新华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实习,成绩优秀拟被录用,但他毕业后毅然选择到基层工作,2006年8月作为组织部选调生奔赴呼伦贝尔。现任内蒙古党委统战部秘书。

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不仅会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更符合社会价值的要求。从长远看,毕业生选择基层更易取得成功。

2.西部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基层状况不断改善

有些毕业生认为基层社会保障与工作环境等各方面条件与大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基层工作艰苦。首先,所谓的艰苦,都是相对来说的,在城市就不苦了吗?不但苦,而且还可能面临入不敷出、为了肚子和房子而发愁的局面。而在基层,情况就宽松了许多。

我们承认,基层总体上的生活条件与大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逐渐加大了对基层建设的投入力度。在西部大开发即将继续推进的10年中,基层的各项基础设施也随之不断完善,许多基层已经一改从前艰苦落后的面貌。国家实行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和九年义务教育促进了基层、农村的医疗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谈到大家最关心的待遇问题,在基层工作国,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与城市持平甚至高于城市。而且相对于大城市“亚健康”、“城市病”而言,基层人口较少、开发较晚,因而城市污染小、有利于健康,更适合居住。

3.就业优惠政策,使大学生在基层发展机会更多 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国家对基层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许多大政方针都逐渐倾向于基层。具体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提出“三支一扶”“村官计划”“西部计划”“特岗教师”“民生工程”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根据内蒙古近期出台的政策,凡是到农牧区基层单位、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将获得薪酬或生活补

贴,并依照国家规定办理有关的社会保险。如果属公益性岗位,还将获得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同时,凡是到旗县以下农牧区基层单位就业且履行一定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将相应地享受学费、助学贷款代偿政策。此外,内蒙古还规定具有基层工作经历或参加基层服务项目期满的高校毕业生,报考行政事业单位岗位、研究生时也将优先录取。

在基层工作两三年之后,考公务员的机会也比应届毕业生多。锻炼自己的同时,为农村做出了贡献,何乐而不为?和大城市相比,基层的高学历人才并不是很多,容易被重视,承担的工作责任大,锻炼机会多,崭露头角相对比较容易。大学生想施展自己的才能应该选择基层,这里机会多、上升空间最大。

4.基层空间广阔,大学生能力和自身价值能充分发挥

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目前毕业生不愿去基层很大程度上受到毕业生自身观念的影响。很多毕业生认为到基层去是“大材小用”。因此,他们认为到基层去就业是屈就,需要他们放低姿态。

现如今,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屡见不鲜,实际上这只是就一线二线城市而言。大城市的人口容量已经接近饱和,就业、生活压力大,基层更适合发展。毕业生千军万马涌向城市的结果,是有的毕业生开出了“零起薪”的价码,有的为了解决户口而不惜放弃专业,还有的走上了并不适合自己的岗位。与之相对应的农村和基层,却表现出对人才的渴盼与热心。

基层有广阔的天地,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只要有想法,有干劲,就可以大胆地放开手脚去做。基层,民风淳朴、工作务实,易于养成个人良好的工作作风,磨砺自己的意志。随着整个社会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基层接收信息程度与大城市相比是一样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反哺农村,他们立足农村,深入基层,用知识、活力和观念,在服务基层中,发挥自我能力,找到了自己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引导路径、媒介:宣传与实践相结合1.宣传方面包括举办国家对基层就业的政策宣讲,邀请基层就业的成功典型做报告,利用网络、报刊、短信平台等多种媒介让广大学生了解相关政策并与相关人士面对面交流。

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篇6

省、市委组织部决定在X县开展党员分类管理试点,探索县域各领域党员队伍管理办法。为认真做好我县综合试点工作,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党章以及《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条例》等党内法规为准绳,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聚焦重点领域,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党员分类管理办法,不断增强党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实现对党员思想教育有深度,日常管理有精度,组织生活有高度,从严监督有硬度,关爱帮扶有温度,考核评价有力度,广大党员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六有四合格”目标。

开展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引导督促党员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问题导向,将查找和解决党员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贯穿始终,用心用力、立说立行,以解决问题的成果检验试点工作成效;要坚持务实管用,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的原则开展工作,力戒形式主义,防止加重基层负担;要坚持统筹推进,注重兼顾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党员分类管理的关联度、耦合性,形成点面结合、上下贯通、条块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主要任务

(一)依托党支部“五化”建设,以党支部为主体,以落实党员管理基本制度为具体抓手,把党员分类管理与党支部日常教育、服务、监督结合起来,把党员标准的普遍性要求和不同群体的具体化要求结合起来,把分领域管理和分群体管理结合起来,从学习教育、党性锻炼、“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支部主题党日、民主评议、组织关系转接、组织处置、交纳党费、激励关怀、发挥作用等方面,探索适合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党员的具体管理办法,不断提升党员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二)通过试点,创建一批切合实际、运行规范,现场可观摩、工作可复制、经验可推广的示范单位。

三、试点单位

在农村、社区、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有(集体)企业、学校、医院、两新组织等领域,共选取9个单位开展试点。具体试点单位如下:

农村:X村

社区:X社区。

机关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事业单位:县政务服务中心。

国有企业:县X公司。

学校:X县一中。

医院:县第一人民医院。

两新组织:X公司。

四、工作步骤

试点工作从20xx年3月开始,11月底完成,总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20xx年3月-4月上旬):

1.制定方案(20xx年3月)。深入开展调研摸底,初步确定试点单位,找出党员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分类建议和管理意见,综合调研情况,制定试点工作方案。

2.部署发动(20xx年4月上旬)。提请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审定试点工作方案,组织召开试点工作座谈会,对试点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二)组织实施(20xx年4月中旬至9月底):①试点单位深入调查摸底,开展组织关系排查,全面掌握党员的基本情况。重点是流出党员,要摸清其流入地点、务工单位、务工单位(或社区)负责人联系方式等,逐个建立信息档案台账;②单位根据实际,确定党员分类原则和标准,对党员进行合理分类。细化分类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③根据分类情况,优化组织设置,原则上党员人数15人以上的单位,都要根据党员类型分设党支部,建立党组织班子。农村、社区所属党支部书记,由村(社区)总支委员担任。④及时跟进发现、分析试点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收集党员意见建议,提出进一步完善党员分类管理的工作思路和办法举措,边试点边修正边评估,初步形成各领域党员分类管理的有效经验和办法。8—9月,结合运用前期工作经验,将试点经验在全县单位全面铺开,整体推进,形成面上经验。

(三)总结提升(20xx年10月):对党员分类管理工作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形成高质量的经验材料。

五、组织领导

成立X县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组织部部长任副组长,县委组织部负责试点工作的推动实施。

各试点单位均应成立试点工作机构,由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抽调骨干力量具体负责。每个试点单位,县委组织部都要明确一名干部负责跟踪指导。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工作推动。试点单位要按照工作任务,细化工作举措,明确工作职责,把握时间节点,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试点跟踪责任人,要做好试点实施的督促指导。

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总结 篇7

试点

扩大困境儿童救助范围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介绍,今年,房山区将启动儿童福利分类保障试点,试点核心探索构建“一普三分”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分类保障制度。一普即适度普惠制度,三分即分层次、分类型、分标准。

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试点经验是将儿童群体分为孤儿、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普通儿童4个层次,分层分类由当地政府给予不同的福利待遇。同时,坚持困境儿童优先,在制定政策规划、提供福利服务等方面,优先考虑困境儿童的利益和需求。具体来说,就是扩大儿童福利保障范围,重点围绕困境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进行分层、分类、排序和定位,进行政策项目设计和组织实施。

据了解,困境儿童主要是指重病、重残、流浪儿童,困境家庭儿童是指父母没有抚养能力、重残重病、被强制戒毒或长期服刑在押、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无法抚养等家庭的儿童。

“儿童福利救助类似于金字塔,以前的儿童救助主要针对金字塔的塔尖——福利院的弃婴、孤儿,但其实更多的孩子未能包括其中。”李红兵说,房山试点困境儿童救助,显示对儿童的救助已由塔尖开始扩展到下一层——更广大的困境儿童,“它对应着一个更加完善的、针对包括重病重残流浪儿童在内的基本儿童福利制度的建立”。

去年6月,南京2名女童因父亲服刑、母亲吸毒而无人照管,被发现时已活活饿死家中。此次房山的试点也意味着,南京幼童被饿死的惨剧或将不再出现。李红兵介绍,目前房山正在开展困境儿童的摸底调查,预计两年内完成摸底和制度设计,并将推行试点。

转变

城市家庭寄养将出标准

据了解,北京市农村家庭寄养从20世纪90年代推行至今,已近20年,曾被民政部称为“北京模式”在全国推广。

李红兵介绍,当时儿童福利院的床位数不能满足孤儿的养育需求,农村家庭寄养的出现,缓解了机构的压力,也为孩子的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5月初,民政部就《家庭寄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寄养家庭寄养儿童不得超过2人,且无未满6周岁儿童,对寄养家庭的人均住房面积、人均收入水平、健康条件及家庭关系等均进行了详细规定。

李红兵表示,该意见里吸纳了北京家庭寄养的一些经验,也明确了北京家庭寄养的方向。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孤儿传统的重养已经向重育转变,而且是着重孩子全面的教育发展,这也就使得家庭寄养需要调整。”李红兵说,今后,家庭寄养将由农村向城市转化,城市寄养家庭的自身要求、经济状况、家长受教育程度等相关标准都会有所提高,目前针对城市家庭寄养的具体标准正在制定中。

据了解,从2009年起,北京市寄养在农村的孤儿已开始陆续被接回儿童福利院,并根据成年孤儿安置政策进行了安置。到目前,已有143名成年孤儿获得安置。

不过,对于城市家庭寄养何时开始推行,民政部门并未给出具体的时间表。

李红兵同时表示,收养是孤儿养育的最好方式,这种方式可使得孩子更早地回归家庭,享受到亲情的温暖,今后民政部门也将采取措施,鼓励和推进家庭寄养转为收养。

不足

设施欠缺,护理人员不足

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的儿童福利政策尚不完善,儿童养育模式也需要探索革新和规范。

目前,各区县的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滞后,配套设施普遍欠缺,服务功能单一,部分区县尚未建立独立运作的儿童福利机构,未列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未解决其独立的事业单位法人身份和基本人员编制。

最重要的是,儿童福利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孤残儿童护理员配置比例偏低,特教人员、社工以及康复、医护人员缺乏。

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李邵纯说,目前全市儿童福利机构一线的儿童护理员有200名左右,护理员和孤残儿童的比例基本在1:10左右,相当于一个护理员要照顾10个孤残儿童。而按照发达国家的相关测算,这个比例应该在1:3至1:5才是最合适的。

李邵纯说,儿童护理队伍的整体薪酬待遇偏低,也导致了护理员的流动性大,这个队伍如何稳定、薪酬上升机制、晋升机制等是民政部门目前正在研究的。

此外,北京市已率先开展了儿童护理员培训班,并开办了儿童福利院院长和管理员培训班,提升一线队伍的素质。

探访

房山首创“类家庭”式养育

今年新建成的房山区儿童福利院成立爱心基地,为社会力量参与、捐赠儿童福利工作搭建平台。而该福利院最大的创新在于创新了儿童集中养育方式,“我们尽最大可能给予孩子家庭的温暖,在福利院里设立了‘类家庭式的儿童养护模式”。

据了解,房山儿童福利院位于房山青龙湖镇豆各庄村,总建筑面积4083平方米,建筑主体为3层,总床位数100张。内设残疾儿童养育中心、特殊教育中心、康复中心和医疗中心等,达到区县级儿童福利机构一流水平。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传统的福利院不同,该院内在儿童居住区内按照普通家庭的格局,在楼内划分了客厅、卧室、学习室、游戏室等,而客厅的布置包括沙发、电视、绿色植物等等,茶几上还有各种水果、零食。

房山儿童福利院院长耿红梅介绍,福利院共有60多个孩子,98%以上是重残重病儿童,除去脑瘫孩子、婴儿外,福利院将正在上学以及有认知能力的18个孩子,分到了3个大家庭里,“每个家庭有一个男职工和一个女职工,担任爸爸妈妈的身份,孩子们则以兄弟姐妹相称”。

据了解,这个家庭尽可能按普通家庭孩子的成长方式来照顾孩子,“每天晚上爸爸妈妈会辅导功课,周末带他们去超市、逛街,节假日会去旅游、采摘等等”。

同时,“家长”们也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让孩子自己收拾卧室等。

耿红梅说,通过这种“类家庭”的养育方式,将可让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情感发育,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北京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这种“类家庭”养育模式也将在其他儿童福利机构进行尝试,对于集中养育的孤儿们来说,“‘类家庭养育今后会是主推的方向”。

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总结 篇8

按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2022年城乡建设品质提升项目及重点工作部署的要求,我镇已确定为试点乡镇。现按照省、市、区出台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相关内容要求,特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重要载体,按照“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因地制宜、长效管理”的基本原则,着力构造“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建立健全“源头分类、减量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努力打造绿色乡村。

二、工作目标

2022年,要做到生活垃圾分类“六个有”(即有县乡工作机制、有宣传发动、有有机垃圾处理设备或设施、有资金保障、有减量成效、有县乡级现场会总结推广),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要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屋建设、分类收运车辆采购、分类桶采购等,并按照实际情况建设乡镇厨余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实现我镇垃圾分类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2年1月-2022年3月)。

我镇成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垃圾分类具体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垃圾分类相关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由镇人居办、分类办、共建办、联合各村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讲,组织干部、各村村千部、村民代表及保洁员代表参与学习;印发告知信和指导手册并发放给村民、悬挂宣传标语、村利用大喇叭及LED屏幕、广场公共宣传栏张贴垃圾分类海报等进行宣传。

(二)全面实施阶段(2022年4月-2022年10月)

在6月份之前完成垃圾分类桶、垃圾分类收运车辆采购,收运车辆必须按照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4种收运体系配备4种不同类别的车辆,统一喷涂规范、清晰的标志和标识,明示所承运的生活垃圾种类,做到标识清晰、分类收运,避免混装。10月份之前完成垃圾分类屋的建设使用,每个村根据实际需要至少配备1座以上分类屋。我镇人民政府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妇女委员会作用,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模范作用,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各项工作落实。

(三)考核巩固阶段(2022年11月-2022年12月)

对各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全面验收,认真总结分析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梳理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我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一项有效措施,是一项环保工程、民生工程。要加快成立领导小组,落实经费保障,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列入重点工作内容。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加强管理,落实责任。

制定严格管理考核办法,形成“条块联动、齐抓共管、协调有序、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机制,按照户数划分网格管理,由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带头负责各网格内的垃圾分类工作。

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总结 篇9

根据《关于继续推进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试点工作的通知》 和《关于开展河南省农村信用示范户试点工作的通知》(豫青联 字 【 2011】 9号 文件的的精神, 2011年, 许昌中支团委按照 “重 点示范、全面推进”的原则,积极与团市委、调查统计科沟通合 作, 共同推动许昌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试点工作的开展, 实现了 政团银农携手共进, 推进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扩大了农村青年 创业小额贷款的的覆盖面, 提升了农村青年的创业意识, 赢得了 较好的社会影响。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整体合力

作为河南省 4个市级试点单位之一的许昌市, 为保障农村青 年信用示范户试点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 许昌中支成立了工会主 任李飞、副行长徐庆炜任组长、各县(市支行、宣传群工部、调查统计科为成员的许昌市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试点工作领导 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活动方案的制定,合作机 构之间的沟通协调、青年信用示范户的评定等具体工作事宜 2011年 3月份,许昌中支又积极与团市委沟通协调,就试 点工作方案进行了商讨, 制定了 《许昌市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试 点工作方案》 ,进一步明确了试点内容、评价标准和工作要求。(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1、搭建合作平台,推进工作进程。一是 3月中旬召开了农 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试点工作座谈会, 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 署, 明确了示范户工作中各方的职责分工和工作边界。二是 5月 12日,召开了第二季度金融机构行长联席会议,对试点工作上 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梳理、总结, 并下一步的工作做了重要部署, 助推了许昌农村青年示范户试点工作的开展。三是 5月 28日召 开了许昌市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推进大会, 对金融知识宣传、优 惠政策争取等情况做了总结, 并对下一步支持农村青年信用示范 户的优惠政策和相关举措进行布置。

2、加强宣传力度, 营造舆论氛围。一是 3月 22日开展了 “金 融知识下乡”活动,走入乡镇,深入田间,通过发放金融知识宣 传手册, 现场讲解答疑等形式, 对农村青年开展了小额贷款知识 和诚信意识教育。二是中支团委联合长葛市支行, 积极与长葛大 周镇青山金汇公司沟通联系,在该公司设立了青年创业示范基 地,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了学习、借鉴、实践的阵地。三是 6月 10日,徐庆炜副行长通过广播电台宣传了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 试点工作,并耐心解答听众的问题,扩大了试点工作的影响面。

3、进行信息采集,筛选典型示范。按照“自愿申请,严格 审批”的原则,共受理禹州市申请 760户,长葛市 469户,许昌 县 199户,鄢陵县 400户,襄城县 375户。各县支行团支部联合 当地县团委对申请户进行了调查摸底、信息采集, 并进行了信用 评级。最终共筛选出 370户作为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截至 6月 10日,对符合条件的青年信用农户核定贷款限额 4820万元,发 放贷款 346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农村青年创业。

4、争取利率优惠,调动创业热情。首先是简化贷款手续。对信用示范户 5万元以上的可简化审批程序, 且 3日内完贷款审 批手续。二是推行优惠贷款利率。在准贷款利率的基础上,对 36户五星级信用示范户贷款利率最多上浮 20%, 其他五星级以下 的示范户利率优惠均在 5%左右。

二、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金融机构认为“农村青 年信用示范户” 创建是形象工程, 因此从创建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另外,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对 青年信用户给予支持力度和利率优惠力度不大,积极性不高。

2、信用动态评价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对农村青年信用示范 户的确定需要全程跟踪了解机制, 及时掌握情况, 因此需要对农 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实行动态管理。但是由于机制不健全, 对青年 的信用变动情况掌握起来难度较大。

3、信息共享机制亟待健全。现有的征信系统没有农村青年 信用信息采集接口, 共享信用信息的软件系统缺失, 因此耗费大 量人力、物力采集到的信息却不能得到金融机构广泛应用, 使农 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试点工作得不到更大金融企业的认可和

扶持。

4、创建工作推广存在一定难度。由于一些生产经营规模较 大,资信状况好的农户,已经得到了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他们 对争当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不十分感兴趣。而且青年农户对创建 工作的消极态度,也直接影响了创建工作的推广。

5、评价标准有待进一步细化。已出台的评价标准过于宽泛, 不能覆盖合作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的方方面面, 一些内容可能与金 融机构的评价标准相抵触。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继续加大对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 积极与政府部门协调, 出台鼓励金融机构支持青年信用示范户试 点工作的措施, 提高金融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增强 开展农村青年信用贷款的主动性。

二是建立党政团银的联动机制, 及时了解掌握信用状况, 对 先行符合, 后期不符合标准的取消信用示范户称号, 强化农村青 年的守信意识。

三是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上级行应尽快开发一套能供全 部金融机构共享信息的软件,及时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加载更 新,提高农村青年信用信息的采用率。

四是积极与当地县团委沟通,深入镇、村,广泛开展诚信意 识教育, 积极为有创业潜力的青年推荐创业项目, 提供创业信息 技术支持, 从而挖掘优质农村青年客户, 以便及时给予信贷扶持。五是建议将评价标准进一步细化, 将评价标准与金融机构相 衔接, 具体操作由合作金融机构负责实施。同时鼓励多方金融机 构参与扶持,有了竞争,青年才会更多收益。

分类引导 分层推进 篇10

[关键词]高中物理 师生互动 分层推进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60060

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这就说明在物理课堂上仅仅让教师灌输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它要求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而互动教学模式的出现正顺应了这样的要求。那么在物理课堂上师生之间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互动模式呢?每一个行为主体都应该有哪些行动呢?这些都是每一个从教人员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兴趣引导,联系生活

不管是在日常交流中,还是在学习过程中,当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共同话题时才会有互动的可能,尤其是教师作为高中物理课堂的引导者,当其呈现出来的话题或者是问题情景,是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时,就会引起大家的关注,学生们才会愿意就该教学内容展开思考,从而为教学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物理教师的启发,就是要尽可能地在互动教学中呈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其中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建立起物理教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师生互动的教学习惯!

以苏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为例,在该版本的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是和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的,同时这些内容也都是高中生感兴趣的,比如说在《制冷机》这一章中,制冷这种现象在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电冰箱以及空调等都是应用制冷原理的实例。作为物理教师,我曾经进行相应的调查,发现学生对生活中的制冷现象比较感兴趣,于是就决定在本节课上导入这样的实验,通过模拟实验,学生明白了生活中的制冷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同时对空调和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小组互动,分类引导

面对同样的教学任务,如果教师放手给学生去做,那么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难,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分组,让各学习小组根据任务的步骤来完成,如此一来既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提升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程度,更能够让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多。在此过程中,如果是一些难度不高的环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但如果是一些有难度的内容,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指导,同时学生在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之后,要向教师反馈,因此形成互动,提升互动的效率!

以苏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电磁感应》教学为例,本章主要学习电磁感应现象。作为物理教师,在讲解了电磁感应理论知识之后,接下来的课堂内容就需要学生发挥作用了,我的做法是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成员需要完成不同的事情,比如说,有的成员需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些电磁感应现象,或者是找到一些电磁感应的材料,而有的成员则是负责本小组的实验演示,通常这一部分是由平时物理成绩较好的同学完成,而一部分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则负责记录实验现象,最后整个小组向教师汇报本组的活动,教师再根据实验记录和器材等进行评价,肯定小组的成绩,指出应该改进的地方。如此一来,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实验完成得很快,大家也能够从真正的动手操作中学习知识。

三、注重交流,分层推进

高中物理课堂上的互动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交流,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包括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面对同样的物理课堂,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同,学情不同,那么对于新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此时的解惑任务不仅是教师的,也是程度较好的学生应该承担起来的,因为帮助他人解惑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锻炼,可以让自己回顾之前学习的知识。

以苏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交变电流》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我对班级的学情十分关注,由于该章节本身的难度较高,所以我会有选择地开展互动教学,在教学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时,我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要作用,在做了基本引导之后,由学生来完成描述的工作,而对于变压器和电能的输送这样的内容,则主要是我来负责相关的讲解,当然,由于该知识内容和原来的知识有一定联系,所以我会设置几个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的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知识灌输,那么就会让学生失去很多学习带来的乐趣,而师生互动教学中为学生分配了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就自己的任务发挥潜能,于是学习不再是单方向的枯燥传播,而是变成了教学相长的过程,因此整个物理课堂会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

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总结 篇11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思想引导工作总结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辅助,是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青年引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引导青年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信息学院团委在近几年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始终坚持以“育人”为落脚点,把努力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院科研学术氛围作为工作要点,通过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不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综合素质。

学院团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SRPIP学生科研立项工作,协助办好ACM程序设计实训基地、电子设计实训基地和嵌入式系统实训基地等三个学生课外实践实训基地,积极组织实施第二课堂学分化政策,探索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全方位素质拓展计划,不断拓展学院第二课堂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平台。

一、拓科研基地,搭建学生实验创新平台

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信息学院团委积极参与构建学生程序设计实验实训基地、电子设计竞赛学生实训基地等学生创新实验平台和学生实践实训基地,为学生各类科研试验提供,积极为学生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课外科研训练、创新活动等提供服务。

信息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成立于2002年5月。经过9年的建设与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心拥有电工电子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技术实验室、电子设计实验室、通信与网络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计算机系统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现代数字技术实验室、射频实验室、现代检测技术实验室、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室、优化和控制方法及应用实验室和软件工程实验室共13个实验室。信息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是面向全院学生的电子、电气信息类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及工程训练的重要基地。实验中心通过整合校内实验室资源和校外资源,努力建成“理念先进,管理科学、队伍合理、设备精良、资源共享、质量上乘、特色明显、开放服务”的现代化实验中心。

这些都为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条件,也为学院团委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找到了有利的抓手。

二、立活动载体,引导学生参与科研竞赛

(1)立足于大学生科研实践创新项目(简称SRPIP),鼓励学生科研创新 大学生科研实践创新项目(Student Research Practice Innovation Program,简称SRPIP)是信息学院加强本科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该项目依托学院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师资力量,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立项,给予一定科研经费的资助,为本科生提供科研实践的途径和平台。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人才优势,因才实教,提高效率;在学院内形成较为浓厚的学生学术研究氛围,营造良好的学风院风。

另外,SRPIP给学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使其尽早进入各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当然,在科研训练的同时,也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院专门成立SRPIP领导小组、SRPIP工作小组以及SRPIP评审委员会,负责项目日常管理,保证SRPIP项目的水平和质量,负责立项审批和结题验收。

为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引导青年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信息学院团委积极承担了“大学生科研实践创新项目(SRPIP)”的组织工作,并力争学院党政的支持和广大教师的热情参与。SRPIP作为信息学院一项重要的科研工作,院领导始终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动员、组织学生参加,锻炼其实践能力。今年,我院学生共有283项院级立项项目、11项省级立项项目。

(2)引导学生参加专业学习,各类学科竞赛结硕果

学院团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ACM比赛、软件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在各种国际、国内学科竞赛中,信息学院学生捷报连连,久之形成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强烈的科研创新意识,也激发了学院学生的学术科研兴趣。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各类ACM比赛中共获得亚洲奖3项,国家级奖1项,省级奖7项;软件设计大赛获得国家级奖6项,省级奖24项;电子设计竞赛获得省级奖5项;数学建模比赛获得国际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参赛奖6项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5项,浙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全国飞思卡尔智能汽车比赛,获得华东赛区比赛三等奖4项,优秀奖1项,参赛奖1项;宁波市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大赛,获得二等奖2项。

另外还有学生在专业期刊中发表学术性论文共9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EI收录论文3篇。

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来自学院党政领导的支持,专业导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学院团委的精心组织和引导,而喜人的成绩又大大增强了团组织在青年大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三、建梯度优势,团委、导师、学生三方结合

团委、导师、学生三方结合的工作模式,为学生的科研创新带来了强有力的推动。通过团委、导师、学生三方结合的引导模式,旨在充分发挥学院团委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基层组织的育人和服务功能,提高师生的责任意识,使学院科研工作与大学生专业培养和创新创业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全员育人的新机制。

团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训及科研类竞赛,如SRPIP、挑战杯等等,为学生提供最切实的讯息和帮助;而导师在学生科研实训及竞赛中时刻发挥着积极引导的作为,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自身发展与专业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固专业社团,丰富学生科研第二课堂

信息学院团委十分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在学院团委的指导下,社团联合会以繁荣校园文化,打造精品社团和精品活动,服务于大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全面拓展学生素质为己任,通过科学的管理,真诚的服务和正确的引导,真正地服务社团,发展社团,繁荣社团,使社团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以“建设学术性社团”为主要方向,包括去年10月成立的“金山软件俱乐部”在内,学院现有4个专业学术性社团。由学院社团联合会牵头,定期开展社团与社团之间,社团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全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专业社团在促进学生专业学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学院而言,社团活动内容与学校的常规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能增强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在工作室使用、实训基地实践等方面愿意为社团提供方便。对于学生而言,在参加专业社团后必须参与其组织的各项专业活动,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学习压力和动力。对于教师而言,他们能迅速组织到专业成绩优良的学生共同策划、组织或参与社会活动,有助于完成自己的科研项目。如学院开展的网页设计大赛等的科研类竞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也为各类科研项目的开展选拔了较多的人才。

五、全保障机制,加强学生科研工作领导

学生科研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需要教学、学科科研、师资队伍、学生工作等多方面协作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1)院领导专人负责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六大专业研究所共同落实 为使学生科研工作得到更好地落实,学院领导马修水副院长专门负责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信息学院共有六个专业研究所,对学生科研工作的政策制定和督促落实等工作负责。各研究所要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建立各类科研项目组织以及成果的选拔和培育。制定相应政策调动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一直科研水平高、创新意识强、实践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生科研指导教师队伍,为学生科研活动提供及时、全程、专业的指导。

(3)开辟科研专项经费,积极构建各类学生科研竞赛平台

为激励学生开展科研创新,学院特别建立科研鼓励机制,开设科研创新奖学金。如SRPIP项目作为学院科研的重要工作,学院始终给予最大物质支持,每支队伍的资助额度视学生立项申报数量及质量而定,重点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为500元,一般项目每项资助额度为300元,需要较大经费资助的重点项目经核实,报SRPIP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适当追加资助。另外,对于评审优秀的项目(不超过总项目的20%)给予一定的经费奖励。

上一篇:防地震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总结下一篇:建筑扬尘治理方案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