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心得体会 篇1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心得体会
利用寒假时间,我们完成了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并且开学后在一起进行讨论总结。通过这次调查、讨论与总结,让我了解到了大学生关于法律意思的认识和看法,也让我自己真正学到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更让我明白了团队工作的乐趣。
我们小组每个人都有固定的分工,这个同学负责调查,那个同学负责记录,另一个同学负责查找资料。我们每个人都积极的去做自己的工作。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都通过这次调查得到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我了解到了许多如何高效的搜查资料的方法,也让我在使用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的能力上获得了提高。
我们通过具体采访大街上和网络上的青少年,通过询问他们一些关于法律知识的问题,来获得他们对于法律的认识度。我认为这次调查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为当代大学生敲响了警钟。法律就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体现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中,现在我们都是成年人,我们需要对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负责,需要对我们自己的行为负责。中央12台的法制节目讲述的忏悔录中,不乏一些与我们同龄的人。他们法律意识淡薄,犯了法认为和在学校犯了错一样会被原谅,殊不知自己已经走向地狱的深渊。
所以通过这次调查启示我们每个人在大学中不仅要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习法律方面的知识。学习法律不仅可以保护我们自己的权利不被侵犯,也可以用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希望学校社会在对于法律的宣传上力度还要在加大,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我们国家、社会、个人的责任,刻不容缓。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心得体会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问卷编制,问卷调查
1引言
法律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精神支持,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份子, 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主力军, 应当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
尽管对法律意识的理解和研究角度不同, 但是法律社会学界对于法律意识有些看法是一致的。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一般认为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一定阶级的法律观点的总和。第二:法律意识是对于法律意识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中间环节。第三:法律意识是一种心理现象, 强调人们对法律现象的心理感受[1,2,3,4,5]。
目前, 研究者们对公民法律意识问题越来越重视, 进行了许多实证研究。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未来中国法制建设的主力军, 其法律意识的建立对中国在未来社会是否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了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影响因素, 有利于开展法制教育。通过编制问卷对大学生开展调查, 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本研究以“公民意识”课题组针对大学生开展的“社会态度调查问卷”的数据为基础。本文数据来源于此次抽样调查问卷中与法律意识相关的内容。
2 方法
2.1 被试
为了考察问卷结构的合理性和项目的适宜性, 本研究首先对编制的问卷进行了预测, 然后再进行正式测试。
预测被试为天津某高校在校学生220人, 共回收问卷210份, 删除无效问卷后, 最终有效问卷为200份。其中男性75人, 女性125人, 年龄在19-27岁之间。
用于正式测试的被试为重新选择的天津某高校在校学生310人, 回收有效问卷301份, 年龄在19-27岁之间。为研究影响法律意识的因素, 我们考察了被试的性别、文理科、消费水平。其中, 按照被试的月消费金额将被试的消费水平分为两个水平。将月消费金额超过1000 (不包括1000) 的大学生定义为高额消费群体, 对应高消费水平;将月消费金额小于600 (不包括600) 的大学生定义为低额消费群体, 对应低消费水平。由于消费水平属于隐私内容, 部分被试在填写问卷时没有对该部分作答, 本文仅采用进行作答的被试进行分析, 采用定义的标准对数据进行筛选后, 有效问卷109份。
经过统计, 用于正式测试的被试基本情况如下, 男性68人, 女性233人;文科151人, 理科150人;高消费水平群体50人, 低消费水平群体59人。
2.2 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法律意识问卷, 隶属于自编公民意识问卷的一部分。自编的公民意识问卷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主体意识问卷, 第二部分为法律意识问卷, 第三部分为公德意识问卷, 第四部分为公平意识问卷, 第五部分为参与意识问卷, 第六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包括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文理科、居住地等。本研究仅就法律意识问卷进行分析。
正式的法律意识问卷包括三个维度, 分别是法律常识, 法律尊严和情法冲突。采用Likert5点量表进行评定, 1代表“非常不符合”, 2代表“不符合”, 3代表“不知道”, 4代表“符合”, 5代表“非常符合”。其中, 法律常识维度得分越高, 代表该被试越熟悉法律条文, 对法律现象的理解越深刻。
2.3 研究程序
2.3.1 测量题目的收集与编制
通过分析及文献回顾, 在查阅文献综述和相关期刊的基础上, 参考专家意见, 收集和编写初始的问卷题目。
基于理论构想, 经过仔细的分析筛选, 初步制定了一份包含26个题目的法律意识问卷。
2.3.2 预测问卷的施测
预测问卷采用纸笔测试,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问卷当场回收, 因为法律问卷属于公民意识问卷的一部分, 在进行测试时, 被试需完成所有题目, 所以测试时间大约为30分钟。
2.3.3 正式问卷的施测
正式施测采用最终版本的公民意识问卷。采用纸笔测试,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问卷当场回收, 在进行测试时, 被试同样需要完成公民意识问卷的所有题目, 所有测试时间大约为15分钟。
3 结果
3.1 量表修订结果
3.1.1 项目分析
对所选的26个题目进行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后删除2、6、10、12、14、15、17、21、22、26, 保留13个题目。
3.1.2 效度分析
(1) 结构效度。对本问卷选择的13个题目进行Bartlet检验, 结果显著, x2=1000.01, p<0.001, 并且KMO=0.815, 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萃取因子, 发现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有3个, 可以解释总变异的54.47%, 结果见表1。进一步通过观察碎石图发现, 三因子结构表比较合理, 故此抽取3个因子。
其中因素1包括19、20、23、24、25, 共5道题目。因素2包括3、8、9、11, 共4道题目。因素3包括1、13、16、18, 共4道题目。根据理论假设, 因子1命名为“法律知识”, 因素2命名为“法律尊严”, 因素3命名为“情法冲突”。因素分析的结果符合本研究的理论构想, 说明该问卷有较为理想的结构效度。
(2) 内容效度。为了检验问卷是否有效, 本调查采用内容效度进行检验。问卷成型后, 请几位专家学者对问卷进行了评定, 评定结果认为该问卷能够反映对应三个因素的所要测量的内容, 题目的代表性较强。
3.1.3 信度分析
为了检验问卷是否可靠, 本研究对剩余的13个题目进行了信度分析, 结果显示本问卷中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783, 三个维度的Cronbachα分别为0.821、0.667、0.640。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各因素的信度达到心理测量学可接受的标准。
3.2 问卷调查结果
3.2.1 大学生法律意识总体水平现状
对被试在法律意识各维度的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 将各维度得分的平均值与理论中值 (即3分) 做差异检验, 结果如表2: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 以下类同。
由上表可知, 相较法律尊严和情法冲突得分而言, 法律知识得分较低。新时期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以下特点。 (1) 大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法律知识了解的不全, 理解的不深; (2) 大学生的尊法意识较强、认同法律。 (3) 大学生在情法冲突维度上的得分处于中等水平。
3.2.2 大学生法律意识性别差异分析
大学生不同性别在法律意识三个维度上的平均数差异检验见表3。
可见, 在法律尊严和情法冲突两个维度上, 女性大学生的得分均比男性大学生高, t检验的结果表明, 男女大学生在这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在法律知识维度上, 两者的得分均在中值以下。男、女大学生在法律知识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情法冲突维度上, 男大学生的得分在中值以下, 女大学生的得分在中值以上。女大学生情法冲突得分更高。在法律知识维度上, 男女大学生的差异不显著。
3.2.3 大学生法律意识文理科差异分析
大学生文理科在法律意识三个维度的差异分析见表4。
不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非常尊重法律、认同法律, 两者在情法冲突维度上也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文科生的法律知识比理科生的法律知识得分高, 两者差异显著, 虽然两者都在中值以下, 说明不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都有欠缺。
3.2.4 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消费水平的关系
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消费水平的关系见表5。
无论高消费群体还是低消费群体, 在尊法意识上都具有相对较高水平, 表现为尊重法律、认同法律。但是, 在法律知识维度上, 低消费群体比高消费群体得分更高, 表现为对法律知识更为熟悉, 但两者得分都在理论中值以下, 说明他们对法律现象的理解也许仅停留在条文上, 缺乏深刻性。
除此之外, 本调查还对其他人口学变量进行分析, 结果在是否独生子女、居住地等因素上法律意识各维度得分的差异不显著。
4 讨论
大学生法律意识问卷经过项目分析和信度、效度分析, 问卷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指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新时期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尊法意识, 相信法律, 尊重法律, 知道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大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并不深刻, 这说明高等院校在法律教育和普法上尚有一定的欠缺, 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在面对情法冲突时, 不能预期其可能的反应。所以很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即当守法行为和个人利益冲突时, 很有可能会选择个人利益。
男女大学生在法律意识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尊法意识和情法冲突上。女性大学生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比男性高。本研究认为, 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要求更为苛刻, 对于女性也有较多的限制, 要求女性文静、听话、遵守规则。而对于男性, 则更多地进行鼓励, 对他们的要求和限制较少。
以往有研究调查显示, 学科差异、学历高低都对法律意识有一定的影响。相比较其他专业而言, 人文社科专业大学生法律意识更强。本研究也显示出了同样的趋势。不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非常尊重法律, 认同法律, 两者在情法冲突维度也没有显著差异。但文科生比理科生在法律知识维度上得分要高, 差异显著。值得注意的是, 文、理科生在法律知识维度的得分都低于中值,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在法律教育上存在欠缺, 值得反思。
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一般认为, 来自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大学生其法律意识也会较高。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综合获得的, 来自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大学生往往更早、更多地接触社会, 承担责任义务, 为家庭分忧。因而他们很早就学会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在法律意识得分上要比高消费群体更高。
根据大学生法律意识总体以及差异分析, 我们看到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应该引起广泛的重视。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加强法律宣传和法律教育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葛敏. (2013) .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研究.前沿.2, 67-68.
[2]韩大元, 洪英, 张宇飞. (2009) .中国社会变革与公务员法律意识——以公务员法律意识问卷调查的分析为中心.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22-35.
[3]李步云. (1992) .法律意识的本原.学科专论, 6, 51-56.
[4]赖经洪, 程术兵, 黄河. (2013)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培养路径分析.高等教育研究.1, 47-50.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研究 篇3
关键词: 安顺学院 大学生 法律意识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笔者发现大学生法律意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拥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是更好地懂法、守法、用法及肩负起法治社会建设重担的前提。
一、法律意识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是公民尊重、维护和执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遵纪守法的行为,是在一定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因此,具备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积极维护法律尊严的前提。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对法律及现象规律的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的反应,与此同时,它是对法及其现象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在体现。大学生作为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然要培育其正确的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遵纪守法、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做尊法、学法、懂法、用法的好公民。
二、安顺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情况调查
笔者在安顺学院针对法律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是否关注和重视法制建设、对关乎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有无明确的认知及学院学生对实际法律问题运用情况,对学校大一、大二、大三的部分学生进行了一系列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水平不高、缺乏基本法律基础知识、法治观念淡薄的问题。
调查显示,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关注度不够。例如,了解我国法制宣传日为每年12月4日的学生仅占调查比例的25.11%。大部分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部门法掌握程度远远不够,法律知识欠缺。匮乏法律知识很有可能导致他们在生活中因为不知法、不懂法而做出一些违反法律的行为。如2.87%的同学对刑事犯罪类型一无所知;45.23%的同学认为在校大学生犯较轻罪行,应得到减刑或免于起诉。同时对自身权利和义务认识不均衡,在“你知道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吗?”的问卷中,完全了解的人数占比24.23%,了解权利但不清楚义务的比例为51.45%,完全不懂的占比24.32%,从中反映出大学生对权利和义务的了解并不多。相比较而言,大学生更注重自身权利的保护,但对自身应履行的义务不够重视,忽略了义务与权利是相互对等的。
在日常的教学经验积累和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对待现实生活中实际可能碰到的法律问题没有清晰的法律态度。具体来说,通过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心理较为脆弱。比如在维护权利的积极性测试“一元钱官司要不要打?”中,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不会去打这样的官司;在“如果你去做一份兼职,会主动与对方签订一份合同吗?”中,65.07%的同学选择“会”,24.22%的大学生选择“不会”,10.07%的大学生选择了“无所谓”,由此显示出安顺学院大学生维权的意识较为淡薄,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时,法律维权还不够深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能力较弱。
三、影响安顺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1.地理环境影响
安顺学院位于贵州中西部的安顺市,该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法律意识在人们的心中没有得到普遍的加强。而处在这种大环境下的安顺学院的大学生,久而久之,亦会受到这种地理环境的限制,从而影响其法律意识。
从学校周边环境而言,为数不多的网吧等场所,一方面使得学生有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开拓大学生的眼界,丰富其知识,另一方面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虚拟世界的鱼龙混杂,都对大学生积极正能量及法律意识的传播产生了消极影响,从而大大削弱了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效果。
(二)学校因素
除了法律专业的学生外,学校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主要来自于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课程法律部门内容繁多,但苦于课时有限,在具体的教学中,注重对法律知识的传授,轻意识的培养。教师对法律知识的讲授重在概念或字面意思,缺乏深入的实际案例,导致学生只注重法条,而不理解其实用意义,没有取得课程应有的效果。更有老师在课程法律部分的讲解只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迫于课时限制无法展开深入教学,这些都导致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比较欠缺。
(三)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家庭中,家长的文化程度、法律认知、维权渠道,都深刻影响着在校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而在校大学生几乎都是“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迫于升学的压力,家长往往只重视智育,从而疏忽照顾子女健康的人格和健全法律意识。这些都导致大部分学生遇事已经习惯于向家长求救,问题扔给家长就不再过问。部分同学在处理事情时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法律意识薄弱。
(四)自身因素
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众多因素中,自身因素是内因,对其法律意识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由学校人变为社会人的重要转折阶段,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差,缺乏社会经验、思考问题比较单一。由于受年龄及经验和心理状况的约束,遇到事情容易变得盲目,无所适从,想问题容易钻牛角尖,往往会走极端。比如大学生看到社会违法犯罪事件的时候义愤填膺,但当自身面临法律困境时又不能很好地拿起法律的武器来解决问题。同时,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受多元化价值观念影响,容易感染社会不良风气,产生“有钱就有权,钱大于法”的思想,影响对法律制度的本质和对法治精神的正确理解。
四、安顺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
(一)建立良好的校园周边法治环境
校园周边的法治环境是外因,影响着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因此,必须不断加强校园周边法治环境的改善,对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依法组织专门机构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建立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周边环境。同时,增强对学院在校大学生网络虚拟环境的监督与引导,提供良好的信息平台,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知法懂法守法的效果。
(二)加强和改进学校法制教育培养模式
学校应加强和改进校园法制教育培养模式。可针对社会热点和法律相关联的话题,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举行系列活动,如法律知识辩论会、虚拟法庭、法律讲堂等。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普法栏目,有机会可以组织进行现实的警示教育,例如带领学生参观监狱,聆听教改分子的违法经历,以及内心的悔悟,从而对自己进行警示。通过这些灵活的培养模式,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其学习法律的兴趣,培养其法律意识,以便能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注重法律的实效性。
(三)增强家长的法律意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的和谐才有社会的和谐。对于大学生而言,家庭是其最早的学校,家长是第一任老师。所以,家长应该学习掌握日常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律认知,为孩子做好的榜样,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楷模。当然,家长与子女之间要多进行思想交流,及时了解子女动态,给予孩子思想的指导和关爱,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不法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增强大学生学习法律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大学生,其从高中的应试教育体制中脱离出来,面对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存在一定心理错位,大都追求自我个性的张扬。因此,教师应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其学法的兴趣。大学生自身应该加强文明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影响,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觉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做起。
总之,大学生因其成长的特殊时期、所处社会的特殊地位,存在着整体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法治思维的特点。针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配合外部影响,以期促进安顺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宋雨恒.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D].吉林农业大学,2013.
[2]宋丽.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
[3]庞孟笔.安顺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
[4]胡昊月.浅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5,28.
[5]邱雅莉.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路径分析[J].考试周刊,2015,44.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心得体会 篇4
班级:法律04-4姓名:范超学号:0418886666
“幕后人物、腐败、滥用职权、超越职权、行政处罚显失公正、违反法定程序、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这些名词在各个媒体频频出现,“行政犯罪”时有发生,行政人员能否依法行事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能否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一些行政人员让人感到怀疑。依法行政,作为现代法治国家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它要求一切政府机关必须从依靠政策向依靠法律转变。行政法是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政府的行政人员作为依法行政的执行者,他们的法律意识直接关系到依法行政的深度和广度,能否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事是国家对他们的要求也是对他们的考验,这就要求他们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利用假期,我到禹城市市政府、国税局、法院对一些行政人员的法律意识进行了简单的调查。
一、禹城市行政人员的法律意识及依法行政的现状
禹城市位于山东省的西北部,在济南和德州市之间,处于中国东部环渤海经济开发圈内,是鲁西北的区域性城市之一,市境南北长约58公里,东西宽约33公里,总面积9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0万亩,人口50万人。现辖7镇3乡1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1009个行政村。主要从政人员7540人,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处全省领先地位,在打造法治政府,创建政治文明方面,同样率先进行了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调整了一些审批项目,率先依法开展了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活动。打造法治政府,依法治市在武安市已经渐成氛围。但是,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我市一些行政人员的法律意识薄,许多人对一些法律知识感到生疏,他们说:“长期以来,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看重的是文件、指示、命令,而对于国家颁布的法律则缺乏兴趣。”在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一些多问题,一
些人员说:“有时按法律办事不习惯、不适应,担心法律太繁琐,会影响行政管理的效率。担心依法办事会惹出麻烦。”从调查中发现法律意识存在问题,法律意识直接关系到依法行政,所以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学习和依法行政的强度。
二、调查程序实施过程及目的和意义
1.调查实施过程
1)制定试卷2)发放试卷收集总结3)访谈汇总撰写报告
2.目的和意义
了解行政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的状况,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和自己对问题的解决的策略和方法,依法行政应从自身作起,行政人员更要知法、懂法、守法,才能依法行政,增强法律意识,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某利益,秉公执法办事,不断的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法律意识水平。政府应加强对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关系、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法制学习、宣传教育,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强化法律意识。
三、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2008年2月1号—11号我先后到市政府、国税局、法院有关部门对行政人员的法律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对三个部门的30位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一些从政人员进行了访谈。调查的试卷是从所学的《法律基础》上抽的题都是一些基础的法律常识和一些发挥题。(调查问卷 后附)在调查过程中不算太顺利,但是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调查过程中发现各个部门的法律宣传栏更换周期比较长,它的作用大多是为了迎接上级的检查,真正起到宣传教育作用的很少,一些部门的规章制度也只是一个摆放作用很少有人去学习它,当然也很少
有人去关注它。在对3个部门的30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后答卷的结果如下:
图
1从试卷的调查可以看出三个部门的法律意识有强到弱分别是法院、国税政府。
1.从试卷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法律常识的了解一般,一些法律名词不清楚。
比如:试卷的第10题(什么是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法院的答对是100%、国税局70%、政府50%
2)部门行政人员对法律的关注程度不高,更看中的是一些文件、指示、命令而对一些法律的颁布缺乏兴趣。
3)对自己部门的法律常规了解但是对一些其他部门的法律常规缺乏了解。
比如:政府的行政人员对税务和法院的一些基本法律常识了解甚少。
4)部门行政权力不够公开透明,自己部门有几项法定的权利和义务不清楚。
2.从访谈中反映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一些行政部门没有依法行事有走后门现象,有个人权利集中的现象
2)行政人员担心法律太繁琐,执行起来太麻烦会影响行政管理的效率。
3)许多行政人员对法律感到生疏,对依法行政不习惯、不适应,甚至不愿意做。
4)有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现象。
5)担心依法办事会惹出麻烦。
6)现在公务员的录用存在不公平和素质低的现象。
3.对这些问题的存在的分析:
1)一些行政部门只是口头上说说走走形式,应付上级检查,办事避开法律是说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2)行政人员存在法律意识浅薄的现象和自己的素质有关系但是部门对法律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注重眼前的任务,把任务完成把事情办好就是最好而疏忽了法律的约束,一些行政人员认为行政机关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繁杂的事务,法律虽好,但严格执行起来太麻烦,远不如开会、发文件,甚至打个电话来得方便快捷,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自然而然就采取习惯做法,将法律丢到一边。
3)某些领导干部担心法律会限制或制约自己手中的权力。他们怕自己的个人权威会被法律的权威所代替,手中的权力会被法律所制约甚至削弱,因而在心里抵触依法办事而喜好发号施令,显示个人的权威。也有一些政府部门会放开法律而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去解决一些事情目的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样也就顺从了大部分人,讨个好人情。
4)一些人认为,按传统方式办事,或按领导意志办事,又明确又好执行,出了问题有领导担着,个人不用承担什么风险和责任。而按法律办事,要求独立判断和处理问题,还要熟知有关法律和国家政策,做得不好,不但领导不高兴,被管理者也有意见,甚至还要当被告上法庭。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当然不愿意去做。
四、解决行政人员法律意识问题的措施及个人的调研收获
1.积极响应政策。邯郸市的政策全面启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机制使全市行政权力的行使逐步做到行为规范、运行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
2.要着力培养法律意识。没有法律意识,只有政策意识和领导观念,有法律也会弃之不用。而必备的法律知识是树立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情感和法律信仰的基础。在对法律知之甚少甚至根本不知的情况下,要求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当然只是一句空话。因此,领导干部应补上法律知识这一课,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
3.要善于运用法律。法律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约束和制约行政权的不合理使用和行政权的滥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维护和加强行政权的正当行使,促进社会的有效管理。因此,政府人员既要看到法律规范制约行政行为的一面,更应看到法律确认、维护和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的作用,看到它所赋予行政机关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广泛权力。
4.要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的行政权都要授之于法,限之于法。由于行政管理事务的复杂性和行政法律的局限性,有时即使想严格执法,也并非易事,而且法律也给行政执法人员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这就要求行政人员必须有相当好的法律素质和对法律精神的深刻了解。
通过这次调研,我了解到在我国的法制建设过程中需要对一些执法单位和法律宣传单位进行监督,建立监督机制。加强依法行政程序的规范化。明确自己的行政权力,公务员知道自己手中到底有多少权力,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应该摒弃人治思想,树立法治观念,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的整个管理活动都是由各级行政机关进行的,行政机关能否合法有效地行使好行政权力,管理好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行政权力的建设和制约。可见依法行政,按法律办事是很重要的。
调查结束后我做了总结也做了深刻的思考,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在一些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篇5
同学你好,我们是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13级财政1302班的学生,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做以下调查,此调查不涉及个人隐私,感谢您的支持!
1..您所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在您的经历中,您曾使用法律武器解决纠纷吗*
A.有B.没有C.偶尔
3.请问您在饭店吃饭时有索要发票的习惯吗*
A.每次都索要B.偶尔索要
C.大笔金额才索要发票D.很少索要发票
4.请问您如果购买到小型假冒伪劣商品,您会采取以下哪种措施*
A.自己找商家协商,要求其进行退换
B.找消协投诉,让其来协调解决
C.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5.您认为我国的法律执行情况如何*
A.很有效B.一般
C.只是一纸空文D.不清楚
6.您关注国家新出台或修订的法律法规(如《物权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吗*
A.经常关注B.关注过C.从不关注
7..您觉得影响法律执行效果的因素是什么*
A.立法问题,立法的权威性不够
B.教育、传统以及社会习惯使人对法律不够尊重
C.执法不严
D.一些领导干部不守法
8.如果您购物时被商场保安人员无理搜查您随身携带的物品,您会*
A.忍让,不跟他一般见识,但以后再也不来这里购物
B.拒绝,强烈抗议
C.找商场领导吵架,求个说法
D.去消费者协会投诉
9.请问您觉得在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中开设法律公共课有必要吗*
A.很有必要,可以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
B.有必要,但可能作用不大
C.无所谓,认为法律离自己很远
D.完全没有必要
10.你认为学习法律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何*
A.非常重要,我有麻烦的时候首先想到法律解决途径,没有法律就没办法生活
B.比较重要,我有时会尝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
C.一般吧,我基本上不主动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除非迫不得已
大学生法律意识问卷调查 篇6
1、你现在所在年级()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其他
2、请你评价一下自己的法律意识水平()A.高 B.中等 C.低
3、你认为法律与你的学习和生活有关系吗 ?()A.关系密切 B.关系不大 C.没关系
D.不知道,说不清
4、你认为大学开设有关法律的课程对你有用吗?()A.有用 B.有一点用
C.没有用,纯属多余
5、对我国的法律体系认识程度有多少?能清楚说出我国的几部大法吗?()A.高;能 B.中;勉强能 C.低;不能
6、你了解法律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可多选)()A.学校宣传 B.家庭教育
C.社会宣传(广播、电视、报纸)D.其他
7、你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义务吗?()A.知道,我的行为就是根据这个来确定。B.大体知道我有什么权利义务。C.我只是知道不犯法。
D.不知道,做人靠良心,那些无所谓。
8、在生活中遇到侵害自己权益的事情时,会如何处理?()A.通过关系解决 B.用武力解决
C.感觉很委屈但是认为也是没办法的事 D.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9、如果您觉得法律不公正,你会怎么办?()A.因为不守法就要被制裁,所以还是要遵守。B.在守法的同时想办法反映意见,完善法律体系。
C.社会发展总是需要法律的规范,不好的法也是法,还是得遵守。D.既然法律不公正,就可以不遵守。
10、你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A .3月15日 B.11月1日 C.12月1日 D.12月4日
11、对当前法治的整体现状的满意度()A.对法律保持信任。
B.对当前整体法治环境很不满意。
C.认为法律不如权利有用及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工具。
12、如果你购物时商场保安人员无理搜查你随携带的物品,你会()A.拒绝,强烈抗议。
B.找商场领导或消费者协会解决。
C.忍让,不跟他一般见识,但以后再也不来这里购物。
13、我们经常听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高无上”,那么,当法律的判决与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取向相互冲突时,你会赞同“法律不外乎人情”吗?()A.同意 B.不同意
C.不知道,难以抉择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心得体会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教育
近年来, 大学生犯罪的报道屡见报端, 从“马加爵案”到“药家鑫案”、“李启铭案”, 这些天之骄子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无不令人感到震惊和惋惜。作为当代在校大学生, 为什么会干出如此极端的事情, 深入案件背后, 不难发现, 法律意识的缺失、淡漠是导致大学生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法律意识是一种人们对于法律思想、观念和知识的认识, 包括对法律的作用、要求等, 是对法律的综合性认知。法律思想、法律观念和法律知识对高校大学生而言是何等的重要, 但是, 当前高校学生对法律了解多少?他们的法律观念如何?他们能否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带着这些问题, 笔者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了调查。本文根据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调查情况, 从法律教育的角度分析研究, 提出如何提高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与范围。
本研究对象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中医学院、江西警察学院、南昌理工学院、宜春学院6所院校共681名在校大学生。学生问卷调查对象覆盖了不同的年级、专业和性别, 采取在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 共发放问卷681份, 回收有效问卷637份, 有效回收率为93.5%。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所用问卷是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参考其他法律类的问卷调查, 编制而成的《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问卷。从方便调查对象填写问卷、提高问卷回收率的角度出发, 问卷全部为选择题, 其中单选15题, 多选1题, 共计16题。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1) 对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 (2) 学生的权利意识; (3) 对法律的信赖程度; (4) 日常对法律的关注程度。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对法律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不够全面。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 但对于一些基本法律概念认识存在欠缺、混淆。调查表明:95.1%的学生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说明“宪法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但仅有56.7%的学生知道我国最高立法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有些学生将立法机构与执法、司法机构相混淆;绝大多数同学对刑法、民法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并能界定合法与非法的界限, 明辨是非, 但对一些易混淆概念的分辨存在欠缺, 仅有12.6%的学生知道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为年满16周岁, 而68.3%的同学将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与取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相混淆。
2. 学生的权利意识较强, 但权利行使较为被动。
调查表明: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时, 49.4%的同学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34.3%的同学选择报告学校, 由学校出面处理, 这说明大学生的法律态度比较明确, 用法律维权的意识较为强烈, 能够理性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但在法律和情义有所相悖的时候, 又表现出权利意识的淡薄, 40.8%的同学认为亲密无间的朋友之间借钱可以不需要写借条, 他们对权利的认识不够全面、不够深刻, 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使权利的普遍性、经常性。
3. 对法律的信赖程度较高, 但法律信仰存在缺失。
调查结果显示, 75.6%的同学认为法律能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对法律的信赖程度较高;对公、检、法等执法机关持充分信任态度的仅占23.2%, 并有23.7%的同学选择“除非不得已, 不跟他们打交道”, 表明很多同学对司法公正没有信心, 对执法机关持不信任态度。部分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上带有较浓的感性色彩, 理性成分较少, 对司法公平和正义理解不够, 法律在大学生心目中还没有树立起至高无上的地位, 法律信仰存在缺失。
4. 对法律的日常关注程度较高, 但需扩展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
通过调查, 所有的学校均开设了法律基础相关课程, 其中62.5%的同学“重视并认真学习了”, 说明同学对法律基础课程比较重视且大部分同学能够主动地学习、掌握法律知识, 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且绝大多数同学非常愿意参与学校组织的一些法律第二课堂活动;61.7%的同学“感觉生活与法相关”, 大多数同学会关注法律动态以及典型的法律案例, 及时关注法律动态;从同学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可以看到, 网络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 其次是课堂教学和报刊杂志, 家庭教育所占的比重非常少。
三、加强高校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 笔者结合从事法学教育以来的一些心得体会, 就如何有针对性地通过法律教育的途径来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 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1. 进一步加强法律课堂教学, 注重培养高校学生的法律信仰。
法律课堂教学是大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掌握法律规则的第一课堂, 重视和完善课题教学工作是培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基础。首先, 各高校应当重视《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据笔者了解, 江西省部分高校并未开设《法律基础》课程, 而是将法律基础知识归入《思想品德与道德修养》课程一并讲授, 在授课过程中法律内容被一带而过。其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新, 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应摒弃传统的“填鸭式”、“说教式”教学方式, 引入案例教学法, 将一些法治热点问题以及典型案例带入课堂, 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高校教师在法律教学过程中, 不但要讲授法律知识, 更要引导大学生尊重和崇尚法律, 树立法律之上的观念。高校教师应引导大学生运用现代法治理念深刻理解法律条文所蕴含的价值观, 而不是仅仅要求他们掌握具体的法律条文、规范。最关键的是使学生感知法律的公平性、神圣性和权威性, 激发他们对法律的高度认同感, 对自由、平等、正当权利的追求以及对法律的信任、忠诚, 最终演绎为对法律的崇敬和信仰。
2. 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活动, 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
在重视第一课堂建设的同时, 应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法制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1) 积极开展法律讲座、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而言, 由于法律课程的课时较少, 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并不足以涵盖所有的部门法, 只能选择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作为学习内容。而要全方位地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内容, 更多地需要同学平时的积淀, 高校可以通过邀请法律专家举办法律知识讲座,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 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内容, 提高他们的学法兴趣, 让他们感受到“法在身边”。 (2) 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旁听开庭不但可以感受法庭庄严神圣的气氛, 而且结合法庭审理的步骤、过程, 是深化学生对法律认识,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一项重要举措。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邀请人民法院来校公开审理案件, 以笔者所在的江西警察学院为例, 每学期学院都会邀请人民法院到我院开庭, 学生旁听的热情非常高, 纷纷表示希望学院能多开展此类活动, 每次公开审理都取得了良好的法制教育效果。
3. 重视家庭教育, 构建高校与家庭紧密联系的大学生法律教育网络。
从调查分析的数据来看, 少数同学的法律知识来源于家庭。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不仅是高校的责任, 也需要家庭的重视。“子不教, 父之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能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在校大学生均为九零后, 部分学生标榜个性、主张另类, 以自我为中心, 但面对挫折缺乏坚强的意志, 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 家庭教育对于他们的性格养成十分关键。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中的“官二代”和“富二代”的违法犯罪个案, 很多是源于父母对子女的溺爱、放纵, 不注重法制教育, 使得他们不懂法、不畏法、不守法, 从而走上犯罪之路。因此,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以正确的思想和言行引导教育子女,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策华.法治社会构建期高校群体的法律意识[J].江苏高教, 2011, (6) .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与分析 篇8
摘要: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参考温州高教园区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的抽样调查结果,了解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点和所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的四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主要途径
法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撑主体,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到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整个社会法治文明的程度。
一、研究和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意义
1、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进行客观、准确的研究及分析,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的基础。
从年龄上讲,大学生是一个横跨青年和成年的群体,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加之历史原因、外部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和法律需求,对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远方针,是国家法制建设的百年大计,是促进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
1997年,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目标,而社会主义法制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公民法律意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决定法律本身的命运。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后备军。这个群体的法律意识强弱,直接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
二、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与分析
有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增多,占社会刑事犯罪的比例持续上升。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曾主持过一项调查,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到了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而且犯罪类型向智能化、多样化发展,同社会犯罪比,其涉罪范围、性质及危害没有质的区别。数据显示:“象牙塔”并不平静,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包括法律意识状况令人忧虑。
1、温州高教园区2007年在校大学生生法律意识状况调查。
2007年,笔者对温州高教园区三所高校04、05和06三个年级共580多名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显示:
(1)法律知识的来源及对法律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34.23%的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教育,45.34%的学生法律知识来源于电视和报纸,受家庭影响及其他来源的占20.43%。自己认为掌握了必要的法律知识且能灵活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生占22.5%,77.5%的学生认为自己法律知识不足或不能灵活运用。78.6%的学生认为需要学习或深入学习法律知识,13.8%的人认为只需要了解一下就可以了,9.6%的学生认为完全不需要。约1/3的学生认为造成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为法律教育活动的局限性,1/2的学生认为社会的不良风气及贫富悬殊是主要原因。这表明大部分学生法律知识缺乏,学校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不足,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2)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的主动运用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仍然不高,如参加勤工俭学时,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占62%,无意向的人占38%;被骗或被盗、被抢时选择向公安机关或学校保卫处报案的占87%,不报告的占13%;认为报案没用或司法机关不能提供有效保护的人占15.2%。遇到不法行为时,男生选择漠不关心的比例占到10%左右,女生比例占6%。
(3)对法律的信任度和对当前法治的整体现状的满意度
对法律保持信任的学生占35%,认为法律会越来越完善的学生占31.2%,而认为法律不如权利有用及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工具的占33.8%。对“法院做出公正判决有信心”者占26.4%,对“当前整体法治环境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达69.8%。这一方面说明作为法治前提的民主立法及其程序还很不健全,司法不公乃至司法腐败现象仍然畅通无阻;另一方面这种消极的法律意识也会严重地影响到公民法律信仰确立和法治理想信念的最终建立,表现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一定程度的缺失,也反映了不利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法治环境和氛围。
2、调查结果分析。
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要精确全面地概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并非易事,所以本文只能结合调查结果,对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所存在的问题作一个粗浅的概括:
(1)大学生缺乏从总体上准确理解和把握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
现代法治是以民主为基础,以保障人权为核心,与传统的法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视法为工具与目的的统一,并更加强调法的目的价值,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法的民主基础尚未有明确的意识,仍然存在着一种传统意义上将法作为统治工具的法律观。譬如,他们也认可“法治”反对“人治”,但受到传统人治观念和现实中一些“权大于法”现象的影响,往往认为法律只具有工具价值而非目的价值;他们也认可民主反对专制,但受到中国现实国情的制约,往往认为法制只存在于民主制度而专制制度下就没有法制,没有认识到法制既可以与专制相结合,也可以与民主相结合,而只有以民主为社会基础的法制模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法治。
(2)有感性法律意识,但缺乏理性法律意识
法律本身是一门学理性极强的学科,不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理论,就难以用理论解决现实存在的法律问题。大多数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还只处于初级的感性阶段,正是因为缺乏系统的法学理论学习,使得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仍处于对法律本质认知的启蒙状态。比如,多数学生都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对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却知之甚少,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都是实行宪政的国家,若不能将宪法提到宪政的高度加以认识,在论及宪法内容时不能立即想到公民的权利以及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等诸如此类的关键问题,则是缺乏现代法治意识和宪政意识的表现。
(3)有被动法律意识,欠缺主动法律意识
由于传统法律意识的思维惯性,以及教育与宣传舆论的局限,大多数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处于一种被动的守法状态,认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这种被动的法律意识更多的是一种守法教育下的结果。譬如,现在一些高校内的法制宣传栏中的内容都以描述违法犯罪的案例及其所受的惩罚居多,往往使得大学生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法律的铁面无私和无情,甚至有个别大学生得出了只要自己不违法,就无需学法的错误结论。守法教育固然是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如果将守法教育代替整个法制教育,以守法为法制教育的初衷和归宿,则不仅不利于培养出具有现代民主意识和现代法律意识的人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代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悖逆。只有彻底转变法观念,以培养人们的法律信仰和权利的积极行使为出发点,才能在更深层面上对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和建设法治国家做出回应。
三、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实践要求有现代法治观念和伦理精神的支撑,需要有与之相应的思想教育理念和运作体系。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包括大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的塑造过程,不仅仅是依托于学校,更需要深深地扎根于以社会为背景的“土壤”之中。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与分析,现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1、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
大学生思想开放,时代感强,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但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普法、守法、执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实行“依法治校”,营造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氛围。
高校的法治环境如果是民主、平等的,必然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正确树立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反之亦然。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活动要有章可循,程序合法。学校制定校纪校规时,要确保所建立和使用的规章制度不违背法治的精神,与国家现阶段所颁布和使用的法律法规不冲突,并“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3、深化大学“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开展校园法制文化活动,以适应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要求。
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篇9
调查时间:2012年11月8日-11月20日
调查地点;郑州航院各年级学生
调查形式:通过邮箱发送电子调查问卷的形式
一:调查方法
这次调查对象是郑州航院各年级在校大学生。调查的方式是发放和填答电子调查问卷。为了使调查能够真实、客观的反应调查者的思想,我们通过互联网,借鉴相关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本次调查不记名。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方式主要是采用封闭式的回答方式,即预先设计好四种可能答案,将这些答案全部列于问题下面,由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种答案作为自己的答案。调查问卷工发放160份,回馈的有效资料为112份。这些资料是比较完整可靠的,占应调查对象的70%。
二:调查问卷内容
题1:你会主动要求学校确定你的权利吗:
A只有有事情发生,和个人利益冲突,就会要求确认 b涉及重大利益 c不会,就算是问了,别人也不会理会你啊 d想什么呢,这可是在天朝
题2:“依法治国”的“法”是指
a:仅指宪法等“法律”级的法律;b:整个法律体系;c:主要指宪法,即“依宪法治国”;d:法治的精神
题3:“法律至上”的含义
a:任何人都要守法;b:法律的效力高于道德等其他社会行为规范;c:一切按既定的法律规则办,不能行使自由裁量权;d:法律作为最后的决策依据,即使有一些毛病也要遵守
题4:现在很多公交车都没有按时到站甚至是延迟15分钟才到车站,你怎么看
A可能因为堵车吧,可以原谅 b一边等待,一便在心里臭骂 c打出租车走,不坐了 d打电话或到相关部门进行投诉
题5: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
a:在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b:在立法以及法律适用上人人平等;c:官民平等,官员无特权;d:关键是政府与民间法人及公民的平等
题6:法律的作用
a:法律目前基本是灵丹妙药;b:有局限性,要严格限制法律适用的范围;c:法治在任何情况下都胜过人治;d:应坚持“德主刑(法律)辅”的原则。
题7:目前我国的法治状况
a:已经是法治社会;b:有局限性,要严格限制法律使用的范围;c:各方面都差得很远;d:整体上看人治的影响大于法治
题8:法治的关键在于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必须保证法律是良好的;c:官员守法,受到法律的有效监督;d:大家都信仰法律,自愿服从法律的统治
题9:如果你发现你的个人资料被其他人转售,你会怎么办‘
A自认倒霉 b向周围人抱怨但不会采取任何措施 c直接与之理论 d根据有关法律,积极维权
题10:如果在商场买回来的东西有质量问题,你会:
A拿着小票去商店要求赔偿 b把东西放一边或扔了,然后心里想再也不去哪里买东西了 c人人都买,就我的有问题,自认倒霉呗 d找回那家店,跟老板吵一架去
在大学学习中,我们已经先后学习了《思修(全名)》、《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想想道德建设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需要说明的是,这次问卷调查不是对每个同学的法律意识做一个是非评判,每个问题的答案也一般不存在绝对对错关系,选择其中的每一个答案都代表着一个人对法律的自己的看法。同时,也不是说同学选择某个答案最正确时就代表着他的法律意识最高。
我们的调查题目都是生活经常看见或者说到的法律、权利概念,这些概念每个人都应该见识过,也各自有自己的理解。通过我们的调查表明,除了对“依法治国”这一概念比较满意外,其他几个法律概念都存在同学们主观臆断的理解。同学们往往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局限于生活层面,也就是说,没有上升到一种以法律的观念来思考问题。选择不理想的状况说明我们还要加强法律意识的教育,虽然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但在接受真正法律基础教育的时间很少,都是从各种报道或者自己搜索信息时得到,这些东西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与诱导性。建议对每个专业设置法律基础课程,以强化法律意识。
从总体来看,同学对法治社会认识还是处于一个偏低的水平,做到深入认识形成自己思考的人较少。问卷答案之间没有递进关系,但我们实际地去分析,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对法律认识的高低问题。不管是各种情况的同学,对法制社会认识的整体情况都是主要集中在教条化的灌输里面,接受的法律知识没有主动性,不符合议和具有朝气与思想的大学生形象。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我们认为,在开设法律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应该从方法上诱导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理性的社会意识,特别是权利意识。
从统计结果来看,同学们对热点法律制度的理解处于中等的水平,权利意识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没有达到较好的状态,完全有提升的空间。因为对这些制度的了解,不仅仅是对同学们生活的处理纠纷等法律问题的帮助,这些更代表着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在交际交往中,如果能对这些制度有自己的、深刻的认识,别人会对你作出更高的定位,在展示自己才能的时候更加具有优势。建议学校多提供这方面的高水平的法律讲座,拓展同学们的视野,丰富法律知识。各个类型的区别不是特别明显。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可以得出结论:首先,当代大学生心理上的独立性并不强,权利认知水平不高。其次,当代大学生的权利行为解释系统去权威化,在处理学校和自身矛盾时,解决途径具有自发性。第三,当代大学生对自身的公民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总体评价是积极的,但对自身在大学发展中地位的评价不高。第四,当代大学生对未来大学的发展参与意识强,同时对于规则意识的培养认同度较高。第五,权利意识培养和教育使得大学生获得了法律常识,但与媒体、家庭和中小学公民教育相比,大学的公民教育特别是权利观念教育不占优势。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中国市场经济发挥巨大效能的历史阶段,他们崇尚自由,重视个体发展,但是他们也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负着几代人的大学梦,客观上受教育的时间延长,没有生产劳动的经历,缺乏经济独立性,更缺乏人格上的独立要求。加之传统的义务教育,注重灌输,讲究行为规导,缺少思辨解释系统,因此不能引发他们真诚的思考。
同时,我们看到,和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诸如《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并没有以正面的形式与学生接触,将两者联系起来的往往是各所大学根据上位法所制定的《学生守则》。学校在对新生进行的校纪校规的教育中,对《学生守则》也仅做大概的介绍,施以形式化的检验,并没有将其当作必不可少的权利教育,纳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尝试提出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第一,将合理的契约精神贯彻到产生校生关系的整个过程之中。高校需要明确履行告知义务,特别是在形成校生关系之初。高校进行招生宣传时,有义务公开其针对校生关系制定的管理制度,包括学生守则规定,以显契约精神,学生可以在不同大学之中,针对大学品牌、大学服务管理水平,尤其是大学对学生实施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综合选择,这样可以促使社会各界监督大学的规章制度合法、合理化。
第二,实现完整、系统的权利教育。首先,要强化新生入校期间的“成人权利意识教育”。目前,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入校初对本校学生守则进行集中学习。这种方式集中、高效地让学生在最短时间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但这种方式难免显得太过急于求成,而且目前各高校的学生守则读本,呆板枯燥,没有适时地编入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理解的法律知识和法律背景解读。其次,对于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培养,需要既博又精。当代大学生不缺少法律常识,他们缺少的是对于法律知识和渊源的正确理解和反思习惯。同时,权利意识教育还需要配套开设哲学、伦理、逻辑、历史等通识选修课程,增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心得体会 篇10
调查时间:2014年5月21日 调查人员:
调查地点:大学图书馆 调查对象:大学各年级在校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问卷数量:发放20份,实收20份。问卷问题:见附1
摘要:本文以当代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调查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从而发现大学生本身素质的不足就法律教育方面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字:大学生
法律意识
维权意识
前言:大学生作为我国后续的储备人才,大学生的素质如何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衰。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行为。毫不夸张的说,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关系到社会的繁荣与稳定!近几个月的各种暴恐案,我觉得与偏远地区的一些民众的法律意识也不无关系。随着高考扩招,大学生的数目是直线上升,但大学生的素质如何,特别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的素质如何,还有待观察!为此我们小组成员决定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走访调查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究竟如何!正文: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及调查发现的问题
我们在人比较多的图书馆展开调查,男女比例7:13。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对所调研对象进行调查!根据我们的调查男生在法律意识以及维权意识方面要强于女生!高年级的同学比低年级的同学更有维权意识!这也许与年龄及所经历的活动有关!下面我们将就具体数据分析大学在校生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您觉得您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维权意识强吗20151050很强一般很弱 女生男生从上表我们很明显的看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偏低。而且我们不知道这么多大学生中说自己维权意识一般的人有多少水分!只能说我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有待提高。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的董舆教授通过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指出:人们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而现阶段的大学生文化程度也不算低,但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却低的可怜!这就反映出大多数大学生从应试的
考场上走出来,却没有学会学习!只知道学习专业课,文化课,却忽视了离我们生活最近的,最贴近生活的生活技能。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跟我们的教育制度是息息相关的。自从文理分家,什么法律都已远离我们,而当我们进入大学再次接触到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时,我们也只是当成了一门课而已,不曾放在心上。而且老师的讲课的重点放在了道德修养上,法律一块不受重视!
14121086420有没有 是否有过被侵权经历女男从这个表中,我们还是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大部分人都有过被侵权经历的!而且伴随着B2B,B2C电子商务的展开,网络营销的盛行,未来商品的网络化便捷化的趋势,侵权这种现象将时时刻刻的伴随在我们身边!而且因为网络买卖的原因,消费者维权终究要比现实中复杂!虽然像比较大的网络运营商都自己制定了规则,国家层面上也出台了一些有利于消费者法律法规,但互联网交易毕竟属于新兴市场,很多方面的法律条文都属于空白无监管阶段,这就需要我们要有良好的法律维权意识,一旦遇到侵权等对自己利益有损害的行为,立即拿起法律的武器去维护自己合法利益!
面对侵犯自己权益,我们这些大学生们是什么态度呢?请看下图
面对侵权您的态度121086420坚决维护视利益大小忍气吞声 男女从上面的图形统计能看出大部分人的态度个人觉得都是暧昧不清的。坚决维护的和忍气吞声的人数最少。所谓视利益大小而选择去维权,不得不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商家的不良之风!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我们不可能因为一盒火柴不合格搭上成百上千的路费去维权吧!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我们再来看一下大学生选择不维权的原因有哪些!
大学生不维权原因86420不知如何维权维权成本高,不值难度大,成功率低害怕打击报复男女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差不多有百分之五十的同学不知道怎么维权,百分之六十的同学认为维权成本高,又百分之五十多的同学认为难度大成功难度低,最后还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担心被打击报复!有
百分之五十的同学不知道怎么维权这真的很令我们震惊!新生代的大学生都有一半不知道怎么维权,试着想象下社会上那么多的没上过大学的人,父母那代几乎没上过学的人!这个数目是相当惊人的!每年被不良商家欺诈的消费者,损失的各种经济利益也将是很惊人的!
三、由以上数据反映出的问题及对策
综合以上各种数据我们很容易看出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欠缺,法制意识淡薄。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里的总和!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令人担忧!法律意识将主导大学生以后进入社会后维护自身行为的自觉性。法律意识的缺失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律知识的缺失!法律知识缺失,很容易让大学生产生错误的判断,从而做出有悖于法律的事,甚至触犯法律的事!还有就是权利意识的问题。权利意识不强。当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时不知道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更有甚者,直接放弃法律的武器而采用极端的手段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所以出现了好多打人,砸店等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另一方面自身不重视自己的权利意识,看中的只有自己的利益!比如为了评优、评先、入党等事上身先士卒,不择手段,影响他人,不尊重别人的权利等等。自己都没意识到已经侵犯到别人的权利又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甚至极力逃避怎么,无担当。而作为育人的学校,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都是灌输式的教育,没有引起学生应有的思考。而且大部分的学校注重专业课而轻视文化基础课,所以在课堂上大学生接收到的法律知识不多,且不成效不大!
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试着提出以下对策。高校应该实行比较完
善的系统的法律权利教育。不管是新入学的大一新生还是快毕业的大四学生都应该集中起来加强法律知识及权利意识的教育!课堂不应该使用灌溉式填鸭式的教育,而应该发挥当代大学生自身接受新知识强,积极参与的意识强等优势,充分调动课堂的气氛,展开热烈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吸收!而且可以开展维权知识的知识竞赛,让这些有些枯燥的知识流动起来!
学校也应该定期举行维权日等活动,真正让学生参与到维权的行动中来!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
结束语: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应该仅仅学习专业知识,更得知法,懂法,用法。即便学校不能提供这些课程的培训,我们也要通过看书上网等多种途径学习这种关乎自身利益的知识!做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附1 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权利意识的调查研究及应对策略调研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们是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粮工1103班的学生,现在在做一份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权利意识的调查研究及应对策略”的调研,旨在了解现在大学生关于维权意识的情况,并针对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研究以做出应对策略。调查会耽误您5分钟左右的时间,请您谅解并谢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1.您的性别 : A男
B女
2.您觉得您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强吗 : A很强
B一般
C较差
3.您一般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维权方面的知识 :
A观看电视,阅读报刊
B课堂教育
C网上浏览
D别人的经验之谈 E其他
4.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你了解多少: A很了解
B了解一些
C完全不了解
5.您是否有过被侵权的经历: A有
B没有
6.在你遭遇的或看到的侵权事件中,有下列哪些事件发生[多选题] :
A商贩缺斤少两
B商品假冒伪劣
C消费索要发票遭拒
D诈骗
E 打工时遭遇性别或岗位歧视
F其他
7.如果遇到侵犯自己权益的事情你会持什么态度:
A坚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B看情况视权益大小而定
C忍气吞声,不愿惹事生非
8.你认为维权的重要性在哪[多选题] :
A保障自身权益
B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C强化法律效力,维护法律的尊严
9.你身边如果发生过侵权事件,是否得到妥善解决:(没有可以不选)A得到妥善解决
B部分得到妥善解决
C基本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10.您认为大学生不维权的原因有哪些[多选题] :
A不知道怎么维权 B维权成本高,觉得不值得C难度大,成功率低 D害怕被打击报复
11.你觉得学校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增加学生的维权意识:
A举办关于维权的活动
B加强维权意识方面的教育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及思考12-15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01-11
“贫困大学生生的现状调查”心得体会10-19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05-27
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论文06-17
农村中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09-22
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调查问卷12-26
大学生法律调查报告12-20
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07-25
大学生道德现状调查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