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绿色金融

2024-08-15

新疆绿色金融(精选8篇)

新疆绿色金融 篇1

新疆绿色有机产业生机勃勃

新疆农业优势资源丰富,产品特色鲜明,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自1992年国家启动该项工作以来,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各级农业部门围绕优势资源转化战略,攻坚克难,凝心聚力,使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得以长足发展,为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和农业产业效益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新的历史阶段,要进一步发展壮大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努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满足市场多样化消费需求和扩大出口需要,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高度重视 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不断取得新突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事业。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新疆时也指出“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这些都为新疆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农业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绿色食品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突出了绿色、有机食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中的定位,为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新疆也一直都把加快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作为重要任务,重点推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建设。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已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强有力措施。

目前,新疆共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87家,认证绿色食品230个。有机食品生产企业16家,认证有机食品74个。培育扶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加工龙头企业

21家,累计带动农民26万人,直接增收4.2亿元。有16个县市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427.8万亩,基本涵盖了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油葵、油菜等农作物以及红枣、核桃、无核白葡萄等特色果品。在环境监测上,累计农业生态环境检测面积1500万亩,畜牧业草场检测面积3000万亩,渔业养殖水域检测面积447万亩。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工作有序开展,基本建立了对获证企业的检查、市场监督检查及产品抽查等内容的监管体系。认真总结 明确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新要求

新疆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推进的过程,始终朝着满足消费者安全需求的方向健康发展,始终朝着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方向稳步推进,始终朝着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不断努力,实现了速度、质量、效益同步增长。

新疆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4个方面。一是政府推动。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有关问题汇报,对相关工作给予了明确指示和具体要求。政府历届分管领导对该项工作也倾注了心血,付出了努力,帮助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深入基层一线推动工作。二是保障到位。各地州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工作,在基地创建、资金投入、技术保障等方面积极予以支持。伊犁州党委已连续3年将绿色食品基地创建作为重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并将其作为各县市党政领导年底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三是部门努力。自治区农业厅坚决贯彻农业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有关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进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快产品认证,加快基地创建,产品认证保持较快增长,产品质量稳中有升,品牌效应持续放大。四是创建品牌。围绕主导产业、主导产品,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建立品牌、培育品牌,成功推出了“米全”大米、“盛康”面粉、“康优美”油脂、“阿尔曼”营养粉、“麦趣尔”

纯牛奶、“巴口香”牛肉干、“百信”蜂蜜等品牌,有力增强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当然,由于起步较晚、投入缺乏以及技术力量不足等方面的原因,新疆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继续把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明确发展目标、完善发展制度。要认识到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要认识到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农民收入提高。要认识到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超前谋划 理清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新思路

新疆绿色、有机食品工作,在产品认证、基地创建和证后监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目前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在政策、思路、手段上超前谋划,既要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建立长效机制,加快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全面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一是要结合自治区“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优势特色农产品发展规划等目标任务,尽快组织制定“十二五”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规划。二是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政策措施,力争5年内建立健全14个地州市和主要农业县市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完善体系,充实队伍,夯实基础。三是要将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大力推进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力争用5年时间,各县市都能围绕优势特色资源,发展2~3个主导产业,培育4~6个主导产品。四是要大力培育精品品牌,在大型超市逐步设置绿色、有机食品销售专柜,实现农—超、商—超有机结合,注重以品牌引导消费、以消费拓展市场、以市场拉动生产,使认证速度、产品质量、生产效益协调发展。

开拓进取 开创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新局面

推动绿色、有机食品事业发展是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新疆各级农业部门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大绿色食品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力度。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为目标,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并举”的工作方针,稳步扩大总量规模,全面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增加品牌效应,推动绿色、有机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突出重点,强化服务。各级绿色、有机食品工作部门要紧紧围绕自治区农业发展重点,谋划和推动绿色、有机食品事业。要逐步完善以产品生产、科技支撑、市场流通、服务管理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体系,继续推行“以品牌为纽带、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农户为基础”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要加强对企业和农民的培训,做好技术服务,按照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督促认证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要坚持绿色、有机食品质量认证商标管理制度,虚心放下架子,热情服务企业,为企业提供便利。要全力维护绿色、有机食品标志的权威性和品牌的公信力,不断加强产品质量抽检、企业年检、产品公告等监管力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创新机制,加强监管。要全面推进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有机结合的认证手段,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制与绿色、有机食品标志市场监察制,逐步改进产品抽检方式,增强取样的合理性,以保证产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要建立健全绿色食品例行检查制度,对获证产品和基地要实行抽(检)查,指导基地和企业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和规程进行生产,不断提高绿色食品认证的有效性。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绿色食品行为,维护绿色食品的良好形象,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完善体系,提升能力。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把加强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认证产品、企业和基地追溯查询网络体系,积极推行基地认证和产品认证信息网上公示、查询、追溯制度。通过网络信息平台,适时公布认证投诉、执法监督检查结果,尽快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升消费需求多变的应对能力,力促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快速发展。

新疆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市场前景光明。自治区各级农业部门要抓住全党重视“三农”工作的良好机遇,调整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提升自身能力,强化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使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既好又快地发展,助力现代农业建设,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新疆绿色金融 篇2

一、新疆绿色食品营销现状

1、新疆绿色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新疆绿色食品行业发展迅速。新疆绿色食品的工作始于1992年, 从1998年至2007年新疆绿色食品认证企业从26增长到100家, 获绿色认证的产品从35增长243个, 分别增长了4.6倍与6.9倍。至2009年新疆累计认定认证绿色食品230个, 现已建设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个, 面积达519亩。全区已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 规模73.9万亩, 已建成“绿色蔬菜”种植基地800亩, 有17类蔬菜、瓜果产品获得A级绿色食品标。

2、新疆绿色食品营销现状。

截至2009年11月, 新疆已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87家, 产品达129个, 所认证的绿色及有机食品年总产量近145万吨, 年总产值47亿元, 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 自治区级龙头企业24家。目前新疆有绿色食品产品90多种, 主要为畜禽蛋奶类、粮油类、糖类、饮料类、果类 (干果类、鲜果类) 、蔬菜类、蔬菜加工品、果类加工品、食用菌类等。在绿色食品渠道建设上, 新疆在家乐福、好家乡等疆内各大超市都设有绿色食品专柜, 绿色食品专卖店也不断兴起, 但数量较少。在促销上, 新疆政府专门组织了新疆绿色食品博览会、特色林果业展销会等, 并定期组团参加国内外各省区召开的绿色食品会展, 农产品博览会、特色林果展销会等。新疆目前拥用中国驰名商标9件, 其中有3件为绿色食品, 已认定的地理标志数量累计达到26件, 大都取得了绿色食品的认证。出现了一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 如新疆天业, 中粮屯河、麦趣尔, 伊合拉斯, 新天国际等, 带动了新疆绿色食品行业的发展。

二、新疆绿色食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绿色食品企业规模小, 龙头企业数量少, 地区分布不均衡。

新疆发展绿色食品起步较晚, 企业规模偏小, 龙头企业数量少。绿色食品企业中资产过亿的仅有伊犁特, 中粮屯河、新疆天业等十几家公司, 龙头企业大都为上市公司, 数量有限, 对经济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不大。如新疆具有优质的牧场, 为发展奶制品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但截至2008年底, 新疆80多家乳制品加工企业中日加工鲜奶能力在300吨以上的企业仅有5家, 其他均为小型乳品加工企业, 不具备规模优势。目前, 新疆绿色食品企业布局不均衡, 产地分布相对集中在新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如北疆的绿色食品产地都相对集中在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地区;南疆的绿色食品产地都相对集中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疆绿色食品产地都相对集中在哈密地区。

2、绿色食品种类少, 加工技术较落后, 产品组合不够优化。

新疆光热资源丰富, 污染少, 具有发展绿色食品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同时拥用很多优势资源, 如新疆的葡萄、哈密瓜、香梨等优势特色林果驰名中外, 新疆的地产牛羊肉、牛奶、皮革等也是声名远播, 这为新疆绿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但目前, 新疆绿色食品产业开发主要停留在初级产品, 深加工程度较低, 产品不精, 附加值低。许多优势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未能形成优化的产品组合, 表现为绿色产品种类较少, 产品线不完整。如新疆“米全”大米, 作为新疆较早取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由于品种较少, 目前仅有“秋田小町”及“长粒香”等少数几种, 而且由于加工技术水平不高, 生产出的大米米粒较碎。而东北大米由于品种较多, 加工技术较好, 颗粒饱满, 色泽圆润, 越来越受到新疆消费者的欢迎, 结果新疆本地人现在很少吃“米全”大米, 其市场占有率下降幅度较大。

3、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建设力度不够, 完整的营销网络尚未形成。

新疆的绿色食品原料产地和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山村, 而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城市, 产地和消费地距离太远、运输成本高, 造成供货困难。同时新疆绿色食品企业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商业流通渠道, 产品主要通过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及零售商场、超市部分绿色食品专柜销售;绿色食品专卖店数量少, 绿色食品连锁尚待建设;绿色食品网络营销规模小, 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强。新疆绿色食品产供销一体化的绿色食品物流系统尚未建立;目前, 新疆绿色食品营销网络建设缺乏统一、合理的布局, 网点较为分散, 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覆盖全疆的网络体系, 造成市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由于绿色食品在零售过程中交易环节过多, 供销渠道不畅, 进一步造成绿色食品产销脱节。

4、绿色食品名牌数量少, 品牌整合度低。

由于很多消费者识别绿色食品能力不够, 品牌就成为其进行消费选择的关键。目前, 新疆绿色食品驰名商标数量较少, 品牌知名度低。由于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许多企业只顾眼前利益, 对品牌长期建设没有统一规划, 造成绿色食品品牌多而杂, 品牌寿命短, 名牌很少, 在区外的知名度极低。同时由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实力弱, 没有能力进行品牌整合, 整体竞争优势难以发挥。如新疆奶业品牌众多, 除了麦趣尔的液态奶成为中国名牌外, 其它品牌都未能走出新疆, 而麦趣尔尽管在疆内知名度较高, 但在疆外销量小, 知名度较低, 与伊利、蒙牛有较大差距。同时新疆绿色食品企业在品牌的设计、创新, 品牌延伸, 品牌拓展及维护方面普遍没有系统的规划, 表现为品牌设计千篇一律, 没能突出新疆文化及生态内涵, 品牌创新数量少, 产品同质化严重, 品牌延伸过度, 品牌维护不力等, 品牌建设工作滞后影响了企业竞争力。

5、地方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市场管理缺乏规范性。

目前, 管理部门对绿色食品标志管理不够规范, 本地企业可从多个部门多种途径获取绿色食品标志。由于绿色食品定价较高, 利润较厚, 一些食品企业把普通产品假冒成绿色食品投入市场, 一些企业的产品达不到国家绿色食品的标准, 但通过其他手段获取了绿色食品标志, 造成市场上绿色食品质量良莠不齐, 消费者很难判断真假。另外, 新疆绿色食品管理的地方法规及制度建设还很不健全, 检验技术标准较低, 影响到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 不利于绿色食品营销的发展。

三、加强新疆绿色食品营销的对策

1、加大绿色食品开发力度, 加强绿色食品管理。

首先, 新疆企业要加大对绿色食品研发的投入力度, 不断开发出能够满足国内外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产品。企业应以绿色食品需求为导向, 实施绿色策划, 按照绿色环保要求, 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分销、促销等各个环节着手, 以高质量的产品来开拓国内外市场。如2009年金融危机中, 新疆新康集团了解到中亚国家居民的消费能力明显下降, 罐装食品因保鲜时间长、价格适中很受当地消费者欢迎, 新康集团及时研发了适应中亚五国消费群体口味的酸黄瓜罐头。目前, 该产品在哈萨克斯坦的市场需求量达3万吨以上, 使新康集团出口额同比2008年增长15%以上, 在中亚市场占有率达30%;其次, 政府要加强绿色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严格检验程序, 提高检验的技术标准, 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以确保新疆绿色食品的质量;再次, 新疆企业应进一步提高对绿色标志认证申请工作的重视程度。出口企业要加快获取国外市场绿色标志的认证工作,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2、加大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培育力度, 实行集约化经营。

新疆要加大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的培养, 要培育出一批规模大、效益好、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实力较强的绿色食品企业可通过收购、兼并整合本行业的规模较小的企业, 尽快形成产业集群, 增强企业竞争力;二是政府要从政策上给予各种优惠, 鼓励大型工商企业介入绿色食品行业, 作为龙头企业组织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 建立大规模的企业集团, 走集约化之路。例如新疆番茄业通过不断努力现以形成以新疆屯河、新中基、天业为龙头的集群化产业;三是绿色食品企业可采取战略联盟的方式, 与其它行业进行强强联手, 一方面可拓宽销售渠道, 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又可降低研发风险, 为开发新产品提供资金支援。如可与新疆本地连锁超市成为战略连盟伙伴, 可减少进入费用, 又可开辟固定的销售渠道;四是通过品牌整合, 做强做大本企业的品牌, 以名牌带动企业的发展。

3、实施名牌战略, 突出地方特色。

新疆政府要千方百计引导企业培育名牌产品。要选择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精心培养一批名牌绿色食品, 努力扩大名牌比重。应鼓励并支持绿色食品龙头企业, 将特定区域内的中小企业的相关产品品牌加以整合, 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对已成为新疆地区名牌的绿色食品, 要想方设法提高档次, 争创国内、国际名牌;在名牌产品品种开发上, 要实现由粮、油、瓜果等作物向特色产品开发的转变;在产品层次上, 实现由初级农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要进一步扩大全区绿色食品品牌数量, 抓紧培育一批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食品品牌。以名牌创效益, 并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例如伊犁州通过积极创立绿色农业品牌取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目前, 伊犁州已有220.5万亩种植基地获得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 绿色品牌有效地提升了州直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优化和改善绿色食品发展环境。

优化和改善绿色食品发展环境, 一是加强新疆绿色食品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 规范绿色食品的生产的市场管理,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为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二是制定和完善绿色食品的技术法规, 保证“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 提高新疆绿色产品的质量安全;三是新疆政府要大力对绿色食品的支持力度, 可以给予从事绿色食品生产和经营的个人和企业政策上的优惠, 在税收、贷款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发放一定的特殊补贴。四是要加强新疆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 要提高品牌意识, 争创新疆名牌绿色食品基地;五是新疆政府要利用多种渠道加大对新疆绿色食品的宣传, 帮助企业和农民做好绿色食品的销售工作。如在2009年由于受“七五”事件的影响, 新疆一些特色农产品出现滞销, 商务部和新疆政府组织全国19家大型农产品批发零售企业的采购代表进疆, 与新疆15个地州的73家供应商、生产基地签订了大批采购计划, 并开通林果运销“绿色通道”, 一举扭转了新疆瓜果滞销局面。

5、加强绿色食品营销渠道创新, 实施网络营销。

要加强新疆食品的营销渠道创新, 首先是组建绿色食品的示范商场、加大绿色食品专柜建设, 开辟出更多绿色食品专卖店;尤其是要加快绿色食品连锁店的建设和发展, 尽快在乌鲁木齐、昌市等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建立一批绿色食品连锁店, 以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地区连锁店的建设;各地区要积极建立各级绿色产品销售公司, 加快建成全疆绿色食品营销网络。其次要建立新疆绿色食品专业化的配送中心, 构建绿色食品物流标准体系, 积极推进新疆绿色食品物流园区的建设, 尽快建成新疆绿色食品物流中心。三是继续参加各种绿色食品会展, 定期举办绿色食品国际博览会, 为新疆绿色食品走出去创造好的平台。四是开展绿色食品网上营销, 加快绿色食品网络信息化工程建设。通过网络宣传、介绍本地区绿色食品的产品动态, 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加强与其它省份的交流, 扩大产品的销售, 做好售后服务。目前, 新疆各级政府正在开展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的“三绿工程‘建设, 逐步把新疆建成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 以南北疆各主要农副产品集散地和主产地为支点, 贯通城乡、覆盖全疆、辐射全国、渗透中亚的现代化绿色食品交易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乐发瑞, 严奉宪.我国绿色食品营销现状与对策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6) .

[2]严立冬.生态紧迫性与绿色食品营销策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3, (5) .

[3]赵新, 王德章.绿色食品市场营销战略研究[J].北方经贸, 2004, (11) .

新疆特色林果产品绿色营销浅析 篇3

关键词:绿色营销;深加工;绿色消费

1.问题的提出

“绿色营销”是指社会和企业以环保观念作为其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消费为出发点,以绿色文化作为企业文化核心,在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它是传统市场营销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层次延伸,也比传统市场营销意义更深远,更具时代性。

虽然新疆的林果产品已大量销往内地并打开了国际市场,但是这些交易远没有实现新疆林果产品应有的价值。我们的林果产品是纯绿色产品,天生的就比别的国家、地区的林果产品甜,营养价值高,为什么我们的林果产品还是卖不到好价钱呢?原因是我们缺乏绿色产品、绿色营销观念,不懂得如何进行生产、营销绿色产品。

2.绿色营销对新疆林果发展的促进作用

生产绿色产品,开展绿色营销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促进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规范林果产品市场,提升新疆林果产业发展的市场形象,对新疆林果业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2.1极大的提高新疆林果产品市场竞争力

新疆具有生产绿色林果产品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规划的实施,可在绿色林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支撑和服务下,增强新疆绿色林果产品生产的自我调控能力,提升绿色林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规模,提高新疆绿色林果产品的市场准入能力。同时,由于绿色林果产品品质的提高,达到国内外市场标准,可极大的提高新疆绿色林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2.2有效的改善新疆林果业开发和投资的大环境

发展绿色营销将有效提高新疆林果业发展的社会地位,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增强林果业发展后劲,进一步改变林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上市、无标流通的状况,积极改变新疆林果产品市场环境。同时,开展绿色营销有利于吸引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和国外投资,增加绿色林果产品的资金投入,为新疆绿色林果产品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2.3有效的改变林果业的生产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绿色营销将有效的改变林果业生产方式,即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技术高倍整合与优化,资源的利用量将有效减少,资源投入降低,为新疆林果产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生产绿色林果产品将给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优质林果产品的安全生产,可使林果产品在现有生产利润的基础上新增利润10%以上。同时,由于林果产品质量和生产的提高,可有效地提高果农收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

3.新疆发展绿色营销的必要性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顶呱呱……”这样的民谣早已唱响海内外。近年来,新疆的水果在国际市场颇受青睐,新疆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果盘”。

但是,我们的形势还是很严峻的,新疆林果品种单一,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林果产业形成的产品主要以果品原料和加工品为主, 其中果品原料占到80%以上, 加工品不足20%。就加工品来看, 果品加工的成品单一, 如杏子只是酱、汁或制干, 仍处在初级产品阶段;核桃和石榴以鲜食品为主进入市场。这种极低的加工转化水平和很短的产业链,在短期内虽能够凭借地方特色及地域品质的优势占领一定市场份额,但从中长期看,极易受国内外市场波动的影响。而且全区已建立的果品加工企业,以引进国际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生产线为主,加工产品只是酱、汁,都是初级加工,缺乏提炼、分离的核心技术,制约着果品的进一步精深加工,增值幅度有限。[1]

而且在冷链物流方面,由于冷链物流服务不到位,已严重制约新疆水果业的发展。冷链物流主要针对易腐的食用农产品实施的产地采收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由冷藏加工、冷藏保鲜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藏销售四个方面构成。[2]新疆的林果产品由于冷链物流没做好,在运输途中损失可达20%-30%,这可是一笔惊人的费用啊!

新疆的林果虽然已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但是由于绿色营销没做到位,我们的产品很难出口到国外,每笔交易都是历尽艰辛。同时,欧美发达国家又搞绿色贸易壁垒,这使我们吃亏很大。

绿色贸易壁垒, 又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 一国以保护人类及动植物健康或安全甚至生命、保护生态和环境为名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 以阻止某些外国商品进口或使其在进口时受到一定的限制, 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市场和环境的目的。[3]由于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不仅我们的出口量受到很大限制,而且价格也提不上去,使得欧美国家既赚了便宜还装了老好人!

所以说,由于我们对绿色营销认识的不到位,已严重影响到了新疆林果业的发展。新疆在林果产品出口方面大多是出口初级产品,深加工不够,附加价值底,巨额的附加利润被人家攫取,绿色营销难以见成效。这急待人们改变落后思想,增强绿色营销观念,把新疆的林果业做大做强!

4.做好林果产品绿色营销的措施

新疆栽培瓜果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新疆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使新疆的瓜果含糖量高、口感极佳,是绿色林果中的极品。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天然的资源优势,再加上科学的种植,建立绿色生产基地,形成规模优势,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要做好绿色营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4.1大力宣传,培育绿色消费意识

以纯绿色林果和有机林果为招牌进行大力宣传,让人们知道绿色林果、有机林果的优点,要让这观念深入全国老百姓的心中,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从而把潜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

同时加大教育宣传引导的力度,尽快培育全社会绿色意识。要突出宣传风格上的绿色格调,多展示安详的田园风光、美丽的自然景观、绿色的生活风情和纯净的心理感觉,激发全社会的绿色消费欲望,努力营造绿色时尚。

4.2进行思想转变,走合作发展道路

要进行思想转变,对我们的产品进行深加工,改变以往的以初级产品为主,半加工产品为辅,终端加工产品基本空白的局面。形成以终端加工产品为主,半加工产品和初级产品为辅的局面。我们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增强对产品的深加工能力,不能一直在为他人做嫁衣。

我们应该走出去,在国外大力宣传我们的绿色林果,积极参加各国、各地区的农业博览会。多请国外同行、专家来新疆考察,欢迎国外林果加工企业来新疆考察、投资办厂。借以引进国外先进的加工技术,对绿色林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林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林果产品的收益。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新疆。

4.3加紧与国际接轨

我们必须加紧与国际接轨,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来对林果产品进行生产、加工。特别是化肥和农药残留指标要达到发达国家标准,而且应该积极采用环境标志, 认真贯彻执行国际环境公约。

环境标志,又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 是由政府部门或其授权的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布的特定图形。用以表示某种商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等也符合环保标准。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必须花大力气发展符合“绿色标志”的拳头产品。同时认真贯彻执行ISO14000 环境质量管理标准。实行清洁工艺生产,在国际上为我国企业赢得良好的海外形象。[4]这样可以使我们的产品在欧美国家得以走进千家万户。

4.4 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林果产品的竞争力

为了尽快使资源优势转变成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我们应该利用各种平台投入大量资金打造更多的水果产品品牌。积极参加各种农林博览会,大力宣传我们的品牌。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例如:哈密瓜、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等品牌早已进入了人们的大脑,形成了品牌价值。还有哈密大枣,哈密市通过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哈密大枣的品牌宣传,并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申报并通过了“中国大枣之乡” 的认证。为哈密市经济发展又创造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4.5 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建立合理的扶持机制

为了促进企业营销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企业有效地实施绿色营销,政府必须强化宏观调控职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绿色法规对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污染防治和环保行政等方面现有的法律法规,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参照国际惯例适时进行修订,对立法体系上还存在的相当数量的空白要尽快予以填补和完善,对环境执法要加强监督检查。同时给予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政策上的支持,加强林果产业的技术、信息、营销服务,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队伍和服务网络,全方位参与林果产业,在税收等方面要往绿色林果上倾斜,鼓励投资绿色林果产品、有机林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为新疆的绿色林果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郑宏,发展新疆林果特色产品加工业初探,·林果机械· 新疆农机化,2006年第1期

[2]葛烨,杨红,新疆兵团大宗林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分析,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01 期

[3]杜玉平,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2008.1 财会月刊(综合)·75

[4]郭淑宁,基于企业生态责任的绿色营销,安阳工学院学报,第五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8DKS012)

新大08年世川良一优秀研究生科研项目(编号:XJU--SYLLF07012)

新疆绿色金融 篇4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支持的政策选择

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实现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借助于资本的.流动机制,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重视金融支持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了新疆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模式和政策选择.

作 者:张宏军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学院刊 名: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PETROLEUM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XINJIANG年,卷(期):20037(4)分类号:F8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 金融支持 政策选择

广元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实施意见 篇5

为加快推动我市绿色金融发展,支持和促进全市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四川省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川办发„2018‟7号)、《中共广元市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决定》(广委发„2017‟2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广元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二次、五次、六次全会决策部署,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的总体要求,以金融支持产业绿色改造升级为主线,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积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支持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协调。围绕绿色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生活方式,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推进金融组织、管理制度、融资模式和服务方式等创新改革。加强金融与财政、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环保等部门统筹协调,形成跨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坚持产融结合、绿色导向。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更加注重对包括环保、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绿色建筑、生态康养旅游等在内的绿色项目的支持和激励,探索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互相兼容的新发展模式。

坚持需求导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广元绿色资源丰富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发展切合我市实际需求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

(三)发展目标

积极构建以绿色信贷为主体,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发展基金等多元化服务为补充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以及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力争至2020年,全市绿色贷款余额达到120亿元,绿色贷款占比达到15%,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支行或网点1~2家,投保环境污染责任险企业达到20家,建成四川省绿色金融示范市。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推进绿色信贷

1.建立绿色信贷银行组织体系。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战略,制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加快实现业务的“绿色转型”。推动有条件的银行业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支行、绿色— 2 — 网点,为绿色信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责任单位:广元银监分局、人行广元中心支行、市金融工作局)

2.完善绿色信贷管理机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完善绿色信贷管理制度,将环境和社会风险因素纳入贷款授信、审查审批、贷款管理全流程,建立适合绿色项目授信特点的高效审批机制。完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全流程标识和记录绿色贷款业务。制定绿色信贷企业和项目的准入标准,定期收集、主动跟进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信息,确定绿色信贷企业和项目清单,实行主办行制度,对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对暂时困难并有发展前景的绿色企业,不得随意断贷、抽贷、压贷。健全绿色信贷考核机制,各银行机构要将绿色信贷指标纳入内部考核体系,建立有效的绿色信贷激励机制。(责任单位:广元银监分局、人行广元中心支行、市金融工作局)

3.加快绿色融资产品创新。坚持市场化操作,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情况下,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力推广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合同环境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特许经营权质押、排污权质押贷款、收费权质押、碳排放权融资、节能减排融资等金融工具和服务。探索开发绿色消费信贷等零售类金融产品,积极满足个性化金融消费需求。(责任单位:广元银监分局、市金融工作局、人行广元中心支行、市发展改革委、市旅游发展委、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园林局、市科技知

— 3 — 识产权局)

4.推动担保方式创新。大力推动应收账款质押、履约保函、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林权质押以及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等产品,探索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等担保方式创新,积极满足绿色产业多元化融资需求。(责任单位:广元银监分局、市金融工作局、人行广元中心支行、市发展改革委、市旅游发展委、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园林局、市科技知识产权局)

(二)积极推动绿色投资

1.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加大直接融资工具的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向绿色企业推介债务融资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优先赴“新三板”和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对在主板成功上市的绿色企业,依据《广元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优惠政策的通知》(广府发„2017‟16号)文件精神,对应享受相关税收扶持政策和财政奖补政策。推动创业投资、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机构与拟上市绿色企业进行资本对接,助推绿色企业加快成长。(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2.大力推进绿色债券融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以及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专项支持地方绿色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 4 — 以及绿色债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非公开定向发行债务融资工具(PPN)等方式融资。对于成功发行的绿色企业,按照《四川省鼓励直接融资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川财金„2016‟4号)给予一定奖励。(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金融工作局、市财政局、人行广元中心支行、广元银监分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园林局)

3.积极推行PPP模式。引导政府参与的新建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实施PPP模式。支持土壤、水、大气等污染防治、环境修复、水利工程等各类公共服务领域的绿色项目尝试PPP模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国资委、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园林局)

(三)积极发展绿色保险

1.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动农业保险“增品、提标、扩面”,推广生猪价格指数等保险,增加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和林木保险的参保品种。积极开发、引入生态旅游、休闲旅行等绿色消费类保险、低碳环保类保险以及森林保险。引导保险资金投资绿色环境保护项目,探索开展绿色信贷保证保险。(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金融工作局、广元银监分局、人行广元中心支行、市农业局、市林业园林局、市保险行业协会)

2.加快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工作。大力推动化工、— 5 — 电解铝等污染物产生排放企业和具有较高以上环境风险企业应保尽保,逐步将一般环境风险企业纳入保险范围,拓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面。(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保险行业协会)

(四)探索开展新型绿色融资交易机制

充分发挥我市风电、光电、水电、森林碳汇等碳减排资源优势,探索开展碳期权、碳租赁、碳债券、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市发展改革委、广元银监分局、市环保局)

(五)完善配套体系

1.构建绿色企业和项目认定评估指标体系。探索建立绿色企业和项目认定评估指标体系,引导财政、金融、产业、环保等政策和资源向绿色企业和项目倾斜。(责任单位:人行广元中心支行、市金融工作局、广元银监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环保局)

2.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绿色项目和企业融资对接机制,市发展改革委定期梳理绿色项目名录,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定期梳理绿色企业名录,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绿色项目和企业信息,推动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推进金融机构与环境保护等部门的信息共享,畅通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渠道,充分发挥信息在引导资金投向中的基础作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环保局、人行广元中心支行)

— 6 — 3.推进绿色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和环境信用评价工作,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扩大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在金融机构的运用,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环境信用信息及评价结果,在授信、利率等方面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推动将企业环境保护违法违规信息等企业环境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责任单位:市环保局、人行广元中心支行)

4.推动绿色支付体系建设。推动新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以便民、惠民和安全支付为目标,推动绿色支付方式的发展。深化移动金融,推动手机支付、银行卡“闪付”等民生领域的有效应用,提升绿色支付服务效率。大力发展电子商业汇票、手机支付、网上支付、第三方电子支付等无纸化结算支付方式,提高绿色支付结算比率。(责任单位:人行广元中心支行)

5.健全绿色融资担保体系。探索建立专业化绿色担保机制,重点支持绿色小微企业发展。引导和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对绿色项目和企业的支持力度,实行快捷担保审批,简化反担保措施。(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局、市财政局、人行广元中心支行)

6.健全激励引导机制。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优先对绿色贷款发放较好的银行机构办理再贴现业务,充分运用扶贫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投放,降低绿色金融融资成本。探索设立绿色信贷风

— 7 — 险补偿基金,专项用于弥补绿色企业贷款损失。建立绿色贷款奖补机制,对发放绿色贷款的银行机构按有关规定给予奖补。建立绿色贷款贴息机制,给予贷款主体一定比例利息补贴。(责任单位:人行广元中心支行、市金融工作局、市财政局)

三、支持重点

(一)支持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引导作用,支持食品饮料、农产品加工、冶金建材、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转变。

(二)支持绿色工业发展。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生产方式,积极支持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对接风能、太阳能综合开发利用和新能源汽车等一大批重大项目。推动金融与科技、产业与金融、军民融合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促进绿色工业加快发展。

(三)支持绿色现代农业发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支持优质粮油、生态畜禽水产、高山绿色果蔬、特色山珍、富硒富锌茶叶、道地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支持红心猕猴桃、核桃、道地中药材、油橄榄、富硒富锌茶叶、剑门关土鸡、生态生猪肉牛羊等全产业链集群建设,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 8 — 游、特色小镇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对接重点水利工程,大力支持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河道治理防洪治涝工程以及绿色生态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农村基础。围绕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公共环境治理、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助推新农村建设。

(四)支持康养旅游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围绕“一核、一极、两带、四区、五廊”空间布局,大力支持景区基础设施、旅游交通干线、康养项目、沿线生态建设。积极满足多元化康养旅游发展的融资需求。积极支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主动对接重大项目。

(五)支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大力支持嘉陵江、白龙湖、亭子湖等流域污染治理项目,跟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参与绿化全川广元行动,积极对接城市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等重点项目。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人行广元中心支行、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旅游发展委、市环保局、市科技知识产权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园林局、市金融工作局、市水务局、广元银监分局、市保险协会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绿色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指导,研究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重大问

— 9 — 题,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行广元中心支行,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二)加强监测评估。人行广元中心支行等有关部门要牵头建立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的专项统计制度和评估制度,按季开展监测,按年开展评估。健全绿色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对绿色金融资金运用的监督和评估,防范绿色金融风险。

G20峰会 中国应引领绿色金融 篇6

The Western-backed 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Banks(MDBs)are talking a lot about moving „from billionsto trillions‟ of dollars to mee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and Paris ClimateAgreement that aim to shift the world economy to a low-carbon and more socially inclusive andequitable future.西方支持的多边开发银行(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Banks, MDBs)大谈“从数十亿增加到数万亿”美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以及巴黎气候协定(Paris Climate Agreement),以帮助世界经济转向一个低碳、更具社会包容性、更公平的未来。

The MDBs talk the talk but do not walk the walk given that they have not increased their paid-incapital to meet the ambitious goals of the SDGs.By contrast, China‟s development bankshave been doing the walking—but not quite in the right direction.As it hosts the G-20 inSeptember, China is poised to match words and act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这些多边开发银行光说不练,因为它们一直没有增加自身的实缴资本以实现雄心勃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比之下,中国的开发银行做了一些实事——但方向不是特别正确。在9月举办20国集团(G20)峰会之际,中国将准备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协调自己的口号与行动。According to new estimates, China‟s two policy banks, the China Development Bank(CDB)andthe Export Import Bank of China(CHEXIM), have doubled the amount of overseas financing todeveloping countries since 2007 — to roughly $684bn versus close to $700bn by the WorldBank,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African Development Bank, and the AsianDevelopment Bank combined.根据最新估算,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两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和中国进出口银行(Export Import Bank of China)——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海外融资已经翻了一番,达到约6840亿美元,接近世界银行(World Bank)、美洲开发银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非洲开发银行(African Development Bank)及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共计发放的7000亿美元。

What is more, China‟s banks have set up another $116bn in regional funds across the world,including $22bn in funds for Africa and $37bn for Latin America to help these countries buildinfra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parks.这还不算,中国的银行在世界各地设立了总计1160亿美元的区域基金,包括为非洲设立220亿美元基金以及为拉美设立370亿美元基金,以帮助这些地区的国家建设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

By far China‟s biggest program is the Belt Road Initiative — China‟s „Marshall Plan‟ which willbuild infrastructure and energy across and beyond the ancient Silk Road routes.China hasestablished a Silk Road Fund of $40bn, with another $4.8bn to ensure that the projects areenvironmentally sound.In terms of green finance, China has established a South SouthClimate Fund with initial pledge of $3.2bn.“一带一路”(One Belt, One Road)倡议是中国遥遥领先的最大计划,这项中国版“马歇尔计划”(MarshallPlan)将在古丝绸之路沿线及其他地区建设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中国已成立了规模达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Silk Road Fund),而且还将投入48亿美元确保这些项目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在绿色金融方面,中国建立了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China South-South Climate Cooperation Fund),并承诺先期投入32亿美元。

To great fanfare, China has also helped establish and capitalize two new MDBs in the NewDevelopment Bank(NDB)comprising of the BRICS(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and SouthAfrica)countries and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Indeed, the NDB has dubbeditself a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bank‟ and its first group of loans has all gone into cleanenergy projects.更引人瞩目的是,中国还协助创立(并注资)两家新的多边开发银行——由“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建的新开发银行(New Development Bank)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的确,新开发银行自称为一家“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该行首批贷款全部投向了清洁能源项目。

The Western-backed MDBs should be credited for helping to change the narrative ondevelopment finance, a narrative that no longer separates development from environmentalsustainability and social inclusion.Most of the MDBs prohibit the financing of coal-firedpower plants unless there are few other options for the poor.In April of this year, most of theMDBs also committed to reshape their lending books so that about one third of their loans goto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西方支持的多边开发银行的功劳在于,它们帮助改变了发展金融的模式——新模式不再将发展与环境可持续性以及社会包容性隔离开来。多数多边开发银行都禁止为燃煤电厂提供融资,除非当地的穷人别无他选。今年4月,大多数多边开发银行还承诺调整放贷计划,拟将约三分之一的贷款投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项目。

To date however, the MDBs have not committed any new capital to leverage their billions tothe trillions that are needed.During the commodity and growth boom from 2003 to 2013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accumulated massive reserves and pushed to increase the basecapital of the MDBs — and in doing so not jeopardizing the supermajo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and other Western powers in voting decisions.Even under such conditions the West balked atproviding new capital.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多边开发银行未曾投入任何新的资本,以便把他们的数十亿美元撬动成所需的数万亿美元。在大宗商品及经济增长繁荣期间(2003年至2013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它们推动增加多边开发银行的资本基础——而且在这样做的同时不危及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在投票决策方面的绝对多数。即便如此,西方还是不愿提供新的资本。

Now as the world economy,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particular, are slowing down, theWestern-backed MDBs are holding back finance at exactly the time they should be increasing it.如今,随着世界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增速放缓,西方支持的多边开发银行在本应增加输送资金之际卡住资金喉咙。

In the wak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MDBs have become beholden to the credit rating agencies—as maintaining AAA ratings is the key for MDBs to raise new funds and provide cheaper loansfor development—and the agencies have warned that many of the MDB‟s borrowers arebecoming too risky.As noted by Chris Humphrey, MDB executives have been quoted as sayingthat “formerly we assigned our resources strictly based on need and absorption capacity.Butbit by bit the S&P methodology has become the main driver of our allocation decisions.”

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多边开发银行变得受制于信用评级机构,因为维持AAA评级对于它们筹集新资金并为发展事业提供廉价贷款非常重要,但评级机构警告称,多边开发银行的许多借款方正变得风险过高。正如克里斯•汉弗莱(Chris Humphrey)所指出的,多边开发银行的高管们称,“以前,我们严格根据需要和吸收能力分配我们的资源。但逐渐地,标准普尔(S&P)的方法已成为我们分配决策的主要驱动因素。”

All that said, the discussion about „billions to trillions‟ has to be more about the quality offinance than the quantity.China‟s banks are doubling down on quantity, but are yet to fullyembrace the SDGs.A new Boston University study shows that China‟s two development bankshave provided upwards of $117bn in energy finance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since 2007 —about as much as the World Bank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banks combined.话虽如此,围绕“从数十亿美元增加到数万亿美元”的讨论不得不更加关注融资质量,而非数量。中国的银行提供的资金大幅增加,但它们尚未全面拥抱可持续发展目标。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两家开发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逾1170亿美元的能源融资——与世界银行及各地区开发银行提供融资的总和相差无几。

However, the vast majority of that finance is i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even more inpower plants — 66 per cent of which are coal fired power plants.Using conservative estimatesof the climate and local health costs of those coal plant emissions, the we calculate that theyearly social cost of Chinese overseas coal-fired power plants amounts to $29.7bn.然而,中国提供的融资绝大部分投向了石油及天然气勘探,还有更多投向了发电厂——其中66%是燃煤电厂。保守估计这些燃煤电厂排放对气候及当地人口健康造成的代价,我们认为,这些中国资助的海外燃煤电厂每年造成的社会成本达297亿美元。

Assuming a power plant lifetime of 30 years, total social cost could range from $117bn to$892bn.Twenty seven per cent of Chinese development finance in energy goes to hydropower,but often such projects are massive ones that have led to conflicts with local communities andglobal advocates for indigenous rights and the environment.假如一座发电厂的运营年限是30年,其带来的社会总成本可能达1170亿美元至8920亿美元。能源领域27%的中国发展融资投向水力发电,但此类项目往往规模巨大,引发与当地社区以及全球原住民权利和环保倡导者之间的冲突。

The MDBs are talking the talk but not walking the walk.China‟s banks are walking the walk butnot fully talking the talk.The New Development Bank, as the world‟s first sustainableinfrastructure bank, is a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 in terms of sustainable finance but it is notyet clear whether they NDB has strong safeguards for social inclusion.多边开发银行总是在讨论,却不付诸行动。中国的银行在行动,却没有进行充分讨论。作为世界首家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就可持续金融而言向正确方向迈出一步,但目前尚不清楚该行在社会包容方面是否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新疆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解决途径

一、新疆农村金融服务现状

2008年以来, 新疆银监局在完成所辖209个空白金融服务乡镇全覆盖的基础上, 于2011年11月底又完成了银监会部署的60个空白金融机构乡镇网点固化的任务, 大大改善了当地各族人民群众享受金融均等化服务的环境, 将党和政府普惠金融服务政策的温暖送到了天山南北、大漠深处。但其覆盖率还是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究其原因有:一是农民贷款者十分密集, 从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银行获得贷款的农民数量占了绝大部分比例。二是农民之间贷款水平参差不齐, 县级及以下农村与所属城市之间的差距很大。三是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缺乏活力不能形成有效竞争, 很多乡镇只有一家金融机构, 服务网点缺乏。四是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 地区间差异较大, 全疆东中西部区域间也存在较明显的不平衡情况。新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资源环境状况, 近年来农村金融服务缺失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二、新疆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 交通不发达, 没有区位优势, 农村经济落后

目前, 新疆有100多个乡镇没有金融机构网点, 这些乡镇大多数都是经济交通非常落后, 人均收入低下、大部分都为贫困县区。有的县乡连一般的商品买卖市场都很缺乏, 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和金融意识非常落后。上述情况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一些县乡大多在偏僻的山区, 交通设施严重缺乏, 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除一部分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偏低、管理水平不高的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外, 大多数农户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它们点多面广、户距分散、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 缺乏非农盈利活动。这种状况使金融机构很难在此设立网点并提供相应服务。

(二) 市场化经营及追逐利润的取向使其金融机构缺少在农村偏远落后地区设立金融服务网点的内在驱动

金融机构以盈利为目的, 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其最大目标。对于上述经济群体一般也难以消费起大中型金融机构提供的昂贵的金融服务。在我国目前的持牌金融机构中, 有不少在起初的规模并不大, 但是, 管理部门为它们增设分支机构大量发牌, 使得这些本来可以凭借小规模的优势, 通过提供廉价服务获得更多可靠市场的机构, 也可能因资产规模的扩大和业务流程的改变而减弱了对农村市场的金融服务。

三、解决新疆农村金融服务落后的对策建议

(一)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有关部门应根据国家建设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要求, 紧密结合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 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积极引导与鼓励扶持各类涉农金融机构在相关贫困地区设立网点, 实现全疆乡镇金融服务一体化, 不断提高全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1.加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 需要对症下药。一直以来, 国家对西部的农村金融支持力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尽管农业贷款的数额在逐年增长, 但农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 从2004年的6.3%下降至2010年的4.4%。由此可知, 各级农村金融机构应紧紧围绕农民增产增收这个中心, 降低贷款门槛, 降低利率上浮水平, 让农民贷得起款, 把生产发展起来, 并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得到实惠。

2.国家应鼓励和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农村建立分支机构, 或组建村镇银行, 通过创新金融担保方式、税收优惠、费用补贴、风险基金、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等政策, 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

3.支持涉农龙头企业发展“公司+农户”式订单农业, 支持“农超对接”, 为稳定农户增产增收服务。创新服务方式, 让农户普遍享受基础金融服务。应大力挖潜现有网点服务能力, 拓宽向山村的辐射范围。对网点辐射不到的山村, 建议实施定点定时服务, 也可到自然村巡回流动服务或结合农村集市贸易的传统, 设置流动服务车等方式来满足农民的现金需求。

4.地方政府要为网点固化开辟绿色通道, 为欲增设空白网点的金融机构给予大力扶持和政策优惠。

5.在政府协调下, 鼓励享受贷款的农户参加保险, 给农民增收系上“保险带”。针对农户抗风险能力弱, 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容易转嫁到农村金融机构的现实, 农村金融机构应当鼓励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等, 地方财政应给予一定的保费贴补, 以增加基础金融服务的安全性。

6.扩大财政支农中生产性支出比重, 集中财力加大直接生产性支出比重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以更好地推动“三农”发展。

(二) 将有关金融政策落到实处

1.金融机构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保质保量完成网点固化任务。

新疆有关金融机构应对新增网点进行单独考核, 确保高效完成辖内60个空白乡镇网点固化任务。其中:农村信用社完成54个, 占90%;邮政储蓄银行完成5个, 占8.3%;哈密市城市商业银行完成1个, 占1.7%。在网点固化工作中,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新疆银监局提出的“五讲”要求, 即, 一要讲政治, 全疆设立60个固化网点机构的目标必须完成。二要讲原则, 尽量按照规范网点建设, 坚决不留安全隐患。三要讲实效, 坚持实事求是, 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 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办法来解决。四要讲效率, 加快覆盖进度, 争取提前完成任务。五要讲方法, 制定机构覆盖目标考核办法, 对新增的网点进行单独考核。

2.强化服务, 打造“三心工程”。

在严格要求空白乡镇网点增加营业频度、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 各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 强化风险控制, 严防操作风险和案件风险, 着实打造空白金融机构网点“服务贴心、内控放心、农牧民可心”的“三心工程”。

3.结合实际, 选择有效形式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网点。

现阶段, 新疆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建设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可供选择:一是标准化的金融机构。由相关金融机构及部门对设立金融机构所在的乡镇的经营前景进行评估, 对在三年内基本可实现保本经营的金融服务缺失乡镇可以恢复或新建标准的金融机构。二是简易的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落后、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发达但地方政府和相关银行积极支持的乡镇, 可设立简易金融机构。三是流动性金融服务网点。所谓流动性金融网点, 就是在人口密集的地方, 实施不固定的流动性金融服务。但在实施流动性金融服务的时候, 首先必须要考

4.银行监管部门应全程督导网点固化工作。

有关部门应针对60个空白乡镇网点固化任务开展情况, 深入喀什、克州、阿克苏等重点偏远乡镇进行调研, 切实解决金融服务网点固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增强金融服务功能, 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 要从根本上解决新疆及我国广大农村偏远地区金融服务落后问题, 国家还应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特别是要继续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步伐, 大力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增强金融机构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服务的能力。有关部门应出台系列政策, 引导信贷资金和民间资金源源流入“三农”和小微企业等资金薄弱环节, 为其生存、发展注入活力。农村金融机构要将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以服务“三农”为宗旨, 扎根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 秉承“诚信、稳健、精细、创新”的理念, 努力开发和创新符合当地不同客户群体需求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在支持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毅夫.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J].上海改革, 2003 (10) .

[2]焦瑾璞.农村金融体制和政府扶持政策国际比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121-130.

[3]王曙光.乡土重建:农村金融与农民合作[M].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9:13-25.

[4]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新疆金融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篇8

据了解,2014年全区纺织服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96亿元,较上年增长76%。引进内地企业项目48个,新增就业4万人。今年计划投资达到276亿元,新增6.7万人就业,第一季度已实现新增就业1.1万人。截至2015年4月末,全区纺织服装企业贷款余额59.9亿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黄卫说,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是中央关于做好新疆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经过各方努力,全区金融业在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全区小微企业特别是纺织服装企业和“短平快”项目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黄卫要求,各金融机构一定要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多措并举,多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要从银行实施差异化信贷支持政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保险业服务保障功能、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补充及担保作用等方面,全方位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和“短平快”项目发展。

会上,15家金融机构分别与16家纺织服装企业及“短平快”项目企业签署了融资协议,签约金额达到46亿元。

上一篇:高考议论性散文写作技法指导下一篇:如何成为一名合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