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建设规划方案

2024-08-01

大学建设规划方案(精选8篇)

大学建设规划方案 篇1

大学生涯规划方案

针对去年大一上学期是制定的生涯规划方案,现在作如下评估与修订总结。首先,上次的生涯规划方案总的来说可操作性还是很强的;四阶段分得很合理,每阶段的任务也很明确,大学应该完成的任务基本上都涉及到了。但也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大一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的情况也直接决定了整个大学生活的成败(当然,这是在一般情况下)。所以针对大一迷惘的情况,我的第一个修订就是更加注重目标定位问题,我的目标是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掌握好电气方面的各项知识及其拓展,认真研究几个自己的课题,掌握好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好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变成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国际通用性人才,同时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响亮的品牌,在四年后的考研或面试时,不让任何学校或企业对我说拜拜。

要重视基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也一样,每一样知识都得从基础学起,刻意地避开基础这个门槛无异于不打地基建高楼。只有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以后的深入学习才能更好地进行。

(1)电学知识。电学是我的专业课,是以后拿出来养家糊口的,一定得学好,对电学而言,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在这四年中一定的打好电学基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2)英语。对于我们这个专业,英语并不是特别重要,但对于以后的人生而言,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对于英语应当给以充分的重视,而且要在四年内通过专业四六级考试,这也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扎实的听说读写译基础。

(3)数学。数学也是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结晶,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维能力,而且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的知识体系都建立在数学的基石之上,要想学好专业课和计算机,必须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

(4)计算机。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正以极快的速度在普及,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也已成为我们进入社会的必备基础之一。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商机,而现在最有效得手段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深入了解。因此,应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办公软件和搜索引擎,熟练地在网上浏览信息和查找专业知识,为自己的未来增加砝码。

(5)其他专业知识。毫无疑问,牢固的专业知识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最重要保证,然而,每一门专业知识都建立在基础理论的学习上,因此,必须重视基础的学习,并及时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尤其是我们专业,难点比较多。所以在大一大二时尽可能地多涉猎一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兴趣。

注意创新思维

今天,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一个企业需要生存发展,它都需要有创新,否则将要被淘汰。同样,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如此,没有创新思维的人只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要积极参与各种比赛,尤其是团队的比赛,对于我们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的培养都很有帮助。

还得学会掌控时间

在大学生活里,既要学好习,又要参加社会实践,还要进行社交,体育锻炼等,因此,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使其达到最高效率,显得非常关键。对于我个人,我给自己的目标是:每天过得都要充实。具体做法是:每天给自己定个计划,今天该做什么,明天该做什么;每月给自己定个计划,在这个月内要完成什么,每周该做哪一部分。在面对众多事情的时候,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先完成重要的,再想办法完成次要的,每天回顾一下当天所做的事情,想一下有没有更好地改进方法,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借鉴。

二.自我分析:

优势:

1)性格内向,肯吃苦,能够抵制一定的诱惑。

2)兴趣广泛,能迅速转变自己的情绪。

4)学习专业知识的氛围很浓,专业老师知识过硬。

劣势:

1)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不足。

2)知识面不够广。

3)交际能力,沟通能力较弱。

机遇:

1)湖南大学是一所综合型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专业方面底蕴深厚,深受国内外大企业的青睐。

2)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我们提供了各种丰富的资源,如网络,各类讲座,图书等。

威胁:

1)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增大。

2)社会上考研,出国留学等人数持续增加,无形中对四年就业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就业压力。

应对措施:

1)发挥所长,合理利用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

2)针对自己的劣势和所受威胁,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积累社会经验不断,完善自我。

四年时间规划

大一阶段:

学习方面:

1.英语:听每天坚持听英语新闻半个小时。

说提高口语水平,尽可能参加学校举办的英语角活动,在课堂上争取更多的发言机会,与朋友多用英语进行交流(固定一两个话题,并预先作准备),尽可能多的与外教进行沟通。

读学习语音语调,纠正发音,每天跟读磁带或MP3二十分钟。

写重视写作,认真上好每一节写作课,坚持写周记,读书笔记以及把身边发生的有意义的事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译有意识地接触翻译学,尝试把课文里的某些段落进行翻译,再与译文进行核对,找出不足,并把积累的经验总结下来。

词汇提高词汇量,准备两本生词本,一本是生词记录本,另一本是生词分类本,坚持每天读报,并把生词记在生词本一,反复记忆,一周后把所学的生词进行分类,形成自己的生词分类词典。争取大一词汇突破4000。并注意对四级考试的各个部分进行突破,务必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四级考试。

2.数学:认真学习微积分,善于思考问题,培养严谨的思维;学好本专业的线性代数课程和数学分析等数学知识,并旁听工程数学的线性代数课,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争取期末以优秀的成绩通过。

3.专业知识:首先是上课认真听讲,把老师讲的东西好好消化掉,并好好作相关的作业,有闲余时间时看相关的专业书籍,以期对其中的一些概念有初步了结。

4.公共课,通选课:上课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对有兴趣的科目,利用互联网进行深入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5.计算机:提高打字速度,深入学习C语言等程序编辑语言,学会自己编写所需要的程序,并能自己编写一些软件,注重思维上的创新,同一个程序用不同的算法试一试一起开拓视野。

较深入地学习网页制作,制作个人主页;学习Photoshop和编程的基础知识。

工作方面:

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工作,学习图书检索和分类的相关知识,并处理好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积极参加班级事务;与同学合作搞些小生意,培养团队精神并积累工作经验。

体育方面: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周运动两到三次,每次一个半小时左右;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争取在大一学会篮球和跳远。

生活方面: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德育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好每天的计划,勤总结,择其善者而保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大二阶段:

学习方面:

1.英语:听每天坚持听常速英文听力半小时,并找相关的专业四级听力试题进行突破。说把握好锻炼口语的每一个机会,积极参加学校学院举办的各种活动。

读 选取多种素材进行阅读,每个月至少读一本英文名著,并写读书笔记。

写坚持些日记,关注国际时事,尝试用英文对某些事情进行评论;对深有感触的事件写成文章,并尝试发表。

译对基础翻译进行理论学习,并进行大量练习,及时总结经验,掌握翻译技巧。自学口译教程,通过慢速英语进行练习,形成自己的速记特点,并加以总结。

词汇对各类词根进行分类总结,找出规律并进行分类记忆;坚持读报,把生词记录下类并进行分类。开始接触专业词汇,多读写相关书籍,把最常用到的词学会。争取大二词汇突破6000。

3.专业知识: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好其中的重要概念;坚持每天看一到两个小时的作业或课本,并保证每天都做一些题目,以免手生。

4.选修课,辅修课: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学习。

5.其他:学习演讲和辩论技巧,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准备考研,并着手准备考驾照,参加学校的一些科研活动。

工作方面:

继续留在图书馆工作,但减少工作的时间;积极参加班级事务管理,起领导作用,团结好整个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工作,积累社会经验;继续与同学合作搞些小生意,扩大影响范围,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体育方面:

积极锻炼身体,每周打一到两次球;报名参加运动会,丰富大学生活。

生活方面:

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提高自身修养;计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并尽可能做到最好;留意身边的细节,勤思考,勤总结,力争做到最好。

大三阶段:

学习方面:

1.英语:坚持每天听力半小时,读书半小时的习惯;掌握英语笔译技巧,较深入地学习英语口译技能,深入学习高级写作,并掌握写作技巧。

2.专业知识:大量阅读相关的专业知识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自己做一些有用的电路板,试验一下自己的专业能力及动手能力。

3.其他:认真复习数学等考研需要考的知识,为考研做好准备。

工作方面:

继续参加班级事务管理工作,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尝试到小公司进行实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工作,争取进入大公司等地方实习,积累工作经验,为将来就业增加筹码。

体育方面:

积极锻炼身体,每周打一到两次球,每次一个小时左右。每天慢跑10分钟左右。有空和同学一起爬岳麓山。

生活方面:

继续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留意各种求职和招聘信息,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多参加一些面试,掌握面试技巧,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和师兄师姐们讨论,从中吸取经验。

大四阶段:

学习方面:

2.专业知识:深入学习相关专业的一两个领域,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其他领域也要有所了解。准备毕业论文,并做自己想做的实验和创新,和他人合作做一个自己的科研课题。

3.面试技巧:寻求求职指导,学习面试技巧;整理个人档案资料,为写简历作准备。工作方面:

到广交会,大公司等地方进行实习,提高处事能力和应变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体育方面:

积极锻炼身体,每周打一到两次球,每次一个小时左右。有空和同学一起跑步,爬白云山。

生活方面:

留意人才招聘信息,了解各大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注意公务员考试方面的信息,如果可能的话尝试考一下公务员。

我相信只要我能把我的规划认真执行下去,并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我的大学就一定没有白过。

大学建设规划方案 篇2

1、所在单位概况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 学院信息化工作具有良好的硬件条件, 依托世界大学城云平台, 深入开展空间建设及创新应用, 在信息化实践应用取得了较突出成绩。信息化全面融入教育、学习、管理、服务各环节, 推进了学院教育教学和治理服务的全面变革。学院拥有一支理论与实践能力较强的技术团队, 能实时监控、统计、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网络数据, 适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难题。

2、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语文教师武娜, 女, 讲师, 华中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近年来致力于信息化教学研究, 积极建设空间课程, 努力探索空间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并取得一定成果。建设了《大学语文》、《应用写作》两门空间课程和《魅力口才》主题特色空间, 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广受好评;在2014年湖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在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在2014年湖南省首届微课大赛中获“一等奖”;在2014年湖南省语言文字应用论文评选活动中, 论文《基于世界大学城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空间培训课程立体化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荣获“特等奖”。项目负责人在空间课程的建设与运用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多次受邀在省内外进行信息化教学经验交流, 并在湖南省高中校长、教学名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上做典型发言。

二、实施内容

1、目标、内容和期限

(1) 目标

通过《大学语文》“名师空间课堂”建设, 创新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模式与评价方式, 构建优质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库, 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 打造“在线教学、在线自测”的互动课堂, 提高网络课程选修率, 扩大课程的影响力, 加强试点成果推广, 产生示范带动效益。

(2) 内容

①依托世界大学城云平台, 建设《大学语文》空间课程, 同时提供满足学生学习所需的无产权纠纷的教学资源, 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程导学、教学日历、电子教案、教学视频、辅助资源、测试题库等。

②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 提供在线辅导、在线答疑、在线测试、交流讨论等, 将学生空间互动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将空间课程巧妙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 探索促进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③充分发挥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 重构课程体系, 促进同类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提高教学质量, 扩大课程的影响力, 提高网络课程选修率, 真正使空间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产生革命性影响。

(3) 期限

期限为一年, 即2014年5月—2015年5月。

2、组织与管理

由学院教务处、信息处牵头, 项目建设团队共同负责具体的建设实施。定期自查自评, 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严格进行项目建设过程管理。及时展示建设过程、建设成果, 定期向省教育厅汇报建设情况及进度, 主动接受省级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3、实施阶段和任务

(1) 调研阶段

工作时间:2014年5月—2014年6月

工作任务:成立调研团队, 深入调研, 收集一手资料。对《大学语文》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学习需求等进行实地调研、问卷调研;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 深入了解《大学语文》空间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

(2) 建设阶段

工作时间:2014年6月—2014年10月

工作任务:建设团队成员根据项目建设的整体框架及任务分工, 进行课程的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视频录制, 在世界大学城空间建立《大学语文》空间课程, 及时展示建设过程、建设成果, 接受省教育厅中期检查。

(3) 实践阶段

工作时间:2014年10月—2015年4月

工作任务:将建设完成的空间课程, 在校内学生和网络选修者中试点应用, 教务处、信息处负责监控、指导。通过实践应用, 自评自查, 及时发现问题, 召开研讨会议, 商定解决措施, 不断修改完善。

(4) 总结阶段

工作时间:2015年4月—2015年5月

工作任务:总结项目建设及应用成果, 完成项目总结报告, 填写《项目验收申请表》, 资料上网, 接受省教育厅终期检查。通过《大学语文》空间课程, 结合讲座、研讨、培训等专题活动, 并发表相关论文等, 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其他职业院校、其他专业进行成果推广。

4、实施模式、技术分析和经费预算

(1) 实施模式

本项目以应用向导、协同创新、动态调整、辐射带动为原则, 采用应用型实施模式。基本实施过程是:发现问题→在行动中探究、解决问题→成果展示与推广。

(2) 技术分析

项目团队群策群力, 制定专门的运行维护制度, 制订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应用与推广实施方案, 使建成后的《大学语文》名师空间课堂能真正服务于教学, 发挥信息化项目的优势, 提高工作效率。

(3) 经费预算

5、保障措施

(1) 政策保障

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制定颁布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 (2013-2015年) 》和《湖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2013-2015年) 》、《关于申报2014年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试点项目的通知》 (湘教通[2014]165号) 等相关政策制度,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 从人力、设备等各方面予以保证。制定《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良好的制度环境为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的建设实施保驾护航, 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2) 机制保障

建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健全监控机制, 教务处、信息处对建设进行全过程管理。实行项目负责制, 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建设质量负责, 拥有决策权。建立考核措施, 实行奖惩制度。

(3) 经费保障

省级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建立省级专项资金账户, 设置单独账簿核算, 做到专款专用、专账管理。

学院自筹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学院承诺配套项目建设资金, 严格经费使用审批制度, 发挥项目经费的效用。

(4) 技术保障

学院设有信息处, 负责全院信息化硬件设备的维护。项目单位有影视工作室, 专门进行软件的后期操作和强大的技术支持。

6、成果应用推广

建立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整体联动的推进机制, 促进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为全省乃至全国相关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成功经验、可行模式和实践指导。

应用对象:

(1) 项目开发的适用于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大学语文》课程, 为中高职、本科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2) 试点中形成的课程开发、运用模式为中高职院校、本科院校教师进行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推广路径与方式

1、校内推广。率先对校内师生进行推广, 将空间课程巧妙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 探索促进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提炼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2、面向其他院校推广。利用世界大学城构建《大学语文》空间课程教学平台, 在网上向其他院校推广, 项目团队“走出去”, 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 向省内外其他院校进行推广, 引导其他院校学生登录学习, 指导其他院校教师开发出高质量的《大学语文》空间课程并灵活运用于教学。

3、社会推广。通过《大学语文》空间课程教学平台, 向社会人员进行推广, 引导社会人员登录学习, 为社会人员提供泛在、互动的自主学习平台。

四、效益分析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深化教学改革, 促使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突破, 形成线上与线下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为省内外相关院校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产生示范带动效益。

2、带动职业院校更加注重提升内涵、办出特色,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职业院校自身竞争力, 率先抢占教育市场, 产生示范带动效益。

3、将空间课程在社会上进行推广, 为社会人员提供泛在、互动的自主学习平台, 产生实际的社会效益。

摘要:信息化全面融入教育、学习、管理、服务各环节, 探索促进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提炼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积极建设空间课程, 努力探索空间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并取得一定成果。将空间课程巧妙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

关键词:大学语文,名师空间,课堂建设

参考文献

[1]肖艳红.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硕士论文, 2013.

[2]纪安玲.当下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及教育对策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2) .

[3]杨立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 2010 (3) .

[4]马建刚.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多维度考察[J].教育探索, 2013 (2) .

[5]滕远杰.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策略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2 (9) .

大学建设规划方案 篇3

关键词:高校;网络论坛;建设方案

一、大学校园网络论坛实名制及背景

30多年来高校校园网络论坛发展迅猛,校园网络论坛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大学网络论坛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许多高校在校园网上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如,十八大学习的专题网页、高等教育政策网页以及兄弟院校链接等,但高校网络论坛在校园网络所有板块中访问人数最多,对大学生影响力最强。把握和利用好网络论坛这一平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是一次时代赋予的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不应忽视这一平台。

高校网络论坛并不是风平浪静,它可以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的有力工具,也可以是妨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染缸,这给教育工作者、学校、政府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

网络论坛实名制是维护网络安全、规制网民网络行为的一项基础制度,实名制是了解学生动态、约束校内外网民网络言行的有效办法。虽然高校网络论坛经历实名制转变的过程中曾产生网民的不满,曾引起校园网络论坛网民骤减,但从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来说,阵痛之后的高校网络论坛将走向秩序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意义非凡,各高校应对网络论坛引起足够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网络论坛建设好、利用好。

二、大学校园网络论坛实名制的影响

1.网络论坛人流量的变化

即使是后台实名、前台虚拟用户名这种形式,实名制转型对大学网络论坛的人流量冲击仍然是影响巨大的。网络论坛以其开放性、匿名性吸引了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大学生可以在网络论坛中畅所欲言,而不必对所发言论担负后果和责任,因此各种态度的网民均愿意通过校园网络论坛表达观点、张扬个性,这是在网络论坛没有实名制之前。而在实名制之后,大学生网友基于对自己的管理方——学校容忍尺度的不确定以及在本校论坛的发言会有可能暴露自己身份,削弱了匿名性之后的大学校园网络论坛中,大学生网民的网络活动及言论表现得更加谨慎,有一大部分大学生网民干脆放弃校园网络论坛,而转投包容性更强、尺度更大的商业网站论坛,校园网络论坛实名制一定程度上使论坛的网民人流量大幅度减少。

2.网络行为的变化

校园网络论坛实名制对大学生网民的网络行为有一定的影响,让网民的网络行为更加理性客观,网络帖内容更客观,高校网络论坛实名制改革,让网络论坛中的网民心态有大的变化,从完全匿名的发帖到实名发帖,把所发帖内容与发帖人身份挂钩,与发帖人在网络中和现实中的信用度和名誉度联系起来,让发帖人在进行发帖行为的时候更加谨慎,在观点表达过程中更加客观。同样的,因为实名制的作用,把网络言行和具体个人绑定,使网络论坛发帖人言行态度有一个大的提高,从总体上把网络论坛帖子质量提升了一个档次。

网络实名制环境下,高校网络论坛更加安全,对不良信息能从发帖人的监管得到有效的遏制,基于西南林业大学网络论坛的调查数据,在实名制之前,每月论坛被不良信息攻击1000余次,其中包括枪支买卖、色情网站广告、其他广告等,呈现出一个不良信息发布人在短时间内大量发布不良信息的特点。在实名制之后,通过信用度权限管理、ID禁言、IP禁言到新用户发言时限等各种方式限制不良信息在网络论坛中的散播速度,如果不良信息涉及违法,可以通过实名制注册信息锁定不良信息发布人。总体来说,实名制是校园网络论坛最有力的一道屏障,维护着网络论坛的秩序和安全。

3.网络论坛实名制对论坛管理的影响

高校网络论坛实名制有利于论坛的后台管理。网络论坛这个平台中信息量大、内容丰富,需要时时警惕。在网络论坛实名制之前,高效论坛的管理工作虽然投入了大量的工作和精力,但是仍然难以避免网络论坛出现一些问题,如,网络论坛中频频出现毫无营养、影响不良的网络论坛骂战,如无病呻吟、毫无内容的“灌水帖”,如造谣生事、唯恐天下不乱的挑唆帖,甚至还有社会一些非法帖也抓住网络值班员疏忽之际在高校网络论坛大肆发布非法信息。这些网络现象出现在高校网络论坛当中,污染了大学生上网环境、损害了大学生网民身心健康、对大学生思想有着不良的影响,也让提供网络平台的学校管理方承受着不小的管理压力。

网络实名制虽然不可能完全杜绝出现在高校网络论坛当中的一些非法、不健康、不正面的现象,但是对于促进高校有效的进行网络论坛管理还是有不小的积极作用。它方便高校网络论坛管理者过滤信息,网络论坛当中的垃圾帖、灌水帖,或者非法帖和广告帖的发布是由极少数人习惯性或者职业性的进行的,网络实名制,给予了这一小部分人群以压力,可以促其收敛其无聊或非法的网络行为,又通过实名制的实名监控可以做到定位到具体个人,可以对网络行为人进行追究其后果,再则是可以通过锁定具体个人,对其网络行为做到对点检查监控,避免网络论坛值班员的审稿遗漏造成违规贴上到论坛当中。

三、实名制下高校网络论坛建设

随着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在人成长当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高校网络论坛对于其使用者——大学生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思想政治引导的网络阵地绝对要占领制高点。现就对于实名制下的高校网络论坛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导尝试提出几点看法:(1)建立一支优秀的网络论坛监控管理队伍,这支队伍可以是专职,也可以是从学校的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部门抽出高素质教师兼职组建,优秀的网络论坛管理队伍不要求有深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但要求要有优秀的审稿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回帖、撰写文章的能力,通过管理人员自身的理论功底和能力来影响网民、引导网民,创建良好的网络论坛氛围。(2)在实名制下建设网络论坛数据分析汇总制度,定期对网络论坛中网民行为、网民流量、访问板块、热点问题进行数据汇总分析,形成工作报告留存和辅助工作安排。(3)高校网络论坛管理队伍充分与高校院系以及学生管理相关部门进行配合,通过实名制找出问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的心理及思想问题在网络中呈现而在现实中得到解决。(4)高校网络论坛管理部门充分寻求上级主管部门、网络110等单位的技术支持和工作指导,网络论坛的建设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分不开,及时了解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重心和关注重点有利于高校网络论坛管理团队在进行论坛监管过程中更加敏锐、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蒋广学,李星野.高校BBS与SNS网站比较研究:以北京大学未名BBS和人人网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0(06).

[2]张婧,农克忠,余高.高校BBS阵地建设思考[J].高教论坛,2010(8).

[3]梁小娟,李刚,胡志明.关于加强高校BBS人文素质教育功能之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

[4]徐海捷.加强高校BBS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5]张其娟,蔡爱玲,曹卫玲.高校BBS: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以西南大学樟树林论坛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作者简介:郭诗华(1980—)男,湖北省大冶市人,西南林业大学宣传部理论学习科科长,民族学硕士,讲师。

田婧(1983—)女,贵州省遵义市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民族艺术硕士,助教。

湖南开放大学建设方案 篇4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组建开放大学‛的战略目标以及《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意见》提出的‚依托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及其办学网络,建立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任务要求,加快推进湖南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背景

(一)办好开放大学是建设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历史选择

开放大学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开放、灵活、全纳、终身为办学理念,强调教育观念的开放、办学方式的开放、学习对象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开放,通过实施远程开放教育,打破时空限制,使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样样有学成为现实,为每一个有愿望、有能力学习的社会成员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服务。由于开放大学独特的办学理念、方式方法、价值取向和实际效益,自20世纪70年代英国开放大学成立以来,它就日益受到世人重视和关注,得到各国政府的肯定和支持,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人们不仅需要通过良好的学 1 校教育打牢基础,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间断地继续学习,以提升综合素质、挖掘自身潜能、发展兴趣爱好、提高生活品质。开放大学能很好地适应这种需求,真正成为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促进教育信息化、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

(二)办好开放大学是党和政府加快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 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办好开放大学,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2011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也对湖南开放大学的建设作出了部署。今年7月31日,教育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和上海开放大学成立大会,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开放大学的建设,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办好开放大学‛已成为党和政府加快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部署,是构建国家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战略任务。

(三)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已具备办好湖南开放大学的必要基础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于1979年。办学33年来,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始终致力于现代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事业发展,2 为构建全省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和推进湖南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学校已基本形成了远程教育条件下有效保障教育质量的新机制,形成了覆盖全省城乡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系统,构建了开放式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已经成为我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主要力量。目前,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已建成拥有20所市州和行业、企业分校、130个县级电大教学站点的办学系统,建立了集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于一体、覆盖全省城乡的远程教学网络。全省电大系统现有教职工64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3500余人,管理人员800余人,技术人员400余人,另外聘请兼职教师1700余人,已经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的远程教育教学、技术与管理队伍。已培养本专科毕业生56万人,中专毕业生12万人,开展非学历培训400多万人次。现有高等教育在籍学生15.6万人,占全省高等教育在籍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为湖南高等教育26%的毛入学率贡献了近3个百分点。今年来,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主动服务湖南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建设了湖南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湖湘学习广场‛,建设了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学习的平台,与兄弟单位发起成立了湖南省终身教育促进会,在14所市州电大成立了社区大学,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开展了多样化的社区教育与培训活动。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已成为全省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和终身教育的重要支撑,以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建设湖南开放大学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二、建设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遵循远程教育规律,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先导,以服务湖南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宗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探索与湖南省情相适应的开放大学发展模式,把湖南开放大学建设成为一所能适应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又能覆盖全省城乡,有效整合全社会各类教育资源,为全体有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的人提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学习支持服务的新型大学,使湖南开放大学成为我省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成为我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全民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载体。

(二)使命任务

1.把湖南开放大学建成全省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力军。坚持大学属性,整合全省成人教育资源,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湖南开放大学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符合当前社会形态和人们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展全纳教育和泛在学习、最具革新活力和拓展潜能、方便灵活的成人教育新机制:一是能有效整合国内外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形成课程学习资源‚超市‛,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二是建立‚宽进严出‛的开放学习制度,求学者可以随时注册,随到随学,灵活选课,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习年限和完全学分修学制度;三是基于网络环境,突破时空限制,使‚人人能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样样有学‛真正成为可能;四是对每一名学习者4 能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五是通过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规范教学行为,让学习者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湖南开放大学充分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在全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2.把湖南开放大学建成全省各行各业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湖南开放大学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以及高效便捷、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强与省部委厅局、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合作,以更新知识、增强素质、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继续教育,开展各种类型的岗位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老年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等,搭建湖南省成人继续教育综合平台。

3.把湖南开放大学建成推进湖南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遍布全省城乡的办学体系为支撑,建设一个能整合各类优质学习资源,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不受时空限制、能进行个性化学习、能满足不同人群学习需求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湖湘学习广场。二是建立各类教育资源整合的新型机制,构建全民终身学习资源库。三是建立全民学习管理机制,形成学习者档案库和学分银行制度。四是建立各类学习成果论证制度和论证机构,搭建各类教育纵向联接、横向沟通的立交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负责全省终身教育的指导、管理和协调工作。

4.把湖南开放大学建成远程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成立湖南省远程教育指导中心,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承担省域内网络教育学习5 中心的监管、考核、评估和支持服务工作,进一步强化对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探索,成为全省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领头羊,牢牢掌握开放教育、远程教育发展领域的话语权,成为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理论研究中心,为全省各类开放教育机构、社区学院提供指导服务。

5.把湖南开放大学建成开放式高职教育的“试验田”。发挥开放大学灵活开放的办学优势,以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为基地开展开放式高职教育的理论实践研究,进一步完善开放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建立适应湖南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实质性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工作,将职业教育与培训有效融入到开放教育体系中,成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体制机制

(一)组织架构

湖南开放大学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按本科院校设置,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湖南开放大学既是一个办学实体,又是一个办学系统,也是一个网络学习大平台。由此构成一个多层次、多类型、多学科、全方位实施终身教育的办学体系。其组织架构包括:

1.湖南开放大学校务委员会。成立由省委、省政府分管负责人牵头,省委、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湖南开放大学参与的校务委员会,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湖南开放大学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和健全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2.湖南开放大学总部。依托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组建湖南开放大6 学。湖南开放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建立学术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的管理模式。

3.湖南开放大学市州学院。依托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市州分校组建湖南开放大学市州学院。市州学院既是湖南开放大学的二级办学机构,又是服务当地全民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平台,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方式,由当地政府主办,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办学业务工作接受湖南开放大学总部的统筹管理和具体指导。

4.湖南开放大学县级分院。依托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县电大工作站组建湖南开放大学县级分院。湖南开放大学县级分院为当地政府主办、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办学业务接受湖南开放大学总部的统筹管理和市州学院的具体指导。其内设机构按实际工作需要而定。

5.乡镇、街道学习中心。在乡镇、街道设置湖南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学习中心由乡镇、街道主办主管,主要承担社区教育培训和学习者服务工作,其教学培训业务接受湖南开放大学县级分院的指导。其内设机构按实际工作需要而定。

(二)运行机制

湖南开放大学按照‚统一规划、共同平台、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各具特色‛的原则,在教学、管理、学习支持服务、考试等业务领域实行一体化运行模式。在统一教育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准入与退出、教育成本分担与分配、资源整合与共建共享、社会化服务、激励与协调、质量保障与评价等运行机制。

湖南开放大学与市州学院、县级分院以及乡镇、街道学习中心 7 之间,统筹建设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网络平台,共同搭建全体社会成员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实现优质学习资源的充分流动和共享。

湖南开放大学与市州学院、县级分院以及乡镇、街道学习中心之间按照《湖南开放大学暂行条例》和《湖南开放大学章程》开展合作办学,在资源建设、学分互认、师资培训等方面分工合作,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四、建设重点

(一)公共学习的平台建设

运用现代信息新技术,建设基于网络的湖南开放大学远程教学平台与办学系统管理平台,搭建覆盖全省的终身教育教学网络平台,为学习者、教师、资源研发、管理服务以及科研人员等各类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公共学习的平台实现覆盖全国的优质数字化资源传输与共享,满足湖南开放大学远程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需要。

学习的平台主要包括统一的信息和资源门户,教学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质量保证系统、学分银行系统、加盟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系统以及卫星电视系统、大型数据中心、数字资源中心、远程支持服务中心、考试监控中心、远程会议中心和学习体验中心等软硬件设施。

(二)学习资源建设

以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以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库和基础文献资源库为主体,编制课程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标准,组织数字8 化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更新与管理。通过改造、新建和整合,逐步建成终身教育资源库,满足湖南开放大学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需要。

(三)学分银行建设

建立湖南省学分银行、湖南省学习者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完善学习者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与机制;建立学习者个人终身学习档案,提供学习者跟踪记录服务和学分认证、转换和存取服务。按照积极探索、有序推进、分布实施的原则,先在开放大学体系内,实现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之间学分互认与转换,促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沟通与衔接;进而在教育部及湖南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实现湖南开放大学与同类型高校、相关教育机构之间的学分与学习成果互认,逐步实现与普通高校之间学分与学习成果的互认。

(四)队伍建设

根据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规律和开放大学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按照专兼结合、分类发展原则,实施‚名师、名教、名资源‛工程。科学编制岗位职能标准,提高队伍的职业能力和业务素质,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广泛吸纳符合湖南开放大学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级人才,形成以团队运作为特征、学习支持服务为特色的教师队伍、管理和服务队伍、技术队伍和研究队伍,培养和汇聚一大批懂教育、懂技术、懂市场、懂运营、懂资源整合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五)专业和课程建设

适应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按照职业性与学科性相结合、适应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多样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一套知识和能力相匹配、职业和兴趣相兼顾、灵活性和规定性相协调的终身学习专业与课程体系。

(六)办学系统建设

按照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以全省各级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充分运用合作与共享机制,将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整体地运用于湖南开放大学的建设,成为湖南开放大学建设的组织基础;对省域内各级电大、社区大学(社区学院)、成人教育中心等机构就地整合,成为开放大学的地方办学机构;充分利用、共享普通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借助普通高校的学科以及人才优势,实现开放大学与普通高校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探索多元化的资源整合途径与方式,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省自考办、省教育电视台、电教馆等教育机构服务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功能,提高开放大学的整体效能。

(七)校园基本建设

积极改善湖南开放大学总部的办学条件,完善办学基础设施。一是解决校园面积不足问题,支持学校征收学校东面的‚三角地‛;二是解决办学场地不足问题,支持学校在校外新建教职工生活区,将现有教职工生活区改造为教学区。三是改善校园环境,将横贯校园的高压线入地。四是重点建设好湖南终身教育服务中心大楼,将之建成为全省终身教育的传输中心、技术中心、研究中心、培训中心和交流中心。

(八)开放式高职教育建设

完善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开放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建立开放式高职教育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有效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与开放教育的深度融合,使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成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由省政府主管领导牵头的湖南开放大学建设领导小组和由省教育厅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班子,并作为一个常设机构,有计划分步骤指导湖南开放大学建设。赋予湖南开放大学对全省开放大学办学机构的指导权,各市州学院、县级分院主要负责人的选拔与使用应当征求湖南开放大学的意见。

(二)制度保障

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湖南开放大学暂行条例》、《湖南开放大学章程》,规范开放大学设置和建设标准,明确湖南开放大学与市州学院、县级分院以及乡镇和街道学习中心的功能定位、职责分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等。建立学校、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三位一体‛的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

(三)政策保障

出台《湖南省终身教育条例》,明确全省终身教育的发展目标,权利、义务及经费投入机制。

落实湖南开放大学办学自主权,依法享有本专科专业设置权和 11 学位授予权。

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整合机制,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开放大学的整体效能。

建立学分银行机制和学习成果认证机制,建立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统筹机制。

明确各级开放大学办学机构级别,参照职业学院规格(副厅级单位)设置开放大学市州学院,参照中职学校规格(副处级单位)设置开放大学县级分院。

按照大学实体的规制核定人员编制,湖南开放大学按生师比300︰1的比例核定人员编制;市州学院按生师比100︰1的比例核定人员编制,县级分院按生师比30︰1的比例核定人员编制。

(四)经费保障

坚持开放大学的公益办学方向,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的经费保障机制。明确财政拨款标准与渠道,按照湖南省高校生均经费三分之一的标准核定湖南开放大学学历教育生均经费。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财政投入标准根据省相关政策予以解决。省、市、县财政设立专项建设资金,加大对湖南开放大学、市州学院、县级分院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研发、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团队建设以及网络平台建设的投入。

乡镇和街道明确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的工作职责,确定岗位人员,保障教育与培训活动经费。

六、建设步骤

第一阶段(2012-2015)完成《湖南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和《实施方案》设计,制定湖南开放大学章程,确立湖南开放大学的办学定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重点建设项目。

以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建设湖南开放大学办学系统,挂牌成立湖南开放大学。根据规划启动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湖南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湖湘学习广场、湖南终身教育学习资源中心建设;启动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认证中心以及学分转换机制建设;组建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教学、技术和管理服务团队,初步实现湖南开放大学办学实体内教学、管理、服务一体化运行。

第二阶段(2016-2020)

湖南开放大学网络平台、学习资源中心投入运营,逐步升级完善并持续优化,实现面向学习者终身学习的一站式服务,形成完全基于网络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建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湖南开放大学教学管理与在线教学服务团队,大规模开展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

建成学分银行,完善湖南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与学分转换机制,初步搭建一个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之间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立交桥。

基本形成天网地网人网结合的湖南省远程开放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全体社会成员终身学习提供支持服务。

大学班级学风建设计划方案 篇5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精神与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和前提。学风的建设是高校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良好校风的重要条件。

一、总体目标

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和生动活泼、健康上进的良好风气,努力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技能和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得全体室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促进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宿舍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各舍友养成乐学、勤学、会学的学习习惯,乐活、自由、自在的生活习惯。

二、指导思想

以营造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为基础,以抓学生自修晨读、考风考纪、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为核心,以提高同学们的成绩为重点,真正实现同学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浓厚的学习学术风气。

三、实施方案 1)日常生活

①学风建设动员会:全面深入动员,开一班会。

②征集活动:可赞扬的优良风气、可批驳班级里的不良现象、可对班风学风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③ 座谈会:学生与专业老师座谈会

④督导制度:班主任下寝室、下课堂,听课与任课老师进行充分交流互通信息形成合力,督查学风建设。

⑤设立班级信息员和负责人:班长为信息员,及时传递学生动态信息,班委为负责人,负责纠正违纪现象。

2)学习生活

① 专题组织生活

以团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体现先进性教育成果,促进我校当前的中心工作。各寝室围绕以“树优良学风”为主题的组织生活。

② 团员示范月活动

团员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重在影响身边的同学,在关键时刻充分发挥好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带动一个寝室,树立优秀的班风,并进行调查反馈。

③ 学生党员文明督导队

由班级党员组成,每天对晨读、出勤、晚自习等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对学生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及时的指正。每周对班级的不良现象进行汇总公布。

④“模范团员”评选活动。

在全班范围内评选身边的好团员,树立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优秀典型,各寝室评选 1名,进行材料收集后进行展出。

3)个人规划

班级所有成员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大学规划,以书面形式上交班主任。班主任审阅后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促使同学们都能够度过一个充实的大学生活。

四、活动要求

1、班级所有成员要严格遵守该计划,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2、班干部是各班创优良班风活动的负责人,必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此项活动中。

大学学院文化建设方案 篇6

一、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总体要求: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厚重的人文修养培育为内涵,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青年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基本原则: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全员参与与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相结合的原则。

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1.规划出新颖、合理、实用的校园布局。整合后学院各校区的楼、堂、馆、室等教学和生活设施依据其功能进行合理调配。新建校园要融建筑物的使用价值、美学价值、教育价值于一体,有机组织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既要具有现代学院特色,又要体现人文精神和文化积淀。

2.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校园。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艺术创作,采用花、草、树木点缀校园,建设“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花园式”校园。对建筑物在考虑实用的基础上兼顾美观,定期粉刷翻新,保持洁净,同时用院内路灯、彩灯、射灯打造绚丽的校园夜景。

3.建立视觉识别系统。发动全院师生员工和公开面向社会征集具有大庆高职教育特色的院徽、院旗、院歌。在校园内设置富有教育意义的雕塑、浮雕、景墙,恰当布置、张贴名人画像、名言警句以及优秀的书画、美工作品,让师生员工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4.完善和添置必要的教学生活设施。建立现代化的统一电教体系,搞好校园网建设,丰富图书馆藏书,建设好实训基地和运动场馆等。改善学生学习、住宿、就餐条件。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1.建立职责明确、勤政高效、和谐进取、开拓创新的内部体制和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调动和激励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健全符合学院实际和高职教育规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体系。

3.抓好对学院制度的宣传工作,使各项规章制度得到师生员工的认可和理解,并形成自我规范、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的风气。

4.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为师生员工创造一个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

(三)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1.搞好宣传舆论工作。充分利用校园网、闭路电视、广播、校刊、宣传橱窗等媒体,宣传学院在办学育人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公布学院发展建设的重大决策,使学院的价值定向与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实现和谐统一。

2.搞好学术研究、交流活动。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术沙龙,开展内容丰富的教研、科研和学术交流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3.搞好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组建学院学生专项运动队和文艺队,举办各类文艺、体育比赛和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4.搞好岗位练兵、职业技能竞赛和文体活动。在师生员工中开展高品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主题突出、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促进师生员工素质的提高,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5.强化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坚持使用标准语言、标准字、文明用语,杜绝师生员工中一切不文明的现象。对学院和系部组织的各种活动和重要会议要强调精神风貌的展现和团队精神的塑造,必要时要统一着装,规范活动程序。尤其服务窗口单位要制定和使用规范的文明用语。

(四)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用目标和规划凝聚人心。加大力度宣传学院的“11221”总体发展思路,统一教职工的思想,汇聚全院上下的力量,形成共同的校园价值观。

2.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选择和运用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活动载体,增强师生员工对学院的归属感、自豪感,使“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奉献”的校风,“敬业爱生、笃学精技”的教风,“志存高远、强学力行”的学风成为全院师生的自觉行动。

3.树立教育创新的理念。借鉴其他高校尤其是发展比较好的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经验,结合学院实际,形成自己特色。

4.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建院的理念。建立融洽和谐的党群、干群、同志、师生关系,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高职教育观念

1.树立高职教育观。用系统的、本质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高职教育,充分认识到高职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高职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结合点、切入点,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努力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2.树立高职育人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教育中,培养学院满意、社会认可、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3.树立高职教学观。大力倡导师生互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观,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双向促进的教学局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树立高职教师观。从事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同时,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应成为实践技能的能手、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先锋,做到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真正做好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六)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外部辐射力度

1.大力宣传学院教育培训和科研产业的优势。面向大庆地区和油田企业,进一步拓宽培训领域和再教育门类,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训水平,以学院的专业、课程建设为依托,对大庆地区、油田企业的科研项目,争取独立承担、合作开发,发挥学院的科研产业优势,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围绕油田一线的生产和技术上的实际问题,组织人力搞好攻关,做好生产示范和技术服务工作,进而增强学院在社会上的信誉和影响力。

2.加强学院的对外联系。积极参加由政府、企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科学会团体组织的学术论坛、教育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及时掌握和了解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发展动态和先进的办学经验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的最新成果,实现信息共享。拓宽与省、市内外高校联合办学的渠道,巩固与国外相关院校的联系,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

3.主动创建领导重视、社会关心、群众满意的外部环境。通过主动扎实的工作,使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掌握和了解学院发展、改革与管理的状况,畅通信息渠道,取得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为学院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加强生源基地和就业基地的建设,广泛宣传学院的办学育人经验和教育教学成果以及学院名牌专业、名教师和优秀毕业生,扩大学院影响;对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学院参加的各项社区活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参与,搞好“军警民共建”、“校企共建”、“帮扶结对”和“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搞好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整治等工作,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确保校园有一个安定、和谐的周边环境。

三、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1.领导重视,部门统筹,树立全员参与的意识。学院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院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定期研究,周密部署,责成相关部门搞好统筹协调。采取各种教育形式,提高学院各级干部和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树立校园文化重在建设的意识,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促进、全过程建设的局面。

2.加大教学系部教风、学风建设的工作力度。教风、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系部在这方面工作中要结合专业建设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搞好招生就业教育等实际,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具有本系部特征的教风、学风建设活动,进而形成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的新局面。

3.注重阵地建设,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搞好学报、宣传广播、橱窗和网站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按照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明确年度建设的重点,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对学院原有和新建的校园文化设施要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

4.建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结合学院各系统工作特点,明确具体责任和目标,搞好分工和协作。学院各部门各单位领导都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工作规划和岗位职责中,加强检查指导,不断提高对内对外的服务水平。定期总结经验,表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不断提升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大学建设规划方案 篇7

笔者经查阅资料并结合自己十几年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 界定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了各阶段的实施方案, 以供同行参考。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总目标及实施内容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总目标

通过对大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职业规划的理念, 学会、掌握职业规划的技巧和方法,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和就业观, 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2.教育内容

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原则、方法和职业发展相关理论;本专业发展概况、行业需求标准;职业生涯应具备的知识、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和培养方法;影响职业生涯成功因素的自我认识与评估;求职择业过程中的心理、技巧、网上求职、面试技巧;现行就业政策、就业法规等。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各阶段性教育目标及实施方案

在现有的研究资料中, 教育部明确指出:大学生在校期间一年级了解自我, 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 三年级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 四年级初步完成由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黄昌建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涯规划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十个阶段。笔者认为, 按学期划分学生特点和任务, 更有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1.第一学期

学生特点: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 面临着生活自理、管理自治、目标选择、学习自觉等一系列自我教育问题, 心理和思想发生急剧变化, 自我认知和环境认知探索不够。职业生涯理论缺乏, 目标和现实之间差距很大。

教育目标:引导大学生积极适应大学生活;了解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发展前景, 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初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自我认知的方法;学会进行社会调查的方法和技巧;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

实施方案:①通过两周的军训,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②召开“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等主题班会, 培养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③聘请本专业专家进行“本专业历史沿革和发展前景讲座”, 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历史沿革、发展前景及学习方法;④由专业指导教师开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⑤聘请心理咨询专家举办“心理知识”讲座, 增强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⑥寒假前对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方法和技巧培训, 组织学生假期进行社会调查, 初步了解就业环境和社会环境。

2.第二学期

学生特点: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学习和假期的社会实践调查, 对大学生活和社会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对自我有了一定的认识, 各方面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本学期有能力初步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完成自我认知, 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兴趣、爱好、性格、能力, 初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职业能力要求, 制订实施计划, 培养相关能力。

实施方案:①通过社会实践调查分享活动, 引导学生正确进行环境评估;②在职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360度评估、SWOT分析法, 完成自我认知;③通过职业测评系统完成职业认知, 初步制订出个人生涯规划;④通过素质拓展训练, 培养团队意识, 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组建班级职业生涯服务团队, 协助学生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并监督计划有效执行;⑤通过相关活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如:通过相关专家讲座, 引导学生树立和培养时间管理、压力管理、健康管理、目标管理、行为管理、工作学习平衡管理观念;⑥从本学期开始,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人文知识培养, 以期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内涵。

3.第三学期

学生特点:经过一年大学生活的适应, 他们初步掌握了大学生活规律, 开始真正从现实角度关注自己的成长, 主动进行能力提升训练。他们己经意识到探索的重要性, 并积极行动, 希望自己快速成长, 但是, 受经历、经验、阅历的影响, 这一阶段的大学生需要有效的帮助, 借助外力的支持, 会大大地加快大学生成长的速度。

教育目标:进一步牢固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完善、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并有效执行;开始职业道德训练;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继续提升自身能力。

实施方案:①通过聘请校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帮助学生正确了解组织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人力资源需求, 正确进行环境评估;②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进一步激发他们进行职业生涯的兴趣, 初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班级团队对职业需要的素质和道德进行归纳总结并详细制定出个人的提升和改进计划, 并相互监督、逐步落实。

4.第四学期

学生特点:通过上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学生们已基本明确了职业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并拟定了较为详细的实施计划, 但由于自制力等原因, 计划的执行力度容易出现打折扣的现象。另外, 受社会现象的影响, 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同时, 他们对专业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专项素质的训练逐渐提上日程。

教育目标:引导学生有效执行计划, 适时调整计划, 克服职业倦怠;进行专项素质训练。

实施方案:①发挥团队优势, 引导学生正确有效执行职业生涯规划内容, 克服“计划奴隶”现象;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指导教师的辅导, 使学生学会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③通过心理咨询教师团体辅导, 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 避免职业倦怠情绪的产生;④通过本行业专家讲座, 帮助同学树立求真务实的科研观;⑤聘请本行业人力资源专家进行专项技能辅导, 引导学生明确综合素质和专项素质的区别, 进一步明确专业需求。

5.第五学期

学生特点:通过前两年的职业生涯辅导和能力锻炼, 大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根据职业能力的需求, 学生职业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考研、创业就业、深造……个性化辅导提上了日程。

教育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职业能力检验, 进一步提升专项素质;掌握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的搜集方法并学会正确解读信息内容。

实施方案:①根据职业发展目标组建新团队;②通过专业咨询和测试, 帮助学生明确个人价值观, 进一步修正完善自己的职业目标;③通过多种活动检查个人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执行能力等职业能力是否初步具备, 并制订出提升方案;④聘请专家进行创业讲座, 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⑤通过专家讲座和模拟招聘会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 促使学生关注就业现状和就业政策。

6.第六学期

学生特点: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加明晰, 并逐步修正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但由于自身思想的局限, 迫切需要更加专业深入的个体化指导。

教育目标:根据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修正所产生的不同需求, 开展针对性的辅导, 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我。

实施方案:①发挥新改建团队力量, 通过专题活动, 共享资源, 共同提高其职业道德修养及职业能力;②为有考研需求的学生提供相应的专题辅导, 对考研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解答;③通过名人名企讲坛激发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热情;④通过职业认证考试剖析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质证书, 为良好就业奠定基础。

7.第七学期

学生特点:由于本学期毕业生就业工作即将全面开展, 考研工作也同时进行, 学生的心理较为浮躁, 如何应对职场招聘, 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教育目标: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职业能力以达到人职匹配;充实学生就业理论和就业技巧知识;作好考研学生的指导和心理调适工作。

实施方案:①与实习单位共同合作, 制定科学详实的实习计划, 快速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 达到人职匹配;②通过专家指导、讲座、校园网络等多种渠道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就业法规、就业心理、就业技巧等多方面的辅导, 快速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技巧;③通过多种方式对贫困学生进行就业援助;④通过对考研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及个人咨询, 缓解其焦虑心态。

8.第八学期

学生特点:学生通过实习及参加招聘会, 逐步有了就业意向, 面临步入社会, 走向工作岗位, 角色面临转换;由于就业影响, 教学受到冲击, 学业受到影响。

教育目标:帮助学生进行岗前技能培训;引导学生完成角色转变。

实施方案:①会同职业培训基地做好学生岗前技能培训;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老师专项辅导与咨询, 帮助学生初步进行岗位职业生涯规划;③选取若干优秀毕业生担当学校形象大使, 同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稳定关系, 为后续毕业生做好铺垫;④作为职业道德训练的最后一项内容, 强化毕业生意识, 引导他们站好最后一班岗, 做好文明离校工作。

三、小结

在实际工作中, 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就要求各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程性与阶段性相结合、团体辅导与个体指导相结合、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共同提高的原则, 发挥校园合力作用, 共同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根据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 确定大学时期职业生涯规划的总目标、分阶段目标, 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实施方案, 形成系统的教育工程。

大学语文考核方案改革展望谫议 篇8

关键词:大学语文;考核;改革策略

教学离不开考核,科学、合理、有效地考核能够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改革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方式,是改革大学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学生学习语文和自身专业知识必不可小觑的需要,是培养“有业”、“乐业”新型人才的必要手段。

“考核”一词,最早出现于汉王符《潜夫论•实贡》:“是故选贤贡士,必考覈(核)其清素,據实而言。”这里是指考查核实。后在西晋陈寿《三国志全鉴•魏志•卫臻传》也有同义:“考核降者,果守将诈所作也。”宋欧阳修《勉刘申》诗:“有司精考覈,中第为公卿。”而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笔下有了研究考证之义:“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覈古今,为之折衷。”后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序》:“《本事诗》一类之书,其内容尽管考核有据,然而仅备茶馀酒后的消遣。”这里都是指研究考证。

我们进行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方案改革,二者兼而有之,对学生而言,在考核中进行对学生全方位的考查核实、增进其语文学习的效果、方法等,这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首要也是根本;对教师而言,在考核中进行对我们教学的多维度思考、研究考证、推进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

一、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的弊端

(一)考核功能单一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过于重视考核评价的甄别、筛选功能,如,传统的大学语文考核多以某某语文学得比较好,某班多少优秀作为结论,考试只求最终成绩,至于学生哪里薄弱,该加强哪里,如何训练,学生一概不知,很大程度上也不关心了,因为考完了这学期这门课就这样结束了,即使学生有想增加训练的意愿,但这门课结业了,提高只能在自身体悟,无所彰显了。

故而言之,传统的大学语文考核,只是将考核评价作为界定学生学习效果、学校教育效果的工具,将教师与学生对立,将考核与学习对立,将评价与指导对立,忽视了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没有发挥其在学生学习、学校教育中的促进、导向和激励作用。

(二)考核内容单一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多数过分注重书面知识的考核和评价,多以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为维度来考核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尤重视文体、语言知识等,多在分析文本的本体性知识,不重学生学习时的自我感悟与内化;只重视书面表达,不重学生自我表达、交际等,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思维、方法、能力、交际等方面的培养与测试,“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1](P.71-73)。

(三)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评价过分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多为考查,写一篇论文或作文即可,即便考试,也多以期末的一张试卷审定全部学习效果,结果往往是原来语文基础就比较好的学生可能在本学期学习中根本就没用心尽力,但期末考核评价结果依然很高,相反原来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很努力,但期末考核评价表现出的最终结果依然比不了,故而激发不了或打击了学生们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导致考核评价的片面性。

二、改革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的优势

大学语文课程是涉及全校最为广泛系院、最为广大学生的课程,很多院系的学生除此课程之外,再也没有接触中国文化、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课程,再也没有提高语文基本能力的课程。儒家典籍《大学》开篇明义:“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P.1)雅思贝尔也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大学语文课程它应借“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经典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体现着大学之明德、亲民、至善之道,为学生奠基了优良的人文精神的底子,夯实了学生语文基本素养、阅读交际的基本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不但本身具有上述的课程性质优势,而且课程设置也存在不可忽视的优势。大学语文课程多为考查课,没有考试课的压力,教师可以放开手脚增强学生语文修养的培养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也可以不围绕着最后的一张试卷来识记,而是扎实地以每一次佳作的赏析、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切实地增强语文修养和基本技能。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而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为了改变传统大学语文课程考核弊端,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考核的新优势,我们做了考核改革,以发展性考核评价为目标,定性考核评价与定量考核评价相结合。

(一)考核评价的双重性

我们改革后的课程考核兼顾考核、检测、评价,更以促进、导向、激励学生。为考核评价目标,改变了传统课程考核单纯重视考核评价的甄别、筛选功能,实现了考核评价的双重性。

例如,我们改革后的考核项目有一项为课前演讲,我们在这项考核中,教师既考核了学生的思维,又考核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既以演讲的评价标准来考核,又以普通话考试标准考核于学生,实现了考核评价的双重性,同时,教师绝非简单给学生定位好与坏,而是将口语表达指导作为考核评价主体,指出每个学生具体的语音面貌中的不足,提出训练方案,将考核与学习结合,将评价与指导结合,重视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发挥考核评价在学生学习、学校教育中的促进、导向和激励作用。

(二)考核目的的专业性

我们注重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了“内适于知识、外适于社会、个适与学生”的三位一体教育价值观,注重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以及校园文化和课程文化的转变,真正为学生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条件,使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评价促进学生的个体认知发展,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我们改革后的大学语文考核,在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考核的基础上,突出结合各个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专业化的考核,并扬长补短,辅助其专业发展。例如,我们在强化学生语文素养积累背诵时,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考核时,重点在考核其在幼儿园要用到的蒙学内容《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重点在帮助其掌握小学教学中应熟悉的诗文。

(三)考核内容的综合性

我们突出课程考核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从汉字书写、写作行文、阅读方法、思维习惯、口语表达等几个方向进行训练、考核,全方位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考核方式的多维性

语文学科有其独特的本体性特征,“呈现出非序性、情感性、形象性的特点”,语言是学习目的,也是学习手段,大学语文课程中我们把考核作为语言学习、训练的一个操练场、交际场。

例如,我们在常规的终结性评价外,还加入了日常成长性考核。我们把学生的课前演讲、课堂回答、课堂思辨、读书报告等,都作为我们考核的立足点和成绩的组成部分,我们注重考核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性,形成学生自身的成长性评价。日常课程中的考核能带动、促进、提高平时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各种积极性,激发学生与人交流的欲望,使之在欣赏、写作、讨论、互评等过程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发现自己或别人的不足,尽情展示自我个性,运用各种方式挖掘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的灵敏性。日常动态生成式考核,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各个方面都纳入学习成绩的范围,为全体学生的各自发展形成各自有所对比学习的个体性成绩记录,也能使学生在学习工程中积累、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建构自我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考核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故而我们变单一、刻板的考核为立体式、大容量、高效率、强实效的考核,在考核目标上,我们使用语文基础知识、能力的全员考核与语文应用能力的专业培养考核相结合,培养“内适于知识、外适于社会、个适于学生”的三位一体的“有业”、“乐业”的学生;在考核内容上,我们选用文学素养积累式考核与语文应用能力式考核相结合,全面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专业和个人终身发展;在考核方式上,我们采用日常动态生成式考核与期末静态试卷式考核相结合, 形成多元、多维、灵活的考核机制,以考核带动、促进、提高平时的训练。由此全面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得考核不仅成为衡量学生学习大学语文效果的合理、科学、的标准,为“有业”、“乐业”的职前、职后发展作准备,更成为促进、提高全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加速器。

参考文献

[1]陈传万.大学语文新教学模式的构建[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6).

[2]王国轩译注.大学 [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上一篇:应用化工专业个人简历下一篇:瞬间初中生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