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等级管理办法

2024-08-12

安全风险等级管理办法(精选8篇)

安全风险等级管理办法 篇1

电力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杜绝电网、人身和设备事故,维护电网安全和企业稳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各单位、各级专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对作业进行安全风险认定,加强到岗到位安全监督,落实措施,降低作业安全风险。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系统内的所有作业现场及公司系统内企业承包省外工程的作业现场。

第二章 作业安全风险分级

第四条本标准描述的作业安全风险是指可能由现场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引发的电网、人身、设备事故的可能性。

第五条 一级作业安全风险

(一)变电站内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变电站电气设备部分改造引起系统方式变化较大的、导致220kV及以上变电站出现单线(单电源)、单变、单母线运行或已在N-1方式下运行的情况。

2、新建220kV及以上变电站投运。

3、邻近带电设备作业的,且多班组(含外单位作业或协同作业的)、多工种参与、使用两台以上大型施工机械的大型电气施工作业。

(二)线路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联络线作业,造成区域与区域之间、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电网运行不满足N-1原则。2、220kV及以上重要线路更换铁塔、导线(含架空光缆)施工达10基杆塔及以上的,同时跨越铁路、高速公路或66kV及以下带电线路达到5处及以上的或跨越险恶地理环境位置的。

3、邻近带电设备作业,大型施工机械、临时拉线、牵引绳等可能触碰带电设备的,多班组(含外单位作业或协同作业的)参与的大型电气施工作业。

(三)电网因受地震、暴风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发生大面积停电突发事件的电网恢复性抢修作业。

(四)66kV及以上电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用的首次作业。第六条 二级作业安全风险

(一)变电站内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变电站某一电压等级全停作业,引起系统方式变化。

2、220kV及以上变电站母线或主变更换改造,同时多处开关更换或大修。

3、66kV及以上变电站作业操作项目量大、复杂的。

4、新建66kV变电站投运。

(二)线路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 1、66kV及以上线路作业邻近带电线路组立(拆除)铁塔、架设(拆除)导线(架空光缆)。2、66kV及以上线路更换铁塔或导线(架空光缆)跨越铁路、高速公路或66kV及以下带电线路。3、66kV及以上线路多回路杆塔上部分线路停电作业的,或66kV及以上线路不停电更换光缆。4、10kV线路施工作业,地理环境困难的、供电方式复杂需多次停送电操作才能完成的、施工量大的、各种跨越较多的。

(三)本单位非常规的带电作业。

(四)电网因受地震、暴风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而发生较大面积停电突发事件的电网恢复性抢修作业。

第七条 三级作业安全风险

(1)变电站内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 1、220kV及以上变电站一个电气连接设备停电检修。2、220kV及以上变电站主变停电、母线停电或旁路代送操作的。

3、66kV及以上变电站作业操作项目量较大的。4、66kV及以上变电站停电检修作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常规作业项目。

(二)线路作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的: 1、66kV及以上线路全部停电组立(拆除)铁塔、架设(拆除)导线(电缆线路)及架空光缆架设(拆除)。2、10kV线路(电缆线路)施工改造达10基杆塔及以上的。配电箱变、变台、环网柜施工达两个及以上的。

3、由三个及以上班组或由外单位协同施工作业的涉及运行设备的工程项目。

(三)常规带电作业。

(四)综合性检修及试验、调试。

第八条 四级作业安全风险

其他未达到三级及以上作业安全风险的作业。

第九条本标准所述的发生大面积停电指达到《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中构成重大电网事故的大面积停电。

较大面积停电指一个县(区、县级市)及以上一般范围停电或一个及以上66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全停,但未达到大面积停电。

第十条未列入本标准的作业,各单位应充分考虑生产环境、机具与防护、人员素质、现场管理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第三章 作业安全风险管理

第十一条 作业安全风险等级的认定

1、各单位调度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电网运行方式的安全风险等级认定。一级安全风险由省公司调度部门审定返回后统计上报。

2、各单位生产技术部、基建部、农电部、营销部、信通等部门负责主管作业项目的安全风险等级认定,一级安全风险的作业项目上报省公司主管部门审定返回后统计上报。

3、各单位将认定的作业安全风险等级通过作业现场管理系统统计上报本单位安监部门。各单位安监部门通过系统统计上报省公司安监部。

第十二条 作业安全风险控制

1、一级安全风险作业应编制“三措”(即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涉及分项作业的,应执行各自作业标准化指导书(卡)。“三措”应由主体施工单位编制、供电公司相关部门审核及主管生产领导批准。变电站投运方案应经省公司调度通信中心批准。

2、二级安全风险作业应在作业前编制作业指导书,工区(供电分公司)专工和安全员审核,工区(供电分公司)主管生产领导批准。变电站投运方案应经地市公司调度批准。

3、三级安全风险作业应使用作业指导卡。

4、四级安全风险作业可以不使用指导书、指导卡,但应严格按照《安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加强作业现场的到岗到位管理

一级安全风险的作业,专业职能部门应派专人对作业现场进行指导、检查和安全监督,对重点作业程序和时段地市公司分管副职或受委托的副总工程师要到岗到位进行检查、指导。

二级安全风险的作业,主管的职能部门负责人或受委托的本部门专责人应到岗到位进行指导、检查和安全监督。

三级安全风险的作业,工区(供电分公司)负责人或受委托的专工应到岗到位进行指导、检查和安全监督。

四级安全风险的作业,由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组织分析作业危险点,采取预防措施。

第十四条各级领导干部及专业管理人员掌握、了解本单位作业项目和作业风险等级情况,严格按照到岗到位管理规定,深入作业现场,深入基层班组,开展检查、监督和指导,切实做到安全责任落实、工程管理规范、风险控制到位,不断降低和努力化解人身安全风险。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五条公司系统供电、施工企业依据本标准制定实施细则,并完善安全生产到岗到位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各级安全监督部门加强对作业现场的管理,监督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监督各级管理人员按规定到岗到位情况。

第十七条对于未按要求控制好作业安全风险的单位和责任人按《安全生产工作奖罚规定》和《安全生产违章处罚规定》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八条本标准由我电力有限公司安监部负责解释。

安全风险等级管理办法 篇2

关键词: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应用

0引言

近年来, 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管理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在电力行业中, 其是预防火灾以及电力行业安全事故的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电力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其发展牵动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电力系统不能正常运转, 社会以及各大型企业的运转就会受到阻碍, 由此可见, 电力行业的正常以及安全运转, 是现代企业以及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1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管理系统概述

电力安全评估管理体系是从哲学、心理学以及经济学等方面着手, 全面论证电力安全评估管理所涵盖的领域以及需要掌握了解的知识理论体系, 进而形成综合系统的概念以及设计操作理论的指导机制。

在电力行业中应用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管理系统, 应该依据行业的实际情况, 制定恰当、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 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电网作为输送距离远、容量大、电压高以及交流、直流混合运行的电力系统接受端, 其运行环境较为复杂、调度难度系数大、运行环境 不稳定。相关研 究发现, 每个超过500kV的供电站或者电厂都存在严重的系统安全隐患。在实际供电过程中, 由于电网建设工程技术落后以及用电需求增长过快, 导致电源在输送供应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尤其是在电网建设欠发达地区问题特别严重, 往往导致电厂进行限电供应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1.1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管理技术理论指导

电力风险等级评估管理技术指导主要从传统的稳定性计算、概率性评价指标以及分类型评价指标等3个方面作出分析, 主要应用于继电保护技术、安全稳定自控技术以及节能调度运行中的安全分析评价环节, 以提高电力风险评价管理水平,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电力行业中的作用。

1.2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管理结构和设备

电力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管理结构主要包括电源结构及电网的组成结构。其中, 电源分布、电源类型以及电源质量是电源结构的主要表现。电源分布包括了电源来源比例, 如水电、西电、港电、火电、风电、地方电和省内电等;电源类型包括有水电、火电、核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等;根据发电机组结构的大小可划分为大型、中型以及小型3种类型;此外, 还有不同电压等级电网输送电源的比例以及黑启动电源的容量。电源质量包括缺电时间期望、期望的供电量、缺电几率以及缺电频率。

在实际的供电运行过程中, 电网结构较为复杂, 包括新时代背景下的西电东送、电网薄弱环节以及输电系统3大方面。输电系统包括输送电能的能力以及输电任务完成的程度两大块。输电设备主要有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 一次设备主要是发电所涉及的设备和输电所涉及的设备, 二次设备主要包括输送电过程中的继电保护设备、自控装置、电网调度设备、电网监督设备等[1]。发电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指标有雷电、台风、雪、冰、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对电厂发电机组以及发电辅助设备的影响。输电以及变电设备的安全风险评估系统中同样包括以上自然灾害对输变电运行中的变压器、断路器、杆塔以及架空线路等的影响。

2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管理系统的应用分析

在应用电力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管理系统的过程中, 要想进行准确的评估以及明确的分工, 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利用相应标准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把经过风险等级评估的项目落实到底层的每一个工作单位以及工作人员, 相关负责人应该根据分解项目的特有权利对本单位以及本地区的项目进行全面的了解, 同时还应该严格根据风险项目评估遵循的周期对作业现场进行全方位的安全风险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 相关人员对现场进行认真记录, 如果发现安全隐患或者潜在的安全风险, 应该第一时间向上级反映问题或者上报专门的负责部门。上级或相关部门在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核查时, 应该合理地利用评估处理的功能, 充分发挥其作用, 在此基础上, 制定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有效解决问题。同时, 下级单位应该按照上级领导布置的解决方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预防以及整改, 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确保整改完成的时间能够符合相关规章制度以及规定的要求。整改过程同样应该进行详细的研究记录, 从而为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参考资料。

电力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系统可以对电力行业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估, 并且能够通过自控模块自动统计结果。所以, 在实际应用中, 电力行业管理人员应定期对供电单位的安全风险进行检查, 根据系统的历史数据记录, 有效地掌控下级供电单位安全风险的浮动趋势, 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安全风险评估等级如表1所示。

2.1加大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管理力度

电力行业应该加大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管理力度, 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电力行业应该成立一支责任心强、专业知识过硬、技能水平高的电力安全监管部门, 加强对监管部门人员的培训[2], 最大化地做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同时, 安全监管部门应通过对电力行业的制度进行分级细化, 将安全责任切实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 有效地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落实到各级部门中, 各职能部门和供电部门应该全面、全方位地掌控其管辖范围内的系统安全,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 电力行业还应该建设相应的考核平台, 在现场安全检查工作中, 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如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等进行监督控制, 对违反规章制度以及违法操作的人员进行惩罚;同时要求相关人员对职能部门每日、每月、每季度及每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上报, 分析之前工作中的优缺点, 继续发扬优点, 及时改正缺点。

2.2提高电力安全风险辨别以及解决能力

在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管理中, 应该提高相关人员的风险辨别能力, 其主要内容可以总结概括为:电力行业内部相关的职能部门在明确自身职责以及权力的基础上, 科学、有效地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并且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管理。在电力行业作业过程中, 应该对每个职能部门进行合理分工, 相关部门也应该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掌控管辖范围内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 还应该定期对输送电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正常运行。除此之外, 还应该对相关配电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提高其专业素质以及综合职业素养, 进而确保配电的安全可靠性[3]。

3结语

总而言之, 电力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管理系统是电力行业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为了能够及时、合理地解决安全问题或安全隐患, 必须加大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管理力度, 提高电力安全风险辨别及解决能力, 进而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但是在实际的安全评估管理工作中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 唯有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安全风险管理, 才能为人们的正常生活、生产用电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郭大皿, 韩刚跃, 张峰.电力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分析[J].管理视界, 2012 (12) :84~86

[2]陈伟楠.小议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系统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5) :118

安全风险等级管理办法 篇3

摘 要:农产品物流金融是一种新型的物流业务和信贷业务,由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和农业企业共同实施。由于国内物流金融业务起步较迟,在法律法规、信息制度、技术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金融机构提高物流金融风险的控制能力尤为重要。诸多风险的存在,阻碍了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的推进。对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中的风险要素及其测评进行研究,不但是金融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农业企业共同的目标,而且可以发挥物流金融业务的功能,提升物流对农产品及农业的服务能力。

关键词:风险等级 农产品物流金融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c)-0165-02 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等级分类

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存在着自身的特征,且随着农产品物流金融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层次分析法中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指标层次总排序的结果,即根据层次总排序综合权重系数的结果,可以进行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等级的分类,从而为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防范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在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农产品物流金融要素评价过程中,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的分布状态得到了有效反映。

在国内外物流金融风险等级分类研究中,通常根据风险大小的相对程度对风险进行分类,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各级风险管理。基于风险等级的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基于农产品金融物流风险等级的分类,借鉴于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的调查性认识,可以归纳出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的管理策略依次如下。

首先,在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中,应重点加强对一级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即加强对质押物合法性风险和仓单管理不善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质押物合法性风险包括了质押合同的风险、质押证件的风险、质押物产权的风险、质押物价值的风险、质押物保管的风险和质押物处置风险等。

质押物合法性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法律意识淡薄、诚信不足、外部监管不力等原因。一些农业企?I将来源不明、产权模糊或根本不存在的农产品作为质押物,甚至偷梁换柱、伪造仓单,将他人的物品作为质押物,往往为物流金融业务带来严重的后果。对质押物合法性风险的控制不仅依赖于外部法律环境建设,也要大力实施诚信宣传,同时对质押物的来源渠道进行严格审查。

仓单管理不善是引发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的常见事件,导致产权纠纷,多方利益受损,甚至引起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的中断。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很不成熟,缺乏统一的、有效的规范性操作,随意性很大,甚至带有人为扭曲的色彩。仓单管理的完善和加强主要依赖于物流企业自身管理的优化和改进,与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关系。物流企业应尽快制定翔实可靠的仓单管理程序,督促各方严格按照标准程序办理仓单交接手续,才能逐步降低仓单管理不善风险。

其次,在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中,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缺失风险、质押物品种选择风险、质押物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企业诚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我国目前尚不存在针对于农产品物流金融的专门性法律法规,这是阻碍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外部因素。美、英、德等西方国家在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处理中,都可以寻找到针对性很强的法规条例,极大地减少了农产品物流金融的不确定性。在这种局面下,应根据自身的风险状况,率先制定一些地方性的法规条例,以确保区域农产品物流金融的顺利实施。此外,由于农产品物流金融比其他物流金融而言又存在着明显的特征,因而需要对相关法规条例进行细化。

农产品质押物品种繁多,且质押物的特性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为质押物价值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金融机构、农业企业和物流企业而言,对质押物选择的倾向也不同。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希望选择质量较好且稳定、市场需求量较大、市场价格波动较小的农产品作为质押物,而农业企业希望选择质量较差、质量季节性变化明显、价格波动较大的农产品作为质押物。因此,在质押物的选择上,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需要加强对质押物选择的监督。

质押物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主要源于对市场价格预测的偏差或失误。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是常见的现象,不可避免,因此,在贷款额度核算和质押物价值核算时,需要将质押物价格波动的因素也考虑进来。在现实的业务操作中,银行机构和物流企业对作为质押物的农产品的特性并不熟悉,对市场价格信息掌握得较少,甚至对价格波动并未进行预测,只以历史数据为参考,再加上质押物选择不当的影响,必然经常导致质押物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目前,银行和物流企业应尽快建立起质押物价格评定和预测制度,完全可以将这种风险降低到低层次风险。

在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中,应重视对三级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即重视对物流企业组织结构设置风险、物流企业员工素质不足风险、商品监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在新的物流形式下,一些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僵化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许多物流企业并没有设置专项负责农产品物流金融的部门,导致管理失误频发,管理成本增大。同时,专业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企业,也很少针对物流金融的需求设立专项的职能部门,仍旧采用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可见,为了适应和促进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发展,物流企业应逐步实行组织结构的变革。

物流企业员工素质的不足不仅是阻碍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也是阻碍物流行业成长的突出性因素。我国物流企业普遍不重视员工业务素质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滞后,导致员工无法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业务胜任力逐渐下降。农产品物流金融是一种新颖的物流业务,许多员工对这一业务缺乏深刻的认识,在操作中把握不住要领,达不到物流金融业务的基本要求。可见,物流企业员工专业技能的提高是降低员工素质风险的必由之路。

商品监管风险是指物流企业对农业企业所提供的质押品的监管的偏差或失误。质押品的存在是农产品物流金融赖以存在的前提,而对质押品的监管是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顺利实现的条件。由于经验的匮乏、制度的缺失和重视程度的不足,物流企业在质押品监管中经常产生不良现象,如质押品选择不当、仓单提取程序错乱、质押品变质毁损等。因此,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应尽快制定严格的质押品监管章程与制度,确保质押品的顺利流转和交接。

最后,在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中,除了有针对性地对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三级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外,也要关注对四级风险和五级风险的控制和管理,防止在高级风险下降的同时,发生低级风险上升的现象。同时,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的各方,应时刻加强对低级风险的监测,防止低级风险的突发性爆发。基于风险等级的农产品物流金融参与主体的风险管理策略分析

从银行的视角来看,由于物流金融业务的开展伴随着农业企业生产的全部活动过程,可能面临着来自采购、生产、运输、销售、售后服务、货款回收等方面的风险;同时,也存在着政治、经济、自然等风险;此外,?有信息系统风险、物流企业监管风险等。因此,银行机构需要对农业物流金融项目进行全封闭管理,或进行专人管理,实施成本费用独立核算、供产销独立做账、效益利润单独反映的业务方式,大力探索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的金融技巧。

从农业物流企业的视角来看,由于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监管直接影响到物流金融贷款项目的安全回收,因此,物流企业应加强对融资农业企业的信用调查,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农业企业,避免与不良信誉的农业企业合作,合理地评估农业企业的动产质押,准确把握客户的履约能力,才能合理确定担保款项。同时,应充分掌握农业企业农产品生产和库存的状况,了解采购、销售、运输等实际信息,以及质押物的市场变现能力,优先选择市场需求大、储运方便、变现迅速的优质农产品作为质押物。

从农业企业的视角来看,由于农产品的市场供需和市场价格经常产生波动,导致质押物存在市场运营风险,因此,农业企业在质押物选择上应优先选择市场价格稳定、需求量大、变现及时、储存方便的农产品,时刻关注农产品的市场信息,根据信息及时采购和销售,缩短资金周转时间,合理控制现金流量,将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缩短金融机构对质押物的评估时间,减少现场管理费用,降低融资成本。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改进策略分析

在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中,为了提高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的运作成效,应改进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高仓单管理的安全性,并培育农业企业的诚信度。农业企业诚信意识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重视程度不够,不采取循序渐进的培育措施,必将长久地阻碍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发展。银行机构在进行信贷业务服务中,应对农业客户进行诚信宣传,以及采取一些其他的诚信促进措施。仓单管理水平主要受制于物流企业的管理思想、理念和方法,因此,物流企业应将仓单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业务来对待,制定专项仓单业务规章并进行严格监督。

其次,重视质押物的合理选择和物流企业员工素质的开发。在现有的业务运作中,农产品质押物的选择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仅关注了质押物的季节性,没有考虑市场需求、价格波动、政策影响等因素,导致质押物价值往往低于信贷额度,诱发了农业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和倾向。物流企业在招募员工时,综合素质一般并不低,但是,由于不注重员工的培育和学习,缺乏对继续教育的投入,导致员工业务能力无法跟上物流业的发展,对物流金融感到陌生,致使在许多业务环节上产生漏洞。

最后,探索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革路径,并及时出台一些对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这两个要素是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的潜在风险,尽管在现有的业务中尚未体现,但随着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规模的扩大,这些潜在的风险迟早会发生或爆发。

参考文献

安全风险等级管理办法 篇4

第一条 为加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管理,规范等级测评行为,提高测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等级测评工作,是指等级测评机构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规定,按照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对非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状况进行检测评估的活动。

等级测评机构,是指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规定,具备本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经审核推荐,从事等级测评等信息安全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 等级测评机构推荐管理工作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安全规范的方针,按照“谁推荐、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有序开展。

第四条 等级测评机构应以提供等级测评服务为主,可根据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安全保障需求,提供信息安全咨询、应急保障、安全运维、安全监理等服务。

第五条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等保办”)负责受理隶属国家信息安全职能部门和重点行业主管部门申请单位提出的申请,并对其推荐的等级测评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省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级等保办”)负责受理本省(区、直辖市)申请单位提出的申请,并对其推荐的等级测评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 申请成为等级测评机构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成立,由中国公民、法人投资或者国家投资的企事业单位;

(二)产权关系明晰,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

(三)从事信息系统安全相关工作两年以上,无违法记录;

(四)测评人员仅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国公民,且无犯罪记录;

(五)具有信息系统安全相关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

(六)具备必要的办公环境、设备、设施,使用的技术装备、设施应满足测评工作需求;

(七)具有完备的安全保密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和培训教育等规章制度;

(八)自觉接受等保办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不构成威胁;

(九)不涉及信息安全产品开发、销售或信息系统安全集成等业务;

(十)应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 申请时,申请单位应向等保办提交以下材料:

(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申请表》;

(二)从事信息系统安全相关工作情况;

(三)检测评估工作所需软硬件及其他服务保障设施配备情况;

(四)有关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五)申请单位及其测评人员基本情况;

(六)应提交的其他材料。

等保办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组织初审,并出具初审结果告知书。

第八条 通过初审的申请单位,应及时参加指定评估机构组织的测评人员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取得等级测评师证书。

等级测评师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申请单位应至少有10人获得等级测评师证书,其中高级和中级测评师均不得少于1人。

第九条 指定评估机构应根据标准规范对申请单位开展能力评估,出具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能力评估报告,并及时将申请单位能力评估有关情况报送等保办。

第十条 等保办组织专家对通过能力评估的申请单位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颁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推荐证书》。

省级等保办应及时将本地等级测评机构推荐情况报国家等保办,国家等保办定期发布公告,在《中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网》发布《全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推荐目录》。

第十一条 下列事项发生变更时,等级测评机构应在变更后5个工作日内向等保办报告。

(一)等级测评机构名称、地址、测评人员和主要负责人发生变更的;

(二)等级测评机构法人、股权结构发生变更的;

(三)其他重大事项发生变更的。

省级等保办应及时将等级测评机构变更情况报国家等保办。

第十二条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推荐证书有效期为三年。等级测评机构应在推荐证书期满前30日内,向等保办申请复审。复审通过的等级测评机构应换发新证。复审未通过的,等保办应督促其限期整改。

省级等保办应及时将等级测评机构期满复审情况报国家等保办。

第十三条 等级测评师上岗前,等级测评机构应组织岗前培训。培训合格的,由等级测评机构配发上岗证。未取得测评师证书和上岗证的,不得参与等级测评项目。

等级测评师离职前,等级测评机构应与其签订离职保密承诺书,并收回上岗证。

第十四条 等级测评师应妥善保管等级测评师证书、上岗证,不得涂改、出借、出租和转让。

第十五条 等级测评机构应加强对本机构等级测评师的监督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安全保密教育和业务培训。

第十六条 等级测评机构应严格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规范公正、独立地开展等级测评工作,依据模板出具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报告,确保测评质量,全面、客观地反映被测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状况。

第十七条 等级测评机构开展测评项目不受地域、行业限制。等级测评机构应在测评项目合同签订以及项目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向受理信息系统备案的公安机关报告等级测评项目有关情况。

第十八条 测评项目实施过程中,等级测评机构应接受等保办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测评项目完成后,等级测评机构应请被测评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对测评服务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情况由被测单位反馈等保办。

第十九条 等级测评机构应定期向等保办报送测评工作开展情况。根据测评实践,每年底编制并报送信息系统安全状况分析报告。第二十条 等级测评机构实行等级化管理。根据信息系统测评数量、机构规模、测评技术能力和服务质量等指标,对等级测评机构划分为五个星级,最低为一星级,最高为五星级。等级测评机构星级评定标准由国家等保办另行制定。

第二十一条 等级测评机构应于每年底向等保办提交星级评定所需材料。

等保办负责组织所推荐等级测评机构的星级评定审核工作,并出具星级评定意见。省级等保办应及时将评定意见报国家等保办审定,国家等保办定期发布星级评定结果。

第二十二条 取得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推荐证书未满一年的,不参加星级评定。

第二十三条 等保办负责对所推荐等级测评机构的日常监督检查、测评项目抽查和年审工作,及时掌握等级测评机构工作情况。

第二十四条 等保办应于每年底对所推荐的等级测评机构进行年审。等级测评机构自推荐之日起未满6个月的,当年可免予年审。年审时,等级测评机构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年审表》;

(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推荐证书副本;

(三)测评工作总结;

(四)其他所需材料。

第二十五条

国家等保办负责组织开展等级测评机构能力验证和抽查工作。

第二十六条 等级测评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等保办应责令其限期整改;情形严重的,予以通报。

(一)未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开展测评或未按规定出具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报告的;

(二)影响被测评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危害被测评信息系统安全的;

(三)非授权占有、使用,未妥善保管等级测评相关资料及数据文件的;

(四)分包或转包等级测评项目,以及扰乱测评市场秩序的;

(五)限定被测评单位购买、使用指定信息安全产品的;

(六)测评人员未取得等级测评师证书和上岗证从事等级测评活动的;

(七)未按本办法规定向等保办提交材料、报告情况或弄虚作假的;

(八)其他违反等级测评有关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 等级测评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等保办应取消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推荐证书,并向社会公告。

(一)因单位股权、人员等情况发生变动,不符合等级测评机构基本条件的;

(二)有信息安全产品开发、销售或信息系统安全集成行为的;

(三)故意泄露被测评单位工作秘密、重要信息系统数据信息的;

(四)故意隐瞒测评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或者在测评过程中弄虚作假未如实出具等级测评报告的;

(五)一年内未开展信息系统测评工作或自愿退出《全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推荐目录》的;

(六)连续两年年审不合格或限期整改后仍未通过复审的;

(七)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节特别严重的。第二十八条 等级测评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等保办应责令等级测评机构督促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等级测评机构暂停其参与测评工作;情形特别严重的,应注销其等级测评师证书,并对其所在等级测评机构进行通报。

(一)未经允许擅自使用或泄露、出售等级测评工作中收集的数据信息、资料或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报告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未妥善保管等级测评师证书、上岗证,有涂改、出借、出租和转让等行为的;

(三)测评行为失误或不当,影响信息系统安全或造成运营使用单位利益损失的;

(四)其他违反等级测评有关规定的行为。第二十九条 等级测评机构及其等级测评师违反本办法的相关规定,给被测评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造成严重危害和损失的,由相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第三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如发现等级测评机构、等级测评师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可向国家等保办举报、投诉。

安全风险等级管理办法 篇5

(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建设和管理,规范等级测评活动,保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作(以下简称“等级测评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等级测评机构和人员及其测评活动的管理。

第三条 等级测评工作,是指测评机构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规定,按照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对非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状况进行检测评估的活动。

等级测评机构,是指具备本规范的基本条件,经能力评估和审核,由省级以上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为“等保办”)推荐,从事等级测评工作的机构。

第四条 省级以上等保办负责等级测评机构的审核和推荐工作。

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负责测评机构的能力评估和培训工作。

第五条 等级测评机构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成立(港澳台地区除

外);

(二)由中国公民投资、中国法人投资或者国家投资的企事业单位(港澳台地区除外);

(三)产权关系明晰,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

(四)从事信息系统检测评估相关工作两年以上,无违法记录;

(五)工作人员仅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国公民,且无犯罪记录;

(六)具有满足等级测评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测评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

(七)具备必要的办公环境、设备、设施,使用的技术装备、设施应当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对信息安全产品的要求;

(八)具有完备的保密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和培训教育等安全管理制度;

(九)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不构成威胁;

(十)应当具备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测评机构及其测评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开展客观、公正、安全的测评服务。

测评机构可以从事等级测评活动以及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安全建设整改、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宣传教育等工作的技术支持。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一)影响被测评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危害被测评信息系统安全;

(二)泄露知悉的被测评单位及被测评信息系统的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三)故意隐瞒测评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或者在测评过程中弄虚作假,未如实出具等级测评报告;

(四)未按规定格式出具等级测评报告;

(五)非授权占有、使用等级测评相关资料及数据文件;

(六)分包或转包等级测评项目;

(七)信息安全产品开发、销售和信息系统安全集成;

(八)限定被测评单位购买、使用其指定的信息安全产品;

(九)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被测单位利益的活动。

第七条 申请成为等级测评机构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应当向省级以上等保办申请。

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受理隶属国家信息安全职能部门和重点行业主管部门申请单位提出的申请。省级等保办负责受理本省(区、直辖市)申请单位提出的申请。

申请单位申请时,等保办应当告知测评机构的条件、从事的业务范围以及禁止行为等内容,使申请单位清楚了解测评机构的责任和义务。

第八条 知悉有关规定并愿意成为测评机构的申请单位,可以向省级以上等保办提出书面申请,如实填写《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申请表》。

申请单位的人员应当如实填写人员基本情况表,并承诺对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

省级以上等保办对申请单位进行初审,初审通过的,应当告知申请单位到评估中心进行测评能力评估。

第九条 评估中心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单位的材料审查和现场核查工作。

测评人员参加由评估中心举办的专门培训、考试并取得评估中心颁发的《等级测评师证书》(等级测评师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等级测评人员需持等级测评师证上岗。

评估中心综合评估申请单位的测评能力,测评能力评估合格的,出具评估报告。

第十条 省级以上等保办组织专家对测评能力评估合格的申请单位及其测评人员进行审核。

第十一条 通过审核的,由省级以上等保办向申请单位颁发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推荐证书,并向社会公布测评机构推荐目录。

省级等保办将测评机构推荐目录报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汇总公布《全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推荐目录》。

第十二条 测评机构应按照公安部统一制订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报告模版(试行)》格式出具测评报告,根据信息系统规模和所投入的成本,合理收取测评服务费用。

第十三条 省级以上等保办每年对所推荐的测评机构进行检查。检查时,测评机构应提交《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机构检查表》。

第十四条 测评机构名称、法人等事项发生变化的,或者其等级测评师变动的,测评机构应在30日内到受理申请的省级以上等保办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五条 测评机构应当严格遵循申诉、投诉及争议处理制度,妥善处理争议事件,及时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

第十六条 测评机构或者其测评人员违反本规范第六条规定之一或年度检查未通过的,由省级以上等保办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给予警告,直至取消测评机构的推荐证书或等级测评师证书,并向社会公告;造成严重损害的,由相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第十七条 测评机构或者测评人员违反本规范的规定,给被测评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本规范由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规范中省级以上含省级。

安全风险等级管理办法 篇6

“医疗设备管理”是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中隶属于医院管理的一个专题检查项目,占检查核心指标20分。《军队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中医疗设备管理内容包括组织机构、设备配置、设备购置、 设备应用、保障制度、计量与质量控制、档案和信息化管理、耗材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9个评审项目, 分解为36个评审要点,这9个评审项目基本涵盖了医院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对设备管理常态化工作的全面审查[1]。通过认真解读标准细则,不难发现标准内在的精神实质和主线是医疗设备质量安全,因为它是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医疗诊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关系到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现参照医疗设备管理标准细则的要求,结合我院医学工程科的工作实践,探讨医疗设备质量安全保障管理。

1我院医疗设备质量安全保障管理

1.1完善组织机构

我院医疗设备管理实行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 医学工程科和使用科室三级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医疗设备配置、购置和对外合作计划,指导和监督医疗设备购置和对外合作计划的落实。医学工程科负责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承办医疗设备配置、购置、对外合作计划的申请和落实工作,组织、协调、处理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使用科室应严格执行医疗设备定人使用、 定人管理、定期检查保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交接登记手续,即“三定两严”管理制度,规范填写设备管理各项记录,配合强制检定设备器具的周期性计量与质量控制检测。

1.2严把采购关

医疗设备购置计划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医学工程科严格审查公司和产品的“三证”及其他资质, 提交设备管理委员会研究审核、充分论证拟购产品的技术性能与参数指标,从购置源头上确保医疗设备质量,经院办公会和党委会讨论通过后,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

1.3实施医学计量和质量控制检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军队医学计量规定》以及《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实施通用要求 (试行)》的要求,我院将医学计量和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纳入全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控制体系,依托已有的医学计量三级站成立了医学计量管理办公室,对医学计量和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办公室下设医学计量室,由11名经验丰富的持证计量人员组成,按总部要求配备了全部6套计量标准设备和6套质控检测设备以及100 m2设施完备的检测工作间,具备对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等12类设备的检测能力。通过实施严格的验收检测、周期性检测、维修后检测,确保在用医疗设备检测合格、性能可靠。

1.4加强临床使用管理

临床医护人员是医疗设备的应用主体,临床科室是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的直接体现方和责任者,应当主动担负起设备临床使用管理的职责,树立医疗设备质量安全意识,积极配合医学工程科将各项医疗设备管理规定落到实处。我院医学工程科与临床科室共同探讨、相互支持,在医疗设备规范使用方面进行了有效尝试。

(1)医学工程科制定了《卫生装备临床使用管理制度(范本)》,各临床科室参照范本,结合本科室设备使用特点制定适宜的科室设备管理制度,经医学工程科审核生效后实行,从制度上确保医疗设备临床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医学工程科经常举办医疗设备质量安全基础知识宣教活动,对重点、新进医疗设备进行操作培训及考核。临床科室在日常管理中做好医疗设备日常保养,登记设备操作培训记录、使用记录及维修记录等。

(2)自2006年以来,我院建立了综合质量查房制度,将医疗设备临床质量管理纳入医院全面质量管理范畴,为医学工程科检查督促临床科室、加强医疗设备应用管理提供了最佳平台。在质量查房过程中,依据我院《医疗设备质量管理考核细化标准》, 主要考核临床科室对卫生装备临床使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如设备账物相符率,是否专管专用,设备使用环境、规范操作、合理存放、正确消毒、定期保养,设备卡、操作规程、计量质控合格标志是否完备, 各项记录的填写是否正确等。质量查房制度的实施提升了临床科室对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有效提高了我院医疗设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2]。

(3)自2010年以来,我院在各临床医技科室设置设备兼职管理员,各科室选派1名责任心强、具有一定设备管理经验的医护人员担任,医学工程科为其提供设备基础知识、管理法规、管理制度等内容培训。设备兼职管理员的设置为医学工程科与临床科室之间建立了一条常设和互动的沟通渠道,双方的信息沟通更为快捷、准确,有关设备事务的处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1.5建立应急保障机制

为进一步健全我院医疗设备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医学救援应急反应能力,医学工程科协助院机关制订了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需要紧急开展医学救援情况下的医疗设备、器材应急调配预案,以及院内大面积电力供应中断、中心供气中断等突发状况下的应急保障预案,所有预案都经过反复模拟演练和修正,确保能经受实战考验。

1.6开展不良事件监测

为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我院成立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公室,并制定了《成都军区总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制度》和《成都军区总医院可疑医疗设备不良事件报告表》。医学工程科为临床科室开展了有关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知识的系列宣教活动,使全院医护人员了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现、收集、调查、分析、评价、报告和控制等工作程序,要求遵循可疑即报的原则,并在质量考核中对每一起有效的不良事件报告给予加分奖励。

2结语

安全风险等级管理办法 篇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用等级评审工作,依据卫生部《关于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2007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成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等级评审组,成员由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机构)熟悉餐饮业务的骨干人员组成。评审时,每组成员不得少于3名。必要时可从下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评审组骨干中抽取。评审组成员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认真公正地对企业进行评审,不得徇私舞弊。

第二章 申请

第三条 信誉度评审采取企业申报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评定相结合的办法。餐饮服务单位在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1年后,可向负责监管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四条 申请评审A、B级的单位,可自愿向负责监管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达到C级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食品安全状况和日常监督情况确定,不再专门申请。达到A、B级要求,但企业未提出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确定其为C级。

第五条 申请评审食品卫生A、B级的,应填写《铜陵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等级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铜陵市餐饮服务单位信用等级申请表;

(二)餐饮服务单位基本情况;

(三)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四)经营场所各功能间(或区域)布局、工艺流程和卫生设施;

(五)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培训合格证明;

(六)其它。

第六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A、B级评审申请后,对申报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查,资料完整的出具受理通知书,并尽快组织评审组到现场按照A、B级度的评分标准指导整改。整改合格后,将申报材料与近一年的监督检查情况、餐饮服务许可和日常监督量化评分表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汇总(一式二份)。

第三章 评 审

第七条 信用等级评定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集体审核、关键项目一票否决的原则。

第八条 餐饮服务信用A级单位由市级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组织评审小组评定,餐饮服务信用B级单位由县、区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评审小组评定。

第九条 申报A级的单位(市直管单位除外)先由县、区级评审小组按照量化评分表进行复查,对达不到条件的提出整改意见。审核合格的将审核意见及相关材料(监管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的材料和评审的量化评分表,一式一份)报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汇总。

第十条 根据申请单位的数量,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评审小组及时对申请企业进行复核。

第十一条 A、B级评审组按下述内容和程序进行:

(一)听取企业基本情况和量化分级管理自查自纠情况汇报;

(二)查阅餐饮服务许可或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培训情况、采购索证管理、餐用具消毒等相关记录资料;

(三)现场查看加工、经营等环节,陪同人员介绍企业各环节的食品安全状况,评审人员按《评分标准》打分;

(四)向企业反馈评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措施、期限等,并制作必要的现场监督文书,企业负责人就现场检查意见陈述、表态。

第十二条 评定小组根据现场检查、审核情况,结合评分情况进行评议,对有争议的项目集中进行讨论,确定最终评分和结论。

第四章 公示和授牌

第十三条 A级评定结束后,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及时将评审小组评定结果报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

第十四条 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后,及时向社会公示A级信用等级名单并授予标牌。A级信用等级由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示、授牌,B级信用等级(除市级直管单位外)由县、区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示、授牌。

第十五条 A、B级信用等级公示后,监管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及时在餐饮服务许可证或卫生许可证上加贴相应的等级标志。

第五章 管理

第十六条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用等级等级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七条 延续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卫生许可证时,若不存在升降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保持原有级别不变。

第十八条 确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1年后,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对评分结果连续两次高于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用等级的企业,可建议企业申请高一级等级。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在原有级别基础上降低一个等级:

(一)一年内累计受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两次以上(含两次,下同)的行政处罚;

(二)一年内累计受到两次以上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经查实负有相应的责任;

(三)一年内有两次以上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四)在监督中发现存在违法行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限期改进,逾期不予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

第二十条 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直接降为C级,12个月内不予重新评定其它等级。

第二十一条 降级或取消等级决定应由原评定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做出。

第二十二条 监管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餐饮服务单位出现了上述降级情况或等级发生了变化(如企业已不存在,企业对原加工经营场所进行改扩建,原有条件和管理水平发生变化,已达不到相应等级的),应及时向相应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反馈情况,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及时做出降级或取消决定。监管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接到降级或取消信誉度等级的决定后,应及时变更餐饮服务许可证或卫生许可证上的等级标识和标牌。

第二十三条 降级的单位,一年内不得申请原级的评审,其负责人应重新参加量化分级管理知识培训。对降级单位申请原等级和对原加工经营场所进行改建、扩建和新建的企业,应重新申请评定。

第二十四条 已获得“六T”实务示范店称号的餐饮单位,不再进行信誉度等级评定,按A级信用等级对待,在餐饮服务许可证或卫生许可证上加贴A级标志。

第二十五条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每年应抽查一定数量的B级单位,对B级单位评定工作进行督查。

第二十六条 A、B级信用等级每3年由评审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评审小组现场审核一次,市、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A、B级单位动态管理的数据资料。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高等级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报告 篇8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高等级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报告范文5篇,高等级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呢?下面大家跟小编一起来参考一下吧。

第一篇

一、强化领导责任,精心组织实施

按照县纪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乡迅速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由乡纪委书记组织学习传达巴惩防体系〔2017〕2号和通惩防办〔2017〕7号文件。我乡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班子成员、纪委委员、联村干部和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廉政风险岗位审计工作,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充分利用群众会、村社干部代表会、农民夜校、“村村通”广播、微信交流平台、宣传标语、黑板报、发放资料等传统方式,全面宣讲宣传廉政风险岗位审计工作及其重要意义,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认真领会会议精神,明确任务,确保廉政风险岗位自抽查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三、重点开展风险评估情况

为确保此次风险评估工作取得实效,董溪乡认真研盘廉

政风险领域、风险岗位和风险点,全乡重点从以下领域排查评估:

1.脱贫攻坚领域。一是加强脱贫攻坚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严格评议程序、严禁干部优亲厚友等行为。二是加强项目监管,严禁在项目建设中暗箱操作,严格项目必选程序,杜绝个人表态,确保项目运行和管理科学规范。三是是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识别工作,严格“四区”评议对象。四是确保精准扶贫资金运行安全,按照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产业发展金、扶贫信贷等相关要求,按程序足额兑现到贫困户手中。

2.工程建设领域。一是严格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程序,始终坚持项目建设流程公开、公正、公平,杜绝工程项目“人情招标”和“暗箱操作”现象,不断促进招投标市场健康发展。二是成立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小组,采取不定期检查,聘请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对全乡工程建设全程监督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减少和杜绝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的滋生。

3.惠民政策领域。重点以农村低保、精准识别、林地流转、公益林资金、危房改造、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退耕还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各类惠民政策为重点内容,通过对政策规定、补助标准、办理程序、材料需求等的宣传,提高群众参与率和知晓率,杜绝了干部的隐瞒和欺骗带来的利益倾心。

4.村务政务领域。充分利用群众会、村社干部代表会、农民夜校、微信交流平台、展板、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大村务财务公开力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关心、干部放心。各村成立财务监审小组,重点以扶贫领域资金、村务经费、工程项目等为重点,加强监管力度,抓好项目决算,还干部、群众明白。

5.行政效能领域。通过开展“1234”专项整治和正风肃纪活动,加大对我乡干部职工上下班情况、值班情况、请销假情况和便民服务中心坐岗等情况督查力度,结合不同岗位,制定并落实好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制度管人,制度约束人,极大地降低了干部上下班的责任风险,方便了群众的各种办事。

6.财政专项资金领域。一是严格按财经纪律相关规定执行,加强专项经费、扶贫资金和补贴资金规范使用,做到专款专用。二是加强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坚决禁止“小金库”。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公务接待制度和接待标准,切实降低“三公”经费开支。

四、今后工作努力方向

按照党中央、省、市、县全面开展、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找、防、控”三个环节,逐步建立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环环

相扣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制度,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坚持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认真落实村级财务管理制、公开公示制度、村民自治、项目工程管理、“一事一议”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等相关制度,加大督查和监督力度,不断完善风险防控措施。

二是加强宣传力度,紧绷思想防范。一是通过各种会议、标语、展板等形式大力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充分调动基层党员干部参与廉政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牢固树立党员干部的风险防控意识和纪律廉洁意识。二是通过开展乡村干部廉政警示教育专题活动和典型案件通报形式,随时让干部紧绷“廉洁、腐败”这根弦,使其明白推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是多渠道多方式畅通信访渠道。为了规范权力运行、推进阳光行政,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乡纪委建立了惠民政策宣传交流群,公布了乡纪委举报电话,结合开展“纪检门诊”活动,广泛接受群众来信来访和举报渠道。杜绝违规不廉洁行为、工作偏差、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

四是全面开展正风肃纪和执纪问责。要结合“两学一做”、“纪检门诊”、“纪检队伍建设年”和““1234”专项整治等活动,大力开展“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专题学习,从乡村干部的思想上、纪律上、作风上、生活上加强

警示教育,牢固树立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通过有效地防控,确保实现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打造廉洁高效政府,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思想,高度重视。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乡长和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居)“两委”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领导责任,抽调专人负责,制定实施方案。指导辖区内村(居)级廉政风险防控的业务工作,组织开展村(居)级职权岗位清理、廉政风险点位排查和制定防范措施等工作。二是强化宣传动员。利用开辟宣传栏、召开群众会、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调动基层党员干部参与廉政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三是搞好业务培训。开展农村干部廉政警示教育专题活动,组织学习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和权力运行监督管理的相关知识,指导查找廉政风险、制定防范措施的方法和步骤,有序有力推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落实落地。

(二)严格程序,务实推进。一是认真查找风险源。把行使的行政权力纳入风险点查找范围,采取自己找、群众帮、领导点、组织审的工作方法,全体干部职工深入查找在思想

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三个方面的廉政风险。二是认真查找风险点。重点查找个人岗位风险、单位风险,分别填写了个人和单位《廉政风险点自查表》。三是评定风险等级。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按照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等进行分析评估,确定不同的风险等级。对已自查出的各类风险,经乡村(居)“两委”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开会审核把关后,在公示栏进行公示,并审核备案。四是研究制定各项廉政风险防范措施,针对岗位风险提出防控措施后,经领导审核后报纪委备案,针对各单位风险,在制定具体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后,报纪委审核备案。

(三)强力监督,务求实效。乡村(居)“两委”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村(居)“两委”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及时调查研究和掌握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情况,加大督查力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对推进不力、走过场、搞应付、流于形式的单位(部门)和个人,发现一起、问责一起、通报一起。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我乡在开展村(居)“两委”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特别是村居干部的认识以及对村(居)“两委”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二是进一步厘清权力清单。编制权力清单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对其进行公示;三是

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调动党员干部参与廉政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篇

为切实加强对廉政风险的防控管理,有效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根据通惩防办〔2017〕7号)文件精神要求,镇党委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干部的警示教育,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建立健全制度和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宣传教育

针对少数干部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认识模糊、热情不高的现象,镇党委从班子成员做起,统一思想认识,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树立廉政风险防范意识,自觉参与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一是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新《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内容,深刻领会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廉政风险无处不在、廉政风险人人有责意识,筑牢廉政风险防控的思想防线;二是扎实开展专题辅导。召开了机关党员干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专题学习会议,认真学xxx省、市、县文件精神,全面了解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意义、实施范围、主要内容和步骤方法,确保

党员干部切实掌握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工作措施;三是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通过开展单位领导讲党课、重温入党誓词、看专题片等多种廉政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为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制建设

为切实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领导,镇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成立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其余党委领导为成员,镇纪委负责日常工作。制定了《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从实施范围、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等方面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并依照方案和责任狠抓落实,稳步推进。

三、仔细查找,积极预防,从源头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

针对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施范围,对党委领导、办公室、财政所、扶贫办、民政办、社保办、安稳办、残联、林业、国土等站所室办负责人,重点是掌握审批、采购、脱贫攻坚、惠农惠民资金、低保、财务管理等方面干部开展风险点查找和防控工作。一是查找个人风险。站所室办负责人依据个人目前的思想状况、岗位职责、职务等情况,通过自

己找、领导提等多种形式,认真分析并查找个人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找出每个岗位的廉政风险点,党员干部查找履行职责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并认真填写了《个人廉政风险点自查表》,由党委书记审核并签署意见,报党委办和镇纪委备案。二是交叉互查。各站所室广泛开展互查互评活动,提出补充修改意见,查漏补缺。三是公示监督。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由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座谈形式征求意见和建议,对已查找出的风险点进行补充和完善。

四、措施明确,整改及时,着力构建清廉、节约、务实、高效的机关作风

党委领导根据各自岗位职责及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一是认真填写《个人廉政风险自查表》。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查找风险,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确保廉政风险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各站所室办负责人根据岗位职责,查找岗位潜在廉政风险,制定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并填写了《个人廉政风险自查表》。二是严格经费审批、采购和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财务收支的各项规定和财务审批制度,按照《镇机关财务管理办法》执行。严把经费支出审批关,坚持日常开支由经办人、审核人、分管领导、主

管领导共同签字;1000元以上经费支出还要由主要领导签字审批确认后方可执行;2000元以上由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并由书记、镇长共同签字审批。三是严格公务用车制度,除因抗洪抢险、地质灾害防控等特殊情况可租车外,一律不许租车,租车必须向党委书记、镇长请示批准。四是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标准。严格接待程序与标准,做到对口接待,并严把接待标准,坚决杜绝超标准接待和随意扩大接待面。五是严格实行财务公开公示制度。定期对本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公开公示制度,增加财务收支情况透明度,让干部职工了解、监督单位财务收支情况,并提出意见建议。

五、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全面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一是采取定期自查、重点抽查的方法,对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监控措施。由镇廉政风险防控管理领导小组根据岗位职责对领导干部、站所室办负责人、财务人员实施重点监督,认真查找风险点。二是与廉政教育相结合,深化干部职工对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认识,提高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并与岗位职责相结合,规范岗位职责,建立长效防范机制;与机关效能建设、作风建设相结合,切实提高机关效能。三是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结合岗位职责,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把现有制度充实到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各项防控措施中,针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决策机制、议事规则、行政、财务等管理中

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廉政风险点管理措施,规范操作程序,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定期开展述职述廉、函询、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通过开展干部述职述廉,民主测评和征求群众意见的形式,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行为,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展成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我镇开展对高等级廉政风险岗位防控工作,总的情况比较顺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个别同志在思想认识上有一定的偏差,认为廉政风险与一般工作人员无关,并且对廉政风险点的评估缺乏客观性。这是该项工作的难点,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组织工作和宣传教育,将逐步澄清这种模糊意识,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按照“两学一做”和“三严三实”的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将更加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利益观,努力营造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党员干部在学习调研上有新提高,促进了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营造清正廉洁的良好风气。

第四篇

一、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情况

(一)认真落实“三转”,切实履行监督责任

局纪委认真落实“三转”要求,明确职能定位,强化监督执纪和问责,集中精力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1、加强对党的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党章和党内法规,检查党的纪律执行情况,严肃查处违反党纪行为。加强对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2、加强对行政效能的监督检查。加强对中央、省、市、县各项规定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局纪委重点对人员到岗和遵守上班纪律、按时上下班、节假日值班、公车使用管理、“三公”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到位,并报整改结果。

3、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建环节的监督检查。一是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整改提升活动实施方案》、《落实全县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夏季集中攻势”实施方案》;二是推进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运行。坚持以“规范、透明、廉洁、高效”的“全公开”模式,将交通行政处罚、行政审批等事项全部上网公开运行,坚决杜绝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突出日常监督。针对工程建设重点环节,实行从工程立项到工程交竣工验收局纪委全程监督。截止目前,局纪委参与工程竣工验收监督5次,招投标监督6次,工程收方计量监督36次。

(二)采取“五上措施”,强化思想防控。

1、上桌面,设置廉政风险警示牌。为了强化党员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我局把廉政文化进机关与正风肃纪有机结合起来,制作了廉政风险警示牌摆放在每个办公桌上,明确了每位同志的职务、岗位职责、各自岗位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以最直观、最醒目、最常见的形式时刻警示每个党员干部。

2、上墙面,悬挂廉政警示语。将廉政制度、廉政图片、警示用语36幅上墙,悬挂在局机关每层楼道的醒目处,时时提醒机关工作人员廉洁自律。

3、上展板,制作廉政宣传展板。每年制作廉政展板2幅在党政中心和机关办公楼前展示,宣传交通运输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动态,提升交通廉政建设的知晓度,大力渲染廉政氛围。

4、上党课,定期讲授廉政课。每年有计划地邀请县纪委领导讲授廉政专题课,坚持“一把手”讲党课制度,并对新任干部廉政谈话,重大工程开工前进行廉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党员干部知道“危险”,不敢“冒险”,力求“保险”。

5、上电脑,廉政警语上屏保。将局机关所有电脑桌面设置了廉政建设警示桌面,每次开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廉政警示语,与此同时,重大节日都向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

发廉政短信温馨提示。

(三)警示醒廉,增强廉洁意识。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被围猎的权力》、《歧路人生》、《永远在路上》等警示教育片,受教育党员干部达359人次;每季度定期组织学习县纪委关于“四风”问题典型案件的通报。连续两年组织交通运输系统155名中层以上干部参观市、县法纪教育基地、监狱,现场接受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意识。

二、廉政风险点位排查情况

为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我局全面梳理2016年以来党风廉政建设风险防控工作,并认真开展了自查。一是查廉政风险查得准不准。看岗位和个人的廉政风险点排查得是否全面,是否彻底,是否准确;二是查防控措施管不管用。看制定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是否具体,是否可行,是否管用;三是查防控制度是否落实。看廉政风险的防控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完善、是否落实;四是查预警处理机制是否建立。看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处置机制建立是否到位,运行是否高效,执行是否规范。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了整改措施,严格明确整改时限,保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各股室根据职能职责,认真梳理权力事项,明确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按照“程序法定,流程简便”的要求,围绕每一项职权,明确办理依据、程序以及所需提交的材料,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修改完善流程图38项。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认真排查在岗位职责和权力运行中可能发生的风险点。按照“高、中、低”的等级标准,划分风险等级,共清理职权和重要业务事项369项,排查出廉政风险点466个,其中高级(一级)廉政风险点47个,中级(二级)廉政风险点105个,低级(三级)廉政风险点314个。

三、规范行政审批情况。

局始终坚持将行政权力“晾晒在阳光下”,切实推进“智慧政务平台”和“智慧政务监督系统”的建设工作,积极构建“阳光交通”。

1、强化指导,规范运行。2016年智慧政务平台建设任务下达后,交通运输局将涉及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和其他行政权力事项10大类369项行权事项,全部纳入“智慧政务平台”办理,并于6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真正实现了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

2、强化监督,预警纠错。坚持每日巡视平台录入、办理、审核、审批等情况,对平台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预报警事项及时处理,做到有警必处,有责必究,有腐必反,不断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初步形成上下联通,良序运行的氛围,基本实现了“一窗进出、一网办理、一次踏勘、一体监督”的运行模式。

3、强化督查,严格问责。局纪委定期不定期的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格办事流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坚决杜绝行政审批过程中的吃、拿、卡、要行为。截止目前,共发出整改通知2次,通报3期。

四、风险防控问责追究情况

一是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防控措施,通过风险防控措施,明确各分管领导、责任股室的权利清单,实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二是实施廉政风险综合评定工作,根据各股室职责,逐步规范完善高、中、低三个等级的风险防控等级评价。三是坚持挺纪在前,严格监督执纪。积极开展多层次、高频率的警示约谈,积极打好预防针。近两年来,查处了原农村公路办公室工作人员岳某、骆某因在元潭镇三峰观村通畅工程验收中不正确履职,造成财政超拨补助资金,并收受工程承包人张某某现金的违纪案件,分别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处分,并将骆某退回原单位公路局工作。还开展廉政约谈78人次,新任干部任前廉政谈话14人次。

五、风险防控考核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注重统筹推进。局成立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领导和工作考核。局纪委切实抓好协调工作,监督机关各股室和局直属各单位自觉把廉政风险防范机制贯穿于行

政管理权的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渗透到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

2、强化监督检查,抓好述职述廉。局纪委结合实际,认真开展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检查,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措施。坚持预防为主、夯实基础,注重节日、重点时期、重点岗位的督查工作,提高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的力度。近两年,根据县纪委要求,开展了局内股室负责人及直属各单位负责人向纪委述责述廉16人次,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认真抓好落实。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局纪委在廉政风防控监管工作中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对重点岗位、重点单位教育引导还要进一步强化;二是日常监管进一步加强;三是防控措施还要继续深化,查漏补缺;四是制度的执行还要逗硬落实落地有差距。

今后我们将克服不足,狠抓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贯彻落实,加强对执行各项廉洁从政纪律规定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问责考核,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反廉洁从政规定的行为进行纪律追究。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履职尽责、廉洁从政的意识。

第五篇

派出所扎实开展廉政风险管理防控工作。为深入推进党

风廉政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队伍,派出所结合“四对照四提升做忠诚卫士”专题教育,以实现队伍廉政“零风险”为总目标,扎实开展廉政风险管理防控工作,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队伍廉政风险发生概率,杜绝队伍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一、建立廉政风险日常教育机制。

一是采取专题学习、重点辅导、交流座谈等方式,在全体民(辅)警中开展廉政风险教育,教育引导广大民警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所领导班子与民警、辅警之间定期开展廉政谈话、警示谈话,摸清民(辅)警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三是通过观看教育警示片、参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瞻仰和祭拜烈士陵园等形式扎实开展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并大力发掘、培养和宣传廉洁从警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从而提高民(辅)警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建立廉政风险日常排查机制。

一是按照个人自查、单位评查、交叉互查的方式,对可能发生廉政风险的执法办案、交通处罚、户籍审批、涉案财物管理等环节和人员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不漏一个风险点。二是对排查出的风险点、风险事项,以及在日常群众信访投诉、上级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形成全所廉政风险评估意见,从而确定廉政风险等级,并根

据不同等级采取针对性工作措施,及早化解各类风险,严防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三、建立廉政风险日常管理机制。

一是针对已存在的廉政风险,易发生问题的重点岗位、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廉政问题的发生。二是在执法办案过程中,严格落实相关法律规定,认真落实“案件单轨制”和疑难案件、重大案件会商、法制员监督审核、民警办案多级审核制度,确保每一起案件、每一个环节都在阳光下、法律允许范围内操作运行,从源头上杜绝了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的发生。三是在户籍管理和审批环节上,针对每一项审批项目,制定相关工作规范,明确工作流程,公开收费项目,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确保申报审批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运行。四是在涉案财物管理环节上,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制度规定,实行办案民警、保管人员各司其职,所领导定期监督的模式,确保不发生问题。

四、建立廉政风险日常责任机制。

一是成立由所长任组长,教导员为副组长,其他副所长任成员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所长负总责,其他成员按照职责承担相关领导责任。二是强化责任倒查力度,对因廉政风险排查不力、管理监督不到位发生问题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并责令其限期

上一篇:开展计生宣教调研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开展情况下一篇:人民教师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