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安全风险管理

2024-07-27

行车安全风险管理(精选12篇)

行车安全风险管理 篇1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不同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政治、文化交流, 加之我国陆地面积辽阔, 因此铁路就成了不同区域间沟通的主要交通要道。铁路既承担着货物运输的功能, 又承担着客运的功能, 铁路的线路跨度大、线路周边环境复杂, 且近些年铁路线路的运输任务不断加大, 使得同一条线路需要担负更多的运输量, 这就使得铁路运输必须得到严格的控制和精密的规划, 才能确保铁路在电力、车辆、运输、信息等部门的协同合作下完成预定任务、保障铁路线路的运输安全。作为铁路线路的现场指挥者, 铁路行车调度员是负责区域性铁路线路运输方案的主要人员, 铁路线路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调度主要依靠行车调度员对各线路火车运行速度和到站时间的精准控制, 一旦此岗位出现错误操作或是出现错误指令, 其后果不堪设想, 轻者造成铁路到站后线路拥堵、延误线路正常发车时间, 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不同线路火车之间的相撞。因此, 铁路行车调度员的职责对铁路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

1 铁路行车调度岗位现存隐患

铁路行车调度是确保铁路安全、高效运行的最关键岗位, 因此其岗位重要性最高, 但是在实际的铁路行车调度过程中, 铁路行车调度岗位存在着一些固有的安全隐患, 主要分岗位本身、人员隐患、调度所管理隐患三个方面, 详述如下。

1.1 铁路行车调度岗位本身隐患

近些年的铁路线路增长迅速、铁路运输任务快速上涨, 由此导致区域性铁路行车调度任务越来越重, 但是相应的铁路行车调度员数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加, 这就使得大部分的铁路行车调度岗位任务重、管辖面积过大、管辖线路过多, 行车调度员的日常任务繁重。尤其是在管辖线路出现意外情况时, 比如恶劣天气导致的线路瘫痪、线路车辆的故障、节假日线路加车等, 这时的线路调度任务更加巨大, 行车调度员非常容易在紧张、疲劳的状态下做出个别错误指令, 而这对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是致命的危险。

1.2 行车调度员自身安全隐患

行车调度工作职责重大、任务艰巨, 因此对行车调度员的个人素质要求极高,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很难保证所有的行车调度员都能符合岗位需求, 大多数的行车调度员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三个方面的安全隐患, 分别是思想上的不重视、工作上的不严谨和重任务、轻安全, 详述如下。

(1) 思想上的不重视。

行车调度员的主要工作范围是火车中转站一定范围内, 但是其影响却能够辐射到通过该中转站的所有线路, 因此行车调度员在实际工作中, 必须从整个火车运行的整个系统来考虑安全问题。当前许多的行车调度员对待工作不够认真, 从思想上并没有对调度岗位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 在工作过程中随意性大, 对部分列车直接采取站外停车的调整方式, 甚至对个别需要修整的列车不予理会, 直接投入运行行列, 这样做直接导致了各线路运行列车的隐患增加, 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火车线路的运输效率。

(2) 工作上的不严谨。

个别新入职的行车调度员和年龄过大的老行车调度员对待工作不够认真, 在工作中随意指挥、胡乱规划、频繁更改调度指令, 导致调度所管辖区域内的车辆行车计划混乱, 车辆误点现象频频出现;为了完成货运任务, 许多调度员不是从全局出发合理规划, 而是以牺牲客运列车的正点运行为代价优先货运列车通行;现场的调度工作不够认真仔细, 许多工作只是给出大概的指令, 使得现场人员很难明确指挥意图, 往往造成错误操作。以上这些都是工作上不严谨的表现, 这些都是干扰行车安全的不安全因素, 因此行车调度员要立足岗位实际, 严谨工作作风, 确保岗位职责的履行。

(3) 重任务、轻安全。

当前许多行车调度员为了追赶货运进度, 盲目的改动调度计划, 而忽略了行车安全的重要性,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客运列车的长期性晚点问题;另一个是火车检修时间压缩的问题;首先, 客运列车让步于货运列车的现象, 在各个列车调度平台都有出现过, 主要是部分调度员为了完成运输任务刻意的延迟客运列车进站、暂缓客运列车出站, 这样做最大的安全隐患是客运列车的时刻更改影响会辐射至该客运列车途径停靠的所有调度站, 这样就容易降低整个铁路网的运行效率;其次是火车检修时间压缩的问题, 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货运任务急剧增加的特定时间内, 为了追赶任务进度, 调度员大幅压缩进展列车的检修时间, 一些尚未处理隐患的列车也被列入行车行列, 这些都是引起货运列车事故的根源。行车调度员应杜绝以上现象, 将行车安全放在首位, 否则一旦出现安全事故, 后果不堪设想。

1.3 调度所内部管理给行车调度指挥带来的安全风险

1.3.1 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表现为调度所重视强调对行车调度的安全管理, 而忽视了对其他工种调度的安全管理。比如:施工、计划、客运、军运、罐车等工种调度的安全管理。施工、计划、客运、军运、罐车等调度的工作失误, 同样能使行车调度员的行车指挥工作陷于被动, 给行车指挥工作带来安全风险, 给铁路行车安全埋下隐患。

1.3.2 对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作业过程控制存在的不足

目前, 调度所对行车调度员的行车指挥作业仅停留在事后分析、总结、通报的层面上。而对行车调度员在非正常行车、天气不良、调度命令、施工组织、重点列车、超限列车、限速车辆运行、剧毒品运输、接触网停送电、事故处理等关键作业过程不能做到实时地检查、监督、指导。往往是一个班、甚至两个班都过去了, 业务科室才通报行车调度员在行车指挥、发布的调度命令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出防患于未然, 真正地防止、厄制事故发生的作用。

1.3.3 依靠科技手段保障安全, 控制行车指挥安全风险的水平不高

尽管目前TDCS系统已被普遍采用, 但对行车调度员安全指挥的辅助、控制作用仍然还需要相关部门花费大力气逐步地来完善和成熟。比如, 目前TDCS系统对施工调度命令的受令处所、命令内容以及列车运行图中临时客车运行线的铺画等还需要行车调度员手工来完成;行车调度发布调度命令重号问题仅局限于辅助提示功能, 而没有实现控制功能等问题。

2 铁路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安全的风险控制措施

为了控制铁路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的风险, 需要从行车调度岗位实际出发, 提高行车调度工作的各方面质量, 以消除行车调度的安全隐患。

2.1 提升行车调度员素质

部分行车调度员的素质低下是导致行车指挥安全隐患频现的主要因素, 因此应从行车调度员安全意识提升和业务素质提升两个方面提高行车调度员的综合素质, 以提高行车指挥安全的风险控制。

首先, 应以培训的形式提高行车调度员对岗位职责重要性的认识, 结合各类行车调度安全事故, 向行车调度员展示岗位的重要性, 以及岗位工作的失误造成的严重后果, 以此提高行车调度员的安全意识, 并明确安全和运输任务之间的关系, 应时刻以安全运行为首要任务, 其次才是满足运输任务。其次, 以培训的形式传授行车调度员相关的职业技能和管理制度, 确保行车调度员熟练的掌握自身岗位技术, 从而确保消除行车调度指挥技术方面的隐患。

2.2 夯实调度所安全管理基础

2.2.1 加强对施工、计划、客运、军运、罐车等工种调度的安全管理

完善、修定施工、计划、客运、军运、罐车等各工种的岗位作业标准, 各工种岗位作业标准的修定要以突出体现“安全”二字为中心, 强调各工种调度之间的横向联系制度, 各工种调度员应密切与行车调度员的业务联系, 各工种调度要积极为行车调度员的行车指挥安全创造有利的条件。

2.2.2 调度所对行车调度员的安全教育、业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需进一步地丰富和完善

行车、安全、技术教育等业务科室要密切配合, 对行车调度的培训工作要高度重视, 不断摸索、创新。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行车调度培养机制, 不断提高行车调度员的业务素质和调度指挥技能, 真正地把铁路局的行车调度队伍打造成为一支业务精湛、肯于吃苦、能打硬仗的队伍, 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撑。

2.2.3 应使各班组值班主任和值班副主任充分发挥出在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工作的安全引领作用和行车指挥作业过程的安全控制作用

值班主任、值班副主任对班组内行车调度员的业务能力、涉及行车指挥安全的文件、电报、上级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及全局范围内其他涉及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安全方面的情况掌握得既全面又具体。班组值班主任和值班副主任对行车调度的安全提示、提醒作用, 特别是当行车调度台出现设备故障、天气不良、非正常行车、以及发生行车事故等情况时, 值班主任和值班副主任对行车调度作业过程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就显得非常地必要和重要。

2.2.4 其它科室要加大对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作业过程的安全控制力度

各科室对行车调度台的包保要明确分工, 落实干部包保责任。保证每一个行车调度台、每一名当班行车调度员必须配备相应的包保干部。当行车调度台出现非正常行车、设备故障、天气不良、有影响较大的施工、重点列车、超限列车、限速车辆运行、剧毒品运输、接触网停送电、事故处理等情况时, 相关科室要立即派得力干部赶赴行车调度台检查、指导行车调度员的指挥作业, 协助行车调度员进行行车指挥, 来保证行车指挥的安全。

2.2.5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来调动行车调度员安全指挥行车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比如, 调度所每年可以通过在行车调度员中评选“安全标兵、岗位能手”等活动, 并对评选出来的“安全标兵、岗位能手”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 来充分调动行车调度员安全指挥行车的积极性。

2.3 优化行车调度岗位

行车调度岗位当前的管辖范围过大、调度任务繁重、调度员工作环境恶劣, 因此可以从缩短管辖范围、增加调度人员配置、引入先进调度管理系统等方式降低行车调度员的工作任务量, 从而确保行车调度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充分考虑行车调度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 制定出最优的行车调度方案。

2.4 提高行车调度技术水平

行车调度最核心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已有车辆运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给出下一步列车运行的时间安排表, 以优化铁路线路使用效率, 并兼顾各方面因素。因此, 传统的人力分析和人工制定行车方案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繁重的铁路运输任务和众多的铁路并行线路, 应通过引入先进的铁路线路调度平台等方式引入先进的技术辅助铁路行车调度, 从而强化对行车调度员指挥安全的风险控制。

3 结语

铁路行车调度员岗位职责重大、岗位任务间距, 许多行车调度员为了国家的铁路运输常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尤其是节假日等铁路运输高峰时期, 他们更是需要一如既往的守着铁路线路, 丝毫不能松懈。正是因为该岗位的职责重大, 处在该岗位的工作人员工作辛苦, 我们更应该客观的去看待和分析岗位实际, 理性的分析出铁路行车调度岗位中现存的各类隐患, 并根据岗位实际制定针对性的改善举措, 以此提高铁路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安全的风险控制程度。如果是人员思想方面的问题, 就应从人员素质提升和员工素质培训方面入手, 强化行车调度员人才队伍建设;如果是岗位设置方面的缺陷, 就应该主动向上级部分反映, 协调岗位职责和权限范围, 优化行车调度员工作环境;如果是技术方面的缺陷, 就应该积极寻求各方合作, 开放式的寻求行车调度技术提升途径, 推动我国行车调度平台的优化。作为行车调度员, 我们更应该立足岗位实际, 首先树立自身高度重视行车指挥安全控制的意识;其次在工作中寻求更好的行车调度管理途径, 为我国铁路行车调度技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铁路行车调度员主要负责铁路线路的区域性运输调度和列车调配, 对维护区域性火车线路稳定、高效运转有重要意义。铁路行车调度是确保铁路安全、高效运行的最关键岗位, 因此其岗位重要性最高, 但是在实际的铁路行车调度过程中, 铁路行车调度岗位存在着一些诸如人员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机构干涉现场调度指挥、岗位设置不合理等安全隐患, 这些严重威胁着铁路的运输安全, 因此应该从提高行车调度员个人素质、改善岗位设置合理性、优化调度所管理机制和提高调度指挥技术含量等方面入手, 全面提升行车调度水平, 提高对行车调度员行车指挥的安全风险控制程度。

关键词:铁路行车调度员,隐患,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参考文献

[1]万敏杰.铁路运输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风险控制[J].铁道经济研究, 2003 (4) .

[2]吴朝辉.行车调度命令常见问题及其控制[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9 (3) .

[3]陈文兴, 王兴涛.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应急响应初探[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 .

[4]龙京, 张彦春, 王孟钧, 等.铁路局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及其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4) :129-132.

[5]袁宏亮, 张琦.由铁路安全事件引发的对铁路行车调度人员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3) .

[6]王欣, 朱刚, 谈振辉.高速铁路智能交通综合信息系统中关键问题的探讨[J].铁道学报, 2003 (6) .

[7]陈韬, 吕红霞.大型客运站行车调度智能化研究[C]//扩大铁路对外开放、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暨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粤海通道运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

行车安全风险管理 篇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规定,特制定如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道路运输安全生产规范,按照经营资质条件和核定得经营范围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

2、依法经营,不得运输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运输的货物;

3、营运车辆出车前,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确保车辆正常运作;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车辆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

4、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必须持交通主管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件上岗,遵守道路运输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驾驶人员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个小时。

5、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以及从业人员、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并与驾驶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6、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国家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驶;

7、严禁超限超载,防止货物脱落、扬撒;

8、按规定购买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险或承运人责任险;

9、自觉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和监督; 因不遵守本制度而导致事故的,本人愿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附件:

1、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附件一: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定期组织驾驶员认真学习国家相关的运输法律、法规、规章,按照国家相关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驶。

2、营运车辆出车前,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消除,确保车辆正常运作。

3、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车辆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

4、车辆运输易散落或飞扬的货物时,应封盖好,防止货物脱落、扬撒,严禁超限超载。

5、遵守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关于机动车辆驾驶管理规则,证件齐全且有效。

附件二: 安全生产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并同驾驶员签订安全行车责任书,划清各类责任。

2、加强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及应急措施。

3、加强司机的安全驾驶职业道德和政治思想的教育工作,预防交通事故,及时、安全、有效的完成工作。

4、驾驶员对运营车辆安全方面负有直接责任,如出现交通责任事故,追究驾驶人员(车主)的相关责任。

5、自觉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和监督。

附件三: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1、贯彻有关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2、依法制定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措施。

3、对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进行组织领导,定期监督检查和协调服务。

4、加强组织安全、法制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学习,不断提高驾驶员的素质。

施工条件下的行车安全管理 篇3

关键词:行车安全 站内区间(施工) 轻型车辆 安全措施 目前, 随着国家铁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铁路开始修建复线,以提高运能。对行车安全,特别是施工当中列车的行车安全管理要从基础,根本上整改,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加强规章制度执行力度。加强施工计划、站场检修、封锁施工作业管理,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行车安全。

一、站内施工条件下的行车安全管理。力争不中断行车,不降低行车速度,又要支持配合工电部门施工,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行车的安全前提下做到行车和施工两不误。

1、日常检修、维修前后的行车安全。在中间站行车中,往往会遇到工务、电务部门进行施工或设备检修,这时车站行车的不安全因素就会大大增加,行车部门要保证行日常检修不列入铁路局“施工(运输)方案”。

2、站内施工条件下行车安全。列入铁路局“施工(运输)方案”的施工或技术改造,如站内更换道岔、钢轨、6502电气集中改微机联锁等,车站要在施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以行车安全为核心,组织好施工期间的行车工作,并配合施工部门作好现场施工工作。

3、站内施工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 严格按时间要求操作。(2)要克服本位主义,树立整体意识。(3)杜绝临时变更列车运行计划或施工计划。

4、站内施工时建议采取的措施。(1)施工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2)建立施工督导组制度。(3) 领导干部施工要求。

二、区间施工条件下的行车安全管理

1、封锁区间施工。封锁区间施工时,列车调度员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及列车运行情况,做出具体安排,并及时向施工区间的两端车站、有关单位及施工领导人发出的现场施工的封锁区间命令。

2、利用列车间隔施工。工作量不大、临时性的施工,可利用列车间隔时间完成施工任务。

3、区间施工时行车安全及注意问题。区间施工前准备、区间施工时行车安全、注意问题和建议采取的安全措施和站内施工基本相同,但是下列问题在区间施工时应注意:(1)区间线路施工时,施工民工要持证上岗,上岗前要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双线铁路单线施工时要格外小心,要保持施工点与两边车站、线路两边通信畅通。(2)区间线路施工,施工单位提出封锁要点和慢行计划,须经运输部门审批,纳入月度运输方案,未经申报审批严禁施工。(3)运输部门必须按批准的施工计划和方案,根据施工最低需要和运输实际情况,按时给足封锁区间的时间,不得任意变动或压缩时间。(4)确定施工封锁和慢行,应根据线路通过能力和施工需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采取集中作业、平行作业等办法,充分、合理地利用“天窗”。

三、施工安全措施。在列车速度提高、行车密度增加、施工工作量大、任务集中、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施工安全是当前铁路运输安全的最大隐患。中间站对确保施工、施工行车、人身安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

1、要精心组织 。施工组织方案如同军事战争中的"作战方案",要想取得每场施工"战役"的胜利,就必须提前运筹帷幄、统筹兼顾、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组织方案要做到"九个明确"。

2、要严抓关键。(1)严把调度命令接收和运统46的登签销记关。近几年,因调度命令和运统46把关不严造成事故的案例不少,应引起高度重视。(2)严把非正常行车关。因施工停用信联闭设备的行车非常关键,应根据运行揭示命令,严格执行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对进路的准备、行车凭证的交递从严把关。 3.严把列车限速关。(4)严把设备故障关。

3、要认真落实。(1)认真落实业务培训制度。(2)认真落实备品检查制度。(3)认真落实联系汇报制度。施工期间车站值班员要加强与施工部门和现场作业人员的联系,以确保施工、行车和职工人身安全。施工点毕前30分钟,车站值班员要督促施工联络员,及时掌握施工进度情况,并将施工进展及需要延点的情况上报列车调度员,提前计划施工车辆的返回,做好施工销记和线路开通后行车的准备工作。

4、重点抓好施工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施工单位要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各部门对施工关键内容要详细核对,确保正确无误。工程管理部门要及时到现场对每项施工的数量、规格、影响范围和准备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查。

5、建立施工督导组制度。首先按施工等级,由主管领导带队,有关业务科室参加,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次是站段成立施工督导组,由安全、技术和有经验的驻站人员参加,负责同路方共同做好進路确认、凭证把关等。同时施工中做到“三亲自”、“五把关”,强化施工中的整体配合,并且建立完善的经济处罚制度。

总之,在既有线确保安全施工需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达到全员皆为安全而工作,这样才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我们要防患与未然,深刻体会关键措施和部署对铁路施工安全应有的作用,积攒宝贵的经验,为下次更好的完成施工中的行车组织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浅谈行车安全管理 篇4

多年来,城市公交在行车安全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将行车事故降低到了最低限度。为了学习先进经验,交流管理方法,将行车安全管理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用理论指导实践,实现城市公交行车安全管理规范化,现结合我总公司实际,就如何搞好行车安全管理谈以下几点。

1认清行车安全管理属性,找准行车安全管理位置

所谓行车安全管理的属性,是指其本身所具有的性质、特点,是由行车安全管理内部矛盾所决定的。

行车安全管理,犹如对滔滔大河的管理,管理好,安全大堤牢固,控制溃坝漫溢发生,就会给人们带来福利,就会人心稳定,就能节约大批经费开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城市公交形象增光添彩;管不好,安全大堤崩溃,事故堵不胜堵,就会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就会人心浮动,影响正常工作开展,就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大量的经费开支,公交形象就会暗然失色。

行车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是人。人的工作做好了,可以不发生或减少事故发生。但由于人们在行车群体活动中的失误,加之车辆、道路、天气等因素构成的道路复杂环境,使得行车安全管理中的事故具有客观性、偶然性和突发性,也使得行车安全管理成果具有不可预测性。

行车安全管理是为了实现行车安全,这一指标无弹性不能有张有弛,也不是辛苦一时或一个时期所能完成的工作,而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持久性工作。因此,行车安全管理具有“持久战”的工作特性。

尽管行车安全管理很重要,但与运营、服务、设备等管理“排座次”,往往会排在最后。只有在发生了事故,你急我急,一时一会才感到安全很重要。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方面,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行车安全管理与人的生活、生命、国家财产和全局性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非同一般,是人命关天之大事,所以在公交行业中行车安全管理完全可以称得上第一重要的工作。它的真正位置,是由其本身属性所决定的。

2坚持预防为主,采取超前行动

坚持预防为主,是行车安全管理的基本方针;采取超前行动,是在事故发生前所从事的一系列工作。新乡市公交总公司在坚持预防为主,采取超前行动方面,主要从以下十个方面开展工作。

(1)抓好驾驶员行车安全教育。针对驾驶员队伍实际情况,我们着重从三个方面对驾驶员进行教育。一是实施政治思想教育,提高驾驶员思想觉悟,树立热爱公交,热爱本职,为公交开好安全车,为乘客服务好的思想;二是实施职业道德教育,使驾驶员养成爱护车辆、自觉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文明礼貌,安全行车的工作作风;三是实施行车安全教育,使驾驶员真正认识到行车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搞好预防事故工作。

(2)贯彻落实驾驶员“十不开”。从主观愿望上讲,在行车安全中每个驾驶员都不愿发生行车事故。但怎样才能将愿望变为现实呢?我们认为扎扎实实组织贯彻落实好驾驶员“十不开”是实现行车安全愿望的唯一途径。十不开的具体内容是:“道路宽阔,不开英雄车;车好路熟,不开麻痹车;道狭路险,不开鲁莽车;车有故障,不开凑合车;受到委屈,不开赌气车;车稠人挤,不开急躁车;视线不良,不开冒险车;身体疲劳,不开迷糊车;车近终点,不开松劲车;遵章守纪,不开违章车”。“十不开”充满着实施行车安全的哲理,似“明目散”、“清心剂”,促使驾驶员开好安全车。

(3)严格落实安全工作标准。为了将行车安全管理标准落实到工作中去,我们采取领导检查,社会监督,开展竞赛,表彰先进,实施奖罚等方法,用标准严格规范驾驶员的行动。并把落实标准情况与“岗位工资”、“星级考核”等内容挂钩,使广大驾驶员逐步养成自觉执行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形成依靠制度去预防安全事故的工作局面。

(4)实施车辆标准化修理。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修理,使车辆整体技术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加之大批车辆的更新,车容车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保障安全行车提供了“硬件”上的保证,有效杜绝了因车辆技术设施问题而引发的行车事故。

(5)抓好车辆春运和年度检验。春节运输和年度车辆检验,既是车管部门对公交车辆技术性能的全面检查、验证,也是促进公交车辆技术性能处于良好状态的重要手段。按照市车管所车辆检验工作安排,在检验开始前,我们认真组织保修人员对运营车辆进行检查修理。由于领导重视,要求严格、准备充分,我们连续几年取得了车辆一次检验合格率在96%以上的好成绩;并将年度车辆检验不合格项目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车辆技术性能上为行车安全奠定了基础。

(6)实施车辆“三级”检查。实施车辆“三级”检查。三级检查即:总公司检查、分公司检查和驾驶员自查。总公司由安全管理处和技术设备处每月分别对车辆进行检查;分公司由主管安全经理、安全员、路队长,每天对本公司车辆进出场技术状况进行检查;驾驶员按例保要求对车辆进行自查。三级检查项目、内容,分别按总公司拟定的有关标准实施。分公司检查发现的问题,由进出场管理员安排,立即进行处置,确保运营车辆不带隐患上路。

(7)组织好特殊天气行车。特殊天气,指雨、雪、雾、道路结冰天气。多年实践证明,这种天气是行车事故的高发期。因此,我们十分关注特殊天气下的行车安全问题。每当出现特殊天气,尤其是雪、道路结冰、雾天等,总公司、分公司领导、机关有关处室人员、安全检查人员,都提前深入各发车场地、线路中,认真组织检查车辆,交待行车注意事项,提示驾驶员谨慎驾驶,不急不躁,开好安全车。各分公司采取领导干部分段把关的方法,指导特殊天气下的行车安全。特殊天气下,把行车安全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行动中,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事故高发时期的行车安全问题。

(8)抓好重点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在公交行车安全管理中,重点驾驶员有三种:一是思想、技术素质差,驾驶作风不好、经常肇事的驾驶员;二是单独驾驶时间不长,经验不足的驾驶员;三是实习驾驶员。我们针对三种不同的驾驶员,采取不同的安全管理教育方式。对于思想、技术素质差的驾驶员,分公司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实施重点帮助,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制度严格管理,恩威并行、奖罚分明;对单独驾驶不久的驾驶员,安全管理人员不是撒手不管,而是进行具体的传、帮、带。对于实习学员,分配到公交优秀驾驶员车上进行实习,为确保实习期间的安全,从总公司到分公司上下一致强化教育和培训,从而提高了重点驾驶员的思想、技术素质,增强了行车安全的责任心,减少了行车事故的发生。

(9)坚持事故处置“三不放过”原则。每当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后,总公司、分公司坚持责任不清不放过;本人和大家不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及时召开事故现场会,对事故进行分析,对肇事者和驾驶员进行教育,使广大驾驶员从思想上拉紧安全之弓,常鸣安全之钟,以自己的行动筑起行车安全大堤。

行车安全管理制度 篇5

1、行车只限于熟悉使用方法并经培训懂得操作方法的人员使用(有行车证)。

2、行车的工作负荷,不准超过载重规定。行车检修时,必须将吊钩降放在地面。

3、每台行车由车间负责人指定责任人,在没有得到责任人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使用行车。

4、起吊工作有统一的信号,起吊操作人员应根据指挥人员的信号(命令、左右手)来进行操作,操作人员看不见或听不清信号时不准操作。

5、起吊物品必须绑牢,吊钩要挂在物品的重心上,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禁止使吊钩斜着拖吊重物,在吊钩已挂上而被吊物还未提起时,禁止起重机移动或做旋转动作。

6、行车的荷重在满负荷时,应尽量避免离地太高,起吊重物提升的速度要均匀平稳,不宜忽快忽慢,忽上忽下,以免重物在空中摇晃发生危险。放下时速度不易太快,防止吊物到地时碰坏,

7、起吊的重物,必须先用绳子或链子很牢固平稳的绑着,绳子或链子不应有打结或拗劲的情况,所吊的物件若有棱有角或特别光滑的部分,在棱角或滑面与绳子相接触处应加以包垫,防止绳子受伤或打滑。

8、与工作无关人员禁止在起吊工作区域内行走或停留。正在吊物时,任何人不准在吊杆和吊物下行走或停留。

9、行车的技术检查,每年至少一次。首先应检查其有无保险装置,联锁装置 和防护装置,以及这些装置是否完好,再检查附件(绳索、链条、吊钩、齿轮和转动装置)的状况与磨损程度和固定物(螺帽开口销等)得状况,以及接地状况。

10、禁止工作人员将吊钩推动左右晃动。

11、起吊危险物品时(如压缩器瓶、强酸强 碱、易燃性油类等)应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经管理部批准方可进行

12、起吊必须使用专用钢丝绳,严禁用麻绳,铁丝等做起吊绳索。

13、操作人员在使用行车前,应进行例行检查、发现装置和零件不正常时,必须在使用前排除。

14、工作中遇到突然停电,应将所有控制器手柄板回零位,在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行车是否完好后方可使用。因停电重物悬挂半空时,操作人员应使地面人员紧急避让。

15、操作人员进行行车维护保养时,应切断主电源并挂上标志牌。

16、坚持做到“十个不准吊”:

(1)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

(2)物体重量不清或超负荷不吊;

(3)斜拉物体不吊;

(4)重物上站人或浮置物不吊;

(5)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及指挥信号不吊;

(6)工件埋在地下不吊;

(7)工件捆绑、吊挂不牢不吊;

(8)重物棱角处与吊绳之间未加垫衬不吊;

(9)吊索具达到报废标准或安全装置失灵不吊;

行车安全与保障(3) 篇6

汽车的后视镜是为了反映汽车后方、侧方以及下方情况而设计的汽车必备部件,它起到的“第二只眼睛”的作用可以有效的保障驾驶员在并线、超车以及倒车时的安全。

根据后视镜的安装位置划分,可以将后视镜分为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因为位置的不同,用途也不一样,所以镜面种类也会有所不同。具体的优势劣势总结如下表:

另外,通常后视镜镜面镀层有镀银、镀铝、镀铭、TiO2涂层四种。TiO2涂层镜面有防眩目的功能,以减少眼部疲劳,目前对中高档车型采用比较普遍。而镀银、镀铝镜面反射率较高,虽看的清晰,但长期观察镜面容易对眼睛造成疲劳,且防腐蚀性较差,容易产生氧化,成本较低。镀铭镜面反射率比较合适于对眼部的刺激,防腐性能较好,目前使用的后视镜大多都采用迟磊方式镀层。

汽车后视镜炫目解决方法

汽车后视镜反射膜一般用银和铝为材料,它们的最小反射率为80%。高反射率在一些场合会有副作用。例如,夜间行车在后面汽车前大灯的照射下,经内后视镜的反射会使驾驶者产生眩目感,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内后视镜一般采用棱形镜,虽然镜面也是平的,但其截面形状是棱形,它利用棱形镜的表面反射率与里面反射率不一样的特点,达到无眩目要求。白天采用反射率为80%的银质或铝质里面反射膜,晚上则用反射率只有4%左右的表面玻璃。为此,晚上只需略微将白天位置的内后视镜转动一下角度就行了。

目前有种自动变色的内后视镜,它的电子感光检测器能自动分辨外界的自然光和强加光源,通过电流变化在几秒钟内调节镜内的变色材料,从无色变到有色以调节内后视镜的反射率也发生改变,从而解决眩目问题。

后视镜的使用技巧

后视镜正确的调整位置

内后视镜:左、右位置调整到镜面的左侧边缘正好切至自己在镜中影像的右耳际,这表示,在一般的驾驶情况下,从中央后视镜里是看不到自己的,而上、下位置则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镜面中央即可。

左侧外后视镜:上、下位置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中央,左、右位置则调整至车身占据镜面范围的1/4。

右侧外后视镜:因为驾驶座位于左侧,因此驾驶人对车耳右侧的掌握不是那么容易,再加上有时路边停车的需要,在右侧后视镜在调整上、下位置时地面面积要较大,约占镜面的2/3。而左、右位置则同样调整到车身占1/4面积即可。

正常行驶中的技巧

后视镜有盲区会让司机造成错误的判断,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但是司机也不可在每次超车变道时,扭头看后车窗来观察车后的情况。为了行车安全,就要尽量地避免盲区出现,车内的后挡风玻璃上尽量不要被物件阻挡,保持良好的视野,并将后视镜的视野调整到最大限度,也可以选择在车内后视镜上加装一块大视野的后视镜,这些方法都能尽量减少盲区的出现。

为了安全,当要变道时,可以提前打转向灯,然后,看一下左右两边的后视镜,确认没有汽车跟上的情况下,稍许等候几秒,然后再开始并道。在超车时,当确定后方无车辆或后方车辆无超车意图时,打左转向灯进入快车道并迅速提速。当在后视镜中出现超车车辆时,再打右转向灯确认安全距离后复位回原车道。

雨雾行驶中的技巧

视镜加热一般是在冬天的下雨天或春天的早晚时比较实用,因为在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车外后视镜经常会有一层雾水,什么也看不见,这样会影响驾驶员观察视线,所以后视镜的加热和很有必要的,当在后视镜上安装加热器时当雨水掉到镜面是会被立刻烘干,这样给司机带来极大的方便。

更换后视镜方法

后视镜的安装:

车外后视镜安装位置主要在车门风窗玻璃旁和发动机舱盖旁翼子板上,现以车门风窗玻璃旁电动后视镜为例,介绍其安装步骤:

(1) 使用螺丝刀从车内将塑胶板固定螺丝钉拆下。

(2) 移开塑胶板即可看到后视镜与车门的固定螺钉,使用螺丝刀将螺钉卸下。

(3) 将新的后视镜由窗外装入,并将电源线接好。

(4) 锁上车门固定螺钉,再将塑胶板移至原位,锁上螺钉即可。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调整汽车后视镜位置的确定应充分考虑以下两点:

1.满足法规要求的视域;

2.驾驶员观察后视镜的舒适性。

行车安全风险管理 篇7

关键词: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精细管理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深化, 铁路交通部门更应注重国家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战略要求的落实, 且安全工作是铁路运输管理部门不可忽略的根本任务, 其间调度指挥工作是各类运输生产稳定发展的源头, 更是交通安全生产链中十分关键的环节, 这也说明分析行车调度指挥安全精细管理工作对我国交通部门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 本文着眼于行车调度指挥安全, 探讨了其精细管理工作, 以期推动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行车调度指挥安全管理工作内容

我国行车调度指挥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负责的任务很多, 本文从下述几方面对此进行分析:其一, 负责自己管辖区域内的指挥调配工作, 并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展开列车运行路线与计划, 且保证各项养护工作安全实施;其二, 根据负责全线路总体计划调度员的指挥, 严格落实各项组织计划内容, 编制最近时间线路调配工作;其三, 要严格渗透集中指挥原则, 确保按计划行车, 且保证施工和维修作业时间科学合理, 要加强列车正点到达比率;其四, 全面掌握各个编组站、区段站、中间站的应用情况, 及时掌握列车在站时段和到发运行情况, 从而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其五, 确保特殊车辆的正常运行, 准确无误的下达各个列车运行的调度命令及口头指示, 从而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其六, 要对各种新技术及新设备操作流程熟练掌握, 保证安全联控制度的有效实施, 从而保证各个运输信息能够及时汇报;其七, 积极组织协调管辖区域内中的资源, 保证机车车辆使用科学合理, 以便确保行车安全, 从而使得各项运输经济高效;其八, 科学合理的安排跟车人员的班表, 要合理控制机车乘务员固定时间内的劳动时间, 严格防止乘务员疲劳驾驶。

二、行车调度指挥安全精细管理对策

1、加强安全思想意识

要不断加强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人员的安全思想意识, 让他们对生命财产安全及法律规章制度均有敬畏之心, 强调安全是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保证行车调度指挥的安全性, 树立行车指挥不仅要严格遵循铁路《技规》跟《行规》的要求, 也要遵循法律规章的约束;再是对自身及他人均应具备自省修正的认识, 可多借鉴他人的经验, 来修正自己工作中的失误, 并将各项安全工作均与自身有效结合;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使得自身养成标准化作业习惯, 且严格规范工作中的行为;还应具备为基层服务的思想, 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与位置, 冷静的思考各种问题, 协助其他工作人员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加强行车指挥基本实作

加强行车指挥基本实作应强调对行车设备的熟练掌握, 熟悉各种机车及车辆和路线、通讯等设备的应用, 并有效掌握各种天气变化规律, 保证各种新设备均可正确操作;并及时铺画下达列车运行调整计划, 要及时合理的下达3、4个小时之内的列车运行调整计划;采用的指挥用于表达务必简洁明确, 这里强调的是采用标准的普通话, 口头指示亦应标准化, 措辞简练准确, 尽量避免使用歧义词;再是强化施工组织, 施工之前的行车务必全面结合施工来组织, 严格控制施工命令拟写发布, 要保证其命令内容拟写正确无误, 以适当的时机发布命令, 并强化调度命令审核力度, 全方位控制审查工作的科学有效性, 严格控制施工开通之后列车放行亦是非常关键;正确合理处理非正常情况, 保证调度信息传达顺畅准确, 且强化各方面运行限制条件。

3、加强人员安全责任心培养

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中应加强人员培训, 其间应注重各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 重视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心的培养, 消除工作人员的安全疲劳意识。根据调度人员工作的实际情况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 引导其不断的自我约束;再是培养调度人员的安全责任心, 确保其于实际工作中都时时刻刻强调安全, 强化其安全责任意识, 使其能够下意识的察觉不安全因素, 将安全疲劳意识抑制在萌芽状态;且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并不是简单的理论记忆, 是经过许多实践不断磨练的, 这里强调的是应展开更多的实战性演练, 从而加强调度指挥重要环节的控制力度;考察工作应极具针对性、多样性, 因为调度员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且调度台位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时就应全面分析调度员个人及其管辖区域内的具体特点, 并针对于其规章制度严格性进行全面考察;考察工作可采用填空、选择、判断、简单论述、调度命令改错等方式实现, 要尽可能的避免出现大范围的背诵, 这对调度员个体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结束语

行车调度工作对铁路运输安全十分重要, 而铁路运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具备先进的技术与精良的行车调度员, 这也是未来交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尽管我国行车调度工作水平不算低, 但其间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这也说明对行车调度指挥安全精细管理的探讨, 可推动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分析了行车调度指挥安全管理工作内容, 并提出了适用于行车调度指挥安全精细管理的对策, 为行车安全保障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洋.浅谈行车调度指挥中的安全工作[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06) .

[2]王建军.地铁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 (17) .

行车安全风险管理 篇8

一、必须严格执行高铁工作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掌握高铁的现代科技知识,熟练的专业技术能力等是确保高铁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铁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制订高速铁路从业人员任职条件,实行任职资格准入制度。重点对直接影响高铁行车安全的动车组司机、列车调度员、应急值守人员、随车机械师、客运专线固定设备维修人员等关键岗位进行职业资格考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及能力进行测评及考核,规范高速铁路从业人员的资质。通过举办从业资格培训,有针对性地建立高速铁路人才行业的入职培训系统,满足高速铁路的专业人才需求。高速铁路从业人员必须达到相关岗位规定的学时,在模拟实作和见习工作中积累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达到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才能颁发高铁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

二、必须高度重视对高铁从业人员进行适职检查或心理疏导工作

与传统铁路从业人员相比,高铁从业人员的工作特点是长时间在高速度运行条件下工作,容易造成职业紧张,形成生理和心理疲劳。针对这一特点,要加强对高铁从业人员的适职检查。所谓适职检查,就是通过设计科学的心理测量表、医用仪器等对高铁从业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心理和生理检查,考查其适应高铁岗位的能力,杜绝因紧张、恐慌、疾病引起的操作失误。心理适职检查项目包括作业表现特质评价、智能评价、注意力评价、反应效率评价及高速情境反应评价等;身体适职检查项目包括一般性身体检查、脑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痛风检查等。可以考虑对从事高铁工作时新任岗位、离职后再重新上岗等情形作相关检查,也可考虑制度性的定期检查及随时抽检和心理疏导,以保证高铁相关工作人员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三、关注高铁相关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保护

高速铁路工作人员因责任重大,且在高铁运行的初期,许多制度、办法等还处于逐步完善中,劳动强度大,岗位定员少,特别是遇到春运和节假日时满负荷运转,而且由于工作环境中的噪声、电磁污染、车内空气质量较差,部分职工接触重金属、有机溶剂等会对职工形成一定程度的职业危害。因此,要高度关注高铁相关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保护工作,改善高铁职工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通过合理规划,完善高铁劳动卫生环保服务,有计划地建设并逐步形成能适应高速铁路发展要求的卫生环保服务体系。

四、强化高铁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

要确保高铁行车安全需相关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注重工作细节,强化质量责任意识。一是要紧密联系高铁管理实际,加大安全警示教育、安全反思检查力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切实强化干部职工确保高铁行车安全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关注职工福利待遇和劳动尊严,增强高铁从业人员职业荣誉感。将高铁行车日常工作与铁路技术与管理创新联系起来,增强高铁从业人员的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加强高铁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使职工素质适应高铁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管理的需要

高速铁路其技术及安全保障措施更新速度非常快,要求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要紧跟铁路前沿知识和技术的发展,以适应铁路现代化和跨越式发展需要。一是职工教育培训的定位更高,不但立足当前培养合格员工,更应立足长远培养塑造符合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职工人才梯队。二是要形成职工自愿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强化职工的职业危机意识,注重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对达不到培训要求的,将影响其从事高铁相关工作资格,使职工自觉实现由“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三是在教育培训内容上要不断更新,不但要使职工学会使用现有设备、掌握现有技术,要注意超前教育,使职工的知识不断更新。四是在教育培训形式上要不断创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案例教育,提高教育培训内容的直观性和易接受性。

六、进一步完善高速铁路安全奖惩机制

对于高速铁路而言,建立安全奖惩机制的作用是侧重预防危及安全的行为和设备故障发生。要通过对安全先进典型的激励措施和正面宣传,营造人人争保安全的氛围,形成职工的团队安全、系统安全意识,树立作业流程零缺陷的安全理念,在职工之间、班组之间形成安全互检互防的意识和机制。在奖惩上重点要对发现事故隐患、防止事故的行为给予重奖;对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安全措施不力,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予以重罚。

总之,高速铁路行车安全要全力发挥先进技术、设备、工艺、管理、人员的作用,任何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疏漏。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制度机制上,知识技能上,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等方面加强对高速铁路从业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切实保障高速铁路的行车安全。

摘要:高速铁路要求行车的绝对安全, 而安全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本文对影响高铁行车安全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思考, 并相应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高速铁路,行车安全,人力资源管理,思考

参考文献

[1]李谊.发展高速铁路所面临的职业卫生新问题[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9, 36 (6) :288-291

行车安全风险管理 篇9

一、机关公务车辆的工作特征

机关公务车辆的管理,是一个关系到机关安全有序及时管理多方面业务,涉及到机关上上下下、多方面多部门的技术工作,与社会其他单位的车辆工作相比有着一定的差别,其特征可以简单概括为公共性、机动性、分散性和技术性。

公共性。公务车辆保障着机关各项公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工作内容复杂各式。包括领导用车、重大活动用车、各处室业务用车、离退休老干部用车等等各个方面。

机动性。约有一半以上的公务活动都有一定的突发性,每一辆公务车辆都要准时、灵活地调度应用。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分散性。由所承担的任务决定,驾驶员基本上都是单人单车执行任务,时间、空间上都是非常分散的。

技术性。车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车辆驾驶员不但需要拥有娴熟的驾驶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并且还要懂得车辆的构造与原理,掌握车辆的基础维修和保养,才能使保管车辆正常应用,应对工作中的突发事件。

因此,要准确把握公务车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切实增强车辆的调度管理。

二、车辆调度管理的几项原则

怎么样对一个单位的车辆进行合理调度,使其发挥最大的应用价值至关重要。车辆的调度管理有关到车辆的档案管理,驾驶员档案管理,车辆维修保养管理,车辆应用管理和交通事故处理等。本人联系机关的实际情况,谈一谈车辆调度管理的几项原则。

办事原则。工作中,要树立为局机关大局办事、为各个处室办事、为老干部办事的意识。司机应保持车容整洁,干净卫生,保持良好精神状态,随时出车,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圆满完成每次出车任务。

效率原则。统一调度是确保出车效率的关键。我局由局办公室统一调度车辆。局领导公务用车优先保障,各处工作用车需提前申请,并阐明用车事由、去向、起止时间,办公室遵照先急后缓、先主后次、先远后近的原则安顿应用,必要时合并出车,大大提升了用车效率,为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提供保障。

节约原则。坚持对公务车实行定点加油和定点维修制度,降低运行成本。小车实行定点维修,单车核算。维修前一定报分管主任同意,维修车辆时驾驶员同车管人员一道到指定地点(采购中心指定补缀点)进行补缀。车辆费用采取月核制。当月费用一定当月算清,并颁布油耗量、维修费等费用。司机应根据车辆的特征,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驾驶车辆,尽量减少耗油和其他方面的损耗,节省开支,延长车辆应用寿命。

另外,还应做好车辆资料管理工作,如车辆的年度审核和换证等。

三、安全管理是公务用车管理的重中之重

公务车辆管理中要以安全管理为中心,安全行车,直接影响到各项公务活动的完成和机关的全面建设,更加关系到每个人生命财产的安全,须长抓不懈。

1、成立安全管理组织

为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分管局长为组长、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机关业务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对局机关的行车安全进行管理。具体检查、监督本单位的安全工作,并定期对车勤人员思想状况、车辆使用情况、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检查,确保车辆安全工作事事有人问、处处有人抓、时时有人管。

2、搞好安全行车教育

坚持每年组织安全骨干培训,每季度开展安全行车系列教育活动。一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驾驶员的爱岗敬业意识,提高驾驶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二是进行法规制度和安全常识教育,请地方交警讲交通法规、安全常识,传授预防事故经验;学习上级有关安全工作指示、规定,引导驾驶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克服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三是进行警示教育,利用电视、网络,组织观看预防车辆事故录像,在驾驶员中开展对自己的前途负责、对自己的亲人负责、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负责、对单位荣誉负责的“四负责”大讨论,引导驾驶员把各级领导的要求、亲人的嘱托、个人的成长进步、机关的建设与安全工作联系起来,增强驾驶员保安全、重安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注重法制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工作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下功夫,坚持以人为本,以管理好人的思想为基础,联合工作重心和发展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是指某样方面的内容集中收集,就形成专题,网络上通常指游戏专题或者新闻专题)教育和随机教育。要重点抓好思想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牢固树立驾驶员“安全第一”的意识。在教育活动中,联系实践,分清层次,对驾驶员重点进行交通法规、安全行车常识的教育,使每一个驾驶员都明确本身所负的责任。自觉服从交通管理。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别的的法律、法规。做到“重在预防,安全第一”,强化驾驶员的法律、法规意识。自觉地履行好本身的职责,摆正位置,不开特权车、违规车。

4、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面对机关处室工作任务重、质量要求高、人员分散执行任务、点多面广、安全压力大的特点,采取分工负责、目标管理、效绩考评等办法,通过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促进行车安全工作的落实。办公室负责车辆派遣、车辆维修保养、油材料的供应保障工作;计财处负责组织扎实有效的管装爱装、驾驶员管理和驾驶证审验工作。明确干部、骨干带车责任,做到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多措并举,把提高素质作为确保行车安全的支撑点。

5、定期维修保养,安全从硬件抓起

车辆日常维修保养目的在于保持车辆表面整洁,降低零件磨损速度,提升车辆使用寿命,要主动查明故障隐患并及时予与消除,使车辆技术性能的经常保持正常状态,更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坚决落实车辆定期检查制度,坚持每日检查。对运行车辆严格落实“出车前认真检查,行车途中把稳观察(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查或调查),收车后清洁保养”。做到小故障不过夜,确保车辆良好状态;要坚持每个星期保养,每个星期坚持对车辆进行一次彻底的擦拭保养,特别是启封车辆,认真检查车况,准确、有针对性地进行运行前保养。规范车辆维修保养制度,使车辆的日常保养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6、增强学习培训,提升驾驶水平

定期开展岗位培训,组织驾驶员学习。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心理综合素质培训、驾驶技术培训和故障排除培训三方面的专业知识,提升驾驶员专业水平。此外,心理综合素质培训要有针对性地应急反应本领训练、适应本领训练和承受本领训练,掌握应对恶劣环境、突发事件的心理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处理方法,培养、训练驾驶员过得硬的心理综合素质;根据工作所在地域的地理环境,要联合实际情况重点提升应对季节天气的驾驶本领,如雨天、雪天、雾天等;提升应对事故多发时段的行车本领,如凌晨、薄暮、通勤高峰等。提升应对险情的处置本领,如会车、超车、机械失灵、突然来人来车等。故障排除培训形式要灵活多样,注重基本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如聘请技师现场讲解维修车辆,针对驾驶员提出的实际难题现场指导、示范,激发驾驶员学习技术的兴趣,提升驾驶员排除故障的操纵技能。

7、严格管理体制,落实安全责任制

要严格车辆日常管理制度,坚持责任与行为相统一,严格落实定人、定车、定责任、定奖惩的责任制,明确规范司机个人工作行为,明确奖惩的界线。对安全事故,驾驶员要按照所负责任的大小和经济损失比例进行补偿,应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提升驾驶员个人的安全意识,及其对安全行车的重视,做到不违章行车,并且以此作为驾驶员上岗的重要依据。

行车安全风险管理 篇10

标准背景

近年来, 巴黎、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伦敦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纷纷建立了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系统。国内城市包括杭州、株洲、武汉、兰州、广州、北京、南京、天津、烟台、无锡等城市相继全面推广了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目前已有十几座城市的公共自行车规模超过万辆、服务站点超过300个。太原市公共自行车自2012年9月28日开通以来, 累计投资4亿元, 开通服务点1 176个, 投入自行车3.96万辆, 安装锁桩5.48万个, 服务面积达220 km2。截至目前, 租骑量达1.75亿次, 单车日均周转11.28次, 最高单日20.08次, 日均免费租用率98.7%, 最高达99.66%, 多项指标国内排名第一。

城市公共公自行车交通系统迅速发展, 规范的管理和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倡导绿色出行, 缓解交通拥堵, 减少环境污染, 推进节能减排, 提高百姓幸福指数, 标准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通过对各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 发现除浙江省出台过公共自行车服务地方标准外, 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运营管理、服务相关的先进经验只是停留在规定、制度上, 全国尚无一个统一的标准。随着城市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的发展, 太原市乃至山西省区域迫切需要有标准可依, 项目意在调研其他国内外相关城市先进的做法, 通过对太原公共自行车运营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 经提炼成为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运营管理、服务规范, 通过对运营管理、运营服务的制定和实施, 达到运营管理服务质量目标化, 运营管理服务方法规范化、运营管理服务过程程序化, 有利于促进山西省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普及与发展。

DB14/T858-2014《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规范》解读

1.适用范围

标准规定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服务站点的选择、设施设备、人员管理、运行管理、信息管理及安全、监督检查等基本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围绕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提出最基本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太原市行政区域内公共自行车的运营管理, 山西省的其他行政区域可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

参考杭州市《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规范》 (DB 3301/T 51—2010) 、浙江省《城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服务规范》 (DB 33/T898—2013) , 结合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的实际情况, 对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锁止器、自助服务机、车锁比、维保中心、投诉处理率进行等术语进行定义。首次把城市公共自行车定义为有系统完备的服务和管理提供, 以无偿或有偿方式服务于公众出行需要, 可自行骑乘的一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辅助车辆。

3.服务站点的选择

服务站点是提供自行车自助式租还服务和查询还车信息的场所。服务站点要尽量满足承租人的需要, 所以标准指出服务站点的选择应符合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发展规划要求, 提出设点位置和设点环境、设点的间距, 并规定了在场地长度、宽度、坡度、坡长达不到具体指标时不宜设点的条件, 并规定了对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在人口密集区和其他地区选择提供了有关间距指标。

4.设施设备

设施设备是公共自行车运行的必要条件, 标准从管理上对包括服务亭、自助服务机、锁止器、公共自行车、调运车辆和标识标志等进行了要求。规定了10-15个服务点应设置服务亭, 而且对服务亭的功能配备、提供的相关服务和信息都有具体的规定。规定了每个服务站点应设置自助服务机, 以及应具备信息和预留与其他信息兼容的功能。标准规定了锁止器应具备的功能, 并明确提出车锁比宜控制在50-80%, 从管理上要求公共自行车要按照使用状况和使用年限进行维修保养和更新。调运车辆按照每800-1 200辆公共自行车配备一部调运车。

5.人员管理

标准提出按照公共自行车规模和服务区域配置工作人员, 并要求人员应经过培训, 接受监督, 还应制定工作标准。

6.运行管理

标准对运行中的运营机构、运营时间、投诉处理、调度指挥、维护保养应急处理和办卡网点进行了要求。特别对运营时间是全天24 h、投诉处理时间是72 h之内、投诉处理率大于98%、每8 000辆公共自行车应建立一处维保中心 (面积大于3 000 m2) 进行了明确的指标化。对办卡网点指出应布局合理、方便群众, 并公示办卡的有关流程。

7.信息管理和安全

标准从管理上提出要建立信息管理的相关制度、要提供相关的功能、及时更新信息的要求, 还要具备有关安全防范功能。

8.监督与检查

因城市公共自行车公益性质以及出行人群不断增长的需求, 为持续提高服务质量, 提出有关部门应定期对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运营单位应对运营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进行培训, 还要制定措施, 持续改进。

DB14/T859-2014《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营服务规范》解读

1.适用范围

DB14/T 858-2014对服务站点的选择、设施设备、人员管理、运行管理、信息管理及安全、监督检查等基本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

DB14/T 859-2014是针对运营服务而设定的要求, 与DB14/T 858-2014共同使用, 可以提高公共自行车的服务和管理水平。DB14/T 859-2014标准包括公共自行车运营服务的一般要求、办卡服务、租还服务、调运服务、热线服务、信息服务、应急服务、投诉处理和延伸服务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太原市行政区域内公共自行车的运营管理, 山西省的其他行政区域可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

参考杭州市《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规范》 (DB 3301/T 51—2010) 、浙江省《城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服务规范》 (DB 33/T 898—2013) , 《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规范》的术语和定义, 结合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的实际情况, 对整洁合格率、设施完好率、投诉率、投诉处理率等服务术语进行定义。

3.一般要求

规范服务人员配置要求和服务要求。配置要求为每100辆自行车按照大于等于3人配置相关的服务人员, 服务的人员应着装整洁, 佩戴标志, 仪态端庄, 举止大方, 用语文明, 服务高效。服务设施的整洁合格率≥90%, 完好率≥90%, 对公共自行车要求符合GB 3565的规定。标准还指出应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处置、应明确计费方法和收费标准、应投相应的保险、应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处理公共自行车发生的意外。

4.办卡服务

为方便群众办卡, 标准规定应明示办卡程序及注意事项, 要求服务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向服务对象提供办卡全程服务, 并提出办卡时间和根据服务对象多少调整办卡的窗口的要求。

5.租还服务

标准规定, 租还服务时间按DB14/T858的7.2执行, 并要求站点或有人值守服务站点要提供正确使用租车卡、自助服务机服务要求。对有人值守服务站点满储的车辆应组织临时存放, 服务人员应对不宜租车的人进行劝阻。

6.调运服务

调运是为了保证租用者在服务站点有车可租、有空位可还车, 运营机构根据车锁比来动态调整服务站点公共自行车的数量, 以提高服务质量。本标准规定要制定运营调运计划, 并根据调运计划及服务站点车锁比信息, 做好区域内平衡调运。

7.热线服务

为满足服务对象对有关问题的咨询及投诉等方面的要求, 标准规定运营机构应设置热线服务中心, 并在服务站点公示服务电话, 保证24 h全天服务, 而且要提供“一站式服务”, 及时先处置热线中提出的问题。

8.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系统是实现城市公共自行车智能化管理的基础, 规定了信息服务提供的服务基本功能, 要求定期在服务站点和公共媒体公布新增、变更服务站点的信息, 明确公共自行车租还操作说明、计费标准、运营时间、注意事项等信息应在自助服务机上显示, 有关运营机构制定的相关规定等文件应通过媒体进行公布, 并特别提出太原市独有的“龙城单车”手机系统应与运营系统同步。

9.应急服务

标准规定了运营机构如遇停电或设备故障等无法还车时应提供应急处置服务, 并对服务人员到达现场进行处置的时间进行了要求。应在30 min内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10.投诉处理

因城市公共自行车公益性质以及出行人群不断增长的需求, 为持续提高服务质量, 标准设定了投诉处理率 (大于等于98%) 、顾客满意率 (大于等于95%) 指标, 并要求定期进行服务质量和满意度调查, 标准还给出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调查问卷。标准要求运营机构投诉电话保证24 h有人值守, 服务人员应及时收集和反映承租人的意见和建议, 并定期组织对投诉问题的分析, 制定和实施相关措施。

11.延伸服务

为尽量发挥公共自行车的服务功能, 标准还规定了在特殊的场所、大型活动等情况运营机构可提供服务, 但双方要按照约定执行。标准规定利用服务站点设施及公共自行车协助做好公益广告。做经营性广告时, 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可以在条件具备时, 提供防雨及清洁卫生工具。

结语

雨雪雾天气安全行车法则 篇11

1 冻雨 路面结冰易打滑

冻雨对北方人来说可能相对陌生,实际上,它是冷水滴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后冻结而成的“降水”,在我国中部以及部分南方地区,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经常出现。这种特殊的“降雨”,落在地上会让路面变成“冰面”,对行车安全造成隐患。

遇到冻雨天气,车辆极易横滑,转向的准确性很难保证。上坡时要保持匀速,下坡时要随时准备制动,转弯时车辆附着力小离心力大,还需要提前减速慢行。赶上路面特别滑时,要使用防滑链条,在险桥窄路地段,要特别谨慎限速缓行。

如果车辆已经发生侧滑,要采取正确的补救方式,顺着侧滑方向轻打方向盘,待车身回正后,再轻踩刹车减速,直到完全控制住车辆,切忌猛打方向盘。如果已经发生事故,记得在车后50米以外设置警示牌,打开双闪警示灯,避免发生二次事故,加重损失。

2 大雾 切忌打开远光灯

雾天行车能见度低,驾驶员容易产生错觉。出车前,要全面检查灯光装置;驾车时,打开前后防雾灯、尾灯、示廓灯和近光灯;避免使用远光灯,因为远光灯射出的光线会被雾气反射,在车前形成白茫茫一片,驾驶者什么都看不见。

雾中行车应尽量低速,要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不要随便超车抢行。当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20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80公里;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10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能见度小于100米大于5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40公里;能见度低于50米时,最好在安全区域停车避雾。

3 雪天 反光强烈防“雪盲”

雪过天晴,积雪对光线的反射会让道路轮廓难以辨别,驾驶员可能因眩目而产生错觉。因此,雪天行车时,驾驶员最好佩戴有色眼镜,以保證及时发现行车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在冰雪路面行车,务必做到“四缓”:起步缓,慢抬离合轻踩油门;转弯缓,慢打方向慢转弯;制动缓,缓踩刹车慢慢停车;心态缓,遇到复杂路况要保持平缓心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雪路上行车,最好循着车辙印前进,避免误入坑洼路段。

此外,遇到恶劣天气,交警会关闭高架桥的上匝道,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执意前往,因为关闭某个匝道,肯定是因路面情况已不适合通行,万一走一半再溜坡回来,不仅尴尬还危险。

编辑推荐:防雪盲偏光镜

安全行车助手 篇12

1安全行车概念

通过CCD摄像头摄入车辆前方道路状况,由计算机进行主要的数据处理,以现有的车牌定位技术为基础计算车牌面积,根据透视原理判断车辆间是否保持安全距离.当距离过近时,系统将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保持车距.

2安全行车助手的设计结构

2.1车道检测

(1)利用摄像头提取车道线。由于该车载导航系统仅仅使用摄像机作为单一传感器,无法获得转向角等其他参数,所以本文采用的状态方程模型为简单的动力系统模型:

式中:可是车辆沿着水平地面上竖直方向行驶的速度;t是当前帧捕获的瞬间时刻;向量,=[r(1),r(2),r(3),r(4)]是用于描述环境中各项干扰的随机向量;At表示连续两帧之间的时间差。从式(19)可以看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道线的曲率参数,切线方向参数,以及车道线的宽度变化量很小,而参数钆随着车辆的行驶进行实时更新。

(2)车道线跟踪算法。车道线的跟踪算法可以改进检测的速度,同时提高检测的精度。为了减小图像上各种因素的干扰,本文使用了基于粒子滤波器的跟踪算法。所谓粒子,是形容尺度极小的滤波器,可认为是一个代表了目标状态中的一个点。所谓滤波,是指可以“滤出”目标的当前状态,在估计理论中也指由当前和以前的观测值来估计目标当前的状态。粒子滤波方法的使用非常灵活,容易实现,具有并行结构,相当实用。

2.2车距检测

(1)超声波检测系统。本设计主要要求实现车距的自动检测与报警功能的设计,经过比较,决定使用超声波传感器来实现测量。系统在分析可行性、可靠性的基础上,参照工程设计方法,确立了结构化设计的思路。设计了一套超声波检测系统,该系统是一种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它根据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反射原理,以超声波传感器为接口部件,应用单片机技术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时间差来测量距离。

(2)组成模块。该系统主要由主控制器模块、超声波发射模块、超声波接收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等五个模块构成。设计利用51单片机系统的I/O口,使超声波传感器发出40KHz的超声波,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经过放大和整形电路进入单片机,比较调试后确定其对应的距离,完成测距。可实现5米内测距,盲区7厘米,使用LED显示测量距离,当距离小于一定值时发出报警的声音。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超声波测距系统,增强了超声波的抗干扰能力,减少了人为计算给测距带来的误差,简化了外围接口电路,解决了生活中测距方面带来的不便。

3安全行车助手的应用

3.1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超声波测距系统,增强了超声波的抗干扰能力,减少了人为计算给测距带来的误差,简化了外围接口电路,解决了生活中测距方面带来的不便。

3.2距离的自动检测主要是主要应用于倒车提醒、建筑工地、工业现场等的距离测量。超声波在测距方面应用十分广泛。比如测量水的深度,水中鱼群的位置,金属探伤,测厚,还有汽车倒车防撞等等。

摘要:机器视觉技术的引入使汽车行业进入智能车辆的时代。为了提升汽车的主动安全,提出了对安全车距的智能检测技术。首先依据车道线位置的特殊性进行车道识别。然后利用遗传算法确定最优阈值来进行道路分割。最后利用水平投影与极值提取确定出前方车辆所处区域范围,从而判定出是否符合安全车距。实验结果表明:此种算法能够在保证实时性的同时准确判断出安全结果。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对智能车辆辅助驾驶系统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安全车距的智能检测技术主要功能是判定行驶汽车与前方车辆的距离是否在安全车距以外。具体方法大体上分为基于视觉传感器和基于雷达传感器两类其中基于视觉传感器的检测判断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CCD摄像机获取的路面图像信息来搜索汽车;而基于雷达传感器的安全车距判断主要是利用雷达成像原理来进行的。基于路面图像信息的方法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基于雷达传感器的方法需要在汽车上安装雷达,成本很高而且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所以目前的实现方法还主要是基于图像处理领域。

关键词:检测车道,信息,行车安全,交通

参考文献

[1]刘富强.一种基于视觉的车道线检测与跟踪算法[J].同济大学学报,2010.02

[2]漆月.一种基于视频传感器的嵌入式车距测试系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7)

[3]郁梅,郁伯康.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Ⅱ]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37(10):101—103.

[4]王荣本,郭烈,金立生,等智能车辆安全辅助驾驶技术研究近况u].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07—111.

[5]王斌,刘昭度,何玮,等l车用测距雷达研究进展卟传感器与微系统,2006,25(3]:7—9.

[6]刘国峰,辛晓辉.车牌定位常见技术介绍与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8):105—107.

上一篇:档案管理工作农业科技下一篇:处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