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形态创新探索

2024-09-05

产品设计形态创新探索(通用8篇)

产品设计形态创新探索 篇1

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创新与探索

本文属于中联论文网优秀论文

本文来源于:中联论文网 http://

转载请注明

本文仅供学术参考,严谨转载,否则后果自负 本文引用《大众文艺》

摘要:本文针对工业设计专业体系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基础教学中,所暴露的讲授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相对困难等问题进行探讨,对“十二五”规划中“文化创新”的指导思想下如何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如教材选用创新、教学体验创新和课程考核模式创新等方式,使该课程的教学实践符合新形势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业设计;教材选用创新;教学体验创新;考核模式创新

前言从1982年我国在高校中开办工业设计专业教育至今,各高

校在学科建设的实践和摸索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由于多数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借鉴其他院校经验和模式,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框架大同小异,在工业设计专业下均开设有“机械设计基础”

(部分学校设为“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课程,旨在解决产品设计过程中的结构问题,这是将设计概念转换为实际产品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和传统教学偏于工科的理论讲授,往往使得该课程与专业框架下其他课程脱节,孤立的知识点和抽象的概念使学生对产品设计中的工程问题很难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造成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甚至对专业的反感。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我们对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调整,以符合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的长远发展需求。

一、“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现状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或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课程是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针对产品设计过程中产品的结构形式、受力特点、能量传动、机构原理及零部件间的联接问题展开学习与讨论,是产品设计中将概念转换为实际可加工可使用的产品的关键,这方面的技能也是本专业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时生产企业所关注的,因此该类工程类课程的开设,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毕业生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之所以会造成知识点的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脱节,主要原因在于专业起步较晚,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全面的思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该课程早期的教材编著者主要以机械学领域的专家为主,内容上往往以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很少接触到的钻床、内燃机、牛头刨床等工程机械为案例,加上部分任课教师对该课程的经验和理解不足,不能将这些机构原理与产品设计相结合,依然以传统工科模式进行照搬和对机械类教材内容的简单删减,导致该课程的教学常以理论灌输和公式推导为主,对于非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在认知和理解上有很大的障碍,尤其是以文科高考入学的艺术类学生更是觉得抽象、空洞,无法转换为学生的知识构架,更无法与实际生产相接轨。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产业结构创新”和“文化创新”的指导思想,对于新形势下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在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层的反思与创新实践。

二、教学形式的创新探讨

作为工业设计教学,其核心本质是让学生掌握产品设计的方法和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的各方面知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开设,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产品设计中的结构问题,其本质核心是为产品设计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打破对以工程机械为背景的现行教材进行知识点简单删减的传统模式,从教材选用、教学体验和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围绕产品设计相关内容展开创新探索。更多文学期刊到天天期刊网

发表咨询电话:***

QQ:1286503325

1.教材选用创新各大高校在专业办学中专业方向划分越来越细,传统教学经验中所选用的《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非机类)》等教材涵盖比较笼统,以包装机械、工程机械为主的案例不利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理解。

各院校专业培养方向不一样,“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材是不现实的,在尊重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早期工作者对该专业所做出贡献的同时,对于课程教材的选用,应该考虑与专业实际相结合,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教材或参考书目,如更侧重于产品覆盖件的构造形式、联接方式及产品(工作过程中的)运动机构特征等,教材中的案例应该更多地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得见、摸的着的产品,如对于在机构原理中,凸轮机构的案例,可以列举饮水机、按摩椅等实际案例等。

在目前合适教材有限的情况下,任课教师可以考虑提取该课程所需传授的知识框架,备课过程中搜集相关案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分析,这种形式比较传统教材,更为直观,容易理解。

2.教学体验创新如本文第一节所描述,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

中,很多院校采取将课程划拨到其他工科院系或者外聘任课教师的方式,教学模式以沿袭工科机械类课程中“理论教学”加“应用题解答”为主,往往导致该课程知识框架孤立,缺乏实践的引导,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相对较低,也无法通过课堂学到有实践意义的知识。

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主要是对外观造型的设计与工程结构的学习,对于产品(机械)内部工作原理层面的知识点的背诵和计算题、应用题的解答均不是培养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多媒体教学体验放在首位,通过产品图片、动画视频以及拆卸一些实际产品直观的体现,让学生结合书本上所描述知识点进行消化理解。

以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在学习“机械联接”相关知识的教学实践为例,为加深学生对卡口、螺纹等联接形式的认识,并学会在设计实践运用,近两年的教学中,采取理论教学梳理后,让学生对一些废弃电子产品进行拆卸、绘制爆炸图,并在保留原电子产品电路板的前提下,对该产品的外观进行重新设计:学生在拆卸和绘图过程中,是对理论教学的实践验证,也是一个对知识点的巩固理解过程;在后期的再设计中,考虑产品的联接问题,是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通过动手实践,摆脱了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也培养了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于学生今后就业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考核方式创新课程的考核,其主要目的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工业设

计专业开设“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其目的不是在于培养会对机械公式进行推导,会计算齿轮传动比、凸轮轮廓抛物线的“机械设计师”。对于课程的考核形式,若任然停留在以传统的试卷为主要形式,往往会造成学生为应付考试而机械地背诵书本上的文字及公式的推导,而考试之后却很容易忘记,不仅无法刺激学生的创造性,同时在今后工作过程中如何合理运用相关知识,都起不到任何帮助。

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考核,不应该停留在“考试课”或者“考查课”上的争论,而应该结合专业实际,以及对今后产品设计相关课程学习的支撑,从“如何利用所学知识结构,合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合理的考核。考核方式的创新,可以考虑以命名一设计课题的形式展开,学生着重考虑如何解决课题中的产品结构及功能问题。如要求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对酒瓶进行设计,要求在设计中考虑酒瓶的防漏问题;通过联接知识设计可便携的折叠式床垫;利用联动原理,设计趣味儿童玩具等。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核,既回避了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进行重新归纳与整理,这些知识框架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对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特点、人才培养计划及地方区域规划特色出发,打破传统理工科理论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对教材选用、教学体验模式及考核方式进行合理创新与尝试,以培养符合区域经济需求的人才。工业设计的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在创新实践与总结

中,不断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1]叶丹,孔敏.产品构造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王大康,韩泽光.机械设计基础(非机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三版)

[4]柳冠中.工业设计学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5]张宪荣.工业设计理念与方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6]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7]赵德成.产品造型设计——从形态的概念设计到实现[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8]张春林,曲继芳,张美麟.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产品设计形态创新探索 篇2

一、现代符号观念下的产品形态语义概述

产品语义学是上世纪80年代工业设计界兴起的一种全新且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设计思潮。其严谨的理论构架, 始于1950年德国乌尔姆造型大学的设计记号论, 更远可追溯至芝加哥新包豪斯学校的查理斯 (Charles) 与莫理斯 (Morris) 的记号论。产品语义是以符号的认知观来认识和研究工业产品, 它的设计符号语言主要体现在形态上面, 所以也称为产品形态语义。

以符号学的认知观来认知产品, 则产品形态为一符号系统。产品形态这一视觉符号同其他符号一样也是由能指 (表示部分) 和所指 (被表示部分) 共同构成, 能指组成了产品的具体形态, 所指则是产品形态的意义。产品形态语义发展到现在, 针对产品形态的特点对形态语义的构成进行了扩充, 指出产品形态语义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即外延意义 (明示意) 和内涵意义 (伴示意) 。

在产品语义学中, 外延性意义与指称事物本身有关, 它在产品中是直接表现的“显在”关系, 即由产品形态直接说明产品内容本身, 借助造型、材质、色彩、构造等元素来表达使用上的目的、操作、功能和可靠性等内容。产品外延性语义所提倡的是一种实用精神, 运用外延性语义的方法论所做的设计是一种真实的设计。所谓真实的设计首先是真实在“形式追随功能”上, 要想使产品的造型“能指”准确地表达甚至彰显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方式“所指”, 就必须使用真实反映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方式的形式。

内涵性意义是与指称事物所具有的属性、特征等因素有关, 是未能直接表现的“潜在”关系, 即由产品形态间接说明产品内容本身以外的东西, 即产品在使用环境中显示出的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象征价值。例如, 消费者认为产品有某种现代、前卫的感觉, 或通过产品感受到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或从中感受到一个高性能的、让人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这种意义只能在欣赏产品形态的时候借助感觉去领悟, 使产品所反映的精神和消费者的内心情感达到某种一致。

产品形态语义的本质在于通过产品外在视觉形态的设计揭示或暗示产品的内部结构, 使产品功能明确化, 使人机界面单纯、易于理解, 从而解除使用者对于产品操作上的理解困惑, 以更加明确的视觉形象和更具有象征意义的形态设计, 传达给使用者更多的文化内涵, 从而达到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产品形态语义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产品基本信息的沟通、产品操作信息的沟通、产品使用方法的沟通、产品内涵信息的沟通。

二、基于产品形态语义的设计方法探讨

基于产品形态语义的外延和内涵构成等基本原理, 同时结合产品形态设计的一般程序, 笔者提出以下设计方法供大家探讨: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首先确立产品预期的使用情境和文化情境, 然后以此为基础建立产品形态的预期语义, 之后对预期语义进行形态转换并整合, 最后对设计得到的产品进行形态语义方面的评价和确定, 从而实现新的产品形态创造过程。

(一) 设定产品的使用情境和文化情境

一件产品不是孤立地出现在人们生活的场景中, 而是存在于和其他事物的联系中, 包括周围事物、生活场景、自然环境, 以及更广泛的历史、文化因素。因而在运用产品语义辅助产品形态设计时, 将产品置于一定的使用环境中, 根据情境中的人、物、社会、环境等的关系来准确定义产品的角色及行为, 以此为依托赋予产品相应意象, 则更易于产品形态语义做到有效传达讯息与内涵给使用者。

在一定使用情境中, 遵循产品语义学的基本理论, 我们可以了解到, 产品其实扮演了两个角色:第一个是产品自身所固有的角色, 从人使用产品这一基本需求出发, 可称之为机能角色 (产品的外语语义) , 这是产品作为客观事物所固有的角色;第二个是人的主观情感投射在产品上而形成的角色, 它在使用情境中显示出了人的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象征价值, 可称之为象征角色。两个角色的实现则是借助产品形态语言的诠释, 针对机能角色, 产品形态通过传达其操作性、宜人性、性能、品质等, 来帮助确立其物理属性, 引发人与五正确的操作行为;针对象征角色, 产品形态通过传达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价值, 来赋予产品“人性”的力量, 实现人与物情感的沟通。

(二) 建立产品形态的预期语义

依据产品在使用情境中扮演的机能角色 (产品外延语义) 和象征角色 (产品内涵语义) , 设计者可以将对于产品形态的预期语义分为外延语义和内涵语义。

外延语义的设立可以借助功能分析, 同时功能分析是寻求产品创新点的一个重要手段。产品功能分析是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分析该产品所具有的功能。通过功能分析, 可以将设计师的注意力从产品的结构形式转向产品功能。对于产品而言, 功能是目的, 产品的具体结构形式只是实现功能的手段。对于设计师而言, 产品的功能是较为稳定的概念, 而实现特定功能的方式则可以多种多样。通过功能定义把产品功能从产品实体中抽象出来, 可以明确产品和部件或构成要素的功能性。比如从手表的实物特征抽象出来的是它显示时间的功能。对于功能较为复杂的产品, 我们还需要对其功能进行分类, 区分出“主要功能”“次要功能”, 并分析个功能之间的关系, 以寻求更加便于认知和操作的解决手段。绘制功能系统图能清楚地显示出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和思路, 是体现产品在设计上反映需求功能要求的方式。

内涵语义属于产品的象征功能, 也可以纳入功能分析之中进行目标设定。但由于产品象征功能涉及更为复杂和多变的产品使用情境和文化情境因素, 并非稳定的项目, 因此产品内涵语义传达目标的分析和设定将变得复杂, 需要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具体要求而定。内涵语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理性目标、社会性目标、文化性目标等。

(三) 预期语义的形态转换和整合

在设定了产品形态语义的预期目标之后, 接下来就要把这些预期目标转换成与之对应的产品形态。转换的方法就是运用产品形态语义学原理, 将外延语义转化成相应的造型性、色彩性和材质性视觉符号, 将内涵语义转化成指示性、象征性、关联性、情感性视觉符号中的一种或几种并最终落实到产品的形态元素诸如造型、材质、色彩、构造上来, 也就是要用产品的形态元素来表现外延语义和内涵语义。这些视觉符号都是由能指和所指组成, 能指是实现这些目标的物理基础, 所指代表的是产品语义的预期目标。

在分别将外延和内涵语义都转化成相应的形态元素之后, 我们还需要做的一步工作就是从整体上审视这些形态元素, 对照产品形态语义的预期语义进行调整和整合, 使这些形态元素协调、完美地体现出产品的形态。产品预期语义的形态转换和整合过程如图1所示。

(四) 产品形态语义的评价和确定

在完整地将产品语义整合到实际产品的设计中之后, 还需要对初步设计完成的产品进行评价, 其方法是通过产品试用调研、用户反馈等方式进行, 评价的标准就是产品最初设定的预期语义。如果最终反馈得到的与最初设定的目标有差别, 这是就需要返回到语义的形态转换这一步骤重新进行转换和整合, 直到符合最初的设计标准。

三、结语

由于产品形态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是产品形态的意义, 而形态语义产生的来源主要是人类的生理特征, 心理活动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既有规律, 由此带有很强的人类主观烙印;又由于人类生理特征的不尽相同和心理活动的复杂多变, 造成形态符号意义自身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多义性, 因此本文仅是基于产品形态语义的相关理论提出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 还需以后的设计实践检验。

摘要:产品语义是以符号的认知观来认识和研究工业产品, 它的设计符号语言主要体现在形态上面, 所以也称为产品形态语义。产品形态语义的研究对于促进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有着积极的意义, 文章旨在从设计实践的角度探讨基于产品形态语义的设计方法, 以期为设计师运用产品形态语义学相关理论提供参考。

关键词:符号,产品形态语义,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浩.语义的传达—产品设计符号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张宪荣.设计符号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3].胡飞.杨瑞.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M].第1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攒器设计形态的考证与创新研究 篇3

关键词:攒盘;饮食;槅器;造型

1 攒器的定义与起源

攒器最早是作为一种盛装食物的礼器出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攒”在《辞海》中被释为“聚集、集中”,“器”则被释为“用具”,因而攒器就是由多个器物相互聚合而组成的一种日用器具。攒器器型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最常见的是始于明末盛于康乾的攒盘。在存世的攒盘中,常见的造型有花果、几何等,在组合时,每一组攒盘数量少则四五个,多则二十余个,且为了便于收纳,这些攒器外部多以各种质地的套盒相盛。

在文献资料中,攒器当始于明代隆庆年间并延续至民国时期,尤其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盛行,在此期间,因攒器造型独特,与以往用于盛装食材、干果的器具鲜有差别,故而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在攒器形态的整个演变过程中,各个时期涌现出的攒器形态层次丰富、清晰又略显奢华。

2 攒器形态的演变

2.1 槅——攒器的源头

攒器的最初形态要追溯到两汉时期的“槅”。“槅”在《辞海》中被释为:“门窗或其他器物上用木条作的格子,”[1]且“槅”这类器物在文献里以“樏”相称,据《世说新语笺疏》中记载:“樏已见卷中之上雅量篇。其器似盘中有隔,犹唐之牙盘,今之手盒。一器中攒聚数十隔,故曰乌樏。”[2]因江西南昌晋墓出土同类漆器书有“吴氏槅”三字,所以,“樏”也称作“槅”,故而,槅器是攒器形态的重要来源。

槅器发展至元代后期,无论是在文献还是在墓葬中,都很少见到有关“槅”作为食器的依据,直至明代万历年间,“槅器”虽未在文献中被提及,但是出现了与之在造型、功能方面类似的“攒器”,故而,“槅器”似以“攒器”之称重现于文献中,据《中国陶瓷辞典》记载,当时的攒器种类繁多,有攒盒、攢盘、攒碟等多种形式,如明范濂《云间据目钞》卷二记载:“设席用攒盒,始于隆庆,滥与万历。初止士宦用之,今年即仆夫龟子皆用攒盒,”[3]曾经的“槅器”已被明代盈千累万的“攒器”取代,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渐重要作用。在现有的资料中,我们可见的槅器形态演变如下表所示:

两汉至清朝时期槅器形态的演变(公元前206年~公元1911年)

两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元代明代清代

可见,槅器形态的演变遵循先圆后方,再至方圆并存,最终弃方留圆的过程。这种造型设计的变化其实大有文章,由于早期受技术的影响,方形槅器的制作仅依赖于泥板成型,而泥板黏合不均容易裂开,且直线形态的槅器在烧制过程中容易变形,故而人们选择以曲线的间隔形态来弱化这种缺陷。不仅如此,轮制工艺的出现,使圆形泥坯成型快捷,收缩均匀,又因无棱角是圆的特点,无论在使用、携带等方面均不易被损坏。因此,在槅器形态演变的过程中,以圆形槅器最为常见。

2.2 攒器——槅器的形态分离

明代,由于槅器具有将盘体分隔成数格的特点,且易满足人们在绘画中对同一种颜色不同深浅的要求,故而槅器作为调色洗、格洗等文房配具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与推崇。与此同时,槅器因造型、纹饰、功能等方面的缺陷逐渐被工艺精湛的攒器取代。其中以攒盘最为常见,攒盘是由多件小盘相互聚合而成的完整大盘,每一组所需要的小盘约五至二十余件,据现有资料记载,其盘体常被分为内、外两圈,内盘多为圆形且被副盘紧密环绕,在攒盘形态演变的过程中,每个朝代涌现出的攒盘中都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以这些存世攒盘为例,对其造型、功能、饮食等特点进行分类比较。

明代晚期,槅器逐渐成为书画用具,而与之类似的攒器则在造型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它在槅器一体盘的基础上逐渐演变由成多件小盘相互聚合而成的分离盘,虽然由每个单体的小盘组成,但组合起来却少见缝隙,可见其制作之精。

总的说来,攒器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可同时盛装多种食材,且不易串味,同时,它的整体造型更为生动、活泼。它的兴盛顺应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方式与精神寄托,做到了日用与欣赏的结合,且构思之巧、制作之精令人惊叹。

3 攒盘造型的继承与发展

3.1 明代攒盘的造型特征

明代时期,攒盘普遍以分隔成数格的一体盘为造型,方圆不等,在笔者收集的10余件明代攒盘资料中显示,一件为方形攒盘,九件为圆形攒盘。根据现存资料和已知存世攒盘考证,常以一体式攒盘和分离式攒盘为造型,而分离式攒盘由多件小盘相互聚合而成,需有极其严谨的设计才能使烧成后的各个小盘拼合严密、不留缝隙,且分散的攒盘形态受制瓷工艺的影响,成型较难,故而以一体攒盘最常见。据《金瓶梅》第二十七回,秋菊给西门庆送果盒,揭开盒:“盒里边攒就的八槅细巧果菜,一小银素儿葡萄酒,两个小金莲蓬锺儿,两双牙筋儿。”[4]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攒盘以盒的形式流行,或有盖,其形态设计有方形、圆形等结果(如图1)。

图1 五彩人物方格盒(明·万历) 北京首都博物馆藏

3.2 清代攒盘的造型特征

清代康熙年间,攒盘以相互聚合而成的完整大盘为造型。根据文献记载,康熙皇帝对瓷器细节有诸多干预,且据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康熙皇帝倡导节俭,在饮食上从不铺张浪费,甚至有时候只吃一顿饭,由此看出,攒盘由明代高大的一体盘造型演变为矮小的分散盘,与康熙皇帝崇尚节俭的风气有很大关系。并且,攒盘造型的突变也受“分食制”的影响,如《红楼梦》第四十话中,贾母正和王夫人众姐妹商议给史湘云还席,宝玉说道:“谁素日爱吃的拣几样不要按桌席,没人跟前摆一张高几,各人爱吃的东西一两样,再一个什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5]故而,攒盘造型由一体盘逐渐演变为更适应人们饮食需求的分离盘。

图2 五彩描金花蝶纹攒盘(清·康熙)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在这一时期的存世攒盘中,呈现出多种有趣的造型,其中,葵花形最具代表性,以存世 “五彩描金花蝶纹攒盘”为例(如图2),盘内外两层由十二件大小盘相互聚合而成的葵花式样,且盘与盘之间形态吻合,可谓生动而不失规整。

清代中期,攒盘造型普遍集盖、盘及托于一体。在现有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清代中期的攒盘器型常以一圆盘为中心,辅以六至八件各种造型的小盘,拼合后置于各种质地的盒中。这种设计即便在今天也依然科学。首先,盘盖的应用,使盘盛装的食材不易被外界污染,从而延长食物的保鲜时间。其次,盘托的使用打破了以往小盘散乱、不易挪动的境况。最后,盒底部有圈足或平底内凹,这种创新设计有利于减少盘底与桌面的摩擦,减轻对盘底的损坏。

在乾隆时期,攒器的社会需求量迅速增高,究其原因当与此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所关联,根据《江南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乾隆三十年(1765年),弘历南巡的膳食中,有攒盘盛蒸肥鸡、攒盘盛清蒸鸭子烀猪肉等”,[6]由此可见,帝王出行游玩时,对攒盘的使用占很大比例,也因此攒盘造型更需趋于实用、便携。

至清代晚期,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局面呈现出颓废状态。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面对内忧外患、生产力低下的境况,攒器做工日渐粗糙,据资料显示,此时最具代表性的攒盘以由内到外三层大小不同、摆放方向不同的不规则方形为造型。内层是一正方形盘,第二层为四个切角三角形小盘,外层由四个被切掉顶角的三角形大盘构成,这种设计,可以从工艺上缓解烧制时的变形问题。

3.3 民国时期攒盘的造型特征

时至民国,由于造瓷业被地方政府代为管理,采取放任策略,且地方政府不熟悉陶瓷产业的发展形势,加之外族侵略,瓷器行业的萧条窘况已无法挽回。据现有资料可知,民国时期的攒盘依旧延续请代晚期的造型设计,普遍以切角几何形体为造型,而盘沿直线弯曲、“凹”形角变形等问题的出现,均表明民国时期攒盘的整体质量不如以前。

3.4 当代攒器形态设计的新发展

在历史中,攒器不仅为人们的饮食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而且也带了一定的视觉享受,且攒器发展至今,仍然是人们在众多造型的餐具中依然钟爱的选择。当代攒器在发展形式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旧的几何形态及瓷质、木质等材料常常会受到新兴形态及材料的冲击,其主要原因在于新形态、新材料的表现力往往更胜一筹,更能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并且,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因受“极简主义”与“个性化设计”的影响,其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逐渐倾向于极简、个性的设计,正因如此,当代攒器的设计呈现出简约的趋势。

(1)攒器材质、技术与造型的新发展。瓷质攒器发展至今,其制作方式已不再局限于拉坯、盘筑,翻模、机压等技术也为攒器的批量生产提供了方便。并且,在工业革命以后,攒器的制作材料除了原有的木质、瓷质以外,塑料、铝、纸、玻璃等新兴材质也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制成攒器。因此,现代攒攒器的形式日益多样,易满足人们在视觉、触觉上的多层次要求。在科技高速发展、中西文化频繁交流的当下,攒器的造型发展愈加丰富,所采用的设计主题也更加广泛。

(2)攒器形态新发展的经济效益。攒器发展至今,其相互聚合的形态理念为当代艺术带来了新鲜的空气,拥有其形态理念的产物涉及领域广泛,在家居设计中有很多引用了攒器相互聚合的设计原理。例如,新式可移动储物柜、可拼合书柜等家居设计都是对攒器聚合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它在物品的容纳与空间的节省上拥有着较大的优势,在房小价高的现状下,储物量大又节约空间的家居产品必然会吸引庞大的消费群体,这种可节约空间的优势在近代家居设计中十分有利。

(3)攒器的创新研究。传统攒器以方形、圆形最为常见,但这种造型不免有些呆板。针对这一现状,攒器的创新研究可将其相互聚合的理念作为造型设计的基础,在攒器几何样式的造型上予以突破,以此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攒器形式。在纹饰的设计上,可遵循“极简主义”风格,这种设计与传统纹饰繁杂的攒器有很大差别。

4 结语

攒器作为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具一体的食器,经历了从食器到收藏物的发展历程。在其4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它的出现、兴盛与消失,都有其必然规律。回首过去,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攒器造型上的简单变化,更是承载了不同时期所蕴含的审美表达和精神寄托。攒器形态的设计理念发展至近现代也尽显其艺术、实用、收藏和历史的价值,且创作理念和造型结构并不只适用于古代,近代艺术家将攒器的造型理念与大众审美要求相结合,并加以拓展,创造出适合当代人们生活需求的新形态攒器。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582.

[2]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中华书局,2007.

[3] 范濂(明).云间据目抄[M].松江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97.

[4] 笑笑生(明).金瓶梅(二十七回)[M].齐鲁书社,1991.

[5] 曹雪芹(清).红楼梦(四十话)[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

[6] 江南节次照常膳底档[M].乾隆三十年.

[7] 朱诚如.清史图典·嘉庆朝[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

[8] 窦其文,柳青.清代民窑瓷器[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9.

[9] 黑天明,纪伟.官窑名瓷[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

[10] 余继明,杨寅宗.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11] 陈雪华.六朝陶瓷论集[M].台湾:国立台湾大学出版社,2006.

产品设计形态创新探索 篇4

特异意识形态:未来科学探索新领域

现今,许多特异意识状态(ASC)和相关问题已进入科学探索的领域.过去,许多主观的`状态或现象都被归类为本质上是宗教的或神秘主义的,总是作为非客观的或不属于普遍的观察而被排除于科学研究之外.目前;这种态度正在改变.首先是因为主观一客观二分法的困境证明了意识的重要性;其次是因为技术的发展使得发现主观状态的生理相关性成为可能--例如,可以通过脑电图记录来探查和监督做梦.

作 者:王祖远  作者单位: 刊 名: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英文刊名:INVENTION & INNOVATION 年,卷(期): “”(8) 分类号: 关键词: 

产品设计形态创新探索 篇5

[摘 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在基层必须始终坚持理论宣传与基层实际相结合,理性思考与现实发展相融合,思想建设与群众诉求相贴合的多重创新维度,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解释力、传播力和凝聚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基层工作;创新维度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6-0023-0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精神力量。基层党组织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目标是通过树立广大群众的理想信念来集聚民力、凝聚民心、汇聚民智,通过意识形态精神力量的培育和积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一、科学解释与多重建构相契合的理性维度

(一)运用理论性解释,构建开放式宣传平台。一是关注热点理论问题,拓展宣传平台的建设广度。热点理论问题在实践发展进程中涉及社会各个阶层和不同群体,覆盖面广,受基层民众的关注度高,因此,需要给出正确回答和科学解释。理论解答的出发点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打造和谐社会;理论解答的落脚点是最大限度地实现民众的公共利益,使改革成果惠及普通民众。

二是聚焦理论难点问题,加强宣传平台的建设深度。理论难点问题“难”在涉及复杂利益,破解难度大。回答难点问题的前提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迎难而上,突破理论“瓶颈”。要回答基层民众内心困惑已久的问题,解开其思想心结,清除实践进程中的诸多障碍。要保持政治敏锐度,按照理论演变逻辑自信作答,遵循科学发展规律理性表达,结合实践发展进程务实解答,使理论宣传深入人心。

三是围绕重点理论问题,加大宣传平台的建设力度。回答和解释重点理论问题意味着意识形态工作重心下移,落在基层,多接地气,最现实的工作就是重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生活中的话语主导权,巩固主流思想阵地,占据思想制高点。当前,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矛盾的批判力和社会问题的解释力,提升马克思主义对重大理论问题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二)采用实证性解释,构建实效性评价机制。第一,实证性解释能够检验意识形态工作在基层的成效。基层党组织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摒弃纯粹的经验性解释,以眼前的事实作为参照,贴近实际,不做空洞的说教,展现意识形态工作的真实场景和实际效果;以发展的现实作为坐标,紧贴当下,不摆花架子,呈现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目标和具体成果。

第二,实证性解释能够评判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得失。基层党组织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抛弃简单庸俗的功利性解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标杆,实事求是地衡量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得与失。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发挥引领作用、导航作用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必须清醒地看到意识形态工作在基层面临的各种挑战,绝不能淡化意识形态建设,弱化意识形态工作。

第三,实证性解释能够巩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开展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扬弃固定僵化的说教性解释,面对多元意识表达,耐心对话,积极沟通;面对多重思考维度,拓展思路,辩证理解,换位思考;面对多变发展进程,正视矛盾,理性对待,客观评价,消解非主流意识的消极作用,突出主流意识的引领地位。

(三)应用针对性解释,构建互动式交流渠道。一是针对理论焦点,找准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的切入点。焦点问题往往是社会矛盾汇聚、社会冲突交织的集中体现,涉及面广,受关注度高。解答焦点问题必须要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充沛的理论资源,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对准核心问题,层层递进,发挥理论的批判力和解释力。要对焦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意识形态工作找到准确的切入点。

二是针对理论看点,确立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的关注点。理论看点是理论聚焦的现实扫描,是理论推演的重点审视。理论看点为基层党组织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敏锐的洞察和现实性关注,要以此为原点,展开工作半径,扩展工作范围,辐射工作影响;要以此为标点,简化工作流程,伸展工作空间,拔高工作层次;要以此为节点,把握工作节奏,加强工作关联,规范工作程序。

三是针对理论视点,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突破点。理论视点为基层党组织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新视角,它拓展了意识形态的理论视阈和工作领域。在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取得突破的关键就在于理论的针对性解释能否有新意,能否符合基层实践的新要求,能否切合基层民众的新需求。

二、思想引导与意识认同相契合的价值维度

(一)把握基层民意的价值导向,营造意识认同的现实氛围。一是引导民意自主表达,实现主流价值认同。民意自主表达是其内在意识的外化主张,凭借差异化的表达,显现多元民意表达背后的主流价值基础和共同利益基础。民意所要追问的是自我生存发展的基本诉求和现实条件,这是引导民意的现实背景;民意所要呼喊的是群体利益的同步获取和共同兑现,这是引导民意的现实基础;民意所要表达的是基本权益的合法保障和充分实现,这是引导民意的现实追求。

二是引导民意积极释放,实现主体意识认同。随着发展进程中民意的不断汇集和积累必然引发大量释放,民意释放与改革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它能直观地显示民众的改革承受能力和对社会发展的满意度;民意释放与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多发密不可分,它能客观衡量民众基本权益的实现状况和保障力度;民意释放与改革成果的覆盖面以及惠及程度紧密相连,它能准确地表现民众的现实境况和自身利益实现的幸福感。

三是引导民意自我刷新,实现发展理念认同。民意表达随着社会变迁和发展进程的变化而不断自我更新和刷新,反映出民意表达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多重性。民意自我刷新能够倒逼意识形态工作更新理念,自我革新,主动适应民意变化的现实进程,时刻了解民意变化的动向和趋向,掌握主流价值取向。当前,要积极寻求一致认同的科学发展理念,谋求实现全体认同的和谐发展理念,努力创新集体认同的全面发展理念,保持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二)关注基层民情的价值旨趣,寻找意识认同的现实路径。首先,积极关注基层民众的基本价值指认,探寻现代价值的认同路径。基本价值指认能够直观显示基层民众的价值指向和基本定位,真切体现基层民众的内在意识表征和基本价值追求,为意识形态工作标注准确的经纬度和理想的工作坐标;基本价值指认能够直接表明基层民众的价值认知和基本导向,如实反映基层民众的现代意识表达和当代价值诉求,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立体式的工作图景和多色调的工作谱系;基本价值指认能够直白表述基层民众的价值诉求和基本需求,真实表露基层民众的主体意识追求和现实价值目标,为意识形态工作指明清晰的实践任务和实施路径。

其次,切实尊重基层民众的多元价值选择,确立核心价值的认同路径。基层民众的多元价值选择与基层民情变化和社会发展境况密切相关,表现为功利性价值选择、务实性价值选择、契约性价值选择等多重选择的共同体现和交织呈现。因此,意识形态工作在基层的着眼点就是引导功利性价值选择实现自身的正当性和正义性,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要义和现实要求;指引务实性价值选择实现自身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质内容和现实导向;规范契约性价值选择实现自身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切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公平理念和正义思想。

再次,努力包容基层民众的大众价值趣味,寻求实践价值的认同路径。基层民众的大众价值趣味发端于基层民众的自我价值认知,根植于基层民众的价值实践进程,来源于基层民众的传统价值积淀,体现大众价值的传导性、蔓延性和包容性。大众价值趣味最能表现基层民众的价值滋味,最能感知当下社会价值气息,具有广泛性、渗透性和交融性。大众实践进程中形成的朴实价值感性和成熟价值理性,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多视角、多向度的参照和比对,为意识形态工作展开现实性的价值维度。

(三)阐释基层民智的价值意蕴,探寻意识认同的最终归属。一是诠释基层民智的传统价值底蕴,寻求民族精神的最终认同。开展传统价值的现代性改造和重建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传统价值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诠释传统价值的历史底蕴必须传承与弘扬传统价值,秉承传统价值的自然禀赋,继承传统价值的优秀基因,建立守护传统价值的底线,培育民族精神的支撑体系。

二是揭示基层民智的时代价值内涵,寻求时代精神的普遍认同。基层民智的时代价值内涵通过改革进程不断呈现,通过民众的基层实践不断发扬光大。宣扬改革精神,倡导创新精神不仅是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任务,也是时代价值的现实体现,基层民智汇聚时代精神,顺应时代要求,谱写时代篇章,彰显时代价值的当代意义。

三是总结基层民智的实践价值智慧,寻求创新精神的一致认同。基层民智的实践价值智慧来自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来源于民众的自我创造,是基层民众实践境界的跃升和提升,是基层民众实践价值的充分展示和完整体现,是基层民众创新精神的集体爆发和集中喷发,是基层意识形态工作迈向更高水平、崭新境界的重要标志。基层民智的实践价值智慧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素材和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三、务实表达与广泛传播相契合的实践维度

(一)掌握大众鲜活话语,凸显意识形态工作的渗透力。第一,围绕基层实践主题,运用核心话语让群众愿意听。当前,要将契合党的政治话语内涵的理论和学术话语,转化为符合大众接受心理的日常生活话语。因此,意识形态最直接的工作就是把党的政策传递给基层民众,表达群众内心想要说的话,让群众听得耳顺,听得欢心,打心眼儿里接受。

第二,彰显基层实践价值,运用基本话语让群众听得懂。在基层,意识形态最现实的工作任务就是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结合当地发展实际,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喜欢的表达方式作出宣传解释,让基层民众听得明白,理解不发生偏差,既对路子,又对点子,真正做到说百姓话,讲百姓事。

第三,紧扣基层实践目标,运用日常生活话语让群众听得进。在基层,意识形态最接地气的工作就是把各项村规民约和社区条例传遍田间地头和大街小巷。对村务公开的内容和社区服务的事项积极运用各地的生活话语和群众无缝对接,推心置腹沟通具体问题,详细分解基层发展目标,精确计算民众自身的实际利益,让老百姓听得进去,口口相传,做到入脑入心,真正做到问计于民,取信于民。

(二)顺应民众理性表达,展现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一是基层民众理性表达,传递民众真切变革的实际愿望。基层民众理性表达是民意累积、民情叠加和民智汇聚的综合演绎和总体呈现,是意识形态领域关注的重点和工作的重心。基层民众最想表达的就是改革的出发点与他们内心的实际愿望是否吻合,改革的具体目标与他们的发展愿景是否一致,改革的成果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是否紧密相连。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倾听民众的呼声,了解民众的要求,理解民众的表达。

二是基层民众理性表达,展现基层执政的政治生态。基层民众理性表达能够直接衡量基层执政的实际水平,能够直观考量基层执政的实际能力,能够最终检验基层执政的实际成效。基层民众最迫切表达的就是政策落到基层有没有变形、走样,基层意识形态话语是否表达群众的所思所想,是否发出群众的声音,基层党组织是否代表群众说话,是否改善群众的境况,是否谋求群众的利益。

三是基层民众理性表达,呈现基层改革的现实场景。基层民众理性表达能够描绘基层改革的现实画面,能够展示基层改革的真实场景,能够记录基层改革的实际进程。基层民众最真切表达的就是基层改革的政策设计是否与民众的目标追求基本一致,基层改革的步调是否与民众的前进脚步基本同步,基层改革的推进进程是否与民众的利益实现过程基本吻合。

(三)倾听群众共同心声,彰显意识形态工作的感染力。一是基层民众的群体性表达,展示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意义。透过群体性表达往往能够看清民众多元诉求的共同点、共性认识的结合点以及自身利益追求的认同目标,为意识形态工作凝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奠定了现实的利益基础,筑牢了可靠的实践基础。

二是基层民众的集体性认知,揭示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价值。把握集体性认知就能够认清民众多样性认识的共同主张,多重向度的共同价值追求以及公共利益的普遍性要求,充分显示意识形态工作的理性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是基层民众的普遍性认同,显示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目标。审视普遍性认同就能够厘清民众多重思维的共同理念,明确基层实践的具体目标以及不同实践路径的殊途同归,清晰阐明意识形态工作的工作要义和实践目标。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南通市委党校哲学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产品设计形态创新探索 篇6

教材分析

初中已研究过解直角三角形,这节所研究的正、余弦定理是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的延伸与推广,它们都反映了三角形边、角之间的等量关系,并且应用正、余弦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解斜三角形.正弦定理的推证运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把直角三角形中得到的边角关系式推广到锐角三角形,再推广到钝角三角形,进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余弦定理的推证采用向量的数量积做工具,将向量的长度与三角形的边长、向量的夹角与三角形的内角联系起来.对于正、余弦定理的推论,除了这节课的证法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推证方法.教材中还要求,在证明了正、余弦定理之后,让学生尝试用文字语言叙述两个定理,以便理解其实质.当然,就知识而言,正弦定理有三个等式,可视为三个方程;余弦定理的三个式子也可看成三个方程,每个方程中均有四个量,知道其中任意三个量便可求第四个量. 这节课的重点是正、余弦定理的证明,以及用正、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难点是发现定理、推证定理以及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任务分析

这节内容是在初中对三角形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边、角之间的等量关系.对正弦定理的推导,教材中采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逐层递进,学生易于接受,而余弦定理的证明采用了向量的方法.应用两个定理解三角形时,要分清它们的使用条件.将正、余弦定理结合起来应用,经常能很好地解决三角形中的有关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正、余弦定理的推证方法,并掌握两个定理. 2.能运用正、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

3.理解并初步运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解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景

1.A,B两地相距2558m,从A,B两处发出的两束探照灯光照射在上方一架飞机的机身上(如图43-1),问:飞机离两探照灯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2.如图43-2,自动卸货汽车的车厢采用液压机构,设计时应计算油泵顶杆BC的长度.已知车厢的最大仰角为60°,油泵顶点B与车厢支点A之间的距离为1.95m,AB与水平的夹角为6°20′,AC长为1.40m,计算BC的长.(精确到0.01m)

问题:(1)图中涉及怎样的三角形?(2)在三角形中已知什么?求什么?

二、建立模型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在问题情景(1)中,已知在△ABC中,∠A=72.3°,∠B=76.5°,AB=2558m.求AC,BC的长.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已知条件求出AC,BC的长度.(让学生思考,允许有不同的解法)

结论:如图40-3,作AD⊥BC,垂足为D.由三角函数的定义,知AD=AC·sinC,AD=AB·sinB.

由此可得AC·sinC=AB·sinB.

又由∠A,∠B的度数可求∠C的度数,代入上式即可求出AC的长度,同理可求BC的长度.

教师明晰:

(1)当△ABC为直角三角形时,由正弦函数的定义,得

(2)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设AB边上的高为CD,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得CD=asinB=bsinA,所以,同理

.(3)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引导学生自己推出.(详细给出解答过程)

事实上,当∠A为钝角时,由(2)易知设BC边上的高为CD,则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得 CD=asinB=bsin(180°-A).

根据诱导公式,知sin(180°-A)=sinA,.∴asinB=bsinA,即.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正弦定理指出了任意三角形中三条边与它对应角的正弦之间的一个关系式,描述了任意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一种数量关系.

思考:正弦定理可以解决有关三角形的哪些问题? 2.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情景(2)

这一实际问题可化归为:已知△ABC的边AB=1.95,AC=1.4,夹角为6°20′,求BC的长.

组织学生讨论:能用什么方法求出BC?(学生有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法)

教师明晰: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这个三角形为确定的三角形,那么怎样去计算它的第三边呢?由于涉及边长及夹角的问题,故可以考虑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也可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如图,设=a,=b,=c,则c=a-b.

∵|c|2=c·c=(a-b)·(a-b)=a2+b2-2abcosC,∴c2=a2+b2-2abcosC.

同理a2=b2+c2-2bccosA,b2=c2+a2-2accosB. 于是得到以下定理:

余弦定理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 a2=b2+c2-2bccosA,b2=c2+a2-2accosB,c2=a2+b2-2abcosC.

思考: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一些怎样的解三角形问题? 3.进一步的问题

勾股定理指出了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等量关系,余弦定理则指出了一般三角形三边之间的等量关系,那么这两个定理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利用余弦定理来判断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

三、解释应用 [例 题]

1.(1)已知:在△ABC中,A=32.0°,B=81.8°,a=42.9cm,解三角形.

(2)已知:在△ABC中,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角精确到1°,边长精确到1cm)

分析:(1)本题为给出三角形的两角和一边解三角形问题,可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先求出第三个角,再两次利用正弦定理分别求出另两边.

(2)本题给出了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于是可用正弦定理求出b边的对角B的正弦,sinB≈0.8999,但0<B<π,故B角有两个值(如图43-8),从而C角与c边的取值也有两种可能.学生在解题时容易丢掉一组解,应引导学生从图形上寻找漏掉的解. 2.(1)已知:在△ABC中,已知b=60cm,c=34cm,A=41°,解三角形.(角精确到1°,边长精确到1cm)(2)已知:在△ABC中,a=134.6cm,b=87.8cm,c=161.7cm,解三角形.(角精确到1′). 分析:本例中的(1)题,给出了两边及其夹角,可先用余弦定理求出第三边,求其他两角时既可用余弦定理也可用正弦定理.(2)题给出了三边长,可先用余弦定理求出其中一角,然后同样既可用正弦定理,也可用余弦定理求出其他两角.

3.AB是底部B不可到达的建筑物,A为建筑物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物高度AB的方法.

分析:由于建筑物的底部B是不可到达的,所以不能直接测量出建筑物的高.由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只要能知道一点C到建筑物顶部A的距离CA,并能测出由点C观察A的仰角,就可以计算出建筑物的高.为了求出CA的长,可选择一条水平基线HG(如图43-9),使H,G,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在G,H两点用测角仪器测得A的仰角分别为α,β,设CD=a,测角仪器的高为h,则在△ACD中,由正弦定理,得-β),从而可求得AB=AE+h=ACsinα+h=[练习]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角精确到1°,边长精确到1cm)(1)A=45°,C=30°,c=10cm.(2)A=60°,B=45°,c=20cm.(3)a=20cm,b=11cm,B=30°.(4)c=54cm,b=39cm,c=115°.

2.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角精确到0.1°,边长精确到0.1cm)(1)a=2.7cm,b=3.696cm,C=82.2°.(2)b=12.9cm,c=15.4cm,A=42.3°.(3)a=7cm,b=10cm,c=6cm.

+h.,sin(α

四、拓展延伸

1.在△ABC中,有正弦定理

这涉及比值的连等式.请探索并研究是一个什么样的量,并加以证明.

2.在△ABC中,已知三边的长为a,b,c,如何判定△ABC的形状? 3.已知:在△ABC中,a=60,b=50,A=38°,求B.(精确到1°)

分析:∵0°<B<180°,∴B≈31°或B≈149°,.但当B≈149°时,A+B=187°,这与A,B为三角形内角矛盾,故B角只能取31°. 由此题与例1中的(2)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一边对角解三角形时,在某些条件下会出现一解或两解的情形,那么会不会出现无解的情形呢?

(1)当A为钝角或直角,必须满足a>b才有解(a≤b无解),并且由sinB=计算B时,只能取锐角,因此,只有一解,如图43-10.

(2)当A为锐角时,①若a>b或a=b,则由sinB=解,如图40-11.

计算B时,只能取锐角的值,因此,只有一②若a<bsinA,则由sinB=,得sinB>1,因此,无解.如图43-12.

③若a=bsinA,则由sinB=,得sinB=1,即B为直角,故只有一解,如图43-13.

④若b>a>bsinA,则sinB<1,故B可取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的值,如图43-14.

思考:若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和一边、三边、两边及其夹角来解三角形时,它们的解会是怎样的?

点 评

这篇案例设计,思路清晰,突出现实.首先通过恰当的问题情景阐述三角形边角关系产生的背景,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然后通过探究、推导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发展的历程.例题与练习的配备由浅入深,注重了教学与自然界的关系.拓展延伸有深度,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供了良好平台.

产品设计形态创新探索 篇7

纵观广东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 目前开设的形态造型训练课程, 最常见的还是《三大构成》。它有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说它比较抽象, 经常有学生学完了课程还不清楚学这个是干什么的;另外它涉及到的设计要素只有形色体三个方面, 还远远达不到环艺专业的设计要求。目前各高校专门针对空间进行训练的课程几乎没有, 只有少量学校开设有《形态与空间设计》等, 把空间和形态结合起来考虑的;关于光线设计, 有一部分学校开设有《照明设计》, 但是课程内容有的太过于僵硬死板, 全是各种规格参数, 各种理论化的教条规则, 学起来艰涩难懂;有的虽然图文并茂, 浅显易懂, 列举了很多优秀的设计案例, 但是学生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实操练习, 转化不成真正的技能……把三者结合起来的课程, 国内目前还没有人去尝试。

《形态·空间·光》课程是专门针对环艺专业而开设的专业技术平台课。形态是造型的基础, 空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 光线是形成空间氛围的灵魂。这三个设计要素可以说是的环艺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也是难点所在。尤其是后两个设计要素:空间和光, 是环艺专业区别于其他艺术设计类学科独有的设计要素。本课程把环艺设计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这三个设计要素提取出来, 不仅分析研究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在设计中的应用, 更重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讲练结合, 以动手实操为主。

在教学实操方面本课程有效利用了Sketchup软件平台。教师讲解和学生训练都利用它来进行,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训练效果。

Sketchup软件中文名称“草图大师”, 是目前比较主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之一, 尤其是在设计初期的方案推敲阶段, 非常好用。而且它很容易上手, 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解决技术问题。效果却很好, 能够直观的看到设计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它快速地演示出教学内容的真实效果, 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在学生训练和创作时利用它, 能有效节约实验成本, 成倍提高工作效率, 并能够得到更加精确、真实的设计效果,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无疑是很划算的。利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形态、空间和光等方面教学和训练的学校目前还没出现。

问题二:教学内容与组织结构

本课程适合在艺术设计大专业公共基础和专业入门课之后, 各类专题设计课程之前开设。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本课程采用先分别讲解和操练形态设计、空间设计和光的设计, 再安排三者相结合的综合练习项目。最后以一个小型设计项目的创作作为课程的收尾, 并据此判断教学效果。计划总学时54学时, 其中讲授24学时, 实操30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1、建筑草图大师Sketch Up简单介绍及常用操作命令。参考课时:7学时;其中主讲4学时;实践3学时。学习目标: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 让学生实际体验Sketch Up的建模方式和基本命令的操作方法, 了解使用Sketch Up进行设计创作的一般流程和主要步骤。

2、形态设计。参考课时:7学时;其中主讲4学时;实践3学时。学习目标:首先希望通过本章学习能让学生明白形态的基本概念, 形态设计要素和评价形态设计好坏的一些原则或评价标准等;其次是进一步熟悉Sketch Up软件的操作方法, 能够利用Sketch Up完成稍微复杂些的物体形态模型的创建。

3、空间设计。参考课时:7学时;其中主讲4学时;实践3学时。学习目标:首先希望通过本章学习能让学生明白空间的基本概念, 空间设计要素和评价空间设计好坏的一些原则或评价标准等;其次是进一步熟悉Sketch Up软件的操作方法, 能够利用Sketch Up完成各类空间模型的创建。

4、光的设计。参考课时:7学时;其中主讲4学时;实践3学时。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 首先希望能让学生明白光的基本概念, 光的构成和设计要素, 光的作用, 评价光的设计好坏的一些原则或评价标准等;其次是进一步熟悉Sketch Up软件提供的各类光源的属性和控制方法, 能够利用Sketch Up完成各类照明方案的创建。

5、形态、空间、光的综合设计。参考课时:14学时;其中主讲8学时;实践6学时。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综合学习, 希望能让学生明白各类造型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 直至产生最终的环境氛围。同时进一步熟悉Sketch Up软件进行设计创作的一般流程和主要步骤, 能够较流畅地完成从建模到设置材质和布光, 再到渲染出图的整个制作过程。

6、小型项目综合设计创作。参考课时:12学时;其中主讲0学时;实践12学时。学习目标:通过本部分的项目实操, 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提升对形态、空间和光的理解, 并且在进一步熟悉Sketch Up软件使用方法和技巧的情况下, 把主要的精力放到设计创作中来, 能够较顺利地利用Sketch Up软件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

问题三:课程创新点

1、该课程把环境艺术设计中最重要的三个设计要素综合起来考虑, 尤其是光元素的引入, 开创了先河。

形态是造型的基础, 空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 光线是形成空间氛围的灵魂。这三个设计要素可以说是的环艺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也是难点所在。尤其是后两个设计要素:空间和光, 是环艺专业区别于其他艺术设计学科的, 环艺专业独有的设计要素。但是, 就国内目前的设计教育情况来说, 开设的形态造型训练的课程, 最常见的还是《三大构成》, 它们有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说它比较抽象, 经常有学生学完了课程还不清楚学这个是干什么的, 另外它涉及到的设计要素只有形色体三个方面, 还远远达不到环艺专业的设计要求。目前各高校专门针对空间进行训练的课程几乎没有, 只有少量学校开设有《形态与空间设计》等, 把空间和形态结合起来考虑的;关于光线设计, 有一部分学校开设有《照明设计》, 但是课程内容有的太过于僵硬死板, 全是各种规格参数, 各种理论化的教条规则, 学起来艰涩难懂, 有的虽然图文并茂, 浅显易懂, 列举了很多优秀的设计案例, 但是学生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实操练习, 转化不成真正的技能……把三者结合起来的课程, 国内目前还没有人去尝试。

2、该课程教学计划全程利用Sketchup软件进行, 让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 教学成果也都由仿真效果图来体现, 直观、真实、有效。

Sketchup又称草图大师, 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的一款设计软件, 简单易学, 很好上手又功能强大, 在国际上很流行。我们选择借助这个软件进行课程教学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它很好学, 不需要很长时间就能全面掌握。二是它配合Vray渲染器等插件, 可以很好地模拟出真实的设计效果, 制作精确, 效果逼真, 学生可以利用它进行真正的模拟创作或练习。而设计结果的获取, 相对于其他效果图制作软件 (如3ds max) 来说, 要简单易行的多。

3、该课程形成三大构成等基础课与综合设计类专业课之间的衔接, 使学生更好地过渡, 顺利把基础知识转化成职业能力。

高校在低年级的时候通常会开设《三大构成》等基础课, 它们适用于所有以造型为目的的艺术设计学科, 对设计非常有用。但是, 它们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说它比较抽象, 经常有学生学完了课程还不清楚学这个是干什么的, 很少学生在初学的时候就能正真领会它的精髓, 更不擅长把这些课程中的收获直接应用在自己的设计当中, 知识的跨度比较大, 转化有困难。另外, 它涉及到的设计要素只有形色体三个方面, 也远远达不到环艺专业的设计要求。我们的《形态·空间·光》课程完全是为环艺专业量身打造, 与专业的结合非常紧密, 把环艺专业最重要也是最有特点的这三个要素提取出来, 先分别讲解它们各自的特点与作用, 再综合起来考虑, 直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职业能力。

问题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创新目标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目标是对环境艺术设计中形态、空间、光三个要素进行针对性研究, 既要搞清楚它们各自的特点, 又要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所理解。第二层次的目标是所有学过的这些知识都要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某些设计任务, 在上课过程中转化成设计成果, 也就是出效果图, 而且效果图的质量要无限接近于实际工作中的设计结果。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Sketchup软件的帮助, 有了它做教学工具, 这些教学目标都不再难实现:Sketchup软件的功能很强大, 操作又很简单, 不管是真实地模拟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光照效果, 还是制作各种形态与空间, 都可以轻松实现。有这些高仿真的设计案例和图片进行示范, 学生能够直观地去体验和感受所学内容, 理解消化起来会更加容易。由于软件操作的简易性, 让学生根据所学, 完成教师布置的某些设计任务将变得不再困难。而这些设计任务的设定, 都是跟实际设计工作紧密挂钩的, 或者直接就是一些实际的设计工作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 对学生的专业学习, 助益无疑是巨大的。

本课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如何高效利用Sketchup软件进行形态、空间和光的分析与讲解, 二是如何合理设定实训任务, 把对学生的锻炼最优化。

结束语

《形态·空间·光》在重视形态设计训练的同时, 同样关注空间设计和光线设计, 强调要综合考虑这些设计要素以更好地实现设计理想。该课程填补了构成类基础课和环艺综合设计实训课程之间的断层, 使学生能够顺利把基础课中学习到的形式美法则和构成法则, 合理应用到设计中去, 完成知识之间的转化。同时,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手工制作为主的训练方式, 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和训练, 效率高, 效果好。从这些方面来讲, 本课程的很多做法值得推广, 开设本课程意义深远。

摘要:《形态·空间·光》课程把形态设计和空间设计、光的设计结合起来考虑, 而且在课程教学和训练上借助SketchUp软件进行教学, 符合环艺专业职业能力诉求, 符合社会形势发展趋势, 效率高, 效果好。本文主要介绍了我们开设这门课程的社会背景、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创新点和教学重点难点等内容。是对之前教学工作的一些总结和体会。

游艇设计学科探索及创新模式研究 篇8

关键词 游艇设计 科学发展观 创新模式 艺术创意 本土原创

中图分类号:U692 文献标识码:A

历经多年蕴育与探索,中国游艇设计跟随游艇制造业的发展步伐,近几年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并呈现出由无到有、由点到面、由缓到急、由拙到精、由业余到专业、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状态。

1辨识中国游艇设计的主要问题

结合国际游艇设计发展规律,汲取中国汽车设计发展的经验教训,可把中国游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1思维认识对游艇设计的制约

(1)游艇业界对本土设计缺乏自信,盲目迎合国人的“崇洋”心理,即便是企业自身设计开发的游艇产品,也往往喜欢贴上“洋标签”。(2)有不少游艇生产企业认识不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仍热衷于聘请国外设计师或购买成品图纸,但又受资金限制,往往拿回的是国外淘汰的换代设计,还没生产就已经过时——长此以往,将永远步人后尘,难以自立。

1.2行业习惯对游艇设计的制约

中国游艇制造业隶属于船舶制造业,对游艇的认识始终停留在“船舶”层面,而不是“时尚的高端艺术品”。在游艇的設计与制造上,往往由船舶工程师主导,把游艇当作普通船舶进行设计生产,抹杀了游艇的“高端艺术品”属性,本末倒置,造成本土游艇设计极度缺乏“艺术审美、设计风格、创意功能”等核心要素。

1.3客观条件对游艇设计的制约

由于中国游艇设计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导致游艇设计人员缺乏。企业进行游艇设计开发苦于缺少人才支撑,又缺乏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资金投入,难以进行资源整合。但由于各方面限制,缺乏和游艇产业的对接,导致大批游艇设计方案与成果得不到产业转化,形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以上几方面因素的制约,对本土游艇设计的发展形成了巨大屏障,必须尽快予以破解,以便为中国游艇设计的发展铺平道路。

2中国游艇设计科学发展观

通过对中国游艇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推论,可探明中国游艇设计的科学发展观主要体现为“本土化原创、艺术创意主导、协同式创新”。

(1)本土化原创——应由国外设计主导转变为以本土化原创设计主导。游艇企业及社会各界应支持发展本土原创设计,助力中国游艇设计早日形成自身的风格及文化特色,并逐步走向世界,弥补国际游艇设计的中国缺位现状。(2)艺术创意主导——应由船舶工程设计主导转变为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创意设计主导。游艇设计的客观规律既是“从创意开始,以工程结束”,概念设计师的创新思维应贯穿游艇产品生命周期的始终。(3)协同式创新——以游艇生产企业主导应转变为“政、产、学、研、用”联合进行游艇设计创新。全面整合资源,逐步实现多方位合作、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同式创新,发挥各部门优势,对游艇设计成果进行产业转化。

3中国游艇设计创新发展模式构建

在游艇设计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可探索中国游艇设计创新发展模式,以便为中国游艇设计创新发展提供具体路径与方法,促进其快速发展。

(1)“本土化原创”主旨——以本土化原创作为游艇设计发展的主旨,把国际化设计理念与时代精神融入本土化原创游艇设计,依托东方文明底蕴进行创新。

不盲目推崇国外设计。一方面承认欧美游艇设计经过长期发展,目前已经具有较高水平。另一方面,要具有文化自信。应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认识到这样一个真理:文化深度与经济发达程度决定着设计艺术发展水平。

(2)“学科交融”模式——构建面向游艇设计创新的“学科交融”模式,以艺术创意设计为核心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实现艺术创意设计与船舶工程设计等学科的多层面交融。

游艇设计包括游艇造型及舱室空间环境设计,涉及工业产品设计、交通工具、建筑和室内外环境、船舶工程等若干知识体系。需要解决造型与空间的诸多问题,包括:设计创意、艺术美学、布局规划、功能构造、形态结构、工程技术、工艺材料等多个方面。因此,必须融合设计学、美学、材料工艺学、人机工程学、市场学、心理学、船舶工程等多学科知识进行交叉跨界研究。虽然游艇的船舶属性是其基本属性,必然需要船舶工程设计进行实现。

(3)“产业协同”模式——面向游艇产业的需求,构建面向游艇设计创新发展的“产业协同””模式,整合“政?产?学?研?用”的各层面资源,进行协同式设计创新。

上一篇:公司信访维稳管理制度下一篇:那时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