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构成原理空间设计

2024-10-19

形态构成原理空间设计(通用9篇)

形态构成原理空间设计 篇1

一三维空间中的形态构成的基础

(1) 形态的认识

自然形态中的万物历经亿万年的演进, 形成环抱人类文明外部形态圈;人类与之相生共荣, 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线自然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华文明中最重要的发展论断就是:“师法自然”。人类文明的发展无一例外的是建立在自然的平台之上的。在这个平台之上, 我们获取能源获取灵感。进而创造出人自身生存需要的, 不同功能的空间形态来。我们依据尺度规模界定不同功用, 如:建筑, 器物, 景观, 庭院, 家具以及用搬运, 加工其他物件的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本文所阐述的空间形态主要集中在以鉴赏为主要功用的纯艺术的三维形态为研究对象。集中展开在空间形态设计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据这些问题的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加以研究。

“师法自然”是人类构置空间形态的最为重要的途径, 一方面强调“师法”;另一方面, 则着重“融入自然”。

(2) 空间设计的对象.——空间形态

作为空间设计的对象:“空间形态”本身是由不同材料, 依据不同的构造方式加以实现的。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质感, 强度, 重量决定空间形态本身的特质。我们想依据点, 线, 面, 体, 空间基本要素对“空间设计”本身进行形式感方面的探究。对空间形态的设计中, 相对材料而言可以说有无限的可能性, 因为, 材料的种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空间形态的创造也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本书想就维度分类的几种基本材料予以展开;如金属, 陶瓷, 木材, 等主材。就加工工艺以及材料的不同特性加以探讨。其目的主要是集中在设计创造空间形态中, 最大限度的展现形态与材料的结合上。力求使创造出来的的空间形态作品充分展现出自身的审美趣味。

由于技术手段的不段的发展, 在空间构筑样式上有了巨大的突破, 未来设计师会不断寻求新的表现方式和审美情趣,

二空间设计中的形态要素

(1) 点在空间形态中的呈现1) 新技术带来的光构成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 光构成成为空间设计竞相追捧的对象, 大家都知道光是有光源点光束构成。光有极强的方向性, 阵列的点光源有很好的应用空间, 通过对点光源的不同组合可以让点阵形成曲面, 弧面, 球面。成为强化是内外空间效果重要手段。在装置作品中也有时用点状材质形成作品;终端照明表现手法是让光线进入塑料棒在相反的末端形成光点;在将光点依据不同的组织方式组合形成空间形态作品;预制不同的灯泡支架在将灯泡放置在支架上形成不同颜色不同形态的点光源照明体。这样的手法也得到广泛的使用。

光构成是未来空间形态构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选择。它的梦幻般的视觉效果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同时, 也会让空间形态本身具有更多元的呈现方式。

2) 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具有能耗低, 光效能高的物理特性大面积阵列后可由电脑集控播放不同的图像及文字信息内容, 播放中可以通过光源的开闭转换形成动态的图文信息。目前已成为都市广泛采用的公共信息平台, 特别是能够及时呈现三维动态性和实践上的变化。日本的一些知名的空间设计师们都对此项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大体量的空间形态的构筑;其形态界面可以形成巨大的信息发布平台;它可以传达视觉信息;同时, 形成区域性视觉焦点, 这种表现方式的形成完全依赖发光二极管技术。

3) 激光与空间设计作品

激光通过绕射光栅时, 会形成许多光点, 会在银幕上或其他介质上产生变化的多端的图形, 结合声效设备会形成极具震撼力的空间作品, 围绕着激光技术的发展还产生了其他更为有趣的空间作品;如:4d全息成像技术就是对光源的数字化控制在空气中生成三维图形, 目前, 在大型展览空间中已有使用此项技术的作品展出.

激光技术有很好的的空间形态的表现力, 一方面它可有很强的空间指向性, 另一方面,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可以突破传播介质的束缚在更大空间尺度上自由呈现。

(2) 线在商业空间形态中的应用

1) 线-形态

线的断面不光是我们意念中的圆形, 它会有不同种的形状.断面形状面积的变化会产生出不同的效果, 随着底面积德加大, 会从尖锐优雅向坚实有力转换.曲线的结构会有韵律感;折线会有顿挫坚定的空间感受;如果线型的组织不当就会失去美感, 使空间作品丧失审美趣味.因此在选择线这一基本形态元素是要特别注意组织方式.线体的组织架构是空间作品成败的关键.其中最为关键的是:1.线的方向控制;2.线的截面尺度控制;3.线的排列方式;4.线的疏密安排.解决好这样四个关系就有可能创造出具有审美趣味的空间形态.相反我们就会背离我们的审美取向.

2) 线-质感

线材是有不同质感的, 铁丝, 麻绳, 绒线虽统属线材但会有不同质感, 不同质感的线材所创造出来的空间形态会大为不同, 把握这种不同会让空间作品产生不一般的效果, 特别是细部的处理上对质感的把握尤其重要.

3) 方向与配置

对空间设计而言, 重力作用是线性材料构筑和配置的前提条件。因此, 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成为线性结构空间作品基本表现方式;基本上遵循线段平行, 交叉, 放射, 斜向等基本组织方式。

线性结构最重要的组织方式是方向的控制上。方向的变换使空间结构形态形成视觉张力, 其内在的形式美感也会随着尺度方向的控制下有韵律的呈现出来。

线形结构的处理手法始终是在制造外部形态的韵律感上着力。将线形结构体运动的方向加以限定, 使其沿着限定的轨迹形成变化韵律, 进而, 达到预期的视觉效果。

(3) 商业空间形态中饰面的处理手法

对面材的表面进行艺术处理就会在表面形成丰富的肌理和光影效果, 强化面材的表现力。比如:在金属面材表面进行楼化处理就会形成丰富的反射和透光效果;利用石质面材天然纹理进行选择性拼贴就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彩色玻璃镶嵌是一个重要的非常传统的

玻璃艺术表现手法, 它大大地增强了面材的表现力, 能过在色彩和光影效果上让建筑空间丰富起来。同时, 面材可承载大量的符号图像信息, 使空间附加信息传达功能, 这样, 既可以收到丰富空间的视觉效果又能传达有效信息, 可谓一举两得。

面形结构是承载视觉元素最多的结构形态。肌理上的不同的处理色彩上的选择性组织都可以形成各种多样的主观感受, 能够使原本空间形态的视觉效果产生提供各种可能性。

面形结构还可以制造出许多不同的光效。使得原本单一的视觉效果平添情趣。

面形结构还可以制造出许多不同的光效。使得原本单一的视觉效果平添情趣。 (4) 体与商业空间形态

1) 体积

空间形态的重要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形体的张力, 有材质的不同, 所表现出来的张力也随之变化, 如金属材料具有的坚硬, 石材具有的厚重, 无一例外的在艺术家的推敲中, 其内在的质感与外部空间形态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同样, 在使用塑料材质中, 塑料自身的轻盈感就会被凸现出来, 当然, 我们还会选择其他手法, 比如开孔增加透光性的手法让形态轻快起来。为了使空间形态能进一步具有审美价值, 我们还可以对形态表面进行处理, 比如增加光滑度, 方向性纹理, 加工至镜面效果将周边环境融入作品等都是增加体积表现力的有效方法。

2) 基本形态造型

当人们追求明快的结构以及视觉的形体强度时, 会选择球体、立方体等基本形态造型。这些基本形休的特征是简洁的外观和丰富的对称性, 加工后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新造型。由于其中包含许多有着美感魅力的造型, 因此对于空间设计而言, 基本形态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在人类的-般行为中, 业已包含了许多类似的基本形态。例如, 箱子做成长方体、砂子堆成圆锥体等等。古时候, 人们使用巨大石块堆成金字塔, 也是同样的行为。此外, 一滴水珠也会在荷叶上自然形成圆或椭圆等基本形态。基本形态的加工方法很多, 如钻孔、切削, 组合等。如果将球体均等地切开, 保持其对称性的同时, 在球体外切削一些平面, 就会产生球形多面体。如果加工, 则可产生许多造型优美的立体星和有孔造型。有些艺术家致力于椭球体加工的研究, 至于立方体的优异研究成果, 可以在许多艺术家的作品里见到。这些作品的美学共性就是活用了单纯形态的美和数学结构。

外形单纯的体量关系在变化多样的开孔处理后, 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这就是我们在空间按形态的塑造上常用的手法。

外形单纯的体量关系在变化多样的开孔处理后, 在其内部可以产生丰富的光影变化, 进而, 弥补单纯外形呆板视觉感受。

三结语

在各种形态构成的三维世界中, 对形态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活动中, 使得人们适应新的空间的能力不断增强。有形必然有态, 态依附于形, 两者不可分离。对事物形态的认识应有客观存在的一面, 也不能忽视主观认识的一面。所有的空间形态的创造行为本身就是对原有要素的重构, 研究结构关系是我们进行分解与组合新的形态时, 拥有各种不同的可能性, 从而;从不同的角度做组合排列, 产生新的造型。所以它是直觉思维性与推理思维性相结合, 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形态构成原理空间设计 篇2

1充分认识平面构成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平面构成教学体系,成为各大专艺术学院的必修基础设计课,从而放弃了传统的图案基础课。沿用这种教学方案至今,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平面构成,以及与专业设计的结合。平面构成是构成艺术设计的一部分,也是现代艺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门研究艺术设计各专业共通基础要素的理性训练课程。作为设计基础训练的一个方面,平面构成很早就被设计家和设计教育家所重视,并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完善起来。同时,平面构成也是学好视觉传达设计的关键课程。

平面构成就是造型基础的训练,无论是平面设计或是主体空间设计都离不开造型设计。构成不能等同于专业设计,它是一种专业的思维方法,把视觉表面的现象还原成最基本的要素,是理性、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构成训练相当于一个作家学习语汇和语法的知识,有时显得单一,枯燥,一个优秀演奏家在表演中挥洒自如的高超水平,也从不忽视基础训练。对一个好的设计师来说,在创作过程中,构成的基础知识会因不同的主题设计,显现出超群不凡的具有一定生命价值的作品。可想而知构成在设计艺术中的重要性。

平面构成教学的创造性有利于创作者的艺术思维。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电脑较之笔具是更易于储存、快速便捷的操作工具,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去开发思维。另外,从教学环节上应该重新调整学生电脑绘图软件课程的时间顺序,可在大学一年级便引入电脑教学,在传授平面构成理论的同时,结合电脑教学示范,诸如基本形的制作、群化以及相关形式法则的范例制作等等,使得学生知晓应用便捷的电脑手段即可完成复杂的构成作业。

应该声明的是电脑和手绘都只是表达平面构成作业的手段而已,没有必要将二者割裂开来,而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需要,选择表达的手段和工具.当代平面构成“形式法则”中包含着美学原则形式规律和表现手段上的构成手法,笔者将构成形式法则归纳为聚散(密集、发射);变形(渐变、特异、近似、变换);衡韵(对称、重复、共形);数列(比例、分割)等四大部分。我们在传授形势法则时一方面解释其概念,另一方面要多以优秀案例进行示范教学,因此,如何把教学从形式法则的.模仿变为学生潜在艺术能力的发掘,变为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就是如何实现从模仿到自觉,培养创新能力,是构成教学需要解决的基本课题。构成包括设计语言和设计思维两个方面的探索,但时下某些院校的平面构成教学仍偏重前者的形式语言研究,忽略了后者创新型设计思维的培养。要强调的是我们不能把平面构成看成是一种简单的造型手段,而应该看成是实现造型目的的一种艺术观念和思维方式。

实践将证明主题构成是解决从简单模仿形式法则怪圈走向自主创新的一条最佳途径,希望通过平面构成的教学改革,使得平面构成真正成为培养图形创意的有效课程。

2加强平面构成教学应注意的几种形态

2.1自然形态

自然形态,指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它不随人的意志改变而存在,自然形态又可分为有机形态与无机形态。有机形态是指可以再生的,有生长机能的形态,它给人舒畅、和谐、自然、古朴的感觉,但需要考虑形本身和外在力的相互关系才能合理存在;无机形态是指相对静止,不具备生长机能的形态。自然形成,非人的意志可以控制结果的形称“偶然形”,偶然形给人特殊,抒情的感觉,但有难以得到和流于轻率的缺点。非秩序性,且故意寻求表现某种情感特征的形称为“不规则形”,不规则形给人活泼多样、轻快而富有变化的感觉,但处理不当会导致混乱无章,七零八落的后果。

2.2抽象形态

抽象艺术在二十世纪初期,以抽离与表象世界之关连为诉求,藉非具象的表现形式,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样的诉求,虽提供艺术界新的美感经验,但也加深了观者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然而这种贴近创作者内在情境且深具自我表征的独特创作方式,未必会被后续仍以抽象语汇创作的艺术家们放弃。但随著知识建构的强势趋力,八零年代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抽象艺术家们,也开始警觉抽象艺术已成为具象的另一个代名词的事实。换句话说,当观者毫不犹豫地针对一张不具形象的作品,以分类的方式,将此作品快速的归属在抽象艺术的范畴,并以过往对抽象艺术的识加以诠释时,他们已视抽象艺术为具象的形式语言。鉴於此,当代抽象艺术创作者试图扩大抽象艺术的定义,关切知识建构体系中具象与非具象的分界点,也关切信念本身的意义。

所谓的抽象,有两种:抽象的抽象和具体的抽象。从此概念的划分来讲,康定斯基是一位彻底的抽象派画家和创始者,纯粹的抽象派画家。从他的理论上的研究,如颜色心理学、对于点、线、面的分析,足以证明他的作品绝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表现而是在深刻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价值的创作,因此作品本身是具有丰富内涵和艺术理论支撑的。

在欣赏抽象艺术作品时,努力尝试探寻画中所要传达的画家本人的思想,以及他所要展现给观赏者的意图究竟是什么,或者说这些作品究竟要对我们说明什么。诸如此类的想法多次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挥之不去。有时对某抽象作品困惑之极,便凭主观臆断,自圆其说地给予画本身一个勉强的解释。

2.3人工形态

工形态,指人类有意识地从事视觉要素之间的组合或构成活动所产生的形态。它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结果。如建筑物、汽车、轮船、桌椅、服装及雕塑等等。其中建筑、汽车、轮船等是从实用的功能来设计其形态的,而雕塑则是一种将形态本身作为欣赏对象的纯艺术形态。这就使人工形态根据其使用目的的不同,有了不同的要求。

人工形态根据造型特征可分为具象形态与抽象形态。具象形态是依照客观物象的本来面貌构造的写实,其形态与实际形态相近,反映物象的细节真实和典型性的本质真实。抽象形态不直接模仿显示,是根据原形的概念及意义而创造的观念符号,使人无法直接辩清原始的形象及意义,它是以纯粹的几何观念提升的客观意义的形态,如正方体、球体以及由此衍生的具有单纯特点的形体。

形是构成形态的必要元素,它不仅指物体外形、相貌,还包括了物体的结构形式。宇宙万物虽然千变万化,但其外形都可以解构成点、线、面、体等基本要素。

参考文献

[1]华乐功,潘强,李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2]吴天麟,朱辉球.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7:8.

浅议新日式坐具的形态构成设计 篇3

关键词:立体构成形态;色彩形态;意象形态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60-01

一、立体构成形态

立体构成形态与审美需求有密切关系,新日式椅子款式众多,由于在这里难以一一赘述,故从对现代家具发展的启示以柳宗理的蝴蝶凳为例,解析日本当代家具是如何基于禅宗文化和审美被设计出来的。从产品概念生成的角度来分析,设计师深受日本民艺的影响,使用日本传统和服作为原型进行蝴蝶凳设计,当和服被穿上以后选取人的阔带及以下部分高度抽象简化成两块曲面,再进行组合形成蝴蝶抽象形象。体态轻盈,翩翩欲飞的优美造型体现出了生命的活力,这种活力感与心理量有关,蝴蝶凳体现出来的分量感就是心理量,心理量不是对物理量的心理感觉描述,它是指造成形态外部结构的内部内力运动向外扩张的力的感受,人们会将形态结构下面的这种扩张力感受感觉为生命的活力,这是人的视觉经验。一个被压抑的弹簧形态给人以强烈的向上冲动的感觉,也就是内力在反抗外力的表现(生命活力),这给人带来生命的运动感,而只有那些反应“人类本质的力量”表现在形态上才会让人们所喜爱,“人类本质的力量”就是前进,向上,勇敢等。形态具备了心理量才会有分量,才会“好看和有感觉”。蝴蝶凳在继承和服形态的同时注入了蝴蝶的飞舞动势,一种轻盈飞舞的慢速度感,柔和的力感。

而另一个重要方面,禅宗文化也被自然的表现出来,凳子的两个木质曲面像一双腕部相抵的手掌向上伸展,上下各边的含蓄弯曲,这种参禅式的合手给人以禅坐的宁静和思考。“禅坐”是禅宗的一类重要的修行方法之一.即寂默静坐,它要求心注一镜,正审思虑反观自身,修行弃恶,达到个人心性的自明与自现,以实现自觉、自悟而升涅梁之境。

二、色彩形态

色彩和功能,造型,结构,材料等其他形态类型共同塑造着日式家具的独特魅力,色彩对家具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家具的“另一种总体面貌”。它们的颜色大部分跟日本传统审美有关系,正如日本色彩学家琢田敢先生在《色彩美学》上来讲:“色彩的联想就多数人来讲具有共通性,一般来说,它与传统密切相关”。这些家具颜色的构成大致分成两种:原材料固有色,这些材料如木材,金属的天然成色,无需人工雕饰,质感自然,纹理朴素而又千变万化,色调不温不火。日本人崇尚自然,这形成了日本民族独特的木文化,椅子的木作部分都力求表现纹理,多采用透明涂漆,材料除了传统杨木,柏木,桐木,杉树,松树,还有东南亚进口的胡桃木,檀木。木材随着锯切方向的不一样可以发掘出日本岛国固有材料中细腻美的要素:珍珠感,薄丝感,银丝感,波纹感。另外一种颜色是可塑性大的原材料固有色:这类色彩多出自织物,皮革等在生产过程中染色较容易的材质,这类材料颜色以白色,棕色,深褐为主,使用频率不如木材。

椅子的颜色使用频率上,白色和黑色也是经常被使用的。白色作为日本最值得尊重甚至敬重的颜色,作为大和民族的富士山顶终年白雪皑皑,是真善圣的日本美象征,更是禅宗文化一切皆空的精神体现。黑色在日本人心中是庄重,神秘的,不偏向任何一端的,但也不是中立的。这与禅宗有着深远关系,禅宗经典《六祖坛经》里面:“若有人问起禅宗的佛法,你们切不可言传。”于是门徒们采取说话做事不偏向任何一边,采取无此无彼,也不偏向自己,形成一切皆空的神秘态度。这些与传统密切相关的颜色在现代设计的影响下通过新的构成,新的材料展现出了新的时代感。

三、意象形态

不是每个日式当代家具都需要体现意象,但是从其中家具经典案列中,依然可以找到对现代家具的发展具备借鉴意义的设计思想。意象是中国艺术丰厚的财富,吸收了意象的家具给人以意味含蓄悠长,耐人寻味并激发人的想象力,同时造型也会更加简约。

猴山

以日本国宝级的设计大师喜多俊之为例,喜多俊之崇尚自然,把自然当做他的老师,当有人问及他是如何把传统和现代结合得很好时,他的回答是:“首先可能是我的先辈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如果要说到灵感的话,我只看自然界的东西,我只看美丽的花,美丽的昆虫,美丽的动物都会为我的创造带来灵感。”他认为,西方设计强调功能性,但是为设计注入灵魂同样的重要,只有这样,设计才会有震撼力。SARUYAMA(猴山)就是这样一座备受喜爱的沙发作品,猴山表达了人类潜意识的动物天性和幽默感。这座沙发可以让人就像小猴子那样无拘无束的在上面找回自己的一片天地,或躺或爬或坐,这座由三个部分组合成的沙发深得人心,小孩子一见到边想上去攀爬玩耍。猴山线条圆润简洁,色彩简素自然,在一片寂静的“大山”上体现出了禅宗一切皆空的空白意象。

猴山的意象简约纯粹,他的形态设计体现了意象的三种性能:图形,图识,图理。(1)图形。即再现意象。这种再现并非着意形成物体的写实形态,而是把其中包含的内力运动对外的扩张用形态来做象征性的外在表现。喜多俊之将人们戏耍猴山的功能需求结合禅宗的寂境生成了山的意象,而这种山的内力运动是缓和的,力量是静静流动的,反映在外在结构上就成为猴山这种特定的圆润形态。(2)图识。即传递信息的符号。意象属于一种意义迷糊的事物,正因为它的多义性,特定时候它代表一类事物时,事物本身会传达出信息。猴山造型上与山类似,但它的中心之外坡度平缓,面积较大,连同中心的山体传达出可以让人躺,爬,坐的信息。(3)图理。有哲理意义的符号。当一个意象最主要的特征是抽象体时,它就成为了一种纯粹的符号,而且这种符号的含义通常具有哲学意味。严格来说,猴山的形态并不是一座山,它只是一个抽象体,作为一种纯粹的符号,喜多俊之那如孩童般的真如本心在禅宗哲学以解构为主,用“减法”彻见真谛的方法上被恰到好处的体现了出来。喜多俊之将传统禅宗意境和手工艺融合,师法自然,注入了自己天真的童趣,运用了现代形态设计理念,准确地对接了市场的需求,从而创造了SARUYAMA(猴山)这一经典款式,同时也成为了他以后很多椅子的设计源泉。

通过对新日式坐具形态设计的分析看出:新日式坐具的设计师创造出了一种东方式的极简主义形态设计思想与方法。这恰恰为与之文化相近的中国坐具形态设计提供了他山之石。

参考文献:

[1]辛华泉.形态构成学[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161-162.

[2]肖武.形态语义学在家具造型设计中的运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张肖.中日传统家具的审美意识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形态构成原理空间设计 篇4

书籍形态设计的第一语言就是感官传达。在阅读书籍之前, 五官就会给读者传达一种最直接最简单的感官喜好。一本平常内容的书, 被书籍设计师理解成一座雕塑, 是一种立体思维的体现。阅读心理需求还包括不同审美要求, 不同文化、层次对审美的习惯。这种审美需求主要满足于人们的精神、情绪以及感知上的需求, 以及对书籍的“把玩”心理。

二、封面、函套

封面、函套起初用途是对书籍表面进行保护的。而现代的封面和环衬在对立体结构的开启方面功不可没。封面作为视觉的第一印象, 可以是形象的实物的巧妙联系。10世纪欧洲用象牙雕刻的封面和珍珠镶嵌的圣经, 是中世纪手抄本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我们现在可用的材质和技术丰富了许多, 这是材质运用上的封面设计特点。在整体构造上, 新型的概念书对封面的讲究已经升级到一种整体境界。如果把一本书比作一个建筑, 可以把封面、扉页比喻成为建筑的入口和玄关的摆设, 书的内容则可以比作是建筑内部所包容的种种实物及其代表的气质, 而翻阅就是一个人进入该座建筑的过程。

三、护封和环衬

护封和环衬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已经巧妙变身, 不再是以前的书封保护者。通常与封面和函套搭配形成一种历史的、人文的气质体现。在吕敬人书籍设计的《赵氏孤儿》中函套设计是纯东方的式的布面帖签的形式, 书做成双封面, 两面均可阅读。中式封面篆刻的是明版本的文字, 西式封面雕刻的是法文译文。装饰纹一个是如意纹一个是几何曲线纹。这种是典型的依照设计者的主题创意引发的设计。设计师讲个人对书籍的内容寄予一种对中国文化的眷恋, 一边是明版本的中式字一边又是法文的西式字, 中西结合恰到好处, 相互驾驭, 完美至极。

四、书脊

书脊是书籍装订形成的立面, 是书籍翻阅运动的轴。书脊更多的是书籍封面的延伸和补充, 在书架众多书目中准确定位的主要线索。现代书籍的书脊甚至还作为书籍保存的一种凭证, 同一系列的书籍出版了5本, 这5本书的书脊能够构成一幅连贯的图画。这也是现代书籍设计的一个新的发展。在古代的卷轴书籍中没有书脊这一概念, 到了纸质书籍之后, 装订方式也体现着当时时代的文明和进步。现代书籍设计很注重书脊部分, 也吸收了许多古代书籍装订形式的精髓。古代的线装书脊现在被广泛运用和发展。在现代立体书籍设计中书脊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因为书脊是唯一在书籍中能够借助手翻动产生力的支撑的一个固定的轴, 他能够把读者打开书的力转换成立体结构实现的力量。如果没有这个书脊轴或者书籍轴设计的不够大, 都不足以支撑立体结构站立的实现。拿一本10*10的方形书为例, 在书脊在书的中间, 正常的情况下, 用75克铜版纸做底图时, 在它之上平均分布纸结构 (75克铜板) 的重量为10g, 伸展力 (75克铜板本身的承受力) 为6g, 多于此数据则不能构成上层的立体结构。而书脊向两边移动1厘米, 这个承重量就会减少0.84g。但当书脊位于整本书的黄金分割点时, 这个数据又会发生变化, 又会承载力变得与中间一样甚至更大。根据立体结构支撑的需要, 纸张的重量及书脊的位置就显得相对重要很多。

五、切口

书籍立体设计元素中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切口设计。切口的设计被当代设计师越来越关注。

切口是读者对书籍产生印象的极其重要的位置。切口能直接体现书籍纸质的质感、书籍结构和书籍章节。现有的切口工艺有直切、模切、圆切、斜切。另外在印刷上通过预留出血, 也可以随意增加切口的变化, 给切口呈现图像感。在印刷技术和工艺实现上, 吕敬人教授设计的《梅兰芳全集》就巧妙的采用了切口这一元素进行大胆的设计。在同一平面切口, 梅兰芳一生中两个重要的舞台均在翻阅中得以充分的展示。经过精确地计算, 将图像按页数做了均匀分割并且计算出每一帖纸的厚度的切口数值补差, 加上准确和毫厘不差的印刷、折页、装订、切割, 才能将人生时空的转换在瞬间得以实现。这是一种工艺与设计的完美结合。

通过对书籍形态设计主要的立体设计元素的分析, 体现了设计师设计的主要课题。这些设计元素并不是书籍设计的全部因素, 只是最传统的也是最基本的书籍元素。而这些最基本的元素在书籍形态思想改革大潮之后又将面临新的创造。这才是设计因素的真实存在, 不是因素的改变使得书籍形态设计发展了, 而是人们的设计思维理念有了变化才带动产生了新的创作模式。在新的技术条件日益完善的情况下, 新的设计元素还将不断出现。成功的书籍立体设计往往不会面面俱到的运用上述元素, 抓住最贴合书籍内容的一个元素进行夸张大胆的创造, 形成成功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交流, 让阅读使读者达到一种需求满足的快感。

摘要:从习惯的设计模式跨进新的设计思路, 最重要的是理念的转换, 是书籍设计概念需要过渡的转型期。书籍本身就是一个三维的阅读载体, 立体设计在书籍形态设计中出现, 也是对传统书籍设计精髓的传承与创新的体现。书籍形态设计的立体设计的设计因素与传统书籍装帧设计因素基本相同, 只是一种思维理念的转换。

形态构成原理空间设计 篇5

形态构成学即三大构成形成于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艺浪潮,随着后现代主义对文脉的追溯,对经典符号的戏谑,使植根于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专业在形态设计方向趋于哗众取宠,过于商业化的目标也使得“形式与功能”的探讨变得苍白无力。在艺术设计教学中三大构成对专业课程的作用大部分学生毫无知觉,对于形式美法则一知半解,更不能上升到抽象思维的方式以及抽象思维在艺术设计创造过程中产生的核心作用。

目前我国形态构成学的课程过多地引导学生对固有的几种骨骼样式、形式法则空间规则进行认识与实验,使学生满足于特定的格式填、安排形于色的位置,造成与专业课程脱节,缺乏创新和时代生命气息,这与伊顿设立本课程的宗旨即发展学生创造力是背道而驰的。

形态构成学概述

形态是事物因形、量、色彩及表现(方向、位置等)而形成的心理效应,从而引起一定的审美联想。构成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语言,是体现现代设计思想的载体,是区别于传统造型语言而存在的,多样的,复杂变化的构成形式。从大的方面讲,构成的第一种形式,是模拟自然的,强调自然形态、色彩;第二种,以抽象的几何形式构成要素为主,强调规则几何形的逻辑性。

通过对构成的研究使学生掌握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方法,不是对客观事物固有的模仿与复制,而是透过万千自然形态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形象。其次,通过对客观事物长期观察,会让人们透过本身,看到事物的本质形态,逐步掌握对事物的空间判断能力,从最开始的意识形态到多面性、虚实性和质量感,最终能够整合各种利弊更加完整的呈現出自己想法。

研究形态构成与艺术设计的应用,主要手段是借助视知觉的审美性,去处理现实中的图形,使之在一定的成形、成图规律中组合成新的形象。这也就提出了形态构成在艺术设计中的对应关系,找到形态构成在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原则与方法并且通过应用大量的实例分析来体现这些观点。将形态构成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系统化。

三大构成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是以现实形态为基础,强调客观现实的构成规律,通过对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分解、组合、变形,反映物体的运动规律。在景观设计中往往依赖复杂多变的环境形态,在平面布局中将每个物体,如植物,小品,建筑等都抽象为一种构成元素。对于自然形态的理解是多样的,有些形可观、可听、可触,有些形式无形的,如风、影、梦境等抽象形态。在各种形态中线在景观设计中最有用也是最简洁的方式,雅致而庄重,几乎在所有景观设计中都出现以线纵横交错组织起来的城镇、房屋和花园。角形在景观设计中显得坚挺有力,有运动的趋势,实空间富有动感。圆有简洁、统一、整体的魅力,给人圆满和谐的感觉,在设计中,具有极强的向心性,通过分割可以呈现多种丰富效果。点线面通过抽象化结合景观实地环境也可应用到各种部位,通过组合方式达到较好的审美效果。

色彩构成被称为色彩的相互作用,是研究符合人们视觉和心理要求的配色设计。在景观设计中色彩主要表现在植物的配置方面,植物的色彩可以直接影响景观空间的氛围,明快的植物色彩给人轻盈欢乐的感受,而深沉的植物色彩给人压抑沉闷的感受。它会随着季节变化而产生变化,在具体配置时应结合主题。

立体构成对应的是空间的组合,体块之间相互作用并构成虚实关系,例如大空间套小空间、穿插式空间、邻接式空间、过渡空间。景观设计的本质就是空间的设计,以促进人与人的交流,如果空间没有人的活动和身心的投入,空间就只有物理尺度概念而没有实际社会功用,空间与行为结合,才能构成某种行为场所-观赏、休憩、交谈、活动等。这些活动除了具有一定实用性之外,还要考虑舒适性文化归属感、场所精神。立体构成在景观设计中表现为单元体块之间心理视觉的平衡,如植物与建筑物在横向与纵向上如何排列,道路以虚空间的形式存在在整体场景中的流通性等。在通常情况下,三大构成的应用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形态、色彩、空间、体积、材质、肌理等各种视觉要素整合在同一场景中,并对应人群对场景的需求才能塑造出适应时代需求的景观设计作品。

结语

形态构成学在设计思维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只有当学生掌握了视觉形态的构成元素以及重新整合的形式美法则,才能在千篇一律的具象形态中创作出新的作品,其中景观设计的风貌亦不再是模仿自然,照搬自然元素,而是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与设计师自身创造性塑造出新的景观设计作品,掌握三大构成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以及与景观设计的对应关系,并形成系统的设计教学模式才能为今后设计教育提供更有效的价值。

(作者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形态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篇6

(1) 室内设计中平面构成的设应用。室内设计涉及到人们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等公共场所, 无论人们留意与否, 都不能忽视到艺术造型的存在, 更无论空间环境中平面构成对室内空间带来实实在在的影响。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 按照美学、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 它利用理性和逻辑推理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方式。总之, 室内设计是利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平面构成主要应用点、线、面进行严谨的组合, 具有极强的形式感和美感。平面构成在一种有节奏的律动中, 营造一种秩序美, 理性美等。如重复、对比、放射等各种构成形式让其呈现一种炫目的美感, 但是它至始至终都伴随一种理性的情感体验。室内设计不敢在哪里都有应用, 地板、房顶, 但是应用最广泛的是墙面。每一堵墙面都是平面的, 墙面上任何一种元素都是平面设计中及其重要的图案、纹样, 但是至于图纹的放置时居中还是四周都有不同的讲究, 根据房屋的整体来进行设计, 从而达到不同的效果。当然设计也不是一概而论, 在不同的地方其设计亦不同, 体现其设计的特殊性。

(2) 室内设计中色彩构成的应用。房屋色彩的构成影响整个室内的色调, 对整个房间的舒适感起重要的作用, 不仅仅是对视觉美感的影响, 而且影响人们心理和情绪。室内设计的颜色搭配不仅仅要符合颜色搭配的基本规律, 还要根据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及其当下的审美趋势进行颜色的搭配。例如, 中国人普遍喜欢一些喜庆明快的颜色, 所以装饰的时候要考虑到屋主的喜好, 当然大红大大绿绿的搭配也是不符合颜色搭配规律的, 还有要与时俱进的进行颜色的调制的搭配。选取轻快的颜色进行客厅设计, 这样的搭配会给人视觉上的明朗和心理上的轻松。卧室就选取浅色偏暗的颜色, 如乳黄色给人一种安稳的感觉, 帮助人们睡眠, 厨房可以选择绿色进行装点, 卫生间选择浅蓝色进行装饰。色彩与色调在室内设计应该是统一的, 但是只用一种色调会给人一种单一乏味的感觉, 如大红、深红等颜色。一般情况, 在整个设计中要顾及各个房间的颜色对比, 只要这样才能呈现出美的感觉, 而且实用性也是极强的, 使得室内空间环境的实用性、艺术性得到统一。

(3) 室内设计中立体构成的应用。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 立体构成是用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进行的。立体构成是一种三维的空间, 它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合成的一种形态, 使得空间感更强。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分割在组合的过程, 运用点、线、面组成任何形态, 立体构成包括对材料形、色的探讨研究。立体构成是一种几何形体的呈现, 由某种或者几种形体进行重复并列、叠加、相交、切割等方法, 相互组织在一起, 共同塑造了建筑的形态。最重要的是室内设计必须先考虑到当今人们的审美趋势, 迎合大众的心理需求, 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来进行艺术的再次创造, 让空间中体现自己的设计理念, 并且满足大众的审美、舒适的需求。总之, 室内立体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它不仅仅是设计师的灵感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结合起来。

2 形态构成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发展

形态构成在经历了二十世纪初期包豪豪斯斯所提倡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同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逐渐开始注重住宅在精神上带来的愉悦, 不再是仅仅追求温饱, 因此这也要求形态构成的室内设计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 发展自己的理论知识, 创新发展理念, 以此来满足大众的需求, 做到与时俱进。简而言之, 室内设计是一个三维的立体空间, 这不仅仅要求设计师满足屋主的美感需求, 同时必须要满足实用性和舒适性等。所以, 在未来形态结构在室内设计中仍然会蓬勃发展。目前, 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室内需求也越来越高, 设计师的水平也不断提高, 室内设计水平日益提高, 其发展迅速, 在未来的发展亦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总之, 室内设计是一个形、色、光等各种有机质组合起来的整体, 但是在整体中每个细节元素都要达到充分的艺术效果,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共同创造一个高舒适、实用性强的的空间, 满足了社会大众的需求, 也满足了该行业发展的潮流。

3 结束语

形态构成原理空间设计 篇7

一、抽象形态构成概述

(一) 抽象形态构成的含义

抽象形态构成是美术学和艺术设计学的基本内容, 是以最能代表事物具象特征的抽象形式语言来简化形态造型, 是将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以抽象形态表示出来。现代意义上的抽象形态构成是在基于传统艺术具象形态构成的进一步升华, 是对自然形态纯粹美的塑造和提炼。抽象形态构成主要是指离开色彩因素的立体的抽象形态构成, 抽象形态主要指简化后的几何立体造型, 如简化立方体、简化球体等。

(二) 抽象形态构成的广泛意义和地位

抽象形态构成是现代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 拥有独特的立体空间造型规律, 抽象形态构成在现代城市雕塑作品设计中的作用和地位远远超出纯艺术范畴, 是现代艺术设计学和现代美术学的理论基石, 为现代艺术设计创作提供了指导思想, 对于当代城市雕塑的整体空间形态的设计影响极为深刻。

传统雕塑形态是雕塑设计师按照传统审美规律将点、线、面、体等造型元素有机组织在一起, 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呈现出作品的形式美感和精神内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现代人们对艺术审美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这就要求现代雕塑设计师必须科学的理性的对雕塑形态的空间立体结构进行剖析、分解和重组, 使现代城市雕塑的形式新颖独特、内涵丰富深厚, 使现代城市雕塑作品与周围环境协调共生出城市新景观, 以其形体的象征性和寓意性成为这座城市文化的标志。

二、抽象形态构成在现代城市公共雕塑设计中的应用

(一) 抽象形态构成中的点体应用

现代城市公共雕塑中最小的形体单位就是点, 在雕塑构成中点对点相对存在, 体量非常小, 相对于雕塑本身以及周围大环境, 体量更大的是体。点和体界限相对模糊, 只要形体相对较小, 并且长、宽、高差别不大, 都可以认为是点。三维空间中点的存在形式丰富多样, 且有物理质量, 但必须依附于线体、面体、体块上, 或依靠线体悬挂。点点之间变化要丰富, 点的形状可以有几何形、有机形、不规则形、具象形, 要能产生立体动感和形式美感。如以某种物体为点体元素的作品, 大量的元素聚集化零为整, 雕塑作品因此在变化中统一, 给观赏者以另类的思考和感受。

(二) 抽象形态构成中的线体应用

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 线体介于短而细的点体和粗长的块体之间。线的表现形式有直线、曲线、折线, 线有粗细、长短变化, 横断面也有各种几何形状, 线体张力更强, 在雕塑作品中更具表现力。直线给人的直观印象是直爽、刚正不阿, 而曲线则是柔美与轻巧的结合。线体粗细长短方向不一的特点, 以及在三维空间中自由排列组合造成的空隙二者共同构造出灵动剔透、轻巧优美的空间效果。如泉城广场的雕塑《泉》, 作品用线来表现泉水, 三条交织融合的线体错落有致, 充分展现出水流的动态美和韵律美。安徽铜陵的雕塑作品《凤鸣》, 将凤凰、五线谱和乐器的线体表现得极其纤细, 以具象的雕塑作品将凤凰身体各部位的特色都以抽象的形式表现的淋漓尽致, 象征凤凰在铜陵这块风水宝地上奏响出华丽的乐章。青岛五四广场的城市雕塑《五月的风》, 以线为造型元素, 线条粗犷, 通过线条垒积使造型丰满充实, 通过线条组合使造型产生韵律美和动感美, 给人以美的享受, 该雕塑已成为青岛的标志性景观。

(三) 抽象形态构成中的面体应用

面是线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有长度、宽度的轨迹, 面体与块体区别于厚薄的程度, 面体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就称之为块体。面有平面和曲面两种, 面的形状有几何形、有机形。面可以镂空, 可以变形扭曲, 创造出意境、功能不一, 形式多样的空间, 因此面体相较于面的空间形态趋于多样化。如青岛海边的雕塑, 风帆造型的面大小各异、疏密相间, 方向一致, 变化中统一, 富于韵律感、节奏感。大连星海广场上的百年城雕《大连是本开放的大书》, 巨型卧式城雕平放于海岸边, 既像一本记载着大连百年沧桑的书, 寓意是大连人民满怀信心翻开新的一页, 又象征大连这艘巨轮正离港起航驶向辉煌的新世纪。

(四) 抽象形态构成中的块体应用

块是面的移动轨迹, 块体有长、宽、高的三维空间, 空间感强烈, 有重量, 形态在空间构成中完全封闭, 是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块体造型有规则块体, 也有不规则块体。规则块体的方正稳重, 秩序性强, 不可侵犯的视觉感受;不规则块体在人脑中呈现的印象则是自然、随和。块体造型有多种多样, 常见的几何形体如球体、锥体等都是块体。在现代城市雕塑设计过程中, 最基本的几何形体经过扭曲、膨胀、倾斜等多种变形方式, 从而分解、组合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形体。青岛滨海雕塑, 几何形体像海中的贝类, 又像是被剖开的卵石, 形式感极强。威海文化广场上的雕塑“画中画”, 相框就是一个巨大的几何块体, 两只大手用力托起, 海天一色映入画框, 寓意威海处处皆入画, 雕塑成为威海的象征。

结语

点、线、面、体是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中抽象形态构成的基本元素, 经过分解与重构、组合与排列, 抓住本质特征, 简化形体造型, 以简明形体和强烈空间意向, 激发人们的想象, 启迪人们的思维, 呈现出现代城市雕塑的艺术美感, 给人们带来另类视觉感受, 在美化城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使之成为这座城市文化的象征和标志。

摘要:现代城市雕塑是展示现代城市文化的有效载体之一, 抽象形态构成在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中举足轻重, 它通过线条、块面、形体、材质等来传达各种情绪, 它以简明形体和强烈空间意向来激发人们的想象, 启迪人们的思维。本文简要阐述抽象形态构成在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中的作用和地位, 重点从最基本的点、线、面、块等元素来对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中的抽象形态构成进行研究分析, 为提升现代城市公共雕塑的品位和品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抽象形态,构成,城市雕塑,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刘炳南.立体构成与抽象雕塑[J].雕塑, 2005 (03) .

[2]邵丽平, 姚蕾.设计构成[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

立体构成原理在设计中的应用 篇8

立体构成课程是艺术设计类院校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和三维形态的创造、审美能力。以此来掌握艺术创造中基本的思维规律和形式表现规律以及三维造型艺术的基本表现语言, 为专业设计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立体构成的原理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设计、展示设计、环艺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

一、立体构成原理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

把不同的构成元素有目的地组合使之具有审美价值, 称之为构成。构成作为建筑设计的基础, 与建筑具有密切的联系。立体构成作为构成的一种, 是训练建筑语言的课程, 包括力度、秩序、节奏、体量、比例等将来可直接用于建筑设计的基础内容, 它通过使用各种基本材料, 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立体。

建筑的形态一般都表现为某种几何体或几何体之间的组合关系, 这些组合关系中包含着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法则, 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是无法忽略这些构成关系的, 它会直接影响建筑的造型和风格。立体构成的各种规律都可以被运用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有选择的运用立体构成规律进行建筑形态的组合, 得到最完美的效果。矩形, 圆形, 三角形等体块运用得最多。比如1967年蒙特利尔博览会美国馆, 是美国建筑师富勒的作品。该建筑的形态由三角形和多边形的网架组成的多面体球形结构, 运用轻型的材质构成的高强度结构, 形状简洁明了。

二、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立体构成规律

立体构成通过材料、结构将形态制作出来, 这与产品设计相同。立体构成只要变化一下材料本身就可成为产品。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创造出成功的产品, 而产品能否成功, 以及产品发展的命运, 往往维系于最初的设计理念。在现代人类的生活中已经无法离开工业产品设计, 从喝水用的杯子到家里陈设的家具, 从使用的各类电器到身上漂亮的衣服, 还有出行乘坐的交通工具, 以及珠宝首饰装饰品, 都是工业产品设计的范畴。工业产品设计是使人们的生活更舒适, 更惬意的一种手段, 这种设计客观真实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业产品的设计过程是把抽象的理念和技术, 转化为可以摸得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这种抽象的理念是创造性思维。立体构成的学习和训练就是为了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 掌握立体造型的规律和方法。常常有许多好的立体构成造型, 只要融入实用功能就会成为一件工业产品的设计基础。

三、立体构成与展示设计的关系

在高科技飞猛发展的今天, 信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认同。展示为信息沟通和交流提供了全新的空间环境和方式, 诸如展览会、商业展示厅、产品陈设室、博物馆、画廊等, 因此人们形象地称展示为“空间传播媒介”, 它已成为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传播的有效工具。在展示设计的过程中, 空间运用和立体造型是两个不可回避的课题, 这和在立体构成中所讨论和研究的原理规律是相一致的。展示设计的本质是人为环境创造空间运用和场地规划的艺术。因此, 展示设计所面对的是:展示道具的形态塑造和布置, 色彩的运用及灯光照明布置, 以营造出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气氛及环境;通过空间的划分、联系, 从而对人为活动进行引导, 创造人与人, 人与物之间舒适、轻松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空间。总体美术设计是全部展示美术设计的关键和基础, 它通过立体构成原理对规划书所提供的文字内容展开造型的联想和组合, 构成合乎策划要求的立体物形象。所以在每一个展示形态中都包含着立体构成的各种手法。

四、融入包装设计中的立体构成原理

在现代社会中, 包装已经成为商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设计不仅是为满足商品在运输和售卖时的方便和安全需要, 而且也是为宣传商品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进行恰当的视觉表述。优质的商品配合好的包装设计除了上述功能需要外, 还能使消费者建立对商品品质的信赖感, 以及消费的自豪感, 在包装设计中, 立体构成的知识在包装结构上的应用更是直接, 包装设计的纸盒结构无论是在切割、折叠和插接等加工方面, 还是在立体造型的结构、原理和规律方面, 都和立体构成中的纸立体构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为一名设计师, 如何创造出一个有价值的立体形态, 把握空间造型基本要素的能力和对这些要素及其组合规律的认识程度, 正是立体构成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许之敏:《立体构成》,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年。

[2]胡介鸣:《立体构成》,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年。

[3]熊明:《建筑美学纲要》,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形态构成原理空间设计 篇9

形态构成学是一门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有着深远影响的课程, 无论艺术设计的哪个专业都开设形态构成学课程, 它成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形态构成学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综合课程体系, 占有重要的学时比例, 虽然曾起过辉煌的作用, 但在专业的细分下, 使每个专业各具特色, 该课程缺少了与专业实际的联系;学生作业又流于形式, 使这门既耗时又重要的课程缺少了活力, 缺少了对后继课程的奠基作用。

一、公共艺术设计专业

1. 公共艺术的定义

狭义的公共艺术是指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 如城市道路、广场、公共绿地、公共建筑等地的室外雕塑、壁画等视觉艺术, 还包括由壁画、雕塑、装置、水体、建筑、城市公共设施、标识物、灯饰、路径、园艺和地景艺术等不同元素构成的艺术形式。广义的公共艺术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包括由社会主体——市民大众兴办和参与的公开表演艺术, 如戏剧、音乐、歌舞等艺术活动[1]。

2. 公共艺术设计专业

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是这几年新兴的一个专业方向, 随着各院校对该专业的不同定位, 开设的课程体系也不尽相同。哈尔滨学院公共艺术设计专业是以城市开放空间为载体, 以景观设计为专业目标, 开设课程有雕塑、壁画、园林设计、景观设计、电脑软件、手绘表现、建筑小品等。

二、形态构成学的含义、内容及发展

1. 形态构成学的含义及内容

“形态”广义上讲, 是显现在我们视线之中, 有形状的物质。形态构成学中的“形态”是抽象的、脱离事物表象的纯形体, 是经过思想归纳的具有审美和情感倾向的“形态”[2]。

“构成”在《现在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形成”和“造成”, 即包括自然的创造与人为的创造。构成是一种“组合”, 它将各种不同的形态, 按照一定的次序与法则进行分解、组合, 从而形成一种理想的组合形式[3]。

形态构成学主要的研究内容是点、线、面、体等造型要素, 色相、明度、纯度等色彩要素, 并指出形式法则、审美原则。最终解决形态组织、形态搭配、形态空间结合等问题。将客观事物的本质要素抽象出来, 按照美学规律和构成原理重新解构、整合, 创造出新的理想的形态及组合方式。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即所谓的三大构成。平面构成主要在二维空间中描绘形象, 即在二维平面范围内, 按照一定秩序与规律将原有的形态进行分解和组合, 从而形成新形态的方法。色彩构成是研究二维、三维空间中有关色彩协调、对比、变化等内容。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 按照不同的需要, 运用形式美法则, 将颜色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色彩关系。立体构成主要研究三维空间中的设计内容, 在二维空间中将立体造型的要素按照一定的形式原理组合、形成富于美感的新实体形态[4、5]。

2. 形态构成学的发展

“形态构成”源于20世纪初, 出现在荷兰的“风格派”与俄国“构成主义”运动中, 在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日本引进包豪斯的教学内容, 将其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

20世纪70年代末, 形态构成经由香港和日本引入中国, 80年代初开始了形态构成学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 形态构成学已成为各类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形成了较为稳定和系统的教学模式, 对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三、公共艺术专业形态构成学教学内容的不足与对策

1. 对策

因公共艺术专业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构成不平衡等因素, 导致现有形态构成学内容不能起到基础的奠基作用, 并存在诸多不足:

(1) 缺少课程体系之间的联系

形态构成学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 但其实质性都离不开点、线、面和色彩的相互关系。而现在是三门独立的课程, 由三个不同的老师授课, 教师间缺少沟通, 每门课程也缺少联系, 使学生不能形成一体化的思维模式。

(2) 缺少专业知识的贯穿

形态构成学作为一门基础课, 都是由一些搞基础研究的老师来授课, 由于专业所长, 虽能把原理讲述的清晰、明白, 因专业的跨界和对专业知识了解的不系统, 上课内容与后继的专业课程联系不大, 导致学生学完“三大构成”的抽象理论知识, 根本不知道如何在后面的设计课程中去应用。

(3) 缺少对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培养

由于是基础课, 学生刚进入校门就开始学习, 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停留在“教师责任制”的阶段, 完成作业完全按照教师所给范例实行简单、纯粹的模仿, 教师没能根据学生自身基础去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失去了本课程的锻炼意义。

(4) 课程、作业内容陈旧, 举例与作业缺少实用性。

传统形态构成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仅适应一些注重平面研究的专业方向, 作业布置仍是陈旧的“填格子”、“描线”、“涂色块”等枯燥地组合与变化[6], 无法满足公共艺术专业注重平面元素布局设计和空间形态组合的专业特色。

2. 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的不足, 对其发展提出以下对策:

(1) 教师专业知识的系统化

“学高为师”, 教师们要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同老师间相互交流, 互补学习。

(2) 教学体系“一体化”

应将三门课程综合一体, 即使是分开的三段课程, 也应该相互联系、贯穿, 教师进行共同的备课衔接, 避免重复的劳动与学习。

(3) 课程内容、课程作业的专业化

将三大构成综合、统一于一体, 因为在实际的案例设计中, 三者是共存或相互关联的, 不能过于单一的放置。老师在课堂的举例中应该多与专业知识相关联, 比如秦皇岛汤河滨河公园的红飘带, 不仅有平面构成中曲线的应用, 还有色彩构成的独特的中国红色的增添, 也有立体构成的适宜、近人的体量等 (如图1、2) 。欧洲规则式园林笔直、鲜明的轴线、开阔、大气的植物模纹等都是形态构成学内容的体现 (如图3) 。

课程作业的布置更应该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 过去单纯的点、线、面、体、色彩的练习要结合专业内容布置。平面构成是对平面图案的变化组合, 本专业注重图纸的平面布局, 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 创作出具有艺术美感、构图合理的平面图形。因此在平面构成作业中可增加平面要素的训练, 注重对景观设计平面图的绘制。还有场地铺装纹样、绿地样式、道路形态、植物平面图例等都是对平面图形的训练。基于完成的平面图, 进行整体的色彩构成练习, 或分别对场地内的铺装、植物、建筑、小品等色彩进行训练。老子《道德经》:“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是对空间的最好解释, 对空间的创造与分隔是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而立体构成就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基础课程。

(4) 训练手段多元化、现代化

传统的手绘模式不能完全抛弃, 学生掌握基本的手绘后, 可结合应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 既为今后的设计练习了软件知识, 也节省了时间和购买材料的费用。

结语

形态构成学的授课方式、方法存在的问题不仅是公共艺术专业, 而且还是艺术设计的众多专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本文对公共艺术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单的讨论和分析, 希望我们专业能在今后不断地改革中探讨出一个适合本专业的授课内容和方法, 让学生对形态构成学的学习更加有乐趣和意义。

摘要:形态构成学是一门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有着深远影响的课程, 无论艺术设计的哪个专业都开设形态构成学课程, 它成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形态构成学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综合课程体系, 占有重要的学时比例, 虽然曾起过辉煌的作用, 但在专业的细分下, 使每个专业各具特色, 该课程缺少了与专业实际的联系;学生作业又流于形式, 使这门既耗时、又重要的课程缺少了活力, 缺少了对后继课程的奠基作用。通过立足公共艺术专业本身, 分析不足, 提出对策, 不断实践完善, 总结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形态构成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关键词:公共艺术,形态构成学,教学内容,对策

参考文献

[1]易晓.现代构成设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辛华泉编著.形态构成学[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9.

[3]易丹.构成学与构成教育[J].艺术.生活, 2008. (2) :74-75

[4]班石.构成谈[J].装饰.2002.112 (4) :12-13

[5]贾树欣.艺术设计教学中形态构成学教学方法的革新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上一篇:硬件仿真下一篇:混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