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儿科质量管理

2024-07-22

产儿科质量管理(精选13篇)

产儿科质量管理 篇1

产儿科质量管理制度

一、医院必须把产科质量放在首位,把产科质量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

二、医 院 要 建 立 健 全 产 科 质 量 保 证 体 系,即 建 立 院、科 二 级 产 科 质 量 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产科质量管理工作。

三、院、科二级产科质量管理组织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自身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产科质量管理方案。

四、产 科 质 量 管 理 方 案 的 主 要 内 容 包 括 :制 订 产 科 质 量 管 理 目 标、指 标、计划、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等。

五、医院要加强对全体人员的产科质量管理教育,组织其参加各项医疗管理活动。

六、产科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定期向院长汇报。

七、产科质量检查结果与评优、奖惩及职称评聘相结合。

八、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科室的各项工作中。

九、建 立 产 儿 科 质 量 管 理 组 织,配 备 专(兼)职 人 员,负 责 质 量 管 理 工作。

十、定期组织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知识。

十一、各项工作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健全,并能认真执行。患者、本院职工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在要求的指标以上。

十二、根 据 上 级 要 求 及 本 科 实 际,制 定 切 实 可 行 的 质 量 管 理 方 案,定期对科医护、医技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价,认真评价医疗质量。

产儿科质量管理 篇2

一、先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障碍

作为一门临床专业课程, 儿科学课程是医学生在第三学期接触的课程, 而且其也是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一个重要桥梁。由于儿科学课程具有教学内容繁多、枯燥乏味等特点, 学生常常在学习时觉得乏味无趣, 甚至于产生厌学心理, 而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如果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不仅可以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 而且还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 在儿科学临床实训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一是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索, 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 要掌握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 二是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排疑解惑, 而且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尊重学生, 真诚地对待学生, 要采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为学生传授知识, 要努力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 从而使得学生充分地信任教师、认可教师, 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对儿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方式新颖, 激发学生的兴趣[1]

在儿科教学中可以运用微课方式来学习, 微课主要是通过视频的方式把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教学资源或是某一知识点进行结构化的组合, 并且可以将教学资源、教学环境以及教学任务等合理地关联起来, 进而形成一个具有完整内容、突出主题以及有序资源的结构化的资源应用环境, 而且随着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需求的不断变化, 此资源应用环境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充实。将微课合理地运用在儿科学的教学中, 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图片以及视频等载体, 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而且可以使得学生不再受到地点的限制, 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这种新颖的方式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儿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进而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 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儿科学知识。

三、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目前, 在一些医学院校的儿科学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试, 即“填鸭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只是侧重于对专业知识的传授, 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因而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也影响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此, 教师可以大胆地采用问题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情景式学习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以及情景教学模式等, 使得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从而使其在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 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等。除此以外, 还可在儿科学实训教学中采用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 即将实训课的全体同学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 然后再将实验教学中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分配给学生, 让其向本小组的其他组员进行试教讲解, 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且还能够使得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去讲解教学内容, 从而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

四、教师应加强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

为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使其能有效地梳理所学的儿科学知识, 从而使得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化, 教师要在儿科学实训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可以将每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做成题卡, 在课程结束之前, 让学生抽取题卡, 然后再针对提卡上的问题进行回答;而所设的问题可以是标本结构的指认, 也可是理论知识的解答, 而且对于抽考形式的提问, 学生必须要做好提前的准备工作, 从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而在抽考的过程中, 不仅被抽考的学生要回答问题, 而且在其答题的同时其他学生也要思考相关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 而且还能够帮助授课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进而可以更加准确、更加有针对性地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在儿科学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标本以及模型等传统的教学媒体, 并且要有机地结合现代化的电教媒体例如幻灯片以及投影仪等, 从而实现多种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与结合;而且为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 还可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结合一些比较简单的临床知识展开教学, 而且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制作标本以及动手实践的机会。例如, 作为儿科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难点, 先天性心脏病一直是学生比较难以掌握的一部分知识, 在讲解此部分知识时, 教师可以将不同的心脏模型作为试教教具, 让学生辨认具体的不同种类的先天性心脏病, 而且要给学生讲解引起先天性心脏病的原因, 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应该采用何种简单的治疗方法才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儿科学知识, 培养其各方面能力。

在课程讲解中要言简意赅, 学会总结, 把一些难理解的知识点运用易记的语言来表达, 并且使学生更容易记忆, 例如小儿行为的发育过程可记为“二抬四翻六会坐, 七滚八爬周会走”。语言发育则记为“一哭三笑四认母, 五抓八语周认人”[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则记为“方方的头颅宽囟门, 高高的胸脯罗锅背, 大大的肚皮罗圈腿, 手镯脚镯肋串珠”等简单的记忆方法。总结上, 把儿科常见的一些公式排在一起, 这样便于记忆, 又不易混淆。

五、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医学技术以及医学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 而在儿科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索, 要学习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 要坚持与时俱进, 将一些与儿科学相关的医学前沿知识合理地加入到微课视频当中, 并且要将其上传到校园网中, 从而使得儿科学视频内容能够得到不断的更新与优化, 使得学生掌握更多更新、更先进的儿科学知识, 进而充分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

六、结语

总而言之, 科学有效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而教学是贯彻落实教育的主要途径, 因此, 每位教师都要采取有效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素质教育。在儿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而且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学习热情, 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逻辑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所以在儿科学教学中要全面地贯彻落实合理的教学方法, 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摘要: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 在儿科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儿科的教学质量, 为医务界培养合格的儿科人才。本文主要探讨在儿科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儿科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关键词:儿科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警华, 孙海燕.中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实践 (第三卷)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57

开产蛋鸭管理要点 篇3

鸭蛋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饲养蛋鸭成为农村农民改善生活,发家致富的途径。现总结开产蛋鸭饲养经验如下:

1 选品种

原则上是选节粮型品种比较理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生产的粮食60%~70%是为饲养家禽家畜做饲料用,特别是玉米,有90%用做饲料。谋求节粮型蛋鸭是当前的追求,如绍兴鸭、金定鸭、康贝尔鸭、文登黑鸭等蛋鸭品种都是可选择的优秀品种。

2 日常管理

蛋鸭对营养水平的要求以自由采食为主,配合营养全面的饲料。可根据每日产蛋的形状、蛋的大小及产蛋时间判定粗蛋白够不够、产蛋鸭是否健康等。

2.1 蛋的大小 一般品种的鸭蛋大小基本一致,初产期蛋重50g左右,上下不差5g,若突然出现大小蛋,蛋重差10~20g,说明鸭的代谢发生紊乱,要查找原因,及时调整。

2.2 蛋壳颜色 正常的鸭在产蛋期蛋壳完整光滑,颜色基本一致,若发生子宫炎症,影响代谢,蛋壳的颜色会发生改变。

2.3 产蛋时间 一般鸭在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产蛋,到辰时前(7~9点)产完,如果多数出现拖后或没产完,就说明粗蛋白供应不足,维生素缺乏,代谢缓慢,应及时检查和调节。

2.4 掌握体重 初产蛋鸭产蛋期必须适当限饲,应当根据饲养条件、气候温度、运动量、水域状况、放牧与圈养方式等条件调节。进入产蛋高峰期时要定期抽检,称重,及时调整日粮,保持相应的体重。

2.5 关注产蛋率 产蛋率如果突然下降,说明不产蛋鸭数量增多,就应该查找原因,调整饲料配方和室内温度。

3 关注抗病力

防病要从管理入手,提高效益要从防病入手,做好防疫就不会发生传染病。

3.1 粪便变化 产蛋期的鸭粪便基本是半干半稀,每天都应该查看粪便,是否有尿酸增多,浪费蛋白的现象,及时调整。

3.2 羽毛变化 羽毛光滑、紧贴体身,说明营养状况好。若出现还没有到换毛期就掉毛,或羽毛蓬乱,失去光泽,一般是缺乏维生素或饲料里缺乏含硫的氨基酸或有寄生虫。应该仔细检查饲料搭配情况,调整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提高抵抗力。

3.3 光照 光照是促使蛋鸭早日开产的关键因素。光照里的紫外线可刺激羽毛发生变化,刺激皮肤发生转运机制。鸭群要有充分的晒太阳的时间,可提高产蛋鸭的抵抗力。

3.4 适当的运动 适当运动可保持鸭体质健壮、羽毛俏丽、体形结实紧凑,抗风、抗惊吓、抗应激能力强,使刚开产的鸭尽快到达产蛋高峰期。

儿科护理质量因素分析 篇4

儿科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而护理质量是关系儿童是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因素。

在儿科护理的过程中,由于儿童本身在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的限制,给儿科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这样的现状更加要求护理人员有更加专业化的护理能力,以提高儿科护理的质量。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以及调查研究等方法,分析影响儿科护理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提出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

儿科。

护理质量。

硬性因素。

对策分析

儿科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儿童正处于生产发育的过程中,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均处于基础性阶段,尤其是对于患儿而言,

对父母的依赖性以及对医院环境的排斥心理都容易使他们对医护人员存在着不配合的现象,这就直接导致护理人员在

护理工作中难以开展工作,尤其是现代社会家长对儿童的过度疼爱,使得他们容易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护理人员产生冲突,激化医患矛盾。

产儿科质量管理 篇5

一、将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方法告诉所有的孕产妇:

1、通过多种形式向孕产妇传播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能; 2、100%的孕产妇接受过母乳喂养的宣教。

二、帮助产妇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1、90%以上的新生儿在生后1小时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并进行早吸吮,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2、促进自然分娩,近3年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逐年降低。

三、指导产妇如何哺乳,以及保持良好的泌乳:

1、产科、儿科/新生儿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具备指导哺乳的能力; 2、80%以上产妇掌握正确的哺乳和泌乳方法。

四、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品和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1、除有医学指征的新生儿外,80%以上的新生儿出生后即开始纯母乳喂养。

五、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

1、除有医学指征母婴分离外,产妇和新生儿应24小时在一起,每天分离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六、鼓励按需哺乳:

1、新生儿喂奶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没有限制,每天有效吸吮次数应不少于8次(包括夜间哺乳)。

七、不要给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吸人工奶嘴或使用奶嘴作安慰物:

1、在母婴同室内,100%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未使用过奶瓶、奶嘴或安慰奶嘴。

八、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将出院的产妇转给这些组织,并提供后续服务:

1、帮助社区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并开展人员培训;

2、配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产妇、婴儿出院后母婴保健服务工作;

3、爱婴医院应建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解决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2.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 篇6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 唐晓燕

当今社会法律知识普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医闹泛滥,使得护理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医疗安全,这样才能保护患者、保护自己。

美国权威机构统计,1999 年医疗事故死亡人数为44000至98000人,耗资29亿美元。2004年死亡数据达19.5万人,意味着美国每年有114万起医疗事故,4人中有1人致死,医疗事故将成为第6大死亡原因。在导致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统计中,护士占了约40%。

什么是护理安全?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从广义的角度和现代护理的发展看,护理安全还应包括护士的安全,即护士在执业过程中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损害。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病人的安危、医院的声誉。重点护理环节质量控制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要保证护理安全,就要降低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是指可能会发生的护理危险。所有医疗过程都是风险和利益并存的;而且贯穿诊断、治疗和康复全过程。

风险有两种,对于患儿主要有用药错误、意外事件、仪器使用失误和无菌物品被污染。对于护士主要有针刺伤、接触病原体、接触高危药品及家属随时爆发的情绪。

导致用药错误的主要原因有:药物计量不精确,药物剂量不熟悉,执行口头医嘱时用药失误。

儿科常见的意外事件:

1、坠床,走失,摔伤,碰伤;

2、输液头皮针脱出,输液架坠落;

3、窒息;

4、误吸、误吞:纽扣、瓜子、糖果、玩具;

5、烫伤。坠床,走失,摔伤,碰伤的原因:入院宣教不到位;无家属陪伴;床栏杆没有拉起。输液头皮针脱出,输液架坠落的原因:小儿输液时走动,不合作。窒息的原因:喂养不当,或小孩进食后睡觉,无人看护;用棉被蒙头睡觉。误吸、误吞原因:小儿食物、衣服纽扣、玩具零件不适宜(太小或太松)。烫伤的原因: 热水袋放置不妥、热水龙头使用不当。

我们的护理风险还包括仪器使用失误:包括输液泵出现故障,或使用不当;负压吸引器压力失控。

对于我们护士针刺伤、被病原体感染、化疗药物造成的职业损伤等,都是工作疏忽、不慎和失误造成的。而家长随时爆发的情绪是由于焦急、不信任感及期望值过高。

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些护理风险,影响了护士的护理安全呢?

1、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2、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带教因素;

4、病房管理因素;

5、与患儿家长交流沟通因素。

面对这些极易发生的护理风险,我们应该从人、物、环境三个方面进行管理。首先是加强对人的管理。对陪护的家长加强安全告知、安全意识的教育。对实习的同学应强化其法律意识,提高其工作责任心。对我们的护士应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对重点患儿、重点时段的管理。重点患儿包括:新入院、新转入的患儿;一级护理的患儿;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易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重点时段包括:节假日、双休日、夜班、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间。

必须重视护患沟通,因为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让患儿及家属信任我们,配合我们的治疗护理工作,理解我们对其的管理,从而避免很多由于家长不遵守规章制度引起的意外事件或医患矛盾事件。与患儿或家长沟通的技巧一般有主动介绍;耐心倾听;真诚理解;理解患病住院后出现小儿行为退化现象;使用适当的方式和患儿沟通。

其次是对物品及药品的管理。对于仪器设备:重点仪器定期检修和保养,出现问题及时维修,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各种用物。对于药品:

1、药品分类放置;

2、按失效期先后放置;

3、贵重药、麻醉药、剧毒药专人负责;

4、包装相似的药品分开放置;

5、药瓶应有明显标签,标签不清楚、模糊的药品坚决不使用;

6、新药使用前应组织学习。

对于如何防范针刺伤,提倡使用安全型留置针及无针输液接头,因为安全型留置针具有保护医护人员避免针刺伤和血源性暴露的作用。而无针输液接头避免针刺伤的同时可避免针头反复穿刺肝素帽所形成的输液微粒进入体内引起输液反应,减少管腔回血率,防止管腔堵塞。

产儿科质量管理 篇7

1 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

1.1 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护士的管理, 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其基本思想就是真正地尊重护士, 充分地依靠护士, 完美地塑造护士, 热情地服务护士, 让每位护士体验到工作的快乐, 感受到工作的价值, 从而热爱护理工作。

1.2 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1.2.1 重视职业道德培养

儿科护士要富有爱心、耐心和同情心, 以宽容、接纳的态度对待家长的挑剔、抱怨和迁怒。

1.2.2 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

儿科护士必须精通护理基础理论和儿科专业知识, 护士长要引导护士不断更新知识、学习相关学科, 如儿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 针对儿科病人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操作, 针对小儿静脉穿刺难度大、因多次穿刺引发护患矛盾的状况, 护士长除积极组织全科护士技术练兵外, 力求做到敏捷、准确无误, 减轻患儿的痛苦。经常模拟一些常见急症如急性中毒、小儿惊厥、呼吸心搏骤停等进行急救技术的应用和练习, 使护理人员基本掌握常见急症的抢救程序、要点, 提高抢救效率。

1.2.3 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避免和处理医患纠纷所必备的。儿科护士工作繁重、压力大, 如果情绪不稳定, 其表情、言语对患儿病情都有直接的影响, 且影响自身技术的发挥, 使患儿及家长有一种不安全感, 甚至引起护患间的矛盾冲突。因此, 儿科护士长对护士要加强心理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 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平衡、调节和完善。儿科护士长每天要注意每位护士的心理状态, 发现有不良情绪的护士时, 要及时与她们沟通, 让她们合理宣泄消极情绪, 升华积极情感, 使她们保持愉悦的心情, 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进行工作。

1.2.4 提高护士良好的沟通能力

患儿家属容易焦虑不安、情绪急躁。护理人员应利用治疗、护理等时间, 用平易近人、和蔼亲切的态度主动与他们接触, 介绍病情的转机、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站在病人的角度为他们排忧解愁, 尽最大努力满足患儿和家属的需要。护士长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沟通方面的知识, 让沟通能力比较好的护士介绍经验、互相交流, 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

2 持续质量管理的方法

2.1 完善及落实各项制度

护理工作制度是保证护理工作秩序、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方面。儿科病人主要采取液体疗法, 治疗用液量少、品种多, 配制液体频繁, 护士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牢记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 是父母心中的太阳。护士长通过每天巡查当班护士对制度的落实情况, 对有不严格执行制度的护士及时指正。

2.2 加强安全管理

小儿好动, 好奇心强, 对周围事物充满兴趣, 无防范意识。儿科护士长应重视安全管理这一环节, 督促教育护士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提高安全意识。离开患儿时要拉上床栏, 患儿在检查床或治疗台上时, 必须有护士守护。

2.3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

护理文书是严肃的法律文件, 规范的护理文书是病人病情变化的真实反映, 也是护理工作的真实记录[1]。要求护士书写护理病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真实、客观、准确、及时、完整、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语句通顺, 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护士长每天对护士书写的护理文书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2.4 加强危重病管理

危重病人的护理是临床科室护理中的重中之重, 它直接反映了护理质量, 也是护理纠纷最易发生的环节[2]。护士长要多关注危重病人的护理, 检查并参与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护理指导,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由于小儿的病情变化快, 一旦病情恶化, 家属很难理解, 所以要做好家属的情绪疏导工作, 同时教育护理人员解答问题要耐心, 要理解家属的心情, 防止与家属发生语言冲突, 从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3]。

2.5 做好收费管理工作

医疗制度改革以来, 病人自己承担医疗费用的比例逐渐增多, 费用已成为敏感问题[4]。由于医疗费用以及费用的催收问题而导致的护理纠纷占很大比例。护士长应要求护士严格按全国统一的收费标准收费, 避免多收和漏收, 实施“病人一日清单”制度, 主动向患儿家属告知目前费用, 增加费用透明度, 从而避免费用纠纷。

2.6 实施行政业务查房

护士长每天坚持行政业务查房, 对阻止纠纷发生, 化解矛盾, 建立融洽和谐的护患关系, 具有重要的作用[5]。两年来, 我科护士长每天深入病房进行行政查房 (周六、日, 节假日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负责轮值, 加强督导与质控) , 内容为:询问患儿的病情, 介绍患儿的疾病特点、注意事项以及配合治疗护理方法;向新入院的病人介绍护士长, 通过询问, 了解护士对入院介绍、健康教育等工作的完成情况, 弥补工作遗漏[6];介绍一日清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消除患儿家属对费用的疑虑;询问家属对病房管理、医生、护士意见或建议等;对误解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对不足进行工作改进。

3 护理纠纷处理方法

护士长首先对护理纠纷早发现, 早介入、早处理, 对有情绪不满或过激行为早制止, 及时阻断其恶性发展。对待纠纷要做到“三宜三不宜”, 即宜见不宜避, 宜劝不宜激, 宜散不宜聚。其次要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患儿家长, 心平气和, 满腔热情地接待, 耐心倾听申诉和反应, 让患儿家属把心里话说出来, 如确实是我们工作不到位, 要向家属赔礼道歉。对采取非法手段大打出手、聚众闹事、无理纠缠等应通过法律的方法解决。

4 成效

两年来, 通过加强儿科护理管理, 及时发现了病人的不满情绪, 并进行了有效疏导、解释和工作改进共65件, 与患儿及家属建立了良好诚挚的关系, 使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阻止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患儿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从2005年的66%提高到2007年的98%。

摘要:介绍了儿科如何加强护理管理、防范护理纠纷的策略, 两年来, 及时发现患儿家属不满情绪共65件, 阻止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与患儿及家属建立了良好诚挚的关系, 患儿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从2005年的66%提高到2007年的98%。

关键词:儿科,护理管理,防范,护理纠纷

参考文献

[1]张春梅, 吴育萍, 郭建青.儿科病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 2006, 20 (10) :2637-2639.

[2]张红菊, 王菁, 马真胜, 等.护士长对护理纠纷产生原因的分析及防范对策[J].护理研究, 2007, 21 (10) :2791-2792.

[3]张家玲, 洪波, 王慧琴.儿科护士长防范护理纠纷的对策[J].浙江临床医学, 2003, 5 (4) :313-314.

[4]董晓燕, 王博.儿科潜在的护理纠纷与预防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4 (12) :1638-1639.

[5]赵秀兰, 孙燕, 万海静.护士长行政查房在预防和减少医患纠纷中的作用[J].中国医疗前沿, 2007, 2 (19) :113-114.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儿科;细节管理;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36.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87-02

一急诊科护理的主要方法

(一).急诊科进行手术时的注意事项

优质的儿科护理模式整个的工作重点之一包括着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往往直接决定着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手术结束后的身体健康恢复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手术过程中护理儿童护理的好,婴幼儿术后恢复身体健康也就恢复的快。那么在手术过程中对婴幼儿的护理需要注意那些事项。

首先,手术开始时护理人员要充分得做好手术时婴幼儿的一些需求准备,也要给即将接受手术的婴幼儿家属讲述一些手术时婴幼儿需要注意的一些注意事项,哪些事项有利于手术,更有利于提高婴幼儿的舒适程度,更要给婴幼儿讲述麻醉时婴幼儿家属应该如何配合手术人员,麻醉的部位有哪些身体部位。让婴幼儿家属在手术时能够积极地配合手术的主刀医生顺利的完成整个手术的全过程。另外,要保证手术时整个手术室的的温度湿度达到一个适宜的环境,大概的湿度比为百分之五十,手术室的手术时温度应该控制在二十摄氏度左右,这样才有利于婴幼儿接受手术。最重要的就是保证整个手术室的环境处于一个十分安静的状态,避免太过喧闹而影响了婴幼儿接受手术的心情影响心理状态不利于手术。护理人员更要为婴幼儿家属讲述整个手术过程时的手术室的设备设置,每一步需要经过哪些设备的治疗,努力为婴幼儿营造一个优质宁静的手术环境,为整个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个满意的手术操作。由于婴幼儿不知道接受手术时需要如何的做好接受手术的体位摆放,护理人员要“任劳任怨”的帮助婴幼儿,在手术时更要加强对婴幼儿的生命体征的检测,以保证婴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及人身安全,做到手术安全,顺利的完成整个手术的全过程。

(三).手术结束以后如何为婴幼儿提供优质的护理

手术结束以后最重要的护理过程就是婴幼儿的康复护理,这一过程决定着婴幼儿是否能够早日恢复身体的健康。

手术结束以后,要加强对婴幼儿的保暖以及对婴幼儿手术刀口的防护。等待婴幼儿麻醉剂的效果结束婴幼儿意识清醒时,等待婴幼儿的生命体征稳定下来才可以运送婴幼儿到病房进行休息与护理。要定期的对婴幼儿的刀口進行血迹的清理以及消毒等不同的措施,在婴幼儿需要时对婴幼儿的挪动要重点保护婴幼儿的手术刀口部位。也要及时的通知婴幼儿家属手术后的效果,手术是否成功,让婴幼儿以及家属放松心里的压力,避免了过度紧张的心理压力而不利于术后的健康的恢复。也要告诉婴幼儿手术后的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哪些,避免了并发症发生时婴幼儿内心又产生了恐惧。另外,在手术后的婴幼儿饮食方面也要加强控制,根据婴幼儿身体状况的不同调整饮食搭配,让婴幼儿进行适当地锻炼有利于婴幼儿身体健康的恢复,同时要保证婴幼儿的生活环境的卫生的干净舒适与整洁。也要提高婴幼儿自我的护理能力,加强婴幼儿自身对术后的安全注意事项,及时的了解婴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更要让婴幼儿及时的反映出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达到最大程度的让婴幼儿满意,使得婴幼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能够满意的离开医院,完成治疗的全过程。

(三).实行护理人员的护理考核制度

对于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建立一种护理考核制度,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护理人员的对于婴幼儿服务态度的好坏。首先,急诊科的护理人员要按着工作的年龄与工作的经验不同分出不同的阶级层次。让一些新上任的护理人员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激励他们努力向上,以及看到工作的未来发展得前途,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另外,要针对急诊科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人事管理制度,要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对于不同的护理人员也要提出不同的护理要求。要在急诊科护理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即服务的质量越好、劳动的越多所获得的报酬也就越多。这样促进了分配收入制度的平衡。既保护了护理人员的利益同时也维护了婴幼儿的合法权益。

二细节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

在医院的儿科开展细节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整个医院的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在整个医疗机构内树立一个良好的急诊科护理形象。开展儿科护理的细节管理提高了整个医院的整体的护理服务,使得医院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护理效果。在医院开展儿科护理的细节管理护理服务,使得原本比较落后的整个护理面貌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使得原本落后的护理模式变得更加具有责任,全方位的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让全医院的护理人员在心中都形成了一种自身肩负着患者的护理的重任,护理人员的服务患者的意识大大提高,深入到每一个护理人员的心中。

(二).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环境

开展儿科护理细节管理服务使得医院内部整体环境都得到了改善,患者的满意程度大大提升。整个病房服务区的环境也更加干净整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态度好似“亲人”一般,总之,儿科护理细节管理服务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服务态度以及患者的理疗环境。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我国医院儿科护理开展细节管理服务可以提高整个医院的服务质量,使得患者能够接受最优质的服务,大大提高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在世界中的地位,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陈清. 加强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和地位[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2:185-186.

[2]王艳霞.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疗,2013,34:168+170.

产儿科质量管理 篇9

儿科护理是在对患儿进行临床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患儿的身体恢复有着重要意义,而在目前有较多的研究可以显示,常规护理方法是无法达到这种要求的,较多患儿在临床护理中意外伤害的几率往往比较高,这也对临床护理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本次研究中,分析了在儿科中使用风险管理护理能够起到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6月~6月儿科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110例,女90例,年龄1~11岁,平均(6.32±1.42)岁。将所有患儿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10岁,平均(6.11±1.28)岁。观察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2~11岁,平均(6.65±1.75)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在临床护理时,对所有患儿均需实施常规方法的护理,即进行常规的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需实施风险管理的护理,在临床护理时的方法如下:

1.2.1对风险事件进行分析

在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时,首先需对我院儿科以往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显示,当前我院儿科的常见风险事件为院内意外伤害、留置针导致的并发症和用药错误以及院内感染。这些情况的出现均会导致患儿在治疗和护理中出现较为严重的风险,也会导致治疗和护理效果不佳。针对这些事件的发生原因,可找出如何预防和处理的方法

1.2.2风险教育

在对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后,可对护士进行相应的风险教育。我院将患儿的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编入到了护士的岗前培训中,让所有护士上岗前可全面性的了解到儿科护理中出现的风险事件类型以及如何对其进行与方法的方法,增强对风险事件的认识,更好的规避这些风险事件。而针对已经在岗的护士,可在工作中找出时间,定期的为其进行风险事件的培训,尤其是可找出在实际护理中出现的风险事件,让这些护士更加全面的了解到风险事件,并不断对护理流程进行规范,从而不断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

1.2.3强化护理监控

在对儿科护理风险事件进行更好的了解,并对护士进行风险教育后,需要将护理工作不断的`改进,并实施三级护理管理制度[2]。本次研究中使用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病房护士长的三级监控方法,全面对儿科护理的情况进行了监控,随时了解到护士在实际护理中出现的不良操作,一旦发生了安全隐患等问题,需要及时的召集所有护士进行开会,并对这些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到护理操作的规范性。

1.2.4加强风险处置

即使再为全面和有效的护理监控和预防方法也无法将所有护理风险事件进行避免,因此在实际的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中,采取何种方法对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处理也非常重要[3]。本次研究中在对护理风险时间进行处理时,需要严格按照卫生局针对治疗风险的方法进行处理。在流程上,护理部首先可和患儿家长进行交流,若无法达成相关协议,需要按照国家有效关规定进行解决。

1.3研究标准

本次研究中需对两组患儿的用药错误率、意外伤害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用药错误率3%明显低于对照组用药错误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意外伤害率1%明显低于对照组意外伤害率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儿科的护理中,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非常重要。由于患儿的身体抵抗力和各项机能的发育均不高,因此极易出现院内感染或是其他并发症等情况,这对患儿的正常治疗和护理均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儿科中找出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非常重要[4]。但有较多研究显示,常规的护理方法已经无法取得相应的护理要求,因此对患儿实施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开始得到了较多关注。本次研究中显示,对儿科患儿实施风险管理的护理,可明显提升护理效果,并可降低护理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金华.风险管理在儿科输液室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15(6):74-76.

[2]卢佑英,曾培元,熊安芳,等.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6,22(23):19-20.

[3]吴祎君,薛莹莹,王玲玲,等.风险管理在儿科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89):333.

产儿科质量管理 篇10

为全部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不同层次护士业务水平,优化整体护理,体现护理职业责任、职业价值,我科决定逐步建立完善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体系。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一、指导思想

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充分调动临床一线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患和谐。

二、实施原则

根据护士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年限、业务职称、学历水平等要素,将护士划分为四级,依次为一级护士、二级护士、三级、四级护士。

三、具体实施过程

(一)护理部制定护士分层次管理制度,制定能级对应与分层管理原则。

(二)组织护士长进行培训,内容主要是了解能级对应与分层管理的理念及实施的目的。

四、分层标准

(一)一级护士: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和初级护士资格证,并通过考核合格,能独立承担一般护理工作,独立担任本班次工作的护士。

1、任职条件:

(1)具有护理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

(2)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资格注册证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护士。

2、工作职责:

(1)独立完成科室制定的各班工作;(2)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及沟通技术;

(3)指导、带教辅助护士完成日常护理工作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4)熟悉科室护理质控要点;

(5)参与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学历,完成医院的学习培训计划;

(6)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完成危重病人的护理及质控分析;(7)服从护理部安排的科室轮转和临时指令性任务(人力资源调配)。

3、延期晋级的情况(符合其中一条)

(1)履行岗位职责不到位或越位,一年内责任投诉达3次及以上,或工作失误造成医疗损害事件,重大不良影响事件;(2)未完成培训课程或考核不合格者;

(3)不服从护理部安排的科室轮转和临时指令性任务(人力资源调配)。

(4)医院规定的其它情形。

(二)二级护士:取得护师资格证或担任一级护士满6年,并通过考核合格,能独立承担一般护理工作,独立担任本班次工作的护士。

1、任职条件

(1)具有护理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2)取得护师资格证或担任一级护士满6年。

2、工作职责

(1)独立完成科室制定的各班工作;(2)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及沟通技巧;

(3)指导、带教下级护士完成日常护理工作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4)熟悉科室护理质控要点;

(5)参与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学历,完成医院的学习培训计划;

(6)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完成危重病人的护理及质控分析;(7)服从护理部安排的科室轮转和临时指令性任务(人力资源调配)。

3、延期晋级的情况(符合其中一条)

(1)履行岗位职责不到位或越位,一年内责任投诉达3次及以上,或工作失误造成医疗损害事件,重大不良影响事件;(2)未完成培训课程或考核不合格者;

(3)不服从护理部安排的科室轮转和临时指令性任务(人力资源调配)。

(4)医院规定的其它情形。

(三)三级护士:取得主管护师资格证或中专毕业取得护师资格证满8年以上、大专毕业取得护师资格满6年以上、本科毕业取得护师资格满4年以上,能独立承担本科危重症。

护理及所在专科护理工作,并具备一定带教,技术革新能力的护士。

1、任职条件

(1)具有护理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

(2)取得主管护师资格证或中专毕业取得护师资格证满8年以上、大专毕业取得护师资格满6年以上、本科毕业取得护师资格满4年以上的护士;

(3)任二级护士期间须有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得经历(一次连续不得少于3个月)

2、工作职责

(1)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及专科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及护理带教技能;

(2)完成本专业危重病人的护理;(3)对护理过程的各阶段实施评价与修正;

(4)有独立判断能力,配合医师做好疑难、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负责指导本科各病的护理查房,参加护理会诊,对护理业务给予具体指导;

(5)掌握和使用各种本科室医疗设备;(6)承担临床带教工作。

3、延期晋级的情况(符合其中一条)(1)履行岗位职责不到位或越位,一年内责任投诉达3次及以上,或工作失误造成医疗损害事件,重大不良影响事件;(2)未完成培训课程或考核不合格者;

(3)不服从护理部安排的科室轮转和临时指令性任务(人力资源调配)。

(4)医院规定的其它情形。

(四)四级护士:取得副主任护师资格证或任三级护士满8年以上的主管护师,是本科危重症护理及专科护理带教及技术革新的学科带头人。

1、任职条件

(1)取得副主任护师资格证主管护师资格证或任三级护士满8年以上的主管护师;

(2)本科危重症护理及专科护理带教及技术革新的学科带头人。护士长,护理组长,临床高级专科护士,科室带教老师符合任职条件的可申请晋级;

(3)任三级护士期间须有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的经历(一次连续不得少于3个月)

2、工作职责

(1)具备整体护理基本知识以及护理程序应用能力(评估、分析、决策、沟通、协调、教育、评价);

(2)有较好的组织协调、沟通、专科护理操作及应急处置能力;(3)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能力,能完成较复杂病人的护理,具有良好的语言交流和临床操作能力,为同事和其他护理队伍人员提供咨询,做好模范带头工作;

(4)是本科危重护理及专科护理,带教技技术革新的学科带头人;

3、延期晋级的条件

(1)履行岗位职责不到位或越位,一年内责任投诉达3次及以上,或工作失误造成医疗损害事件,重大不良影响事件;(2)未完成培训课程或考核不合格者;

(3)不服从护理部安排的科室轮转和临时指令性任务(人力资源调配)。

(4)医院规定的其它情形。

4、动态考核标准晋升四级护士后实施动态考核,每3年为一个考核周期,考核不合格将给予降低一级别。

(1)认真履行本岗位职责,积极协助其他护士及护士长完成本科室护理管理工作;

春产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篇11

一、吃好初乳和及时断奶

初乳对仔猪抗病能力的提高和成活发育非常关键,因而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仔猪吃到足够的初乳。研究表明,初生仔猪哺乳前的血液抗体浓度很低,没有抵抗力,而采食足够初乳后血清平均抗体浓度可上升1000倍以上,采食初乳能力越强,母源抗体水平越高。要满足仔猪初乳摄入量,首先应人工辅助固定奶头,固定奶头应坚持“自选为主,适当调整,控强扶弱”的原则,方法是先让仔猪自行选择奶头,再按体重大小、体质强弱进行调整,一般是把弱小仔猪圈定在母猪中前部乳头吃乳,强壮的固定在后面,这样可使同窝仔猪生长整齐良好,不出现僵猪,也可避免仔猪为争食而咬破乳头。

仔猪及时断奶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为了补充仔猪快速生长所需营养,促进仔猪消化道发育和消化机能的完善,减少仔猪断奶后的应激;另一方面是提高仔猪自主消化能力,减少仔猪白痢等疾病的发生。训练仔猪从吃母乳到吃饲料,是仔猪补料中的首要工作,仔猪开食越早越好。仔猪生后的第一周主要靠吃母乳,随着仔猪的逐渐长大,母乳的供应逐渐减少,为了满足仔猪生长发展的需要,从第二周开始即可诱饲和补料,把哺乳猪全价饲料用少量水拌湿,涂抹在仔猪嘴里,每天抹3~4次,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和电解多维等,可预防下痢。此外,要保证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仔猪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需水量较多,若饮水不足,会致使仔猪生长缓慢,或仔猪喝脏水、尿液等引起下痢。传统的仔猪断奶时间一般在40~45日龄,实行早期断奶的可提早到30日龄或更早一些时间。要保证仔猪断奶后有一定的生长速度,就要进行科学补料。补料可用全价乳猪配合料,补料方法是20~40日龄仔猪让其自由采食,40日龄后每隔2~3小时饲喂1次,直到正常喂料。

二、加强仔猪管理和保育保健

仔猪出生后被母猪踩死、压死的意外事故时有发生,一般占死亡总数的10%~20%,管理不善者甚至高达40%,多发生在仔猪出生后一周之内,主要原因是母猪体弱或肥胖、反应迟钝,以及仔猪体弱无力、产圈窄小等,特别是1~5日龄的仔猪最容易被踩压致死。加强仔猪保育的最好办法就是勤观察、精护理,具体做法:一是护理好新生仔猪。在出生后1周内,应采用护仔箱,将母、仔猪隔开,每隔2~3小时让母猪哺乳1次;二是设护仔栏。在母猪舍靠墙的地方,用圆木等隔离物在离墙和地面各25厘米处设护仔栏,以免母猪沿墙躺卧时将仔猪挤压死;三是分开饲养,设置护仔间。在母猪舍内用木板或砖建一个四周封闭、一边留有小门(供仔猪出入)的护仔间,定时放出仔猪吃奶,这样就可降低仔猪被踩压的几率。

由于仔猪的温度调节机能尚未发育完善,所以对温度尤其是低温非常敏感。仔猪产出后体表有很多液体,如果自然干燥可能需要45分钟,还会带走仔猪的大量体热。所以,仔猪出生后要用干净的毛巾或柔软的垫草擦干,以减少体热的散发。仔猪出生舍温要求为34℃,如果环境温度适合,仔猪向两个方向躺卧;若仔猪挤在一起,说明环境温度低。保温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农户养猪建议使用新鲜的稻草、麦秸、木屑等垫料,在有垫料情况下仔猪可耐受比最适温度低8℃的气温。产房内应避免寒风和潮湿,潮湿地面和气流可降低猪的体表温度,使仔猪感到寒冷。

为预防细菌性疾病的早期感染,新生仔猪可在出生后注射长效土霉素或灌服新霉素、抗菌素等,以预防腹泻。在开始采食后,可加入防治腹泻的药物,如新霉素、粘杆菌素、硫酸安普霉素等,也可添加支原净与抗菌素。在饲料中还可添加柠檬酸、抗生素和适量优质草粉。为了预防仔猪低血糖症,在仔猪出生后立即给予20%葡萄糖水口服,每头5毫升,每天4次,连喂3天。在仔猪出生后20天,要注射猪瘟疫苗,60日龄时再加强免疫一次;30日龄时要注射口蹄疫疫苗,还要根据当地兽医防疫部门要求注射其他疫苗。

三、满足仔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

春季出生的仔猪易患维生素缺乏症,主要原因是母猪怀孕期青绿饲料还比较缺乏,加之有的农户养猪饲料单一,有啥喂啥。猪舍光照不足,环境卫生较差,也是仔猪患维生素缺乏症的诱因。维生素A缺乏时,仔猪皮肤干燥,体毛无光泽,消化不良,食欲降低,生长缓慢。有的视力弱,有的瞎眼,体质很弱,容易死亡。防治方法:在仔猪诱食及开食后,用松针20克,捣汁或煎汁,用奶瓶灌服或放在饲料内一次喂服,每天1次,连喂数日;也可多喂些胡萝卜、青绿饲料等富含维生素A的饲料。维生素B缺乏时,仔猪生长迟缓、皮肤发疹、脱毛等。防治方法:在日常配制饲料时,注意充分供应富含维生素B的糠麸及青绿饲料、发芽饲料等。泛酸缺乏时,仔猪食欲不佳、生长不良、下痢、运动失调。烟酸缺乏时,仔猪食欲消失、消瘦、严重下痢、皮炎、贫血。如果长期饲喂以玉米为主的仔猪饲料,可能引起烟酸缺乏症。防治方法:应减少饲料中玉米而增加糠麸、青绿饲料、发芽饲料及块茎多汁饲料;也可每日内服30~100毫克的烟酸片,直至情况好转。

初生仔猪普遍存在缺铁性贫血,仔猪体内的铁储量仅够维持6~7天,如不补充铁,一般10日龄左右即因缺铁而出现食欲减退、被毛粗乱、皮肤苍白和生长停滞等现象。因此,仔猪出生后2~3天必须补铁,一般用牲血素肌肉注射1~2毫升,也可肌注右旋糖苷铁或葡聚糖铁1~2毫升。另外仔猪要注意补铜,用1克硫酸铜和2.5克硫酸亚铁,溶于1000毫升热水中,每天补饮10毫升左右,连饮10天。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在院治疗的240例儿科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男68例,女52例;年龄2~11岁,平均7岁。研究组男53例,女67例;平均6.8岁。所有患儿加入本研究,均得到家属的同意。并且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儿科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具体为:(1)医院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通过服务态度,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儿科患儿在护理过程中的特殊要求。在整个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者主动寻找薄弱环节,并对其加以强化。在患儿住院期间,护理工作者加强与患儿家属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与患儿家属沟通患儿的病情病况,使家属了解孩子的状况,避免家属不必要的担心和忧虑,促进护患关系。对于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并且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2)医院采取细节管理制度,培养护理工作者良好的工作习惯。医院内部完善护管理制度以及体系。对护理工作中的细节实施硬性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严格要求并定期考核护理工作者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加强对护理工作者的礼仪、职业素养及道德要求。

1.3 评价指标

记录对照组和研究组在住院期间并发症及感染患纠纷事件的发生频率,对患儿家属进行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患儿住院期间对护理舒适感的满意程度的调查。共发放24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38份,回收有效率99.5%。

2 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8例,护患纠纷2例,感染5例,患儿家属的总体满意度为97.28%;对照组并发症23例,护患纠纷8例,感染34例,患儿家属的总体满意度为6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在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中,每一个细节之处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节管理是企业中的一个重要管理模式,强调了管理中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结合。这要求每一个在岗人员须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且不可以忽视任意一个细小环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从小处做起,在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中彰显出品质。在卫生体系的管理过程中,管理工作者也非常重视细节之处做得是否到位,并且引入细节护理管理,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且该方法在临床护理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医院通过实施细节管理,加强了医院整体的护理管理效率和执行能力,并且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2,3]。

在现今社会中,由于独生子女占大部分,倍受家庭的宠爱,因此其忍耐力和独立性均比较差,这增加了护理管理工作的进行难度。另外,由于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感染等意外情况,以及现今紧张的护患关系,使得护理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这要求护理工作者掌握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并且要求每一位护理工作者学习细节管理,并且将细节管理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达到患儿家属的最大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使医院在整体竞争中占有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感染以及护患纠纷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医院临床护理患儿中,采用细节护理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和作用。它不仅能够减少护患纠纷,得到患儿家属的满意,还可以使医院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使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医院在护理工作中采用细节护理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小莉.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9):117-118.

[2]陈清.加强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和地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6(2):185-186.

产儿科质量管理 篇13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提升儿科护理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4月~3月来我院就诊的患儿300例设为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方法护理;将4月~203月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就诊患儿30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和护理过程中并发症或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儿对护理质量满意度低于试验组;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试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发生并发症或院内感染例数高于试验组。结论:PDCA循环管理能够明显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帮助患儿尽快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PDCA;儿科;护理质量

PDCA循环管理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最先提出,作为一种科学程序进行全面质量管理[1]。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整体过程包括质量计划的制定和组织实现,这个过程就是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行着。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纠正)的首字母的缩写,并按照该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2-3]。近年来,PDCA从企业管理被引入护理工作中,作为提高护理质量的一种策略被施行着[4]。我院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儿科,对儿科护理质量的提高作用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年4月~203月300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作为试验组,其中男139例,女161例;年龄0.5~4岁,平均(1.1±0.4)岁。将204月~2013年3月未实施PDCA管理的30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其中男166例,女134例;年龄0.6~4岁,平均(1.3±0.5)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由于患儿年幼,不具有判断能力,其知情同意书由法定监护人签署。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护理。整个管理过程共包括4个阶段,分别为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阶段和处理阶段,具体如下:

1.2.1P(计划阶段)将护理人员分成多个质量监控小组,负责检查不同项目。资源分配时应注意儿科疾病高峰期的预测,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和物资,在流行病暴发时,可以及时有效的应对;注意高低年资护士的合理分配,以便工作中能够实现互相监督和以老带新的作用等。设置工作目标,包括以《儿科护理学》为基础增强业务知识;高年资护士带领低年资护士,加强护理技术训练,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增强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观念,并增加法律学习;做好新生儿护理,保持环境温馨舒适,符合配套设施、灯光、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护理人员增加婴儿抚触技能的训练;提高护理人员与儿童的沟通技巧等。根据目标制订详细实行方案、效果预估、进程安排、负责人、施行人和具体操作方法等。

1.2.2D(执行阶段)践行计划阶段制订工作方案。每个人都参与到质量监控的管理活动中,并在工作中发扬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儿科患儿年龄较小,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全程、热情地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护理服务,消除患儿对新环境的不适与紧张,建立治病信心和彼此之间的信任。执行阶段按照计划和时间、数量和质量等要求,认真落实各自的工作。注意培训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养,监督护理人员按照标准操作方法进行护理工作。以免影响执行结果。

1.2.3C(检查阶段)该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检查制定的工作计划的施行情况,每日检查工作完成质量,和预估效果做对比,以保证质量监控小组成员每天的工作都能达到指定目标,发现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保证工作进展顺利。对于护理的一些细节应注意加强关注,如床头卡粘贴醒目、及时,住院患儿头皮静脉置管的清洁护理等。护士长每月检查整体工作,并作出指导和纠正,避免因为人员疏忽而产生了差错。

1.2.4A(处理阶段)召开座谈会,质量监控小组总结每个月的工作,反省工作完成状况,总结工作中出现的不恰当之处或是错误之处,并制订出改进的`方案,以便在下一个月的工作中进行改善。成员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推广个人积累的经验、教训,对彼此工作产生警示作用或者指导意义。对于不能个人解决的问题,小组应该共同讨论,根据本月的工作情况,帮助制订下一个月的改善方案和工作目标,促进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不断的提升。以上4个阶段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着的。实际工作中4个阶段在不断的循环操作着。

1.3评价标准

1.3.1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考量满意度时应包含以下评价元素,分别是护士的技能操作能力、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和健康宣教情况等。制作调查问卷,并在患儿出院前,请患儿监护人填写。满意度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满意和比较满意两项的总和。

1.3.2护理质量

(1)护理质量评分。质量监控小组对两组患儿基础护理管理、特级护理管理、急救物品管理、消毒隔离管理、护理文件管理、健康宣教管理、院内感染发生管理等各条项目制定出符合情况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质量监控小组参考该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

(2)护理中并发症或感染发生率。记录护理过程中,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例数。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取2校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讨论

传统护理方法中,护理人员只是简单的在患者入院时介绍住院环境和规则、监测生命体征、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等基本工作[5]。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意识、专业素养和环境等因素的缺陷常会降低护理质量,不利于患儿的治疗工作。在PDCA循环管理中,增强监控护理质量的力度,督促每个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环节等,改善了护理人员的意识、专业技能、住院环境等[6],做到:

(1)督促护理工作人员端正态度,积极投入工作。

(2)通过考核,强化护理人员基本操作技术,积累经验,培养其应对较复杂情况的能力。

(3)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帮助其端正工作态度[7-8]。

(4)提高护理人员对各类问题和流行病高峰等的预防意识。

(5)培养护理工作人员的法律保护意识。

(6)提高医院整体对疾病控制和预防的能力[9-11]。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质量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护理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护理中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PDCA循环能够显著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值得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推广和使用,更好地帮助患儿恢复健康,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莉,李敏.PDCA循环管理在痰培养标本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0):1627-1628.

[2]张艳军.PDCA循环在医院科技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18(4):564-565.

[3]申慧丽.PDCA循环管理在儿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542-543.

[4]朱军艺,张春琼,陈丽明,等.PDCA循环管理对肾多发结石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后肾造瘘管患者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2(6):828-829.

[5]李欣欣.PDCA循环对提高乳腺癌术后肢体功能的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2):178-180.

[6]王丽华,缪滔,朱玲凤,等.运用PDCA模式管理病区环境[J].中华护理杂志,,46(9):893-895.

[7]肖秀丽.PDCA循环圈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621.

[8]改芝,李庆安,李爱敏.PDCA循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生儿杂志,2011,26(4):262-263.

[9]王素娟,张海莹,黄国英.PDCA循环在我院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和实践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2):156-158.

[10]宋丹,孙秋华.PDCA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6):147-149.

【产儿科质量管理】推荐阅读:

儿科质量管理工具07-17

儿科护理质量控制05-28

儿科总结07-04

儿科患儿07-17

儿科输液07-06

门诊儿科07-30

儿科病人07-31

儿科家长08-27

儿科护士09-12

儿科05-13

上一篇:打磨岗位质量之星范文下一篇:军训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