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质量控制

2024-05-28

儿科护理质量控制(精选9篇)

儿科护理质量控制 篇1

儿科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及职责

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做到切实对护理质量进行监督,建立科学的护理质量考评机制,从而使护理质量能够持续改进。全面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特成立儿科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组织。

一.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组成

组成:董翠英 副组成:张俊

组员:董秀玉、潘春花、虞丽萍、覃泳丽

二、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分工

组成:董翠英:主管护师、负责全科护理质量质控管理工作。

副组长:张俊:护士,协助组长做好科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组员:董秀玉:护士,负责医院感染监控,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控制。

潘春花:护士,负责分级护理、基础护理质量监控。

虞丽萍:护士,负责急救药品、物品、技术操作质量监控。

覃泳丽:护士,负责病区管理质量监控。

三.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工作程序,认真学习并掌握护理质量控制标准。2.每位质控员对分管的监控点每半月进行监控1次,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

3.质控小组每月进行召开护理质量反馈会,并进行总结、分析、研究护理质量管理及控制工作。

4.质控组长负责监督全面质量检查与考评工作,并提出工作建议与意见。

钟山县妇幼保健院儿科

2009年1月

儿科护理质量控制 篇2

1 临床资料

1.1 积极的筹备

(1) 用物筹备:用物按组进行分配, 定制专用的护理服务车。 (2) 思想准备:科内开展护理服务理念转变的培训多次。使每位参加优质护理服务人员充分认识开展优质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高认识。优质服务就是以优质的基础护理和护理技术为核心, 从根本上理解护理服务的真谛及宗旨。

1.2 人员的分组

整个病区分为2大组, 设立一个总的护理组长, 下设小组长, 再到管床护士, 形成了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管床责任护士, 三级护理模式, 每位管床护士分管3~5张床。

1.3 制定活动计划

进行护理流程再造[1]及各班职责的重新制定。以卫生部的文件精神为准绳, 找差距, 找不足, 抓整改, 抓落实[2],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细化基础护理内容, 并落实基础护理质量, 以确保患儿得到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1.4 工作时间的调整

上班时间实行APN三班制的连续排班方法[3]。A班上班时间7:45~16:00;P班上班时间16:00~22:00;N班上班时间22:00~次日8:30。交接班时间分别为8:00、15:30、21:30。保证每个时间段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

2 评价标准与方法

采用我院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 总分100分, 单项为20分。数据输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表1) 。

由表1可见, 实施大包干前后2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开展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开展前 (表2) 。

由表2可见: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 患儿家属点名表扬的护士人数及护理投诉纠纷前后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 (表3) 。

由表3可见: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满意度调查有显著性差异。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

3 讨论

3.1 护理工作的改变

(1) 参加医疗查房:通过医疗查房能够动态的了解患儿的病情, 医生的治疗方案, 对护理的要求。通过与医生的现场交流沟通, 达成共识, 抓住护理的重点, 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患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2) 调整查房时间:为了更好的加强基础护理, 使患者的治疗能够及早地进行。我们的查房时间由晨会交班后, 改到了晨会交班前, 利用交班前15min, 进行护理查房。 (3) 简化书写:专用的护理服务车的使用, 真正形成了, “流动的护士站”, 护士可以随时记录病情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 切实做好实时记录, 大大减少漏记现象的发生, 达到了我们做到了就能记录到的效果。 (4) 减少跑动:留下更多的时间给予床边护理。真正做到把病人的时间还给病人。患儿及家属可以随时找到护士, 纠纷减少了, 满意度提高了。在提供优质护理的同时护士也能够按时下班, 不拖班了。

3.2 护理质量的提高

(1) 改变了以往护士站一个人面对多个家长的局面, 使患儿及家长在入院之初就能得到管床护士热情的接待, 及时给予入院评估、指引。消除了家长焦急的情绪, 大大减少了投诉及纠纷。从入院开始就控制容易出现纠纷的环节。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危重患儿, 及早给予处理。 (2) 静脉输液治疗时间提前, 标本的留取及时, 能够做到及时督促家属留取。仪器设备保管及保养更精细, 添加日常所需治疗用物及时。急救用物齐全并处于备用功能状态。 (3) 实现了病情观察的连续性, 外出检查的患儿能够得到及时的评估。大大规避了危重患儿外出检查时病情变化的风险。从而体现护理连续性、及时性。 (4) 主动巡视病房, 满足患儿及家长的需要。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做到没有呼叫, 也去巡视的转变。在服务的过程实现了“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4]。

3.3 护士的提高

(1) 服务思想的转变:能够正确对待患儿及家属的意见, 提供主动的个性化护理, 把患儿看做是自己的, 所管床患儿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的思想转变。改变了难以接受医院工作是服务行业的观点。护理整体服务意识均有提高, 各小组间开展了比赛, 树立竞争意识。 (2) 组织管理能力、业务能力及技术操作均有大幅度的提高。护士的责任感、求知感、成就感增加, 主动性和独立性增加。新护士有很大的改变, 从很腼腆不好意思向患儿及家长介绍自己, 到能够自如的工作, 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的全面增强。

3.4 医生的体会

病房环境及办公的环境更整洁了, 和护士的沟通更密切了, 医护能够携手更合理有序的安排患者的治疗护理。护士能更准确及时的提供第一手临床资料。

4 小结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是一场运动, 而是优化医院服务, 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促进医患和谐的切入点。我们要继续努力把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及发扬, 达到提高患儿护理质量的终极目标。

摘要:目的 总结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 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满意度、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 (2009年1月至2009年8月) 的总满意度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 (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 总满意度比较, 开展前后各项细化评分比较, 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开展后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质量, 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的重要护理理念。

关键词:儿科,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梦, 任珍, 包志英.优化护理文化创建护理品牌[J].医院院长论坛, 2009, 9 (5) :49.

[2]周新风, 张红光, 吕美英, 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疗前沿, 2010 (16) :89~90.

[3]包永兰.APN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0) :882~883.

儿科护理质量控制 篇3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儿科广西钦州535000)【摘要】细节护理是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先决条件。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从病区环境、安全意识、护患关系、专业技术、护理质量管理六大方面,就如何从细节入手,做好儿科护理进行探讨。【关键词】儿科;护理;细节【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10-01 当前,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儿科护理而言,因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以及护理工作的多元化、护理操作的专业化等各种原因,决定了儿科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及难度性。目前影响儿科护理质量的因素较多,工作中那些明显的误区通常会被警觉,继而有效防范,易被忽视的很多都是细节,近年来医患矛盾较为普遍,医疗纠纷屡见不鲜,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一些细小的疏忽造成的。因此,如何从细节入手,想患儿所想,急患儿所急,从细节护理中见真情,为患儿提供超过规范化服务的优质,成为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1温馨病区环境要从细节创建良好的病区环境是保证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运行,促进康复的重要条件。影响儿科病区环境的因素较多,如儿科病房设备简陋,基层医院患儿人数较多,基础设施不到位,环境嘈杂,设置凌乱等,不但影响了护理工作的实施,且影响了患儿及家属心情,置身其中,极易产生护患矛盾。因此,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注意从细部入手,创建温馨和谐的病区环境,打造和谐健康港湾:如,在护士站设立便民区,为患儿家属提供针线、一次性水杯等日用品;患儿衣物较多,可为每位患儿在床下加配一个储物箱;同时,还可以在玻璃窗上贴上孩子们喜爱的喜羊羊、米老鼠等贴画,将病区墙壁粉刷成黄色或其他颜色,在上面画上小兔子、长颈鹿等图画,营造温馨舒适的儿童空间,让患儿及家属体会到家的感觉,缓解住院焦虑。此外,还可以在病区提供特色服务,如对年龄小的患儿,为他们增设玩具柜,并举行唱儿歌、讲故事、学跳舞等活动;为年长患儿提供棋牌、书籍、绘画工具,以丰富他们的生活;针对行动不便或长期卧床的患儿,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使用轮椅、手推车等,协助他们进行户外散步,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以满足不同年龄组的患儿的心理需求……以上事情虽看似简单微小,但这些小小的举动常会使患儿及家属深受感动,进而构架起医患和谐的桥梁。2安全意识要从细节抓起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鉴于患儿自身抵抗力以及身体机能发育等方面的特殊性,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较多,如患儿出现碰撞、坠床现象;在对病情比较严重的患儿实施抢救时,因时间紧急,主治医生口头医嘱,造成护理人员因听不清或者混淆等所导致的用药错误以及重复;患儿可能携带一定的潜在疾病的传染细菌,护理人员疏于防范,造成与患儿直接进行机体或血液接触时引发感染,等等,以上这些,都是临床护理中发生的源自细节的护理差错事故。因此,儿科护理必须树立"风险源于细节"的意识,有效地转移、防范差错事故,具体如下:1)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学习,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对《护士条例》《医疗事故管理办法》等护理核心制度、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班职责、重点流程等进行强化培训,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护理人员的掌握程度,保证全科护理人员熟练掌握。2)强化护理安全教育。针对护理人员经常更换,队伍年轻、经验相对不足、预见性及应急能力差等问题,采取多种形式的护理安全教育,每月针对科内护理缺陷进行分析讨论,新老护士经验交流等方法,认真剖析并启发大家联系实际,举一反三,提高护士安全意识。3)严格控制交叉感染。儿科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点科室,应采取日提醒、周强调、月检查等方法,强化消毒隔离意识,督促每位护士自觉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4)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儿科工作比较繁忙,尤其在高峰期工作量大,护理人员易漏掉一些细节,因此更要细心再细心。如加床时最关键的安全因素是床位号要及时贴上且要醒目,及时挂上床头卡,以便核对,当患儿周转过快、迁床过多时常有床头卡漏换或缺失现象,造成医生、护士、医技、检验人员查对困难,形成差错事故的隐患。再如更换输液时护理人员不能因忙而忽略核对,特别要强调用反问法查对病人的姓名,输液单若为手写则不能简化成床位号+药品(漏姓名)或只有床位号,应强调用电脑输出输液单,保持输液单的完整以便核对。同时还需要认真记录输液巡视卡,以便保存。3和谐护患关系要从细节打造患儿因对感受不能表达或表达不清,对护士工作不配合,或家长对护理服务过分挑剔,对护理操作不配合甚至干扰等,都可能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护患关系是一种多元化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还要有真诚、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积极与患者沟通,使其处于接受检查和治疗的最佳状态,而和谐的护患关系的构建对实现 目标具有促进作用。要打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往往体现在护士的行为、仪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声调语速、手势、眼神等每个细节上。如,当患儿在家长陪同下新到病房时,护士应面带微笑,主动热情地接待患儿,使其有一种被亲切接纳的感觉,并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或哄逗尽可能与患儿进行情感交流,努力消除患儿畏惧心理。此外,护士的仪表对第一印象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护士的衣着应保持朴实整洁,仪态稳重端庄,精神饱满而有朝气,以使患儿及家属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在病房里我们经常听见患儿说:"我要那个漂亮阿姨打針。"其实并不是漂亮阿姨打针不痛,而是在孩子眼里整洁的衣着、亲切的微笑就是美,这种仪表美消除了护患之间沟通的障碍。在治疗过程中,还要耐心细致地向患儿及其家属交待注意事项,告知每一项治疗和检查的目的、方法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充分尊重患方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求得患方的理解与配合。患儿出院时,认真做好出院指导,留下联系电话,并帮助患方整理物品,与患儿亲切话别,等。同时,因患儿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对家长的沟通就变得尤为重要。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生病而焦虑万分,这是可以理解的,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要表示同情和理解,向他们解释任何疾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努力安慰家长,减少其焦急及不安心理,从而构建其和谐的护患关系。4专业技术要从细节培训护理业务技术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护理工作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时间连续性强、服务要求细,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过硬的操作技能。发生技术性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是护士理论知识不扎实、技术操作水平低、临床经验不足,因此应当重视护士专业技术的培训:1)对低资历护理人员实施规范化培训。儿科患者自我表达能力及认知能力差,因此对护理理论及操作技术要求高,特别是新上岗护士培训尤为重要。科室应根据护理部的培训要求结合本专业情况为每位护理人员制订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明确要掌握的内容,包括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法律法规、护理常规、操作流程、预案指引等知识及培训期间需参与抢救、护理患儿的数量、完成的操作演示、护理查房、小讲课等。2)加强专科护理技术学习。小儿各年龄段具有各自的生理、心理、病理和免疫等特点,有各自特殊的需要,只有充分地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才能及时,准确地制订出-套完整的护理讨划,同时还应了解儿科常用药的剂量、主要作用、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等多项的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儿,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儿科各系统疾病的护理措施,儿科专科护理知识学习,专科护理操作技术,不定期组织疑难病例讨论,"三基"考试,鼓励护理人员自学或参加函授学习,完成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从而主动、细致地规避各种护理风险。5护理质量管理要从细节监控护理质量的高低能反映患者是否满意,在操作时态度体现为一种关心,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细微的动作,均能表现出好的效果。要做好、做细这平凡而细小的工作,必须抓好细节管理,才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量化细化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定时巡视病房,协助患儿翻身、叩背,进行皮肤按摩,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定时为患儿剪指甲,洗浴,更换衣服等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切实把护士还给病人;主动查房,细心诊疗,虚心征求意见,做到眼睛要看清,各项技术操作要精心;护士长弹性排班,责护组长由高年资的护士担任,主要针对危重患儿的治疗护理工作,大大减少了医疗差错的发生;2)建立科室三级质量控制体系,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成立科室质控小组,按护理部制定质量控制标准,组织学习,并按标准实施,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每月召开质量讲评会,总结在检查中发现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分析原因,对于个人违规现象给予批评与绩效挂钩,对于共性问题与全科护士共同商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参考文献[1]于淑贤 谭启明.浅谈儿科护理工作体会【J】.求医问药,2011(9):206.[2]刘桂萍.注重护理细节 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18):132.[3]张巧权.人性化照护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29):2644.

儿科医疗质量管理控制指标 篇4

儿科医疗质量管理控制指标

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2.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

3.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100%

4.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5.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

6、治愈好转率≥90%

7、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8、儿科基础服务设施设备合格率100%

9、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率100%

10、儿科抢救药品配备率≥98%

11、儿科抢救药品合格率100%

12、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13、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4、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95%

15、院内母乳代用品推销为0

16、新生儿疾病筛查率≥75%以上

17、新生儿死亡率<8‰

18、新生儿破伤风率0

19、出生缺陷报告率≥95%

20、院内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75%

21、综合满意度≥90%

22、重危病人抢救成功率≥88%

23、病历合格率≥90%

24、处方合格率≥95%

25、平均住院日≤15天

26、病床使用率70-80%

27、病床周转率≥30%

28、医院感染率≤10%

29、医院感染漏报率≤20% 30、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

31、临床医护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80%

32、住院病历5日回收率100%

禹州市妇幼保健院

产科医疗质量管理控制指标

1、病历甲级率≥90%

2、三日确诊率≥95%

3、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4、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5、治愈好转率≥90%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8、病房抢救成功率≥84%

9、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100%

10、院内感染率≤10%

11、仪器、设备完好率≥100%

12、病床使用率≥65%

13、服务质量投诉率为0

14、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15、无菌手术甲级切口愈合率≥97%

16、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

17、住院产妇死亡率≤0.2%

18、活产新生儿死亡率≤0.5%

19、麻醉死亡率≤0.2% 20、医务人员母乳喂养技巧合格率达100%

21、按需哺乳率达100%

22、除医学指征外院内纯母乳喂养率达100%

23、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8% 24、24小时母婴同室率>95%

25、无违反《国际母乳代乳品销售守则》现象

26、产后母乳喂养宣教覆盖率达100%

禹州市妇幼保健院

产科、儿科医疗质量管理指标

一、将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方法告诉所有的孕产妇:

1、通过多种形式向孕产妇传播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能;

2、100%的孕产妇接受过母乳喂养的宣教。

二、帮助产妇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1、90%以上的新生儿在生后1小时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并进行早吸吮,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2、促进自然分娩,近3年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逐年降低。

三、指导产妇如何哺乳,以及保持良好的泌乳:

1、产科、儿科/新生儿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具备指导哺乳的能力;

2、80%以上产妇掌握正确的哺乳和泌乳方法。

四、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品和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1、除有医学指征的新生儿外,80%以上的新生儿出生后即开始纯母乳喂养。

五、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

1、除有医学指征母婴分离外,产妇和新生儿应24小时在一起,每天分离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六、鼓励按需哺乳:

1、新生儿喂奶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没有限制,每天有效吸吮次数应不少于8次(包括夜间哺乳)。

七、不要给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吸人工奶嘴或使用奶嘴作安慰物:

1、在母婴同室内,100%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未使用过奶瓶、奶嘴

或安慰奶嘴。

八、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将出院的产妇转给这些组织,并提供后续服务:

1、帮助社区建立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并开展人员培训;

2、配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产妇、婴儿出院后母婴保健服务工作;

3、建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解决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利用各种形式,为出院产妇提供母乳喂养支持服务。设立本机构母乳喂养热线电话,并告知出院产妇。

禹州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工作人员岗位责任目标 一、三级查房制度:

1.住院医师每日至少早查房、晚查房两次。查房期间对患儿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进行评估;向患儿母亲宣教母乳喂养知识,强调母乳喂养优势,指导母亲哺乳,掌握患儿进食母乳时间、量及大小便情况,评估患儿是否摄取足够营养;检查暖箱、蓝光箱的安全性;检查新生儿病室消毒器具是否完整;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危重、疑难疾病患儿病情,汇报在院母婴纯母乳喂养率;

2.主治及副主任医师每天查房一次。查房期间对危重、疑难疾病患儿病情进行分析、评估及诊断;教授住院医师、实习医师母乳喂养知识;对医疗质量、在院患儿母婴同室率及母乳喂养率进行质量评估;

3.科主任每周至少查房两次。定期在病区开展母乳喂养知识教育,病房现场指导母亲正确喂养婴儿;对哺乳困难母亲进行辅助哺乳、姿势矫正;对危重、疑难疾病患儿病情进行分析、评估及总结。

4.余参照《医师三级查房制度》规范执行。

二、病历质量管理:

1.住院医师对新入院病人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患儿喂养方案;告知患儿家长病情、疾病发展及可能预后,需进行的各项检查及化验,治疗方案等;

2.住院医师每日及时完成病历书写,保证病历质量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

3.住院医师巡视病房时检查病房安全及消毒措施,检查蓝光箱、暖箱、新生儿抢救器具的完整性及安全性,预防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对已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进行评估及回报;

4.医疗质控小组成员定期对病历质量、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等进行质控评估。

三、母婴同室管理:

1.儿科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新生儿病室安全质量管理》《儿科母婴分离管理》及《母婴安全管理》,确保在院患儿母婴同室率达 90%及以上。

2.住院医师及护士巡视病房时,对患儿及看护者进行身份识别;

3.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免母婴意外伤害;

4.能识别患儿哭闹原因,并予以初步处理,不能识别原因时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四、母乳喂养管理:

1.儿科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母乳喂养规定》,确保在院患儿纯母乳喂养率达95%及以上;在院 100%的患儿母亲掌握母乳喂养知识。

2.住院医师对新入院患儿家长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给予患儿饮食指导;

3.住院医师查房时指导母亲哺乳,矫正错误哺乳姿势;

4.住院医师能够对患儿进行饥饿及哭闹识别,并指导患儿母亲喂养;

5.对于存在乳头内陷、乳腺阻塞母亲,医师手法辅助泌乳及哺乳。

六、质控小组定期对母婴同室率、母婴安全管理、新生儿病室安全质量及母乳喂养率进行质量评估。

禹州市妇幼保健院 产科各级医师岗位职责

一、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分管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科主任是本科室诊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应当对院长负责。

2.协助医院进行新员工培训,产科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接受18小时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3.定期讨论本科在贯彻医院(医疗方面)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4.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5.领导本科人员完成门诊、急诊、住院患者的诊治工作和院内外会诊工作。应用临床诊疗规范(常规)指导诊疗活动。

6.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危重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参加门诊、会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查房时,必须了解母乳喂养中母亲及婴儿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严格掌握剖宫产指证,指导全科医护人员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顺产率。7.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及时总结经验。

8.保证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在本科贯彻、执行。可制定具有本科特点、符合本学科发展规律的规章制度,经院长批准后执行。严防并及时处理医疗差错。

9.按手术(有创操作)分级管理原则,决定各级医师手术权限,并督促实施。

10.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11.领导组织本科人员的三基训练和继续教育人员培养工作并定期开展人员技术能力评价,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12.参加或组织院内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工作,并接受和完成院长指令性任务。

13.协助做好计划生育及宣传母乳喂养工作,从早孕建卡开始,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不少于3小时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把母乳喂养的好处告知孕产妇及家属,使其熟悉母乳喂养技巧;利用孕妇学校,对孕妇讲授孕期的注意事项,孕产期营养,孕产妇系统管理的重要性,分娩的先兆等内容。

14.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临床(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协助科主任制定和落实母乳喂养相关制定,安排全科医生母乳喂养培训,指导及监督下属医师母乳喂养理论掌握及技能落实情况。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危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主持死亡和特殊疑难病例的讨论会诊,参加院外会诊和病例讨论会。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4.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5.定期参加门诊工作。

6.掌握或基本掌握本科国内外研究动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临床进展的培训。

7.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8.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9.指导全科进行临床经验总结,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10.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三、临床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预防工作。落实母乳喂养相关制度措施,指导膳食,保证孕、产妇的营养需要,指导母婴分离的母亲及时挤奶、保持泌乳,并把乳汁送到新生儿科,指导及督查下属医师母乳喂养工作。

2.按时查房,具体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指导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

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当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工作。

5.参加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7.组织本组医师学习和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及时总结经验。

8.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四、临床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领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担任住院、门诊的值班工作。

2.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器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做一些必要的检验和放射线检查工作。

3.书写病历。新入院病员的病历,一般应当于病员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4.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提出需要专科或出院的意见。

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做好交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症病员,用口头及书面的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6.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1次。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巡视)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母婴到产科病区2小时内医护人员应指导和协助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以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指导产妇按需哺乳,需添加配方奶及水的开具医嘱,认真书写病历,包括母乳喂养记录,合理安排各项治疗护理工作,是产妇由足够的休息时间,指导其营养丰富的饮食,促进母乳。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8.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及时总结经验。

9.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

10.在门诊工作时,应当按门诊工作制度进行工作。

11.医师的病历记录、负责书写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员的病案小结。

禹州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各级医师岗位职责

一、科主任职责

1、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主持本科医疗、教学、预防、爱婴医院政策落实、健康宣教、母乳喂养知识、技能培训指导以及行政管理工作,抓好科室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医德医风教育。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5、负责组织全科职工的再教育工作,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危重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定期检查产房、新生儿室工作。

7、确定医师值班和科内工作的安排,加强病房的管理工作。

8、参加门诊、会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10、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主任医师职责

1、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急、危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主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的训练。

4、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和工作。

5、定期参加门诊工作。

6、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技术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研活动。

8、负责安排全科医生母乳喂养培训,指导及监督下属医师母乳喂养理论掌握及技能落实情况。

9、与产科医师合作,负责新生儿的医疗、保健、健康咨询等全面工作,24小时有人负责。

10、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三、临床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预防工作。

2、按时查房,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和特殊操作。

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工作。

5、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书,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质最,严防差错事故。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7、组织本科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及时总结经验。

8、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9、负责本病区病人母乳喂养指导及下属医师母乳喂养工作督查。

10、与产科医师合作,负责新生儿的医疗、保健、健康咨询等全面工作,24小时有人负责。

四、临床住院医师(士)职责

1、在科室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资及其所在科室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新毕业医师实行年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担任住院、门诊的值班工作。

2、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3、书写病例。新入院病员的病历应在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检查和改正实习医师的病历。按时写病情记录,及时完成出院小结。

4、住完医师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下班前做好交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症病人,用口头及书面的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

5、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疗上的困难及病情变化。

6、参加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视一次,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巡诊)时,应详细汇报病情和诊断意见,请他科室会诊时,应陪同诊视并介绍病情。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亲自操作或指导实习医师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重差错事故。

8、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及时总结经验。

9、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

10、在门诊工作时,应按门诊工作制度进行工作。

11、参加临床带教工作。12、6个月以下婴儿到儿科病区,医护人员应指导和协助其母亲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以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指导母亲按需哺乳,需添加配方奶及水开具医嘱,认真书写病情记录,包括母乳喂养记录,合理安排各项治疗护理工作,让其母亲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指导其营养丰富的饮食,促进母乳。新生儿入住我科,应协同产科做好其母亲挤奶知识和技巧,嘱其将母乳送到我科。

护理质量控制 篇5

一、病房护理工作质控

(一)医德医风:

1、护士素质符合护理部要求。(服装、仪表、服务态度等)

2、新病人,要做入院宣教。

3、保持正常的护患关系,不吃请、不收礼,不让病人为自己办私事。

4、每月做满意度调查,满意度不低于95%,对病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要有解决措

施。

(二)病房管理

1、监护室管理

1)保持监护室环境整洁、安静、安全,有管理措施。

2)保持监护室设备功能状态完好如氧气、负压吸引、空气压缩管道、监护仪、呼吸机、各种注射泵等。

3)急救物品齐全,摆放位置固定。完好率100%。

4)床头呼叫系统完好,完好率100%。

5)监护室护士24小时巡视。有专人负责。

6)监护室护士负责指导护工为病人做生活护理。

7)其他要求同普通病房下。

2、普通病房管理

1)保持病房整洁,安静,安全,有管理措施。

2)对入院出院病人有管理规章制度、有实施制度(宣教内容)。

3)有探视陪住制度,有管理措施,有专人管理探视人员,设门岗(每日下午

3:00---6:00探视)。做到人人参与管理。

4)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严格做好交接班,清点病人总数,及时发现擅自离

院的病人,通知当班医生并报告医务处。严格病人请假制度,请假需主管医生签字并书写请假条。

5)护士不离岗串岗,做到及时解决病人痛苦。

6)病房内物品摆放有序做到规格化管理。

A病床摆放位置合理,方便检查和治疗。要随时将床脚闸处于关闭状态,以免摔伤病人。卧床病人设床挡。

B护士工作的(护士站、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办公桌、抽屉各种治疗盘、治疗柜物品摆放有序。符合护理部要求。

C病人床头桌内做到吃、用分开。

D杂物放置不影响美观。大小便器放置床下,用完清洗,保持无异味。鞋放置鞋架上。

E病室阳台做到干净整洁。不许凉晒衣物。不许放置物品过多。做晨晚间护理时清理阳台。

F病人床头应急灯及呼叫器完好,做到随时应用。

G各种护理标记齐全如床头卡、责任护士卡等。

3、急救物品管理

1)急救用品:氧气、吸引器管道通畅,呼吸机、心电图机、电源插座等都按

要求固定放置。

2)抢救车管理:急救药品按规定放置有基数,各种注射器、输液器抢救用物

(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道、手电筒、导尿管、血压计、听诊器吸引瓶

等)按规定设置。

3)用物完整无缺,应急使用,有交接班清点制度。

4)用物做到四定:定人保管、定时核对消毒、定点放置、定量供应,5)拥物及时送检维修,及时领取。

6)每人做到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及常用抢救剂量、药理

作用。

(三)基础护理:大于95%

1、晨晚间护理

病房整洁、舒适,空气新鲜。

1)床单位要求

A床单干燥,平整,枕下无堆放杂物。

B病人身下无头发,碎屑。

C被筒对称与床延平齐。

D病人床单位整洁、干净。

E晨晚间扫床及定时通风。

F床单、被罩、枕套病号服每周更换,随脏随换。

G患者住院必须穿病号服。

2、分级护理标准

1)特级护理

病情危重,随时进行抢救的病人。如开颅手术、垂体瘤手术等。

各种复杂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后的病人。

严重外伤如颅脑外伤、颅底骨折等。

A监护室有专人护理及配有护工负责生活护理。

B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测量T、P、R、BP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准确记录

24小时出入量。

C制定护理计划或护理重点,特护记录要及时、详细、准确、客观。

D重症病人的生活护理由护士指导协同护工一起完成,做到“六洁”,“四无”

即脸、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清洁,无坠床、烫伤、褥疮、交叉感

染的发生。

E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一级护理

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老年人及术后刚出监护室需继续严密观察病情。

3)二级护理:疾病处于恢复期允许活动,老年人协助下床活动的,需协助完

成生活护理。

4)三级护理:病情稳定完全能自理

要求:一级护理要全护理,不能依靠家属做,可以指导家属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洗脸、洗脚、梳头等,预防烫伤、口腔感染。

具体要求:

1、面部清洁,无污垢、无胶布痕迹,不留胡须。

3、口腔清洁无异味,无事物残渣。

4、头发清洁无异味,梳理整齐。

5、手足清洁,无胶布痕迹,不留长指甲。

6、皮肤清洁,无压痕。自理的病人可在病室内洗澡,避免摔伤、烫伤。

7、会阴部清洁无异味。卧床女病人做会阴擦洗。有留置尿管的病人清洁尿管上的分泌物。妥善固定尿袋并定期更换。

3、临床护理

1)要经常深入病房,及时主动巡视为病人做好护理。

2)主动做好转科护理和生活护理,使病人满意。

3)对重症、一级护理病人要做到六掌握:即全面掌握病情,掌握入院时的诊

断及病情,入院后至今做过的检查和主要处理,目前的诊断、治疗、护理,阳性体征,异常化验结果,及病人的心理问题。

4)保证卧位舒适安全及术后卧位及意义。

5)发口服药要做到及时,服药到口,床头桌上无剩药。需经胃管入药时,应

由护士进行操作,喂完后用温开水冲管,保持胃管通畅。

6)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及无菌状态,使管不受压不打折。

7)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倾倒各种引流并准确记量。如发现引流液颜色、量、性质发生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

8)无护理并发症如褥疮。

4、入院护理

1)新病人由主管安排床位并通知主管护士接病人做好入院宣教。

2)与营养科联系安排好病人入院后的第一餐。

3)定期为病人做专科宣教及卫生宣教。

5、出院病人的护理

1)做好出院健康指导。

2)告知病人如何办理出院手续。

3)出院的床单位进行清洁消毒。死亡床单位做终末消毒。

6、护理用具配备

1)保证护理用具供应如导尿包、吸痰包、甘油灌肠剂、备皮刀。

2)保证护理盘清洁,定期清洁消毒。

3)护士熟练掌握上述物品的用途及处理方法

4)体温表要保持消毒后备用,并每班清点支数记录,定期检测。

5)血压计,听诊器放置固定位置,并定期校对,定期清洗袖带。

(四)治疗室管理

1、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无菌物品放置在无菌柜内,无过期物

品,摆放有序。室内清洁,每日每周有消毒制度。

2、医务人员进入治疗室必须衣帽整洁,操作前洗手戴口罩。

3、药品柜管理有序,无过期药品,柜内清洁。每班认真清点备用药和基数药并签

字。毒麻药有专人管理并上锁保存,每班清点数目并登记。用过的毒麻药药要记录在登记本上,并保留空安瓶。做到药不离盒,不拆包装。以防差错。

4、治疗准备工作要布局合理,保证无菌操作。

1)对各种治疗需三查七对。

2)正规无菌操作。

3)三针以上铺无菌盘,并标明铺盘日期、时间。

4)抽好的药液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不超过2小时。

5)溶大批药的注射器应适当更换。

6)抽溶抗生素的注射器应分类使用。

7)抽吸药液要完全,不能剩余残留药物。

8)抗生素应现用现配,不宜放置过长。

9)用于封管的肝素水,不宜超过4小时并注明配制时间。

10)加药完毕后应及时填写在输液卡上。需加RI应现用现配。

11)为病人治疗前需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

12)治疗车分上下两层,上为清洁区,摆放无菌物品、治疗盘、本。下为

污染区用于放用过的注射器、针头、输液器、空瓶、止血带、棉签等。

13)每操作完一人用消毒液喷拭双手。

5、冰箱的管理:合理使用,物品摆放有序,药品标签清楚,无过期药物,有定期

除霜制度,无私人用品。

(五)换药室的管理

1、室内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无菌区与非无菌区。

2、医护人员进入换药室药衣帽整齐,操作前洗手戴口罩。

3、各种用物摆放合理有序,药品标签清楚并分类放置。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5、污物处理正确,用过的病人敷料应放置红色塑料袋焚烧。

6、用过的器械应先浸泡消毒在清洗后送供应室消毒。

7、每月做换药室的空气培养和物表培养。

(六)处置室的管理

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

2、用物摆放整齐有序。

3、及时清洗换药碗、盘、剪刀、止血钳、吸引瓶、吸引管、湿化瓶等。凉干备用。

4、每天更换浸泡的消毒液如吸氧装置、吸引装置等,保持有效浓度,并检测。

(七)杂用室管理

1、布局合理,物品摆放整齐。

2、保持室内清洁。

3、每天定时倾倒用过的注射器、针头、输液器。

4、每天更换浸泡的消毒液,保证有效浓度。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 篇6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核心,是手术室的灵魂.一:手术室护理质控小组: 组 长:秦文春

组 员:张永强

孙龙 二:手术室护理质控内容: 1:无菌技术质量 2:手术器械准备的完好率 3:手术配合业务熟悉的程度

4:手术患者全程护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5: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 6:各项记录的完整性 7:规章制度的健全和落实情况

8: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主要是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9:消毒隔离技术质量--包括污物的处理、消毒,灭菌的过程,限制、半限制、非限制区的划分和流程是否合理 10:精密、贵重器械、仪器的完好率 11:急救物品准备的完好率 12:有无过期的无菌用物 13:清洁卫生情况等

三、手术室护理质控方法:

1、每月确定一项质控重点。

2、每月组织一次质控活动,并记录

儿科护理质量控制 篇7

关键词:儿科,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

为明确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将我院展开优质护理服务之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的整个病区分为2组, 2组都归同一个护理组长管, 而在护理组长下面又有小组长, 小组长下面则是管床护士, 这样三个级别的护理模式让护理人员之间的工作更加清楚, 而每一位的管床护理人员则是管理大概3~5张病床。

1.2 护理方法

1.2.1 准备工作

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筹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物品筹备:根据不同的组别, 对物品进行分配, 定制专门使用的护理服务车, 使得服务更加全面快捷[1]; (2) 思想准备:我院儿科之内多次展开护理服务理念的相关培训, 培养护理人员能够打破以往传统的护理方式, 明白在当前情况之下展开优质服务具有怎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促进护理人员配合优质护理工作的展开, 对这项工作有深入而全面的认识[2]。使护理人员能够明白优质服务, 本身的核心就是优质的基础护理还有护理技术, 让护理人员可以在本质上对于本身的工作所蕴含的内容以及宗旨来进行认识[3]。

1.2.2 方法

对于护理工作以及每个班当中所负责的内容都需要进行重新的制定。我院在制定的过程中主要以卫生部的文件作为依据, 将我院当中护理工作所存在的不足找出来, 明白与理想状态之间所存在的差距, 进行整改, 保证制定的管理能够落实到所有护理工作当中。将我院的基础护理内容再次进行细化, 基础护理的质量也有所要求, 从而保证患儿所得到的护理服务是优质高效的。

1.3 时间调整

我院护理人员上班时间按照APN的连续排班方法进行。早上上班的时间是7:45到16:00;下午上班的时间为16:00到22:00;晚上上班时间为22:00到第2d的8:30。通过合理的安排让我院每一个时间段都能够对患者的需求有所满足。

1.4 评价标准

以我院所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作为调查的依据, 总分为100分而单项则为20分。

1.5 统计学方法

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 ,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各项评分对比

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前后, 各项评分对比之间存在有显著差异 (P<0.05) 。见表1。

2.2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总满意度评分比较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后我院总满意度, 经过调查和开展优质服务之前有显著差异 (P<0.05) 。见表2。

3 讨论

实行了优质护理服务之后, 我院的护理工作主要出现了以下改变: (1) 参加医疗查房:对于患儿的病情发展, 通过医疗查房能够有一个清楚而全面的认识, 医生制定治疗方案以及相应的护理要求, 都是通过医疗查房来得到。在和医生的交流过程中明白护理的重点, 提高护理的整体质量, 保证患儿的健康; (2) 调整查房时间:对于查房时间的调整能够让基础护理得到更好的增强, 也可以使得患儿的治疗有更好的保障; (3) 减少跑动:这样是为了让护理人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床边护理。我院护理工作的改变使得病人的时间不会被浪费, 患儿的情况都在护理人员的掌握之下, 满意度自然就能够提高[4]。变化不但对于患儿, 而且护理人员也能有很大的好处, 在严格的要求当中对于自己的工作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这是我院护理人员在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之后最大的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的展开, 并不只是一场运动这么简单, 更加重要的是它起到了优化医院服务的质量, 使得医院内部管理更加系统科学, 提高医疗的护理质量以及医患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周新风, 张红光, 吕美英."优质护理服务师范工程"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疗前沿, 2010, 6 (16) :189-190.

[2]包永兰.APN连续排班层级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 2010, 23 (10) :882-883.

[3]杨翠云, 郝芹华, 聂春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 防范护患纠纷[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9, 43 (1) :272-273.

儿科护理质量控制 篇8

【关键词】质量控制;血液净化;质量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24-02

血液净化是医院诊疗工作开展的重要部分,由于该项技术所需的技术设备繁多,且风险性大,技术性强,加强护理质量的管理对于提高血液净化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本文旨在分析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我院血液中心2011年加强质量控制前后的环境采样细菌培养合格率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共计有22台固定血液透析机,3例床边血滤机,122例血液透析患者,11例血液透析护理人员,每月血液净化治疗平均(864±125)次,将我科血液中心未加强质量控制的2011年1月-2011年12月设为对照组,加强质量控制的2012年1月-2012年12月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血透患者环境采样细菌培养合格率。

1.2 方法

首先是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从而使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更加规范化,比如血液净化中心工作制度、复用室制度、感染管理制度(含人员管理、消毒隔离、环境管理制度)、透析液配制室制度、病历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乙肝和丙肝病毒阳性患者登记制度等,并组织医院领导、科室护士长、质控人员等相关人员成立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其次是加强感染控制,应合理设置血液净化中心的位置,注重保持科室的清洁,并详细的划分污染区、半清洁区、清洁区,并分开医护患者通道,并配备专业的空气消毒装置等,定期进行室内空气、温度、湿度的监测和控制;要求临床人员开展有创性操作的时候严格按照规范佩戴衣帽、手套;同时依据患者的不同类型进行分区管理,将患者分为隔离透析、普通、急诊,如果患者为新透析者则需在透析之前进行抽血检验,检验指标包括丙肝、乙肝、HIV、梅毒等指标检查[2];如果患者急诊者且未实施筛查则应安置在急诊透析区透析,如果患者筛查结果为阳性者安置在隔离区;在每一次透析结束的时候严格按照规范应用含氯消毒剂对透析机外部进行擦洗,详细检查透析机有无血污等污染,如果有则需要应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再次擦洗;并对室内区域进行消毒清洗,定期开窗通风;医院和科室可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教育活动,提高护理人员对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控制的认识和重视,并从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上规范日常操作,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最后是建立完善的水处理系统质量控制,每日进行巡视,检查水处理系统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后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应详细准确的记录各项压力值、纯水及废水流量、电导度等数据,并每周至少检查一次水的硬度和游离氯含量,至少每个月进行一次细菌配合,至少三個月进行一次水处理系统消毒。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观察组血透患者环境采样细菌培养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往往病情较重,且大部分患者病情具有传染性,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在诊疗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加强护理,全面从日常操作、环境管理、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加强质量控制,减少交叉感染机会,最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及临床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3-4]。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昌娥,李新华.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02:305-306.

[2]吴凤金,卓少贤,黄海燕,何碧珠,黄素俭,汤小玲.动静脉内瘘质量评价体系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2:1856-1857.

[3]高海娥,王丽萍,肖秀丽.环节质量控制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07:1787-1788+1791.

护理质量安全控制方案文档 篇9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必须有健全的护理管理组织,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有效的质控方法及具体的检查考评措施,根据《河南省医疗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与《河南省优质护理服务十化评价标准》,结合临床工作实际不断细化各项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保证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修订本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

成立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成立医院护理质量监控小组

实行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护理质量监控

二、护理质量管理目标(二级医院)1.特护、一级护理、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

3.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合格率≥100%(基础操作90分、专科操作85分合格)4.护理“三基理论”合格率100%(75分合格)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7.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8.护理工作和服务态度满意度≥95% 9.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0

三、达标措施

1.病区护理质量监控组(Ⅰ级),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原始资料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科级质控组,并制成幻灯全院汇报。科室每季度组织并进行护理质量评价总结,记录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2、科护理质量监控组(Ⅱ级),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每月有计划地或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次月3号之前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月报表报护理部,每季度做到全面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

3.护理部护理质量监控组(Ⅲ级),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每季度做到全面检查,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存在问题填写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单,及时反馈各科室,科室根据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各护理质量督导小组跟踪复查改进效果。未整改者,持续跟踪。PDCA循环,有效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升。

4.护理部带领护理总值班、科护士长、护士长每天根据护理部安排进行专项检查,以保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5.对有护理缺陷的科室根据《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质量二级分配考核方案》执行。

四、评价

1.护理部每月召开两次护士长例会。每月第一周(周四),反馈院质控组检查情况,由存在缺陷科室拿出整改措施。护理部布置安排下月质量监控重点。每月最后一周(周四)护士长例会上由各质控组人员反馈存在缺陷科室改进情况。

2.每月定期向主管院领导汇报护理工作及护理质量情况。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护理部

上一篇:王月蘅给父母的一封信下一篇:初二英语上册知识点总结:短语、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