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社会契约论心得体会

2024-10-06

读社会契约论心得体会(通用12篇)

读社会契约论心得体会 篇1

学校的作用主要是把社会规范、道德的价值观以及历代所积累下来的知识、技能传授给下一代,而教师作为学校的主要成员,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起着极大的影响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也起着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J布鲁纳曾指出:“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有谁不能想起某个特殊教师的影响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古教师就被赋予了“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而且,教师有事教育思想、社会观念和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具体贯彻者、实施者和体现者。因而,在儿童社会化,色,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要努力的。

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能够发生很大的作用。因为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并转化为主观需要,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富有鼓动性,能够激励学生进步。例如,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让学生制作地理小报,但是并不作为强制性要求,这样的分级要求之下,对于信任老师,愿意积极完成的学生而言,这是很好的表现机会,实践也证明,那些乐于配合老师的学生在学习上也更加投入、积极,并且也愿意经过老师指点之后突破自我,不断更新自己的作品。同事,在制作过程中也进一步地锻炼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是对他们的一个很好锻炼,为今后踏入社会,使用电脑或者相关操作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此外,学生还会把有威信的老师作为自己的理想榜样,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言行中加以仿效。心理学研究表明,并不是任何榜样对任何学生都起同样的作用,学习榜样的效果有赖于榜样的客观特点与学习者的主观状况。从榜样来说,其优点必须胜过学习者,使学习者明确自己是为弥补缺点而去学习的;榜样的特点突出,能引起学习者的重视;榜样的权威性,使学习者产生敬仰心情;榜样的感人力量,是学习者产生爱慕、激动的情感。在女教师甚多的环境里,一位有威信的男教师,对一些男孩子的影响力要比同时任教的女教师要大,因为对于男孩子来说有能力又有男子气概的男老师,就好似他们的目标,加之对他们的关心,很容易信任并且听从该老师的任务要求,并且在完成过程中,积极性要高的多。当然这也并非意味着一定要同性教师才有如此影响,而是有威信的老师,要比威信度不够高的教师而言,更易于掌握学生。

当然,光有威信还不够,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掌握更好的学习技能,为将来融入社会做铺垫。

[读社会心理学心得体会]

读社会契约论心得体会 篇2

公民参与的历史最早源于古希腊的城邦。城邦制度也极大地培育了公民的个人意识, 在这之上形成的民主政体为公民参与法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治环境。雅典作为希腊民主政体的代表, 为公民参与提供了许多制度保障, 如轮番而治、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等。在罗马共和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平民与贵族两大等级之间的矛盾贯穿始终, 成为这一时期罗马历史舞台上的基本特征。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不仅改善了平民的权利状况和法律地位, 而且也推动了平民积极地参与法律、参与政治活动。平民议会和保民官的创设维护了平民的权利和自由, 也为平民参与法律和其他政治活动提供了保障。

二、公民参与的法理基础———社会契约论

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为公民参与奠定了法理基础。卢梭认为,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应当是约定而非强力。他对专制政体进行了无情批判, 认为它不仅违反了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天赋权利, 而且有悖于人们结合成政治社会的初衷。他对专制权力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政府并不是从专制权力开始的, 专制权力只不过是政府腐化的结果, 是政府的终极点, 它使政府又返回到了最强者的权力上, 而最初政府的建立乃是对最强者的权力的补救办法。”

公意由于其指向公共利益而称为共同体的最高指导, 而法律则是公意的行为。卢梭认为, 意志是绝对不能由他人代表的, 法律所表达的是公意, 因而人民的立法权的行使不能由他人代表。卢梭推崇的是一种直接民主, 这种直接民主方式, 切实保障了每个人都能表达自己的意志, 确保公意能够真正代表公共利益而非少数人的私利。与直接民主相对应的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 相比之下, 间接民主方式下民众的意愿只能通过代表转达, 这必然产生一个不可克服的弊端, 那就是很多弱势群体的公民权得不到保障。由此可见, 直接民主是公民参与的最终的必然的选择。

三、公民参与是现实的需要

“对公共事务的态度, 是显示道德风尚的实际情况和政治体的好坏的一个相当可靠的标志。”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公共事务越是关心, 越能体现出这个国家的民主程度, 而且越是有利于国家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人们越是对政治漠不关心, 就愈容易使政治成为少数人玩弄权术的舞台, 最终会使政治偏离为全体成员服务的目的, 变成少数人攫取私利的工具。正如权利是每一个人的道德生存条件, 放弃权利就是道德上的自杀。放弃权利作为个人的行为是无害的, 但上升到行为的一般准则, 却意味着权利的毁灭。

公共事务是属于全体人民的事务, 人民则委托少数人来管理公共事务, 所以行政权力的受托者不是人民的主人, 而是人民任命的官吏, 只要人民愿意, 可以随时撤换他们。然而, 由于政治权力自身的弊端, 就使得很容易发生作为受托者的政府反而跃居人民之上的情况。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而这个界限就是通过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来划定的。公民参与就是对权力监督和制约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公民有序参与, 制度是保障

我国现存的保障公民参与的制度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听证制度、信访制度及人民陪审制度, 这些制度在发挥一定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弊端, 正是这些弊端的存在阻碍着公民参与的充分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虽然卢梭极力批判代表制, 认为意志是绝对不能被代表的。但是在不具备由全体人民直接参与的直接民主的实现条件的情形下, 这种代表制仍是目前最佳的选择。而当前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完善这种代表制度, 以期找到能够最大程度上代表人民意志的方式, 在完善间接民主形式的同时, 也为将来直接民主的实现培育生存的土壤。人民陪审制度是目前我国公民参与司法程序的制度化通道, 但是在司法实践中, 陪审员早已被专职化了, 仅仅是一种形式意义上的存在, 这就导致陪审制度流于形式。这样一来, 公民参与司法活动的制度化通道实质上也就被阻断了, 只好转向其他的非制度化通道, 如通过媒体、网络, 以舆论监督的方式来影响司法。然而, 这些方式只有通过进一步制度化, 才能更好地保障公民有序参与司法活动。在当前我国间接民主的架构下, 发展和完善基层自治制度成为保障公民有序参与的一个方向。基层自治制度是实现公民管理自己事物的直接方式, 能够极大地调动公民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公民有机会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 对公共事物的管理直接进行交流和沟通, 不仅能够真正展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而且能够保证公共事务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确保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此外, 发展和完善基层自治制度, 也是为最终实现直接民主形式奠定基础。

摘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致力于寻找一种切实而有效的政治治理原则, 也即是寻求一个能够把公意作为最高原则而行事的政府形式。社会契约为政治权力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合法性基础, 它的主要功能则是建立一个能够表达公意的政府。本文以《社会契约论》为思想基础, 从历史依据、理论基础、现实需要和制度保障几个方面来对公民参与理论加以研究。

关键词:公民参与,社会契约,公共事物

参考文献

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卢梭;社会契约论;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B56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29-01

制度设计是政治治理活动中一个很重要问题,一个有着良好制度的政府才会产生出良好的公民。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深深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人民,得到普遍的认同和接受,其致力于更好的建设政府,对我国当前的体制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写作背景

18世纪的法国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人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而不再枷锁之中”,卢梭意识到政府存在的缺陷,意图通过社会契约论来形成一个更好的政府,使人意识到的自己是国家的主权者,人民的主权是不可转让的,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二、主要内容

(一)第一卷 从原始社会引出社会契约。

在原始社会中,人人处于独立的状态,是自由而平等的。当个人的力量(是一定的,无法增大)无法抵抗外界的危险,则需要通过人们的联合来壮大力量共同抵抗危险,这时候人们通过公约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契约便作为特殊的公约而产生。

通过这一点,卢梭否定了强力说,因为强力不构成权利,且不是持久的。

(二)第二卷 主权和法律问题。

主权既不可分割也不可转让,而法律是公意的公开宣示。人们通过结合形成社会契约,这样每个成员便具有了双重身份:“对个人来说,他是主权的一个成员;而对主权者来说,他又是国家的一个成员。” ①卢梭将全体的意志定义为秩序,抽象为人格化的法规,通过法律来运行主权表达公意,因此法律就成了公意的公开宣示。

(三)第三卷 政府的形式问题。

政府是在属民和主权者之间的中间体。他的目的是使这两者相适应,并负责法律的执行和保障公民的社会自由和政治自由。

政府形式的形成受人口数量、国土面积和剩余财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形式有三种,即民主制政府、贵族制政府和专制政府。这里的民主制是全民的统治,贵族制是少数人的统治,而专制政府指一个人的统治。

卢梭最欣赏的是贵族政府,国土面积不大不小,且剩余财富适中。

(四)第四卷 从罗马政府和宗教论国家良好体制建设。

罗马政府是历史上存在过的最好的政府。

在投票制度上,假定公意的一切特征始终是存在多数之中的,卢梭指出不同性质的事项需要不同的投票计算方法来决定投票结果。若是重大的事项就需要票数接近全体一致;而事情需要迅速解决,则规定的票数之差就要尽量缩小;若是必须立刻作出决定的讨论,甚至只需超过一票即可。

在选举制度上有选定和抽签两种方法。在卢梭看来选定是相当适宜于贵族制,而抽签适宜民主制国家。若是投票选举和抽签两个办法都用的话,则投票选举适宜用于挑选有专门才能才可担任职务的人,比如说指挥官;而只需要头脑健全并怀有公正之心的人就可担任的职务可以通过抽签来确定人选。

其他的一些制度。风尚舆论是活的法律应当注重对风尚和舆论的引领;保民官制度是法律和立法的保护者,是行政权力的调节者,保持政府和人民的平衡;另外在国家存亡难定的时候,可以设立独裁者,独裁者可以做除立法以外的其他事情,但独裁者只是临时机构,设置的时间不宜过长。

宗教是早期各国建立的基础,有着和政治统一或分离的事实。卢梭指出,宗教和法律都是神圣的,它们都引领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宗教不仅能够而且应当做为一个合法的部分纳入政治共同体。

三、心得体会

通过阅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我明白贵族制政府它不单单只是世袭它还可以是选举的,选举的贵族制政府是接近民主的政府,因为真正完全民主的政府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主权者所应当享有的主权,政府只是进行主权行为的机构,它的权利是来源与人民的等等。

尤其是法律的制定,法律的目的总是向着自由和平等的,因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结果,因而是维护共同利益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因而它的语言应当是通俗易懂的。

(一)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在历史上和今天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首先因为它肯定了人作为自己应当享有的权利与自由,使人类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保护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社会契约中的公意即是法律,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法律的控制之下,人民才是真正的主权者,政府只不过是传达公意进行主权行为的人,政府的成员和行为是不应该过多的,过多了反倒会减损它的力量。并且立法是尤其重要的一项权利,立法权是万万不可和行政权一起交到少数的几个人手中的,它们应该分开,以免个人利益使他们从中耍花招,这样人们的自由才是可以的到保障的。

在国家政治体制的建设中,采用投票选举还是使用抽签要根据事情的性质来区别对待这也是很有道理的。另外,宗教的神圣性若是能够与法律的社会性相结合融入到国家的体制建设中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二)存在的不足。

卢梭曾指出一旦有了代表,人民便没有自由可言了。然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是为保障人民的自由而设立的,其宗旨就是为所代表的人民利益发声。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国情下,全面直选没有可操作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对选民负责的机制是可以很好地维护人民的意愿体现公意。当然制度的实施是一定需要配套的监督制约机制来保证实施的。

社会契约论假定人人都是善良的,可以得出公意。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这种多数人投票体现的公意往往是会出错的,有可能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注释:

①卢梭著李平沤译《社会契约论》第21页。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014.9重印).

[2]李一晓.卢梭《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J].理论前沿,2014,(9).

[3][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M].黄晓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4]郁建兴.黑格尔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9(5).

[5]黄晓明.论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法律思想[D].安徽大学,2007.

读社会契约论心得体会 篇4

一是要广泛宣传,形成共识,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全力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中,努力形成学科学,用科学,靠科学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中华美德,鼓舞人心,民族士气,使荣辱观深入人心。

二是要大力培养优秀人才。国家兴亡,人才为本,要重点培养人才,优化环境,不拘一格,选育人才,真正使全社会形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社会。

读农村社会学有感 篇5

摘 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8亿多人是农民,从某些方面来讲,农民富则中国富,农民强则中国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着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十分迫切和重要。但现今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现象,本文着重针对农民工在城市遭受到的各种不平等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字:农村社会学 农民工 农民工教育不平等现象 大学生转户问题

我最近读的书是由陆相欣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农村社会学》一书。最初这本书吸引我的是它的书名,“农村社会学”一方面是研究农村社会的,我觉得这方面的内容比较贴近我的生活,所以会写得更真实,另一方面是社会学,这又与我的专业相关联,所以我选择了这本书。

首先,大致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这本书共分为13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讲农村社会学的含义和研究对象、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第二章主要研究农民、农业、农村的内容;第三章是研究村民自治的内容,主要包含村民自治的含义、村民自治的历史演进和意义、村民自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四章研究农村社区,包含有农村社区的涵义、农村社区的特点和功能、农村社区的发展;第五章研究农民工问题,包括含义、贡献与现阶段的尴尬境遇及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第六章研究农村宗教,包括农村宗教的含义,发展及影响,农村宗教的未来及对策选择;第七章研究农村工业化,主要内容有农村工业化概述,中国农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模式及农村工业化发展趋势;第八章研究农村城镇化问题,包括其涵义,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及对策;第九章研究农村贫困问题及政府的扶贫措施;第十章探讨农村文化和教育问题,包括农村教育的历史、现状,及新思路;第十一章探讨农村婚姻和家庭问题;第十二章探讨农村社区保障问题,着重讲的是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第十三章研究农村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书中讲到“农村社会学的涵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标准,袁亚愚在其《乡村社会学》一书中称“乡村社会学是以整个乡村社会及城乡关系为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他除了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整个农村社会”之外,还特 别强调了“城乡关系”。这是结合我国社会当前急剧的社会变迁情况而提出的新的看法。因此,农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从农村社会的整体出发,通过农村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以综合的观点研究农村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读完整本书,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五章农民工问题。农民工是指没有城市户口,而在城市就业和工作的,以农村户籍为标识的农村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一个群体,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在原有的社会结构框架内迅速分化的农村阶层,体现了浓重的职业流动与身份制并存下的农村社会分化的特点。农民工可以慨括为身份上属于农民,而职业上属于工人,他们是在城市工作的劳动者。他们不同于农民的是其所从事的职业,不同于工人的是其所属的身份。农民工是没有城市户口和城市身份的准市民。他们不同于市民的不仅表现在没有城市户口,而且还表现在农民工无法享受依附于城市户口上的各种市民待遇,无法完全地融入城市社会。

农民工群体总体上是一个处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边缘群体,由于缺乏合法的制度认同和不被主流文化所接纳,所以在社会规范不健全、阶层流动受阻和社会歧视性政策等存在的情况下,极易出现游民化,甚至会产生农民工犯罪。在有些省份,农民工的犯罪率还很高,这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造成农民工犯罪率高的原因有:①城乡二元结构的外在强制力与农民转换身份角色的强烈愿望间的矛盾,诱发了部分人物质欲念的迅速膨胀;②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导致部分人心态失衡;③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冲突,导致部分人行为失范;④平等意识的产生与相对剥夺感的刺激间的矛盾,引发部分人产生不满和抵抗情绪;⑤主体的低素质与高欲求之间的矛盾,导致部分人手段与目标分离,引发“手段失范型”的越轨犯罪。

书中讲到:现阶段,农民工虽然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仍处于较为窘迫和尴尬的境遇,农民工常常受到不平等待遇,主要表现在:1.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受到种种限制;2.农民工的职业苦、脏、累、险,工资待遇、社会声望低下;3.劳动合同少,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4.户籍制度歧视严重,农民工一度成为收容遣送的受害者;5.居住状况差,文化娱乐生活单调;6.子女教育不平等。

具体谈谈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平等问题,正如《农村社会学》一书在第147页写到:“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贯彻的是适龄儿童在户口所在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就近入学原则。大量农民工跨区域流入城市务工经商,虽然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户口却没有随其他人员的流动而相应得到转移,致使那些随父母迁居城市而户口依然留在农村的学龄儿童,在接受义务教育时,面临户口所在的流出地政府和人口所在的流入地政府都难以解决的尴尬境遇,承受着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不平等待遇。”

对于子女教育不平等我最有感触,因为我的父母就是农民工,从我三岁起他们就开始在城市自主创业,经商。为了更好的照顾我,让我接受好的教育,也把我接到了城市。所以我从小接受的就是城市教育。从上幼儿园到学前班、直到小学毕业我都遭到不平等待遇,这个不平等待遇主要表现在学费上。我们那里俗称“收高价”。我每一学年都被“收高价”。

写这个读后感时,我还打电话问我妈妈一些有关“收高价”的情况,她告诉我,“由于我没有城镇户口,学费比城里的孩子贵很多,到第五、六年级时还高出800多”,尽管这个事实我从小就知道,但直到现在我听后仍不是滋味。这种收高价的现象在我上初中和高中时有所好转,因为我读的是我们县最好的中学,学生不管是农村户口还是城镇户口,只要收一笔数额巨大的择校费就可以就读了,择校费是3年共6000元。高中入学是按中考成绩来定的,只要考上了就只收取基本的学费和学杂费,如果没考上则要收很高的择校费。我初中和高中都是读的县城最好的学校,我猜想会有政府补贴吧,其他学校在中学阶段按没按户口所在地向学生收取不同的费用,这个我不知道。

我爸爸是一位极其普通的中国农民,对儿女的期望极大,在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资毫不吝啬,所以他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从小就让我接受最好的教育,没让我输在起跑线上,这点我特别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是最伟大的,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决不让自己的孩子在教育上吃亏。我长大后,曾经问过爸爸:“为什么家里条件不好也要把我送到好学校读书?”爸爸告诉我:“好学校有好的教育条件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还有更多展示学生才能的机会。即使在好学校成绩不拔尖,但起码在好的学校读过书,见过大场面,这些学生起码在和别人谈话时,发言时,至少不会紧张、怯场。”爸爸这简单朴实的话深深打动了我,从他身上我也看到 3 了许许多多中国农民工望子女成才的心,可奈何他们自身和其子女却还要受到种种不平等待遇。

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上的不平等所表现出的其他方面,比如子女受老师、同学的歧视等,由于我从小成绩比较好,人缘也好,好胜心强,所以这些不平等我没有感受到。虽然那时我家的条件不是很好,但在自己的努力和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下,我幸福、快乐地长大了,身体和心灵都很健康。

我认为适龄的孩子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我国法律也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保证其受教育的权利。而且义务教育有其自己的特征,其中一条是:免费性。即国家要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除其全部或大部分的费用。现阶段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只收取一定数额的杂费。

还有按照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原则,既然义务教育的费用由地方财政负责,地方财政大部分是公民上缴的税收,在税收方面,无论户口是否在本地,其标准是统一的。也就是说,无论是本地公民还是外地公民,都按照统一的标准缴纳相关的税收,那么在公民享受权利时,就不应该有所区别;既然农民工在流入地务工经商成为当地的纳税人,那么,他们的子女就应该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当地政府就有义务给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学习的机会。

现在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民和政府法制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出台的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都得到了有力地贯彻和实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不平等现象有了很大的转变,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不论是农村户口还是城镇户口,都免除其全部或大部分的费用,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只收取一定数额的杂费,优秀学生还有补贴,我的弟弟就享受到了国家的好政策,从而给我的父母减轻了一些负担。

这本书没有详细、深入地涉及农村的户籍制度改革问题,但我认为作为户籍仍是农村的重庆籍大学生,户籍制度改革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

从网上查资料和自己的所闻我知道: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缩小城乡差异、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的需要;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率先突破的需要;是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的需要;是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体制的需要。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促 4 进城市人口集聚,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利,实现同工同权;有利于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城乡人才流动,盘活城乡资源;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

但现在大规模的强制在渝农村学生转户口,已经戳破了其大肆宣称的“自愿”原则。比如上学年学校就强制要求我们转户,我完全不知道现阶段户籍制度转换对我有啥好处,但学校就以奖学金、助学金、毕业证书、入党等来要挟我们,更无耻的是拿取消助学金相威胁,助学金到底是拿来补助贫困生的还是拿来当威胁的资本的!在学校强大的施压下,很多同学不情愿的转了,当然也包括我。

至今我还想不明白,我现在还在读书,没有工作和赚钱的能力,在城市买不起房子,学校为啥要强制转户呢,在城市连一个安居的地方都没有,那我的户口将落户在哪里呢?强制要求大学生转户会不会让大学生流离失所,在城市出现“贫民窟”呢,为啥政府不能等到我们这些大学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在城市有了属于自己的稳定的工作和住所后再来转户呢,政府在急什么啊?还有转户真的有那么好吗,如果真的有那么好,不等政府强制要求转时,学生就会积极的转啦,可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也许是我的见闻有限,在我的交友范围内,大多数同学都是反对转户的,我觉得现阶段政府不应该一味地强制要求学生转户,而应该加大对学生关于转户政策的讲解,咨询力度,转户也不应该强制性,应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意愿。

虽然,国家强调转户有许多利国利民的好处,比如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真正实现“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但我个人却认为,户口转了,大批农民在城市还不是照样没得住房,与其弄许多无谓的事,倒不如把钱拿来建设新农村,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直接性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不是把大批农民赶离他们的土地。

对强制要求大学生转户我持保留态度,或许是自己目前对国家形势和政策的理解不到位,造成我认识上的偏差,但转户关系到我的切身利益,我会继续关注的,希望随着自己知识面的不断扩大,对大学生被强制转户的认识也能不断深入,不要误解、歪曲了国家的一片好心。但现阶段我依然认为,政府和学校强制要求在校大学生转户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

说实话,对于未来我还没有规划那么多,现阶段我只是希望,自己能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业,考试不挂科,能顺利毕业,拿到学位证书,然后找到一份自己喜欢并能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生活条件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陆相欣.农村社会学.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办公室.重庆市户籍改革100问.2010.07

姓名:陈 云 凤

班级:社 工(2)班

读《社会心理学》有感1000字 篇6

风管四室 陈佳钰

在美国,如果一本心理学教科书能够再版3次以上的话,这本书就堪称经典教材了,而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在过去的20年中连续再版了8次。我买这本书已经有好一段时间了,一直到最近才认真看,但一看了,就非常喜欢了。

虽然书本身的字体比较小,但书的内容的确很实在,很切合自身感觉。每每在读,就会切合自身情况,就发现书里说的跟自身感受的如出一辙,心中不由佩服。我不由得更相信书里的内容,如果里面写到的,我还没经历过,那总有一天我会经历的。现在就是预习,先由心感受,再由身感受。

中国人写的心理学书,一般都是理论型的,而且章序十分老套,而这本书是国外人写的,写作风格与中国人习惯的方式不一样,看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同时,带着思考的习惯去阅读,更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里面有一个观点,不仅仅是态度决定行为,行为也会决定态度。也许你会感到莫名其妙,其实仔细想想就会想通。人的行为往往根据自身利益出发。一个不符合自己惯常准则但于己有利的事儿,由于做此事能获大利,所以还违背自己的“准则”做了。做了后,很明显你会受自己良心的折磨或者感到心理不平衡,因为这样的行为与你往常的原则不一样。这个时候,心理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为了保持心理平衡,内在就会告诉你,改变你对此事的态度,一切就顺理成章了。于是为了保持内在与外在的自我同一性,你的态度改变了,变得符合你的行为,于是内心得到了平衡。

我原来是一个有拖延症的人,做什么事总是要拖到最后,但是工作之后,我觉得这样不行,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有时还会错过最佳时间。如果当时该做而没有做的工作拖到后面,幸运的话赶在截止日之前做完就好,如果中间出了什么岔子,或是最后有什么其他事情,或是无法一次性做好,都会造成重大的失误。所以,这样的习惯不能继续保留在工作中,于是,我尝试在做我短时间不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先不想,做了再说。事实证明是很有效的,举个例子,以前吃完饭的碗总是不想洗,给自己想很多理由和借口拖着过会儿再洗,最后呢是又痛苦又要洗,但是我决定用我的行为来改变我的态度,现在一吃完饭,什么也不想先把碗洗了,没有思考洗不洗的过程,慢慢习惯了这种方式,这就是从小事做起,用行为改变态度。应用到工作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规定了今天要完成的任务,要学习的东西,一定要立即完成,这样才不会把所有事堆在一起,既加重了自己的负担,也不能做到高效。

读社会契约论心得体会 篇7

俞可平在其评作中毫不吝啬地给予此书极高评价:“1993年发表了一本轰动整个西方政治学界的著作,书名是《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学者对此书的评论更加风起云涌,其评价之高令人咋舌。仅举以下两例即可见其一斑。戴维·基尔普说,将任何肉麻的吹捧之词加于其上也不过分,这本书简直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论美国的民主》。《经济学家》杂志则认为,这是一本可以与托克维尔、帕雷托和韦伯的著作相提并论的社会科学巨著,政治家和政治科学家有可能将因此不得不重新思考亚洲、拉丁美洲和东欧的民主前景。”

一、本书的理论构架

本书共分六章。从六章的框架来看,作者的逻辑思路非常清楚:第一章是对制度绩效方法的提出,实际上是要解决在政治学上具有普遍意义的一个问题:民主政治如何得以实现?

帕特南的实证设计是通过一个较长时期对一个特定国度———意大利的跟踪研究,从其开始的地方政治制度的改革实验入手,展开经验和实证研究,达到他的设计目的:回答完全是高度理论性的上述问题。第二章是纵向的实证资料收集和描述20年间意大利各地方政府新的政府制度的设立和发展过程,提出一系列具体问题。第三章是很体现作者功力的地方,在研究中,并不单纯地对客观现象进行描述和归纳总结,关键是在种种繁杂的事物和现象中寻找到你所需要的证据,帕特南在这一章中以非常老道的政治科学家的实力运用精心设计的12个指标对新的制度绩效进行了评估,让人信服的是每个设计问题本身和调查者想要了解的对象的真实思想和感受的联系是很切合的,其问卷设计是非常客观并具有说服力的,避免了通常调查中容易遇到的主观随意性。第四章作者的目标是解释制度绩效为什么存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什么原因导致了同一制度设计在不同地区所得到的制度绩效却不同。实际上这个问题也讨论到了经济发展与制度绩效的相互关系,他们发现,制度绩效好坏并不是和经济发展程度一定呈正相关关系,却与公民生活的特性即大量社团组织的存在之间存在非常大的正相关关系。继而,作者在第五章分析了意大利1 000年左右的政治制度变迁史,讨论了政治制度的历史传统影响力。为什么历史传统会如此稳定持久地存在着呢,这个问题就在第六章进行探讨了:如果人是理性的,他们为什么能容许像“囚徒的困境”这样和中最终对集体谁都不利的结果出现呢?作者认为,在历史上,至少存在着两种广泛的社会均衡,所有面临集体行动问题的社会都会朝其中一方面发展,要以是社会资本以良性的循环———信任、规范和合作网络的方式出现,要么是恶性的循环———依附、剥削的方式出现。一旦身处其中,理性的行为者就会选择按规则办事。社会选择哪一种稳定的均衡,将由历史决定。

二、本书的特点

1. 研究方式的实证性和经验性

在前面我们提到,帕特南写作这本书时一个突出的写作特点就是,逻辑构架非常明晰,这个得益于他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是符合政治科学的实证要求的。他完全基于对意大利地方政府20年期间的政治行为和制度考量,用大量的实证调查问卷和个案研究数据,同时,也运用了体现作者研究功底的定性分析,非常令人信服地得到了关于民主政治的理论意义和价值体现。这让笔者改变了对政治科学过于拘泥于行为表象的错误印象,读这本书的感觉就是,我们在讨论比如政治生活这样完全属于人类理性思维范畴内的问题时,都可以做到像做科学实验那样的严谨,尽量避免调查者本身的认识所带来的理解偏差和认识偏见,尽量让结论像数理公式那样必然确定。

2. 作者的新制度主义立场

制度分析曾经是传统政治的主要研究工具,但历史上的制度主义者强调政府和政治运动的连续性和制度发展的时序和前因后果。与此不同的是,新制度学派运用了博弈论、理性选择和模型化技术的工具,将制度当作是一种扩展了形式的游戏,在这种游戏中,行为者的行为受游戏规则的约束。新制度主义者之间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在以下两个根本性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第一,制度影响政治。构成制度的那些程序的规则和标准制约人们的政治行为,从而影响政治后果。不能简单地将政治后果归结为撞球般的个人互动,也不能归结为各种广泛的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制度影响结果,因为它们影响行为者的认同、权力和策略。第二,制度由历史形成。无论其他因素怎样影响其形式,制度都有其自己的惯性和“强大的内力”。它们体现为历史的轨迹和转折点。历史事件的发生源于其“路径依赖”的特性:先前产生的东西(哪怕它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偶然发生的),决定随后产生的东西。个人可以选择其制度,但不能选择产生这些制度的环境,他们的选择反过来又影响其后人的选择规则。

按照作者们自己的解释,他们对意大利地区实验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上述立论提供经验的证明。首先,他们将制度当作自变量,从经验上探索制度变迁是如何影响政治行为者的认同、权力和策略的。随后,他们又把制度当作因变量,探索制度行为是怎样为历史所决定的。但是,在这两个步骤之外,他们还加上了为近来的制度研究所忽视的第三个步骤。即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假定:制度的实际行为受它活动于其内的社会关系的影响。

作者在本书中采用了多数人对“制度绩效”的定义,即把政治制度看作是“游戏规则”,是控制集体决策的程序。但他们认为,流行的政治制度概念对于政治制度分析而言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帕特南特别强调,制度是达到目的的工具,而不仅仅是达到同意的工具。所以他们在这一研究中,将制度绩效概念建立在一个非常简单的治理模型之上:社会需求——政治互动———政府———政策选择———政策实施。

对制度绩效的动力的理解是比较政治科学长期以来的兴趣。至今已经出现了三种解释模式。第一种模式强调制度设计;第二种强调影响制度绩效的社会经济因素;第三种强调影响制度绩效的社会文化因素。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出,本书作者实际上将这三种新制度学派中的不同解释模式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而将新制度学派的解释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的地步。

三、本书的亮点:公民的传统文化是如何影响到政治的

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提到本书的第六章:社会资本与制度成功。在这一章中,帕特南的理论创新在于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一崭新概念。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某种特征,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通过产生合作行动从而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与传统资本不同,社会资本的一个典型特征,在于它是一种普通的公共资源,而传统资本通常是一种私人资源。民主政治应当是一种公共利益,所谓公共利益即是一种兼容的利益,即增加新的受益者并不会减少原有受益者的利益,当然,公共利益还有另外一个特性,即相关性: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不仅是我一个人受到损害,而是同一社群的所有其他人也受到损害。作者在这章讨论的问题核心在于如何来理解人们在理性中,选择一种公共行为或集体行为中的利益损害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囚徒困境”行为。帕特南在本书中,也试图为如何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找到一条捷径,他提供给我们的这条捷径就是“大力发展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本质要素是集体行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其实质性功用是它有助于形成自发的合作。

回到本书写作的起始,作者在考察过程中观察到的意大利南北地区在制度绩效上所表现出来的显著不同,诸如城市公共设施、农业、住房和健康服务等领域的有效性,其原因不在于人们简单想象的经济发展程度,而决定这种区别的是南北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通过第五章对历史的回顾,帕特南发现,制度绩效高的北方各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实行的是城市共和制,而绩效低的南方是君主专制;“在北方,人民是公民;在南方,他们是臣民”。12至16世纪意大利北部实行共和制的城市,大众参与公共政策的程度,在中世纪是独一无二的,是“封建沙漠中的绿洲”。这些城市共和国的行政领导是依据一定程序由选举产生的,他们承认自己的管理或统治有着合法的界限。至1250年,在这些主要城市的宪法中,人民即主要是同业公会会员已经取得了统治性的地位。北方人尽管有强烈的宗教感情,但教会只是诸多公共机构之一。在这种公民社会和公共精神环境中,重大的社会、政治甚至宗教上的忠诚和联合都是横向的,民风也以信任和互助为主。而在南方,包括等级制度、庇护附庸制度等形成的社会秩序都是垂直的,缺乏北方民众建立在基本平等和团结基础上的横向组织。由于在南方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实际是异族王朝,这加剧了统治者与臣民之间的猜疑,并且为了维护垂直的统治和剥削关系,摧毁了横向的社会组织纽带。至14世纪初,南北两种政治体制的特征已发展得相当充分。政体和文化传统不是凭空出现的,南北地区的经济基础有很大不同。北方城市国家依赖商贸和金融业,而南方则以农业为基础,前者需要更多的社会信用和相互信任,以保障合同和法律的有效性。

帕特南借用“社会资本”概念具体说明了南北文化差异,一个社会的成员之间是互相信赖的,就会促进自发的合作。在信任基础上的普遍互惠,不是“我将为你做这件事,因为你比我强大”,也不是“如果你现在为我做那件事,我现在就为你做这件事”,而是“我现在就为你做这件事,因为我知道,你将来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为我做件别的什么事”。社会资本包括制度性因素如法制,但大多数社会资本形式如信任,是“道德资源”。帕特南甚至认为:“公民共同体合作的社会契约基础,不是法律的,而是道德的”。

在1870年国家统一时,北方的农业生产率略高于南方大约15%~20%,由于此后北方的工业化和都市化步伐快一些,至1911年,北方的收入已比南方高出50%,经济差异急剧扩大。1980年代中期,北方人均收入比南方高出80%。就是今天,人们仍旧能感觉到这种差异。

南方的不幸并非止于经济落后,互不信任的文化传统,还是导致有组织犯罪的重要原因。在国家或政府缺乏效率,不能公正地执法和履行合同的条件下,黑手党就会作为现代庇护制度发挥作用。横向的互不信任和垂直的压迫剥削和依附关系,是黑手党产生的历史和文化基础。

帕特南的公民传统论的确有助于解释,在相同的国际背景下,为什么意大利北方比南方做得更好。他意味深长地指出:意大利南方“永远欺骗”、“永不合作”的社会模式,可能就是世界大部分缺乏或没有社会资本地区的未来命运。“对于政治稳定、政府效率甚至是经济进步,社会资本或许甚至比物质和人力资本更为重要”。

意大利的经验教训无疑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因为现实中,伊拉克战争后重建的伊拉克社会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国内有学者就提出,庇护—附庸型的垂直生产关系导致伊拉克政治的集权政治和威权心态。庇护—附庸(patron-client)型的垂直生产关系是传统社会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生产关系,人们相互间的关系就像马克思形容的马铃薯一样,它们虽然装在一个袋子里,却彼此隔绝。这种相对落后的生产关系,决定了其资源分配方式也是落后的。在这种生产关系下,相对弱小的个人和团体将自身安全和其他基本需求依附于更富有、更强大的保护人。对身处其中的普通民众而言,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庇护者(国家、宗主、地主、部落首领等)的垂直联系远比相互间的横向联合更重要。帕特南指出:附庸关系是“社会缺乏有机联系的产物,它往往维持了社会的分裂和无组织状态”。它铸就的是一种金字塔型的政治结构和威权主义的政治文化,这一结果更易诱发个人专制和集权统治,不利于现代民主的开展。

帕特南的研究充分显示:公共意识和公民文化是何等的重要,而它们的历史变化又是何等的缓慢和艰难。所以,读完这本书,笔者就更能够理解这样一句话了:“政治家和政治科学家有可能将因此不得不重新思考亚洲、拉丁美洲和东欧的民主前景。”

摘要:帕特南所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公民传统》一书对民主政治的实现与每一个地区公民的文化传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社会资本的存在与利用如何能够帮助民主的实现等问题有着精辟论述, 此书的理论框架是严谨的, 其显著特点是论证方式的实证性和经验性, 以其新制度主义的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了“社会资本”概念以及公民文化传统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必然关系。

关键词:民主实现,公民,文化传统,社会资本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社会资本与草根民主——罗伯特.帕特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J].经济社会制度比较, 2003, (2) .

[2]R.D.帕特南, 等.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公民传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195-200.

读社会契约论心得体会 篇8

可能许多人仗着自己力气大、有钱,去欺负一些无法还击的人或动物。如果这些人继续这样下去,就会变得有暴力倾向,养成欺负弱小者的恶习,进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个人儿时的言行往往会影响到他的一生。人犯错,往往是从不起眼的小事开始的,这些小错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就会变成大错。因此,我们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爱心首先表现在尊重他人上,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里的花;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爱心的另一个表现是宽容,宽容是理解的深入,是和睦共处的基础。如果你想让世界充满爱,你就必须学会尊重和宽容他人,不欺负弱小者,不瞧不起他人,心中永远装着别人,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你一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我们要把自己内心的爱传递给他人,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爱的存在和爱的温暖。

读《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感 篇9

你看!如果小时候尊敬父母、体贴长辈你将来会是一个孝子;如果你把爱国爱民看得比什么都重要,那你将来会博得后代的敬仰和佩服。而如果你自私自利,什么事都一心想着自己,宁可为了自己的利益,全然不顾别人的痛苦,那么你会遭到别人的厌恶。

看了这本书,我决定,为了自己长大不变成一个不忠不孝不义的人,我要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首先从自己家开始。在家里,要体贴父母,在他们生病时照顾他们;还要尽自己的能力做一些家务。在学校里,要尊敬老师;与同学互相帮助,建立友谊。在社会上要爱国爱民,绝对不可以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也不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的痛苦;要出处处想别人,处处为别人。以上几点是我们要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希望我说到做到。改正自己娇气,固执,自私自利等的坏毛病;取而代之的是尊敬师长,帮助同学,体贴父母,一心想别人一心为别人,先人后己的优点。做一个人见人爱的金思倩,一个全新的金思倩!

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感 篇10

中小企业局潘胜利

胡锦涛书记强调“八荣八耻”是对中华民族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价值观的高度概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真谛,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反映了百姓的呼声,“八荣八耻”在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划出了泾渭分明的界线。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

读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受启迪,我觉得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一个人就是一个标杆,一个人就是一面旗帜,落实“八荣八耻”必须从我做起。从我做起,必须理解“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廉耻一直被作为立身的精神尺度和标志。可时下一些人不敢从我做起,不想从我做起,或不肯从我做起,知荣却不去行,知耻却偏去为。

读《诗艺》的体会 篇11

关键词:现实价值;内容核心;市场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2-0016-02

以文学理论的标准,纵观《诗艺》,主要谈了三点:贴近自然、尊重受众、合乎情理。

罗马人奢靡的生活习性影响到了文风,罗马文学变得花哨、怪异,这与当时社会的主流审美原则和价值取向是不符的。《诗艺》这样写道,“画家和诗人一向有大胆创造的权利。不错,我知道,我们诗人要求有这种权利,同时也给予别人这种权利。但是不能因此就允许把野性和驯服的结合起来,把蟒蛇和飞鸟,羊羔和猛虎结合起来”。这种现象表明罗马文学抛弃了希腊文学的沉稳、厚重,转而追求一些表面化的、看似有视觉冲击力的东西。这显然是文学的倒退。作为罗马文化事业的负责人之一,贺拉斯自然有责任和义务对此进行纠正。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样管得太宽,严重限制了文学创造。实则不然。创新的关键是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下稳步的发展,盲目求新求异会扰乱现有的文学秩序。

贺拉斯对于帝国统治的中坚力量——罗马上层贵族,指出了他们审美品位要高雅。《诗艺》有这样的句子,“我认为,把山林中的法乌尼搬上舞台时必须注意不可把他们写成是出生在三岔路口,或者简直像是出生在城市之中,或写得像纨绔少年不时咏唱着款软的诗歌,或满口淫词秽语聒噪不休。这些虽然引起买烤豆子,烤栗子吃的人的赞许,确使骑士们、长者们、贵人们、富人们反感。”。这些话表明看来是对戏剧诗人的告诫,实际上是对罗马贵族的旁敲侧击。武能屈人,文能服人。罗马贵族拥有强大的暴力机关,建立了严密的法律体系,但依靠镇压维系的统治,社会矛盾难以调和。罗马人相对于蛮族最大的优势不是军队,而是文化。然而,罗马在文学方面建树不多,要想维持优势,读圣贤书是一条现成的道路。

罗马自命为希腊文化的继承者,又是众多希腊化国家的领导者。强调文化的同一性,增强文化认同感对于维护政权和保持社会稳定是必要的。说到阿喀琉斯,我们会想到他的勇武;说到奥德修斯,我们会想到他的智谋;说到阿佛洛狄忒,我们会想到她的美丽。这些都是希腊文化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文化的内核是不需要创新的,这样的创新带来的文化不确定性是难以承受的。通读《诗艺》,可以发现贺拉斯对于文化稳定的维护,他所表述的核心概念就是如何让文学回归正轨。

此外,《诗艺》中针对戏剧创作、演出问题做了详尽到精确的论述,实际上这是贺拉斯提出的标准化,标准化又是市场化的前提。戏剧自希腊以来在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大体分为悲剧和喜剧。悲剧的题材是严肃崇高的,其主角大多为诸神和英雄,演员主要由贵族担当。相比而言,喜剧的地位较低,主要由奴隶和外国人进行演出。除了演员,构成完整演出的还有歌队。戏剧演出产生的费用主要由贵族承担,这些费用有相当一部分用在了歌队上。这就有了业余演员和职业歌队的区分,尽管他们都属于演员。罗马此时的文化产业已经萌芽,贺拉斯的著作也被当作产品出售,如《诗艺》提到,“这样的作品才能使索修斯兄弟赚钱”,索修斯就是当时的著名书商。市场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贺拉斯重视顾客需求,“请你倾听一下我和跟我在一起的观众要求的是什么”——《诗艺》。罗马的观众和希腊的观众相比有了两个变化:人更多;素质参差不齐,“观众中夹杂着一些没有教养的人,一些刚刚劳动完毕的肮脏的庄稼汉,和城里人和贵族们夹杂在一起——他们又懂得什么呢?”;“因为当时的观众还不似今日拥挤,那是聚集的人群确是屈指可数的,而且他们都是清醒、纯洁、有廉耻的人”——《诗艺》。创新是一种欲望,肯定有罗马人希望看到有别于以往的诗歌和戲剧。但是罗马的现实不允许,大量增长的城市人口和滞后的教育使罗马本就不高的人口平均素质降低,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必须参照观众接受度的平均线。超过平均线不行,低于平均线更不行,“本来是肃穆的竖琴有了歌声的陪伴;过分热衷于雄辩,使语言变得怪诞,而雄辩的语言又充满了‘智慧’和‘有用之物’,并能‘昭示未来’,简直和阿波罗神庙里的神签一样令人费解”;“我认为,把山林中的法乌尼搬上舞台时必须注意不可把他们写成是出生在三岔路口,或者简直像是出生在城市之中,或写得像纨绔少年不时咏唱着款软的诗歌,或满口淫词秽语聒噪不休。这些虽然引起买烤豆子,烤栗子吃的人的赞许,却使骑士们、长者们、贵人们、富人们反感”——《诗艺》。重视市场固然没错,迎合市场甚至向市场献媚就不值得提倡。罗马的戏剧最大的问题还不是众多学者所指责的缺乏创新,而是没底线的修改。贺拉斯由此提出了创作和演出的标准,这对于规范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有序发展是有好处的。除了创作者,演员和观众,构成市场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演出场地。希腊剧场依山而建,是开放式建筑;罗马剧场由于建筑学的发展,建筑选址已经由山区转移到城市。公元前330年左右,人们就已经能建造圆形剧场。圆形剧场的建造标志着戏剧演出开始由室外转移到市内,有开放转向封闭,由政府补贴转向有偿服务。罗马剧场底层的券洞都是出入口,券洞有编号,便于观众找到自己的席位。这些都标志罗马时代的演出运作和现在并无大异。“最好分五幕, 不多也不少。不要随便把神请下来,除非遇到难解难分的关头非请神来解救不可。也不要企图让第四个演员说话”——《诗艺》。对于这段话的解读如果以文学理论判断确实有“创作方法的类型化”的嫌疑,不过,结合剧场情况就可以看出其合理性。罗马剧场由于几乎不再像希腊一样举行公民大会,因而规模普遍小于希腊剧场,剧场的功能也更加纯粹。在一个小型剧场中,要达到最佳的视觉和听觉体验,演出应当精细化。原先过于宏大的神的题材就不如英雄题材或是平民题材有表现力。演员的表演应当是细致入微的,大段的演说并不能讨好,肢体语言的重要性被突出。五幕是一个数量标准,少了不尽兴,多了显得冗长,这跟现代的演出或电影一般时长90到120分钟是一个道理,为的是能在一个观众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段内充分展示故事的精华。这些是贺拉斯朴素的市场化意识的体现。

作者简介:

读社会契约论心得体会 篇12

党的群众路线是,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笔者也有幸亲身报社记者的“走转改”报道过程, 在阅读《传播与社会影响》时, 对党的群众路线在新媒体视角下的发展有所启发。

《传播与社会影响》选集是将19世纪西方社会的知名学者——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的思想精髓尽情展现, 书中前言讲道:“它涵盖了塔尔德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统计学、新闻和传播学各方面的成就, 撷取了他丰厚的传统学养之精华和前沿探索之精粹。”由于笔者从事新闻工作多年, 并对新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探寻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固然成为笔者阅读此书的要义之一。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提出了社会模拟论学说, 他认为, “群众是基本上靠实在的接触而产生的多种心理联系的集合, 是最古老的社会群体。”

如今的社会真正经历一场轰轰烈烈地信息革命,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很容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因此, 群众这个古老的概念在经过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洗礼后, 正逐渐发生质的变化。互联网能把群众的每一分子“通过一连串的判断和观点联系在一起”。公众从群众的概念中日渐清晰起来。塔尔德提出, “公众是一个纯精神的集体, 由身体分离且分散的个体组成。公众是群众的外延。”

“公众”在塔尔德看来是一个纯精神的集体, 由身体分离且分散的个体组成, 其结合完全是精神的“扭结”。塔尔德时代的公众是报纸作为媒介和纽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介质被人民群众广为使用。现今的公众是通过互联网的应用, 如微博、微信、QQ等结合在一起的松散的“扭结”。

“公众最重要的特征是造就舆论”。塔尔德认为, “舆论与公众的关系好比是灵魂对身体的关系。舆论是一种评论, 是短暂的、或多或少合乎逻辑的成串的判断。对当前问题做出回应, 在同一时期里被同一个国家、同一个社会里的人多次重复的判断, 就是舆论。”在3G、4G等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 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 网民作为个人的意见很快可以融合为地区的舆论, 地区的舆论又融合为全国的舆论, 这就是塔尔德在书中所描述的“公共头脑”的宏大的一体化过程。

塔尔德指出, “引发舆论的社会事实是由模拟而传播、交流的个人情感与观念。由于存在着许多可模拟的模式, 做出不同选择的个人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和对立。冲突的结果是双方调节以适应对方, 从而实现社会均衡。社会对立的结果是舆情危机。冲突的爆发必须有个功能性的前提, 那就是有效的传播系统。”由于社会对立具有隐蔽性、偶发性、聚集性和煽动性。因此, 笔者注意到, 我国正处在矛盾凸现期, 社会对立使某一偶发事件一经新闻传播就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导致社会舆情迅速传播蔓延, 甚至升级为危机, 酿成社会恶性群体性事件。

党的群众路线在革命实践中确实为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发挥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然而, 在新时期, 特别是互联网信息革命的发生和发展促进了“群众”这一概念的进化, 而“公众”逐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新词汇。塔尔德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就预言, “公众成员必须形成一个分享某些基本信念的意识。”大众传播既在公众中扩散信念, 同时又在公众成员中产生共享某些信念的意识。而这种信念延伸出的不同评价, 往往会在网上“发酵”形成不同方向的舆论, 甚至有些负面舆论直指政府的公信力。同时, 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2014年4月23日) 一文, 文章称, “从舆论生态变化看, 新兴媒体话题设置、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 大量社会热点在网上迅速生成、发酵、扩散, 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面临挑战。从意识形态领域看, 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 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可以说, 传统媒体已经到了一个革新图存的重要关口。面对这种严峻形势,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刻不容缓, 必须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加快融合发展进程, 这是我们应当肩负起的历史责任。”

在社会矛盾频发之时, 如何面对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不同评价, 是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中, 中央的建议更是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落脚点。

在现实环境下, 我们党和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走群众路线。因为,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运用于党的工作的重大创新, 是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法宝。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化信息传播日益快捷迅速且互动性更强, 传播新闻信息的介质、形式、平台的人性化选择更强, 人民群众获取各类咨询的渠道也便捷多样, 运用评论、转发、点赞等方法传达自身利益诉求或者观点的意识逐渐常态化。2013年8月19日,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长达1.5万字的讲话, 这是他担任总书记以来做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一次重要讲话。他引用古语“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 知者随事而制”, 要求创新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 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从他的讲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 面对互联网大潮, 我们要用“互联网思维”来应对。所谓“互联网思维”, 即必须适应新兴媒体即时和海量传播、平等和互动交流的特点, 改变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方式, 注重用户体验, 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 重视首发首播, 借助商业网站的技术和平台, 扩大移动终端的覆盖面。

那么, 我们能否也运用“互联网思维”, 在即web2.0乃至web3.0时代, 在网络虚拟环境中走一条与群众路线相辅相成的公众路线?这是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一书给予笔者的一些思考, 笔者认为这条在网络上引领新媒体舆论的“公众路线”就是:一切依靠公众, 从公众中来, 到公众中去。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级职称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电教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