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
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篇1
一生交给党、一心交给人民
我叫王特,男,1984年3月出生,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人,2008年毕业于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因父亲年轻时当过八年兵,深受党的教育,父亲常常教导我们,人生真正的价值是在于对社会的奉献。于是,大学毕业后,我便参加了昭通市事业单位考试,以所报岗位第一名的成绩分配到永善县细沙乡水管站从事基层工作。从2010年3月上岗以来,受到领导的栽培,先后在乡水管站、集镇办、项目办工作,负责细沙乡人畜饮水,农村农田灌溉堰沟,二专线房屋量化,集镇建设,河道治理,道路硬化,农村危房改造,村级活动场所,一事一议等工程项目的建设监督与管理。目前担任细沙乡项目办主任,主要负责对接县扶贫办、县综改办、县水利局、县发改局、县新农办、县建设局在我乡所涉及的项目建设及政府其他中心工作,工作四年来,我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2010至2011年,我在水管站负责细沙乡人畜饮水及农村农田灌溉堰沟工程建设。实施项目的许多地区过去由于受地形地势影响,群众每天都要起早摸黑到距住所几公里以外的地方运水,或者是用传统的挖水窖储水来解决生产生活用水,而且水源主要来源于雨水,水质污浊,极不卫生,吃水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当地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2010年初,在细沙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县水利局的帮助下,我和水管站的其他工作人员一道深入项目实施所在村组,每天天刚亮就和当地群众翻山越岭一起去找水源,几乎到天黑才回到住所,晚上加班制作人畜饮水设计方案,在我们的共同努力及当地群众的积极配合下,2010年为我乡解决了细沙乡7个行政村,32个村民小组的人畜饮水问题,现在当地群众已脱离了那种每天起早摸黑,靠人背马驮来取水的困境,并且用上了安全健康的自来水。就在工程竣工那天,许多老百姓激动得都掉泪了,说我们是做好事,是好人,他们说:“我们以前想都没想过,有一天会吃上自来水,多亏了你们的辛苦工作,以后我们儿子儿孙都享福了,都不用在跑到很远的地方背水了。感谢政府,感谢你们......。”听到这一番话,我觉得特别幸福,浑身充满了斗志,在群众感激的泪花中,我也为自己所做的工作而感到骄傲。
2011年,乡党委政府安排我在集镇办工作,负责细沙乡集镇改造建设。细沙乡是连接永善、大关、绥江、盐津四县的轴心地,地理位置优越,实施集镇改造建设,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细沙乡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起初,群众对集镇改造建设的意义并不了解,所以在我乡实施集镇建设改造期间,部分群众不但不支持政府工作,还极力阻挠。为了疏通群众思想,让他们认识到集镇建设会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我和分管领导及集镇办其他工作人员一道,挨家挨户的去做群众思想工作,一次做不通,就做两次,两次做不通,就做三次。直到做通最后一家农户的思想工作为止,一些农户家里,我们去了至少不低于10次,但我们的辛苦并没白费,群众从不理解到大力支持搞建设,为集镇建设营造了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随着农贸市场及停车场的竣工,集镇建设总算初步取得成效,而且老百姓也确确实实享受到了集镇建设带来的好处。也深切体会到了党和政府所做的工作一切都是为了他们。而我也深切地体会到了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不管做什么工作,只有在群众知情、自愿、支持与理解的情况下,才可以做成,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工作以来,把为人民谋利益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是我的一贯原则。在集镇改造建设期间里,我母亲得了肾结石,病情恶化,急需做手术,当时细沙乡正在实施从火焰山至细沙新村委会公路的硬化工程,又恰逢铺设道路水稳层的关键时期,如果水稳层养护不好,就会影响整个公路的质量。而对我母亲而言,60岁的年龄做这样的手术,难免有生命危险,朋友同事都劝我先把工作放下,去陪我母亲做好手术再说。但考虑的一条公路硬化好与坏的关键就在于公路铺设水稳层养护上,陪我母亲去做手术至少要一个星期,而刚铺水稳层的养护也就是一个星期的时间,要不要去照顾我母亲,我心里面很是矛盾。得知我的具体情况后,父亲安慰我说,他陪我母亲去医院做手术就行了,国家的事是大事,叫我干好工作,我母亲那边有他照顾,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后来,母亲的手术还好顺利,我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现在想想有点害怕,但是假如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选择坚守岗位。在工程竣工那天,我看着那条从原来低洼不平、晴通雨阻的路变成了一条畅通无阻的沥青路时,心里面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成就感。
集镇建设竣工后,2014年,党委政府安排我在项目办工作,担任项目办主任,负责全乡扶贫项目建设,一事一议工程建设,新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等工作。其中,我负责的贫困识别摸底及建档立卡工作,是一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但却是意义深远的工作。如果一个乡的贫困识别摸底调查不能按时完成,就会影响到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贫困识别人口数据统计,而且最重要的是会影响老百姓的脱贫致富甚至是生计的长远利益问题。所以,县里每个乡镇都在举全乡镇之力确保完成任务,但我们乡在今年人事变动较快,调出了6、7个工作人员,项目办人手不够。当时乡上又忙于组织对大同村非法开采乌木的行为进行严防死守,县里面又要求我乡必须长期安排人员守岗,导致工作人手严重短缺,项目办不得不比其他乡镇的人员付出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任务。这段时间里,我几乎每天晚上加班到两点多,在上报建档立卡数据的前三天,更是通夜都在核对数据,期间眼睛出现过不适和疼痛,领导和同事都劝我注意休息,但为了保证我乡能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不拖全县的后腿,我忍着眼痛继续坚持,最后圆满按时的完成了我乡贫困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就在工作结束的当天早上,我眼睛已经是现淤血无法睁开了。
图为医生检查时诊断的过度用眼导致眼角膜充血图片 细沙乡石坪村,是全省5个不通公路的行政村之一,也是全市唯一不通公路的行政村。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施工难度大,且山下住着三堡村14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修公路要毁坏三堡村8个社300余户1100余人的饮水安全的水渠,是公路迄今为止为修通的原因,2014年11月,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县交运局的关心帮助下,我乡启动了石坪村通村公路建设项目。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成立了专门的石坪建设指挥部,安排我担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山下三堡村14户群众,因为安土重迁,不愿搬迁,我与我们分管领导多次与农户沟通,疏导群众思想工作,于项目开工前将山下14户群众全部安全搬迁,在施工工程中,我们指挥部是24小时轮流值班,确保施工安全,确保三堡村8个社300余户1100余人在施工期间能正常供水,做到施工进度与供水两不误。
四年来,我始终遵循党纪党章,牢记以细沙乡党委书记黄勇同志为核心的细沙乡党委政府的教导,坚持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依程序办事,秉公办事。没有徇私舞弊,没有吃拿卡要,没有利用职务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四年来,和我一起考入乡镇水管站的同志们已全部调入县城,有的也调入其他市。朋友们开玩笑的说,你难道就不想走走关系,开开后门调走吗?你平时这么苦、这么累,工资还不是只拿这么多,没必要那么拼命。我说,我当初放弃外面收入较高的工作来到基层,就是想着要为人民做点实事我才来的,自从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已经把自己这一生交给党,交给人民了。四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很多的问题急需我们不断努力,选择到基层工作,我无怨无悔。
干部赴基层先进材料 篇2
------住建局干部赴基层 沙拉木〃阿不都拉 先进事迹材料
沙拉木〃阿不都拉同志199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沙拉木〃阿不都拉同志任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以来,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围绕城镇建设工作,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对做好本职工作能力的培养,以全面加强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为突破口,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文明执法、公正廉洁、作风优良的高素质队伍。出色的完成“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的各项任务,为住建局的干部赴基层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其先进事迹如下:
一、加强领导,逐步完善赴基层各项工作机制
沙拉木〃阿不都拉同志在开展干部赴基层工作以来,肩上的担子也在不断加重。为了把工作做细做实,他积极深入对口帮扶村,了解扶贫村基本情况,不断摸索适合本单位扶贫的新路子、新方法。一是对扶贫村了解的情况及时主持召开会议本单位实际情况精心部署,周密安排,通过摸底调查、转变思想、帮扶贷款、一户一策等扶贫方法,更好的服务于对口帮扶村的新农村建设。确保了“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二是他要求各科室分管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将对口扶贫工作作为今年一项重大的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工作扎实完成、富有成效。三是他要求各科室领导干部带头提高思想认识,把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作为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竭尽全力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少数民族干部要充分发挥自身特殊优势,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敢打头阵、敢于担当,旗帜鲜明做好工作。四是要求我局将每月不少于两次深入该村调研,及时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坚决防止一般化、一阵风、图形式、走过场。提出工作建议,促使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务求取得显著成效。
二、加强学习,广泛宣传。在开展干部赴基层工作以来沙拉木〃阿不都拉同志组织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在会议上并对“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制定下发了“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实施方案和学习计划。一是强化学习,注重提高。按照计划,先后组织学习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地委扩大会议精神、县委扩大会议精神、非法宗教活动二十六条界定等规定内容,共计8课时。学习中要求干部职工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同时结合“大宣教”活动,将党的惠民富民政策、民族宗教政策和非法宗教活动的主要表现及现实危害讲清楚,作为主要内容,组织本局城管、绿化、环卫、物业、公路养护等工作人员进行宣讲,达到较好效果。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对宣传对象做到“七个讲清”,通过走访,把宣传教育贯穿活动始终,确保干部接受锻炼,群众受到教育、得到实惠。通过走访入户,宣传党的惠民富民政策、民族宗教政策和非法宗教活动的主要表现及现实危害,三、深入走访,注重成效。为使“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深入开展,切实起到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作用,沙拉木〃阿不都拉同志组织我局干部职工创新工作思路,根据工作实际情况,从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利益最密切的问题入手,广泛开展走访调研工作。一是调查摸底。深入对口扶贫村启浪乡八大队(萨依巴格村)进行排查摸底,首先对该村的党支部书记莫合塔尔 热曼了解该村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发展思路,及未来的规划情况。其次,深入该村的居民家中,了解居民家中的人口数量、就业待业情况、就学情况、耕地和畜牧情况、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二是实地勘察。在调查走访的同时,注意留心观察,根据被调查人实际情况,看能否在家发展畜牧业或者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或在建筑工地等地方安排村民在农闲时打工。三是改变思想。由乡政府带头,加大宣传力度,解放农民的思想。消除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创造财富。充分利用临近国道优点,大力发展养殖业和服务业。加大技能技术培训力度,引导劳动力转业问题。四是建章立制。乡政府带头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从新规划管理村镇,落实工作责任和人员。五是民情互联。在走访过程中,对负责的对口帮扶户村民发放民情连心卡,内容为帮扶单位、帮扶人姓名和联系方式和照片等信息,方便村民能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得到及时解决。六是土地流转。经过调研最贫困的11户已无法依靠其仅有的几亩土地进行致富,我们在保证其利益不受损失和自愿的情况下,沙拉木〃阿不都拉同志对每户贫困户劝其进行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约化生产,将其转入其他生产行业,实现1+1﹥2的效益。七是 “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建立扶贫工作机制。按照“九通、九有、九能”的标准进一步完善该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项目,并申请配套资金。按全村生产实际情况,70%农户继续以种植业生产为主,并不断集聚其他地少农户的土地,20%农户转入畜牧业生产,10%农户进行培训转移。八是继续教育。培养一批专业户,扶持一批红枣、温室、养殖等专业户。解决专业户发展缺少资金、硬件设施、技术服务、发展思路等问题,同时在每年的农闲时期,组织该村的青壮年人群,由乡组织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免费培训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和工地施工经验培训,用于农户家中多余劳动力人员外出打工,增加收入;九是落实金融帮扶,解决资金瓶颈。经调查,该村能够集中一部分村民集中发展畜牧业,且都有畜牧业发展意向,但唯一缺少发展资金。我们要协同村党组织和全体村民使用好贴息贷款政策,补足养殖业发展所缺资金,带动部分村民通过养殖业发家致富。沙拉木〃阿不都拉同志组织全局领导干部捐款3900余元,同时组织我局副科级以上责任帮扶领导为11户贫困户提供担保贴息贷款,目前已给贫困户每户担保贷款3万元,总共担保贷款33万元。
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篇3
要想服务于居民,就得摸清居民的情况和需求,他从基础资料入手,翻本子、查记录利用业余时间走家串户,了解居民的需求,摸清了辖区残疾人、高龄老人、孤寡老人等弱视群体最需要居委会的关爱和服务,并和他们谈心聊天从中得到了启发,将社区工作的重点放在社区服务上,利用这个服务平台给辖区居民群众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他组织建立了一支素质好、靠得住的党员和社区干部为主体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每个人都认领一个服务岗位,为辖区居民提供文化、卫生、环境、治安、救助、帮扶等多方面的服务,使居民群众可以在各方面得到良好的社区服务,此项活动得到了辖区居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那天,我坐上了社区给我送来的轮椅,亲人们推着我走到东方红广场,我和我的亲人们顿时泪流满面,这是我41年来第一次亲身感受到温暖的阳光,我能坚强的活下来就是因为我们的社区,党和政府给了我生活的支柱和勇气。”
43年前年近3岁的李兆晋,因一场大病导致全身肌肉萎缩,双腿双手均不能活动,从此他一直坐在床上,41年来没出过家门一步。李兆晋患病后,亲人们四方求医问药,家庭因此而贫困不堪,看着亲人们因她受苦,李兆晋于心不忍。XX年的一天乘亲人们不在,他偷吃了药,幸亏邻居及时发现将他送到医院抢救,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社区刘主任知道后,拿着米面油和200元钱到他家慰问,鼓励他要坚强的活下去。
为了解决李兆晋的困难,**积极协调联系辖区单位,和兰州军区文化站签了帮扶协议,每两个月文化站的同志就带着米、面、油、钱等来慰问他,帮了他不少忙。一次社区刘主任告诉他:“你也不能这样闲着,要学些东西,如画画、写字等。”当时谁也没有在意,可第二次去他家时却发现他用嘴咬着笔在画板上作画,看到这一幕,他眼睛湿润了。刘主任带着社区的几位同志多方奔走,为李兆晋申请了两份低保,每月418元,基本上解决了他的生活困难,并和一个药店联系给他办了一份300元的药卡,这就使他吃药不再花很多钱了。在端午节前夕社区开展的一次“绿叶指间舞,包粽送邻里”的活动后,刘主任和社区的几名干部一同给李兆晋送去20多个粽子,李兆晋当时即高兴又激动,感动的说不出话来,后来听他母亲讲,李兆晋吃完粽子说这是他长这么大吃的最甜的一次粽子,是粽子让他甜到了心里。社区不但从物质上帮助他,更想方设法从精神上去鼓励他,让他坚强的生活下去。“为了能让我到外面活动,今年初社区刘主任、安大姐以及几位同志和有关单位多次联系,给我争取了一个轮椅,这就等于给了我两条腿。那天他们把我推倒广场,那是我41年来第一次见到漂亮的东方红广场,第一次看到,感受到温暖的阳光,当时我和我的家人都泪流满面,我快45岁了,从来没那么高兴过。”“有这么多人关心我,有这么好的社区干部,为我做了那么多事,我只能好好的活下去,才能报答他们。我还想着要看2011年的奥运会,我要生活的更有勇气。”
生活在社区的什么事都有,居民之间的、居民与周边单位的、商铺的等等,都关系着你我他的利益,难免产生一些矛盾,面对矛盾他是用自己的真诚、耐心去说服和化解。那是去年7月的一天,辖区有一家一楼住户因自己在窗前用砖围了一小块地方放东西,导致那里经常垃圾成堆、蚊蝇乱绕,尤其是正逢夏天更是臭气熏天,那天正赶上双休日,刘主任接到电话已是晚上8点多钟,立即来到居民家中进行调节,后经居民同意将此处拆除,不巧的是天气突变,下起大雨,他冒着大雨带领两名社区工作者先将垃圾清除,垃圾足足清运了2架子车,又将剩下的砖墙拆除并处理,一直忙到夜晚12点多钟,第二天群众看到此处焕然一新都交口称赞“社区真为我们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着想啊!”
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篇4
2021年最美基层妇联干部事迹材料文本【一】
她是一名在基层一线妇联岗位上工作已经整整五年、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优秀妇联干部。五年来,她坚持用满腔的热情、稳实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洒在了妇联平凡的岗位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辖区万千妇女和家庭的心坎上;她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为妇女事业的发展增光添彩,得到了干部群众的肯定和好评,树立了新时期基层妇联干部积极进取、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光辉形象
一、满怀信念,服务基层,开拓创新抓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
2011年1月,年仅25岁的xx来到怡乐园社区接手了社区妇联工作。
怡乐园社区是淇滨区北部的一个社区,在此居住的居民来源复杂,既有本地居民也有周边外来农村打工居民,外来人口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比较严重,大部分妇女文化素质偏低,社区的妇联组织建设处于开创阶段,妇联工作开展起来十分被动。面对落后的人文环境和繁杂艰巨的工作任务,她并没有气馁,而是积极的以坚定的信念,旺盛的热情投入工作。为及时打开工作局面,她多次深入居民家中调研,找妇女群众座谈,深入了解社情民意,认真分析和制定工作计划及群众特别妇女群众急需解决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尽快进入工作角色。通过调研和分析,她发现妇联工作难以开展的症结所在是社区妇代会组织没有发挥引领作用,她把加强和完善社区妇代会组织建设作为妇联首要的工作任务来抓。通过培养妇女群众中积极分子组建妇女工作队的方式对辖区13个小区的妇代会组织成员进行了调整和充实,重新选拔和配备了文化素质较高、年轻有为的妇女担任社区妇代会成员,不断加强和完善了社区妇联组织建设,夯实了妇联工作的基础。她还积极鼓励和推动农村优秀妇女参政议政,参加小区业委会干部竞选,多名优秀妇女通过竞选当上小区业委会委员,在小区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立足岗位,耐心细致为妇女群众提供真诚服务
五年来,xx同志坚持按照“立足岗位,服务妇女”的工作方针,耐心接访,真诚为妇女群众排忧解难。2016年3月18日,她接到龙苑小区妇女王玉梅来访,反映其丈夫经常虐待她,希望妇联帮助挽回家庭婚姻危机。她接到来访人的反映后,马上与乡司法所干部到王玉梅家中里了解情况,找到其丈夫张某进行耐心教育,并引导王玉梅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了她的家庭的稳定。在来访人中,天择小区的李宜娟,因丈夫瘫痪在床需长期照顾,孩子还在上学,无法外出工作,家庭经济困难陷入困境,xx了解到李宜娟的情况后,帮助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并联系辖区企业为李宜娟寻找了一份上半天班的工作,使其家庭状况好转。五年来,她共收到群众来信42件,接待群众来访300多人次,调处家庭婚姻、家庭暴力、家庭财产等各种矛盾纠纷86起。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她都认真细致处理好,对一些当时无法解决的重要问题,她也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尽量让群众满意。五年来,她与相关部门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促进了辖区妇女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她还经常深入小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民情、综合民情、反馈民情,用真诚和爱心甘当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的贴心人。
无论在哪个地方工作,xx同志都能融入基层,走进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把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得干部群众特别是妇女群众的支持和信赖。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了妇联干部“立足岗位,服务妇女”的工作宗旨。
2021年最美基层妇联干部事迹材料文本【二】
我叫xx,中共党员,xx乡xx村计生专干兼会计,为响应妇联提出的妇女干部“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带领致富”的号召,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我的工作成绩大家有目共睹,工作能力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认可。自担任原东村计生专干以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广大妇女各取所长,发展经济。
一、提高政治素质,强化业务素质自2014年以来,我始终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挑战自我的目标,不断自我加压。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向导,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了解国际国内时事政治,提高了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做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乡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坚持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通。工作中我做到为人正直,处事公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从不假公济私。并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同志关心爱护,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不斤斤计较。通过自己的行为,在村民心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三是坚持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经常学习妇联的有关文件,学习《妇女基本权益保障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书籍。
二、履行职责,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党政所需、妇女所需、妇代会所能”三位交汇点为工作立足点,围绕乡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活动,在群众中树立了基层妇女干部的形象,开创了我村妇女工
作的新局面。
在担任原东村计生专干以后,我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主动挨个儿上门掌握育龄妇女的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各种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利用聚会聊天和逛街的机会向她们宣传计生政策、法规,同时介绍一些家庭教育的书籍给她们看,鼓励她们用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孩子。因为我以前曾有七年的初中教龄,所以她们很信任我,通过学习她们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正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不在为上小学的孩子问问题,就答不上来而自卑。通过我的努力,在年终的计划生育工作考评中,连年名列全乡第一,我灵活多变的工作方式也得到了妇女姐妹们的一致好评。
三、爱惜人才,帮她们实现梦想
原西村的xx,是我原来任教时的同事,由于经济条件不好,夫妻俩经常闹矛盾。我劝她从家中走出来,发挥特长。我联系了半坡店乡希望小学的校长,他曾经是我高中时的班主任,在我的努力协调下,xx重返讲台。两年后盖起了两层楼房,夫妻关系也好了许多。本村毛松风因生育了两个女孩,丈夫受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两人经常吵架。我知道后,给她丈夫讲新的婚育观念,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并帮毛松风道希望小学任教,两个女儿也随之前往。她的丈夫经过一段时间,慢慢接受了我的观点。现在夫妻两人关系很好,今年暑假他们的庭院里又传出了久违的笑声。
这就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妇女干部。我的人生信条是:踏实做人,努力做事,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2021年最美基层妇联干部事迹材料文本【三】
xx,57岁,1986年5月任妇联主任,现任罗村党支部副书记、妇联主任、计划生育专干。
自从走上妇联主任岗位后,xx同志认真学习,虚心请教,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解放思想,创新方式,不断加强农村妇联队伍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农村妇联干部好楷模”。
一、加强学习,尽快适应新的工作
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到妇联干部,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人的要求也有了更高、更严的标准。为了尽快适应工作,xx同志认真学习,找来有关农村妇联工作的书籍,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把孩子哄睡后再起来看书学习,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她常常自己一个人到阴暗低矮的厨房看书,一看就是半夜,特别是在孩子出生后她不顾家人的劝说,仍然坚持长时间坐着看书,落下了腰腿疼的毛病;作为一名年轻的新同志,她还积极向原来的老干部请教,将老干部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请教工作方法,积累工作经验,使自己尽快得到成长。通过艰苦努力,她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工作方法不断丰富,很快适应了农村妇联主任职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任妇联主任二十多年来,她被广大妇女同志亲切地称为知心大姐。
二、加强妇联队伍建设,发挥应有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妇联组织在服务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难以显现。为此,xx同志从加强妇联队伍建设入手。一是深入调查。对全村妇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利用工作之余与她们谈心交流,了解大家的思想和想法,并向她们宣传妇女维权知识等,通过沟通交流,广大妇女对农村妇联组织有了新的认识,对xx同志的工作也给予了很大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合理选人。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但大家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的,为了把工作开展好,她根据罗村三个自然村群众居住地分散的实际情况,从三个村分别挑选了一名责任心强,文化素质高的女同志,担任妇女组长,从而完善了队伍建设,实践证明,多年来正是有这三位小队妇女干部的支持与帮助,罗村的妇联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与肯定;三是健全制度。以前的妇联组织只是挂个牌子,没有实际行动,为此她制定了妇联干部工作责任制度、学习制度等制度数项,并根据形式变化随时调整完善,实现了以制度管人管事,制度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四是加强阵地建设。没有阵地就没有办法开展工作,xx同志积极向村两委汇报,争取两委支持,先后争取资金2万元,不断完善村妇联办公室,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话等办公设备,同时设立了农村妇女学校,从而为本村妇联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积极开展活动,突出服务功能
人员、设施配齐后,她积极开展了多项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组织全村妇女开展学习。刚开始大家都不愿意来,着实让这个妇联主任苦恼了一阵,经过认真思考,她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农村妇女白天多要下地、带孩子,她只想到自己工作,而忽略了这一点,造成参加学习的妇女很少,随后,她在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做了调整,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妇女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时间上多用晚上少用白天,多用雨天少用晴天,多用农闲少用农忙;学习内容上突出服务性,从妇女的生理状况到妇科疾病的防治,从法律法规到实用技术,只要大家需要什么,她就找什么;学习方式上从全村集中到小组集中,从大队学到各小组学,灵活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几年来,共开展各类学习400多次,培训农村妇女6000人次,带动本村妇女创业20多人;二是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积极与乡妇联、劳动保障所等部门联系,争取到上级有关部门在我村开展了“巾帼科技培训”活动,由专业人员对全村适龄妇女进行了缝纫、厨师等就业技能培训,培训人员达150多人,使她们有了一技之长,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几年来新增农村妇女就业80多人次,人均月增收1800元;三是将村妇女学校与计生学校合二为一,邀请乡计生办、鹿楼卫生院利用计生设施为妇女同志开展妇科病检查,并邀请妇科医生开展妇女保健讲座,提高大家的卫生意识,受到广大妇女同志一致好评。
四、自富带富,巾帼不让须眉
作为一名村干部,xx同志深知推动经济发展是当前村干部的主要工作之一,不然就没有说服力。为此,与他人积极筹资100多万元兴建了罗村鸡场,并积极与淇县大用合作,承包给大用公司,由公司负责技术等问题,目前该鸡场年出栏肉鸡30万只,经济效益达30余万元。在其带动下,全村新上鸡场6家,养牛户2户,猪场11户,促进了全村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她还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组织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学习、市场营销知识培训,并根据有创业项目人员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和培训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三年来,在她的联系下,村内10多名创业妇女组成了互助小组,定期集中联谊,交流思想、互动感情,并积极帮助有创业意向的妇女,极大地带动了全村妇女创业就业积极性。
作为一名村干部,xx同志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新时期农村妇联主任的发展创业史,用自己的行动强化了农村妇联组织,带动了全村经济发展,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最美基层妇联干部”。
2021年最美基层妇联干部事迹材料文本【四】
我叫xx,中共党员,将台洼村党支部副书记,(获得的奖励)一直以来,凭着对工作的热爱、执着与忠诚,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一心一意为全村的妇女谋利益,甘当其排忧解难的知心人。妇女在家庭中占主要地位,在工作中按照上级妇联的要求,重点加强了对生活贫困妇女的帮扶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在将台洼村中开展了以家庭为依托的“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我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广大妇女各取所长,认真做好全村的妇女工作。
一、提高政治素质,强化业务素质我始终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挑战自我的目标,不断自我加压。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向导,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了解国际国内时事政治,提高了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做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乡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坚持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工作中我做到为人正直,处事公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从不假公济私。并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同志关心爱护,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不斤斤计较。通过自己的行为,在村民心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三是坚持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经常学习妇联的有关文件,学习《妇女基本权益保障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书籍。
二、搞好弱势群体服务,是我做好妇女工作的出发点。
我把服务妇女儿童、关注困难群体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充分体现暖童心,稳民心,聚人心。通过实施计生作为连带配合民政等工作对贫困母亲、女童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问题。进一步亮化送温暖、送爱心的工作品牌,多做让妇女群众受益、欢迎的工作,使妇女群众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妇联组织的力量和作用,心有所归,情有所依。
三、成立多支健身队伍,开展和谐家庭创建活动
第一、组织将台洼村妇女群众开展“健身、健美、健康行”活动,组织妇女群众100余人参加,成立了多支文化健身队伍,如:小乐队、广场舞队,健身操队,八段锦队,文艺演出队等,利用茶余饭后休息时间在文化广场进行了文化体育演出和锻炼活动达100多场次,参加妇女人数达1000多人次,受到广大居民的好评。将台洼40人的健身操队参加地区运动会开闭幕式等表演活动受到大家的好评,许多妇女感到:此项组织活动非常好,即陶冶情操,又锻炼身体,美在家庭,美在社会,增进了社会的和谐。
第二、在全村开展了以“文明、平安、稳定”为主题的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寒、暑假、“三八节”、“六一”儿童节“七.一”等节日为契机组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向广大妇女和家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积极树立一些典型,在广大妇女群众中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了妇女自身素质,在家庭中人人争做好妻子、好丈夫、好婆婆、好孩子;在社会争做好公民、好领导、好职员、好学生,形成了人人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四、履行职责,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围绕地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活动,在群众中树立了基层妇女干部的形象,开创了我村妇女工作的新局面。
我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主动挨个儿上门掌握育龄妇女的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各种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利用聚会聊天和逛街的机会向她们宣传计生政策、法规,同时介绍一些家庭教育的书籍给她们看,鼓励她们用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孩子。通过我的努力,在年终的计划生育工作考评中,都得到了上级政府的好评,我灵活多变的工作方式也得到了妇女姐妹们的一致好评。
这就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妇女干部。我的人生信条是:踏实做人,努力做事,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2021年最美基层妇联干部事迹材料文本【五】
她是新华街街南社区一位普通的基层妇联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心一意为妇女群众谋利益,甘当帮助妇女群众排忧解难的知心人,以她朴实无华的爱和倾情奉献的心,树立了基层妇联干部的良好形象,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为民、务实、清廉的新时期妇联干部的光辉篇章,生动体现了党的基层妇联干部的良好形象,集中展示了妇联干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时代风采。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重要方式。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思想政治、行动上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积极发挥基层妇联干部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尊重和服从党工委的领导和决策,积极配合、密切合作,努力做好工作。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一心为民公朴情
妇联是广大妇女的娘家,是为受委屈的妇女姐妹维权做主的地方。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视广大妇女为亲人,始终把全辖区妇女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把她们的苦乐冷暖放在心头,一切为了妇女,一切为了群众,甘当人民的孺子牛”凭着一腔热血,无论是在寒风凛冽的严冬,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竭尽全力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好事。把妇联的关怀送进每一个困难妇女的心坎上,履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公朴的品格,谱写了一曲一心为民的动人篇章。
三、甘于奉献,忘我工作
1、做为基层的一名妇女干部,在工作期间,认真做好本社区老人、妇女、儿童工作,定期对上述人员进行走访,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居两委组织党员群众志愿者服务队到她们家中帮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真正做到把群众放到心坎上,放到心窝里,并认真做好妇女工作,对全社区的妇女进行走访登记,做到不漏一户,不少登记一人,特别是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做好人人知晓,为符合生育二孩的夫妇办理手续,为符合领取60周岁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的居民及时进行申报,帮助他们能够及时领到奖励扶助资金。
2、紧密联系妇女群众,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妇联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作为一名基层的妇联干部想妇女群众之所想,办妇女群众之所需,尽妇女组织之所为,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努力为妇女办实事、办好事。通过组织专题讲座,组织辖区妇女认真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帮助她们提高依法维权的认识和能力。经常与妇女们开展谈心活动,随时随地的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对她们反映的家庭等各方面情况给予关心,并将有关情况积极向上级反映,以便得到更好的协调与解决。同时在今年的创国家卫生城市中,她组织辖区妇女们成立了志愿者队伍,带领妇女们清扫辖区的背街小巷,清理垃圾,清除小广告,受到辖区居民的好评。
3、开展送温暖活动。做为她们的“娘家人”,时时关心辖区妇女们的生活,把她们的冷暖放在心上,对妇女们家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关怀和解决;对有家庭矛盾的,及时做好调解工作。今年共调解家庭矛盾纠纷6起,使女同志在心中感受到基层妇联干部的温暖,同时为了提高妇女自身素质,组织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倡导人人争做好妻子、好丈夫、好婆婆、好孩子,形成了人人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全社区共评选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各类先进家庭10余户。
4、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培养妇女们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社区里的业余生活,也是她操心的大事。“年轻人一部分都出去了,社区里最多的就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平时生活很单调。”于是她带头发动妇女们组建了一支社区广场队,教大家跳起了广场舞。现在邻里聚在一起跳跳舞,不仅能健身,心情也好,彼此间的感情也更热络了。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能增强全体社区妇女们的团结、拼搏、进取的精神。适应了社区妇女们的文化生活的需求,四、群众冷暖挂心间
年轻基层干部先进事迹 篇5
一、真心关怀党员增强组织凝聚力
侯泽芬同志作为社区书记,她思路清晰,针对社区特点,从支部建设着手,致力改变社区面貌。
1、学习交流聚人心。坚持理论学习,理会国家政策。坚持党内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了党员议事、组织生活、交心谈心等工作制度。同时积极为党员学习改善环境,创建农家书屋,与外出务工党员保持经常性的联系。特别是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系统学习,提高了党员的整体素质,社区党组织更加团结,这里成为苍溪县“群教”活动示范点。
2、生活关怀暖人心。对生活困难党员、生活不能自理的党员,社区坚持“不抛弃,不忘记”,每一个节日都组织人员上门,嘘寒问暖,帮难解困。开展“一对一,手拉手”的结对帮扶活动。让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关心,组织的关切,使思想有所退化的党员重新点燃激情。
3、健康关怀悦人心。社区党员中离退休党员占多数,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关怀是大事,社区党支部充分利用辖区资源为社区党员开展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积极关心党员的文化生活,组建的社区舞蹈队、合唱队、威风锣鼓队、川北民间舞狮队等4支文体队伍,他们的活动,不仅在本地,还到县内兄弟乡镇开展宣传、联谊活动,成为社区工作的一大特色,多次得到市、县的表彰。元坝也因此成为“全国民间艺术活动之乡”。
二、创新组织管理,服务党员重实效
1、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建了以党员综合管理服务队,下设4个服务小组,由支部委员担任组长,把社区分成6个服务责任区,每个服务小组实行“包干服务”,每个队员都是综治管理员、卫生监督员、信息采集员、计生管理员,形成了“网格化”管理模式,使党员在社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生动地实践了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他们在元坝棚户区改造,滨河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明确职责重实效。元坝望江社区党员示范服务队,形成了“分片包干”、“亮牌示范”机制。示范服务队组织党员主动到供电所、供气站学习安全用电、用气常识,自觉为社区56户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的居民户,每天进行安全服务。示范服务队还组织了两次居民安全常识培训。20__年7月18日,宋江河突发洪水,在危险的时刻,示范服务队组织党员分别站在沿江各段,坚守岗位。危难关头,党员冲锋在前,服务到群众的心里。
基层党员干部村党委书记先进事迹 篇6
**市**镇**村有4543人,党员186名,原是一个村容村貌落后、集体经济薄弱的后进村。1998年###当选村党组织书记后,和村党组织一班人真心诚意为村民谋福利,赢得了广大村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村庄面貌迅速改变,先后被评为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文明村、宁波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他本人也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我想,###只是做了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务工作者应该做的事,党和人民却给了很高的荣誉,这说明基层党员干部大有可为,老百姓也就会从心底里服你,这也更能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村书记虽然只是巴掌大的官,但富民强村始终是天大的责**村前不靠山,后不着海,中不连市,在一般人眼里没有什么区位发展优势,长期以来在**处于后进。走上村书记岗位后,###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老百姓有句俗话:养鸡要下蛋,养狗为看门。老百姓选谁当村干部,还不是为了能帮他们过上好日子!###和村两委一班人走村、串户、访农家,反复琢磨、商量、分析后,发现**村地处周边村中心就是很好的优势。他们感到,只要点子准,好主意就能变成好生意,好资源就能生出好资本,于是,大胆提出了市场兴村的发展思路。在集体资金筹措不足的情况下,他又以个人名义在银行贷款5万元,建了一个小型的农贸市场,由于经营管理得法,生意十分红火。后来村集体又多方筹资,陆续投入400多万元,建起了综合性市场和商贸一条街。现在,全村有三分之二的农户从事二、三产业。一位当初反对办市场并参与上访的村民,见到他感激地说:“建康书记,要是没有这个市场,我现在也盖不起楼房,当初真是错怪你了!” 有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打基础,###和村班子马上提出了新的目标:通过土地整理、零星村整治等途径,增强村级发展后劲。在村民的支持下,短短半年时间,全村40多户零星村民很快搬迁到新村,一期土地整理总面积达到500多亩,净增耕地150亩。2001年,他们抓住行政村撤并的机遇,对全村2800亩土地进行整治改造,率先成为**市第一个市级标准农田建设村。随后,他们又迈出了第三步:依托姚北工业园区设立**安置点,改变村级工业基础薄弱现状。2001年9月,###听说附近一家企业想投资2000万元扩产,马上兴冲冲赶去联系,一连吃了几次“闭门羹”。记不清是第几次了,当他夜里冒着大雨再次来到这家公司,老总终于感动了:“就冲你这股韧劲,我也要把厂子放到你们村里!”在村班子的共同努力下,一家家规模企业像一只只金凤凰飞进了村里。目前,全村已有企业80多家,其中年销售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32家,亿元企业3家。通过发展工业,为村民提供了多种就业机会,使700多农民变成了工人,带动了家庭配件加工和种植业,还带出了一批“小老板”。农村的事千难万难,只要基层干部身正心正,就没有走不过的坎 这几年,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了,老百姓富裕了,民主意识增强了,村干部也就不能守着老套路、老框框去干工作了。###和村班子给自己定了三条规矩:一要民主理事,二要公正处事,三要干净干事。2002年,村党委实施了“党内民主示范工程”,通过建立党员首议制、党员提案制、党员代表表决制、党务公开制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职等五项制度,落实党员的优先知情权、合理建议权、决策参与权和民主监督权。在收到的党员提案中,内容涉及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村庄整治、帮困扶贫等多个方面。对所有提案,村党委都一一作了答复和办理,党员对反馈的满意率达90%以上。如有的党员提出,村富不能忘了困难户,村党委及时采纳意见,实施了村干部结对帮扶制度,建立了村“帮困扶贫基金”,并开设了“爱心超市”,为特困户和外来务工人员雪中送炭,目前已筹集25万元资金和一批生产生活用品,受益群众达200多人次。一些邻村村民羡慕地说:“**人真有福气!” 对重大事项,都由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表决。几年来,他们村共投入1200多万,实施了46个工程项目,都实行了严格的招投标和审计制度。2002年4月,宁波市在该村召开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场会。2002年12月,全省农村基层普法教育现场会在该村召开。同时,该市还被推荐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和全国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试点村。如今,他们村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2005年底,因光明公路拓宽,沿途70多户住宅需要拆迁,村党员干部首先统一了思想,并向群众耐心宣传有关政策,大多数村民都很拥护,有的村民还主动帮助我们做好个别人的思想工作,结果不到一个月就顺利完成了拆迁任务。近几年,村民对村干部的民主测评满意率都达到了100%,有20多位村民代表联名要求给村干部加薪,此事还被评为**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件新事”之一。小家虽然温馨,但只有大家一天天殷实、村民一天天富裕,才是村干部最大的幸福和满足 这些
年,为**这个大家付出了许多,也放弃了不少,但###无怨无悔。###身体一直不大好,前年夏天,由于过度劳累,他突然晕到在地头,医生要他立即住院,但土地整理、村庄整治、道路硬化等工作一个接一个,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怎么也躺不下来。他就在办公室吃药、挂水,村民看到后心疼地对他说:建康书记,侬是阿拉的主心骨呀!就是为了我们,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呀!**镇是全国榨菜主产区,###从20岁起就做榨菜生意,还办了一家加工厂。后来,又投资组建了一家建筑工程队,当时城乡建设红红火火,效益很好。自从走上村书记岗位后,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打理,企业一年不如一年,最后倒闭了。以前在我工程队打工的,如今已有不少是百万富翁了。很多人都说他傻,觉得他太亏了,但是对共产党员来说,乐于放弃又何尝不是一种境界呢? 现在,**村的老百姓都过上了比较富裕的小康生活。从1998年到2006年,全村社会总产值由1.2亿元增加到12亿元,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由不足9万元猛增到1000多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从6000元提高到10158元。村里建起了**市首个村级农民文化公园,成立了首支村容村貌管理大队和农民铜管乐队,实施了路灯延伸、道路硬化、绿化配套、户厕改造、河道砌石等实事工程,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村民们自豪地说:“现在的**村和城里没啥两样!” 我常在想,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一位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舍小家为大家,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拼搏进取的感人形象,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高贵品格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尊重
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篇7
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过去三十多年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两项控制农作物病害技术,可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增产20%,这两项技术造福了上亿农民。2015年,60岁的朱有勇来到家乡云南最贫困的地区,带领澜沧“直过民族”拉祜族农民走上生态脱贫致富和绿色发展之路。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目标:用科技改变贫穷。
院士做扶贫,得先把自己变成农民。朱有勇院士带领团队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户种冬季马铃薯和冬早蔬菜、发展林下经济。用科技的力量带动和改变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贫困面貌,让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今年10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团队指导澜沧村民种下的“林下三七”,在大塘子村竞卖会上卖出了鲜品每斤1050元的价格,换算成干成品约8400元/公斤。而这个月,“农民院士”朱有勇主导的澜沧科技扶贫班迎来了首批电商学员,来自澜沧县20个乡镇的60名学员,将在半年内参加3次集中授课。这是中国工程院澜沧科技扶贫继技能班之后,首次引入电商课程,以实现从农产品种植、养护、收获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扶贫新尝试。朱有勇说:“现在越来越喜欢在下面扶贫。都不愿意到昆明了,总想在村子里面。”
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9%,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为了让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中国工程院从2015年开始结对帮扶澜沧县,经过对澜沧县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的分析后,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认为,这里具备发展冬季马铃薯和冬早蔬菜产业的条件,当地农民可以因此脱贫致富。朱有勇告诉记者:“种蔬菜、种土豆、养猪、养鸡,一百天左右可以见成效,让拉祜族同志马上见到效果,一个冬季一户农户种上三亩五亩冬季马铃薯就直接脱贫了。”
“直过民族”贫困的根源之一是当地落后的观念,朱院士团队的到来,无异于对症下药。澜沧县扶贫办副主任杨凯说:“素质性贫困是制约我们最大的问题,贫困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一直都发挥不出来。中国工程院来了以后,让我们解决素质性贫困有了突破口,老百姓生产生活技能和农业生产能力有了根本改变。”
院士、专家的亲身示范和实实在在的收成让当地群众焕发出好学向上的精神面貌。村民朱永情说:“以前七八点钟都没有人起床,现在一个看一个的,你一个人睡懒觉,别人在干活是不可能的,很早就起来了。”
除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外,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还开设了冬早蔬菜、茶叶种植、林业班、猪牛养殖班等24个技能班,培训了约1500多名乡土人才。随着扶贫的深入,目前,澜沧整体贫困率正在降低。云山村此前共有未脱贫农户375户,贫困发生率42.93%。2019年,预计可实现脱贫357户,贫困发生率可降至1.09%,现已申请贫困村脱贫退出。
在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民小组,朱有勇院士团队因地制宜制定了短、中、长期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规划,他有信心带领他们几年间脱贫致富。他认为,如果整个云南、甚至西南地区,都能把林下经济盘活、做起来,这就是山区的增量。朱有勇说:“你能把他的资源变成商品、变成他的产业。做成一个产业,把一个成果推广开来,让农民有实实在在的收入,这种比发一篇论文的成就感要强得多。带着学生一起去,学生的博士论文也好、硕士论文也好,和生产结合起来,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农民院士”朱有勇主导的澜沧科技扶贫班这个月迎来了首批电商学员。来自澜沧县20个乡镇的60名学员,将在半年内参加3次集中授课。这是从农产品种植、养护、收获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扶贫新尝试。
朱有勇:越来越喜欢在下面扶贫。下来的时候都不愿意到昆明了,总想在村子里面。
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2015年,朱有勇受命带队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驻乡扶贫。尽管语言不通,但调研了半年,朱有勇和他的团队对当地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分析后,开始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户种冬季马铃薯和冬早蔬菜。村民每年十一、十二月种植,来年三四月份收获,不仅不影响夏季作物水稻的种植,还为农户每亩增加2500-7000元不等的收入。
拉祜族村民李扎袜:朱院士教给我很多技术,我们怎么想都想不到能赚到这么些钱,以前是根本想不到的!
除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外,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还开设了茶叶种植、林业班等24个技能班,培训了1500多名乡土人才。云山村此前共有未脱贫农户375户,贫困发生率42.93%。2019年,预计贫困发生率可降至1.09%。
朱有勇:2019年关注最多的是山上的农民。大量的精力还是在扶贫上。我们不光说是脱贫,还要致富。
朱有勇曾说:“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他和他的团队把科研成果带到田间地头,真正解决农民生产上和思想上的问题,实现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观念更新双丰收。从一位农民子弟到院士,从院士到“农民教授”,朱有勇将论文写在了广袤的希望田野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过去30多年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两项控制农作物病害技术,可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增产20%-30%,这两项技术造福了上亿农民。2015年,60岁的朱有勇来到家乡云南最贫困的地区,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目标:用科技改变贫穷。
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朱有勇这样手把手地教当地村民种地,已经快五个年头了。2015年,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澜沧县,60岁的朱有勇到这儿长期驻村,澜沧县地处中缅边境,主要生活的是拉祜族。
朱有勇刚刚来到这里,发现当地村民一年只种一季水稻,有20万亩的松林,却没有任何利用,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怎么才能让当地农民脱贫?朱有勇首先用了半年的时间走遍了各个村寨。在走访调研中他发现,这里冬天不冷、林木茂密,非常适合种植三七等中药材。
三七怕光,人工种植都在大棚里。朱有勇要在松林间种三七,面临病虫害增多的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朱有勇带领团队开始“林下三七专项研究”课题。最终他们发现,在松林间的腐殖土里可以种三七,这样不会损害松林生长,不打农药同样可以解决三七感染病虫害。这项研究成果让林下三七从10%的成活率,大幅提升到70%以上。而天然无公害的三七,市场价已经卖到每公斤5000元。现在,当地采用合作社管理,贫困户出工出力,还能参与分红。
林下三七种植让村民有了额外收入,怎么才能更好地利用耕地,朱有勇也在思考。澜沧县没有四季,只分雨季和旱季。雨季种水稻,旱季土地闲置时,最适合种植怕雨水的马铃薯,如果每年11月份播种,三个月后就可以收获,不但使冬闲地得到利用,错峰上市的马铃薯,每亩地收入可达到近万元。
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驻拉祜山村、带老乡脱贫,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
“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10月,一场竞买会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大塘子村进行,朱有勇院士扶贫工作站科技扶贫项目培育出的首批林下三七成功出土。现场,各企业代表此起彼伏喊出高价,他赶紧叫停,“我们要种的是好三七,是老百姓吃得起的三七。价格太高,不是我们种植的目的。”
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各种重大科技奖励18项,朱有勇科研成果丰硕;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朱有勇头衔众多,但他最喜欢村民们叫他“农民院士”。“更准确地说,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2015年,中国工程院决定对澜沧县开展对口帮扶。这里贫困面广、贫困人数多,是脱贫攻坚主战场。讨论会上,院士云集,环顾一周,当时已经60岁的朱有勇发现自己最年轻,毅然挑起了大梁,“我最年轻,我来干。”
进村考察,朱有勇连连叹气,漏风漏雨的篱笆房,放上几张床,堆着点玉米杂粮,就是很多人的全部家当。“是真的穷,但是不该这么穷。”朱有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澜沧当地主要是拉祜族,大部分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以种植野谷、玉米和打猎为生。在中国工程院进驻之前,这里的很多村民还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之下。
全面调研之后,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以此为突破口,朱有勇率领百余人的教授、博士专业团队,正式进驻蒿枝坝。
2012年,蒿枝坝就实施了道路硬化、安居房建设等一系列项目,却并没有让当地村民的生活真正得到改善。“这里不是资源贫困,是典型的素质贫困。”信息闭塞、语言不通、人均受教育年限短,正是当地贫困的根源。这里的贫困让朱有勇一股热血涌上心头,“越是艰难,科技扶贫就越有大作为。”
“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
调研分析当地的气候、土壤、降雨后,冬季马铃薯成为朱有勇及其团队试点扶贫的第一个重点项目。
但在项目推广初期,却吃了闭门羹。院士的名声,在这个小坝子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迎接朱有勇的,更多是村民们怀疑和打量的目光。早年间,村里尝试种植新品种却惨遭市场“滑铁卢”,是不少村民心中的阴影。
“难道院士比我们农民更会种地吗?”“种地就是挣口饭吃,还能指望着挣大钱?”“冬天种了,卖给谁?院士还能管你卖土豆?”
村民的疑虑,是摆在朱有勇面前最实际的问题。为证明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选择了用事实说话。
在当地政府和云山村村委会的支持下,100亩冬季马铃薯示范种植项目正式上马。带着新研发的马铃薯品种,朱有勇扛起了锄头。每天一大早,就在田里扎了根,有时候甚至直接跪在田里,双手刨土,查看土壤土质和农作物生长情况。
2016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正式在蒿枝坝种下。从播种、看护、浇水,每个环节,朱有勇和他的扶贫团队都精益求精。2017年3月,密密麻麻的马铃薯破土而出,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产值达90万元。
刘扎袜是第一批贷款入股种植的村民,这个项目让他增收上万元,“没想到院士还真的管我们卖土豆啊。”过去的冬季闲田,生出了金子,院士小站的门槛快被村民们踏破了。“要让村民们真正看到效益,我们可以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朱有勇的科技种子在这里结出了果实。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
冬季马铃薯只是当地致富的一块敲门砖。“冬闲田”变成“效益田”,不曾开发利用的人工松林,成功用于科学种植有机三七,冬季蔬菜和水果种植提升效益……科技成果的转化,让朱有勇的理想一点点实现,“这比拿多大的奖项、给多少钱都更让我高兴。”
从2015年驻村蒿枝坝以来,朱有勇一大半时间都在村里度过。很多当地村民不会汉语,为能顺利沟通,他还从头学起了拉祜话。
朱有勇有晨跑的习惯,绕着蒿枝坝,每天5圈,雷打不动。开始,只要听见村里一大早此起彼伏的狗吠,就知道大城市来的扶贫院士又在跑步。慢慢地,村里的狗不叫了,来蒿枝坝参与扶贫的教授、专家也加入晨跑。
好几次,每当朱有勇要离开村子,村民就跟在后面,一起唱当地的民族歌曲《实在舍不得》:“最怕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最想么就是你再来,要多快乐有多快乐……”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朱有勇说。
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
某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在一个拉祜族村寨的农家小院门口,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招呼身边几位年轻人:“走,铲地去。”说罢扛起一把锄头就往村外马铃薯地走去,几位年轻人也抓起锄头紧随其后。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协主席朱有勇,几个年轻人是他研究团队里的博士。
2015年,中国工程院与澜沧县结对帮扶,朱有勇院士带来一支由100多名教授、博士组成的专业团队,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从此以后,他们走到哪,村民们就跟到哪儿。“他们可是上面派来的博士!别看我们才小学文化,天天跟在他后面,不都是‘博士后’啦!”就这样,贫困的小村庄里有了大批“博士后”。
“房子是新盖的、路是新修的,但村民的观念还是旧的。”由于长期闭塞,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201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200多元。
“这里并不是资源贫困,而是典型的素质贫困。越是这样,科技扶贫越能起大作用。”朱有勇和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快速开出“脱贫药方”——种冬季马铃薯。
此后的时间里,朱有勇14次来到蒿枝坝村,大半时间是在村里度过的。博士们居住的村民活动室被村民们称为“科技小院”。
2016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落进了蒿枝坝的地里。2017年春天,密密麻麻的马铃薯排队“破土”。一算账,村民们两眼放光: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总产值达90万元。仅用半年时间就让村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番,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被村民们赞不绝口。
丰产的消息几天就传遍了附近的村寨。如今,除了冬季马铃薯,蒿枝坝还先后建起冬早蔬菜、林下三七、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等科技示范基地。
“眼见为实,群众就看实效。”朱有勇感慨,“扶贫先得扶智,村民们不是不想干,关键要扶到实处,教会他们怎么干!”
在过去30多年中,朱有勇团队的农业科研成果已经造福上亿农民。他们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省区市推广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他们研发的“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能增产20%~30%。
成长于土地、根植于土地、收获于土地,从农民子弟到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将论文写在了大地上,他最喜欢的称号也是老乡们送给他的——“农民教授”。
【基层干部先进事迹材料】推荐阅读:
2023基层财政干部先进事迹材料07-17
基层党员干部驻村扶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8-27
基层干部事迹08-11
优秀基层干部推荐材料10-06
基层干部考察材料该同志08-22
基层干部工作表现材料10-28
基层干部学习黄文秀事迹感悟2020_黄文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09
基层妇女干部07-19
基层农技干部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