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层干部

2024-08-11

培养基层干部(共12篇)

培养基层干部 篇1

一、干部交流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一) 干部交流培养的近期安排与远期规划不够衔接。

一般而言, 干部岗位、跨区域交流绝大多数是双向双人, 所以当其中一方交流, 则需要调整其他人员。所以, 在交流干部培养上虽有长期规划, 但干部交流统筹安排时难以兼顾方方面面的需要, 一些特殊情况的变化和出现, 导致干部培养和交流时需要作出一些临时性举措, 使干部长期培养的规划不得不做一些调整和变化, 存在着一定的应急倾向。这一方面造成干部交流工作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 影响了干部培养效果;另一方面也使交流干部特别是跨区域交流的干部产生一定的临时性思想, 开展工作时思想、状态调整不到位, 存在着某些被动的现象, 以至于工作迟迟打不开局面, 违背干部交流的初衷。

(二) 交流干部的使用与培养结合不够紧密。

一是使用时间过长而培养力度不足。工作中, 如一些中层岗位交流干部被列为班子领导的培养对象, 但受到干部职数的限制, 班子在没有职位的情况下, 往往只能在中层多个岗位交流而无法得到培养使用。二是使用和培养不能同步进行。在干部调配中, 一些岗位专业性强的干部尽管各方面表现都较为突出, 因原部门、原单位一时难有合适匹配人选接替, 导致在研究干部交流时决策较为困难, 使得这部分优秀干部在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长期使用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交流培养。

(三) 交流干部的“下派”与“上挂”不够均衡。

受人员日益减少、骨干力量较为薄弱的影响, 总体上到中心挂职干部较少, 而同期中心到担任领导干部的数量相对较多, 在交流方向上出现了“下派”与“上挂”的数量失衡。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基于将中心优秀干部充实补充力量的考虑, 但在客观上也限制了基层干部的发展空间,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干部交流和培养的主要做法及特点

(一) 明确交流导向, 使干部交流培养有方向。

通过各种会议、印发文件等渠道, 广泛宣传干部交流是党委 (党组) 及其组织 (人事) 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 通过调任、转任、轮换和挂职锻炼等形式, 对干部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整的重要措施。使大家深切感受到干部交流可以通过改变干部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内容等, 来拓展被交流干部新的工作空间, 激发被交流干部的工作热情, 促进被交流干部在多环境、多岗位、多条件下经受磨炼、接受考验、丰富经历、增长才干。研究制定了《干部交流工作办法》、《工作人员交流办法》等一系列制度, 认真组织开展各层次的干部交流, 从上到下形成对干部交流的共识, 干部自觉自愿接受交流培养, 使干部定期交流成为一种常态。

(二) 探索培养模式, 使交流干部成长有途径。

一是立足于提高领导水平, 加强“一把手”交流。为推动干部摆脱固定思维模式的束缚, 创新思路和举措, 开拓工作新局面, 按照上级行要求, 对在一个任职时间较长的一把手进行异地交流, 形成交流一个人、带活“一帮人”、盘活“一盘棋”的局面。二是立足于锻炼培养干部, 推行“培养性”交流。对综合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干部进行轮岗交流。三是立足于改善结构, 推行“互补性”交流。结合班子配备, 根据干部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性格特点的互补性, 搭配领导班子。四是立足于择优选人, 推行“竞争性”交流。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制度。

三、进一步加强干部交流与培养的思考

(一) 在交流培养计划上, 既要立足当前, 也要着眼长远。

一是要经常研究干部资源状况, 建立动态考察机制, 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并根据工作需要和各单位实际通盘考虑, 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部交流培养计划, 对交流对象、交流范围、交流时间等进行科学统筹安排。二是在实施干部交流过程中, 要坚持“合理交流”和“适时交流”的原则, 把握好干部交流的目的和时机, 合理掌握交流节奏, 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注意衔接性和延续性, 既要确保交流干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发挥才干, 同时又要保证不影响其原单位的工作开展。

(二) 在交流培养选拔上, 既要按部就班, 也要打破常规。

选得准是育得好、用得上的前提, 交流干部的选拔既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选拔工作要求, 稳扎稳打、按部就班地进行, 也要打破一些常规的选人用人方法, 创新选拔方式, 为优秀人才特别是基层干部脱颖而出开避“绿色通道”, 增强干部交流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促进干部队伍建设稳步发展。

(三) 在交流培养管理上, 既要保护激励, 也要监督约束。

一是要建立激励保障机制, 把交流与使用有机结合起来, 对取得突出成绩的交流干部应优先提拔使用, 切实解决跨区域交流干部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 尽可能帮助解决其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解除后顾之忧。二是要建立监督约束机制, 制定严密的干部考核评价标准、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 加大考核力度;严格执行干部交流的各项管理制度, 研究制定具体的干部交流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建立交流干部跟踪考核机制, 确保干部交流在干部培养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

摘要:干部培养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 干部交流是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有效发挥干部交流的重要作用。本文试从当前干部交流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出发, 结合辖区近些年来在干部交流和培养中的探索、体会, 基于内部交流和跨区域交流两种途径对干部交流、培养的长效机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干部培养,交流培养,难点探究

培养基层干部 篇2

[日期:2006-10-19 10:09:11]

[字体:大 中 小] 高校基层学生干部分布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从院系团学组织、学生社团到班委会、团支部等,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职责与要求,但有些基本的能力是都必须具备的。

一、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学生干部的基本能力之一。具体可以分为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两种。要想圆满地完成一项工作,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组织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计划,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活动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从纵横交错的相互关系上,从时间空间的相互关系上,有效合理地组织起来的能力。包括科学决策的能力,选用人才的能力,综合协调的能力,沟通信息的能力等方面。组织能力是学生干部做好工作的关键。

管理能力,指在一定的活动中,能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对各方面进行协调,顺利达到预定目标的能力。在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协调,注意横向联系,避免造成选题、人员、物力、时间等方面的重复与疏漏,还要注意听取不同层面,不同背景的同学意见,比如干部与群众,老师与同学等等。

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是建立在高度的思想觉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三者结合点之上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魄力。就是要有勇气,敢想敢干,敢于负责,不怕担风险,不怕受挫折,不怕得罪人,确定目标后,就不会畏首畏尾。有魄力不等于蛮干,而是冷静、沉着地做出决断。

二要有号召力。就是学生干部在青年中要有威信,能带动和影响青年;有团结人的本领,善于团结不同类型的青年,能够最大限度地把青年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而且心胸豁达,宽容大度,不为小事斤斤计较;处理问题主持公道,能以理服人。

三要有社交能力。就是指活动能力很强,有助于打开工作局面。学生干部要学习同各方面的人打交道的本领,善于同各种人交往,善于打通同各部门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减少工作中的阻力。

四要善于用人。就是在了解不同人的不同特点、特长和才干的基础上,委派他们做最适宜、最能发挥其优势的工作,做到扬长避短。

五要善于谋断。合格的学生干部应该是足智多谋的,即经过反复思考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或主张。除了谋略之外还应敢于决断,否则就会错过实施的时机,失去价值。组织管理能力是不断发展更新的能力集合,因此,学生干部在学习、掌握这种能力时,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不断地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和总结。

二、学生干部应培养和提高创造性的工作能力

创造性的工作能力是指在工作中善于发现新事物,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勇于提出新见解、新方案,善于从本支部的实际出发,开创工作新局面的能力。

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要有超越常规的思考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干部的工作没有千篇一律的工作方法,各班的团员青年的情况各不相同,死记一些领导原则是不能提高领导效能与艺术的,“永远不因袭老办法工作”应该成为学生干部的座右铭。

二十一世纪将进入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那么我们的学生干部就理所当然的承担起创新型人才的角色,带领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开创性的工作,以适应新形势、承担新任务。那么,学生干部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呢?首先必须具备开创新局面的创造能力,还要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素质。

(一)创造能力,这是指领导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勇于打破传统的格局,突破条件的限制,推陈出新,打开局面的能力。包括:

1、感知力,即通过观察、感觉和知觉,使人同外面世界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对客观世界感性认识的能力。

2、记忆力,即将收到的信息和材料,保存和储存下来的能力

3、思考力,即对已取得的知识进行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4、想象力,即人在头脑里表现出过去感觉过的东西,创造过去未曾遇到的物体和现象,产生尚待创造的东西的概念的心理活动。

这四种基本能力是构成创造力的基本要素,它对提高人的创造力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创造性的思维素质。学生干部要成为一个创造型的人才,必须提高创造性的思维素质。

1、有创造的信心。自信心是迈开人生的第一步,是积极人生的开始。每个人都不可低估自己,不能让疑心抹煞了自己的创造力。

2、开放性想象。学生干部应努力打碎束缚自己想象力的枷锁,对任何事都应表示关心和兴趣。随时随地把一系列问题加以组合、分析,创造性往往产生在意想不到的组合思维之中。

3、开发潜意识。人们的意识常常只有1/10在工作中显露出来,其他9/10都是潜意识。在思考问题中,常常要与潜意识相冲撞,在思考和冲撞过程中,脑子中的潜意识不时会冒出火花,使问题得到突破性的解决办法,这就是潜意识的发挥。潜意识是人们长期学习、积累的结果。知识越广博、经验越丰富,横向联系越广,潜意识就越容易发挥。

三、学生干部应掌握的语言艺术与写作技能

语言艺术:由于工作的需要,学生干部经常会遇到在公众面前讲话的情况,比如组织会议、主持各类活动、述职演讲等等。如果能够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将会为自己的工作增添光彩。学生干部在讲话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一)言辞精确,举例恰当

学生干部在讲话中应做到“三忌”:一忌“八股”,即每次讲话都是一个模式,如表扬几点、批评几点、要求几点,其间没有具体事例的生动叙述,显得空洞、呆板;二忌“嘴碎”,即讲话无条理,看到就说,想起来就讲,显得太随意;三忌“独裁”,讲话中从不解释为什么,甚至运用“镇压”、“责备训斥”的方法,使听者反感,达不到效果。

讲话过程中恰当地举些事例,不仅能形象地说清内容,而且会使团员感到事实与道理水乳交融。

(二)言为心声,动之以情

精彩的内容需要精彩的语言表达。如果说的内容要使人感到出奇制胜,那么“怎么说”就要考虑妙语惊人。学生干部在对团员青年进行讲话过程中,如果缺乏对团员的亲密情感,那么语言一定显得苍白、呆板。因此,如果能以火热的情感、亲切的话语、商量的口吻和团员青年讲话,学生干部就不会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是代表了广大团员的心声,从而使彼此之间创设一种“心理相容”的情感氛围,达到“情通而理自达”的效果。

(三)批评时要讲点艺术

学生干部对团员进行批评时要讲究策略,使“巧”劲,讲艺术。应选好恰当的时间和地点,运用幽默的语言,通过讲故事,举实例,让团员自觉领悟其中的含义,并注意点到为止,最后别忘记对该团员身上确实存在的优点进行肯定,这样会使对方欣然领悟学生干部的一番苦心,效果自然就能达到了。

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一些基本要求:比如表达要清楚、得体、生动、充实等,而不同的场合又有不同的要求。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讲学生干部应掌握的语言艺术。

1、述职演讲的艺术

学生干部在参加评选优秀、工作总结的时候都要遇到述职演讲,那么应注意那些问题呢?

(1)所讲事迹必须要真实。因为学生干部讲的都是周围的老师、同学能看见的,所以稍有虚假之处,都会引起听者反感

(2)讲话要抓特色。述职一般是几个或几十个人,大

家的工作大体一样,所以如果说一样的话,就不会吸引听众。一定要抓住“别人没有的”东西讲。

(3)态度要谦虚。切不可妄自轻视其他发言者。不要因为自己做出了一点成绩就目空一切。

2、主持会议的艺术

学生干部经常要组织、参加一些会议,那么怎样在会议上发言、讲话呢?在会议上发言,讲话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做到思路清晰,观点明确。

可以写成书面材料,可以拟定提纲,即使是即兴发言,也要在脑子中有一个提纲,以免信口开河。

(2)说话的速度、音量要适中。要让大家听清楚,既不能过快,声音过小,也不能过慢。

(3)语气要得体。要把握好分寸,谦虚、和蔼。不能吵嚷,不能用教训人的口气说话。

(4)要简短,勿冗长。这是会议的一种客观需要。如果——个人的发言时间太长,会使听者感到疲劳。

3、主持各类活动的艺术。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经常要组织一些活动,有时就会作为主持人出现在现场。如果能掌握一些主持的艺术,就会对整个活动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1)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场白。开场白是“脸面”,一段好的开场白会使观众耳目一新,收到“未曾开戏先有情”的效果。方法有:直抒胸怀式、高度概括式等。

(2)串联好每一个环节。具体的方法有:朗诵式、问答式、承上启下式、沟通观众式、悬念式、借代式等。

(3)完美的结束语。成功的结束语会使活动的寓意升华,给人以回味无穷的心理享受。如:继往开来式、热情讴歌式、憧憬未来式等。

(4)灵活应付突发事件。主持人除了要记好已拟好的台词外,还应准备一些小故事、谜语、游戏等小点缀。一但场上出现了人员失误、灯光音响故障等,就能有条不紊地进行穿插。这样既保证了活动不中断,又活跃了气氛。

写作技能: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公文写作,掌握常用公文的写作技巧是学生干部必不可少的基本功。特别是请示、报告、总结、计划等。

(一)请示、报告

请示 A.概念

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的一种公文文种。

请示的适用范围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事项。

请示是一种期复性的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反映并请求帮助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公文,它使下级机关通过公文往复接受上级机关的决策意见,解决本机关、单位在公务活动中待处理的具体问题。

陈述意见,请求指示。对在本地区、本单位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原则性的重大问题,按成规难以处理的问题;执行上级统一规定有困难的问题等,都可以也必须及时向上级机关说明情况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请求上级给予明确指示。

提出问题,请求帮助。在工作中遇到不可预见的困难,或对解决面临的问题,本单位、本部门因职权所限无权处理,都要迅速向上级反映问题,请求帮助解决。

说明情况,请求裁决。对在工作中遇到的尚无明确规定的新问题等时,应及时上报,请求上级给予指示。

提出建议,请求解决。对有关政策、法规或上级机关规定、指示的界限理解不全面、把握不准确时,要及时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具体解释。B.特点

1、行文方向的定向性 请示只能发往固定的、明确的上级机关,使其予以批复。

2、行文内容的请求性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公文,具有请求的性质。(与报告对比,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要求的公文,具有陈述的性质)

3、行文目的的求复性

请示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批准,解决某具体问题,要求作出明确答复。(与报告对比,报告的目的则在于使上级知道掌握某方面或阶段的情况,不要求批复)

4、行文时机的超前性

请示所反映的内容、涉及的事项一般来说都是即将发生或将要遇到的,行文一般在事前进行。下级机关只有得到批复后,即获得上级机关明确指示或批准,才能按上级的意见进行工作,处理有关问题,决不能“先斩后奏”。(报告则可在事后行文,也可在工作进行中行文,一般不在事前行文)

5、请求事项的单一性

请示的事项只能是一件事或一个问题,不能一文数事,以避免因给上级机关批复造成困难而贻误工作。(报告可以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C.类型

从内容、目的的角度,请示通常可分为如下几类:

1、求示性请示

本单位在工作中出现了新情况,遇到疑难问题,无章可循,且关系重大,须领导机关给予指示;或因情况特殊,难以执行现规定,提出政策性措施,要待上级机关批示后再行实施的。

2、求准性请示

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某事项或开展某项工作的请示,属于请求批准的请示。这类请示多用于机构设置、审定编制、人事任免,重要计划、决定,重大决策,大型项目安排等事项,这些事项按规定本级机关无权决定,必须请示上级机关批准。

这类请示还包括,为完成上级机关交办的事项,或实施本单位重要项目而缺少人力、财力、物力,不满足这些条件就难以成就的,报请上级机关批准调拨使用。

3、求批性请示

业务部门对工作作出安排,提出具体办法,但不能要求行政机关执行,便呈请上级机关认定形成批转性公文。于是,部门意见转化为机关的决策,下级机关即可照此办理了。D.写作

1、请示的结构写法

请示的结构形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署时等。

(1)标题

请示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者构成。有时为简洁起见,可去掉发文机关,由事由和文种两部分组成。

(2)正文

正文可分三部分:

一是事由(或引据)。写明请示的起因,即请求指示和批准事项的依据,一般可运用叙事、说理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说明为什么要请示及请示的缘由,事实要清楚,说理要充分,用语要简练,把为什么要请示说明白。

二是请示事项(或主体)。写明请示事项,即要求给予指示、批准的具体问题和事情,必须叙述清楚,讲清问题和事情的基本情况,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要直陈其事,简洁明了。如果是请示批拨资金、物资,则应写明需要的金额、品名、规格及数量等;如果是请求对某一工作的指示或对处理某项问题的批准,则应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处理办法;如果有两种以上的方案或意见,则应表明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以便于上级机关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得到及时准确的回答。

三是结尾(请示要求)。同样单独设段。虽然通常只用寥寥几笔,都是表明行文机关基本要求的部分,要精心设计,谨慎用字。常用的结语有“妥否,请批示”,“以上意见当否,请批复”,“上述意见如无不当(妥),请批转有关地区(部门)执行”等。

2、请示的格式要求

一般由秘密等级及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E.注意事项

1、坚持一文一事。一份“请示”要由上级机关同一部门批复。反之,一文数事,要由几个部门回答,则必然贻误工作。

2、不能越级请示。各级机关都有一定的权限,上下级机关之间也有一定的分工和职责范围,因此在请示工作时,一般要逐级向上请示。

3、不要多头主送。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用抄送形式。有的单位认为同时向上级几个部门报送一个请示,会引起重视,殊不知都管都不管,都不予批复反而误事。

4、请示原则上不同时抄送下级机关。请示中的意见在未被批准之前并不生效,所请示的事项也常有不予批准的,因此,除极特殊的情况外,请示原则上不同时抄送给下级机关。

5、除领导直接交办或特别紧急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凡属上级机关已有明确规定,下级单位职权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当自行解决,不应将矛盾上交。

报告 A.概念

报告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一种公文文种。从上述报告的概念,可以看出,报告的适用范围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根据领导同志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为防止需要上级机关办理的意见或建议夹带于“报告”中,同时考虑新增加了“意见”这个文种,新的公文处理办法在“报告”的适用范围中删去了“提出意见或建议”的内容。

报告是属于陈述性的上行文种,是上下级之间沟通情况,协调工作的重要公文。它使上级机关能够及时了解下情,掌握下级机关的工作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下级机关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避免被动,争取主动,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报告属使用频率较高的上行公文,适用范围较广,在公务活动中的意义、作用也比较重要。

反映情况,传递信息。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是领导机关的两大职能。而了解情况是掌握政策的基础,是实行科学管理和正确决策的基本要素。通过报告,经常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传递信息,是下级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定期的阶段性工作汇报和不定期的重要工作汇报,使上级机关能及时掌握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进度情况,有利于取得上级机关的支持和帮助。

说明情况,答复询问。对上级机关提出的询问,下级机关要以报告的形式认真负责地给予答复,及时说明情况,便于上级机关作出决断。B.特点

1、行文的单向性

报告一般不需要受文机关批复和反馈,属一种单向行文。

2、时限的不定性

报告所反映的内容、涉及的工作,是正在进行中(指一个阶段已完成)或已经完结的事项,行文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文于事具有相对的滞后性。

3、内容的广泛性

报告的内容一般不受限制,可以是一文一事,也可以是一文数事,反映多方面的情况。

4、写法的灵活性

报告种类较多,一般行文篇幅较长,结构安排不拘一格,怎样分层分段要视具体内容和行文目的而定,因文而异。这种文体在写法上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在文字表达方式上,以陈述性语言为主。C.类型

报告种类较多,可以从用途、性质、内容等方面划分。按其行文目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工作报告、一般情况报告、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报告等等;按起内容和表达的形式不同,可分为专题报告和综合报告。

工作报告主要是就某一阶段工作进展的情况向上级机关或大会所作的汇报,它着眼于对前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同时一般性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下步工作的意见。

一般情况报告指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的报告,即及时把本地区、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带有倾向性的情况,向上级机关报告。情况报告与工作报告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情况报告不局限于某一具体工作,不讲具体工作进展情况,只讲客观存在的或突然发生的情况。例如向上级机关反映自然灾害的情况,突发事件的情况。这类报告的特点是时效性很强,发生的事情,要非常及时的向上级机关报告,有些情况要用电话先报告,然后书面报告。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报告,顾名思义,例如上级领导对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问题,或文件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批示下级机关查办,或询问有关情况,下级机关办理完毕,需用书面形式答复上级机关。

综合报告是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全面工作情况的,常常采用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如在各类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而专题报告则是专门反映本地区、本单位、某一方面情况的,有时也用于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D.写作

1、报告的结构和写法

由于报告种类不同,行文目的不同,写法也不尽相同。报告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等组成。

(1)标题

报告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者构成,可以根据需要省略发文机关,但事由和文种不能省略。

(2)正文

报告正文分三部分:

引据。简明扼要地讲清楚发文的背景、缘由或依据,可以成为全文的提要,即“重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繁荣”,便于读者有个总概念。在这部分最后,通常的习惯性过渡用语是“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之类,以此领起下文。

主体。即报告事项部分,要叙述报告的具体内容。如果内容较多,篇幅较长,可采用分题式、分条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叙述。对于工作报告,应写明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果。然后概括出基本经验,再写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意见。对于答复报告,则应强调针对性,紧紧围绕上级机关的询问和要求,写清问题,表明态度,提出意见。

结语。通常使用以下习惯性用语:“特此报告”或“专此报告”等;工作报告,结语可用“以上报告,请审阅”。

(3)落款

包括发文机关和发文时间。

2、报告的格式要求

一般由秘密等级及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E.注意事项

1、报告写作的一般要求

在掌握充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提炼出正确的主题和新颖的观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述,具体要求做到:

(1)主题要明确,思路要清晰;

(2)观点要鲜明,内容要真实、具体;

(3)重点要突出,文字要简练;

(4)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2、综合报告的写作要求

由于综合报告的特点,因此在撰写时,往往要汇总各方面的情况和材料,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既有具体的,也有概括的;既有典型的,也有一般的,等等。但是报告的篇幅极其有限,因此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将所有材料不加选择一律写入文中。“综合”决不是搞材料堆积,这样就必须采取正确方法,对所获取的材料进行认真的整理和加工,从中遴选出切当的、最能充分而有力的说明问题的材料,以便更好的表现和烘托全文的主旨。要做到这一点,并非轻而易举之事。一般来讲,必须认真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点”与“面”的关系。“点”是指反映局部问题、个别事例、特殊情况的材料;“面”是反映全局问题、整体概貌、一般情况的材料。在筛选和组织材料时,除运用必要的“面”上的概括材料外,还要运用“点”上的典型材料,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只有这样,才能使行文内容充实具体,说服力强。否则,仅有“点”而无“面”,则必然导致报告内容零碎、狭窄,给人以纷乱感;相反,仅有“面”而无“点”,则会使报告内容失之空泛,缺乏力度。

(2)“详”与“略”的关系。撰写报告必须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对于重点内容则详写,使之居于主导、突出地位,反之,则略写甚至不写。所谓“重点”,一般是指:能够影响全局的工作或情况的材料;能够对当前或今后工作有重要指导或推动作用的材料,能够代表和反映本机关或本地区工作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或倾向性问题的材料,等等。撰写综合报告,必须紧紧围绕这些“重点”内容进行叙写,笔墨要凝练、集中;重点材料要详细具体,用墨宜多,一般性材料则略写,惜墨如金。切忌信笔拨洒,平分秋色,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会严重影响报告的质量。

(3)“事”与“理”的关系。“事”即有关工作或事件情况,“理”即对工作或事件情况进行分析、议论。一篇优秀的综合报告还应是“事”与“理”的高度统一体。争取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写好综合报告的重要环节。撰写时既要将有关的事实情况详尽、具体的加以叙述,又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提出问题的实质,说明本机关已经做的工作或拟采取的解决办法。只有事实,没有精要的分析,所撰写的报告必然失于现象的罗列,搞成“流水账”;相反,只有分析、说理而无必要的事实作基础和论据,所撰写的报告必然失于空洞浮泛。

3、专题报告的写作要求

专题报告是下级机关将本机关或地区的某项工作、某个问题、某一事件或某一方面的情况向上级机关所作的报告。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这类报告又包括建议性报告、答复性报告、检讨性报告,等等。其特点是内容集中、单一,篇幅较短,便于上级领导及时阅知和处理。在实际工作中,专题报告的使用频率极高,而综合报告则相对较少。要写好专题报告,需要认真把握如下几个问题:

(1)速度要快。专题报告应当就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上级机关作出报告,切莫“贻误时机”。

(2)内容要专。专题报告要“一事一报”,内容明确集中、单一,便于领导了解和掌握,从而有针对性地作出处理。

(3)情况要实。专题报告对工作过程和成绩的表述,对有关情况的叙写,必须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如实反映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和客观过程,切忌言过其实,或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随意“扬善”或“隐恶”。否则,就会从根本上失去专题报告的存在价值,严重者还会给领导提供虚假信息,造成决策上的失误,其后果不堪设想。

(4)篇幅要短。专题报告在文字上应力求简洁,做到短小精悍。要做到这一点,要求公文写作人员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弄清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从中提取重点,抓住问题的实质。

(二)总结、计划 总结

A.总结的概念

总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通过对过去一阶段工作的回顾和分析评价,判明得失利弊,提高理性认识,用以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常用文书。

总结可以使本系统、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某一项工作的实践活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它可以为各级领导和机关提供基层工作的情况和经验,以便加强科学管理和指导。它还可以用于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交流推广先进经验,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B.总结的特点

(一)内容的自我性。

总结是自身活动实践的产物。它以客观评价自身工作活动的经验教训为目的,以回顾自身工作情况为基本内容,以自身工作实践的事实为材料,其所总结出来的理性认识也应该反映自身工作实践的规律。所以内容的自我性是总结的本质特点。

(二)回顾的理论性。

总结应当忠实于自身工作实践活动,但是,总结不是工作实践活动的记录,不能完全照搬工作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它是对工作实践活动的本质概括,要在回顾工作实践活动全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规律,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正是总结的价值所在。C.总结的分类

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把总结分为工作总结、生产总结、学习总结、教学总结、会议总结等等。

根据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全国性总结、地区性总结、部门性总结、本单位总结、班组总结等。

根据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月总结、季总结、总结、阶段性总结等。

从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类。D.总结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总结一般由标题、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一)标题。总结的标题大体上有两类构成形式:一类是公文式标题;一类是非公文式标题。公文式标题由单位名称、时间、事由、文种组成.非公文式标题则比较灵活,有的为双行标题,有的为单行标题。

(二)正文。

总结正文的结构由前言、主体、结尾组成。

前言。即正文的开头,一般简明扼要地概述基本情况,交代背景,点明主旨或说明成绩,为主体内容的展开做必要的铺垫。

主体。这是总结的核心部分,其内容包括做法和体会,成绩和问题,经验和教训等。这一部分要求在全面回顾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深刻、透彻地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条件、做法、以及存在问题的根源和教训,揭示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回顾要全面,分析要透彻。

不同类型的总结,内容有所侧重,全面性总结其主体包括两个层次,即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对于一般的工作总结,重点放在成绩和经验上。

总结正文的结构,主要采用逻辑结构形式。全面性总结根据过去一段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或者经验和教训的内在联系去组织材料。专题性总结以经验为轴心去组织材料。

结尾。可以概述全文,可以说明好经验带来的效果,可以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或改进意见。

(三)尾部。包括署名和时间两项内容。如果标题中已有署名,这里可不再写。E.撰写总结应注意的问题

(一)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工作总结中,常常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好大喜功,搞浮夸,只讲成绩,不谈问题;另一种是将总结写成了“检讨书”,把工作说成一无是处。这两种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的特点之一“回顾的理论性”,正是反映在如实地、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自己的工作上,对成绩,不要夸大;对问题,不要轻描淡写。

(二)总结要写得有理论价值。一方面,要抓主要矛盾,无论谈成绩或谈存在问题,都不要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对主要矛盾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谈成绩要写清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效果如何,经验是什么;谈存在问题,要写清是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其性质是什么,教训是什么。这样的总结,才能对前一段的工作有所反思,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总结要用第一人称。即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角度来撰写。表达方式以叙述、议论为主,说明为辅,可以夹叙夹议说。

一般而言,工作总结写好后,必须抄好一式两份,一份上交,一份用以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计划 A.计划的含义和种类

计划是单位或个人对未来一定时间内要做的工作从目标、任务、要求到措施预先作出设计安排的事务性文书。

计划从性质、内容、时间等角度可划分出不同种类。从形式分有以下三种:文件式计划,分目标、要求、措施、步骤等环节,写作严谨具体,内容重大并有一定篇幅;条文式计划,以列出任务为主,较少涉及措施、步骤等;表格式计划,通常用于项目较多又具共性的内容,有时辅之适当文字说明,使计划简洁明了。

计划是个统称,像规划、纲要、设想、打算、要点、方案、意见、安排等都是根据计划目标远近、时间长短、内容详略等差异而确定的名称。

规划是一种时间跨度长(三年以上),范围广,内容较为概括的计划。

纲要和规划相同,它们都是各级领导机关根据战略方针,为实现总体目标对某个地区或某一事项作出长远部署。不同的是纲要比规划更为原则和概括,一般只对工作方向、目标提出纲领式要求和指导性措施。

设想是一种粗线条的、初步的、预备性的非正式计划。相对来讲,其适用时限较长。

打算也是一种粗线条的、其想法不太成熟的非正式计划。相对设想,它的内容范围不大且考虑近期要做的。

要点是将计划的主要内容择要摘编,使之简明突出,它适用于时间相对较短的计划。

方案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一般适合专项工作,其实施往往须经上级批准。

意见属粗线条计划,它适用于上级向下级布置工作任务并提供基本的思路、方法,交待政策,提出要求等。

安排是短期内要做的,且范围不大、内容单

一、布置具体的一类计划。B.计划的结构和写法要领

计划一般由标题、引言、主体和落款几个部分组成。1.标题

计划标题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计划的制订单位名称、适用时间、内容性质及计划名称。视计划文本的成熟程度,有可能出现第五个部分,即在标题尾部加括号注明:草案、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等。2.引言

计划通常有一个“前言”段落,主要点明制订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对基本情况的说明分析。前言文字力求简明,以讲清制订本计划的必要性、执行计划的可行性为要,应力戒套话、空话。3.主体

如果说引言回答了“为什么做”的问题,那么主体要回答“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等问题。

目标与任务。首先要明确指出总目标和基本任务,随后应根据实际内容进一步详细、具体地写出任务的数量、质量指标。必要时再将各项指标定质、定量分解,以求让总目标、总任务具体化、明确化。

办法与措施。以什么方法,用什么措施确保完成任务实现目标,这是有关计划可操作性的关键一环。所谓有办法、有措施就是对完成计划须动员哪些力量,创造哪些条件,排除哪些困难,采取哪些手段,通过哪些途径等心中有数。这既需要熟悉实际工作,又需要有预见性,而关键在于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唯有这般,制订的措施、办法才是具体的,切实可行的。

时限与步骤。工作有先后、主次、缓急之分,进程又有一定的阶段性,为此在计划中针对具体情况应事先规划好操作的步骤、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限及责任人。这样才能职责明确、操作有序,执行无误。4.结尾。可以展望计划实现的情景给人以鼓舞,也可以提出总的希望或者号召。5.落款。在正文右下方署名署时即可。

培养基层干部 篇3

关键词:检察机关;青年干部;培养

一、检察院加强青年干部培养主要做法

1.强化青年干部培训,加强人才培养

一是加强综合教育。加强对青年干部的政治、业务等各方面的培训,扩展学习内容和学习深度。对近五年进院的青年干部进行系统培训,为期三个月,邀请大学教授和选择本院多名优秀干警作为讲师,从公文处理、档案知识、保密制度等十个方面开设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二是开展岗位练兵。定期开展观摩评议示范庭、疑难案件评析、法律文书评选等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执法水平。联合区工会开展了检察岗位技能竞赛,包括业务竞赛、演讲比赛、法律文书制作、记录技能竞赛等四个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干警的业务能力。三是适时多岗位交流。近五年来组织青年干部参加上级院组织的业务培训班数十人次,选派3名青年干部到结对子的检察院挂职锻炼学习,5名青年干部到市组、区组或政法委跟班学习,4名青年干部到村、镇挂职锻炼学习,7名青年干部进行科室岗位交流。通过学习交流,青年干部的视野进一步开拓,综合素质和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四是鼓励学位教育。在青年干部本科学历教育普及的情况下,把学历教育的重点转到选拔扶持优秀干部攻读在职硕士学位,每年推荐1至3名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干部报考在职硕士研究生。我院青年干部报考在职法硕已有4人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现有5人在读。

2.实行文化育检,激发队伍活力

发挥检察文化教育、引导、规范、凝聚、激励功能,努力激发青年干部队伍活力。营造文化氛围,积极组织青年干部参加各类的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青年干部的上进心、责任心,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丰富文化载体,经常开展形式活泼、适合机关工作特点的书画、摄影、棋类、球类等文体活动,连续20年举办迎新春联欢会;构建检察文化长廊,丰富青年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和谐文化,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尽可能帮助青年干部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实行送法下乡,开展“送法进校园、送法进企业、送法进社区”等活动,使青年干部深入基层、广泛接触群众,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和综合素养;热心社会公益,组织青年干部参加“一帮一”、“献爱心”等社会公益活动,走访慰问,济贫救难。

二、青年检察干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周期长与工作完成时效短存在反差

青年干部刚入院,多数放公诉、侦监、反贪等主要业务部门锻炼,尽管法学理论功底比较扎实,办案数量和实践经验都很有限,需要不断积累办案经验,需要逐步成长和成熟。现实工作中,80%的案件处理在基层院完成,工作量大。因此,难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很多的办案部门希望青年干部快上手、多办案,对如何不断提高他们的办案能力、加强有针对性的培养考虑不够,抓岗位练兵、岗位成才的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部分青年干部对业务学习也不够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新知识和热点问题不够关注,导致办案能力提高不快。一方面人才的培养不能急,另一方面基层院大量的案件需要消化,这样,人才培养与工作完成有时难免出现矛盾。

2.人才培养方法与现实工作需要存在反差

近年来,我院在青年干部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以提高业务能力和素质为主,侧重于岗位技能、岗位练兵等业务培训。也注意将大部分的年青人放在主要业务部门,通过压担子、交任务的方式锻炼青年干部,也确实促成了一些干部尽快成为业务骨干。可是,成为了业务骨干的青年干部,因为科室抓住不放,不容易流动、轮岗,不利于干部自身发展。同时,基层检察院的师资有限、培训能力的层次不高、案件类型有限,很难培养出业务上的拔尖人才。

三、加强青年检察干部培养的几点建议

1.科学规划,为青年干部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1)重视规划引领。青年干部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既要立足当前,更要注重谋划长远。必须根据检察工作的规律和队伍状况,合理确定青年干部培养的种类、数量以及近期目标和长期规划。要根据青年干部的个人潜能、能力专长、发展趋势、成长经历等要素,设计合理的培养线路,确定培养锻炼的具体方法,进行定向培养。要按照检察管理型人才、检察业务型人才、行政事务型人才、技术保障型人才的分类,分别进行规划。

(2)注意公平竞争。对青年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应辩证理解,科学把握。有的单位缺乏选拔培养青年干部的紧迫感,在干部使用上搞“论资排辈”,没能很好体现“唯才是举”;也有的单位为了提拔年轻人而设立了不合理的政策,搞特殊化,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挫伤一部分干部的积极性。要为青年干部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环境,同等条件下优中选青。

2.加强培养,为青年干部积累经验提供平台

(1)注重多渠道培训。一是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聘请专家学者为青年干部进行高层次讲座;有计划地选派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干部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组织优秀青年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经验、更新观念、开拓视野、增强发展意识。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法律法规、网络、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2)注重多岗位锻炼。一是实行轮岗锻炼。给青年干部创造更多的“学艺”机会。加强青年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既应该有多岗位的广泛锻炼,又应有对本专业的精通。二是实行跟班锻炼。制定青年干部跟班学习方案,坚持每年选调优秀青年干部到其它部门跟班学习,培养青年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三是实行挂职锻炼。坚持每年选派一名年轻检察官到村、镇挂职锻炼,及时放到基层一线,提高增强宏观思维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四是实行重要岗位锻炼。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青年干部参与或承办大要案和疑难复杂案件、承担专项课题调研等并委以重任,培养其组织能力和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华舟,耿方方.金山区检察院加大青年干部培养力度[J].上海机关动态,2010,(1):13-14.

培养基层干部 篇4

从各大高校的现状来看, 高校团委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状况总体来说是好的, 大部分学生干部在自己繁重的学习之余, 依然担任各种社会工作, 积极参加学校建设和学生管理, 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也必须看到, 始终有一部分团委学生干部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表现并不总是让人满意。

(一) 素质相对低下的团委学生干部将降低团委工作的绩效水平

在高校团委学生干部队伍中, 存在着这样一类素质相对低下的学生干部: (1) 成绩不佳, 缺乏学习意识; (2) 动机不纯, 缺乏责任意识; (3) 作风不正, 缺乏表率意识; (4) 能力不强, 缺乏创新意识。这一类团委学生干部在工作中会因为成绩不佳、作风不正而产生影响力不够、表率作用缺乏等问题;也会因为动机不纯、能力不强而产生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效果较差等问题。由此可见, 团委学生干部素质相对低下将直接降低团委工作的绩效水平。

(二) 优秀团委学生干部对提高团委工作绩效水平有积极作用

在高校团委中, 当然也不乏优秀的、高素质的学生干部。由于这一类学生干部无论在个人能力还是在团体意识上都具备较高素质, 因此他们在团委工作中将表现出较好的表率作用, 在组织建设中也起到较强的凝聚作用。这无疑对团委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带来积极作用, 从而提高团委工作的绩效水平。

(三) 小结

高校团委学生干部的素质直接影响团委工作的绩效水平, 培养优秀的团委学生干部队伍对于提高团委工作绩效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优秀团委学生干部的素质要求研究

作为一名高校基层团委的学生干部, 是团委组织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 是学校各项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参与者和实施者, 更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 因此团委学生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 这样才能够完成上述重任。

(一) 较高的政治道德素质

作为团委的学生干部, 要有一定的思想高度, 必须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学校思想建设是团委的一个主要工作职责, 而团委学生干部正是这一职责的践行者。在政治素养方面要做到: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有较高的政治鉴别力;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在道德素养方面要做到:有责任感、宽容和严于律己、待人真诚、信赖他人。这样才能在思想上、行动上起到较好的表率作用。

(二) 较高的能力素质

团委的学生干部, 就是要起到干部作用, 因此能力上也是有一定的要求。优秀的团委学生干部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1) 概念能力。善于分析总结新生事物, 作出结论; (2) 领导能力。要学会带领、引导、指挥、激励下属工作; (3) 沟通能力。在矛盾冲突面前, 要善于沟通, 化解矛盾; (4) 协调能力。不仅要协调好自己的时间, 还要协调好组织的工作。这四方面的能力要求对于一名团委学生干部来讲, 都是十分重要的, 都是必备的, 只有做到这四点才能保证团委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三) 较高的知识素质

学生干部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学生, 作为一名学生, 学习知识是其本质任务, 因此学好知识也是团委学生干部的本质任务。而且知识是才能的基础, 学生工作细琐繁杂, 变化无常, 这就要求学生干部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团委学生干部除了学好专业技能外, 还应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 如管理知识、心理学知识、财务会计学知识、法律知识等, 以适应学生工作的各种需要。除此之外,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 在学习知识方面也要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 应该用自己的优秀成绩来树立榜样, 起带头作用。

三、高校团委学生干部的培养途径探索

一名优秀合格的团委学生干部, 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道德素质、较高的能力素质, 以及较高的知识素质, 这样才能在高校基层团委真正起到干部作用, 才能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 才能保证高校基层团委工作的顺利完成。要使得高校基层团委学生干部具备上述三方面的素质, 仅仅对学生干部进行在职培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从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就开始严格把关, 并构建一套完善的考评制度来进行相关激励,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干部达到高素质的要求。

(一) 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

学生干部的选拔是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环节, 必须坚持原则, 把握方法,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要把团委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做好, 必须将选拔工作程序化、制度化, 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引入团委学生干部的选拔中, 形成一套系统、有效、操作性强的选拔制度。

完整的选拔制度必须是用人部门及选拔工作小组两个工作组相互配合, 共同工作。要从用人部门的需求出发, 确定岗位需求, 再通过考核小组的配合, 审核选拔最适合的人才, 而不是最优秀的人才。

(二) 做好学生干部的考评工作

对于学生干部的考评, 是十分重要的。其考评工作不仅是评优的依据, 迁升的依据, 培训的依据, 而且对提高学生干部素质、提高其能力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所以考评工作对于提高学生干部素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考评中, 学生干部在看到自己优点的同时也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 这就有助于他们扬长避短, 他们可以根据考评的结果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 改正自己的不足。另外, 对学生干部的考评还将给他们提供一个相互沟通, 相互学习的平台。因为学生干部的考评是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 他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机会, 来相互了解, 相互学习, 在学习中进步, 在进步中学习。

要做好团委学生干部的考评工作,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引入激励机制形成竞争机制, 使得考评工作更加客观有效。激励的两个因素是“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 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考评制度时, 做到让所有的被考评者都能参与到其中, 受相关激励引导, 形成竞争发展。高校基层团委应该从学生干部这一主体出发, 针对各个团委部门不同的性质设计不同的考评条件, 让同一部门的学生干部都有相同的考评条件, 考评合格的给予相应的奖励 (授予荣誉称号或者提升职位) , 进而形成同样的奋斗目标, 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从而达到提高每一学生干部的素质的目的。最终形成“团委干部考评———促进进步”的良性循环系统。

(三) 做好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

对于通过选拔成为团委学生干部的同学, 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培训不仅可以直接丰富个人的知识, 增强个人的素质, 提高个人的技能, 还可以辨别个人的发展潜力。而且在培训过程中, 往往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传递各种活动信息;改变学生干部的文化、价值观, 使他们融入组织文化, 有效工作;不断更新学生干部各个方面的知识, 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可见, 对团委学生干部进行培训是在通过选拔的基础上进行的, 也是根据考评结果来进行的, 因此培训工作是对团委学生干部素质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要做好高校基层团委的培训工作, 必须既考虑高校这一群体的特殊性, 又结合学生干部的特点。高校基层团委学生干部的培训, 可以从下面几点来组织: (1) 日常培训, 每周或者每月举行相应的学生干部基础技能培训, 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干部培训礼仪、公文写作等。 (2) 工作轮换, 学生干部虽然任期比较短, 但还是有必要采取工作轮换的培训制度, 因为这不仅可以使受训人丰富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 掌握团委的全貌, 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团队观念, 从而培养出具有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3) 设置助理职务, 这对高校基层团委可能是一个创新, 但也有其必要性。因为助理职务不仅有助于提拔干部, 而且受训人可以直接观察、学习上级的各种能力, 从而提升自身素质。

四、结语

高校基层团委是高校的重要基层组织, 其服务对象是广大的高校青年学生, 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因此高校基层团委的绩效水平对于高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团委学生干部的素质又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高校基层团委的工作绩效, 高素质的学生干部能提高团委工作绩效, 相反低素质的学生干部也将降低团委的工作绩效。所以高校基层团委学生干部的素质培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而要真正做好高校基层团委的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也不是仅仅对上任的学生干部进行培训教育就足够的。要做好该项工作, 要有一套健全的培养机制, 要从学生干部选拔就开始严格把关, 并设计相应的考评激励机制以及完整的培训方案, 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基层团委学生干部达到优秀的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郭红彦.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1) .

[2]张瑞春.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 (1) .

[3]胡周友.浅谈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J].安徽文学, 2008, (4) .

培养基层干部心得体会思考发言 篇5

大力培养选拔基层年轻干部,是实现领导班子更替有序、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当前形势下,要有效把握基层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创造条件促其较快成长进步,为地税事业发展打造一支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充满朝气的生力军。

一是积极探索年轻干部培养管理新机制。

科学制定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中长期规划、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意见、年轻干部管理办法。在干部培训制度上不断完善,健全完善年轻干部轮岗培训、导师辅导、学习奖励等制度。

注重年轻干部的整体培养,形成一支“准后备干部”队伍,切实搞好跟踪培养,适时起用一些相对成熟、有发展潜力的优秀苗子充实到后备干部人才库中,以保持后备干部来源的长盛不衰。

二是营造良好氛围。

实践证明,宽松的环境、良好的氛围、竞争的机制是促使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要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关心、重视选拔年轻干部的良好氛围。要转变求全责备的观念,树立“用人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的观念,敢于启用基本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开拓进取精神和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华。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

培训是提高年轻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坚强阵地,加强对年轻干部培养管理必须加强教育培训。年轻干部的成长,个人勤奋努力是基础、组织培养教育是动力、阳光选人用人是关键、监督约束是保证。

要经常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年轻干部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和实践活动,培训要注重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要加大实践培训的份量,通过交流、轮岗、锻炼等多种方式,引导和组织年轻干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横山万名干部下基层 篇6

1、夯实工作责任。市直部门26个工作组包抓26个四类村,县上52名县级领导直接包抓全县所有四类村、矛盾村和换届尾留村,同时确定这些村子也是县级领导的下基层活动村和党建联系点。全县349名县乡科级领导干部包抓349个农村、社区、学校等各类基层党组织,402名县乡干部全部派驻到农村和社区等基层组织开展工作,保证每个村和社区都有包抓领导和驻村(社区)干部,实现干部下基层农村和社区全覆盖。

2、加强舆论宣传。活动开展以来,县委专门开办了《横山党建》简报,印发简报5期,横山报、横山广播电视台、横山新闻网、横山县人民政府网等主流媒体开辟了“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专栏,先后刊发文章和报道154篇,市级以上报刊、电视台采用25篇,制作横幅标语332条,大力宣传报道活动中的好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在全县上下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3、坚持为民服务。各级领导和干部带头下基层,率先垂范搞工作,在“问”上下实功,在“解”上抓落实,扎扎实实为包抓的四类村搞规划、引项目、谋发展,促和谐。市政协工作组先后4次到包抓的南塔办事处胡沟岔村和姬沟村,广泛走访了解两村现状及群众春季备耕情况,向生活困难党员群众送去米面等慰问品,联系慈善医疗机构为村民免费体检,发放价值1万多元的药品和466本科普书籍,市委组织部工作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并将掌握的实际情况建立工作台账,从群众最盼最缺最想的问题出发,真心实意为农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自活动开展以来,市直部门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工作,以优良作风联系群众,以良好形象面对群众,以深厚感情服务群众,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仅服务了群众、化解了矛盾,而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市直部门单位的良好形象。

目前,按照县委确定的工作目标,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为切实做好下基层活动各项工作,确保工作实效性。

1、分析利弊,认真梳理工作思路。在调查走访的基础上,要静下心来分析村情,找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帮助农村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对农村存在的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要进行系统梳理归纳,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不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根源、找准症结、理出思路、多方协调,创造条件逐步解决。

2、解决问题,注重讲求工作实效。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从所在村的实际出发,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帮助村“两委”班子制定发展目标,研究发展对策,化解矛盾纠纷,做到真心服务群众,真情破解难题。对这次市县领导包抓的四类村,要帮助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阔视野,找准制约所驻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选准选好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子,帮助制定好远、中、近期规划,并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提供有效帮扶。

培养基层干部 篇7

一、切实强化政治意识

政工干部是政治工作实践的具体组织者和操作者, 基层政工干部的言行举止不仅直接影响广大职工的工作情绪, 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党在基层的形象和威信。基层政工干部所处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决定了自己必须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

强化维稳意识。基层政工干部首要任务就是维护本单位的稳定局面, 即从政治高度认识稳定职工队伍的重大意义。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职工队伍, 企业的一切技术指标、经济效益就无法实现。强化“政治意识”服务于经济建设这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对政工干部的新要求。基层政工干部直接与具体的人和事打交道, 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具有坚定的正确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 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具有一定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强化责任意识。基层政工干部要一切从负责任出发, 工作不分大小, 任务不分轻重, 都要认真地负责、认真地干好。不作表面文章不搞形势主义, 不得过且过, 时时处处积极配合行政工作, 遇事不扯皮、不推诿, 矛盾不上交, 问题不拖延, 敢于承担责任承。

强化表率意识。基层政工干部要在“立行”和“立言”上下功夫, 把榜样的力量和人格品德的力量统一起来, 为广大职工作出表率。身教胜于言教, 事事走在职工群众的前面, 才有号召力。让职工群众向自己看齐, 才有凝聚力。让职工群众“跟我来”, 才有战斗力。基层政工干部时时处处要以身作则, 要求职工群众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不要做的事自己始终杜绝。要言有信行有果, 表里如一。实践证明, 示之以行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为重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强化民主意识。尊重职工意见, 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 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是基层政工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方略。增强“民主意识”, 就是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 经常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征求职工意见并采纳职工好的建议, 在决定重大决策之前让职工进行充分讨论集思广益, 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让职工说话, 遇事同群众商量, 推行厂务公开, 增强工作透明度。

强化廉政意识。廉洁自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衡量一个干部表现的一杆秤, 言于律己出以公心为职工办事, 群众威信就高。政工干部的廉洁自律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 基层政工干部与职工群众朝夕相处, 自身形象直接影响着职工。廉政意识也是“形象意识”, 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就不能带领群众引导职工投入到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增强“廉政意识”就是要与职工打成一片, 与职工同甘共苦, 把职工群众的困难视为自己的困难, 把职工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 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处理日常事务要公开公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真正做到廉政为民, 千方百计为企业多创效益, 为职工群众多谋福利。树立“群众先有我后有”的思想, 以自己的廉洁行为在职工群众中塑造良好形象。

二、努力完善知识结构

随着现代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生产工艺不断升级, 企业政工干部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调整学习方向, 结合工作实际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学哲学。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人们对于世界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这是世界观;用这样的看法、观点来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这就是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政工干部要具有正确的思想方法, 必须学习哲学知识。学习哲学, 归根结底是要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方法指导。

学管理。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现代企业管理是各种要素配置与运作的全过程管理, 不仅要解决企业的“管理”问题, 还要解决企业的“经营”问题, 更要注意企业的资本运营问题, 突出企业资产的增值和产业的发展。政工干部要适应现代管理工作需要, 熟悉了解一些企业计划、财务、成本、资本运营、流程再造、安全、环保、质量、人才资源配置等管理方面的知识, 要着眼人的全面发展, 调动人的积极性, 学习、积累人本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产。掌握和熟悉生产工艺流程, 是企业政工干部必备素质, 只有这样, 才能围绕生产经营工作有的放矢, 提供更好更到位的管理和服务。对于石油企业的政工干部来说, 要了解一些油气藏的形成原理、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和沉积地质特征等石油地质理论, 了解一些石油勘探开发原理、工艺方法, 了解一些探明储量、控制储量、可采储量的知识和油田勘探开发形势, 了解一些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石油炼制包括物探、钻井、录井、测井、作业、采油、集输、炼油等施工流程作业的特点。

学信息。网络技术将成为无处不在的社会基本设施, 对传统生活形态也构成了很大冲击, 对人的思想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不懂资讯就等于文盲。在生活的资讯化里面, 大概最直接的能力, 就是从网络里去寻找资讯的能力, 并运用资讯技术去创造财富。这样, 熟练学习有关网络技术的知识, 已成为“迫切”和“必然”, 因此, 政工干部必须与时俱进, 做知识人、科技人、资讯人、网络人、现代人, 善于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思想工作, 能够正确研判处理网络舆情。

学写作。写作是政工干部的基本功。企业政工干部从工作需要出发, 一要思虑周密, 二要思路清晰, 三要沟通交流, 四要行使管理。这四点职务要求十分需要熟练掌握写作技能, 这对培养自己思

一是人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人员过剩与人才短缺的现象并存, 人才队伍业务分布、知识技能结构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优想的严密性、思维的逻辑性和用语流畅、

重点突出、行使有效管理, 都很有帮助。

三、研究把握工作规律

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规范人的思想行为的一门科学, 做思想政治工作, 只有按照它的规律办事,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研究, 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企业基层政工干部要在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掌握一定的工作艺术。

勇于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新事物, 要解决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政工干部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答案可供使用, 只能靠自己的探索和创造。企业政工干部要能够将党和国家及上级部门确定的发展目标、任务与本企业的情况相结合, 提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新经验。

善于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利益的多元化, 使社会的思想经常出现良莠难辨的情况, 由于经济利益关系的原因, 使一些人心理失衡。面对纷呈复杂的思想状况, 政工干部必须具备洞察和驾驭思想局面的能力, 即善于捕捉和辨别各种思想信息, 将其导向正确方向。

精于策划。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财富, 是企业提高效益促进发展的重要条件。提高企业、单位的知名度和形象是新时期政工干部参与创效益活动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实践证明, 政工干部通过积极的公关活动, 大力提高了企业、单位的知名度和形象, 这样既为企业和单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又使政工干部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有为有位。

丰富手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宣传手段改变了其单一、呆板、僵化的形式, 也促进了广大群众现代意识的提高。因此, 在新时期, 政工干部必须跟上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学会借助大众传媒, 运用声、光、电等种种现代化手段做好宣传工作, 决不能甘当现代科盲。

关注需求。人的任何行为都同他的利益追求密不可分, 行为与利益之间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全面了解工作对象的行为动因根源、思想行为的特殊性、思想变化的幅度、真实的思想状态等, 并且积极探索并认真遵守利益行为规律, 善于从人的动因上去把握工作对象的思想动向, 主动满足他们合理的物质利益、精神利益和政治利益的需求, 才能从根本上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针对目前国有企业人才发展现状,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特点, 建立国有企业的人才成长通道, 实现各类人才“成长有通道、发展有空间”, 既是尊重人才个性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重要举措, 也是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才成长通道职位运行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 (2012) 05-231-02

目前, 我国正在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在注重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同时, 要更加注重人的发展。人才成长通道, 是人才在组织中的发展路径和台阶, 是个人在组织中晋升路径, 是古今中外都在不断地探讨的问题。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特点, 积极创新人才发展模式, 建立适合国有企业的人才成长通道, 实现各类人才“成长有通道、发展有空间”, 既是尊重人才个性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重要举措, 也是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现实需要。

一、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化, 基层一线结构性缺员和技能操作人才接替不足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二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从人才层次上看, 复合型的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科技专家和拔尖技能人才还比较少, 创新型科技人才不足, 人才资源效能还比较低。三是人才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技而优则仕”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人才成长通道建设有待深化推进, 人才队伍活力还需进一步激发。

二、人才成长通道的建立

国有企业人才成长通道不畅的问题, 集中反映为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人才的成长路径“窄、短、堵”, 基本上是千军万马“挤”经营管理职务晋升这个“独木桥”。有的人“挤”上去了, 但经营管理工作却不一定是他的最佳职业取向;有的人没能“挤”上去, 个人成长可能就会受到影响。

所以, 畅通人才成长通道, 关键是理顺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人才的职位序列, “职位”是人才成长通道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准确理解职位的含义, 对于把握人才成长通道建设的政策、理清工作思路十分重要。

作为人才成长通道中的职位, 就要全面反映人才的内涵, 不仅要反映人才的能力, 也要反映人才的工作岗位, 还要反映人才的工作业绩, 就是全面反映人才在企业“能干什么、在干什么、干成什么”的情况。第二, 职位是对岗位、职务、职级的统称, 既指人

完善人才成长通道建设的实践

●张兴永

摘要:政工干部是政治工作实践的具体组织者和操作者, 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就是要切实加强政工队伍建设, 客观形势要求企业基层政工干部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业务能力。

关键词:企业,政工干部,素质

参考文献

[1].付德祥.政工干部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民营科技, 2011 (8)

[2].王兴国.基层政工干部要强化“十个意识”.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06 (12)

[3].张文胜.政工干部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今日科苑, 2009 (6)

培养基层干部 篇8

关键词:院校,人才培养,干部管理

0 引言

学员是部队的特殊群体,是我军的宝贵财富,了解学员生长的规律,掌握带好学员队的基本方法,是每一个学员队干部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学员队干部的带兵能力,是实现“基层第一、学员第一”的前提,是院校做好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抓好学员队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特别是“4+1”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多新特点,这对学员队干部的素质要求更高了。以目前情况来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学员队干部的素质。

1 尊重学员———奠定带好学员队的基础

爱兵是带兵的基础,同样,学员队干部爱学员是带好学员队不可或缺的情感要素。情是爱之源,情生爱之力。队干部只有深怀爱兵真情,才能对学员交出真心,付出真情,爱得至真至纯至深,爱得全心全意。反之,如果对学员虚情假意,把爱护学员当口号,把关心学员当手段,即使与之朝夕相处,也不可能与他们同甘共苦;就算经常为学员办实事,学员也未必真正与之心心相印。实践表明:无论何时,只要干部爱学员心切,学员队的管理基础就牢,凝聚力就强,学员队风气就好就正;反之,就不可能把学员带好,把学员队建设搞好。有的干部爱学员爱的不深,不能时刻把学员挂在心上,对学员的成长进步,冷暖疾苦漠不关心;有的干部只把爱挂在嘴边,讲给人听,做在表面,摆给人看;有的干部爱学员爱得不纯,重利益,讲实惠,有条件,有选择地去爱,结果偏爱了几个,伤了一大片,因此,爱兵要动真感情,方法上要“情理交融”。“情”离开“理”就失去了灵魂,“理”离开“情”也变得枯燥。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员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文化素质、个人经历日趋多样化,他们需要理解,更渴望知识和本领;需要平等,更渴望民主和感情交流;需要关爱,更渴望实现自我价值;需要解决思想问题,更渴望解决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因而,解决队干部爱学员的问题,除了进行爱兵教育外,还要加大监督和制约力度。应把学员队干部爱学员做的好与差,作为评定干部职称和优秀学员队的重要标准,采取综合考评和征求意见的方法进行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员队干部增强爱学员的意识,奠定带好学员的基础。

2 了解学员———抓住带好学员队的主动权

知兵是带兵的前提。对学员的思想状况摸不准,对学员的生长规律摸不透,带学员队就缺乏针对性和主动性。以学员队当前的情况看,要使学员队干部真正了解学员,重点要纠正两种倾向:一是要破除“拉开距离才能树立威信”的错误观念,切实和学员打成一片。有的学员队干部认为,只有同学员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学员摸不透,看不准,学员就会没底,就会恐怕,就能提高干部的威信,因此,夜间熄灯后不查铺,训练场上不跟课,甚至课后的娱乐活动也有意识地拉远与学员之间的距离。事实证明,学员队干部有意识地保持同学员的距离只能造成与学员之间的隔阂。结果,学员有活动不愿和干部讲,学员有困难不愿意和干部商量,更谈不上在学员心中建立威信。二是要克服“和学员打成一片就了解学员”这一模糊认识。学员是从地方、从部队基层选拔出来的优秀苗子,思想相对比较成熟。因此要下苦功夫、深功夫了解学员。有些学员干部认为,每天和学员吃、住在一起,上课也跟班作业,一天到晚在一起,对学员没有什么不了解的。因此,不再细细的研究每一个学员的思想状态,仅凭一点感性认识去带学员。现在的学员,尤其是一些从地方直接入校的大学生,存在着爱说敢讲、思想活跃、性格活泼的一面,因此只靠平时的一点接触或骨干的一点汇报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学员的思想脉搏。所以,学员队干部不仅要积极和学员打成一片,而且要心在学员中,知道学员在那里,知道学员在干什么、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准确把握每个学员的思想状况,及时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把心思用在学员身上,只有真正想学员所想、帮学员所需、解学员所忧,才能进一步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 管育结合———掌握学员发展的基本规律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能否把思想活跃、可塑性强的学员管好育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员队干部能否依据学员发展和基本规律进行管理教育。第一,学员最大的任务是学习,因此学员队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实生活的环境每时每刻都对人产生着重要作用,学员队也是一个小环境。这个小环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学员,在学员队创造一个好环境、营造一个好氛围能对学员起到三个作用:感染熏陶作用,鼓舞教育作用,推动促进作用。这三方面作用能使学员的思想得到规范、消极落后的思想得以限制而好学上进这点积极正确的思想、行为会得到宏扬,激励每一位学员向成功的方向发展。第二,根据学员未来的任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学员毕业后都是部队的基层指挥员,在以后的工作中必不可少地需要组织指挥能力、日常管理能力、基层文化工作能力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因此学员队要有步骤地实施模拟代职,对学员加以培养、锻炼。组织学员轮流充当连、排长,充当党、团支部书记亲临其境地组织活动,每一期活动后都要组织学员展开讨论,对每一个学员的代职情况进行分析做出评论,使代职的学员有所收获,其他的学员也能在别人身上得到教益。实践证明,这种办法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员的工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学员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学员队的全面建设。

参考文献

[1]心理与生存[M].福州:福建少儿出版社.

[2]军事教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3]部队管理[J].部队管理.

[4]军校学员管理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培养基层干部 篇9

一、当前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一) 部分学生干部对团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刻, 榜样意识淡薄

团组织学生干部是在团组织中担任相应领导职务、承担一定职责、履行一定义务、团结和教育广大青年团员的先进份子, 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部分学生干部目光短浅, 认为团工作就是协助老师完成一些日常管理考勤、开展课外文体活动之类的工作, 甚至有部分学生干部无视组织纪律, 缺席例会、早练, 利用职务之便逃课, 对工作任务也是敷衍了事, 在学生干部队伍中混日子, 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更谈不上树立共产主义信仰。这些现象的存在, 使得学生干部的榜样性无从体现。

(二) 功利思想严重, 工作动机不纯

学生干部工作的宗旨就是要服务于广大同学, 但是当前许多学生却把干部身份当做是“服务”自我的一个有利途径。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 许多学生都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 从竞选学生干部之初就是为了多获取一些评优评先, 以优秀团干部身份推荐入党的机会, 从而能使自己将来的简历更加丰富, 更加有分量。为此, 在各项评选过程中, 拉帮结派、请客吃饭的不良现象屡见不鲜。

(三) “90后”学生干部凸显个性, 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90后”大学生个性独立, 自信张扬, 这一点在学生干部中也体现出来。在工作过程中, 有些学生干部只注重个人的发展, 而忽视了团队的长远利益;有些学生干部不能接受别人不同的观点, 人际关系差;还有些学生干部喜欢拉帮结派, 搞小团体, 或者是只愿意与本部门、本班级的同学交流合作, 这样都影响了整个学生干部队伍工作的成效。

(四) 工作积极性缺失

在当前学生干部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怪现象:低年级的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较高, 但是经验不足, 只能盲目按照高年级干部的指示工作, 而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的高年级学生干部, 却由于对自身角色认识存在偏差或是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不强, 导致威信下降, 工作时常碰壁, 工作积极性也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缺失, 有的甚至中途辞职。这对团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相当消极的影响。

(五) 创新思维不活跃, 主动学习能力不强

当前学生干部普遍存在创新思维不活跃、主动学习能力不强的缺点, 面对老干部的工作模式, 他们很少去思考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面对指导老师的工作安排, 他们很少能提出建设性意见;针对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也不能够及时地分析和总结。大多数学生干部都是按部就班, 按指示做事, 特别是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方面, 许多干部只是不断重复开展一些简单易行、只注重娱乐性的小型活动, 教育意义不大, 无法体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化育人功能。

二、对当前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 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 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学生干部综合素质

作为院系领导和指导老师要在思想上加强认识, 在人、财、物的投入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上保证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另外要深入到学生干部中去, 了解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和问题。并且应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和指导, 使学生干部重视政治理论的学习, 关心时事政治, 思想解放, 有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思想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努力创新的精神, 养成善于分析、总结的工作习惯, 使他们明确自身角色和职责, 对工作方法、工作技巧进行引导和传授, 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 建立完善的学生干部选拔、管理和激励机制

如何选拔出能干事、干好事的优秀学生干部, 是做好其培养工作的一个大前提, 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关键之处。为此, 应结合团组织自身实际, 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通过公开竞聘选拔的方式来挑选优秀的学生干部上岗, 建立符合学生干部培养目标的选拔机制。同时, 对于学生干部的管理, 应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使得学生干部的工作和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以确保团组织工作能够有序、有效地开展, 实现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团队建设目标。并且, 正确的激励体制的建立对于激发学生干部工作热情是必不可少的, 应建立完善的考评激励体制, 赏罚分明, 使学生干部充分明确自身的责任, 提升工作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三) 加强学生干部的心理辅导

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相比, 背负着工作和学业的双重压力。在工作中, 有部分学生对学生干部的工作不理解, 不配合, 甚至有时会发生争执和冲突;在学习中, 因为工作有时会占用到学习时间, 大部分学生干部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 这又造成了家长和老师的不理解, 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干部心理受挫, 甚至放弃干部工作的不利因素。为此, 指导老师应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情感关怀, 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 适当纾解心理压力, 并且引导其他学生对于学生干部给予多一点的理解和支持。

三、结束语

基层团组织学生干部是团组织实现各种职能的保证,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下, 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发挥团组织学生干部的骨干与核心作用尤为重要。只有加强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 才能建立起一支高效率、创新强、高素质的基层团组织学生干部队伍, 开创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工作乃至整个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谢章敏.“90后”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J].湖南农机, 2010, 37 (4) :193-194.

[2]嵇芹珍.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09 (20) :167-168.

[3]周峰.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J].教育研究, 2009, 16 (4) :77-78.

培养基层干部 篇10

关键词:青年干部,能力培养,平台搭建

青年干部培养是促进政府机关老中青结合、实现“传帮带”的重要环节。海安县李堡镇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活动, 促进青年干部综合能力提升, 如一年一度的三八节综合系列活动、“赤岸讲坛”系列讲座、青年干部驻村调研活动等。这类活动一方面使许多青年干部提升语音表达能力、培养承受压力的优秀心理素质、开拓部门之外的全面视野, 同时有效地为党委政府发掘人才、深入了解青年干部个人能力现状有着更为积极的作用。

青年干部综合能力培养范围很广, 不同部门和岗位对各自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各有不同, 同时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和成长环境的不同也注定了人才培养不可“批量生产”。从这个角度来说, 综合能力提升的重点更倾向于基本素质培养、基础能力锻炼, 党委、政府的培养重点也将更偏向于平台的搭建。

要实现青年干部综合能力全面更好地发展, 应当在现有青年干部培养平台搭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创新, 协调诸多矛盾, 辅以有效沟通和个人调查等方式, 使上级领导的真正出发点和良苦用心更具有针对性、个性和有效性。

一、培养平台形式

(一) 现有形式。培养平台建设按照时间跨度为参照可以分为短期培养和长期培养的结合模式。我镇现有培养为长期短期结合。

“赤岸讲坛”系列讲座通过讲和听的形式, 让青年干部为全镇机关工作人员讲述经历、见闻、思想认识、研究成果等, 通过传播正能量来培养青年干部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以每周一次的频率进行, 属于长期低强度培养形式。

驻村调研是通过派驻青年干部走村入户, 进行村情村貌及经济发展情况调查的形式, 培养青年干部语言表达沟通、统筹协调、团队协作等能力, 以一个月为时限驻村开展调研, 属于短期高强度培养形式。

(二) 可拓展的平台形式。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形式:

1.长期培养的拓展形式。优秀青年干部入村挂职锻炼方式:派遣优秀青年入村挂职至少一年时间, 签署挂钩村发展责任状, 配合村支书开展工作, 参与行政村重要村民小组活动, 分工村民小组工作, 独立完成挂钩村重点经济指标的综合调研。青年干部师徒“传帮带”挂钩:选出我镇杰出且工作能力强的中高龄干部作为“导师”, 各分配一名优秀青年干部作为“学生”, 历时至少一年, 青年干部充分学习各自“导师”在不同领域的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确保我镇宝贵的人脉、经验、技术能力等宝贵资源留有继承, 并配合老干部完成各自领域技术和工作经验的文稿撰写, 实现纸制化资源, 保存镇档案室。青年干部公共管理项目创新立项:每年年初实施公共管理类创新性研究项目申报, 全政府人员均可参加, 鼓励青年干部组成团队申报, 政府提供立项资金, 依据领导小组审核结果、答辩成果给予不同级别标准的项目经费。次年新一轮申报前做结题成果汇报、验收答辩等工作, 研究成果有获得上级或本级政府书面表彰, 发表论文、报导等类型。项目费用票据在结题验收后凭票据统一报销。实行多岗实习制:每一位优秀青年干部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 接受党委、政府的安排, 接受跨部门的另一项岗位的工作, 但并不参与跨部门考核, 实行年终考核加分制, 按照跨部门的工作成果依据既定标准实行加分。此形式目的是拓宽青年干部的多方面技能, 在跨部门协调工作中实现个人能力提升和部门工作新思路的创新。拓展青年干部网络学习模式:此类形式强调青年干部的工作外学习, 以理论课程的形式强化思想、技术、素质等各方面的学习培训, 必修选修结合, 以客观题形式网上考察学习成果, 凭借积累学分进行差别化考核。同时, 进一步鼓励青年干部加强在职再教育学习或深造。

2.短期培养的拓展形式。开展专业性或政治性讲座:邀请具备丰富理论知识或实践经验的教授、调研员等给青年干部做讲座, 拓宽知识广度和深度, 加强青年干部的哲学、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新知识学习, 为青年干部提高素质进一步铺路搭桥。组织召开专题“补课”碰头会:由相关负责人统筹, 安排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领导听取青年干部的思想状态、职业规划和专业设想, 以及对自己全面综合发展的一系列计划, 给予其经验上的指导和建议, 促进青年干部的发展更具针对性、有效性, 少走弯路。组织青年干部进行更为实用的竞赛类活动:如以“乡村美”为主题的摄影活动, 给青年干部随机分配一个或多个具体拍摄的村组, 要求其拍摄居民生活照、田间景、民宅、活动照、生产照、全景照等多角度、多主题的照片若干张, 进行美丽李堡乡村景的照片评选, 促进青年干部进一步下基层, 对一线农村的村情村貌进行深入了解。也可以在系列活动中开展常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竞赛, 将平时容易遇到的操作问题、使用问题进行共同探讨, 提高后期工作效率等。

二、平台操作注意点

(一) 时间的协调性。搭建青年干部能力培养平台首要考虑其时间的协调性。短期培养平台的形式可以相对丰富, 但尽可能减少活动“扎堆”的现象。长期培养平台的搭建不宜过多, 避免青年干部被牵扯过多的精力, 影响正常主体工作。

(二) 人数的协调性。每个部门的情况各有不同, 青年干部的数量也有多有少, 在参与同等人数要求活动时, 青年干部人数多的部门机动性则更强, 人数少的部门则更为辛苦。所以在考虑平台发挥培养作用时, 可以尝试破开以部门为单位的一般形式, 采用编号抽签或年龄段分组等形式, 实现青年干部参与人数的协调。

(三) 能力的协调性。能力是很宽泛的概念, 所谓能力协调并非充分考虑每个人所具备的全部能力, 而是关注每个培养平台对能力的各自需求, 按照标准分配具备 (或缺乏) 相应能力的青年干部或目标培养对象, 使培养效果达到最佳。

三、平台操作的辅助工作

(一) 实现有效沟通。青年干部对各自参与的培养平台的需求和参与热情是有差异的, 不可否认存在有的青年干部综合能力相对较强, 各类平台的参与都能游刃有余, 也有的青年干部需要进一步锻炼, 培养其他能力以适应各种平台的挑战。同样的, 有的青年干部热情度极高, 愿意参与各种平台活动, 也有的青年干部积极性不高, 只愿意完成手头工作, 不愿意参与或者面对培养平台所制定的一系列活动。

对热情度不高这一部分人, 需要加以有效沟通, 避免“过犹不及”。做通思想工作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从领导角度确实是处于全面培养青年干部的考虑来培养年轻人, 但也要从青年干部的角度, 让其提高个人思想觉悟, 明白上级领导的真实用意。所以领导定基调、搭建培养平台, 青年干部参与平台之间需要做好有效沟通工作, 这个工作谁都可以做, 只要将正能量融入其中, 才可能促使这部分青年干部克服心理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 积极参与各类培养平台, 正视各类活动。

(二) 开展个人调查。开展个人调查并非针对平台搭建之前的参与热情度调查, 而是强调对每个青年干部能够胜任不同平台角色状况的摸底调查。

个人调查的关注点为青年干部的既有能力及发展规划。调查内容设定则更倾向于将青年干部个人自我能力认知的相关既有能力信息进行搜集, 以便于一方面可以保障平台搭建有的放矢, 同时保证对部分青年干部的培养起到实际效果。个人发展规划的调查作为调查辅助信息, 旨在为平台培养提供个性化元素, 更有针对性。为确保个人调查的实际效果, 则更建议采取个人谈话笔录的形式, 一对一交流有利于调查结果更为理性。

综上所述, 结合李堡镇人民政府在青年干部培养现有平台的实际情况,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 拓展其他更好的思路, 并辅以有效沟通和个人调查等辅助工作方式, 是实现基层乡镇机关青年干部综合能力培养的有利方案。

参考文献

[1]赵增援.干部选拔机制的创新与优秀青年干部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陕西电力.2007.8 (20) :61-62.

[2]申作芳.关于青年干部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2 (12) :190-192.

[3]沈传华.高校青年干部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思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10) :124-126.

[4]李超.新常态下事业单位青年干部的培养策略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5.9 (23) :193-194.

“株连式拆迁”苦了基层干部 篇11

改变陈龙生活轨迹的事情发生在12月2日。那天上午,陈龙突然接到罗志太的口头通知,要求他两天后到“县城建设指挥部征地拆迁组”报到。

被拆迁人是陈龙的女儿陈子琳。她拥有的房产就在县公安局的家属院内。2012年10月15日,按照太湖县政府的规划,县公安局大院内的60户住宅被列入征收范围,如今,未拆除的住宅还有4套。其中,包括陈龙女儿在内的3户人家已经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被告就是太湖县政府。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你们现在是儿子告老子。”在陈龙提供的几份录音里,一位已经调离的领导干部这样提醒他,而另一位县委组织部成员则明确要求他们尽快撤诉:“你们夫妻二人都是执法系统的公务员,应该有更高的觉悟和更高的素质,应该听组织的话。否则,就要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

陈龙的事被媒体报道后,多篇评论文章都联想到“嘉禾事件”。律师王才亮当时曾随央视记者前往嘉禾现场,至今他还记得“谁影响嘉禾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的大横幅标语。在他看来,“嘉禾事件”固然是“株连式拆迁”的标志事件,但事实上自2001年《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修改后,“株连式拆迁”便屡见不鲜。王才亮分析,“但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土地财政开始形成,2001年的时候,取消了安置规定,允许开发商参与拆迁,这就意味着,经营城市成了地方政府的指导思想”。

正因如此,陈龙的境遇并不让王才亮感到吃惊。他说,越是在以熟人社会为主要特征的县城,“株连式拆迁”的出现就越频繁。“我肯定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陈龙告诉记者,自己曾有一个公务员朋友,也做到了副科级,但在一次征地拆迁中因为做家属工作做得不到位,一度被停职,后来,他以辞职的方式与体制决裂,“一个干部在42岁写辞职报告,又不是身体原因,那只能是心被伤狠了”。

在王才亮看来,即使在全国范围内,敢于选择站出来公开对抗的“被株连者”也并不多见。在他接受委托的株连式拆迁案件中,绝大部分人都“投降了”,“因为没有条件抵抗”。

即使在媒体所及的层面,最近一段时间里,陈龙也不是唯一一个饱受“株连”之苦的干部。10月28日,湖南绥宁县城管局纪检组长蒋开松因未能说服家人配合拆迁而被停职。为此,母亲骂他是“叛徒”,妻子则险些和他离婚。所幸,由于媒体的介入,蒋开松已官复原职。

事实上,这些年来全国各地明令禁止“株连式拆迁”的文件并不鲜见。但王才亮发现,尽管全国各地屡次发文,却从来没有就此立法,甚至从没有认真处理过“株连式拆迁”的官员。他清楚地记得,“嘉禾事件”中,5个嘉禾县官员被免职,但在2010年一家媒体做的回顾性报道里,这几名官员在一两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里便被重新起用,甚至被调到市里委以重任。他将“株连式拆迁”的手段比作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所有人都知道是错的,也不敢直接讲,因为操作方便,还不用承担什么责任。”

“官员都有侥幸心理,株连一个人,弄好了更好,弄不好也不追究,这样‘株连式拆迁’永远都不会消失。”蒋开松反复强调。

基层干部要着力提高“五力” 篇12

1 着力提高学习力

当前,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不解放、视野不开阔、工作没创新,甚至有的在基层工作几年还不能适应岗位需求,主要原因是自身学习力较弱。基层干部要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必须要在提高学习力上求突破。认清自身素质与职责要求的差距,不断强化本领恐慌感,始终保持“学之不足”的心态,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养成乐于学习的好习惯。结合本职工作,重点围绕掌握思想武器、领会上级意图、把好工作方向学理论,围绕依法带兵、按章办事、按纲建连学法规,围绕熟悉业务、驾驭装备、精通本职学专业,围绕搞透敌情、我情和战法学打仗,围绕掌握思想方法与领导方法学哲学。针对基层工作任务重、学习时间少的实际,“见缝插针”抓学习,在积少成多中吸取知识的营养;以问题牵引抓学习,在边学边悟中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紧盯部队正在执行的任务抓学习,用学习成果指导任务完成。注重学中干、干中学,自觉在部队建设实践中研究探索、把握规律,形成抓建部队、破解难题的真招实策,使理论“活化”,让实践“升级”。

2 着力提高执行力

习主席提出“一份部署,九分落实”强调的关键就是执行的问题。执行力是基层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体现,决定着基层战斗力水平的提升,影响着基层建设的质量。实际工作中,基层干部执行中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倾向:推诿扯皮逃避执行、照抄照搬机械执行、凭借喜好选择执行、消极等靠被动执行等。应从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入手,着力提高基层干部执行力。首先要从事业心责任感入手,以废寝忘食的精神、夜以继日的干劲,努力增强履职尽责的本领,积极向先进典型看齐,在爱岗敬业、主动作为中,勤学苦练、狠抓落实,不断破解矛盾问题。其次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规章制度,带头苦干、实干,力戒浮躁、增强定力,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积小胜为大胜。最后要强化“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意识,当天的事情当天办,计划内的工作抓紧干,上级交办的事项及时办,做到案无积卷、事不过夜,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良好习惯。

3 着力提高掌控力

当前,有的基层干部管不住人、管不住事,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爱上交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提高基层干部管控力。首先,要依靠组织。积极发挥好各类组织的职能,尤其要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的桥梁助手作用,让人人、事事都在组织之内、监督之中、管理之下。其次,要依靠制度。强化“按条令管”的理念,始终把条令学习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程来抓,确保条令在部队建设中能够全时、全员、全程落实。强化“按大纲训”的理念,始终把按纲施训作为依法带兵的着力点和主要抓手,坚持以训促管,把战斗力生成的全过程和全要素训实、训精、训深。强化“按《纲要》建”的理念,始终围绕基层“八项经常性工作”要求,抓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落实。最后,要依靠群众。针对基层干部能力、精力有限的实际,强化层次管理,充分用好班长骨干这一中坚力量,让他们冲在一线、“捡漏补缺”;充分发挥思想骨干、安全员与战士之间没有管理矛盾的优势,发动战士自己管自己,让他们成为带好连队管好人的一支“奇兵”;教育引导官兵树牢“主人翁”意识,主动报告各种违规违纪现象、事故隐患苗头、不利于单位建设的人和事,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

4 着力提高创新力

一个不注重学习新知识、不注重研究新情况、不注重探索新问题的干部,是不可能有创新力的。当前,在基层干部中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创新办法不多、开拓性成果比较少的问题比较突出,直接制约了各项工作的质量层次,必须把提高基层干部创新力作为谋求发展新的增长点。基层干部创新要在解决单位建设的难点、弱点问题上下功夫,在解决广大官兵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上下功夫,不断突破思维定势,创新工作思路。要克服安于现状守摊子的思想,大力发扬埋头苦干、躬身实践的精神,自觉摆脱条条框框、习惯做法、固有模式的束缚,敢冒风险,敢担责任。只要有利于部队建设、有利于战斗力提升、有利于官兵全面发展,就要大胆试、大胆闯,以创新精神和创新举措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注重向书本借鉴,把看书的过程当作联系实际解决本单位问题的过程。注重向上级转发的经验借鉴,创造性地运用“拿来主义”,把他人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财富。注重向兄弟单位借鉴,尤其对兄弟单位出现的问题,要注意分析解剖、举一反三,做到“别人吃一堑,自己长一智”。注重向群众借鉴,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虚心向群众学习,博采众长,拓展创新思路,提高创新能力。

5 着力提高影响力

上一篇:小微企业信用风险下一篇:参与体验式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