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浮力的实验探究题

2024-11-21

关于浮力的实验探究题(精选8篇)

关于浮力的实验探究题 篇1

MHB

浮力练习题(拔高题)

1.如图所示是认识浮力的探究实验.

(1)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如(a)实验所示,物重G=______N.

(2)当用手向上托物体时,如(b)实验所示,手对物体向上的托力F=______N.

(3)当物体浸入水后,如(c)实验所示.将(c)实验与(a)、(b)实验对照,说明水对物体也有向上的托力,即浮力.水对物体的浮力F浮=______N.

2.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浸在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静止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C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大于自身重力 D在水中向下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大于自身重力

4.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浸没在水中,同时松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比较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

A.木块受的浮力大 B.石块受的浮力大 C.两者受的浮力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5.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80cm2,质量为400g的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液体.弹簧测力计悬挂底面积为40cm2、高为8cm的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求:(1)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是多少?(2)筒内液体密度是多少?(3)圆柱体浸没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MHB

6.乒乓球从水底浮到水面过程中,越接近水面上浮速度越快,最后浮出水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露出水面前,浮力逐渐增大,露出水面后,浮力继续增大,最后保持不变

B、露出水面前,浮力保持不变;露出水面后,浮力仍保持不变

C、露出水面前,浮力逐渐减小;漂浮在水面时,浮力保持不变

D、露出水面前,浮力保持不变;露出水面后,浮力先减小,最后保持不变

7.体积相同的铁球、铝球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 A.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8.做研究浮力的实验中,(1)测量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步骤如图。

①用细线把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1所示,测出该物体所受重力G =1.2 N:

②把该物体浸没在水中 如图2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___________;

③该物体所受浮力F浮=_______________。

(2)按上述方法测定两组共8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实验数据如表

1、表2 表1体积均为100cm3的石块、铝块、铁块、铜块

①为了研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根据表1数据,在以G为横坐标、F浮为纵坐标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①为了研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根据表1数据,在以G为横坐标、F浮为纵坐标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MHB

②甲同学根据图线得出“一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皆相等”的结论,乙同学根据表2数据得出“一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的结论.请你从两位同学的结论中任选一个判断其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③假如将体积为100cm3的铅块浸没在水中,它将受到多大的浮力?

图1

图2 9.小明同学对一个金属块进行了两次测量:第一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7N.第二次如图(乙)所示,让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杯于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7N.(g取10N/kg)(1)求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求金属块的体积;

(3)通过进一步计算,结合下表所列的“某些金属的密度”,说明金属块是何种金属.

MHB

10.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休,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右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已知=1.0×103kg/m3,g=10N/kg。

求:(1)圆柱体的重力。(2)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3)圆柱体的密度。(4)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11.如右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烧杯,分别装入适量的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鸡蛋在甲烧杯中处于悬浮状态,在乙烧杯中处于漂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杯中盐水密度为ρ甲,乙杯中盐水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

B.鸡蛋在甲、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浮和F浮’,则F浮>F浮’ C.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F乙 D.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p乙

12.如图所示,先将半个西瓜皮轻轻放在水缸中,发现它漂在水面上,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1.然后把它按入水面下.发现它沉入水底,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2.则F浮1与 F浮2的大小关系是()

A.F浮1>F浮2B.F浮1=F浮2C.F浮1<F浮2D.无法比较

13.小竹将质量为12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100cm3的水,则物体()(g取10N/kg)

A.漂浮在水面上

B.悬浮在水中

C.沉在溢水杯底部

D.受到1.2N的浮力

14.一个水槽内漂浮着一个放有小铁球的烧杯,若将小铁球取出放入水槽里,烧杯仍漂浮在水槽中,则水面将()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D.无法判断

MHB

15.如图所示,烧杯中的冰块漂浮在水中,冰块上部高出杯口,杯中水面恰好与杯口相平,待这些冰全部熔化后()A.将有水从杯中溢出

B.不会有水从杯中溢出,杯中水面也不会下降 C.烧杯中水面下降

D.熔化过程中水面下降,完全熔化后有水溢出

16.长为L的蜡烛底部粘有一铁块,使其竖直停留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露出水面的长度为L0,将其点燃,直到自然熄灭,设燃烧掉的长度为d,则()

A.d

B.d=L0 C.d>L0

D.无法判断

17.某同学用圆柱形容器制作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它的底部较重,可以竖直漂浮在水而,总质量为0.21 kg,底面积为3×10-3m2,不放物体时,在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标为质量的“0”刻度线,如图1.请解答下列问题(g取10 N/kg)

(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多大?

(2)如图2所示,在该装装置中放入一个体积为1.5×10-5m3的物块A,它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h=0.11 m.此时,该装置受到的浮力是多大?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多少克?

(3)物块A的密度是多少?

图1

图2 18.如下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且ρA=2ρB。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乙=2S甲。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B.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C.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D.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MHB

19.同一木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物体乙和丙的作用下,都恰能停留在水面下,如图所示,则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两种情况下,甲受的浮力一定相等 B、乙的质量一定比丙的质量大 C、乙的质量一定比甲的质量小 D、乙的密度一定比甲的密度大

20.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积.图象a,b分别表示物体甲、乙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浮在水面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C将体积相等的甲、乙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D将体积相等的甲、乙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浮在水面

21.有一体积为26.7平方厘米的空心铜球,将其放入水中后恰好处于悬浮状态,(铜=8.9×10^3Kg/立方米,g取10N/Kg)

(1)空心铜球所受的浮力(2)空心铜球的质量(3)空心部分的体积

22.为安全起见,初学游泳者常使用一块泡沫浮板,用双臂把浮板压入水中,借助浮板所受的浮力来辅助游泳.已知泡沫浮板的密度是0.1×103kg/m3,体积为3000cm3.(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当浮板自由漂浮在水面上时,浮板受到的浮力的大小.(2)浮板被压没入水中静止时,浮板受到双臂的压力的大小.

MHB

参考答案

1.(1)5(2)3(3)2 2.D

4.B 5.(1)8N

(2)P液=2.5x1000kg/m3(3)P=F/S=44N/0.000008m3=5.5×10 5Pa 6.D 7.D

8.(1)②F=0.4 N,③F浮=G-F=1.2N-0.4N=0.8N

(2)②甲同学判断错误。因为他没有说明样本体积相等且完全浸没(即排水量相等)这个前提。乙同学判断错误因为他没有说是同种物质这个前提. ③根据图像可知,浮力为1.0N,用阿基米德原理算也可。9.解:(1)F浮=G﹣F示=2.7N﹣1.7N=1N,﹣(2)V=V排=1×104m3,(3)∵G=mg=ρVg,∴ρ=2.7×103kg/m3。此金属块是铝

10.(1)圆柱体入水前弹簧秤的示数即为其重力:G=F=12N(2)固柱体浸没在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即为其重力与浮力之差:所以F浮=G-F=12N-4N=8N(3)浸没时,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gV排

V==

=0.8×10-3m3

==

=1.5×103kg/m3

(4)刚刚浸没在水中时圆柱体下底处的深度为h=4cm=0.04m.所以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

gh=1×103kg/m3×10N/kg×0.04m=400Pa

11.D 12.A

13.C

14.C 15.B 16.C 17.解:(1)F浮=G =2.1N;

(2)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120 g(3)物块A的密度为ρA=mA/v= 0.12 kg/1.5×10-5 m3=8×103 kg/m3 18.C 19.C

20.C 21.(1)0.267N(2)m=26.7g(3)23.7cm3 22.解:(1)浮板受到的浮力F浮=G=3N.(2)F压=F浮′﹣G木=30N﹣3N=27N; 23.D

关于浮力的实验探究题 篇2

一、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占主导地位, 是传道解惑的载体, 而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中, 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作为引导者和合作者, 与学生平等交流,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自主学习, 自主总结归纳知识点。这不仅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 还要求教师学会倾听学生不同的观点, 给学生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克服困难, 勇于思考, 积极提出问题[2]。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容, 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探究学习计划, 并且适时地向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 使探究活动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3]。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通常课堂上的主角是教师, 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去, 一直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然而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在探究课堂上,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在探究课堂上, 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 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环境, 让学生自主的探索新的知识。

二、物理教学实验探究的价值

物理实验探究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物理知识的良好环境, 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 利用实验的直观、形象、真实、生动的有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使学生能够更全面的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和行为。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 新奇、生动的实验现象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中, 既满足了探究知识的欲望, 还培养了动手的能力。

实验探究教学是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自己发现物理概念和规律, 这使得物理学上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定律更为容易理解和吸收。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 通过教师的引导,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获取大量的感性认识, 从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最后理解概念、总结规律。从另一方面讲, 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课堂上, 就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 这使得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实践出真知的正确科学观, 使学生学会尊重客观事实, 遵循客观规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许多学生在听懂了教师的讲解后, 由于对物理现象以及自然现象疏于观察, 在遇到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问题时, 经常出现误区。因此初中物理的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在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 通过情景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和假设, 使得学生对实际生活, 对自然现象有了更多观察和体会的机会, 在实验的过程中, 一些操作和设计也可以将学生引导到实际生活中。

三、以浮力教学内容为例的探究性课堂案例

首先在课堂的引入中, 笔者在PPT上放了南海打捞沉船的视频资粮, 并向学生提问:“沉船可以被打捞出来的原理是什么?”而后笔者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热气球可以升到天上, 船为什么可以漂浮在海面上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 笔者向学生演示实验:在弹簧测力计上挂用细线栓住的铁块, 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就是铁块的重量。笔者再用手将铁块托起, 让学生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当铁块被手向上托起时, 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明显减小。然后笔者将铁块放入水中, 让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 引导学生感受到铁块在水中也和被手托着一样, 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而后笔者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 总结出浮力的概念。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F浮和G排之间的关系, 笔者设计实验, 请同学们亲自动手参与操作。首先笔者将学生们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的学生将空的乒乓球按入水中, 让学生体会与浮力大小相关的因素有哪些。学生们在实验中感受到了乒乓球在按进水里的过程中, 随着乒乓球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 浮力也随之增大。继而, 笔者引导学生总结浮力的大小与物理浸入水中的体积, 也就是物理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接下来笔者还带领学生通过将物体按入水中后, 水面上升与浮力的关系, 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浮力与V排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四、结论

笔者通过对浮力这一内容进行的实验探究性教学, 充分认识到实验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十分关键。不但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发问, 还调动了课堂气氛, 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刻。

摘要: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的形式种类很多, 有的是在课堂内的实验探究教学, 有的是在课外的实验探究活动, 还有一些社会调查活动等[1]。本文中, 以初中物理教材中浮力的内容为例, 对实验探究活动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实验探究,浮力,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白雪超.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4.

[2]高亚飞.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改进实验: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 篇3

关键词: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演示装置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2-02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148

一、课本实验过程和意图

八年级下册物理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课本实验的思路是直接通过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研究水平方向受到的压力情况和竖直方向受到的压力的情况,先把上下底面是橡皮膜的玻璃圆筒水平放置,让学生观察前后放置时玻璃圆筒橡皮膜的凹陷情况和左右放置时玻璃圆筒橡皮膜的凹陷情况,从而让学生得到水平方向受到的压力都是平衡力,不是浮力产生的原因,然后再把上下底面是橡皮膜的玻璃圆筒竖直放置,让学生观察上下玻璃圆筒橡皮膜的凹陷程度,得到上下底面受到的压力不平衡,从而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浮力。

二、课本实验存在的不足

第一,教师在演示课本实验时,学生还意识不到通过研究物体各面受到的压力情况来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也没有形成知识准备,这种情况下,直接去观察实验,接受效果自然较差。

第二,课本实验没有探究出不产生浮力的情况,没有将浮力产生的原因做进一步拓展,导致学生在解决相关不受浮力的问题时很困难。

第三,课本实验次数较多,导致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在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时,学生通过观察不能很好地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从而在分析相关问题时容易出错。

三、改进方案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实验方案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改进。

第一,改进了实验装置,用一个自制装置(如图2),有大小两个水槽组成(小水槽底部有个正方形的开口),还有正方体木块、上下左右被橡皮膜包裹的空心立方体、注水管和水。

第二,改进了实验过程,先把大小两个水槽组成的装置水平放置,然后把正方形木块放到小水槽正方形开口处,在小水槽中注入水,正方形木块不上浮(如图3所示)。实验结果出乎学生预料,没想到木块在水中没有浮起来,让学生很好奇,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这时候,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分析正方体木块的受力情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根据分析,学生会发现正方体木块受到两类力的作用:一是重力,但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而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所以它不是产生浮力的原因;二是压力,正方体受力情况是,左右两个压力,前后两个压力,都是平衡力,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而下表面没有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所以木块没有上浮。给大水槽注入水,当水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木块浮起来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明白浮力产生的原因可能与木块各表面受到的压力有关,从而让学生从压力的角度去探究浮力产生原因。

接下来再用上下左右包了橡皮膜的空心立方体去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有了前面的分析,学生就有了思路。具体做法:把该空心立方体放在小水槽的正方形开口处(如图4)所示,在小水槽中注入水,观察空心立方体各面的受力情况,会发现左右两个面橡皮膜凹陷程度一样,说明左右两个面受到的压力相等,是一对平衡力。前后面和左右面在液体同一深度,受到的压力相同,前后面受到的压力也是一对平衡力。再观察上下两个面受到的压力情况,上表面橡皮膜凹下来了,下表面橡皮膜是平的,说明上表面受到了液体对物体向下的压力,下表面没有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故合力向下,不会产生竖直向上浮力。接下来在大水槽中注入水,水面与小水槽底部相平,空心立方体橡皮膜受力情况和刚才相同,没有受到浮力。

继续注入水,我们会发现下表面的橡皮膜开始不断地凹下去,直到下表面橡皮膜跟上表面橡皮膜凹陷程度相同时,可看到左右凹陷程度没变,左右前后受到压力没变,而上下凹陷相同,故上下两个压力合力为零,这时候也没有受到浮力。在下表面凹陷比上表面凹陷小时,说明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小,合力向下,也没有产生浮力。所以,没有产生浮力的第二种情况是:物体的下底面如果受到向上的压力小于等于向下的压力时,物体也不会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

继续注入水直到大水槽的水面跟小水槽的水面相平(如图5所示),观察空心立方体橡皮膜凹陷情况,我们会发现左右没变,上表面也没变,只有下表面的橡皮膜凹陷程度变大且大于上表面的凹陷程度,这说明下表面的压力大于上表面的压力,这个压力差这就是第一个实验中木块上浮的原因,也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从而就可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这不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了浮力产生的原因,而且明白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的情况,使得该知识得到了升华。

对浮力产生原因实验的改进,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不仅达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还加深了学生对浮力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高三化学训练探究实验题解题思路 篇4

主要利用对比、归纳、分析等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常可以通过对比实验,即设置几组平行实验来对照、比较,从而研究和揭示某种规律,解释某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或证明某种反应原理。

解题策略

(1)变量探究实验题的解题策略解答变量探究类试题关键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只改变一个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规律。注意:选择数据要有效,且变量统一,否则无法作出正确判断。

(2)规律探究实验题的解题策略物质性

质递变规律的探究也是中学化学实验探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如置换反应)规律,物质的酸(碱)性强弱规律,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规律等,都是开展有关规律探究的重要素材,也是高考命题的经典情境。

2.物质组成的实验探究题

通过化学反应原理猜测可能生成哪些物质→作出合理的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应用化学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定量测定数据的方法

(1)沉淀法: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纯净、干燥的沉淀的质量,再进行相关计算。

(2)测气体体积法:对于产生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体积的方法测定样品纯度。

(3)测气体质量法: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剂的质量,求得所吸收气体的质量,然后进行相关计算。

(4)滴定法:即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相关计算。

(5)热重法:只要物质受热时发生质量变化,都可以用热重法来研究物质的组成,是在控制温度的条件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方法。通过分析热重曲线,我们可以知道样品及其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的组成、热稳定性、热分解情况及生成产物等与质量相联系的信息。

3.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题

关于浮力的实验探究题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有关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通过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探究过程。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实验探究为主。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学生实验]:在水桶中装满水,让学生把饮料瓶向下慢慢压入水桶中,体会浮力大小的变化,注意观察现象。

[讨论]:将饮料瓶下按过程中,饮料瓶所受的浮力越来越大,排开的水越来越多。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多少是否存在定量的关系呢?

二、新课教学

(一)阿基米德原理

1、猜想与假设

[教师点拨学生猜想]:由前面实验我们知道,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也就是说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是有关的,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呢?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学生讨论]:参考课本第89页图9-9,设计出实验的方案。教师评价。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实验]:(1)根据实验方案选取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块、溢水杯、烧杯、水、食盐、细线等。

(2)各实验小组用体积不同的铁块、水或盐水做实验,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课文第89页图9-9中。

(3)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推算: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G-F,铁块排开的水重G排=G总-G杯,将计算结果填在课文第89页。

比较F浮和G排的大小。

4、分析与论证

[学生交流与讨论]:把实验结果中物体所受浮力F浮与被物体排开水的重量G排进行比较。

[结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讲述]:上述结论是阿基米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发现,称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证明,这个结论对气体同样适用。例如空气对气球的浮力大小就等于被气球排开的空气所受到的重力。

[阅读]:P90。浮力的应用

(二)浮力大小的计算

[例题讲解]:在图9-4所示的实验中,物体的体积V=50cm3,g取10N/kg,试问:

(1)把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它排开水的重量为多少?它受到的浮力

多大?

(2)把物体完全浸没在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中,它排开盐水的重量为多少?它受到的浮力多大?

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应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1)浸没在水中时,被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V排=V=50cm3=50×10-6m3.排开水的重量G10N/kg=0.5N, 所以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G排=0.5N。

(2)浸没在盐水中时,被物体排开的盐水的体积V排=V=50×10-6m3,排开盐水的重量G’排=m10N/kg=0.55N 所以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G’排=0.55N 答:(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0.5N,;(2)物体完全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0.55N [学生练习]:

1、体积是50 m3的氢气球在地面附近受到的浮力是

N。(ρ空气=1.29 kg/m3,ρ氢气=0.09 kg/m3,g取10N/kg)

2、把重为38N、体积为5×10-4m3的实心金属球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内,溢出的水重为

N,金属球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

(g取10N/kg)

[阅读]:课文第91页“STS”,讨论:悬浮隧道是用钢材、水泥等材料制成,在海水中不但没有下沉,而且受到“巨大”的浮力?

三、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对浮力的大小你是怎么知道的,对浮力的计算你还有疑惑吗?

四、作业:

盐水排

=m

g=ρ

V

g=1×103kg/m3×50×10-6m3×

g=ρ

盐水

V

g=1.1×103kg/m3×50×10-6m3×

化学实验探究题的探索与思考 篇6

题型一:探究物质的性质

例1.铁与浓硫酸共热时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和二氧化硫气体, 但在常温下铁遇浓硫酸, 却无明显现象, 试用简单方法探究铁与冷的浓硫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解析:铁遇冷的浓硫酸时无明显变化, 有两种可能:一是铁与冷的浓硫酸确实不发生化学反应;二是铁与冷的浓硫酸发生反应后的产物附着在铁钉表面, 阻碍反应的进一步发生。

答案:将铁钉放置在冷的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 取出铁钉置于硫酸铜溶液中, 观察铁钉表面是否有红色物质析出。若有红色物质析出, 则说明铁钉与浓硫酸未发生化学反应;若无红色物质析出, 则说明铁钉与浓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铁的表面生成了一层新的物质, 阻碍了Fe与Cu2+的反应。

题型二:探究化学反应的机理

例2. (1) 将新制氯水逐滴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稀溶液中, 当滴到最后一滴时, 红色逐渐褪去。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1) 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

(2) 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

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1) 或是 (2) 。

(2) 甲同学向品红溶液中通入一种气体, 品红溶液褪色, 乙同学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便知甲同学通的是Cl2还是SO2。他的实验方案是什么?

解析: (1) 酚酞遇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 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消失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在氯水中发生反应Cl2+H2O=HClO+HCl, 一是氯水中的H+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使碱性环境消失了;二是氯水中的次氯酸有强氧化性, 酚酞被氧化改变了原有的结构, 遇碱性溶液不再变红色。如果是第一个原因, 溶液恢复碱性后, 溶液可恢复红色;如果是第二个原因, 则即使溶液恢复碱性, 溶液也不能恢复红色。

(2) Cl2和SO2都能使品红褪色, 但发生反应的实质不同, Cl2与H2O反应生成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将品红漂白, 是永久漂白;而SO2与品红反应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 使其褪色, 这种化合物受热时能够分解, 再现红色, 属于暂时漂白。

答案: (1) (1) 氯水中的H+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 使碱性环境消失了; (2) 氯水中的次氯酸将酚酞氧化了。向红色消失后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若再现红色, 则为原因 (1) 所致;若不再现红色, 则为原因 (2) 所致。

(2) 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 若红色再现, 通入的是SO2;若不再变红色, 则通入的是Cl2。

题型三:探究反应的方案和效果

例3.甲同学按下图装置做新制氯水受日光照射分解放出O2的验证实验, 结果现象不明显。 (1) 写出氯水受日光照射的化学方程式。

(2) 乙同学反思了此实验的本质后, 将新制氯水先在暗处存放三四天, 再拿出来做如图实验, 结果十分明显。请解释乙同学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

(3) 请再设计一种方法, 使刚制的氯水经过简单的处理后, 做HClO受日光照射分解实验, 效果也十分明显。

解析:氯水的次氯酸见光分解产生氧气, 因此次氯酸的浓度高低是决定本实验的现象是否明显的关键。促使氯水中溶解的氯气尽可能多的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是提高其浓度的唯一方法。

答案: (1) 2HClO=2HCl+O2↑

(2) 氯气与水的反应有一定的可逆性, 新制氯水中HClO浓度不大, 分解速率慢, 产生O2少, 而将这种氯水在暗处存放三四天, 会使溶于水的氯气尽可能多的与水反应, 生成HClO的浓度明显提高, 实验效果明显。

(3) 向新制的氯水中加入CaCO3粉末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取过滤后的液体做光照实验。

解决科学探究题的一般方法:

(1) 根据已知条件综合已学知识, 提出猜想与假设;再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或假设的正确性。

(2) 结合实验的改进与创新、设计与评价, 为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对所设计或原有的方案进行优化。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或论证→搜集证据→交流评价→得出结论。

探究实验题的应试策略 篇7

例1 我们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情景:站在悬崖下的人仰头望着生长在崖间的树,把手中的长绳抛向树干,由于绳端系着一块石头,绳便绕着树干缠了几圈,然后那人攀着长绳就上了崖顶.

(1) 请你就此提出一个和摩擦力有关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辉同学认为绳在不被拉断的前提下,能够承受的拉力F与绳子缠绕的圈数n会有某种关系,即如果

绳子绕树3圈就可让一个质量为30kg的少年攀绳向上而不滑落,那么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要通过此绳向上,

绳子所绕圈数n就要大于3.于是他设计并做了实验.实验原理见图1,图中每个钩码重为1.96N,在测力器一端施加向下的力,在使钩码静止时,从测力器上获得读数.下表是实验数据的记录.

① 表中x处的值为_____.

② 从以上的数据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

解析 (1) 摩擦力有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之分,本题既可提出与静摩擦力有关的问题,也可提出与滑动摩擦力有关的问题:如,要使绳与树干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一些,是增大绳子绕的圈数还是增大石块的重力?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 ① 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测力计的读数与摩擦力之和等于钩码的重力,所以大测力计读数为0.153N时,摩擦力为1.96N-0.153N=1.807N.② 在材料(绳、棒)确定后,摩擦力随绳的缠绕圈数的增多而增大.在绳所绕的圈数一定时,塑料棒与棉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比金属棒与棉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大;在绳所绕的圈数一定时,所挂重物越重,绳与棒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越大等.

应试策略 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提出探究问题是考查实验探究能力的首个环节,同学们在解答时要细心观察,反复读题,从题中找出可以研究的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不仅考查同学们提出问题的能力,也考查同学们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二、 制定实验方案与完善实验步骤类实验题

例2 检测一个标称值为5Ω的滑动变阻器.可供使用的器材如下:

A 待测滑动变阻器Rx,全电阻约5Ω(电阻丝绕制紧密,匝数清晰可数)

B 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6Ω

C 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12Ω

D 电压表V1,量程15V,内阻约15kΩ

E 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3kΩ

F 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约20Ω

G 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H 游标卡尺

I 毫米刻度尺

J 电键S、导线若干

(1) 用伏安法测定Rx的全电阻值,选择电流表(填“A1”或“A2”),选择电压表为(填“V1”或“V2”).

(2) 在方框中画出测量电路的原理图,并根据所画原理图将图2中实物连接成测量电路.(3) 为了进一步测量待测量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电阻率,需要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和总长度,在不破坏变阻器的前提下,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所需器材及操作步骤,并给出直径和总长度的表达式.

解析 (1)电源电动势为3V,所以电压表选择V2;实验时为使测量数据尽可能准确,尽可能使指针偏转在三分之一以上,所以电流表选择A1.

(2) 电路原理图和对应的实物连接分别如图3、图4.

方案一:分压接法

方案二:限流接法

(3)方案一:

需要的器材:游标卡尺、毫米刻度尺

主要操作步骤:

① 数出变阻器线圈缠绕匝数n;

② 用毫米刻度尺(也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所有线圈的排列长度L,可得电阻丝的直径为d=L/n;

③ 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线圈部分的外径D,可得电阻丝总长度l=nπD-Ln,也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瓷管部分的外径D,得电阻丝总长度l=nD-Ln.

④ 重复测量三次,求出电阻丝直径和总长度的平均值.

方案二:

需要的器材:游标卡尺

主要的操作步骤:

① 数出变阻器线圈缠绕匝数n;

② 用游标卡尺测量变阻器线圈部分的外径D1 和瓷管部分的外径D2,可得电阻丝的直径为d=D 1-D 22;电阻丝总长度l=n2π(D1-D2);

③ 重复测量三次,求出电阻丝直径和总长度的平均值.

例3 有一条小渠,其底部是半径很大的光滑圆弧,请你尝试设计出两种方法测量该小渠底部的圆弧半径.可提供的器材是旱冰鞋、秒表、长木板、米尺等(设旱冰鞋在长木板和小渠底部运动所受的阻力很小,不计).要求简述测量步骤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写出计算公式.

解析 方案一:

将旱冰鞋放在水渠底部让其做往复运动.对旱冰鞋作受力分析后可知其运动状态和单摆是完全相同的.用秒表测出旱冰鞋往复运动n次完整运动的时间t,则周期T=t/n,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Rg,便可求出水渠底部的曲率半径R=gt24π2n2.

方案二:

(1) 用旱冰鞋找出底部的最低点O,用长木板搭建如图5所示的一倾角为α的斜面;

(2) 设滑块沿光滑斜面AO滑到O点的时间为t,则

AO=2Rsinα=12gsinα•t2,

解得t=2Rg.

t与α无关,说明在任何一根轨道上到O点的t都是相同的.

(3) 用秒表测出旱冰鞋从板的上端到下端的时间t(板的下端放在O点).

(4) 底部的圆弧半径R=14gt2.

应试策略 此类题要求在搞清探究原理的基础上制定实验方案,完善或设计出实验步骤.这类问题的解答要求同学们要熟悉基本仪器的使用,清楚基本的实验方法,亲自经历、完成考试说明规定的探究实验.

(1) 测量选用器材的依据

选择电学实验仪器通常是选择电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等器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 根据不使电表受损和尽量减少误差的原则选择电表.首先保证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和加在电压表上的电压均不超过使用量程,然后合理选择量程,使指针有较大偏转(一般取满偏的1/3~2/3左右),以减少测量、读数的误差.② 根据电路中可能出现的电流或电压范围选择滑动变阻器.注意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超过它的额定值.对高阻值的变阻器,如果滑动头稍有移动便使电流电压有很大变化的,不宜采用.

(2) 实验原理的确定,要根据问题的要求和给出的条件,回顾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寻找能够迁移应用的实验原理,或者回顾物理原理,寻找有关的物理规律,设法创设相关的物理情景,并根据已掌握的基本仪器核对是否能够测出必须测定的物理量.在制订实验方案时,还要遵循科学性、可行性、精确性、简便直观性的原则.

常用实验原理的设计方法有:① 控制变量法:如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实验”中,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控制;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中,摆长、偏角和摆球质量的关系控制等等.② 理想化方法: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选择了合适的内外接方法,一般就忽略电表的非理想性.③ 等效替代法:某些量不易测量,可以用较易测量的量替代,从而简化实验.如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两球碰撞后的速度不易直接测量,在将整个平抛时间定为时间单位后,速度的测量就转化为对水平位移的测量了.④ 微小量放大法:微小量不易测量,勉强测量误差也较大,实验时常采用各种方法加以放大,如在观察玻璃瓶受力后的微小形变时,使液体沿细玻璃管上升来放大瓶内液面的上升.

有些物理量不能由测量仪器直接测量,可利用待测量和可直接测量的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将待测物理量的测量转化为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3) 要考虑实验误差的影响.实验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如何减小误差,常用的方法有:①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是所有实验必须采取的办法,也是实验设计应具有的基本思想.② 积累法.一些小量直接测量误差较大,可以累积起来测量,以减小误差.如“探究单摆的周期”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周期的测量误差,不是测量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而是测量完成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

三、 数据收集与数据处理类实验题

例4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通电长直导线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与导线上电流I0和距离r之间的关系,设计了以下的试验:一根固定通电长直导线通以可调节的电流I0,一根可以自由运动的短导线与之在同一平面内,通以恒定的电流I=2A,长度L=0.1m.

(1) 使两导线距离r保持不变,调节长直导线中的电流I0,测得短导线受到的安培力为F,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补填上述表格中的磁感应强度B一栏的值,并归纳磁感应强度B和产生磁场的长直导线上的电流I0的关系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2) 使长直导线中的电流I0保持不变,调节短导线与长导线间的距离r,测得短导线受到的安培力为F′,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补填上述表格中的磁感应强度B一栏的值,并归纳磁感应强度B的空间位置与长直导线间的距离r的关系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解析 (1) 由F=BIL,得IL=FB,所以F1B1=F2B2=F3B3=F4B4=F5B5,磁感应强度B的计算值如下表所示:

磁感应强度B/×10-3T1.982.51

这样由完整的表中数据可见,磁感应强度B与对应的电流I0之比可看作相等(或作出B~I0的图线是直线),可得B∝I0.

(2) 由F′=BIL,得IL=F′B,所以F1′B1=F2′B2=F3′B3=F4′B4=F5′B5,磁感应强度B的计算值如下表所示:

磁感应强度B/×10-3T1.501.20

由表中数据可见,磁感应强度B与对应的距离r乘积可看作相等(或作出B1r的图线是直线).可得B∝1r.

例5 如图6所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根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当我们用2根、3根……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 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 除了图中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

(2) 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3) 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___部分进行测量.

(4) 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请将第2次、第3次……等各次实验中橡皮筋做的功填写在对应的位置.

(5) 从理论上讲,橡皮筋做的功Wn和物体速度vn变化的关系应是Wn∝______ 请你运用数据表中测定的数据在图7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图像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6) 若在实验中你做出的图线与理论的推测不完全一致,你处理这种情况的做法是 .解析 (1) 由于要根据纸带得出小车的末速度,所以需要刻度尺测量纸带打点间的距离.(2) 要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即橡皮筋做的功全部转化成小车的动能,必须消除小车运动中所受的摩擦力,因此实验中应采取的措施是把木板固定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垫起适当高度以平衡摩擦力.

(3) 小车受到橡皮筋弹力作用时,小车做加速运动,点距不均匀,当小车速度达最大后,小车不受橡皮筋的弹力作用,小车做匀速运动,因此应选纸带的点距均匀的部分进行测量.(4) 一根橡皮筋做功为W,则两根、三根、四根、五根做功依次为2W、3W、4W、5W.

(5)利用s/T,可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依次为1.0m/s,1.4m/s,15m/s,2.0m/s,2.25m/s.小车速度的平方数值依次为1.00,196,2.25,4.00,5.06.从数据上可以看出Wn∝v2;为了验证结论的正确性,在坐标轴上取横坐标Wn,纵坐标v2n,作v2nWn图像,这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如图8所示.由于2.25偏离图线较远,所以作图时刻没有考虑该点坐标.

(6) 任何实验总是有误差,我们在实验中要分析误差来源,找出减小误差的方法,而不能通过修改实验数据,使之符合自己的推测.因此若在实验中作出的图像与理论的推测不完全一致,处理这种情况的做法是要分析误差来源或改进实验方案或测量手段,重新进行实验.应试策略 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数据采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方法等要素,图像和图表是给予信息的常用途径.以此为命题点的实验试题能有效鉴别同学们探究技能的高低,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应对这类试题,同学们要通过对课本中有关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典型题材的剖析,领会数据处理的全过程,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充分发挥典型题材的辐射作用,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常用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1) 平均值法:将测定的若干组数相加求和,然后除以测量次数.必须注意,求取平均值时应该按原来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决定保留的位数.

(2) 逐差法:这就是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计算加速度时用到的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了测量数据,具有较好的取平均的效果.

(3) 列表法:在记录和处理数据时,常将数据列成表格.数据列表可以简单而又明确的表示出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横向、纵向数据比较,有助于找出物理量之间的规律和联系.列表的要求是:① 写明表的标题或加上必要的说明;② 必须交待清楚表中各符号所表示的物理量的意义,并写明单位;③ 表中的数据必须是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

(4) 作图法: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是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中的数据处理.用作图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直观、简便,有取平均的效果,由图线的斜率、截距、所包围面积和图线的交点等可以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及其关系,找出规律.作图的规则是:① 作图一定要用坐标纸.坐标纸的大小要根据测量数据有效数字的多少和结果的需要来定;② 要标明坐标轴名、单位,在轴上每隔一定相等的间距按有效数字位数标明数值;③ 图上连线要是光滑曲线(或直线),连线时不一定要通过所有的数据点,而是要使数据点在线的两侧合理地分布;④ 在图上求直线的斜率时,要选取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不一定要取原来的数据点;⑤ 作图时常设法使图像线性化,即“化曲为直”.

四、 探究评估题的应试策略

例6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

(1) 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F)和质量(m)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基本思路是 .

(2) 小薇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9所示,她想用砂和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分类解析中考实验探究题 篇8

一、物质成分的探究

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熟练把握物质的性质,特别是酸碱盐和氧化物类物质的性质,构建起各类物质间反应的结构转化图,大胆推测,反复印证。

例1请你阅读下列短文后,回答有关问题。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1)根据上述短文,提出一个你想探究的问题: 。

(2)对你的问题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猜想: 。

(3)请自选用品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并填写表1。

表1

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结论

思路点拨通过阅读短文“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对人体有害,人群密集地应注意通风换气”,知道探究目的是“新鲜空气和人群密集地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低问题”,再根据“人群密集地,应注意通风换气”提出猜想“人群密集地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最后设计如何收集空气并检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实验来验证猜想。

答案:(1)新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是否比人群密集的地方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但要注意应表述成一个问题,而不是一个肯定的说法,比如“新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比人群密集的地方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类似这样的表述就不符合题意。)

(2)新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比人群密集的地方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只要说出合理猜想即可,不必作出解释。)

(3)(只要学生设计的实验能够验证猜想既可,但要注意应该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实验。)

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结论

分别用两个注射器,在空旷地带和人群密集地方取两管气体,分别注入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观察石灰水变浑浊程度注入在空旷地带取到的气体的石灰水,浑浊程度小于注入在人群密集地方取到的气体的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新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比人群密集的地方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

二、物质变化条件的探究

该探究是为了研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而进行的实验探究。这里所要探究的物质变化的条件主要有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高温、高压等等;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主要是指外界因素(如温度、浓度、压强、搅拌、物质的形状或接触面积等)。并且,这里的变化既包括物理变化,又包括化学变化。图1

例2实验小组欲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x g胆矾晶体,研细后加入10 mL蒸馏水溶解;

②将足量的NaOH溶液与上述溶液充分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过滤后洗涤沉淀;

③将所得沉淀转移到坩埚中,均匀缓慢加热至完全变为黑色,研细备用;

④按表2中的质量混合好固体后,在相同条件下加热,并与MnO2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50 mL气体为准(见图1甲),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表2

编号KClO3质量(g)其他物质质量(g)待测数据

12.0/

22.0CuO 0.5

32.0MnO2 0.5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的x应至少称取g(结果保留1位小数),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填序号)。

(2)表2中的“待测数据”是指。

(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c.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d.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4)若50 mL量气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A与B刻度间相差1 mL,刻度A为20,则此时气体的读数为。

(5)如果要进一步探究CuO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请完成表3后续实验。(提示:可从催化剂的概念完成实验。)

表3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实验表明,加入CuO后产生O2的速率比未加入时快得多 CuO能加快KClO3的分解

解析本探究题的目的是证明氧化铜对氯酸钾的催化作用,过程是先用胆矾通过化学方法制取氧化铜,再让氧化铜与氯酸钾混合加热,并与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比较生成等量氧气所需的时间,来证明氧化铜对氯酸钾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计算胆矾的质量应根据需要的氧化铜的质量,可依据铜元素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由于①②③步中有溶解,过滤,转移固体等操作,所以都要用到玻璃棒,表格中的“待测数据”应是本实验的关键,就是测定反应时间,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要准确,方法要规范,如果要进一步探究CuO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时,要从催化剂的特点入手,即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解(1)设需要胆矾的质量为x。

CuSO4·5H2O~CuO

250 80

x 0.5 g

x=1.6 g

由于①②③步中有溶解,过滤,转移固体等操作,所以都要用的是玻璃棒。

(2)本题的目的是验证氧化铜的催化作用,关键是测定反应时间,所以表格中的“待测数据”就是测定反应时间。

(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4)注意量气管的刻度是上面小,下面大,所以读数应是20.8 mL。

(5)如果要进一步探究CuO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要从催化剂的特点入手,通过实验来验证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答案为:(1)1.6;①②③(2)生成50mL气体所需时间(3)ad(4)20.8mL

(5)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将加热后残留的固体溶于足量的水,过滤后称重CuO的质量CuO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将过滤后的CuO重新与KClO3混合加热,观察是否依旧能加快KClO3的分解CuO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三、物质性质的探究

该类探究题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代表物的性质。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渗透探究精神,贯穿探究过程,使学生遇到探究性试题有章可循,有方法去突破,找到解题的有效途径,做到由此及类、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3如图2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 (选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

(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E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

解析(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

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c相连,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故答案为:c;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故答案为: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

(4)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答案:(1) c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

(2)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Ca(OH)2+CO2CaCO3↓+H2O。

(4)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解化学实验探究题一定要审好题,明白出题者的考察意图,思路清晰、层层递进,把握好推理的思路、方法,注重答题的规范有序;特别是文字叙述一定要简单明了说明问题即可,同时也要注意书写的工整,注重卷面的规范,定会取得满意之效。

上一篇:高山下的花环心得体会下一篇:关于樱花的随笔:又到樱花烂漫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