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古诗词常用考点

2024-11-06

中小学古诗词常用考点(精选5篇)

中小学古诗词常用考点 篇1

小学古诗词必背

1、白居易 草(咏物)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池上(情趣)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赋得古原草送别(咏物抒情)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暮江吟(山水/景色)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忆江南(山水/景色)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 不 忆 江 南。

7、杜甫 绝句(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畔独步寻花(四季/景色)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依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绝句(四季/景色)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夜喜雨(四季/咏物)

好 雨 知 时 节,当 春 乃 发 生。

随 风 潜 入 夜,润 物细 无 声。

夜 径 云 俱 黑,江 船 火 独 明。

晓 看 红 湿 处,花 重 锦 官 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思乡)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柳宗元 江雪(四季/景色)

千 山 鸟 飞 绝,万 径 人 踪 灭。

孤 舟 蓑 笠 翁,独 钓 寒 江 雪。

9、贾岛 寻隐者不遇(哲理)

松 下 问 童 子,言 师 采 药 去。

只 在 此 山 中,云 深 不 知 处。

10、王之涣 凉州词(军旅)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哲理)

白 日 依 山 尽,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更 上 一 层 楼。

11、李商隐 乐游原(景)

向 晚 意不 适,驱 车 登 古 原。

夕 阳 无 限 好,只 是近黄 昏。

12、卢纶 塞下曲(军旅)

月 黑 雁 飞 高,单 于 夜 遁 逃。

欲 将 轻 骑 逐,大 雪 满 弓 刀。

13、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鹿柴(景)

空 山 不见 人,但 闻 人 语 响。

返 景 入 深 林,复 照 青 苔 上。

送元二使安西(送别/友情)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景)

日 暮 苍 山 远,天 寒 白 屋 贫。

柴 门 闻 犬 吠,风 雪 夜 归 人。

15、胡令能 小儿垂钓(情趣)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6、韦应物 滁州西涧(四季/景色)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7、元稹 菊花(花鸟)

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8、曾几 三衢道中(景)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9、张继 枫桥夜泊(四季/思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0、高适 别董大(送别/友情)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1、祖咏 终南望余雪(山水/景色)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22、张志和 渔歌子(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3、孟郊 游子吟(母爱)

慈 母 手 中 线,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报 得 三 春 晖。

24、刘禹锡 望洞庭(景)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浪淘沙(景)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竹枝词(景)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25、王昌龄 出塞(军旅)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送别/友情)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从军行(军旅)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6、李峤 风(咏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

27、王翰 凉州词(军旅)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8、罗隐 蜂(动物)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宋(28)

1、杨万里 小池(景)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宿新市徐公店(情趣)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送别/友情)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苏轼 赠刘景文(景)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饮湖上初晴后雨(山水/景色)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晓景(四季/景色)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题西林壁(哲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山水/景色)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朱熹 春日(四季/景色)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林升 题临安邸(忧国)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李清照 夏日绝句(励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翁卷 乡村四月(情趣)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7、王安石 登飞来峰(哲理)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元日(四季/景色)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泊船瓜洲(思乡)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书湖阴先生壁(情趣)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8、范仲淹 江上渔者(赞美劳动人民)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9、叶绍翁 夜书所见(景)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游园不值(情趣)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0、辛弃疾 清平乐 村居(情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景)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忧国)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71、凉州词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72、凉州词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3、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4、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5、恵崇春江晚景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76、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7、观书有感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8、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79、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0、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81、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82、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3、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カ,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84、示儿

宋代: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85、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8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87、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88、蚕妇

宋代: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89、画眉鸟

宋代: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90、十七日观潮

宋代: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晩日浮沉急浪中。

古诗词鉴赏考点要求 篇2

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 和诗歌意境

2、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

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写法作用

4、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一)题目形式答题技巧——“炼字” 【题目形式】

1、说说使用某字的好处。

2、某字能否被替换?为什么?

3、说说某字表达上的作用。【答题要点】

1、修辞或表现手法。

2、关联的对象及特点。

3、传达的情感。【答题格式】

……采用了……的手法(或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二)题目形式答题技巧——“情感” 【题目形式】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心情)。【答题技巧】

1、注意从 诗词标题、注解小序、诗眼或关键词、题干提示中寻找答案。

2、关注作者和时代背景。

3、注意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4、从诗词内容和类别上去辨析。【诗词中的情感】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咏物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三)题目形式答题技巧——表达技巧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要点】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 诗词常用修辞及表现手法 【常用修辞】

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用典、借代等。【常用表现手法】 抒情方面: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描写方面:

正侧面描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多种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工笔白描等;

其它方面:

对比映衬、渲染烘托、以小见大、托物言志、乐景写哀、联想想象、虚实结合、抑扬等。

四、古诗词鉴赏的“四看解题法” 四看解题法”:

一看标题;二看作者;三看注解;四看诗句 “一看标题”的意义:

由标题确定诗词的类别,如咏史诗、送别诗等;由标题推测作者写作此诗时的情境,如漂泊异乡、思念亲朋等。

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题目中有“送”字,抓住这个关键词,这首诗的情感就容易把握了。分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安慰、勉励之情。

“二看作者”的意义: 由作者确定朝代,然后由朝代确定时代背景和时局动态,并据此来确定作者写作此诗时的境况;由作者确定其诗歌流派、诗作风格,如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豪放派、婉约派,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李商隐的伤感含蓄等。

“三看注解”的意义:

由注解明确作者此时的人生际遇与处境,从而明确作者写作此诗时的心境、情绪,从而初步把握作者将在诗词中欲表达的情感。

“四看诗句”的意义:

诗歌是通过景物来表达情感的,在景与情之间运用表达技巧,如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来表达联系,那么,“四看诗句”也就是常说的“见字析字”,前一“字”为具体的景物,后一“字”为作者借助景物,运用相关表达技巧欲表达的情感。

作者情感的抒发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迹”(景)可寻的,只要明确描绘的是什么景物(景象,如月、云)以及景物前面加上的是什么样的修饰性词语(意象,如孤月、片云、残柳),就可以揣测并明确作者在此欲表达的情感,在综合前面“三看”所获得的信息,从而完成诗词的鉴赏,完成对作者思想、情感的领悟与把握。

五、古诗词鉴赏常见的题材及其特点

一、山水田园诗:

景物:一般描绘清新自然、优美动人的田园风光以及舒适、悠闲的田园生活。

情感:一般表现作者对田园风光、田园生活的向往、喜爱以及对世俗生活、官场生活的厌倦、厌恶。

表达: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含蓄委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映衬、对比、拟人、生动形象。

例如:《饮酒》 《饮酒》赏析 这首诗歌颂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突出地表现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是陶诗中著名的诗篇之一。前半部分着重叙说“心远地自偏”的道理,后半部分集中写欣赏自然景物的悠然心情。

而“心远地自偏”便道出一个富有深刻哲理意蕴的回答:心灵既远远地摆脱了世俗的束缚,那么虽处喧境也和居于偏僻之地一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形象地写出了“心远地自偏”的全部意境。其中的这个“见”字用得极好,它精确地表达出诗人采菊之时,本非有意看山,可是抬头之际,山的形象忽然进入他眼中的情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进一步丰富了诗人“悠然见南山”时的美妙意境。“日夕”乃“傍晚”,“相与还”即“结伴而归”,诗人看到夕阳映照下的南山笼罩在一片蒙蒙的青霭之中,益发变得佳妙神奇,而一双双飞鸟眼看暮色渐浓,结伴飞向林间的巢窠。“飞鸟相与还”也隐含着诗人舍弃“以心为形役”的官场而归返田园的惬意情怀。最后二句是又一对富有哲理性的名句,从字面来看是说此情此境中的田园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该怎样用言语来表达了。其实诗人的意思是说:既然领会了此中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别,何必要用言语去表达呢?

二、边塞战争诗: 景物:一般描绘边塞中或宏伟或荒凉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或描写将士们艰苦的军旅生活,意境或雄壮或悲凉。

情感:一般表现将士们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或表现将士们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那昂扬的保家卫国、奋勇杀敌的乐观精神和勇敢无畏的精神,或表现战争的残酷和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或表现将士们在前方浴血奋战,而统治者在后方贪图享乐、不思进取。

表达: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正面描写、侧面烘托,色彩浓烈、虚实结合,映衬、对比、拟人。

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送别诗:

景物:一般描绘送别时,送别地周围的或想象中的自然景物,此时的景物往往带上了特定的修饰性词语,作者欲借此含蓄委婉地表达离别后的思念之苦与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情感:一般表现作者自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之情或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可为朋友之间,亦可为情人亲友之间)。

表达: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含蓄委婉(常见)、直接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侧面烘托、映衬、拟人。

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四、咏史诗、怀古诗

景物:一般描绘作者所见到或联想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迹、历史遗迹、古城故址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这些景物一般有曾经繁华、奢荣而现今荒芜、凄凉的特点。

情感:一般表现对朝代的兴衰更替,历史的昔盛今衰,美景不再、繁华不再的感慨,有时也抒发战争过后,满目疮痍、遍地荒凉的景象,着重表现国破家亡,人们流离失所的景状,表现对战争的厌恶、痛恨和感慨,或表现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或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表达: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或委婉含蓄、或正面直接表现,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对比。

例如:《赤壁》、《山坡羊潼关怀古》《登幽州台歌》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既指自然界的东风,又指促人成功的机遇,诗中的周郎指周瑜。

2、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此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也表达了这样的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3、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曲子开头怎样描写潼关地势?作用是什么?

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作用:A引发历史兴亡之感慨。B极言潼关之险,意在说明历代王朝仍然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突出主题。

2、结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议论针对什么事实而发? 历代王朝兴亡更替,“宫阙万间”修又毁,毁又修,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

3、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

4、请说说下面诗句中加点字使用的精妙之处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①一个“聚”字化静为动,写重重叠叠的峰峦,表现了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②一个“怒”字,赋予黄河以人的情感和意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 “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3、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五、咏物诗:

景物;一般描绘某一特定的景物,如松竹梅,月雁鸦,杨柳鸣蝉等,这些景物往往具有某种特定的约定俗成的含义,或在描绘当中具有拟人化的特点。

情感:一般表现作者独特的志趣、爱好、品行、处境,一般是作者借此物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性,或表明此时自己的人生处境或际遇,或籍此表现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或表明自己虽身处逆境,然不妥协不放弃的志趣与追求。

表达: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含蓄委婉、虚实结合、生动形象、拟人化。例如:刘桢的《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描写出上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于高山之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向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

2、五、六两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的意思是说,正当严寒、冰霜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之时,松柏树却仍然总是那么挺拔壮美。通过冰霜的残酷再一次反衬松树的不畏严寒的精神与高尚纯洁的傲骨。

3、如果说前面四句主要写松树的外在形象,那么后面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内在品格。它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这样,松树的形象才得到完整的表现。

4、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格?作者写这首诗有何作用? 比兴手法,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借松柏树写出了自己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残暴低头,弯腰的高贵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要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六、哲理诗

《登飞来峰》王安石

1、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千寻”突出塔高,为下文作铺垫。

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3、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借景抒情。说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表明作者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扰,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七、闺怨诗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乐聚恨别,人之常情。一对忠贞不二的情侣,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见,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啊!真可谓:“‘相见时难”。然,好景不长,马上又要免各一方。这分别之际不是比相见更令人愁肠寸断吗?离日“别亦难”。两个“难”字表面似同,义实有别,而其艺术效果却着重加强了“别难”的沉重力量。

2、请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赏析。

内容、情感:此联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现用来比输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语言、写法:此联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的方法。“丝”与“思”谐音,暗指“相思”,下句写蜡炬燃烧时流下的蜡汁喻“相思泪”,两句诗比喻对爱的人思恋到死才能停止,表达对爱情的无比坚贞

3、试概括这首爱情诗的主题:

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的心理,在悲伤苦痛的爱情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

八、写景诗:

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3、选出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C)

A、诗中真正写景的是一、二两句,作者抓住早春特有的景物——小雨中的草色来写,富有诗情画意。

B、“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全诗中最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的生机,以此景写早春最为恰当。

中学生古诗词常见考点及答题模式 篇3

古诗词鉴赏是一个很容易通过最后突击得到提高的题型,为此,笔者特地整理了近年来的古诗词鉴赏考题,发现考查的点不外乎特定形象(意象)解读、诗歌意境鉴赏、情感主旨提炼、表达技巧分析、语言文字推敲五种。经分析,发现每一个点都有相应的答题模式可以套入。

一、特定形象解读类

所谓形象,在古诗词中是指作者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既能充分寄托作者的主观情思,又能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物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作者自己的形象和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所描写的形象,如《石灰吟》中的“石灰”、《蝉》中的“蝉”等)。解读古诗的特定形象,要把握其内涵,也就是要分析判断形象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设问方式】

这种类型题目的常见设问方式,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点明了鉴赏对象的,如“XX的寓意是什么?”“诗中XX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认为XX图景在作者心中的含意是什么”等;另一种是未点明鉴赏对象的,如“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情感”,“诗中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

【万能公式】

特定形象解读=指出形象+说明形象的具体特征+揭示形象内涵

(注:“点明了鉴赏对象”的题目,省略第一项。)

【公式阐释】

解答这一类型的题目,应包括三个要点:

1、阅读诗歌,根据题目所指定的范围,找出相关的诗歌形象。

2、结合诗歌内容,对这一形象的特点或具体细节做进一步的描写或说明,使之详细化。

3、揭示形象的内涵,即读懂作者借这一形象所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志向、阐明的道理等,或是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社会内涵、时代内涵等。

【公式运用例析】

二、诗歌意境鉴赏类

意境是作品描绘的自然景物、生活图景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谐统一、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问及“意境”的诗歌,必然是“景”“情”兼具的诗歌。

【设问方式】

这一类型的常见设问方式有:“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等等。

【万能公式】

诗歌意境鉴赏=描绘了什么样的客观形象图景+图景的特点+作者在其中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

【公式阐释】

如果说意境是“面”,那么意象(形象)则是“点”,一个大的“面”是由一个个小的“点”组成,作者对意象(形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此,鉴赏意境,就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表现意境之“景”充分描摹出来。解答此类题,应包括三个要点:

1、结合诗中的意象,展开适当的想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对这个图景画面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常见的写法有:自然清新、生机勃勃、恬静幽美、雄浑壮阔、雄奇壮丽、气势博大(磅礴)、孤寂冷清、苍凉(荒凉)萧瑟等等。

3、对上面的总结再进行外延的拓展,从中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公式运用例析】

三、情感提炼类

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要求考生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来提炼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详细分析作者的情感,是此类题的关键点。

【设问方式】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该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等。

【万能公式】

根据题目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表达公式:

第一种:情感提炼=抒发了什么情感+内容分析(先提炼情感,后结合事实分析) 第二种:情感提炼=描写什么+ 表达/寄寓/揭露什么(先分析事实,后提炼情感)

【公式阐释】

1、提炼情感的常用套语:“该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志向”等。

2、分析事实的方法: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阐述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

除此之外,考生需要熟记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

① 忧国忧民;

② 依依惜别;

③ 政治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

④ 表达高洁情操,追求建功立业;

⑤ 思乡之情;

⑥ 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⑦ 抒发个人忧愁、寂寞、苦闷、伤感、恬淡、闲适之情、

【公式运用例析】

四、表达技巧分析类

如果说前面三种类型是考查考生对诗歌“写什么”的理解,那么这一类型的题目,则是要求考生对诗歌“怎么写”的分析。重点要理解好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三个层面的内容(下文会对此加以说明)。

【设问方式】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未点明表现手法的。如:“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现技巧/修辞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2、点明了表现手法的。如: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等。

【万能公式】

表达技巧分析=说出表达技巧类型+结合内容分析说明+表达作用

【公式阐释】

首先要明确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的一些常见内涵: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五种。

表现手法:烘托(衬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白描、用典等。

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双关、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顶针等。 了解这些背景之后,答题时要注意以下要点: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如是点明了诗歌采用了哪一种或哪几种手法(如“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这样的问法),此一要点则可省略。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说明,作者怎么运用这种手法来写作。

3、此手法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根据题目具体要求,有时可以省略)。

【公式运用例析】

五、语言文字推敲类

这一题型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炼字(词)”艺术的鉴赏。一般要求找出诗歌中用得最好的一个字(词),说明其妙处;或直接要求说出某个字(词)的妙处;或提供两个字(词),要求说出哪个更好。主要是对动词、形容词进行赏析。

【设问方式】

有两种常见的设问方式:

1、未指定鉴赏字(词)。如:“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指定鉴赏字(词)。如:“„×‟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赏析诗中„×‟字的妙处”,“„× ‟字和„×‟字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型)”

【万能公式】

语言文字推敲=字(词)含义+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拟物)+字(词)的表达作用。

【公式阐释】

答题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指明哪个字用得好;比较鉴赏型则指出哪个字用得更好。(“指定鉴赏字词类”可省略该步骤)

2、采用了比喻、拟人、拟物等手法的字(词),须指出采用的是哪一种表现手法,然后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并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加以描述。

3、说明在全诗中起到的特别的表达作用。如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公式运用例析】

六、语言文字理解类

【设问方式】

1 如何理解××诗句?

2 设问变式:(1)××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解释诗句的意思,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万能公式】

语言文字理解=阐明语表义+表达作用+艺术效果

【公式阐释】

1、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2、分析诗句在描写或抒情方面的表达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常用古诗词分类 篇4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 王维《鸟鸣涧》

7、渔舟逐水爱山村,两岸桃花夹古津。唐· 王维 《桃源行》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

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城都南庄》

10、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唐 ·高骈《山亭夏日》

1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1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4、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唐·白居易《村野》

1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花》

16、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秦观《春日五首》

17、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1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辛弃疾《西江月》

19、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素心徐公店》 2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完溪沙》

2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 ·张志和《渔歌子》

2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描写“鸟”的古诗词名句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 王维《鸟鸣涧》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 杜甫《春 望》

4、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唐 孟浩然《春 晓》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晋 陶渊明《饮 酒》 描写“风”的古诗词名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汉· 曹操《观沧海》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 马致远《秋 思》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晚唐·李商隐《无 题》

4、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草》

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9、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唐·李白《关山月》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出塞》

1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绝句》

1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描写“雨”的古诗词名句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 杜牧《清明》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 《春夜喜雨》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 僧志安《绝 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7、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张志和《渔歌子》

10、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唐·王维《山中》

1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

1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描写“雪”的古诗词名句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 柳宗元《江 雪》

4、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南北朝 ·谢灵运《岁 暮》

5、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唐· 李颀《古从军行》

6、欲将轻骑,大雪落弓刀。

唐·卢纶《塞下曲》

7、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描写“山”的古诗词名句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胡阴先生壁》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5、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宋·王安石《江上》

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10、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唐·王维《鹿柴》

1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12、中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东晋·陶渊明《田园天居》

1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描写“月”的古诗词名句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唐·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唐·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想照。唐·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清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

1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描写“日”的古诗词名句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杜甫《绝句》

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唐·刘长卿《逢雪宿伏龙山主人》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5、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唐·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7、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

描写“草”的古诗名句

1、太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江春行》

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草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描写“春”的古诗词名句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唐·杜甫《登楼》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中》

1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1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

描写“夏”的古诗词名句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4、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唐·高骈《山亭夏日》

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宋·李清照《如梦令》

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宋·杨万里《采莲曲》

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8、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唐·虞世南《蝉》

9、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春深。宋·范成大《喜晴》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描写“秋”的古诗词名句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2、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宋·柳永《八声甘州》

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唐·李峤(宰相)《风》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唐·刘禹锡《望洞庭》

5、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

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甫《山行》

8、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

1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南唐·李煜《相见欢》

1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1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1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宋·范仲淹《渔家傲》

1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5、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

16、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描写“冬”的古诗词名句

1、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

陈毅《梅》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7、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唐·陆畅《惊雪》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王安石《梅花》

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唐·祖咏的《终南望余雪》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中小学古诗词常用考点 篇5

专家解读考点

考点阐释:文言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提高中华儿女文化素养的极好资源。因此,文言诗词成为中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自然也是中考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

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根据课标要求,中考试题在文言诗词方面的考查,基本上锁定在积累、感悟、运用、欣赏的范围内。从字词解释、句意理解、名句名篇背诵等方面考查积累,从诗句理解、文意领会、内容概括、感情体会等方面考查感悟,从分析诗句意义与联系实际方面考查运用,从词句品析、文意领悟、感情体验等方面考查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根据2009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的抽样分析,92套试卷中,考查文言诗词共55首,其中课内28首,课外27首。所选多为名家名篇,内容涉及写景、咏物、抒怀、劝学、励志等方面。

题型分析及解题思路点示:

1.诗意理解。诗意理解就是凭借自己的文言积累和试卷提供的注释,读懂每一句每一层每一节,就连标题、小序也不要放过。对诗词中所写的景、物、情、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诗句的含义,一一弄清。

2.意境把握。诗歌的意境,是作品中通过对寄托情感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等形象的描写,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境把握可以通过找景(描写了哪些景物)、绘景(描绘诗词中展现出来的情景画面)、品景(说说画面美在哪里,有何感受)来完成。描述时要力求忠实于原诗,语言力求生动形象,有诗意。

3.内容概括。从诗句中提取内容要点,对景物的特点、人物的感情态度、作者的观点、全诗的主旨等,能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清楚。

4.写法品析。诗词中字词的用法,各种修辞的运用,句法的作用,景与情、事与理的关系,全诗的结构特色,作品的艺术风格,等等,这些方面有些什么特点,为表现诗词的主旨起到怎样的作用。

5.情感体味。情感是诗词的灵魂。诗词中的情感,有的委婉缠绵,有的激昂澎湃,有的沉郁,有的张扬,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诗词的情感与其主旨有着直接关系,把握住诗词的情感走向,有利于准确读懂其含义。

典型例题透视

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①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②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注】①耐可:哪可,怎么能够。②赊:赊欠。

(1)“耐可乘流直上天?”此问句反映出李白什么性格和艺术风格?

(2)迷人的月色,用之不竭,取之无尽,相信你也享受过。作者曾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但是本诗中第三句,诗人却用了一个”赊”字,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009年湖南永州市中考试题)

答案:(1)性格:天真超脱;艺术风格:想象奇特。(意近即可)(2)拟人手法;视月色为无价之宝,格外珍惜自然美景,尊重自然,与自然作心灵交流。

透视·助读:这两道题是从诗意理解、情感感受、品析写法的角度命制的。要准确把握诗意、体会诗人情感,首先要知道其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今湖南岳阳),与李白(其时遇赦,重获自由)、贾至(与李白同时的作家,以散文著名;其时贬官为岳州司马)同游洞庭湖,李白写下了一组(五首)七言绝句。组诗原题为《陪族叔邢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以上选其第二首。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月夜泛舟的情形:明月皎皎,湖水悠悠。洞庭秋水澄澈无烟,水月相映,清辉怡人。诗人与友人(此处,我们不妨把其族叔也当作友人)泛舟湖上,与清风朗月为伴,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但乘流上天终不可得,诗人也只好收起这份不羁的想象,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首句写景,同时点出秋游洞庭事。“南湖秋水夜无烟”,初读平淡无奇,似是全不费力,脱口而出,实则极具表现力:月夜泛舟,洞庭湖水全不似白日烟波浩渺、水汽蒸腾之气象。波澜不惊,澄澈如画。无烟水愈清,水清月更明。溶溶月色溶于水,悠悠湖光悠月明。这种景象,这种意味,非置身其中不可得,非写意简笔不可得。诗人虽然没有精工细绘,但读者心中自会涌现出一幅水天一色的美好图景。

明月的召唤,让诗人陡生“上天”之心:“耐可乘流直上天?”这天真异想,似突兀而来,没有缘由。但是,月色不就是最好的缘由吗?因此,这一突发奇思,反作用于月色的描绘,使得月色愈发迷人。诗人奇特的想象与天真超脱的性格,不是正由此可见一斑吗?想象奇特,正是诗仙浪漫风格的体现。回答性格抓住“天真超脱”,回答艺术风格点出“想象奇特”“浪漫”等即可。

三四句直抒胸臆。月色很美,但诗人只为洞庭醉。上天既不可得,不如留下来,向洞庭赊点月色,醉游湖上。“赊”字颇堪玩味:洞庭的清风、朗月、湖光,美不胜收,俨然一位富有的主人。诗人着一“赊”字,似与自然对话,表达了对自然的珍爱与尊重,拟人手法在这里运用得可谓巧妙纯熟。“赊”,自然是不花钱了,那么李白《襄阳歌》中“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自然也就成了“赊月色”的最佳注脚。“赊”字极见诗人性情:痴恋月色,陶醉于自然美景中,洒脱不羁,豪放而不失浪漫。

本题的考查点落在作者的性格、诗歌的艺术风格、用语的辞格方面,更侧重于诗歌的内容把握、手法品析,这正是抓住了最为关键的部位。

常见失误分析

例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两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 时的景物。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拟人、表达效果:(2009年江苏扬州市中考试题)

答案:(1)早春(或“初春”)暮春(或“晚春”“季春”)(2)修辞手法:夸张 表达效果: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和勃勃生机;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或“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

分析·助读:解答这道题时,由于审题不细心,考生很容易疏忽题干中的提示语,抓不住诗句中一些关键词语,把两首诗的不同时段答成“春天”“夏天”或“开花时”“落花时”,把修辞手法答成“衬托”“对偶”,把表达效果答成“突出了人物喝醉了”“忘记留住春天”等。

诗歌描写的时令季节都是有特征的,春花秋月,莺歌雁飞,是大自然的语言,也是诗歌的意象。如果说,从静态的景物不容易看出时令季节,那么可以从景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推知答案。春天湖水初涨,刚刚平了湖岸,云气压在水面上,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初春时早来的黄莺活跃在向阳的枝头,燕子也回归了江南水乡,这都显示了时间特征。各种颜色的野花零零星星地开着,春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这些都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

《丰乐亭游春》写惜春之情。美好的春天即将过去,丰乐亭边落花满地。在这鸟儿啁啾、杂花乱飞之时,太守却醉了,次日酒醒,春无踪迹。表现了春景的迷人和春日的短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与怜惜,所以说这个时段是暮春。

对欧阳修诗三、四两句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效果,考生大多只看到“鸟歌花舞”的拟人手法,没发现夸张的手法。春天的消逝,绝不是酒醒时刻就过去了,客观上说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这里作者却把它写成“酒醒春已归”,似乎在一场酒醉之后,一觉醒来春天就飕然消逝。夸张手法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这里不是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也不是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而是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当然,对于作为初中生的同学们来说,能够说出这是夸张的手法就够了。

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

Ⅰ中考试题精编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其后题目。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下列可以作为标题的一项是()A.晚春 B.初夏 C.晚秋 D.初冬

2.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2009年江西省中考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1、2题。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1.曲中写了哪些秋景?

2.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2009年山东济宁市中考试题)

(三)阅读下面宋词,按要求答题。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词下片中“卧”字可谓一字千金,试简析其妙在何处。2.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2009年四川泸州市中考试题)

(四)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势雄浑,感情真挚。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2009年广西柳州市中考试题)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1.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和融于一体。2.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2009年湖北孝感市中考试题)

(六)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请你将第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2.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009年湖北恩施州中考试题)

(七)阅读古诗词,回答1、2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全词描写了江南农村(时令和时间)的景色,抒发了词人 的心情。

2.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你认为是谁在说丰年呢?(至少答出两种说法)(2009年湖北仙桃等市中考试题)

(八)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是。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

(2009年江苏徐州市中考试题)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和“深”字体现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2.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2009年山东滨州市中考试题)

(十)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009年山东潍坊市中考试题)

(十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新 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

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009年山东德州市中考试题)

(十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除夜:除夕之夜。

1.第一句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

2.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2009年浙江温州市中考试题)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

城 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1.

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2009年浙江杭州市中考试题)

Ⅱ专项模拟训练

(一)诵读《关雎》,完成1-3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 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2.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3.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二)诵读《次北固山下》,完成1-4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二两句的意思。2.描写大江行船之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3.王湾之后的当朝宰相张说,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写在办公的政事厅上,让人们好好学习。你觉得有何意义?谈谈你的理解。

4.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三)品味古诗,完成以下题目。

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释】唐宣宗李忱继位前,曾进山为僧。一日游山,与香严闲禅师同行,观瀑布后对诗,香严闲禅师作上二句,唐宣宗作下二句。

1.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本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3.从一个“作”字可以看出在瀑布的形象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四)诵读《赠荷花》《白莲》两首诗,完成1-3题。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白 莲 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1.列举以上两首诗中三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字词。2.写出一句与荷花或莲叶相关的诗句或谚语。3.细读以上两首诗,说说它们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五)比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5题。

(甲)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两首送别诗中,甲诗《送元二使安西》中作者表达了 的感情,乙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作者抒发了。

2.甲诗的送别地点是,乙诗的送别地点是,两诗的共同点是 3.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所蕴涵哲理的理解。4.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5.根据你的感情与性格,你更喜欢哪一首,理由是什么?

(六)比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甲】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乙】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馀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从内容上看,甲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乙诗以酬诗的方式对朱庆馀的试探表明了什么看法?

3.甲乙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它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不超过50字)

(七)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词中描写的人物活动背景是;词中出现的人物有。

2.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限用四字概括)的农村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词中描绘的是一幅。(概括时要包括地域、季节、景物等内容)2.词中所描写的人物有哪些活动?请简要概括。3.品领诗歌。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1)词中描绘的画面给了你怎样的生活感受?

(2)王夫之说,写景“有大景,有小景,有大景中小景”。以上这首词中最让人注目的“小景”是什么?它使整首词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九)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①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②吹取三山③去。

【注】①星河:银河。②蓬舟:指轻舟。③三山:传说中的海上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1.这首词上阕写,下阕写。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一句的意思是 3.用“蛐”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九万里风鹏正举

4.如果说李清照的词是“堕情者醉其芳馨,飞想者赏其神骏”的话,你认为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哪一种风格?词中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诗中表现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的诗句是。

2.诗一开头说此处是“空山”,而后面却写了人的活动,你觉得“空山”一语用得是否准确,有何作用?

3.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与本诗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相比照,说说这两个“空”字的表达作用有何异同?

(十一)阅读古诗,完成1-3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诗中通过写景来点明时令的一句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一句景物描写是。

2.诗中哪些事物使作者感物伤怀,引出思念之情?

3.联系读过的杜甫的诗句,有哪两句和“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意思相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十二)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回答1-6题。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写出词的上阕内容的三个景色层次。

2.找出词中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勾画严冬威猛雄奇景象的句子。3.解释画线语句的意思。4.写出词中的一处对偶句。

5.赏析“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一句的修辞手法在词中的作用。6.说说这首词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古诗文阅读训练题答案 第一节 文言诗词 Ⅰ中考试题精编

(一)1.A 2.这首诗运用了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分析示例:草树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论高下。

(二)1.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 2.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气氛。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三)1.“卧”字把小儿的天真、活泼、顽皮和盘托出,跃然纸上。(答出“天真”“活泼”“顽皮”任意两词即可)2.第一问:全词充满了和谐闲适、其乐融融的农村生活情趣。(意思基本相同

即)第二问:表现出词人对和谐快乐、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之情。(答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赞赏”即可)

(四)B(后四句为实写之景)

(五)1.家国之恨 身世之悲(意近即可)2.A(“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

(六)1.明净的小方塘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飘动的天光云影清清楚楚地在“镜子”中荡漾。(说明:语言要生动、形象)2.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或:要保持心灵境界的澄明,就要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洗礼。)(说明:大意正确即可)

(七)1.夏夜(同时扣住“夏”和“夜”两个元素即可)闲适(或:淡泊、喜悦、欣慰、怡然自得)2.(1)乡村纳凉的人们(村民);(2)词人(作者)与同伴;(3)夜行人;(4)蛙儿们

(八)1.最爱(爱)2.这两句诗写莺和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几处”“谁家”“早”“新”突出了初春季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说明:须抓住两点,即描写的景物和所表现出的春的特点)

(九)1.忧国伤时 2.示例一: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示例二: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感到惊心。

(十)1.前两句描绘出了水天一色、广阔渺远的山水远景,后两句描绘出了水势浩大、波澜起伏的眼前景象。2.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十一)1.颜色浅黄,形态纤长、轻柔。2.“引”字照应了“百尺”一词,描绘出一幅柳条和中倒影相连的画面,优美而有动感。

(十二)1.凄清(孤寂、凄凉、清冷)2.一是除夕之夜独自一人寄居旅馆,二是对故乡亲人无比的思念,三是感慨年华易逝。

(十三)1.雨量之大,雨势之猛。2.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

Ⅱ专项模拟训练

(一)1.引起后文(或:起兴作用)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3.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意思接近即可)

(二)1.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漂泊他乡的游子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乘坐的舟船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张宰相更看重的是此诗道出的人生气度和胸怀。4.表达了诗人思归盼归的乡情。

(三)1.经过千辛万苦汇集到崖前的瀑布,飞落九天的壮观景象。(或:瀑布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景象。)2.拟人3.不甘寂寞(或:不满足于现状),要有所作为。(大意对即可)

(四)1.卷—舒 开—合 素花—别艳(写出任意三组即可)2.诗句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谚语示例:荷花虽好,也要靠绿叶扶持。3.李商隐的《赠荷花》先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 “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荷花的红花绿叶,互照互映,即使到了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诗人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表现出荷花既能同荣,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陆龟蒙的《白莲》借吟咏白莲,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大意符合即可)

(五)1.离别难舍 旷达宽慰之怀 2.渭城 长安(答“城阙”亦可)都通过对饯别情景的描写,表达了挚友之间的深情厚意。3.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4.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5.略。有自己的观点,且能言之成理即可。

(六)1.甲诗表达了诗人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2.乙诗肯定了朱庆馀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3.比拟(或“比”“比喻”)如:甲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乙诗以越女比朱庆馀,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庆馀的优秀作品。(两诗各取一例即可)

(七)1.茅屋旁,溪水边,青草地上;老头、老太婆和三个小孩2.悠闲恬静 描绘示例略,符合诗意即可。

(八)1.农村早春傍晚时分充满生机的生活画面 2.采桑放牧赶路投宿 3.(1)示例略。说说对农村生活的感受即可。(2)那面飘扬的青旗。(让赶路投宿的人看到了希望,那里恰好是宁静乡村中的一个热闹之处。)给画面带来活泼的气氛。(点出这一点即可)

(九)1.梦境 答天帝问(或:抒发情感)2.我告诉天帝,我要去的地方路途遥远,前途渺茫;自己空有才学,生于离乱之世,毫无用处。3.九万里风蛐鹏正举 4.这首词代表了女词人豪放的一面,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不满的苦闷和追求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十)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前两句或后两句都可以)2.准确。说“空山”是因为山太大、太空旷,只有少量的一些人活动,而且“空山”给人世外桃源之感。3.王诗的“空”,是一种空旷;常诗的“空”,是人的心境空灵。相同之处,都反映了诗人追求幽寂、清净、空明的境界。

(十一)1.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2.边疆的战鼓,秋雁的哀鸣,凄冷的秋露。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诗人在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既怀家愁,又忧国难,感慨万端。

上一篇:一件令我感动的事作文150字下一篇:报到证和档案在一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