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项目

2024-10-10

中小学项目(精选12篇)

中小学项目 篇1

远程教育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设施设备安装到位并正常使用是基础, 资源应用是关键, 项目管理是保障。为了加强项目管理, 重庆市教委制定了若干管理规范的制度和记录表册, 各区县建立了相应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 对项目学校提出了明确的管理要求, 但管理效果仍不尽人意:个别学校管理不规范, 各种管理表册的填写存在问题;管理手段单一, 效率低, 可信度差;难以详细了解学校管理、应用的具体情况, 无法对学校的实施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 激励机制难以建立;完小以上项目学校近百所, 管理的工作量大, 管理的时效性无法保障, 服务质量也难以令人满意;浪费纸张, 管理成本增加, 加重了管理教师的负担。

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了大胆探索, 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管理手段的简单粗放, 管理形式的单一呆板, 管理过程缺乏指导督促。为此,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实施项目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目前, 实施网络化、信息化管理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城市学校、农村初中及中心校都已接入教育城域网, 多数完小、教学点也通过ADSL连上了宽带互联网;学校的管理教师及学科教师都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能切实保障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很多教师家中已有电脑, 且连上互联网, 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方便。目前, 区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数据库设计、程序设计已基本完成, 只待条件成熟, 即可投入使用。

在拟建立的管理平台上, 采用Free BSD作为操作系统, 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采用有“黄金组合”美誉之称的Apache+PHP+MySQL这套开源软件构建Web信息服务平台, 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 其结构图如下:

“相关文件”栏目内容涉及各级部门为远程教育制定的相关文件、政策措施、管理规范和应用要求等, 旨在提高广大师生对项目的认识, 增强用好资源、服务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设备管理”的内容是各项目学校的设备登记表、设备使用登记表、设备维修登记表以及赔偿情况表等各种设备管理表册。这些表册的数据是相关联的, 若某设备正在使用或处于维修状态, 在设备登记表的设备使用项将反映出来, 由此能真实地反映设备的状态, 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作用。

“应用管理”栏目记录学校对远程教育资源的详细使用情况, 如使用者、资源内容、使用方式、使用类型、教师评价、教师的课后反思等, 并能按项目学校、使用教师、使用方式等进行查询和统计, 便于了解学校或教师个体对项目资源的应用情况, 也能反映教师的发展过程, 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培训”栏目记录的是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特别是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校本培训的情况。远程教育资源上有丰富的教师培训内容, 如教师发展培训中加合作计划、西部教师暑期培训等, 都是非常好的培训教材。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教师,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培训教师是缩小城乡教师差距,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课件中心”栏目则主要收集全区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发的各种教育教学课件, 并广泛交流、修改求精, 充分发挥全区教师的智慧, 以期创作出更多的精品课件, 导入区级资源库, 努力构建地方资源库精品。还可利用此栏目开展课件制作竞赛, 鼓励教师广泛参与、人人参评, 努力形成课件制作的资源共享机制, 营造争创精品课件的良好氛围。

“教研教改”栏目主要转载远程教育资源上关于新课程、新课改的理论研究和经验论文等, 并收录我区远程教育和电教课题成果, 是广大师生发表论文作品的平台, 并可根据其他师生提出的看法和建议进行修改求精。每年, 我们将对教师的原创作品进行1~2次评比, 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并推荐到相关刊物发表。

“技术支持”栏目主要提供计算机系统、网络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 便于广大师生学习, 提供各远程教育设备厂家有关售后服务的相关条款及联系方式等, 提炼项目管理中比较集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远教论坛”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技术、远程教育、课程整合等学习和交流平台, 师生均可在论坛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可浏览其他问题和解决办法等, 积极参与论坛建设对师生的发展很有帮助。定期提炼论坛中的典型问题置于平台的相关栏目中, 供师生参考。

从上述栏目设置不难看出, 这个远程教育管理平台既是区县实施项目统一管理的平台, 又是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在区县级项目管理上, 它具备如下的管理优势:棗

(1) 管理的时效性

管理平台采用B/S结构, 项目学校在平台上进行设备登记、接收登记、资源应用登记等操作时, 区县管理者可同步获得该校的相应信息, 能立即对信息做出反映, 如发现登记不规范、内容不详实、填写不完整的, 可立即反馈给项目学校, 明确整改要求。对较长时间不接收资源、不应用资源的项目学校也可根据情况及时处理, 避免了因检查督促不及时、不到位而造成学校管理不到位, 甚至设备长期闲置的状况, 切实提高管理效益。在项目管理或资源应用上, 有问题可及时与区项目办联系, 及时解决, 切实提高学校管理员能力, 减轻项目办管理负担, 提高服务质量。

(2) 管理的可控性

平台设计对不同类别人员赋予不同的管理权限, 如区县管理员能查看所有信息, 并有权对区级信息进行编辑等管理操作, 但不能对项目学校的各种记录进行编辑操作。项目学校管理教师作为学校的管理员, 具有管理本校各种资料的权限, 但不能对其他学校的信息进行编辑操作。学科教师可对涉及本人的记录进行编辑操作, 如资源应用表的教学反思栏, 上课教师就可随时修改, 以便真正记录教师的所思所想。其他人员就只能查看信息, 不具有任何编辑操作的权限。对权限的分级管理, 保证了项目管理的有序性、可控性。

(3) 管理的可信性

管理平台是向全区学校开放的, 管理的数据是公开透明的, 信息的准确性要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 故平台数据应该相当可信。以前对学校项目管理的评价, 主要是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等方式获取信息, 但因时间短、工作量大, 获取的信息量有限而难以得出较准确的评价。管理平台不仅记录了学校、教师个体应用资源的具体情况, 而且具有统计功能, 可按月、按学年度等统计数据, 从定性、定量 (应用的质量和数量) 的角度, 对学校、教师个体的资源应用情况做出较全面客观的评价。

(4) 管理的规范性

各种管理表格的统一设置、有关选项的预置、示例的参考等有利于项目的规范化管理, 避免个别学校由于理解上的偏差造成管理的混乱。管理平台中的设备借用、维护等记录, 都与设备登记表相关联, 设备的借用、损坏与维护等状态从表中一目了然, 保证了各表数据的一致性, 确保设备管理规范有序。

(5) 平台的学习性

传统的登记表只具有档案功能, 仅供需要时调阅, 而管理平台的信息查阅方便, 很多数据有相当的学习价值, 如资源应用登记表中的教学反思、教学评价等, 相当于案例分析, 具有学习交流价值。设备管理中涉及故障现象、问题分析、解决方案等记录, 当其他学校设备出现类似故障时, 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6) 管理的激励性

管理平台的数据是公开透明的, 学校项目管理的好坏、资源应用的质量和数量都如实反映在平台中。试想, 会有哪个学校、哪位教师甘愿落伍呢?领跑者会为保持领先优势而加倍努力, 暂时落后者会不甘人后而奋起直追, 你追我赶的竞争势态必将形成, 最终会形成各具特色的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

(7) 管理的有效性

无纸化的管理平台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十分方便, 成本非常低。比如, 将优秀论文、课件等直接刻盘保存。对数据库中的管理数据, 既可直接保存, 也可导出为Excel表格数据, 便于查询和使用。数字化的存储方式, 使得全区每年只需刻一张DVD就足够了, 而保存的时间却非常长, 相对于通常的纸质档案, 使用的便捷、成本的降低是显而易见的。

远程教育本质上是网络教育, 只有管理手段的网络化、信息化, 才能保障管理的时效性、可信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区县项目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 方能够增强服务水平, 切实提高项目效益。

中小学项目 篇2

策划书怎么样写呢?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策划,我们看看下面的中小学创客项目策划书,一起阅读吧!

中小学创客项目策划书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我们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育内容

继续坚持之前的养成教育的成果,坚持“读书”教育、“写字”教育、“礼仪习惯”教育、“卫生习惯”教育、“学习习惯”教育、“节俭习惯”教育,保持这刘项教育,作为养成教育的基本规范。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为标准,从礼仪、卫生、学习和节俭四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通过“礼仪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

2.通过“卫生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会劳动,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3.通过“学习习惯”教育,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5.通过“读书、写字”教育,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长的乐趣,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

本学期教育内容如下:

1、礼仪习惯

(1)见到家长、领导、老师要主动敬礼问好。

(2) 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走廊奔跑,跳绳或游戏。不在教室内大声喧哗。

(3)接受奖品或锦旗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帮助或受赞扬时说“谢谢”。

(4)进办公室先说报告,未经老师允许,不进办公室;

(5)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同学之间高年级让低年级先行;

(6)周一学生必须参加升国旗,要严肃、庄重、穿校服。

2、卫生习惯:

(1)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扔东西,餐巾纸等东西及时扔进垃圾筒。保持课桌内卫生。

(2)看到地上的垃圾及时扔垃圾筒。

(3)随时保持教室的干净卫生。

3、学习习惯

(1)离开教室整理好桌面。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预备铃响进教室,静待老师上课;

4、节俭习惯

(1)在校不吃零食;

(2)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3)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4)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5)爱惜衣物,不乱丢弃;

(6)爱惜粮食,不剩饭,节约粮食;

(7)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畚斗等教室用具;

三至六年级养成教育内容:以一二年级养成教育的内容为基础,进一步深化养成教育的内容。

需要增加的“礼仪习惯”教育内容:

(1)同学之间见面互相问好或者点头微笑。

(2) 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分清教学区和活动区,不在教学区奔跑或踢球,不在走廊跳绳或游戏。不在教室内大声喧哗。

(3)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同学之间高年级让低年级先行;

(4)在校期间坚持佩带红领巾。

需要增加的“卫生习惯”教育内容:

(1)看到地上的垃圾及时扔垃圾筒。看到有乱扔垃圾的同学要及时制止。

(2)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手,咳嗽或打喷嚏要用手捂住嘴巴,生了传染疾病要避免传染他人。

需要增加的“学习习惯”教育内容:

(1)加强课堂纪律。

(2)按时完成各科作业。

需要增加的“节俭习惯”教育内容:

(1)在校不吃零食;放学不在外面的小店和摊头上买吃的东西。

(2)爱惜衣物,不乱丢弃;校服和外套的尺码标识上写好名字。

(3)爱惜粮食,不剩饭,节约粮食;

三、具体工作方法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学校、班级管理制度,发挥各年级自主管理功能,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队、思品、晨会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

(二)组织各种班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

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少先队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钧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

“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坚持班会制度,总结本周本班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周工作。每月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讨论会,进行一次阶段性班内总结。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利用广播、学校宣传栏、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

4、认真开展读书写字活动,利用每天早晨晨读时间:8:00——8:20组织学生读书,利用下午三节课后的时间,教师学生开展读书写字活动,要讲实效,出成果。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

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队员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3、设立校外教育辅导站,通过参观访问教育基地,培养和激发儿童的“五爱”情感,从而推动学生自觉履行道德义务。

(四)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

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1、值周值日制度:值周值日人员由领导、教师、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值周值日人员要认真做好每天的检查、评比,一周的小结总评等工作。“值周值日制度”的实施,从细小处抓起,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2、以值日生和卫生监督员为主要管理成员,每天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出勤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充分发挥值日生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中小学项目 篇3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国培计划”项目 质量评估模式

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该计划希望通过大规模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培养出一批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教师,并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教师培训工作,服务基层教育的发展。“国培计划”的实施对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国培计划”项目能否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关键还取决于其实施的质量。因此,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启动“国培计划”的通知中就明确要求:建立项目评估监管机制。建立专家评估、网络评估和第三方独立评估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估机制,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监控和质量评估,并将项目执行情况和评估结果作为调整培训任务和项目经费的重要依据。[1]目前,在项目培训的实施上,地方教育管理部门虽然在培训的内容、方法和考核等方面具有统一的指导思想,但对培训质量的评估却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式,导致评估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加强“国培计划”项目实施的质量评估模式探索是进一步推动培训工作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国培计划”项目质量评估的定位

对“国培计划”项目实施质量进行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设计评估模式和开展实际的评估工作之前,必须对评估的功能、主体、内容、方法等进行明确的定位。

1.评估功能:提高培训项目实施的品质与价值

从行为本身的直接目的来看,“国培计划”项目质量评估主要是为了检验评估的成效,进而为进一步的调整任务和经费的分配提供参考。然而,从其根本目的来看,评估的根本宗旨在于提高培训项目实施的服务品质及价值,使培训朝着满足培训人员需求的方向发展。因此,评估的重心之一是对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并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求解决问题的出路。培训质量评估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反拨效应”,提高评估对项目规范化发展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其“诊断”作用,让评估工作为“国培项目”的更好实施保驾护航。

2.评估主体: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下的多方协同参与

从理论上分析,评估主体应主要由评估委托方的意图来决定,同时还要考虑评估工作的可行性、便利性和合理性。“国培计划”项目是由政府发起,主要由各省、自治区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的实施,因此其评估应采取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下的多方协同参与方式。首先,根据“能力优先”的原则,评估团队的核心成员应该是教育行政部门召集下的教育教学培训评估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其次,根据“利益相关”的原则,评估团队的成员还应包括主要利益相关者:政府人员、培训基地教师、参与培训的学员、送培单位领导、参与培训教师的学生等。不同人员的意见都应该成为评估成效判断和项目实施问题的重要依据,并“通过集体审议的形式来共同开展工作”。[2]

3.评估内容:系统综合的过程探析与成效检验

评估内容的定位即评估指标的确定问题,建构良好的评估指标是发挥评估功能的第一步。所谓指标是指“对某项表现的预期结果的描述”[3],其反映的是评估者希望受评估项目实施在哪些方面所能达到的水平或产生的作用。因此,“国培计划”项目质量评估首先要关注培训实施的方案及其预期效果的达成度,包括时间的分配、课程的设计、服务的提供、培训的方式、任务的完成、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其次是项目培训构成要素的审核,包括对培训教师的资历、培训的相关设备供给、培训学员的后勤服务保障、培训管理的制度设计与安排等方面。再次是培训项目实际达成的效果认定,包括对培训学员的参与程度、培训课程的受认可程度、培训对学员业务能力改变的程度、培训学员任务的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考察。

4.评估方法:多种方法的灵活选择与优化组合

评估方法的选择对评估的质量和科学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评估方法或手段的应用对项目信息的获取有所不同。而不同方法和手段也各自适宜不同的项目类型、信息类型、目标群体、评估技术、时空条件,因此,评估过程中应坚持灵活多样的方法选择和采取多种方法优化组合的方式。“国培计划”项目评估所需要了解的情况往往具有信息量大、内容广泛、对象众多、时空跨越较大等特点,评估人员可以因时、因地、因事适宜,灵活采取案例研究、个人访谈、问卷调查、电话采访、现场观察、集体座谈、作业布置、任务分析、对比实验等方法或方法组合,从而最大程度地掌握相关的第一手资料,提高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同时,对所获取的可量化数据或信息,要善于借用先进的统计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可追溯性和说服力。

二、“国培计划”项目实施的质量评估模式构建

评估模式的构建需要依赖一个好的评估模型为其提供系统化的逻辑指导。在教育培训领域所使用的众多培训评估模型中,培训专家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所提出的柯氏培训成效四级评估模型最为著名。柯氏四级评估模型常被用于评估培训过程对接受培训人员的感情、认知、行为和组织的影响,其四个层级的评估包括学习者反应、知识迁移、行为迁移和组织影响。[4]但是“该模型只是在培训结束后进行一次性的评估,其过分强调参与者的反应,没有重视组织的绩效这一基本的因素”。[5]针对这一不足,1996年菲利普斯(Phillips)教授对柯克帕特里克教授的四级评估模型进行了补充,在其基础上增加了“投资回报”(Returnoninvestment Level)评估,其目的在于对培训的投入与产出比例之间的合理性进行测评。根据理性投资的原则,投资者总是希望培训能给投资方带来更大的收益,而这也更加符合现代投资发展的规律。[6]然而,该模型与柯氏模型一样,都将评估活动看作是培训活动的最后一环,“这就不可能对整个培训过程实施必要的监控,也不可能使之持续获得必要的调整和改进”。[7]

因此,综合这两种模型的优势与不足,并结合“国培计划”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笔者将培训项目质量评估设计为三级评估模式,即培训前评估、培训结束后评估、培训成效期评估。

1.培训前评估

培训前评估主要是对培训基地培训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培训工作前期准备的充分程度、与参与培训单位及学员的交流沟通情况、培训可行性水平等方面的评估。这一层级评估的目的主要是督促培训基地全力投入培训工作以及发现准备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并敦促其及时改进,从而保障培训工作得到更为顺畅、高效地开展。这一层级的评估主要通过向培训评估专家递交培训方案、邀请培训专家或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相关工作负责人对培训工作准备进行现场考察以及培训基地负责人向专家汇报工作等形式来开展。

2.培训结束后评估

培训结束后评估是在培训结束后培训学员尚未离开培训基地前进行的培训质量评估。这一层级的评估包括三个方面情况的考察:一是对学员学习态度和兴趣的了解,包括学员对培训内容、形式、设备、教材、练习、授课时间安排、教师教学等方面的认可度进行详细周全的考察。可以采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了解和搜集。二是对学员认知能力改变的考察,包括对学员参与培训前后对相关培训主题认知的改变、对自我教学能力提高的信心、对教学困惑的消解程度、对自我发展存在问题的理解等方面信息的探究。可以采用对比分析、个案调查、深度访谈、布置任务、课堂测验等方式来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析。三是对培训所达到预期效果程度的评定,比如考察学员对培训所应该了解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的理解和认可程度或者提高学员对教师职业的兴趣和自我能力发展的信心等是否达到预期水平等方面的考核。可以采取集体座谈、结构访谈、问卷调查、现场观摩的方式对学员或培训教师进行情况的了解和考察。

3.培训成效期评估

培训成效期评估是在培训结束后,学员回到教学工作岗位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后的一段时期内,对学员的教育教学工作改善程度的评估。中小学教师培训往往采取的是短时间内高密度集中培训的方式,短时间内要消化大量培训内容往往使学员力不从心。培训是否取得彻底的成效,也只有通过学员在工作岗位上的改变来得以更好地证明。因此,需要在培训结束后,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对学员的实践能力进行测评。这种测评的方式可以是到学员所在学校进行现场考核、就学员培训后所产生的变化或给学校教学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访谈学员所在单位的教师和领导、通过学员所在单位的教师或领导进行评课来对学员进行间接考核等;也可以采取让学员再次集中,通过讲课比赛或展示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成果汇报。这一层级评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更好地检验培训所取得的成果;二是为了更好地跟踪学员的学习状况,并为其提供后续指导,强化培训效果。这一层级的评估所付出的时间、人力、物力往往最多,但其对培训质量的提高往往也更具根本意义。

三、“国培计划”项目实施的质量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估方法的选择相对单一,与教学实践活动相脱节

“国培计划”项目学员的规模往往比较大,一百人左右的班级并不少见。其培训一般采取的是集中授课或讲座的形式,对培训质量的评估往往是培训结束后,在学员离开培训基地前进行,能用于考核学员培训质量的时间往往非常短暂。因此,一般的考核主要采取便于实施的方式,比如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学员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或者要求学员提交一份培训心得体会的总结,通过对总结的简单归纳分析来判定培训质量。这样相对单一的评估方式虽然简便可行,但其对培训质量的评估往往缺乏全面性,对培训和评估的目的也缺乏明确的定位。此外,从提高学员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培训目的出发,不论是问卷还是总结形式的评估方式,对学员学习收获的判定往往都是难以令人信服的。教学能力的判定终归要回到教学实践上才更具说服力。但是,对众多学员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需要大量的时间,而这往往也是培训方案本身所难以设计的。

2.评估设计重结果轻过程,其形式作用大于督导功能

大多的“国培计划”项目实施质量评估实行的是终结性评价方式,即在培训结束后,以一次性的评价结果作为整个评估的结果。比如对学员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综合考试的结果或将学员提交的文字总结作为培训质量的最终评估依据。这种注重结果轻视过程的评估机制,难以对学员参与培训的变化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评价、监督和指导。但是,“任何教育教学的评估活动都不只是进行甄别、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被评估者的发展。”[8]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是一个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评估应该发挥不断督促和引导培训学员朝着培训所应达到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评估工作也应该是一个分阶段、分层次逐步跟踪和推进的过程。任何企图通过一次终结性评估来达到不断地促进学员自我发展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3.评估结果缺乏信息反馈,后续跟踪和强化服务缺乏

“国培计划”项目一般实行集中培训的方式,培训结束后培训学员各自返回原工作单位任教。在学员离开培训基地前,针对学员培训质量评估的相关信息搜集往往已经结束,但是相关数据、信息的分析工作尚未完成,评估结果自然也无法得知。然而,评估结束后,培训基地由于培训时间紧、任务重,一般不会安排专门人员给学员及其所在学校反馈培训质量的相关信息,只给学员寄送培训合格证书或证明。因此,实际上学员并不知道自己参与培训是否达到了培训所应达到的目标,也不知道自己尚存在着哪些不足和问题。同样,一旦集中培训结束,学员返回工作单位后,这个培训项目的全部工作基本结束。在信息反馈和后续服务缺乏的情况下,培训质量的提升和保障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四、提高“国培计划”项目质量评估模式有效运作的策略

要提高“国培计划”项目实施质量评估的质量,除了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式设计外,还需要对评估过程中所容易出现的难题和可能面临的困难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策略。

1.注重落实基于学员实际工作岗位表现的成效评估

“国培计划”项目质量评估要真正走出“形式主义”的影响就要回归培训目的的本质,加强对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就整个培训的核心目的而言,这一部分的考核最具根本意义,然而从时间、精力等成本论,这一考核环节的付出则是最大的。以学员的实际工作岗位表现为考核标准,就要到学员所在的学校进行实地考核,其形式包括深入学员的课堂进行听课,对学员所在学校的领导、教师以及学员所任课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从而全面获取学员在参加培训后一定时间内的进步情况,并发现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判定学员的培训成效,为其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指导建议。由于学员大多来自不同的地方和学校,对学员进行实地考察必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是这一评估环节的难点。因此,在评估设计的过程中,主管部门必须具有充分的准备和决心,并通过加大评估的时间、人力和财力投入来保障实施的顺利进行。

2.积极构建基于评估结果的培训学员奖励制度

评估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成效,除了需要主管单位给予精心组织,相关评估人员给予认真、负责的对待之外,更需要培训学员的积极参与。在当下的不少评估活动中,比如问卷调查、总结撰写等,学员往往都是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其所提供的信息并不能客观反映真实的情况。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充分激发培训学员参与评估工作的积极性,让他们从根本上改变评估工作与己无关的观念。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采取根据评估结果对学员进行奖励的制度。这个奖励不应是简单的一纸证书或一定数额的物质奖励,而应成为对学员职称评定、教学奖励、能力认可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凭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从政策制定的高度出发,明确规定在评估中成绩优异的学员给予的奖励及其奖励所具有的认可功能。通过奖励制度的激励,可以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他们更加认真的对待评估工作,使评估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其应有的功用。

3.加强开展基于培训数据库建设的过程性评估

对于促进培训工作的成效而言,过程性评估比终结性评估具有更大的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随着国家对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视以及终身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参与培训教师的数量及培训次数都会不断增加,这对培训工作的管理也提出一定的挑战。因此,从规范管理的角度和方便对教师个人成长过程的了解出发,可以考虑对参与培训的学员建立一个培训信息数据库。任何一位学员所参加的任何形式教育教学培训的信息都统一录入该数据库,使该数据库成为与学员终身相伴的培训档案库。档案库所记录的相关信息可以成为用人单位对相关学员录用、晋升、奖励等方面的重要参考。因此,数据信息的录入要注重对学员参与培训所取得成绩的过程性评估,包括学员在多次考核、多次任务完成、多次考勤中的表现等方面的信息,也包括学员在不同的培训中所取得成绩的动态呈现。培训数据库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为培训工作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参考,而且能促使培训学员珍惜培训机会和努力自我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Z].

[2] KARLSSON O.A critical dialogue in evaluation:How can interaction between evaluation and politics be tacked.Evaluation,1996(2).

[3] 张银富主编.学校行政:理论与应用[M].台北:五南图书公司,2002.

[4] Kirkpatrick,Donald.GreatIdeas Revisited:Revisiting Kir kpatricks Four-Lever Model.Training and Development,1995(1).

[5] 理查德·斯旺森,等.人力资源开发效果评估[M].陶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 Stone,Jennifer & Watson,Virginia.MeasuringTraining ROI and Impact.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ASTD),1999.

[7] 高志敏.人力资源开发的培训评估模型及其修正与完善[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3).

[8] 王艳丽.教师培训应注重培训方式的示范作用[J].天津教育,2005(3).

中小学素质教育活动中心项目 篇4

关键词:开发区,规划,公建,住宅,英式,户型

我们这个项目全称为迁建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心教学区, 我主要介绍的是1#楼。项目位于大连市金州新区金七线北侧, 引碧管廊南侧。北高南低自然地面标高约在19.46~28.89米之间, 周围道路标高在19.40~23.76米。场地现状高差较大, 需要整理成为建设用地。该地域气候条件优越, 属典型的大陆型温带季风气候, 一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0.4℃, 极端最高气温为35.3℃, 极端最低气温为-21.1℃。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6%, 绝对湿度为10.9tpa, 年平均风速为3.65m/s。地形地貌较适合建设, 整个用地内沿城市道路设有给排水、电力、电信等管线, 采暖热源采用城市热网, 水、暖、电各类管线分别引入单体建筑。在整个场地的规划中, 紧临城市主干道, 场区内对城市道路有两处车行出入口, 两处人行出入口, 场区内形成便利的道路网, 同时满足消防及交通运输的要求。

这块地的规划设计条件是这样的, 总用地面积是28681平方米, 建筑密度是23.31%, 容积率为0.84, 绿化率为30.00%。我们在研究了规划设计条件后, 做的几个方案, 最终主推这个方案, 并且得到了甲方的认可。我们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 应地块与城市道路的景观关系, 同时通过了解拟建的周边自然环境的特点, 有意地给予协调和兼顾, 从整体上把握自身形象, 为提升区域性自然空间作出贡献。建筑形象的立意上, 我们在探寻和把握新建筑同周围环境之间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力求平面功能合理, 分区明确, 功能齐全、便于管理、自动化程度高, 建筑造型简洁明快。新建筑充分融入周边的环境, 体现在一种立面均质的肌理和干净的表皮。在建筑风格上, 同周边自然环境详协调, 确定为简洁的现代风格。同时地块内两组建筑互相呼应, 一组建筑沿金七线布置, 坐落在场地西北角的一组建筑与其错落布置, 使空间更加通透, 整组建筑高低错落, 浑然一体。根据规划条件要求及基地地形情况, 在规划布局中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在建筑周边布置消防车道, 有利于对本楼进行及时扑救, 在总平面布局上以人为本, 充分考虑使用方便, 营造人性化的环境, 注重生态环保,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息。由于用地地形呈方形, 建筑结合地形, 教学区1#楼沿金七线布置, 通过建筑形态是主入口处形成学校的入口广场, 场地西北侧为活动中心的生活区, 东北侧为活动中心操场, 北高南低自然地面标高约在19.46~28.89m之间, 周围道路标高在19.40~23.76米。场地现状高差较大, 需要整理成为建设用地。主要人流从场地南侧金七线方向场地中部和南侧金七线方向场地西部进入, 交通便利。场地设有两个车行出入口, 由于场地地理位置的局限有南侧金七线方向场地中部和南侧金七线方向场地西部等人行进入。地面停车10辆, 设在教学区1#楼南侧, 考虑到校园内主要为中小学生, 尽量禁止社会车辆进入校园内。迁建中小学素质教育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为24150.41平方米, 是由三栋单体建筑组成。其中1#楼为教学区, 建筑面积为14424.7平方米, 2、3#楼为生活区, 2#楼为4594.88平方米, 3#楼为4826.99平方米。

我们的1#楼其独特的建筑形态, 与场地和建筑围合出来的独特建筑空间, 形成了其优美的、充满强烈人文气息场地空间, 建筑之间布置景观绿化, 给人们创造良好的视觉感受, 沿道路形成绿化带, 景观错落有致, 动静分明, 提供了良好的室外休息、交流的空间。1#楼考虑其特殊的功能和在学校中的地位, 在总体规划中其所在位置处于校园的最南面, 面向金七线, 成为整个校园的面向城市道路的展开面和风景线。建筑布局呈U形, 为南北向布置, 有利于建筑的采光与通风, 创造宜人的绿化环境景观, 同时为师生提供学习交流的休闲场所。建筑功能组织合理顺畅, 交通流线互不交叉干扰, 建筑间满足合理的间距, 以达到教室、办公等用房尽可能多的采光, 良好的通风。场地精心进行了绿化、铺装、小品、竖向、环境设计, 在防火、防灾、采光等方面均满足规范要求。1#楼主入口正对主入口广场, 建筑正对广场侧设地上停车位。在迁建中小学素质教育活动中心教学区1#楼用地内进行了充分合理的交通流线组织, 既达到外来人员的便利到达, 同时也方便校园内师生的方便利用。交通流线合理有序, 并达到室内外空间的衔接顺畅。在建筑周边设有环形消防通道, 消防车可以通行并能方便地进行扑救。在1#楼楼南侧布置地面停车位, 方便车辆就近停车。出入口的设置, 迁建中小学素质教育活动中心教学区1#楼处于校园主入口景观轴, 为方便使用, 针对各人流设置以下几个出入口, 迁建中小学素质教育活动中心教学区1#楼为坐落校园景观主轴线, 因此主入口设置在建筑中间面向校园主入口广场, 建筑北侧设置对四个出入口, 分别为教学楼位置两个出入口, 教学综合楼两个出入口 (包括报告厅的出入口) 。建筑东西两侧各设置1个消防疏散口。

建筑平面设计力求平面布局合理, 功能齐全, 内部交通组织简洁明确, 各部关系一目了然, 并大量引入自然光线。以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场所与优越的休息环境。地下一层主要功能为设备用房, 由消防水池、消防泵房、换热站、热水泵房。一层为烹饪教室、陶艺教室、烧陶室、活动教室、消防教育馆、展厅、气象馆、总务仓库、总务科、保安休息室、教学器材库、多功能礼堂厅、变电亭、广播室、宣泄室、值班室及消防控制室、医务室药品室兼校医办公室、观察室、消防训练塔。二层为活动教室、法制教育馆、射击馆、军史馆、活动教室、水族馆、海洋资源馆、海洋生物标本馆、地震模拟馆、天象厅。三层为科普教育馆、禁毒教育馆、青春期教育馆、农作物标本馆、农具馆、青春期教育馆、活动教室、民俗馆、交通安全教育馆、微机室、器材库。四层为人防教育展馆、专长教师工作室、教师办公室、学生阅览室、书库、教师阅览室、环保教育馆、器材室、工会活动室、党员活动室。五层为报告厅、档案室、科室、财务科、主任室、副主任室、接待室、党务与工会办公室。建筑形象的立意是探寻和把握新建筑同周围环境之间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力求平面功能合理, 分区明确, 功能齐全、便于管理、自动化程度高, 建筑造型简洁明快。建筑外立面主要采用砖红色面砖和青灰色石材为外立面材料, 使新建筑充分融入周边的环境, 体现在一种立面均质的肌理和干净的表皮。在建筑风格上, 同周边自然环境详协调, 确定为简洁的现代风格。同时地块内两组建筑互相呼应, 一组建筑沿金七线布置, 坐落在场地西北角的一组建筑与其错落布置, 使空间更加通透, 整组建筑高低错落, 浑然一体。建筑地下一层, 地上5层。建筑层高, 地下一层为3.8米、一层4.2米、其余3.9米。建筑总高度为21.90米。我们共设有五部疏散楼梯, 教学综合楼有三部疏散楼梯, 教学楼有两部疏散楼梯, 其中教学综合楼有一部电梯, 疏散宽度满足规范要求。

柳滩小学项目规划 篇5

柳滩小学

二0一四年三月

柳滩小学薄弱学校项目规划

根据《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发展改革委 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实施意见》(甘教基一〔2014〕1号),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决定启动《甘肃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年)》编制工作。现结合实际,制定了我校项目规划工作。

一、现状分析

瓦楼村现有人口2350人,下设13个自然社,距离最近集市会川12公里,距祁家庙乡政府4.5公里,全村辖区10.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328.25亩,全村农民经济收入状况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种植业主要以马铃薯、中药材、油菜、小麦和蚕豆为主。养殖业主要以舍饲养殖牛、羊为主,次为猪、鸡等。劳务输出主要以青壮年外出务工。近年来结合渭源县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瓦楼村以社为单位,全面开展了村容村貌的整治,重点实施“三清五改一绿化”活动,即清洁家园、清洁村庄、清洁道路,改水、改路、改厨、改圈、改厕,村庄绿化工作,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正在向小康的目标迈进。

柳滩小学座落于祁家庙乡瓦楼村一社。学校始建于1972年,是一所全日制农村小学,学校占地面积约6379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797平方米。现有6个年级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4人,专任教师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这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他们具有较为高尚的师德风范、精湛的业务

技能、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为事业奉献的精神。学校拥有远程卫星接收、播放室、图书阅览室、仪器室、会议室各一间。运动场地约1000平方米。校园环境整洁优美,种植绿化树约有40多棵。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布局调整,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共享,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但是近年来由于学校教师少,特别是幼儿教师这一块始终是空白,导致学生流失严重,大部分学生进城上幼儿园,在城里读书读书,在本校读书的学生仅占一半左右。另外教学设施的配备不齐全,仪器室、实验室开出率也很少,学生的文体活动没有地方开展,没有篮球场和排球场,所以急需对我们这些薄弱学校进行项目规划。

二、规划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规划目标

按照我省学校办学标准的要求,新建符合标准的新校舍为设施设备短缺的我校配齐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按照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要求,逐步改善我校就餐条件;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期限为2014—2018年,我校重点规划以下两类项目:第一类是规划购置设施设备项目,一是配置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二是购置计算机10台,提高学生运用网络技术的学习能力;三是配合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支持农村学校改善就餐条件或配备必要的餐饮设施;第二类是校舍改造类项目,具体包括一是新建教室及教学辅助用房,满足基本的教学需要,二是新建行政办公用房和教师住房,满足教师们的办公和生活需要;三是新建必须的生活用房,四是规划

建设塑胶运动场2000平方米,满足学生开展正常的文体活动。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人口出生率测算,结合城镇化和本村学龄儿童数量变化,到2018年,柳滩小学预计在校学生将在36人左右,可设置6个班,教职工数5人。

(二)规划任务

根据学校现有办学条件与项目规划编制标准条件对照,该校办学条件规划任务如下:

1、校舍建设:根据规划测算的标准,结合学校实际,计划新建教室6栋,建筑面积252平方米,新建教学辅助用房2栋,建筑面积84平方米;新建生活用房1栋,建筑面积40平方米;新建行政办公用房3间,建筑面积51平方米。新建教师住房5套,建筑面积75平方米;另在校园内建100米直跑道4道,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2、设施设备:根据项目规划编制有关标准,课桌椅现有120张/单人套,符合标准;教学仪器设备不齐,现有5.1万元,需再购置2.5万元设备;音体美器材只有1万元的,尚缺4万元设备;计算机需购置10台,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图书现有1633册,也不缺;餐桌椅需购置64把;厨房设备需购置2万元的。

3、其他设施

规划建设塑胶运动场1个,面积2000平方米。

三、资金安排

本次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投资,我校计划总共需求199.5万元。一是新建校舍502平方米,需125.5万元。(新建校舍土建标准2500元/平方米)包括普通教室252平方米,需63万;教学辅助用房84平

方米,需21万;行政办公用房51平方米,需12.8万;教师住房75平方米,需18.7万;新建学生厕所40平方米,需10万。二是规划建设塑胶运动场1个,包括篮球场,总面积2000平方米,需60万。(按300元/平方米)三是规划购置设施设备14万元。包括教学仪器设备需再购置2.5万元;音体美器材尚缺4万元设备;计算机需购置10台,每台5000元算,需5万元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餐桌椅需购置64把,(80元/位)需0.5万元;厨房设备需购置2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蒲国民(柳滩小学校长)

副组长:蒲小红(负责实施)

张志军(资金管理)

组员:李文科郭小丽王小莉

中小学项目 篇6

关键词 “体育、艺术2+1项目” 教学 发展研究

一、前言

传统的体育课程、艺术课程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低,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很难与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相当,为了更好的发挥体育课、艺术课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促进作用,教育部推出“体育、艺术2+1项目”来满足学生身体及心理发展的更高要求。因此,作者将对“体育、艺术2+1项目”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进行分析与研究,目的是希望为广大教师建立一种新的教学观念,来促进教学的开展,以及对我国体育与艺术课的改革提出一定的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体育、艺术2+1项目”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发展研究。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归纳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艺术2+1项目”简介

“体育、艺术2+1项目”是教育部为了推动学校体育和美育的发展,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艺术活动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水平。该项目的实施对象是初中、小学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水平有限,他们不能像成人一样运用抽象思维来思考问题,认识世界,而是通过一些活动来理解身边的事物。“体育、艺术2+1项目”就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启迪和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有针对性地划分体育技能和艺术技能,内容丰富有层次且全面。体育类项目有:体操、田径、定向越野、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游泳。艺术类项目分为美术和音乐类,其中包括课堂乐器、声乐、舞蹈、儿童画、剪纸、色彩、素描、铅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等等。

(二)“体育、艺术2+1项目”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体育、艺术2+1项目”推出之初,教育部在我国的实验点学校进行的教学展示和教学活动,效果得到了许多民众的认同,有些家长表示要提高体质,需要体育;要提高创造能力和思维品质,增进修养,需靠艺术。该项目在北京、江苏、福建、山东、湖北、湖南、沈阳等地都迅速开展,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各大央视媒体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报道。

(三)阻碍“体育、艺术2+1项目”在我国发展的原因

1.“体育、艺术2+1项目”未考虑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开展艺术教育需要在硬件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增加更多的投入,而目前,在许多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村,一般的教育服务尚未满足需求,更不用说艺术教育了。农村地区的学校没有足够的条件让学生发展特长,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承受不了体育、艺术教育所需的高昂费用。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农村学校英语课都未能解决,学校连乒乓球桌都没有。城市与城镇、城镇与农村、沿海与内地,情况差异很大,这一项政策需要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距。

2.“体育、艺术2+1项目”增加学生的负担。如今许多家长反映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孩子才初一,每天5点30分起来,6点半就要赶到学校,一直到晚上9点30分放学,到家都10点了,还要抓紧时间做在学校没完成的作业,孩子每天的学习生活实在太累。平时难有时间用于体育和艺术活动,这样的硬性规定项目让家长担心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负担。

3.“体育、艺术2+1项目”师资短缺是瓶颈。开展体育、艺术教育需要解决师资问题。由于体育、艺术教育长期以来不受重视、教师待遇偏低、部分体育、艺术人才就业观念有待调整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师资力量仍处于短缺状态。培养一支适应体育、艺术普及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和培养力度,同时争取文化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唯有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才能更为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

(四)“体育、艺术2+1项目”在我国的发展策略

1.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增加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师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与需求的不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对学校和教师普遍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给予积极回应。同时媒体深度挖掘实验学校、項目示范学校和工作成绩突出单位的典型事迹和工作成效,从不同角度开展跟踪报道。

3.改善体育锻炼和艺术活动的环境。加强各校体育、艺术场馆的建设和体育、艺术器材的配备,要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

四、小结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系着每一个学生、家庭的切实利益和未来希望。目前虽然“体育、艺术2+1项目”学校实验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各地进展仍不平衡,并且现设的体育项目及其技能标准还需要在实验中不断调整和修订。这就需要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齐心协力来认识和了解“体育、艺术2+1项目”,加大对少年儿童的关注力度,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试行)[BE/OL].

中小学项目 篇7

一、审计调查基本情况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电视电话会议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 (国办发〔2011〕54号) 精神, 凤庆县于2011年9月7日全面启动了中小学寄宿学生早餐计划, 为每名中小学寄宿制学生 (含农村学前班) 每天发放一个熟鸡蛋, 惠及201所学校的30713名寄宿学生。2011年12月28日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 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到一个熟鸡蛋、一杯学生奶 (价值2元) 的营养早餐和一个串荤 (价值1.5元) 的营养午餐, 资金除国家为每生每天补助3元外, 县财政为每生每天补助0.5元, 并安排专项资金解决为学生提供营养餐产生的水、电、燃料、人员工资等费用。2012年春季学期, 全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的学校共256所, 覆盖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41205名学生受益。农村寄宿制学前班学生1140人和城区寄宿制义务教育学生860人继续实施原来的早餐计划, 即为每名学生每天提供一个熟鸡蛋。凤庆县通过政府采购, 鸡蛋和牛奶分别由云南双江三祥养殖有限公司、云南欧亚乳业有限公司及昆明雪兰牛奶有限责任公司配送到乡镇, 营养午餐通过学校食堂供餐 (194校) 和家庭托餐 (62校) 解决。

(二) 审计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审计调查的对象和范围是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各乡 (镇) 教办室及调查实施营养改善项目计划的20个学校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31日营养改善项目情况。

(三) 营养改善项目资金情况

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31日, 凤庆县安排营养改善项目资金3 077.30万元, 其中:中央补助资金2 043.18万元, 市级补助资金68.58万元, 县级配套资金965.54万元。

(四) 营养改善项目计划信息公示情况

凤庆县定期公布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总量、实施学校名单以及受益学生人数等信息, 各实施学校、学校食堂和托餐家庭按要求定期公布经费账目、配餐标准、带量食谱以及用餐学生名单等信息, 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二、审计调查营养改善项目实施学校情况

审计调查了凤庆县13个乡镇实施营养改善项目计划的21所学校, 确保每个乡镇至少调查1所学校。

(一) 学校营养改善项目资金情况

21所学校营养改善项目专项资金收支清楚, 各项支出能够按照资金性质列支, 专款专用, 学校结余资金也按规定管理与使用。

(二) 学校食堂情况

在调查的21所学校中, 4所学校食堂属于学校直接管理, 其中:1所学校的食堂工勤人员为公益性岗位, 3所学校的食堂工勤人员为学校临时聘请;2所学校食堂属于家庭托餐;15所学校食堂属于承包经营, 其中:14所学校不收取承包费, 1所学校每年收取食堂租金8万元。有2所学校的食堂承包给学校教师的家属, 其中:1所完小食堂由中心校报账员的妻子承包, 对学生的服务态度差, 食堂卫生条件差, 补助资金由报账员支付给其妻子, 缺乏监管制约。

(三) 营养早餐、午餐及晚餐的满意度情况

审计调查学生586人, 营养早餐满意402人, 占69%, 不满意184人, 占31%;营养午餐满意375人, 占64%, 不满意211人, 占36%;498名学生在学校吃晚餐, 晚餐满意365人, 占73%, 不满意133人, 占27%。审计调查教师64人, 营养早餐满意58人, 占91%, 不满意6人, 占9%;营养午餐满意61人, 占95%, 不满意3人, 占5%;52位教师在学校吃晚餐, 晚餐满意50人, 占96%, 不满意2人, 占4%。审计调查工勤人员14人, 营养早餐、营养午餐及晚餐满意100%。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学校食堂大多数仍然属于承包经营

凤庆县营养改善项目实施学校256所, 其中:25所学校食堂由学校直接经营, 后勤人员工资由财政与学校承担;168所学校食堂属于承包经营, 学校负责指导与监管, 其中:162所学校不收取食堂承包者任何费用, 6所学校收取食堂承包者一定的管理费或食堂租金;1所学校由教师亲自做饭;62所学校无条件自办食堂, 实行家庭托餐。

(二) 学校食堂硬件条件落后, 实行零利润经营难度较大

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以来, 凤庆县学校食堂就餐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但部分学校食堂面积狭窄、食堂冷藏、消毒设备缺乏。根据省、市、县要求, 所有学校食堂2012年底必须退出承包经营模式, 改由学校直接管理, 实行零利润经营, 审计调查认为学校食堂由学校直接管理, 实行零利润经营难度较大, 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学校无食堂;二是学校食堂退出承包后, 后勤服务人员编制不足, 聘用人员的工资经费困难, 而农村中小学基本没有区域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师;三是部分学校因与外商签订10年食堂承包合同, 学校食堂所有设备由外商投资, 如何完善退出机制, 尚待有关部门研究。

(三) 营养早餐品种单一,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浪费

按照凤庆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方案, 营养早餐由学校每天早上发给每名学生一个熟鸡蛋和一杯学生奶, 但学生天天早上吃熟鸡蛋, 有部分学生已经出现不想吃的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浪费。

(四) 特殊群体学生营养改善问题

在营养改善项目计划实施过程中, 有的学生因身体状况特殊, 不能吃鸡蛋或纯牛奶;有的学生因民族特殊, 如回族, 不能吃猪肉, 这部分特殊群体学生的营养改善问题如何解决, 尚待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以促进营养改善项目的公平。

(五) 学校、教师的负担加重

农村小学校点, 学校无食堂, 也无法实行家庭 (个人) 托餐, 教师每天既要为学生煮鸡蛋, 又要为学生准备营养午餐, 还要给学生上课, 导致教师的负担加重, 精力分散, 对其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审计调查建议

(一) 补足农村教师, 解决食堂工作人员编制

农村教师编制短缺问题在实施营养早餐计划中再次凸显, 学校没有厨房工作人员的编制, 只好采取教师轮流值班、家长志愿服务或雇佣临时人员等方式。仅靠教师、家长的义务服务, 显然难以持久。目前, 凤庆县按照每50名学生配1名工勤人员的要求, 应配备824名工勤人员, 缺编700人左右。需要从制度上解决寄宿制学校食堂没有工作人员编制和开支等问题。

(二) 科学调研农村学生体质, 设计均衡营养搭配的标准化配餐

目前, 凤庆县用于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的食物结构还比较单一。建议在制定营养改善计划时, 要实地调研、科学检测、合理搭配。通过科学的检测, 了解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 根据检测结果, 因地制宜地确定营养物品、营养食谱和供餐模式, 对特定食物过敏的学生设计价格等同、营养相当且安全的替代食品。

(三) 积极争取民间组织参与改善学校食堂硬件条件投入

目前, 我国很多民间组织参与营养改善项目, 他们主要为实施学校提供免费的厨房设备, 如由中国关工委和安利公益基金共同主办的“春苗营养厨房”项目, 由九阳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设立九阳希望基金, 专项用于援建“九阳希望厨房”项目, 由卡夫食品公司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卡夫希望厨房”项目。

(四) 健全评价机制, 落实监督责任

中小学项目 篇8

但是, 据调查, 中小企业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不理想。在主板市场上市的1 000多家企业大都是国有企业;中小板市场上市的企业有500多家, 在创业板市场有200多家, 主要是那些产品成熟、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企业和基础产业类的少数中小企业可以争取到直接上市筹资、或者通过资产置换借“壳”买“壳”上市的机会。大多数中小企业也不具备发行债券的条件。

一、为中小企业项目发展提供信贷支持的必要性

1.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近年来,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 到2010年底, 全国工商登记企业4 200万户 (含3 130万个体工商户) , 占总企业户数的99%, 它不仅雇用了全国80%以上的城

流量预算可以对企业现金流量在数量和时间上进行合理预测, 谨防资金链的断裂。如果预测现金流量为负值, 企业可以事先做出筹资安排, 来保证在需要现金时以可接受的成本及方式筹集到足够的现金。如果现金流量为正值, 企业可以知道盈利的数额和持续时间, 对应用盈余现金做出最佳的投资决策计划。因此, 中小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可事先为筹资、投资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3.3建立现金流量风险的预警机制

现金流量风险具有原因复杂、偶然性大、潜伏期长等特点, 通过现金流量风险的预警机制, 可及时发现风险苗头, 做到风险事前控制。针对不同类型的现金流风险, 企业应采取不同指标进行预警。对于营运资金风险, 应通过现金循环周期比率、销售额增长速度比率等指标进行预警。对于信用风险, 应通过有关应收账款回收指标进行预警, 应收账款账龄越长形成坏账并引发信用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流动性风险, 应通过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等有关指标进行预警。对于投资风险和连带风险, 应通过对投资项目或相关方的收益、资金等情况的监控实现风险的预警。

3.4建立完善的现金流量控制系统

现金付款与现金收款是现金划转活动的两个方面。在现金划转过程中, 企业应谋求更快速地回收现金, 更精确地安排现金付款的时间。为此, 企业应建立高效的现金划转控制系统, 研究设计自身的收账系统, 使企业能更快地收取客户现金;同时, 选乡劳动力, 每年还新增就业机会80%。目前, 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的80%, 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 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

2. 中小企业项目融资是实现银行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战略选择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成熟壮大, 大型优质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等进行直接融资, 对银行的间接融资需求减少;银行同业竞争日趋加剧, 商业银行议价能力不断降低, 利润空间被压缩, 其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成为必要。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对资金的需求为银行创造了一个巨大的金融服务市场。伴随着小企业群体的成长, 金融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将持续扩大;而且中小企业项目创新性的特点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推广。商业银行对优质或有潜力的中小企业项目发展, 应该积极介入、长期合作, 这是银行降低对大企业、大项目融资集中度, 实现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择更为快捷的银行结算方式, 通过银行结算收取或支付现金。另外, 企业还需建立企业现金收支控制制度, 一方面通过控制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和额度, 维护企业现金循环流动保证现金资产的流动性;另一方面, 通过对企业现金的安全性进行控制, 保证现金的安全及完整, 防止贪污、挪用、侵占现金现象的发生。

3.5建立以现金流量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 (ERP) 系统以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平台的建立为入手点, 以此来整合企业的生产管理流程, 将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工作流等集成在一起, 使得管理者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企业内外运营的各种财务、管理信息。中小企业通过管理信息系统, 可以准确预测和把握企业现金流量的流入流出, 以“现金流量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创新核心, 将工作流程与财务管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抓住信息网络化这一机遇, 实现企业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真正提高核心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华.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探讨[J].商业时代, 2009 (21) .[2]顾新连.关于加强中小企业现金流管理的思考[J].中北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 2009 (3) .

[3]陆庆春, 周丽娜.企业现金流战略管理初探[J].水利经济, 2008 (1) .[4]刘凤娥.不可忽视的现金流管理[J].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8 (11) .

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的纳税筹划方法探讨

于尧

(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长春130117)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 (2011) 16-0022-03

1引言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依据税法规定 (含税收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相关税收规定) , 通过对筹资、投资和经营活动实现进度的合理安排, 达到规避纳税风险、税负相对最小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活动。近年来, 房地产企业迅猛发展, 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也是国税和地税的纳税大户之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一个项目往往收入规模相当大, 要上缴的各种税金数额巨大。

[收稿日期]2011-06-16

二、中小企业项目融资难问题分析

1.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抗风险能力低。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强、项目行为短期化, 经不起原材料成本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特别是有的发展项目属于高污染、高能耗项目, 不符合环评要求, 这对中小企业项目融资特别是中长期信贷融资造成了很大困难。

(2) 受担保抵押物所制约。2011年以来, 国家从宽松货币政策转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资金流动性趋紧, 使下一步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条件要求更加苛刻, 提供第二还款来源成为必要条件。但中小企业担保受许多因素制约, 主要表现在:一是符合银行抵押要求的企业自有财产多集中于厂房、土地等固定资产, 但很多小企业使用的厂房、土地等产权手续不全, 甚至存在法律纠纷, 不符合抵押物要求。二是中小企业落实第三方担保比较困难, 大企业一般不愿给中小企业提供担保, 而愿意提供担保的其他中小企业有时又不能满足银行的第三方担保的条件。三是有些专业担保公司的实际代偿能力不足, 影响担保的有效性, 银行出于风险考虑, 不积极接受此类担保。

(3) 部分中小企业中存在道德风险。不可否认, 大的知名企业也有道德风险, 但从整体上看中小企业信誉度还不够高。有的企业经营者信用观念淡漠, 财务制度不健全, 会计核算信息失真, 据调查, 我国中小企业50%以上财务制度不健全, 重大项目与财务决策存在盲目性, 有的甚至为达到融资目的, 向银行提供虚假信息, 使银行放贷审查条件比较严格。此外, 个别中小企业还在项目建设中恶意抽逃资金, 拖欠贷款, 悬空银行债权, 造成银行信贷资金流失, 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誉水平。

2. 金融机构的思想观念与经营体制不适应中小企业项目发展和融资需求

由于传统的观念和习惯, 金融机构缺乏对中小企业客户风险的正确评估, 不能做出适宜的风险评价, 把中小企业不加区别地划归“散、小、差”客户。在信贷产品设计、信贷经营体制和审批

要]本文从纳税筹划的含义入手, 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现状, 阐述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通过列举相关案例, 论述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进行内部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 强调树立依法进行纳税筹划的意识。

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运用虽然处于尝试阶段, 但是作为纳税人的一种理财行为, 有必要对企业的税收成本作出计划和安排。企业的纳税筹划应紧密结合自身情况并严格依法进行, 做到“合法、合理、全面、具体”, 遵循合法性原则、效益性原则、超前性原则、适用性原则、专业性原则。由于各个企业情况不同, 应注意相关法律风险问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纳税筹划, 应始终围绕如何实现成本最小化进行, 把会计处理作为纳税筹划实现的重要手段, 但不是唯一手段。纳税筹划是一种全员行动, 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单独完

管理体制等方面, 不能完全适应中小企业项目融资“短、频、急”的特点。虽然有些地方性商业银行对小企业项目贷款审批程序和发放相对较灵活, 贷款审批时间较短, 但其发展能力不足, 对当地中小企业项目发展所需金融支持有限。

三、加大中小企业项目融资比重的对策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 银行信贷间接融资还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在项目发展中遇到的资金困境, 需要银行、政府部门和企业三方形成合力。

第一, 政府方面要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一是要优化发展环境, 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解决小企业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建立多层次的信息服务网络, 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二是形成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对中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银行适度风险补偿, 对符合标准的中小企业金融专营机构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使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成为风险可控与效益可观的业务, 调动银行业的积极性;三是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综合性信息数据库, 以便于银行掌握中小企业资信状况, 形成信用资源共享机制, 加快信用法规机制建设, 完善社会信用激励与惩戒机制。

第二, 银行方面要切实树立为中小企业服务意识, 实施差异化服务。目前, 做好中小企业项目融资服务已引起银行经营管理者的重视, 但部分基层银行在认识上还不到位, 不同程度地存在“惯性”思维。因此, 牢固树立为中小企业服务意识, 把中小企业项目融资作为战略性业务来抓, 对高科技、新材料等符合产业政策的优质项目要提前介入, 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小企业, 实行银企互利双赢的发展战略。要推行差异化服务, 针对中小企业高成长性、较低资产负债率等特点, 细分客户和市场, 对那些发展前景好、产品有销路, 符合环评标准的中小企业, 可减少审批层级和环节, 缩短审批时间, 以适应中小企业贷款“短、频、急”的特点, 切实提高中小企业项目融资的审批效率。

只要政府、企业、银行等多方面形成合力, 就一定能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摘要:中小企业在促进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中小企业发展项目过程中融资难的现状,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中小学项目 篇9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为提升基础能力, 完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 实施重大工程项目, 加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建设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形成支撑教育现代化、服务国家现代化的人才和物质基础。在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中, 加强建设项目管理, 严格项目资金管理, 健全项目实施程序, 做到程序公开透明, 使所有教育项目可操作、可监控、可评估。

投资控制是指通过有效的投资控制方法和措施, 在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 使项目投资控制在有效范围内, 并取得较高的投资价值。项目前期决策阶段, 是项目投资额估算的关键阶段, 其投资是其他各阶段投资控制的最高目标, 它的准确与否对整个项目的投资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 如何从大量的杂乱无章、强干扰的数据中挖掘潜在的有用价值的投资信息是投资控制的重点[1]。

1 中小学建设项目情况

北京市中小学通过不断增加教育投入, 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水平均位居全国前列, 城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明显缩小。截至2012年底, 北京市共有小学1081所, 在校生71.87万人;初中341所, 在校生34.23万人。

2 中小学建设项目造价特点分析

中小学建设项目投资主要由工程费 (建安费、室外工程费、红线外市政费) 、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构成。考虑到室外工程费及红线外市政费受场地条件、周边市政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 无可比性。同时, 工程建设其他费及预备费均要以工程费为基数进行测算。因此, 主要针对中小学建安费进行分析。

通过近几年对北京市中小学建设项目的评审, 可以得到:①在建筑安装成本构成中, 建筑、装饰、专业系统 (含强弱电) 三项费用所占比例最大, 合计约90%。其中建筑工程费所占比例最高, 为40%;其次装饰工程费为30%;专业系统工程费为20%。②在建筑安装成本构成中, 装饰以及专业系统 (强电、监控、计算机网络、有限电视、消防报警等) 费用所占总投资比例的浮动最大。其中, 装饰工程约占15%-30%、专业系统约占10%-20%。因此, 建筑工程、装饰工程和专业系统工程对中小学项目造价水平的影响较大。装饰工程造价的波动, 主要由于功能配置要求不同造成, 如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等;专业系统造价的波动, 主要受高新技术的影响, 如监控系统、视频教学、网络课程等。③通过对北京市中小学工程纵向分析, 造价水平增幅较快, 如表1所示。

在前期决策阶段, 影响造价增长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物价上涨、强制规范不可控制因素、建设规模及建设标准增加等。1) 物价上涨。建筑工程造价主要是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构成的, 其中材料费约占总造价的60%-70%, 是整个工程费用的主体[2]。从材料费所占比重来看, 其成本是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构成工程成本比重最大的材料价格不断波动起伏, 人工费、机械费也在不断变化, 造成工程成本不断增加。据统计, 由于物价上涨致使中小学建设项目造价水平上涨25%-35%。2) 规范提升。节能标准及抗震等级的提高, 致使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提高。3) 规模及标准调整。按照《中小学设计规范》和《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等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范和标准, 确定中小学办学规模及标准, 由于北京市已有部分学校采用较先进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及分层次教学模式, 效果较好, 有可能普遍推广采用, 需增设多班合用的活动空间;北京市积极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为教师培训和学生学习搭建信息化平台;北京市积极建设市级开放式重点实验室, 特色学校建设, 整体提升办学条件和水平;以上措施及标准要求的实施,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北京市中小学建设标准。

3 中小学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投资控制措施

中小学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是对拟建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论证, 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比选并做出决定的过程。①落实责任。市政府应加强对北京市中小学建设的统筹规划, 加强对中小学建设的统筹协调, 负责组织实施计划的分解任务。根据《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新上项目在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 建设单位应制定和完善法人责任制。②加快制定项目建设规划。应根据专项规划和校园规划,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逐校梳理建设项目, 建立相关北京市中小学建设项目库。教育部门应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的协调, 综合考虑项目需求、紧迫程度、成熟程度等因素, 统筹协调建设资金, 合理安排建设时序。资金应重点支持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等新增人口聚集区学校、小学及九年一贯制学校、城乡一体化学校等。③科学论证项目方案。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要严格执行《中小学校设计规范》及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条件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切实提高校园建设规划和设计方案质量。同时, 应做到科学安全选址, 要组织专家对校址周边外部条件进行安全评估;严格执行建设标准, 对新建学校应按照北京市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要求设计和建设;充分论证办学规模, 避免新建超大规模、超标准学校;严格控制投资, 建设安全适用、简洁大方的校舍, 避免奢华浪费, 禁止豪华装修;提高土地和空间使用效益, 坚持集约用地, 合理安排功能用房, 优化室内设计, 注重多功能空间、公共空间、室外空间的设计利用, 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和空间利用效益。④严格执行前期决策评估制度。依据《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委托咨询评估的内容深度基本要求的通知》, 对于使用政府投资200万元以上的项目, 需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咨询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依据《关于印发深入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投资项目内部审批程序简化实施意见 (试行) 》等文件, 严格规范政府投资审批行为。⑤积极推行限额设计。为了避免中小学建设项目中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在中小学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 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学校各职能科室、发改委、工程设计及工程咨询单位就建设标准、规模、功能配置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充分论证, 并综合考虑投资、节能、环保等因素。一旦确定建设规模及方案后, 设计和施工应在此基础上确定建筑、装修标准, 严格进行限额设计, 有效控制造价。

4 结论

虽然中小学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涉及项目全过程, 但前期决策阶段是对投资活动的事前控制, 对全过程投资控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实际工作中该阶段又是容易被压缩或忽视的阶段, 因此需要将中小学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渗透到中小学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

摘要:本文分别从国家及北京市角度论述了中小学发展及建设情况, 并重点分析了中小学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及造价特点, 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前期决策,造价,投资控制

参考文献

[1]许明峰, 王洁磊.关于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内容与方法[J].价值工程, 2011 (2) :92-93.

[2]徐大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8.

中小学项目 篇10

从2001年起,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组织实施了“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 并命名了一批“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2004年8月, 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率先进行“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 决定在总结近几年来实验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

在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中, 各地积极探索校本化模式, 使阳光体育运动有了更多文化味。许多学校都在打造学校特色和开展学生喜欢的运动上下功夫。有的学校引进时尚的街舞、跆拳道等项目;有的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开展了绑腿跑、橄榄球等运动;一些农村校则因地制宜地开展了滚铁环、跳竹竿等乡土味十足的运动。各具特色、花样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们在动起来的同时, 充分享受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快乐和健美, 也成为了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小学项目 篇11

小学科学课标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的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经历探究科学的过程,从而培养其探究科学的思维,使其学会探究的方法呢?仅仅依靠课堂的40分钟,能否完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达到培养探究型人才的目的呢?

项目学习就是一种培养创新人才的学习方式。小学科学以单元活动围绕科学概念组织而成,这样的编排为以单元为项目的整体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更便于开展项目学习。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该如何利用项目学习来引导学生去进行真正的探究呢?

小学科学的学习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很容易与学生的兴趣发生共鸣,这对学生来说是富有吸引力的。因此,设计学习项目时,要充分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如在教学《有趣的磁铁》时,如何让学生对磁铁产生浓厚的兴趣呢?笔者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制作磁铁玩具”的项目学习方案,在教学时拿出自己制作的一个磁铁玩具,让学生玩耍,结果学生的兴致高涨,这时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磁铁玩具?”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除了制作类的项目学习,还有许多是用PPT汇报展示成果的项目学习。这些都是学生喜欢的形式,都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生活,来源于生活的探究最后服务于生活,这才是创新的最终目的。

项目学习中,小组合作探究的作用更加突出。学生层面的相互交流,不仅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向大家进行表述和自我反省,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协调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小组合作探究还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获得参与机会,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在项目学习合作探究中,学生敢于、善于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思考之源,有了问题才有探索的方向,才能达到探究的最终目的。项目学习的小组合作与课堂上短暂的小组合作不同,它的时间不仅仅是在课内,更多的是在课外。同时小组合作更加重要,因为与课内小组合作不同,项目学习的合作如果不能行之有效,会导致整个小组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整个项目失败。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工具协助小组合作学习,为小组合作提供有力支撑。例如利用KWL工具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状态,为小组合作奠定基础;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小组更好地进行头脑风暴,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性,从而进行深入的探究;利用各种即时通讯软件,组员之间可以及时、有效地沟通,互通有无,根据自己的实际研究情况进行调节改变。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霍华德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方式。学生的智能无高低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与弱项;有人显现得较早,有人显现得较迟。受到良好的教育,某些智能得到开发,反之,遭遇不良教育,某些智能得到压抑,甚至摧残。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在学习上最笨、生活中最调皮的学生,他或许在某一方面不入门,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差,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教育学生,使他的特长发挥出来。项目学习就是整合了学生多种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整个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参与到学习中来,在项目学习中不断巩固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进而带动其他能力的提升。比如有的同学对拍照、录像特别感兴趣,可以负责小组的摄像任务,有的同学语言文字功底比较深,可以负责小组的汇报材料的整理任务,有的同学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强,可以负责小组的交流汇报任务,有的同学对电脑软件的使用比较拿手,可以负责小组的PPT制作、思维导图制作等任务……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潜力,探究式项目学习可以深度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某个方面的人才。

现在课堂内的合作探究,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参与的程度受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已经准备好的探究材料等条件的制约。项目学习改变了全部依靠课内学习的现状,让学生把探究延伸到课外,覆盖了整个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可以分小组操作,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也可以回家向家长咨询,甚至可以向社会上的专业机构进行求助。这样,学生的学习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还充分发挥了家庭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当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资源解决不了问题时,还可以发挥社会在教育中的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对学生而言,项目学习还整合了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笔者所带的一个班,学生的知识面特别丰富,绝大多数问题学生都能独立解决,好像没有什么能难倒他们的,问其原因,他们的回答竟然只是一句话:能够百度出答案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因此,我们说在项目学习的合作探究中,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有可能把小组的合作探究推向深入。

项目学习的评价体系有别于常规教学的评价体系,它从一元走向多元,由原来的终结性评价变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项目学习的评价比常规教学的评价更加全面,是包含整个学习全过程的评价,制订学习计划、小组合作开展活动、形成学习成果、项目反思改进方案,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评价量规在指导着学生如何去做。而且评价量规不仅仅是简单根据学生做到的程度进行一个所谓好中差的评价,而是包含在该环节学生应该做到的各个方面的具有明确指导意义的评价量规表,根据这份提前拿到手里的评价量规表,学生非常清楚自己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才能得到更好的评价。项目学习的评价也不再仅仅是教师作出的评价,它还增加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使得评价的维度更广,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加客观全面。项目学习的评价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成,这就使得评价更加方便,统计更加快捷,提高了评价的效率,让评价真正能够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保证学生探究的时间,是提升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要基础。在常规实验探究课堂上,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只能出于节省时间的考虑而否定学生不够合理的想法,这种方式对学生的成长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此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完善自己的探究设计,让学生在完善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学习新知识后再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积极自主的情况下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这个过程需要耗费的时间可能会很多,可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收获远远大于他按照教师设计的实验去操作所得到的实验结论。项目学习是把活动性的探究放在了课外,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合作探究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课堂上则是把在课外探究的情况进行交流、汇报、评价。对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放手让他们去解决,锻炼他们的能力;对学生在课外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则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了教师指导的效率,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中小学项目 篇12

近期,英国政府对2013年开始实施的中小学发展“学校体育”项目进行了问卷评估。结果显示,近1/3的学校通过项目的实施,在加强学校体育教学的同时提升了学生自信心,倡导了健康生活方式,并且增强了学生体魄。

英国历来 是重视学 校体育教 育的国家 , 不论政府 、社会、家庭还是商业性体育俱乐部,都重视从学童阶段培养和发掘体育竞技项目人才。但是近年来,随着英国经济衰退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变卖公共体育设施的现象频频出现。加之对体育教学投入的逐年缩减,学校体育教学,特别是竞技体育项目教学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2011年英国政府借筹办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契机开始鼓励中小学发展“学校体育”项目。政府希望通过加强学校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同时也能够借奥运竞技项目的拼搏精神提升青年学生迎接挑战的身心素质。

英国政府自2012年起, 从体育彩票的收益中每年拿出5000万英镑支 持包括学 校体育在 内的社会 体育活动 的开展。此外,政府计划在2013年至2016年的3个学年里为英国的小学投入4.5亿英镑来加强体育教育,其中包括增加竞技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配备专业人员指导体育运动兴趣小组活动等。

首轮项目于2013年2月实施。2014年6月,英国政府对首轮实施体育补助的小学进行了问卷式评估, 并获得高度好评。问卷调查显示,99%参与项目的小学对项目的实施效果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认为学校体育教学在该项目的支持下得到了实质性变化。其中86%的学校认为,项目提供了充分的基金来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水平;76%的学校在项目支持下购买和添置了必要的体育教学设施;74%的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开设了更广泛的课外运动项目;67%的学校表示,在这一项目下能够为学生聘请更专业的体育项目教练。

上述变化, 也为参与学校带来了体育教学质量的变化。91%的学校认为 , 政府的这一奖励金计划提升了原有的体育课教学质量。而质量的提升也带来了教学领域和范围的扩大,66%的学校认为 , 目前的体育教学内容和范围得到了扩大 ;77%的学校表示 , 这一教学范围甚至扩大到了课外活动的体育教学环节中。显而易见的是,学校体育教学设施的增加、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以及体育教学时间的延伸, 让在校学生们更有兴趣参加课内及课外体育教学活动。报告显示,84%的学校表示,本校学生参加体育学习与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83%的学校则表示, 目前开设的体育课程等级和课外体育项目层次得到了大幅提升。而另一个让学生明显受益的地方在于,由于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的增加, 学生需要自己支付参加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或体育俱乐部的费用也由此降低。

上一篇:矿井风机控制下一篇:油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