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美工活动研究)(精选7篇)
(浅谈幼儿园美工活动研究) 篇1
浅谈幼儿园美工活动研究
摘要:幼儿园美工区是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是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工区活动能提供给幼儿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能帮助孩子解放头脑、眼睛、双手、嘴等各器官,使幼儿获得最好的乐趣和满足。对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转自映辉论文网你最优秀的论文服务专家。
关键词:幼儿园;美工区;活动开展
美工区活动是幼儿自主选择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既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兴趣性,又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美工区活动不仅是幼儿感兴趣的,同时也蕴涵着学习的潜能,它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通过教师的设计、创设,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得到发展。近年来,美工区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得到广泛实践。
一、幼儿园的美工区活动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是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欣赏和创作的重要场所,是一个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小天地,它为幼儿的游戏、学习与创作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条件,营造宽松、愉快而有要求的氛围。美工区给了幼儿一个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去主动地练习巩固原有的知识并获取知识经验,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材料和情境化的游戏形式,使幼儿自主地发展的场所,具有自主选择、自主活动、自主表达、自由创造、相互交流与持续探索等特点优势,是实践美术活动游戏化自主化的优选形式使幼儿能获得更大的乐趣和满足, 也促进了幼儿自主活动性格的形成。在这个区域内,幼儿可以操作各种材料,选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与同伴友好地合作,用绘画或手工这些外在的符号形式,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施展自己的才能,任意享受创造活动的快乐,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是幼儿园美工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
二、美工活动开展的现状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对中国教育的反思,开始越来越重视人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重视艺术教育对人的创造性发展的独特作用,上海、珠海、苏州等城市的许多儿童美术教育者和幼儿教师都在发掘儿童创造潜能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促进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些派别,儿童开始敢想了,敢画了,开始从作品中看到儿童自己了,但是教师的影响在儿童作品中的显现也是明显的,仍然没有走出模式化倾向。随着国外先进的美术教育思想的引入和儿童心理学、创造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国内新的教育理念的确立,必将给儿童美术教育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新的《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的创造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这一切都说明未来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在顺应儿童自然发展的前提下,以儿童审美创造力发展为核心的。美工区是能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的大好舞台是能使幼儿有一个自由时间和空间来施展他们才能的大好机会能使幼儿获得更大的乐趣和满足。然而,美工区虽然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区域,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利于幼儿发展的许多因素。
(一)预设大于生成—美工区活动主题事先规划
在美工区活动时,往往由教师决定活动的主题。
1.幼儿园美工区活动内容的选择与每周的主题相联系教师根据幼儿园的主题来决定美工区活动的内容,匕如最近开展的《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那教师往往会把关于环保的一些内容有目的地渗透在美工区活动中,这是教师预先设计的。2.幼儿园美工区活动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活动相联系教师根据幼匕的教学活动来决定美工区活动的内容例如今天上了美术活动课《美丽的扇子》,但是一课时下来,动作慢的幼儿往往不能及时完成作品,于是美工区往往可以成为美术活动的延伸区。
3.幼儿园美工区活动内容的选择与教师的规定相联系教师根据自己的想法决定美工区活动内容,但这会使幼儿失去自由创作的空间,而且由于主题事先的规划性,幼儿在活动过程只是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从而失去区角活动原有的意义。4.在创造心理学理论和儿童美术创造规律的基础上,认真领会《纲要》精神,进行具体的教育实践探索,在教育行为中调整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新观念指导下,重新认识在美术活动中的儿童,达到既开发儿童美术创造力,又提高儿童审美表现力,同时促进儿童创造性人格形成的目的,建构一种方便可行的、新型的儿童美术教育优化机制,即创造美术教育。
(二)技能的传授大于幼儿的创新—美工区活动过程强调模仿
在美工区活动中,幼儿模仿教师是常见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片面追求整齐划一,幼儿只能机械地模仿老师。以往的美术区活动多以模仿为主,这就只要求幼儿亦步亦趋地按教师的方法步骤临摹。殊不知在临摹过程中抑制了幼儿的创造,扼杀了幼儿稚拙而天真的表达方式,使幼儿产生了盲目服从权威的心态,丧失了主动表现的自信心,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二是教师对幼儿思维能力缺乏足够的信心。教师往往会担心幼儿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无法完成任务,因此一味要求幼儿跟着老师做。这是教师对幼儿能力发展把握不足的表现,更是教师对美工区活动的预设目标与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距离设置不合理的表现。研究过程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在促进儿童审美创造力的发展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儿童则在一次次的自我创造中,实现想法,张扬个性,发展技能,体会成功,促进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三)重过程而轻评价—美工区活动评价不足
在美工区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活动过程和作品的评价存在不足。在实际活动中,有的教师对美工区活动的科学内涵和作用没有完全的理解,在美工区活动结束时往往对幼儿的活动不进行评价。因为在很多幼儿园中,教师只把美工区当做幼儿游戏的场所,不重视美工区活动,造成了美工区活动过程的不完整。由于评价的不足,幼匕的想法和做法得不到老师、大家的肯定,学习成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导致幼儿失去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三、幼儿园美工区活动开展的调整策略
儿童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儿童活动的组织者、美工区域游戏中教师更应该进行有启发性的游戏活动指导,支持者和引导者。将创造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美术创造的规律、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于儿童美术教育实践,使美术活动成为儿童爱玩的“游戏”,成为儿童表达自己情绪和认识的一种“语言”,成为启迪儿童创造力思维的摇篮,成为懂得欣赏、自信的小“艺术家”,更好地发挥美术活动独特的内在价值。在做到一切从孩子出发,一切为了孩子。真正的以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还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独立的探索空间。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一)从环境和材料入手,引起幼儿探究欲望
材料是吸引幼儿活动的关键,有效的材料能激发幼儿创作的灵感和欲望,能引起幼儿对作品内容的联想和想象。要做到这点,首先要让材料和环境会“说话”。教师在设计某一活动时结合活动内容投放相关的步骤图及作品欣赏或实物图片,这些一般放在活动区最显眼的位置。在结合活动内容投放操作材料,材料的摆放位置要在方便幼儿取放和距离作品欣赏和实物图片相近的位置。这便于引起幼儿的联想,即让环境和材料说出“这样的作品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和“这个作品很漂亮,你也来试试吧。”这样幼儿在进入区域时就会立刻融入主题环境中,也会积极的寻找相对应的材料进行操作。其次,材料要简单且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应多为幼儿提供生活中常见物品,幼儿可以反复使用不断探索新玩法的材料,即一物多玩的材料。
(二)降低游戏结构,给幼儿探索空间
通过本文研究我们发现,幼儿在结构低的游戏活动中表现了积极的态度,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以探索和游戏为主。教师放宽对材料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的规定以及作品表现形式的要求,才能给幼儿更轻松自由的氛围鼓励幼儿自由探索。
(三)建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减少教师的无效干预 1.导人环节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导入环节中应该主要介绍材料的特性,鼓励幼儿在操作中探索材料的使用方法。在幼儿了解材料的特性后,教师应将活动的时间留给孩子,而不是浪费在讲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上。这些应该是孩子们通过探索和操作自己体验出来的。教师不能剥夺孩子探索的空间,不能将自己的经验强加给孩子,否则就成了给孩子设定了一个模式让孩子按程序操作的无意义活动。教师只要在导入环节介绍材料的特性,从形状、材质上了解每种材料有什么特点,其他的让环境和材料“说话”。2.观察指导环节要重过程轻结果
教师要做孩子活动的追随者,而不是引导者。在区域游戏中教师是先观察后指导的,教师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观察幼儿的表现上,减少指导行为的发生或不指导幼儿的活动。幼儿游戏体验的成功和探索欲望的强弱取决于其游戏的自由度。越是宽松的环境,限定的内容越少幼儿往往越轻松,对材料的使用和操作也越是大胆,这样才能激发创作灵感,让孩子真正依据自己的愿望进行创作活动。
(四)注重艺术表达,轻视技能掌握
在艺术领域中,教师应该注重的是幼儿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而不应该专注于技能技巧的掌握。教会幼儿掌握粗浅的美工知识和技能是美工活动的任务之一。这些粗浅的美工知识和技能主要是:1.认识和学会使用绘画、手工的工具材料;2.通过观察、正确识别物体的形状和颜色;3.表现出物体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4.掌握较合理的绘画程序和步骤方法,较完整地安排画面。幼儿用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用什么方式把它呈现出来,都是幼儿最真实的内在感受。在这一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中,已经是幼儿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要支持幼儿,鼓励幼儿的大胆创新就是对幼儿美工活动的最有效指导。
(五)开展有效的评价分享
教师在评价分享环节中应该做一个倾听者和认同者。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对艺术的见解,同时认真倾听幼儿对自己和对同伴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要试图纠正孩子的观点和态度,因为这正是孩子最真实的艺术感受的表达,教师只需对孩子的观点表示赞同,尊重和理解孩子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形式即可。
首先评价的方式要多样性。将主动权让位给幼儿,鼓励幼儿对自己对同伴进行评价;面向全体幼儿,给每个幼儿自由发言的机会。教师要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努力做一个倾听者和认同者。
其次评价的内容要多样性。评价可以评价作品本身,也可以评价活动过程,评价幼儿的创造思想。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最后评价不能评价好坏。教师应该将眼光放在评价幼儿身上,而不是评价作品的好坏。即便评价作品,也应该将评价的重点放在评价作品的创新性上。既教师要通过评价来发现和放大幼儿的闪光点,而不是将作品分成好坏等级。
结语:美工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幼儿把自己关注的热点、感兴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画在纸上变为现实。因此,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美术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美工区活动,幼儿会爱提问、爱动脑,敢于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的发展。可见美工区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尽量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柯爱萍.幼儿园区角活动实例[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2]霍力岩.素质教育与活动区教育[J].学前教育,2002,(5).[3]孔起英.学前儿童美工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高润喜.全球化下的美工教育[J].美工,2004,(4).[6]吴晓蓉.反思美工教育的现状[J].文艺研究,2004,(4).[7]段运冬.反观重庆20世纪美工创作的几个问题[J].四川师范学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郑秀娟,宁志学.浅谈美工活动与幼儿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5).
(浅谈幼儿园美工活动研究) 篇2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幼儿正是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黄金时期, 只有让幼儿自己动手, 才能充分激发他们创造的兴趣。
笔者认为培养幼儿美工活动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 懂得观察与感受美
幼儿知识、经验不足, 可创作的内容不多。因此, 在幼儿美工活动中, 可让他们积累经验, 积累更多素材, 为创造提供方便。我们可以利用所处的环境, 把孩子带入大自然, 跟花草树木对话, 跟蝴蝶、蜜蜂、小鸟捉迷藏,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学习捕捉事物的个性美, 为日后美工活动打好基础。如一次在户外活动中无意中捉到一只蝴蝶, 蝴蝶身上色彩艳丽多变, 正好为幼儿大胆使用多种颜色提供机会, 我特地用玻璃瓶装好让幼儿观察并大胆想象, 让他们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蝴蝶, 然后把画好的蝴蝶画制成拼图卡片, 让幼儿在“巧手区”区域活动中参加游戏动手拼图, 既让幼儿参与绘画及手工制作, 同时因为具有趣味性让幼儿动手创作兴趣很高。
二、通过艺术环境的引导, 开展具有游戏性的美工活动
(一) 欣赏范例与同伴的作品
美工活动是通过对各种材料的加工、绘画, 制作出富有美感的物品的过程, 所以活动前, 教师出示的范例或作品一定要能激发孩子制作的兴趣, 教师的范例可以是教师的制作, 也可以是实物。如在小班手工用油泥制作《汉堡包》中, 我先会拿出香喷喷的汉堡包吸引幼儿的眼球, 然后为了激起幼儿动手热情, 我会先亲自动手通过油泥团圆、压扁的操作技巧做出手工作品汉堡包, 幼儿看到能自己做出喜爱的汉堡包, 个个兴奋不已, 动手的欲望增强很多。
《纲要》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 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间的思想和情感相通, 他们的作品最容易被同伴感知和理解。在“娃娃比美”作品展示区, 我会把有创造性的成功的作品展示给幼儿互相观赏与交流, 经常带幼儿一起交流创造经验和所受到的启发, 激起幼儿更进一步的大胆想象和创造, 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二)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制作有创造力的美工作品
如制作扇子画《下雨天》, 先让幼儿欣赏形式多样的扇子激起幼儿动手制作的热情, 通过运用卡纸和竹片材料制作各种扇子, 有圆形, 方形、心形等等。做好扇子然后对孩子们说:“可爱的扇子宝宝很爱美, 现在它多么想穿上一身漂亮的衣服呀!小朋友们请帮帮它, 好吗?”孩子们很兴奋, 可是他们不知道该给扇子画上什么, 于是我又拿出了关于下雨天池塘里小青蛙与小蝌蚪的图例, 通过讲故事, 让幼儿展开想象, 用颜料、水粉笔、棉签等在扇子上画出了很生动的作品。
(三) 让幼儿参与环境主题布置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日本很早就在幼儿园课程中提出把环境的创设定位在“和幼儿一起创造充实的生活”的理念。环境创设由教师与幼儿合作, 幼儿以小主人身份参与其中。
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喜气洋洋迎新年》中, 我就让孩子们参与到布置中, 我问孩子们:“过年你们都见到过什么呀?”幼儿通过交流、讨论, 有的答“红包”;有的说“红灯笼”、还有“贴窗花”“贴对联”等等, 于是我鼓励幼儿相互之间合作, 一起布置活动室迎新年。有的孩子用红色、黄色的折纸剪出各种窗花形状;有的用过年红包拼出大大的“福”字;有的用一次性塑料碗涂上红色拼出龙身, 用纸盒贴上胡须, 画上龙眼, 拼出神灵活性的龙;门口用一次性塑料杯串出灯笼高高挂起;旧挂历折出一串串鞭炮喜气洋洋的挂在门口墙壁上……整个活动室充满浓浓的年味。由于亲手参与活动中, 幼儿的成就感得到了肯定和增强。
三、适当的鼓励与激励, 加强幼儿自信心, 从而增强幼儿美工制作的热情
自信心是一切成功的开始。每位幼儿都希望得到家长、老师的正面评价。教师的鼓励、表扬会带给幼儿成功的体验, 从而增强自信心, 感受到美工活动的乐趣。对于比较敢于大胆创造的孩子鼓励应该是切合实际的, 不足的可以用建议的方式提出改进的意见;比较内向的孩子应该在创作中细心关注他制作的每一个细节, 从他的作品找到他的闪光点, 及时的鼓励他, 对其不足的地方通过商量的口吻提出改进意见。同时通过孩子间的相互赞扬增强孩子自身的自信心。
浅谈幼儿园美工区活动的有效开展 篇3
关键词:幼儿;美工区;图文并茂;自制能力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自主绘画和手工,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
但在日常指导中我们会发现以下问题:教师指导的高控性和放任性、材料的单一性和无效性。那么如何才能使美工区开展得越来越好,使幼儿在美工区中收获更多?本文试用“轻、简、自、乐”四个字来优化幼儿美工区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轻”——优化图文并茂的管理制度
幼儿虽小,但在美工区内也要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要以“轻”作为约束自己的准则,即幼儿在进行美工区活动时,要保持安静。安静,并不是要限制幼儿活动的自由性,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在这种轻、静的环境下进行美工区活动,这样有利于他们进行自我创作并形成认真的态度。
我们将幼儿分为AB两组同时开展“纸杯DIY”试验,一组采用“轻”的制度让他们在美工区进行活动,另一组让他们进行自由活动,两组幼儿分别安排同样的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可以看出,遵守制度的幼儿进行美工区活动时认真专注,而另一组幼儿虽然玩得很高兴,但是几乎做的都是跟主题无关的事。从中可以看出,让幼儿遵守该制度对幼儿发展的有效性。
二、“简”——投入简单结构的操作材料
在美工区材料投放中,主张以“简”的形式,即美工区材料的投放越简单越好。在生活中,有很多废旧材料无法使用,如果能将它们应用到美工区活动中来,那么既做到了废物利用,又体现了清洁环保,这恰恰体现了活动材料要以“简”的形式投入。
在一次美工区活动,用的材料就是环保材料废旧报纸,辅以木胶,开展纸浆活动。幼儿将废旧报纸剪碎,用水泡软,进而用干布进行过滤,最后在纸屑上涂上木胶,废旧报纸就重新被制作成纸张了,用这些纸张进行了各种创作,有的做成瓶罐,有的做成纸浆画。从这个美工区活动中,幼儿应用简单的环保材料进行了美工区活动,不但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自”——提高创意无穷的自制能力
幼儿在美工区进行活动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玩得开心,更要让幼儿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因此美工区活动中需要“自”的活动形式,即让幼儿自由地发挥想象进行创作。教师不在活动中进行过多的指导,让幼儿最大限度地发挥独立思考与思维创作的能力,使幼儿既能够玩得开心,又能够在美工区活动中得到成长。
在美工区活动“石头的艺术”中,幼儿利用石头进行自由的创作,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活动开始后,幼儿首先选择自己身边的事物作为塑造模型,其中不乏房子、动物、食品等。幼儿都争先恐后地挑选自己喜爱的物品作为模型进行创作,活动结束后每个人都完成了自己喜欢的模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也都更加的自信,更加具有成就感。让幼儿自由、自主地进行活动,让他们发挥各自的想象创作能力,提高了美工区活动的质量,这对幼儿良好品质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
四、“乐”——增添耐人寻味的创作乐趣
美工区活动的目的是让快乐玩耍、快乐成长,因此本文又提出“乐”的观点,旨在增添幼儿美工区活动的乐趣。在进行美工区活动时,如果幼儿能够順利完成美工任务,那过程肯定是愉悦的,而且增强了继续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反之,他们虽然也玩在其中,但不如人意的结果会让幼儿失去活动兴趣。因此在进行美工区活动时,一定要关注幼儿个体的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够适应自己所参与的美工区活动,从而也就增添了幼儿在美工区活动中的乐趣,也就达到了“乐”的目标。
在美工区活动中,有几个想象力丰富、创新能力强的幼儿,教师为了帮助他们提高表现力,保护好他们灵感的幼芽,给他们安排具有挑战性的美工任务,如结构形式复杂的模型,而其他幼儿做一些常见的模型。在游戏活动后他们都很开心,而且在一段时间的美工区活动后,教师看到这些幼儿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长。
美工区活动的开展对幼儿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我提出了“轻、简、自、乐”的形式,不仅使幼儿的美工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幼儿乐在其中、成长在其中,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这样的美工区活动也成为珍贵的记忆。
参考文献:
[1]陈雪皎.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11):162-163.
[2]黄俐.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4):64-66.
幼儿园大班美术美工活动案例 篇4
案例背景:
游戏区新添置了小订书机,面对这个新事物,幼儿非常感兴趣,可是该怎么用呢,瞎摆弄?订小书?。这引起了我的思考:订书机除了制作小书还能干什么呢?也许还何以制作更有趣的东西。这时,我发现了美术区用来拓印的小人,这正好是用订书机制作的。为什么不让幼儿来试一试、做一做这个会动的小人呢?恰逢幼儿园组织评优课,我就将这“灵光一闪”,变成了一次美工活动。旨在让幼儿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使用订书机的技能、感受拓印的乐趣,同时发现巧妙的使用订书机,能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我围绕“尝试用订书机正确的连接图形卡纸,组合成能活动小人”这个主要的目标开始构思教案。活动理念:
《纲要》中艺术教育的目标明确提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活动”。它明确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育者在艺术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感受、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全面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由于这次活动完全是就地取材,本班幼儿对订书机这个事物非常感兴趣,以前也欣赏过奥运图标中的各种运动个标识,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订书机正确的连接图形卡纸,组合成能活动小人。
2.能将作品摆出各种造型,代表不同的运动项目。
3.体验制作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投影仪、制作流程图一幅。
2.订书机人手一个,圆形和长方形卡纸片、黑水笔、固体胶人手一份。
3.运动场背景图一幅。
三、案例描述,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游戏“变变变”。我先出示白纸(对折,中间夹着纸片小人)“这是什么?”拿出蜡笔,“我们请小蜡笔来变个魔术,我们一起说变变变„„瞧,你们看,小蜡笔变出什么来了?它在干什么?”一方面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人”的各个组成部分。幼:出来了一个人。师:你们知道是怎么变出来的吗?幼:我猜是纸头下面放了一个东西。教师揭开纸,出示“小人”,引导幼儿发现小人会活动。
分析: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创设积极宽松的心理环境。我们可以看到在“变变变”的游戏中,幼儿轻松自然,和老师一起喊着“变变变、加油”当纸上拓印出的小人来,孩子们都感到很新鲜,当掀开纸的那刻,孩子们露出了惊奇的表情。我想,孩子们一定会带着他们的好奇心,更加专注地学习制作“小人”。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幼儿观察,学习制作会动的小人。首先,我引导幼儿说说小人是用什么制作的。然后按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物品,并总结:会动的小人是用订书机将一个圆形片片、一个大长方形、八个小长方形按一定的顺序订在一起做成的。然后,出示步骤图和订书机,请幼儿说说制作步骤并示范。幼:先要订圆形和大的长方形。师:对,这是小人的头和身体。注意订书机的口子要对好纸片连接的地方,两手大拇指按住订书机的前端,一起用力,听到“咔嚓”一声,就好了。幼:然后要把两个小长方形连起来。师:这是手臂和腿,看看一共要做几个?幼:四个一样的。师:对了,然后把做好的四肢订到身体的哪个部位呢?幼:手臂在大长方形的俩边的上面一点,腿在下面。教师要强调钉子的位置,确保能让小人动起来。师:谁来试一试把手臂订上去?请个别幼儿来尝试制作,以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订好后摆出动作,请幼儿来摆一摆、说说它在干什么。
分析:因为学习使用订书机是重难点部分,所以我花了很长时间来操作,就怕小朋友学不会,先出示了制作步骤图,又利用投影仪进行了示范,不仅示范了几次,还请了两个小朋友来操作,及时发现和纠正了孩子操作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另外还讲解了四肢的方位,以免造成观察不仔细,在制作时将小人的“手臂”按到“腰”上的现象,这提醒我要仔细研究幼儿发展的特点,从幼儿掌握的技能出发来设计活动。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幼儿制作小人。
要求:先制作小人,然后让小人做一个动作,再将小人贴到体育场上。分析:孩子在创作过程中一直是满怀激情的,由于对精细动作的要求比较高,孩子在制作时用了比较多的时间。有的孩子遇到了困难,同伴能积极的帮助,提高了作品的成功率。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欣赏共同完成的作品“运动会”。
分析:由于前面的活动都是安静的,要是在最后的环节放上激动人心的音乐,让小朋友模仿小人的动作,运动起来,那就更好了,这样就体现出动静交替。教学反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进入大班,他们不再满足涂鸦的活动,强烈的好奇心驱动幼儿尝试使用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来进行美工活动。本次活动就是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观察到幼儿的兴趣所在,从幼儿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展开的生成活动,可以说是“从幼儿中来”。为了使幼儿通过此次活动掌握相应的技能,感受作品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到幼儿中去”,我在活动前做了许多准备,设计了几套方案,通过试上课,最终确定了活动的重难点:正确使用工具、明确制作步骤、集体展示作品。1.正确使用工具。
以前,孩子在美工活动中用到的工具不外乎剪刀、胶布等,这次他们需要使用“订书机”,这是他们没有或者很少接触到的工具,所以学习正确使用它就成了能否制作成功的前提。因此,我在教幼儿使用工具的时候用了实物投影仪,让幼儿能仔细观察每一个步骤,还花了很长时间讲解示范,并用游戏的语言来形容按订书机的动作。这些都是为了解决难点服务。2.明确制作步骤。
制作“运动的小人”关键是了解“小人”的构成,因此,我绘制了步骤图,引导幼儿按流程制作,并强调订书钉的位置,以便幼儿制作出的小人都能动起来。这样就解决了活动的重点:制作能运动的“小人”。3.集体展示作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领域提出了“感受与创造并重”的教育观,强调让幼儿的视觉和情感获得满足、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可见,美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有美的享受。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成功的快乐,怎样在作品展示环节让他们感受作品的美呢?好花是需要绿叶衬托的,只有将作品呈现在背景图上时,幼儿才更容易发现自己制作的“小人”是一朵朵“好花”。
美丽的锡箔纸画
观察内容:
美工区里婧诗与婧羚一起选择了新的画种材料:锡箔纸画。一开始,她们看着材料的质量容易破损,都小心翼翼的把锡箔纸铺平,拿起最常用的油画棒开始作画。婧羚画的动作幅度较大,不小心把锡箔纸弄破了几处,婧诗在一旁笑着说:“你看我的纸还好好的,谁叫你那么用力!” 但婧羚却说:“我不用力的涂色,颜色都看不清楚,不够鲜艳,你看你的画,那么模糊!” 婧诗指了指流程图说:“老师不是要我们画完再用深色的笔钩线吗?这样不就清楚了。”“但是你的颜色太不均匀了,我还是用水彩上色看看。” 婧羚说着,便拿出水彩颜料,原本的那张破损的锡箔纸上涂上底色,这时,婧诗看到后直说:“用水彩画上去更方便,也不怕纸破掉,而且颜色漂亮多了!”她们便决定要更换工具,直接用水彩在锡箔纸上作画。分析与反思:
1、自己的观察和教师的点拨下,能先观察流程图后再操作锡箔纸画。从中养成看流程图学习独立操作的习惯。在活动中能依靠材料特点,通过观察、摸索来调整怎样更好的操作锡箔纸的方法。
2、能根据提供材料的特性探索不同的绘画方法以达到较好的画面效果。幼儿在操作中不断的寻找更适当的作画材料、方式,不会盲目的跟从教师所画的流程方式,所提供的材料限制,有了初步的独立见解与创造性。
3、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较少,对新材料的介绍与操作要点讲解不 够,流程图的指向太过明确,限制个别幼儿发展个性化的创造,对不同画法的评价应更全面些,鼓励幼儿共同探索,找出更多适合锡箔纸画的方法。
漂亮的裙子
活动目标:
1、探索学习用点、线及简单图形装饰衣服。
2、会选择鲜艳的色彩装饰衣服。并能注意袖口的左右对称。
3、能够大胆创设花纹,喜爱画装饰画。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音乐磁带。
3、请女孩子穿上漂亮的裙子。
活动过程:
一、欣赏女孩子身上漂亮的裙子,激发幼儿兴趣。
播放音乐,请女孩子上来进行时装表演,在教室里走一走,展示自己漂亮的裙子。
二、选择1—2件花裙子,重点引导幼儿从色彩及装饰图案上来欣赏,感知裙子的美。
三、通过提问以及简单示范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会装饰的基本方法。
提问:
1、你想在裙子上装饰哪些图案?
2、在裙子的前面、裙边以及袖子上装饰怎样的花纹?教师进行简单的示范,启发幼儿应点、线、圈及简单的图形装饰。(领边、袖边、裙边以及裙子的前面,注意左右对称。)知道在图案上的色彩上要对称的要领。
四、交代装饰要求。
教师提醒幼儿应线条和颜色对称的手法装饰衣服,鼓励幼儿用鲜艳的色彩进行装饰,注意色彩的对称和搭配。
五、幼儿装饰、教师指导。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启发幼儿装饰美丽的裙子。
六、总结评价。带领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引导幼儿从装饰的花纹和色彩入手进行评价。能力弱的孩子建议用双休日学过的格子画的形式装饰。
教学反思:
由于幼儿初次接触装饰画,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比较重视了幼儿对线条、图形和花纹的搭配,还在裙子上作了范例,虽然我在幼儿作画前反复提示幼儿要画出和老师不一样的裙子,但仍然有一部分孩子与范例比较相象。有一部分幼儿则创造地
幼儿园区域活动教案之美工区 篇5
一、材料提供
a.用纱布、棉花等制作的不同大小的“拓”;
b.稀释和调配好的各种水粉颜料(以备蘸拓之用);
c.教师在白纸上绘制各种简单的白色蜡笔画(以供幼儿拓印背景之用);
d.不同大小尺寸的白板纸、铅画纸、或其它吸水性能较好的无画面的纸,白色、金色、银色的蜡笔;
e.其它保持清洁的物品,如抹布、盘子、幼儿工作服等。
二、操作层次建议
第一层次:幼儿随意在白色蜡笔画上拓印背景,对被拓印出来的画面感兴趣。
第二层次:探索用一种颜色较均匀地在白色蜡笔画上拓印背景。
第三层次:会试着自己用蜡笔画简单的画,并拓印背景。
第四层次:尝试用二种或多种颜色较有层次地拓印背景(如:从里到外、从外到里、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等等),并感受不同背景的美。
第五层次:根据自己的意愿拓印画面,初步知道空间小,用小“拓”,空间大,用大“拓”。
四、提示
对幼儿而言,“拓”即敲。
首先,提供大“拓”,二、三种颜料及教师绘制的白色蜡笔画,让幼儿随意“拓”,并共同欣赏
“作品”。感受拓印之后白色蜡笔画的轮廓在彩色背景下所叠现出来的美,以吸引更多的幼儿都去试一下。在幼儿随意拓阶段,教师要留意拓得较均匀的作品,将其展现在表现区内,便于幼儿更多地用视觉去感知均匀的美,而不是教师用言语强调出来的“要敲得均匀,不要有空出来的地方”……用同样的方法也可对其余操作层次进行处理,要注意多用比较法。视幼儿操作情况,在适当范围内鼓励幼儿谈谈自己的经验和作品。其它材料在幼儿进入第二操作层次之后再逐步投放。
滚车轮(美工)(小班)
一、材料提供
a.各种车轮可以滚动的小车。
b.不同尺寸大小的纸(报纸也可),并可在纸上添上动物、车辆等图案。
c.用水粉、海绵等自制的“印泥”。
二、操作层次建议
a.随意滚车轮,引发兴趣。
b.学习有方向的滚车轮(可在纸上暗示方向)。
c.探索不同得滚印方法(转弯滚、绕圈滚、两轮滚、侧轮滚等)。
d.初步感受不同滚印痕迹得美(美纹、粗细、宽窄、色彩深浅等变化)。
e.按自己的想法及感受意愿滚印,自由创作。
三、提示
刚开始滚印时,会出现前后车轮滚印不吻合、零乱的现象,这时正常的。第二操作层次的材料视班级情况既可以一开始就提供,也可以在玩几天后再提供,因为图上有暗示,对操作过程不要交待过多,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观察。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之间的操作层次的差距会逐渐拉大,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一位孩子的操作过程,切忌过早地将层次高的幼儿的操作过程经验在集体中推广
小动物找座位(数活动)(中班)
一、材料提供
12个小动物,每个动物配有一个彩色图形片;5x5表格,表格的最左一列涂上4种不同的颜色,红黄蓝绿;最上面的一行的每个格子中分别画上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和梯形。
二、操作层次建议
A.幼儿随意把小动物放在到“座位”(格子)里,但不按照彩色图形的条件。
B.幼儿按照图形的一个特征,如图形或者颜色,把小动物放到相应的“座位”里。
C.幼儿按照图形的两个特征,把小动物放到相应的“座位”里。
三、提示
表格里的图形或者颜色都可以根据需要更换。
嗅觉瓶(感知活动)(中班)
一、材料准备
A.相同的,不透明的小瓶子若干对,分别装有浸渍过各种不同气味的液体的棉花球。例如:酒精、香水、醋、橙汁、柠檬汁等。也可将具有不同气味的固体物装人瓶中,如草药、咖啡、胡椒、生姜、樟脑等。
B.各种具有不同气味的物体的图片,如柠檬、桔子、香水瓶等。
二、操作层次建议
第一层次:让幼儿进行嗅觉瓶的配对游戏。在操作中,与幼儿交谈:“这是什么气味?你喜欢吗?“等。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二层次:让幼儿进行嗅觉瓶与物体图片的配对游戏,并让幼儿表述:这是香水的味道;这是咖啡的味道。
三、提示
A.干的固体物质是好用纱布缝住,包在里面,排除视觉提示的线索。
B.在活动持续一段时间后,可鼓励幼儿从家中或大自然中收集各种不同气味的
材料,装人瓶中,参与该活动,从而引导他们能关注周围环境中各种气味, 提高他们的嗅觉能力。
选图讲述(语言)(中班)
一、材料提供
提供有简单情节的图片若干。如小猪脏没人理,洗干净讲卫生,朋友们都欢迎三张一组图片,并配有相应小套偶或小指偶。
二、操作层次
A.幼儿自由选图,可单张讲述,根据自身能力,将图中意思表达清楚。
B.启发幼儿将类似的动物或人物卡片找出。组成一组连续讲述。
C.有兴趣,有能力的幼儿可脱开图片,选套偶或指偶边表演边讲述。两人合作或自己表演都可以。
三、提示
A.选图讲述是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与表达的机会,教师着重在幼儿愿讲的基础上,启发他能按自己的理解初步表达清楚。
B.提供的图片可两张一组,也可三张、四张一组,视幼儿各人能力、水平任其选用。
C.图片须形象生动、可爱,颜色鲜艳,意思明确,便于幼儿理解,表达。
D.及时肯定有进步、有创意的讲述,开展幼儿间的交流,互相学习。
有趣的瓶宝宝(综合活动)(中班)
一、材料提供
a.大小、形状均相同的空塑料瓶三组:每组瓶宝宝的个数至少6只,组成3对:
b.米、绿豆、花生米等颗粒大小不等的物体;小石子,装有水的盆;天平秤。
二、操作层次建议
a.一组瓶宝宝每对分别装有米、绿豆、花生米,让幼儿摇动,根据声响,尝试差别
进行分类;
b.一组瓶宝宝瓶内装有小石子,每对数量各不相同,让幼儿根据瓶在水中呈现的状态: 沉、浮、悬浮,进行分类。
三、提示
a.教师可以视幼儿水平提供更多的瓶宝宝。让幼儿借助多种方法尝试给瓶宝宝分类。
b.为避免混淆,每组瓶宝宝可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
c.为使幼儿的探索留有痕迹,教师可事先在瓶上作好标识,这样能方便教师观
察幼儿的操作过程。
塑料薄粘天贴画(美工)(中班)
一、材料提供
A塑料薄膜挂历纸剪成的各种图形,置于框中。
B一盆清水,三-四块易吸水的抹布。
C各种浅色的瓷砖(白、粉红、淡黄、浅灰等)。忌花瓷砖。
D剪刀、捧冰棍及尚无剪裁的塑料薄膜等用具插人笔筒,以备需要。
E用硬的铁丝弯折成可供画展出的架子。
二、操作层次建议
A对于“塑料薄膜浸水可以粘在瓷砖上”的表现手法感兴趣,并乐意尝试。初步能注意以下操作程序,以保持桌面、地面整洁。
a薄膜浸水。
b取出薄膜在抹布上轻点二下,滤去多余的水。
c将薄膜粘贴在瓷砖上。
B能粘贴出简单的图案。
C尝试粘贴一幅简单的画,并保持整洁。
D粘贴过程中,有意识地考虑色彩、构图、造型等。
三、提示
A由于要用水,所以本活动最好在5--9月份开展。为保持室内整洁,区角安排可在户外阴凉处。
B塑料薄膜要求无折痕,否则不宜粘贴。
C第4组材料是为幼儿意愿剪图形服务,棒冰棍则是方便幼儿移动瓷砖上的小图形或拨弄薄膜角而提供。
D活动初始,教师可用自己的作品引发幼儿兴趣,并感知所用的材料,但无需解释粘贴成画的过程,让幼儿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自己去探索,教师略作引导。材料的操作程序制定可在幼儿玩过后感受到桌湿而不方便操作的情况下,引发讨论“怎样才能保持整洁”。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观察幼儿粘贴画的过程,也要注意留心材料使用的规则。
E可请幼儿讲讲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让幼儿比较作品,看看美在哪里。
G本活动目标为:
a感受生活中不同的粘贴表现方法,尝试用塑料簿膜、水、瓷砖等材料进行粘贴表现。
b掌握相关材料的操作规则,保持桌面整洁。
趣味画
红、黄、蓝三原色像个魔术师,能演变出许许多多美丽的颜色,这些美丽的颜色,又能构成风骨多才的画面,怎样引发幼儿地色彩的兴趣,在色彩王国里埋下艺术创作的种子呢?我们不妨为幼儿提供一些颜料,让他们在饶有趣味的游戏中体验色彩。将红、黄、蓝三原色颜料用画笔自由地调配,观察颜色的变化。还可将三色水分别装在小瓶子里,用滴管自由调配,让幼儿将调好的颜色涂在纸上。
取一张方形生宣纸或毛边纸,对边折或对角折数下,把角或边的地方放在水彩颜料中浸染。浸染后形成自然的浓淡过渡,展开纸即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图案。
把毛边纸对折数下,用毛笔或棉签蘸上水彩色颜料,随意地点在纸上,或用眼药水瓶吸上颜料,滴在纸上。展开纸即成一幅对成图案。
在清水中滴上不同颜色的油墨颜料,轻轻吹散浮在水面上的油墨,直到形成自己满意的图案,在把宣纸平稳地放在水面上,吸附水面上的油墨,然后轻轻拿起画纸,就是一幅奇妙的图案了。可鼓励幼儿想象画面形象。
将玩具小汽车的车轮蘸上各种颜料,在画纸上横竖滚动,纸上便出现一幅纵横交错的图案画。
将图样放在画纸上,用牙刷蘸些颜料,在铁纱或梳子的齿上刷,颜料溅出形成雾点喷在画纸上,稍干后,拿开图样,出现在空白处即是图形。
将颜料滴在纸上,再用嘴吹颜料,颜料四散吹开后形成一定画面,再用手指点画,添补成一幅完整的画。
在纸上画好物体的轮廓,再用点着的香沿着物体的轮廓点烫,纹出图案(此画宜在大班进行,并注意安全。)
用水彩笔、毛笔或棉签蘸颜料在纸或瓷砖上随意作画。
先用蜡笔在纸上作画,然后再用毛笔蘸上水彩颜料涂盖画面,它能衬出蜡笔线条,其效果胜于单调的蜡笔画,画面富有立体感。
提供各色粉笔让幼儿在水泥地面上作画。阳光下还可互相画别人的影子,还可在地上画上动物或房子等,由幼儿添画篱笆围墙或小树林等。
用笔沿着手掌或脚掌的外形把手掌或脚掌描在纸上,也可利用手掌或脚掌的形状做作画。
利用手指伸屈开合的变换,描下变换后的手形,让幼儿发挥想象,在变换的手形上添补成画。
提供完整的蛋壳和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幼儿在蛋壳上作画,或是根据石块的形状作画也可用橡皮泥与石块粘合作画。
(浅谈幼儿园美工活动研究) 篇6
2.幼儿初步学用浆糊粘贴,保持画面整洁。
3.幼儿乐意参加美工活动,锻炼自己的手指小肌肉。
活动准备:
剪好各种水果轮廓图,各色绉纹纸每人一框,架子,木偶小兔,视频展示仪,电视机,水果店,范作,示范用具,幼儿姓名,浆糊盘若干,湿抹布。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出示木偶小兔和水果店:大家看这是小兔家开的水果店,有些什么水果?
二、教师示范、讲解
1.幼儿认识并讲一遍彩色绉纹纸
2.教师示范、讲解粘贴苹果
出示苹果轮廓线,我们用什么颜色的绉纹纸来给苹果宝宝穿上漂亮衣裳?(红色绉纹纸)
拿一张红色绉纹纸,在手指中来回团、捏紧成纸团,粘点浆糊贴在苹果身上,一个贴着一个,尽量排得整齐,把苹果贴满,苹果宝宝的衣服就做好了,好看吗?
三、幼儿动手制作
1.交代要求:选自己喜欢的水果,想想它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每次只拿一张绉纹纸来团;要尽量把绉纹纸团得紧些;要贴满水果宝宝身上,让它穿得漂亮些。
2.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及时用语言提醒,辅导个别幼儿。
幼儿园美工活动的价值与实施要求 篇7
一、美工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美工活动具有操作性、探索性、游戏性等特点,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类活动。美工制作是幼儿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探索事物的一种方式,也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一条重要途径。
1.有助于幼儿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美工活动中有机会欣赏各种富有美感的作品和生活中美的事物,操作各种有趣而富有美感的材料,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想象和创作,可以不断积累视觉审美经验,提高审美趣味,同时审美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等审美能力也可以得到发展。
2.有助于幼儿大脑潜能的开发和手脑眼的协调发展。
美工活动需要幼儿手、眼、脑并用,对幼儿视觉、动觉、触觉和大脑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美工活动可以促进大脑对手肌肉群的控制,使幼儿手部小肌肉逐步发育成熟,手的动作的灵活性和精巧度得到提高。同时,手的锻炼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也可以促进大脑的成熟,从而有助于幼儿手、眼、脑的逐步协调发展。
3.有助于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美工活动具有很强的游戏性和操作性,可以带给幼儿快乐和满足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萌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美工活动包括计划、构思、设计、制作、装饰、思考、调整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外显活动,在此过程中,幼儿的计划性、条理性、合作性、细致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可以得到锻炼与提高。
4.有助于幼儿问题解决能力和空间能力的发展。
美工活动是一种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活动,幼儿美工活动的过程通常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美工制作活动中,幼儿会遇到各种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如材料的选择和操作顺序,材料的组合、连接与固定,部分结构之间空间关系的处理等。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发现和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这有助于幼儿视知觉的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对幼儿空间概念的形成和空间想象、转换能力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5.有助于幼儿动手能力的形成和简单技能的掌握。
美工活动以各种美术操作材料为媒介,能吸引幼儿去探索、发现和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美工活动的基本方式,通过美工活动可以培养和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幼儿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养成乐于动手的态度和勤于动手的习惯。
幼儿美工活动中涉及撕、折、剪、贴、连接、穿孔、打结等基本技能和使用剪刀、胶带等工具的基本方法,这些也是日常生活中所需的简单而基本的技能。通过美工活动,幼儿便可以在愉快而专注的操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和方法。
二、幼儿园美工活动实施的一般要求
1.绘画与手工密切结合,表现形式不拘一格。
幼儿园美工活动主要包括绘画、纸工、泥工和综合材料制作等方面的操作内容,又以平面手工和立体造型为主要表现形式。相比于绘画而言,手工活动有时会受到材料的限制,存在作品表现样式不够多样的问题。将绘画与手工操作密切结合,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方面,手工表现形式涉及到撕贴、剪纸、折纸、其它立体纸造型(如红灯笼、小相框、好看的纸盘、美丽的纸绳等)、泥塑、综合材料制作等多个方面。这些手工形式,如能与装饰、涂色、添画等绘画活动相结合,则可以帮助幼儿创作出更加多元化的美工作品,增加美工活动及作品的创造成分和个性,并进一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另一方面,绘画表现形式包括了压印、拓印、印染、吹画、蜡刻、水粉脱色、水粉喷洒、线描装饰等多种,涵盖了线的造型、涂色、印、染、吹、刻、喷洒等多种操作方式。这些绘画形式,如能与一定的手工制作活动相结合来进行,也将会产生独特的作品效果,形成更加多样的表现形式。
如同样是用棉签沾水粉颜料以短斜线来表现小雨,把小雨画在白纸上,或印有池塘背景的底纸上,抑或画在印有四色池塘图案的扇面上,所产生的作品效果会很不一样,活动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也有所不同。
2.艺术性与实用性兼而顾之,操作材料丰富多样。
幼儿园美工活动在选择操作材料时应注意兼顾其艺术性和实用性,尽量为幼儿提供各种有趣的、具有美感的、便于操作的、易于出效果的、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如卡纸、瓦楞纸、宣纸、色纸、蜡光纸、刮画纸、锡箔纸、玻璃纸、纸条、纸绳等各种材质和形状的纸质材料;纸粘土、软陶泥等泥工材料;毛线、布、棉线、毛根、泡沫球、泡棉纸、小木棍、扇面、棉签、丝带、吸管等综合材料。
还可以为幼儿提供印有或画有相应表现物或自然场景底图的画纸,或轧型出各种动物、植物、日常用品、几何图形等轮廓的半成品材料。这些半成品材料在设计时同样应考虑到艺术性与美感,使用它们可以帮助幼儿降低手工操作的难度,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幼儿作品的完成提供必要的支撑。
3.限制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留给幼儿创造的空间。
美工是幼儿乐于从事的操作活动,但与自由创作型的绘画活动相比,美工活动需要借助一定的现成材料来进行制作和装饰。这些现成的、统一材料的提供可能会使得美工作品缺乏个性,表现样式不够多样,在想象力和创造性方面受到限制。为了克服和避免这种刻板的手工操作带来的局限,在美工活动的设计和材料的提供方面,均应注重尽量留给幼儿自由创作和发挥的空间。
美工教学活动一般可以设计一个探索材料特性和制作方法的环节,这种探索有时可以在个别幼儿尝试、大家集体讨论总结的过程中进行,有时可以是每一个孩子的自主探究和尝试,也有时可以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
美工材料的提供上,也应注意给幼儿留有自主和创造的空间。如《印第安面具》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深色面具纸和用来装饰面具的各种色纸;《毛线隔热垫》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周边有锯齿的圆形卡纸和各色毛线;《冰箱贴》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各色纸粘土和吸铁石等。这些材料,只是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相应主题的基本创作素材,至于色纸如何撕贴装饰面具,毛线以什么样的方式在有锯齿的圆形卡纸上缠绕,冰箱贴是做成花朵、动物还是人物,则是幼儿自己可以控制和决定的。这样,即使孩子们使用同样的操作材料,制作出的作品也可以各具特色,富有个性。
4.必要的指导与自主操作相结合,强调幼儿自己动手DIY。
DIY,是英文Do It Yourself的缩写,即自己动手做之意。幼儿美工活动的过程主要是探究性而非模仿性的,即使是一些必要的技能技巧,其获得途径也主要应是幼儿的自主尝试、探索和发现,及在此基础上教师的适时、适当点拨指导,而不是教师以简单示范和讲解的方式灌给孩子。因此,无论是绘画、纸工,还是泥工活动,都需要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关注和鼓励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动手制作。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不能代替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发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不能代替幼儿自己的动手制作和装饰。
5.开展欣赏性评价,注重作品的展示和利用。
评价既包括对幼儿美工作品的评价,也包括对美工活动过程的评价。评价时应关注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和提高,对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和肯定,既要关注幼儿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其美工活动过程中的态度、习惯、专注和努力程度等方面的进步。
在美工活动中,幼儿创作出的美工作品往往表现形式丰富,用途也多种多样。这些作品大多都是既有观赏价值又有使用价值,有的可以装饰和美化环境,有的可以直接在生活中使用,有的则可以作为玩具用来游戏。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作品既好看又好玩的多重价值,为幼儿提供展示和使用作品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游戏,共享快乐。作品的充分展示和利用,可以使幼儿获得更多创造的喜悦和成就感,也可以增强美工活动本身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浅谈幼儿园美工活动研究)】推荐阅读:
浅谈幼儿园安全教育研究课题05-26
幼儿中班美工教研计划10-26
浅谈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摆放06-16
浅谈幼儿园开展美术课题活动的经验09-02
2010专题总结“浅谈幼儿园“大带小”社会交往活动”07-06
浅谈中班“做中学”活动中幼儿的合作07-13
浅谈多媒体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08-03
浅谈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09-02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现状研究09-29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