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通用8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篇1
摘要: 当前,有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招标成为地方政府的难题和焦点。本文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招标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重点比较研究了宁波市世界银行贷款模式、德清县第三方模式,提出了招标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招标模式;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036-03
0 引言
现有法规和政策文件,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没有提出明确的技术标准,甚至连污水排放标准也没有具体的说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缺少系统的质检、验收、运维等制度,缺乏技术队伍和专业管理机构,一般由村民自行维护管理,导致已建成的部分设施运行维护和管理水平较低,一些设施甚至处于“零管理”状态。合理的招标策划,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从设计、建设到运营的一系列问题。
工程招标中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统一的招标标准,监理招标环节缺失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刚刚起步,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招标尚处在摸索阶段。而现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没有提出明确的技术和污水排放标准。这直接导致招标单位在相关方面无据可依。有的地方干脆直接参照城镇污水厂建设模式招标。在招标策划环节,更鲜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监理招标。这种无序状态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招标实践的发展。
1.2 重建设工程招标,轻视运营管理招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前期建设是基础,后期管理更是关键,正所谓“三分在建、七分在管”。但是,全国大部分农村对新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如何进行后续的管理、运行和维护普遍存在困惑。这是传统的重建轻管思路的直接后果。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招标策划时,根本没有将运营管理招标作为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用”和“长效”的重要环节予以考虑,更谈不上安排专项资金向第三方购买服务了。这必然导致后续运营管理出现真空,使前面的工作前功尽弃,许多地方设施经过两三年后就瘫痪了。
1.3 重建设工程招标,忽略规划设计招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而规划设计则居于这项系统工程的顶层位置。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舍本求末,在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时,没有综合考虑各地区的自然条件、村庄分布及资源环境的现状,更没有以县域范围来统筹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总体规划。如果能因地制宜地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然后再根据规划进行招标,就能很好地解决城乡规划脱节的问题,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成为真正实用的受人欢迎的工程。
1.4 多零散招标,少集中采购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标的额小、施工场所分散、技术和标准不统一以及财政支持体系不一致,全国各地普遍以土建施工模式为主,个别地方甚至以村为单位组织施工。因此在选择招标模式时,较多采取“以大化小”方式,分散组织招标,没有将其上升到政府采购层面,因而较少实施集中采购。
1.5 多头管理,职责不明 目前全国各地涉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招标的部门包括农办、环保、水务、城管、建设等,多头管理,职责不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这样的民生工程,全国竟然没有统一归口管理部门。这直接导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设备、运营等招标环节缺乏系统的管理程序。工程招标模式案例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2.1 宁波市的世界银行贷款模式
2.1.1 工程概况 2010年7月,浙江省宁波市与世界银行签订协议,由世行贷款2000万美元、市、县(市)区财政各配套2000万美元共计6000万美元,实施新农村发展项目子项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计划到2015年底前完成150个村左右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2.1.2 模式特点 ①设置独立法人,统一组织管理。该项目针对多头管理、资金分散、职责交叉、相互推诿的实际情况,专门设立了宁波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办公室,对项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采购、统一管理。这个办公室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项目涉及的县(市)设立子项目办,重点抓好计划落实、设计组织、施工管理、运行维护等工作。
②重视规划设计,保证工程质量。世行对每一个项目均出台可行性调研报告和成本测算清单,并落实运行维护方案。设计单位在地形测绘阶段同步实施前期调查,初步确定管网走向、处理工艺和处理终端位置;设计方案通过评审后,就着手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落实材料堆放场地;施工单位一旦确定立即进场施工,施工准备前置的做法保证了设计方案的真正落地。设计要求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符合农村实际,并要进行严格的设计审查。
③注重长效管理,确保项目实现最佳效能。世行贷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竣工验收后,工程承包商还需要维护运行18个月,并负责做好对相关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所发生的费用计入工程承包总价。之后,根据项目进展和分布情况,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由县(市)子项目办采用公开招标形式,择优选择专业环保公司,统一负责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项目实现最佳效能。2.2 德清县的第三方模式
2.2.1 工程概况 浙江省德清县对全县151个行政村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供应商统一提供设备并承担全县污水设施的运营工作这种统一打包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的做法为浙江首创。
2.2.2 模式特点 ①五位一体,长效运行。德清县建立“县―乡镇―行政村―农户―第三方”五位一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运维模式,加强对已建设施的正常运行与长效管理,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运维规范化、专业化。五位一体长效管理模式,“将老百姓和第三方纳入责任主体中,既“包干到户”,又有专业团队解决技术难题,在全省范围内,也是一种创新和尝试。”①
②统一标准,高效推进。德清县对终端处理设施统一采用一体化处理设备。传统做法是终端设施采用土建工程由各地分散建设,由于各自施工导致质量参差不齐,隐蔽工程多,单点投资小,站点数量又多,难以有效监管,影响质量又延误工期。德清统一采用一体化终端设备,由工厂标准化生产确保质量,保证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投资方面与纯土建方式基本持平。
③第三方治理,率先示范。终端设施运行维护由德清县统一委托第三方采用物联网平台进行统一管理。站点建好后,传统的做法是把站点的维护交由当地村民兼职管理,由于无法有效对其考核,加之责任心与专业度的原因,致使管理不善。统一委托第三方进行物业化管理后,县各级管理部门通过物联网信息化监管平台可有效对其进行考核与监督,降低管理成本,打造农村污水的移动物联管理新模式。
工程招标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3.1 健全法制法规,严格规范采购行为 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招标标准体系。地方政府应在国家农村环境保护政策的统一指导下,借鉴美国、日本等法规体系比较健全的国家的经验,积极探索制定全国性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招标管理办法。建议将公开招标作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首选采购方式。同时,要严格招标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做到公开透明。要建立分工协作、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重大金额采购项目应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参加,进行现场监督。参与采购的工作人员要增强依法采购的观念,严格遵守政府采购各项规定。应将监理招标和运营管理招标统一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招标环节,从制度环节和经费保障环节确保招标工作的完整性。应该通过立法程序,尽早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排放和技术标准,为招标工作提供可信的政策依据。应通过法律法规健全规范招标过程,明确监管、责任、实施和考核主体,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长效管理机制。
3.2 引入国际工程招标思路,提高招标工作质量 国际上有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管理的先进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比如,宁波市世界银行贷款模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从项目的选定―准备―评估―谈判―报批,从项目的执行到监督,到项目的后评价,工作过程十分周密。更让我们看到了国际工程招标模式的生命力。
受宁波模式的启发,2014年8月,浙江省发改委外资处确认世界银行贷款浙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谈判成功。该项目总投资24.6亿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亿元),主要用于浙江安吉县、富阳市、天台县、龙泉市等四个县(市)578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可受益农户达22.02万户。②
3.3 推行统一招标模式,提高招标效率 宁波市世界银行贷款模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专门给成立了独立法人统一招标组织管理,这种统一招标模式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而言是一次指导思想的革新。虽然无法像宁波模式一样,每个地方政府都另行建立相应的独立法人来统一组织招标管理工作。但至少可以充分发挥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作用。要通过使用共同财政资金,建立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实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集中采购,充分发挥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可以预见,集中采购,统一招标将成为未来几年落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主流做法。
3.4 发挥“第三方”优势,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由政府自己负责管理数量庞大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话,成本太大,收效也比较小。较好的方式是通过招标将其委托给第三方专业化公司,浙江省德清县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尝试。国外经验看,日本的做法也值得借鉴。在日本,一类第三方服务公司负责日常维护清理,一类第三方服务公司负责定期检查,相互补充。③这样对于日常维护工作的评估更为客观。各级地方政府应组织专业培训,并委托社会组织对第三方专业人员和服务公司的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定级。就国家政策导向来看,从十八大开始,环境治理领域的第三方服务已经提高到国家意识层面。201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2015年4月,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计划》(俗称水十条),万亿级治污市场启动。浙江省的德清县以及西部地区的四川省特别是成都市和南充市,近两年推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第三方委托管理打包招标,取得很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结束语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招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新的现实课题。我们必须本着遵循其自身特点和规律,针对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研究剖析国内先进做法,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浙江省宁波市、德清县的做法,为我们构建一种全国性的共性做法提供了宝贵经验。
我们要依靠健全法制法规,借鉴国际工程招标经验,推行政府统一采购,发挥第三方服务优势等创新举措来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招标工作,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既“常用”又“长效”,真正服务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注释:
①张骥鸿,陈炜:《村民俞掌荣的“清水”生活》,载于《杭州日报》,2014年09月29日。
②程永高:《12亿世界银行贷款助22万浙江农户处理生活污水》,载于《浙江在线》,2014年08月10日。
③李育友:《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载于《科技与企业》,2012年第10期162页。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篇2
关键词:农村生污水,治理模式,适用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的不断深入,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 我国农村环境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对地表水体造成了直接的面源污染, 而且还对农村水源地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还会因为水污染进而使耕地灌溉用水的水量与水质得不到有效保障, 从而影响农产品的产量与安全。所以, 加快对农村区域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防止因农村生活污水无组织排放而导致水环境、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 确保农村饮用水源安全和农村居民身心健康, 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源及特点
1.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是农村村庄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 主要包括:农村居民日常洗衣、做饭、厕所产生的废水;学校、政府、医院、旅游、旅店排放的污水;农民养殖的畜禽粪尿。我国共有63.4万个行政村, 全国农村每年有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大部分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 产生的生活污水随地泼洒、沿街区漫流, 极少部分村庄建设有排水明渠, 雨污水共用, 但污水经明渠排出村庄后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排洪沟, 雨季污染物随雨水进入河流。这已成为流域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是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全国喝不上符合饮用水标准水的农村人口有3.6亿人[1]。这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村的生态、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安全。
1.2 农村生活污水特点
1.2.1 总量大且逐年递增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7%, 农村总人口约7.5亿人, 根据农村人均用水定额60L/d, 排水系数0.7计算, 农村生活产生的污水量约1150×108t/a, 可见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之大。而且,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城镇化, 如洗浴设施、洗衣机、卫生厕所的普及和上下水系统的完善, 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将进一步增加。
1.2.2 水质、水量波动大
农村生活污水的水量、水质与居民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水平以及季节差别等因素相关。总体来说, 农村生活污水存在水质、水量不稳定的特点。不同时段的水质差别大, 做饭期间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强, 且含有较多的合成洗涤剂以及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2]。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变化明显, 不同季节水量差别较大, 一天内水量差别较大, 高峰时段一般出现在上午、中午、下午一段时间内, 夜间排水量小, 呈不连续特征。
1.2.3 面广且分散
我国农村分布较广, 且缺乏排水收集系统, 收集难度大生活污水多为无组织排放, 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率低。
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 各地农村地区的区位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居住方式等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模式不能过于单一, 必须因地制宜, 采用多元化、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处理模式与措施。治理技术模式可采用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纳人企业污水处理厂、村庄污水连片或联村集中处理、村庄污水单独集中处理四种模式。
2.1 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
在村庄生活污水总排口距市政污水管网系统较近, 且县级污水处理厂尚有处理能力并同意接收农村生活污水的情况下, 可采用依托县城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的治理模式。通过完善村庄内部污水管网, 建设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的连接管道, 将村庄生活污水纳入县城污水处理厂, 由县级污水处理厂负责污水处理厂运行与管理。
该模式可减少建设投资, 村庄无运行管理责任, 不需承担运行费用, 可实现“一次投资、多年受益”。
2.2 纳入企业污水处理厂
在村庄生活污水总排口距企业污水处理厂较近, 且企业污水处理厂有能力接收村庄产生的生活污水的情况下。可采用依托企业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的治理模式。通过完善村庄内部污水排水管网, 建设接入企业污水处理厂管线, 将治理村庄生活污水纳入企业污水处理厂, 由企业负责污水处理厂运行与管理。
该模式可减少建设投资, 且村庄无运行管理责任, 不需承担运行费用, 可实现“一次投资、多年受益”。
2.3 村庄连片治理模式
对于距离县城污水处理厂及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远, 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 需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 同时, 地形单一、污水便于收集、布局较为集中的若干个村庄, 在完善村庄内部管网的基础上, 在地势最低的村庄新建污水处理设施集中连片治理。污水处理设施可由乡 (镇) 政府统一建设, 并运行、管理。
该模式可避免村村建污水处理设施带来的投资困难, 同时, 村庄多, 人口数量大, 基本能够形成稳定长流水, 保障污水设施稳定运行。但由于农村地区缺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专业技术人员, 若出现设施运行不当或损坏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可能会影响设施正常运行, 降低处理效果。同时, 缺乏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经费, 影响设施运转。
2.4 单村集中治理模式
对于距离县城污水处理厂及市政管网远, 生活污水不适宜接入已建污水处理厂, 地处位置较为孤立, 距周边村庄较远, 但该村庄为古村落、美丽宜居示范村、优美村庄等基础设施较好的单个村庄, 在完善村内污水管网的基础上, 村庄单独新建污水处理设施集中治理。由村集体统一建设, 并运行、管理。
该模式由村集体统一建设, 并运行, 便于管理。但若村庄人口不多, 难以保障长久稳定形成长流水。另外, 由于缺少专业技术人员, 若设施运行发生技术问题或设备损坏等没有及时解决, 影响设施正常运行, 降低处理效果。此外, 运营经费短缺也会影响设施正常运转。
3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适用技术选择原则
3.1 采取经济适用的污水处理技术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要根据村庄所处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活习惯、人口规模、聚集程度、排水特点、污水排放要求、经济承受能力等情况确定。
3.2 运行操作简便, 日常维护管理简单
考虑到农村的现状, 经济基础薄弱, 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 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应特别注重选用运行稳定、运行维护管理方便简单、运行维护费用低的处理工艺。
3.3 满足当前达标排放与今后再生利用需要
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地形地势和居民住宅建设布局等特点, 采用的处理工艺既能解决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问题, 又能充分考虑今后污水处理后再利用的需要。
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特点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原则, 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选择以下污水处理工艺。
4.1 以土地处理为主的处理技术
以土地处理为主的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土壤颗粒的吸附、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来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常用的有:人工生态湿地处理系统、慢速土地渗滤处理系统、快速土地渗滤处理系统、砂滤系统等。土地处理系统运行简单, 处理效果良好, 不仅能去除有机物, 而且能脱氮除磷和去除重金属。以土地处理为主的处理技术与其它污水处理技术相比具有投资省、运行维护简单、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但存在占地面积大, 处理效果易受季节影响[3]的缺点, 适合在广大农村区域推广。
4.2 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
考虑到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产生的生活污水量小、有机物浓度偏高、日变化系数大的特点, 可采用生物和生态处理工艺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 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出水水质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目前在国内已采用的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有:塔式蚯蚓生态滤池工艺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厌氧池+自流充氧接触氧化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厌氧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厌氧滤池+氧化塘+生态渠组合工艺、多功能泵房+人工生态湿地处理工艺、厌氧池+脉冲滤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厌氧池+阶梯式生态滤池组合工艺等, 均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4]。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具有低投资、低能耗和运行成本低、管理简单等特点, 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5]。
4.3 高效微生物处理技术
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 (I-BAF) 为主体的处理工艺, 是北京大学环境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取得的一项独具特色的工艺。其中, 选取的高效微生物、生物酶制剂和生物活性分子载体固定化技术等技术均填补了国内外污水生物处理的多项空白, 综合技术水平达国际领先水平。与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生化降解速度快, 处理效果好, 出水水质好;微生物活性高、繁殖快、适应性广、降解能力强;占地小、投资少、运行成本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操作管理方便, 适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5 结语
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模式与适用技术应根据村庄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充分考虑当地村庄的区位条件、气候特征、经济水平、污水的收集排放情况以及工艺本身的优缺点。对于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宜使用土地渗滤处理系统、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高效微生物处理系统等技术。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理效果, 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工艺[6], 采用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这也将成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家炜, 周志勤.浅析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适用技术.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 136 (1) :95-99.
[2]李仰斌, 张国华, 谢崇宝.我国农村生活排水现状及处理对策建议.中国水利, 2008, (3) :51-53.
[3]陈琳, 刘杰, 纪荣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对策研究.污染防治技术, 2012, 4, 25 (2) :53-54.
[4]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庄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指南:2009版[M].2009, 12.
[5]傅阳, 纪荣平.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 2011, 24 (2) :39-4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篇3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感寄托,乡愁永远是中国人心中的梦。但是现实中,中国很多的农村生活环境因为垃圾围村,已导致“垃圾山”恶臭熏天,蚊蝇乱飞。目前,我国农村约有6.5亿常住人口,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1.1亿吨,其中有0.7亿吨未做任何处理,相当于每年堆出200多座百层“垃圾高楼”。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初步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58.8万个行政村中,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仅有21.8万个,仅占37%;有14个省还不到40%,有少数省甚至不到10%。2014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治理,使全国90%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处理,基本扭转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并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长效机制。
5年专项治理,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住建部部长陈政高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最怕的是搞运动,咱们一定不能刮一阵风,有始而无终。”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要有科学的治理模式,既不能照搬“城里模式”,也不能搞“一刀切”。现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区域差别大,因此,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形成区域特色是关键。选择农村垃圾转运模式,需要结合自身特点,综合考虑当地地域范围、人口分布、垃圾量、交通情况等因素。模式选择时应做全面的经济指标测算,不仅要考虑建设投资,也要考虑运行成本。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要按村民可接受方式,做到简便易行重长效。本刊特联系北京、上海和甘肃三个地方垃圾治理政府主管部门,以此三地为代表,了解当下现状与未来对策,展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前景。
nlc202309032048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汇报 篇4
安溪地处闽南金三角(泉、厦、漳)中间结合部、晋江西溪上游,面积3057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438个村庄。近年来,根据省、市的工作部署,按照《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泉政办〔20xx〕51号)要求,我县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大力改善城乡生活环境。20xx年我县实施72个行政村污水治理,20xx年实施147个行政村污水治理,20xx年实施146个行政村污水治理,20xx年实施虎邱、金谷等6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官桥镇污水管道提升改造项目、蓬莱镇及参内镇污水截污处置项目等。
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领导重视,强化任务落实
为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我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为组成成员的安溪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强化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视频会精神,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①20xx年,上级下达我县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870万,根据前期项目申报情况,我县分配金谷污水处理项目450万,虎邱污水处理项目420万,完成的项目主要实施内容为:金谷镇新建日处理能力450吨集中式污水处理站1座,新建100吨/天污水提升泵站1座,新建污水收集管道3618m、污水收集支管3290m;虎邱镇新建日处理能力400吨集中式污水处理站1座,新建100吨/天污水提升泵站1座,新建污水收集管道3063m、污水收集支管3240m。②完成参内镇一号路跃进桥污水断头管及排洪渠口、大厝村安置房等全部3处截污处置装置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营。③完成蓬莱镇洋中溪联中段排污口整治1处(修建拦水坝引水灌溉)。完成佛具城、梧桐中学2处排污口各装置一个日处理量100和150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④开展安溪县官桥镇污水管道提升改造项目,铺设污水管道5.745公里(其中重力管4.325公里、压力管1.42公里),新建1座一体化泵站(日处理3.0万吨),泵站室外配套、电气工程及视频监控系统等,项目于20xx年9月18日开工建设。
(二)因地制宜,科学选用工艺
安溪是一个地域广、地形杂的山区县、人口居住分散,结合不同的地理条件,探索符合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一是根据污水量和浓度确定。对于人口集中、污水量大、污水浓度高的乡镇采用微动力处理模式并增加水解酸化池、设置斜管沉淀池等前置处理工序。虽然增加前处理工序增加了建设成本,但处理能力得到大大提升,保证了出水水质达标;对于人口少、居住分散、污水量少、污水浓度低的山区乡镇,则根据当地情况采用无动力氧化塘、小型人工湿地等方式进行处理,该做法不但可以减少资金投入,美化乡村环境,也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二是根据区域地理条件确定。对于人口密集、土地有限的乡镇,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进行处理,可有效减少厂区用地;对于土地比较为宽阔的乡镇,采用人工湿地等方式进行处理,虽然占地面积比较大,但可以实现既节省运行费用,又美化环境的良好效益。三是根据污水来源及排放去向确定。对于周边有较多企业的镇村,企业多、外来人口多,采取村企合作方式共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既可避免重复建设,又可节省企业及镇村投资。对于水资源可重复利用的地区,则采用生物滤池方式进行处理,尾水用于周边群众农田灌溉,实现综合利用。
(三)优化升级,设施提质增效
安溪县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程、惠民工作来抓,统筹兼顾、系统谋划,凝聚部门协作合力,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坚持高标准建设。针对辖区地域广阔,人口多,村落分散,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难度大的实际问题,委托专业机构对建设完工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全面排查评估,编制《安溪县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xx-2030年)》,统筹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级与后续运营,着力解决已建管网渗漏、破损、错接、混接等突出问题,推进污水收集入户管网延伸建设,加强现有雨污合流管网的分流改造,确保农户污水有效纳管,确实做到应接尽接,进一步提升农村污水处理效率。
三、特色做法
针对偏远乡镇的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小、分布散、数量较多的情况。我县在全省率先推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打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运维管理的模式。将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了参与投标的单位必须有相应的运营资质、专业人员、维护设备及办公场所等方面的保障,并对日常运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运维期间,对运维商进行考核评比,借以提高运维商的运维管理质量,污水处理排放达标率100%,有效解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有人建、没人管”问题,污水处理设施的维修管理更加及时高效,运转更有效率,经验做法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获得全省推广,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
在第三方运行管理上,采用多样化监督管理,对日常运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定期组织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抽检,同时引导村民参与监督管理,在污水处理设施上设立公示牌,标注管理责任人及监督举报电话,村民可随时随地对污水处理设施存在问题进行监督举报,有效提升污水常态化运营效果。
四、明年计划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断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
一是继续推进实施县域农村污水规划(20xx-2030年),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建设布局调整,做好管网延伸改造,按照轻重缓急,对沿溪186个村优先规划治理。通过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整体打包立项,申报中央资金支持,一村一策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确保污水治理成效。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 篇5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咬定“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为导向,立足我省农村实际和发展需求,统筹衔接卫生改厕、水系连通、黑臭水体治理和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健全政策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协同、村民参与的共治共享体系,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重点突出、梯次推进。根据村庄发展和群众期盼,制定差别化治理目标和成效要求,优先治理环境敏感和人口集中的村庄。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由政府主导,统筹整合有关资金,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群众参与。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度、污水产生规模等,选择科学适宜的治理模式,不搞“一刀切”。
坚持建管并重、长效管护。坚持以用为本,充分考虑后期运行维护,做到设施、管网与管护机制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落实,保障设施长期有效运行。
(三)主要目标。
到20xx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和保障能力有效提升,管理制度和政策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农村环境整治取得积极成效,新增完成3500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以上,力争达到40%左右,乱倒乱排得到有效管控。完成280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基本消除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二、重点工作
(一)梯次推进,分类实施。结合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以保护和改善五河干流、鄱阳湖及重点湖库水质,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为重点目标,以水源保护区、城乡结合部、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旅游风景区等人口集中村庄为重点区域,分类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鼓励其他有条件的村庄开展治理。各县(市、区)年度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清单应于每年3月底前,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由县级生态环境部门报送设区市生态环境局,设区市生态环境局经筛选、汇总后上报省生态环境厅。(指导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以下均需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不再列出)
(二)系统推进,协同治理。结合农村户厕改造,推进厕所粪污与污水协同处理,对已建污水治理设施的村庄,强化设施运行管护和覆盖面延伸,厕所粪污做到应纳尽纳;对计划建设污水治理设施的村庄,一体化推进卫生厕所改造与生活污水集中治理。结合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建设,通过连通河道池塘、整治断头河等措施,连通邻近宜连河湖水体,逐步恢复河湖、塘坝、湿地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和水生态功能。结合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和治理,科学实施截污控源、生态修复、清淤疏浚和水系连通等工程,基本消除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强化农村黑臭水体所在区域河长湖长履职尽责,实现水体有效治理和管护,防止“返黑返臭”。(指导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水利厅)对新发现的农村黑臭水体及时纳入监管清单,加强动态管理。对已完成治理的农村黑臭水体,开展整治过程和效果评估。对国家监管清单中已完成治理的黑臭水体,省级有关部门组织监测透明度、溶解氧和氨氮3项指标,原则上每年至少监测1次。(指导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
(三)规范推进,专业管理。按照《江西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指南(试行)》《江西省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试行)》《江西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施工与竣工验收技术指南(试行)》《江西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技术指南(试行)》等地方标准要求,引导规范污水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等。坚持建管一体化,鼓励以市、县(区)为单位,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设施建设和运维整体打包委托,优选专业公司统一负责。户内污水收集设施原则上由农户负责日常维护,户外收集及污水治理设施由运维实施主体负责运行维护。对居住人口少或居住分散的村庄,优先采取资源化利用模式治理生活污水。对节假日人口潮汐现象明显的地区,合理设计调节池规模,采用并联处理等方式满足处理要求。(指导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发展改革委)
(四)稳步推进,改造提升。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现有污水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排查。根据排查结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类制定改造提升计划,落实资金来源、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2023年底前完成集中式(日处理规模20吨以上)设施改造,20xx年底前基本完成现有设施改造。依照《江西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化集中式污水设施监督性监测和自行监测,有效提升设施正常运行率。(指导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无法提升改造拟报废的设施,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明确报废流程,依法依规办理,并由县级相关业务部门书面报送市级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存档。(指导单位:省国资委、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
(五)创新推进,试点示范。鼓励各地在优化治理模式、拓展资金渠道、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展试点示范。树立一批典型,总结推广经验,以点带面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指导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申报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的项目,原则上由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组织申报,专项资金优先分配用于项目法人明确且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项目。(指导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产权及经营权归属,探索试点、总结经验、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资产整合,逐步实现统一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产权及经营权属于集体或国有的,通过无偿使用、租赁、作价入股、委托代管、兼并收购等方式整合;对其他情形的,鼓励通过作价入股、兼并收购等方式进行资产回购,或待特许经营期限到期后实施整合。(指导单位: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地方人民政府是组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责任主体,各地要将农村环境整治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中统筹推进,进一步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成立工作专班,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加强工作调度,协调解决问题,确保完成目标任务。省生态环境厅牵头主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负责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和执法监管,督促指导项目推进,开展工作考核等,设区市生态环境部门派驻县(市、区)的机构协助县级政府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指导各地抓好建制镇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及运行等工作,因地制宜支持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向周边人口密集村庄延伸覆盖。省乡村振兴局会同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指导无需纳管处理的户厕三格化粪池尾水开展资源化利用。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实施,协同推进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省水利厅负责农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要加大政策、资金、要素保障,落实用电用地支持政策。
(二)加大资金投入。市、县(区)人民政府要加强资金保障,统筹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乡村振兴专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央基建投资资金、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资金,用好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补平衡和土地增减挂钩收入等相关政策以及全省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等,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和运维管护的投入力度。(指导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鼓励采用政府直接投资和注入投资项目资本金相结合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申报范围,支持符合规范管理要求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项目,拓展筹资渠道。积极探索实践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城镇污水处理、城乡供水、资源产业开发、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关联项目或产业一体实施、统筹推进。(指导单位:省财政厅、省金融监管局,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用电用地政策。在20xx年底前,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污水治理企业用电免收基本电费,优先纳入用电安排。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时,预留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用地,并符合《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江西省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等规划及有关河湖管理保护的政策法规要求,开辟用地审批绿色通道。鼓励有条件地区依法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付费制度。(指导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
(三)严格评估考核。每年对上一年度农村环境整治成效进行评估,20xx年开展总结评估。评估结果纳入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并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内容。对各年度任务开展调度、督导和技术帮扶,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予以通报。(指导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报 篇6
一、检查发现的问题和得分情况
1.新建村:15组公路边建渣一堆1处扣2分,本次得分98分。
2.飞轮村:1组界牌公路边有白色垃圾1处扣2分,村办公室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地上有零星垃圾扣2分,本次得分96分。
3.甘蔗坝:12组公路边有白色垃圾1处扣2分,新生学校门口有白色垃圾1处扣2分,村办公室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地上有杂草、烟头扣2分,本次得分94分。
4.白羊村:1组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9组公路边焚烧垃圾1处扣2分,村办公室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地上有零星垃圾扣2分,本次得分94分。
5.二七村:二斑路二组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11组大田边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二七村安置点白色垃圾1处扣2分。村办公室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地上有垃圾纸渣扣2分,本次得分92分。
6.燎原村:杜石路4组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杜石路曾德超门口公路边焚烧垃圾1处扣2分,杜石路二组张三门口焚烧垃圾1处扣2分。村办公室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地上有杂草、烟头扣2分,本次得分92分。
7.天井村:飞蛾市场周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1组二班路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1组二班路公路边焚烧垃圾1处扣2分,村办公室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地上有杂草纸渣扣2分,本次得分92分。
8.丰光村:邓隆路1组瓦田铺公路边有白色垃圾1处扣2分,邓隆路村办公室公路边有白色垃圾1处扣2分,邓隆路1组瓦田铺焚烧垃圾1处扣2分。村办公室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地上有烟头纸渣扣3分,本次得分91分。
9.草茂村:2组草塘冲公路边竹林垃圾1处扣2分。堰和路18组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2组草塘冲公路边竹林焚烧垃圾1处扣2分,22组公路边焚烧垃圾1处扣2分,村办公室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地上有零星垃圾、烟盒1处扣2分,本次得分90分。
10.勇谋村:6组兰家湾子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8组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6组兰家湾子公路边焚烧垃圾1处扣2分,村办公室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地上有杂草、杂物、零星垃圾扣4分,本次得分90分。
11.巨浪村:童花路有白色垃圾1处扣2分,12组居民点白色垃圾1处扣2分,学校对门1组杜石路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7组堰塘当头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村办公室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地上有纸渣、烟盒1处扣3分。本次得分89分。
12.白果村:1组公路边竹林白色垃圾1处扣2分,6组代响路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4组医疗点白色垃圾1处扣2分,4组保管室焚烧垃圾1处扣2分,13组黄纯良过来组道公路边焚烧垃圾2处扣4分,村办公室及周边环境状况:地上有零星垃圾扣1分,本次得分89分。
13.李子村:邓隆公路7组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9组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8组堰塘当头公路边竹林白色垃圾1处扣2分,4组铁桶焚烧1个扣4分。村办公室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地上有零星垃圾、烟头扣3分,本次得分87分。
14.明星村:1组岩上商店门口白色垃圾1处扣2分,5组到厅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13组公路边竹林白色垃圾1处扣2分,17组顺德香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15组斜坎子公路边焚烧垃圾1处扣2分,17组堵水田坎上焚烧垃圾1处扣2分,村办公室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地上有杂草、烟头扣2分,本次得分86分。
15.旭光村:马鞍山市场周边白色垃圾1年扣2分,15组公路边焚烧垃圾1处扣2分,石坝小学17组公路边铁桶焚烧2个扣8分,村办公室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地上有零星垃圾扣2分,本次得分86分。
16.茨篱村:7组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4组沙坝上堰塘当头白色垃圾1处扣2分,4组沙坝上农户房前零星垃圾1处扣1分;8组申湾子公路边零星垃圾1处扣1分;12组黄桷桥上转左焚烧垃圾1处扣2分;15组机砖厂斜坝子公路边焚烧垃圾1处扣2分;4组保管室焚烧垃圾1处扣2分;11组公路边焚烧垃圾1处扣2分;村办公室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地上有纸渣、烟头扣2分;本次得分84分。
17.勤劳村:1组新屋嘴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勤高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黄桷寺邓四医疗点下来公路边焚烧垃圾3分扣6分;9组胡家庙焚烧垃圾1处扣2分,9组河坝上焚烧垃圾1处扣2分,村办公室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地上有杂草、纸渣扣2分;本次得分84分。
18.五一村:2组兰坳公路边竹林陈旧垃圾一堆扣6分,2组张伯均围墙当头公路边白色垃圾1处扣2分;6组椅子湾公路边竹林白色垃圾1处扣2分,9组代盐路段白色垃圾1处扣2分,6组椅子湾边焚烧垃圾1处扣2分;村办公室及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地上有杂草、杂物,白色垃圾扣5分;本次得分81分。
19.其它问题:集中居民点、交通要道路口、农村茶馆、商店路段卫生监督效果不好,白色垃圾、塑料袋、食品袋普遍较多,存在脏、乱、差现象;部分农户将农作物秸杆、杂草倒入垃圾桶,增加了外运量和处理费;个别垃圾点仍然存在少量的建筑垃圾倒入垃圾桶内的问题;个别村落实“属地管理”卫生管护责任较差,日常监督管理不到位;个别村开展卫生评比工作不到位,没有真正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积极性。
二、各村考核得分排名表
三、检查发现做得比较好的方面
新建、飞轮、白羊、甘蔗坝等村切实加强了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持续监督管理,村组公共区域清扫保洁效果好,干部群众对现行清运处理机制、垃圾分类知识、禁烧秸秆垃圾等政策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提高,履行职责较好。
四、工作要求
1.五一村考核结果最差,请五一村支部书记准备整改发言材料。发言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请将发言材料在8月17日前交镇治理办,适时在工作会上发言。
2.各村居和相关单位要认真查找监督管理工作上的不足,结合各自实际找原因、理思路、添措施、抓落实,坚持发动群众参与,坚持落实主体责任(组长、户长、校长、厂长责任制等),坚持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和门前三包、卫生评比工作思路,把现行“组定点、户分类(定点投放)、村转运、镇村统收外运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统收外运长效机制落实到位。
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治理 篇7
1 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治理的基本情况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 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已经给水体环境带来了极大不良影响, 并且, 有75%左右的天然水体已经遭到污染, 使得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治理具有较强紧迫性。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 农村生态环境循环发展已经成为相关部门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 特别是《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颁布和实施, 给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治理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从而在2015年, 我国有超过1万个行政村已经建设有污水处理基础设施, 对于全面改善我国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的现状有着重要影响。
2 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治理采用的技术
2.1 藻类塘技术的合理应用
在原有的稳定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效藻类塘技术, 是通过充分利用藻类的方式形成比较良好的环境, 以加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等, 从而形成密度较高的藻、菌共同存在的一个系统。同时, 还能将如下几种污染物除去:一是, 磷;二是, 氮;三是, 病原体, 等等。通常高效藻类塘的深度在0.2m和0.6m之间, 需要连续不断的进行搅拌, 才能使藻类、污水充分混合在一起, 从而提高生物反应的速率, 并使塘的使用寿命延长。一般情况下, 在不同的季节中, 高效藻类塘可以停留的时间在4d和10d之间, 需要在廊道这种狭长的位置循环流动, 从而在进行生化性比较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处理时比较适用。通过使用这种技术, 农村分散生活污水中磷、氮等污染物几乎除去, 副产品藻类可以看作是一种饲料, 并且占地面积不大、可循环流动、自动化运转, 值得大范围应用。
2.2 渗漏系统的合理设置
一般渗漏系统指的是地下部分, 如酸化水解池、化粪池等, 在预处理各种农村分散生活污水以后, 可以将其排出到距离地面0.5m左右的渗滤田中, 从而在土壤的毛细管作用、渗滤作用下, 实现污水的大面积扩散, 最终达到降解、净化的目的。因此, 这种技术属于生态型的、小规模的污水处理方式, 不会给空气、环境带来污染, 也不存在噪音、臭味等, 可以在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治理中广泛应用。例如:在我国某个地区的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中, 渗滤系统的合理设置, 可以每天处理至少30m3的污水, 根据其一年的统计数据发现, 氮的去除率在85%左右, 磷的去除率在96%左右, COD的去除率在86%左右,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 建造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站, 合理采用传统的厌氧-缺氧-好氧工艺, 并推荐采用地埋的方式, 可以达到有效治理污水的目的。
2.3 生态滤池的合理构建
目前, 在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治理中, 蚯蚓生态滤池的应用范围较广, 以通过引入蚯蚓的方式, 提高污水处理时的通透性, 从而将没有分解的有机物清除, 对于提高微生物的活性有着极大作用。在实际应用中,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如下几种问题:一是充氧;二是土壤板结;三是反硝化碳源等。由于蚯蚓生态滤池方面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部分人员对此进行了一些试验, 如在水力负荷为1m3的环境中进行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的处理, 取得成果是:NH3-N、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0%左右、86%左右、95%左右, 并且, 污泥的减量效果也很好。在实践过程中, 采用上述技术还需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 温度不能高于35oC, 也不能低于3oC, 最好保持在20oC和25oC之间;二是, 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和30%之间, 会给水力负荷带来一定影响;三是, 进水有机负荷要适量, 不能比蚯蚓摄食的能力高, 即低于200mg/L, 以确保蚯蚓能够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
2.4 人工湿地技术的科学运用
目前, 人工湿地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 潜流人工湿地;二是, 表面流人工湿地;三是, 天然湿地, 在各种污水处理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 其中, 表面流人工湿地的0.6m和1.5m之间的深度处, 种植有很多水生植物, 如睡莲、风车草、满江红、香蒲等。通常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与其它工艺相结合运用的, 即利用上层的土地建成小公园, 不但可以处理污水, 还可以形成休闲公园, 从而降低农村分散生活污水的处理成本, 并且, 管理也比较简单, 可以有效发挥景观作用, 最终美化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
3 结束语
根据相关研究和分析可知, 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具有如下几种特点:一是, 水量比较分散;二是, 通过粗放方式排放;三是变化幅度比较大;四是, 水质差别不大等。因此, 合理采用上述治理技术对于有效解决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治理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篇8
摘 要:本文以齐云山村和花车村两个不同生活面向的典型村落的田野调查为中心,在村落中的新房建设数量和质量以及外出村民返乡频率的比较来分析村民生活基础和生存价值的取向差异,从而判别村落的不同生活面向,并以此探究农村治理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农村居民;生活面向;农村治理
一、问题的提出
贺雪峰认为生活面向是指村民建立自己生活意义和生存价值时的面向[1],而这种个体的生活意义和生存价值上升到一个集体层面便是学界所热议的共同体和集体意识。在传统社会,尤其在农村地区,在稳定和封闭的社会环境中,个体的面向具有高度的内向性,有着稳定而明确的共同体及集体意识。改革开放之后,由打工潮和升学热为两大引擎的牵引,农村居民流动不断加快,在生活面向方面从单一稳定的内向型分离出外向型的生活面向,此类个体对共同体和集体意识趋于淡薄甚至无视。而不同面向不仅决定了个体的生活轨迹,也主宰了农村地域性的整体兴衰。
二、不同生活面向的差异表达
本文在对不同生活面向的差异化研究中选取的是江西两个不同村落在住房建设和外出村民返家频率两方面的信息进行对比来表达生活面向的差异,具体如下:
(一)住房建设。经村干部和部分村民的叙述及访员的实地走访观察,可以明确的看出两村在居民住房建设上存在较大差异。两村现存的住房项目部分调查参数如表一所示:
根据上表数据计算可知,花车村和齐云山村在村中旧住房的比例为59%:93% ,新住房的比列为40.8%:0.07%。进一步的调研发现,齐云山村已知在外购置住房的已达35户之多,另一方面齐云山村自2000年后新建的住房仅有15幢,而且其装修十分简单,建房原因主要为原有住房存在安全隐患,又无力在外购房,是不得以的经济理性人选择。综合以上几点,齐云山村的外向型生活面向即十分明了。而花车村现有住房中户均住房大于一幢,即该村存在一户人家在村中拥有两套以上住房,但是村中并不存在现成住房的市场交易,即使是紧张的宅基地也无市场交易,在用地调整上仅限于换地。在花车村的农户中,亦有部分经济优厚的家庭在城镇购置了商品房,但是其在村中有固定独立住房。因此,花车村的内向性明显。
“建房热”作为一个热词在学界备受关注,但是其在不同生活面向的村落中却是有“热”亦有“冷”的。农民在市场生活中会尽可能做出理性的选择,当其生活面向为外向型时,在村落中建房自然也就热不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村人口的大量外迁,村中已有的房屋也年久失修,在村落的整体性上,便免不了村民只顾自身的发展而漠视村庄的整体利益,甚至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损害整体的利益,最终村庄走向衰落的结局。相反,在其内向型的生活面向基调下,住房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自然不容小觑,即使面临宅基地愈来愈紧张和建房装修成本越来越高等诸多困难,也难以阻止其建房的热情。在此种村落中,不管是人心还是物质的“膨胀”都将是必然的,村民都会尽量可能在村庄之内攫取资源为增益自身利益,也必将或多或少的漠视村庄共同体的利益以及发展。因此,不管是内向性村庄还是外向性村庄,当前,都是从经济理性人的角度为自身做打算,村庄共同体的意识都相对淡漠。
(二)外出村民返乡的频率。打工潮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大背景,在这当中,调研的两个村落中的情况基本类似,即村落中的青壮年绝大部分都是外出务工来谋生,而这外出大军的回家频率却在调查的两个村落存在差异,如表二所示:
春节作为中国最受尊重的传统节日,被国人所普遍重视。村民在日期间追求团聚通常要不远万里赶回家中。经调查,花车村中的外出村民(就业或就学为主)在春节几乎全部会返回村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花车村有着“拜团年”的规矩,即不论亲疏,同一村落的农户家按年长为大的原则相互登门道贺。而在其它时段除了有婚丧嫁娶等重大事件发生,否则村民回家的情况两村普遍较少,但是除了春节之外的其它节假日,清明节村民返乡祭祖也可作为一个考察的标准。在花车村清明节返乡祭祖是一种自我身份的声明,即使那少部分在城镇有了固定住房的发达人家,这两个节日返乡的频率也非常之高。在齐云山村的走访过程中发现,近五年来村中外出农民返乡的频率却出现了下滑和不稳定的趋势。外出村民过年返乡还是主流的,其目的却多为老人在家中带着子女,返乡垫付相关的教育等费用以及扮演父母的角色。第二代农民工的乡土观念更为淡薄,村中已经有数十位80、90后的打工仔连续三四年未回家,对家人的解释是“回家太费钱、回家没什么意思”之类的“理性考虑”。在其它时段返乡的农民是极少的,偶有返乡的多为在外失意、难以立足而不得不返乡。对清明节,村民也极少返乡。在这生活面向外的基调下,村民都在各自忙着怎么跳出这个村庄,怎么甩掉脚上的泥巴,怎么扎根城市。
农民工返乡不仅是一个交通上的表象,更是一个社会学上的互动表现形式。对于内向性的村庄来说,因为家乡的绝大部分人依然愿意回到故土,返乡也就意味着加强自身与传统关系的联系,以便于自身在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利用上家乡传统的资源,返乡就有了现实的意义。而对于外向性的村庄来说,因为家乡的土地已经荒芜,家乡的人也渐渐的远离故土,回去就不在有加强原来传统关系的意义,在外面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能指望可以获得家乡的强有力的支持,所以,从理性上来考虑,返乡的兴趣以及频率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三、不同生活面向下的治理探究
农民作为一个市场交换中的经济人的角色,在日益密切和复杂的社会互动中,越来越理性化是一个必然和应然的趋势,固守传统意义上的共同体和集体意识已然有诸多弊病,从单一的生活面向分化出内向和外向型两个不同的生活面向是农村居民适应社会生存的理性选择的结果,同时也助力于其进一步的理性生活。内向型生活面向中,这些变化既有村落文化的复兴、亦有封建迷信的死灰复燃,既有慷慨义捐造福乡里的善举,亦有拜金主义和虚荣攀比的歪风邪气;外向型生活面向中,既有农民的人走茶凉、亦有资本盘活农业生产,既有农村传统文化的凋零、亦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理性崛起。因而对不同生活面向的出现在对农村治理决策中更多的应该将其当作一个社会属性的参照,而非当作问题本身去主观的矫正,这是真正促力农村发展决策的一个必要的前提。在农村问题的治理中,政治和市场作为左膀右臂的外在两股力量参与其中,对这两者的合理利用,必然给农村面貌以皆大欢喜的改观。
(一)政治的作用。在肯定农民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给予资源的支持和法制的监督,不失为明智之举。在对花车村的走访调查中,2015年年初,塘下全队代表会上,村干部阐述了政府有相关的农村发展建设资金扶持,现可以申请建设村中的道路水泥路改造,但是需要村民配套集资才够钱。在水泥路改造上,明显存在较多分歧,但是多次会议协商,各自妥协下,年底水泥路的改造工程已经竣工,兑现了水泥路到家门口的承诺,也达到了全额给付工程款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花车村这样内向型生活面向为主导的村落,建立在基本价值观上的认同是解决问题关键,村干部作为会议的主持者,在具体利益商榷上不做表态,只在分歧较大时不断重申诸如“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儿,只讲和,不讲散”的大义。政治牵头,让农民自己组织,自己耕耘,村民的价值理性必然会让问题得到理性思考和解决。
(二)市场的补充。在经济和物质为基础的社会生活中,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当作农村治理的第一要义,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过程中,农民更好的参与市场、市场恰当的开发农村不失为一条光明正途。在吴言林和程丽丽的《市场发育、农民经济理性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中提出,农民经济理性行为并不是纯粹经济学意义上的概念,其经济理性是受诸多条件的影响的,农民向来被社会定义以朴素无为的形象,但是农民也是求生存的最前线成员,不得不承认,农民在参与市场过程中也很快获得了自己的经济理性。因而,市场对农村治理是一个无限的契机,在农村高度嵌入市场下,城乡才有其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有必要强调市场和资本的进入应得到监督制衡。在走访调查过程中,齐云山村的山林成为村民本地的创收核心,经历过挖光、砍光、烧光的恶性开发后,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加之林业部门的监管,形成了现在以毛竹这一再生能力极强的经济林业为核心的“轮耕”式经济开发体系,这其中,根本上是村民自身经济理性化的提升,也少不了外力监督制衡的努力。回归整个市场经济中,农民会在外出务工和本土劳工做出自己的理性选择,这种选择在文学上造就了返乡体中的无奈,但是其在社会学上却是充满着农民自己的经济理性和价值理性的。
四、结语
通过对两个不同村落在住房建设和外出农民返乡的两方面情况的对比中我们得出农村个体农民在生活面向上已然形成了内向和外向两种不同类型,而村落中个体的生活面向最后也决定了村落整体的生活面向趋势。不同生活面向不是单一的村落共同体和集体意识的兴衰,而是农村居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的自身价值和经济理性的整体表达。在将不同生活面向作为背景参照而非问题本身的前提下,笔者在政治力量和市场经济两个方面分析了在农村治理中的这两者应有的理性参与。
参考文献:
[1]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0页.
[2] 卢成仁.流动中村落共同体何以维系——一个中缅边境村落的流动与互惠行为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5第1期。
[3]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第43页。
[4] 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J].社会学研究,2010第1期。
[5] 赵春晓.对农村“建房热”现象的思考———以嵊州市为个案[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第6期。
[6]林晓珊.一项关于农村青年流动人口返乡过节状况的调查——以闽中山区兴山村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5期。
[7] 于建嵘.农会组织与建设新农村——基于台湾经验的政策建议[J].中国农村观察,2006第2期。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推荐阅读:
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项目合同10-24
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宣传标语10-12
农村污水治理06-15
农村污水治理的方案06-05
农村生活污水09-13
农村生活现状07-26
农村生活垃圾08-26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10-05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