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饮用水(精选9篇)
农村生活饮用水 篇1
生活饮用水质量与公众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历来受卫生防病机构关注[1,2]。为了解本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现状, 确保农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2008年8~9月在全县范围对100个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进行检测, 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对本县77个自然村的100个生活饮用水水源进行采样检测。
1.2样品采集以500ml具塞玻璃瓶经消毒后采集水样, 供检测细菌学指标;以5L聚乙烯塑料桶采集水样, 供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指标检测。
1.3检测项目感官性状指标为色度、嗅和味、浑浊度和肉眼可见物;一般化学指标为PH、总硬度、铁、锰、铜、锌、氯化物、耗氧量;细菌学指标为总大肠菌群;毒理指标为镉、铅、硝酸盐。
1.4检测方法按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 (2001) [3]进行评价。
2结果
2.1水质检测合格率
全县共检测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样品100份, 合格73份, 合格率73.0%。色度、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4个感官性状指标合格率为97.8%;PH、总硬度、铁、锰、铜、锌、氯化物、耗氧量8个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99.5%;细菌学指标总大肠菌群合格率81.0%;镉、铅、硝酸盐3个毒理指标合格率100.0%, 见表1。
2.2不同类型水源水质检测合格率
山涧水检测26份, 合格21份, 合格率80.8%;泉水检测58份, 合格15份, 合格率25.9%;井水检测16份, 合格率为0.0%, 均为总大肠菌群超标。山涧水合格率显著高于泉水和井水 (χ2=13.61, P<0.01) 。3讨论
农村简易自流水未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流程, 直接引人居民家中饮用, 对广大群众身体健康是一个潜在的威胁[4];农村饮用水水源污染主要来自生活废弃物和乡办企业废水废渣等[5], 农村饮用水状况堪忧, 改水紧迫性明显[6,7]。
从本次检测情况看, 我县农村饮用水水源16项检测项目全部合格的73份, 合格率73%, 感官性状指标合格率97.8%, 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99.5%, 细菌学指标合格率81%, 毒理指标合格率100%。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较好, 主要遭受细菌性 (人畜粪便) 污染。不同类型水源水质细菌指标超标情况均存在, 总大肠菌群超标1~3倍不等, 尤其井水超标更为严重 (合格率为0%) , 总大肠菌群最高检出值600/100ml 3份, 污染的程度均提示极易引发区域内水介传染病的爆发与流行。
为确保我县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卫生, 各有关部门应通力协作, 加强农村改水工作。政府应加大改水资金的投入, 严格按照卫生要求, 规范设计;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农村饮用水监督、检测与管理工作, 实行生活饮用水消毒管理制度;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群众不要饮用生水, 为确保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卫生,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建议建立乡级集体供水厂和联村供水厂, 完善供水设施, 提高水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忠贤.1991年~2000年张家界市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03, 10 (6) :979.
[2]张晓东, 林春梅, 管洪义.营口市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现状[J].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9 (6) :709.
[3]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卫生部.农村实施《生话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 (2001) [S].
[4]鄂学礼, 凌波.饮水污染对健康影响[J].中国卫生工程学, 2006, 5 (1) :3-5.
[5]戚其平.我国供水卫生现状[J].中国供水卫生, 1997, 5 (1) :1-7.
[6]任绍娟, 王艳秋.北京市海淀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 8, 25 (8) :675.
[7]穆春祥.2007年中牟县农村自备井生活饮用水细菌学调查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8, 19 (4) :307.
农村生活饮用水 篇2
工作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保障工作,提高我区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10】32号)文件精神,按照山东省卫生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的通知》(鲁卫法监字【2011】18号)要求,遵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履行职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切实体察民情,卫生局在开展了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督检测 ,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作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在乡镇办事处各级政府的努力下,通过扩建水厂,延伸供水管网,配臵消毒设备等,使我区农村供水安全状况日益改善。现将今年上半年的工作进度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现状
(一)领导重视,把农村改水工作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
在省、市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农村改水工作全面展开。区政府连续多年把农村改水工作列入为民要办的实事之一,对农村改水工作进行多次研究和部署。为切实解决我区
农村饮用水问题,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加快我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同时从资金、政策措施和组织上强化保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二)深入调查,摸清我区农村饮用水实情。
今年为切实推进我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按照区委和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从我区水资源状况、饮用水水源、农村供用水现状等方面对我区农村饮用水现状进行了周密的调查,较全面掌握了我区农村饮用水现状。同时,大幅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使“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逐步实现。
(三)立足长远,科学编制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规划。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市、区总体规划纲要、乡镇建设规划的实施,组织专业人员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编制了《泰安市岱岳区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通过规划,不仅使农村改水工作有章可循,而且为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奠定了基础,农村供水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四)积极探索农村用水、管水的运营机制。
结合我区实际,积极探索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新途径、新办法,因地制宜,重点解决困难地区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同时积极提高管理
水平和服务质量,探索我区供水机制,实现长效管理,促进我区供水行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加强农村饮用水卫生监管,保障农村供水安全
2011年上半年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为切实保障我区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饮用水安全,依据《泰安市岱岳区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开展了以“加强农村饮用水监管,保障农村供水安全”为主题的农村生活饮用水专项整治工作,制定完善生活饮用水应急监测处臵方案,重点检查了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消毒情况,对辖区内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摸底调查,共对37家供水单位卫生条件进行监督指导审查并提出了整改意见,并对此37家供水单位128份生活饮用水(其中31个集中式供水单位枯水期、丰水期共监测出厂水、末梢水120份)进行了水质采样检验工作,经检验,水质不合格的项目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硝酸盐超标占大多数,其次为总硬度。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区农村改水由于基础差,农村饮用水情况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由于我区农村生活条件比较落后,集中式供水单位供给资源有限,还有许多农民饮用井水(自备手压浅水井或大口井)。现有的集中式供水设施大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
后建成的,设计供水规模过小,工程标准低,没有或很少考虑到水源与水质的卫生问题。有的地方由于村级水厂基础设施老化、设备陈旧简陋、技术落后等原因,水量不足、水损较大,破漏严重,很大部分都已停用或废弃。有些地方虽然解决了村民方便用水,人畜分饮问题,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净化消毒设施不完善,农村居民从未经过消毒净化的水体中直接取水,饮水不卫生现象较为严重。
我区边远地区居民点分散,水源零散,受气候变化影响,很不稳定,许多水厂的取水水源都是季节性的河流、沟渠、塘堰,遇到干旱经常出现断流和干枯的情况,水源得不到保证,农村水生态环境恶化,水源卫生保护难。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许多河流、湖泊、沟渠、塘堰,甚至许多地下水都被污染,水质恶化,加大了水处理难度,导致饮用水水质差,饮用水卫生安全保证率低。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全面解决我区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问题,任务艰巨而且繁重。针对农村改水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
(一)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改水步伐。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搞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上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精心组织,层层签订
责任状,实行考核。要树立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一盘棋”的思想,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扎实推进,真正把老百姓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强化科学改水,切实提高改水工程的卫生质量。农村改水工程建设,要坚持卫生质量第一的方针,切实保证工程卫生质量。按照我区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工程要求,结合当地水资源情况和地质条件,实行跨区、跨乡镇供水,避免分散重复布点,对现有符合卫生要求的水厂进行扩建改造。对少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村级水厂,逐步进行撤并、联网。
(三)严防水源污染,保证群众用水安全。
要划定水源保护区,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机制,加强对农村饮水工程的卫生管理。建立统一的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监测网络体系,定期、定时、定点对供水水源水质进行监测,保障饮水安全。通过这些工作,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农村生活饮用水 篇3
1 对象与方法
以集宁区28个自然村集中式供水井为对象, 分别于4、8月采集枯水期、丰水期的出厂水和末梢水各1份, 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中的“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值”进行检测。检测色度、浊度、PH、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铁、锰、氯化物、硫酸盐、砷、氟化物、硝酸盐、细菌总数14项指标。
2 结果
2.1 水源及水质处理情况
共调查28个自然村的28个水源, 供水人口约2.1万人, 水源以深井水 (井深>10 m) 为主, 仅有一水源为山泉水, 均未经沉淀、过滤、消毒3项处理工序。从水源点引水到蓄水池再经输水管道输送到各户供饮用。
2.2 水质检验结果
共检验112份水样, 合格82份, 合格率73.2%, 14项指标有10项指标 (色度、浊度、PH、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铁、锰、氯化物、硫酸盐、砷、氟化物、硝酸盐) 合格率为100%, 不合格指标主要有细菌总数、氟化物、总硬度、耗氧量, 超标率分别为19.6% (22/112) 、7.1% (8/112) 、6.3% (7/112) 、0.9% (1/112) 。其中, 硬度>350 mg/有56份, 硬度偏大;水氟含量为0.2~2.26 mg/L;丰水期所采集水样合格率为82.1% (46/56) , 枯水期所采集水样合格率为64.3% (36/56) , 丰水期水质明显好于枯水期 (x2=408, P<0.05) ;出厂水的合格率为78.6% (44/56) , 末梢水的合格率为67.9% (38/56) , 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合格率相近 (x2=1.64, P>0.05) 。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从调查结果看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比较高, 但细菌总数超标较重, 原因是我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均为简易自来水, 未经任何净化消毒处理。出厂水水质合格率与末梢水相近, 主要原因是每日定时供水, 蓄水池贮水时间长, 管网陈旧, 均未进行消毒。丰水期水质合格率高于枯水期, 可能由于丰水期水量大, 相对浓度比较低。
3.2 建议
生活饮用水制度 篇4
1.各类学校应做好校内饮用水卫生管理。按照《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提供安全、清洁、足够的饮用水。
2、学校应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组织和卫生管理制度,校长为学校饮用水卫生责任人,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饮用水卫生管理人员。
3、采取自建集中式供水的, 应取得卫生许可证才能供水,水质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2006),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宜让学生直接饮用。
4、采用桶装水供应的,其桶装水生产厂必须领有卫生许可证,并以食品量化分级A级企业为宜,饮水机(涉水产品)必须领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批件;
5、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新参加或临时参加供管水的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并经过相关部门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6、凡是患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皮肤病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和病原携带者,不得从事供管水工作。
7、供管水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对管网和管网末梢水进行检查和观察,发现问题即使处理。
农村生活饮用水 篇5
校园的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 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是学校卫生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近年来传染病暴发疫情在学校时有发生[1], 其中饮用水受到微生物污染是引起学校肠道传染病疫情发生的根本原因[2], 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解农村学校饮用水卫生现状, 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 防止校园介水传染病发生, 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 笔者于2008-2009年对荣成市农村学校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1 样品来源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荣成市现有的37所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校学生饮水及日常生活用水。其中水源为地表水14所, 占37.84% (河流2所, 水库12所) ;地下水21所, 占56.76% (深井10所, 浅井11所) ;地表水和地下水混用2所, 占5.41%。
1.2 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现场堪查、采样检验相结合的方法, 对水源类型及其卫生防护、水质处理、水质质量、供水方式等内容进行调查。
1.3 检验与评价
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 5750-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 对水质进行20项常规指标检验和评价。1项指标不合格, 判为不合格。
2 结果
2.1 供水方式
37所学校中, 25所学校饮水为桶装水, 12所学校饮水为开水。校内用水全部为集中式供给, 其中并入市、镇级自来水网12所, 占32.43%;村级自来水网9所, 占24.32%;采用自备井独立供水16所, 占43.24%。91.89%学校实行24 h连续供水, 8.11%学校实行定时供水。
2.2 水源防护
16处自备井, 最深150 m, 最浅10 m, 均设有卫生防护设施, 取水口处建有泵房或高出地面密封加盖上锁, 除1 处水源离厕所20 m外, 其余水源离厕所、垃圾场等污染源距离均在50 m以上。
2.3 水质处理
37所学校水质经过完全处理12所, 占32.43%, 水源全部为市镇级自来水;未经过完全处理25所, 占67.57%, 其中仅进行消毒或季节性消毒处理2所, 占5.41%, 过滤处理1所, 占2.70%;未进行任何处理22所, 占59.46%。
2.4 水质质量
随机抽取各学校末梢水进行感官指标 (4项) 、理化指标 (12项) 、微生物指标 (4项) 检验, 各项指标全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7份, 合格率为72.97%。其中水源为市镇级自来水、村级自来水、自备井合格率分别为91.67%, 77.78%, 56.2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4.50, P>0.05) 。检测超标的指标依次为大肠菌群 (18.92%) 、硝酸盐氮 (13.51%) 、细菌总数 (5.41%) 、耗氧量 (2.70%) 和氯化物 (2.70%) 。对各学校饮用的6 种桶装水进行抽样检验, 合格率为100%。
3 讨论
从调查结果看, 本市农村学校饮水多为桶装水, 质量较好;生活用水以地下水为主, 全部采用集中式供给, 呈现为市镇级自来水、村级自来水、自备水源3种供水方式鼎立的格局, 水质总体合格率达72.97%, 质量好于四川[3]、甘肃[4]、浙江[5]、安徽[6]等地。影响水质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污染, 可能与部分学校认为校内供水为地下水源, 仅用于食堂和日常生活使用, 不直接供学生饮用, 没有配备水质消毒设施定期进行水质消毒有关。调查结果显示, 控制自备水水质的微生物污染是抓好农村学校饮水安全的关键, 这与唐振柱等[7]报道一致。
学校的饮食、饮水卫生状况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然而笔者认为, 与饮食卫生相比, 在饮水卫生管理上还存在力度不足, 重视不够, 投入不到位现象, 特别是在部分农村学校, 因基础薄弱, 至今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安全隐患。如本次调查使用自备水源的学校绝大多数没有水质消毒措施, 水质合格率较低;为师生提供桶装水的学校, 没有定期索取检验合格证, 部分学校选用的桶装水生产企业食品卫生量化级别较低等。提示有关部门应继续把农村学校的饮用水卫生列为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加以管理, 尤其是对没有配备消毒设施、使用自备水源的学校应加强管理, 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
由于良好卫生习惯没有完全形成, 现阶段学生特别是小学生饮生水现象仍经常发生。梁筱健等[8]调查显示, 目前只有51.3%学生能够做到不喝生水, 因此有关学校要尽快走出学校配有的饮水设施不直接供师生饮水, 源水质量好坏与师生健康关系不大的误区, 把学校用水与饮水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进行管理, 从水源的选择开始把好供水的每一道关口。本次调查中各种类型供水方式的水质质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可能与调查样本数较小有关。鉴于调查自备水源水质合格率相对较低, 建议使用自备水源的学校应抓住当前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有利时机, 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 对学校供水系统进行改建, 尽早将校园饮用水并入水质合格率较高的市镇供水管网, 以保证广大师生饮上安全卫生的水质。
参考文献
[1]曲欣, 杨冬梅, 杨纲, 等.北京市通州区中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11) :989-990.
[2]唐振柱, 钟格梅, 杨虹, 等.广西寄宿学校饮水卫生现状和水传肠道传染病调查.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7, 24 (1) :29-31.
[3]金立坚, 张成云, 康晓熙, 等.四川省农村学校饮水及卫生厕所现状调查分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6, 22 (5) :625-626.
[4]郭琴, 宋爱英.甘肃省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调查分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 19 (5) :1122-1123.
[5]和蓉, 张振荣, 应笑.浙江省学校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 (10) :956-957.
[6]王志强, 黄家林, 俞家玲.2005年安徽省农村学校水与环境卫生设施现状调查.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6, 12 (3) :150-151.
[7]唐振柱, 钟格梅, 刘展华, 等.广西农村学校自备供水卫生学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 (3) :341-342.
农村生活饮用水 篇6
关键词:农村生活饮用水,生活饮用水卫生,水质监测
1 引言
本文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水质标准, 对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随机选取8乡镇12个村农村生活用水进行水质检测, 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样品的来源
2010年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两地疾控中心随机选取8乡镇12个村对生活饮用水进行水质的调查与监测, 其中包括2010年前建成并使用的集中式供水、溪水以及开发山泉水, 共取得样本数为440个, 在检测时, 每处采集中式供水月初、月末各一份, 溪水以及山泉水上游及下游各一份, 并在丰水期及枯水期分别进行检测一次[1]。
2.2 检测的项目
检测的项目主要包括19项指标: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氨氮、氟化物、砷、硝酸盐、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2]。
2.3 检测的标准以及评价的方法
在水样的采集和检测时主要参考《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5750-2006) 》, 评价时主要参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 在检测过程中, 如果被检测项目中出现一项内容不符合标准的要求, 即将该样品判断为不合格[3]。
2.4 统计学方法
t检验方法。
3 检测的结果
3.1 监测的总体结果
2010年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疾控中心对饮用水共检测了440份样本, 其中合格71份, 合格率16.1%。其中集中式供水294份, 合格60份, 其合格率20.4%;溪水和山泉水146份, 合格11份, 合格率25.7%。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见表1。
3.2 各种饮用水的单项检测结果
3.2.1 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合格情况
本次检测共检测集中式供水水样294份, 其中月末水 (元月、二月、六月、七月) 和月初水 (元月、二月、六月、七月) 各为147份, 合格60份, 其合格率20.4%;在22个被检测的项目中合格率达到100%的为耗氧量及重金属镉、铬、汞等, 被检测的不合格的项目按照超标率从低到高依次是:总大肠菌数 (1.3%) <浑浊度 (1.9%) <菌落总数 (9.6%) <溶解性固体总量 (10.9%) 硝酸盐 (11.3%) <锰 (16.0%) <总硬度 (20.5%) <氯化物 (24.4%)
3.2.2 溪水和山泉水样本水质合格情况
本次共检测溪水和山泉水水质样本146份, 其中上游及下游各73份, 合格11份, 合格率为7.5%, 丰水期73份, 合格4份, 合格率5.5%, 枯水期73份, 合格8份, 合格率11%, 被检测的不合格的项目按照超标率从低到高依次是:硝酸盐 (11.3%) <浑浊度 (14.8%) <锰 (26.1%) <菌落总数 (30.9%) <硫酸盐 (37.3%) <铅 (37.6%) <溶解性固体总量 (42.2%) <氯化物 (53.6%) <总硬度 (53.9%) <总大肠菌数 (64.9%) 。见表2。
4 分析
从对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检测结果来看, 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合格率相对比较低, 特别是溪水和山泉水, 合格率只占7.5%,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农村两地居民环保意识比较低, 经常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倾倒入水体或者距离水体比较近的位置, 这样很容易造成水体污染, 从而引发水体的物理特性发生改变, 同时引发各种指标严重超标。另外由于工业环境污染以及自然状态下的污物也会进入水体, 这样也会给水体带来严重的污染, 从而引发水体质量的严重下降。 (2) 自打井水的合格率尽管明显高于溪水和山泉水, 但是其水质的整体状况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从单项指标上来看, 溪水和山泉水除了耗氧量、铅和铁, 其他的指标都比集中式供水的指标高, 这些差异存在着统计学上的意义。由于两地依然是原生态状态, 再加上地质结构等原因的影响, 饮用水的理化指标如氯化物指标、总硬度指标、锰指标、溶解性总固体超标率依然位于高位。 (3) 枯水期与丰水期比较, 水质的差别不太大[3]。
调查发现, 在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两地农村有较大部分的专职或兼职管理者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意识淡薄, 对生活饮水污染引发的疾病爆发与流行的危险程度缺乏足够的认识。自备水设备简陋, 制水过程简单, 供水方式大多是将井水直接抽到蓄水池后直接使用, 没有任何过滤设备的所占45.55%。大多数村镇未开展日常饮用水水质检测工作[4]。
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 当前, 改善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两地农村地区饮用水的水质问题任重而道远, 饮用水的水质安全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不但要从思想上加以重视, 而且还要从行动上进行配合。由于溪水和山泉水非常容易受到污染, 并且很难进行集中处理, 而集中式供水的水质明显比溪水和山泉水水质要好。因此, 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淘汰溪水作为饮用水的办法。 (2) 加大对山泉水的处理力度。 (3) 采取必要的方法和手段, 对集中式供水的水质进行净化, 避免将井水直接抽到蓄水池后直接使用, 加大对集中式供水的检测力度。 (4) 依靠政府以及社会力量, 采取各种办法筹措资金, 努力推进以深水井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集中式供水建设。 (5) 在进行以深水井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集中式供水建设过程中, 要努力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加强对工程建设以及水源周边污染源的管理, 大力加强生活饮用水的管网维护, 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净化消毒, 大力加强对水质的检测工作[5]。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改善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两地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的质量, 让两地广大农民群众都能喝上放心的生活饮用水, 确保广大农民朋友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徐慧华, 吴建华, 胡国泉, 等.卢湾区学校饮水器卫生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02, 23 (1) :45-46.
[2]赵传圣, 管延羡, 赵金顺.建立农村卫生多元化投入机制[J].卫生经济研究.1996, 13 (3) :66-68.
[3]杨志华, 刘世斌, 毕连滨.对解决农村卫生问题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1, 20 (5) :70-71.
[4]李仰斌.采取措施努力工作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J].中国水利, 2005, 56 (3) :44-45.
农村生活饮用水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滕州市农村地下水源分布情况, 将全市分为山地丘陵、平原、水质污染、城市近郊4个区域。按区域选取126个自然村, 对居民末梢水水样进行检测评价。
1.2 方法
设计制作农村生活饮用水基本情况调查表, 包含供水方式、供水人数、管理制度、卫生设施、水处理、水消毒情况、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等项内容。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5750-2006) 的要求对上述农村居民末梢水进行采样和检测, 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进行评价。检测项目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 H值、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氯化物、总硬度、硫酸盐、硝酸盐氮、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砷、铅、镉、铜、锌、锰、铁、铬 (六价) 以及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 共计22项。水质检测项目有1项指标不合格, 则该水样定为不合格。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供水方式:调查的126个自然村中, 55个为单村自建集中式供水, 67个为集中联片式供水, 4个为城市管网延伸供水;水源类型:126个自然村中, 4个为市政供水, 78个为深井 (井深>50米) , 44所为浅井 (井深<30米) 。
2.2 卫生管理和卫生设施
所调查的126个村居均有明确的饮用水卫生兼职管理人员, 其中84个村居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占66.67% (84/126) , 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证持有率为30.16% (38/126) , 供管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率为63.49% (80/126) 。118个村居供水设施齐全且正常运转, 占93.65% (118/126) , 有36.51% (46/126) 的村居能做到定期进行水处理、水消毒。42个村居能够按要求建立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占33.33% (42/126) 。
2.3 水质检测结果
2.3.1 水质检测合格率
126份水样的检测中, 总体合格率为70.63% (89/126) 。其中城市管网延伸供水水质合格率为100.00% (4/4) , 单村自建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为43.64% (24/55) , 集中联片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为91.04% (61/6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4.44, P<0.01) 。 (表1)
2.3.2 水质检测不合格项目
126份水样检测不合格项目的合格率为:硝酸盐94.44% (119/126) 、总硬度73.81% (93/126) 、溶解性总固体77.78% (98/126) 、细菌总数97.62% (123/126) 、总大肠菌群99.21% (125/126) 、硫酸盐99.21% (125/126) 、氟化物98.41% (124/126) ;单村自建集中供水的硝酸盐 (χ2=9.55, P<0.01) 、总硬度 (χ2=35.60, P<0.01) 、溶解性总固体 (χ2=30.58, P<0.01) 等项目的合格率低于集中联片式供水和城市管网延伸供水。除此之外的15项指标合格率为100.00%。 (表2)
3 讨论
3.1 问题
(1) 部分村居饮用水卫生安全意识不高, 管理制度不健全; (2) 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证持有率及供管水从业人员体检办证率低; (3) 除城市管网延伸供水外, 其他供水方式不同程度存在供水设施不全, 尤其是水处理、水消毒设施严重不足; (4) 只有少部分村居能够按要求建立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一旦出现水污染事件易造成较大社会影响, 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健康; (5) 从水质检测结果看, 单村自建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较低, 不合格指标以硝酸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超标为主, 这与单村自建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井较浅, 易受到人类活动 (人畜粪便、垃圾、污水、滥用化肥等) 影响有关。
3.2 采取的措施
近年来, 滕州市按照“统筹规划、城乡一体、集中供水”的原则, 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围绕“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 高标准编制了《滕州市城乡一体化饮水工程规划》。根据滕州地下水源和地理特点, 将全市分为山地丘陵、平原、水质污染、城市近郊四个区域。对山地丘陵区水源条件较差、村庄相距较远, 以单井、单村集中供水方式建设单项吃水工程, 以建高位水池为主;对平原区村庄相对集中, 水文地质条件较好, 以2~3眼机井并联, 多村集中联片供水为主, 个别偏远村庄以单村、单井供水为附;在水质污染区采用借地打井或打岩石深井, 取深层地下水多村联网;城市近郊区以城市自来水管网为基础, 发展城区管网延伸工程。通过采取上述有效措施, 滕州市规模化集中供水人口已达89万人, 供水质量大大改善, 农村供水总体合格率和检测项目单项合格率得到大幅提高。
3.3 建议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继续高度重视农村水资源的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 加强水资源保护, 加大农村水源和供水设施改造的资金投入, 特别要注重水质污染区和单村自建供水设施的改建, 完善农村集中供水的水处理和消毒等设施。相关部门要重视对农村供水管理人员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教育, 提高认识,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加强管理, 定期进行水处理、水消毒。要完善农村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定期开展农村饮用水卫生检测,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 保障广大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关键词: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状况
参考文献
[1]张渭桃, 方萍, 徐志林.开化县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0, 20 (1) :149-150.
[2]张荣, 李洪兴, 武先锋.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J].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9, 26 (1) :6-8.
农村生活饮用水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点选择
将全市9个乡镇 (办) 按人口数大小编号, 按东、西、南、北、中方位, 设定含各乡镇 (办) 在内的10个监测点。监测点水源水类型:泉水、浅井水、深井水、河水、库水。10个监测点及对应水样编号依次为1~10号。
1.2 调查内容
抽样乡镇的农村饮用水类型、供取水方式和介水传染病。
1.3 样品来源
样品由穆棱市卫生监督所有关医、技师采送。采样时间:2006年8月20~21日;2007年8月10~11日。样品在送达实验室后4d内检验完毕。
1.4 检验项目
水质检验项目为《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中的最基本指标:色度、浑浊度、pH值、总硬度、氯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氮、硫酸盐、耗氧量、铁、锰、砷、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等, 共14项指标。
1.5 检验方法与卫生评价标准
水样采集和检验, 执行GB57502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质检验结果以《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为标准, 进行卫生评价。
2 结果
2.1 供取水方式和介水传染病
两次调查未发现介水传染病。穆棱市农村饮用水类型主要有井水、自备自来水、河、库、泉水等。其中井水以浅井水为主, 绝大多数不带有取水设施;自备自来水通过自然压力差将水源水直接送入用户管网;河、库、泉水直接取用或通过水渠、输水管引到住户。供水方式以分散式供水为主。
2.2 水质检验结果及综合评价
两次监测结果显示, 未发现介水传染病;卫生细菌含量枯水期低于丰水期;2006年10个监测点饮用水, 达到1级水质的有1个、2级的有4个、3级的有2个、3个水样不合格;2007年10个监测点饮用水, 达到1级水质的有2个、2级的有5个、3级的有3个;水质2级的主要超标项目是总硬度和大肠菌群;水质3级的主要超标项目是菌落总数、氟化物和大肠菌群。见表1、表2。
3 讨论
3.1 卫生细菌
两次监测结果显示, 卫生细菌含量枯水期低于丰水期。这与气温高低和丰水期水质受到外环境污染有关。卫生细菌超标有发生介水传染病的危险, 要引起高度重视。每年6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本市的丰水期, 在此期间应加强饮用水净化消毒措施。可采用简便易行的方法, 即取水后经自然沉降再取上清液按规定的比例加漂白粉精片消毒。
3.2 氟化物
本市有1个高氟区, 此村地势高、水源枯竭, 虽然经多年寻点监测, 水氟含量仍在1.0~1.5mg/L。建议修建储水池储备降水或移民。
3.3 硝酸盐氮
两次监测结果比较, 2006年某村浅井水硝酸盐氮 (23.51mg/L) 超过标准限值20mg/L, 2007年该井水硝酸盐氮 (15.05mg/L) 达标。这可能与井底淤泥中有机物含量有关。因此, 在一次大的降雨之后, 村民应掏尽井底淤泥以净化水质。
3.4 总硬度
3.4.1 两次监测结果比较, 2006年两个监测点深井水总硬度处于2级水平, 2007复检深井水总硬度 (560.0mg/L) 降为3级水质范围。这与枯水期水中离子的浓缩有关。高硬度水除影响口味和初期饮用有轻度胃肠功能紊乱外, 其他无大妨碍[1], 可以不做处理。相反, 很多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 水硬度与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2], 经常饮用富含钙、镁的水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3]。
3.4.2 在各类饮用水中, 深井水、泉水总硬度均值362.1mg/L, 较浅井水、库、河水均值169.8mg/L高,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翔朴.卫生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38.
[2]秦钰慧.饮用水卫生与处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 2002:250.
农村生活饮用水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全国爱卫会和卫生部发布的《全国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要求, 在大石桥市城区外东、南、西、北方位选择9个乡镇, 每个镇根据地理分布、经济、人口、水源和供水类型以及周边环境选择1~2个村为国家饮水安全工程监测点共20个。其中山区丘陵6个监测点, 沿海平原14个监测点;每个点于2008年3月 (枯水期) 和9月 (丰水期) 各采集饮用的水源1份。
1.2 方法
依据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水样的采集、保存和运输, 实验室检验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1,2]。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项目为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度、浑浊度、pH、氯化物、硫酸盐、总硬度、耗氧量、铁和锰) , 毒理学指标 (砷、氟化物、硝酸盐氮) , 细菌学指标 (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检测结果按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标准进行评价和分析。
1.3 质量控制
实验室按每个项目5个标准点制作标准曲线, 相关系数r>0.999;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对氟化物、铁、锰3个指标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国家及辽宁省专家组巡回督导检查。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大石桥市位于渤海湾辽东半岛中部西侧, 2008年总人口719 384人, 其中农村155 503户, 491 871人。20个国家饮水安全工程监测点覆盖人口117 706人, 占农村人口总数的23.93%。本市农村共有集中式供水单位86个, 分布在东、西部地区, 均为深井, 供应300 220人饮用。所有供水单位为管口深井, 无沉淀、过滤、净化、消毒等水处理方式, 采用自然沉淀过滤的方法做水处理。东部山区均为分散式供水, 有1 027处水源, 均为浅水井;供应人口191 651人, 未做任何水处理, 占本市总人口数的26.64%。
2.2 监测点水质基本情况
20个监测点均为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 共检测枯、丰水期的水样40份。丘陵山区的6个监测点, 井深在80~120m, 使用20~30年, 覆盖人口30 557人, 占农村总人口数的6.21%;占监测点总人口数的25.96%。沿海平原地区的14个监测点, 井深500~1 000m, 均使用30年以上, 覆盖人口87 149人, 占农村总人口数的17.72%, 占监测点总人口数的74.04%。饮用符合国家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标准50 335人, 仅占农村总人口数的10.23%。饮用不符合国家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标准的人口67 371人, 占农村总人口13.70%。供水单位均采用直供式供水方式, 基础设备老化陈腐等现象普遍存在。
2.3 监测点水质监测结果
共监测水样40份, 细菌指标超过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国家标准5份, 铁超标16份, 锰超标2份, 总硬度2份, 氟化物4份。细菌总数检出范围为0~5 200cfu/ml, 最高值超标10.4倍;铁检出范围0.05~1.20mg/L, 最高值超标2.4倍;锰检出范围0.05~0.60mg/L, 最高值超标2.0倍;氟化物检出范围0.20~1.94mg/L, 最高值超标1.6倍;总硬度检出范围84~620mg/L, 最高值超标1.1倍。40份水样合计检测760项, 合格731项。各指标检测情况见表1。
细菌总数超标的5个监测点为沿海平原地区丰水期水样, 饮用人口18 782人 (枯水期的水样合格) 。细菌总数、铁、锰、总硬度均超标的1个监测点为沿海平原地区丰水期水样, 饮用人口2 271人, 并且枯水期水样中铁、锰、总硬度超标。丰水期和枯水期水样氟化物均超标的1个监测点在沿海平原地区, 饮用人口10 153人。
全市20个监测点饮用合格水74 820人, 占监测总人口的63.57%;饮用不合格水42 886人, 占监测总人口的36.43%。提示本市农村饮用不合格水的人口占全体农村总人口的1/3以上。
3 讨论
监测的水质指标按照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水源类型进行比较, 集中式供水丰水期、枯水期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及毒理学指标合格率比较高。一般化学指标中总硬度合格率低, 微生物指标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低, 总体水质评价丰水期与枯水期差别不大。2008年本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点水质安全情况是山区丘陵地区水质好于平原沿海地区。不合格水样的超标项目有细菌总数、氟化物、铁、锰、总硬度。细菌总数超标的原因是丰水期水源容易受到环境的污染, 未经消毒处理即饮用应定期定时消毒处理后供水。铁、锰、总硬度超标是管口井超期使用、设备老化、陈腐, 地下水受渤海湾海水侵染引起的水质变化;氟化物超标是当地地质水系含高氟化合物, 应另外开辟水源并使用新型供水设备。
本市农村饮水监测点的总体状况较好, 这与2006-2007年本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合格率 (96.9%) 情况基本一致, 说明监测点的水质反映了本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总体情况。今后要加强水源地管理, 特别是丰水期, 做好水质消毒工作, 要大力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 提倡和普及农村饮用自来水, 以切实保证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
【农村生活饮用水】推荐阅读:
农村生活现状07-26
农村生活垃圾08-26
农村生活污水09-1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10-05
农村人家的生活作文06-10
生活在农村老家散文07-01
农村生活垃圾的现状07-29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08-26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05-08
农村生活固体废弃物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