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刊阅览管理制度(精选8篇)
书刊阅览管理制度 篇1
庐镇乡综合文化站书刊阅览室管理制度
一、凡到书刊图书室借阅的人员,必须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登记后方可借阅。
二、借书时,不得乱抽乱推,打乱图书的存放顺序。
三、借书者,不得传阅和转借别人。
四、借阅图书要爱护,无损失,管理人员,要认真检查,如有损失照价赔偿。
五、管理人员要按时收回借出的图书,一般不得超过三周。
六、报刊、库本工具书及外文图书阅览室需凭图书证换取代书板入室,并将自带的书包等物品,放在存包柜内。阅览时每次只能取阅一种读物并将代书板放置在该刊物的位置上,阅览后,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七、报刊、工具书及重要书刊概不外借,室内资料如需复印,应经过管理人员允许,登记后方可带出本室。复印完毕,应立即还回。
八、爱护读物,发现污损、勾画、撕书等现象严格按图书馆有关规章制度处理。
九、保持阅览室内安静与清洁,禁止大声喧哗、吸烟、吃零食、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
十、管理人员要按时整理保管好图书,坚守职责。
十一、衣冠不整者,谢绝入内。庐镇乡综合文化站 庐镇乡综合文化站书刊阅览室管理制度
一、凡到书刊图书室借阅的人员,必须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登记后方可借阅。
二、借书时,不得乱抽乱推,打乱图书的存放顺序。
三、借书者,不得传阅和转借别人。
四、借阅图书要爱护,无损失,管理人员,要认真检查,如有损失照价赔偿。
书刊阅览管理制度 篇2
电子阅览室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为基础,集电子型文献(如磁盘、光盘、移动硬盘、网络信息等)检索、阅览、咨询、培训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的建立,为帮助我院医务人员对文献的阅览从印刷型向电子网络型的转变,提供了先进的设施和高质量的服务手段。我们要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的功能,电子读物以它质优量大、可用性强、检索点多、辅助功能多的特点,更便于图书馆开展多种服务,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使之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新的形势向我们提出新的挑战,也促使我们开始思考,如何使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更好地为读者所利用,从而获取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馆实现计算机管理,为光盘技术的应用,以及图书馆自动化信息资源网络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电子阅览室正常运行奠定了基础。
1 实现资源共享
电子阅览室的开办,弥补了我馆藏书空间紧张而造成的信息不足,实现了资源共享。它标志我院图书馆由自动化管理向数字化管理迈出了积极的一步。我院电子阅览室具有使用计算机管理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用数字化的信息提供阅览、咨询及网上服务;利用各种网络通信手段连接各种信息服务中心,包括地区、国家和国际上的信息数据库系统;使用新技术如光盘存储、多媒体技术等,组织较大型专业数据库检索系统,供读者检索。
1.1 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技术
我馆电子阅览室主要采用先进的多媒体电脑技术和视听设备,借助国际互联网和电子出版物,为读者提供大量的文献阅览和医学情报及信息检索服务。由于它具有信息容量大、检索速度快、咨询方式灵活、提供信息图、文、声、像并茂、寓教于乐等特点,可称为集学习、研究、科教、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阅览室。它的服务优势就在于提高读者的查准率,缩短读者查询的时间。
1.2 推动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
电子阅览室是数字图书馆的雏形。一方面,电子阅览室需要自己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另一方面,电子阅览室又是宣传和推广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的有力工具。电子阅览室提供读者浏览或检索馆藏数字化文献信息,另一方面,读者可以浏览网上资源。通过对已有馆藏文献信息的整合、加工,建立起具有我院实际特色和馆藏特色的数字资源。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与健康发展,必定大大丰富电子阅览室浏览和检索内容。电子阅览室将为推广文献信息数字化资源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2 网络维护
2.1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维护
电子阅览室主要由计算机设备、网络、操作系统等各种应用软、硬件构成,只有保养并维护好电子阅览室设施,才能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
2.1.1 硬件管理
主要是对计算机多媒体终端以及外部设备的管理。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发现问题及时修理、维护,使其运行在最佳状态。对用户要进行操作前培训制作用户检索操作指南手册,做到有问题及时解答,这样可有效地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尤其应该强调的是用户将磁盘、光盘、可移动磁盘等放入阅览室的计算机中使用,在使用之前先杀毒或系统自动运行查杀毒,也可以把系统盘屏蔽,专门提供可下载区。
2.1.2 软件管理
软件是电子阅览室的“灵魂”,当操作系统被损坏、硬盘中文件被删除、网络上发生瓶颈现象等软件故障时,将造成运行暂时中断。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威胁大体可分为三种:一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三是人为的恶意攻击。因此,必须一方面做好软件及数据的维护工作,保证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不被破坏;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要认真做好网络运行中的监控工作,尤其是病毒预防、检测及清除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读者的教育。
2.2 资料管理
电子阅览室内收藏的资料是各种电子读物,主要是各类光盘及可移动盘。对光盘、可移动盘的管理应有一定的制度。诸如:收到光盘后应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向读者提供光盘中的最新内容;光盘仅限在电子阅览室内使用,不允许外借。资料的下载可通过多种方式,如:发邮件、QQ、E话通等;也可用移动盘拷贝或打印。
2.3 读者管理
读者管理制度主要是用来规范读者行为的。电子阅览室里存放的都是计算机和各种辅助设备,因而对读者的要求不仅有一般的行为规范,如遵守阅览室的管理规章制度等,还应有使用设备的规范,如不能擅自启动设备,不得随意更改计算机系统设置,有问题应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未经允许不能使用自带光盘等要求。
2.4 收费管理
目前,各单位电子阅览室一般都实行收费。各单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我院电子阅览室安装了美萍网管大师管理系统,工作站安装了安全卫士软件。该系统是利用门禁模块自动计费,用户通过输入会员帐号和密码,或者是由管理员开通后,系统对其进行身份验证、余额验证,确认用户具有上机资格后,屏幕上将会出现用户的各种信息,包括余额、可上机时间等。这样既可以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又方便了读者。
3 网络安全管理
3.1 影响因素
电子阅览室是一个集电子文献、印刷型文献的检索与浏览、复制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阅览室,既有其功能的优势,又有其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影响电子阅览室的安全管理主要有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指灰尘、磁场、电压、静电、高温、潮湿等,这些因素轻者使计算机系统发生错误、丢失信息,重者损坏设备,使计算机无法工作。人为因素主要有读者或工作人员的错误操作、病毒、黑客的侵入等各种方式:一种是主动攻击,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被动攻击,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息。因此,我们必须在计算机中安装防火墙。加强机房管理人员的病毒防范意识,认识到保证计算机正常安全运行的重要性。为了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重要数据应及时备份。还要加强网络的病毒检测,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和及时更新杀毒软件。防止黑客侵入。黑客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表现在非法访问、冒充合法用户、破坏数据的完整、干扰系统正常运行、利用网络传播病毒等方面。阻止黑客的侵入应作到:(1)应用防火墙技术,它是一个用以阻止网络中的黑客访问某个网络的屏障,加强网络访问控制,做好用户上网访问的身份认证工作,对非法入侵者予以隔离,可阻挡绝大部分黑客非法进入网络。(2)实施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的隔离、内部网络之间的隔离。
3.2 采取硬件控制法
为了避免由于错误操作而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我们采用了硬盘保护的方法。我院电子阅览室安装了“还原金灵”软件,不管读者做了怎样危险的操作,当计算机重新启动后,还原金灵软件会自动恢复你的原始数据。当你要修改系统设置或添加新的软件时,只需在完成修改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在还原软件中进行设置,保存数据即可。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管理方面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摘要:本文根据我院图书馆建立电子阅览室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经验,从运用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网络维护、网络安全管理三个方面阐述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与维护。
关键词:电子阅览室,网络安全,网络管理
参考文献
[1]孟春玲,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阅览室[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2(4):378-379.
[2]石菊君.电子阅览室安全管理中读者因素的防范与控制[J].图书馆论坛,2001(2):48-49.
[3]郭正杰,等.医院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的程序设计与应用[J].医疗设备信息,2005(12):46.
中学图书阅览室的管理 篇3
一.阅览室的硬件管理
阅览室的硬件、布置应以人性化为原则。阅览室的功能就是陈列和展示文献,为读者阅读、利用文献提供场所。阅览室的布置要适应人的阅读,布局应合理,使人在阅读期间能感到方便、舒适。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阅览室的硬件选择和环境布置关系到文献的利用效率、关系到读者的满意度、体现为读者服务工作的水平。
1.阅览室环境布置主要应依据人体工程科学原理
台凳桌椅高矮适中,座椅、书桌材质要坚固耐用,书架设计适中,要考虑层板的承重,防止形变。温湿度尽量接近人体适宜的标准。照明要采取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既符合照度要求又节约能源,还可利用有变化的灯光布局产生美的效果。总之阅览室的布局应以人性化为指导原则,以社会发展为准绳,尽量向读者提供舒适度不低于其他公共设施的阅读环境,而不能仅仅从容纳下多少藏书、保证多少个阅览座位出发来安排工作。
2.字画名言疏密得当,植物点缀环境宜人
适宜的盆景、字画摆设可以影响人,改变人。图书馆应为读者提供一个光线充足、色彩柔和、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布局合理、安静、干净而又赏心悦目的阅读环境。一个“书香”气息十足的校园环境会让人产生阅读的冲动,从而投入到阅读的行动。在适当的地方摆放盆景,字画,显出环境的生机盎然,为读者营造一种赏心悦目、舒适怡人的阅读环境,给读者以良好的感官刺激,使读者心情舒畅、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从而提高读者学习效率。我们阅览室在墙上挂有名人名言,通过名人的激励作用促使师生自觉的读书,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读书的渴求。由于环境适宜,我校学生阅读兴趣浓厚,每天光临图书馆的学生达300人次。
3.阅览室要有可让学生存放物品的存储柜
学生进入阅览室一般都有物品带在身上。如把他们集中放在某一处,容易造成学生物品丢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阅览室应有分格的存储柜。这样能避免师生物品丢失,这也是人性化管理的体现。
二.期刊的软件管理
1.广泛征求意见,有效增添优质期刊
由于期刊具有内容广泛,知识新颖、传递信息快的特点,成为馆藏中不可取代的一部分。图书馆必须重视期刊的订购工作。每年的期刊选购我们都根据学校的性质、任务以及各学科的需要选购期刊。每年10月份我们就根据邮局目录积极与各教研组长、各科任老师取得联系,倾听读者心声、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要求教师推荐一些优秀的期刊,以便在来年的期刊征订工作中能切实、有效地及时增添优质期刊,丰富馆藏,满足师生的需求。对于期刊的订阅应考虑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切记庞杂、不系统、无特色,在教师阅读的刊物上要体现一个“广”字,选定学生阅读刊物要体现一个“新”字。
2.期刊按《中图法期刊分类表》排架
为了合理布局,排检科学,利用方便,每架都有鲜明的标识,便于师生的查找。应将同类期刊集中排架,便于师生读者对相关主题的期刊进行浏览。对于内容没有变化而刊名变更的期刊,不需要变更排架位置,应将新老期刊排在一起,便于师生读者查找使用。期刊的科学排架还便于管理人员对重点学科、热门杂志的重点管理。
3.期刊的阅览服务工作
它是图书馆期刊文献传递服务中最为方便的一种服务。由于期刊参考和利用的实效性强,到阅览室阅读手续简便,我校阅览室实行的是全开架阅览。只需凭个人证件(学生证或借书卡)就可以入室阅览。读者阅览可直接到书架上自行取阅所需期刊文献。由于方便、快捷,大多数师生读者都乐意到阅览室阅览,我校阅览室的阅览率2011至2013年都保持持续上升,2011年阅览人数22428人次,2012年阅览人数25830人次,2013年上半年阅览人数13000人次,阅读覆盖率达70%以上。
4.开展期刊外借服务
我校的期刊外借服务对象以教师为主,兼部分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外借手续尽量简化,做到简便易行,及时归还。一次短期外借资料不宜太多。如学生课题需要,如撰写小论文、研究性学习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也允许外借,但要求第二天需归还。由于外借方式灵活,我校阅览室有效的配合了学校各课题组的研究,取得显著效果。近年来课题组多次荣获省级、州级优秀课题表彰。
5.过刊的有效管理
期刊作为文献种类的一种,他时效性强,信息量大。覆盖面广。通常我们把最新一期的期刊称作“新刊”。把当年的期刊按顺序排在架面上。将近3年的过刊装订成册后放在相应的后排柜子里。方便师生读者查找,迅速、快捷。时效超过3年的放在专门的过刊室,供师生读者随时查阅。
三.强化管理人员的素质
1.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
作为服务性质的图书馆,我们的管理人员应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善于克制,善于随时调整自己情绪。善于用热情亲切的眼神来增加亲和力,善于从读者的言行举止中捕捉读者的需求,主动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情感。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身心舒畅,激发前进的动力。
2.阅览室管理人员要学习新课程理论,了解每门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了解每门学科的教学内容
经常要与科任老师,尤其是备课组长、教研组长保持定期的密切联系。一方面把学校所定的期刊推荐给科任老师,听取各科任老师对各科教育教学类期刊、科普类、综合类期刊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要把平时在学生阅读中发现的情况及时反馈给科任老师,建议各科任教师根据各科各个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有的放矢的选择阅读期刊。
3.要更新观念,加强业务学习
在现代信息化的环境下,期刊工作应侧重于向读者提供期刊文献信息,帮助读者选择、查找期刊文献信息。因此,阅览室管理人员应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阅览室管理人员应加强继续教育与培训,全面更新知识和技能,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适应工作专业化的需要。
阅读是学习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我们阅览室工作人员要顺应时代特点,满足新的教育要求,具有主动性、开放性、课程性,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让图书馆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为师生乐意光临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黄晓鹂。我国期刊管理工作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倪延年。图书馆期刊管理学。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3.罗坚。精心选择,用心引导。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7.8)
4.王晓辉。改革图书馆过刊管理,提高期刊利用率,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11.12)
书刊阅览管理制度 篇4
《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列四章,二十八条(含附则),特为提高书刊印刷产品质量,明确产品质量责任,加强对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往市场,维护读者利益,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制定。该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书刊印制、出版、发行单位,必须按照该办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新闻出版署1992年11月20日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书刊印刷产品质量,明确产品质量责任,加强对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往市场,维护读者利益,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书刊印制、出版、发行单位,必须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
第三条 书刊印刷产品质量是指书刊产品满足有关质量法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和要求的特征和特征总和。书刊印刷产品质量按产品设计、原辅材料、加工工艺、产品外观、牢固程度等进行评价。
书刊印刷产品质量责任,是指书刊印刷产品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要求或不符合有关质量法规、合同所标明的质量指标,应承担的经济的、法律的责任。
第四条 书刊印制、出版、发行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下列规定:
(1)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半成品不得投入生产;
(2)不合格的书刊印刷产品不得出厂和销售;
(3)不得印制、销售反动、淫秽及其他属于政府明令禁止的印刷品,不得印制、销售非法出版物。
第五条 书刊印制、出版、发行单位要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认真贯彻《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积极制订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用于内部控制的质量标准,并严格按质量标准生产,按质量标准检验。
第六条 各级新闻出版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书刊产品质量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要指导、协调好书刊印制、出版、发行单位的质量工作,监督各单位坚持“质量第一、读者至上”的方针,保证产品质量并承担质量责任;要制订奖优政策,积极宣传、表彰质量管理好的企业和优质产品,及时公布经检测的书刊质量信息;对造成产品质量事故者,进行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第二章 质量管理与责任
第七条 加强全过程质量管理,从原稿整理、装帧设计,材料供应,印前处理,印刷,印后加工,检验,储运,销售到售后服务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有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实行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和质量否决权。
第八条 书稿、校样和产品的质量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质量法规和质量标准,委印和承印双方应以合同的形式签订。委印和承印双方对书稿和校样要有质量交接手续,对付印、付型(版)的清样要有委印单位负责人签字,承印单位不准对书稿和付印样擅自改动。
第九条 承印单位必须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要求,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和监督考核制度,建立能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质量体系,特别要加强对关键工序和质量不稳定的工序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各项质量标准和质量文件。
第十条 承印单位要加强成品、半成品质量检验工作,建立自检、互检和专职人员检验相结合的检验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检验机构,配备能坚持原则、办事公正、具有一定印制工艺和技术水平的质量检验人员,严把质量关,对重大质量事故,必须及时通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谩骂、殴打、实施报复、打击坚持原则的质量检验人员的行为,也应通报,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一条 承印单位要加强管理基础、技术基础工作和现场管理工作,建立起良好的生产环境和文明的生产秩序,尽快使生产现场达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物流有序、信息准确的基本要求,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
第十二条 承印单位要主动听取委印单位、书店和读者对产品质量的意见,主动接受有关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的抽查检测,及时处理质量问题,不断改进质量工作。
第十三条 发行、委印单位应对承印单位送交的书刊进行质量验收检验,不许接收、发行不合格产品,发现有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书刊,有权退回印制单位;反之,发行、出版单位应承担责任。
第十四条 承储、承运部门在书刊产品入库储存或出库时,应严格执行交接验收制度,明确质量责任。对包装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应予拒收。确属储存、运输、装卸原因造成产品破损,储运部门应承担责任,赔偿经济损失。
第十五条 产品出厂后,对出现的产品质量故障,分清责任,实行“三包”(包退、包换、包赔),并做到迅速及时,取得用户和读者的谅解。其中,属于书刊内容、设计、编校等质量问题由出版单位负责,属于印制质量问题由印制单位负责,属于发行过程的损坏由发行单位负责。第三章 质量监督与检测
第十六条 建立健全各级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形成网络。尚未建立省(自治区、直辖市)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的,要尽快建立并开展工作。新闻出版署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要统一协调、统一质量标准、互有分工、互相配合,共同承担对全国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测等工作。
第十七条 新闻出版署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业务上同时接受国家技术监督部门的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1)承担书刊印刷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测及产品质量的等级鉴别,受理有关质量纠纷的调解和仲裁检测;
(2)指导和协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并与地方质量监督检测站共同协作,密切配合,以加强对印刷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测工作;
(3)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推广统一的检测方法,协助做好检测仪器的检验、校正等工作;
(4)承担印刷纸张、油墨、版材等原材料的质量分析、检测工作。协助相关行业制订标准;
(5)承担有关印刷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协助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宣传、贯彻印刷标准和有关法规;
(6)组织宣传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经验,为印刷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及工艺水平,做好指导、咨询和服务工作;
(7)开展提高印刷产品质量的工艺分析和研究工作,逐步将目测等检验方法转为用仪器检测和目测结合评价印刷品。
第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业务上接受新闻出版署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指导,并接受当地技术监督部门的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1)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的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和对有争议的产品质量纠纷进行调解和仲裁检测;
(2)组织力量对产品的生产、储运和销售等环节进行日常监督抽查,并定期公布抽查结果;
(3)承担新产品检测和产品例行试验委托任务;
(4)为制订、修订产品质量标准提供咨询;
(5)使用必备的仪器测量书刊印刷品质量,逐步实现数据化、规范化,并据此指导企业的生产,实现产品质量的科学管理;
(6)培训有关人员;
第十九条 凡经新闻出版署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抽检成品合格率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企业主管部门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采取严格的整改和处罚措施,具体有以下办法:
(1)对抽检成品合格率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应进行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要发“黄牌”警告,有关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或企业主管部门)应按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程度,实施边生产边整改、限产整改或停产整改等方式,限期完成整改任务。
(2)企业整改后,应进行突击性复查,复查成品合格率仍达不到规定标准者,要吊销书报刊印刷许可证。
(3)对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对不具备书刊印制条件,基础管理差,不能保证书刊产品印制质量的企业,要吊销书刊印制许可证。
(5)对假冒、伪造出版社、印刷厂的书刊印刷产品,按非法出版印刷活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予以查处。
第二十条 新闻出版署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对书刊印刷厂、书店等单位进行质量抽检时,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予以支持,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质量抽检。
第二十一条 新闻出版署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是有权威的检测机构,在执行质量监督检测时要坚持公正性、科学性和“质量第一”的原则,若其工作人员和检测人员滥用职权、循私舞弊、伪造检测结果的,或玩忽职守、延误检测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优质书刊产品分为部级优质产品(以下简称部优产品)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优质产品(以下简称省优产品)。
第二十三条 省优产品的产生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书刊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进行检测,提供检测数据,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组织专家进行认定。
第二十四条 部优产品从省优产品中产生。需要作部优产品认定的省优产品,须先送新闻出版署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检测(部队系统送至全军印协上报军队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提供检测数据,再由新闻出版署组织专家进行认定。
第二十五条 国家级企业和国家级定点企业每年应有一种以上部优产品,省级定点企业每年应有一种以上省优产品。对未完成优质品指标的,要限期整改,连续两年未完成优质品指标的,由新闻出版署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取消相应的定点资格。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新闻出版署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各地新闻出版局可根据本办法规定,结合本地情况,制订工作细则。
阅览室管理制度 篇5
为加强阅览室管理工作,方便广大干部职工借阅书刊,发挥阅览室的最大效用,特制定阅览室管理制度:
一、本阅览室的书刊只限于本站职工,一般不得外借。
二、图书管理员及时做好书刊的登记、分类、存放、整理。
三、根据相关业务科室的工作需要及时添置书刊。
四、严格执行图书借阅制度,未经借阅登记,不准擅自将书刊带离阅览室。
五、对于珍贵文献、资料要妥善保存,未经领导同意不得外借。
六、保持阅览室良好清洁卫生,督促阅览者保持室内安静。
七、不得在阅览室内吃东西、随地吐痰、丢弃杂物。
八、不准在书刊上乱涂乱画,损坏书刊的,照价赔偿。
九、书刊借阅归还时,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阅览室管理制度 篇6
1、讲究卫生,不得在室内吸烟、吃东西、随地吐痰及丢杂物。
2、爱护书刊,不准在书刊上乱涂乱画,损坏书刊的.,照价赔偿。
3、书刊看完后,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4、保持室内安静,不准喧哗。
5、听从管理人员安排,若违反纪律的,管理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其逐出室外。
6、不准私自拿书刊离开阅览室,否则按偷窃论处。
7、如有班级上阅览课需先预约后由教务室统一安排时间。
8、阅览室开放时间:
教师上午7:30--11:30,下午2:30--4:40;
略论档案开放阅览的定向分级管理 篇7
关键词:定向分级管理,档案,开放阅览
图书档案一体化是档案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参照图书管理的方法进行档案的开放阅览也是档案业务部门热衷的利用方法。所谓“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管理方法之间的相互借鉴是工具本身在管理科学中带有普遍性所决定的。但是, 不可忽视的是, 虽然档案参照图书进行阅览在某些档案部门开展二十多年了, 但是一直没有形成一个范本进行推广, 很显然对档案阅览有深层次的保密安全顾虑是主要的障碍, 但是另外一方面, 档案阅览方法和途径缺乏系统性的总结也是重要的原因。根据1990年迄今二十多年来取得成功的档案阅览实例以及借鉴香港、澳门等地的档案阅览工作方法, 本文认为, 档案开放阅览, 尤其是自助式阅览, 适用于“定向分级管理”的阅览。在档案开放阅览中, 要进行分类分级进行管理, 对特定的对象群体进行资格审查后再进行定向的开放。
一、内涵:什么是定向分级管理
定向分级管理是一种阅读的控制方法, 即指定特定的阅读对象对之实行不同内容的管理。其起点是将利用者划分为不同目的的群体, 并对之实施不同性质的管理。定向分级管理将利用者区分出不同的层次, 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 从而使不同的利用者都得到需要的档案信息。定向分级管理是档案开放的重要步骤, 其特点是较为复杂, 但是风险较小, 适用于中国特殊的档案开发利用国情。档案的定向分级管理有以下的几个内容:1.定向。确定不同的人群, 比如区分出校外和校内人员, 学生和教师, 该卷档案移交人和档案内容无关的人, 需规避者和非规避者等。主要指的是对潜在的利用者进行区分, 从而划定不同的群体。2.分级。确定不同性质的档案, 比如永久和长期, 保密和可公开, 解密和非解密, 可向社会公开的和只向特殊人群公开的等。主要是对利用者要查阅的对象进行区分, 从而划定不同的公开对象。3.管理。根据不同的档案和不同的利用者进行管理, 简单地说对待不同的人群开放不同的档案。事实上, 档案馆的日常借阅已经内在地包含了定向分级管理的逻辑, 但是这种管理是依赖人, 由档案管理员起到档案的传递、监督、引导、检索、协助作用, 人和人互动的因素在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由人对档案进行分级管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重复性。尽管档案员在对档案管理时能够遵守档案法律法规, 但是档案自身在归档时具有一定的“鉴定黑洞”:大部分档案, 无论是归档者还是档案管理员, 都无法意识到该档案究竟是否具有敏感性。正是档案信息公开后的效果和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才导致档案部门对档案公开持保守态度以免“鉴定黑洞”发生。但是对于开放阅览, 定向分级管理的价值显得尤其重要, 这是避免“鉴定黑洞”后果的最有效途径。
二、内容:定向分级管理和档案自助阅览的方法讨论
档案自助阅览借鉴图书开放阅览的模式, 但是显然要经过一定的步骤, 这个步骤刚好和档案归档的过程是相反的, 但是立卷人和立档单位的参与都是必要的。
第一, 对档案本身进行鉴定分类。根据《保密法》和《档案管理办法》进行明确分类, 领导负责, 对于一些较为普通的、具有宣传和信息公开作用的文件采取查阅中心的办法, 实现信息公开和档案的充分利用。“档案工作提升服务功能和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便是开展现行文件阅览工作, 确保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功能的发挥”[1]24。当然, 对于处于保密期的文件应当进行妥善保管。这个工作实际上对所有的临时性鉴定进行了统筹管理, 将鉴定工作量减少了。
第二, 保管区域分类。不仅对档案本身进行鉴定, 其管理业要进行区域划分。图书馆一般可以划分为流通部、阅览部、样本保存部和古籍保管部, 同样, 档案可以根据鉴定后的情况划分为相似的区域。在不同的区域内, 不同的利用者享受不同的利用政策。
第三, 对利用者进行鉴定分类。事实上, 档案法律法规已经提供了对利用者分类的依据, 比如捐赠档案者利用其所捐赠的档案免费等。高校档案部门对利用者还区分出校内校外、学生和教师, 立卷部门和非立卷部门, 上级和平级等, 对于不同的利用者身份档案馆往往会采取不同的利用策略。阅览室管理的特点是需要采取一个相对一致的标准来划分利用者, 而复杂的分类标准往往很难进行阅览管理。随着科技的发展, 通过系统识别来辨认不同种类身份成为可能。比如高校可以把师生的身份识别文件扫描成数据库, 在利用者进入档案阅览室内后对利用者的有效身份文件进行扫描, 以确认其权限, 然后根据权限对利用者开放某些区域。安徽省来安县供电局从1989年1月20日起, 每星期六下午将所管的部分科技档案、文书档案及本局编印的电力表、机构沿革、大事记等实行开架阅览, 阅览对象是“本局各股、所长以上干部, 具初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2]46。
第四, 对利用方式进行分类。由于档案馆利用方式的差异, 实际上可以分为对档案阅读、抄录、拍照、复印、拷贝、借出等利用的方法, 这些方法归结起来可以分为自由利用或完全利用、控制利用两类。在自由利用的区域内, 读者可以采取阅读、抄录、拍照、复印、拷贝、借出等各种方法, 利用者在保证档案的完整无损的义务下享受尽可能的权利。而在控制利用区域内, 对于已经接近文物的珍贵档案、还处于保密期的档案都需要对以上利用区域进行有效的监控。档案向社会开放后, 在审查开放档案范围时, 我们遇到这样一个情况, 即在同一案卷中, 既有应该开放的档案, 又有必须控制使用的档案。这种应开放档案和不应开放档案的交叉问题, 直接关系到开放利用和保密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山东省济南市档案局研制了“开放档案阅览夹”[4]35, 较好地解决了开放与控制交叉的问题, 避免了重新拆卷、装订的麻烦, 较好地保护了档案。
通过档案、存放区域、利用者、方式等进行分类, 实际上将档案馆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这些区域实际上实现了不同的自助阅览功能。在高校档案部门, 由于七成以上都是校内利用者, 实际上采用合作管理的方法。比如在档案馆开辟与归档单位共管的保存区域, 实行合作管理, 档案馆负责编制统一的目录和档案规范指导, 而归档部门则自助管理档案, 并对档案进行补充、完善和归档, 对档案的利用也实行归档部门为主的策略, 对于需要开放利用的档案进行数字化, 归口档案馆管理。合作模式的途径有利于开辟档案阅览的新形式, 有助于发挥归档单位的主动性。
三、价值:定向分级管理克服档案自助阅览的“鉴定黑洞”
按照一般的说法, 档案馆可以参照图书馆开架阅览的模式, 向公众提供开放利用服务, 重视查阅、阅览服务。但是目前我国多数的档案查阅, 要手续齐全, 在档案馆的严格控制下查阅有限范围内的指定资料, 各方面的权限都受到严格的限制。香港地区对已经解禁的档案利用服务就相对自由开放。《政府资料档案 (取阅) 则例》规定, 多数政府档案封存30年后即可开放, 公众可以在历史档案馆的阅览室查阅档案。他们只需填写有效期为一年的阅览证和填写一份简单的申请表, 然后提供档案参考编号, 即可查阅, 也可复印。从历史的趋势上看, 随着社会民主程度的深化, 遵循档案法律法规对公众免费查阅、浏览是档案信息的发展趋势。
1.定向分级管理可以实现自助阅览的档案鉴定前端介入。档案能够实现自助阅览, 首先档案馆要做好鉴定工作, 这实际上是强化了鉴定工作的价值。我们知道, 档案馆在归档入库时, 对档案进行了初步的鉴定, 但是一旦归库保管, 就有一种万事大吉的感受。利用者在查阅档案时, 档案管理员实际上要对档案进行二次现场鉴定, 确定该卷档案的内容是否与利用者所需要的信息发生矛盾, 该卷档案材料需要对利用者本人“回避”。但是档案管理员对利用者和档案背景知识的了解, 往往和立卷人、档案管理者个人有一定的联系。当立卷人不在场、作为档案接收人的管理员同时不在借阅现场的时候, 其他的档案管理者并不了解利用者的背景、真实目的, 反而很难把握档案的回避问题。定向分级管理可以帮助档案馆实现自助阅览的档案鉴定前端介入, 在开放档案时由了解档案背景的立卷人和管理者明确该档案的使用规范, 明确该卷档案需要回避的问题, 这种提前介入的鉴定可以避免档案管理员反复现场鉴定的重复劳动。
2.定向分级管理可以提前制定开放守则, 实现自助阅览中反复人工鉴定的问题。“利用者不能直接面对档案;通过检索工具只能检索出档案的名称, 不能确知档案的内容;借阅的手续相对繁琐”。实际上, 档案管理的模式是个性化的管理, 即按照人的身份、角色提供不同的档案。和制度化的身份认定不同, 这种管理模式不断重复鉴定, 使档案管理员的劳动停留在重复、冗余的水准上。通过档案的开放阅览鉴定, 提前给档案开放制定规范和守则, 使利用者在符合身份的状态下可以避免对某一份档案的反复鉴定工作, 节约管理员和利用者的时间成本。
总之, 定向分级管理目前在档案开放阅览工作中已经证明是较为有效的办法。定向分级管理不仅能够向需要者提供必要的信息, 还能够有效地避免避免“鉴定黑洞”, 值得向档案部门推广传播。
参考文献
[1]李伟.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 增强档案工作服务功能[J].四川档案, 2004 (1) .
[2]档案开架阅览初见成效[J].北京档案, 1990 (3) .
[3]冯连凤.内部开架阅览是开发信息的好形式[J].中国档案, 1985 (7) .
书刊阅览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电子阅览室;大学生; 管理; 建设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为读者(师生)进行各种电子文献的检索与阅读,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基地,也是广大读者(师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场所,在高校教学与科研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目前图书价格持续上涨,而且在相同信息量的条件下,电子文献具有比印刷文献价格低,体积小,查询速度快的特点。试图通过在短时间内大量补充图书来满足读者(师生)信息需求的途径是显然不行的,加快电子阅览室建设充分发挥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优势,是做好新时期高校文献资源保障工作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以下见见,与同道商榷。
一、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特点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设备为读者提供利用各种电子文献的场所。电子阅览室应当实现如下功能,电子文献在线阅读,馆内信息查询,提供电子图书,网络资源链接,网上交流,娱乐教育。电子阅览室与传统阅览室相比,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改变了过去那种独立的藏书机构和单一的印刷型藏书模式,利用计算机及网络为读者(师生)提供快速、准确、大范围的服务。主要体现在:馆藏资源丰富了,它使图书馆提供给读者(师生)的资源范围从传统的书、报、刊扩展到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 使馆藏内容由单元向多元转变,馆藏范围也从现实馆藏扩充到虚拟馆藏;检索效率提高了, 计算机检索具有传统手工操作所无以比拟的优越性,使检索更快、准、新、全;读者(师生)服务的范围扩大了,服务对象由来馆的现实读者(师生)扩充到包括所有询访图书馆网站的网上读者(师生)。
二、 电子阅览室的信息资源服务功能
电子阅览室是为读者(师生)服务的场所,而读者(师生)服务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忻州市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市商业学校、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学校、市卫生学校、市艺术学校组建而成,学生有大专、中专之分,年龄有青年少儿之别,由于层次有别,所以对电子信息的需求程度也有异,这就要求图书馆员针对不同的读者(师生)采用不同的服务措施,尊重信息知识产权,注重培养读者(师生)信息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对不同的读者(师生)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
1、信息资源的阅览和检索
通过网上检索相关信息,网络信息量大、涵盖面广、检索途径多、检索速度快、检索命中率高的特点,在教师教学与科研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读者(师生)利用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终端技术,通过快捷的检索途径,键入相应的检索词,只需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检索到所需资料,因此, 深受读者欢迎。
2、开展多媒体的娱乐服务
电子阅览室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的产物,是为了满足读者(师生)检索网络信息,教学科研服务的场所,与社会上的网吧不同。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读物、CD、DVD影视名片等多媒体资料,以供读者闲时娱乐,师生在专业学习科研理论阅读文献之余,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多媒体资料进行休闲娱乐,来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
3、辅助教学与继续教育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部分道德素质较差的师生,增设情报信息检索与利用课。在网络环境下,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借鉴网络的先进知识,来指导读者(师生)学习科研和实习。
4、对馆员和读者(师生)进行培训
利用资源对馆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为读者(师生)服务。利用网络知识对读者(师生)进行文献检索的知识技巧培训,来增加专业知识,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三、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目前的现状与问题
1、电子阅览室网吧化
网络游戏容易让人上瘾,游戏本身的吸引力占一定的因素。但关键还在于它激发了玩游戏者的好胜心。好胜的欲望很容易被激发起来,为胜利无休止打下去,不分昼夜上网,而且愈陷愈深。在聊天室中,隐去真实身份,可以随心所欲的聊 ,把自己内心的各种情绪自由地抒发出来;同时还能够得到其他网民的回应。由于年龄特征决定了其对特定信息的敏感性,其中黄色信息对其影响可说最大。这些不良信息形式新颖、内容刺激,对于喜欢并追求感官刺激的年轻人来说有着神奇的魔力。他们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心理,刻意去寻找这些信息,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身心健康。。部分学生将大量时间用在看网络电影上,不少学生对网络电影情有独钟,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网络电影上 ,以致影响了学业。
2、读者(师生)信息知识淡薄
至于学生上网干什么或如何查询网上信息,图书馆管理人员却很少管或管不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有的电子阅览室未能正确地处理好教学、科研服务与创收的关系,过分强调经营,而忽视了必要的管理。由于电子阅览室建立的时间不长,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管理经验不足。面对存在的种种问题,有的工作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错误地认为,反正学生花的是自己的钱,随他去,放任自流。管理人员对网络知识不够了解,无法指导学生上网,只好听之任之。
3、 网络知识及信息素质教育相对薄弱和滞后
在高校网络化的进程当中,各校往往比较重视硬件设施的配置.关注机器运行的速度,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使得软件建设落后于硬件建设。如电子文献 使用讲座没有开展或开展得不够,学校缺乏常规的文检课.特别是计算机检索的教学等。在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下,面对网上五花八门的信息和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即使是图书馆或信息情报专业人员.如果不更新知识或进行再教育,也会感到十分茫然,更不要说一般的学生如何在网上准确地查找所需的有用信息了。网络知识教育的缺乏,造成了不少学生错误的认识,根本没有将网络真正应用到学习、科研以及提高自身网络综合素质这个层面上来。
四、强化高校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与建设
1、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itenrnet网上信息的极为丰富,加上大量光盘,多媒体出版物的发行,使得人们在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及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的图书馆不仅要拥有丰富实体和虚拟馆藏,更要能让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电子阅览室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出现的,它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书”的形态,也改变了读的形式。
2、 建立高质量的图书馆主页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主页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高质量的主页既反映了图书馆本身的现代化水平,也能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务。 建立主页内容要反映出图书馆的概况、馆藏、性质、特点及风格,设计出自身个性,重点突出本馆的特色服务项目。主页设计内容要完整充实、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内容简练。主页内容及时更新,以保持主页活力和生命力。
3、完善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功能,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服务队伍
电子阅览室的主要功能在于解决电子类出版物的数据信息共享和综合管理查询技术问题 ,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多媒体电子书刊、信息能够实现网上分类 查询并提供检索服务,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引导学生拒黄反黄、健康上网的任务。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做法;配备先进的网络系统,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读者(师生)使用电子阅览室的宣传与指导,深入细致具体地做好读者(师生)的导航工作,完善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郭瑞宏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与管理〔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7
〔2〕任蓓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转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3)
[3]黄汝伦.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浅析[j].现代情报,2003,(4):73~74.
[4]朱苗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与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6):102~1
【书刊阅览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物理书刊10-08
书刊印刷erp特色07-18
广东省教育厅推荐书刊10-28
阅览室室管理制度11-04
免费阅览室管理制度11-14
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11-05
普通话测试话题:我喜爱的书刊10-14
图书馆阅览室管理10-16
横峰中学教师阅览室管理制度10-05
学校阅览室管理员职责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