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文化模式的特征(精选5篇)
美国的文化模式的特征 篇1
1776年7月4日,伴随着洪亮的钟声,《独立宣言》首次公诸于世。1783年4月16日,“自由钟”的钟声又宣告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美利坚,一个戏称自己为“Uncle Sam(山姆大叔)”的国度,一个崇尚勤勉、开朗的性格和爱国热忱为天性和精神的多元文化国家。两百多年历史的沉淀与升华造就了如今“美利坚”文化的绚烂、经济的多元。
美国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其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个人至上、私欲至上、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享受,强调通过个人奋斗、个人自我设计,追求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这种刻意塑造自我,追求个性化的个人主义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使许多人的智慧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促进整个民族与国家的振兴和发展。然而,人人以我为中心,人际关系就难以融洽,整个社会也会缺乏凝聚力。
美国公众注重成就,仰慕英雄,有深厚的成就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心理积淀。个人成就是所有美国人价值观中评价最高的价值之一。美国人有很强的成就意识。成功是所有美国人的追求,是诱人的前景,前进的动力。他们坚信,一个人的价值就等于他在事业上的成就。一些事业有成的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和各类明星,成了新时代的英雄。他们个人奋斗的过程和结果,成了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参照系、父母教育子女的活教材。
美国是流动性很大的社会。这种流动体现在两个方面:地域性流动和社会性流动。美国相对的开放自由、发达的交通和冒险好动的传统使许多美国人从乡村流到城市,又从市中心流向郊区;从北方流到南方阳光地带,从一个城市流到另一个城市。美国社会阶级不像欧洲国家那样固定,加上公共教育的普及,使沿着社会阶梯向上流动成为可能。许多生活在美国的人,无论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还是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外国移民,都有一个梦,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一、强调独立、个性而又不排斥
作为一个从原野里创造出来的国家,美国在资源丰富亟待开发的早期,机会虽多,可是蛮荒未辟,心须奖励个人独立创造的性格,凡是囿灭个性发展的各种因素都视作当时拓殖精神的阻碍,加以贬责,同时,在艰苦开拓的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必须发挥本民族的长处,尊重并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品质,坚信自我,尊重他人的文化取舍态度成为他们共同的准则,正是在这一点上,也只能是在这一点上,各国移民找到了共同之处,这就是个性容于团队的价值体系,它深入民心,以各种形式得到充分发展,由此形成了美利坚民族的特殊性格:对自己深信不疑,对自己的命运深信不疑,把依靠自己作为哲学信条。
二、冒险、开拓、富有创新精神
美国人的格言是,不冒险就不会有大的成功,胆小鬼永远不会有大作为。从首批英国移民踏上北美大陆,到美利坚合众国成立这一个半世纪里,北美险恶的自然条件,培育了美国人顽强拼博,艰苦奋斗性格。北美丰富的资源等待着开发利用,培育了美国人开拓进取、敢于冒险的精神。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北美在一定程度上曾经是一片文化真空,闯入这真空的,不是有组织的文化单位,而是一批对于传统制度已失去好感的亡命者。他们的头脑为叛逆精神所主宰,身上绝少传统思想的保守性,再说即便有,也没有发挥的土壤,因为险峻的环境迫使他们只能确立与传统不同的生活方式,这种冒险精神成了美国人民的传统。他们把冒险探求新大陆看作寻求生活的机遇。这种冒险精神一直渗透到美国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硝烟弥漫的商战中,美国人勇敢地开拓创新,从各个方面处处体现了这种民族冒险精神。基于此,美国人特别强调创新精神,他们认为机会到处都有,主要在于主动发现和利用。除法律外,美国人认为一切传统和先例都是创新的障碍,他们乐于向传统和先例挑战。由于美国不象中国、印度、英国等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明,所以美国人在接受新思想、新技术时很少先去考察这些东西是否符合某位专家、权威的理论,然后再引经据典加以注释和考证,以决定是否采用。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国家虽没有灿烂的过去,但由于具有创新精神,因而他们拥有光明的未来。所以美国人勇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勇于向已有的一切挑战,“我与专家、权威、传统平等”,这是美国人的性格。
三、自由、平等精神
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家。北美殖民地历史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封建秩序从来没有在那里存在过,在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过程中,许多从欧洲大陆来的移民把资产阶级自由思想带到了美洲。新大陆的自由空气以及大自然的艰苦环境陶冶了美利坚民族的民族性:热爱自由、珍惜自由、崇尚自由。在美国,对人的自由,除法律可以明文规定加以限制,并由执法机关及其人员执行限制外,任何机关或个人不得非法剥夺或限制他人的自由。民主自由的环境为才能和幸运开辟了道路,因此出身对美国人不起任何作用。美国人相信这样的格言:“一个人富裕到什么程度,就表明他的才能实现到了什么程度”。因为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人的才能决定富裕的程度。所以美国人一般不羡慕他人的财富,而喜欢赞美富翁的才能。
四、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在美国不仅仅是职业哲学家的哲学,而且是美国人的哲学。由于美国没有悠久灿烂的古老文化,因此文化的创造只有在北美大陆的开发过程中才能出现。而要开发这片富庶的处女地,就必须打破一切的条条框框,服从于实际问
题的解决,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美利坚民族形成了实用主义的哲学观。他们坚信,“有用、有效、有利就是真理”。在实用主义哲学观念影响下的美国人不喜欢正规的、哲学抽象的、概念游戏的思辩哲学,不喜欢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考。在美国人眼里,有用就是真理,成功就是真理。他们立足于现实生活和经验,把确定信念当作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的,一切为了效益和成功。
五、物质主义。
美国文化是物质性的,他们认为生活舒适是理所当然的人生追求,并且怀着优越感看待那些生活水准不如他们的人。当美国人谈论一个人的价值时,主要指物质价值,而且除开这个通常标准外,他不管什么别的标准。由于基督新教价值观的影响,美利坚民族至今仍以嫌钱多少作为评价一个人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依据,仍然以嫌钱聚财为荣。在美国社会里,人们向上进取的精神是炽热的。许多人都在拼命的工作,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辛苦与智慧来谋求事业上的发展。通过个人奋斗取得成功,从低贱者变成大富翁几乎成了美国式的信条。在这价值观念支配下的美国社会,企业家普遍受到尊敬,人人都想办企业发家致富,人人都想个人创业。
美国的文化模式的特征 篇2
从历史的角度看, 美国文化的发展与汹涌的移民热潮密切相关。从“五月花号”带来的首批移民以及《五月花号公约》为美国政治文化奠定了基石到南北战争结束后, 美国由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速发展, 需要引进大量劳力, 从而使母语为非英语的大量欧洲移民涌入。1961-1984年间, 美国通过了移民和归化法, 移民政策的宽松带来了以亚洲、拉丁美洲移民占主导的热潮。回顾历史, 可以发现美国移民可分为如上所述的三个阶段, 时至今日, 美国每年仍然不断的接受着新移民, 这些来自世界不同区域的移民构成了美国人口的主体, 并逐步改变着美国人口的种族、民族构成比率, 为美国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随着时间推移, 逐步形成了美国特有的移民文化。
2 美国移民文化的特点之多元化
移民的地域性决定了美国文化的多元化。地域的差异便衍生出了不同的民族多样的习俗。这些多样化的因素又在不同时代对美国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 甚至被应用和更新。因此, 在美国文化的不同方面都可以找到这些来自不同地域多样因素的缩影。
首先, 美国移民文化的多元化体现在语言上。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缩影。美国英语中丰富的外来词汇是美国移民文化中多元化的充分体现。这些外来词汇来自世界各地, 包涵多种语系, 有的甚至被沿用至今。例如, 来源于法语résumé (简历) , changier (即:change, 改变) ;来源于拉丁语cuppa (cup, 杯子) , cetel (即:kettle, 壶) ;来源于西班牙语puma (美洲豹) , cigar (雪茄烟) ;来源于汉语kowtow (磕头) , qipao (旗袍) 等等。除了来自世界各国移民能从美国英语中找到本民族的词汇以外, 美国本土黑人也可以在美国英语中找到各自文化的缩影。例如, 美国黑人在文艺和体育上有着卓越的成就。美国英语就从黑人文化中吸收了jazz (爵士乐) break dancing (霹雳舞) 等词汇。
另外, 美国移民文化的多元化在美国饮食文化中也有所体现。试图找出美国菜的典型代表并非像中国人的饺子、日本人的寿司、意大利人的千层饼、墨西哥人的粟米脆饼那样轻松。究竟什么是美国菜呢?在美国饮食文化中, 美国菜的主要样式大部分为舶来品, 随处可见世界各种菜系, 从美国人民饮食的选择和餐饮业涉及的菜系种类不难体会到美国饮食文化中的多元化。
最后, 并非单一的美国宗教也反映了美国文化的多元。美国包容民主的宗教环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宗教派别。例如, 罗马天主教、新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东正教。以及以亚洲信徒为多数的佛教、以印度信徒为多数的印度教等。宗教是文化的精华, 文化是宗教的传播形式, 宗教的多元化为美国文化多元性提供了包容的环境, 成为了其良好的繁衍地。
3 从美国的综艺节目看美国移民文化的包容性
美国的娱乐产业高度发展, 国人熟知的大银幕词汇脱口即出:好莱坞, 迪士尼, 奥斯卡, 美国大片, 综艺帝国, 王牌制作等等。随着国际化的发展, 各国文化的不断交流与冲击, 特别是2012年“中国好声音”在中国引起的巨大反响, 使国人逐渐将视野走出国门, 通过美国综艺节目“美国好声音”在中国的授权举办更加了解了美国娱乐业。
从美国综艺节目的发展来看, 总体的特点在于节目门类多, 观众参与广, 奖励丰厚, 制作精良, 不断推陈出新。其中门类多包括T台上的的“超级模特”, 培养天才设计师的“天桥风云”, 为各地餐饮行业提供优秀厨师的“地狱厨房”, 人体探险类“幸存者”, 歌舞类“天生舞者”、“舞魅天下”、“美国偶像”。其中, “美国偶像”可称之为王牌选秀节目。
“美国偶像”开播于2002年, 其前身为英国综艺节目“流行偶像”。该节目从2002年开播至今已有12季, 可谓长盛不衰。参赛选手必须符合当季的年龄要求, 并为合法的美国公民, 这一低门槛为有梦想的人创造了机会, 而从节目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歌者有许多都在赛前从事普通工作的经历, 例如酒店侍应生, 售货员, 卡车司机等, 此综艺节目在美国能够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很大程度在于圆了一个“平民的美国梦”。从赛制上看, 结构合理, 从初选到半决赛到决赛中间仍穿插各种细节赛程, 以及对于内容的把握恰到好处, 例如围绕主题选歌, 场外导师指导等环节更突出了美国梦中“成长”这一关键词的含义。节目开辟了观众参与节目的先河, 启动手机短信投票民众参与的方式, 这不仅提高节目与观众的互动程度, 而且也更加直观的体现潜在的唱片市场的真实反映, 因此通过该节目所选拔出的歌者既是市场的选择也是民众的选择, 这一做法也为后来的诸多真人秀争相效仿。
回顾美国偶像历届比赛实况, 尤以2009年第八季最为突出。选手们经过层层选拔, 从最初的千军万马过海选再到适者生存的好莱坞周再到半决赛决赛。选手们经历了迅速的成长, 冠军最终由Kris Allen摘取。进入前十强选手分别为:Kris Allen, Adam Lambert, Danny Gokey, Allison Iraheta, Matt Giraud, Anoop Desai, Lil Rounds, Scott Mac Intyre, Megan Joy Corkrey, Michael Sarver.这十强选手的组成, 淋漓尽致的体现了美国移民文化的包容性。
从各自身份来看, 其中包括普通员工, 歌剧演员, 音乐教师, 酒店侍应生, 家庭主妇, 单身母亲, 高中学生, 其中Scott Mac Intyre还是一名盲人。并不同于一般歌唱选秀类节目参赛者的职业均与演艺远近有关, 参赛者站在同一起跑线, 并不因为职业的不同而有所歧视。这就是美国特有的移民文化中的包容性, 只要有天赋, 只要爱唱歌, 这篇舞台即属于你。
从各自擅长的领域来看, 包括民谣歌手, 爵士歌手, 弹唱歌手, 摇滚歌手, 创作型歌手。选手们各有千秋, 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上大放异彩, 充分的享受了比赛的过程, 沉浸其中, 投入其中。节目的主旋律是包容的开放的, 并不会暗示更不会引导观众倾向那一种风格, 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只有包容的文化内涵才能造就出宽松舒适的舞台。
从选手的种族肤色来看, 包括美国白人, 美国黑人, 印度裔美国人等等。由此可见, 早期移民的后代以完全融入美国文化中, 并且逐步增加着美国人口结构的多样性。不同种族, 不同肤色的人们可以和谐相处, 这充分体现了美国移民文化的包容性。
艺术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是艺术创作的灵感。美国综艺是人民娱乐这一大众艺术的体现, 它体现了美国移民文化的包容性, 同时包容性也为艺术的上升提供了广阔自由的空间。
4 结语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 历史虽短暂, 但却拥有内涵丰富的独特文化。随着时代脚步的前进, 美国文化中所显现出的深度与潜力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并开始借鉴学习。如何将美国移民文化中的特点加工使用, 这是今后我们需要重视并努力的一个方向。
摘要:美国移民文化的内涵包括很多方面, 其中的包容性是造就今日的美国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文章以美国王牌选秀节目“美国偶像”这一综艺节目为切入点, 回顾美国移民的历史以及美国移民文化的主要特点, 试图在分析美国移民文化包容性具体体现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美国移民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美国移民,移民文化,多元化,包容性,综艺,美国偶像
参考文献
[1]范悦.美国历史概况[M].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6.[1]范悦.美国历史概况[M].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6.
[2]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M].新知出版社, 2006.[2]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M].新知出版社, 2006.
论《熟路》中的美国南方文化特征 篇3
关键词:《熟路》 尤多拉·韦尔蒂 美国南方小说
《熟路》是美国南方女作家尤多拉·韦尔蒂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因为这篇小说韦尔蒂在美国文坛引起了重视,并凭其第一次荣获欧·亨利纪念奖,该小说也很快成为西方文学或语言教材经常收录的优秀小说之一。韦尔蒂出生在美国的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城,父亲来自俄亥俄州,带有德国、瑞士血统,母亲来自西弗吉尼亚,带有美国、爱尔兰、苏格兰、法国血统。韦尔蒂的身上交织着多种文化的印迹,幼年时的韦尔蒂读童话故事、传记、州史以及成人阅读的小说,同时也学习钢琴和绘画,长期浸润于文学氛围之中。从六岁起,韦尔蒂就住在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城的父亲建造的老房子里,她在这所老房子里一直居住到晚年,她的小说也都是在那所房子里写的。韦尔蒂曾在当地的广播电台工作,为报纸写社交栏目新闻,与各阶层人士广为接触,谙熟家乡的风土人情与南部民众的方言土语,对不同阶层人物所用的词汇、习惯用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因此韦尔蒂把自己小说的场景局限于她非常熟悉的小镇,最远抵达的区域也不超过她所在州的边界,这使韦尔蒂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南方风味,被称为“南方小说珍品”。晚年时期,当韦尔蒂的亲人全都离去,这所父亲盖成的老房子成了孤独未婚的韦尔蒂的文学会谈场所。在这种对故乡的沉浸般的挚爱之中,韦尔蒂的小说自然就带上了强烈的地域感和独特的文化特质,而《熟路》这篇小说,正是韦尔蒂的南方地域小说的典型。
从创作理念上来看,每一位作家的创作都会受到其生活区域的影响,“地区”这个地理与民俗概念,却又极可能演化成作家性格中的某种元素及创作风格。某个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气候条件、生态变化、方言土语,以及在特定的地区经历过的一些重要的人与事,随时都可能渗入作家的记忆与写作,成为他们作品的特殊话语,关于这一点,已经被无数代作家、无数篇作品所证实。对于一位情感丰富、对故乡眷恋更深的女作家来说,这种地区性的特征就会更加醒目。韦尔蒂生活的地区,成为她作品里无法回避的直观景物和书写客体。
一 韦尔蒂小说创作的地缘性因素
韦尔蒂本人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位简单的“地区性作家”,但她承认自己也像其他作家一样,受到自己所生活的地区文化的诱发,在作品里写下了她所熟悉的东西。韦尔蒂对“地区性作家”这一称谓的否定,只能说明她找到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创作中的地区元素的方法,她在否定简单的“地区性作家”这一概念的同时,又一成不变地使自己的小说带上更加明晰的精神方面与民俗意义上的地缘标志。所以,韦尔蒂说:“地域是个地面传导体,故事中的各种激情、信仰、道德信念等都是通过地域因势利导地传递出来的。”从韦尔蒂的话中可以看出,“地域”这个各种精神与文化的载体,不仅能产生历史,更能影响历史,直到影响到作家对题材的选择,更会在心灵深处为作家制定一种行为导向,指向某种他所熟悉的价值观和审美境界。这种由于所熟悉的地区民俗而产生的心灵价值取向,就成了作家创作时的“心灵真理”,或者说成了一种暗示,暗示作家要在创作中利用故事中的人物来使其具象化,系统化。
从地缘意义上来看,韦尔蒂所居住的密西西比州原为古老的印第安人聚居地,古老的纳吉兹印第安人曾散居在密西西比河的下游,上演着骑士与侠客横行的传奇,后来这个民族被十八世纪的法国入侵者所征服,直至灭绝。几十年中,该地区被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地政府轮番统治,作为殖民者进口的非洲奴隶也大量出现在这里,再加上不断到来的各国的欧洲女性以及和这些女性通婚所产生的混血后代,使密西西比河在客观上形成了黑白文化的交集地。从地理特征上来看,密西西比州冬天短夏天长,植被生长茂密,超过一半的土地面积被野生树木覆盖,最多的是松木,此外还有棉白杨、榆树、山胡桃树、橡树、美洲山核桃树、枫香树和蓝果树。在南北战争之前,密西西比州的财富主要来自河流两岸的棉花种植园,这里聚集着大量围绕棉花种植、采摘、加工、出卖而生存的人群。但由于该州的主要经济集中于棉花生产上,所以教育发展很滞后,道路和铁路的投资显得很缓慢。韦尔蒂的故乡杰克逊城为密西西比州的首府,众多的博物馆、内战时期的遗迹、印第安文化、农业博物馆荟萃于杰克遜城,还有布鲁斯、爵士乐等音乐形式流行于民间,使整个杰克逊城浪漫、温暖、丰富、厚重,充满了多彩的人群和生活。韦尔蒂正是把自己浸润在这种文化之中,她抛弃宏大的叙事风格,用非政治的、非哲理的笔调,平淡地记录着杰克逊城的各色人等:流浪的印第安人、传道师、绿林好汉、长工、帮工、法官等,在这些普通人的相遇、重逢、恩怨、伤痛之中,一幅幅美国南方的民俗画徐徐展开,形成了寓历史于现实体裁中的小说风格。这就是产生《熟路》这篇小说的文化积淀。
二 《熟路》中的南方荒野和人物特征
工业与交通的不发达,教育发展滞后,严重阻滞着杰克逊城的发展,也形成了这一带的奇特民俗。因为缺少受教育的机会,这一带的人(特别是黑人)满口俚语方言,终日闹哄哄胡乱度日,脑子里充满了古怪的想法。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单调的棉花种植工作,简单而现实的劳作,使这里的生活变得平庸,民众缺少创造力,守着一成不变的生存方式,粗糙、无聊、无理性地长大,只会用怪诞的情调去评价现实,用半疯癫的举动去对待生活,但又不缺少温柔质朴的人情味,《熟路》为读者展示的,就是这种风景与民情。
《熟路》写的是一位百岁的黑人老媪菲尼克斯,冬季里穿过广阔的田野进城去给孙子求药的过程,作者首先展现给读者的是南方特有的景象:广袤而荒无人烟的原野,荆棘丛生的灌木丛:“松林浓密而静谧,风摇动着树梢,松针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夺目。松果象羽毛一般轻飘飘地落下来”;田野里残存着南方特有的农作物:“高高的玉米秸摇曳着,飒飒作响”,还有“站在田野上枯萎的紫色棉杆”。山林里的树木也长得怪模怪样:“一株株死去的大树象独臂的黑人”,田里根本没有路,穿行于迷宫一样的荒原里,一不小心,老媪的裙子就会被荆棘勾住。再加上蹲踞于荒野上的狰狞鹞鹰,就形成了荒蛮的南方冬季原野特写。
从老媪的自言自语里,读者可以想象出这片荒野里有多少野生动物在出没,“多亏现在不是公牛出没的季节”;“冬天里仁慈的上帝让蛇也盘起来睡觉了。我瞧那棵树跟前没有两头蛇”;“鹌鹑像少女一样走来走去”;“狐狸呀,猫头鹰啊,甲虫呀,野兔呀,浣熊呀”,它们带起“密林里的一阵颤动”,也似乎成了经常行走在这条路上的老媪的伙伴。多年来一直行走在这条路上的老媪早已熟知了这条路上的一切情况,她说起夏天里盘在树根下的一条双头蛇时,就像说着自己的老邻居。所以,透过老媪昏花的眼睛,荒蛮的土地有了一种亲切感,也透出了一股人与自然和谐的味道。
在这种封闭式农业生产环境里长大、又缺少教育的土著人,性格是那么的随意与不规范,所以评论家认为,韦尔蒂小说里的人物“往往是一些心理不健全的下层人,他们行为古怪,偶然也会表现出常人具有的特性,在他们失灵的头脑中突然也会闪现理性的火花”。韦尔蒂正是要利用这些人物来象征生活在当今疯狂世界中的精神不正常的人,也试图说明这是一个混乱失调的世界。这位有些偏执的黑人老媪菲尼克斯,就属于有些心智缺陷的人。她自述自己“从来没念过书”、“是个没文化的老太婆”,“战败的时候我已经太大了”,可是她又带着某种偏执的爱,一年年行走在这条走烂了的路上,为孙子祈求一点小小的幸福:两个小硬币、一个小风车和一包施舍的药品。她会在路上遇到无数的风险:拦路的双头蛇、突然窜出来的黑狗、扯烂衣服的荆刺、难走的独木桥,但这一切都不能动摇老菲尼克斯要守住“相依为命的亲人”的信念,所以,哪怕把这条路走烂,老菲尼克斯还是要走下去。
同时,在这个贫穷又缺少文化氛围的南部小镇上,人与人之间并不缺少温暖:比如从深沟里把老媪拉起来的白人猎手,还故意把一枚硬币掉在地上,好让老菲尼克斯捡走;还有人群中走来的“像盛夏的红玫瑰花,散发着芳香”的青年女子弯下腰,为老菲尼克斯系好鞋带。城里免费就诊的医院里,从医生到护士都熟悉老菲尼克斯家的情况,医生吩咐要按照老菲尼克斯的要求给她想要的药品,护士也热情地问寒问暖,并施舍给她硬币。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人际关系,其所流露出在南方宽广地域之中的彼此温暖的传统,还有与土地一样古老的亲情。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质朴的和谐,成为小镇发展的正能量。
三 《熟路》中诙谐的南方语言特征
作为一位南方小说家,韦尔蒂很熟悉南方民众的语言特征,他们喜欢调笑、喜欢打闹的,这些放荡无羁的人喜欢用一些粗浅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身边的事情,也喜欢引用一些典故来表达心情。韦尔蒂小说的中文译者认为:比喻和象征仿佛是流淌在韦尔蒂体内的血液,她对它们的运用可谓信手拈来。所以韦尔蒂在《熟路》这部小说集中大量比喻,使小说充满浓郁的诙谐元素,而标题“熟路”就是一个极好的比喻。把一条路走到烂熟的老菲尼克斯,似乎已和这条路融为一体,她知道哪里会窜出来一条蛇,哪条溪流里居住着短吻鳄,也知道公牛和野猪会在哪里出现。行走在这里,其实也像是行走在老菲尼克斯一生的回忆里,她絮絮叼叼地自言自语,也是她这条路和故乡的情感表白。在老菲尼克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还要担负着照料孙子的晚境里,这条路寄托着她的全部希望,走到路的那一边,就是一片灯红酒绿的富裕世界,可以带回她小小的满足,找到她与这个世界的关联。
小说中特别值得欣赏的是老菲尼克斯的大段独白,老菲尼克斯对她的家乡有着长达百年的观察,所以她对事物的表白比別人更有韵味。走过那些破旧的木板屋时,她会说:“我在它们的睡梦里走过”;形容摔在土沟里的自己,她会说:“就像一只臭虫等着翻身”;形容自己生病的小孙子,她会说:“像小鸟一样张着嘴巴等着”。这是老菲尼克斯积淀在生命里的智慧,也是南方土地上生长而成的语言智慧。作为南方民众生活的叙述者,韦尔蒂也把这种比喻的技巧运用的炉火纯青,她轻而易举地说出了老菲尼克斯像“祖父时代的老钟摆一样”古老和摇摆不定;她形容一棵老桷寄生树像“珍珠镶成的云彩”,形容老菲尼克斯脸上的皱褶就像“一张闪光的网”。总之,韦尔蒂异乎寻常的想象力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形象,把幻象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表达出南方语言的粗砺与活泼。因此,韦尔蒂小说语言中的南方味道,使《熟路》在地人物个性的探索、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上显得更加诗意。
参考文献:
[1] 复旦大学外文系英语组:《英美短篇小说荟萃》,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2] 李冀宏:《英国短篇小说阅读与鉴赏》,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 冯亦代:《听风楼书话》,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4] 秦小孟:《当代美国文学概述及作品选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美国的文化模式的特征 篇4
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美国不说文化产业, 只说版权产业, 这是从文化产品具有知识产权这一角度来定义的。为了行文方便, 我们也称其为文化产业。从文化资源上看, 美国并不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因此, 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 政府做好完善的法律制度及专业人才供给, 走典型的市场驱动下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发展道路。我国西部地区疆域辽阔, 人口稀少, 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 经济文化欠发达。与美国相比, 不具备资本、人才、技术优势, 但有丰富的自然和传统人文资源, 借鉴美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 扬长避短, 无疑是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开发文化资源的良好选择。
1 美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历程
从20世纪20年代算起,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美国文化产业开始萌芽并逐步发展壮大, 继而实现异军突起阶段 (上世纪2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
20世纪20年代, 随着无线电、放映机等新技术的运用, 美国的传媒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因此将20世纪20年代作为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起点。以广播业、电影业为例, 美国第一家广播电台KDKA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无线广播电台) 1920年11月开始营运, 自此, 无线电广播迅速成为美国一个新兴赚钱行业。直到今天, 美国的广播业依然发达, 全美拥有各种电台近14000个, 收音机6亿部, 其中有2.4亿部是安装在汽车上的。美国的电影业也发展为美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0世纪20年代, 美国的电影已经作为普通劳动者休闲的最普遍的形式, 而且每周几乎吸引了美国人口的一半” (潘海林, 2006) 。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 美国电影业的获利便属世界之冠, 尤其是南加州的好莱坞, 被称作“电影工业的世界中心”。在这个阶段, 美国还出台了世界上最早的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法令, 如1927年的广播法和1934年的通信法案, 这些法令消除了政府对文化产业的一切管制, 让其在市场机制主导下自由发展。
第二阶段:美国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直至独霸全球的阶段 (二战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冷战结束) 。
二战后,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信息技术革命成为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其文化产业的各个分支都获得空前的发展, 电视业的发展更是格外突出。1952年的总统竞选中, 电视成了重要的竞选工具。也就在这一年, 美国建立了四大电视网, 即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 、全国广播公司 (NBC) 、美国广播公司 (ABC) 及杜蒙电视网。1962年7月, 美国发射第一颗电视广播卫星。卫星的发射将美国的电视节目扩大到全球范围, 美国不断向北美、拉美及西欧等地输出电视剧。另外,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触发了战后全球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滞胀的困境, 强调政府干预和扩张性政策的凯恩斯主义毫无办法, 而重视市场、强调自由贸易的新自由主义理念在美国得到了全面贯彻。政府对微观文化企业的极少干预一方面促进了美国文化产业的繁荣, 另一方面激发了文化企业发展壮大的积极性, 兼并重组、垄断及海外市场的拓展不断。在这个阶段, 美国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海外扩张。1965年出台的《人文艺术法令》, 标志着美国政府第一次以间接资助方式加大文化产业的经费支持;1996年通过的《电子通讯法令》, 取消政府对文化生产的一切管制;2005年颁布的《版权法令》, 极大地促进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美国文化产业就此独霸全球。
第三阶段:美国文化产业参与国际多元化竞争, 并实现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阶段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现在) 。
在这个阶段, 全球化、网络化、多元化是主基调, 网络业的崛起, 一方面对美国文化产业的传统格局造成了冲击, 造成了部分传统文化产业的萎缩;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引发了许多国家对文化安全的担忧。欧亚一些国家, 如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在全球角逐中逐渐占领一席之地。尽管美国在这场角逐中依然遥遥领先, 但独霸全球的格局被打破, 全球文化产业进入多元竞争时代。21世纪初, 随着全球文化产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朝着集群化的方向迈进, 企业兼并重组不断, 产业集聚度日益提高。通过企业的兼并重组, 产生规模经济, 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2 美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模式及主要经验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是在政府做好各项服务的前提下, 遵循市场规律, 走典型的市场驱动下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发展道路。其主要运作方式与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完善的法律制度
在美国, 知识产权意识可以说是一种文化, 它源于美国人敢于想象的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就是自己财产的价值观。美国将知识产权分为四类:商标、专利、版权和商业秘密, 其《专利法》早在1790年就写入国家宪法。这种对知识保护的意识和法律, 有助于激励和保护发明者, 使国家获得巨大利益。美国著名的迪斯尼公司, 仅靠销售儿童玩具等产品的品牌和专利使用权就获得巨额收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 美国许多公司技术翻新快, 专利多, 专利权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美国政府不断对《专利法》进行调整修订, 1976年全面修订后的新专利法构成了美国现行版权法基本框架。在1976—2000年的24年间, 美国政府对这部法律又进行了46次修正,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加严格和全面。在经济、科技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 美国也会不断出现文化领域的法律空白。为了弥补这些空白, 美国政府能做到及时跟进和完善。以数字版权为例,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版权制度来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国家。为了加强对数字产权的保护, 美国国会颁布了多部保护法案, 如1980年颁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法》。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 不仅加强了美国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保护, 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美国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在加强国内相关立法的同时, 美国还力促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进程, 先是力促《伯尔尼公约实施法》, 随着美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伯尔尼公约实施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标准和原则不能满足美国的需要时, 美国一方面利用《综合贸易与竞争法》 (1988年) 中的特别条款 (301条款) , 迫使其他国家加强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 另一方面利用“关贸总协定”第八轮谈判 (乌拉圭回合) 的机会, 全力推进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机制的诞生, 经过8年艰苦谈判, 1994年达成《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这一协议的制定和执行, 大大提高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水平。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为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国内开辟了丰沃的“法治土壤”;在国外则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2 建立完善的投融资机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美国不断创新金融制度, 在文化产业发展领域也不例外。可以说, 美国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体制健全、投资主体多元、投资方式多样, 有充足的资金保障。
首先是政府的资金支持。美国政府对文化产业领域的资金支持主要针对非营利性领域。其资助方式多样, 除政府直接提供资金外, 还积极引导配套的社会资金和产业资金参与。政府资助数额虽然不大, 但通过法规制度和政策杠杆, 鼓励各州、各企业及全社会对文化事业的赞助和支持。
其次是通过完善的融资体制和金融制度的创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筹措资金。美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比较完善的融资体制, 其资金来源除联邦政府投资外, 还有一些大公司、基金会和个人捐助资金。如美国有许多大财团都会对文化产业进行资助或投资, 洛克菲勒、第一花旗银行、摩根等财团都与文化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美国不断创新的金融制度也为文化产业注入了大量的资金。以电影业为例, 美国于1995年在电影业中运用投资组合理论, 因为投资组合能降低风险, 在一个投资组合中通常会做出20~25部风格各异的电影, 这些风格各异的电影迎合不同观众的口味, 能保障票房收入、降低投资风险并保障收益, 因而许多社会资金甚至包括保险资金、退休资金、私募基金在内的经费都参与进来,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再次是美国能充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来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美国在文化产品市场上有较为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 别国的文化产品只能采取直接投资的方法打入美国市场, 而且美国政府对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经营限制不多, 因此美国文化产业中有许多跨国公司来投资和运作, 加拿大、日本等国都有大量资金通过跨国公司进入美国。在好莱坞最具实力的电影制片厂中, 福克斯娱乐公司的老板是澳大利亚的新闻集团, 而哥伦比亚三星影片公司的老板则是日本的索尼公司。“高成本, 高收益”和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美国文化品牌经营理念。近年来, 好莱坞影片的制作成本越来越高, 庞大的资金被制片商转嫁给金融市场。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 影片拍摄成本为2亿美元, 是当时成本最昂贵的电影, 由7个国家的30多家公司协作完成, 不过它的全球票房高达18亿美元;2007年《蜘蛛侠3》制作成本高达2.58亿美元, 全球票房收入也很可观, 首映当日就达1.48亿美元, 创下了当时单日票房的历史最高记录, 这种大收益加剧了外国投资者对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信心。
最后是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 为文化产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美国政府对文化产业较少干预, 政府的任务就是创造条件、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一直鼓励非文化部门和外来资金的投入, 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大量资本投入, 同时为推动文化产品出口保驾护航。其文化产品的经营以市场为导向, 实施市场化运作, 这也是美国文化产业长盛不衰的重要法宝。美国在影视、音乐唱片、图书、出版等行业都始终坚持在市场竞争机制下自由发展的原则, 几乎完全依靠商业运作, 这恰恰是让文化产品以最好的姿态走向市场、为社会认知和接受所必须的前提条件。
2.3 科技创新和文化产品的有机融合是美国文化产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创新是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特点。美国非常注重对科技的投入和应用, 网络传输、通讯卫星、数字化等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 使得美国文化产业拥有了向全世界扩张的能力。从好莱坞多年来垄断世界电影市场可见一斑, 好莱坞拼的不是电影产量, 而是其卓越的创新能力。以美国对外国文化资源的引进开发为例, 美国文化产业工作者不会对其进行简单复制, 而是大胆创新, 加入美国文化和科技手段, 成功将其转化为“美国模式”, 增强其艺术的感染力。以《花木兰》成功改造为例, 电影在情节上保留了中国原貌, 但是对原作进行了大胆的艺术想象和创新, 从而创造了一个相当好莱坞化的故事情节。在新产品的开发上往往突破传统的、固有的模式, 有时甚至全然不顾客观与世俗的看法, 以产品的创新品质赢得市场。
2.4 完善的人才战略和大量专业人才的供给是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美国文化产业的成功首先是多元化、科技化、创新化和复合型人才战略的成功。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及创新精神的人才。拥有丰富的人才是美国能够在文化产业领先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国内的情况看, 美国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 通过各种方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全美有几十所大学开办了艺术管理专业。从全球的角度看, 美国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从世界各地吸引大量优秀文化艺术人才, 这些人才的加盟源源不断地给美国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2.5 独特的文化产业管理和营销策略
美国的文化产业管理模式很独特, 在美国联邦政府内阁级部门中没有文化部, 也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负责文化产业发展的监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无为”和“零管制”是美国政府对待文化产业的原则。“无为”并不代表政府不作为, 相反, 政府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市场经济手段调节下自由竞争环境的同时,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行业进行规制, 并提供了各种支持和服务。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下, 一些重要的独立机构, 如国家艺术基金会与国家人文基金会 (NFAH) 、人文与艺术联邦委员会 (FCAH) 等等纷纷成立。这些机构独立于联邦政府机构运作, 主要从事艺术、人文事业等方面的补助工作。政府和准政府部门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公益性强、关系到国家安全、依靠市场力量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事业上。如:公益性文化设施管理项目;普及文化艺术、维护文化多元性, 保护弱势族群的文化遗产;保障国家安全和根本利益的文化外宣项目等。
文化产品的营销策略新。以美国文化产品的“海外市场开拓”为例, 美国文化产品的最初目标是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当国内市场竞争日渐激烈, 利润空间日渐缩小时, 便向国外拓展市场。美国每年以各种方式、通过独特的营销渠道输出自己的文化产品, 目前每年出口的文化产品在700亿美元以上。好莱坞的电影, 从开发制作到发行营销, 每一步都是独立的, 由不同的公司经过严密分工来进行, 有固定的营销模式。这可以充分发挥各专业公司的长处, 营销效果自然很好。
3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对我国西部地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回顾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 总结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及主要经验, 对于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 笔者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3.1 政府做好政策制度的供给服务
作为文化产业的基础, 健全的制度供给很关键。从产权保护的角度看, 我们可以参考美国在文化产业的版权保护上的法律法规, 加强对版权的保护以及对盗版的打击力度, 当相关法律出现空白时做到及时完善补充, 并实现国内立法与国际接轨。加大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参照美国政府的做法, 建立类似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出版商协会等文化产业组织, 积极打击侵权行为。从制度支持的角度看, 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如政府以一定的投资来支持具有示范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 为各种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创造良好投资平台;在WTO规则下, 充分利用各种合法措施保护国内文化市场, 同时支持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大力扶持具有西部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形式、影视剧、书刊出版物等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出口。
3.2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 构建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
要促进文化产业体制创新, 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的软硬环境, 应学习美国政府对文化市场的“无为”、“零管制”。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干预要少, 要适度放宽文化市场的准入标准, 消除壁垒, 构建有序、统一的市场竞争环境。在培育国有型文化单位作为市场主体的同时, 允许更多民营企业进入, 提倡自由竞争, 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市场环境。
3.3 建立健全要素供给体系
这里的要素供给主要指资本和人力要素的供给。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是文化资源大区, 但文化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 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资本要素供给不充分, 融资渠道不畅是“瓶颈”。因此, 西部民族地区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 除了政府实施多元化的资助外, 还可以大力创新金融制度, 加大知识产权、收益权等信贷产品的创新力度, 疏通文化产业融资渠道, 完善各种无形资产二级交易市场, 并发挥市场的作用, 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进来。
另外, 提供人才供给所需的条件, 大力引进、培养和科学使用文化产业人才。总体而言, 我国西部地区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但是, 目前西部各省区文化人才队伍规模偏小、整体素质不高、结构分布不尽合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紧缺, 实践性强、具有创新性精神的人才不足, 人才待遇低, 西部要实现文化产业大发展, 必须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3.4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 做好文化产品的营销创新
全球化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也必须适应这个趋势, 不能关起门来发展, 要格外关注文化产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和贸易交流。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具有许多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 要让其走出国门, 让世界了解西部、认识西部、投资西部。当前世界文化产业的多元化格局, 为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西部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契机, 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定位文化产品的品牌、创新文化产品的营销方式, 在重视文化安全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世界文化产业的竞争中去。
3.5 推动科学技术与文化产品的有机融合
科技创新法是文化产业具有竞争能力的法宝, 西部地区要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文化产品生产、营销等各环节的科技含量。政府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规章制度, 扶持文化企业科技化改造及更新技术装备, 疏通文化产品与科技成果有机融合的操作渠道, 营造文化产品与科技成果有机融合的外部环境, 增加对科技文化产品研发的财政补贴, 并且对科技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采取适当的优惠帮扶政策, 以增强其竞争能力。
摘要:美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模式及经验主要包括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合力助推文化产业大发展;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版权保护;完善的投融资机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科技创新和文化产品的有机融合;完善的人才战略和大量专业人才的供给及独特的文化产业管理营销模式等。这对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西部地区要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 也可以在建立健全政策制度供给服务体系;构建有序、统一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的资本和人力要素供给体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 做好文化产品的营销创新;推动科学技术与文化产品的有机融合和构造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等方面努力。
关键词: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启示
参考文献
[1]孟东方.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启示[J].企业文明, 2012, (03) :93-95.
[2]张慧娟.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及启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1, (10) :29-31.
[3]潘海林.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文化的崛起[J].岱宗学刊, 2006, (04) :31, 41.
[4]邓靖.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启示[J].创新, 2012, (03) :68-70.
[5]齐春燕.日韩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科技与出版, 2012, (12) :109-111.
[6]论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其政策[EB/OL].http://www.baywatch.cn/a/lunwenziliao/shehuikexue/shekexiangguan/2011/1116/996.html
[7]卢晶颖.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比较[N].学习时报, 2010-11-22.
美国“新帝国主义”的当前特征 篇5
一 “新帝国主义”已经从美国的精英 思潮演变成国家行为的指南,将在今后相 当长的时期内主导其国内外政策,因此“帝 国化”倾向是当前世界各主要国家认识美 国、处理与美国关系的一把钥匙。9.11之 后,美国在国际上传统的霸权方式不但没 有改变,反而因恐怖袭击“激起了更为强烈 的统治世界的欲望”,最终形成了目前奉行 的以单边主义为核心的“新帝国大战略”; 捍卫单极霸权,以自己的好恶划定恐怖主 义,然后对其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随意裁 决和处理他国主权,无视乃至废弃国际公 约、国际组织和国际准则。美国提出“邪恶 轴心”国家及扩大的“邪恶轴心”国家,就是 按自己的霸权要求先将世界划分为“前现 代国家”、“现代国家”和“后现代国家”,再 进一步从“前现代国家”和“现代国家”中选 定所谓“失败国家”、“流氓国家”、“危险国 家”,最后不顾国际准则的约束和世界范围 内的强烈反对,随心所欲地制造种种莫须 有的罪名对这些目标进行先发制人的攻 击,这是典型的“新帝国主义”政策的产物。 可以说,“新帝国主义”是导致二战以来所建立的世界秩序濒临瓦解、国际关系陷入全面混乱的重要根源。, ’
二 “新帝国主义”虽经精心包装并打出全球化、人权高于主权等一系列新的旗号,但其本质上与传统的帝国主义一脉相承:在国际政治中谋求绝对的鞘权,在经济上通过不公正、不合理的经贸体系追求最大化的利益,在文化上不遗余力地推行西方文明及其价值观,而政治;经济和文化霸权所依托的则是其强大的军事实力。美国近年来一再宜称自己“在实力的各个领域——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技术和文化方面都具有主导地位,有能力在全球各个角落促进国家利益的实现”,因此“已是罗马帝国以来人类最后的惟一帝国”。为显示自己是古罗马帝国“和平与正义”梦想的继承者和光复者,当今美国才打出了“人权高于主权”、作“解放者而不是征服者”等高尚的旗号,这个被其领导人反复强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的美利坚帝国,不再用“强权即公理”之类赤裸裸的告白予取予求,取而代之的是民主、9-由、人权、全球化等等。
但美国的“新帝国主义”只是帝国主义最新的表现形式而已。正像古罗马帝国宜称自已是宇宙的统治者而把帝国疆域之外的民族一概称为“野蛮民族”一样,今天美国致力于构建的“新美利坚帝国”或“新罗马帝国”,也是将世界纳入自己的霸权目标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不论“前现代国家”、“现代国家”和“后现代国家”的区分,还是“失败国家”、“流氓国家”、“邪恶轴心”国家及扩大的“邪恶轴心”国家的分类,“新帝国主义”弱肉强食的本质与资本主义早期的大英帝国;拿破仑帝国并无二致。、
三 美国经济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面临改革和调整的艰巨压力,否则很可能像日本经济那样陷入长期低迷。但因改革会触犯大资本、,大企业的利益而难以进行,所以当前美国政府力图“祸水外引”,通过战争转嫁危机或国内关注的视线,。这是“新帝国主义”重要的经济特征。美国经济通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跃进,以高新科技为基础,以网络、信息、电信业等为龙头的新经济急剧膨胀,但也随之形成了以局内人内部交易为核心、股票期权为工具的资本集团利益攫取机制,在其经济发展中潜伏下了严重的危机,因安然、世界通讯等企业的会计丑闻接二连三地败露,这些危机在2002年焊发,曾在二十世纪末被视为成功样板的美国企业模式,因其监督机制的失灵而陷入深刻的危机。随着泡沫经济时期种种危害和恶果的暴露,美国企业到了自新图存的关头,但为保护大资本、大商业的既得利益,美国政府无意进行任何实质性的改革。道琼斯、纳斯达克等美国金融市场的主要指标急剧缩水跌落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的水平,消费者信心指数一再下降,失业率则节节攀升,面对一筹莫展的经济局面,此时美国政界要人公开宣称,“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当炸弹狂风暴雨般地倾泻到巴格达时,华尔街的金融人气将重新飙升”(if history is a gutae,rockets、rain-ing down on Baebdsd could spark a rallyon Wall Street),这是通、过战争赤裸裸转嫁国内经济危机的帝国主义做法。
四 美国式企业制度暴露出根本的缺陷。美国企业制度的核心基石之一是政企分开(separation of corporation and state),但实际上美国已经成为一个“公司国家”(corporate state),即大公司控制和操纵各种主要权力的国家。由此,关于其经济制度的一系列最初设想都在实践中走到了反面:如本来设想投资者是企业的主人,实际上今天的上市公司名义上虽是公共公司,但由于股民数量庞大导致股权极其分散,普通的持股人或投资大众巳根本无法控制他所拥有的财富,企业的一切权力和利益实际上都被CEO和极少数高层管理者掌握。美国绿党领袖~2000年总统大选候选人之一纳德尔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大型工商业利益团体g 步步将持股者的控制权成功地“分离”了出去,管理权最终被转移到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手中,甚至董事会都变成了橡皮图章。投资者被剥夺了几乎所有的管理权。而由于欺诈性的会计手段,虚报的利润收益以、及自我操控的内部交易,即使许多投资大户也越来越难以了解企业管理的真实情况。又如,在设计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企业本来被假定为自负盈亏、自生自灭的经济实体,但如今这种规律只对小企业依然有效,而巨型公司和企业都有政府作为他们全天候的保护神,从2002年全美暴露出的企业丑闻的整体情况看,如果真正让企业做到自生自灭,那会有更多的企业走向末路。为防止一连串更严重的社会效应,政府在关键时刻充当了这些濒临破产企业的后盾。这种做法对于克服危机,在短时间或个别情况下也许可行,但由于已变成一种经常性的制度安排,政府就成为保护大资本利益的工具,政企分离蜕变为官商勾结。
五 一些重要的制度走向了设计者初衷的反面。,美国式资本主义建立法律与秩序的框架,本意是借此保障正当的经济活动,依法制止和惩罚伤害、违约、欺诈和弱肉强食的行为;但在大型企业和工商利益实施的各种利诱面前,许多违法犯罪行为就可以用特种权利、豁免、通关、解除管制、减负、退税等形式而予以绿灯放行。即使大资本因过分猖狂被抓个正着,所受到的惩罚也往往是轻描淡写,美国式资本主义动辄讲平等竞争,但是通过游说集团不惜重金的捐助活动,大资本往往能争取到非常可观的政府补贴、资助,或明显倾斜的政策扶持,或被政府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注入大量研究与发展基金,而那些有同样条件的小企业或团体却根本与此无缘。纳德尔说,林肯提出的“民有、民治、民享”政府理念,至此完全走样,现在的政府是一个大资本所有、被大资本控制;为大资本服务的政府。
六 美国国内的宗教和文化冲突危机加剧。,9,11后美国国内针对伊斯兰教特别是阿拉伯裔美国穆斯林的歧视日益升级,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形成了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势力,将对美国社会及其对外政策形成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美国国会领袖公然将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领土称为“犹太和撒马利亚”为例,美国基督教极右组织无条件支持以色列、攻击伊斯兰教的呼声越来越强大。从一个方面来说,保守的基督徒和传统的犹太教徒以对“上帝预育”共同信仰的名义站到—起,这似乎是一种过去所没有的团结。但另一方面,当在保守的“基督教联盟”的集会上,,反穆斯林言论甚嚣尘,上——竟至于到了公开把伊斯兰教创始人、先知穆罕默德称为产恐怖主义者”的程度——无疑又在使这个社会走向分化。长期来看,保守的基督徒和传统的犹太教徒这种炙手可热的“结盟”为美国社会埋下了严重危机的伏笔。这种危险已经引起了其他西方国家一些有识之士的警惕。2002年在伦敦和纽约出版的一本新书名为《原教旨主义的冲突:十字军东征、圣战与现代化》,作者就尖锐地指出极端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与极端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没有两样,他们在冠冕堂皇的宗教教义的包装下,最后带给人类的不是和平与和解,而是冲突和流血。从“邪恶轴心”和先发制人战略的提出,再到美国不顾一切地要发起对伊拉克的攻击,已经显现出宗教原教旨主义为美国“新帝国主义”政策推波助澜所造成的巨大恶果。
七 美国与欧洲主要国家尖锐的分歧预示着二战以来的国际秩序开始走向解体。联合国、北约、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现存国际体系本来都是在美国主导下建立的,但美国为了谋求自身绝对的一极霸权、建立不容挑战的“新美利坚帝国”,越来越不能接受任何国际约束,对于美国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欧洲主要国家的反美情绪不断激化,战后西方世界的合作体系面临分化和重组。德国、法国等欧洲主要国家与美国的分歧实际上是双方利益及“世界观”的分歧,即对于“世界秩序”看法之间的冲突:法德等国认为,除非自己首先遭到了攻击,否则民主国家不能对别国发动攻击;而美国的看法是民主国家为了自己的安全可以对别国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美国人因此认为,欧洲仍然停留在“传统世界”,所以拉姆斯菲尔德最近指斥法德两国代表“老欧洲”。而欧洲人则认为,先发制人的“布什主义”的可怕之处,恰恰在于它摧毁了现有的世界秩序的法制与规则基础,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效仿美国的做法,国际舞台将陷入极度混乱。美国人将目前与欧洲的巨大分歧形象地概括为:“布什总统提出的‘邪恶轴心’是伊朗、伊拉克和北朝鲜,而欧洲人心目中的,c邪恶轴心’却是拉姆斯菲尔德、切尼和赖斯”。
八‘美国无视阿拉伯世界的感情和强烈反对,坚持对伊拉克实行先发制人的武力打击,将引发更多的恐怖主义袭击的危机,从而使美国更加倚重军事力量进行报复,双方关系因此形成恶性循环,长期威胁世界和平。由于坚持武力入侵伊拉克和在巴以冲突中向以色列“一边倒”,美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关系急转直下,以往美国的盟友开始变成美国的反对者,以往的中间力量被美国列为敌对目标,而以往的敌人则更加不共戴天,必欲除之而后快。总之,美国在这个重要的战略地区,一时间似乎只剩下了反对者、敌人和死敌,惟一始终不渝的盟友就是以色列,而恰恰又因为美国公开与以色列站到一边,进一步促使阿拉伯世界的各派力量走到一起,出现了伊斯兰文明与犹太—基督教文明之间“文明冲突”的可怕迹象。
美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查马斯·约翰逊(Chalmels John8。n)在《对美利坚帝国的报复》一书中,就美国与阿拉伯国家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关系预言:如令美国处于极为危险的状态,越来越多的恐怖组织认为,对抗美国强大军事力量的惟一手段就是展开面向平民的恐怖活动。他认为,在伊斯兰国家采取的军事行动只能在美国本土招致越来越多的恐怖事件,、这种恐怖行为是对美国的报复(blowl,ack),“现在我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美国武装力量的进一步强大,急剧膨胀的军费、高度发达的科技使美国在军事力量上无人可与对抗,同美国进行战争无异于自杀,因此对抗美国的惟一手段就是袭击其平民。”因此,“只要美国不改变其对外政策,针对美国的恐怖行为就会不断增加。这意味着只要是美国人,不管是谁,不管在哪里,国内还是国外,都会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可以想见的事情就是美国国内逐渐加强警察手段,美国军方正一步步地支配美国,成为一个军事化的帝国”。
九 美国目前的政治格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极右状态,但由于美国政府精心的舆论操控和对9,11之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绪的引导,其现行的“新帝国主义”的对外政策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很多支持,这种“民意”状况也日益推动美国在谋求绝对霸权方面走向“帝国化”的极端。9.11之后,“要么与美国站在一起,要么与恐怖主义站在一起”非友即敌的“布什主义”甚嚣尘上,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任何批评动辄被冠以“反美”、“仇美”或美国的“背叛者”,受到冷落、抵制甚至制裁,美国国内的反对声音也都被攻击为“不爱国”、“叛国者”等等,国会几位著名的资深议员也因此受到围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附和战争的声音才被认为是美国利益的维护者。所以主战的布什政府的民意调查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虽然因经济持续走低,布什的执政能力开始受到质疑,而且也遇到了多次全国性反战示威的冲击,但在“反恐”压倒一切的舆论氛围中,布什的战争政策还是受到了多数国民的支持,加之反伊斯兰文明的宗教情绪的煽动,这种“民意”基础仍是美国政府强化战争准备的重要动力。布什政府中的关键人物,如副总统切尼、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赖斯、副国务卿博尔顿等“新保守主义”势力,就一再主张应利用9·11之后的民族情绪,抓住“单极时刻”的机遇,以其难以匹敌的军事实力捍卫和巩固美国在二十一世纪的全球惟一帝国的地位。
十 美国目前的经济低迷状况将持续下去,对伊动武及打击“邪恶轴心”国家的军事行动扩大化,也很难挽救美国经济,甚至会适得其反,使其陷入长期衰退的泥潭;在国际上将因其极端的单边主义做法而日益成为“孤独的帝国”,而且也难以消除新的更大的恐怖主义威胁。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美国可能因其“新帝国主义”政策而走向衰落。如查马斯·约翰逊说:“美国将难以避免重蹈十多年前苏联的覆辙,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面临崩溃。如今的美国在以下方面与十年前的苏联极为相似:国内经济矛盾重重;过度膨胀的帝国主义和军事强权使其过多介入别国事务;同时看不到对上述倾向进行改革的可,能。”美国另一位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查尔斯,库普臣(Charles Kupehan)也认为:“问题不是美国霸权正在走向衰落,而是美国能否找到一条体面地衰落下去、对全球及其自身破坏最小的道路”。
【美国的文化模式的特征】推荐阅读:
美国文化的特征08-19
美国的交通文化11-05
美国的酒文化08-22
英语作文美国的文化10-24
美国文化管理的特点07-17
浅谈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08-24
美国饮食文化结构是怎样的10-16
美国英语和美国文化01-19
美国文化06-19
美国远程教育的特征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