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英语及其文化内涵

2024-08-16

美国英语及其文化内涵(共8篇)

美国英语及其文化内涵 篇1

摘要:汤亭亭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丰富的中国形象,从“他者”角度展现出美国华裔在中西文化的边缘性地位。这些文学形象的描述是她陷入文化身份困境中,寻求“自我”和出口的尝试。结合比较文学形象学分析汤亭亭的文学作品,既可发现华人和中国文化在美国的边缘化特质,又可领略到作者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及其对文化全球化的渴求。

关键词:比较文学形象学,多元文化主义,文化全球化,汤亭亭

引言:

毋须置疑,全球化已成为各领域发展的共同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在这一背景下,多元文化主义、文化身份等问题已成为人文科学的热门话题。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爆发后,黑人、少数族裔、女性和同性恋等问题开始频繁出现在美国政治领域,推动了美国文化的多元化进程。而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也体现出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美国的少数族裔作家,不仅开始有机会出版文学创作,也遇上了能在美国文学界出人头地的重大机遇。汤亭亭、谭恩美等一批杰出的美国华裔作家也顺应时代而生。20世纪70年代开始涌现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想使美国承认并接纳多元性文化 , 汤亭亭的作品适逢多元文化被接纳的社会背景 , 以主流社会的语言 ( 英文 ) 来据用、转化、改编、重组甚或扭曲主要是听自母亲的、具有异域色彩的故事□□换言之 , 相对于美国白人男性霸权的主流社会及文学典律 , 汤亭亭的作品提供了异域、异族、异性、 异文化的色彩。[1]汤亭亭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书写风格,她的《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等被美国文学界视为典范,也成为美国多所大学的教材。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较多从种族、性别和少数族裔等领域对汤亭亭的作品加以研究,评论不一。但结合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对作者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研究却尚嫌不足。

一、美国华裔作家的文化身份危机

近年来,随着多元文化主义探讨的深入,美国的各少数族裔都开始意识到他们种族的历史对构建自身文化身份的重要性。而文化身份这一问题已在众多学科领域展开研究,并有跨学科讨论的趋势。文化身份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仍需重视。正如英国教授Paul Gilroy所说,“We live in a world where identity matters. It matters both as a concept,theoretically, and as a contested fact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life.The word itself has acquired a huge contemporary resonance,inside and outside the academic world.”[2]文化身份在国内外的学术界、政治界等诸多领域仍是争论热点,易引发争议或危机,故不可忽视。英国作家、评论家Kobena Mercer认为,“identity only becomes an issue when it is in crisis, when something assumed to be fixed, coherent and stable is displaced by the experience of doubt and uncertainty.”[3]只有当人们的文化身份陷入危机,产生质疑和不确定性时,文化身份问题才会凸显出来。人们逐步意识到“美国身份”的肤浅特性, 因为它掩盖了美国文化的多样化特征。美国历来推崇文化熔炉或文化同化,其用意是希望通过消除弱势支流文化来巩固美国白人主流文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多元化主义思潮开始在美国高涨,例如美国华裔作家任碧莲主张的 “the American salad bowl”,代表了美国少数族裔作家多元文化共存的理想。许多美国华裔作家认同这一观点,主张中西文化融合,并希望消除族裔间主导性和边缘化差异,促使不同种族和文化能在美国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但现实是,少数族裔在美国仍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是所有移民到美国后都将面临的问题。而美国各族裔间一定存在文化交流和融合。因此,典型美国人的一大特征就是 :无论在美国定居多久,移民及其后代都会陷入文化身份的危机之中。美国华裔作家承受着中西文化的多重挑战和压迫。

二、汤亭亭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结合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在文学中的异国形象不再被看成是单纯对现实的复制式描写,而被放在了“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的互动关系中来进行研究。[4]所以,从这一视角研究汤亭亭文学作品的重点是她对异国“他者”的想象和幻想,以及这些“他者”形象是如何产生的。 可见,为更深入研究汤亭亭的文学作品,必须把作者纳入研究范围,尤其要考虑作者的文化价值观念。身处华裔被边缘化的美国,汤亭亭意识到自己进退维谷,但又希望各族裔及其文化能够在美国和平共处,没有主次之分。一方面,作为美国华裔,她应当争取达到中西文化间的平衡,使两者达到融合。另一方面,作为中西文化夹缝中挣扎的一代,她又时常对自我感到疑惑,即她到底算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她已陷入文化身份危机。深陷文化边缘人的困惑和思索后,汤亭亭从美国华裔的视角,利用中国故事,创作出既有文学性, 又有幻象性的中国形象。这是她“自我”与“他者”(即中西文化)间互动关系的探索。她对中国形象的描述既体现出她对中西文化的态度,也反映了她对“自我”的探究和定位。 例如,在《女勇士》中汤亭亭幻想自己就是中国女英雄花木兰,透露出她希望把自己变成独立的女超人。从比较文学形象学来看,《女勇士》是汤亭亭改编和想象的、但又真实的自传。她试图在双重文化背景下重塑自我。通过小女孩多重自我的叙述,作者把中国传说、母亲的鬼故事及美国华裔的真实生活都呈现给读者。她刻画中国女性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自我形象。

文学创作是汤亭亭为推进中西文化融合的尝试和努力。 她通过文学作品与中西文化三方直接对话。她反对强迫文化被同化。中国集体文化意识与美国个人主义的精神如何融合成为其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她的文字书写表现了她对中西文化都坚守和忠诚的决心。她一方面巧妙地把中国故事改编后赋予其美国背景,另一方面又利用美国华裔更广阔的视野展现美国种族和文化问题。在《女勇士》中,汤亭亭使文化边缘人美国华裔成为了中西文化积极对话与沟通的桥梁。作为多元文化主义先驱者之一,汤亭亭希望中国文化能在西方得以延伸和渗透。她用文学作品呼吁美国社会改变多种文化共处的问题,也警示美国华裔要依托中国文化才能实现自我和构建美国华裔文化。

三、汤亭亭对文化全球化的渴求

结合美国华裔作家身份及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汤亭亭的文学创作透露出她的个人文化理想。她渴望多元文化主义能得以发展,同时,文化全球化与多元文化主义能和而不同, 共促世界文化发展。身处中美两个世界之中,汤亭亭时常被中西文化边缘化。一方面,她对拥有厚实文化底蕴的中国非常好奇。另一方面,她又渴望被美国主流文化认可。只有在中西文化找到平衡点,她才能找到自我。当追溯完祖先的中国文化遗产时,她也确认了自己美国华裔的文化身份。美国的尴尬地位和真实的生活让她对异国他乡的中国及其文化更有感触。以《女勇士》为例,汤亭亭基于“他者”视角对中西文化加以反思和批判,通过中国女性形象的文字描述, 确定“自我”。该书中,小女孩对妈妈说 :“现在我们属于整个地球了 , 妈妈。如果我们和某一块土地切断了联系 , 我们就只属于整个地球。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 不管我们站在什么地方 , 这块地方也就属于我们 , 和属于其他任何人一样。”[5]汤亭亭道出了心声,终于意识到美国华裔可以像其他族群一样在美国找到自我,因为有根的文化走到世界任何角落都能立足。显然,汤亭亭拥护文化全球化的到来,肯定了文化全球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她坚信随着各国文化冲突和整合,文化全球化的到来必成事实。而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表现为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发展。 因此,美国华裔既是中国人,也是美国人。文化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从不同维度体现全球化时代下文化的发展趋势。这两种文化发展趋势会让更多美国华裔像汤亭亭那样抓住好机遇。

结语:

随着中国逐日强大,美国华裔越加重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化的改编利用促成汤亭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视角和风格。从比较文学形象学来看,汤亭亭的文学作品表达了她的文化身份及文化理想。可以说,文本中的“自我” 与“他者”形象是作者面临文化边缘化困境,寻找“自我”, 并期盼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全球化早日到来的文学创作。

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及其变量研究 篇2

关键词: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变量研究

1.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

目前,受传统教学理论模式的影响,英语文化教学知识只是纯粹的文化知识的传授过程。主要体现在对英、美国家的传统习俗等进行笼统的概括,这样就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深刻的模板,导致在以后遇到这类文化知识的时候都会形成思维定式,甚至出现按部就班、盲目照抄的现象。这是个最严重的问题。要知道,英语教学最讲究的就是灵活多变,而非盲目的循序渐进。其次,在高校中进行英语文化教学,本来就是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实现中国与英美国家的文化交流为基础进行的。但是如今的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好像正在逐渐遗失这一点。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这也是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的失误之处。此外,高校英语文化教学还应该存在的必不可少的一点就是口语表达。对于口语表达,不少高校大学生都会产生鄙夷的态度,觉得口语与自己形同陌路。但是,随着英语在世界的普及,学生应该逐渐在口语表达上多学习,提高口语水平。英语主要讲究的是听说读写译,说得多了自然会对其他要素有所领悟。

2.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1)帮助学生准确使用英语。英语是我们的第二语言,它在全世界的普及程度已经非常高。语言的表达产生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语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文化的制约。也就是说,学习英语与了解英美文化蕴含或体现了一致的深层因素,只有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对日常英语表达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名言、典故等有用的信息进行准确熟练的应用。

(2)减少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英语虽然是第二语言,但毕竟不是母语,所有人在初次接触英语的时候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障碍出现。这时,如果在课堂上利用英语文化进行教学,就会起到一个衔接和贯穿的作用。英语不仅是在单词发音上与中文有区别,而且在语法、句式上都有区分。学习英语文化就可以对这些区别有所了解,进而减少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

3.高校英语文化教学的变量分析与总结

(1)内在因素。从自身的状况上分析,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并没有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本身没有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2)外在因素。它包括很多方面,第一,环境变量,包含自然环境和构建环境两种。前者指的是目的语言国家本身所具有的学习语言与文化的环境。而后者一般指的是以教室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环境,高校英语学习环境就属于此类。但是,据调查分析,教室环境对于文化学习有很大的局限性和非真实性,所以,环境变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第二,教师变量。教师对外语文化的不同理解都与具体的文化教学行为的选择有直接的关系。由于英语教师对文化学习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习惯性地沿用前辈老师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没有自己的创新。所以,要进行改善,首先应该从教师的知识体系框架进行革新,给其灌输丰富的文化知识,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可以选择时下流行方面的知识作为切入点,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第三,教学变量。这个变量可以从教学方式的不同来说,与前面的教师变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教学场所就会有不同的教师,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方式自然也会不同,不同的教学方式传送的教学知识也就有不同,这也是一个变量。

在如今的教学发展来看,英语教学已经逐渐深入到高校学生的学习中,所以,英语文化教学也就日渐被需要。在分析出变量的同时也要学会改进,同时进行深入的英语文化指导,才能够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起到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冰冰.高校英语文化教学及其变量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3).

美国英语及其文化内涵 篇3

关键词:《百万宝贝》,体育电影,人文内涵

一、人文内涵的概念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即在人类文化中的先进价值观和规范, 集中体现为:以人为本, 重视与尊重人、关心与爱护人, 重视人的文化。

人文内涵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尊重和维护人类尊严与价值, 珍视人类传承下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 肯定和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人文内涵始可追溯至古希腊的传统文化, 其涵义定位为人性、理性、超越性三个层次, 即对人、人的精神的关注和尊重人与精神的价值。

现代社会, 人文内涵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在关注、尊重人, 重视人道主义的基础上, 更强调人的生存与发展权力, 以人为本, 突出探索生命的价值, 追求人类关怀与生命关怀。

二、美国体育电影《百万宝贝》所展现的人文内涵

(一) 情节内容呈现的励志精神

1. 对比赛胜利的追求与坚持

拳击这项运动, 需要始终保持着一种战斗的姿势, 并且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在拳击台上, 不打倒别人, 就会被别人击倒, 人生时刻要处在一种搏击的状态。在残酷的竞争与无情的争权夺利中, 以及不得已的明争暗斗中, 要保存自己的位置, 就必须战斗----与周围的环境、与残酷的现实、和自己的人生。女主角玛吉所要刻画的人物形象, 不仅是赢得比赛, 也要赢回自己生活下去的信心、勇气和尊严, 用双拳赢取自己的人生。因为拳击已经成为了她的生命, 只有赢得比赛才能活下去。拳击台就是玛吉的人生舞台, 需要够释放最大的能量, 实现她所有的希望与梦想。

2. 超越自我挑战的信念与意志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凡只是在内者, 亦只是在外;凡只是在外者, 亦只是在内。一个物或一个人的内在特质必须外化, 在他物或他人身上表现出来, 并且只有通过这种外化和表现才能得到确认。”而对于比赛、竞争和对抗, 特别是在强者之间的, 是一个人证明自己、获得自我肯定与自我认同的最好途径。

拳击运动残酷无情, 它极端的表现为剥夺和被剥夺。剧中有一个起到点缀和衬托作用的小角色, 是一个瘦弱的智商有些缺陷, 但却致力于登上拳击擂台的迷路男。这个人物表现出的简单快乐与目的的单纯颇有抢风头的趋势, 但也体现了影片的核心思想----为梦想、为信仰不求回报但求付出。通过体育竞技不断探寻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 实现梦想、超越自我。

3. 爱与拯救

拳击教练弗兰基的执教生涯非常成功, 但是却与家人相处不和, 过分执着于事业使得他同女儿形同陌路;而只为实现目标、证明自己的玛吉也得不到家人的理解。《百万宝贝》在处理教练与选手的关系时并不是单一的方向, 一反以往电影着重教练呕心沥血, 全身心培养选手的描述方式, 而是塑造了两个都有缺憾的形象, 在电影进程中互相启迪与感化。

弗兰基给玛吉安排了一场场的比赛里, 使得她能轻松的击倒对手, 这为最后一场比赛做了不少准备与积淀, 然而到了最后却演变为一场无法预知的巨大灾难, 这给了玛吉和弗兰基突然的致命一击。也正是由于这场悲剧, 导演克林特给予了双方将感情凝聚且爆发的机会。譬如影片中的那句“你是我亲爱的, 我的血, 我的肉。”使得这些琐碎不起眼的片段----弗兰基像父亲一样守护在玛吉身边、玛吉亲人的态度、以及弗兰基每次去找牧师总会收到退回来的信等, 大胆的描叙了二人的孤独与落寞, 为影片里的爱与拯救这个中心沉淀下了可靠性的基础。

影片的旁白表述过一句话:"拳击是相反的运动"。影片在结尾对应的表达了这种强烈的感情, 更是显得相得益彰, 弗兰基亲手拔掉了氧气管, 并为执意寻死的玛吉注射了致命药物。他们最终失去了彼此, 但他们也是幸运的。因为在空虚的心里被注入了爱, 为彼此失落的感情找到了一个寄托的空间。

片中几位演员的精彩表演使得影片更加具有深切的真挚, 一个令人沉默不语的故事, 延伸观众的感官, 感受故事里隐晦且真实的感动。

(二) 体育运动中包含的生存问题

如众所知, 拳击选手主要的是需要依靠擂台比赛奖金获得收入。在影片的开头, 弗兰基教带的拳击手因为奖金和比赛性质问题, 在临赛前夕替换掉了教练。主人公没能达到带领拳击手迎战最高规格比赛的愿望。这其实是在讲述一个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了赢得更多的荣誉, 拿到更多的奖金, 运动员宁可选择冒险激进的教练。片中的弗兰基在执教中非常重视一个观点: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很简单的要求, 但是在现实的竞争面前, 又显得很是苍白与无力。

弗兰基是一名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拳击事业的教练, 玛吉是一位致力成为职业拳击选手的女运动员。任何一名职业运动选手, 其运动生涯是短暂的, 参加比赛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生存。电影在表达追寻梦想、超越自我的过程中, 穿插着生活窘迫、以及家庭问题的现实, 这也是最真实的现实。对于运动员, 年龄越大越能体会什么是梦想, 年龄越大坚持梦想就越显得悲怆。在伦理与勇气的斗争中生存着, 也是这部影片所要展示的人文内涵所在。

三、美国体育电影《百万宝贝》带来的人文启示与思考

(一) 体育电影传达给受众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影响

体育电影作为好莱坞电影类型片的一种, 它涵盖了人性、政治、商业、民族、世界等诸多的社会与历史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一直在美国电影之中被展示。这些模式化与理性的归纳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感性体验。正是因为这种意识而演化出文化的各种形态, 其再现方式是纷纭复杂与潜移默化, 也是迷人与震撼的。所以美国体育电影能够成功地让全球不同文化种族的观众达成一种共同的心理认同。

(二) 大众媒介产品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导向

美国电影历来以普及的大众文化来自我标榜。作为大众文化强调影片的娱乐性与商业性, 同时注重内容的叙述, 使影片能反映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在思想内容上始终贯串着国家、宗教及民族意识, 作为大众文化对主流社会价值观有着影响和导向作用。

通过对美国体育电影《百万宝贝》的深入分析, 我们可以认识到美国体育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典范的成功。它为当代大众提供了娱乐文本, 成为一种有影响的文化现象。使受众认清它的意识形态本质、它的文化与政治目的以及它的市场占领目标。在主流社会价值观的环境规律下创作的电影, 为美国体育电影带来了一股世界性文化的强势影响。

参考文献

[1].闫晗.《百万宝贝》——好莱坞式的信念与温情[J].医学心理指导.2006.6.60.

[2].琳达·沃伦.百万美元宝贝[J]电影新作, 2005.2, 6.

美国英语及其文化内涵 篇4

在当今社会, 通俗文化逐渐成为受众面最广的文化形态, 美国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弗•杰姆逊认为, 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 “文化”的涵义、作用和地位各不相同, 现今已进入后工业社会, 相应的文化形态为后现代主义文化, 它与工业生产和商业社会紧密相连, 无所不包, 整体文化品格已趋于通俗化和大众化。因此,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主体就是通俗文化。[1]根据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英奇的观点, 通俗文化不仅包括通俗文学、音乐、舞蹈等文艺体裁, 影视、无线电广播、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及马戏、交通工具等也被纳入其中。[2]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对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导入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对特定词汇、社会文化现象以及交际场景的导入, 而以通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导入还很少见。面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大学英语教师可利用不同类型的美国通俗文化因素进行导入, 比如影视文化、通俗小说、流行音乐、体育文化以及时尚文化等, [3]从而达到语言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双丰收的目的, 这不仅具有一定的实践空间和研究价值, 而且在学生的文化拓展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也值得思考。

二、美国通俗文化导入的教学模式构建

(一) 外国文化模式——美国影视文化的导入

外国文化模式 (the foreign-cultural approach) 是以一种文化和一个具体的地域为基础, 进行的一种单一文化的教学。[4]在大学英语的视听说课程中, 教师可利用“视”的环节, 结合教学主题, 有选择性的播放美国影视剧的视频片段, 从而进行影视文化的导入。比如, 通过播放由不同电影公司 (如20世纪福克斯影业、环球影业、派拉蒙、华纳兄弟及迪士尼等) 出品的影片片头片段, 教师可介绍诸多电影公司的背景, 使学生对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发展有基本的了解;通过播放不同级别的电影片段, 教师可介绍美国电影的分级制 (G级、PG级、PG-13级、R级及NC-17级) , 从而使学生在业余时间选择影片观看时, 更能恰当地结合自身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也可通过不同类型的影片 (如英雄崇拜、西部、自由主义、社会伦理及科幻等) 来揭示美国各个层面的社会现实, 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美国社会。

美剧的视频片段同样是进行文化导入很好的素材, 学生可以从中了解美国的主要电视台 (如CBS、NBC、ABC及其他常见电视台) 、美剧的播出模式 (周播与间歇期交替进行) 及“季” (season) 与“集” (episode) 等基本概念、艾美奖与金球奖等主要电视奖项。如今, 大学生群体已成为美国影视剧的主要受众, 对美国影视文化的了解将使他们在面对海量网络影视资源时, 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从而辅助英语语言的学习。

(二) 跨文化模式——美国通俗小说的导入

跨文化模式 (the intercultural approach) 强调将目的文化与本族文化的关系纳入教学内容, 主张进行文化比较, 起到在两种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作用。[5]文学作品分析是语言教学的一个常用手段, 中国很多英语教学活动都是通过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来进行的。[6]因此, 教师可在跨文化教学模式下, 进行中美通俗小说的比较。比如, 美国西部冒险小说与中国武侠小说的比较, 美国西部小说中常出现单个或数个男主人公, 克服重重障碍和危险, 完成某种具有道德意义的重要使命, [7]这与中国武侠小说中的“侠客”形象有很大相似之处;再如, 中美两国当代恐怖小说的比较, 美国恐怖小说起源于英国的哥特式小说, 作品中常见鬼魂、活尸、吸血鬼等超自然的恐怖力量来制造恐怖效应, [8]如安妮•赖斯的吸血鬼系列小说, 而中国的恐怖小说常是以悬疑惊悚的气氛营造恐怖氛围, 结局常是开放式的, 作者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较大, 如蔡骏的系列作品。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点, 采取安排课下阅读与课上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 多文化模式——美国流行音乐、体育及时尚文化的导入

多文化模式 (the multicultural approach) 强调文化多元化的现象, 即同一社会和国家存在多种不同的文化群体, 通过教学, 使学习者了解到这些多元文化的存在和特点。[9]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 多元文化现象在流行音乐、体育及时尚文化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教师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 进行适当的文化导入。美国当今的流行音乐融合了欧洲、亚洲、拉美等音乐元素, 风格各异, 极具通俗性和娱乐性;美国本土的传统体育项目包括篮球、棒球、橄榄球和冰球, 但随着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 乒乓球、跆拳道、击剑等外国传统项目也逐渐兴起;美国的时尚产业被认为是引领世界时尚潮流的风向标, 纽约时装周的舞台上包容了世界各国服装设计大师的杰作, 著名的时尚杂志更是在全球各主要城市设立分社, 向世界人民展示世界的时尚。教师可安排学生在课下分组活动, 搜集文字、图片、视频、访谈及问卷等材料, 再在课上以小组报告的形式进行交流和研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为学生营造学术氛围。

三、大学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拓展

(一) 学习者对美国社会多角度的了解

在传统的外语文化教学中, 学习者接收到的常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社会习俗、经典文学作品等所谓的“精英文化”, 但美国当今社会已进入后工业娱乐社会, 仅提供原有的文化内容已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习者的理论与实践脱节。而“通俗文化”的介入能够有效的弥补这一缺失, 使学习者了解到, 当今美国社会的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除“精英文化”外, 还有受众面更广的多种文化因素, 正如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界限在逐渐消失, 人们刻意地强调“精英”与“通俗”的区别同样是毫无意义的, 被誉为美国“当代恐怖小说大师”的斯蒂芬•金于2015年9月获得美国文学艺术界最高荣誉——美国国家艺术勋章, 奥巴马总统亲自为他颁奖并致辞, 在通俗文化成为当今文化主体的大背景下, 美国当代文坛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得以彰显。学习者更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心态来看待和接受社会现实, 以此达到对美国社会多角度的了解, 从而辅助外语学习。

(二) 学习者知识结构的健全

对于理工科学习者来说, 了解本专业以外的人文社科类知识, 能够使自身的知识框架更加完善, 同时还能起到拓宽视野的作用, 他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 有将来去美国高校继续深造的打算, 尤其是来自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等专业的学习者, 对美国文化的熟悉无疑会使他们受益匪浅;对于文科学习者来说, 在自身最熟悉的专业领域之外, 了解到丰富的多种文化, 能够使自身的知识结构更加健全, 以中文专业的学习者为例, 他们了解外国文化的渠道主要以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为主, 除了阅读传统的经典文学作品外, 学习者也逐渐注意到了美国当代通俗小说的重要价值, 而通俗小说的题材涉猎广泛、内容包罗万象, 常涉及到包括当今影视、音乐、体育、时尚等在内的多种文化现象, 对通俗文化的了解, 不仅有助于学习者对小说文本和社会现象进行剖析, 而且能够使自身的思维更具开放性和批判性。

(三) 学习者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有两个:一是提高学习者的外语交际能力 (语言文学目标, 初级目标) ;二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社会人文目标, 高级目标) 。[10]在2015年9月,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期间,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举行了国宴, 美方出席宴会的嘉宾除白宫高官外, 还包括美国芭蕾舞剧院首席舞者、NBA达拉斯小牛队、CBS新闻节目主播、梦工厂动画公司首席执行官、著名歌手、演员、导演等, 可以说, 美国通俗文化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云集于此, 为中美双方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美国通俗文化的学习与了解, 学习者的文化交流能力得以提升, 具备了成为跨文化外语人才的潜质。随着中美两国交流的不断发展, 这种潜质将会在各个层面得以展现, 比如, 在跨文化商务沟通、计算机、化学化工、航天工程等技术合作以及语言学、文学、高等教育联合培养等诸多领域。

综上所述, 任何文化形态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文化自身的发展是开放的、包容的、动态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文化现象, 更不应该把文化只局限于所谓的“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的范畴, 文化是属于大众的, 在大众中流行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 学界对通俗文化的研究在美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逐渐升温正说明了这一点。同样, 在外语文化教学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 辅助语言学习的文化内容也应该随着当代社会文化主体的变化而适当改变, 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新的元素, 这样才能使外语教学的发展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美国通俗文化的导入, 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并能够在学生的文化拓展层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弗·杰姆逊 (著) , 唐小兵 (译)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2]托马斯·英奇 (著) , 施咸荣 (译) .美国通俗文化简史[M].桂林:漓江出版社, 1988.

[3]刘英昕, 李敏.美国通俗文化导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4][5][6][9][10]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美国英语及其文化内涵 篇5

关键词:《走遍美国》,高职,英语,教学法

《走遍美国》 (Family Album U.S.A.) 是一套在中国大陆广泛使用的英语教材。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被动型学习, 不能进行协作, 缺乏独立性、自主性的思维和判断, 高职英语师资力量薄弱, 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本文将对《走遍美国》教材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进行研究, 通过情景对话, 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

1《走遍美国》教材简介及特点

1.1简介

《走遍美国》 (Family Album U.S.A.) 是一套在中国大陆大量使用的生活化美语教材。《走遍美国》以住在纽约的一家三代人的生活为中心, 内容涉及约会、就餐、节日等美国各地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这套教材突出了最新的交际教学法, 与情景式教学法和句型式教学法相比是一大突破。教材以快速增进听说能力为主要目标, 同时兼顾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该教材所采用的“电视影集”式的组织形式, 能吸引学习者的兴趣。

1.2特点

1.2.1《走遍美国》 (Family Album U.S.A.) 是以“电视影集”的形式组织起来的, 和一般所谓“情景对话”教材不同。教材一共有26集电视连续剧, 每集分三幕, 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所有故事围绕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三代人的生活展开, 具有人情味和幽默感, 学习起来具有“临场”感觉。《走遍美国》 (Family Album U.S.A.) 电视影集的演员都是优秀的专业演员, 美语发音清晰, 体态语言丰富。教材含有文字、录音、录像、实景、卡通、广播、电视、光碟等多种表现形式, 是一套高水平的多媒体 (multimedia) 美语教材。

1.2.2《走遍美国》以快速增进听、说能力为目标, 同时兼顾语法、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全面培养。特别是“学习焦点” (Focus in) , 采用轻松的歌谣、说唱、卡通、游戏等方式, 使本来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活泼有趣, 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1.2.3《走遍美国》使用的是典型的美式英语, 教材中故事的角色涵盖了祖孙三代, 读者可以熟悉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美国口语, 这也是一般英语教材所不具备的优点。剧中人物使用正常的语速 (Normal speed) 说话, 一方面让学习者直接学习并模仿实际场合的正常语言;另一方面, 可以让学习者充分体会美语口语中常用的缩短 (Contractions) 和弱化 (Reductions) 形式。

1.2.4这套教材体现了“非语言交际”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和“交际教学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 等当代教学理论, 熟悉本教材, 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的提高和完善有很大帮助。

2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走遍美国》教材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 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太乐观。

(1) 学生方面来看, 首先,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被动型学习动机, 大多学生是为考试 (英语应用能力A、B级) 而学。其次, 高职学生其他课程作业、实习多, 无力顾及或没有时间去学习英语。再次, 高职生的生源杂, 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基础较差, 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采取合适的形式、教材和教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2)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三个中心”, 即以教师为中心 (teacher-centered) 、以教材为中心 (text-centered) 、以语法为中心 (grammar-centered)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和课本的权威性, 学生缺乏独立性、自主性的思维和判断, 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容易变成机械记忆书本单词、语法及练习题答案的过程。此外, 传统教学法下的学习主要是在个体身上发生的, 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封闭, 不能进行协作学习, 久而久之, 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和合作精神受到了束缚。

(3) 高职英语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结构单一。高职英语教师大都是英语专业出身, 对职业教育的特点缺乏系统、深入了解。很多教师从学校毕业后到直接到高职院校任教, 没有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 对学生未来的目标岗位了解不多, 不太清楚工作场所对英语的需求, 不知道学生真正需要什么,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

3《走遍美国》教材及其教学思想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走遍美国》教材教学思想

《走遍美国》教材主要体现了“交际教学法”的理论, 明显不同于“情景对话”。本研究在进行教学应用时, 主要还是以模拟情景对话为主。要求学生在进行对话时要声情并貌, 不要只是简单的把英语句子说出来。

3.2选取原则及内容

选取时尽量贴近实际和实用, 由于教学时间关系, 选取了《走遍美国》教材中以下内容进行讲解:EPISODE 1林登大街46号;EPISODE 2介绍会面;EPISODE 4轻而易举;EPISODE 24告别朋友;EPISODE 22职业选择[3]。

3.3教学实施过程

3.3.1学生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组, 每组人数以每次的教学内容为准, 每组选出负责人1名。

3.3.2教学视频放映及进行教学。给学生放映视频, 放映两遍之后对对话内容进行解释, 重点解释词句意思而不是语法, 还要对教材中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讲解, 增加学生理解、学习的兴趣。解释之后再视理解情况放映视频若干遍。

3.3.3领读。对教材中的语句进行领读, 对各语句领读2~3遍, 对生疏、难句重点领读。

3.3.4角色分配。根据所学内容中出现的角色, 让每位学生选一个角色, 让其理解、朗读、准备该角色所说的话。

3.3.5情景对话。情景对话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放映视频之后紧接着进行, 也可以专门安排另外时间进行, 让学生充分准备。每组的负责学生进行表现记录, 老师总体监控。在每组对话完成以后, 要求每组推荐上来一组学生进行全班表演。

3.3.6点评和总结。教师根据学生对话的表现、掌握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 指出表现优秀的同学, 对容易出错的语句进行重点回顾, 学习“Focus in”部分的内容。

3.4教学实例

所选实例属于EPISODE 2:The Blind Date中的一部分, Harry和Susan相约一起吃晚餐, 当Harry到达Susan的住处时, 已经迟到了。Harry诚恳道歉, Susan愉快地接受了道歉。同时在场的还有Susan的嫂子Marilyn。Marilyn说话较少, 可由别的角色同时表演。

Susan:Who is it?谁呀?

Harry:Harry Bennett.Is this Susan?是Susan吗?

Susan:Yes, it is.Come up.是的, 是我。请上来。

Susan:I'm on the top floor.我在顶层。

Susan:Hello, Harry.It's nice to meet you.你好, Harry。很高兴见到你。

Harry:Nice to meet you, Susan.很高兴见到你, Susan。

Harry:Sorry I'm late.很抱歉我迟到了。

Harry:The traffic.The parking.I was lost.交通拥挤, 又找不到停车的地方, 而且我又迷路了!

Harry:What pretty flowers!Thank you.好漂亮的花!谢谢你。

Susan:Oh, please come in.噢, 请进来。

Susan:Don't worry about being late.It's fine.别为迟到担心了, 没有关系的。

Susan:Excuse the mess.I just moved here.请不要介意这儿乱得很, 我刚刚搬来住。

Susan:Oh, I'd like you to meet my sister-in-law Marilyn.噢我来向你介绍我嫂子Marilyn。

Susan:Marilyn Stewart, this is Harry Bennett.Marilyn Stewart, 这是Harry Bennett。

Harry:Pleased to meet you.很高兴见到你。

Marilyn:Nice to meet you, Harry.我也很高兴见到你, Harry。

Harry:Are we too late for our dinner reservation?我们会不会错过晚餐订位的时间?

Susan:No, the restaurant will hold our table.不会, 餐厅会保留我们的席位。

Susan:I know the owner very well.我和老板很熟。

Susan:I eat there a lot.我在那儿吃过好多次。

4结论

4.1经过教学实践, 将《走遍美国》教材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增强了学生“听”英语的意识和开口“说”的信心, 学生对所选内容掌握程度好。

4.2由于分组训练且每组学生较多, 所以要注意和加强分组练习时质量评价和考核, 把练习时的考核与期末成绩相挂钩。

4.3英语教学包括听、说、读和写等几个方面, 本研究主要进行“听”和“说”方面的锻炼和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 将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继续进行改革, 加强《走遍美国》在“读”和“写”方面的教学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杨丽华, 刘颂.试论宁波诺丁汉模式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 2008 (1月下) :79-81.

[2]陈素花.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的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8 (10月中) :80-82.

美国英语及其文化内涵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美文化比较,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一、引言

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教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向学生传授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 渗透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 学生通过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能加深对语言知识的巩固, 更能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材第三册第五课为蓝本, 并结合口语教学中的讨论, 探讨中美文化象征的比较。

二、中美文化象征的比较研究

1. 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 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

在英语中, culture也是一个难以解释的词, Raymond Williams认为:culture是英语中最复杂的两三个词之一。据他分析, 一个原因是这个词在欧洲几种语言中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历史演变, 另一个原因是它在几个不同的学科中都作为重要的概念使用。据Williams分析, 目前, culture主要用于三个范畴:

(1) 用以描述知识、精神、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

(2) 表示一种生活方式, 不论是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群体或者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

(3) 用以描述智力, 特别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和成果。 (1)

2. 中美文化象征的比较

2.1自由女神像 (Statue of Liberty)

在《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这篇课文中。自由女神像位居第一位, 19世纪70年代中期, 法国艺术家弗里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设计了一个大的项目“自由照耀世界”, 那是一座庆祝美国独立和美法联盟的纪念碑。1886年, 自由女神像在纽约湾北部落成, 神像综合了他母亲的脸和妻子的身材, 可是巴托尔迪却把它称为“我的女儿, 自由之神”。自由女神像是美国国庆法国送给美国的礼物, 象征着自由和平, 自由是因为脱离了英国, 和平是结束了南北战争。同时也象征着美国人对于自由和和平的憧憬。在大多数西方国家, 尤其是盎格鲁·撒克逊国家, 人们一味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利及隐私等, 以及所谓的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 , 因此自由女神像也就成为了美国文化的象征。

再看看中国, 中国具有5000多年悠久的历史, 以家庭为中心的共有主义占据了人们的心灵, 儒家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不管在中国的大陆、香港、台湾、澳门还是海外华人社区, 人们更多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we-ness”和“commnuity”, 即所谓的集体主义 (collectivism) , 这正好与美国人所提倡的自由形成鲜明的对照, 表明中美两国人在价值观念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通过两种文化象征的比较, 学生更清醒地意识到了中美两国人价值观念的差异, 对于他们了解美国这个名族埋下了伏笔, 为以后更好地和美国人沟通交流铺平了道路, 并且使得他们认识到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本身的学习, 更多的是对于文化内涵的把握, 避免以后出现不必要的尴尬。

2.2美国哥特式 (American Gothic)

美国哥特式是美国文化象征的另一个方面。1928年, 格兰特·伍德去了德国慕尼黑, 很为那里的哥特艺术所迷恋。所谓的哥特式建筑, 主要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作双圆心骨架尖券, 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 屋面石板架在券上, 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 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 拱顶重量轻, 交线分明, 减少了券脚的推力, 简化了施工。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等建筑形式, 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也都用尖券作主题, 使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有机整体。

学生在讨论中国文化象征的时候, 有的学生提及了天坛 (Temple of Heaven) 的建筑样式, 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 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在布局方面, 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 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 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 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 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 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就单体建筑来说, 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 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 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天坛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 都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主要建筑上广泛地使用蓝色琉璃瓦, 以及圜丘坛重视“阳数”、祈年殿按天象列柱等设计, 也是这种表现手法的具体体现。

通过对这两种建筑风格的比较, 使得学生对中美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样的比较讨论激发了学生对于文化的浓厚兴趣。

除此之外, 学生还谈到了万里长城, 由“不到长城非好汉”引发了学生对于长城的关注, 一致认为长城是中华名族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长城连续修筑时间之长, 工程量之大, 施工之艰巨, 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 的确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难以相比的。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评论长城时说:“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 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 古无其匹, 为世界独一之奇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参观了长城后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 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所以说, 长城作为人类历史的奇迹, 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当之无愧。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 也是绝无仅有的, 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天坛和长城的建筑奇迹彰显了中国元素, 象征着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 讨论使得学生倍感自豪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3芭比娃娃 (Barbie Doll)

从第一个芭比诞生之日起, 它就一直在被不断地改进和创新。芭比娃娃的外形历经约500次以上的修正与改良, 成为今日的样子。而最近的外貌更是以美国著名的华裔运动员关颖珊为原型。为了让“芭比”有漂亮的时装, 从1995年至今约有10亿件以上的衣服生产出来, 每年约有一百款芭比新装推出。现在“芭比娃娃”畅销世界150个国家, 总销售量超过10亿个。这个介于小女孩和成年女子之间的美国少女, 是世界玩具市场上畅销最久的玩具, 成为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心爱之物。

芭比已经远远超越了玩具的定义, 成为一个不朽的文化符号。她吸引了流行大师安迪·沃霍的视线, 他对“芭比”的倾心, 丝毫也不亚于他对玛丽莲·梦露的迷恋;90年代末的一段时期里, “芭比”几乎天天生活在美国人的收音机中。虽然高唱着“芭比娃娃”的是丹麦演唱组合, 但她是20世纪生活的代表, 是美国女性的一个象征, 是现代的蒙娜丽莎, 就连以严肃自居的学院, 也不得不屈尊研究“芭比现象”。

和芭比相比, 龙也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 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 一个图章, 一个徽记。在中国文化中, 龙 (Loong) (2) 已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中国素有“东方龙”之称, 中国人都以是龙的传人而自豪。龙已经超越人们想象中的一种动物, 而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 是力量和权力的象征。中国有很多和龙相关的节日, 还有龙舟赛、舞龙等, 无不向世人彰显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为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参与者和见证物, 中国龙的精神也就是团结凝聚的精神;同时, 龙又是水神, 普降甘霖、司水理水是龙的天职, 因此, 龙的精神, 也就是造福人类的精神;进入现代社会后, 龙逐渐由神物演变为吉祥物, 作为吉祥物, 龙有腾飞、振奋、开拓、变化等寓意, 因此, 龙的精神, 也就是奋发开拓的精神, 能够为人带来好运。

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 中国龙集很多动物部分为一体, 表明中国龙的权威和力量。通过芭比和龙的比较, 使学生感到作为龙的传人是多么的自豪。

2.4山姆大叔 (Uncle Sam)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 14岁的山姆·威尔逊离家出走, 加入父亲和哥哥的行列, 为美国殖民地独立于英国而战。23岁时, 他开始从事肉类加工业, 并因为人诚实、工作勤奋而赢得声誉。美国人还把“山姆大叔”诚实可靠、吃苦耐劳及爱国主义的精神视为自己民族的骄傲和共有的品质。从此这个绰号便不胫而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出现过“山姆大叔”号召美国青年当兵的宣传画, 流传很广。1961年, 美国国会正式承认“山姆大叔”为美国的民族象征。

毛泽东三个字已不仅仅代表毛泽东本人, 他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象征已经是必然;毛泽东的历史功绩越攻击越奕奕生辉、光彩夺目,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更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最朴实的本质。

毛泽东留给我们的遗产的核心是文化思想的遗产。毛泽东的其它遗产、政治的遗产、军事的遗产、经济的遗产, 都来源于毛泽东文化思想的遗产, 它们构成宏伟丰富的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又一个光辉的外层。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等问题, 可能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有这样那样的不同理解。但是, 作为产生这些外层光辉的内核, 它们的灵魂, 也就是文化思想, 将成为照耀中国历史天空和指引中华民族航向永远的太阳。

通过毛泽东和山姆大叔这两个看似没有关联的人的比较, 同学们认识到了中美两种文化在某些方面具有一些共性, 如爱国主义的精神, 为民族独立而战的精神。

三、结语

通过四种文化象征的比较, 使得学生对于文化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每一种文化背后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 了解中美文化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 学习语言不是孤立的学习过程, 要让他们意识到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 语言学习的目的, 不仅在于沟通你我, 更多的是将各国的文化加以传承, 只有加入了文化的交际才是完整的交际。

在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更加突出文化的教学, 让语言教学和文化知识的传授相得益彰。

注释: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第三章:1-8.

(2) 这里的Loong不同于英文中的Dragon, Dragon是邪恶的象征, 而中国龙是吉祥的预示。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2]胡文仲.试论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 1992.

[3]吕叔湘.中国人学英语.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4]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新闻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篇7

关键词:新闻英语,词汇,文化,翻译

一、引言

新闻文体是特点鲜明, 语体种类比较广泛, 发展非常迅速的文体。英语新闻报刊中使用的语体通常包括新闻报道型, 综述型, 广告类文字, 特写, 科技型, 分析型等。新闻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文学语言注重于塑造艺术形象, 新闻语言注重于传播新闻事实, 因此新闻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准确贴切, 简洁明快, 生动形象。

二、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1、习语

习语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 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 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其表现形式音节优美, 音律协调, 或含蓄幽默, 或严肃典雅, 言简意赅, 形象生动, 妙趣横生,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习语是语言的精华, 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英语习语活用的情况在英语报刊中经常可以看到, 这也反映了西方文化标新立异的特点。

2、典故

典故源自于传说, 神话和文学, 因此, 它更书面化、正规化。它们结构简练、含义丰富, 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西方重要的典故主要来自圣经和希腊, 罗马神话还有西方的文学作品。西方人常视书中的人物故事为典型。主要角色如:亚当, 夏娃, 比撒, 雅各, 大卫等。在英文新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典故:

例1:Many took to gambling and got in over their heads, borrowing from Shylocks to pay their debts. (Time)

作者援引莎剧《威尼斯商人》中一犹太高利贷商Shylock之典喻指债台高筑的赌徒不得不借高利贷还债。记者用典可使其文新奇不凡, 引人注目, 从而增强其宣传效果。

3、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段, 它可以使语言精炼, 生动, 增加语言的具体性, 实感性。英国文学评论家理查兹曾说:“人们时时刻刻都在运用比喻, 我们不可能流畅连贯地说上三句话不用比喻。”[1]由此可以看出比喻在语言表达上占有重要地位。

英语报刊上这类例子比比皆是, 譬如美国报刊常见的:hawk (鹰;强硬派) , dove (鸽;温和派) , fat cat (肥猫;竞选运动重要捐助人) , donkey (驴;民主党) , elephant (象;共和党) 。

例2:Sometimes a"dark horse"would appear.This is a candidate who has little or no support at the start of the convention but wins the nomination. (chinadaily, August 28, 2008)

4、委婉语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 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它是一种修辞格,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比如中国人不讳言“老”, 年纪稍大一点的人在一起甚至互相比谁更“老”。而在西方, 没有“老人” (old people) , 有的只是senior citizen或the longer-lived。这是因为中国社会崇尚尊老, 认为老人经验丰富, 是智慧的象征。相反, 西方社会人一旦变老, 就意味着要被逐出主流社会, 表示对社会无用了, 因此, 人人讳言“老”。相应的, 退休的人retired people常称作pensioners, 残疾人crippled (disabled) man则称为special man。新闻报道中常见的例子有:sex worker (妓女) , adult film (色情电影) , inner city (贫民区) , industrial dispute/action (罢工) , military involvement (军事侵略) 。

例3:Weeks later, Sarkozy announced measures to help people affect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including special bonuses for the needy. (chinadaily, March 20, 2009)

“needy”即是“poor”, 这里用了委婉的说法。

三、结语

新闻报刊的词汇十分丰富。作者力图把新闻报道写的通俗易懂, 避免长词和难词, 大量使用固定词组和新词汇。新闻中的语言是现代语言文化的直接体现, 新闻英语用最鲜活最大众化的语言评述报道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小事件, 不仅是大家了解到各国的地域文化, 而且还学到了十分地道的现代英语。因此掌握新闻报刊的词汇特点, 了解新闻文体, 才能更好地翻译英美报刊文章。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年。

美国英语及其文化内涵 篇8

1 英语国家名字命名的基本规律

名字是人类社会形成后产生的, 因此社会性是名字的基本属性。金惠康 (2001:60) 认为, 人名的研究会涉及到历史学、词源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民俗学等多种学科, 其研究领域之广泛, 内容之丰富, 远远超出人名本身的表面符号意义。在汉语语境下, 取名有“男自《楚辞》, 女自《诗经》”之说 (李芃, 2001:286) 。同样在英文语境下, 名字的命名也有其社会的、文化的、环境的和社会价值的体现和寓意, 有其特定的规律性。

1.1 以宗教中的人物命名

在英语国家, 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和《圣经》的人物是人的姓名的一个重要来源。这些姓名折射出人们对自己信奉的古代人物和神话人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或尊崇、或钦佩、或鼓舞, 不一而足。许文胜等学者 (转见郭建中, 2000:337) 认为, 宗教是比喻性词语是的一个重要来源。英语国家主要信仰基督教, 有很多来自《圣经》人物的名字构成了具有特定内涵的姓名。如大卫和歌利亚斯 (David and Goliath) , 大卫是个牧童, 在于巨人歌利亚斯交战时, 用弹弓射死了他。所以David (大卫) 在英语中寓意为“弱小者以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强大者”。当然要注意一些反面人物的名字已经成为一个民族唾弃或厌恶的对象时, 无论他或她的名字有多么出名, 也只是“臭名昭著”, 后人会极力避免使用。在西方文化中, Judas (犹大) 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 为了三十块银币而出卖了耶稣, 为后世所不齿。所以Judas一名鲜为后人使用。同样在汉语语境中, “秦桧”、“潘金莲”的名字也是如此。

1.2 以其社会地位或社会身份命名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其社会发展的如实记载 (郭建中, 2000:336) 。自古以来, 人类自觉不自觉地会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 其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也在人的姓名中得以体现。在西方, 历史上其祖先是王室、贵族或其附庸有关的姓氏如:与封建贵族有关的姓氏, 如: (乡绅) , Chamberlain (贵族的管家) 等;与教会有关的姓氏如:Pope (教皇) , (教堂司事) 等;社会底层人们的命名与其职业相关, 如:石匠 (Stone, Mason, Carver, Stoneman, Wall, Carrier) ;小手工业者和小商贩命名的如:Chapman (小贩) ;军人身份的如Archer (弓箭手) 等。

1.3 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命名

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诸神是西方人名的一个重要来源, 以神名取名的人数众多。如寓意光明的太阳神阿波罗 (Apollo) 、寓意爱情之神的丘比特 (Jupiter) 、月光女神戴安娜 (Diana) 、掌管婚姻的女神海门 (Hymen) 、智慧女神阿西娜 (Athena) 等 (包惠南, 2001:73-75) 。其实在汉语中, 人们也乐于接受这些美丽动听的神话故事所描述的神仙的名字, “嫦娥”就是一例。也无怪乎我们用她的名字来命名我们的运载火箭了。

采用历史上杰出的人物的名字来命名自己家族的后代也是英美文化中的一种时尚, 如古代诺曼征服的William (威廉) , 美国国父George Washington, 英国女王Elizabeth (伊丽莎白) , 其他还如Martin (马丁) 、Lincoln (林肯) 、Franklin (富兰克林) 等被视为民族英雄的人名在英美国家都成为命名后代的首选。

1.4 以出生的季节、日期或天气状况命名

季节、日期和天气是英汉民族共同面对的社会和自然现象, 在命名一个生命个体时都有体现 (包惠南, 2001:73-75) 。如Spring本是“春天”之意, 出生在这个季节的人就其出生季节而命名, 现通译为“斯普林”。其他类似的名字如:Summer (通译为“萨默”) , Winter (通译为“温特”) , Fall (通译为“福尔”) 。以月份或日期为名的如:March (马奇) 、April (阿普丽尔) 、Friday (弗雷迪) 等;在汉语语境中也不乏此类以季节命名的名字, 如:逢春、玉 (宇) 春、春生、冬生、秋生等;还有一些人的名字表明其出生时的天气状况, 如Wind (温德) 、Frost (弗罗斯特) 、Snow (斯诺) 等。

1.5 其它还有以自己常见的动、植物命名

动物如:Bull (公牛) 、Fox (狐狸) 、Peacock (雄孔雀) 、Lamb (小羊) Bird (小鸟) 等;植物如:桃子Peach (皮奇) 、梨子Pear (皮尔) 、苹果Apple (阿普尔) 、玫瑰花Rose (罗斯) 、豆子Bean (比恩) 等等。

由此可见, 人的姓名与其所处的自然能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紧密联系的。而不同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有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

2 英语文学作品人物姓名的文化内涵

文学艺术创作历来以“人”为中心, 创作者通过时代背景、人物经历、心理活动、语言对话、气氛渲染等多种方式宣示作品主题、塑造人物性格预示人物命运来反映时代特点, 歌颂或揭露社会现实, 解释人生哲理。文学创作者在为作品的人物命名时, 总会根据创作意图, 精心设计和选择人物的名字, 绝非随心所欲, 信手杜撰。

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 姓名绝不再是一个生命个体区别于另一个生命个体的简单代码。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 姓名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的象征或喻体。作品中人物的姓名, 有展示人物形象、昭示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的功用。有的隐名于音, 需要观众顾音思义;有的寓意于名, 需要观众顾名思义;有的寓名于典, 需要望典生义。包惠南认为 (2001:73-75) 作品中的人物姓名, 特别是主人公的姓名, 往往体现着创作者的创作意图, 寄托着创作者的情感, 反映着创作者的观点, 表明着创作者的立场, 同时也揭示着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一旦某个角色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同时又被作者诠释得淋漓尽致, 你就会感觉他们就好像一些真实存在的人物一样。即便知道他们只是文学作品角色, 同样会让你终生难忘。甚至, 你会希望他们是真的。

随着莎士比亚的各种剧目在世界范围的译介, 人们越来越熟知其中的人物, 并逐渐赋予他们的名字以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代指词。《王子复仇记》即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 (Hamlet) , 主人公Hamlet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哈姆雷特在为替父报仇的问题上, 积虑重重, 举棋不定, 既担心复仇计划泄露, 又害怕鬼魂是假的, 还担心自己落入坏人设下的陷阱, 因而终日心烦意乱, 郁郁寡欢, 无奈之下只好装疯卖傻。于是人们用Hamlet来隐喻“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人或者行为”。如I am no Hamlet. (我会毫不犹豫。)

同样来自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讲述的是发生在15世纪的威尼斯的故事。商人安东尼奥为帮助好友巴萨尼奥而向犹太人夏洛克借了高利贷, 并写下不按期归还借款便要从身上割下一磅肉的契约。巴萨尼奥求婚成功, 但是安东尼奥却因船只全部失事而无法还款, 而被夏洛克告上了法庭……。改编自同名戏剧的《威尼斯商人》被搬上银幕, 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熟知。所不同的是这部影片对待犹太人夏洛克更深层地剖析了社会的歧视, 显示了时代的进步。主要人物夏洛克 (Shylock) 被塑造为一个生性贪婪而充满嫉妒的高利贷者形象, 他为人冷酷而残忍, 视金钱为一切。也正是由于对金钱的贪欲是他丧失了“良知和人性”, 最终失去了女儿和钱财。Shylock用来隐喻“敲诈勒索的高利贷者, 冷酷无情的 (生意) 人”, 并进而演化为动词, 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His income derived from illicit—bookmarking, gambling, shylocking, and questionable union activities. (他的经济收入来自一些非法活动—赛马登记赌注、赌博、放高利贷和一些可疑的工会活动。)

Jekyll和Hyde是英国小说家史蒂文森的作品Dr.Jekyll and Hyde (《杰克尔博士和海德》, 现通译《化身博士》) 的主要人物。该小说后来被改编为电影, 曾获第十五届奥斯卡奖, 影片中的主人公服用自己配置的药物, 变身为另一个完全不同于自己的人, 使自己在原来的温和善良的杰克尔绅士和凶暴残忍的海德之间往复蜕变, 时而温顺善良, 时而穷凶极恶, 是一种两面人的典型代表, 极具象征意味。所以在影视台词中Jekyll and Hyde喻指“具有或善或恶双重性格的人, 具有截然不同两种面目的人”, 并演化为形容词Jekyll-and-Hyde。如:Thompson is real Jekyll-and-Hyde:at home he is kind and loving, but in business he is completely without principles. (汤普森是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在家和蔼可亲, 在生意场上却是完全不讲道义。)

同样, 电影《第一滴血》 (The First Blood, 1982,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Stallone主演) 中的兰博是个头扎红色束发带, 所向披靡的孤胆英雄形象, 但被国家抛弃, 却又离不开战争的宿命。该电影反映了越战后美国社会对待越战老兵的问题, 也是反映战争后遗症的一部经典电影。导演借此名字体现了主人公的正直与刚强。在英语表达中, “Rambo”其实是源于一种苹果。现在该词已用来代指“英雄”、“阳刚男子”, 如:Al-though possibly aimed at proving he is strong enough to keep hisgrip on power, these Rambo-style photo-shoots might seem a bit aundignified for a senior statesman (.尽管这些兰博风格的摄影大概是想证明他身体足够健壮以执掌大权, 但是这些对于一个地位较高的政治家来说多少有失庄重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人名不单单是区别生命个体的社会符号系统, 它同时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在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中, 人物的名字往往既体现着明确的性别意识, 也具有极强的社会交际功能, 更蕴含着特定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因此, 在欣赏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时, 受众在享受丰富多彩、斑驳陆离的文学瑰宝和光影艺术效果的同时, 也要去体味不同文化中人物姓名所蕴含的特定文化内涵, 从文化语境审视创作者的良苦用心和他们借助人物所反映的社会语言、文化模式、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73-75.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60.

[3]李芃.汉字的故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1:286.

上一篇:小组学习下一篇:活动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