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共12篇)
美国文化 篇1
一、引言
俚语作为各亚文化群体的智慧结晶, 在美语中经常出现。它可以是词, 也可以是词组, 俚语在美国人的口语交谈中被广泛使用。据统计, 美国俚语词汇占美国英语词汇的十分之一。美国俚语大多来自于民间, 形成于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 较为生动形象地反映着美国民众的观念、个性和意识形态, 同时, 美国俚语的发展也影响着美国大众文化的发展。
二、美国俚语的形成
美国俚语是历史和文化的结晶, 其产生于二战期间, 最初的美国俚语是个别集团的暗语或行话, 是吸毒者、流浪汉、黑人、囚犯等下层人士使用的语言。它幽默、简短、形象生动, 有的则感情强烈。之后, 随着其来源和内涵的不断扩大, 亚文化群向主流文化群渗透, 其中一些词为大众所接受, 逐渐走入标准语的范畴, 而有些则只在小范围内流行。它的传播途径相当广泛, 以前是面对面的交谈, 但到了现在我们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都能听到俚语。美国俚语的基本特征是立意新奇, 幽默生动, 富有形象性, 易于表达情感, 言简意赅等。俚语的产生和发展与美国人的自由、随性、乐观、幽默和创新的性格特征有着密切关系, 现已被人们广泛使用, 包括社会上层阶级。大多数社会平民阶级喜欢从其常接触的语言中吸取词汇, 赋予新义, 有些则借自外来词汇, 很少自行构词。
三、美国俚语反映出的美国文化
较之英式英语, 美语更具有节奏感, 更富有韵律感, 发音也简短有力、容易记忆也易传播。创新的美国人发展创造了迥然不同的, 表达效果远比标准语更直接的, 更能体现美国人民善于创新特点的语言。比如third wheel (累赘, 电灯泡) ;in hot water (有麻烦) ;put one’s foot in one’s mouth (祸从口出) 。This car is a real lemon.It has broken down four times!这辆车真次, 已经坏了四次了!lemon表示“次”。No bones about it.意思是:真实的, 诚恳的 (truly, sincerely or exactly) 。His wife is beautiful, no bones about it. (他的太太真是很漂亮。) 又如:Terry is so bullheaded;he won’t listen to anybody else’s opinion.特利这么顽固, 他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bullheaded顽固, 牛脾气) 。It burns me up when people don’t do their job right.有人没把份内的事做好就令我生气 (burn someone up激怒某人) 。Scott certainly is a chip off the old block.He reminds me so much of his father when he was that age.斯克特酷似他爸爸。他让我想起他爸爸在他这年龄时的许多事 (a chip off the old block一个模子印出来的;酷似父母的人) 。诸如此类的说法着实令人捧腹, 也让人们在交流中深深地感受到了美国人民风趣幽默的民族特征。俚语形象而使交际双方易于理解, 十分逼真或搞笑让枯燥的语言变得生动, 并且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产生出了最佳的修辞效果。当人们表达死亡等不宜说出口的事情时, 就可以用相应的俚语来说。如kick the bucket一短语为死亡的委婉说法, 具体出处尚不明确。有说法认为, 以前有人站在铁桶上上吊, 然后把桶踢掉, 由此引出了“死亡”的含义。也有说法认为, 人死后, 牧师会把装着圣水的桶子放在尸体旁边, 亲人来祭奠他时, 很容易踢到桶子, 于是发生kick the bucket的行为通常在某人的葬礼上, 它意味着某人的死亡;bite the dust:20世纪30年代, 与西部牛仔有关的电影热潮使得这一词汇在美国迅速流行。电影中西部牛仔们与人决斗都是在马背上进行的, 因而战斗者从马背上摔进泥土中的一幕常常出现, 摔下马, 嘴里“吃土”的一方就是失败者, 并产生了引申义“死亡”;go belly up:鱼若肚子朝天浮在水面上, 那么它八成就是死了, 因此这个词语有了“死亡”的意思;meet one’s maker:无论是见哪一个造物主, 上帝也好, 佛祖也罢, 也就是意味着某人在俗世的死亡。如此形象生动的表达让我们了解到美国人民个性开朗、乐观、风趣的特点。充分反映了美国人机智、幽默、自信、乐观、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
有些俚语新颖、不落俗套, 正反映出了美国民族的主要特性:爱创新、崇尚自由、追求时尚。I am from Missouri.这句话有时后面要加一句:「I need to be shown.」或「You have got to show me.」意思是Missouri州的人很固执 (stubborn) , 不太信任别人, 一定要人家「证明一下」 (prove it to me) , 所以密苏里州也被称为「The Show Me State」。据说这句话所以流行 (尤其在美国中西部) 是因为美国一些名人都住过密苏里州, 包括Harry Truman, Mark Twain, Walt Disney等。后来老外不轻易相信别人时, 就使用这句话 (也有半开玩笑性质) 。例如:He is not easily convinced because he is from Missouri. (他是来自密苏里州, 所以不容易说服他。) Don’t try to fool me;I am from Missouri. (You have got to show me.) (别愚弄我, 我是来自密苏里州。) 美国人有较强的个性, 充满好奇心, 勇于探索, 偏爱新奇的东西。他们力图寻找生动活泼、绚丽多彩的词句以展示他们不拘泥于传统束缚而乐于自由创新的精神。凭借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自信心创造出自己的词汇, 让生活变得有趣。比如, “Zs”这个词, 本来是漫画中人物睡觉时的表情, 而幽默的美国人民则用它来表示睡觉, 所以词组“catch some Zs”就是“have a nap”小睡一会儿的意思。
俚语来自于社会不同的行业和群体, 不同的社会群体使用各自特有的隐语或行话。这些行业的从业者或是文化群的主要成员多是青年人, 他们赋予语言以独特的幽默和想象, 带来新的语言风尚的同时, 日益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在语言的创造中也得以体现。比如rap本是拟声词, 表示“敲打”, 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音乐主要表达街头的吹嘘语言。引申为俚语后就成了“责怪”之意, 又进一步演变为“谈话”。又比如大学生俚语 (college slang) :My roommate is a peach.软柿子;He is really a chicken.弱者;gag me with a spoon我快吐了;roll with the punches逆来顺受;right off the bat立刻;get one’s feet wet参与, 开始做;get after盯着, 责备;pan out成功, 奏效等。不同行业群体内部的行话、隐语也同时反映出美国民众的群体意识以及对同一群体内部成员关系平等、融洽的向往。
俚语丰富了语言, 使英语语言千变万化, 富于新意和创造性, 语言不再是呆滞死板的, 而是更富有生命、栩栩如生、传情达意、灵活生动。俚语来自于现实生活, 反映着人们最真实的生活, 因而俚语在歌词中的使用, 会使歌曲更加真实生动, 富有现实性, 让听者深切地感悟和体会作品中反映的社会不同层面的真实。Blue moon是一种非正式的用法, 意思是“很长一段时间、非常罕见的事”。从天文学角度讲, “blue moon”是指一个月中的第二次满月。由于月运周期 (月亮绕地球一周) 是29.5天, 而根据日历, 每个月大多都有至少30天, 因此大约每32个月左右则会轮到一次“blue moon”, 这是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所以自19世纪后期以来, “blue moon”就有了“很少发生 (的事) ”的意思。Call someone on the carpet谴责某人, 此语的字面意思是“把某人传到地毯上”。据说, 在20世纪初, 每当某人被传讯到铺有地毯的上级办公室时, 被传讯的人就会被上级狠狠地批评一顿, 所以后来人们就将此比作谴责某人。还有人认为此语的意思是“把某人叫来让他跪在地毯上”, 这样也就有了目前的含义, 无论怎样解释, call someone to the carpet指谴责某人或训斥某人的意味是不言而喻的。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 需要不断发展, 与时俱进, 而俚语的迅速发展正是语言变化的直接体现。学习语言就需要了解和掌握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语言, 因此, 语言学习者需要掌握俚语才能自如地利用地道的英语来进行交际, 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欣赏英美文学作品, 学习美国文化。
摘要:俚语既是语言学中的一个范畴, 也是社会上必不可少的一种语言形式, 是特殊的文化载体, 直接反映着美国本土的社会文化, 它值得人们对其进行认真研究。本文通过对美国俚语的形成及其语言特点的分析, 探讨了俚语所反映出的美国文化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美国俚语,美国文化,主要特征
参考文献
[1]王恩铭.美国社会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4) .
[2]杨慧.美国俚语特点简析[J].科技资讯, 2006, (35) .
[3]贺琴琴.浅谈美国俚语[J].职业圈, 2007, (12) .
[4]徐袖珍.美国俚语的修辞特征及语言特点[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 (5) :21.
美国文化 篇2
我们从高中政治的学习中知道,如今一超多强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已经形成,其中多强指的是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印度等一些发达或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经济体,那自然,唯一的超级强国自然就是称霸世界已久的——美国。
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强国,它的经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也许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美国作为一个如此年轻的没有历史的国家,它的文化,它的电影却可以风靡全世界?现在,让我们走进美国电影,看一看美国电影展示给我们的美国文化,找寻其背后的魅力。
在这个科技发达,日渐数字化的时代,电影成为都市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娱乐休闲方式,并在某种程度上为人们提供着重要的精神食粮。美国电影具有其独特的生命力与创造性,使其在世界电影中获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从电影《蜘蛛侠》《钢铁侠》《绿巨人》等可以看出,美国人有着强烈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在美国众多电影中的显现得尤为突出,正因为这种个人追求与奋斗的精神,创造了大量诸如《蜘蛛侠》《钢铁侠》《绿巨人》一类的冒险性质的电影。影片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具有特异功能的普通人,他们利用这些能力惩恶扬善、拯救社会,同时他们也有着普通人的各种生活、感情方面的问题,也承受着一个普通人不应承受的种种压力。虽然也有烦恼,也会失败,但他们从不放弃。主人公有着坚定的意志与责任感,体现了大多数平凡公民的内心世界,他们渴望正义,渴望被关注,渴望成为英雄。这些电影把人类个体的力量神化,呼吁每一个普通人在社会中找到自己 的责任,并完成自己的使命,将每一个人的个体价值诠释得淋漓尽致。
除了带有强烈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电影外,爱情电影也是不可缺的。无论是哪部电影中,或多或少都有爱情的影子。完美的爱情与家庭更是美国电影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一笔。诸多经典如《泰坦尼克号》《当幸福来敲门》《拜见岳父大人》都充分向人们展示了爱情的永恒与伟大。他们相信:爱与亲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家庭是最温暖的所在。所以,讲述爱情与亲情的电影无疑有着拉近人与人距离的神奇力量,这类型的电影往往更有亲切感。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这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随着信息爆炸的逐渐加剧,美国电影利用其独特的生命力,逐渐吸取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传统元素与演艺界人才。这也许是美国的文化,美国的电影可以为世界所接受的重要原因。我们所熟知的电影中,有如同《花木兰》式的中国传统故事,也有类似《功夫熊猫》等经典中国元素的形象塑造,美国电影将这些小众元素加以包装推广,让来自各方的民族特色全球化,从而达到自身经济利益的提升。美国用实际行动贯彻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观点。因此,这种蚕食他国文化并予以改造与加工的方式为美国电影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收入,也为出产科技型的大片奠定了厚实的经济基础。与美国文化那强大的包容性一样,美国电影的吸取性与包容性广泛吸收世界各文化的精髓,让题材和内容多元化,使美国电影在全球影视界中居于主导地位,并且能够长久持续地发展下去。
此外,美国领先的科技水平促使了高科技在电影中的大量应用,大大增加了美国电影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美国电影创造奇幻和梦
幻的场景,以及豪华、绚丽的表现形式,打造了一部又一部传奇科幻的影片:例如《侏罗纪公园》《珍珠港》《阿凡达》等此类影片不仅给观众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让全球影迷回味无穷。由此看来,科学技术在美国的电影中发挥了超凡的作用,个人英雄主义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美国文化初体验 篇3
教堂其实很现代
美国是一个由基督徒建立的国家,有调查显示,将近80%的美国人都信仰基督教。所以,若想要了解美国文化,拉近和美国人的距离,去教堂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
美国的教堂大都非常现代化,每个教堂都有自己的乐队、合唱团、全套的音响和灯光设备。教堂做礼拜的礼堂更像是一个音乐厅,每次做礼拜就像是开一场音乐会。在美国的这一年里,我去过一次摩门教(编注:基督教的一个教派)的教堂,还去过三次新教的教堂。摩门教的礼拜非常冗长,长达三小时:头一个小时在礼堂里面做礼拜;第二个小时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教室里学习摩门教圣经中的某些章节;最后一个小时又回到礼堂进行讨论。而且,除了在教室学习的时候是男女教徒在一起的,剩下的时间里男女教徒必须在不同的礼堂中祷告。这样的礼拜过程在我看来有些无聊,我一度在礼堂里面睡着了。但好笑的是,睡着的人并不只有我一个,另外至少有五位摩门教徒也睡着了。相比之下,新教的礼拜就更有意思些:前半小时是唱圣歌,乐队和合唱团轮番上阵,曲风跟流行歌曲的差别似乎不大;后面是牧师布道。布道时,牧师一般会从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切入,然后开始发问,接着再引用《圣经》中的篇章,引用完得出一个结论,最后再升华一下主题。比如今年4月份复活节的那个周末,我和同学跟着一对美国老夫妇去了教堂,那段时间美国人热衷于买彩票,美国彩票的彩池已经积累到了三亿美金。牧师就以这件事为切入点,说人们把钱花在彩票上是不对的,那些中了彩票的人生活往往比中彩票前更糟糕,然后又引用了《圣经》中的一些章节,最后得出结论说大家应该把买彩票的钱用来侍奉上帝,用来做善事云云。虽然我并不完全赞成他的观点,但整个布道的内容还是极为生动的。截至目前,我所见过的每一位牧师都有相当高明的演讲技巧甚至是煽动力,但至于他们布道的内容有多少能真正深入人心,那就不得而知了。
夜店其实很平常
美国的夜店与其说是夜店,不如说是派对更为恰当。就我个人所观察到的而言,美国的夜生活其实比较无聊,过了晚上八点还开门的就只有超市、快餐店和夜店了。所以,美国人喜欢在家里开家庭派对(home party)或者去夜店狂欢,这是美国人业余生活中非常正常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夜店并不像有些中国家长想象的那样是不健康的地方,它不过是一个用来放松和社交的场所而已。拿我们学校来说,每个学期都会有三四次由大型学生社团组织的去市中心夜店狂欢的活动(通常在复活节、万圣节和圣诞节前夕等节假日时),这就是美国人庆祝的方式。在我参与的狂欢活动中,万圣节的那次是最有趣的,因为大家会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打扮:有扮成小丑的,有扮成法老的,甚至还有扮成老虎的。不过,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们班一个比利时女生的装扮:她戴了一对差不多有篮球那么大的假胸和一个硕大的假屁股,美其名曰是用来讽刺时尚界的。当天晚上,夜店里的情景简直可以用“群魔乱舞”来形容了。不过更多的时候,我们去的还是校园内的pub。就像每个学校都有食堂一样,pub也是大学的“标准配置”。美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一家学校内部经营的pub。晚上11点之前,pub是一个让学生放松和交际的场所;到了11点以后,pub里往往会放一些很动感的音乐,就类似于夜店了(虽然没有DJ)。Pub在建立社交网络方面的功能是极为强大的,由于我们学校大部分都是MBA的学生,pub也就成为大家交流工作和学习经验并且扩展交际圈的绝佳场所。相较于其他学校,我们学校的pub在放松和娱乐方面的功能弱化了不少,但在交际实用方面的功能则放大了许多。
总的说来,夜店就是一个社交场所,在这里大家都很放松,彼此也不存什么戒心,所以很容易聊到一起去,同学之间也更容易增进情谊。在美国,仅仅会学习是不够的,还要会玩,会交际,这种又会学习又会玩的人才更契合美国的文化。所以,中国的家长们大可不必视夜店为洪水猛兽,那只是美国正常生活的一部分。
人际关系很微妙
记得大三暑假,我在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做交换生的时候,上过一节关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课,这节课让我印象很深刻。给我们上课的教授是一位在很多国家游历过的美国人,他把东方人比作椰子,把西方人比作桃子。这个比喻很形象。东方人在刚认识的时候是比较冷漠的,但是一旦打破了椰子坚硬的外壳,你就很容易和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而西方人恰恰相反,虽然表面上对你非常热情,也会帮你的忙,但是你却很难走入他们的内心。他们就像桃子一样,虽然有着厚厚的一层果肉,可是内心的核却无比坚硬。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有时候会造成人际交往方面的一些误会。教授告诉我们,他曾经在越南教过两年英语,有一次,他班上的一个学生突然对他说想认他做哥哥,因为那个学生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好。但是这让教授觉得非常尴尬,因为他觉得他们之间只是很一般的朋友关系,远远没有达到那个学生所认为的那种亲密程度。这件事的结果就是那个学生后来基本上断绝了和教授的联系。
不过据我观察,美国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的确比较疏远,与其他国家留学生的关系更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中国留学生和美国同学交往的时候,所聊的好像只是一些流于表面的肤浅话题,很难进行深入交流。比如我们班上有一个中国女生,经常“处心积虑”地和一堆美国女生混在一起玩或者购物什么的。她们之间的谈话我也听到过好几次,话题永远都是谁谁谁的八卦。有一次我问她,你们在一起的时间那么多,真的有那么多事情要聊吗?结果她自己也承认每次聊的话题都差不多,并且都非常肤浅和无聊,别人似乎并没有对她敞开心扉的打算。
美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非常自信,甚至是固执。这种自信有时候是好事,但是偶尔也会造成不愉快的后果。有一次,我和四个美国人被分到了一组做小组项目,项目中有很多需要计算的东西。美国人的数学能力普遍不太好,但是这几个美国人都非常自信,只相信自己计算出来的结果,虽然事实证明那个结果是错的。我把正确的计算步骤给他们解释了好多遍,可他们就是听不进去,还非要用自己复杂好几倍的计算方法和算错了的结果。我自诩英语口语还不错,据理力争地跟四个美国人争论了一个多小时,差一点就撕破脸骂人了。无奈小组里面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势单力薄,难以服众。最后双方谁也没有说服谁,只好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投票方式解决分歧,那就等于是采用了美国人算错的结果,我想改都不能改,结果这门课的成绩可想而知。
这也就是为什么刚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已经在美国待过好几年的留学生对美国人的评价有很大的差别。初到美国的留学生们很容易对美国人的热情产生好感,但是那些接触美国人比较久的人则会给出诸如“美国人并不像表面那么友好”的评价。
结语
以上提到的三点只是我对美国文化感受较为深刻的几个方面,中国留学生在这些方面多用点心,也许有助于自己尽快适应美国文化。不过,我这里说的是适应,而不是融入。出国之前,我总是听别人说要多和美国人打交道,融入美国社会云云。初到美国的时候,我也是这样打算的,但是渐渐地我发现,这其实很难(即使在美国待过很长时间也很困难)。据我观察,不同国家的人还是喜欢跟本国人待在一起。毕竟不同国家的人成长环境不同,文化方面的差异实在是太大了。美国人说的那些老的电视剧、影星、多年前的某州州长我们一个都没听说过。在中国,中文说得再好的外国人我们也不会把他们当成自己人看待,这样的逻辑同样适用于在美国的中国人。所以,在一个陌生的文化当中,能适应便已经是很好的事了,如果想要更进一步,那就得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的努力。但我并不是说要回避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刚到美国的时候,我也经历了一些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但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我拜访不同的教堂,去美国家庭里过感恩节,和一大堆老美一起看超级碗(Super Bowl,美国每年最盛大的橄榄球赛事),也不时和同学一起去夜店(clubbing)。正是因为我积极地接触了这些文化,才会有以上的这些感触,对中美之间文化的差异也才有了更深的体会。只有发现并且正视这些差别,才能更好地适应美国文化。
美国俚语里的美国文化 篇4
关键词:美国俚语,文化特征,语言交际
一、俚语的定义
第六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对俚语 (slang) 的解释是:在口语中较常见的不正式的词或表达, 尤其为某一特定群体所用, 如孩子、士兵、罪犯, 等等[1]。俚语是一种非习惯用语, 是粗俗的或通行面极窄的方言词, 用于表达新鲜事物, 或赋予旧事物新说法。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顺口或通俗易懂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 较生活化。美国的俚语是指在美国非常广泛使用的、约定俗成的口头语。俚语多是口头使用, 有时还带贬义, 不能跟当事人当面说, 一般只能背后说。例如, 警察的正规说法是police, 但俚语是cop。Cop这个词带有轻蔑之意, 只能大家平时私下讲, 不能当面对着一个美国警察这么说。
二、俚语的起源和发展
产生俚语的原因很多, 如社会阶层、文化背景、人种差异、地域间隔, 都可产生属于某一圈内人士所讲的“行话”, 也就是所谓的俚语。俚语的起源还不清楚, 初见于1800年的印刷品, 所载为伦敦罪犯们的行话。最初的美国俚语是吸毒者、流浪汉、黑人等下层人士使用的暗语或行话。
现今俚语的主流已经不只局限于这些亚文化群, 已发展为主宰美国当今文化主流的上层人士创造的俚语。那些曾经被定义为“难登大雅之堂”的美国俚语已频频出现在美剧、名报、名著、电视、网络中, 甚至是美国总统的正式演说中。美剧Desperate Housewives《绝望的主妇》剧情贴近生活, 其中口语也生动活泼, 剧中用了很多很实用的流行美式俚语。例如:cost an arm and a leg是指to be very expensive极其昂贵之意。因此可以说美国俚语已融入到主流文化的“血液”中。俚语在美国人的日常交谈中广泛使用。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新事物不断涌现, 大量俚语也应运而生。其中最经典的、最耳熟能详的俚语就是“cool”了, 原意是“凉, 凉爽”之意, 现作为俚语的意思是“动人的, 妙极的”。
三、俚语的特征
每一种俚语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和流行的原因, 时过境迁, 或改变其义, 或转为标准语, 或继续用于某些场合。俚语已成为幽默大师及新闻记者所必需的工具, 运用得当, 可使语言显得快捷、简练、生动, 也更富有个性和表达力[2]。
美国俚语是非正式的、非标准的美国英语, 包括通俗口语及某一行业或范围内的行话、隐语、黑话、粗俗语和禁忌语, 其特点为通俗化、口语化、方言化。俚语在美国相当流行, 俚语同义词与日俱增, 其使用频率很高, 早已渗入到影视、小说、戏剧、报纸等大众传媒和生活、政治、经济、法律、体育等领域。了解和掌握这些美国俚语, 将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更深入地学习和使用美国英语, 了解和掌握美国文化。
大多数亚文化群喜欢从其常接触的语言中吸取词汇, 赋予新义, 有些则是借用外来语, 很少自行构词。因此, 俚语常常是由其他词汇的变形、换义而形成的, 采用比喻、夸张, 以及为了防止禁忌而使用委婉说法等修辞手法。
(一) 美国俚语的构词特征
1. 合成构成的俚语。
例如She lives on a shoestring.Shoestring是由shoe和string合成而来的俚语, 表示生活拮据。
2. 有些俚语是通过给词添加词缀构成的。
近来美国俚语中常用的词缀perma-, 意思是a great amount of, 如permagross, permagrim等俚语。早期美国西部淘金时代, 常常有搜集家喜欢到中国买古董, 却苦于招募不到自愿出洋的搬运工, 于是他们就想出个主意, 聚集在酒馆前等待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请他们在酒馆里面免费饮酒, 一杯接一杯———当流浪汉清醒时, 已置身于开往上海的货船船舱里, 无可奈何了。源于这种不光彩的行径, 产生了“He was shanghaied”的俚语来表示违背一个人的自由意志, 即“It’s against his will.”美国俚语用小写的shanghai加上后缀, 有被骗之意, 被拐骗的人叫做shanghaier.
3. 截短形式的俚语是将一些词斩头去尾以便掩饰, 也是美国俚语常见的一种构词法。
许多此类的截短词逐渐成为标准英语。如ad, photo, pro等。“Check your zipper.”截短为“XYZ”。在美国, 填表选项时多用打「X」来表示。这个选项的动作就叫“Check”, 也就是这里的XYZ的X所代表的。Y代表Your, Z代表Zipper。
4. 有些俚语是由首字母构成的缩略词。
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的首字母缩写是NATO, 生性幽默的美国人由此创新了俚语No Action, Talk Only表示光说不做, 从而也讽刺了NA-TO组织。另外, 大家熟知的VIP指very important person.D&D是Drunk and Disorderly的缩略词。VD是Venereal Disease的缩写, 代表性病或花柳病。
We talked until we were blue in the face but could still reach no compromise.句中的talk until we were blue in the face意思是长谈, 谈到筋疲力尽。
(二) 美国俚语的主要修辞手法
美国俚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较强的修辞色彩, 俚语通过委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方法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
表达死亡、性等不适合说出口的场合中, 人们需要用含蓄的方式来表达。委婉的俚语词的使用恰好能处理这一关系, 以避免一般的词汇表达得过于直露, 例如togosleep长眠toexpire与世长辞[3]。
夸张的使用可以增强俚语的讽刺感, 加大夸张的力度, 表达说话者的一种强烈的感情色彩, 达到令人震惊的效果。如Fred eats like a horse.When I was growing lad like him, Iused to eat a lot, too.用eat like a horse夸张地表达吃得很多的意思。Over the moon用来指extremely happy.
比喻在美国俚语中的应用可谓比比皆是。在口语中适当地使用有比喻意义的俚语能避免因为使用普通词而出现的那种死板、僵硬的局面。如把细个子比喻为beanpole, 把整天躺在沙发上过着消极的生活方式的人比喻为couch patato.Old dog用来比喻上了岁数的人。把nude比喻成in one’s birthday suit的俚语口头禅。She is always a real early bird.她总是个很早起的人。此句用an early bird来替代早起的人, 既形象又幽默。又如:You mustn’t lend Tim money, he’s a bad egg.You’ll never see him or your money again.此句中a bad egg指缺乏道德的人。出乎意料的赢家是a dark horse.
美国俚语中经常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 或借用关系密切的事物来代替要说的事物, 使语言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化。The exact same question was on the tip of my tougue when another student asked it.当另一位学生问这个问题时, 我也正要问同样的问题。句中on the tip of my tougue是指about to be uttered or spoken.多余的人是the fifth wheel.又如, Why, that cheap skate bastard short changed me a nickel!那个吝啬鬼坏小子少找了我五分钱!nickle是五分镍币, the Big Apple被用来指纽约城。
(三) 美国俚语的语用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等, 以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 不同民族文化不断地互相影响、融合和同化, 形成一种新的共同文化的社会。在语言方面, 可以说美国俚语是语言的大熔炉。美国俚语是美国文化多元性的反映。许多美国俚语是由外来词转化而来的。这些借用外来词形成的俚语可以看成是美国复杂的多元化群体的镜子。
1. 充满自信。
美国人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自信心创造出来的词汇。例如:Here-let me put the batteries in for you.It’s a piece of cake.美国人用a piece of cake, hands down, an easy digging等俚语来指做某事很简单。“Come on!Give me five”用来表示某人心情高兴, 要你拍他手掌, 替他庆祝或高兴。俚语用词体现美国人乐观、自信的个性特征。
2. 富有创新意识。
美国人力图寻找富有创新的词汇体现他们不拘泥于传统束缚, 乐于标新立异的创新性心理。与英国人相比, 美国人不那么注重自己日常的措词。漫画里的人睡觉表情大多用符号“Z, Z, Z...”来表示, 如:Excuse me.I have to catch some Zs.抱歉!我想小睡一下。这里的“catch some Zs”就是这样来的。
3. 喜欢用非正式的表达。
I hate all of that touchy-feely stuff!我讨厌在别人面前过分表露情感。其中touchy-feely是非正式的词, 有过分表露情感, 卿卿我我, 过于情绪化的意思。又如, It’s very easy to O.D.when taking alcohol and barbiturates at the same time.同时服用酒精和镇静剂, 很容易过量。词句用O.D.来表示过量, 既简洁明了, 又有创新。
4. 反权威倾向。
反主流文化主要是指那些对社会中居主导地位的思想文化持敌对态度的人的某些思想行为, 如西方各国曾出现过的嬉皮士。一般说来, 美国的学生, 尤其是大学生, 个性极强。他们不怕犯错, 好奇心强, 喜欢不断追求新事物。同时, 他们独立感也很强, 不会盲目地屈从于任何权威。他们乐于改变传统的条条框框, 使用语言也一样, 喜欢使用一些俚语。50年代的beatniks (垮掉的一代) , 60年代的flower-children (花孩) , 60年代末的hippies (嬉皮士) 和yuppies (雅皮士) 等俚语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这些来自亚文化群成员使用的俚语充满了对现实与世俗的强烈不满[4]。
5. 充满幽默感。
美国俚语中经常表现出幽默感。在看美剧的时候, 经常会发现年轻人喜欢用一些俏皮的俚语, 跟我们在书中学的表达很不一样。如Love is making you go bananas.恋爱把你变得疯疯癫癫的。在banana之后加上s, 即bananas可以作形容词, 是美俚, 意思是crazy。常见的用法有“The crowd went bananas.”“drive me bananas.”俚语幽默, 富有色彩的特点体现了美国人幽默风趣的个性。请人坐下用take the load off one’s feet, 比用sit down更显美国人的热情, 随意的性格[5]。
四、美国俚语文化学习是英语学习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 交通发达, 人们交往频繁, 部分俚语由“极窄的方言词”发展蔓延为普遍运用的大众口头语, 这是值得关注的一种语言现象。
人们对俚语的使用态度不尽相同。这些俚语通常很少出现在正统的英语教材中, 因此很多人学了多年“正统”英语, 却仍然听不懂简单的口语, 影响语言交际顺利进行。如A:Sounds like you managed another lulu, Sam.B:Yeah, I forgot all about his birthday again.I’ll never live this down.俚语lulu意思是a serious mistake.Live this down, 通常用于否定句表示使人忘记 (过去的过失) 。又如Henry has been a grad student now for ten years.俚语用grad student指graduate school students (研究生) 。有位下属问上级主管:“Why do you want to change my dress?”如果不懂美国俚语文化, 只从字面理解, 真是让人纳闷。原来change dress是美国俚语调职的意思[6]。
美国俚语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根源, 其传播和发展对标准英语的影响越来越大。对美国俚语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了解美国的社会准则和文化价值观在俚语中的反映, 有助于我们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克服交际障碍, 增强跨文化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10.
[2]赵彦芳.英语俚语的社会功能探析[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 17. (1) :79.
[3]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2001.11.
[4]空中美语编委会.美国俚语精选[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09:61, 93.
[5]陆静贞.新编俗俚语大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27.05.
美国文化 篇5
【摘要】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对中国产生影响的,一是文化产业的渗透,二是利用网络文化上的垄断地位,三是在中国网罗大批青年人才,培植西方代言人。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西方国家不同,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存在文化认同上的缺失,这些内在因素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化会非常容易受到影响。
【关键词】文化认同
文化产业
网络文化
人才争夺 【正文】
一、美国文化价值观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影响中国及中国文化的。1.利用文化产业的优势进行文化渗透
20世纪90年代,美国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式力量,向世界各国辐射,对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进行着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单方面输出,并施加影响。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居世界首位,成为最大的文化输出国,繁杂的美国文化商品超越地域、时空限制,到达五大洲的每个角落。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CNN(美国有线新闻网)、MTV流行音乐风行全球,好莱坞电影更是深得青年人的青睐。
面对美国消费文化,尤其是媒体(电影、电视节目、图书、音像制品和网络服务等)冲击着中国文化市场(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些文化冲击变得更加明显、更加强烈、更加趋于白热化),中国年青一代的价值观念就会潜移默化地西方化或美国化。目前中国在经济、技术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文化产业不够发达,不能够满足有些青少年衣食住行高标准的需求,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向往之情。一部分青少年的文化价值重心偏向西方文化,“西化”思想在这些青少年中深受欢迎。
此外,美国还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拿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他文化加以改造,即进行“美国化”之后,据为己有,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不仅为其带来高额利润,而且达到宣扬美国民族主义和文化至上观念的目的。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花木兰》是中国流传下来的传奇故事,讲述一个女孩特别孝敬父母,代替年迈的父亲从军的英勇故事。其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孝道。而在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中,其主题已经变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孝道的主题居于次要地位。中国一些青少年可能会产生迷惑,主题到底是什么。也许10年、20年后,《花木兰》的传统主题会被“实现自我”的主题所取代;由此推知,如果更多传统题材的文化遗产被西方国家开发利用和篡改,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会面临丧失的危险。
2.利用网络文化上的垄断地位进行文化渗透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公开性、全球性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能够十分方便地突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来推行文化霸权,渗透价值观念,扩张文化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化成为实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强有力的“武器”。美国凭借网络资源方面的优势,在国际互联网上到处推销“网络影视”、“网络图片”等思想文化,这些思想文化反映了美国的国家形象、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网民”的政治倾向、道德品质、人生价值和文化素质,甚至民族的感受和价值判断。
面对美国网络文化的强大冲击,如果过多地接触可能会产生亲近感、信任感,甚至认同和依赖。这种文化侵入不仅会模糊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民族身份的认同,削弱民族感,甚至会成为崇拜美国文化的人。
美国网络文化霸权对中国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思想上,还突显在网络语言英语化上。如今在互联网上,主导性的语言是英语,约占90%以上,汉语却占不到1%;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加之美国西方发达国家网点多,上网信息含量大,因而他们的网站成为上网者访问最多的地方。英语成为一种通用的时尚化标准语言,不懂英语几乎难以在网上交流,这激励了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却使他们忽略了汉语的重要性,导致他们驾驭汉语的能力下降。最明显地表现在汉字的书写上,一是提笔忘字,错别字增多;二是字迹潦草,美观度降低,书法被严重忽视;三是对文言文、古代诗词歌赋渐渐失去兴趣,影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以致汉语面临萎缩的危险。
3.在中国网罗大批青年人才,培植西方文化代言人
美国针对中国青少年的人才战略:(1)在高校设立奖学金项目,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感激之情,吸引他们毕业后自愿到美国定居或到美国在华的外企工作。(2)利用教育优势,放宽美国的留学政策,不断从中国的高等院校乃至中学选拔比较优秀或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学生出国留学,并以高薪、优越条件等吸引其中的突出人才留在国外或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代理人。(3)培养在跨国公司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形成美国式的工作理念、生活习惯,成为美国价值标准的所谓的“白领文化”,并逐渐融入相当一批中国青年的生活中,形成一种时尚文化。
二、面对美国的文化霸权,中国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防微杜渐,提出自己的有效对策。
文化方面的最大威胁主要表现在对异质文化的认同上,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坚定立场。(1)我们应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清楚地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充分的认识,加强对本国优秀
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多元文化面前,不能丧失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2)中国社会转型期,如果失去了人生目标和方向,内在心灵世界没有了依托,缺乏信仰、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追求,失去了精神家园,就会出现 “思想真空”的状态。(3)目前适逢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全球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市场价值支配着我们的生活,往往会对主流文化的价值产生质疑,对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态度冷漠。
雅文化 俗文化 根文化 篇6
从观念文化或精神因素的角度看,影响和决定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历史和社会生活面貌的,以及影响当今、今后中国文化走向的,主要不是儒、道、法等家典籍中的雅文化,而是从古至今深植于广大民众头脑中的传统俗文化。不研究、了解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了几千年的俗文化,只纠缠于经典文本中章句的解释和讨论,是够不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最多只能算作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研究。
中国诸子及其承继者、诠释者的文本雅文化基本上是一种显文化,以叙事、论事、论人、说理、讲道的形式明确地写在典籍、文本中。中国民间俗文化更主要的是一种潜文化,中国人生存、生活、发展的精神要素、基本价值理念、行为指导原则并没有以理论学说形式明示于典籍,而是以观念、意识、信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支配人们的行为。俗文化有些体现在文学艺术文本中,如小说、诗词、戏曲(剧本)等,有些体现在非文艺文本中,如史书、笔记、杂记等,还有些不出现在任何文本,只能从流传至今的习俗、习惯、口头话语和历史遗存的物质文化中看出来、听出来、体味出来。它主要通过言传身教、习俗习惯和民间艺术的方式传播、承继。例如有的学者提出、并用大量史料充分证明了的游民文化、流民文化、流氓文化、帮会文化,就是很重要的一类民间文化,它在中国历史中长期存在,而雅文化和诸子百家中就不包含这种文化。
中国传统大众文化或俗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活文化。由于历史上中国人生活环境严酷,自然灾害、社会灾难频仍,民间生活文化又往往简化收缩为其核心——生存文化。生活或生存文化不是诸子雅文化的那种统治文化(如法家、部分儒家学说、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纵横家学说等)、教化文化(儒家)或学理文化,它是普遍存在于中国人(包括历代统治者和上层人士)心中,支配中国人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存、生活和发展的观念、价值、道理和准则。比如民间宗法文化中对祖先、家族的敬拜,强调血缘纽带和据此生出的上下尊卑、领导服从顺序的等级准则;民间婚俗文化中敬天地、血亲,崇尚生殖的价值取向;民间权谋文化、暴力文化中对权力和智谋的崇拜等。
中国主流雅文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传统文化”,一般只对中国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中的士影响较大,对帝王亲贵和官员也有些影响,对农、工、商及五行八作其他人(还有流氓、娼妓、乞丐)等几乎没什么影响。(不被视为主流的阴阳家学说,倒是对社会各阶层都有影响。)而民间俗文化对社会各种人都有重大影响,对大多数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中国主流雅文化对俗文化的影响,完全不能使雅文化包容、等同、替代俗文化。比如,可能有人认为,法家学说就可以等同民间权谋文化,法术势嘛。其实完全不然。法家主要提供的是统治者驭民和控制臣子的办法、制度和理论,而俗文化中的权谋文化主要指在中国复杂的权力关系中如何生存、生活、发展,除包括法家的一些精神要旨外,还包括如何谋取权力、应对权力、化解权力、摆脱权力等,即一般人如何在权力人际中保存和发展自己。这些是法家不会提供的。因为法家的角度是帝王师,而不是一般人。中国传统主流雅文化,如儒、道、法等诸子诸家及其历史上的承继者、诠释者的文本,其立足点大都是帝王师,而不是一般人。实际上,俗文化对雅文化的影响更大,它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雅文化的理解、解释和传播。另外,在中国历史上,各种潜规则盛行。如果没有大众潜文化的支撑,没有人们心照不宣的认可,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真正决定中国社会面貌、决定大小历史事件进程和结局的,主要不是很多人误认为的雅文化,而是被相当多的人忽视了的俗文化。
与西方文化对照,中国传统主流典籍文化最大的问题就是与民众俗文化的疏离,二者之间在很多价值理念上无法贯通。
中国传统文化除雅文化、俗文化外,还有一个二者共同建诸其上的源文化或根文化。中国根文化既是中国文化中单独的一个部分,又是中国雅、俗文化的基础。要想了解中国传统雅、俗文化为什么具有它们如是的内容、特点和关系,就必须了解中国的根文化。
性格文化是各种文化的根本,因为它是人的心理要素与自然界和社会交互作用的最初结果,先于有具体内涵的雅、俗文化;同时,性格决定态度,即对人对事的基本心态和取向,如主动还是被动、积极还是消极、承担还是推卸、主导还是依赖等。性格文化虽然也可以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受雅俗文化的影响而改变,但从群体上看,如果面对的自然、社会没有大的变化,那么这个群体的性格亦是相对稳定的。中国人的群体性格文化就是中国人的根文化。所谓国民性,就是根文化与俗文化交互作用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的那些国民习性。
由于历史上中国人的自然繁衍力强且无法有效控制,而自然资源和适生空间有限,导致整体生存条件日趋严酷,造成了国人看似复杂的性格(面对外界经常有一些自相矛盾的看法和举措)。如果能从根文化的角度研究、理解,这些看法和举措其实并不矛盾,国人性格也不很复杂,它们都是中国人性格文化中弱势性和群体性的体现……
“面子”背后的华裔美国文化 篇7
一、面子理论综述
最早也是最为西方世界认可的有关华裔面子的论述始于美国传教士史密斯的《中国人气质》。史密斯认为,“面子”对华裔来说内涵复杂,其中所暗含的意义,比能描述或者可能领悟的含义还要多。(史密斯,1894)林语堂(1936)认为面子主要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生理上的脸面,它抽象而不可捉摸,但却是华裔调节社会交往最细腻的标准,触及到了华裔社会心理最微妙的奇异之点,是一种可得、可丢、可作礼物送人的心像。虽然其描述令人对面子有了直观的认识,然而由于多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体悟与思考,强调面子文化对华裔的消极影响,并未深入到华裔面子内在的心理机制。
上个世纪40年代,留美人类学家胡先缙首先将面子理论引入社会文化领域。她认为“面”与“脸”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面”是个人通过可见的成就和夸耀而获的声望,“脸”则是群体给予拥有道德名誉者的尊重,虽然两者都代表了群体对个人的尊重,但所依据的标准不同。(胡先缙,1944)King与Myers(1977)在分析面子理论时,将胡先缙的脸面改称之为道德性面子和社会地位性面子,以避免脸、面所引起的混淆。(周美伶,1993)高夫曼(Golfman,1955)提出,面子问题关键在于交际会话中双方要尽力保护各自的面子。
布朗和莱文森认为面子就是公众形象,可分为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积极面子是希望别人赞同、欣赏、喜爱和尊敬;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他人意志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也不想受他人干涉,自己有选择行动的自由。(Brown&Levinson,1987:62)Scollon(2000:36)指出:面子是一个矛盾的概念,包括参与(involvement)和独立(independence)两个子概念。在交际中,如果给予对方过多关注,势必会威胁到自身独立;但当维护自身权利时,可能又会侵犯对方独立并降低给予对方的关注。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到特定文化中去理解“面子”的差异性。(何兆雄,2000:239)
二、美国华裔的面子观
华裔文化源于儒家文化,儒家文化高度重视集体,强调个人必须服从集体,在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等级体系下,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美国华裔“面子”则与纯美国人的“面子”不尽相同。受源文化的制约,面子的自我取向特性在美国是适用的,而在个体归属与集体主义方面华裔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矛盾,因为华裔都希望得到大众的接纳、认可和尊重,并不特别崇尚过度满足个人自由的行为。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华裔所建构出来的面子观,既不是美国个人主义文化所强调的独立自我,也不完全是所谓的互依自我,而是一种关系自我。(Markus&Kitayama,1991)华裔通常会依据自身与交际对象之间关系的不同,而对自我做不同的界定。从认知学的角度看,美国华裔的面子是在美国多元文化特殊语境中所感知到的情境自我及所意识到的自我形象,强调公共面子,既强调个体行为又注重集体观念和评价,希望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能和谐统一。当华裔在某一特定的美国社会情境和他人进行互动时,会按照该情境对自身的角色要求,将符合其自我形象的一面呈现出来,希望在他人心目中塑造出最佳形象,把可能让个人产生“有面子”之感的那些“荣”的层面呈现出来,而把那些可能让自己感到“失面子”的“辱”的层面,留藏在“里子”内。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美国华裔的社会交往经常出现“只重形式、不重实质”,讲究表面工夫的“做戏”现象。
面子代表华裔个人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而“面子工夫”是华裔为扮演各种角色借由学习而获得的一些技巧。在美国多元文化视域下,华裔必须充分体会自己所扮演角色所阐释的价值观,在社交过程中和他人密切配合,才能成功地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拥有该角色所应有的面子。有时华裔不只扮演一个角色,但对自己所扮演的主要角色,往往会有“角色融入”现象,形成自身固定的标记,成为最重视的面子来源。这时,行动者、角色及面子三者融为一体,不因情境变化而改变。
面子是美国华裔在某种社交情境中所呈现出来的自我形象和身份象征,不过,中美不同文化的熏陶对华裔内心世界的冲撞会导致不同的“自我”呈现在公众之前。受中国集体主义和儒家关系主义文化的影响,华裔和以其原生家庭为基础所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切割不断的。自我以情境和关系为基础,需要透过社会关系网络及人际关系来界定,而且要透过面子工夫的磋商来加以维持。在美国崇尚个人自由的文化中,对于华裔而言,适合于在美国社交场合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在“前台”表现出来的面子。然而,华裔要从个人原生家庭相关联的社会网络中分离开来,必须学会如何将其“核心自我”的许多层面表现出来,这似乎又与“关系自我”相矛盾。另外,社交互动中,关于年龄、婚姻状况、孩子、工资收入等华裔关心的话题在美国人眼中可能都是隐私,会因干涉个人自由而威胁到对方的面子。在对赞扬的回应时,华裔往往会先做一番自我贬低,美国人则会说“Thank you”(谢谢)表示接受,以承认对方的审美标准,从而避免伤及对方的面子。美国华裔的面子就是在这种东西方不同文化和不同尺度的冲突中得以实现的。
因此,了解面子理论并且清楚它在东西方文化中的显著差异对理解华裔美国文化至关重要。在美国华裔女导演Alice Wu的《Saving face》(爱•面子)中,华裔中年妇女Wil的妈妈突然神秘怀孕,其父由于面子上嫌丢人而将其逐出法拉盛,致使她最终流落到女儿的公寓门口。Wil作为新一代美国华裔代表,认为怀孕是正常的个人自由,丝毫没有丢面子之说,因此在迷思之后能理解母亲的内心,也对自己进行了更深层的剖析,三代华裔的面子观在此得以清晰展现。在影片中,无论什么时间和场合,华裔妈妈出门时都要穿上最漂亮贵重的衣服,以在公众场合显示自己很有身份,从而获取别人的尊重而赚足面子,所以她拒绝穿yellow(黄颜色等同于黄脸婆)这样的衣服。另外,由于面子的问题华裔妈妈隐含地说要不要提小baby(婴孩暗指怀孕)的事,表现了其尴尬的处境,因为未婚怀孕在华裔心里可是十分丢人的事,哪里好意思明明白白说出来呢,况且是48岁的单身母亲中年怀孕,碍于面子坚决不愿透露孩子的父亲,说起怀孕来当然要用委婉语词来表达内心的彷徨。Wil在找寻出嫁对象时心情非常急切,因为华裔青年虽然在美国社会环境下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如果该结婚了还没有对象,就会受华人关系圈中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等亲朋好友的追问,面临婚姻问题的压力也是多方位的,时时忧郁如何应对找对象的问题,即便父母不说,亲戚不问,自己内心也会迷茫和困惑,觉得如芒在背,难受得很。所以参加派对也不忘book(预定)一位相亲对象,以解决在众亲友面前因没有对象没有成家而没有面子的问题。不过,Wil被母亲安排多次相亲对男生没兴趣,却喜欢上了主任医生的女儿,但因为同性恋会给母亲丢面子而一直苦恼不敢对母亲坦白。在美国华裔父母的眼里,子女孝顺听话才是最有面子的事,他们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是:我们这样做,都是因为爱你,为你好啊,因为you came from my womb(你是我生出来)的啊。但是,华裔子女从小在美国本地接受的是西方个人独立自由的教育,常常会对父母传统的权威教育感到彷徨和焦虑,甚至会因为观念差异而导致严重的华裔移民家庭亲子冲突。在美国,医生和律师这两个职业似乎已成为上流社会的代名词,华裔父母在为儿女选择对象时盲目追求这两种高收入职业以获得足够的面子,竟然只要是个医生(at least she’s marrying a doctor),即使同性恋也可以接受,为了面子简直可以不考虑性别等其他因素,令人匪夷所思。
三、结语
面子的确是理解华裔美国文化的一把钥匙。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探讨面子理论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华裔面子的生成机制,揭示隐含在《Saving face》电影中生活在美国的华裔三代移民所遭遇的可能引起各种冲突的面子问题,有助于加深对美国华裔心理的深层探求,以便更有效地解读面子背后隐含的华裔美国文化。由此可见,东西方文化、社会习俗、语境、心理因素,都可看作华裔面子生成的认知基础。
摘要:在梳理面子理论研究和探讨美国华裔面子心理生成机制的基础上,对美国华裔导演Alice Wu浪漫轻喜剧《Saving Face》中华裔一家三代人的面子话语进行认知心理分析,试图了解“面子”背后隐藏的华裔美国社会文化的实质以及传统与后现代理念的冲撞,以进一步加深对美国多元社会文化视域下华裔心理的认知解读。
浅谈《美国往事》与美国黑帮文化 篇8
关键词:美国往事,黑帮文化
一、《美国往事》的两个主题:友情和爱情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这部电影:“《美国往事》是一个比故事经典的寓言, 比寓言复杂的故事, 其意境早已超脱了手法, 其深度则完全超越了情节, 就如同美国这个国家, 它的历史是如此短暂, 教人不得不怀疑它的底蕴是否厚重, 但只要稍微对它有一个粗浅的了解, 就会感到这种猜疑本身就是轻浮无知的。”的确, 《美国往事》这部电影似乎已经超越了电影所能诠释的东西, 如果单单以黑帮片来定义它的话, 似乎是更狭隘了些。它更像是一部激情盎然, 诗意盎然的抒情电影。
为何这样说呢, 因为这部电影表面是一部美国的黑帮片, 有人定义它是关于黑帮兄弟互相背叛的故事, 其实我认为恰恰相反, 导演瑟吉欧·莱昂似乎更想让我们注意到的是叫做友谊的东西。影片中的情节都是围绕面条展开的, 他是犹太移民, 生活在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最底层。少年时代, 由于家庭的贫困和生活的无聊, 他与一帮小混混整日无所事事, 这样无聊的日子从遇到麦克斯之后, 他们的命运轨迹似乎就走向了另外一种结果。麦克斯带着他们, 借着当时美国的“禁酒令”, 从而倒卖酒发了家, 摇身一变成了美国黑帮的中坚力量。面条和麦克斯的兄弟感情一直很好, 直到麦克斯的权利欲望越来越大, 甚至诱惑着他要去抢劫纽约中央银行。面条不忍心看自己昔日的好兄弟走向犯罪的深渊, 因此向警方举报了他, 他剩下的兄弟也都在警方的交火中丧生。面条从此隐姓埋名, 不再待在黑帮, 一直活在愧疚和懊丧中。直到最后他才识破, 原来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策划者正是自己的好兄弟麦克斯。35年之后, 他踏入了政坛, 成为了“贝利部长”, 夺走了面条曾经心目中的“女神”黛博拉, 还私吞了原来兄弟们一起藏在保险箱里的钱。
如果故事发生到这里, 普通的导演一定会上演一部面条如何复仇, 血洗麦克斯, 抢回黛博拉的故事。而瑟吉欧·莱昂导演却没有落入俗套, 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经典所在。麦克斯在最后要求面条结束自己的生命, 以求赎了当年犯下的罪, 但面条却放过了他, 因为经历过了35年的洗礼和沉淀, 他早已看透了这一切, 拥有了一颗看透一切的心。在他的心里, 自己昔年的好友比这一切都重要。而麦克斯看着自己老友离去的背影, 竟也做出了自杀的惊人举动。整部电影是以黑帮为背景, 全然没提一个友情, 而结尾处又浓浓的充斥着全部都是友情。
而《美国往事》的第二个主题就是爱情, 面条和黛博拉的爱情。面条少年时代总是偷偷地拿掉面粉仓库的墙砖来偷偷看黛博拉跳舞。与面条而言, 肮脏简陋的面粉仓库是他的爱情圣地, 仓库中翩翩起舞的就是他对于爱情全部的幻想, 是他心目中的“女神”。黛博拉对面条也是有感情的, 然而对于她而言, 有一些东西比她跟面条的爱情更加重要, 那就是地位、金钱。她对面条说:“我最亲爱的爱人, 他有水晶般的心灵, 他有金子般的头发, 他洁白无瑕的眼睛, 又大又亮, 他的身体如象牙般的坚实……可是他永远成不了我的爱人, 他是个小混混!”她喜欢跟面条在一起的感觉, 却最后背弃了面条, 成为了麦克斯的妻子。为了她的舞蹈梦, 为了金钱地位, 她选择了离开面条。这样的设计就好像《老男孩》中一样, 班里最漂亮的班花, 最后选择了跟原来最卑微, 但最后最有钱的男人在一起。
面条虽然是黑帮中的人物, 但他忠于友情, 也忠于爱情。这是他人物特性中最闪光的地方。
二、禁酒令与美国黑帮文化
在《美国往事》中, 促使面条和麦克斯成就大业的一个契机, 就是美国当时实行“禁酒令”政策。“无论从哪个方面看, 禁酒运动的范围和影响都不是仅仅局限于饮酒问题本身, 而是掺杂了美国社会生活中众多纷繁复杂的因素, 成为折射美国社会历史变迁的一面镜子”[1]禁酒运动既是美国社会发生大变革下的产物, 也在客观上推动了美国历史的前进“在一战时期的美国, 由于粮食短缺, 为了确保国内粮食的充足供应, 美国颁布了临时性的禁酒措施, 禁止贩卖任何带有酒精的饮料。禁酒令并没有真正的让美国人民滴酒不沾, 反而促进了一个行业的迅速发展——黑帮。美国各个黑帮在禁酒令时期疯狂的倒卖烟酒, 赚足了油水。贩卖私酒在这时成了一种一本万利的买卖, 吸引了无数的犯罪分子介入其中, 有组织的走私犯罪活动开始兴盛起来"正如林格在美国人眼中的美国人一书中所说的那样:/想到有组织的犯罪, 人们便不能不想到禁酒, 因为正是禁酒导致了有组织的犯罪的产生, ”可以说, 禁酒令就是美国黑帮的一剂最好的催化剂。
三、美国黑帮中的意大利特征
因为《美国往事》的导演瑟吉欧·莱昂是意大利人, 这个时代的美国黑帮片几乎都是带着意大利黑手党的蓝本, 因此这个时代的美国黑帮文化都是带着意大利文化的特征。这个时代的黑帮多是有组织的犯罪文化。很多人们熟知的经典黑帮片基本都是意大利黑手党的原型, 如《小凯撒》、《疤面大盗》等等。黑手党起源于“Mafia”, 源于“Cosa Mafia”意为“我们的事业”, 意大利黑帮起源于一种秘密的结社的犯罪组织。在美国黑帮初期形成的时候, 很多都是来源于意大利的黑帮移民, 他们的有组织的犯罪文化直接就影响了后来的美国黑帮文化。而后来的一些意大利裔的导演部仅仅是继承了他们本土的文化, 同时还参与到了美国的一些政治经济活动之中。文化认同就是犯罪组织凝聚力的根源, 尤其是游民精英的身份意识, 以及在行为方面, 参照群体具有规范性作用。美国黑帮基本上都是以族裔为核心聚居的, 在美国20年代到70年代之间, 几乎都是这样以种族来聚居划分的。《美国往事》中, 面条他们几个兄弟也都是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人, 他们生活在贫困的犹太人聚居区里, 这与意大利家族式的黑帮结社不同, 但本质性质也都是一样的。因此在美国黑帮文化中, 其意大利特征也是十分明显的。我们透过了一些美国黑帮经典影片, 看到了当时的美国黑帮文化, 也有助于我们对当时美国融汇一炉的多姿多彩的文化有更加的深刻的领悟和理解。
参考文献
美国文化 篇9
当传统的西方音乐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古希腊、中世纪、巴洛克以及古典主义时期, 从而进入浪漫主义时期的时侯, 美国音乐文化才在世界的另一半渐渐萌芽。尽管相比传统的西方音乐, 美国音乐的起步晚了将近20个世纪, 但是美国音乐的发展速度如同其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一般迅速。从最初的赞美诗开始, 经过了4个多世纪, 美国成为了世界的音乐文化中心。
美国音乐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如今, 不管是专业音乐还是流行音乐领域, 美国音乐文化都引领着世界音乐的发展。许许多多优秀的美国音乐家用其敏锐的视觉与创新的技艺, 为全球音乐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但是, 在这个美国音乐统领世界潮流的时代, 在我国依然没有很多人能真正了解美国音乐的历史;当提起格什温、科普兰时, 依然不如谈论莫扎特、肖邦那样滔滔不绝;当人们为爵士乐狂热或是随迪斯科狂舞时, 也不能深刻地了解它们的由来。长期以来, 国内专业音乐教育都以传统的西方音乐为主, 尤其侧重于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以及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笔者认为,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 国内音乐教育普遍过于模式化。从二十世纪以来, 美国已经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中心, 而我国目前各艺术院校音乐基础课的教育依然未能跳出只注重学习传统西方音乐的框架, 忽视了对“新”音乐的必要学习。第二, 缺少优秀的美国音乐文化方面的著述。纵观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音乐类书籍, 不管是翻译的还是原著的, 西方音乐史类书籍均有不少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其中更是不乏适合学习的教材。相比之下, 有关美国音乐史的书籍则很少, 能够适应普遍教学、作为通用教材的, 则更是甚微。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关于美国音乐方面的研究以及人们的自学。
二、关于本书特点
何平教授的著作《走进美国音乐——一个美国音乐文化的历史透视》一书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 是一部有关美国音乐发展的论著。该书曾获得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协会2007-2008年度优秀图书评奖会一等奖。这部作品, 以历史文化现象为视觉, 恰如其分地抓住了美国音乐发展的动脉, 通过以史带论、史论互撮的方法, 清晰地阐述了美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史, 并透视了美国音乐文化发展下的深层逻辑。笔者认为, 这是一部颇具特点的学术性著作。其特点概括如下:
1. 现象与原因的交错, 原因分析综合周全
历史事件的发生总是决定于社会各方各面的原因的综合作用。虽然美国音乐发展的历史不长, 美国音乐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却是最为显著的特点。那么, 为什么美国音乐在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期内能产生世界上少有能匹比的多元音乐文化呢?无需置疑, 这必然是美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乃至地理等历史原因相互作用的产物。
一本优秀的史学著述, 在讲述历史事件发展的过程中, 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并具有较强说服力, 理应将与该事件相关的原因结合进行综合性地分析。何平的《走进美国音乐》就突出验证以上观点。举一通例, 书中下篇第三章第二节——“爵士乐的诞生”。作者为了讲述爵士乐诞生的来龙去脉, 先是从爵士乐的发源地——新奥尔良市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背景讲起。然后通过介绍19世纪新奥尔良市的音乐社会活动引出“前爵士乐时期”。最后, 解释说明“正宗迪克西兰爵士乐队”的轰动演出与录音标志着爵士乐的正式诞生。由此看来, 在不到1500字的篇幅中, 已经清晰地包含了众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又都是与“爵士乐诞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作者没有介绍新奥尔良市的地理位置以及发展背景, 读者在读到“新奥尔良市看作是爵士乐的摇篮”时便会产生怀疑;同样, 没有了“前爵士时期”新奥尔良市音乐社会活动的讲解, 而是直接指出爵士乐的正式诞生是由于“正宗迪克西兰爵士乐队”的轰动演出与录音的话, 认真的读者便会思考难道爵士乐的诞生是突然的历史事件?
美国音乐文化多层多面, 通过单一的现象描述是很难完整地表现的。因此, 在谈论美国音乐时, 必须把音乐融入美国各种社会现象中才能相对周全地反映出美国音乐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该书贯穿着通过各种原因的综合分析, 周全地透视文化历史的写法。
2.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评论客观且深刻
在一本史论结合的书籍中, 少不了要有作者对历史人物或事件作总结或评价, 以起到点睛升华的作用。读者可以根据作者总结评价的话语更好地抓住重点。但是, 要使总结评价表达得客观精准, 并非易事。首先, 不同的人对历史会有不同层面上的理解, 作者也必然会有自己对待事件的看法, 因而, 必须要求作者在写作的时候抛开自身的想法就事论事。其次, 语言的魅力在于产生联想。往往一个形容词范围大小的疏忽就会造成读者理解的偏差。因此, 作为一本学术性著述, 既要引导读者正确思考又不凝固读者的思维, 评论的客观性与言语的精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对于历史的记录而言, 逻辑的总结更需要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逻辑思辨能力。这两者在治史的过程上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如果说美国音乐历史发展并不长, 历史的纵向考察难度不大, 那么美国音乐文化多元化的特点就注定了逻辑筛选的困难性。纵观《走进美国音乐》一书, 作者不仅厘清了美国音乐历史发展的脉络, 还透过纵横交错历史现象寻找历史发展的本质与规律, 作出客观精确的逻辑概括。仅以书中的目录为例:“美国音乐的源头——赞美诗的影响;麦克道尔——美国早期浪漫主义作曲家;艾夫斯——美国交响音乐的里程碑人物;科普兰——他写出了‘美国的音乐’;格什文——一位从‘民间’走来的作曲家。”作者通过对美国交响音乐中具有特殊影响的音乐现象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让读者在阅读目录时就能总体拿捏美国音乐历史发展的进程。
除此之外, 作者在章节的安排以及历史的描述当中都糅合着精辟的总结性评论话语。其中在流行音乐开篇时那段精彩的评论就着实让笔者惊叹:“美国的流行音乐与欧洲的流行音乐有很大的不同, 尽管美国18、19世纪许多抒情喜剧和白人扮演黑人的滑稽歌唱表演 (美国化妆黑人游唱剧) 可以追溯到巴黎的喜歌剧、意大利的滑稽歌剧以及英国的乞丐歌剧, 但是美国的‘黑人歌剧’到19世纪中也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富有美国特色的娱乐性表演了。可以这样说, 美国黑人音乐直接催萌了美国流行音乐的产生, 而美国流行音乐的影响, 又促进了欧洲乃至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1在这段话中, 作者既清晰地区别了美国流行音乐与欧洲流行音乐, 又客观地突出了美国流行音乐的影响力。这样的话语, 必须是作者经过大量的史料研究之后, 通过思维逻辑总结才能达到的。
3. 简洁与诗意的交织, 语言文字引人入胜
前面提到, 总结历史需要运用客观精准的语言表达。然而, 在一本史学书籍中, 语言的运用即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能让繁杂混乱的历史事件变得通俗易懂、简单易记;让枯燥无味的历史事件变得生动形象、耐人寻味?都取决于文中是否运用了恰如其分的文字。目前, 许多音乐专业的学生都不重视音乐史的学习, 纷纷表示音乐史学书籍枯燥乏味。无须质疑, 学生自身学习态度以及学校教育方向是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但是, 一本能有助于学生自学的学术性著述, 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美国音乐文化历史发展错综复杂, 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有许多知识点。要做到以简洁精准的文字叙述整个美国音乐文化历史过程绝非易事。作者除了要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外, 深厚的语言功力也绝不可少。
但凡细读过何平《走进美国音乐》的读者, 大概都会发现这么一个特点——书中内容丰富, 却并非如普遍历史书籍那般繁杂与冗长, 语言运用简洁精准之余, 字里行间还散发出幽默与机智。这, 无一不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才情与严谨的治学态度。
尤其在介绍经典音乐作品时描绘性的文字, 更是如散文般有着诗意的色彩, 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举两通例:书中关于格什文《蓝色狂想曲》首演盛况的文字中, 作者对现场音乐描绘得丝丝入扣, 音乐顿时随着生动的文字在读者脑海中悠然而起。同样, 作者在重点介绍格罗菲《大峡谷组曲》时, “日出”、“荒漠”、“山间小径”、“日落”、“暴风雨”五个乐章的景色随着生动的文字仿佛栩栩如生地跃然于纸上, 使读者对音乐产生美妙地遐想。
因此, 简洁且具有诗意性的语言是决定一本音乐史学著述能否具有可读性与吸引力的关键。
4. 重点与概念的突出, 利于知识学习与掌握
许多读者在阅读音乐史学书籍的时候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 譬如, 知识点定义模糊难以理解、内容过于宽泛找不着学习的切入点、章节条目过多不利于归纳记忆, 诸如此类。为什么学生会产生这些困难呢?一方面, 读者在阅读与学习的过程中方法的不妥;另一方面, 著述是否利于读者的自学, 也颇为重要。
笔者认为, 仅从读者自学的角度出发, 一本适合人们自学的学术著述, 需要具备两个特征:重点内容的突出和知识点定义的清晰。目前, 不少的音乐史学类书籍都有这两个方面的欠缺。有的内容十分详尽, 适合史学性研究却不利于读者的自学;有的书中涉及罕见的知识点, 但不作解释, 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难以理解。
《走进美国音乐》在克服上述问题上作了有益的尝试:
其一, 章节安排与内容编配趋于合理。作者在书中通过客观合理的筛选将美国音乐文化发展至今尤为重要的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人物, 作重点的详细介绍, 而相对处于次要地位的事件以及人物就相对简略作概括叙述。例如:书中对于麦克道威尔、艾夫斯、科普兰、格什文这些具有时代意义的音乐家, 都单独作为一个章节从其生平经历、音乐风格、代表作品、历史贡献等方面作详细介绍。相反, 如佩恩、查得威克、帕克等作曲家, 就会将其放在一个共同的时代中作总体介绍。这种详略得当的写法, 有助于帮助读者梳理书本知识, 使其更容易掌握和记忆。
其二, 音乐风格以及创作技术分析得以突出。笔者看来, 理论与技术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以往许多音乐史学类书籍都注重历史理论的介绍与评论, 却往往忽略作品音乐风格与创作技术的重要性。该书中, 作者将理论与技术两者关系处理的十分得当。在注重历史事件介绍的同时, 对于音乐家风格与作品创作技术的分析也丝毫不含糊。举两个较为突出的例子:1、作者是我国研究科普兰的开拓者, 他曾撰写了《科普兰与他的音乐世界》、《科普兰——他写出了“美国的音乐》等专著与多篇学术论文。在该书介绍科普兰的章节中, 作者同样对科普兰的音乐风格作出了详尽的分析, 并且进一步地对其创作技术上的特点有更明晰的概括。这些分析能让读者从音乐本质上更深层地认识科普兰及理解他的作品。2、在“爵士乐的诞生”的章节中, 作者在讲述爵士乐诞生的经过, 同时也着重讲解了爵士乐的基本音乐特征。据笔者了解, 目前相当多一部分青少年朋友, 都喜欢欣赏爵士乐, 视爵士乐歌手为偶像, 无疑这种分析为他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另一方面, 特殊与模糊概念的解释。仅这一角度出发, 笔者认为, 该书就像一本“字典式”的学术著述。相信有不少研读过音乐史学类书籍的读者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阅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专有名词或稀罕、模糊的概念, 而往往书中并不作明确的解释, 使得读者在自学的过程中遇到不少知识盲点。以致于勤奋的读者需要大费周折去查寻答案, 稍微懒惰的就会越积越多知识难点。作者在该书的写作中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文中每当提到一个少见或特殊的概念时都会加以明确解释, 减少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譬如, 其中关于“化妆黑人游唱剧”、“超验主义”、“叮砰巷”、“野营会”等概念, 都有文字简洁但又内容详尽的解释。
除此以外, 书中每个章节结束部分, 作者都精心设计了思考题, 这些题目非常实用, 用心的读者在思考题目的过程中就能把整章的重点内容都联系起来, 重温一遍。
5. 历史与时尚的相融, 关注信息时效性
一本优秀的学术著述, 在内容的构架上应当尽可能地与时代步伐接近, 这样才能让读者在书中获取与时俱进的信息, 并能予以他们正确的开导与指引。
美国流行音乐发展至今, 演变出千姿百态的流行音乐形式, 并且各种相异的文化现象随之而生。全球不少热爱音乐的人们争相学习模仿时尚美国音乐形式。其中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学生, 他们通过电视、网络各种传播途径从表面上了解到美国流行音乐。然而, 许多学生非但不能通过表面现象去探析背后真正属于美国流行音乐的信息, 相反片面地一味模仿其消极处, 造成负面影响。
何平《走进美国音乐》下篇美国流行音乐中添加了现代内容。其中, 流行音乐天后麦当娜、流行天王杰克逊等当代流行音乐人, 以及各种多元化的流行音乐形式都进行了一一介绍。这些内容与当代流行音乐的潮流密切相关, 因此从侧面引导青少年正确地去接触流行音乐, 同时也对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正确学习美国音乐文化, 加快我国音乐教育步伐
音乐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永不止步。美国音乐目前处于世界的顶峰, 它为全球的音乐界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学习美国音乐史是时代的需求, 也是促进我国音乐教育向前所不可缺少的一项课程。
笔者认为, 何平的《走进美国音乐——一个美国音乐文化的历史透视》是目前我国较为优秀的、适时的、美国音乐史方面的学术性著作。它为美国音乐研究领域增添了重要的一笔。
通读全书, 我们不仅清楚地了解了美国音乐文化的发展, 品味了美国音乐的独特韵味, 也得到了一次精神的享受。书中告诉我们:美国音乐是美国式的音乐, 它的成功正是美国民族精神的凝结。我们学习美国音乐史, 在了解历史与欣赏作品的同时, 更多的应该是懂得区伪存精, 取长补短, 正确学习美国音乐文化背后深藏的民族精神。
笔者衷心希望, 不久的将来, 我国音乐教育在注重西方传统音乐教学的同时, 也补上关于美国音乐文化发展的一课。因为, 音乐无国界, 民族的既是世界的。学习美国音乐文化, 吸取多元文化的精髓, 才能更好地发扬我国民族音乐, 更好地促进世界音乐文化的相融!
相信, 这也是这本专著给予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摘要:何平教授的新著《走进美国音乐——一个美国音乐文化的历史透视》是一本兼具学术性与教学性于一体, 深度剖析美国音乐文化现象的理论专著。本文结合当今美国文化教育的现状, 试图从各个层面拟出该著作的特点, 为广大爱好音乐的读者提供学习参考。
关键词:何平,美国音乐文化,教育,特点
参考文献
美国文化 篇10
坐落在长江之滨的浮桥中学, 是一所有着74年历史的老校。学校建校之初名为“乃德私塾”, 乃德创始人写下了高亢激昂的校歌, 校歌的最后一句为“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70多年来, 学校始终坚持“文化引脉, 德润校园”的办学理念。下面结合校歌, 谈谈浮桥中学乃德文化建设的三路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
一、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唤醒文化的自觉
文化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 虽然无处不在, 但见之无形, 身处其中的人们最容易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觉而不察。如何让校园文化从概念走向现实, 首要的是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来唤醒校园中每个人的文化自觉。
我校校歌的最后一句话是:“乃德崛起, 复兴中华, 在吾仔肩”, 一种办好学校、振兴中华的强烈责任意识跃然纸上。要把口号化为行动, 不仅需要校长有文化自觉, 也需要全校师生的文化自觉。
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割断历史式的从天而降, 空穴来风, 必须与传承携手而行。学校文化传承的有形载体很多, 在唤醒全员校园文化的自觉过程中, 必须要有的放矢, 全面渗透, 重点突破。
我校以校歌为抓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初一新生刚跨入校门, 在入学军训时, 一堂必修课就是学唱校歌;每一位新教师加入我校时, 必须要学会唱校歌;每年的校红五月歌会, 常规节目是各班大合唱校歌;中午学校的校园广播, 每天必放的歌曲是校歌。一听到这熟悉的旋律, 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哼地唱起来。这是一种校园文化自觉的表象, 因为师生, 尤其是学生很难理解校歌的创作背景和真正内涵。对此, 必须要对校歌进行深度解读。我们通过全校教师会、班级主题班会、校园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 变着法让师生更好地理解体会“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的使命与责任。
文化无处不在, 有效载体固然重要, 但唤醒师生文化自觉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巧设计、精安排。为了让师生对校园文化有深入直观的理解, 学校召开各层面的会议, 集思广益, 几经三番, 设计了一个校园文化标志 (LOGO) , 通过图片对校园文化进行浓缩性的解读, 更直观;学校推行课堂教学改革, 评出每月乃德之星;学校展板、画栏等外显宣传资料, 都紧扣校园文化, 学校大墙上张贴“前程万里, 谁著先鞭”八个大字;每月小组合作展板边上横批都是“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等。时时处处都能找寻到校园文化的印迹, 人人皆知, 这是提升校园文化自觉的必备条件。
二、敦品励学, 愈困弥坚———增长文化的自信
宏大的文化口号固然有一定的作用, 但校园文化口号只有化作行为, 才具有生命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始终坚持以传承与践行校园文化为主旋律,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 增长师生文化的自信。
我校前辈就以“乃德”为校名, 提出了“敦品励学”的校训, 学校办学坚持德字为先, 立德树人, 几十年来, 一脉相承。学校的德育工作扎扎实实, 从不虚浮。每天清晨值日班级的学生, 提前15分钟到校, 一班6人, 身披红色值日横幅站在校门口, 笑迎每一位师生;护绿队的学生检查卫生;监察队的学生到班内检查是否有抄作业和违规现象;中午值日学生带着纸与笔, 记录各班浪费食物的学生姓名。每天值日学生会把检查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班主任, 大家各司其责, 工作有条不紊, 虽然事小, 但几十年坚持如一, 是多么的不容易。风正好扬帆, 良好的自我管理文化有利于铸就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敦品励学的校训, 也深深烙印在每一位浮桥中学教师身上。服饰打扮必须要规范, 不着奇装异服进教室, 不能大声呵斥学生, 同事之间不允许有打骂, 否则会引起公愤, 教学质量相对差一些的教师倍感压力……这些大多不是学校规定的, 而是学校文化传承的惯性使然。
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形势下, 学校如何不断提升办学品质、正视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提高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等, 这些都要求浮桥中学的管理者和教师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心力, 不断思考进取的发展力, 虽愈困弥坚, 但持续努力。
三、前程万里, 谁著先鞭———走向文化的自强
“前程万里, 谁著先鞭”喊出了浮中人办学的气魄和胆识。办好学校, 要有责任的担当, 要有超越自我、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每任浮中校长都深知使命, 勇于担当。
校园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面对生源结构的不断变化,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日渐显现, 学校提出了“拿着别人的地图, 找自己的路”, 量校而行, 量法而行, 量生而行, 智慧型地吸收, 创生性地实践,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以“学习用表”为载体,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 深入学习, 勇于实践, 有成功的喜悦, 有失败的苦楚, 有理论与实践偏离的困惑, 有家长的质疑和实践的艰辛矛盾交织的忧虑等。但凡是革新者, 困难从来不是止步的理由, 思考和实践才是最好的武器。团结协作, 勇著先鞭, 是学校文化积淀在每个教师身上的显性产物, 也是学校不断发展的精神源动力。
雅文化 俗文化 根文化(四) 篇11
人多地少是个大麻烦
中国人的繁衍能力强。在进行人为控制以前,人口出生率普遍高于世界其他主要民族。又由于农耕生产方式的内在需要(见《天灾地灾人灾》),历史上中国人口在正常情况下年增长率常达10%,甚至更高。只是由于婴幼儿、孕产妇的高死亡率,才部分抵消了早婚、早育、多育造成的高出生率;战争、自然灾害、疫病、社会运动、滥刑等造成的大量非正常死亡,才使入口的高增长对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的压力在一些时期得到了缓解。
然而,几千年以耕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和经济来源的农耕文化对土地的严重依赖,使中国适耕土地很早就被逐步开发殆尽。即使中国从原来的中原地区不断向四周拓展(从黄河中下游到黄淮海地区,再到江南、东南沿海直至珠江流域,北至长城以北,西至嘉峪关以西),仍不能使不断增加的大量人口,获得足以稳定地维持其温饱的耕地。人地矛盾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基本的社会问题。
大呈权的基础其实是小农
大约从春秋前期起,人地矛盾就开始凸显,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社会问题。为缓解这一矛盾,各封国先后允许农民开荒,并开始拆分农村大家庭,调整土地占有关系。于是,个体农户越来越多,除中间短期小有反复外,小农户逐步成为中国的主要社会单元,一直延续了约2500年。
秦国本处于中华农耕区中文化落后地域,以农耕为社会基础的秦统治者为实现其野心,采行重农抑商的“农战”军国主义政策,灭六国,将“崇本抑末”、“以吏为师”连同郡县制推及全国,使独大的小农农耕文化在事实上、体制上、文化观念上得以确立和巩固,基本上阻断了中国社会的其他发展道路。(如齐国就一直是农为主,农、工、商、学、文并行,经济发达,学术昌盛,文化繁荣。)以后历史上每次民间工商、学术再度兴起或发展,都受到以独大的小农为基础的专制皇权的排斥、收编或打压。
秦以后,历朝历代的土地制度调整改革,及相应的税制、兵役制度改革,几乎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的人地矛盾,保护小农户,使土地占有相对均衡,增加户口,增加税收。然而不管土地是相对集中于贵族、豪强、士族、大户,还是相对均衡分散于小农户,都不能解决土地不足的问题。因为土地有限,人口繁衍无限。这些制度只造成了小农户入口的更快增加和社会中间力量的严重空缺。缺乏社会中间力量庇护的大量小农户的存在,使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全面衰弱。
游民和流民混出个流氓文化
由政府直接统治数量巨大、分散弱势的个体小农和少量工商散户,导致从战国中期的秦国,开始出现超强政府和官本位集权专制。集权专制统治采取小农难以抗拒的超经济盘剥,又使后者难以长期维持稳定的温饱。这样,大部分中国人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实际上始终是在基本生存线上挣扎,常常是“万家墨面没蒿莱”,成为黔首甚至“万般”。加上自然灾害和战争频繁,“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人地矛盾造成的冗余人口和一些游手好闲之辈,还使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过不少无业游民,以及因天灾、战争造成的流民。这些人随着人口的增加越往后越多。这就使中国社会中逐步形成,并长期存在着一种世界其他主要民族少有的流氓阶层和与之相应的流氓文化。
在生存线上挣扎的普通农民、无业游民和流民,这些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经常面临的是生存还是灭亡,活还是死的问题,当然无暇顾及其余;同时,以个体家庭为基本单位的无组织农户和工商散户,没有力量,也没有资源对抗外界较强大的势力;加上农耕的中国人以素食为主,肉食少,而且数量经常严重不足,使人在身体和精神上弱化。这样,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中就始终存在着一个在身体上、精神上、资源的掌控上,以及由这些导致的、在总体心理上的庞大的弱者群体;或者说,中国人的大部分就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
弱者群体怎么这么大
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一个组织起来的群体中,如果成员之间强弱差距较小,一般实行民主制、共和制,如直接民主制、代议民主制、共和制、委员会制、董事会制(企业)、理事会制(事业团体)。并有相应的权力制衡。反之,如果成员之间强弱差距很大,就只能出现独裁、专制、集权制。
在强者构成的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差距是较小的。因为强者和弱者的区别是“强者拔刀怒向更强者,弱者拔刀怒向更弱者”。强者不屑与比自己弱的人较量,而愿意向更强者至少是同强者挑战;弱者不敢与比自己强或与己同强者较量,而是去欺负更弱者。
强者的心态是竞争、不服、独立、承担,这就使强者中的强者,也不得不顾及其他强者,因而使强者群体整体均衡,强弱差距较小:弱者的心态是被动、推卸、逃避、依赖、攀附,多数人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愿意为自己的判断承担责任,更愿意找一个人为他作主,这就使弱群中的较强者变得更强,导致在弱者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强弱差距越拉越大。
另外,强者构成的群体一般规模不可能过大,大规模群体一般都是弱者群体。
独裁和专制是大伙儿磕出来的
在春秋以前,中国社会是很多小规模群体的组合,全社会具有强者群体的特点。春秋以后,由于人口增加和封国之间的兼并,社会中逐渐形成很多大规模群体。这些大规模群体中弱者越来越多,后来都逐步演变成弱者群体。秦灭六国,则使整个中国社会变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弱者群体。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独裁专制实际上是弱者群体必然演化出的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赢者通吃制度。弱者群体对领袖的需求,为专制领袖的诞生开辟了道路。弱者造出超级强者“主”以后。自己就成了奴。奴分两种,一种为主动奴——奴才,一种为被动奴——奴隶。弱群中的大多数人在长期处于奴的地位后,便养成了奴性,这便是国民性中奴性的来源。奴性包括有人说的“跪拜文化”、贾桂的“站惯了”、刘姥姥带板儿进荣国府见人便要磕头、万民百官常向皇帝“山呼万岁”等等。
弱者群体不但必然产生出独裁者,还维系着集权专制制度。
弱者群体中的一般弱者由于被动、推卸、逃避、胆怯的性格心态,往往逆来顺受,成为顺民。凡事退让“不争”,只求自保,活着、“赖活着”,成为奴隶。这恰恰是集权专制者求之不得的。他们有时
还自愿或被迫成为维持专制秩序的工具,从衙役、狱卒、打手、线人到下层军官和士兵。他们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哀叹是:“我这一辈子”!
太监没了佞人到处是
弱群中的一部分较强者,由于其依赖性和攀附性的弱者性格和一般人的“性恶”本性驱使,不甘于“赖活着”,便发挥其机伪性、阴蔽性的一面(见《雅文化俗文化根文化(三)》),运用“权谋”即狡诈,而成为佞人。中国历史上握有权柄的太监、大臣、官僚、伪儒和有点小权的胥吏,大部分都是佞人。现代中国不只官场中,几乎每一个单位,包括公司、学校、研究所等中都不乏佞人。
佞人察言观色、看风使舵、吹拍奉迎、奸诈圆滑、八面玲珑、巧言献媚,目的是讨权势者的欢心以谋自己的利益,沾一点余恩。佞人是出卖自尊的人,是主动的奴——奴才。佞人极大地加强了权者个人的权力和权威,使一些原本不专制的权者也会变成专制者。佞人有时还能把一个凡夫俗子吹捧成圣人或英明领袖,把一个普通流氓抬举成独裁者。
一治一乱到底有完没完?
中国一直是个治乱交替的社会。在社会动乱时,原有的社会组织被破坏,散乱的弱者群众往往拼凑成,或被吸收进各种临时群体中。这种群体“对构成真理或构成错误的东西不置疑问”,“仅仅从数量的因素就获得了一种力量不可战胜的感觉”。“所以它一方面顺从权威,一方面又非常褊狭、不容人。它崇拜暴力,……要求它的英雄应具备坚强、甚至暴虐的品格。它要求受统治,受压迫,要求对它的主宰诚惶诚恐。它从根本上讲是完全保守的,它深深地厌恶一切发明和进步,对传统却怀着无限的崇敬之情。”(勒邦《群体心理学》)在社会混乱时期,不难看到以上种种现象。
社会混乱时期,还往往有流氓和流氓群体介入。流氓也是弱者群体的一部分,因无稳定的生活来源,“置之死地而后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活着干死了算”,反而有些反抗精神。但是他们欺软怕硬,“欺负老实人,刨绝户坟,踹寡妇门”,不是人格上的强者,尽管有时叫嚣“我是流氓我怕谁”,仍有很重的依赖、攀附、胆怯心理,往往希望投靠更大的流氓,最好能“杀人放火受招安”。
社会混乱过后,由这类群体造就或支撑的新的制度也不能不是专制制度。
民族文化——美国企业文化的起源 篇12
一、美国民族文化
1、自由和平等的精神
在美国民族的形成过程中,许多从欧洲大陆来的移民把资产阶级的自由思想带到了美洲,再加上新大陆的自由空气以及大自然的艰苦环境,最终陶冶了美国民族的性格:崇尚自由、热爱自由、向往自由。民主自由的环境为才能和幸运开辟了道路,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人的才能决定富裕的程度。个人主义的平等观念要求同一个团体中各个分子的地位相同,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大家也不能剥夺个人的权利,同时,作为个人主义的自我保护,个人作为国家的一个公民,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它要求团体不能抹杀个人,只能在个人愿意交出的一些权利上控制个人。社会上权利与义务的界限非常明确,而且是客观的、不带有感情色彩的。
2、个人主义价值观
北美大陆除土著之外的居民都是来自欧洲各国富有冒险精神的移民,美国成立后,西部尚有大片肥沃的土地没有开垦,冒险家们纷纷离开家乡,单身出走或举家西迁,以寻求致富之道,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这就造成了美国民族的生活带有明显的个人能力主义及流动性的特点。因此,历史在美国国民性格方面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个人主义的典型表现有为人处世干脆直爽,敢于直截了当的表达自己的意愿。美国人自信、乐观的性格形成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3、冒险和创新精神
美国人视安分为浪费生命,停滞不前为罪恶,一个敢于开拓创新、敢于冒风险的人才是个理想的人才。美国人把冒险探求新大陆看作寻求生存的机遇,因为探险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的极限的考验,是好奇心的强烈驱使,更是创造力出众的体现。他们相信努力总会带来好处,开拓总会有前所未有的收获,这种信念既改变着美国经济的面貌,又改变着美国文化的面貌。
二、美国企业文化
1、自由和平等的精神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决定公司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美国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有很明确的价值观或信念,这些价值观或信念清晰地明确了企业所主张的文化,它不仅是企业制定政策和措施的前提,还是员工的行为指针和精神动力。价值观构成了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石,而当企业价值观与员工个人的价值观相一致,与企业务实精神相统一时,就会产生强大的文化力,激励着企业员工为个人利益和企业价值的实现去拼搏、奋斗。价值观是一个企业的基本概念和信仰,它为企业员工规定出成功的标准和方向,企业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讲究公私分明、公平合理、自由民主、平等竞争、自觉守法、尊重人权、突出个性、富于进取、讲究实效、不安现状、勇于创新和富于冒险精神等。
2、个人主义价值观铸就个人能力主义和实用主义文化
民族文化的烙印使得个人主义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价值观,个人主义不仅是企业的价值观,也是员工的价值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个人能力主义的文化首先表现为尊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承认个人的努力和成就;其次是强调个人决策和个人负责,决策是以个人为主,较少采取集体决策的方式。最后表现为奖励也是针对个人。这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刺激了他们创新、竞争、冒险的精神。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引发出美国文化中注重实用和务实以及个人能力的发挥。在美国哲学中,实用主义一度占有绝对优势。任何一项发明或发现能否被美国人接受,关键在于能否在现实中加以应用,能否在社会生活中产生效应。这种务实的特点也反映在企业管理模式及企业文化模式中。美国企业用人不把职工的资历、学历、地位、职务等作为衡量人才的砝码,只是注重职工的表现和个人对企业贡献及绩效的大小。
3、冒险和创新精神孕育出提倡竞争和奖励创新文化
竞争能够提高企业效益,竞争才能发现人才,竞争的目的不在于消灭对手,而在于参与竞争的过程更能使企业进步。美国企业重视为员工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这样充分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美国很多企业是以不断创新的方式来保持领先地位的,员工的创新能得到奖励,奖励大多是物质方面的,奖励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形成企业的良性循环,加速其发展。
摘要:二战之后, 美国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 其中美国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美国的企业文化源自于美国的民族文化, 美国的民族文化是民主、平等、自由的代名词, 同时, 企业文化也拥有这些特点。
关键词:美国文化,企业文化,民族文化起源
参考文献
[1]朱成全:企业文化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