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电影

2024-06-19

钢的琴电影(共8篇)

钢的琴电影 篇1

影视作品分析:《钢的琴》

剧情简介:孩子的妈离乡打工,勾搭上一个卖假药的有钱人,回家离婚并想带走孩子,失业待业 的父亲陈桂林(王千源饰演)为了留住孩子的扶养权,或去借钱或去偷,也想给孩子弄一台钢琴,在走投 无路下,竟异想天开地找来过去一同在钢铁厂作工的伙伴,发挥各自岗位的专才铸造一台钢的琴。

从宏观叙事的角度看,《钢的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一个时间、空间都离台湾观众很遥远的地方— 1980年代末的东北,国营企业随着私有经济开放,美其名的经济改革,其实是一场上百万的工人沉默下岗的失业战争。

导演张猛将政策的负面效应化约为工厂的存废与再利用,并以一种写实又荒谬的失业工人图像隐晦地呈现在《钢的琴》中。有的失业工人将工厂改成赌场,有的则拿起钢铲盗挖盗卖过去工厂埋下的废铁,有的拿起钢刀杀猪,或拿起利剪帮人理发,但无论干着怎样偷鸡摸狗的行当,对于政府想炸断那两根宛如工人臂膀的工厂烟囱,失业工人们却是有志一同地守护着它,想法子连署将它改造为城市里亮丽的风景,如彩绘成两只火箭、两只长颈鹿或两根插在炉上的香。片名:在“钢琴”中间,硬生生嵌进一个“的”字,“钢的琴”,这种诙谐、硬朗的很东北、很底层的命名,既拆解了“钢琴”,又用土办法出人意表地重新加以组合,它在自我嘲讽的同时,也调侃了“钢琴”所象征的特定阶层的高雅文化。影片名字,指向了一种黑色幽默的混杂的喜剧风格。

景深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

当镜头聚焦于被摄景物中的某一点,这一点在胶片或数码图像感应器上能清晰地结像。在这一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景深就是指这种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的景物的纵深距离,这种距离大,称为景深大;这种距离小,称为景深小。

主题分析:影片其实涵盖了两层主题:第一层,是陈桂林的家庭故事,讲述一个父亲为了留住女儿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为的就是弥补自己在家庭职责上的缺失;第二层,是陈桂林和工友们对时代的一种挽留,讲述了这些因为时代发展而失掉了自己原本钢厂工作的工人们,借着做钢琴的契机,重新回到了自己曾经挥洒青春的钢厂,重新操起了自己倾注心血的工具,对一个逝去时代的追忆油然而生。影片对这两层的讲述都做到了比较成熟。情感上的起承转合也都比较充分,让观众接受起来很顺畅,也很投入。既有家庭的小纠纷,又有时代的大变迁,自编自导的张猛对本片的艺术野心还真是不小。《钢的琴》的故事虽然是完全原创,但是其关于家庭境况和时代环境的设定都是很符合现实也很符合逻辑的。能够做到让观众感同身受,是张猛作为编剧的功力体现。

这个片整体就在说这一件事,作为一个逝去时代的牺牲品,不管你多么努力,不管你多么聪明,你什么也留不下,而且不是你一个人留不下,是一个群体,他们人到中年暮然回首,发现自己的一生什么都没有,事业家庭理想,所有的东西都停留在那个大工厂的时代,他们的一切都没法前进了,只能凑合活着。这个主题 其实说实在是有点批判性的,因为它毕竟发生在一个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地方,但如果真的走这个路线,那也就别想上映了。所以他选择了一个更讨巧的方法,那就是用一个荒诞夸张的事件来表现什么都没有这个主题,通过精神的胜利和实际的失败这个巨大的反差来诉说这一辈人的无奈,我们作为人应该成功,但作为社会的人,我们必须失败。

《钢的琴》恰好为我的父辈们构筑了一个可以纪念和思考过往岁月的平台。影片伊始,那个由俩大烟囱做背景,葬礼做前景,悠扬深远的俄罗斯民歌《三套车》为伴奏音乐,缓慢平移的镜头,将一种高奏挽歌的气氛烘托起来。而没想到的是,葬礼的主人家要求换成欢快的《步步高》,这一错位所带来的滑稽与无奈,瞬间hold住了观众的思绪。镜头语言所指涉的各种言外之意自然而然的展现出来:大烟囱的辉煌过往代表着那个工人阶级雄霸天下的时代,在那个时代“咱们工人有力量”,只要“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而依旧昂首矗立却毫无用处的烟囱与工人纷纷下岗逐渐弱势的现状也十分吻合。《三套车》带来的悲戚与哀伤十分符合情境,却被要求换成充满物欲与享乐情绪的《步步高》,在错乱的背景音乐中,淡淡的忧伤和浓烈的讽刺相互交融,也为影片定下了基调。

影片着意讲述了失意潦倒的陈桂林面为挽留女儿,撺掇以前工友哥们儿造钢琴的故事,这本应是个体现父爱亲情的故事,可影片却表达了另一番情怀:和开篇的基调一致,那份对过往工人阶级燃情岁月淡淡忧伤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物欲横流浓烈辛辣的讽刺。在这个故事中,不仅有着对于旧有事物的送终,比如陈桂林的父亲,比如那两座烟囱;也有对于过往岁月的彰显和留恋,比如联名上书留下烟囱,比如工人们造钢琴时集体的作业方式;也有对现实物欲的妥协与无奈,比如最终女儿还是被造假药的前妻领走了,比如销赃的季哥也被抓走了。最初,他的这些工友哥们儿沉浸在现实的泥淖中,或为生计奔波辛劳,或自私而不顾他,或违法销赃。可是在这个看似荒唐的造钢琴的过程中,都被这种集体的力量所感染,最后拧成一股绳不说,还都完成了自我的归属与自我的救赎。本片的故事核心,应该、也只能是男主角陈桂林与自己的一群好友造钢琴的段落。但直到影片进行了一个小时,故事依然着眼于描述男主角和他的朋友们的背景故事、各种人物关系,前戏实在太长太长,真正的制造钢琴的过程却搞得有点一笔带过。故事在前一个小时里,始终着眼于男女主角的聊天、吃饭,人物之间生活化的对白----其实生活化没什么不好,但这毕竟是拍电影,一句对白说得又长又慢,完了隔了好几秒才说下一句,再加上几乎固定不变的镜头,这让我想起了《日照重庆》里开场王学圻与人边抽烟边谈话的段落。

多场景里,镜头对着某个建筑物或者某个街道来一个空镜,空了个好几秒才让主角慢慢的走进镜头,这种贾樟柯蔡明亮等文艺片的专家们爱用的电影语言,放在这样一个足够娱乐性的故事里,无疑于在赶客。

用一段饱含亲情、友情、爱情的故事,以喜剧式的电影语言,讲述了小人物生命中最重要的永保尊严的故事,并通过狂欢般的歌舞形式唱响了时代的挽歌。

电影中的线索:第一条,主要线索,大家集体制造钢琴的故事,第二条线索,影片的两条暗线,一条是陈桂林前妻对孩子的争夺,显得较为尴尬,要么应该加强这面的描写,强化一下人物的动机,也增添一些困难,要么则略写,甚至不写,尤其是前妻的戏份过多,但是有没有影响到主线“造琴”,现在有些删之可惜添则不足的味道。

另一个烟筒的线索,在这帮废柴大叔造钢琴事件的背后——两根烟筒的去与留也不太理想。现在影片中的跟烟筒与主线情节的联系太过松散,实际上应该加强烟筒的去留对于角色们内心的触动。导演似乎也是想表述烟筒倒了角色们才继续造钢琴,但是由于铺垫不足,观众对于这种情感也不会太认同。倒不如说本来他们要造琴,后来忽然觉得保住烟筒更重要,烟筒倒了伤心过后才继续造琴这样才能体现出主角们情绪和心态。

另一条线索,废弃的工厂遗留下两根高耸入云的烟囱,工人们集体联署呼吁保留,但终被拆除。这两根烟囱经历几十年岁月,伴随几代工人的劳动、成长和生活,是城市地标,是记忆参照,更是过去时代光荣与梦想的见证。影片末尾,在大群工人伫立遥望中,两根烟囱被定向爆破,瞬间,烟尘升起。这条情节线时断时续,作为“造钢琴”这个主线索的衬托背景,颇具意味。它说明,国家、资本、市场的逻辑和步伐,铁面无情,坚不可挡。它还说明,土造钢琴,这个单个“奇迹”,其实只是一次无奈的挣扎,正像最终不能留住陈桂林的女儿一样,它并不能改变造钢琴的那个“背景”,不能改变工人集体失败的命运。通过这个背景线索的叙述,《钢的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时代的大势。

人物分析:《钢的琴》之中的人物挺多,但是关系网却非常的简单,整个故事也没有故意卖弄深邃,只是一个父亲为女儿手工制作钢琴的故事,这片子高明的地方是把父亲制作钢琴和老钢厂联系在了一起,搭建了一个平台去表现内核之中的东西,分支的人物也非常简单,但是每个人又有自己的人物个性、自己的经历,整个故事虽然简单,但是整体上却显得非常饱满。整个片子对人物的刻画相当细致,出现的人物都有设计一些专门的表现人物性格的桥段。

老陈他们曾是骄傲的产业工人,是这个社会的主人,领导阶级;工资高,地位高,技术也高;曾经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支柱,为社会发展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但是,一场改革却将正值壮年的他们抛向了社会,让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无产者。不仅如此,记载他们光辉岁月的厂房,也被废弃,荒芜,那两个象征产能和效益的烟囱更是在爆破中灰飞烟灭。他们精湛的技术和无穷的创造力,顿时失去了用武之地。正如老陈所言:本来是要像桂林山水一样甲天下的,却成了一个夹生的人。

眼看着就要在吹拉弹唱和跳舞搓麻中荒废。幸好有了这个主意,一群闲人突然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在父爱和尊严的名义下团结起来,为了造钢琴这个事业而奋斗。说它是个事业似乎有些夸大。但是这群人的激情和坚持其实无异于那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年轻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在发生着变化,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和与他人的关系。

陈桂林;陈桂林,一个曾经的无上光荣的工人阶级,一个失去组织依托的底层劳动人民,一个依然有朴素梦想的技术工人,一个孩子的父亲,一个失去老婆的男人,一个有一群“狐朋狗友”的小人物,他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缩影。在他的身上,集中反映了热情如火的重工业时代中国工人的一些突出特点:技术过硬、踏实勤劳、生活拮据、粗野豪放甚至世俗狡黠。这些特点曾经在半个世纪中,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精神基石,也是这些特点在改革浪潮席卷而来之时,让他们一度感到茫然无助和无所适从。他们很现实,几十年甘之如饴地围绕着某个重工业据点,辛劳工作、娶妻生子,繁衍后代;他们又很不现实,经常回味着为时代所不容的过去,并做着与自己实力不相称的春梦,这却也是他们顽强生存的精神源泉。他的忽悠能力。反观陈桂林想向姊姊借钱时,只见他跟着数落姊夫:「你首先就得解放思想,解放完思想才能解放自我„」,然而,侃侃而谈的陈桂林不也是拉不下脸而顾左右言他,宁可照顾人也不愿给人添堵的东北爷儿们形象尽现其中。“我爹给我起这名,陈桂林,就是希望我能像桂林山水一样,甲天下。没想到夹生了。”这个背着油头,蓄着胡子的中年男人,曾有过或者一直有着一腔抱负,最终完成了“造钢琴”这件能事儿。

淑娴:这个豪爽大气又温柔体贴的东北女人,执着得爱着老陈,却也还保有自己的底线。虽然时运不济,下了岗,却也乐观得靠自己的嗓子吃饭,而没有像别的女人靠着男人或者自己的身体。他曾经以为淑贤会一直在身边支持他而忽略对她的照顾和关怀,却发现,任何女人都是需要理解与呵护的,情感是需要双方共同维护和经营的。所以他原谅了淑贤也原谅了自己的朋友。

陈桂林的爱情是一种实用主义式的爱情,生活的艰难和理想的困顿,早已不容他有任何非分之想。但这样的爱情恰恰是最真实的,最符合陈桂林和淑娴身份的。婚约对于他们真真正正地成为了一种仪式,找一个女人过日子,嫁一个男人做依靠,是一种最质朴最实际的行为。所以,陈桂林、淑娴、王抗美之间,对于彼此的暧昧和苟且都安之若素心照不宣,即使发生龃龉,也不会影响到各自之间的情分

胖头:胖头曾经是个赌徒,无赖和混混,对一切都满不在乎。却在得知女儿未婚先孕的消息时,发了疯得冲出去要收拾那个混帐小子。那一刻,他不再是个无产阶级流氓,而是个要为女儿出头的父亲。(1:10)

快手:快手,一个拥有精湛开锁,制锁技术的年轻人,因为曾经的年少无知而入狱。出来后,因为钱加入了老陈的队伍,被胖头讥笑而对其怒目相向。却在胖头女儿受到欺负时,二话不说,帮助他去收拾那个混帐小子。他曾经以为兄弟情谊不如钱,后来发现兄弟情谊要比钱靠谱儿。(1:18)为陈去偷东西,前后对比的变化。

所以一个专门揭伤疤一个最烦哪壶不开提哪壶,所以这一对互相帮助的时候才能给人一种工人阶级最终还是穷帮穷的感慨。而为了给这个渲染做铺垫,前面已经安排了主人公和两人的互动,所以当他们见面时大家心里已经有了对他们冲突的一个蓝图,只等情节一到,感觉自然就出来了。大刘:主持杀猪产业的大脑袋,性格比较软弱,焊工 王抗美:油工出身,为朋友丢了工作

季哥:季哥算是几个人中混得最好的,有头有脸,连警察来请,都是客客气气的。这个管着几十号拾荒者的头目,确是铸造的一把好手,还是个极重承诺有责任心的人。在被警察带走之前,还不忘看一眼自己的作品,好对兄弟有个交代。他宽阔的肩膀和背头,都让人想起《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他的背影慢慢消失在车间大门,一种略带调谑的表达方式,崇高感却油然而生。这正像整部影片的一个缩影,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戏看生活,壮而不悲。(48)(1:27)二姐夫:由二姐引入,是一个木工,爱面子,但为了陈桂林,去偷钢琴,进派出所,一起造钢琴,表现他的性格,为朋友也是

汪工:退休的留俄工程师老汪从汪工鼓动大家进行保卫烟囱的动员大会到最后所有人目送烟囱的最后一程,他们体验了自己在社会转型下最后的被消解和被遗忘。(1:16)父亲与女儿的段落:

1、(10)《钢的琴》甚少着墨父亲陈桂林与女儿小元的感情戏,仅有的几场戏都借着陈桂林似是而非的忽悠,将自个儿、女儿与观众都都套了进去,例如陈桂林用油漆在木板上画上琴键给女儿练琴,两人的对话就笑料百出。

小元:爸,这能弹吗?

陈桂林:等(油漆)干了就能弹。小元:干了也出不了声音阿。

陈桂林:爹给你讲过贝(多芬)大爷的故事吧,贝大爷耳朵背,也听不见,不是照样弹好了。

小元:他听不见,可旁人听得见啊。

2、两个人吵架(35:41)父女

段落分析:(1:10)片中有一幕,他们追入厂区的电影院追打少年的情景,影院入口大厅赫然挂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标语,后面又一幕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语录,她们冲入的放映厅内,正放着苏联的老电影。在眼下这个红歌嘹亮的年代,遥想这家企业当年必定也是又红又专的模范企业,可就在这个一直都是为实现四化奋斗的国家所有的企业里,这些被遗忘的人们,不得已地还在到处抠一些企业转卖后留下的国有资产的残羹冷炙,在热火朝天地干着,一件完全属于私人的活儿。在大国企的屋檐下,专心致志地实践着私人的“利益”,还时不时被困难吓得想放弃,这是多么不够“励志”的故事„„

打情敌的段落(01:24)三人在画面这个段落分析,镜头多为固定镜头 电影的叙事结构:经典和类型化的叙事结构

尽管影片有着一个较为沉重和庞大的背景,但是其实使用的是一个常见的叙事结构。即创作者将陈桂林作为核心角色,用其凝结了其他配角,来共同达成制 造一架钢琴的目标。

除此以外,创作者为了防止故事单一叙事枯燥,则加出了一条孩子母亲对孩子的抢夺来为角色施加压力制造困难,更铺设出一个背景即政府要炸毁两根烟筒的一条线索来增加影片的群体性和时代感。

电影剧作结构分析:引子:陈桂林离婚了

陈桂林(王千源饰)之所以叫做桂林,是因为他爸爸希望他能够像桂林山水一样“甲天下”。但是,他的人生似乎既没有桂林山水那么美,也没有桂林山水那么优。下岗之后,离婚了。老婆嫁给了别人。女儿暂时跟着他一起过。好在他还有个女朋友(秦海璐饰)。虽然女朋友也下岗了,但是肯陪着他“疯”。

第一幕:父女被赶出琴房

大雨,一群人在雨中演奏,有萨克斯,有唢呐,相当混搭。秦海璐披了件大雨衣,里面是舞台服式的长裙在唱美声„„“没看到老人家都悲伤成那样了吗?还整这么悲伤的音乐,来点愉快的。”办丧事的主人家发话了。担任指挥的陈桂林于是停了下来,音乐瞬间变得“喜洋洋”。

这就是陈桂林下岗之后的生活。“干完活”的他从坟场赶去学校,女儿放学后在学校的音乐室偷偷练钢琴,陈桂林“搞定”了看门的。不过,学校里住校的老师们还以为琴房闹“鬼”,不然为什么晚上老传出来叮叮当当的琴声。有一天,老师们大着胆子去“捉鬼”,于是把陈桂林和他正在练琴的女儿逮了个正着。两人被从学校赶了出去,不要紧。陈桂林有陈桂林的特长。木工活对他来说简直小菜一碟。穿着绿毛裤的他找了块板子削平,上漆,很快做好了一个木琴面。在琴面上摞点书盖上一块布,远看不就是一架真钢琴吗?“丫头,快来试试你的新钢琴。”陈桂林一脸的得意。女儿的小手在琴面上按了一阵说:“爸爸,没声儿,这能练吗?”“从前啊,有个叫贝多芬的大爷,他耳朵背,压根听不见琴声,人也练成了。你要用心去听你的琴声。”陈桂林说得煞有介事。

第二幕:找人做钢琴

离婚的妻子突然回来了。再婚的男人经济条件不错。妻子开上了车,衣着时髦,常常带了玩具来看丫头。有一天,妻子正式宣战了——要女儿的抚养权。陈桂林觉得,女儿之所以想跟妈走,是因为妈妈家条件好。如果,他能给女儿弄架钢琴,没准女儿走不了。

陈桂林有一帮朋友是从钢厂下岗的。钢厂现在也荒废了。陈桂林想:“能不能,找来大伙儿给闺女做架钢琴呢?”女友打击他道:“别以为钢厂跟钢琴厂只差了一个字,那实际可差得远了。”但是陈桂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他找来工厂从前留学俄国的“汪工”,特绅士的一老头。汪工负责查看俄文资料,画图。车零件的、划钢板的、做连动装置的„„从前的工友一一找来。小团体还有饭堂,由陈桂林的女友和另外一个朋友负责做饭。点上几挂鞭炮,正式开工了。

每天大家各忙各的,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工厂还在开工的样子。陈桂林负责去找木头。工厂宿舍有不少废弃的木桌椅、木窗框。统统找过来。可惜这些木头都不过关。没有木头,陈桂林觉得得修改一下原先的设计,干脆做一架钢的琴。

第三幕:什么都留不住

女友打击陈桂林:“问题不在有没有琴,就算你弄了架钢的琴,闺女还是留不住。”陈桂林不信。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做钢琴上。有一天,去敲女友的门,女友探出头来却不让他进门。原来女友和她做饭的伙伴好上了。

陈桂林觉得这个世界好像什么都留不住。老婆留不住、女友留不住。汪工努力想要保住的工厂的两个高烟囱留不住,终究还是被炸了,女儿也是留不住,已经跟着妈走了。

但陈桂林还是想要完成他的钢琴。尽管做沙模的“大哥”刚被公安逮走了。尽管帮他车零件的朋友,其间发现女儿怀孕了,跟一个让大家都看不上眼的毛小子草草结了婚„„

某一天,陈桂林让老婆把女儿带到钢厂来。在废弃的钢厂,女儿看到了那架钢琴——用钢做骨架的琴。女儿开心地走上去,坐了下来,幼稚的小手弹着简单的音符,但在陈桂林的耳朵里那简直如大师演奏的曲子,充满激情…… 镜头分析:(景深)

1、彪炳世界电影史册的前苏联导演、电影理论家塔尔科夫斯基曾言:看一个导演是否有才华,只需要看他的一个镜头。

通看全片后,我以为《钢的琴》的第一个镜头,足以令当今华语影坛乃至世界影坛侧目。

与卖假药私奔的妻子回到她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厂区,与钢厂下岗工人的丈夫,进行离婚谈判——正在上小学的女儿,归谁?妻子坚持带走女儿,丈夫坚持留下。一个固定的中景镜头,低机位微微仰拍。男左女右,分列画面的两侧,面向观众对话。景深处,一处人字形屋檐的房屋,丈夫身后的屋檐是破损的,妻子身后的屋檐是完好的,中间一道紧闭的房门。(同样的镜头设计在影片最后段落也对应的出现过一次,并增加了摄影机的下摇和前推轨。在此暂不分析。(01:29))

·微微仰拍的机位和中景别——将观众带入观赏“舞台戏剧”的情境中,并贯穿全片——和观众保持戏剧互动的关系:全片视点非常统一,正反打镜头是服从戏剧的第四面墙原则下,谨慎使用的。在剧作上的起承转合、传统工整。全片的特写镜头几乎全部是酒瓶、钢琴琴键、钢琴腿、门、毛裤的松紧带等静物,欲将这些静物纳入情境与意境的构成中,强化时代退去的物质证明。

·丈夫、妻子;人字形屋檐,都是平衡的构图,但屋檐丈夫的破损,妻子的完好的设计,是平衡中强化了其不平衡性,亦如丈夫和妻子的社会、经济、乃至心理地位的冲突。

·身着时尚高档衣服的妻子与穿着破旧的丈夫的暗示与冲突。

也就是说,导演在空间取景与场景内道具的运用充满了戏剧性的思考,力图将戏剧冲突在画面中完成,而不是侧重于剧情设计和台词。影片中“引黑”的处理,窃以为是戏剧中幕布的开合——为戏剧段落要求并非故事时间性的缺省。

2、影片第二场引黑前,一场雨天的葬礼,其灵堂后景深处是两个高耸入云的钢厂烟囱。有源音乐(丧曲)从节奏慢的《三套车》被迫调整成快节奏的《步步高》,暗示了钢厂烟囱所代表的钢厂也将被迫加快它走向终结。场面调度方面,影片开始的一场送殡戏,已经彰显了张猛在电影语言上的想法。他用横移镜头,三次拓展画外空间:开始是一群人吹拉弹唱的横移加特写;然后是一群人在中景的画面内,与画外的人进行对话 至此,观众都是莫名其妙,不知道这帮人在干吗;最后横移镜头交代画外空间,观众之前对这一场景的疑问得到解决,同时欢快的音乐与送殡场景的对比,也凸显出其中的幽默。这种对画面内外空间的运用、对电影语言的理解,已经足以秒杀多数内地导演。

3、一直作为背景出现的破败工厂和被炸掉的烟囱,他们不是绝对没用,这个工厂还能造出一个像模像样的钢的琴,但他们的实际价值已经归零,只能存在于过去的光辉的回忆中,存在的价值就是让人凭吊,终究要被现实吞没摧毁。于是故事的结局算是闪亮的一笔,他们的精神胜利了,钢的琴成功造出来了,不可能的任务成功了。但现实仍然是个败局,任务成功算什么?屁也不算,你们已经是一群生活的被遗弃者,折腾出点奇迹会让人感慨一下,但仍然被当做一帮LOSER,没办法,一切就像那两个烟囱,总要被新时代炸掉的。(01:32)

4、当大烟囱爆破倒塌的时候,尘埃渐渐的盖住了山岗上眺望自己回忆的下岗工人们,难以言说的东西,时代的悲呛,默默的在覆盖住了整个内心。或许那正是象征着那一代人、那一群人,崩塌的理想与激情吧,最后的寄托已经无情的离去,那些潜移默化的屈服、忍受、承担和寄托,全部化为尘埃,湮没在时代的巨轮之下。(01:32)这两根烟囱,正如汪工程师所号召的,是城市的象征,是大家的美好记忆,应该被保护起来。影片中,虽然以汪工程师为首的老员工发起 了保护烟囱的倡议,但保护烟囱的行动毫无悬念地没有成功。在人们百感交集的注视下,烟囱重重地倒在地上,浓浓的尘埃笼罩了他们。难道过去的一切真的就这么不留痕迹地过去了?给自己留下了什么?给后代留下了什么?显然,影片希望观众知道,烟囱的倒下在陈桂林们的心里惊醒了一些东西,或许是责任,或许是斗志,还是别的什么,感谢影片没有简单直白地挑明这些一言难尽的内容。不管怎么说,已经停止的铸造钢琴的行动再次开张。

5、影片非现实段落运用了异国歌舞,具有强烈的仪式性的抒情。开篇的紧闭的房门,拉着帘子的门缝,偷琴教室的门,工厂的大门,模具车间、铸造车间的火炉的门,秦海璐饰演的女主角家的门...门也成为影片重要的象征,车倒下象征

镜头的运用:很多喜剧片为了保证喜剧效果,通常放弃了电影化的语言和讲述方式,以段子为主,但《钢的琴》明显不是。虽然这部电影里的镜头大多是平实运用,但不枯燥。电影中有着不少缓慢的平移镜头,每次从一个定点摇到另一个定点时,不仅让部分剧情有惊喜发生,更是有种苍凉感。比方开场时,王千源、秦海璐和一群歪瓜裂枣的歌舞团成员高唱《三套车》之后,又被要求要欢快点的《步步高》,观众们肯定会心生疑问,镜头就以解答的方式平移到答案处。类似的处理还有不少。

除此之外,张猛还运用了一些角度或者切割比较怪异的镜头。王千源和前妻的对话就是仰拍,并且到最后会推到远处的大烟囱。而像王千源问好友借钱,好友跑到烟囱上,张猛完全不顾爬上烟囱的哥们儿被切了半个头死死地“定住”镜头。这些处理方式还是让人有所惊喜的。而当我们了解到,这部电影是在短短的21天内拍完,而且胶片用到极省的状态下,还能拍出这样精心构想的镜头时,不得不佩服张猛这位年轻导演的创造力和执行力。

视听语言上: 首先是单幅的画面美感。场景选取虽然看似生活化,但是却具有较强的视觉美感,静态画面的构图应该能看出摄影和导演是经过反复斟酌和商榷的。镜头中人物站位、运动也符合了平面美学的原理,构图本身充满了美感,这在国产电影中应该说是较为精细的。

影片的摄影。吴晗力荐说《钢的琴》油画一般的镜头语言让人看到了废旧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仍旧埋藏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荒诞幽默的情节激发了惨淡现实下被压抑的生命活力。整部电影以破旧的钢铁厂为背景,呈现给观众的是破败,颓圮不堪的灰色情调,突出了故事发生的彼时彼景,又给观众一个很美的视觉享受。特别是电影里多次摆出类似于话剧的舞台造型,以少言 歌唱的方式来叙述故事 表达情感,似乎每一个桥段都像一部精心制作的电影。

影片的摄影是周书豪。有查过他的一些简介,是台湾电影广告摄影师,曾就读于德国 英国多所艺术学校,旅居欧洲二十多年,精通多国语言,他拍摄的电影曾参加各国际影展,如伦敦影展, BBC 短片影展····等等这些经历让我佩服和敬仰,影片看上去是不同于国内的摄影手法,虽然记述的是底层小人物的故事,但镜头里的物体每一个造型,装置都体现出审美的价值,真是喜欢。

声音分析:

1、对白。《钢的琴》笑死人不偿命的秘诀在于将「忽悠」这种俗民的说话艺术发挥到极致,「忽悠」这词儿来自东北,意近同北京话的侃大山,或闽南语的臭弹,或俗语的吹牛扯淡,就像剧里说掺了止痛剂的假药「撑不死人、也药不死人、钱也不少赚」,一个人即使满嘴「忽悠」,虽没给自己或旁人带来啥实质好处,也没啥显而易见的坏处,甚至还可能拉近人际关系呢,导演张猛本身就是东北人,更曾担任说唱大师赵本山的春晚小品编剧,无怪乎这么能「忽悠」。台词逗趣:最生活、最东北的段子

“二姐夫是有修养的人,跟他说话得有品位。啥是有品位的话?„„就是忽悠他啊!”

“能喝多少酒,就能干多大事儿!希望咱们都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怕磕碜就挣不着钱,首先你得解放思想,你解放完思想,才能解放自我啊!” 这种逗乐的独白,在电影中比比皆是,也正是这些生活化的东北腔调让这部电影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把故事娓娓道来。

张猛帮赵本山写过小品,在“本山传媒”当过副总,他的上一部电影《耳朵大有福》就已经金句不断。在《钢的琴》里,王千源扮演的男主角陈桂林,对父亲说自己的前妻,“她嫁给了一个卖假药的,终于过上了她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生活”;为了让女儿接受他做的不会发声的纸板钢琴,陈桂林用贝多芬举例,“贝大爷他耳朵就背”„„这些幽默感十足的台词,带着底层生活的气息,散落在影片的各个角落,把一个其实令人心酸的故事(“谁给买钢琴,女儿就跟谁”)讲得泪中带笑。这也是我敢于向多数人推荐这部电影的原因,《钢的琴》虽然在艺术上很有追求,但并没有拒观众于千里之外。

三个超现实的段落:三个超现实的段落,为什么会这么处理?

张猛:其实没太复杂的想法,这三个段落分别表现陈桂林对偷钢琴未果的发泄,(31)酒精对这帮人的刺激,以及工人们的热情(01:34)。以公认的热情为例,来上一段斗牛舞,一块红布,牛就来了,我觉得这总比用钢花四溅好吧?没错,我是用了超现实,但我只是用了一点小小的手法,观众并不难理解,我并没有故意去玩个人式表达,或者想表现出什么更深的含义。

桂林与淑娴在追光灯下面的回忆(1:17)

片用小乐队演奏斗牛士之歌、淑娴领衔西班牙舞蹈的超现实镜头,把铸琴行动变成了一个盛大的庆典,影片走向最高潮。终于,在初冬时节,钢琴造好了,安装起来,虽然粗糙、笨重,但它被淑娴从吊车上缓缓运到小元面前的时候,在阳光照射下,满身银色,熠熠发光。这架钢的琴,作为一个时代的证明、一个阶级的象征,并且作为一件可以奏响的礼物送给了后代。

2、音乐分析:

手风琴,东北一直是中国手风琴文化的重要培育地,地理因素居多,源源不绝的俄罗斯民谣或小调由东北传入中国,因此《钢的琴》的配乐主调是明显以手风琴居多,如《三套车》、《步步高》、俄罗斯摇滚乐团lube的《Skoro dembel 》或王雁盟的《玛奇朵漂浮》等,都圆融地在这部电影里起舞

电影的音乐。因为故事的原因,电影中大部分都是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流行于工人阶级的音乐,例如刚开始秦海璐唱的《三套车》,以及后来手风琴伴奏,故事进入高潮一起开始造琴,在这种劳动场景中lube的skoro dembe,这首曲子是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摇滚,由九十年代俄罗斯最好的乐队lube演唱,他们的歌曲通常是歌唱俄罗斯的土地,影片的一开始,由王千源和秦海璐组成的草台班子歌剧团就先唱出了一首《三套车》,“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唱歌是那赶车的人”;之后情绪急转,悲情立刻转为喜悦,演奏一曲《步步高》。这也暗示了影片悲喜交加的调子。

除去各种俄罗斯小调外,电影中还充满了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流行在小城镇的歌曲。台湾民谣《张三的歌》,香港流行天后徐小凤的《心恋》,情歌王子姜育恒的代表作《跟往事干杯》,以及,动听的歌声伴着悦耳的音乐令人心动。《张三的歌》、《心恋》、《跟往事干杯》等流行曲目以点题加诙谐的方式出现在影片的各个段落,让大家在视觉享受之余,耳朵也没闲着。

俄国的曲子,俄罗斯民谣《芦苇沙沙响》第一次出现时淑娴给桂林唱的(0:37),讲述首歌的故事,第二次出现是发现淑娴背叛他,自己在街上,(1:24)不过最让人会心一笑的就是《超级玛丽》闯关音乐的运用,并且共计两次。超级玛丽声音的出现:第一次(09:27)出现在王千源为女儿搭建木质钢琴上,女儿玩游戏的音乐直接架入到现实,既诙谐又有一种儿戏的感觉。影片中段出现了第二次,王千源正在为如何铸造一架钢琴而犯愁,当时出现的音乐则变成了超级玛丽过关失败的声音,那种悲凉感稍稍触动心灵。(1:22)

对于风格各式各样的配乐,导演张猛早先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道,“其实我一直希望说在音乐配乐上可以有种细腻的存在,像是早先俄罗斯、东德的音乐,那个年代的一些国语流行音乐就会有这种感觉。很多歌曲你一听,就会拨动你心中的那根弦。这应该是电影在视觉之余给人的另一种体验。”

姜育恒的「跟往事干杯」或李寿全的「张三的歌」,除了带领观众回忆当时的时代精神,也有意无意地 点出这种小人物历经沧桑却又满怀希望的纠结与坚强,更让《钢的琴》有效地和充满廉价笑声、低俗情节的二三流喜剧做出区别,观众欢笑同时,也能沉静地感怀时代变迁并反思当下社会,即便《钢的琴》在我看来,对于社会冲突与矛盾的批判力道上仍有些避重就轻,但毕竟这是一部喜剧,能作到如此举重若轻,足以让你我敬他一杯

影片强烈的形式感和富于张力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影片中有多处舞台形式的段落,甚至于还有极为写意的场景,比如陈桂林在大雪纷飞中,肆意的弹奏着钢琴,顶光打下来,自然而然的将陈桂林的失意与梦想强烈的对比表达出来。另外使用多首极具怀旧感的流行音乐和俄罗斯民谣,着实拉近了观众与那个时代的距离。

“干杯,朋友,就让那一切成流水,把那往事,把那往事当成一场宿醉,明日的酒杯莫再装着昨日的伤悲”

如流水的往事正是以陈桂林和工友们为代表,而明日酒杯,不正是陈桂林一直想要留住的女儿吗?在这首歌里,歌者奉劝诸位明日的酒杯莫要再装着昨日的伤悲。影片最后女儿随着前妻离去,正是陈桂林的决定,也是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致爱丽丝》,片中几次出现了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这个但凡是初学钢琴者都耳熟能详的由理查德.克莱德曼在上世纪90年代演绎出如梦似幻的经典曲目,成为当年很多琴童及其家长们的终极理想。献给爱丽丝,在电影中,也是一个梦想,是一种对不能达到的远方的欣羡和期翼。贫穷的家境,简陋的摆设,木质的键盘,父亲坐在椅子上,畅想的却是在雪中抚着琴键奏出那首优美无比的《献给爱丽丝》。那一刻,超越了贫穷、超越了现实的父亲,是幸福的。

《心恋》一众主角在运猪肉的小货车里高唱《心恋》(“我想偷偷望呀望一望他„„”)的场面

张三的歌、山楂树、三套车、跟往事干杯、心恋

《钢的琴》里的现实灰色调很靠近东欧电影的气质,寥无人烟的废弃工厂,寒冷的东北大地,但东北人性格里的幽默与欢乐又为它注入了特殊的个性。

片尾,王千源饰演的父亲,站在一旁,看着女儿弹着成型的钢琴时候的表情,那是一种毫无欣慰的冷冷的表情,既看不到大功已成的成就感,又没有看见女儿回归的幸福感,其他的伙伴包括秦海璐也都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一样凝望而无表情。这种真实感强烈地从视觉上深深地打动着我,把观影者从荒诞的剧情一把拽回残酷的现实,好多人生目标,历经千辛万苦实现的那一刻,竟然没有感觉到一丝丝当初想象的兴奋感,留下的只有疲惫,疲惫到无力的感觉……

《钢的琴》理应被归为一部新现实主义电影,以单纯的拍摄手法来对准平凡的生活、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构建于真实现实状况的故事都把它指向了“新”,它身上浓烈的新现实主义风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也来源于我们时代更迭给我们带来的切身影响,那便是时代的痛,时代之痛是作用在人身上的,那群人便是生活在时代变迁夹缝之中的人,他们贫穷,但是似乎还存有一丝不靠谱的激情,让人为之动容。

时代深处之伤痛是作用在人身上的,一个时代的人牺牲,一个时代的人送 葬,在漫无边际的破败工业废墟之中,一起注视着旧时代的崩塌,新时代的挣扎重生,而处于这种交替边缘的人却如此渺小,但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却真真实实的倒映着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时代的伤疤深深的烙在了他们的身上,小人物身上背负的东西,正是我们引以为自豪或者是唾弃的整个时代。

《钢的琴》与《和你在一起》两部电影对比

2部电影出品时间前后相隔十年,都是讲小人物为理想在现实里挣扎,普通父亲强撑一片天让孩子学琴的故事,前者做琴,后者学琴。《钢的琴》里的父亲下岗后又妻子又跟有钱人跑了,为了让孩子能够继续钢琴梦并留在自己身边,买不起钢琴的父亲拉来一帮人马,倾尽全力打造了全钢的一架钢琴。《和你在一起》里的父亲,当年在火车站捡到一个弃婴,弃婴身旁有一把小提琴。父亲刘成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执意把孩子拉扯大并培养成一名琴童。为了让孩子成功,带孩子到北京拜师学艺,孩子先后被大城市的炫目迷了眼,在最后时刻放弃参加比赛的机会冲到火车站为父亲演奏了一首柴可夫斯基D小提琴。

两部电影各有千秋。就叙事手法而言《钢》更炫,从感染力来讲《和》更胜一筹。

1、立意相似

《钢》中偷琴、做琴、终止、继续、完工,成为一条主线。侧重讲怎样做钢琴,把做钢琴中“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过程进行了充分的演绎,给打造钢琴抹上了浓笔重彩的悲壮。现实与理想的冲突,集中表现为小圆父母亲之间对于小圆的争夺拉锯战。钢琴则是法码。小圆父母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小圆爸下岗后凭力气勉强户口,小圆妈改嫁给一个卖假药的。虽然小圆爸用愚公移山的精神真的打造出了一架钢的琴,小圆坐在钢琴前却是一句怀疑的话“爸爸,这琴能弹么?”小圆爸到底输给了小圆妈,没有打赢这场战争。理想主义到底又一次在现实面前败北。

《和》侧重讲怎样学琴。小春对音乐的热爱经过三个阶段:最初源于对母亲的思念,父亲说那是母亲留给他的遗物。于是背琴和父亲来北京拜师。第二阶段是江老师传导给他的理念,不能为了母亲而拉琴,而是有了音乐会觉得生活很美好。小春在这个阶段真正爱上了音乐。第三个阶段是余老师用小春的身世点拨他,要懂得感恩,音乐不是炫耀技巧,而是要融入感情。随着小春在火车站为父亲拉响一曲老柴,剧情推至高潮,小春站在一个比音乐比赛更为广阔的舞台上,伴着感恩之心完成了演奏,真正爱上并且理解了音乐在自己心中的份量。

两位老师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江老师是理想主义者,音乐理想被现实空间挤压到破旧小屋里。现实主义者余老师善于攻心,在这个社会上如鱼得水。林雨与小春最后也分别做出了各自的选择,一个耍心机,在比赛前大打心理战术让小春主动退出,一个放弃比赛选择去车站为父亲拉奏一曲报答父亲,做江老师一样的人。

2、三角形的人物层次结构

有趣之处在于,两部影片的人物构成也很相似,都存在一个三角形结构:父亲 ——孩子——类似于母亲的女性角色。这种角色的安排也许都是出于同一种思路:母亲角色的缺位,让孩子对于音乐有了更为强烈的依恋与更为敏感的心灵,同时也在剧情中强化了戏剧性,凸显了父亲在孩子的音乐道路上的决定性作用。《钢》中秦海璐所饰的角色简直是熠熠生辉,从形象塑造到表演两个层面,都非常生活化与立体丰满。《和》中的莉莉这角色当年看的时候真是没搞懂她到底是干嘛的,现在懂了,不过这类角色如今也显得太过时。同时有些单薄与脸谱画。如今再想找到一个傍大款又心地单纯到有点弱智的小姑娘只怕就难多了。于是在今天看来显得更为很脱离现实。这两个角色也都有可爱的相似之处,都是不懂得计较细枝末节,因为爱情而神魂颠倒、迷迷糊糊的小女人。《钢》中的小女人继续爱情,《和》中的小女人走出上当受骗的爱情重新开始一种本真的生活。无论是继续还是走出爱情,她们的迷迷糊糊,都是面对现实生活所做出的一种消极抵抗——像《钢》中小圆的母亲那样嫁给一个卖假药的,像《和》中小春的亲生母亲把孩子扔在车站,都属于现实的选择,这种选择无可厚非,甚至在现实中实在是太多,多到我们已经懒得去再看一眼,然而为了爱情或者为了理想而迷迷糊糊的小女人反倒更为可敬可爱。扯远了,但秦和莉莉真的让我联想起那个怡红院里人来疯又率性而为的芳官童鞋。

《钢》与《和》的父亲形象倒很相似。都是不肯在现实面前低头,把理想拱手交付出去换的人。这两个角色都塑造得很成功。很爷们。《钢》中的小圆爸,典型的东北人,胡子拉碴,裹军大衣、叼烟头,打架,为一块猪肉被人偷走而破口大骂。《和》中的小春爸一顶红色绒线帽(想起闰土哈哈),永远佝偻的后背随时准备对人点头哈腰,谦卑的微笑只有在和小春独处时才暂时从脸上收起。两个角色都同样卑微,又同样高大。都是破衣烂衫又顶天立地的形象。

小春和小圆两个角色就天差地别了——这也是我认为《钢》的弱点之一。小圆的戏自始至终没有充分展开,只是作为彻底的陪衬,简直就是道具一般。她对父亲制琴的过程基本上没啥主动的交流,坐到钢的琴面前也没啥感动,于是钢的琴的制作过程中,她就像个局外人。这种核心人物与剧情的疏离让我很惋惜。本来在这个环节上是可以稍稍展开,并且可以很出彩的。当然,《钢》也刻意在试图表现一种粗线条的生活方式。所以弱化了这些细节。

小春的角色由唐韵饰演,这个小男孩的表演简直是精彩绝伦!他现在师从一位钢琴名师继续学琴。他的表演张弛有度,那份对美女姐姐纯真的懵懂像极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孩子脾气的任性、因爱音乐而滋生出的高傲率真又表现得相当真实。最后一场在火车站的表演挥洒自如,真挚、投入、自然。

此外,《钢》的表现面比《和》更为宽广一些,是一组社会底层人物群像。这群江湖好汉在一起喝酒称兄道弟甚至造钢琴,让我想起列宾一幅画《查波罗仕人写信给阿波罗王》。这群好汉不是在造钢琴,而是在为小圆爸打抱不平。他们不是在完成工程,而是在挑衅现世功利的价值观。他们明知这件事情之荒诞,但也是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用自己的行动来刻意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厂子解散了,他们从此沦为社会底层,但手艺还在,自己仍是集体的一员,而没有被这个社会遗弃。炼钢琴的地点也很有讽刺意味,破旧的工厂大门打开,一群曾经的主人气宇轩昂的走进去,完成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使命。

3、配乐

《钢》的配乐一响起就把我逗乐了——俄罗斯的柳别乐队,我很喜欢。沧桑沙哑的嗓音正好给一群江湖好汉鼓劲的。此外很多桥段的配乐都极其富有喜感。比如苏联歌曲(一片黑暗中小圆爸独自拉奏《山楂树》,工厂大门打开,秦海璐走 来靠着小圆爸,后者回头说“我终于可以娶你了”)、老掉牙的情歌、打造钢琴中的配乐及镜头切换都很精彩。这给影片披洒上了悲壮色彩。属于小圆爸那群好汉,包括那位工程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工厂正如他们逝去的青春一样变得残破不堪,那象征国企辉煌的两顶大烟囱终于也被炸掉。那个国营老厂子的辉煌时代就这样被埋葬,他们是唯一一群围着墓地唱挽歌的人。葬礼结束,生活还得昂头继续。

《和》中的配乐我就更外行了,我说不出那些所有的曲名,总之是觉得每首都很贴切的。我最喜欢的片段之一:小春爸再次拿出恨不得卑微到尘埃里的姿态,恳求江老师收徒,顶着鸡窝发型的江老师翘着二郎腿漫不经心滴说,你给我把那顶红帽子摘喽!这时教师外面突然响起一段音乐,(啥名字啥名字???),江老师忍不住循声推门出去,顺台阶一步步上升(镜头尾随并且仰视),于是构建出皇帝加冕仪式般的辉煌效果——江老师从此终结了以往因怀才不遇而自暴自弃的潦倒——他教小春拉琴与热爱音乐,小春教他用认真的态度对待生活与自己。片段之二:莉莉去找余教授恳求他收徒,并在课堂上吃面包,这时余教授正叫大家欣赏维瓦尔第的《四季》,如此静谧和谐知音中,更显莉莉出现之唐突。

片段三:当然是经典的结尾!

配乐为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小春爸当年在火车站捡到小春和那把小提琴,用无私的父爱、坚忍的生活态度,一点点改变了这个孩子的命运。这个片段,导演硬是要压在最后时刻才推出,就是为了让观众的所有积淀的情绪在此时顷刻爆发。镜头又不断在火车站拉琴的小春、舞台上参赛的林雨之间进行切换,现实、过去不断交织,一切都似乎是命运的安排,一切又并非命运的安排,而只源于一份无私而博大的父爱。舞台与火车站不断切换,和真实的人生比起,舞台上的一切刻意呈现显得多么做作,而台下火车站的那一幕父子再次相见又多么真挚动人!小春做出自己一个重要的决定,知道自己的身世,知道父亲对自己的付出之后,他主动放弃比赛,把舞台上未来成功艺术家的位置主动让给林雨,而去车站为父亲拉奏一支感恩曲。舞台下的音乐因披洒了父爱光辉、伴着泪水的挥洒而更加动人。成功属于那样些人,而真正的音乐则属于这样一群人。

还有,影片第一段笑喷了,当地富豪家要生娃,让小春拉段带劲儿的曲子催产,于是配乐是吉普赛进行曲。

《钢》中的配乐更喜感,就感染力及与剧情的融合推动而言,《和》更胜一筹。看到片尾又不掉泪的,I服了YOU。按说我泪点不太低。《钢》的结尾稍显苍白无力。那个小女孩坐在钢琴面前之后的配乐太过平淡——导演是刻意要用平淡来表现这件事情的悲壮——理想主义到底被现实主义所打败,小圆爸倾尽全力也没能扳回败局,用尽所有努力最后换来的仍然是一个零。不过这个作为电影结局是否该表现得更有冲击力一点呢?能否让这个零更具有份量些呢——哪怕它仍旧是一个零?!

4、叙述语言

作为十年后的电影,《钢》的叙事语言更出彩,很多逗贫嘴片段具有喷饭级别喜剧效果。《和》的对白稍显僵硬。十年间电影语言随着生活层次的丰富而丰富起来。显然小春当时所处的环境也不可与小圆相比。这个只能说是十年间社会变迁造成的啦。

5、影片画面

《钢》的影片拍摄角度、色彩更为饱满与丰富,特别是在破旧厂房的背景下更具有油画感。《和》的背景是老北京四合院,像是水墨画。

钢的琴电影 篇2

一、背景音乐

《海上钢琴师》作为20世纪的最后一部电影, 其中电影里面的音乐占了很重要的部分, 音乐表达也可以在电影中扮演角色。而《钢的琴》这部电影, 也是大量的背景音乐。并且两者使用背景音乐的目的有一致性。电影中的音乐使用, 其通过媒介固有的组织形态, 真切的融入事件中和人物内心活动, 期间事件发展、运动、间隔、持续的特殊状态和角色心理的积累、对比变化过程都是需要借助音乐这种表现形式。媒介的人体延伸通过音乐传达, 其具有真切、准确、直接准确地传情达意, 为大众所接受并更形象地展现事件的境地, 更能深入的直击电影真谛。

《海上钢琴师》中, 作曲家Ennio Morricone运用许多流派特色的乐曲。影片中, 爵士乐、拉格泰姆、古典音乐在影视作品中柔和在一起, 其中有时忧郁基调有时乐观愉快有时舒缓沁人心脾, 给观众瞬间转化的心境可以称得上全新听感, 不愧为第57届金球奖最佳音乐奖。

作为电影视听语言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则在该片中被赋予了生命力。

视听盛宴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电影内容与音乐的艺术形式相平衡。不同类型的音乐不再是单纯诠释画面的载体, 而是成为讲述故事、描写角色心境的另一个声音。音乐在影片中已经成为塑造角色的推手, 被赋予生命力, 具有揭示了影片的主题的隐喻作用。音乐的节奏与影片的叙事节奏相一致, 通过音乐艺术这只导演的无形手的张弛度牵引影响着观众的观影心理。《钢的琴》被很多人所归望, 是一部“回归人间”的电影。这部电影里, 音乐更侧重于寓意的代表。黑老大、胖头、淑贤、陈桂林他们各自都是一个音符, 为了完成陈桂林女儿的音乐梦想完成了一首并不华丽却足以震撼自己心灵的交响乐。音乐被用来寄托工人阶级的理想, 赋予更高层面的寓意这方面在《海上钢琴师》中也有所体现, 钢琴的世界才是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归属。配乐方面, 《钢的琴》的现实主义手法, 在这方面也毫不含糊, 极具戏剧性。俄国、东欧乡土音乐底色代表工人阶级的姿态, 还原老工业共和长子城市的辉煌音色。《钢的琴》配乐更喜感, 从开头的丧曲换成步步高, 是个时代转化的暗示也是喜剧音乐的转变表达, 由悲转喜, 悲喜交集, 这就是电影。在电影里歌曲的配乐占很大部分区别于《海上钢琴师》, 《张三的歌》:我们要飞到那遥远的地方看一看, 这世界并非那么凄凉, 这世界还是一片光亮。”这里除了音乐欢快的气氛也在利用歌词表达着演唱者的心理诉求。在父女连弹木板做的琴的时候采用的是《献给爱丽丝》, 一方面是父亲对女儿的爱惜, 也是一种主题的展示, 表达父亲的无奈, 现实主义手法的提现。最后的为庆贺钢琴的完工, 欢声笑语的音乐里面表现着一群理想主义者的胜利。

在《钢的琴》里面的音乐使用在内容节奏方面并没有《海上钢琴师》出色, 音乐与画面的衔接有所欠缺, 在最后的小女孩的演奏音乐突然平淡下来, 是理想主义被现实主义打败的甘于平淡, 也是另一种悲壮的表述, 但正因这样恰好少了给予观众的震撼力。《钢的琴》的配乐更重于寓意的控诉, 而《海上钢琴师》则更是侧重于电影艺术表达这方面。

二、人物塑造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以1900为主人公, 事件的发展安排都是围绕这个角色, 可以说是一部历史人物的记述。1900的人物塑造可以从精神层面、情感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层面的身份认同的构造来分析。陆地上的人们舍弃着自己固有的幸运追逐着他们自己也看不到的那些幻象。而海上的1900却看得透这些, 但不是说他就是可以找到自我的归属, 有了登上岸的勇气, 叛逆的精神层面的身份认同、缺失的情感层面的身份认同、放弃了的社会身份的身份认同还是让他成为一个悲剧。

《钢的琴》却是有着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 小人物在音乐舞台上他们完成者追求工业时代的精神力量归属的理想而活。落魄大哥、退役小偷、全职混混、猪肉王子这帮朋友以及唱歌的“秦海璐”帮助做业余乐队的下岗工人的陈桂林获得女儿的抚养权, 重拾旧日的功夫, 打造钢的琴。在这期间有过争吵有过不和谐, 但是小人物有着自己的工人精神, 团结、勤劳、朴实, 为了工友两肋插刀。影片中很多故事情节将人物表现很生动。相对于《海上钢琴师》来说, 《钢的琴》在人物塑造上, 更生动活泼, 大舞台的小人物表达的主题更是紧紧相扣。

三、叙述语言

《海上钢琴师》是通过两条线索进行影片叙述的。首先, 是Max在寻找1900的过程, 叙述现在的境况;第二条线索是1900在33岁前的人生, 叙述的是以前过去的境况。而在《钢的琴》中也是同样有两条线索的, 首先是为争取女的抚养权而展开的故事的发展叙述, 第二条就是工厂的烟囱的命运。两部电影分别采取了两条主线进行故事的展开叙述, 将两条线穿插在一起进行故事的叙述结构。

但是《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的叙述结构相比较《钢的琴》要复杂,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这部电影运用预序、迟序、顺序、兼序等叙事方式, 先后展现了四组对立矛盾关系:陆地与海洋、流俗与叛逆、欲望与无欲、动摇与坚守, 并从“坚守”这一主题出发, 对人生面临的各种选择进行了追问。这样的结构安排对于《钢的琴》是比较复杂的, 设置的矛盾较为单一。《钢的琴》的叙事喜剧性技巧比较巧妙, 并和个人命运变化故事的叙事技巧相结合, 形成了一种叙事的合力, 有效地归拢了编导表达意图。《钢的琴》, 主人公们的喜剧色彩不但体现在演员的表演, 更深入在人物的喜剧人生的变化当中。一个浪漫主义色彩叙述音乐天才的选择人生, 一个现实主义手法喜剧性地展现小人物的大理想世界。

摘要:《钢的琴》是界内少数接地气的工人题材电影, 并在2011年成为备受争议的一部电影, 而《海上钢琴师》一直传为国外经典电影之一, 两部电影同为“钢琴”题材作为故事道具, 本文通过这两部电影的内容设置, 进行对比分析, 阐述其异同。

关键词:背景音乐,人物塑造,叙述语言

参考文献

[1]徐宁宁.把握形式与内容之度[J].安徽文学, 2010 (04) :103.

钢的琴电影 篇3

一、黑色幽默的叙事风格

“钢的琴”,导演在“钢琴”中间,嵌进一个“的”字,并非仅仅指琴的材质是钢制成的,而且暗含着琴制造初衷的刚性和制造过程的艰难。“幽默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幽默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形式,是艺术化的语言,说出来、画出来或表现出来,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也是一种艺术方法。幽默的根源是语言,是因社会文化发展逐渐形成的一种语言形式,是艺术化的语言。”[1]黑色幽默也是《钢的琴》语言的最大特点。它用更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一个逝去阶层的悲悯情怀和失落——重要的是,生活还要继续。黑色幽默不同于传统的幽默,是“带泪的笑”,是对日常事物的清醒认识之后的自我解嘲,旨在体现出世界的荒诞感个人的压迫感。[2]

《钢的琴》的喜剧元素是渗透于人物的生活中。王千源和秦海璐并非是笑星,这给剧中角色本身表演更能使观众认同。《钢的琴》平稳而冷静但是又不失幽默的叙事风格与当时人们生活的困顿状态非常匹配,人们就是被时代抛离在这样的困境中。影片中,在他们偷琴之前,喝完酒在载着猪头的车厢里纵情欢歌,人与畜生共处的狂欢感象征了人类社会的屠场共象。再比如陈桂林去找汪工的时候关于烟囱的那段说辞,就是用黑色幽默的方法对烟囱的“戏谑”。陈桂林谈到,要放两个烟囱不被炸,就要让人看到那不只是烟囱,而是“金条”,或者改成“火箭”什么的。后来汪工根据这个说法,把烟囱设计成了“长颈鹿”、“火箭”、“蹦极”等等建筑,而且在群众面前那一段演讲,这些都是对现实的讽刺,烟囱代表着那些人的记忆和过往生活的见证,生活在变化着,但是记忆却永存心中。

二、怀旧的情绪表现

“怀旧”指的是对过去无可挽回的一切或是无可回归的家园的追忆或向往。“80后”也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集体的时代记忆,他们感怀的是他们正在流失的青春和面对这个社会努力生活的奋斗情绪。“怀旧”是一种时常难以表述的情绪。在电脑屏幕上刮起怀旧风的时候,常常是与80后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显然,怀旧不是80后的专享,当《钢的琴》开头的那句“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唱起的时候,或许父辈们的思绪更会被牵引,回到那个他们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代。这是一个怀旧的时代,在高速发展的物质社会,人们纷纷回头回望那时候物质贫乏但激情飞扬的年代。影片以陈桂林和他倾慕的淑娴,以及他们身边各具性格特点的七兄弟为中心,从对两根烟囱的谈论与挽留,到它最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轰然毁灭,影片处处展露着上世纪90年代初,辽宁鞍山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钢的琴》中怀旧元素很多:破败的工厂、陈旧的机器、废弃的钢铁、老式的生后习惯,最重要的是苏联的歌曲。这一背景处于工业文明时代的价值观过时,物质时代汹涌而来的变革期。[3]用一个温情的故事来折射社会巨变之下心理动荡,而且片中大量运用前苏联和俄罗斯各个时期的流行歌曲作为配乐和有源音乐,更是突出了这种语境。可贵的是影片在涉及到有关怀旧的惆怅和现实的无奈这些情绪处理时,避免了廉价的煽情,而是用黑色幽默的手段来化解掉影片本应有的沉重和感伤,这一方面有利于观众始终以较为兴奋的状态接收信息,另一方面也不至于让黑暗和消极内容影响到影片的审查,面对目前的观众趣味和审查体制,《钢的琴》体现出一种通俗而不媚俗的智慧。

“怀旧”这个词生来就是与“伤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钢的琴》整个故事都是明快向上的,但是色调却一直灰着,更增了一股伤感的情绪。影片中的“怀旧”分为两部分,一是影片的怀旧色彩,而且影片中的人也是在怀旧的。首先,影片本身是怀旧的,那一代人把最好的青春都留在了那个年代,在对当下生活无奈进行的同时,做出了对青春最深情的告白。其次,影片中的人也是感怀以往生活的。在汪工说道关于烟囱的改造的时候“在有的人眼里,它是成长的记忆,在有的人眼里它是回家的坐标,在有的人眼里它就是两根烟囱,可是在我眼里,它就像一个被我遗忘了许久的老朋友,当有一天听说他要走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他一直就在我的身边。我不知道是该竭力的挽留,还是该默默地看他离去,突然有种莫名其妙的忧伤,还像觉得有话要说,但是又不知道说些什么。时光荏苒,社会变革,如今为了时代发展的进程要求他离开,我们总要试着做点什么,如果我们成功,他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失败,他将会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

结语

《钢的琴》表现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生存的关系,缅怀过去成了他们人生的一个部分,还有一部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积极的生活。造一台“钢的琴”是他们多年以后又共同完成的又一件事,激起了他们的一腔热血,回忆过去,曾经的青春难以忘怀,但他们在只能在当下的生活中继续走下去。

注释

[1]方成.《幽默定义》,《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6期2003

[2]浅析黑色幽默电影岁我国电影创作的影响[J].电影评介.2011.10

[3]阳雯.《钢的琴》:后现代献给传统的挽歌[J].电影评介.2011(22)第41-42

[1]陈鸿秀.“黑色幽默”与中国大陆喜剧电影——兼论“黑色幽默”片与“黑色喜剧”片的异同[J].青海社会科学.2012(02)

[2]苏勇.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中的文化主体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3]邓晶,谭玉龙.怀旧的心理学解构[J].金融博览.2009(04)

[4]赵静蓉.现代人的认同危机与怀旧情结[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5]周平.解读怀旧文化[J].理论月刊.2007(08)

[7]郭秀珍.灰色节奏的淡然绽放——浅析电影《钢的琴》的叙事策略双维扭合[J].电影评介.2011(18)

[8]阳雯.《钢的琴》:后现代献给传统的挽歌[J].电影评介.2011(22)

[9]马庆云.《钢的琴》:浪漫的现实主义遗风[J].中国工人.2011(11)

[10]孟庆姗.《钢的琴》:小故事大意义[N].中国电影报.2011-07-28(014)

[11]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北京,第2页

钢的琴范文 篇4

姓名:周思敏学号:U201211829

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1205班电话:***

摘要:《钢的琴》是由张猛执导的喜剧电影,被誉为2011年度口碑第一片。故事讲诉了一位父亲为了留下女儿,通过身边朋友的帮助在昔日的钢铁厂房里为自己的女儿打造一架钢琴的故事。我想故事是要表达出父爱的深沉与伟大,而我却对影片中反映出的时代的变迁更加有感触。影片用黑色幽默的手法讲诉出那些曾经光鲜的工人们就这样被时代的巨轮抛下,不得不为生存而艰难奋斗,诠释了生活的真实与无奈。

关键词:《钢的琴》时代黑色幽默

正文:《钢的琴》以陈桂林与其妻子争论离婚时女儿的归属开头,从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主人公生活的艰难。接着是三套车的歌声响起,那是陈桂林及其所组织的乐队为老人送丧事吹的歌,可突然被打断了,主人家认为歌声太过悲伤,要求换一首。陈桂林是不懂的,主人家解释说想让老人走快点,于是便换成了步步高。其中有陈桂林与淑娴地一段对话,“走那么快去哪儿呀!”“你管他去哪儿啊?”我想其中就有陈桂林对时代变迁的不解与无力吧!他们曾是有着固定工资的工人阶级,过着稳定的生活。可突然有一天一切都变了,他们成了下岗工人,他们不知道该走向那儿,却只能为了生活硬着头皮走下去。那时他们的身后只有那破旧的厂房与烟囱。

后来女儿说谁给她钢琴她就跟谁,于是陈桂林开始为了钢琴而奔波。跟随着陈桂林的脚步,我们看到了昔日工友们都在为了自己的生活而艰苦忙碌着,有的成了杀猪的,有的成了连和妇女打牌都偷牌的无赖,还有的因为偷钱而坐牢后来以开锁为业的人。总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过得不咋样。钢琴是如此昂贵,以至于这样的工友是无力帮助他的。那时生活的无奈表露无疑。时代在改变,有些东西不再是你付出了就能得到的,小菊跟的男人是卖假药的,可那又能怎样,他有钱啊!在资本的冲击下,道德显得苍白无力,还好影片擅长用黑色幽默来减轻这种悲凉。它用幽默的方式讲诉出这一阶层的悲悯情怀与失落,在那带泪的笑中,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音乐 钢的琴专题 篇5

—电影《钢的琴》观后感 小感

上星期我们上音乐鉴赏课,沈老师有事没来,但却托人布置了我们的作业—写一部电影的观后感。

我很喜欢这种形式的作业,因为一开始就可以用心地去欣赏一部电影,然后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写作业也是乐在其中。

音乐课上的电影当然不会脱离音乐了。《钢的琴》就是通篇被音乐声环绕的。只不过与单纯的音乐电影不同,电影还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隐忍却伟大的父爱,一种滑稽却真诚的兄弟情义,一种坚贞不渝的爱情。大体内容

说了这么多,还是先来说一下电影的大体内容吧。

刚开始引出了一个离异家庭的故事。女儿受爸爸的抚养,她是她父亲最宝贵的财富,因为他父亲除了她,几乎是一无所有。女儿有着对音乐的喜爱,父亲也非常支持女儿的梦想。开始女儿半夜在学校的琴房练琴,后来被人们赶了出来,嫌太吵。这样,女儿就失去了接触音乐的机会。父亲不忍看女儿不高兴的样子。于是,一系列戏剧化的故事上演了。影片中的真情

有桂林为女儿做假的钢琴,到处筹钱买琴,撺掇几个哥们去偷

琴,最后开始在废弃的钢厂为女儿做一架名副其实的“钢琴”。

故事中处处折射着生活的沧桑,与人间的真情。可能是由于人

是个感情动物吧,我更想从情感的角度来写一下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这部电影所表现的主题是亲情,自然亲情在剧中也就十分明显

了。因为,从始至终,桂林一系列有些疯狂的举动,(包括做假的钢琴,抛下面子去借钱买琴,怂恿几个哥们去偷琴,最后发动

大家伙一块造钢琴。)都是因为他对女儿的爱,因为他想挽留自

己的女儿,不让她离开自己。桂林的父亲去世时,桂林没有哭,但却沉默地让人害怕。我想这应该是,情到深处,连眼泪都不能

表现了吧。

相比之下,那帮男人们的兄弟情义则更有意思一点。各路人物

聚集在一起共同创造了奇迹。他们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有着共同的信仰。他们坚信能够做成一件事。季哥在被警察带走的时候还

说要把手中的活干完再走,这很令人震撼,这样的心性,在现实

中是很难有的。

电影中淑娴不离不弃地跟着桂林,这种平淡的爱情却更令人回

味。为了桂林的事业放弃了自己喜爱的歌唱,留在桂林身边帮他

做力所能及的事。前面的就不用过多说了,在他买琴的时候借钱

给他,在偷琴的时候帮他放风,等等吧。不管中间发生了多少不

愉快,最后,能在一起,便是最大的幸福。相信现实生活中这样

平淡却真诚的爱情也一定能够长久。音乐电影的风采

情感是这部电影的主题,但这部电影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那

些环绕通篇的音乐声。东北地区,那种充满俄罗斯风情的音乐,以及淑娴那充满魅力的歌喉,无不让人耳目一新。还有剧中那些

好多人一块唱的歌,虽然唱的不是很专业,却以一种极富感染力的方式震撼了我们。小结

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影片中感悟到了人间真情,与人

世沧桑。以及那个年代人们真实情感的流露,的确,真诚是最容

《钢的琴》观后感 篇6

维特从小就喜欢飞行和钢琴,爸妈把他称为“神童”,他就洋洋自得起来。他也喜欢古怪的木工爷爷,和他一起学木工。爸妈给他请了个保姆,保姆有个可爱的名字就伊莎贝尔,他对她产生了兴趣。维特慢慢长大了,练琴的水平提高了,但他和从前一样,还是喜欢轻视别人,对别人不尊重。有一天妈妈要带维特去钢琴王后那里学习,他却不愿意。他的爷爷去世前告诉维特怎样飞行,维特真去了飞机场,把飞机开到了钢琴王后家门前。维特最终听了爷爷的话“你的东西太多,就应该舍弃一些”,拜钢琴王后为师,最终他成了钢琴家。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人要坚持不懈地去追求,去努力。还有如果你努力去追求许多东西,那么就应该舍弃一些东西。

钢的琴电影 篇7

多年前, 导演张猛帮铁岭的姑姑家装修服装店。在钢铁市场上, 他遇见了一群下岗的钢铁工人。工人们个个一身手艺, 什么装修材料都能做;采购木料时, 张猛又去了铁岭的民间艺术团, 在那里, 他看到了一架表面发裂的钢琴。一问才知, 这架钢琴竟然是团里的民间艺人们手工制作的。那群钢铁工人和手工钢琴一直在张猛脑海中挥之不去, 沉淀多年之后, 便有了这部《钢的琴》。

电影《钢的琴》获得了包括第23届东京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在内的多个奖项, 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也成了《钢的琴》的节日, 一举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4项大奖, 同时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可。

影片讲述了钢铁厂下岗工人陈桂林和年幼的女儿相依为命, 依靠参加婚丧嫁娶各种仪式, 在小乐队中拉手风琴谋生。这时他那很久没有回家的妻子回来了, 当然不是要跟他重归于好, 是要离婚并把他们唯一的女儿带走。喜欢弹钢琴的女儿说了, 谁给她买钢琴她就跟谁过。陈桂林为了能够留住女儿, 借钱没门, 偷琴不成, 就找来以前钢铁厂的几个工友, 自己动手, 热火朝天, 激情洋溢地制作一架钢琴。钢琴做成了, 女儿最终还是走了。随着影片故事的发展, 这已不仅仅是一个讲述父爱的励志故事, 工人在长期的共同劳动中形成的友爱和他们对理想的追忆通过黑色幽默的风格展现给了观众。

二、充满智慧的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 是一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幽默, 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 它的产生与美国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相联系。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 属于喜剧范畴, 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 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混杂, 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 是其中心内容。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世界的荒谬和社会的疯狂。而面对这一切, 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 用幽默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 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 即所谓的“黑色幽默”。

影片一开始, 导演巧妙地运用了一个葬礼, 奠定了整部片子的黑色幽默基调:大背景是破败的钢铁厂, 他们演奏出的乐曲风格和葬礼及破败的钢铁厂显然不搭调, 无论是深情款款的《三套车》, 还是突然转换的《步步高》, 让观众从开头就感受到一种无奈和幽默。

整部影片中还有很多MV式的剪辑。陈桂林在《超级玛丽》的调调下不慌不忙地做着纸钢琴, 整个人如同超级玛丽一般让人忍俊不禁;胖头打牌出老千被中年妇女围追堵截时, 配上快节奏的苏联音乐, 显得狼狈和搞笑;偷琴的路上, 一群人在卡车上有模有样的唱着跳着《心恋》, 大有周星驰式无厘头风范。在钢琴即将完成的时候, 一群人在工厂跳起了斗牛舞, 火红的艺术、欢乐的节奏, 夹杂着制造钢琴的碎镜头, 机器发出的火光与节奏完美的结合, 也将整部影片推向了高潮。

除了这些华丽技巧, 本片的台词也颇为幽默, 比如, 影片一开始, 陈桂林和小菊谈离婚时, 陈桂林说“离婚就是离婚, 别扯些没用的”“你少拿幸福吓唬我”等。

影片中经典台词频频出现, 这些台词充满了生活的智慧, 拥有扎根于生活土壤的幽默感, 成为整个影片逗乐观众的关键。

当然, 影片中最让人感受到“黑色幽默”的地方在于制作“钢的琴”这件事情本身。曾经的钢铁工人和工程师集合在一起, 回到曾经辉煌热闹、现在却破败凋敝的厂房, 在锈迹斑斑的机器上, 投入到一场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制造“钢的琴”的工作中去, 那热烈而有条不紊的工作场景, 认真而踏实的工作态度, 让我们看到了自信、稳重与自豪。这些被社会洪流冲击而落魄的人们, 重新找回了尊严和生存的价值, 他们的理想回归了。但是社会却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钢铁厂那两根地标性的烟筒的倒掉, 代表着钢铁厂的辉煌已经过去, 依附于此的工人们已被推向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他们曾经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也被社会深深的伤害了。

但影片并没有谴责社会, 陈桂林他们已经努力去适应社会现实, 试图在新的环境下找到自己新的位置, 并尽力在新的位置上做好。

三、无法复制的经典人物

《钢的琴》中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是影片感人至深的原因。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都是理想与现实的化身, 他们虽然看似普通, 却都被导演赋予了鲜活的灵魂, 他们个性十足, 都是无法复制的经典。

陈桂林是一个经典的时代淘汰者的形象:没有正经工作, 老婆跟卖假药的跑了, 女儿的抚养权也要靠一架钢琴来争取。他经济基础薄弱, 为造琴而去拜访汪工程师, 陈桂林只能去铁路旁的臭水塘里捞几条死鱼作为礼物;跟快手谈造琴的薪酬时, 他砍价说要将快手的薪酬打个八折再四舍五入一下。他也想为自己争取面子, 明明每天为弄一架钢琴焦头烂额, 但仍对妻子谎称自己定了德国最好的钢琴, 马上就能拿货, 结果被妻子识破。他煞有介事地指导孩子弹纸钢琴时, 连孩子都瞧不起他, 赌气摔门而去。生活中的各种窘迫与失败让这个人物显得格外卑微, 但这些他都无法改变。只有弄一架钢琴, 留住孩子的抚养权, 成为他维系自己尊严的唯一工具。也正因如此, 我们才看到了他为了得到钢琴不顾一切的举动。这些看似荒诞的举动, 显示出了陈桂林这个小人物在现实面前的卑微和无奈。

淑娴对陈桂林一往情深, 跟着他偷琴, 借钱给他买琴, 甚至义无返顾地放下歌唱事业陪他造起琴, 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角色。但即使是这样一个痴情的女人, 也会有背叛的一面, 正是这些背叛, 让淑娴这个人物远离了商业大片中英雄主义的影子, 成为一个有着真情实感、贴近生活的人物。影片进入尾声时, 淑娴在陈桂林最低落的时候, 依偎着他在废弃的工厂里拉着手风琴, 一股温暖充盈着整个画面。

还有最讲义气, 却也会背着陈桂林和淑娴约会的王抗美, 即使落魄也依旧有着一副大哥范儿的季哥, 工作踏实又要面子的二姐夫, 过着知识分子清贫生活的汪工程师……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 但都是生活在一个经历巨大变迁时代的小人物, 都是生活的弱者。他们被导演聚集在一起, 通过造琴碰撞出了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火花。他们每一句嬉笑怒骂的背后, 都显露出每个小人物的卑微与伟大。

关于其中演员, 个人对王千源、秦海璐也有一些认识。其中王千源的小人物、草根形象也让他成为这部电影的不二人选, 他的表演是十分接地气的, 标准的实力派演员, 眼神中的深邃也将人物的情绪刻画出来, 让人过目不忘。秦海璐一直走在低成本或者独立制作的电影道路上, 不排斥任何电影类型, 也让她在面对一些事情上多了一份自信与坦然, 据说《钢的琴》在后期制作上遇到了一些财政问题, 秦海璐也是自掏腰包支持制作, 这种将影片视为自己的孩子一般的心境也是其他人很难做到的。正是因为有了解底层困苦的态度, 让演员在表现人物时候也都有了其精准的生活状态, 也使得这部影片让人难舍难分, 通俗却不媚俗。

四、结语

《钢的琴》这部影片用舞台场景的拍摄手法及绝对对称的构图, 制造出了风格化的视觉奇观, 外加频率极高的MV式的小品桥段, 以及评论性的非叙事场景, 使影片看起来不像是一部叙事紧密、人物性格丰满的情节剧, 更多的像是早期电影那种供杂耍场放映的诉诸震惊炫目的奇观大集合。

本片是一部温情电影, 其实, 打造钢琴只是影片的一条主线, 造琴的喜怒哀乐中, 引出的一群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平凡人的自我救赎, 才是《钢的琴》带给观众最大的感动。影片中, 巧妙的喜剧叙事技巧和讲述底层个人命运变化故事的叙事技巧如同一根绳索的两种麻一样扭在一起, 形成一种叙事的合力, 有效的归拢了导演的表达意图, 这在近年来诸多的影视艺术作品中是很难见到的。

尽管《钢的琴》作为反映底层生活的作品, 其视野和纬度很有限, 没有很好地担当解决社会既有问题的责任。尽管录音、构图、镜头运用、配乐等方面都还有显而易见的不足, 弥漫开来的情绪段落也有些控制失当, 但这丝毫不妨碍它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

钢的琴:琴弦编织的时代记忆 篇8

一、音乐作为叙述线索

在音乐片中,音乐对叙事故事起的作用非常大,但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由于没有专业的音乐电影,在一般电影中音乐所起到的叙事作用相对较小,音乐在影片中大多数起到渲染气氛,或者抒情作用。但在《钢的琴》中,音乐是连接故事的重要的纽扣,起到了重要的叙事作用。“影片的叙事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影片的文本结构或影片总体结构,影片的叙事结构是影片生命的骨骼和主干,是确立一部影片的基本面貌和风格特征的最重要的方面。一部影片之所以能给观众以某种新鲜的感受、心灵的触动或情感的激荡,除了其主题的深刻和人物形象的丰满充实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其叙事结构的架构别出心裁并恰当得体,富有叙述上的层次感、节奏感和艺术韵味。”①《钢的琴》讲述的是一个父爱的故事,这与其它关于亲情的故事在主题上并没有任何的出彩之处。但是其恰到好处的音乐使父爱的主题成为一个“引头”,音乐在其中传达的是对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一个时代的祭奠。“叙述的媒介并不局限在语言”②导演张猛在影片中以具有悲情韵味的俄罗斯名曲《三套车》开始,其伤感的乐调决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如果仅仅是父亲造琴是为了挽留女儿,那么这部影片的属性是励志,然而音乐的基调虽然悲伤却与文本主题不相符,这也决定了音乐是作为不同文本主题的暗线存在的。中间穿插着90年代流行音乐:“与往事干杯”、“张三的歌”、“西班牙斗牛曲”等将电影主体部分演绎得跌宕起伏,最后由小元演奏的钢琴曲结束。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父亲为了女儿造一架钢琴,影片中主人公王千源什么方法都做:借钱买琴、偷钢琴、造钢琴。在影片中,影片主人公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太过于苍白,音乐应用的恰当好处在影片中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如果说明线索的文本主题是表达父爱,那么音乐可以作为暗线揭示了一个时代的一去不复返,并且暗线所占的比重明显超过明线。陈桂林等人除去为人父之外,还是工厂的下岗工人,这样的身份和具有年代氛围的音乐结合在一起,让那些经历了九十年代变革的“老人”,回忆起当年的一切。影片中的音乐在讲述人物命运和刻画心理也非常的独到。王千源偷钢琴不成,有一段一束光从顶上打下来,夹带着漫天的雪花,音乐从手指与钢琴的触摸中流淌出来,表现王千源对钢琴的渴望和对音乐的执着,这与后面王千源对女儿说的话有相同的意思,简单点的,什么都好。是现实让他看不明白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朋友,女儿,这个世界这个时代不再单纯,单纯的只有音乐,你对她付出,她便以音乐报答你。

二、音乐在影片中担任情感叙事

音乐虽然不能够像台词那样交代时间,也没有同音响一样交代故事的发生的地点,但是音乐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是无与伦比的,音乐暗示性交代了导演想要表达的隐性的东西。“所谓暗示,即不去指明它,而是靠人自己去理解。音乐声音的暗示主要是寓意性的,它往往从对现实现象的概括中而来的,是通过声音造成的特定气氛去暗示某些事物和现象。”②在《钢的琴》中,导演张猛运用的是具有苏联风情的民族音乐,在影片的开始就运用了《三套车》奠定整部影片的基调。自2010年张艺谋的一部怀旧式的影片《山楂树之恋》后,怀旧风悄然的刮起,包括2010年在网络上被称为介绍了80后的爱情生活的网络短片《老男孩》,2011年这部《钢的琴》很明显是应了时代之风,依然是一部怀旧片。爸爸为了女儿能够成为一位钢琴家而去造钢琴的思想在当时当地很前卫,但最终造钢琴只是求得一个结果和证明。在影片中运用或舒缓或欢快或滑稽的音乐,讲述了一个团结在一起大炼钢铁,捧着国家饭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是时代虽然结束,对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却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时代的记忆不是随着时代的离去而模糊的。苏联与中国历来交好,其文化、经济对中国的影响较为深远,特别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影响是可圈可点的,导演有意识的运用具有苏联风情的文化来展示对那个时代的记忆。除了淑娴张口就来的苏联歌曲外,张猛还用汪工的一幅油画来展示时代对人的影响。油画内容是一片白桦林,并且导演有意识的将这幅画填满了整个空间,咋看起来,就像是生活在油画中,但是下一个场景就知道了,那仅仅是一幅画,也代表着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情结。而依赖的时代也如这幅白桦林的油画定格在时间的方框中。

在这部影片中,如果只有独立的故事和运用传统的叙事的方法显然是不行的,运用好莱坞式的传统的正反打的镜头,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曲折的情节,显然这样的叙事是站不住脚的,设想一下如果剔除音乐后整体只剩下一个空洞的记录和伪纪实性的摹写。但是将音乐加入之后反而显得整部影片有一种活的丝带将整部的影片串联起来,显得飘逸。在《钢的琴》中,整部影片充满了怀旧的气息,导演张猛以全景远景和移动拍摄来展示一群人的状态,在破旧的曾经辉煌的工厂里面,寻找能够利用的材料。在这里寻找的过程是非常有意思的,且到处充满了“末世”的气氛,但同时又在废墟中充满了新生的力量,在这里看不见的废墟中,那种涌动的力量只等待伯乐的到来。例如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季哥汪工等人在工厂里面游弋,在这段中的每个人都是凭借过去的回忆寻找着未来。中间穿插着“快手”等人的真实的老底,但是他们都已经放弃了原来“手艺”,但是又凭借老的手艺走出新的道路,犹如一个人的人生在这个阶段突然醒来,悔悟过去,又奋力向前行。汪工在积极呼吁保存两根烟囱的时候,“在有的人眼里,它是成长的记忆,在有的人眼里它是回家的坐标,在有的人眼里它就是两根烟囱,可是在我的眼里,它就是被我遗忘了许久的老朋友,当有一天听说它要走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它原来一直就在我身边,我不知道是该竭力的挽留,还是该默默的看它离去,突然有种莫名的感伤,似乎觉得有话要说,可又不知道说什么,时光荏苒,社会变革,如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它离开,我们总是要试着要做点什么,如果我们成功,它将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失败,它就成为一个永远的回忆”,接着加入了一段王千源和淑娴的影像,很明显是导演有意为之,两个人站立的为之如同两根大烟囱,一个蓝色充满了阴郁,另一个桔黄色,充满了对过去的怀旧,以两个个体来代表整体,此时此景加入怀旧风格的音乐反映出人物内心世界的悲凉,和对过去以及人生的反思:过去真的一去不复返了,未来的路又在哪里?上一场戏是王千源到淑娴家却被她挡在门外,这场戏是连接上一场戏的,表明主人公对人生的一种思考,是对过去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向往。一切停止也应该静默。下一场戏接着是王千源放鞭炮,零零星星的鞭炮响声更是对过去的祭奠,这是与造钢琴时放的三长串的鞭炮相对应的,每个人看到了壮丽的开始,却没有人勇敢的承担结束时的孤寂,点点的鞭炮如同壮丽的火花燃烧后的点点的灰烬中仅剩的余晖。后面接着一场戏便是一段手风琴的音乐,两个人蹲在墙头上,吸着烟宛如背后的大烟囱年老,蹲在那里任由雨打风吹去。前无进路后无退路,整个就是风景,随着时代的前移让后人遥遥相望,最后只能说一声“再见”。

三、弦乐塑造群体性人物镜像

影片中从陈桂林造钢琴开始,音乐采用弦乐来配乐,弦乐所特有的暗哑音色具有一种独特的浑厚感和轻韧度,既象征着这帮造钢琴的群体人物以及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由分散的个体逐渐凝结成一股不可分割的力量,又代表了他们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条件下始终怀揣希望。张猛在这这部影片中将群体人物赋予造型式的特征,如偷钢琴出发时的站位,在工厂里面游荡时候的前后排列,为了给王抗美出头时车辆的出行由小到大的排列,到唱歌时所有人展示出来的犹如八一电影制片厂标志式的“站姿”,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团队,表示的是一个整体。而又由这个整体性看出他们在工厂时的团结与协作。钢厂的关闭并不是因为能力的不足而是时代的吞噬。突然的时代变迁让怀有“绝技”的人们措手不及,他们正年轻力壮且光和热还没有发挥,曾经的辉煌逐渐被蚕食殆尽,所有的团体的力量被埋葬起来,王千源们还沉浸在“铁饭碗”被突然收回的迷茫中。他们的这种昏昏欲睡的状态极其需要外在的契机来敲醒他们。当王千源请求“技工”回到工厂帮忙时,与其说是他们对“手艺”的热爱,不如说是对过去做最后的道别。

最后钢琴成型的时候用的是西班牙斗牛曲以及相应的伴舞,激昂的音乐和具有活力的舞蹈,充分的表现群体人物内心的世界充满了斗志和力量却也犹如困兽般做出最后的挣扎,华丽的背后充满了悲伤的结局,这也是为什么王千源对小元说越简单越好!

影片最后是由小元演奏的钢琴曲结束,与前面的“斗牛曲”相比,此刻犹如暴风雨之后的宁静般。前后音乐构成强烈的对比,更显示出此刻主人公们此时的心态:钢琴是他们亲手创造的孩子,他们成功了。迎接他们成功的不是猛烈的欢呼,而是热血沸腾后的刹那间的冷却。

《钢的琴》用音乐讲述了90年代的故事,刚刚经历了时代大变革的人们手足无措的迎接着新时代的到来,而处在新世纪的他们无时无刻不怀念曾经共同奋斗的“工友们”,他们被动的接受着,被动的被时代拖拽着向前,他们曾经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也是那个时代最惨烈的英雄。他们每一个人听着这个由自己做的钢琴弹出的曲子,如同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犹如新生的嫩芽破土而出。过去的终将过去,未来还不知道在哪里,那些回忆只能同一首歌一样,将CD放到电脑中,重温曾经的经典,再忆曾经的辉煌。

[1]李显杰.电影叙事学[M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上一篇:竞聘幼儿园园长演讲稿下一篇:浅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