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数电课程设计

2024-08-16

简单数电课程设计(精选6篇)

简单数电课程设计 篇1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红 外 遥 控 器

院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05电气(2)班 姓名:

学号:0520010221

目录

(一)概述………………………………(2)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三)元器件选择………………………((四)方案设计及其原理………………((五)总述及心得………………………((六)参考文献…………………………(2)3)3)5)6)

红外遥控器

一 概述

目前,遥控电路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生活中,从电视遥控器到空调遥控器,从电冰箱遥控器到计算机遥控器,无一不把人们从以前的繁杂的手动操作解放出来,甚至是在我们现代生活平时最广泛的手机应用中也出现了遥控操作。不得不承认,遥控装置已经日益在社会生活中占据更大的比重,因此,我们对遥控电路进行研究和设计是很有必要的。在此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中,我之所以选择了对遥控器电路进行设计,也正是由于遥控设备的重要性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突显出来,遥控电路的设计就目前我们大学生来讲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自我挑战的机会。而且,我一直以来都对遥控电路感兴趣,我相信这一定能够给我今后的学习更多的帮助。二 设计任务和要求

下面,我就对相对较简单的对一个电机进行控制的双路红外遥控器的电路设计的要点等进行一番阐述:

1.外遥控器电路设计要点:

一个性能良好的红外发射和接收电路需要考虑四方面要求。

第一,须具有良好的抗环境干扰性能,因为往往使用遥控设备的周围环境都是相对比较复杂的,这主要表现在目前遥控设备多作为家用,而家庭环境里各种复杂的电器分布密度是很大的,必须要考虑到其它电器设备的干扰。

第二,是能够进行遥控动作的空间范围达到5m以上距离。这样一来,遥控操作时就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第三是避免不必要的误控制。

第四是良好的发射电路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接收处理电路。要达到这四方面要求就要对36—42KHz的方波信号对编码信号进行调制处理。由于这里设计的红外遥控电路只实现两路控制,所以编码信号采用频率单一的方波信号。

2.关于红外遥控系统

通常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在发射电路原理框图中,方波发生器1用两个开关控制产生两个不同频率的方波,方波发生器2产生36—42KHz的调制波形。两个方波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红外管发射红外光。

如图2所示,在接收电路原理框图中,红外接收部分接收到红外信号后,通过译码电路译码驱动电机正转和反转。

三 元器件选择

在所设计的电路中,因为要涉及到编码、红外传输以及译码等环节,因此,在电路中,采用了四个二输入的与非门、不同大小的电阻电容若干、红外发光管、译码IC、电机等元器件,其中,在红外信号的发射电路中,不同的电阻电容的组合就产生不同的频率的方波,从而驱动红外发光管发出红外信号。四 方案设计及其原理

1.电路原理图设计及工作原理(1)发射电路原理图及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设计思想如下:

由于所设计的红外遥控电路控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所以要求发射和接收电路都要有两种工作状态,即要求发射电路能够产生两个频率发射出去,在电路图上用两个开关来实现的。20K的可调电阻辅助27K的电阻使发射电路产生36—42KHz的调制波形。

而发射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图3中,四个与非门采用集成芯片CC4011四二输入与非门。采用此集成芯片的好处是其外围电路简单,容易起振。CC4011与非门本身就带有与门电路,这样就克服了与门电路性能差的缺点。当合上开关Kl—2时,47O千欧电阻与2000PF电容产生大约310.lHz频率的方波;合上开关K2—2时,910千欧电阻与2000PF电容产生大约151.2Hz的方波,以上两个频率方波是通过F1、F2两个与非门实现的。F3、F4与外围元件产生36—42KHz的调制波形。两种波形通过放大电路后,即可驱动红外发光管发出红外线遥控信号。

如图3所示的电路工作在3v电源下,因此电源部使用两节1.5v电池代替即可,也方便延长遥控距离。而0.1uF的电容则起到滤波的作用,10欧的电阻则用作控制发射管电流的大小。

(2)接收电路原理图及其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

本电路采用LM567音频译码IC来进行设计,电路每接收到一次遥控信号,LM567的8脚就翻转低电平。但在未接到遥控信号时,由于LM567的8脚输出常态高电平,四个三极管的基极电位都为高电位,没有形成电位差,电机不会转动。而当电路接收到一路遥控信号时,被其中一个音频译码器选中,次音频译码器8脚为低电平,电流通过BG1和BG2,被BG4翻转成高电平,BG2不工作。另一个译码器没有接收到遥控信号,8脚为常态高电平,电流流经BG3、BG4后在BG4处翻转,BG3不工作,这样就使BG1和BG4之间形成电位差驱动电机转动。同理,当另一个译码器选中发射电路发出的红外遥控信号后,8脚翻转成低电平,使BG3和BG2工作形成高低电位差驱动电机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两个过程刚好实现了电机的正转和反转。五 总述和心得

在以上设计的电路中,它实现了遥控电路对被控对象的两种功能控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设计更加复杂的多路红外遥控器。

通过此次的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使我清楚地认识到,仅仅学习课本上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所要求的,是在实际问题中

简单数电课程设计 篇2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新的数学实验教科书, 都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知道“教什么、怎样教”, 更重要的是要明白“为什么这样教”.只有教师认真地钻研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深入地研究教学, 高层次地驾驭教材, 娴熟地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 清楚学生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迈过“教材、学生、目标”这三道坎, 才能高屋建瓴地回答这些问题.下面我以“合并同类项”为题, 谈一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合并同类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第3章《字母表示数》第4节.

《字母表示数》这一章是开启整个初中阶段代数学习大门的钥匙, 是数学符号化的起点.近代数学是以符号化为显著特征的.数学史家纳塞尔曼认为数学符号化过程经历了言辞代数、缩写代数、符号代数三个时期, 其中符号代数的出现是人类数学史上的一次大飞跃.正因为有了字母表示数, 才有了数学符号体系, 才使得数学问题易于表达, 易于进行深入研究, 从而使得数学学科得以飞速发展.因此, 字母表示数的出现, 开辟了构造数学的新方向.《合并同类项》是本章非常重要的一节, 是科学归类思想的重要体现, 是数字运算与字母运算之间的转折点, 是进行整式运算的开始.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整式及其运算的学习, 本套教材采用了螺旋式上升的处理方式, 在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中, 学生还将继续整式及其运算的探究.因此, 本节课的难度控制在学生能认知同类项并逐步熟练合并同类项的范围, 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发展符号感, 学会识别同类项, 能进行简单的合并同类项运算, 从而达到化简整式的目的.

1.2 学生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七年级学生对周围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乐于接受周围环境中的新信息, 愿意谈论一些新鲜话题并尝试去探索, 但近景性动机仍占主导地位, 抽象思维还不能脱离形象思维的依托, 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建立在对事物的直观认识上.此外, 学生已经学习了代数式及其意义, 会求代数式的值.故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我将本课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增减, 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旨在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发展符号感, 初步了解项及系数的概念;第二课时学会识别同类项, 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 , 突出数学的趣味性和整体性, 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体验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与“经历”.

1.3 教学目标与任务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活动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其活动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因此, 鉴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与任务:

1.3.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发展符号感;②在具体情境中识别同类项, 了解合并同类项法则, 会基本的合并同类项运算.

2) 能力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 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探索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②在观察思考、探索研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 了解观察、比较、验证、归纳等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让学生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 享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②通过师生共同交流与探讨, 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1.3.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同类项的概念, 合并同类项.

2) 难点:

准确理解合并同类项法则.

2 理念、流程、方法——教学设计中的三条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真正的新课程产生于教学活动中.所以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建构性的设计教学流程, 更加有效的开发利用教学资源, 使自己的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成为对新课程标准的有益阐释, 在教学设计中贯穿全新的“理念、流程、方法”这三条线.

2.1 设计理念与方法

2.1.1 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探索交流—建立模型—升华拓展”的模式展开.以问题引导思维, 内容的呈现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 把知识的学习置于具体的情境中, 通过丰富的例子使学生经历从自然语言到符号语言的双向交流, 关注学生能否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

2) 通过具有吸引力的探索活动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3) 根据“回想—联想—猜想”的思维过程, 变特殊为一般, 变复杂为简单, 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与思维升华的过程, 感受自我奋斗后成功的喜悦.

2.1.2 学法

1) 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自主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逐步形成对数学知识有效的学习策略.

2) 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选择适合的策略, 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 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

3)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问题中学习, 进而体会研究问题的方式,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2 教学流程

2.2.1 问题情境, 引入新课

情境1 星期六, 小亮陪妈妈去超市买了好多物品:红辣椒1斤、青苹果1斤、红苹果1斤、西红柿2斤、橘子1斤、帽子1顶、铅笔1支、鞋1双、笔记本4本, 回到家后, 妈妈让小亮统计所买物品的数量并放到相应的地方去.如果你是小亮, 你打算怎样做呢?

学生活动说明:积极思考, 大胆交流, 踊跃发言.

设计意图说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情境引入, 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做法, 说明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结果有不同的影响, 渗透分类的思想以及“同类”的含义, 为探索同类项的概念及合并法则埋下伏笔.

情境2 前不久, 兰州四中的师生们又一次向灾区同胞伸出了援助之手, 学校开展了“抗震救灾, 爱心募捐”活动, 在此次活动中, 我班男生共捐献衣物160件, 文具24件, 现金90元;女生共捐献衣物120件, 文具26件, 现金92元, 请你统计一下我班共捐献了多少衣物、文具和现金?

如果平均每件衣物折合人民币a元, 文具折合人民币b元, 那么, 结果又如何呢?

教师活动说明:引导学生分析160a与120a, 24b与26b的系数以及字母和字母的指数的特点, 渗透“同类”及“合并”的含义.

设计意图说明:进一步体会“同类”的概念及合并的必要性.既回顾了字母表示数及代数式的意义等旧知识, 又发展了符号感, 为新课的进行做好铺垫, 自然而然的引入新课.

2.2.2 举例观察, 探索概念

举例1 (“我是小玩家”) 如图1所示的大长方形是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的, 求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 (na+2ann (a+2a) 或3an) .

学生活动说明:小组讨论, 研究、观察、比较、猜测、思考交流后易得此长方形面积的几种不同表示, 进而猜想不同表示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说明:再次引导学生分析na与2na这两项所含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的特点, 又一次渗透“同类项”及“合并”的含义.

设计意图说明:以学生熟悉的长方形面积问题开始, 使之经历从自然语言到符号语言的双向交流,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提出猜想的过程,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同时思考两项满足什么条件时可以合并及如何合并的问题, 为提炼同类项的概念做准备.

举例2 (“我是小侦探”) 分析下列各项所含字母及其指数, 找一找有什么共同点?

①2x2y与-5x2y; ②3ab3与2ab3;

③4abc与-2.3bca;④a2与-10a2.

设计意图说明:由学生感兴趣的提问方式入手,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通过观察、归纳所给项的特点, 启发学生从简单之中抓深刻, 平凡之中创奇异, 不但可以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入同类项的定义, 而且使得学生更好的体会了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

1) 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 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特别地,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说明:要判断两项是否为同类项, 需注意以下两点:①抓住“两个相同”: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②注意“两个无关”: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出现顺序无关.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 形成对数学知识有效的学习策略.同时, 认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2) 合并同类项.

定义: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举例3 (“我是小学者”) 探究下列式子的系数之间有何关系?为什么?

①160a+120a= (160+120) a=280a;

②24b+26b= (24+26) b=50b;

na+2na= (1+2) na=3na;

④-7a2b+2a2b=-5a2b.

学生活动说明: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 依据乘法分配律可归纳总结出合并同类项法则.

教师活动说明:规范描述、强调说明、总结结论、写出板书, 同时关注学生能否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交流自已的想法.

合并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 所得结果作为合并后的系数, 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可简单记为:只求系数和, 字母指数不变性.

合并的理论依据:逆用乘法分配律.

合并的关键:“一变两不变”, 即系数变, 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合并的目的:化简.

设计意图说明: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联想乘法分配律与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关系, 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3 趣味游戏, 巩固新知

练习 (“找朋友”) 找一找下列各项有同类项吗?如果有, 你能将这一对好朋友“合并”在一起吗?

a2; ②mn; ③xy; ④-3pq3;

⑤-nm; ⑥3q3p; ⑦a3; ⑧22;

⑨10xy; ⑩-8; (11) -3xyz; (12) 9yzx.

学生活动说明:积极参与、认真思考、踊跃发言、互相补充、互相纠错.

教师活动说明: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如:判断同类项时考虑了字母的出现顺序;合并时系数计算错误;合并后字母及其指数发生改变等, 及时从本质 (与乘法分配律的关系) 上进行说明, 巩固新知.

设计意图说明:由学生感兴趣的提问方式入手,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不仅考察了同类项的辨析, 进一步体会了合并同类项法则, 而且使学生对数学趣味灵活化有了较好的体验.

2.2.4 升华训练, 延伸拓展例1 (标准问题) 合并同类项:

①-xy2+3xy2;

②7a+3a2+2a-a2+3;

③3a+2b-5a-b;

④-4ab+8-2b2-9ab-8.

设计意图说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记号标记不同类别的同类项, 防止漏项 (熟练后可不标记) , 同时强化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理解, 巩固知识.

例2 (变式问题) 求代数式-3x2+5x-0.5x2+x-1的值, 其中x=2,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设计意图说明:这是合并同类项的一个简单应用.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一般遇到代数式的求值问题, 解决时先观察代数式能否化简, 如果能, 则先把代数式化简以后再代入具体数值计算较为简便.

例3 (探索问题) 已知2x2+ax-y+6-2bx2+3x-5y-1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 求3a3-2b2-4a3+3b2的值.

学生活动说明: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活动说明:引导学生分析“与x的取值无关”与“含x项的系数”的关系问题, 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巧妙的合并同类项, 写出解答过程, 板书说明.

设计意图说明:以上3个问题串由浅入深, 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尤其是例2和例3之间有一个“问题解决能力”的“最近发展区”问题, 让学生有“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感觉.因此一步步加大题目的开放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从而很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当然, 此问题串不要求所有学生都理解,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2.2.5 师生交流, 归纳小结

由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总结: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挫折, 你会怎么办?②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包括所学习到的合并同类项的一般方法、合并过程中的技巧、合并的一般过程等)

设计意图说明:巩固所学内容, 体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情况, 以此促进师生心灵的交流, 促进学生的自主化学习.

根据学生总结写出板书:

设计意图说明:图2是一只求知的眼睛, 可以将所学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应用, 同时形象地说明了合并同类项的过程:提出问题—找出同类项—利用合并法则合并同类项—写出结果—解决问题.

2.2.6 布置作业, 温故知新

A组:常规作业 (课本习题3.5知识技能1, 2题) .

B组:开放性作业:小明为一个矩形娱乐场所提供了如图3所示方案, 其中半圆形休息区和矩形游泳区以外的地方都是绿地.如果这个娱乐场所需要有一半以上的绿地, 并且它的长与宽之间满足a=1.5b, 而小明设计的m, n分别是a, b的一半, 那么, 他的设计方案符合要求吗?你能为这个娱乐场所提供既符合要求又美观的设计方案吗?

设计意图说明:分层次布置作业, 既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 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又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 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增强实践能力, 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反思、小结、升华——教学设计三部曲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 要求:以《标准》的基本理念为设计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和最后归宿;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 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这种需要尤为强烈.因此, 本节课将着力点放在了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上;放在了师与生、生与生有效的互动上;放在了如何更好地组织、引导、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上;放在了如何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实现其它目标上.在教学手段上, 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方式上, 采用了“以问题引导思维”的形式, 根据“回想一联想一猜想”的思维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 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要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出现在教学过程中, 主体地位要得到充分体现, 使得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认识过程.在教学设计中要重视学法渗透和情感的培养, 自然地把学习方法结合知识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成功和机遇永远属于那些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人.

数电课程设计报告 篇3

题目:数字电子钟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08级电气()班 姓名: 同组队员: 学号:

日期: 2010年 7月

一. 设计目的

1、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通过自己和同组成员共同研究,把数字电子钟的电路设计出来,以达到把课堂理论和自主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2、通过与同组成员共同研究课题,培养我们分工合作的能力;

3、把文字性的设计要求形成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

4、通过思考把课堂上独立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数字系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1、显示时间从00:00:00到23:59:59的数字钟;

2、设计的电路包括产生时基信号,时、分、秒计时电路,显示电路;

3、最小计时时间单位为1s;

4.秒、分为00----59 六十进制计数器,时为00----23 二十四进制计数器;

4、扩展功能:实现校时、校分、校秒以及整点报时。

三. 总体框图设计

图1:总体框图

本小组设计的数字电子钟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1、由CD4013集成芯片构成的校时电路;

2、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和由CD4013集成芯片组成秒脉冲发射器;

3、由74LS192集成芯片构成的二十四进制时计数器,六十进制分、秒计数器;

4、由7448集成芯片构成的时、分、秒译码显示电路;

5、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组成整点报时电路。

四. 功能模块设计和原理说明

1、由CD4013集成芯片构成的校时电路

图2:时、分校时电路 图3:秒清零电路 时、分校时电路的工作原理:手动校时,按一次

能产生一个上升沿脉冲(01)给输入端口CPu,使计数器的数字显示增加1。手动校时时,连续按动现时、分的校时。

秒清零电路工作原理:手动按一次CR=1,实现了秒清零的目标。

特别说明:这里的回到原来的状态。

是可弹回式按钮,即按一次之后会自动弹,秒计数器的异步清零端,到了调节到需要的时间为止,这样能实 4

2、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和由CD4013集成芯片组成的秒脉冲发射器

图4:秒脉冲发射器

多谐振荡器的频率计算式为f=1/0.7(Rw +2R)C 多谐振荡器的频率设计为2Hz,Rw=50KΩ,C=4.7uF 因此,f=1/0.7(Rw +2R)C=1/0.7(50+2*51)*

*4.7*

=2Hz 调节电位器Rw(约为50kΩ),使多谐振荡器产生频率为2Hz的方波信号。多谐振荡器产生的2Hz脉冲信号经过CD4013组成的分频器,进行2分频,输出1Hz的秒脉冲作为计数器的计数脉冲,脉冲时间为1s。

3、由74LS192集成芯片构成的二十四进制时计数器,六十进制分、秒计数器

图5:六十进制秒计数器

图6:六十进制分计数器

图7:二十四进制时计数器

数字电子钟的计数器由四个74LS192集成芯片组成,其中分、秒计数器都为六十进制计数器,时计数器为二十四进制计数器。74LS192集成芯片说明:

a)CPu---加计数脉冲输入端,上升沿有效; b)CO---进位输出信号,加计数时出现,低点平有效; c)CR---异步清零端,高电平有效;

d)Qi---输出信号端;74LS192集成芯片作加计数器工作时,端口Ucc接高电平。计时器工作原理:

(1)六十进制秒计数器工作原理:左端74LS192集成芯片的CPu端口接收秒脉冲发射器发出的脉冲信号时,Q3Q2Q1Q0从0000开始计数,每过一秒,计数增加量为1;当Q3Q2Q1Q0达到1001状态时,在下一个脉冲到来时,Q3Q2Q1Q0的状态瞬间变成0000,与此同时产生进位信号从CO端输出,从右端74LS192集成芯片的Cpu输入此进位信号,Q7Q6Q5Q4从0000开始计数;当

Q7Q6Q5Q4达到0110时,此时Q6Q5的状态为11,通过与门电路给分计数器提供脉冲信号(01),使分脉冲计数器开始计数;在给分计数器提供脉冲信号的同时,异步清零端CR=1,使

Q7Q6Q5Q4的状态瞬间回到0000状态,重新进入下一轮的计数。以上过程分析实现了六十进制秒计数器的功能。

(2)六十进制分计数器工作原理与秒计数器的工作原理相同,左端74LS192集成芯片的CPu端口接收秒计数器提供的脉冲信号

时,Q3Q2Q1Q0从0000开始计数,至Q7Q6Q5Q4达到0110时,分计数器给时计数器提供脉冲信号,使时计数器开始计数,同时分计数器又返回到最初状态。

(3)二十四进制时计数器工作原理:左端74LS192集成芯片的CPu端口接收分计数器提供的脉冲信号时,Q3Q2Q1Q0从0000开始计数,当Q3Q2Q1Q0达到1001状态时,在下一个脉冲到来时,Q3Q2Q1Q0的状态瞬间变成0000,与此同时产生进位信号从CO端输出,从右端74LS192集成芯片的CPu输入此进位信号,Q7Q6Q5Q4从0000开始计数;当Q7Q6Q5Q4 Q3Q2Q1Q0达到00100100时,Q5Q2的状态11,通过与门电路使异步清零端CR=1,Q7Q6Q5Q4 Q3Q2Q1Q0的状态重新回到00000000,此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状态Q也都为0,整个计数器电路又开始进入下一轮的计数。

4、由7448集成芯片构成的时、分、秒译码显示电路

图8:译码显示器

7448七段显示译码器功能说明:

(1)7448七段显示译码器输出高电平有效,用以驱动共阴极显示器。7448的功能表如表4―3所示。

(2)如图6所示,LT=RBI=1,符合功能表中正常显示的条件,计数器输出给显示译码器DCBA的状态从

0000~1001,时显示译码器00~23,分,秒显示译码器

中显示的数字从

中显示的数字从00~59。

表4―3

5、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组成整点报时电路

图9:整点报时电路

整点报时电路工作原理:分计数器给时计数器提供进位信号的同时,给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的"2"端提供一个低电平,使得V2<Vcc/3,输出端"3"电位为高电平,因此音响系统工作,实现了整点报时.

通过单稳态触发器调节报时声响的持续时间T,其最长时间 Tmax=1.1RwmaxC=1.1*100*

*4.7*

=0.5s

5、总电路图程序说明

图10:总电路

通过校时电路(图

2、图3)校时后-电路正常工作,秒脉冲发射器(图4)发送脉冲信号-秒计数器(图5)接收脉冲信号开始计数-分计数器(图6)、时计数器(图7)按照一定的计数规律计数-各计数器的输出向译码显示器(图8)提供译码信号,使时间数字显示出来-分计数器(图6)给时计数器(图7)提供进位信号时,整点报时电路(图9)工作,实现整点报时。

六. 本设计改进建议

在电源输入端增加桥式整流降压电路如图11所示,把220V交流电转化成5V的直流电(如图12),使数字电子钟能直接接入220V交流线路中。

图11:降压整流滤波电路

图12:降压整流滤波后的电压

七.总结(感想和心得等)

通过这一个星期时间的课程设计,把课堂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技能,培养了我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巩固我们所学知识。

经过设计的过程,把本学期独立的知识点和通过查找资料得到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数字系统,使我们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与同组成员共同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增强了我们分工合作的能力,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我们的团队意识。

在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得出电路图后,后面的原理分析和功能模块分析完全由自己查找资料进行,结合老师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特别是555定时器和计数器的知识,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用于分析时钟脉冲信号的发射过程和时、分、秒计数器的计数过程,使我的分析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增强。

数电课程设计任务书 篇4

一、课程设计目的:

1.能独立查阅、整理、分析有关资料; 2.能用数字集成电路完成设计任务; 3.掌握脉冲产生、整形、分频等电路; 4.掌握寄存、计数、译码与显示电路。

二、课程设计时间: 2015-2016-2第?周

三、课程设计安排:

1.分组说明:4-6人一组,自由组队(本班内),选出一个组长。2.选题说明:在下列题目中选择一个作为本课程的设计题目。实物演示和答辩;每人上交一份设计报告; 实物演示和报告上交时间:第?周.以下题目,标*为选做部分,未标的,是必须完成的功能。注意:选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不能用专用集成电路;设计需先用proteus等软件进行仿真,电路无误后方可进行焊接。课程设计题目:

(1)多功能数字电子钟

a设计一个能显示时、分、秒的数字钟,显示时间从00:00:00到23:59:59; b设计的电路包括产生时基信号,时、分、秒的计时电路,显示电路。

*c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 *d计时过程具有整点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前10秒进行蜂鸣报时。(2)8路呼叫器

当某一路有呼叫时,能显示该路的编号,同时给出声音和光报警信号,报警状态可以手动切除。(3)四人抢答器

a抢答组数分为4组,抢答者按动本组按键,最先抢答的组号在LED显示屏上显示,同时封锁其他组的按键信号;

b系统设置外部清除健,按动清除健,LED显示器自动清零灭灯;

c数字显示功能:数字抢答器定时为30s,通过按控制键启动抢答器后,要求30s定时器开始工作,发光二极管点亮。

d抢答者在30s内进行抢答,则抢答有效,如果30s定时到时,无抢答者,则本次抢答无效,系统短暂报警。(4)篮球竞赛30s计时器

a 设计一个篮球比赛中,队员持球时间不得超过30秒,到时报警的系统;具有30s计时功能,并且能够实时显示计数结果

b设有外部操作开关,控制计数器实现直接清零、启动以及暂停/连续工作等操作。c计时器为30s递减计时间隔为1s。

d计时器递减计时到零时,数码显示器不能灭灯,同时发出光电报警信号。(5)汽车尾灯控制电路

a.汽车尾部左右两侧各有3个指示灯(发光二极管模拟),汽车正常运行时指示灯全灭;

b.右拐弯时,右侧3个指示灯按右循环顺序点亮; c.左拐弯时,左侧3个指示灯按左循环顺序点亮; d.临时刹车时,所有指示灯同时点亮。(6)花样灯控制电路

a.发光二极管模拟灯,至少8个; b.向左、向右顺序点亮; c.其他花样,随个人发挥。(7)电子密码锁

a.密码由三位十进制数组成; b.三位数码管显示输入的密码; c.具有密码修改功能。

3.课程设计答辩说明:

(1)虽然同一小组有4-6人,但是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或不同的设计方案,所以每人提交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版和纸质版),不能完全一样。

(2)答辩时每组准备实物做演示,老师提问。

三、数电课程设计报告的基本格式(参看模板)

简单数电课程设计 篇5

数据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一)

在我看来,数据库课程设计主要的目标是利用课程中学到的数据库知识和技术较好的开发设计出数据库应用系统,去解决各行各业信息化处理的要求。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可以巩固我们对数据库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当我们这组决定做大学生就业咨询系统时,我们并没有着手写程序。而是大家一起商量这个系统概述、系统目标、系统需求、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和数据词典。当这些都准备好了之后,我们进行模块的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块设计,而且写出来的代码要求可以实现相应模块的功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分工做好了,最后会由一个人把这些全部组合搭建在一起。我们使用的是Html和php相互嵌套使用,当一个系统做好了之后,我会好好地把程序都看一遍,理会其中的奥秘。

我所负责的是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还有一些界面的实现。还记得自己刚接触html的时候,觉得很感兴趣,所以有一段时间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然而Php

是我刚接触不久的一种编程语言。不过觉得它的功能真的很强大,可以开发出很多大型的系统。但是在做备份和还原的时候,要考虑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当我遇到错误的时候,感到很受打击。值得欣慰的是,在同学的帮助和大量参考书的查阅下,我把自己的模块做好了。这就是我收获最大的地方。而且,我明白了遇到困难永不放弃的重要性liuxue86.com,我知道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领悟了只有坚持不懈才会取得胜利。

知识的获得是无止境的,只要你想学,只要你行动,没有什么会难倒我们的。回首这一个多星期的课程设计,我很欣慰。因为我有了动力,有了勇气。谢谢老师对我们的不懈帮助,谢谢学校给了我们这一次实践的机会,也谢谢组员们的关怀。这些美好的回忆美好的东西将永远伴随着我。

数据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二)

数据库课程设计大赛的尘嚣渐渐远去,怀着对这次大赛的些许不舍,怀着对当初课程设计开始时候的豪情万丈的决心的留恋,怀着通过这次课程设计积累的信心与斗志,我开始写这篇文章,为自己的足迹留下哪怕是微不足道但是对自己弥足珍贵的痕迹并期望与大家共勉。

首先,让我的记忆追溯到大二暑假,在老大的指引下(老大劝我学ASP(ASP培训).net),我接触到microsoft

公司的.net产品。那个时候我已经学过vc和asp,因为windows程序设计实验的课的关系,接触过VB(VB培训),但是没有专门去学他,因为习惯了c++里面的class,int,觉得vb的sub,var

看着就不是很顺心。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突然看到了一个号称“.net是用于创建下一代应用程序的理想而又现实的开发工具”,而且主推c#语言,由于对c语言的一贯好感,我几乎是立刻对他产生了兴趣。我就开始了对c#的学习,任何语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数据交互是很重要的,暑假的时候我把我们这学期的课本数据库系统概论看了一遍。我记得以前用c语言编程的时候,数据是在内存中申请空间,譬如使用数组等等。很耗费内存空间。这个时候就是数据库站出来的时候啦,于是我又装上了sql

server2000,以前学asp的时候用的是access,那个时候只是照着人家做,理论是什么也不是很清楚。

开发的时候我想过用什么架构,c/s模式?模式有很多,怎么选择?我就上网搜索现在最流行的架构是什么。结果搜到了mvc架构,就是你啦。我决定用这个架构,不会,没关系,咱学。just

do

it!前期工作准备好后,那么我就得把我暑假学的.net加以实践。这个时候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利用ado.net操纵数据库的知识。并且对数据库里面的存储过程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经过大概2个多星期的奋斗,我完成了我的数据库课程设计--基于.net数据集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并最后非常荣幸的获得了大赛的一等奖以及以及新技术应用奖。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次数据库课程设计给我的最大的印象就是如果自己有了兴趣,就动手去做,困难在你的勇气和毅力下是抬不了头的。从做这个数据库开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没有一丝的放弃的念头。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出于对新技术的好奇,出于对一切未知的求知。我完成了这次数据库课程设计,不过这只是我学习路上的驿站,未来十年.net的核心技术就是xml[至少微软是这么宣传的],我会继续学习它,包括jave公司的j2ee我也很想试试,语言本来就是相通的,just

do

it!语言并不重要毕竟它仅仅是工具,用好一个工具并不是一件值得为外人道的事情,主要是了解学习思想。古语说的好:学无止境啊。

实际上从学习的经历来看,我们接触的知识体系都是属于比较老或比较传统的,与现在发展迅速的IT行业相比很多情况已不再适用,尤其是当开源模式逐渐走近开发者后更是如此。虽然是一个数据库课程设计,由于本人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是本着对自己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角度考虑的,所以其中也涉及到一些数据库以外的设计。总而言之,这次数据库设计心得体会不能用语言完全表达。

数据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三)

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数据结构》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上机实践。

我的课程设计题目是线索二叉树的运算。刚开始做这个程序的时候,感到完全无从下手,甚至让我觉得完成这次程序设计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于是开始查阅各种资料以及参考文献,之后便开始着手写程序,写完运行时有很多问题。特别是实现线索二叉树的删除运算时很多情况没有考虑周全,经常运行出现错误,但通过同学间的帮助最终基本解决问题。

在本课程设计中,我明白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性,并提高了自己组织数据及编写大型程序的能力。培养了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以及合作能力。这次课程设计同样提高了我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并对VC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数据结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习是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进行训练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上机实习一方面能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活”,起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另一方面,上机实习是对学生软件设计的综合能力的训练,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程序设计基本技能和技巧的训练。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机器是比任何教师更严厉的检查者。因此,在“数据结构”的学习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主动地、积极地、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实验,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与专业素质。

通过这段时间的课程设计,我认识到数据结构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需要多花时间上机练习。这次的程序训练培养了我实际分析问题、编程和动手能力,使我掌握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了我适应实际,实践编程的能力。总的来说,这次课程设计让我获益匪浅,对数据结构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数据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四)

两个星期的时间非常快就过去了,这两个星期不敢说自己有多大的进步,获得了多少知识,但起码是了解了项目开发的部分过程。虽说上过数据库上过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的课程,但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相关的设计工作细节。这次实习证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发现这其中需要的很多知识我们没有接触过,去图书馆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我们前边所学到的仅仅是皮毛,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掌握的东西我们根本不知道。同时也发现有很多已经学过的东西我们没有理解到位,不能灵活运用于实际,不能很好的用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大量的实践,通过不断的自学,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学到不少很实用的东西。

从各种文档的阅读到开始的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亲身体验了一回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很多东西书上写的很清楚,貌似看着也很简单,思路非常清晰。但真正需要自己想办法去设计一个系统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难度。经常做到后面突然就发现自己一开始的设计有问题,然后又回去翻工,在各种反复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

我想有这样的问题不止我一个,事后想想是一开始着手做的时候下手过于轻快,或者说是根本不了解自己要做的这个系统是给谁用的。因为没有事先做过仔细的用户调查,不知道整个业务的流程,也不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功能就忙着开发,这是作为设计开发人员需要特别警惕避免的,不然会给后来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可能会需要全盘推倒重来。所以以后的课程设计要特别注意这一块的设计。

按照要求,我们做的是机票预订系统。说实话,我对这个是一无所知的,没有订过机票,也不知道航空公司是怎么一个流程。盲目开始设计的下场我已经尝过了,结果就是出来一个四不像的设计方案,没有什么实际用处。没有前期的调查,仅从指导书上那几条要求着手是不够的。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我们通过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根据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和客户的要求,分析现有情况及问题,采用Client/Server结构,将机票预定系统划分为两个子系统:客户端子系统,服务器端子系统。在两周的时间里,不断地对程序及各模块进行修改、编译、调试、运行,其间遇到很多问题:由于忘记了一些java语言的规范使得在调试过程中一些错误没有发现,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对调试掌握得更加熟练了,意识到了程序语言的规范性以及我们在编程时要有严谨的态度,同时在写程序时如有一定量的注释,既增加了程序的可读性,也可以使自己在读程序时更容易。

我们学习并应用了SQL语言,对数据库的创建、修改、删除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导入表和删除表、更改表学会了对于表的一些操作,为了建立一个关系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得经过系统调研、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系统调试、维护以及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很多事情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的,它涉及到的各种实体、属性、数据流程、数据处理等等。很多时候感觉后面的设计根本无法继续,感觉像是被前面做的各种图限制了。在做关系模型转换的时候碰到有些实体即可以认为是实体又可以作为属性,为了避免冗余,尽量按照属性处理了。

物理结构设计基本没有碰到问题,这一块和安全性、完整性不觉就会在物理结构设计中添加一些安全设置:主键约束、check约束、default定义等。最后才做索引的部分,对一些比较经常使用搜索的列,外键上建立索引,这样可以明显加快检索的速度,最后别忘记重要的安全性设置,限制用户访问权限,新建用户并和数据库用户做相应的映射。

不管做什么,我们都要相信自己,不能畏惧,不能怕遇到困难,什么都需要去尝试,有些你开始认为很难的事在你尝试之后你可能会发现原来她并没有你以前觉得的那样,自己也是可以的。如果没有自信,没有目标,没有信心就不可能把事情做好,当其他人都在迷茫的时候,自己一定要坚信目标,大学毕业出去即面临找工作,从学习这个专业,到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去实践,这次实践可以给我们敲一个警钟,我们面临毕业,面临择业,需要这些实践经验,在困难面前要勇于尝试,这是这次课程设计给我的最大感想!

以上基本是这次实习的体会了,设计进行的非常艰难,编码非常不容易,才发现做一个项目最重要的不在于如何实现,而是实现之前的需求分析和模块设计。创新很难,有些流行的系统其实现并不难,难的在于对市场的分析和准确定位。设计,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数电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数电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一)

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这个方案包括设计了一套电路原理和PCB连接图,和芯片上的选择。这个方案总共使用了74LS248,CD4510各两个,74LS04,74LS08,74LS20,74LS74,NE555定时器各一个。

2、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就是心里想老着这样的接法可以行得通,但实际接上电路,总是实现不了,因此耗费在这上面的时间用去很多。

3、我沉得做课程设计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试内容有限,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平时看课本时,有时问题老是弄不懂,做完课程设计,那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还可以记住很多东西。比如一些芯片的功能,平时看课本,这次看了,下次就忘了,通过动手实践让我们对各个元件映象深刻。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liuxue86.com)。所以这个期末测试之后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4、经过两个星期的实习,过程曲折可谓一语难荆在此期间我们也失落过,也曾一度热情高涨。从开始时满富盛激-情到最后汗水背后的复杂心情,点点滴滴无不令我回味无长。

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通过实习,我才真正领略到“艰苦奋斗”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我才意识到老一辈电子设计为我们的社会付出。我想说,设计确实有些辛苦,但苦中也有乐,在如今单一的理论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有实践的机会,但我们可以,而且设计也是一个团队的任务,一起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这里洒下,大学里一年的相处还赶不上这十来天的合作,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我想说,确实很累,但当我们看到自己所做的成果时,心中也不免产生兴奋;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同样可以为社会作出我们应该做的一切,这有什么不好?我们不断的反问自己。也许有人不喜欢这类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设计的工作有些枯燥,但我们认为无论干什么,只要人生活的有意义就可。社会需要我们,我们也可以为社会而工作。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必要失落呢?于是我们决定沿着自己的路,执着的走下去。

同时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团队需要个人,个人也离不开团队,必须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某个人的离群都可能导致导致整项工作的失败。实习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每个人都知道,否则一个人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失败。团结协作是我们实习成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保证。而这次实习也正好锻炼我们这一点,这也是非常宝贵的。

对我们而言,知识上的收获重要,精神上的丰收更加可喜。挫折是一份财富,经历是一份拥有。这次实习必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上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数电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二)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LC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主要应用了通信电子线路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内容。通过查找资料,结合书本中所学的知识,完成了课程设计的内容。把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我们对课本中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加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在课程设计之前,我们通过各个渠道查找资料后分析验证,经过多次的修改和整理,作了如上的设计思路。虽然这次设计一开始是按照设计要求去完成的,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导致以上的准备资料,在实际操作中都未能派上用场。在这次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我懂得了很多,课程设计不光是让我们去“设计”,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能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对通信电子线路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增加了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其次对这个课题的理解问题。因为高频的知识本来就不容易懂,所以查找资料和查阅基础知识,花了我们很长的时间。这些都应归咎于自己基础知识的匮乏。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们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了有关高频原理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动手操作方面,加深了对LC正弦波振荡器的认识,进一步巩固了对高频知识的理解,也对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调试仪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设计时我们根据课题要求,复习了相关的知识,还查阅了相当多的资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这次的高频课程设计重点是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相结合,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的思维能力。在接触课程设计之前,因为这门课程的难度很深度,我对高频是敬而远之的心态,所以基础知识以及逻辑推理思维方面都是相当欠缺。在对高频的实验模块操作方法所知甚少和对调试知识几乎一无所知的程度,最后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圆满完成了课程设计的要求。

数电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三)

数电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回顾起此次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短短的两个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数电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数电课程设计,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这次数电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王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在王老师的身上我学得到很多实用的知识。总体来说,这次实习我受益匪浅.在摸索该如何设计程序使之实现所需功能的过程中,特别有趣,培养了我的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在让我体会到了设计的艰辛的同时,更让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这次数电课程设计,虽然短暂但是让我得到多方面的提高:1、提高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我们在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加深了我们对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的认识,进一步增进了对一些常见逻辑器件的了解。另外,我们还更加充分的认识到,数字电路这门课程在科学发展中的至关重要性2,查阅参考书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培养非常重要,我们在设计电路时,遇到很多不理解的东西,有的我们通过查阅参考书弄明白,有的通过网络查到,但由于时间和资料有限我们更多的还是独立思考。3,相互讨论共同研究也是很重要的,经常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电路设计中的分频器的设计,开始并不理解分频器的原理,但是和其他的专业同学讨论后,理解了分频器的基本原理后,很快的设计了电路原理图。

vb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vb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一)

数据库课程设计大赛的尘嚣渐渐远去,怀着对这次大赛的些许不舍,怀着对当初课程设计开始时候的豪情万丈的决心的留恋,怀着通过这次课程设计积累的信心与斗志,我开始写这篇文章,为自己的足迹留下哪怕是微不足道但是对自己弥足珍贵的痕迹并期望与大家共勉。

首先,让我的记忆追溯到大二暑假,在老大的指引下(老大劝我学.net),我接触到microsoft

公司的.net产品。那个时候我已经学过vc和asp,因为windows程序设计实验的课的关系,接触过vb,但是没有专门去学他,因为习惯了c++里面的class,int,觉得vb的sub,var

看着就不是很顺心。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突然看到了一个号称“.net是用于创建下一代应用程序的理想而又现实的开发工具”,而且主推c#语言,由于对c语言的一贯好感,我几乎是立刻对他产生了兴趣。我就开始了对c#的学习,任何语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数据交互是很重要的,暑假的时候我把我们这学期的课本数据库系统概论看了一遍(liuxue86.com)。我记得以前用c语言编程的时候,数据是在内存中申请空间,譬如使用数组等等。很耗费内存空间。这个时候就是数据库站出来的时候啦,于是我又装上了sql

server2000,以前学asp的时候用的是access,那个时候只是照着人家做,理论是什么也不是很清楚。

通过一个暑假的学习,基本搞清楚了理论方面的东西,具体怎么用也不是很清楚。但是这为这学期的课程设计打下了铺垫。

来到学校后,随着这学期的数据库课程大赛开始了,我有一个看法就是我自己应该具备的能力不是我会多少,而是我应该具备快速学会东西的能力。遇到什么就学什么。我们有时候很容易被一些专业名词说吓着,包括什么建模,软件工程,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等。我身边就有很多同学被这些纸老虎所唬住,而没有勇气去接触他们,总是说这个太难了之类的退堂鼓的话,他们低估了自己的潜力同时也压抑住了他们自己的好奇心。

其实都是纸老虎,又不是什么国家科研难题,只是去用一些工具,发明工具是很难,但是用一个工具就容易多了,just

do

it!我记得我做这个数据库之前,我们老师说要做好前期分析,我就在网上搜索用什么分析工具好。最后我选择了roseuml建模工具。在此之前,我脑袋里面没有软件建模的思想,什么uml建模对我而言就是一张空白的纸。但是真正接触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有什么不懂的上网去搜索,这是一个信息横流的世界,有google,baidu就没有不能解决的知识难题。以及后来的数据库分析的时候用到的powerdesigner也是一样。

开发的时候我想过用什么架构,c/s模式?模式有很多,怎么选择?我就上网搜索现在最流行的架构是什么。结果搜到了mvc架构,就是你啦。我决定用这个架构,不会,没关系,咱学。just

do

it!前期工作准备好后,那么我就得把我暑假学的.net加以实践。这个时候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利用ado.net操纵数据库的知识。并且对数据库里面的存储过程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经过大概2个多星期的奋斗,我完成了我的数据库课程设计--基于.net数据集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并最后非常荣幸的获得了大赛的一等奖以及以及新技术应用奖。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次数据库课程设计给我的最大的印象就是如果自己有了兴趣,就动手去做,困难在你的勇气和毅力下是抬不了头的。从做这个数据库开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没有一丝的放弃的念头。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出于对新技术的好奇,出于对一切未知的求知。我完成了这次数据库课程设计,不过这只是我学习路上的驿站,未来十年.net的核心技术就是xml[至少微软是这么宣传的],我会继续学习它,包括jave公司的j2ee我也很想试试,语言本来就是相通的,just

do

it!语言并不重要毕竟它仅仅是工具,用好一个工具并不是一件值得为外人道的事情,主要是了解学习思想。古语说的好:学无止境啊!

我很庆幸我参加了这次数据库大赛,让我确实打开了眼界。

vb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二)

经过近一个月的设计与制作,我们组的《2015世界杯观战指南》终于完成了,现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获得的体会记录如下。

这次数据库课程设计中我主要负责用户登录、注册及数据库维护方面的设计。

1.Delphi是一款功能很强大的软件,其控件之多超出了我的想象,因此在运用时要借助很多资料。要学会查找和利用现有资料来解决问题

2.在设计中用到了很多SQL语句,因此对SQL及程序语句地掌握也是必不可少的。

3.后期的软件制作都是以前期的工作为基础的,因此在前期的需求分析及数据库设计阶段要认真、细致。

4.我们是三个人的小组,在设计过程要互相协调,合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vb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三)

VB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专业骨干课。本课程主要通过VB论述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组建编程的机理,涉及到控制台界面程序、Windows窗体程序、图形界面编程、数据库、网络应用系统等多方面的内容。内容量大,程序设计复杂、同时VB程序调试是在VS环境下进行,在编程过程中环境会自动为用户生成一些必要代码,以降低编程难度,降低学生的编程负担,但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对VB的程序结构把握和了解不全面,对编程机理了解不透彻,学生容易盲目照搬书上代码,不求甚解,似是而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课程设计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将书本知识迁移到新的问题解决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应用每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单元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项目,设计编写一个小作品;学完整个课程后,完成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编程项目,使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梳理,以项目完成为手段,全面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目的1.为使学生掌握VB编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和组建编程的知识实际技能,除了系统地讲授必要的VB知识,上机练习,做作业外,还应该对学生作较全面的编程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即作课程设计,以达到如下目的:具体应用和巩固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掌握应用VB.NET编程和组建编程程序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项目设计能力。

2.独立地根据一定的项目要求,查阅资料,写出项目开发目标,分析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课程知识,提出解决方案,编码并上机调试完成系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认真对待。

二.要求

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注意培养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到:

1.在某个教学单元结束后,完成一个教师布置的、或学生自己拟定的、知识覆盖整个章节的,有一定综合性和难度的项目,要求学生描述出要达到的目标、围绕目标,收集资料和素材,复习所需的课程知识,描述问题解决方案、编写程序上机调试,直到项目的完成。最后的成果要有完成的作品和相应的文档。

2.在课程结束后,完成一个大的编程项目,其要求与课程单元的项目差不多,只是综合性更强、难度更大、知识覆盖面更广,工作量更大,以全面促进学生复习和梳理学科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文档的书写和编制。

三、采取的措施

为了保证课程设计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计划进行,我们还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加强对学生监督和管理。

1.首先讲清楚课程设计的意义,让学生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课程设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随时巡视和监督,了解把握和控制课程设计的进展;

3.将学生的作品集中展示、评价、打分,可以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自豪感,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在此过程中可以明确标准,自觉地按照标准来调整自己地学习;

4.将课程设计作为学期成绩的一部分记载,大约占10%,必须完成课程设计后才能参加考试,课程设计不过关,即使考得再好,也不能过。

四、取得的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学生全部都完成了自己的项目、将所有的作品通过超链接网页的方式集成在一个作品集中,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4~6个小作品,每个作品都反映了学生应用课程的某部分知识解决某个问题的结果,通过完成这些作品,学生巩固、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同时学生看到凝聚着自己的心血、汗水、思维和创新的作品,就像一个母亲看到自己呱呱坠地孩子那样充满了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通过同学之间作品的对比,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总之通过课程设计受到了良好的多方面的效果,从考试成绩来看,2004级本科全部都及格了。

vb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四)

这些东西虽然在书本里经常看到,但是不亲身体会,是不会有深刻印象的。

1、一定要先设计后编程,否则会很费力,调试也会没有头绪;

2、不要等程序编好后再补写文档,这样写文档会很郁闷的;

3、注释很重要,否则今天写的函数,明天就看不懂了;

4、编程风格要尽量一致,这样自己看起来方便,别人看起来也方便;

5、程序一修改,注释一定要修改,否则注释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起反作用。

vb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五)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虽然我对程序设计不是很熟悉,但是通过老师详细的讲解,我按照步骤去做,遇到问题的时候先自己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去问同学,问老师,通过这种学习,收获很大,学会了自己解决棘手问题,知道了团结的力量。

刚开始做程序的时候,就是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老师的步骤去做的,结果却发现,怎么运行不了?明明是按照老师的步骤去做的,明明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的,但是就是会遇到一些问题使程序运行不了。开始也没有管那么多,仍然是按照课本上的去做。

第一次,在上机课的时候,我根据老师讲的,在机房里做了一次,但没有做完。于是把东西存在了自己的MP3里面,以便以后上机的时候再来做。但真的没有想到,我的MP3,在一次上电子阅览室的时候,忘了拔了。于是乎,我辛辛苦苦做了一大节课的程序就这样没了。心里真的很不舒服,但是,不舒服归不舒服,这个程序,还是得继续做下去,这么以点点小小的失误不算什么,然后跑到学校机房,继续我的VB程序设计。但由于时间问题,做的还是有点粗糙,还是不免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开始的时候打开不了文件,总是出现错误,自己总也找不出来,后来请教了一下同学,结果发现时代码的编写出现了错误,把代码改过来之后,程序终于可以打开运行了。然后,检查的时候,又发现“查找”运行错误,又是代码那里出现的黄色的字样,结果发现,是代码拼写错误,于是,拿着同学的代码对比一下,发现了错误所在之地,然后更正了过来。

经过一番努力,程序终于做完了。

后来,室友看了我的程序,她说运行不了的,就是出现了错误,出现了错误,就应该改过啊,这时的我才恍然大。“是错误,那么就要改正的!”于是当天,我就去了学校机房,再一次运行我的程序,仍然出现错误情况,需要调试,我回忆起上课的时候,老师是怎么跟我们讲的,哪里出现了错误,需要怎么样改正。于是,我就耐着性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得改正,编辑代码,一个一个得检查,终于完成了。完成之后,我在运行一下,一切正常,心里终于舒了一口气。经过这次的VB程序设计,让我知道了更多学习的方法。具体如下:(1)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第一,要有自信,自强,积极主动学习.第二,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学好程序设计的信心(2)要了解概念:VB程序设计本身并不复杂,变量,函数,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概念较多.要真正能进行程序设计,就要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应该重视概念的学习.(3)自己动手编写程序,亲自动手进行程序设计是培养逻辑思维的好方法.因此我们得多动手编写程序,逐渐提高写程序的能力.自己动手,编写一些程序,才会有成就感,进而对课程产生兴趣,做起来才比较从容.等你在编写大量程序之后(4)上机调试程序应注意多问问同学,多问问老师、,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5)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第一,程序构思要有说明;第二,学会如何调试程序;第三,对运行结果要做正确与否的分析。

但是,如果以前上课的时候不认真的听讲的话,做这个程序设计就会有点点困难,所以,同时也在提醒我们,学习,任何时候都要认真!

总之,在此次的VB程序设计中,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就不可能完成的很好。所以此次VB程序设计,让我做事情更加有耐心,更加细心,学习更加认真仔细。

vb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六)

在我看来,数据库课程设计主要的目标是利用课程中学到的数据库知识和技术较好的开发设计出数据库应用系统,去解决各行各业信息化处理的要求。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可以巩固我们对数据库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当我们这组决定做大学生就业咨询系统时,我们并没有着手写程序。而是大家一起商量这个系统概述、系统目标、系统需求、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和数据词典。当这些都准备好了之后,我们进行模块的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块设计,而且写出来的代码要求可以实现相应模块的功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分工做好了,最后会由一个人把这些全部组合搭建在一起。我们使用的是Html和php相互嵌套使用,当一个系统做好了之后,我会好好地把程序都看一遍,理会其中的奥秘。

高职教育“课程简单化”初探 篇6

一、课程简单化的含义

简单化, 就是使复杂的成为简单的 (主要指事物) 。课程简单化就是指在保证课程教学目标和不增加资源耗费的前提下, 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 使课程的学习更为简单和高效,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推行课程简单化的必要性

1、推行课程简单化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简单的知识容易掌握, 教学效率高, 这是众所周知、显而易见的道理。

2、推行课程简单化是针对高职生学习劣势现状的迫切要求。我国目前的现状是:高职院校招生难, 录取分数线低, 招收的高职生普遍高考分数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知识基础都存在明显不足, 与本科生相比处于劣势。高职教学效率不高, 人才培养质量不够理想, 成为很多高职院校急待解决的问题。推行课程简单化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益尝试。

3、推行课程简单化是维持和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需要。成功的体验能带给人快乐, 激发和维持人的兴趣;失败的经历则会增加人的痛苦, 进而设法逃避。学校对学生学业情况的考核是分课程进行的, 推行课程简单化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某门课程的难度, 使学生易于获得更多的学习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并维持其学习相应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推行课程简单化的可行性

目前, 高职院校仍有很多课程并未实现学习最简化, 为课程简单化留有余地。课程简单化一般有多种途径, 而且实施起来简单易行, 所需投入一般不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可行方法。

四、课程简单化的具体措施

课程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涉及面广, 影响因素多, 课程简单化可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

1、通过课程的解构和重构实现课程细微化

课程细微化是课程简单化的直观表现和重要途径之一。课程的解构和重构则是实现课程细微化的必经途径。长期以来, 职业教育课程始终未能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 高职院校现在推广的行动体系课程可以概括为“知识的总量未变, 知识排序的方式发生变化”。所以, 高职院校的行动体系课程的开发过程, 实际上是一个伴随学科体系的解构而凸显行动体系的重构的过程。“解构”即如何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三段式课程结构;“重构”即如何建构以“行动体系课程”为主体的项目课程, 并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转变。课程体系的解构与重构理应包含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构, 这是实现课程细微化的直接方式。高职院校应重视课程的解构和重构工作, 对于内容比较多, 学习难度大的课程, 应当进行分解, 分成两门以上的课程进行教学。细微化后可以降低每门课程的学习难度, 有利于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通过取得较好的单科学习成绩, 使学生体验到更多学习成功的乐趣。

2、构建“教学做结合, 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如何是影响课程教学难易的重要因素。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中教, 在做中学。”他认为, 学习首先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兴味, 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体, 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 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为本位,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体系, 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乐于学习, 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教学体系就是教学做结合, 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通过一体化教学, 可以达到以下几个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这种教学体系非常有助于课程简单化的实现。

3、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重排实现教学内容有序化

有序化是指系统的所有组成元素按照特定的逻辑法则进行顺序排列的过程。教学内容有序化就是指将教学内容按知识点间的逻辑联系和学生易于接受的先后依存关系进行顺序排列的过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即相互依存和促进关系决定了教学内容顺序 (包括课程之间教学顺序和同一课程内部知识点之间教学顺序) 合理安排的重要性。目前, 有不少课程教学顺序安排不很合理, 没有考虑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重要性。即使在教学内容之间不存在先导后继依赖关系时, 将易学的内容放在前面学习对维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信心也是有帮助的。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施教学和决定课程开出学期、顺序的主要依据, 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解决课程之间开出顺序不合理的问题。同一课程内部知识点之间教学顺序不够合理则应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按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来加以解决。

4、以教材建设为基础实施课改系统工程

课程简单化是对现有课程的改革, 是一项涉及面广, 影响因素多, 包括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载体、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只有树立系统观, 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实施课改系统工程, 多种措施协同配合, 才能产生最佳效果。

系统工程推进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 为配套措施的实施夯实基础。教材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载体, 是教学依赖的基本工具。我国的学生大多习惯于以教材为本的学习, 教师也大多习惯于以教材为本展开教学, 教材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很大的引导作用。教材的好坏及其适用性如何, 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课程简单化首先表现在教材的合理编写、精心组织和选用上。教材建设在课程简单化课改工程中具有基础地位和突出作用, 理应成为首选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因此, 各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完善工作, 并据此作好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工作。

摘要:我国高职生学习劣势现状等因素决定了课程简单化具有客观必然性。通过课程的解构和重构实现课程细微化, 构建“教学做结合, 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 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重排实现教学内容有序化, 以教材建设为基础实施课改系统工程则是实现课程简单化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课程简单化,高职,教学

参考文献

[1]国雪飞, 张翼.教学做相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技信息, 2012 (15) .

[2]周如俊.中职课程“解构”与“重构”的价值取向与“实操”对策[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 2011 (4) .

上一篇:我们爱运动教案下一篇:六一文艺演出主持词与六一晚会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