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项目工作(共8篇)
政府投资项目工作 篇1
2011年, 评审中心在区委、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不断创新评审方式,顺利完成了政府投资项目概、预、结(决)算的审查工作及各项目标任务,推进了我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现将2011年工作完成情
况和明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公平、公正地完成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任务
(一)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的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的审查。1-10月中心累计评审工程项目601项,送审金额993604.80万元,累计核减金额68337.03万元,核增金额27754.68万元。其中:完成概算审核共139项,送审金额647512.66万元,核减金额56058.40万元,核增金额23303.10万元,调整率12.26%;完成预算(标底)审核共261项,送审金额219257.90万元,核减金额9606.95万元,核增金额4221.82万元,调整率6.31%;完成结算审核共150项,送审金额63301.70万元,核减金额2467.06万元,核增金额188.86万元,调整率4.19%;完成决算审核共51项,送审金额63532.54万元,核减金额204.62万元,核增金额40.90万元,调整率0.39%。
(二)根据区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调整情况,中心主动与交通局、水利局、春晓滨海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6家建设单位进行沟通、联系,排出区内30余个重大项目评审计划时间表,并明确项目评审时间、评审要求及项目负责人等重要内容,中心再按概、预、结(决)算分类向各评审科室分派任务,把握好项目各时间节点;同时,为“清水”、“绿网”等重大项目顺利评审创造有利条件;并且,集中人、财、物等优势资源,继续加大对重点项目梅山岛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与梅山岛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的沟通与合作,确保梅山岛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中心尝试对区宁职院图书馆、大矸变迁建等8个重大项目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项目组,项目评审落实到每个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评审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项目组长汇报,并通过中心会议制度由中心领导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讨论,明确处理意见后才可出具评审意见书。目前通过该制度已解决项目重大问题18个;同时,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的通知》(仑政办[2011]109号)文件精神,中心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流程和格式的通知》的规定,为进一步规范评审工作、提高评审效率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继续对峙南围涂、区人民医院、狮子岭隧道及连接线工程等区重点工程项目以及街道乡镇委托的新碶大同村新农村建设项目和小港东岗碶新农村项目实施跟踪评审,评审范围涉及施工图预算、工程签证与变更、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等内容。中心严格执行《北仑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评审实施暂行办法(试行)》和《政府投资项目跟踪评审操作规程(试行)》,通过严把预算评审、加强事中评审、强化事后评审等措施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跟踪评审行为,为项目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五)重视业务培训工作。认真开展工程造价人员继续教育,组织各专业造价工程师赴省造价协会、各地财政评审中心等相关机构学习造价管理经验,通过与相关单位开展学习、交流和组织业务人员集中学习等方式将业务培训工作常态化,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同时,注重工作资料的积累与开发,在顺利使用工程项目评审管理系统后,建立工程造价资料库的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六)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披露。对项目评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中心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为评审服务的原则,通过月报、信息专报等形式及时披露,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更好地保证财政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使评审成果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如专报《我区政府投资项目中监理单位履职存在三方面缺失》得到了华伟区长和史卫国副主任的重视和阅批,以及专报《我区政府投资项目概、预算编制存在三方面问题亟待解决》也得到了相关区领导的批示。
政府投资项目工作 篇2
1.1 特殊专业的审核技术力量缺乏
专业的社会审价机构一般在本地区若干家中介机构中进行公开招标, 数量有限。而且中小城市的审价机构技术力量也不强大, 主要表现在人员学历层次不高、对设计施工不精通或设计施工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专业过于集中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上、精通特殊专业的人员少之甚少。特殊专业审核技术力量的缺乏势必影响一些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标底的审核质量, 这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带来潜在隐患和风险。
1.2 中介审核人员担负着双重角色
中介审核人员既是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标底的编制者, 有时又是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标底的审核者, 担负着编标和审标的双重角色。尽管编标和审标不是同一个政府投资项目, 但在较长时期的预算标底编制和预算标底审核中, 各中介审价人员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行业潜规则, 相互间采用同一种模式和做法, 互相包容, 缺乏审核创新和强有力的质询, 缺少有实质性和针对性的审核意见, 出具的审核意见多停留于表象和形式上, 很少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审查。
1.3 审核抽查内容存在自由选取权
审核抽查内容一般由内部审核人员选定, 抽查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比例多少决定审核的工作量, 这势必影响审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尽管审核抽查内容是根据具体项目的预算标底和设计图纸来选定的, 抽查比例一般控制在30%~40%, 但抽查内容有时不能准确反映出工程造价的实际特点, 不能将易出差错部分或关键重点部位抽查进去, 不能将项目工程造价的共性和个性部分有效结合起来, 有时全凭审核人员的个人专业知识结构主观决定, 存在一定的自由选取权。
1.4 材料价格的确定难以有效控制
在工程造价的组成中, 材料价占据重要比重,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合理控制材料价格是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的关键之处。但政府投资项目专业涉及面广, 材料品种和类型众多, 即使同一种材料由于厂家较多, 价格也高低不一。尽管项目标底审核人员力求采用政府部门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价, 有时采用组价、询价及市场调查等多种途径获取材料单价, 但受时间精力、获取信息不充足、不对称或材料行业相互间的保护等多种因素影响, 对一些新材料或不常用的材料难以获得较准确合理的价格。审核工作的重点是对材料价格进行合理确定, 使工程造价不合理的水分得到有效挤压, 但材料价格的难以确定使项目预算标底偏离工程实际。
1.5 有些费用难以合理确定
承包人驻地建设、临时供电设施、临时工程用地、供水与排污设施、临时道路桥梁修建养护和拆除等费用确定比较困难, 即使工程类别和规模基本相同, 但不同社会中介机构对其编制的费用也大相径庭, 审核人员很难按照项目实际或某一标准进行合理界定, 这对有效控制财政资金非常不利。
1.6 一些新工艺和新技术的造价确定不甚合理
当今工程设计、施工领域的变革日新月异, 不断出现新工艺和新技术, 而定额的稳定性较强, 不可能朝令夕改, 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对一些新工艺和新技术的造价确定采取套用相近定额或进行定额换算不符合工程造价实际, 存在虚高或过低的情况。有些预算标底编制人员采用单列价或定价的形式予以包干, 规定在结算时不作调整, 采用这种方式控制工程造价也是不甚合理的。
2 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对策措施
2.1 专业人才建设内外并举
针对特殊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并不能在短期内有效解决, 可以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借助的途径来改善。鼓励内部审核人员一专多能, 在主攻一个专业优势的前提下, 积极引导他们向其他专业方向涉猎和发展, 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面。同时要积极搭建各种平台, 创设各种载体, 让他们有机会学习特殊专业方面的知识。在外部专业力量的借助上, 可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已经组建的专家库力量, 补充一些特殊专业方面的专家, 也可以向各级审核部门申请技术支援, 由他们派专业技术人员来指导、帮扶或攻克一些特殊的技术难关。
2.2 健全社会中介机构考核制度
由于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收费相对于预算标底编制收费或工程结算审计收费较低, 社会中介机构人员积极性不高, 有应付了事趋向。要充分调动中介审核人员的积极性, 尽力减少中介审核人员担负双重角色带来的不利影响, 提高审核质量, 可对现行的社会中介机构考核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一是实行奖励制度。在不改变现行付费的情况下, 单独设置一笔奖励基金, 对核减或核增超过送审金额的10%部分, 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奖励, 从奖励基金中支付。每年对中介审核人员审核情况进行考评, 评比年度优秀审核报告, 对获奖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二是实行情况说明制度。对较长时期审核意见简单或雷同、核增或核减数额较少的审核情况, 要求中介审核人员查找原因, 进行情况说明, 并建立审核质量信用档案, 作为以后中介审核人员遴选和评优的重点考虑因素。
2.3 完善审核质量控制标准
组织人员编制和完善各专业审核质量控制标准, 增强审核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提高审核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审核质量控制标准的内容可包括审核依据、审核流程、审核内容、审核质量控制措施及审核时效等。审核内容可分主审内容和一般审核内容, 明确各专业的主审内容和一般审核内容, 规定主审内容和一般审核内容的各自抽查率。进一步健全审核质量内部控制措施, 在自检的基础上, 大力推行互检、交叉检、复核检三级复核机制。进一步创新审核质量外部控制措施, 对特殊专业或疑难问题可通过召开专家审核论证会或委托专家评审的方式来进行审核, 增强审核力量, 从而保证审核质量。
2.4 搭建材料信息共享平台
各审核机构应尽快成立材料询价部, 专门负责工程材料价格的采集工作。推行分类分级管理模式, 突出新材料或特殊材料市场价格的收集。建立材料价格数据库, 搭建各级审核系统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实现资源优势共同利用。
2.5 增强部门协作联动机制
审核部门应主动加强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业主、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招投标部门、有关建设部门的联系, 建立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定期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 互相反馈信息, 就工程预算标底、造价定额补充及解释、招标文件中结算与变更条款、初步设计批复、施工图审查、材料设备选用等问题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共同推进政府投资项目资金规范管理。
2.6 加大工程现场踏勘力度
对工程现场应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的踏勘和走访, 这对控制工程造价是极其有利的。在预算标底审核时, 要进行现场的踏勘和走访, 丈量尺寸, 了解工程现场自然地理条件、现存建筑物、构筑物及现有土石方等情况。通过获取现场第一手资料, 充分把握土石方的开挖利用、运输和弃置、机械设备的进退场、施工技术方案的选定和完善、施工措施的设置及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拆除和利用, 从而有效控制工程量及技术组织措施费, 确保工程造价符合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材料设备的选用, 检验材料设备是否符合预算标底中的规定;现场查验已完工程的实体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内容, 核实工程量, 特别是固定单价合同中由业主现场签证的工程量;向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询问, 了解疑问及不明之处。参与竣工验收, 了解竣工工程的造价费用与预算标底的差异, 为项目后评价积累资料。
3 结语
政府投资项目工作 篇3
一、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现状
(一)权利下放和配套制度建立不同步,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仍需进一步加强
依靠简政放权为改革培育新动能,需要进一步做好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简政放权实施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地方仍然存在审批承接能力不足、具体规定不明确、职责分工不协调等问题,没有做到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措施没有切实落地,效果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同时,适应简政放权需要的事中事后监管的有效办法还十分有限,监管体制不健全,监管缺位、错位现象仍然存在,各部门的监管合力没有形成,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仍滞后于加强投资有效性的需要。
(二)对强化中央投资项目监管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一直以来,政府投资项目在申报和投资计划下达执行过程问题很多,主要有:一是项目虚假申报、多头申报、用已完工程申报、高估投资申报等。二是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项目审批程序,有些项目未批先建、分拆项目规避审批和核准。三是前期工作不落实,投资计划执行慢,政府投资闲置或滞留。四是计划执行变更多,报大建小、随意调整项目建设内容、规模、标准,随意增加概算外工程。五是地方配套资金和项目自筹资金难以落实,政府资金使用不规范。六是没有建立规范的竣工验收和项目绩效考核制度,有的建设规模和内容缩水,有的难以继续建设,有的建成后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有的建成后难以正常运转。
(三)政府投资项目申报阶段监管缺位
中央资金补助贴息办法通常是按照项目总投资给予比例补助,企业在申报中央投资时,容易出现做大投资、包装项目等弄虚作假行为。有些投资主管部门受政绩观的影响,为了向上争取资金不但不进行监管,甚至协助企业包装项目、弄虚作假。有些投资主管部门对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没有进行全面审查,在政府投资项目的申报、审批阶段,存在严重的监管缺位现象,导致这类项目成为套取中央资金、改变或缩减建设规模等问题的多发、频发的温床。
(四)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实施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不高
尽管逐步推行的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项目决策的民主参与度,但整体而言,政府投资项目决策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仍然较低。一方面公众缺乏了解、参与项目决策的途径,对影响自己切身利益项目的决策、建设等重要环节的信息缺乏知情权、参与权,缺乏对项目需求的信息反馈渠道;另一方面,从项目申报、审批、实施,再到项目竣工验收,项目信息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很多应监督的权力和事项流于监管之外。此外,新闻媒体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机制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五)责任追究制度缺失,没有建立违规约束机制
一是从项目决策、项目审批到建设实施全过程都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有些项目单位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盲目上项目的决策行为屡见不鲜。有些审批单位因为是集体决策法不责众而不了了之。项目单位无偿使用资金,违法违规的成本低、风险小、收益大。与此同时,对于参与项目建设的咨询、评估、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部门,如何履行义务、如何追究责任、追责的形式和处理标准等都没有相应的制度规定。二是竣工验收机制不完善。有些项目建成使用多年竣工验收仍未完成,项目主管单位对项目投资和建设目标是否实现、概预决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经济效益发挥情况等内容缺乏基本评价,对项目的竣工验收缺乏机制约束。三是缺乏相应的绩效评价制度。项目是否完成建设目标,是否真正发挥了投资效益,负责审批的部门不关心不关注,也没有改进管理的动力,这一问题也加剧了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
(六)项目审批、计划安排和项目实施、计划执行在制度政策上存在不协調
有些项目能够满足申报条件,但长时间不具备开工条件,无法拉动有效投资、形成新增实物工作量。项目申报时只需提供土地预审、银行或地方政府资金承诺等前置要件,但这并不说明土地和选址已经落实、银行贷款或地方投资已经落实。有些项目在投资计划下达后,土地难以落实,选址一变再变、银行贷款和地方投资落空,项目长期不能开工,导致中央资金闲置,资金安全状况和效率堪忧。
(七)纵横协同监管的合力没有形成
要对中央投资项目实施有效监管,仅靠一个部门一个层面的力量远远不够。从横向看,项目涉及到国土、财政、环保、规划、建设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各个部门按照职能划分分兵把口、各自为战,基本上工作不沟通,信息不共享,既难以形成监管合力,同时也造成资源浪费。从纵向上看,投资主管部门在中央和地之间垂直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协同监管也缺乏有效手段,难以形成监管合力。
(八)项目监管的有效手段还需进一步强化
投资安排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之所以屡禁不止,一方面项目投资计划安排和监管工作缺乏联动,监管成果与下一年度计划安排、资金分配不挂钩,投资和项目监管的成果没有转化为投资计划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监管发现问题的地方和项目依然安排投资,监管效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同时也使一些地方和项目单位问题整改不到位、态度不积极,项目建设达不到应有目标和效果。另一方面是监管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对违规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大,违规成本很低,缺乏威慑力。
二、新常态下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的建议
(一)用去短期化思维实现调控和监管同步强化
项目宏观管理与项目监管好比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各有其作用,相互配合,缺一不可,都要服从于经济改革发展这一中心工作。为此要建立调控和监管同步强化的互动机制,形成监管回路。前向,要使监管计划和方案与规划、投资计划、调控措施、项目管理办法等政策规定相衔接,以规划为约束力,按照宏观调控的方向和重点来安排监管内容和重点。后向,监管成果要与投资安排相挂钩,监管成果要作为后续投资安排的依据,保证中央资金发挥应有效益,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地方在执行投资计划、使用中央资金时严格执行项目有关规定、规范项目管理。做到项目审批后监管有效跟进,实现监管成果及时反馈到项目审批部门安排投资时进行参考,形成投资计划与监管内容、监管成果与投资安排双向、长期的良性互动。
(二)构建和完善项目监管的新理念
一要树立服务型监管理念。不仅要以查、帮、促为目标,为项目顺利实施服务,更重要的是监管成果要真正为宏观调控、拉动投资服务。因此要进一步创新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和服务方式,实现监管与服务的有机结合。二是强化依法监管理念。既要加强法治建设和制度建设,明确和细化违规问题处罚标准;还要建立政府投资项目问责制,做到依法履行职责,实现监管方式方法的程序化和行为的规范化,减少随意性、主观性,确保监管的深度和监管结论的客观公正。三是建立绩效管理理念。对项目绩效进行分析评价,以结果为导向分析建设目标、项目实施和成果之间的反馈和联系,分析经验和教训,改进项目管理和项目决策服务。
(三)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协同监管体系
横向方面,统筹不同部门的监管力量,同时加强同一部门内部监管职能的联合,形成监管合力;纵向方面,加强改进监管部门的垂直管理和地方管理,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做到中央和地方的分級监管,合理划分监管责任和事权,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
(四)完善项目监管方式
一是监管工作的重点要与投资年度工作重点为基础,监管项目的选择和安排要统筹兼顾,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开展项目监管,今年重点围绕供给侧结构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等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开展监管和督查,提高投资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二是利用项目监管熟悉投资执行情况的比较优势,注重发现和总结投资领域普遍性、苗头性和全局性问题,为改进项目安排工作服务、为改进项目宏观管理服务、为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总体水平服务。
(五)建立以信息化监管为手段,以现场检查为补充的的全覆盖全过程监管
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技术,为政府投资项目搭建一个突破时空和地域限制的全国联网的项目监管平台,实现项目进度、管理、财务数据的即时沟通和准确传输。一是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重大问题、管理漏洞、突出矛盾和潜在风险进行揭示和评估,向项目决策系统提出改进建议,强化政府部门对政府资金执行情况的宏观把握和调控能力。二是在监管对象选择上突破现有的人工抽样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重要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和重大项目的全面监管,提高查错纠弊、规范管理的监管能力,提升监管工作的水平。三是健全监管技术支持系统,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的全程监控、动态跟踪、风险预警、快速反馈,突破现有监管在人力资源、财力、物力、时间等资源的瓶颈限制,突破监管工作在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的障碍,实现监管资源集约化、监管思想变革化、管理信息化和手段现代化。
(六)加强项目监管的制度建设
加强监管法规制度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监管行为。一要在监管中做到职权法定、有法可依、执法要严、违法必究。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既有利于项目的规范实施,又要提高行政效率。二要解决监管职责交叉,解决有权的监管事情相互争、无权有责的监管事项互相推等问题。厘清监管部门的职责边界,有效解决多头执法问题。三是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建立决策权利监督、责任追究和权利清单制度,加强行政监督和问责,做到权责匹配、责权一致。四是加大对中央投资项目违规违法问题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违规问题和行为要有清晰的界定和明确规定,在操作层面细化违法违规问题的定性定量标准和处罚标准,做到明确到条、细化到款;同时要加大违法违规成本,形成项目承担单位不能违法、不愿违法和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
(七)运用行政和市场两个手段加强监管的有效性
一是运用信誉评价、违规公告等手段,通过市场的力量约束各主体行为,实现监管与自律的有机结合。二是引入第三方监管,发挥银行、保险公司的专业机构的监管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独立的、外部第三方监督,发挥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的监督功能。三是加强投资和项目信用体系建设。要依靠市场的手段,通过建立信用系统,对投资和项目审批、申报、评审、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信誉评价,建立黑名单制度,完善社会公示制度,规范投资和项目建设市场的良性运行。
政府投资项目工作 篇4
【发布文号】津政发[1999]71号 【发布日期】1999-11-24 【生效日期】1999-11-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市计委
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咨询评估工作意见的通知
(津政发〔1999〕71号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市计委《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咨询评估工作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天津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咨询评估工作的意见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五日)
为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规范投资主体行为,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确保政府投资的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加强我市政府投资项目咨询评估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一、凡使用市财政预算内资金和纳入市财政预算管理的各项专项资金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下简称“政府投资项目”),按照“先咨询、后立项”和“先评估、后决策”的原则,各项目审批部门在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应委托有资格的工程咨询部门对项目进行咨询评估,并参照咨询部门评估意见批复项目。其中需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项目,也应先由咨询部门对项目进行预评估或组织专家论证后,再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
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作为向政府部门提供投资项目决策咨询服务的专门机构,具体负责组织政府投资项目评估论证工作。
二、二、用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其他专项资金安排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原则上参照本意见执行。
三、三、政府投资项目中,总投资在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的基础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及总投资在300万元(含300万元)以上的公益性项目,各项目审批部门在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必须委托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项目进行咨询评估,未经评估的项目不得批准。
四、四、政府投资项目中,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的基础性项目和总投资在300万元以下的公益性项目,各项目审批部门认为有必要的,也可委托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项目进行咨询评估。
五、五、政府投资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通过招投标选定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以有效控制项目总投资。凡工程概、预算超过原批准总投资10%以上的,审批部门在批准调整概、预算前,必须委托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工程概、预算进行核审,并参照核审意见批复。
六、六、各项目审批部门可定期向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下达建设项目委托评估任务,也可单项委托。各项目审批部门下达的委托评估书,要及时抄送市计委备案。
七、七、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咨询评估工作中应享有的权利是:1.从委托咨询评估部门和项目设计、建设单位获取完成咨询评估任务所需的资料和工作条件。2.独立、公正地提出咨询成果,不受外来干预。3.按照国家和我市有关收费标准获取合理的咨询费用。
八、八、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咨询评估工作中应承担的义务是:1.建立强有力的顾问班子和多学科的专家网络,将有关部门现有的专家、顾问吸收到专家网络中,充分发挥专家、顾问作用,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严格遵循“独立、科学、公正、可靠”的原则,按照各部门委托咨询评估项目的内容和时间要求,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咨询评估工作,为政府投资项目把好关,当好各项目审批部门的参谋和助手。2.保守国家和委托方的秘密。3.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指导、监督和检查。
九、九、各项目审批部门委托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项目的费用,暂由市计委根据公司咨询评估的工作量,从市财政预算资金中划拨。待评估工作完全进入市场后,市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再行研究咨询评估费用收取问题。
十、十、凡未按以上办法进行咨询评估的项目,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计划管理部门不得下达投资计划,财政部门不得拨付建设资金。十一、十一、各项目审批部门、投资计划管理部门和市财政资金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支持天津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做好建设项目咨询评估工作。
浅谈政府外债项目管理工作 篇5
**是全疆利用政府外债贷款较多的地区之一,覆盖区域广、涉及领域多,主要利用的是世界银行、奥地利、北欧投资银行、西班牙、韩国、日本协力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涉
及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等诸多领域。
为进一步提升**政府外债项目管理水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切实加强**政府外债管理水平,合理有效控制政府性外债,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总结项目成效和管理经验,提高**政府外债项目管理水平,现就我州政府外债管理项目工作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政府外债贷款项目基本情况
截至2007年12月底,**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共21个,协议贷款总额8743.3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97亿元)。其中: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5个,贷款额2468.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02亿元);外国政府贷款项目16个,贷款额6275.0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95亿元)。应归还贷款本息金额为1824.6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48亿元)。其中:国际金融组织累计应还贷款额798.8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0.63亿元;外国政府贷款累计应还贷款额1025.8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0.85亿元;我州均按时偿还了本息,未发生拖欠。但随着还贷高峰期的到来,从2008年至2011年,每年需还款约5000万元人民币,给我州财政带来了较大压力。
2007年,我州财政收入22.92亿元,增幅35.37%,财政支出42.99亿元,增幅31.49%,在2007年实现了收入增幅超过支出增幅。截止2007年底,**政府外债本金余额为6755.5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37亿元),根据财政厅对外债管理还贷准备金的规定,**财政应计提还贷准备金额3759万元,2007年**预算安排还贷准备金500万元,各县市因财力贫困,无力安排还贷准备金。
二、政府外债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经济活动的载体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基础。随着我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投资越来越大,单纯依靠传统的筹资模式难以填补城建资金庞大的缺口,为了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策略必须实现创新。库尔勒市人民政府通过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实施了外环路与市政集中供热工程,拓宽了城市道路建设资金和集中供热环保项目资金的来源渠道,极大地缓解了加快发展与地方资金短缺、短期财力不足与长期发展的矛盾,同时,也改善了投资环境,而且还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收到了多重的显著成效,有效弥补了财政资金的不足,扩大了库尔勒城市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加强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解决了城市道路拥挤、基础设施落后等状况,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走上良性循环轨道,对完善城市功能,治理城市环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焉耆县人民政府通过利用日元再转贷资金4.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3049.81万元),扶持**红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实施了“年产20吨番茄红素油树脂建设项目”,该项目已于2007年正式投产。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236万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58%,2007年实现利税390万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30%;2007年实现工业产值3234万元,比2006年增长47%。**乡都酒业有限公司利用日元再转贷资金2.8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897.66万元)扩建7000吨干红葡萄酒项目,该项目2007年已基本完工。2007年该企业销售收入总额1341.99万元,较2006年销售收入增长42.46万元,2007年实现利润总额304万元,较2006年增长544.35%。这两个项目的实施符合自治区大力发展特色产品的产业政策,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副产品的产业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上进一步深化了番茄、葡萄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了传统产业更新改造步伐。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地方收入,扩大了就业机会。
且末县昆仑苇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车尔臣河芦苇湿地恢复工程”,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支持了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特别是世界银行贷款“塔二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焉耆水源地、西尼尔水库每年向下游生态输水0.88亿立方米,调蓄水量1.16亿立方米,并成功利用开都河丰水期通过博湖向塔河下游成功实施生态输水六次,对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改善农业灌溉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政府外债管理经验
(一)建立了政府外债管理体
系。为做好政府外债管理工作,保证项目实施目标,州人民政府专门成立了**政府外债领导小组,各县(市)相继成立政府外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且制定了政府外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工作职责,真正实现了统一领导、职责明确、便于协调的政府外债管理机制。
(二)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债。一是坚持政府外债投资公共财政领域、支持重点项目工程。如
:利用韩国政府贷款的库尔勒市外环路工程,通过对库尔勒市外围道路的改扩建,已初步改变了城市道路拥挤现象,并带动沿街的经济发展,解决了基础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二是对企业贷款需要财政担保的二类项目原则上不予办理,确实效益好,前景好,需要财政担保融资的项目,采取用企业不动产进行反担保抵押,签订还款协议书,降低和化解财政风险。如:本着“谁用款、谁还款、谁担保、谁负责”的原则,先后对轮台县、焉耆县、若羌县、且末县的部分企业利用外债贷款,财政对其担保的同时,要求借款单位用固定资产等实物进行抵押,降低财政未来的偿债凤险。三是对公共性借用政府外债项目,与借款的行政事业单位签订借款协议,以收费收入作为还款担保。如申请北欧投资银行贷款490万美元的库尔勒新隆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在利用政府贷款扩建后,供热面积现已覆盖库尔勒市的 8 0%,达到了节能减排、美化环境、集中供热的目的,通过收取采暖费来按时偿还贷款本息。
(三)开拓思维,创新理念。在引进国外资金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培养了一大批外债管理型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如:“塔二项目就借鉴了国外对水资源进行管理的模式,改革了用水制度,成立了农民用水者协会,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州外债项目实施较多的和硕县、焉耆县、库尔勒市的了解,发现在利用外债促进当地经济并带来可喜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外债项目中财政为民营企业担保项目过多,财政债务风险较大。
从我州已执行的外债项目看,全部都是一、二类项目,即财政作为政府债务代表统借统还项目和财政进行担保的项目。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和硕县财政为民营企业提供了5个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的担保:
1、**和硕青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奥地利政府贷款278.5万美元;
2、**和硕环保育苇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北欧投资银行贷款270万美元;
3、**青鹤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北欧投资银行贷款490 万美元,以上三个项目是三年(2000-2003)内申请上报的项目,而三家实为一个集团下设分公司共贷款1038.5万美元。
4、**天磊石材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意大利政府贷款280万美元;
5、**润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北欧投资银行贷款498 万美元,以上两个项目也是在两年(2002-2003)内申请上报的项目,而二家实为一个集团公司下设分公司共贷款778万美元。只有**和硕青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部分土地提供了质押,其他四个项目在贷款申报时均没有给当地政府提供任何不动产和反担保抵押手续,未签订还款协议书,以上5个项目的实施并无明显经济效益,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未带来明显推动效果,而且给县级财政带来了较重的债务风险。目前**天磊石材有限责任公司已出现拖欠,且所购机械设备未进入**就直接运到了福州安装使用。和硕县2007年财政收入为4000万元,而仅为民营企业提供担保债务本金1816.5万美元,约折1.3亿元人民币。目前,这些项目已进入债务偿还期,一旦项目单位无法按时还贷,势必会严重影响和硕县财政的正常运转。
(二)各县市及贷款单位尚未全面建立外债还贷准备金。
由于我州属吃饭财政,各县市自身财力非常有限,虽然自治区财政厅要求按政府外债余额建立还贷准备金,但截止目前,州本级及各县市都没有建立还贷准备金,项目借款单位也没有建立还贷准备金的意识,大多是在债务快到期时,筹集资金偿还贷款,少部分项目单位在年初企业发展计划中列支了还款计划,但也是临到期时才准备偿还贷款。按照当前各级财政的现状,企业不能按时筹集还贷准备金,财政又不能及时落实偿债资金渠道,加大了财政部门在偿还债务的风险和承受能力。
(三)项目偿债能力不高。
**的外债贷款项目大多投向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资金需求量大,属于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微利性的项目,给当地财政偿还贷款本息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到各县市财政资金的正常运转。
l、州卫生局打捆利用北欧投资银行贷款的卫生项目,项目实施地为各县疾控中心,据各县疾控中心反映,当初借款时是财政担保,加之是州打捆项目,所以在购置医疗设备时未根据当地人口数及实际医疗水平,导致所购医疗设备到位后没有技术人员和病人,造成设备闲置。另外打捆所购设备均高于同类设备国内价格,随着2008年还款期的到来,每年近20万元的外债增加了当地财政还债负担。
2、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的“塔里木盆地农业灌溉与环保二期工程子项目”,因国家出台的农村税费减免政策,已无项目初期设计的偿债资金来源,各县市财政仅靠转移支付等有限的资金承担每年1200万元以上的贷款本息,给项目实施县市财政带来了较重的还款压力。
(四)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外债项目贷款要求国内资金配套实施项目建设,且比例较高,但大多数项目地区财政靠转移支付来维持现状,无力拿出多余资金进行配套建设,外债项目基本无法实现国内配套,严重影响了项目实施质量和产出效益。在申报外债项目中也存在银行为争取做转贷银行答应企业出据信贷额度,提供配套资金,项目申报下来后,却不能提供配套资金,导致企业项目建设严重滞后,或无法实施项目建设。如:**天磊石材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意大利贷款280万美元,用于开发建设年产40万平方米花岗岩板材,2005年设备到位,至今尚未安装使用,主要是农行承诺的600万配套资金无法兑现导致企业项目建设失败。
五、对今后外债管理工作的建议
1、严格外资项目申报、审核程序。各县(市)政府应根据当地承债能力合理举债,财政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必须对所报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和偿债能力分析,建立项目评审机制,严格外债项目申报程序,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并应有当地外债领导小组的审核意见。严格按照财政部38号令及政府外债项目操作规程办理申报申批。凡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财政不予担保,建议由项目单位使用三类贷款。
2、合理举债,量力而行,注重引资实效。对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的利用应采取既积极又慎重的态度,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吸收能力,项目偿债能力,不可盲目引资。这次我州北四县利用外国政府贷款进行污水处理的项目,经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批后已签订商务合同,由于贷款投资额高、期限较长,经州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取消该项目,财政部已对自治区和我州进行了通报批评。
3、建立责权利和借用还相统一的良性循环机制。本着“谁用款、谁还款、谁担保、谁负责’的原则,分清政府与部门的责任,明确用、收、还款应承担的责任。对需财政承借或担保的基础性、公益性项目,财政根据项目单位的偿债能力和财政的承受能力,切实落实偿债资金渠道和还款计划,属财政应承担的还本付息付费债务,应列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对半公益性借款使用单位,要求其做出反担保,防止给财政带来还款风险和压力。
4、建立还贷准备金制度。为保证外债按时偿还,维护地方政府外债信誉,州本级及各县市财政应尽快根据财政厅对外债管理还贷准备金的规定,建立还贷准备金,根据政府外债总体规模,按照年初最新汇率对当年还本付息额进行测算,预留还贷资金,提前做好资金调度和还款准备,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按照还贷准备金管理办法,对剩余还贷准备金采用包括购买国债或银行存款等措施保持其盈利性,增值收入全部进入还贷准备金专户,有效防范和降低财政风险,分散和减轻地方政府的外债负担。
5、强化财政部门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财政部门在正确履行项目管理职责的同时,应积极主动的参与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对招标采购过程进行监督,防止违规操作和资金浪费。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强化服务意识,督促项目单位建立风险防范和还贷机制,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
县审计局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总结 篇6
在所有审计项目中,审计局投资审计股完成项目6个,审计结算价款4026.35万元,核减工程款1743.91万元(其中工业园区项目4个,审计结算价款1450.15万元,核减工程款32.28万元);委托社会机构审计项目11个,审计结算价款7654.4万元,核减工程款2678.5万元。
一、主要做法
1、加强“人、法、技”建设,建立审计专业队伍。按照《审计法》、《安徽省审计监督条例》的规定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部署,我局把政府投资审计的“人、法、技”建设摆在首位。经县政府的同意,首先制订和颁发实施了《**县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绩政**32号),使政府投资审计监督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并更切合我县实际。为顺应政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的迅猛形势,我局提出投资审计要“快起步、打基础、求发展”。围绕这一思路,首先公开选聘了1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充实投资审计专业技术力量;其次又委派1名审计骨干参加省厅组织的合肥工业大学投资审计培训班进行专业培训,形成审计技术力量;第三,经县编委批准,增设了投资审计业务股。至此,我局政府投资审计的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已初步建成。
2、筹措经费确保重点,加大审计技术装备的投入,力求审计结果正确公正,努力树立审计机关权威。今年以来,我局先后投入了4万余元人民币,购置了投资审计必备的专业书籍、专业软件和电脑等装备,特别是花费近万元购置的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软件,在县生态工业园区土石方工程价款结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纠正了其他软件的技术错误,有效控制了审计风险。
3、在坚持国家审计监督的前提下,注意整合社会审计机构的人力资源。在我局投资审计的起步阶段,专业审计力量不足,人少事多的矛盾突出。我局按照(绩政**32号)文件规定,坚持政府投资的国家审计原则;同时,又注意整合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力量参与审计,已初步建立了政府投资审计“制度执行统一,工作部署统一,标准尺度统一”的工作机制,及时扭转了此前在工程结算价款审核中,社会审计机构之间无序竞争和县审计局对审计质量失控的被动局面。
二、XX年工作设想
1、以服务生态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为重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2、坚持全面审计前提,不断深化政府投资审计。目前我局投资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审计范围和内容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服务宏观经济决策、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方面做得不够。XX年要从深化投资审计范围和内容入手,以财政性资金投资去向和使用效益为重点,逐步提高投资审计质量。
3、坚持创新和发展,跟踪审计技术前沿,引入计算机审计、工程质量检测等技术装备和手段,提升审计能力。
政府投资项目工作 篇7
一、基层审计机关重工程结算造价审核,轻项目管理审计
一是基层审计机关政府投资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审计力量、审计技术严重滞后。在工程审计中,往往忽视对附属工程的审计,而且依靠目前的审计力量远不能适应现阶段重点项目审计全覆盖的需要。在人员配备上,基层审计机关懂财务的人员比较多,既懂工程、法律又懂财务的人员比较少。二是基层审计机关工程造价审核工作以购买社会造价咨询机构服务为主,而社会中介机构在项目审核中只注重工作造价的审核,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招投标程序执行情况、工程管理等方面违规问题揭露的较少,在工程项目审计中,大部分项目都直接采用了中介机构的审计成果。三是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对政府投资审计的权力范围很不理解,片面地认为政府投资审计只是对国有企业和国家投资建设工程结算造价进行审计,而对财务收支无权进行审计。在送达审计中,只注重工程造价结算资料的收集,而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方面的痕迹资料不注重收集和整理。
二、基层审计机关重投资项目审计数量,轻审计成果运用
基层审计机关政府投资审计运行模式为地方人民政府委托审计,由于体制原因,审计独立性未能得到充分保障。在实行全覆盖审计中,项目数量太多,审计任务太重,往往忽视审计成果运用,未能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基层审计机关在近几年投资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在本级财政投入的政府投资项目中超概算现象严重,具体原因是项目实施单位申报项目时未严格到实地进行考察、评估及缺乏相关技术人才,以领导意志代替民主决策等。二是普遍存在多计工程价款情况,具体原因是工程实施过程中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责任心较差,随意变更设计增加建设规模和装修费用,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建设方办理虚假签证增加工程造价,施工图纸设计有缺陷拦标价未说明处理的方法,导致增加的变更、签证工程出现拦标价重算、多算等现象。由于盲目追求审计项目数量,审计成果未能得到很好的运用,这些问题年年审年年重复出现。
三、基层审计机关重竣工结算审计,轻跟踪审计
目前,基层审计机关投资项目审计以工程竣工结算审计为主。单纯实施竣工结算审计,使审计工作相对被动与滞后,比如一些建设单位在招标、投标前编制标底环节存在作弊的可能,而通过合同形成的工程造价很难在竣工结算审计时给予改动,导致在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时,即使发现了损失也很难挽回。另外即使发现了建设过程中的管理不到位、监理不到位、设计不到位等问题也很难补救,施工合同签订后,其权利和义务即受到法律保护,这样使得审计深度和审计质量达不到要求,增加了审计风险。从具体操作看,要及时参与监督,把握关键环节,对整个建设过程形成有效约束机制,使建设项目管理得到规范和改善。
基层审计机关如何做好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笔者从几年的投资审计工作中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
1.加强投资基础工作,创新审计方式。一是坚持人才优先,加强人才培训进度,采取走出去的办法,通过脱产学习和培训等方式,积极让职工参加图形算量、清单计价及钢筋抽样等工程软件的培训学习,加强软硬件建设,配备计价软件及投资审计现场察看工具,为顺利开展计算机审计奠定基础,提高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自审能力,同时提高对委托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监督能力,帮助现有的投资审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二是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制度和送达审计资料接收制度,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结算审计操作规程,完善委托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工程结算审计工作规范和业务流程,完善委托社会中介公司协议及承诺文书,明确委托业务双方责权利关系,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审计的良好局面。三是实行附属工程严格审,重点审的工作方法,在现场察看中也将附属工程作为重点察看的对象。
2.跳出小圈子,搞好大联合,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合作。政府投资项目相关的职能部门,一般涉及到规划、发展改革、城建、交通、财政等部门,审计监督需要多方协调工作、需要相关单位大力支持配合,加大审计成果运用,这就需要地方性制度或规章作为保障。明确与基建管理有关的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责任,加强各部门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监督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料不全、数据不实等问题。二是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接受社会监督,督促审计发现问题、审计建议及审计决定整改落实。
参考文献
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模式研究 篇8
一、实行联席会议制,组建建设管理班子
建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协调、规范、监督和管理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政府投资项目进展情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监督管理工作水平,促进政府投资项目顺利实施。从建设单位、住建、发改、财政、审计、设计院、国土等有关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专门建设管理班子,具体负责项目的建设工作。职责是:一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把监督关口前移,使监督落实到实处;二是建设项目全部纳入监督的范围,避免多头监督,重复监督的现象,而且能够突出重点;三是所有建设手续均由项目建设管理班子办理,避免互相扯皮;四是监督项目管理公司是否履职尽责,监督监理公司是否履行监理职责。此制度能有效地促进建设项目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防止高估冒算,加强廉政建设。
二、实行代建制,聘请项目管理公司
聘请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项目管理公司代建设单位行使职责。为保证建设项目目标实现,通过公开招标确定项目管理公司,与建设单位签订受托代理合同,参与管理,行使建设单位职责。一是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进行施工;二是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是否合理可行;三是审查工程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是否符合工程质量要求;四是对施工的质量、进度和费用支出进行控制;五是对确需设计变更的,按规定程序办理报批手续和签证,对重大变更要及时提交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报发改、财政、审计部门审查提出意见,报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后方可变更;六是协调各方搞好隐蔽工程的现场签证;七是核查已完工程量,签署进度款支付凭据;八是定期召开项目管理周例会,现场解决施工问题。
三、实行“双审核、双监督、全跟踪”制度,创新审计监督新机制
建立“财政评审—审计监督—社会中介参与”三位一体的全跟踪监管模式。“双审核”,即:通过财政评审和审计监督对重大项目同时进行监督,确保重大项目规范运作。一是财政评审审核,财政评审作为重大项目监管的第一道关口,对重大项目实行概算、预算、结算、决算全过程评审,对立项、概(预)算、设计方案、招标控制价、工程设计变更、隐蔽工程和工程竣工结算及竣工财务决算等环节进行重点评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谁评审谁负责”,确保重大项目评审结论的科学、可靠、精确。二是审计监督审核,对重大项目概(预)算执行、工程变更、工程结算、竣工决算、资金管理和投资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对立项、环评、用地、招投标、合同、拆迁等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对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建设项目投资效益情况进行审计,严把施工签证审核、工程量审核、工程定额审核、工程材料审核和取费标准审核关口;对与重大建设项目有直接关系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等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等,审计结果作为财政部门或建设单位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双监督”,即:政府聘请两家社会中介机构同时对重大项目的工程造价实施“一主一辅、相互监督”核算,确保工程造价真实可靠。“全跟踪”,即:财政、审计、社会中介全过程跟踪重大工程项目,突出关注重大项目招投标、施工合同重要条款、工程量计量审核、工程重大设计变更、主要材料设备价格核实、暂估材料定价、隐蔽工程验收等重点环节。此机制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重大工程建设行为,堵塞管理漏洞,遏制腐败行为,化解结算矛盾与风险。
四、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制,完善资金拨付程序
严格政府项目资金支付管理制度,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按合同约定,依工程进度办理拨款手续,建设单位提交拨款申请,经监理单位审查,财政、审计部门审核确认后,国库支付中心直接向设计、施工、监理或设备供应等单位拨付建设资金。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资金管理程序,要做到“先审计、后拨款”,对重大项目必须在审计工程进度的基础上拨付财政资金,确保资金拨付的科学性、合理性;重大项目竣工后必须由审计部门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作为竣工财务决算、拨付工程尾款的依据,从而把好项目最后一道关口,控制投资额,节约财政资金。
五、实行变更联合审查制度,控制投资额
项目管理公司在收到施工单位书面变更申请后,及时组织项目建设单位、财政、审计和相关专家进行现场实地勘察,对变更方案形成审批意见,经现场勘察审核不符合工程变更条件的,不得变更并支付相关费用;经现场勘察审核符合工程变更条件的,按照相关规定,增加投资额在合同价10%以内的,须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财政、审计部门评审、审计认定;增加投资额在合同价10%(含)以上的重大设计变更,由项目建设单位报发改、财政、审计部门审查提出意见,报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后方可变更,否则不予列入结算。对隐蔽工程在隐蔽前,项目管理公司、建设单位、监理、施工、审计、财政等单位应在同一时间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并做好签证手续,作为确认的隐蔽工程量。隐蔽工程项目未经项目管理公司、监理、审计人员检查签字认可,施工单位不得将其覆盖,更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六、实行暂估价联合询价制,控制工程造价
项目管理公司和项目建设单位确定材料暂估价定价程序,对确需二次招标的必须由建设单位采用二次招标的形式确定暂估材料价格;对不需要二次招标的重点,对暂估材料价格的确定进行联合询价。联合询价小组由项目管理公司、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审计、财政和施工单位组成,对暂估材料的价格进行市场询价,最终确定暂估材料价格,并分别签字确认,避免人为定价,确保暂估材料价格的真实性。
七、实行廉洁制度,确保廉洁工程建设
对所有参建人员(项目管理、项目建设班子、监理、施工等)签订廉洁责任书,到检察院等廉洁教育基地进行警示教育,每月组织一次建筑法律法规学习,时刻提醒每位参建人员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反腐倡廉牢记心头,确保廉洁工程建设。
【政府投资项目工作】推荐阅读:
政府投资工程08-10
政府环境投资项目09-12
政府重大投资项目11-14
政府投资项目办法10-16
政府投资审计难点06-03
地方政府投资06-10
政府投资政策08-14
政府性投资11-10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探究06-03
政府投资项目造价控制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