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成本监审工作总结

2024-09-27

价格成本监审工作总结(精选9篇)

价格成本监审工作总结 篇1

价格成本监审工作讲义

主讲:安启业

(2008年4月 11 日)

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成本工作。成本工作的专业性很强,涉及会计、审计、经济法、税法、行业制度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审核报表、帐簿、调阅凭证等操作技术,尤其是成本监审工作涉及的行业较多,而各行业的成本核算又各有特点,成本监审工作更是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因此我们一起学习探讨成本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成本队工作主要包括三块业务:

一是农产品成本调查。此项工作始于1984年,是整个成本工作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规范的调查方法和制度,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成本调查网络,积累了20多年比较系统的价格成本调查资料,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为生产经营者加强核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服务,为种植结构调整,为农村经济工作服务,为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我省统一安排调查的农产品共6大类33个品种,包括粮、油、经济作物、中药材、副食品、畜产品,基本涵盖了我省主要农作物种植品种和饲养品种。此外,还定期开展一些诸如农户种植意向、农户农资购买、农户存粮售粮、成本预测等专项调查及分析工作。现有调查点320个,固定调查户956户,辅助调查户近400户,直接电话问询调查户60多户,分布在全省14个市(州)所属49个县(市、区),是目前全省唯一详细调查农产品投入产出及相关情况的农业调查网络。

二是成本监审。2003年6月,为进一步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加强对垄断行业成本监管,国家颁布实施《重要商品和服务成本监审暂行办法》(国家计委25号令),成本队只对纳入监审目录的部分重要商品和服务开展了成本监审工作。2006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制定并颁布了《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国家发改委42号令),按照该办法的要求,我省于2007年4月制定并下发了《甘肃省实施<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细则》和与之配套的一些工作制度。

几年来,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成本调查机构积极行动,克服困难,先后对教育、物业管理、水、电、暖、气、殡葬、城市公交(出租车)、公路客运、化肥、汽(柴)油、药品、经济适用住房、有线电视、收费公路、旅游景点等多个政府定价商品和服务收费项目进行了定调价前成本监审,同时,还对一些重要行业,如教育、城市自来水、水利工程供水、收费公路、医疗、供电等建立了定期成本审核制度。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每年核减的不合理支出都在亿元以上,不但减轻了消费者负担,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成本监审制度的逐步建立健全,有效地抑制了垄断行业成本费用不断攀升势头,促使经营者加强了成本控制和管理,不但为政府价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威信。

三是重要商品成本调查。就是对钢材、煤炭、电解铝、水泥、化肥等重要商品开展定期成本调查,这是国家发改委2004年新增的一项调查任务,主要是及时了解这些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变动情况,为国家制定价格政策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目前,我省共安排开展了8个品类,18家企业的调查,每年定期给国家上报6次。

按照本次讲座的要求,今天重点谈谈成本监审工作。大家都知道:价格=成本+税金+利润,可以看出,成本是价格的基础,是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政府定价,还是经营者自主定价,成本都是重要的定价依据。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和调整商品或服务价格时,首先应当对相关商品或服务进行成本监审,核算出政府定价成本,并以此作为政府定价的依据。

一、成本监审基础理论

(一)成本监审的涵义

《价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开展成本调查”。价格成本监审,是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成本监审机构对经营者生产经营或提供政府定价商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行调查、审核和核算的行政活动,包括定调价监审和定期监审两种形式。定调价监审是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或调整商品、服务价格前期实施的成本监审。定期监审是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商品和服务成本按照固定的间隔时限实施的成本监审。

(二)成本监审的意义

1、成本监审是提高政府定价科学性的重要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成分的多元化,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使取得商品、行业的真实成本的难度加大。同时,人民群众维护社会公平和合法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制定价格的知情权、尤其是对定价成本的知情权要求越来越高。从依法行政来讲,也要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规范定价行为,增加定价过程的透明度,提高价格决策科学性、合理性。这就要求我们价格主管部门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审查核定定价成本。国家在近两年来对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逐步建立了成本监审—价格制定—监督检查三位一体的价格监管体制,成本监审作为定调价的前臵程序已经逐步落实。

2、成本监审是建立健全成本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垄断行业自我约束成本的动力不足,成本呈现刚性上升现象。因此,政府通过成本监审对经营者成本进行约束,以保护消费者利益,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成本监审对垄断行业的成本有三种约束手段:一是通过制定成本核算方法,明确哪些成本费用计入定价成本,哪些不能计入定价成本,来促进垄断行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二是通过成本监审机构在定调价前的成本审核工作,防止企业虚报成本;三是通过定期监审,掌握垄断产品在不同的合理成本水平,约束企业成本无节制上升,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臵。

三、成本监审的制度和程序

(一)成本监审工作制度

《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国家发改委42号令)规定:对列入成本监审目录的商品和服务,包括价格听证目录,在定调价前必须实行成本监审;未经成本监审的,不得制定或调整价格;否则,定价程序是不合法的。为了严格履行成本监审制度,我省依照42号令,于2007年4月制定并下发了《甘肃省实施<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细则》,确保我省成本监审工作落到实处。

(二)成本监审程序

成本监审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经营者报送成本资料→成本监审机构初审→成本监审机构审核经营者成本→出具成本审核结论书(具体如图1所示)。

1、经营者报送成本资料。实施定调价监审的,经营者在提出定调价要求时应当同时向成本监审机构提交成本资料;实施定期监审的,由价格主管部门向所有经营者直接下达成本监审通知书,如果经营者数量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定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经营者实施成本监审。

2、成本监审机构初审。实行定调价监审的,成本监审机构应在收到经营者报送的成本材料之日起,五日内进行初审。初审不合格的要书面告知经营者,说明理由并做出不予受理或补充材料再审的决定。初审合格的要发出成本监审通知书。成本监审通知书注明成本监审对象、成本监审商品或服务名称、实施日期及要求等,通过书面方式送达经营者;实行定期监审的,价格主管部门应对经营者报送的成本资料进行初审,初审不合格的,应当书面向经营者说明理由并规定时间补报。

3、成本监审机构审核经营者成本。初审合格后,成本监审机构应对经营者的成本进行调查和审核。实施成本监审应制定完整可行的成本监审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包括日程安排、工作组人员名单及分工、工作内容、工作步骤、所需材料及费用支出预算等等。成本监审工作组由两名以上具有成本监审资质的工作人员组成。必要时可邀请相关技术、经济、财会等方面专家参与监审工作组。与经营者有直接或间接利害关系的,应予以回避。定调价监审,原则上应当对经营者进行实地成本监审,对经营者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核实,并根据成本监审工作需要,要求经营者提供必需的审计报告、会计报表、账簿、发票与凭证、生产纪录、质量管理与检验记录、相关合同与协议等原件或正本。定期监审,一般情况下对经营者提供的成本及有关资料进行集中审核,并可根据需要通过书面方式要求经营者补充提供有关资料,必要时可进行实地成本监审。

4、成本监审机构出具成本审核结论书。成本监审机构完成对经营者成本的调查、审核和汇总工作后,要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出具成本审核结论报告。成本监审结论包

789101112***8192021222324-

价格成本监审工作总结 篇2

(一) 价格工作的立足之本是成本监审

现阶段政府行政职能的目标取向是“效率”和“公平”,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 有上千种商品的价格需要政府来管理, 政府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商品定价, 将价格的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效率”方面上。随着价格工作职能的改变和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入, 政府已经放开了商品的服务价格, 政府的定价范围也在逐渐缩小。政府定价范围的缩小, 并不代表削弱了物价部门的职能, 物价部门需要更多的考虑到“公平”的问题, 也是价格形成的机制问题, 国家发改委已经认识到, 成本是定价的基础, 想要解决“公平”问题, 就要从成本的方面入手, 需要通过成本监审的方式来保障定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成本监审时价格管理工作的立足之本。

(二) 成本监审是定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 我国实行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定价主要采用的是成本加成法, 通过成本监审, 是合理确定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成本的基础工作和前置环节, 为政府科学定价提供有效保障;同时, 《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也规定了定价成本监审结论是听证的必要环节, 通过成本监审合理确定定价成本并公开听证成本监审结论, 让定价程序更加规范, 更加公开透明, 进一步提高政府定价水平。因此, 成本监审是定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成本监审是定价工作的重要手段

近几年来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在成本监审工作领域的业绩表明, 成本监审是实现合理定价的重要手段, 通过成本监审可以明确哪些成本费用计入定价成本, 可以降低成本, 可以剔除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成本, 通过成本监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发挥出价格杠杆的重要作用, 从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这也是其他价格手段不可以代替的。

二、成本监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一) 成本监审力量不足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成本监管力量还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一是设立成本调查机构不健全。全省所有县、市价格主管部门应该按照成本监审工作的要求, 根据自身的管理权限, 设立专门的成本监审机构,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有的省市已经建立了成本监审机构, 但是在县一级价格主管部门依然存在着成本监审机构不健全的问题, 从事成本监审工作的人员身兼数职, 不能满足成本监审工作的基本需要。

二是成本监审工作人员配备不足。从实际情况来看自从我国成本调查机构建立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成本调查的工作职能也在不断的拓宽, 工作量也在不断的加大, 但是从事成本监管工作的人员的数量并没有提高, 不能适应成本监审工作发展的要求。

三是成本监审人员专业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近年来, 随着成本监审工作所涉行业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深, 需要不断加强成本监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但是由于工作量的加大, 价格主管部门在这方面的专业培训时间显得不足, 成本监审人员水平在成本监审工作中的思路和办法还不够多, 专业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二) 成本监审理论研究与实际不相符

从实际情况来看, 成本监审工作还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 在履行职能过程中成本监审人员还停留在制度、法律的真空地带, 在制度方面有的行业并没有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成本监审办法和行为规范, 在审核上缺乏依据, 很容易导致成本监审工作出现偏差。同时在理论上对成本监审的程序、定价成本的实质、成本监审的方法等内容研究不足, 因此在成本监审工作中很多是依靠成本监审人员的经验进行, 成本监审的工作结果就会与实际不符。

(三) 成本监审地位与职责不相适应

很大一部分的商品定价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 同时也有一部分垄断行业, 一方面调整这些行业的价格, 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也会给社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与垄断行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通过成本监审可以在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确定经营合理成本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的一些成本监审部门并没有认识到成本监审工作的重要性, 将定价工作看做是摆设, 导致了成本审计地位与职责不适宜的问题出现。

三、提高成本监审工作水平的建议

从上述的论述来看, 我国成本监审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严重影响到了定价工作, 因此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提高成本监审工作水平, 主要对策如下:

(一) 不断提升成本监审工作力量

为了使成本监审在价格工作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成本监管部门要不断提升成本监审的工作力量, 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 成本监管部门要建立起常态化的人员培训机制。成本监管部门要想提高成本监管工作质量, 就必须建立起常态的人员培训机制, 要对新上岗的成本调查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 使这些新上岗的人员系统的学习《会计制度》、《价格法》等知识和国家政策, 一般来说培训的时间可以设定在两周以上,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成本监管工作。同时成本监管部门也要定期的组织业务学习班, 聘请学者、专家对价格管理政策、价格法律法规、成本监审中的典型案例进行重点的讲解。

其次, 为了提高成本监审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 成本监管部门可以采用帮代培、以会代训的方法, 对于一些重大成本监审项目, 要在事前对成本监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座谈会的方式进行研讨。

再次, 要建立健全成本调查机构。条件具备的市县要建立成本调查机构, 有效的解决成本调查机构不健全的问题。同时也要保证成本监审人员的稳定性, 成本监审部门要认识到成本监审工作是一项任务繁重、涉及行业众多的工作, 成本监审人员的流动性也很大, 因此为了提高成本监审工作的水平, 成本监审部门要进一步保证成本监审人员的稳定性。

(二) 加强对成本监审工作的理论研究

加强成本监审工作的理论研究是提升成本监审工作水平的前提条件, 第一要加强对成本监审的理论研究, 积极的研究成本监审的原则、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揭示定价成本和成本监审的实质, 为开展成本监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要充实成本监审工作的理论人员, 成本监审理论研究的工作量较大, 因此就导致成本监审理论研究人员比较缺乏, 成本监审部门应该调选一些专业素质较高、有物价定价经验的人员来从事成本监审工作, 这样才能够保证成本监审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要认真研究成本监审的具体方法, 组织一定的力量对销售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指标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保证成本监审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三) 不断完善成本监审制度

成本监审工作水平提高的基本保障是要依靠完善的成本监审制度, 因此成本监管部门要对成本监审制度进行梳理, 一方面要对一些即将废止的成本监审制度, 进行重新的修订和重新颁布;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成本监审制度, 在实际的成本监审工作不断的进行总结, 要特别的研究和分析一些成本监审工作中的薄弱之处, 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成本监审制度。

四、总结

综上所述, 成本监审与价格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成本监审工作的重要性, 要充分认识到成本监审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并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不断提高成本监审工作水平, 这样才能够将成本监审的作用在价格工作中发挥到最大化, 保证商品价格定价的科学合理性。

参考文献

[1]莫坤宝.价格成本监审对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研究[J].市场经济与价格, 2013 (03) .

价格成本监审工作总结 篇3

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是提高政府定价科学性的重要制度,也是促进企业建立健全成本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更是维护国家和广大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举措。在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成本监审工作的作用日益重要,监审领域愈加拓展,关注度空前扩大,随之而来的监审风险也日益凸显。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既要站在政府价格管理部门的层次对整个成本监审工作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也要具体到每个监审领域、每个监审项目,开展风险评价和防范,把风险管理作为一种原则、一种程序,更是一种方法,充分运用到监审业务实践中,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成本监审风险的内涵特点

一般认为,由于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结论与客观事实依据的偏离和监审主体行为的错误产生的危害,以及监审主体承担相应责任的可能性,称之为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风险。我国成本监审工作起步较晚,制度建设、工作规范、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处于探索阶段,各行业成本监审办法还不够健全,再加上监审项目种类繁多,跨度很大,现有的监审力量参差不齐,风险意识不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成本监审机构法人或监审人员往往会因主客观原因,出现失误、失职,导致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结论与客观事实依据出现偏离。由于成本监审机构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下属机构,其风险产生的后果,不仅可能使监审人员或法人受到党纪行政处分,处理不当,更可能会引起价格决策失误风险、被监审企业经营风险、财政支出损失风险以及政府信任风险,甚至可能让监审机构面临行政诉讼。

二、成本监审风险的成因分析

成本监审的风险源广泛分布于监审主体、监审客体、监审制度、监审程序、监审方法与技术、监审依据和监审环境等各个监审要素之中,其中有可控因素,也有不可控因素;有内因,也有外因;有可辨因素,也有不可辨因素;有独立因素,也有综合因素等。面对上述众多的风险源,可以通过监审项目风险和监审机构风险两个层面来分析,找到不同层次风险的成因和风险管理的侧重点。

(一)监审项目风险

监审项目风险是指在具体的监审项目执行过程中,监审人员对被监审单位或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可能性。项目风险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监审行为风险,指成本监审不作为或乱作为所导致的风险;二是监审客体风险,指被监审对象,对成本监审工作认识不足,存在虚报、瞒报、提供虚假成本资料,拖延时间,不积极配合,所产生的风险;三是监审程序风险,指由于成本监审人员未按法定的监审程序进行监审工作,导致监审结论失效的可能性所导致的风险;四是监审方法风险,指监审方法与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不一致,与客观事实依据有偏差,所导致的风险;五是监审报告风险,是指监审报告的不当表述或不当使用所形成的风险。

(二)监审机构风险

监审机构风险是指各级成本监审机构,不能保证监审工作质量,不能充分发挥监审作用,直接影响到政府合理制定价格,并给监审机构声誉带来的损失或应由监审机构承担责任的可能性。机构风险包括三类:一是由于没有保持独立性而形成的风险。成本监审结论虽然是政府制定价格政策的重要依据,但并不是唯一的依据。往往有时候,政府价格管理部门内部职能界定不够清晰,价格政策制定者简单地将成本监审结论当成价格政策制定结论,甚至要求成本监审完全按照价格政策预期进行,违背监审原则和依据,加大监审风险。二是由于没有建立合理完善的成本监审制度而形成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核算原则、核算办法、核算口径等缺少统一的衡量尺度,监审依据不足,随意性过大。同时,成本监审制度的法律效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对经营者不提供或提供虚假成本资料的行为,无法进行有效处罚。三是由于没有持续提高监审人员能力而形成的风险。监审队伍的专业素质是监审事业发展的关键,如果监审机关不能保持监审队伍合理的专业结构,胜任的专业能力,和应有的职业道德水平,那么由于监审人员产生的操作风险必然会越来越多的转化为机构风险。

三、成本监审机构的风险管理方法

当前在成本监审实践中,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办法,仅仅依靠监审项目实施中的某些质量控制措施发挥着降低监审风险的作用。实际上,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求得以最小的监审风险成本(指监审人员、监审机构所承担的经济、法律等后果责任保持在最低水平)最大限度满足监审需求方的期望值(指成本监审最大限度地遵循合法、公平、科学、规范、效率原则,合理审核确定定价成本,以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达到最理想的监审效果而采取的全面、系统、综合的管理方法,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法实现:

(一)风险预判

风险预判是指对成本监审风险的提前感知,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从寻找制度漏洞着手,完善各项成本监审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成本监审工作职责、规章制度,严格成本监审工作程序,统一核算原则、核算办法、核算口径,把制度建设作为抓管理、求长效,抓基础、促发展,抓全局、管长远的首要工作,并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推动制度的深化、细化、配套和延伸,确保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有章可循、有度可量;二是从建立健全成本监审资料数据库着手,构建涵盖省、市、县三级价格主管部门的中心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包括目前成本监审管理与服务所涉及的各项业务以及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甚至不同地区的数据指标,并通过数据的公开、共享、交换和对比,发现成本监审项目异常数据;三是从抓项目风险评价着手,分析具体监审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是对监审活动潜在的风险以及可能承担的责任,进行鉴定、衡量与分析,从而掌握监审风险的来源,以便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并根据监审风险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和控制对策。

(二)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监审机构有意识地放弃部分监审行为,完全避免特定的损失风险。价格主管部门和监审机构必须坚持法定职责,从市场经济出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重新认识并准确界定政府定价及政府定价成本监审的职能范围,实行精简有效的目录管理,减少预测项目监审,减少个别项目监审,尽量开展社会平均合理费用支出成本监审,改善价格决策方法,避免直接采用单一成本监审结论作为价格制定唯一依据;对未列入成本监审目录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一般不做成本监审,如确有需要,仅开展适当的成本调查,供价格决策参考。对同一经营者同一种商品或服务成本,同一会计年度内原则上不得交叉实施或重复实施定调价监审;没有正式营业的或处于建设过程的项目,同一建设期内和没有项目决算前原则上不得交叉实施或重复实施定调价监审和成本监审。

(三)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契约或制度变更等形式将监审机构的风险转移到受让人或参与人承担的行为,通过风险转移过程可以大幅度降低监审机构的风险程度。具体可以分两种模式进行处理:一是,在现有政策框架下,首先,要求被监审对象出具成本监审承诺书,承诺所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及相关成本资料是合法、真实和完整的,如有不符,愿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次,重大调定价以及难度较大、风险较大的成本监审项目,事先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依据成本监审有关办法,进行专项审计,提出专业意见建议;最后,健全依法决策机制,逐步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法律评估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水平。二是,将现行的实质审查调整为形式审查,成本监审机构仅对申请材料的形式要件是否具备进行审查,审查其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对于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不作审查。实现这一模式,首先,需要修改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从法律、法规上允许形式审查;其次,规定企业上报的成本监审材料,必须包含经会计师事务所等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依据成本监审有关办法及规定出具的专业审计意见报告,由专业机构对监审结论的合法性、相关性、合理性负责。

(四)风险内控

价格成本监审工作总结 篇4

第三方审核服务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完善价格成本监审工作机制,规范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引入第三方审核服务行为,根据《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政府定价成本监审工作的意见》(发改价格〔2016〕1329号)、《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吉发〔2016〕24号)、《吉林省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吉财综〔2015〕340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范围内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在实施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过程中引入第三方审核服务的行为,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第三方,是指根据政府财政部门规定的政府购买服务相关办法和程序确定的,向价格主管部门有偿提供成本审核服务的具有会计、审计、工程造价等相应资质和技术优势的第三方服务单位。

第四条

谈成本监审工作中的不足 篇5

衡阳县物价局 周新铭 谢波

成本是价格的基础。无论是政府定价,还是经营者自主定价,成本都是重要的定价依据。价格主管部门的成本监审工作,是价格行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科学性、健全经营者成本约束机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合理、合法、公平、公正是成本监审工作的规范。

一、衡阳县成本监审工作的发展

衡阳县成本调查工作1983年开始的,主要从事农产品成本调查。当时,成本调查队机构设臵还只在省和部分市存在,县一级几乎都没有单设机构,有农产品价格成本调查任务的县,也只是安排专人负责,且农调专干的流动性也比较大。根据《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规定》(以下简称42号令),衡阳县价格成本调查队经县编办批复并于2006年7月正式成立,成本调查工作得到了最基础的保障,成本队伍也得到了稳定。成本调查队从组建成立至今,部分本级管理和接受上级价格成本调查机构委托,共对自来水、殡葬、民办教育、天然气、小水电等8类21个项目进行了成本审核工作,为定调价工作提供成本基础依据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成本监审工作的易和难

(一)、成本监审工作的易

1、法律规章支持。近几年,国家、省和市通过规章,地方性法规、文件等多种法制形式对成本监审工作进行规范,从不同角度确定 成本监审工作的必要性,不断提高成本监审工作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十二条,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开展成本调查。42 号令对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价格中的成本监审行为作了全面、具体的规范。确定了 “成本监审具体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成本调查机构(以下简称成本调查机构)组织实施。”《湖南省价格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不仅对成本监审工作做了规定,还对成本监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十五条规定“制定、调整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和服务的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作出的价格决定及其成本监审、市场供求和定价听证等有关文件资料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2、成本监审工作规范。省物价局成本调查队下发了湘价成字[2009]59号文件,对价格成本监审工作规程、文档格式、成本监审人员行为守则以及成本监审报告格式规范等进行了规定。市物价局下发了《衡阳市物价局价费管理程序规定》,规定“调定价前必须经价格成本调查队进行成本审核,并出具成本审核报告后方可进入调定价费审批程序,未经成本审核,一律不予调定价费。”县物价局党组言行一致支持成本监审工作,在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和中层以上领导的会议上,多次明确,凡是要进行定调价的,必须要进行成本监审,不经成本监审的,不得定调价。成本监审工作的开展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二)、成本监审工作的难

1、监审零经验、工作资料缺乏 衡阳县价格成本调查队建立至今,只有4年时间。以前我县的成本调查没有专门的调查队伍,负责农产品成本调查登记工作的农调专干也不是固定的,流动性比较大,经常出现缺岗缺位的现象。之前列入价格成本监审目录,由县级管理的价费,都是由上一级成本调查队负责审核的,成本调查队成立之后,有岗有位还有人,局党组领导要求价格成本调查队应该把成本审核工作承担起来,要发挥成本审核工作的职能。然而,毕竟成本监审在之前是一片空白,没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经验,而成本监审资料也只有42号令、2006年6月份省里组织培训的资料和国家陆续公布的十四个专项成本监审办法以及在网上查找到的部分外省资料。成本审核工作就只能是边做边摸索。再则,县级自主成本监审项目很少,基本上都是受上级成本队的委托,自来水价格,天然气等都是要接受市级成本机构的委托才能做,因此,成本审核的经验就更少了。

2、监审人员素质低、工作责任心不强

一是成本监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成本监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是成本监审工作开展的根本保障。成本监审人员必须要对法律法规、成本监审程序、要求要熟记于心,相关制度及知识要了解,并能随时运用到成本监审工作中去,看到一个项目就知道该怎么做,看到一个会计科目,就马上反应这里应该要包括什么,看到一笔数据就能知道真实与否,等等。这是成本监审人员做成本审核工作的基础,如果成本监审人员要进行项目监审了,还要去翻法律文件规定看程序和要求是怎么样的,那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啊。在工作操作中,成本 监审人员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行业的财务制度不熟悉,就出现了看不出被监审单位提供虚假不实的资料或者明知资料有问题却无从下手的现象,也只能是随被监审单位提供的资料,监审人员核对资料与实际的一些表面数据做审核,造成了成本数据失实,对定调价工作带来了难度;二是法律意识要增强;(1)、成本审核工作是定调价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成本监审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工作,做到“合理、合法、公平、公正”。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某执法部门进行执法检查,对违法行为作出了相应处理,违法单位将执法部门告上法庭,结果是执法部门败诉,这个执法决定没有偏差却被宣布无效,法官判决也是合法的,而导致这样的情况却是执法部门在进行执法时,没有亮出执法证,不符合执法程序,程序不到位,做出的结果再公正也是无效的。同样,成本监审人员如果不能按程序或要求进行成本审核,也将会影响制定价费基础成本数据的合法性,就是花了一百倍努力,做了N次数据审核,结果都是做无用的事。所以,必须要增强自身法律意识。(2)、部分被监审单位走场意识严重,对于成本监审工作认为这是形式,到头来,还不是领导说了算,领导说批多少就批多少。对成本监审小组进入实地监审不是设阻就是提供虚假资料,甚至于由领导出面给物价局领导或私人打招呼、批条、定调,给成本监审工作带来了难度。2009年,笔者参与一所民办教育成本的审核,未进入实地进行成本监审,该民办学校通过领导向分管成本调查和民办教育收费审批的局领导打招呼,开始就是阻止成本审核工作,要求直接进行批复。经局领导再三对该领导 和学校声明并做工作,说市局出台了《衡阳市物价局价费管理程序规定》,对成本监审工作要求是相当严格,不搞不行。此领导才退了一步,指示说,那么就将学校教育收费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五百。这样,就等于把结果给你了,让结果决定成本基数,与成本审核的本意“依据成本基数定结果”相反了,造成了成本审核工作不能客观进行,工作起来也很为难。

3、被审单位不配合、实际工作进行难

由于部分被监审单位与一些领导有过场意识,把成本监审工作当作可有可无,把成本审核作为应付上面领导的形式,要么不配合成本监审工作,要么就觉得没有必要搞那么认真,意思意思就得了,对成本监审工作要提供的资料也就敷衍了事,就出现不全、虚假甚至是拒不提供资料的行为。在准备对一所民办教育进行教育成本审核时,该学校负责人认为,市里有文件规定,成本审核是少不了的,那就应付应付,反正有领导在背后撑腰,怕什么。在进行实地成本审核中,所提供的账簿数据与实际核对的数据不符,当监审小组提出要详细查看其他账簿,被监审单位就以账簿被总公司拿走不提供,监审小组又提出一个需要说明详细的数据及提供相关的依据,被监审单位又以是商业秘密不能对外公布为名拒绝提供。这些行为,成本监审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没有一个制约措施,仅仅以终止成本监审,不进行定调价,其他毫无办法。

新出台的《条例》第十七条第(二)项“对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的定价成本监审、价格监测和其他价格监督检查活动予以配合,提 供有关账簿、单据、凭证、文件、电子信息等资料,并保证资料真实、准确、完整; ”可是《条例》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二)项规定,拒绝提供价格监督检查所需资料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我们可以看出,《条例》只是对拒绝提供价格监督检查所需资料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才进行处罚,实际上,对于成本监审资料的真实与否或者拒绝提供资料根本没有一个制约。

三、几点想法

1、从法制上制约被监审单位。建立健全成本监审处罚措施,被监审单位若不提供或提供资料不全、虚假资料除了要终止之外,还要作出处罚,情节严重,态度恶劣的还应有权提出或吊销被监审单位的收费、服务价格许可证。

2、加强成本监审法律法规的学习。一是成本监审人员的学习。建议省市组织县一级成本监审人员进行成本监审培训,下发成本监审资料,提高成本监审综合水平。二是加强基层业务科(股)室成本监审意识。法律法规以及行文都明确规定了定调价必须进行成本审核,但是,科(股)室特别是负责人,思想要统一上来,不要有走过场,搞不搞没关系的想法,支持配合成本监审工作,督促被监审单位及时提供真实有效的资料。

3、成本监审人员要增强工作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进行成本监审,杜绝数字录入出错,不认真核对 数据及结论书文字的现象,对需要说明的特殊问题,一定要详细说明,做到“有理有据、取据合法、数据准确、结论适中”,为制定和调整价费提供准确无误的成本基数。

周新铭

衡阳县物价局副局长 衡阳县价格成本调查队干部

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监审报告 篇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等有关规定,本局于2015年3 月17 日至3月27日对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2014年城市供水定价成本实施了监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被监审单位基本情况

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位于苏州市人民路1100号,改制于2012年,其前身为苏州市自来水公司,现隶属苏州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汪香元;目前注册资本100,000.00万元,均为国有资本。公司经营范围:自来水供应,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给排水安装,二次供水设备安装,给水工程设计,水质检测与分析,给水器材供应,自有房屋出租。

至2014年底,公司员工642 人;固定资产原值283,631.48万元;设计日供水能力为90.00万立方米,拥有DN100以上供水管网2205 公里,承担姑苏区、相城区和木渎镇、胥口镇供水任务,供水用户466848户,其中居民用户435501户,工商用户28349户,其他用户298 户。

二、成本监审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二)《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

(三)《江苏省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

(四)《江苏省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实施细则》;

(一)成本审核内容。

依据合法性、相关性、合理性和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审核公司上报的成本项目、成本核算内容和费用分摊方法是否合理,填报的成本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二)成本项目核增核减情况及理由 1.核减项目

(1)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工资、津贴补贴、奖金,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按规定核算,审定为8,845.09万元。

(2)业务招待费。按规定核算,审定为13.57万元。(3)管理费用-税金。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按规定核算,审定为485.42万元。

(4)修理费。按规定核算,审定为2,014.63万元。(5)应计未计成本。按规定核算,审定为5,294.53万元。2.核增项目

(1)固定资产折旧。按规定核算,审定为10,868.28万元。

(2)管理费用-其他费用。按规定核算,审定为518.90万元。

(3)成本冲减项目。包括其他业务应分摊成本、其他应扣减的支出等。按规定核算,审定为970.54万元。

六、成本监审结论

价格成本监审工作总结 篇7

(讨论稿)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成本监审行为,提高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价格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根据《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及其它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对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经营者实施定价成本监审的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定价成本监审,是指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在调查、测算、审核设备经营者提供服务成本基础上核定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定价成本的行为。

第四条

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是指列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品目的医用设备,以及尚未列入管理品目、省级区域内首次配置的整套单价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用检查治疗设备。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定价成本,是指一定范围内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经营者给每位患者或就诊人员提供服务的社会合理费用支出扣除国家财政专项拨款或其他资助部分,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大型医用 检查治疗设备价格的基本依据。

第六条

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定价成本监审具体事务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成本调查机构组织实施。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配合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开展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定价成本监审工作。

第七条

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成本核算、审核,应保证公正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原则是: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成本;凡是不属于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成本。

(二)合法性原则。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经营成本。

(三)相关性原则。凡与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生产无关的收支活动,一律不能计入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经营成本。

(四)分类核算原则。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经营成本要按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定价种类,分品种核算。

第二章

定价成本构成及核算

第八条

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经营成本,是指医疗设备经营者在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 用,包括直接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三部分。

第九条

直接成本,包括人工成本、修理费、固定资产折旧、公务费、材料费、业务费、其它费用等。

1、人工成本,指直接参与医疗设备治疗或检查的人员的费用。包括工资总额、津贴、福利费、奖金、社会保险费(养老、医疗、失业、生育保险费)、工资附加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住房公积金)。

2、修理费,指医疗设备经营者在维护设备及其附属固定资产运行安全、保证正常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项修理费用,包括大修理费、日常维修费。

3、固定资产折旧,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损耗而逐渐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折旧费、设备折旧费、其它固定资产折旧等。

4、公务费,指为设备进行医疗或检查活动所发生的公杂费、招待费、差旅费、水电费、取暖费、劳动保护费、其它等。

5、材料费,包括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其他材料费。卫生材料,指用于诊断、治疗疾病,调节人的生理功能的辅助材料,包括氧气费、血费、放射材料、化验材料、卫生材料等。

低值易耗品,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内,或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一般设备500元、专业设备800元)以下,其价值不是一次转为费用的各种劳动资料。其他材料:电脑耗材、维修耗材等。

6、业务费,指为设备进行医疗活动所发生的各项业务费用,包括培训费、其它杂支费、被服、印刷表册、报刊资料费、专家会诊费等。

7、其它费用,指除以上各项费用之外的支出费用。第十条

管理费用,指医疗设备经营者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其内容包括财务费用、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董事会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业务招待费、涉外费、咨询费、租赁费、诉讼费、技术转让费、低易耗品摊销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企业开办费、审计费、坏帐损失、维修费以及应计入管理费用的税金和其他费用等。

第十一条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其内容包括企业在经营期间所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外汇调剂手续费和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企业筹集资金所发生的其他费用。

第十二条

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定价成本核算公式如下:

经营总成本=直接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单位经营成本=经营总成本/年就诊人数

第三章 主要成本项目审核标准及方法

第十三条

人员工资及福利。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一般按照实际工资水平核算;实际工资水平高出当年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国有经济)平均工资水平的20%的,高出部分不得计入定价成本。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核算。

第十四条

修理费。一般性修缮费用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核算;大修理费用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1.2%计提。

第十五条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分类计提折旧,折旧年限按医疗机构财会制度规定的折旧年限分类计算。残值率按3%确定。房屋与其它医疗服务费用,按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所占用房屋的建筑面积来分配核算。

闲置超过9个月的固定资产不列入计提折旧范围;房屋及建筑物已投入使用,但未办理竣工结算的,可按有资产评估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估计的价值,计提折旧。

第十六条

管理费用的分摊原则上按某项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当年服务收入占当年医院总收入比例对医院当年总的管理费用进行分摊,分摊出进入某项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经营成本的管理费用。对新购置的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可参照其它同类大型医用设备的分摊比例进行分摊,也可以按直接成本的30%核定。第十七条

业务招待费,审核中,按超额累进制计算,即全年销售收入在1500万元以下的,按不超过销售收入的0.5%核定,超过1500万元但不超过5000万元的,按不超过该部分的0.3%核定,超过5000万元但不超过1亿元的,按不超过该部分的0.2%核定,超过1亿元的,按不超过该部分的0.1%核定。

第十八条

职工教育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核定。工会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核定。

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按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核定。

第十九条

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平摊计入费用中。除有明确受益期限的,其余均按15年摊销。

第二十条

递延资产开办费按7年摊销,其它递延资产按受益期限摊销。

第二十一条

下列支出不得列入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定价成本:

(一)非持续、非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不合理费用;

(二)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滞纳金、违约金、罚款和公益救济性捐赠;

(三)各种资本性支出,即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以及改良固定资产使用性能的费用;

(四)与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生产管理无关的其他支出;

(五)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规定不得计入成本的其他支出。

第二十二条

贷款利息总额原则上根据实际贷款额及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核定,并按照经营期计算年平均贷款利息。贷款总额超过该设备投资总额70%的,按投资额的70%核定贷款利息。

第二十三条

其他成本费用项目按照有关财务制度和政策规定审核,原则上据实核定,但应符合一定范围内社会公允性原则。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应向成本监审机构提供以下材料

(一)成本核算资料及说明。

(二)经营者经营基本情况。

(三)经营者会计报表。必须是经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审计等政府部门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并应根据成本监审机构的要求,提供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及帐册。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十五条

新投入使用的入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如不能提供本办法规定的材料,应以审查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参照其他入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经营成本平均合理的费用支出核定。成本监审机构在出具审核结论前应召开专家咨询会议,充分论证。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

1、大型医用检查治疗设备经营者基本情况调查表

成本调查价格监测工作总结 篇8

我市价格成本调查和监审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和全省物价工作、成本调查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为切入点,认真做好常规调查、专题调查、市场监测和成本监审工作,不断提高调查监测质量和分析预测水平,并按照“突出重点、层层落实”的工作原则,积极推进我市成本调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农产品的价格成本调查和重要商品与服务价格的成本监审工作任务。为国家制定价格政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促进我市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搞好基础调查,为价格决策服务

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产品生产是我市经济的主要产业。小麦、玉米、菜牛、生猪等12种农副产品是我市常年担负的基础调查任务。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一是按照省队工作部署,及时召开了成本调查业务会,安排全市成本调查工作任务。重点强调了农本常规调查的重要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二是抓好成本调查质量。从资料真实、数据准确、分析透彻和上报及时等四个关键环节入手,统一规定,统一方法,严把成本调查质量关,着重把握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基础数据的可靠性、汇总资料的全面性和分析预测的可信性。保证了基础调查的工作质量。三是搞好成本资料的开发、利用。每项调查均以不同形式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了相应的成本调查资料,供领导决策时参考。太康县以《成本监测》形式,将第一手成本资料报送县领导和有关部门,受到了当地领导的重视和政府部门的好评。四是落实直报制度。采取任务包县、责任到人和早提醒、勤督促的方法,加强了直报督办力度,全市三个直报调查县在确保调查质量的基础上,及时、准确地上报了各项直报资料。

二、认真搞好专题调查,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专题调查已成为成本调查机构服务于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了解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情况的一个重要信息渠道。我市开展的专题调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经常性调查项目。主要有农户存售粮、种植意向和农资购买情况调查。及时反映农户的生产习惯和种植结构变化情况,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作物布局,按种植品种消费生产资料,为政府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二是围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开展的调查。主要有粮棉价格、收购情况、市场走势及国家粮棉政策落实情况调查。为国家完善粮棉价格和流通政策提供了资料。三是围绕政府和消费者关心的生猪、鸡蛋等农副产品的调查。为当地政府关心的“菜篮子”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四是围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各级政府服务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农户收支情况调查,及时反映农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为当地政府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提供了参考资料。在专题调查工作中我们主要把握三个环节。一是按要求在选好调查户的基础上,注重抓时间、抓质量、抓落实。二是深入走访,详细了解,从不同层面如实反映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情况。三是结合调查数据和情况反映,认真搞好综合分析,从中发现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落实价格法规,搞好成本监审工作

成本监审是贯彻落实《价格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国家计委25号令、省发改委《成本监审实施细则》和《监审目录》要求,我们深入工厂,对小化肥、自来水和小火电等6家企业进行了定期监审,并对企业上报的资料及成本变化情况,认真审核,纠正疑点,严把填报质量关。在搞好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协助企业查找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企业发展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在定调价监审工作中,我们先后对3家自来水企业、3所学校的住宿费用、7家医院制剂、1个市场的物业管理、1个景点门票和3个单位其他事项的价格成本进行了全面审核,并出具了成本审核结论报告,为合理调定价格提供了依据,为领导决策当好了参谋。

四、掌握市场动态,搞好价格监测 按照省队要求,我市对主要农产品、副食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共60多个品种开展了市场价格监测工作。在监测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选好点。根据要求,我们对辖区市场分布进行全面考察,选定三个相距较远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农贸市场和三个比较大的农资销售经营部门为监测点,保证了监测点在当地有较强的代表性、长期性和相对稳定性。二是定好位。测定点根据不同品种选相对稳定的摊位,保证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三是按时直报。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月除上报监测数据外,还及时写出本季度主要品种价格成本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一并上报。四是持之以恒,不漏测漏报。为全面及时地掌握我市主要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动态积累了详细的市场变化资料。尤其在“非典”期间的市场监管中,我们采取固定专人负责,双向采价,日报、周报及时准确,多次受到上级好评。

五、几点体会

近年来,在成本调查工作实践中使我们深深体会到,领导重视,队伍建设,业务素质的提高是搞好成本调查的重要因素。

(一)领导重视是搞好成本调查工作的重要保证。成本调查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市物价局党组针对物价工作实际一直把成本工作摆在了全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了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局一把手关心支持成本调查工作,多次听取成本调查专题汇报,经常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协调与业务科室的工作关系,对成本调查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分管副局长与成本所同志一起研究措施,协调经费,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对调查分析资料亲自把关,具体指导。有力地促进了成本调查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成本队伍建设是做好成本工作的基础。我们始终把加强成本队伍建设,提高成本工作队伍素质作为成本工作的关键,常抓不懈。首先,在人员调配上严格把关。把那些业务精,素质高,作风强,能吃苦的同志安排到成本调查岗位上。其次,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使成本所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积极组织成本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使成本调查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弘扬扎实苦干的敬业精神,并在调查实践中强化全体成本工作人员对价格政策和业务技能的学习,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提高调查人员和记帐员的业务素质。为提高成本调查人员和农户记帐员的业务素质,我们主要采取了三项对策。一是具体指导,市县联动。市所负责县所人员业务素质的量化考评工作,以“请上来”或“走下去”的形式具体指导各县的成本调查工作,对上报资料反复核算,严格把关,在调查工作实践中促进各县调查人员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二是采取以市带县、以老带新和以会代训的方法,学习成本调查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三是各县所结合调查资料汇总,组织农调户对新农产品成本核算进行了培训,规范了农调户在实际工作中的记帐方法和核算办法。提高了记帐员的业务素质和原始记帐资料的准确性,保证了成本调查的顺利开展和工作质量。

我市的价格成本调查工作,在上级领导和省成本队的关心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与兄弟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今后要虚心学习,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使我市的价格成本调查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县物价局采取措施切实加强价格监测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监测点,夯实价格监测工作基础。目前,全县已建立健全多个监测点,其中包括90种居民生活必需品、农资、生猪、粮食等监测任务,并实行价格监测档案管理和台账制度,对各监测点上报的报表分类存放,按类别、年份整理、建立档案,提高了价格监测管理水平。二是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价格预测预警预报。制定了价格监测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市场巡查、预警报告、应急值班、跟踪监测等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做到价格预警和应急监测工作常备不懈,紧急情况下反应迅速,保障有力;加强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和节假日的价格监测,认真落实应对市场异常波动的紧急监测措施,为政府掌握情况,组织货源,平抑市场价格提供了有力的信息保障。三是完善制度,提高价格监测质量。严格执行监测质量管理制度,规范采报价行为,凡是监测人员能现场采价的必须现场采价。加强价格监测工作质量,保证数据上报率、准确性、及时性,以及市场动态信息报送和价格预警工作情况,确保价格监测质量再上新台阶。

电力监审工作总结 篇9

适应形势开拓创新

积极做好监察审计工作

今年5月份,按照《某电力公司县供电企业机构调整指导意见》精神,我公司对二级机构进行了调整,设立了监察审计部。为确保监察审计工作扎实开展,公司党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有力支持,促进了监审工作规

范开展,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推动了公司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一、强化领导,高度重视,确保监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监察审计部担负着确保企业政治安全、经济安全、队伍安全的重要职责。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公司党委重视是监察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一是把监察审计工作作为一项中心工作,谋划好、安排好。监审部成立后,保证其顺利、大胆、有序开展工作成为当务之急。针对监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按照省市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公司党委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监审工作的决定》,就加强党委对监审工作的领导、支持监审工作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等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公司党委带头执行《决定》,把做好监审工作作为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结合安全生产例会,每月至少听取一次监审工作汇报,了解和掌握监审工作的开展情况,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召开公司党政联席会研究全局性工作,特别是研究涉及党风、行风、廉政等工作时,监审人员列席参加。

二是为监审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确保组织好、实施好。首先为监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监审部人员每人配备了电脑,优先保证了监审工作经费的落实,促进了监审工作的正常开展。今年把监审、党风、行风、财务等制度作为监审部成立以来的一项中心工作,明确专人指导各基层单位完善相关制度,促进了监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其次对监审部有关事项的请示、报告,认真研究。特别是对涉及全局性的工作,如抄核收效能监察、维修物资管理、春检预试等工作,抽调精干人员参与,明确目标,要求各部门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在监审部的统一协调下开展工作,确保了监审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素质,建队伍,努力提高监审工作水平

思路确定后,人员就是决定因素。为提高监审部人员的整体素质,公司党委对监审人员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精、法纪观念强的监审干部队伍。一方面结合本次机构调整,从基层单位优先挑选了5名有多年工作经历和经营管理经验的人员,充实到监审部,由公司纪委副书记兼任监审部主任。在13个供电所和10个部室聘请了23名兼职监审员,使监审工作力量涉及到每个单位。另一方面加强自身学习。针对监察审计工作特点,6月份集中学习了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7月份公司党委专门聘请某市纪委干部授课,就如何开展好监审工作进行具体指导,组织3名同志参加了某市纪委举办的业务培训,8月份选派2名同志到保定培训中心接受了专业培训,使监审部的同志们在较短时间内就由“外行”变成了“内行”,监察审计工作有序开展。

三、大胆务实,积极探索,监审工作开展有声有色

有公司党委的大力支持,监审部各项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开展得有声有色。一是以典型案例、专题讲座或观看录相等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6月26日,组织公司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及青年骨干在某监狱召开“某供电公司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大会”。与会人员参观了监狱的生产车间、宿舍、食堂、禁闭区等场所,从两名犯人的现身说法、对犯罪经历的痛苦悔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强烈向往中,接受了一次特殊的党课教育,经历了一次灵魂的大洗礼,思想上震动很大。二是以活动为载体,营造廉政建设浓厚氛围。开展了“算好廉洁七笔帐,做个廉洁电力人”专题教育活动(即:算好政治帐、经济帐、名誉帐、家庭帐、亲情帐、自由帐、健康帐)。通过活动,使全体人员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时刻紧绷廉洁这根弦,做到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公司上下形成了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加强了廉政文化建设,在机关院内建起了党风廉政建设长廊,长廊设有党风廉政建设展牌20余面,开辟了廉政教育阵地,在机关会议室制作警示教育展牌40余面,使公司员工随时都能感受廉政文化的熏陶。三是组织开展了抄核收效能监察工作。7月中旬,组织营销部、治安办、各供电所在公司系统开展了抄核收工作效能监察,对17万多客户的用电性质、电价标准、电费收取等进行了全过程监察,发现有7各方面的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挽回经济损失0.4万余元,为规范公司营销管理、业务流程及管理服务行为提出改进意见。

几个月来,我公司监审工作做了一些探索,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但距省市公司的要求和发展的形势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关心和支持监审部工作,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不

断开创电力监审工作的新局面。

2007年10月

上一篇:偏心轴承的模具设计研究论文下一篇:体育艺术节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