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范文

2024-09-25

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范文(精选10篇)

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范文 篇1

附件1:

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贵州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优化我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厅〔2010〕9号),结合本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第三条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调整,应以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为基本依据,使用规范名称,并遵照本实施细则,履行相关程序,自主设置、调整和停办专业。

第四条 各地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做好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区域产业结构情况、区域发展重点设置专业,支持和引导学校之间合理分工、错位发展,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紧扣产业、各具特色的专业体系,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第五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本省、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职业岗位和就业市场需求变化,实时动态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并对已开设专业的专业内涵、专业教学内容等进行调整,每年修订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对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就业率低下,办学质量不高的专业要及时停办。

第六条 省教育厅负责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设置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局、相关专业设置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第二章 设置条件

第七条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学校发展规划;紧贴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稳定的人才需求;连续2年招生不满50人的专业,由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停办该专业;经批准的特殊专业除外。

(二)具有依据国家有关文件以及省教育行政、行业主管等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制定的、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整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相关教学文件。

(三)具有与开设专业必需的经费和校舍、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所,以及图书资料、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基本办学条件。

(四)具有能胜任完成所开设专业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包括专任教师、教学辅助人员和相关行业、企业兼职专业教师队伍。每个专业必须配备两名以上具有与所开专业相应或相关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从事该专业教学的专业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应保持相对稳定,比例适当。

第八条 新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以及未通过合格学校评估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未通过合格评估前不得增设新专业。

第九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审查、备案新设专业时,应对照地方专业建设规划、指导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建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与学校分类属性相一致的专业和方向,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结构,办出特色,办出品牌。

第三章 设置程序

第十条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应遵循以下程序:

(一)开展行业、企业、就业市场调研,做好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并形成《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性调研报告》;

(二)进行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并形成《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三)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制定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整实施性教学计划和相关教学文件;

(四)经相关行业、企业、教学、课程专家论证。学校设置目录外专业的,专家论证不少于5人,其中行业、企业专家不少于2人,且应具有与所开设专业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六)国控类和目录外专业的开设须报省教育厅审查、备案。

第十一条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目录内专业,须经学校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二条 开设目录外专业,应经省教育厅审查、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备案后试办,并报送以下材料:

1、中等职业学校增设目录外专业申请表。

2、人才需求分析和调研报告。

3、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报告。

4、实施性教学计划和相关教学文件。

5、专家论证及相关部门意见等。

第十三条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医药卫生、公安司法、教育类等国家控制专业,须具备相应办学资质。新设“护理”、“农村医学”、“中医”等医学类专业,“保安”等公安司法类专业,“学前教育”等教育类专业,应当符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条件,并经相关省级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报省教育厅审批备案后开设。

第十四条 中等职业学校申请开办目录外专业及国控专业的时间为每年10月份(10月15日之前,逾期不予受理)。

第十五条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管理需按照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关于使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系统 加强专业设置管理的通知》(黔教办职成〔2013〕595号)等有关文件要求,进行学校专业的网上申报与汇总工作。我厅将于每年3月15日前结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申报工作并报 教育部备案,逾期不再受理。

第四章 指导与检查

第十六条 省教育厅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实行指导、检查和监督。建立由行业、企业、教科研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组成的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提供咨询指导服务。

各市(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对所属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进行指导、检查。

第十七条 省教育厅不定期开展专业检查和评估,对专业办学条件不达标、教学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低下、就业率过低的专业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将暂停该专业招生。对学校试办的《目录》外专业,省教育厅在第三年开展检查评估,评估未达标的将限期整改或停止试办。

第十八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基本建设和其他各教学环节,建立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

第五章 附

第十九条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要求,制定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第二十条 本细则适用于本省实施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第二十二条 本细则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范文 篇2

《细则》指出, 学校可按专业大类招生, 允许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及选择直接就业或继续升学。学校要遵循教育和专业人才成长规律, 建立有序的专业体系, 多专业选择机制, 走班选课制度和严格的监督制度。明确学生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条件, 在教学资源和教育质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 尊重学生意愿, 努力满足学生合理的专业选择和专业方向要求。

《细则》还提到, 学校可根据工学交替和现代学徒制的要求, 按不同的教学功能分成若干“交替式”的长短学期, 实行“多学期制”。学校对实行“学分制”的学生, 修满规定总学分且操行评定合格者, 可以提前毕业。未修满规定总学分或规定的其他毕业条件而推迟毕业者, 允许学校之间、不同专业之间、不同课程之间、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分相互认可。《细则》还对学分认定、学分转化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范文 篇3

化工系对实训基地6S管理做了详细的计划,加之前期动员与培训等及时而到位,职责范围划分的很明确,使得6S实训顺利有序的开展。

一、2011年至2012年化工系实训基地6S管理实施内容

2011年3月化工系成立了实训基地6S管理办公室,确认了推行计划和方法,制定了推行方案,2011年6月聘请了辽宁北方煤化工有限公司党群部部长陶咏梅为我们做了关于6S管理的精彩讲座,还到化工系实训基地进行现场勘查培训,让大家清晰的了解了6S管理内容,6S管理方法以及理念。陶部长还留下了珍贵的6S活动培训手册和6S及目视化管理图集等珍贵材料,教师和学生都认真做了培训记录,培训结束以后实训基地6S管理办公室还针对培训和讲座内容进行了6S培训测试,学生写了6S管理培训总结,综合以上实训基地6S管理前期培训情况效果卓越。

自2011年6S管理在化工系实训基地开展以来实训基地6S管理办公室就开始着手现场文字、图片及看板的布置,至2012年已经逐步完成,现场标示规范,图片鲜明有序一目了然。时至2012年3月以前,化工系实训基地6S管理办公室一方面投入到实训基地现场管理及运行规范制定当中,分别完成了本溪市化学工业学校化工实训基地6S管理手册等一本管理手册;三个管理标准;六个工艺操作规程;六个工艺考核评分标准;六个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投入到实训基地6S管理运行监控表制作当中,分别完成了实训基地日常点检表、设备运行记录、设备使用记录、巡检记录、设备故障及维修记录等监控表格,这一系列标准、规程、制度、监控表格也在制度的同时,在实训基地6S管理办公室的管理下有条不紊的实施,并把实训基地6S管理推进正轨,最后我们还要将进实训基地6S管理进行小结,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在6S管理的运行过程中不断吸纳意见,不断检讨修正。

二、6S管理心得体会及经验

(一)整理、整顿

1、明确区分了物品要与不要的标准,清除了实训中心、实验室的废品和废料。明确制定了废弃物明细表,废弃物分类和处理办法。

2、物品的分类、整齐摆放、标识、定位都得到初步效果,不过还要继续细化分类,做更多的标识牌使实训场所一目了然。

3、对的格局重新进行了划分,使得部门中的空间利用更为合理。对现有文件进一步整理,规范了文件柜、文件盒以及文件的标识、标签。

(二)清扫、清洁

集中清扫和自觉清扫,并加以制度保障。

1、集中清扫:对办公室和实训中心的墙壁、地面的灰尘、油污做了彻底清扫。办公室和实训中心的玻璃擦拭光洁明亮。对实训中心的所有设备进行彻底清洁。

2、自觉清洁:划分卫生责任区,督促每位学生做到“实训间隙勤清扫、上课之前小清扫、下课结束大清扫”,保持整洁、明快、舒畅的实训环境,坚持分工负责,每日进行检查、反馈,使实训现场和办公区域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三)素养、安全

1、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展现学生的风采,我们规范了学生的衣着、行为等规范,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精神风貌。

2、对消防器材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清洁,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并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对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演练。

3、对带电仪器明确标识安全警示,安全标语等等。

4、为了宣传6S管理实训,实训中心组织学生实训培训,并利用会议积极宣讲6S的知识,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6S管理实训的内涵及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实训实训中心在6S管理上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实训中心物品摆放整齐,标识清楚,取用方便。办公区域物品摆放整洁有序,美观大方,文件资料取用方便,提高了实训效率。学生思想稳定,出勤正常,行为规范。安全事故没出现一起,安全态势良好。

接触到6S管理后才知道它的博大。其实,6S管理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它是一种文化。它是通过学生全员对现场环境的改善,达到提高实训效率,实现标准化操作,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好的文化和素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6S管理的积极性,使之全员参与进来,充分认识6S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实训和掌握6S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通过小到对个人所有事情的整理,大到对劳动生活环境的整理,使复杂、纷繁的事情简单化、条理化。正所谓通过改善环境、享受环境,用环境育人。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大道,一旦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它,那将是受用一生的事情。

(四)推行6S感受

1.  6S对实训效率的影响

在日常的实训中,突出的问题是要查找和使用以前的某些图纸、资料、备件、工具、仪器、仪表等,往往翻箱倒柜,东找西找,大部分时间浪费了,实训效率很难提高。6S管理的全面实施使我们的实训场地宽敞整洁了,大大减少了寻找资料和物品的时间,实训效率有很大的提高。

2.  6S对实训空间的节约

以前我们学校的实训车间、仓库内的实训材料到处堆放,空间狭小,自学校推行6S管理以来,我门各办公室、实验室下大力量进行整治,充分运用整理、整顿的方法。现在我们的实训车间变得宽敞明亮,为安全、高质教学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3.  6S可有效确保安全

我们实验室存在触电伤害等危险源,确保安全是我们实训的重中之重。安全标识的使用,安全通道的明确划分,现场的有效监护等措施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我们实训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4.  6S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6S,我们将大家平时收集、编写的技术、管理文档分类存档、资源共享,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不可比拟的方便。在实训中大家也能够按照6S标准行事,把6S的理念带到自己的日常管理实训中,及时对电子文档进行整理等习惯,力求管理实训的高效、高质,使6S贯穿实训的每个方面。

三、小结

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总结 篇4

数控车项目工作总结

2012年5月10日,由贵州省教育厅主办,省机械工业学校承办的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加工制造的比赛,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大赛历时四天,我校共派了两名选手参加了数控车项目的比赛。在本次大赛中我担任了数控车项目的指导教师,经过数控参赛指导小组的一致努力,圆满完成了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训练阶段

在选手选定方面,根据数控项目组的指导思想和实际情况,以本届市技能大赛为前提,确定2名同学培训。我们认真调查,从网上收集了大量的实例以及相关资料,并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和材料计划。由于学生在前期培训过程中加工速度较慢,不能合理安排加工工艺,尺寸计算能力较弱,对刀具性能不熟悉,对CAXA数控车2008软件不能熟练掌握;因此,快速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水平,实际操作技能迫在眉捷。我们对两名参赛选手进行重点培养,实行理论和实践并重,主要内容有技能大赛的技术要求、CAXA数控车2008软件操作,典型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及编程操作、华中数控车床的操作,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等。这种培训任务重,时间紧,基本针对熟练工进行培训的。对于我们来说,很有些难度。培训老师既有分工,又相互协调,配合默契,效果显著。竞赛前的一周都在进行刀具准备。除了补充购买一批新的机夹刀片外,还手工刃磨了近二

十把刀具,为竞赛进行了全面的准备。由于对竞赛使用机床不了解,所有的刀具都进行了切割再加工,这个方面可以说是准备不充分。这一点希望能在以后的竞赛中吸取教训,考前对设备要进行全面的熟悉,并且要提早熟悉,这样准备可以更充分。

然而在实际培训中,刀具远远不能满足两名选手练习,再接到工量器具清单时更是大吃一惊,清单不明不白,没有确定尾座莫氏套筒几号,内切断刀没有指定刃磨多长,镗孔刀不知刃磨多长,有些量具我们根本没有,时间紧迫,我们只好根据我校实际,尽量把工、量、器具准备好,以保证选手能够顺利参赛。在9号下午熟悉场地时,我们发现电子手轮和同学们平时操作的有些不同,CAXA数控车软件为2011版(我校为2008版,比赛规程为2008版)。在培训过程中大家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吃苦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竞赛过程中

5月10日上午开幕式结束后,早上11:20进行了CAXA数控车2011版软件比赛,赛前对一些关键问题再次对选手进行强调,13:20比赛结束,一名选手提前做完,另一名选手也顺利完成比赛,领导和老师对他们进行安慰。下午14:30我校两名选手进行了数控车实操比赛,结束后老师及领导对选手进行了安慰,问其感觉如何,均表示不怎么行,加工过程中设备冷却管堵塞,导致刀具崩裂,监考老师来处理时把我的零件弄倒了,并有碰坏痕迹。另一名选手说点坐标计算没有计算出来,计算出来后已经没有加工时间了。在短短五个小时内,选手要加工出一个在制造行业里有较高难度的配合零件,即完成从图

纸分析,工艺路线拟订,手工编程,输入程序,装夹调整、对刀、加工等工作。确实难度较大。本次大赛各位参赛选手都沉着冷静,一丝不苟,充分展示了各自娴熟的技艺和一流的操作水平。各学校的技能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竞争日趋激烈。

三、不足之处:

1、练习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加工效率低,应试技巧和对竞赛中突发情况的处理技巧还有待提高。

2、对参赛所用机床不熟悉,使加工速度下降。竞赛既要求精度,又要求速度,大部分参赛选手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速度跟不上,有一小部分由于对机床不熟悉,用一到两个小时甚至一大半的时间装刀、对刀。还有些机床本身精度较低,根本无法保证加工精度。

3、没有指导性的竞赛资料,与其它院校沟通不够,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历年各地区数控车床操作工竞赛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训练。

通过本次竞赛获得了一些经验,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也包括应试技巧方面的,我将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成绩。在此感谢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

总结人:张后方

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范文 篇5

思想道德教育实施意见的

任务分解方案

为把《省教育厅 省委宣传部 省文明办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团省委 省妇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工作和任务落到实处,现就有关任务作如下分解。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教育为重点,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牵头部门: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参与部门:省委宣传部 省文明办 团省委 省妇联 2.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组织建设工作。健全学校党组织。按照法定程序选配和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健全学校党组 1 织生活。建设学习型政党。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工作。大力加强符合条件的学生推优入党工作。

牵头部门: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参与部门:团省委

3.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其他公共基础课教学和专业理论课教学融入思想道德教育。

牵头部门: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4.发挥实训实习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进行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切实加强实训实习管理。

牵头部门: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参与部门:团省委

5.增强思想教育工作针对性。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校园氛围,禁止在学校传播宗教。加大对优秀学生的表彰奖励力度。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落实学生助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政策。

牵头部门: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参与部门:团省委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6.进行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法制教育。结合中职学生的职业需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把思想道德教育全面融入职业指导工作,全面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完善中职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牵头部门: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参与部门:省委宣传部 省文明办 团省委

7.进行以“三生教育”为载体的素质教育。以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快乐生活为核心,以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为重点,以实践、体验、感悟为基本途径,整合教育资源,引导中职学生创造幸福生活。

牵头部门: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参与部门:团省委 省妇联

8.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开展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方法教育。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配置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

牵头部门: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参与部门:团省委

9.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特色凸显,建设优良校风。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主题教育。牵头部门:团省委 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三、加强学校现代管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0.加强学校现代管理。完善学校制度建设。严格学校各项纪律,抓实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支持教师和管理人员依法依纪行使教育管理职责。学校工作全面体现思想道德教育要求。积极创建文明学校。

牵头部门: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参与部门:省文明办 团省委

11.发挥学生在思想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把“以学生为主体”放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加强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工作,有效整合学生工作资源。引导并要求学生做好自身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牵头部门: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团省委 12.加强校园网络管理。教育学生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加强对校园网站的管理。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网络负面影响。

牵头部门: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参与部门:省委宣传部 团省委

四、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合力

13.大力推进家庭教育。探索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紧密结合。办好各级各类家长学校。为 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和灾区家庭的子女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

牵头部门:省妇联

参与部门: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14.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学校加强自身管理。坚持弘扬主旋律。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担任德育辅导员。发挥各种青少年教育组织和团体在做好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牵头部门:省委宣传部 省文明办

参与部门: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团省委

省妇联

15.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为中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正面宣传力度,树立优秀典型,大力宣传产业工人和自主创业者的先进事迹与成功经验。学校树立中职学校荣誉感。

牵头部门:省委宣传部

参与部门:省文明办 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团省委 省妇联

五、积极发挥职能,争取有关支持,加强和改进我省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保障措施

16.切实加强对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纳入当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整体规划,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重视和加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牵头部门:省委宣传部 省文明办

参与部门: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团省委

省妇联

17.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相关部门和学校做到“五有”。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行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

牵头部门: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参与部门:省委宣传部 省文明办

18.大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建设。党政领导干部有“德育为先”的学校发展思路及目标。担任学校党政领导必须具有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努力实现“校校有团委、班班有团支部、届届有党员”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师德考核奖惩制度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德育工作者的各项待遇。建立德育工作者培养和发展长效机制。

牵头部门: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参与部门:团省委

19.完善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保障机制。加大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列入预算,专项支出。学校要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牵头部门:省教育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参与部门:省委宣传部 省文明办

20.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科研与评价工作。把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大问题研究列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工作。把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建立健全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制度和综合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学生安全事故责任界定制度。把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作为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纳入中等职业学校评估体系。

牵头部门:省委宣传部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内务管理规定 篇6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内务管理规定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内务管理制度,加强内务建设,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定。本规定是中等职业学校内务管理和建设的基本依据,适用于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及在校学生。

第二条 中等职业学校内务管理和建设,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保证,其基本任务是:教育学生增强组织纪律观念,遵守内务管理规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营造文明和谐校园环境。

第三条 学校领导、教师、管理干部对本规定施行负有重要责任,要充分发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明确各职能部门、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建立齐抓共管、各司其职、规范有序、督查有力的工作机制。

第二章 新生入学

第四条 新生入校时,应按规定报到注册,遵守学校内务管理规定。学校要对新生进行包括理发、洗澡、换衣在内的卫生整理、体检复查和病史登记,有条件的应进行预防接种,建立健康档案。对查出有疾病的学生应及时治疗,不适宜学校集体生活或不能坚持正常学习的,应按规定办理休学、退学手续。

第五条 要对新生进行健康和卫生知识教育,培养爱清洁、讲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吃(喝)不洁净的食物(水),掌握饮食健康常识;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洗晒衣物被褥;不随地吐痰和便溺,不乱扔果皮、纸屑、饮料瓶等废弃物;保持个人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学生应当遵守各项卫生规章制度,接受卫生人员的监督指导。

第六条 新生入学后,要按规定进行军训与入学教育,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军训按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颁发的《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教体艺[2003]1号)执行,入学教育包括:爱国教育、感恩励志教育、法制纪律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文明修养教育。

第三章 内部关系

第七条 师生关系是学校内部关系的基础。师生不论民族、区域,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学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

互帮助,形成团结和睦、共同进步的同学关系。学校领导、教师、管理干部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关心爱护学生,学生要尊敬学校领导、教师和管理干部。

第八条 学校领导、教师和管理干部对学生应当做到:

(一)严格管理,耐心说服,关心学生;

(二)了解学生思想,妥善解决与学生或学生之间的矛盾;

(三)尊重学生合法权益,不打骂、体罚和侮辱学生。

(四)不收受学生钱物,不侵占学生利益;

(五)以身作则,公道正派,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第九条 学生对学校领导、教师、管理干部应当做到:

(一)尊重师长,服从领导管理;

(二)诚实守信,主动汇报思想;

(三)犯有过错时,诚恳接受批评,勇于承认改正错误。

(四)不当面顶撞,不背后议论,不搞小动作;

(五)关心学校,爱护集体荣誉,维护校园环境。

第四章 礼貌礼节

第十条 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节,团结友爱,互相尊重。上课时,值日生领呼“起立”,全体学生齐呼“老师好”,老师应回应“同学们好,请坐下”。遇见老师时,学生应主动招呼老师:“××老师好!”,老师应回答:“××同学好!”。学生之间接

触,应称呼姓名,不使用不当昵称、绰号。学生与他人接触时,应讲文明,有礼貌,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学会尊老爱幼,礼让为先,体谅他人,助人为乐。

第十一条 升国旗、奏唱国歌时,学生应自行立正,行注目礼。集体活动或集会时,学生应自觉遵守纪律,在公共场所必须举止端庄,精神振作,姿态文明。

第五章 仪容风纪

第十二条 仪容风纪是学生的仪表和风貌,是学生作风纪律和精神面貌的体现。学生在校内必须按学校规定着装,保持仪容整洁。男生不留长发、大鬓角和胡须;女生发不过肩,不烫发。学生不纹身,不留长指甲和染指甲,在校内不戴耳环、项链、领饰、戒指等首饰。除学习工作需要和眼疾外,不戴有色眼镜。

第十三条 学生外出,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自觉维护学校声誉。不得猬集街头、嬉笑打闹和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不得携带违禁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主动给老人、幼童、孕妇、伤病残人和有需要的人让座。

第十四条 学生不得抽烟酗酒、赌博和打架斗殴,不得携带隐藏管制刀具,不得参加迷信活动。

第十五条 学生不得到酒吧、网吧和电子游戏厅等营业性娱乐场所。严禁学生涉足不健康场所。

第十六条 学生不得购买、传看色情、暴力、迷信和低级庸俗的书刊和音像制品。

第十七条 学校必须建立健全学生仪容风纪检查制度。班级每周、学校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学生仪容风纪检查,及时纠正问题并讲评。学校应在学校及周边组织学生仪容风纪纠察,对违反仪容风纪的学生应当劝导其立即改正,对不服从纠察和严重违反仪容风纪的给予批评教育,必要时报告学校按校纪严肃处理。

第六章 作息安排

第十八条 学习日通常保持八小时学习时间和八小时睡眠时间。作息时间表,由学校按本规定及相关规定,依据学校实际和季节制定。

第十九条 学校一日生活。

起床:听到起床信号后,全体学生立即起床,按规定着装,做好出操准备。值班人员按规定履行职责,检查各班级起床情况,若有病号,及时根据情况处理。

早操:除节假日、休息日外,学生每日应出早操,时间通常为30分钟,主要进行队列训练和身体锻炼。除特殊情况和经学校批准休息的伤病员外,学生都应参加早操。听到出操信号后,各班应迅速集合,检查着装,跑步到集合场,由值日教师带队出操。班级结合早操每周进行1-2次着装、仪容和个人卫生检查。学校

每季度组织一次会操评比。

整理内务和洗漱:早操后,整理内务,清扫室内外和洗漱。值日学生协助管理人员检查班级内务卫生。学校每周组织一次内务卫生检查评比。

开饭:按规定时间开饭,开饭时间通常不超过30分钟。就餐时应保持安静,遵守食堂秩序,不铺张浪费。

行课:学生应遵守教学计划安排。行课前做好准备,按时提前进入教室(实训场所)。行课中要认真听讲、精心操作,遵守纪律和安全规范,严防事故发生。课间休息时,不得擅离学校。

午休:听到午休信号后,除执勤人员外,学生均应在寝室卧床休息,保持肃静。午休时间可由个人支配,但不得擅自外出,不得影响他人休息。值日学生应协助管理人员检查本班午休情况。

课外活动:学校应安排每日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课外活动应以锻炼身体为主,也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文体、个人兴趣、打扫公共卫生、绿化美化校园等积极健康的活动。

晚自习:学生应遵守学校晚自习规定。晚自习可按教学计划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也可根据学生实际自行安排学习内容。学校可用晚自习时间组织开展政治学习、党团活动、主题班会等活动。晚自习要有班主任或科任老师管理和指导。

点名:班级通常每日点名,休息日和节假日必须点名。点名由班主任组织实施。点名以班为单位在就寝前或者其他时间进行。点名情况应向学生管理部门报告。

就寝:熄灯信号发出十分钟前,值日学生要协助管理人员督促学生放置好衣物用品,听到熄灯信号立即熄灯就寝,保持肃静。

第七章 日常制度

第二十条 学校的例会。

(一)班团会。每周召开1次,由班主任或团支部主持,学生干部、团员或全体学生参加。

(二)年级会。每半月至少召开1次,由年级负责人主持,班主任、学生干部参加,研究总结本年级工作和学生情况。

(三)学生大会。每月或者一个工作阶段召开1次,由校长或校长授权其他校领导主持,全体学生参加,主要是学校负责人通报、传达和布置学习或工作。

(四)根据学校工作需要,召开的其他会议。第二十一条 学生宿舍内务设置。

(一)学生宿舍内务设置应当利于学习,方便生活,整齐划一,符合卫生要求。

(二)学生宿舍内床铺、衣物、日用品和其他物品的放置,由学校按上条原则统一规定。

(三)学生宿舍内只准张贴健康的图、文、像、表。

(四)学校要组织开展文明寝室评比活动。

第二十二条 班级应当建立《班级日记》,由班干部轮值记录

本班级重要事项。具体内容规定由学校制定。

第二十三条 请假与销假。

(一)学生外出,必须提前请假,按时归校销假;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出。学生在行课(实训)时,无特殊事由不得请假。

(二)请假一日以内(不远离学校、不在外住宿)的,由班主任批准,一日以上三日以内由校学生管理部门批准,三日以上由学校领导批准。学生请假外出时,必须完备请假批准手续,由班级或学校负责登记,交代注意事项,提醒出行安全。归校后必须向请假层级销假,班主任当日应向学校报告学生请销假情况。学校应严格按适当比例,控制学生请假外出人数。

第二十四条 学校必须建立查铺查值制度。

查铺查值内容:管理人员在岗和学生就寝情况,有无酗酒抽烟和不假外出情况,室内服装、用具的放置是否符合学校规定,有无影响学生安全、健康的隐患等。查铺查值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纠正处理,必要时应立即向带班校领导报告。每次查铺查值情况应当进行登记。

第二十五条 学校必须建立严格的值班制度。

(一)学校应建立校领导带班、中层干部值班制度。

(二)班级应建立值班和值日制度。

(三)学生宿舍应建立值班和值日制度。

(四)值班人员一般职责:掌握学生学习、生活等作息情况,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情况及学生动态。重要情况要及时处置并立

即报告。

第二十六条 接待。对外来人员,应验明身份、证件,问明来意,进行登记,热情接待,认真处理其要求。行课(实训)时间,学生一般不得会客,特殊情况需班主任批准。

学生亲属来校,班主任应安排学生与亲属团聚,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亲属离校时,学生可以送到临近的车站、港口。学生不得留亲属或客人在学生宿舍住宿。

第二十七条 证件和管理。学校应统一制发学生证,学生证应注明有效期和学籍等情况,学生外出应随身携带学生证,严禁转借、复制、伪造、涂改、防止遗失和损坏。若有遗失,应即报告学校审批补发。学生离校或毕业时,应上交学生证。

第二十八条 奖励与处罚。学生在内务管理、行为习惯规范、遵守校规校纪等方面表现优秀,应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本规定的学生,学校要耐心教育,惩前毖后,帮助其改正错误。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可视其不良行为的性质程度和态度分别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等处分;对极个别严重违反本规定,屡教不改、影响极坏的学生应劝其退学,严肃纪律。

第二十九条 学生奖励与处罚具体办法,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根据本规定及《中职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制定。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生的学生管理 篇7

一、目标不明确, 信心不足

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学习成绩不理想, 学习目标不明确, 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差生, 他们考高中无望, 心理有一种落差, 又由于社会不恰当的舆论, 认为上了职业中专没有前途, 从而被迫进入职中又显得很无奈;因此, 进入职业学校以后, 心理比较自卑, 自信心难以树立。

这些学生不仅在学习方面落后于整体水平, 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状态, 认为自己比普通高中的学生差, 这种心理极其严重, 长久地影响他们学习的精神状态和目标动力。

二、家庭教育的欠缺。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背景和基础, 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首先是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状况一般, 甚至有很多是农村家庭, 父母忙于谋生或文化水准低下而忽略或无力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和教育, 形成很多的学习和生活上的陋习。其次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单亲家庭相对较多, 这一点也不利于学生良好性格和学习习惯的形成。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父母的榜样力量极其缺乏,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家长自觉、不自觉地疏于管理之下, 形成了较偏激的性格和不良的习惯。

三、自控能力不足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他们渴望与成人一样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与权利, 反对从属地位, 更反对成人权威式的干涉。在心理上想方设法摆脱父母的依赖, 要以独立人格出现。由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 使他们在缺乏一定准备的条件下, 会面对许多矛盾和困惑, 让他们处于焦虑之中, 如遇到不顺心的事情, 就容易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 这些情绪上的波动, 使他们难以自己控制自己。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以上特点,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采用刚柔并济的方法,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

3.1帮助学生明确目标, 树立信心

每一个学期班级里应该有一个大的或者几个具体的目标, 这样学生有了一个即定的目标, 那么也就会得到一定的收获。然后再把目标细化, 可在教室设立专栏, 让学生每周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 贴在目标栏里, 目标要具体, 要切实可行, 内容可以多样化, 学习, 生活, 人际关系都行。例如, 期中期末考试, 将目标细化成周目标, 目标具体, 则方向明确, 那么学生有事可做, 学习起来就会显得充实;有事可做, 也就一定会多少会取得一定的成绩, 再加上老师对学生的不断鼓励, 这样很容易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起自信心。

3.2从学生的对面走到学生的中间

老师和学生从来就不是对立的两个主体, 要想拉近与学生的关系, 老师必须要走进学生中去, 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 才更有利于我们正确的引导学生, 比如;给学生过个生日, 元旦或者圣诞节和学生们一起搞个联欢会等等。作为班主任, 在跟学生相处时, 一定要坚持五心原则:爱心、真心、关心、耐心、细心;无微不至关心学生, 倾听学生的心声, 在学生看来, 觉得老师在自己身边, 心中装有自己。像这样师生间的距离缩小, 趋向于零, 学生就敢于暴露自己的思想、反映问题, 这样老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使学生有个健康的灵魂。

3.3家校共教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渗透, 教育才能更为有效。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 做到互补, 才能都对学生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家长了解孩子学校表现, 老师了解孩子家里表现, 让家长对学生树立信心, 多鼓励学生和家长相互之间沟通, 给孩子信心, 让孩子有成就感, 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家访等形式。

建立微信群, QQ群, 及时沟通学生在校和家里的情况, 我相信积极的鼓励和沟通, 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针对性地联系起来, 能够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发展, 有利于保证教育的效果, 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3.4自主管理

学生会、团总支、班委会、团支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力量, 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增强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意识, 平时要注重对他们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 班主任要细心观察, 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 要及时传授给他们正确分析、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他们能够独立处理问题, 成为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 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结语

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范文 篇8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运行的基本管理制度。为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体现学籍管理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原则意见》,结合云南实际,特制定《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第2条

本暂行规定致力于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动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进与创新,促进弹性学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增强职业教育内部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沟通和衔接,努力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

第3条

本暂行规定适用于云南境内公办和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其它学校举办的中等职业教育学历班。第二章

招生与办学

第4条

举办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学校,必须是经过申报审批的学校;取得办学资格的学校,可以招生办学,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未经申报审批的学校,不得招生办学。

第5条

中等职业教育属于高中阶段教育范畴,招收的学生应该是接受完初等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其他社会人员,也可以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中分流的学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人员年龄不限。

第6条

就读中等职业学校有多种途径:一是学生通过各地组织的中考,由省、地、县级招生部门按规定录取;二是学生凭初中毕业证书(免试)报名,由省、地、县级招生部门按要求录取;三是由招生学校通过一定形式自主录取。

第7条

中等职业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学生,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收取必要的学费、住宿费和其它规定的费用。学生在学期间的交通费、医药费等费用自理。严禁学校乱收费。

第三章

学制、修业年限和假期

第8条

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学制。两种学制都可以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学年制的修业年限一般为3-4年,以3年为主;学分制以修满学分为限,修业时间一般为3年。为满足有特殊情况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学期间可以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两种学制的弹性修业年限最长为6年。

第9条

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学制年限为3-4年,以3年为主;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中分流学生的学制年限为1-2年。

第10条

采用何种学制、修业年限由学校自主确定,但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总学时和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符合国家的规定和要求。

第11条

每一自然年按一学年计算,一学年分为上下两个学期;一学期教学可按20周安排,一周教学课时应不少于26课时;每课时教学时间为45-50分钟;每一学年学校可放寒假和暑假各一次,两个假期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个半月。第四章

入学与注册

第12条

新生入学时持招生办公室或录取学校签发的《录取通知书》及相关证件,在规定日期内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报到时间以一个月为限,超过一个月未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13条

新生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入学的,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法定监护人签字同意,录取学校可以保留一年时间入学资格,逾期未报到入学的,取消入学资格。

第14条

新生入学注册半年以内,由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填表造册,上报学籍认定部门认定学籍。未经认定的学生不具有学籍。认定学生学籍按学校管理权限报审,程序如下:

1.造册:学校按学籍管理要求,为新生造册编号,并录入磁盘;

2.认定:学校按通知时间将学籍册带到学籍认定部门认定,其中:

省属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中专学校新生学籍,报云南省教育厅认定;

地属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学校新生学籍,报所在地州市教育局认定。

技工学校新生学籍认定按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规定办理;

第15条

实行大类专业招生、小专业分流学校的新生学籍,可先认定学生学籍,待专业确定后,再重新造册编号,报学籍认定部门备案。

第16条

新生入学后发现患有严重疾病,经指定医院确诊,在短期内可以治愈的,由本人或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学校批准,可以离校治疗,学校为其保留一年入学资格;经指定医院证明康复的,学生可以申请复学;经复查身体仍不合格者,学校劝其退学。

第17条

每学期开学时,在册学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办理注册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注册的,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否则以旷课处理。未经请假或请假未批准而逾期两周不到校注册者,按自动退学处理,取消学籍。第五章

成绩考核

第18条

学生成绩考核包括学业和操行两个方面。学业考核指按照教学计划规定,考核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习成绩;操行考核指对学生思想品德、组织纪律等方面进行考察评定。考核成绩计入学生本人档案。学业成绩的考核可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定,百分制一般以60分为及格;考查成绩可以按等级制评定。

第19条

实行学分制学校的学生学业成绩和操行考核,按照学分制的有关规定进行。三年制总学分一般不少于170学分,四年制总学分一般不少于220学分。为充分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力,各门课程的学业成绩应该用学分绩点来体现。绩点分值多少由学校自行确定。

课程考核成绩绩点数参考表

考核成绩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100—90分 89—80分 79—70分 69—60分

<59分

绩点数

2 1 0

补考成绩在60分以上的按及格等级计绩点

第20条

课程考试或考查,可采用闭卷、开卷,笔试、口试、实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既要注重理论知识考核,又要强调实践技能考察。各门课程考核成绩应与平时作业、期中、期末考核成绩联系起来综合评定,以课程结束成绩为主。

第21条

学校在进行学历教育的同时,应结合办学实际积极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第22条

学生在参加国际、国家、省、地、县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知识、技能、文艺、体育等竞赛获奖的,可酌情提高相应课程成绩等级或奖励一定学分。对取得国际和国家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可根据专业要求免考某门课程或认定相应学分。

第23条

各门课程考核成绩不及格(不合格)的学生,允许参加学校规定日期内的补考。补考成绩按“及格”、“不及格”评定,并注明“补考”字样。

第24条

学生经学校同意参加全国、省、地、县统一组织的重大活动或因病而缺考的科目,学校应重新组织考试,成绩如实计算。

第25条

无特殊原因,学生每学期一门课程累计缺课三分之一课时的,不安排参加课程考试,应予重修。

第26条

考试作弊者,取消考试资格,成绩为零分。经教育认识较好,向学校写出检讨,学校可以安排补考。

第27条

学生的德育等操行应列入考核之内。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由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订。第六章

升级与留级

第28条

学生每学年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后,经考核(含补考)成绩合格或只有两门课程不合格的,准予升级。考试成绩不合格的课程应在新学年中补考合格。

第29条

各门课程学业成绩优秀者,若本人申请,学校审批同意,学生可以跨年级学习或跨专业选修;学完全部教学计划规定课程,且各门课程考试合格者,可以提前毕业或辅修第二专业。提前毕业时间以一年为限。

第30条

一学期内所学课程考核成绩经补考仍有二分之一门数不合格的,应予留级。实行学分制的学生,一学年内所修学分不足该学年二分之一学分的,应重修课程。

第31条

学生在学期间通过自学或其他途径提前达到教学计划中相同或相近课程要求的,可以向学校申请免修,直接参加该课程考核;已经提前取得相同或相应课程合格证书(结业证书)的,可以免考相应课程。第七章

转学与转专业

第32条

学生在学期间一般不转学、转专业。因某种特殊原因需要转学、转专业的,经本人申请,转入转出学校同意,可以办理转学、转专业手续。转学、转专业以一次为限。

第33条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准许转学、转专业:

1.学生对某专业有特殊才能或兴趣爱好,转学、转专业更能发挥其所长,经所在学校证实情况属实的;

2.学生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学或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的;

3.学生因留级或休学复学时,原学校无相同或相近专业就读,要求转学的;

4.学生因伤或某种疾病、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医院检查核实,不适宜在原学校原专业继续学习的;

5.普通高中学生要求转入中等职业学校的。

第34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转学、转专业:

1.第一学期入学者;

2.被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者;

3.毕业学年的学生不得转学、转专业到同年级就学;但可以转学、转专业到次一年级上学期就学。

第35条

转学、转专业按下列程序办理:

1.学生本人向转出、转入学校提出申请;

2.转出、转入学校审核申请转学或转专业学生情况;

3.转出、转入学校双方签字盖章,学生即可到转入学校就读。

4.转出学校将转学学生学籍档案移交给转入学校;

5.由转入学校为转学、转专业学生造册编号,报学籍认定部门办理学籍更改手续;转学、转专业手续应在学生申请30天内完成。

第36条

学生转学、转专业后,学生原有的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学业成绩予以承认;未实行学分制学校学生转入实行学分制学校的,原有相同或相近课程的成绩,可以折算成相应的学分。

第八章

休学、停学、复学与退学

第37条

学生因病,经指定医院证明必须停课治疗、休养的,本人或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允许休学,学校保留其学籍;休学时间最长为2年。学生康复后,经指定医院证明可以就学,本人提出申请,学校批准,可以复学。本人未提出申请,缺课超过72学时,学校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38条

学生在学期间,因某种特殊原因或者需要提前就业、创业而暂时离开学校的,本人提出申请并出具相关证明,经学校批准,允许停学,学校保留其学籍,停学时间最长为两年;也可以间隔停学,停学期满后,本人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可以复学;复学的学生,按停学前同年级专业插班,原来的学业成绩有效;如无原专业班级,可转入相近专业班级就学。

第39条

休学、停学期间,学生原来享受的奖学金、助学金等各类补助停发;学生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学校不予承担;学生如有违法犯罪行为或严重违反校纪校规者,取消复学资格并取消学籍。

第40条

学生有退学的自由。休学、停学逾期未办理复学手续和因病、因特殊原因不能复学的学生,经学校研究决定,可以按自动退学或劝其退学处理(自动退学或劝其退学处理不属于纪律处分)。第九章

纪律与考勤

第41条

学生在校期间,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文明礼貌,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讲究卫生,遵守社会公德。

第42条

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考勤制度,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各种教学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学校对学生上课、实验、实习、劳动、军训和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实行考勤。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请假。不请假或超假期者,以旷课论处。

第43条

学生旷课一天按6学时计算或者按实际课时计算。一学年内累计无故旷课72学时者,学校可以劝其退学。一学年累计无故旷课不足72学时的,由学校视情况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处分。

第44条

一门课程旷课时数达三分之一的,不得参加本课程考试,应予重修。

第45条

禁止学生酗酒、赌博、斗殴、男女同宿,未成年学生严禁抽烟。第十章

奖励与处分

第46条

学校对德智体全面发展或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特别优秀的可授予“三好学生”称号或其他单项荣誉称号,并推荐到有关部门表彰和奖励。

第47条

学校对担任班干部、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等学生组织表现突出的学生,可授予“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并推荐到有关部门表彰和奖励。

第48条

对获得荣誉称号的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可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鼓励和奖励的方式一般有:通报表扬、发给奖状、证明、奖章、奖品或者奖励不同等级的奖金。

第49条

学生参加国际、国家、省、地、县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知识、技能、艺术、体育等竞赛获奖励的,学校可视情况给予奖励。

第50条

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学校可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纪律处分分为下列五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

第51条

留校察看以半年为期。受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处分期内有显著进步表现的,可解除处分;经教育不改正的可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对受到上述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有显著进步表现的,应撤消其处分。

第52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学校可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1.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成立非法组织,举行非法游行、集会,书写、张贴危害国家安全的标语和大小字报,组织、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之一者;

2.触犯国家刑律,构成刑事犯罪者。

第53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学校可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

1.侮辱和诽谤他人而坚持不改者;

2.破坏公共财产,偷窃国家、集体、私人财物造成严重损失和危害者;

3.有偷窃行为且屡教不改者;

4.酗酒、赌博、打架斗殴情节严重者;

5.品行极为恶劣,道德败坏者;

6.违反校纪校规,情节极为严重者;

7.考试作弊且情节恶劣者;

8.一学期累计无故旷课达72学时以上者。

第54条

对学生作出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处分,须经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处理结论要同本人见面,允许本人申辩、申诉和保留不同意见。对本人的申诉,学校有责任进行复查,复查中发现处理过重或处理有误的,应予纠正。处分结果报学籍认定部门和学校主管部门备案。

第55条

学生毕业时,学校对学生的鉴定、学业成绩、奖励、处分等情况均记入学生本人档案。受过处分而撤消处分的,可将处分材料取出,存入学校文书档案。

第十一章

毕业、结业与证书验印

第56条

具有正式学籍,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各门课程考核合格(含补考)或修满规定学分,并经思想品德鉴定合格的学生,准予毕业,由学校颁发经教育或劳动行政部门验印的毕业证书。毕业证书审核验印程序如下:

1.填表:学校对有学籍、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按专业、班级填写《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表》,并按照有关规定录入磁盘,将学籍册、成绩表和磁盘报学籍认定部门审查。

2.审查:学籍认定部门审核毕业生学籍、专业及学业成绩情况,并将审查后的学籍册、成绩表和磁盘报“毕业证书”审核验印部门备案。

3.验印:学校将审查过的学籍册及成绩表报送云南省教育厅或地州市教育局审核验印。经核对无误的,由云南省教育厅或地州市教育局核发云南省教育厅统一印制《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并在“毕业证书”上验盖钢印。未经验印的毕业证书一律无效。审核验印“毕业证书”的权限如下:

普通中专、成人中专、省属职业学校举办的职业中专学校的“毕业证书”,报云南省教育厅审核验印;

地属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毕业证书”报所属地州市教育局审核验印。技工学校“毕业证书”的验印,按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规定办理;

4.发证:履行完上述程序,由学校向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

第57条

有下列情行的可以缓发、补发或不发“毕业证书”:

1.毕业时间已到,个别科目考试(考察)成绩不合格或未修够学分的学生,暂缓验发“毕业证书”;待学生在学校规定时间内补考合格或修满规定学分时补发;补考时限不得超过最长弹性修业年限;补考成绩合格后,由学校按审核验印程序补办“毕业证书”。发证时间以补发日期为准。

2.毕业时间已到,受留校察看处分时间未到的学生,暂缓验发“毕业证书”;待撤消处分时,由学校按审核验印程序补办“毕业证书”。发证时间以补发日期为准。

3.修业时间两年以上,未学完全部规定课程或未修满学分而不再继续学习的学生,可由学校发给学习证明(含停学、休学和勒令退学的学生)。

4.被开除学籍的学生,不发给学习证明。

5.学生不慎遗失“毕业证书”,由本人申请,学生所在学校或本人带学籍资料到“毕业证书”审核验印部门办理补证手续。经核查无误,补发“毕业证明书”。补发“毕业证明书”以一次为限。第十二章

附则

第58条

本规定自发布日起执行,原来的学籍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第59条

各中等职业学校可根据本暂行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60条

本暂行规定由云南省教育厅解释。

云南省教育厅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论文 篇9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且已进入规模性发展模式,但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学生管理问题问题频发,现整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的现状如下:

1.中等职业教育生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更加注重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因此,普通高中愈加增大的招生规模严重挤占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数量,而生源数量的不断减少,迫使许多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招生难的困境下降低招生标准,以更低的招生门槛来换取招生数量,这就很难保证招生质量,而生源数量减少、生源质量降低带来的学生基础差等问题大大增加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2.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行为不妥当

从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来看,由于大多数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初中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基础薄弱,加之缺乏正确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极易出现上课学习效率低、课下又懒惰不用功的现象,长此以往更是缺乏学习兴趣,甚至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不断的恶性循环,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心智不成熟、自我个性强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不被重视,经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批评,容易缺乏自信,加之该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比较小,心智不够成熟,常常有比较强的虚荣心理,好攀比,他们比较倾向于做出一些异常之举,从而弥补在学习方面的不顺心,其较强的表现欲和自我个性将严重阻碍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反而大大增加终端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4.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价值观模糊、纪律意识淡薄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中有不少的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非对错观念淡漠,在涉及自我利益的事情上道德和纪律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不能进行客观、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为人处世缺乏理智和技巧,又大多没有学习目标和计划、理想,担忧自己的将来,却又没有付诸实践改变现状,经常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违反学校纪律,十分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管理。

5.学生管理者和学生、老师和学生、学生之间均缺乏有效的沟通

沟通,即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文字等方式传递和反馈彼此思想和感情的一个过程。有效的沟通可以促进人与人和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从而有效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阶段,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缺乏有效的沟通。首先,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年龄较小,心智不够成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融洽的有效沟通,学生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在矛盾双方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下,事态极易扩大化;其次,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和老师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处不与老师沟通,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老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和沟通,难以更好的.传授知识、开展教育;此外,学校的学生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学生管理工作者不够了解学生,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二、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的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教育工作的不断开展、深入和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的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更新,因此我国目前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必须与时俱进,转变中等职业学生管理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教育应当顺应市场需要,并坚持学生自主管理。

三、加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的对策和方法

在充分了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其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法如下:

1.完善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加强管理

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学生管理制度的支持和配合,完善学校学生的管理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保证在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想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管理,必须完善学校学生管理制度,赏罚分明,并保证管理制度和准则的严格执行,从而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2.注重沟通和情感投入

加强学生管理必须注重沟通和情感投入,沟通应当互相尊重和平等,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情感必须真诚,关注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缺乏自信的学生,加强与他们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互相沟通和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学习和成长,从而有效提高重大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扬正气、促和谐

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范文 篇10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育管理难被认为是一种普遍现象, 表象反映在学生方面是整体素质下降, 一些学生不思上进、自由散漫、纪律观念淡薄、自控能力差、厌学逃学、缺乏责任心和正确的是非观念;反映在学校方面往往是管理方法上“应急救援式”, 班主任和教师某种程度上成了应急救援队员, 为应付学生“惹的祸”疲于奔命, 处理隐患, 身心感到疲惫。透过表象, 学生管理难的本质在于不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评价、教育方式、教育手段。解决学生管理难的问题的关键是创新教育思想, 选择正确的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

1 创新教育思想, 坚持以生为本

创新教育思想, 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建立起以生为本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思想。

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就是确立和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的主体定位, 规定了学校办学宗旨必须是一切为了学生, 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和服务于学生这一主体。在学校教学中,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式学习状况,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尊重每个学生, 承认学生个体差异, 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选择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改变“我教你学”、“要我学”为“教学互动”、“我要学”。在学校管理中, 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在学生应该受到教职工的尊重, 不能单纯地把学生看成被管理者, 他们应该是学校管理中的一员。学校与教师要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有关学生的重大决策应该征求听取学生的意见, 使他们关心、了解、理解、支持学校管理的决定和措施, 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自觉地服从学校管理。在学校活动课程的教育管理中, 如文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各种竞赛性活动等, 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活动课程要以学生为中心, 学校搭台学生唱戏, 以培养与发挥学生的个性、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为目的, 使每一位学生找到施展“才华”的场所, 能使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学生的择业与就业的教育管理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学校应该服务与指导学生就业。学校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如报告会或参观生产企业等,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前景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及对学习的热情, 为实现就业打下良好的思想、知识与专业技能基础。

2 改进教育方式, 坚持关爱教育

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负面评价太多, 不少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思想素质差、文化基础差, 真难教。甚至出现了“孺子不可教, 朽木不可雕”的错误教育观念, 导致学生管理中出现了“看管式”、“放羊式”, 学生越管越难管, 越不管越管不了的窘境。教育管理方式要针对不同教育对象进行设计, 根据教育对象的变化而变化。教育管理好学生, 首要的是要了解学生。事实上, 不少中职生在初中阶段是应试教育的“失意者”、“弱势群体”, 他们得不到学校应有的重视, 教师应有的关爱, 往往产生自暴自弃言行, 失去上进的信心与动力。关爱教育是他们最缺失也是最需要的。关爱的教育方式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作为教师应该改进教育管理方式, 坚持关爱教育, 全面了解学生, 客观正确评价学生, 积极调整对学生的评价角度与标准要求, 用沟通、理解、尊重、信任来激活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和对生活的热爱;用亲人般关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 这份关爱应该出于诚, 传于神, 言于情, 止于理, 自觉地融入学生学习与生活管理的全过程。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终生座右铭: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深处, 才能真正理解学生, 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学生。使学生在“亲其师, 信其道”的教育氛围中, 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是非观, 规范自己的言行, 增强学习的动力, 形成专业能力, 成长为有一技之长的实用性人才。

3 完善基础管理, 坚持养成教育

培育良好行为习惯。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 在落实上狠下功夫。要使每个学生了解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和具体的要求及奖惩措施, 要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抓起, 从新生入校的第一天抓起, 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解细化成可操作评比的考核量表, 通过宣传、教育、考核、评比、奖励、惩罚等手段, 通过典型引路、榜样示范等方式, 不断纠正学生不良言行, 反复强化学生正确言行, 用学校日常行为规范内容同化每个学生, 促进学生形成日常行为规范定势, 使每个学生具有良好的日常学习、生活、劳动等方面行为习惯, 为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育自我管理能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能为管而管, 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少管、不管, 要将“看管式”、“放羊式”管理转变为“目标式”、“自管式”管理。使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增强法制意识、责任意识、集体意识、民主意识、服务他人的意识, 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

上一篇:广东开心英语《Where are you going》教学反思下一篇:梦小学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