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党员

2024-05-23

学校发展党员(精选8篇)

学校发展党员 篇1

学校发展党员计划

学校发展党员计划党的基础组织要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 心的作用,使广大党员队伍充满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 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为基层群众服务好,带领群众走上小康之路。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XX 年,希望对 大家有所帮助!XX 年(一)党员之家自建成以来,在校党委的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始终围绕“六个一”的办家理念开展工作。

在学校的大力支 持和成员的努力下,党员之家作为开展学生党建活动的阵地、学习理论知识的园地和学生支部建设的载体和抓手,在我校 学生党建工作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期伊始,第六届党员之家管委会成员在总结以往工作 经验的基础上,将继续践行 “服务同学、引领先进” 的承诺,加强内部建设,激发自身活力,努力拓宽党员教育阵地,丰 富党员教育载体,我们将以加强内部建设为重点,打造精品 活动为主线,规范日常工作,加强对外宣传,立足于以下工 作,层层展开,逐步落实: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进一步完善党员之家内部建 设。

本届党员之家管委会由策划组、事务组、网络组、宣传 组四个部门组成。

这样的内部结构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建设管

理任务。

因此,需要新一届管委会成员拿出更加灵活、务实 的措施,整合、学习以往资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 动地开展日常工作,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完善及有效推行 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1.完善各项制度,做好资料归档,网站改版。

党员之家经过五年的成长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工作 模式和工作制度,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

但是,在以往的实 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制度仍然存在不适应和有待改善的 地方,因此我们将广泛听取指导老师和各个管理人员的意见,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执行力度。

对党员之家 历年的电子资料进行有序整理,按时间分类汇总;对于书面 材料,按类汇总,做好历年资料归档。

网站是广大学生党员和兄弟院校了解我们党员之家的 一扇电子大门,在对外宣传、加强内部建设等方面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针对目前网站版本落后,导致文件上传不及时 等问题,本学期党员之家网络组成员将对网站进行全面改版 , 将其真正建设成我校学生党员的网络阵地。

2.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学生党建工作调研。

党员之家工作人员承担着不同程度的管理和服务工

作,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较好的理论修养。

因此,党员之家这学期将通过内部学习、开展调研这两个主要学习方式来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素养。

我们将隔周就时事热点、党建知识、学习技巧、工作礼仪等方面的一个话题展开讨论 和学习,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另外,我们将成立 学生党建工作调研小组,制定详细的调研工作计划,有组织 地开展一系列调研工作,为今后的学生党建工作提供参考。

3.做好各项常规工作。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过程中,党员之家在常规工作上已基 本走上正轨,但也曾出现不少问题,比如值班迟到早退、报 纸数天未领取等。

这学期,我们将建立值周制度,每一周都 由一位同学负责会议主持、报纸领取等工作,不定期地到办 公室检查值班情况和办公室、会议室卫生状况,发现值班人 员没有把工作做到位的,及时提醒。

每天晚上值班人员做好 报纸领取核实工作。

通过这种相互监督的工作模式,努力把 我们的常规工作做好做实,使党员之家的资源得到有效地利 用,真正成为全校 3000 余名学生党员的“家”。

二、加强宣传力度,拓宽红色阵地,更广泛的做好引

导 与服务工作。

党员之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内在功能,另一方面 做到以点带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宣传工作一直是我们党 员之家的一个薄弱点。

目前,我们周围有很多同学还不了解 党员之家。

本学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从活动宣传、外联宣传、文字宣传、美工宣传、网络宣传这五大块来开展 宣传工作,利用宣栏、海报、党员之家网站、、qq 群等各种途

径,拓宽我们的宣传领域,让的人认识党员之家,走进党员 之家。

本学期将通过一系活动来扩大我们党员之家在全校的 影响。

在增强自身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加强与各院 级党员之家、校内其他学生组织、各兄弟院校党员之家和外 界媒体的沟通与合作,逐步提升党员之家的影响力。

三、加强对院级党员之家的引导,建立校院两级学生党 建互动机制。

1.更新联络员队伍。

党员之家曾在年 4 月份,特别成立了“学生党建工作联 络员”队伍,但因学生毕业、工作调整等原因,学生党建工 作联络员队伍有所变动。

本学期我们将更新联络员队伍,由 各个学院的组织部部长担任联络员。

以更广的途径、更新的 形式,去了解院级党员之家的工作情况,听取他们对校党员 之家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进一步加强校院两级党员之家的联 系,让联络员队伍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地推进我 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

2.建立例会和活动上报制度。

为了让联络员队伍充分发挥其自身功能,本学期党员之 家将制定每月例会和活动上报制度,及时了解各学院党员之 家工作动态。

通过建立学生党建工作 qq 群等方式加强沟通,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3.通过开展星级党员之家和优秀联络员的评选促进工 作。

我们将通过开展“星级党员”之家和“优秀联络员”的 评选,为各院级党员之家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 高的平台,更好地开展全校学生党建活动,全面促进我校学 生党建工作的开展。

XX 年(二)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

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 会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新党章规定,遵循 “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大 力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 序,着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当、作用突 出的党员队伍,为我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保 证。

二、目标要求 XX 年我支部发展党员工作的目标是:发展党员 5 名,培 养入党积极分子 8 名,按期转正 1 名

三、发展重点 重点要做好在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壮大党的 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

重视在教学工作第一线

和高知识群体、青年、妇女中发展党员。

四、基本措施 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必须以保持党先进性为着眼点,始终 把发展党员的质量放在首位,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提高整体水平。

1、抓领导指导。

要建立健全层层抓发展党员工作 责任制。

要加强督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发展党员工作中 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2、抓组织建设,夯实基础。

要高度重视入党积极分子 建设,结合“三向培养”,努力把先进分子吸引到党组织周 围。

建立每年 8 名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 养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发展党员工作奠定基础。

要建立定期分析制度,对入党积 极分子定期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保持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 生机与活力。

3、抓规范操作。

规范发展程序,确保党员质量,是做 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

党支部要全面贯彻《党章》和《中 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各项要求,全面执行发展党 员民主测评制、预审制、公示制、一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在发展党员的每一个环节严格程序、严格把关,坚决杜绝违 反程序或简化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确保工作不走样、要求 不降低,坚决杜绝违反程序或简化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

4、抓教育管理。

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提高 新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和必然要求。

要适应形势任 务发展需要,认真制定和实施预备党员教育培训计划。

要坚 持分类指导、因情制宜,根据不同职称、岗位、地域、年龄、文化的预备党员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教育内

容和培训措施,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使他们不仅在组织上入 党,而且真正在思想上入党。

XX 年(三)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发展党员工作,使发展党员工作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确保新发展党员的 质量,按照西柳中心校党总支的部署,结合校党支部 XX 年 工作要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党章和细则的要求,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 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自上而下、自下 而上、上下结合”的程序,严把党员队伍入口关,坚持党员 标准,保证党员质量,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质量第 一放在发展的首位,决不把那些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吸收到 党内来。

坚持统筹兼顾和数量均衡的原则。

二、严格组织程序,确定发展对象 XX 年全校计划发展党员 1 名,转正一名。

对 XX 年入党 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情况以及程度进行全面分析,广泛

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按结构比例要求,新党员中一线骨干,使全校一线骨干青年教师在党员队伍中的比例逐年稳中有 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逐年提高。

重点培养一些学科带头 人,把学科带头人逐步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并发挥他们的 辐射作用。

三、明确措施,不断壮大申请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今年要培养 1-2 名做出突出成绩的各类优秀教师,向组 织提出入党申请。

建立并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也是 发展党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一、要抓好学习,加强 对党外同志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入党热情,通过有计划地组 织积极分子学习党史、党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 基本知识,加深他们对党的了解,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 治工作,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事迹,提高他们的政治觉 悟,利用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子的帮教方法,定期谈话,端正入党动机,促使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二、是坚持对 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制度和公示制度。

通过培训使他 们懂得党的知识,明确党员应具备的条件,增强党性观念。

通过公示了解他们在师生员工中的表现和威信。

三是各支部 要严格组织考察、定期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 一步培养教育的意见并认真负责地填写培养考察表。

四、入 党积极分子要定期向党组织递交思想汇报,向组织汇报自己 的学习工作情况。

四、几点要求

1、要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和发展对象,发展党员工作列 入支部年终目标考核的重点之一。

2、要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

通过上党课、集中培 训和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子的方法,加强对入党积极分 子的培养教育。

3、要严格遵守发展党员的程序、有关纪律和发展党员 公示制度,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

4、为使 XX 年发展党员计划得到落实,全体党员要积极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并开展党员与普通党员结对活动。

学校发展党员 篇2

近几年,面对转型发展的诸多挑战,笔者所在的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学校紧抓关键要素,重抓教师队伍建设:校长诸华平的《校本师资队伍建设》一文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校级名教师工作室的推广经验连续8期在《丹阳日报》上刊登,丹阳电视台专题报道了学校的“333”教师培训工程,教师许明脱颖而出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每年均有教师被评为“丹阳市十佳教师”“镇江市十佳教师”,2016年,学校被评为“丹阳市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硕果累累,造就了学校持续发展、生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建立长效机制,实施“333”教师培训工程

学校发展教师需要系统的规划。近年来,学校围绕“发展教师”这一主题,全面实施“333教师培训工程”,即用三年时间、开展三个层次的培训、打造三支队伍,通过三个“抓”,逐步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三个“抓”为抓行政团队建设、抓学科组团队建设和班主任队伍建设。

抓行政团队建设,即抓工作作风建设,抓部门贡献力评价。所有行政人员通过不断转变工作作风,研究管理方法,改变管理思维,形成管理风格,提高执行能力。学校定期开展行政培训,如每学期一次的全体行政人员外出培训、每次为期一周的青年行政人员干部跟岗培训等,这些培训开阔了行政人员的眼界,提升了管理能力。行政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行政队伍不断成长,一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一批年轻行政人员正在茁壮成长。

抓学科组团队建设,即抓备课组建设,抓“教学五认真”的落实。抓好备课组建设,首先要加强备课组长的培训,每年级根据教学情况制定了《备课组长考核细则》,每月进行量化评比,选出优秀备课组。细化“教学五认真”要求,依据丹阳市教育局下发的《中小学“教学五认真”实施意见》和学校重新修改整合形成的《实验学校“教学五认真”新规定》,学校认真强化对“教学五认真”的指导、督查、整改和考核,不断抓实备课组集体备课工作,坚持常态化听课交流机制,确保每周公开课集体评议和网上评课的效果和质量,严格落实“周检查、月汇报”制度,不断提高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学校先后有二十余名教师获省、市级赛课一、二等奖。

抓班主任队伍建设,即抓针对性培训,抓后备力量培养。不断健全班主任队伍管理制度,通过班主任例会、班主任沙龙、工作坊等多种形式,有效推进“优秀班主任”培训工程,围绕常规管理问题抓培训,结合中心工作、突击性工作抓培训,突出副班主任队伍抓培训,使班主任培训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系统性,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综合实力。在近几年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学校多名教师获得镇江市、丹阳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二等奖,多人被破格晋升为“丹阳市学科带头人”。

二、搭建有效载体,开辟三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学校在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策略中,突出“三个挂靠”建设:

一是挂靠教育界的名家,开辟校内培训基地建设。学校紧扣“三自”办学理念,开设了“自在大讲堂”,先后邀请陈锁明、钱志亮、高金英、郑杰等全国知名的教育名家来校讲学,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不断引领教师走向教育的发展前沿。

二是挂靠高校或专业的培训机构,开辟假期培训基地建设。学校和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培训中心、上海师范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进行合作,每年利用暑期时间进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中小学衔接”等专题系列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是挂靠名校,开辟跟岗培训基地建设。学校积极开展与省内外名校的联谊学习,和他们结成联谊单位,分层次、分批次派出校长、中层行政干部进行周期性的跟岗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借鉴,在比较中反思,在实践中锻炼,不断汲取名校的办学经验,不断提高对自我的发展要求,从而不断增强对学校和部门工作的领导力。

借助“三个挂靠”建设,学校形成了一个个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让“请进来、走出去”发挥出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创设高效平台,发挥校级名师工作室的纽带作用

学校发展教师需要创设发展平台,有序开展“校级名师工作室”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市级、校级名师工作室的学科引领和辐射作用:以校级名师工作室的创建为导向,激励更多的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有效发挥他们对队伍建设的带动作用;以校级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为纽带,优化合作性学习型组织,有效推动学科团队建设;以校级名师工作室的职责为动力,聚集学科教学精英,有效形成“三自课堂”建设的攻坚力量;以校级名师工作室的全覆盖为目标,构建完整的教科研网络,有效形成高效课堂建设的完善系统。

继学校教师吴春和成为丹阳市第一批十大名师工作室导师,教师许明成为丹阳市第二批名师工作室导师后,在他们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学校先后创建了第一批名师工作室4个、第二批名师工作室8个,涵盖了小学语文、小学数学、中学数学、中学英语、中学生物、计算机、心理健康等多门学科,辐射了多个学段。一年多的时间里,带动80多名教师开展了100余次课堂展示、沙龙研讨、专题讲座、教学比武、参观考察等活动,进行了20多个课题的研究,其中国家级课题“创班花文化特色,走‘三自’育人新路”已成功结题,省级课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有效自主探究策略研究”“以文化为载体建构心育式德育模式”等成功立项研究,有21名教师在省、市级各类赛课中获奖,有40余篇论文发表于《小学语文设计》《教学月刊》《江苏教育》《班主任》等国家、省、市级刊物。名师工作室逐渐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成为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打造了一支有成就、有影响的“三自”教师团队。

为建立健全名师工作室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加大对名师工作室的表彰和奖励力度,2016年7月,学校面向全市,联合联谊学校,聘请专家领导,举行了第二轮名师工作室展评活动,通过导师汇报、沙龙互动、专家点评、现场投票,并结合会后的材料评审、教师投票、微信投票,开展了名师工作室评比活动。9月初,经个人申报、行政投票、学校研究,学校第三轮名师工作室成立,启动了新一轮名师工作室的研究与建设。

四、强化主流导向,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动能

学校发展教师需要把握主流导向。学校通过师德建设的常抓不懈和自主管理的不断推进,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强烈追求。

师德建设常抓常新,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学校在“戴伯韬教育思想”引领下,围绕“三自”办学理念,将教风、校风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强化“三风建设”,营造育人环境,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思想道德。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树立以德治教的道德意识;集中开展师德公开承诺签名活动,“感动实校十大人物”“十佳新人新事”评比活动,通过微信平台,组织全校师生、家长、社会人士投票评选,树立学校师德典型,发掘教师典型的事迹和先进经验,提高教师典型的影响力和示范性,营造浓郁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切实提高师德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丹阳市四星级先进党支部”。

自主管理不断创新,激发队伍建设内在动力。学校积极整合处室职能,成立三大中心,发挥其在条线管理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强化年级部职能,实施扁平化管理,发挥其在条块管理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在强化行政自主管理效能的同时,逐步扩大民主管理组织,构建以学术委员会、师德委员会、申诉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校长助理团、教师督导团、行风监督团等非行政性组织为主体的协调管理体系,逐步落实自主管理的职能,不断扩大自主管理的参与范围,不断增强自主管理的参与力度,加强和推进学校自主管理的综合实力,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以学校发展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一项永恒的命题,也是一项常抓常新的系统工程。学校主动适应新形势,自觉适应新要求,紧抓“队伍建设”这一发展关键,在务实中作为,在创新中作为,在开拓中作为,为学校突破瓶颈制约,迈向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教师发展学校”是“学校发展教师”的目的,“学校发展教师”是“教师发展学校”的前提。学校采取多顶举措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实施“333”教师培训工程;搭建有效载体,开辟三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创设高效平台,发挥校级名师工作室的纽带作用;强化主流导向,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功能。这四项举措的实施为学校迈向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发展党员 篇3

学校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以帮助、指导学校自主发展为宗旨,根据学校自身发展规律、现有办学水平和学校发展目标,运用评价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学校发展现状和潜能进行价值分析与判断,指导学校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提高学校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校最终成为各具特色的办学主体。它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强调诊断、改进和提高,具有自主发展性

学校发展性评价的实质在于将学校视为一个发展中的办学主体,分析学校优劣,挖掘学校的潜力,选准学校最近发展区和生长点,为学校发展策略的选定提供信息和支持,逐步指导学校形成特色,使学校评价真正成为学校发展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发展性学校评价重视学校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学校自评,根据自身特点制订评价计划,注重评价的增值功能,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不断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强调动态、连续和即时,具有针对性

学校发展性评价注重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多次、即时、动态的实施评价,把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在学校全面自评的基础上,借助于评价专家组的力量,科学、客观、公平、全面地把握学校现实发展状况,寻求和确定学校发展的最佳途径,制订学校发展的最佳措施,倡导建立“评价一反馈一改进一提高”的评价反馈机制。这样的评价、反馈机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三)强调基础指标和发展指南的统一,具有差异性

学校是有差异的,各个学校原有的基础不同,在发展过程所呈现的方式和速度也有所不同。学校发展性评价体现了以校为本思想,既有每所学校都必须达到的基础性指标,又有体现学校不同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发展性指标,主张构建学校个体的发展评价体系。

(四)强调主客体的有机统一,具有合作性

学校发展性评价使学校从评价的客体变成了评价的主体。从评价指标看,由上级制定变成上级制订和学校自定相结合,且以学校自定为主;从评估过程看,主要以学校自定主评价体系为主,强调学校自评;从评估反馈看,不再仅仅是对学校成绩的描述,而是立足于学校的发展寻找问题,评估的关注点在于问题导出与解决中来谋求发展;从评估的结果看,不再是简单的分级定等,而是突出质性分析,突出学校的规范发展、特色发展、自主发展。因此学校发展性评价融合了评价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形成了评价合力,推动了评价活动的高效开展和评价信息的有效利用,有利于评价目标的最高效达成,因此具有合作性。

二、学校发展性评价的实施

(一)科学制订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性评价的第一步是制订三年发展规划。三年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学校发展基础分析、学校发展目标与定位、实现发展目标的措施等三方面,制订规划时需注意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1.学校发展基础

客观分析学校在管理、师资力量、教学与科研、历史文化积淀、生源水平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有针对性地改进、提高与发展自己提供依据。

2.学校发展目标

通过纵向比较。肯定自己的成绩,找出发展的优势;通过横向比较,找出与国内一流名校之间存在的差距,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

3.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所采取的措施

学校的发展目标不会自动实现,它需要有具体的措施加以保障,因此制订实施策略是重点。学校要具体列出在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德育工作、教学和科研工作、特色目标创建、后勤服务等方面具体的操作的办法及相关的保障制度。

(二)合理制订学校年度工作目标

1.做好学年初发展性目标分解工作,强化责任制

以学校总目标和三年发展规划引领学校整体工作、部门重点工作、师生个体发展工作,把总目标按年度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化整为零的任务清晰、责任明确、主观能动的目标分解体系,努力创设“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目标引领格局。

2.做好学年中发展性目标检查落实工作,强化监督制度

目标制定和任务分解后,强化检查落实是推动发展性评价的关键,学校要把评价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强调多次、即时、动态的实施评价,保证过程监控,倡导“评价一反馈一改进一提高”的全过程动态评价机制。

3.做好学年末目标达成的评价反馈工作,强化反馈制度

学年末学校要对年初目标进行自评和反馈,即通过师生自评、各部门自评、学校自评使整个学校都围绕目标对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并为下一年度工作打下基础。

(三)积极开展校本评价

通过校本评价,学校形成自评报告,为发展性教育督导奠定基础。校本评价分四个阶段。

1.评价准备阶段

该阶段主要有两项工作:一是建立学校发展性评价组织,一般由评价者、评价对象和评价对象关系人组成,组织的建立主要考虑有利于评价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评价后的共同学习、坚持主动自愿参与的原则;二是要制订校本评价方案,包括评价目的和指标内容、选择评价方法和测量工具以及确定评价日程表。

2.收集分析阶段

该阶段是对评价对象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判断,是发展性学校评价的基础。评价者必经围绕评价对象的发展水平开展真实、准确、丰富的资料收集活动,评价方法和形式要多样化,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评价对象作出全面、科学的发展分析。

3.反馈形成阶段

该阶段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让评价对象全面、准确了解自身的发展水平,看到自身发展程度,明确自己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二是给评价对象发展的建议,调动评价对象的发展积极性,让他们形成发展动机,产生发展愿望,付诸发展行动。

4.发展提高阶段

该阶段重点在通过评价对象的具体行动提升发展程度;通过反思改进具体工作,调整工作策略。当然,这一阶段还需评价者在资金、政策、机制等方面给予保障,推动新一轮评价开展,使校本评价螺旋上升,达到发展的目的。

校本评价的过程可用以下框图概括。

三、实施学校发展性评价应注意的地方

(一)要激发学校的内部发展潜力

首先,要改变原有的学校评价观。学校评价工作的首要目标是“有所帮助”,也就是发展性学校评价不是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或制裁学校,而是为学校或教职工提供必要帮助,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工作。

其次,要发挥校长的作用。校长对学校发展性评价的态度及其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评价的成败,校长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以对相关教育问题的认识程度会深深影响评价活动的开展与深化。

再次,必须争取教师的理解与参与。要让学校人员尤其是教师明白,学校发展性评价不仅仅是学校领导的任务,而是学校内所有人员的共同责任。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深度参与能够使他们很

容易地接受学校的任务,并为目标的达成尽心尽力;学校要确定一个评价团队,让评价对象及利益相关人共同参与,及时组织、引导和监控评价过程。

最后,要引导教职工进行反思。发展性学校评价之所以能推动评价对象的自我发展和提高,主要是发展性评价的反思功能。反思是学校和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和自我分析的过程。及时反思的价值还在于通过反思开展一种超规范性评价,即对评价标准的评价,在评价中不断完善评价标准,从而保证学校发展拥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学校发展观。

(二)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可以为学校开展发展性评价指明方向,创设优良的外部环境。

其次,要争取专业人员支持。在发展性评价开始初期,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督导人员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工作者可以帮助学校理性分析自身优势,在此过程中发现学校特色,帮助学校改进计划和行动策略,保证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顺利推进。

再次,要组织校际交流。在学校发展性评价开始初期,应组织学校领导走出去学习,听取先行地区工作经验,找准支点,防止走弯路;在推进过程中可以组织本地学校多进行交流,各学校可以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研讨,沟通信息,以求共同发展,整体推进工作。

最后,要正确处理学校自评与教育督导的关系。学校自评是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对本校教育教学水平等作出评价,它是学校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政府进行教育督导的良好基础。教育督导应着力制订办学水平的标准和指导意见,并在宏观上加以监控,由“硬指标”评价向“软指标”评价转交,重在引导,做到“督”和“导”最佳结合。所以,在倡导学校自评同时,还要强调教育督导的导向作用,这有利于学校发挥自我评价功能,形成自评机制,以更好地改进学校工作。

(三)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首先,在学校自评与教育督导的关系上,要明确学校自评是主体,教育督导是主导,双方是双向合作的共赢关系。

其次,在评价学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上,要总结过去经验,立足现在分析,注重未来规划。

再次,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关系上,要立足学校现状分析,注意两种比较的结合,不搞无条件的横向比较。

中心学校学校发展规划(简案) 篇4

--芦溪中心学校学校发展规划(简案)

【规划--指导思想】理清学校发展思路,明确学校发展方向,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内涵,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学生素质成长殚精竭虑,为教师专业成长出谋划策。凝心聚力,科学管理,规范实施,保持校园活力,师生活力,教育活力,教学活力。

【规划--学校现状】目前学校面临诸多问题,譬如:办公经费短缺、办学条件落后、教师结构老化、学生数量减少、管理体制不全、教研氛围不浓、特色建设不够……都严重制约学校发展。

【规划--核心理念】学校要发展,核心理念最重要。基于学校现状,学校要制定大方向、小目标,月主题,周计划,将学校“稳步前进求生存,按部就班谋发展”这个核心理念不断贯彻落实,实化细化。并将学校的核心理念精炼成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与醒目处标识;明确为办学宗旨、办学特色、办学追求,与办公室悬挂。

【规划--主要工作】

稳步前进求生存!--学校要想生存,必须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教学环境和教师队伍。

1、建立稳定有效的管理体系,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1)职责明确,分工具体--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等科室以及各教研组、各年级组教师都要人尽其责,人尽其能。

(2)科学调剂,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的带头引领示范作用,压重担,促提升。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余热,科学设置“传帮带”合作小组。

(3)加强监管,有效评价--通过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对学校各方面进行有效的考核评价。

2、创建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打造活泼快乐的成长乐园。

(1)校园--绿化带、文化墙、公示栏……

(2)场所--图书室、留守儿童之家、阶梯教室、食堂、寝室……

3、培养素质过硬的骨干教师,打造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1)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培养骨干教师,提高学校影响力。

(2)重视教学技能提升,打造优秀教师,形成学校特色化。

按部就班谋发展!--生存是前提,稳定是根本,发展是核心,特色是关键。学校变革要依据学校实情逐步推行,缓慢代谢,从细微处着手,在细节中着力,把学校的内涵一点点陶冶开来,荡漾出去,以求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

1、活动大抓手

充分利用各类活动给枯燥的学校生活注入新鲜力量,要早谋划,早准备,早布置,早落实。

(1)安全活动常抓不懈,但要更新形式,切忌“讲座报告老一套”,务必使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入耳入脑。

(2)教研活动全面铺开,校内追求实效,校外凸显主题,走出去,要落花有意,请进来,要掷地有声。

(3)校园活动异彩纷呈,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都要给予展示的舞台和机会,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上进而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德育管理应该是校园活动的重中之重,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法制宣传、心理健康、诚实守信、亲情生命……),特别是深化经典诵读活动,在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中下功夫,同时拓宽育人途径,增强德育实效。

(4)竞赛活动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层层选拔、好中取优,力求每一次活动都要收获成绩,收获信心。

2、常规小细节

抓好平时的常规教学,充分拓宽课堂的外延是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只有每一堂课都认真对待,每一分钟都严格要求,学生才能时刻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的迎接每一次挑战,并且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1)教师表率,学生垂范。铸师魂要从塑师德开始。严把师德考核关。

(2)教学为先,教研为重。认真开展常规检查和公开教学以及校际交流活动,为实现有效课堂的目标不断前进。

(3)强化能力,关注习惯。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学习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要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4)全面评价,重视鼓励。对于学生的素质评价要抓住道德品质,结合课堂内外,反映学习生活,多以表扬鼓励的形式呈现。

(5)发现特长,培养兴趣。对于学生要用心交流,学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尤其是特长处,进而诱导产生对学习的热爱与兴趣。

【规划--最终目标】

传承民族文化,打造书香校园;

杜绝事故发生,打造平安校园;

学校发展党员 篇5

促进学校协调发展

为了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促进我校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工作开展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活动。

一、依法治校,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我校高度重视教师的师德教育和师风建设,严禁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教师也不得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对有偿家教及统一征订教辅材料的教师,采取“一票否决”的办法予以处理,考核直接定为不合格。从目前情况来看,没有教师存在有偿补课行为。

二、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我校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做到了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

三、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

我校能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等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同时,我校能严格落实教育局下发的作息时间,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分别没有超过8小时,确保学生每日有充足睡眠时间。午休时间,我们安排专人值班,严禁教师利用午休时间集体组织学生上中自习,让学生有充分发展个性时间和空间;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生活,我们成立了书法、音乐、美术、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兴趣小组,每天开展活动,真正将“四要”活动落到了实处。

四、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总量。

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我校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5小时以内。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加大作业量。作业量大小时间的计算以学业中下等学生完成的时间为计算标准。

提高作业布置质量。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鼓励教师分层并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不准用增加课业负担的方式惩罚学生。

严格作业批改要求。坚持有布置必有批改,有批改必有讲评、有讲评必有反馈的原则,杜绝只布置不批改或只对答案的现象,提高作业批改质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指导、帮助,有具体的帮扶措施,不得歧视、排斥。

五、遵循教育规律办学,进一步规范办班和检测行为。我校没分重点班、快慢班。每学期在教研室在组织下,各进行一次期中、期末考试。我校从不按检测成绩给学生排名次。初中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A、B、C、D)。我校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以学科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判定学生的好差,不按检测成绩或升学率给班级、教师和学生排列名次。学生检测成绩不以任何形式张榜公布。

六、严格控制教辅用书征订。

我校开设的国家必修课程严格按教育行政部门当学期审定的教学用书目录选用教材,地方课程选用教材,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征订。学校从不组织学生统一购买规定之外的学生用书,从不向学生推荐各类教辅材料和专题教育读本。

七、规范管理,认真实施收费工作。

学校向家长承诺不进行任何乱收费,严格按“一费制”有关要求进行收费并公示,学校在显眼位置设立了收费公示牌,使家长对学校任何收费一目了然。

八、加强六年级的管理与教学研究。

1、加强教师的配备。首先,们加强了班主任的配备。六年级三个班,我们选了两个师德标兵和一个资教生担任班主任。这三位班主任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集体荣誉感等方面下了较大的功夫。目前,我校的四个年级中,六年级的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做得是最好的。其次,我们加强了科任教师的配备。由于我校的一些教师以前是从小学调入的,因此,我们选择了那些以前在小学教学成绩突出老师担任六年级的教学。从期中考试的情况以及对学生的座谈来看,效果不错。

2、结合儿童的特点,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多数儿童无私无畏,他们在课堂上敢想敢说。这样,就能充分锻炼他们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能力。因此,学校大力推行“25+20”的课堂教学结构,要求教师备课备作业,坚持“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同时,教师能用多媒体上的课,要尽量用多媒体上。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校发展党员 篇6

------马良镇小学争创民主管理四星级学校申报材料

马良镇小学是一所有六十一年历史的中心小学,长期以来,学校领导着力促进校内民主建设,注重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的作用,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投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保康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获得保康县小学教学综合评价一、二、三等奖,襄樊市中小学示范学校、襄樊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学校、襄樊市绿化先进单位、湖北省课题实验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建章立制,把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

“办人民群众满意学校,做人民群众满意教师”是我们办学宗旨,马良镇小学领导在班子在工作中始终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相信群众,团结群众,走全心全意依靠教校职工办学的路子。特别是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以来,学校领导班子更是把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为完善校长负责制的重要工作来抓,学校从建章立制入手,从制度上切实保证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以落实。学校在这方面做的工作主要有:

1、通过制订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教代会、工会的地位、职责和作用,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制度保证。

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的“根本大法”,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学校领导班子在制订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强调要明确界定学校党支部、学校行政领导和教代会的职责,尤其要突出教代会和工会在学校管理和学校工作监督中的作用,为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依据。经过全校教工讨论通过,并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规定“学校定期召开党支部领导下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其主要工作是“听取校长述职报告,审议学校重大工作方案、改革措施和规章制度,参与民主评议学校干部”,“支持校长履行职责,收集反馈教职工意见,对学校工作实行民主监督”。规定“学校工会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负责教职工代会日常工作”,工会主席参加校行政会议。学校的这些规定,为动员和组织群众投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了保证。

2、通过制定教代会工作制度,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以实施和操作。

为了使教代会能切实履行职责,发挥作用,马良镇小学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有:(1)教代会代表培训制度。对教职工代会代表进行民主管理基本知识培训,每次教代会开会前结合主要议题,进行专题培训,如为了开好以课程教材改革为主题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在会前组织代表学习了有关文件,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正式开会后,代表迅速取得共识,讨论通过了行政领导提出的课程改革方案,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2)咨询和沟通制度。学校不定期地召开“课任教师联系会”、“民主生活座谈会”,让教代会代表与学校行政领导就教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直接进行沟通。如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食堂的服务质量,后勤主管询问教师和学生,让教师和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学校听取各方面意见,使后勤服务质量得以提高。(3)调查研究制度。学校组织工会委员和教代会代表对教代会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和研究,提出改进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学校组织教代会代表、工会委员对学校各类型人员参与德育的情况作了调查,为在教代会讨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人人做德育工作者”的口号作了很好的准备。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工会文件资料立卷归档等制度,以便及时取得上级工会的指导,实现教代会的进一步规范化。

二、落实四项职权,确立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权威

马良镇小学领导班子认为教代会是三位一体的学校领导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教代会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确立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权威,而这一权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外人能强加于它的,教代会只有在自己的工作中切实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职责,才能动员和组织广大教工参与民主管理,推动学校发展。

1、落实教代会审议建议权。马良镇小学每年至少两次召开教代

会,一般是开学初、期末各一次,开学初召开的教代会,主要是审议校长的工作计划,对提出的新一年工作计划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使工作计划更完善,使教职工权益得到维护。如校长提出了教师任课大循环的设想,教代会讨论后,建议校长在实施时首先要考虑首批人员的安排。校长在后来提出的工作方案中认真考虑了教代会的建议,使改革顺利进行。

2、落实教代会的审议通过权。这几年马良镇小学经教代会审议通过校内制度条文主要有:教代会通过的《马良镇小学绩效工资方案》、《马良镇小学值周教师考核办法》,《马良镇小学学生“两免一补”申报方案》、《马良镇小学“五园创建”实施方案》、《马良镇小学班主任考核办法》、《马良镇小学路队护送管理办法》、《马良镇小学各项奖励制度》等,这些学校管理制度经过教代会讨论进一步得到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管理制度化的进程。

3、落实教代会的审议决定权,学校领导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事项,都及时提请教代会审议决定,坚持公开,公平的原则,使校内矛盾得到化解,教工情绪得以理顺,维护了学校的稳定,多年来,学校从未发生教职工上访等情况。

4、落实教代会对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监督权。马良镇小学教代会对领导干部的评议结合每年一次的教育局党委对干部考核进行。民主评议前,学校干部和教工群众的谈心,听取大家的意见,认真准备述职材料。然后,教代会全体代表认真听取学校领导干部的述职报告,实事求是地评议干部的德、勤、能、绩,通过民主评议,领导和群众进一步沟通,促进了学校干部向着“高效、廉洁、团结、协作”的方向进步。

教代会职权的落实,使学校的民主气氛更加浓郁,广大教工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加强,以教代会为核心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体系基本形成并在学校改革发展中不断发挥作用。

三、加强自身建设,不断丰富活动,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 多年来,马良镇小学工会在校党支部领导下,以提高教师师德修

养为抓手,以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为目标,认真履行参与,维护、建设、教育四项基本职能,关心帮助每一位教职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不断探索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努力使学校工会成为全校教职工的娘家。学校工会之所以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主要是由于:

1、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工会加强了自身的建设

马良镇小学领导班子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在执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过程中,迫切需要一个纽带,这个纽带就是学校工会。马良镇小学领导班子认为工会的工作系统,工作网络是学校领导依靠教工办学的重要途径,历来重视工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在工会委员中构建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体制,根据学校女职工多的实际,充分注意了女职工工会委员的推荐。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为教职工组织了一场精彩的活动,使他们的劳动得到肯定和重视。学校党支部负责人亲自参加工会人员学习会,和大家一起讨论党的工会工作路线、方针和政策。学校重视工会干部的作用,请工会负责人参与共同总结学校工作,请工会委员担任青年教师教学评比评委,学校领导干部带头参与工会活动,这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工会干部的素质,增强了工会组织的战斗力,提高了工会和工会干部的地位和威信,使工会组织能真正反映群众要求、群众愿望、群众情绪,为了学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独立开展活动,增强了自身活力

活动是一个组织生命力之所在,工会组织也不例外,马良镇小学工会就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独立开展活动,不断增强自身活力的。近年来工会开展的主要活动有:

(1)大力倡导师德建设。2009年10月以“加强师德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工队伍”为主题的教代会召开后,工会为落实教代会决议,开展了“师德在我心中”活动,又和少先队一起在学生中开展了“我心中的好老师”推荐活动。这些活动在全校教工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教师通过工会组织的活动,进一步认识了加强师德

学习的重要性,自觉用自身的高尚师德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学校涌现了以全县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为标志的一批师德好,教艺精的好老师,开创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2)以“温暖在马小、事业在马小、成功在马小”为口号,配合党支部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

多年来,学校工会在党支部领导下,建立并执行“四必访”、“一必谈”(即教工生病住院必访、教工生活困难必访,教工家庭出现矛盾必访,教工婚丧喜事必访,教工生活工作受到挫折必谈)的制度,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党群关系,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广大教工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工会和教导室联合提出了教师人人做到“四个一”的要求(上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认定一个素质教育研究课题,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有一篇教学论文在杂志上发表或获奖),鼓励教师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建功立业。

学校工会和教导室联合组织开展“学三书”活动,学校涌现一批三学积极分子,许多教师成为一专多能教师。组织的计算机学习,全校有100%的教师参加,全部通过了计算机初级合格证考试,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现代化设备创造了条件。

(3)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显身手

工会长期坚持文明班组创建工作,促进了全校形成团结奋进的良好气围;校工会认真做好先进个人的评比表彰活动,树典型,立榜样,推动全校学先进赶先进活动的展开。积极开展健身活动,活跃教工生活,在学校学生运动会中,教师也必须参加,和学生一起运动。

马良镇小学的工会正是在不断开展的活动中显得更加朝气蓬勃,使自身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多年来,马良镇小学在上级党委和工会的领导下,在促进校内民主建设方面作了很大努力,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现在,马良镇小学正为进一步搞好民主管理而不断努力奋斗。

用现代学校创意推进学校发展 篇7

近五年来,十二中建起学生公寓、餐厅、综合办公大楼、现代化运动场、洗浴中心、休闲园林等现代化设施。2003年11月,被市教育局确定为“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2005年被批准为河南省教育厅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6年9月被市教育局授予“市示范性高中”和“市规范化初中”,2008年被首批确定为“洛阳市标准化学校”。先后获得“五四红旗团委”“五一劳动奖状”“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十二中何以在极低的起点上,迅猛崛起,成为当地颇有影响的学校?原因是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激发学校发展潜力,迅速提高办学效益。

六轮驱动———全方位改革为教育教学引来源头活水

1. 进行以聘任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

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全员聘用合同制。2003年11月,十二中在全市率先推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校长公开竞聘产生中层干部和年级部领导。根据学生人数核定各年级教师编制、各职能部门岗位。各年级部、各职级部门独立选聘教师和工作人员。这种办法,不可替代性强的教师争相聘任,可替代性强的教师勉强受聘或落聘,使教师个人价值充分体现,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2. 进行“扁平化”为特征的管理体制改革

组建二级学院,分校承办,独立核算,目标考核,办学自主。以分校为单元,建立目标责任制。在总校领导下,分校校长实行承包制,享有办学自主权。促使管理重心下移,指挥所前移,减少中间环节,形成高效的校内运行机制。

3. 进行服务对象评价为主的评价体制改革

教师由学生评估,干部由教师评估,二线由一线评估。十二中人认为,教育是服务,教师能力优劣,学生和家长有最终发言权。这样的教育才会时时为学生最终着想,为学生幸福着想,切实推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享受新世纪教育文明带来的阳光。

4. 进行以“多劳多得,优质优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的分配体制改革

根据岗位和工作质量来确定劳动报酬,实现真正的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教师的绩效考核分A、B、C、D、E五档,拉开各档比例和档差,高效激励最优秀的20%,区分淘汰最差的10%,调动中间70%的积极性。这种以区分、激励、淘汰为内涵的危机管理,使十二中师资队伍不断提升。

5. 进行以多元化投资、多种性质并存为组成的办学体制改革

2004年,十二中在极低的起点上,启动了“国有民助”寄宿分校建设,2005年经省厅评估验收,批准为省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6年经省厅复检。依据公办学校品牌,采用民办学校机制的模式,初步形成十二中教育投资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激发办学活力,改善办学条件,成为学校重要增长点和亮点。

2006年,十二中与李楼乡政府合作,一方出土地,一方引资建设,征用了50亩土地建设现代化体育场。建成后,既满足十二中师生体育运动的需要,又对李楼乡工业园区、社区居民开放,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种合作开创了洛阳市先例。

十二中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主动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办学模式,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制,整体提高了办学水平。

6. 进行以开发学生素质,提高办学质量为目的的课程改革

学校建立课改领导小组,签订目标责任书,通过反复“实践———反思———创新———再实践”,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轮课改主要针对学生厌学、学习行为习惯差的状况展开攻坚战,逐步形成“一学———二教———三练”的课堂教学模式。配套构建课改小区、采取平行性测试、零号作业、心灵套餐、集体备课、自信教育、惜时教育等措施,最大限度突出学生主人翁地位,调动学习积极性,成效显著。课改经验《新课改下课改小区的构建与使用》《开设“心灵套餐”励志立德益智见精神》等,获河南省科研成果一等奖。

第二轮课改主攻教师备课方式变化,推行教案学案一体化实验。把教师教案和学生学案结合起来,使教师的隐性思维变成显性思维,学练结合,资料本土化。这种做法迅速提高教师备课水平,提高课堂效率。

学校注重基础课程二度开发,开设拓展课、研究课,让学生在所有含有教育的时空中经受磨练,感悟人生,挖掘潜能,促进成功。

(1)基础课程二度开发,主要是针对教材编写滞后于生活现实的状况,课任教师以讲座、报告等形式把最前沿的学科研究成果传递给学生,开拓视野,激发兴趣。

(2)拓展课:主要抓手是学生社团。学生社团要向学校申报注册,要有自己的章程、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学校每年要评选表彰十大优秀社团。目前“起源文学社”“阳光英语社”“天空历史社团”“生命生物社”等社团活动异彩纷呈。

(3)研究课:是小课题研究,主要抓手是建立“未来学者论坛”和“探索者足迹”。课题由学生自主研究,公开评选研究成果。先后进行了毛泽东诗词研究、白居易诗词研究、革命诗词研究等。

五策并举———多角度引领为教育教学催生和谐文明

1.文化

(1)物质文化是教育教学的基础

2003年前的十二中,满目疮痍、杂草丛生、遍地纸屑……十二中像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在黑暗中摸索爬行。

在各级政府和市教育局大力支持下,学校顺利完成第一个三年计划,打破制约十二中发展各种瓶颈:2004年以来建成学生公寓、餐厅、综合办公大楼、现代化运动场、洗浴中心、文化和生态园林,装备实验室、图书馆和音美室,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装备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站等,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2)制度文化是教育教学的保障

学校建立唤醒人、激励人、发展人、保障人的现代体制,使好的教师在好的制度下有更大发展,使落后的教师在好的制度下有进步,从而促使教育各要素全面、自由、协调地运转。

学校改革管理体制、人事制度、评价体制、分配体制,并出台《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事业奖励规划》《十二中未来概念规划》等框架文件,使十二中人在制度下有一点压力,但不感到压抑,人性得到自由的发展。

(3)精神文化是教育教学的源泉

学校搭建教师成功的舞台:祝福教师生日、周末教师子女接送、顶风冒雪给教师拜年等;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课改能手,骨干教师等。

十二中学生表达自信并感恩:优秀毕业生为新生做报告;激情沸腾宣誓“我是十二中人,十二中人是优秀的……”;家长和学生同台受奖……我们用责任培养责任,用爱心培养爱心。

(4)提升质量是教育教学的目的

2004年,十二中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拉开课改序幕,找最差的班作试验,找最好的班作比较,成立备课组、评估组、服务组、反馈组,设定三条高压线:不准调整教师、不准调整学生、不准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改变的只是教学方法,让学生去体验、去思考、去学习、去质疑。教师要实现两个转变:教师是红娘,在学生和知识之间牵上一根线;教师是导演,应该是幕后英雄,让学生去表演。学校原创———课改小区划小学习单元,按性别、性格、学习程度等构建而成,让每一个学生被关注,被激励,体验成功,学会合作,师生和谐,智慧迸发。

2.科研

学校建立健全教科研制度。各学科组每期评选优秀学科组,促进团队的共同发展。开展名师带动战略,以市级骨干教师为总抓手,开展公开课、示范课、讲学等活动,为教师创设了展示集体智慧和个人教学风采的舞台。学校建立巡课制度:督导组每天随机推门听课数节,次日学校电子屏显示听课评价;根据督导组汇报,教务处随时调课对问题课堂集体会诊,也定期对优秀课堂搞展示课、示范课。

课题研究是教师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已不再满足于学习者,而是根据教学工作中的实际,开展各类研究,努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3.制度

除框架制度外,学校在日常实践中形成特有的管理制度,如:干部提拔竞争上岗制度、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后勤时效制等。

4.专业成长和发展

学校出台教师专业发展奖励方案、学科组管理制度;评选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课改能手;聘请名师、教育专家到校讲座,组织教师聆听魏书生、崔其升等著名校长的报告,组织教师赴外地参观学习;建立教师论坛,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建立教师和班主任动态发展档案等,促使广大教师迅速成长。

五年来,学校先后有两人次被评为河南省学科带头人和洛阳市中小学教育专家、分别有两人次被评为省、市级骨干老师,有二百余人次分别在优质课、论文、辅导评比中获得省市级大奖。

5.团队

五年前,十二中教师中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囊中羞涩,无权无势,心憔悴;前途渺茫,衣带渐宽,终有悔”。面对现实,十二中人相信,有理想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希望的种子:十二中教师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以便于全新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介入和推行。

校长撰写的《十二中的精神力量》《十二中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十二中之梦》《一定要把十二中事情办好》《如何做一名理想的教师》等文章和学校改革所带来的变化,让教师们心中有希望,前进有方向。

学校发展党员 篇8

回顾这些年来我校管理工作及所取得的成绩,一个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始终坚持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当前,我校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要实现历史性的跨越,至关重要的还是要进一步推进教育创新,以教育创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以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作支撑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推进教育创新,必须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在首要的位置,这就决定了中学校长应是教育家抑或至少必须具备教育家的良好素质,必须熟知古今中外优秀教育理论和实践,遵循教育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构建教育理念,吸纳世界先进教育的精华,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这是在总结我国长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思想,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在摒弃应试教育的窠臼,构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体系的同时,“以人为本”的思想被引进教育改革的总观念中。“以人为本”具体到教育实践领域即是“以学生为本”。在我校,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来自城市和附近乡村,出生于不同阶层的家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新生在入学伊始的一段时间里,行为表现出诸多不良的习惯。针对学校这些实际情况,要从根本上教育好、转化好学生,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潜能,我校始终把“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根本,时时处处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首位来考虑,让学生有全面发展的机会。“以学生为本”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呼唤,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按照这个理念,学校确立了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先成人,后成才,再成杰”的办学宗旨以及以“依法治校德为先,以德立校人为本,任人营校才为源”的办学策略,从而建立了有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和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体系。

(二)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增强组织凝聚力。努力营造一个既宽松、和谐又严肃、紧张的成长环境和有利于学生身体、心理、人格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使他们走出校门后能自强自立,服务社会。世界教育在发展,中国教育在腾飞,中国中学教育则必须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型。以外交家的艺术,攻关的本领,把握政策的原则性,运作策略的灵活性,实现合作,争取投资,发展前进;以执着、灵活、真诚、坚韧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取得“教育外交”的成功。中学校长还必须以企业家的才智,借鉴先进的企业管理机制进行大胆而行之有效的创新和改革。

二、加强自我修养。提升自我素质,努力成为学校管理的行家里手

回顾这些年来我校进行的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作为一校之长,我认为要发挥好领军人物的作用,就要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的标准来衡量要求自己,充分担当起职责,在挑战和机遇面前,具备能够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综合治校能力,是学校赢得发展的根本性保障。那么,现代化的学校管理要求这只领头雁具备什么样的治校能力呢?

(一)校长要具备“前瞻发展趋势”的能力。必须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从宏观上把握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从本质上深思教育的功能,从教育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上发现规律,做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学校的经营效益。

(二)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是校长的必要条件。一位教育家说过,“校长手里不应该拿着鞭子,而应该举着旗帜,走在前面。”校长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用模范的言行来引导教师、激励教师、鞭策教师,才能使教师觉得“言真可信,行政可效”,才能激活广大教师的奉献之情、爱生之心,产生良好的道德感染力和“上下同心,其利断金”的合力。

(三)校长应当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排头兵。学校不改革就没有发展,改革是学校活力和希望之所在。开展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要求校长具有开阔的视野、理性的思维、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善于把先进的理念贯穿于学校的全部活动之中。而要进行教育改革,首先就要求校长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校长是由教师成长起来的,在他(她)所教学的学科领域,应当成为权威,这样才在教师当中有威信,也才能拥有对学校建设的发言权和指挥权。

(四)校长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面对种种困难、挫折,校长必须具备健康稳定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对教师,要有严己宽人的胸襟,用心理换位法设身处地为教师们着想,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摆脱困境。尤其对犯错误的教师和职工,要有“责人先责己”的风度,以宽容精神,使教职工们深深体会到校长的良苦用心,从而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加发奋努力,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形成关系和谐、工作协调、团结友爱的战斗集体。校长要在充分听取教师不同见解的前提下汇总分析,有辨别的科学的吸纳,这样才既有针对性,且又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又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使之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特色社会主义”的变革时期,对校长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中学校长的素质必须从专业化向多元化扩充,从职务化向职业化转轨,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从专家型向“杂家”型提高。这是改革发展与时俱进的需要,也是历史赋予当今中国中学校长的神圣使命!

三、提高办学层次,增强学校竞争力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课题。我们要与时俱进,加强理论学习,拓宽眼界,不断摸索与大胆尝试学校教育改革,寻找学校的发展之路。在改革中,我校树立了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增强学校竞争力。

(一)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活力的源泉,是构成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设学校文化?经过认真思考与深入的分析研究,我们实行了“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从正确价值观念树立、精神文化建设两方面架构学校的文化建设。

1、学校深层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师生精神风貌和文化素质、思想修养的内在与外显的表现,是一所学校高层次办学的体现,根据学校50多年的发展史,深刻挖掘学校的文化内涵,确立文化建设以“志远、德厚、思敏、学博”为基础,围绕“爱国

爱校、宽容协作、谦虚进取、尊重他人、民主创新”20个字为主体来开展。

2、创设校园文化氛围。

(1)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①设计和规划校园硬件环境建设及文化环境建设,让校园充满教育性,体现文化特质。

②整治校容校貌,按学校规划分批完成学校的净化、绿化,使校园环境达到花园式学校的要求。

③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开辟阅报栏、宣传栏、黑板报、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

④及时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外语角,创办校刊《新蕊》,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2)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①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课外文化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通过校园艺术节等活动,使广大学生的文体艺术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②努力办好《四中工作简报》,全力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广大师生的精神素养。

③建设良好的校风。结合本校实际,通过新生入学培训、军训等活动弘扬校风,引导学生养成文明、上进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开展校园文化教育

1、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或优秀影视片,组织开展读书宣传活动,举办各种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直观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2、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制定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生行为评价和反馈体系,促进学生行为养成;开展评先创优活动;注重法制教育,开设法律教育课,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3、开展班级形象设计、宿舍美化等活动,浓厚学校文化氛围。

(三)打造品牌,走特色办学、科研兴校之路。走特色办学之路。学校必须在“特”字上下功夫,在强化原有的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传统特色基础上,根据学校办学经验,与时俱进,逐步形成不同于其他一般学校的个性特征。如学校科技活动在桂林市科技局、桂林市科协大力支持下,从2004年起摸索至今,逐渐形成了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科技活动为主要阵地的科技教育特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被桂林市科技局授予“桂林市青少年小发明小创造基地”,4年来获奖累计73项,获国家专利两项,一位教师获得自治区优秀科技教师奖。通过这些科技活动的开展,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素质,丰富学生情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提升。

四、以务实高效的教学模式为载体,狠抓教学质量

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发展,走专业化道路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快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我校通过边实验边研究边改进,形成了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活动单位,采用“集体备课——集体听课——课堂实录——集体研讨——个人叙事”的群体模式教学,这对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提高整体科研质量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以问题为中心,以课例为载体,以全程反思为灵魂,以同伴研讨为基础的课后交流研讨,以共同反思与研究、共同解决问题为途径,寻找新课程理念与具体教学情境的最佳结合点。提高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的理论水平,进一步促进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的形成。

(二)研究总结“常态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实施途径,寻找新课程理念下的有示范和推广价值的课堂教学,为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做好准备。

加强学校建设,必须努力实现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核心化和优质化。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我校组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思想素质和管理素质均让全校教职工认可的干部队伍,形成了一个来自群众、深入群众、上下协调、相互配合的核心阶层,建成了一支有理想、有责任心、有良好师德、有相当业务水平的教师队伍。

通过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活动,我所任职学校都相应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我任职桂林一中期间,不仅扩大了学校办学规模,更一改原学校生源不好的局面,吸引了素质较高的生源,在2007年的中考、高考中,取得了同级学校中排名第一的好成绩,深受社会、家长赞誉;在四中任职期间,我狠抓毕业班工作,成立了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任务,明确目标,实行“优劳优酬,绩效挂钩”的政策,形成了“处处有纪律,事事有制度,人人争先进,个个求进取”的良好教学氛围,为今年的两考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学校仅在2007年就获得了十九项荣誉。

路漫漫其修远兮,这份既磨练人的意志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让我对学校管理有了更多更新的认识,我相信,只要学校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学校将会迎来更灿烂的明天。

上一篇:特别的小草作文下一篇: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