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学校发展

2024-09-19

规划学校发展(精选12篇)

规划学校发展 篇1

思考一、学校发展规划的起草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应该是凝聚力量共同勾勒发展蓝图的过程, 是整合各部门活动达到最优化的过程, 是对学校的过去、现在、将来作认真周密的整体系统思考。在制定阶段, 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把握校史, 高屋建瓴:学校建设过程中蕴含多种文化因素、学校组成人员的不同经历和文化背景, 都会对学校产生深刻的影响。学校发展规划一定要透彻深入了解学校历史脉络, 把握学校发展资源、对学校的主要绩效指标成竹于胸时再着手制定规划。只有充分客观把握校情校况校史, 才能真正实施民主管理、广开言路、敞开心胸与大家共议学校发展。同时, 要深刻把握与学校发展相关的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国家教育发展战略, 在对学校发展的宏观背景进行综合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制定, 从而把握学校发展的方向、规划站位的高度、学校规划的生命力。

民主讨论, 广泛认同:学校发展规划不是个人的创造或构想, 而应该是多方参与、共同合作的结晶。规划的制定过程是不同群体之间观点达成一致的过程, 也是在利益平衡的基础上确定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目标的过程。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整个过程中, 应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集思广益听取各方意见, 尤其是要充分吸纳全校师生的集体智慧, 经教代会讨论有效沟通, 对学校发展规划获得充分广泛的认同, 深刻实现规划的方向性、发展性、引导性, 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学校师生的民主管理。

专家把脉, 提炼理念:学校的发展规划制定还需专家论证。在倾听专家专业能力、技术应用、理性分析的意见后, 提出自己明晰的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学校的全体成员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否则, 学校就没有发展的灵魂, 教师也没有教育思想的观念基础。学校管理者提出明晰的学校办学理念, 确立学校的总体目标, 促使学校挖掘自身潜在资源, 提高管理效能和教育质量。各部门工作目标、个人发展目标和学校总体办学目标协调一致, 呈链式状态, 最终使学校发展规划成为有内在联系的整体系统。

思考二: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

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 是多方参与、共同合作、面向实际、展望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实施中, 其一要渗透办学理念, 宏观引领;其二要实现精致管理与教育;其三要立足学校资源, 发展特色重点项目, 点面结合引领学校发展。

渗透办学理念, 加强宏观引领:理念是师生共同所达成的共识, 是学校共同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也是管理者的意向与目标的体现。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 要善于捕捉代表教育发展方向、体现教师发展能力、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新思想、新观念, 将学校教师、学生所共同认可、共同践行的办学理念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通过系统地分析学校的基础及所处环境, 发现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 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目标, 进行宏观引领。通过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群策群力地改善学校的管理、教学和科研, 引导师生朝着预定的要求和目标前进, 以此明确方向, 增强合力, 实现目标。

实现精致管理, 实施精致教育:学校应实现精致全面的管理与教育, 坚持德育为核心, 教学为中心, 加强教科研和后勤管理, 着力打造人文素养与科技素养和谐统一的氛围。教学方面, 紧抓教学计划的落实, 强化课堂教学管理和改革, 扎实开好教学质量分析会, 实施差异教学, 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身的发展方式。德育方面, 抓好德育队伍建设, 加强德育常规管理, 创新德育工作思路, 以此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父母、集体、学校的荣誉负责。教科研方面, 注重学校课程建设, 开展同课异构, 全面提升学校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后勤方面, 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 强化后勤服务育人意识, 突出后勤精细化管理, 为实现学校的各项工作目标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立足学校资源, 发展特色项目:学校应充分利用资源, 选择和确定学校发展中的特色项目, 最大限度地推动学校发展。学校管理者必须统筹规划, 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行动策略, 立足对学校现状的准确诊断, 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最近发展区”。特色教学是学校发展的中心, 学校管理者应在对学校师生实际做了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 深入探索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实现“轻负高效”的教学, 推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特色德育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是学校全面规划必须着重考虑的部分。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进行整合, 采取丰富多样的素质教育形式, 抓实育人工作,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特色后勤与食堂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 学校管理者应本着“校以生为本、生以食为先”的理念, 打造出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食堂, 真正实现学校的精致管理、精致教育。

思考三:学校发展规划的保障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 要善于思考与写作, 善于管理推动内驱力, 善于借助外力挖掘资源, 以此推动与保障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 实现学校发展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

善于思考, 促进渗透与参与:学校管理者应时刻谨记“让反思成为习惯”, 养成勤于阅读、乐于思考的习惯, 在拜读行家里手的成果中, 产生心灵的碰撞, 闪烁思维的火花。要充分管理时间看书、学习, 敢于写作与表达, 让学校发展规划中的教育思想、管理思维, 通过“自上而下”的渗透, 促进师生了解认同。同时, 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学校共同体成员的主体性、自主性, 采用“头脑风暴法”, 鼓励畅所欲言, 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起草、实施, 将多种方式收集来的对学校发展的建议进行必要的梳理。通过“自上而下”的渗透式和“自下而上”的规划参与相互结合, 才能充分推动学校发展规划的落实, 更好更快地推进学校的快速发展。

善于管理, 提高执行力与内驱力:学校的管理与执行力, 是将学校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变为现实的能力, 只有执行力的提升, 才能将人员、策略、工作运作执行流程顺畅地统筹起来。管理的核心是人, 这就决定了学校的管理必须实施符合人性的精神管理, 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经营“人心”的精神管理。作为一个管理者, 需要充分激发教育连绵不断的内驱力, 为每位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搭建平台, 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朝着自己的专业发展, 让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特长, 使他们感受到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 推进和谐师生关系建设。通过执行力与内驱力的提升, 促进学校规划运作中问题的改进和进程的完善, 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善于借助外力, 充分发挥资源:一所学校的快速发展, 离不开学校内在潜力的有效挖掘和充分发挥, 同时也离不开必要外部力量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因此,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 必须要善于苦修内力, 也要善于借助外力。推动一所学校发展的外力是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学校应充分争取来自政府的支持与帮助, 提升学生以及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和市场口碑, 以此扩大外力资源对于学校发展规划的推动、促进和监督, 实现发展客观化和评价多元化。同时, 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充分挖掘资源, 落实执行力与文化力, 打造优秀一流的教师团队与师资力量, 充分利用内外合力, 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推进学校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在立足现实中展望未来。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与保障中, 学校应逐步实现从精致管理迈向文化管理的转变, 通过遵循前瞻性、操作性、效益性, 充分发掘、创造独树一帜的学校文化, 将个人的发展与团体的发展并联接通, 形成共同愿景, 激发师生内驱力, 形成卓越的团队力量, 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文化的基因, 打造真正实现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优质学校。

参考文献

[1]、姚美琴.学校发展规划: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管理.2005 (11)

[2]、史根林.学校发展规划问题及其突破路径——以学校文化发展战略为基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9 (08)

[3]、吴晓玲, 瞿卫星.自我认同与发展:学校特色生成之路[J].教育发展研究.2010 (02)

规划学校发展 篇2

【理念与目标】

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进教育科研工作。对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探索科学育人的规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动员全员参与原则,切实增强我校教育科研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提高干部、教师科研素养、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学术型”转变。学校立足研究解决教学过程的优化、有效课堂的建构和教学效益的提升,进一步强化教育科研实施过程和教育科研成果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促进作用。积极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提升课题研究的质量,拓展研究的范围,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学习与观摩,开拓视野,扩大交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规范教研活动,加强教学活动的常规检查力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任务与措施】

1.建立具有较高科研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名教师,特别是教研专家型名教师,一要选好苗,二要护好苗。苗子选定后,要及时向其指出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如: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发展方向。

2.优化课堂教学是学校科研永恒的主题。学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除达到常规要求之外,还提倡课堂“四备”:即“备课、讲课、练习、记忆”。

3.以开展课题研究为重点,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加强全面科研的同时,依据学校的现状和总体发展规划,要重点突破以下方面的研究课题,开创学校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带动科研工作的全面推进。

4.完善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奖励及业务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参加教师基本功比赛或优质课竞赛活动;配合学校电子化备课建设,开展多媒体教学研究。

5.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鼓励教师外出观摩学习,把教师外出学习观摩活动与在本校的反馈展示活动结合起来。

6.加强教研组、备课组教建设,完善教研备课活动管理。加强集体备课建设,每学年评选一定数量的校级优秀教研组、备课组,发挥优势学科的带领作用。

7.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依法治校,完善教科研机制。依托教务处、教科处、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教学科研,切实提高教育效率和效益;依托年级组搞好教育科研,更新育人观念、探索育人新路、提高校本课程成效;依托校办公室、各处室、各年级、教代会搞好管理科研,完善学校的制度建设,考评制度,推进学校民主办学进程。

8.坚持开展“青蓝工程”,以老带新,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公开课,坚持开展教学督导工作。

9.建立教育科研成果评定和奖励制度。建立教育科研成果评定和奖励制度,把学校的持续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学习进步、家长社会的认可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对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评价的客观与促进作用。

10.建立教育科研评估体系。规范课题管理,建立教育科研档案。完善评估体系,把科研意识,科研活动,研究成果,教改实践与效果作为考核评估教师的重要内容。

11.建立学校教育科研基金。筹集资金,用于奖励研究成果显著的教师、购置各种资料、聘请专家及有关人员讲座的酬金、研究活动费用等。

影响学校发展规划执行因素分析 篇3

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曾说:“在未来10年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此话对我们启迪很大。同样,在实现学校发展规划的既定目标时,如果没有科学的执行理念和强大的执行力,任何规划决策都不可能贯彻落实到底。

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已经认识到了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些学校在发展规划执行方面存在问题。“重规划,轻执行”仍然是目前一些学校陷入的工作误区之一,个别学校甚至出现了“规划起来轰轰烈烈,实施起来无声无息”的现象,不仅使规划沦为形式,而且使学校在社会的公信力严重受损。发展规划不能有效执行的因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主体因素

(1)规划制订主体的利益问题。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主体主要有:1、校长或中层干部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2、由外请专家帮助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无论是哪一种,在校长负责制的中小学,校长是决定学校发展规划主体中的关键性因素。在现实中常常发生的是,为了一些功利目的,为了自身的利益问题,有的校长缺乏对未来的历史使命感和对学校变革的主动担当的勇气,认为只要采取就事论事和得过且过的态度,学校只要平稳,墨守成规即可;如果改革创新而使发展不好,自己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千古罪人。在这样的校长影响下、学校的发展规划只能是纸上蓝图,或者根本就是纸上涂鸦。

(2)规划制订主体的规划素养。做发展规划是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手段,但是我们教育学科建设中没有这方面系统的知识构架,校长和管理者的这方面的能力较缺乏,即便那些替人代笔的专家教授们也基本不具备做规划的知识和能力。规划素养的短缺,也使得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大打折扣。

(3)规划执行主体对规划的认同。学校的各级员工是规划执行的主体,他们对规划的认同是对发展规划的成功执行有重要影响,认同度越高,规划执行的效果就越好。规划认同反映的是在学校内部不同个人与部门对使命、愿景及规划的共同认识和责任。认同度低,学校的发展规划的执行将缺乏合力,不同方向的牵引力将会引致和加剧组织内部的摩擦,无谓地消耗时间和资源,致使规划目标无法实现。因此,学校要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组成由校长、学校管理层、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组成的学校规划制定共同体,让广大教职员工参与规划的制订。同时加大规划的宣传和教职员工的培训力度,让执行主体全程参与到规划的制定与执行的各个环节,从认知与情感上提高对规划的认同。

二、环境因素

(1)校外环境。校自主权度是衡量发展规划能否真正执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试想一个自主程度很低的学校,老是有开不完的会,有接不完的指令、有弄不完的检查评估,学校总是处于应付具体事务之中,哪里还谈的上有什么自主,更谈不上学校的发展了。将学校和教育活动的外部强制力的干预减少到学校足以依法自主办学的程度,校长的发展意识便能被充分激发,就会主动去把握自身的命运和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争取外部给予学校最大自主权,是学校发展规划执行的重要因素。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人、财、物等资源保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资源保障,再好的规划也只能成为“海市蜃楼”、“空中楼阁”。目前,学校的人财物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政府、社会等外部提供。为此,争取外部对学校发展规划的认同与支持,为学校发展创设良好外部环境也是一个决定因素。

(2)校内环境。文化是维持生产力增长的最终动力,也是没有极限的动力来源。学校是由不同的教师构成的,不同的个体在思考、行动时难免会产生差异。如何尽可能使不同的“分力”最终成为推动学校前进的“合力”,惟一的办法是依靠学校文化,学校发展规划的“执行”也不例外。执行的关键在于透过学校文化影响教师的行为,并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认同。如果教师每天能多花十分钟替学校想想如何改善工作流程,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好,那么,学校的发展规划自然能够有效执行。因此,创设良好的学校发展规划执行环境,营造学校执行文化是促进学校发展规划良好执行的重要条件。

三、机制因素

(1)组织机制。“结构必须服从战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当组织结构导致某些重要工作任务“责任者缺位”时,或组织结构与学校发展规划工作流程不配套,或部门之间的壁垒重重时,积极负责的教职员工在执行规划时会感到事半功倍,而比较现实的教职员工可能从一开始就会放弃。最后的结果是,校长认为下级、教师不尽力,而下级、教师在心底里在埋怨校长不为他们消除结构性障碍。为此,要求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管理,另一方面要对原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优劣势进行分析,针对发展规划的执行,规划执行组织构成,重新指定任务,找到对学校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岗位,并配备适合的人才,构建与规划执行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2)沟通机制。校长、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后勤工作人员、学生家长和教育官员,在校本发展规划的执行中必须发挥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协同作用,而不能由其中一方“单打独斗”。校本发展规划的执行在本质上是一个协同的过程,它把学校共同体各种力量聚集在一起,共同勾勒学校发展的使命、愿景和目的,共同完成学校发展的大业。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教师与学校共同体其他成员的协同作用。它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过程的统一。因此,不论在规划制定,还是在规划的执行过程中,信息沟通是影响规划执行的关键要素,包括学校内部的信息沟通及学校与外部环境的信息沟通。当前,学校在信息沟通机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往往仅仅是做了由上而下单向的沟通,缺少“回路”;沟通渠道不多,手段单一,造成信息沟通的失真及损耗,结果导致信息不能起到辅助执行的作用。而真正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应是能让政令通行,上传下达,有利于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能使信息反馈及时而准确,有利于对政策执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能互通信息,有利于各执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能使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有利于扩大信息的范围。因此,应建立健全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横向贯通的立体闭合“回路”模式,确保信息沟通三行(上行、下行、平行)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

做好学校发展规划的“总导演” 篇4

发展规划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校长专业标准中,规划学校发展是能力素质的要求,也是校长的岗位职责。提到规划,许多人会联想到“确定目标、分解工作、分别实施、评估改进、达成目标”等内容,这样的规划往往基于工程的思维方式。教育的对象是人,现代学校发展规划应更多体现学校的发展愿景、制度的持续改进及师生的发展状态。

学校发展规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学校未来发展的整体宣示;师生员工未来工作的行为导向;学校领导班子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学校未来发展愿景的表现。这是编制学校发展规划需要特别重视的。

学校发展规划的类型

学校发展规划可归纳如下类型:

一是基于学校管理诊断的学校发展规划。作为一种专业的学校发展诊断与整体的战略规划行为,这种规划通常由专家或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对学校的状况作出整体诊断,提出学校发展的建议。这种规划更多是在学校步入发展的“高原期”时使用,不借助外部专家的力量通常难以突破。

二是基于目标的学校发展规划。这是一种确定目标、规划活动、检测修正、最终达成目标的过程,其源头是计划思想和目标管理理论。在现实中,这样的规划最为普遍,但这种规划容易流于形式,看似合理但发挥的实际效果不好,更多适合在具体的实施层面采用。

三是基于改进的学校发展规划。这是一种学校自我改进行为,学校自己主动寻找问题与不足、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改进行动,最终使学校优点越来越多,不断提升和进步。这类规划用于学校常规改进中具有突出成效,也是最容易为教职员工接受的规划类型。

基于学校管理诊断的发展规划需要发挥各层次专家力量,以外部委托方式为主,通常在困惑期才需要。基于目标的发展规划,更多用于任务分解的规划落实,需要体现充分的参与性,由学校自身完成。基于改进的学校发展规划,需要全面调动各方面的充分参与,从不同角度寻找存在的问题,也需要站在更高层面思考问题的解决。学校应当注意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选择自己最合适的方式规划学校的发展。

如何编制规划

不同类型学校发展规划的编制思想、流程与技术方法并不相同。

基于诊断的规划,实施的关键在于聘请优秀的外部专家,能够对学校发展阶段、主要战略提供专业支持,但在规划实施方面难以充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基于目标的规划在具体规划内容上使用较多,对人才培养作出详尽规划是十分困难的,但对工作的目标确立和分解是比较适合的。

基于改进的规划是规划学校发展中特别强调的,能够更好体现发展性,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学校发展的积极性,因而也是校长需要特别重视的。其以“发展中的问题”为指引,对现在和未来的教育提出新要求。这样的规划强调以外部对学校的新要求为参照,周期性地寻找学校问题,筛选问题、确定优先次序、分析资源条件,最终确定改进的行动方案,进入新的改进周期。

在编制学校发展规划时,首先需要明确编制学校发展规划的背景及运用学校发展规划的类型选择,需要特别注意调动各方力量充分参与的积极性,满足各利益相关人的需要,并通过参与调动积极性、提高凝聚力,为学校发展汇聚合力。在这样的过程中,校长的角色是规划的组织者,不是编制者,应该做学校发展规划的“总导演”。这样的学校发展规划需要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统一,充分发动群众,汇聚各种智慧,特别需要遵循民主决策程序。

学校发展规划的启动需要充分的准备,需要对教育发展整体形势、学校的使命进行确认;编制规划通常要召开教职工大会,全面收集教师的意见建议;召开社区大会,在社区代表中充分征询社区意见;对发现的问题需要采用关键问题筛选的技术方法进行排序和选择;需要充分调查分析区域资源与办学环境,还需要进行办学状况的自我分析。实施中还要进行周期性修订调整,一个规划周期结束要总结并启动新的规划。

规划转化为行动

一般的学校发展规划,首先是基于对自身学校使命与任务、资源与产出的分析,在这个基础上选择并确立办学育人的价值基础、质量观、发展观,并进一步确立学校的发展目标与追求。在这个选择过程中,需要校长对学校的资源、发展环境进行梳理,突显优势,并把关键措施转化为学校的行动方案。在学校初步发展规划做好之后,必须注意衔接与反馈的问题。通过分析上一个规划周期的成败得失,明晰有哪些环境和条件在其中起作用,然后确立本周期调整的新的规划目标,明确关键战略措施,形成项目导引的下一个规划周期的行动方案。

当学校面临合并、搬迁、扩建等重大变动时,校长需要审时度势,对规划进行调整。比如,要对重大变化进行基本描述,分析重大变化带来的影响,确立新的发展愿景与目标,明晰新的发展路径与战略思路。

学校发展规划 篇5

主讲人:向蓓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

向蓓莉,女,1972年出生于武汉。教育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基本理论,外国教育史。

课程简介

本次讲座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向蓓莉所做的有关学校发展规划的专题研修讲座。在讲座中,向蓓莉副教授穿插了大量生动的国内外中小学实例,着重讲解了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步骤和方法。

录制时间

2006年前

课程时长

139分钟

提纲

视频一

一、学校发展规划研修的基本内容概述(01′25″)

二、学校发展规划研修的主题(09′35″)

1、我们过去是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10′00″)

2、发展规划的价值取向(18′50″)

3、如何设计学校发展规划(27′05″)

三、什么是学校发展规划(30′15″)

1、发展规划(30′23″)

2、发展规划的重要性(31′20″)

3、学校发展规划(34′42″)

4、为什么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36′55″)

四、如何制订学校发展规划(39′35″)

1、采取步骤(39′40″)

视频二

2、采取方法(00′20″)

3、学校发展展望(24′39″)

视频三

4、归类及分析问题(00′53″)

5、如何解决问题(23′48″)

6、实施情况及制定过程的自我评估(30′50″)

规划学校发展 篇6

2005年3月,钟楼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全面启动。随着“让学校走自主化、个性化、多元化发展之路”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各校的规划制定工作也逐步深入。在邀请上海有关专家对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再次进行指导之后,学校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讨论、修改,已初步形成学校三年发展规划雏形。2005年6月,钟楼区文教局又邀请上海教科院专家教授对西新桥小学、广化小学、盛毓度小学等11所学校的发展规划进行了现场论证及书面点评,11位赴上海挂职访学的校长全程参与。同年7月21号,来自上海的专家教授就西新桥小学的三年发展规划进行了公开论证,并对其他访学校长制定的学校规划做了有指导意义的评价。专家认为,各校制定的发展规划,经过了反复调查、认真学习、班子研讨、教师讨论等步骤,这长达数月的制定过程,也是摸清家底、认清方向、统一认识、形成最基本的共同观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校自身的努力程度在逐步提高,学校干部、教师的凝聚力在不断增强,学校的策划能力也在稳步提升。

2006年新学期开始,钟楼区各校的学校发展规划工作已全面进入论证阶段。从开学第二周起,每周五下午为固定的规划论证时间,由分管局长负责,局相关科室、教研室、督导室等部门共同参与,扎实有效的论证,为各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修改完善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前瞻性及可行性建议。规划制定之后,全区将以拟定《评估指标体系》和打造“学校主动发展优秀项目”为抓手,有力推进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钟楼区自2006年秋季开学之始,将以实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主要动力和途径,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评价体系,变横向比较性评价为纵向发展性评价,促进学校主动发展,促进钟楼教育事业再攀升。

规划学校发展 篇7

《校长专业标准》是以“价值观+能力+水平”性标准作为显性指标, 共有三个部分, 一是基本理念, 二是基本内容, 三是实施要求。基本理念共有五个方面, 包括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等;基本内容中共有六个要素, 即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和调适外部环境等六个方面, 在每一方面内容中都从专业理解与认识、专业知识与方法和专业能力与行为等三个纬度明确了相应的标准。

在担任校长的初期, 我先将某事分成若干要素, 然后从做好每个要素着手, 期望提升学校整体的水平, 但在全力做好某个要素时, 确实出现过“顾此失彼”和“边际效果递减”等现象。于是我选择了用“系统和联系”的策略, 即在做好各个要素的过程中, 不断地了解和提炼每个要素的本质属性, 并系统地分析和研究要素之间的联系, 在提升学校整体水平的过程中, 才能真正做强各个要素。

在“分析和研究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时, 往往可以采取“类比”的方法。对于《校长专业标准》中基本内容的六个要素, 可以先将学校比作一个人, 将学校赋予生命的灵性, 然后再将六个要素与人体中的器官建立对应, 通过了解人体器官的作用, 从而就能较为全面和动态地把握“六个要素、要素与整体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我建立这样的对应:一是规划学校发展可以视为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其作用就是调节生命体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 使之协调一致, 相互配合以形成一个整体, 而且使这个整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通过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它为“规划学校发展”这一要素注入了“整体协调”的内涵。二是营造育人文化可以视为人体的血脉, 其作用就是让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 运载物质的同时将全身各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 并保护生命体, 血液循环的停止就是死亡的征兆, 通过了解血脉的作用, 特别是“血液循环”的价值, 它为“营造育人文化”这一要素注入了“循环流动”的内涵。三是引领课程教学可以视为人体的内脏器官系统, 其作用就是分解食物、吸收营养、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和相辅相成, 通过了解内脏器官系统的作用, 它为引领课程教学这一要素注入了“有机整合”的内涵。四是引领教师成长可以视为生命体的新陈代谢, 其作用就是自我更新, 生命体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将其转变为自身的物质并储存能量, 即自我学习, 同时不断将自身的物质分解以释放能量, 并将产物排出体外, 即教书育人, 通过了解生命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特别是细胞分化理解, 它为引领教师成长注入了“专业自觉”的内涵。五是优化内部管理可以视为人体的肌肉组织, 其作用就是收缩和舒张, 其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纤维分布, 机体的各种动作和体内各脏器的活动都由它完成, 通过了解肌肉组织的作用, 它为优化内部管理注入了“宽严适度”的内涵。六是调试外部环境可以视为人体的反射弧, 其作用就是感受器接受外界信号并转化为生物信号, 通过传入神经将信号传递到神经中枢, 做出反应, 信号沿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 对外部信息做出反馈, 通过了解反射弧的作用, 它为调试外部环境注入了“反哺社会”的内涵。

通过对“《校长专业标准》中六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分析与研究可以看出, “规划学校发展”这一要素确实是最具全局性的价值, 它既是校长领导的核心能力, 也是学校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现就“规划学校发展”谈一些个人的认识与思考。

一、规划学校发展是战略思考和策略选择的创意设计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任何事情都需要两次创造”, 战略思考就是第一次创造, 通过分析教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明确学校目前所处的历史方位, 从而明晰学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在战略思考方面, 校长对发展目标必须要进行独立思考, 既要站得高和看得远, 也要立足学校的现状和所处的环境, 选择创意性目标, 如果创意性目标是“人无我有”, 必须客观分析为何“人无”的原因, “人无”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源于外部环境条件不具备 (或者不允许) , 通过积极促成环境条件的改变, 才能选择“人无我有”;如果创意性目标是“人有我优”, 必须客观分析为何“人有未优”的原因, 通过学校现状之间的比较, 在不断优化“学校内涵因素”的基础上, 才能选择“人有我优”。

策略选择则是第二次创造, 通过对目标实现条件和风险分析, 选择合理的发展路径, 在不断克服困难并积小胜的过程中, 凝聚起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实践智慧, 逐步达成发展目标。在学校管理中经常会发生“好心办坏事”的现象,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第二次创造上没有处理好, 即目标与策略之间的不匹配, 不匹配的原因大多是源自于“全体教职员工对目标的认同程度不高”, 提高认同程度就是将目标转化为教师行为和思想的过程。在策略选择方面, 必须优先考虑选择有利于提高认同程度的策略, 合理的策略应该是“先易后难”, 通过一个个“小胜”, 不断地提高广大员工对目标的认同程度, 在不断增强正能量的过程中, 积累学校的实践智慧, 逐步接近 (或实现) 预定的目标。

二、规划学校发展是层层递进和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

在规划学校发展过程中, 学校发展目标的逻辑性是非常重要, 目标可以是层层递进的, 也可以是循序渐进的, 当一个目标实现后, 可以选择递进式目标, 也可以选择以调整为主的渐进式目标。

在我担任校长期间, 学校共完成了两轮 (三年) 发展规划, 第三轮 (五年) 发展规划正进入到第四年的实施。在第一轮发展规划中, 学校确定了“增效减负”的目标, 我们围绕课堂教学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检测”教学五环节, 从优化每一个环节着手, 以提升学校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随后从优化某一个环节对其他四个环节相互联系和影响入手, 以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 并建立了较为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从而提升了学校整体的发展水平。在第二轮发展规划中, 学校确定了“内涵发展”的目标, 以课程建设为载体, 明晰了学校的课程理念, 即“尊重和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并形成了相应的学校课程方案, 丰富和完善了学校课程体系, 提升了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水平。在第三轮发展规划中, 学校确定了“特色发展”的目标, 以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实验项目为载体, 创办了“上海市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 根据上海市教委规定的要求, 即“两个探索”和“一个创设”的任务,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全面和准确地提炼男生的性格特征、思维特征和学习行为特征, 以探索男生教育规律;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男生特点的课程方案和教育内容, 努力创设有利于男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

在持续规划的过程中, 虽然总目标是递进的, 即增效减负就是提高质量, 内涵发展就是夯实基础, 特色发展就是形成品牌, 但具体目标却是递进和渐进相结合。如加强备课组建设, 在每一轮规划中都有具体的目标, 如第一轮规划中提出“充实备课组活动内容”的目标, 通过第一轮规划的实施, 学校各学科备课组活动内容得到了有效地充实, 在后一轮的规划中, 根据内涵建设的要求, 对备课组建设分别提出了两个目标, 一是备课组功能深化, 这是递进式目标;二是备课组活动内容不断优化, 则是渐进式目标。如果缺少备课组内容优化的渐进式目标, 很有可能备课组功能得到了强化, 但备课组活动内容却弱化了。实践证明, 在确定具体目标时, 如果只有递进目标, 可能会产生“竹篮打水”的风险。

三、规划学校发展是凝聚智慧和专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第二次规划的实施中, 根据内涵建设的要求, 学校提出了“改变学生不喜欢教学行为”的目标, 通过调研, 学生不喜欢部分教师上课经常拖堂, 拖堂现象确实是学校中影响师生关系的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召开了多次研讨会, 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很多解决拖堂现象的良策, 通过问计和问策于师生, 在2010年9月, 我校创造了“三段式下课铃声”, 第一段是15秒的优雅音乐, 然后间隔20秒, 最后25秒是强节奏的音乐。“三段式下课铃声”体现了对教师劳动的尊重, 同时也兼顾师生双方的感受, 这一机制运行后, 不仅明显减少了拖堂现象, 而且学校的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当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 并凝聚成学校的实践智慧, 既能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注入动力, 也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注入动力。由于第二轮发展规划的实施, 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2013年1月上海市首届中学阶段校本课程展示征集活动中, 我校有四门课程 (5位教师) 得到了上海市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赞扬, 课程建设的成果激活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在第三轮规划设计过程中, 学校设计的男生班课程方案, 得到市区领导、专家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规划学校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规划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在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下, 使学校处于‘具体的、校本化的和具有可操作的’的科学运行之中”。

摘要:本文分析了《校长专业标准》中基本内容的六个要素, 研究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 提出了“规划学校发展”是校长领导的核心能力, 并结合自身的实践, 阐述了“规划学校发展”的价值和内涵。

关键词:规划学校发展,价值,内涵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 (教师[2013]3号) .

[2] .王铁军, 周在人.给校长的建议——101[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 .陈玉琨.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A].走向优质教育-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精品讲座[C].沈玉顺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8.

[4] . (美) 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

放大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价值 篇8

一、全面分析,重视规划的诊断价值

制订规划的一个重要前期工作,是全面而透彻地分析学校发展的现状,审视学校发展的现有基础。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确定发展目标和举措。因此,制订学校发展规划首先是一个认识和诊断的过程。

(一)认识学校的过去及周边环境

任何学校都是从“过去”走到“现在”,“过去”是分析学校“现在”的重要一维,因为发展不能割裂历史和传统,过去的历史经验、优良的传统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资源。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是一所老牌名校,该校创立于1902年,其前身是“龙城书院”。从“龙城书院”到“小学堂”,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呈现出变革时期的变革发展。敏感的局小人在回望历史时,把“变革”作为学校的文化基因,把“变革”作为名校再出发的动力和智慧的源泉。于是,他们主动加入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领衔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在持续的“研究性变革实践”中不断续写辉煌。正是因为不断变革,该校始终成为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领头羊。

任何学校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都居于环境之中,尤其是社区环境。社区与学校发展休戚相关。迈克·富兰说:“一个好的学校很难在一个不良的社区里取得进步;反过来说,一个学校如果没有来自社区的压力和支持,那么,它也很难成为好的学校。”[2]因此,学校制订发展规划时必须尽可能地了解社区现状。学校既要认识社区物质、文化和历史资源,把它变成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又要把建设社区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如常州市翠竹中学在制订新一轮发展规划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学校发展和社区文化建设共赢的策略,提出打造现代化的社区中学的发展愿景。

(二)了解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

学校的发展必须考虑相关者的利益。这些相关者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家长、社会等。

学生的需求是学校发展的逻辑起点。制订学校发展规划首先要了解本校学生特点及需求。比如:地处老小区和城郊结合部的学校,这里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父母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学生所受的校外教育较少,更需要在校内开展大量阅读和艺术教育。常州市兰陵中学就是一例。该校针对学生阅读比较缺乏,自信心较低,学习基础较差等情况,把建立书香校园,开展书法教育,引进邱学华“尝试教学法”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使学校别有生机。

家长也应该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态度和需求,争取家长的参与和配合是学校发展决策不可忽视的因素。常州市北环中学为了解家长的诉求,调动家长参与学校办学,把“家委会”作为班级建设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该校每班都成立家委会,建有家委会章程,并切实发挥家委会参与学校事务的作用。如该校一名班主任出国培训三周,在这三周时间,由家委会派家长履行班主任日常工作。

社会对教育的挑战和需求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①认清社会发展形势,把握发展机遇,主动迎接社会对教育的挑战,是学校发展的明智之举。比如:当今社会,变革在加剧,多元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增强,针对于此,学校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又比如: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诚信缺失、欺骗欺诈等道德失范问题,这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健康发展,损害着人际关系的和谐,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正所谓“不诚无物”。而学校不仅要适应社会,还应该有改良社会和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所以学校应该把诚实守信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

(三)寻找学校发展的多元参照系

学校如果要明晰我们现在在哪里,我们要到哪里去,必须有参照系。而这个参照系又是多元的。它包括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势,国家对教育的宏观要求和培养目标,同类学校的发展情况,等等。比如:常州市有一批学校参与华东师大叶澜教授领衔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新基础教育”指出,现代新型学校的特征是“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这种特征成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导向。

正是在认识过去,明晰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寻找参照系的基础上,才能清晰自己的发展机遇、问题和生长点。可现实中,一些学校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有些校长错误地认为,自己身在学校中,对学校情况当然很了解,未必要有一个全面细致的分析过程。而事实往往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每所学校在制订规划时都要把自己当作一个“返乡的陌生人”,以陌生人的视角和态度重新审视学校的一切。

二、重塑理念,发挥规划的引领价值

学校发展规划在一定意义上可分为理念规划和措施规划。理念规划主要包括学校办学理念、校训、办学愿景、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等。这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反映着学校改革的价值取向,指引着学校的改革方向,规定着学校的改革措施,影响着师生的行为。制订理念规划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确立和重塑学校办学理念。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关于学校对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是对办什么样教育的基本主张,是一所学校的教育哲学、教育思想的核心表达。学校在制订规划时,必须检视学校的办学理念。比如:常州市春江实验小学,最初的办学理念是“培养有根的中国人”,后来在研讨中觉得,将“培养有根的中国人”作为学校的德育目标比较合适,而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则缺乏统领意义和上位意义。同时,还认为“培养有根的中国人”未免有点狭隘。后经酝酿,该校将办学理念改为:“办如春教育,育有根新人”。“办如春教育”,其意是办像春天一样的教育。春天,阳光普照大地、温暖人间;春雨春光润物无声;春天万物复苏,活力勃发。这些特征正是教育的追求,而“有根新人”的培养目标,则要求学生不仅扎根中国,也要胸怀世界。

又如常州市新华实验小学,原来的办学理念是“享受幸福童年”,在新一轮规划研制过程中,觉得这个理念比较空洞,又与很多学校雷同。经研究,该校将办学理念改为“践行自然的教育,孕育幸福的童年”。这样既继承了原有的办学理念,又有了新的内涵,其重心是“自然的教育”。该校地处城市边缘的农村,有一个面积颇大的生态园,学校曾被评为绿色学校,又与当地一个环保企业合作共建,这些与“自然教育”颇有联系。更重要的是,“自然的教育”的内涵不仅仅是保护生态的教育,这里的“自然的教育”,从教育方式看,是顺应天性、适应人的自然发展的教育、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自然的教育”主张,教育不是灌输,更不是强迫和压制,教育应该自然而然。于是,这所学校有了符合教育主流理念的新的教育哲学。

当然,一个学校在制订后继规划时,未必都要修改学校教育理念,但必须结合学校实际和时代特点,对原有理念进行检视,或者对原有理念进行进一步解读。比如:常州市三井实验小学将“求原”作为学校的核心理念和学校精神。在上轮规划中,”求原“的内涵主要解释为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而在新一轮规划中,“求原”,不只是求知识的本源、不只是指探究科学规律,还包括探究人的本源和教育的本源,涉及到怎样做人和怎样做教育。也就是说,“求原”不仅是知识和科学意义上的“求真”,更是人文意义上的“求本”,实际上就是关注人的存在和教育的存在。“求原”就是让原来本然的东西还原,让本真的被遮蔽的东西呈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求原”蕴含着浓郁的当代前沿的哲学思想———存在主义思想。经这样解读,学校“求原”理念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深刻。

三、潜心学研,提升规划的培训价值

制订规划,既是一个形成学校发展方案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

规划是一个学习过程。比如制定规划时,必须学习学校变革理论,用变革理论指导学校设计改革措施和流程,提高学校发展的科学性;必须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学校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措施的适切性;必须学习现代管理理论,提高管理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学习现代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理论,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制订规划时还需要学习每个领域的相关理论,比如在制订教师发展规划时,必须了解教师的素养结构、教师成长的规律,必须知晓教师培养有哪些有效途径和方法等,还必须了解同类学校在教师发展方面有哪些项目和措施值得借鉴和学习,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所以,规划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用迈克·富兰的话说就是“把学校从一所官僚主义的机构转变为一个兴旺的学习者的社区。”[3]

规划是一个研究的过程。首先,在进行校情分析时,需要运用一些科研方法,如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查、统计分析等。常州市翠竹中学,为了解周围社区状况,除了实地走访、拍摄照片外,还利用了社区航拍图等。其次,要了解各领域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离不开文献研究,为了借鉴其他学校发展经验,需要做与相关学校的比较研究。另外。规划也是确立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的重要契机,一方面科研项目是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科研项目又是学校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推手。比如:常州市实验小学,结合学校发展规划,确立并申报了《学会分享———一项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该课题先后被立项为省部级教育科研课题。常州市春江实验小学为落实学校办学理念———办像春天一样的教育,确立省级课题《基于“如春教育”理念的课堂文化建构研究》。

规划也是一个多方参与的广泛对话的过程。在规划研制过程中,很多学校会请一些专家来校进行把脉和对话,会请一些家长和社会人士来共同研讨,校内也会举办各种类型的研讨会,这些活动无疑也是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也是学校领导团队、教师和学生成长的过程。如常州市虹景小学,他们在制订规划的过程中,围绕校训“做最美的自己”组织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了广泛研讨,比如:怎样做最美的教师?怎样做最美的学生?怎样做最美的家长?等等。最后,在专家的参与下,师生对校训内涵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比如:他们认识到:“做最美的自己”是人生的根本使命,是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做最美的自己,才有智慧,才能勃发出生命的力量;做最美的自己,要学会反思,不断认识自己;做最美的自己,要确立主体性人格,要转变生存方式,遵循弗洛姆倡导的,从“占有式”生存转向“存在式”生存。期间,学校教师还研读了马斯洛的《人的潜能与价值》、爱默生的《自我依靠论》,弗洛姆的《日常生活中的两种生存方式:占有与存在》、夏中义《自我实现:重读弗洛姆与马斯洛》等多篇文章。

如果规划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和研究的过程,那么,制订规划不仅是“成事”的过程,更是一个“成人”的过程,或者可以说,制订发展规划过程是学校开展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培训活动。

四、下移重心,彰显规划的管理价值

总体上说,管理有两大功能,一是形成秩序,二是推进变革。学校发展规划是对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谋划,从此意义上看,发展规划本身具有管理属性。一个好的规划,应该是推进学校管理改革,放大学校领导力的重要载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

开展“学校发展规划”活动以来,常州市教育行政部门把发展规划作为评价学校和教育投入的重要依据,比如:通过规划的论证等环节看学校改革的方向性和适切性,通过规划的评估看学校的发展度,通过对规划的审议看学校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哪些支持。如此一来,行政对学校的管理从直接管理变成间接管理,从具体管理变成宏观管理,学校也因此扩大了办学自主权,释放了发展活力。另外,教育行政部门把各条线学校考核项目尽量与学校发展规划评审进行整合,以减轻学校负担。

(二)从权力管理走向民主管理

学校制订规划是群策群力的过程,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是放权的过程,让学校自己谋划、自己决定自己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对于学校来说,制订规划也是对广大师生放权的过程,调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谋划学校发展。强调人人都是学校的管理者,不仅是教师还包括学生,如常州市实验初中,把学生作为学校主动发展的重要力量,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在发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又如:很多学校积极发挥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规划的研制。

(三)从行政管理走向专业管理

学校教育教学具有专业属性,而传统的学校管理表现为较强的行政化色彩,是一种以等级为基础,信息从下向上流动,命令从上向下发出的“金字塔”式结构,是一种控制式的管理。这种管理能带来规范有序,却无法创造真正高品质的教育。而在制订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倡导给学科组长和各种项目责任人赋权,鼓励学校建立各种非行政化的专业性组织,从而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的专业智慧,整体放大学校领导力。

(四)从事务管理走向战略管理

传统意义的学校管理围着行政转,按照文件办,沉湎于具体的事务。这种管理,在时间的维度上,只立足于“现在”,认为只要干好现在的事,就会自然而然地有一个美好未来;在空间的维度上,往往只沉湎于琐碎的事务,缺乏对学校发展的整体性思考。而制订发展规划是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和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寻求和维持持久优势而作出具有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筹划和谋略,是立足于未来的战略管理。

综上所述,制订规划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形成一个比较详尽的学校发展方案,而应充分关注其过程属性,发挥其过程价值,因为“变革是一项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4]还需要注意的是,规划的过程性还表现在规划文本形成后。学校发展是在变动不居的环境下进行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渐变过程。在此过程中,规划只是行动的一个引领,不是行动的施工图纸,学校发展规划不同于建筑工程规划,学校发展不能机械地“按图施工”。与此相应,规划不是一经形成就不能修改,而是应该在与行动互动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规划应该贯穿于行动的全过程,甚至在行动之后,而不是仅仅发生在一个变革行动的前期。现实中对待规划有两种现象值得我们警惕,一种是把规划当成抽屉文件,制订好了,就很少问津,规划归规划,行动归行动,把规划当成“鬼话”;一种是把规划当成静止的行动蓝本,面对丰富复杂不断变化的环境拘泥于规划。这两种现象都会使规划丧失其应有的作用,削弱其助推学校发展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6.

[2]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67.

[3]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6.

规划学校发展 篇9

一、引导学生的生涯规划,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1. 以学生为本, 开设生涯规划课程

在我们所任教的中学, 很多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风行这一句话: “读好学校的差专业, 不读差学校的好专业”。有些学生考上了重点大学, 上了一年学, 又回来复读; 也有学生进大学后就要转专业, 原因是对所学的专业没有兴趣, 无法继续学习。这些问题的出现, 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学校的教育不能单一追求分数, 而是要关注学生长远发展, 做到教育以学生为本。因此, 我们应该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 对高中生进行有效的生涯指导, 开展“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2. 充分开展社团活动, 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学校教育在提高学生文化科成绩的同时, 统筹安排与生涯规划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如“摄影展”, “书画作品展”, “文学沙龙”, “英语角”, “理化”活动夜, “新思维”科技创作大赛, 中英文话剧表演, 主持人挑战赛, 等等。这些活动从策划到最终实施, 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完成。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发现和发展了自己的兴趣, 也充分体现学校校园精神文化的“自主发展”, 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3. 指导学生完成生涯规划书, 明确人生目标

我们根据梅州市高中生的实际情况, 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填报工作。在这过程中, 我们通过营造激励的学习环境, 发挥学生的长处和优势, 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和职业理想。然后在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帮助高中生深化自我理念认识, 加强经营自我, 更好地明确人生目标。

此外, 邀请成功人士特别是校友举办成才讲座, 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感悟, 有所感悟才能有所触动, 才会有所行动。

4. 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明确高考志愿填报方向

对于高中生而言, 高考无异于是一场成年礼, 它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人生目标和成功价值观。高考志愿则是高中生进入大学的入场券。但是, 我们不难发现, 面对如此重要的高考志愿填报工作, 大多数的老师、家长和学生往往是在短短的几天内匆忙做出选择的。而且, 各方还不乏存在相当大的分歧与诸多的误区: 学校老师往往会从学校的名誉出发, 鼓励高考分数高的学生填报名校; 家长更多的是考虑各专业今后就业的前景; 学生或者仅仅考虑自身的兴趣, 或者根本不了解自己, 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更不了解专业, 不知道各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因此, 我们可想而知, 高考志愿填报的成功率及其对中学生进入高校、走向社会、成为职业人所起的作用了。

为了能够让学生将自己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以及对自己的了解结合起来, 有效指导自己填报志愿, “生涯规划”课程还有必要让学生进行模拟志愿填报, 其目的是: 使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和志向, 明确进入大学后学什么, 毕业后干什么, 并以此来选择学校和专业, 而且, 要放开视野, 不将自己局限于某一学校或专业, 而是把自己的志向和愿望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 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 考虑毕业后的就业难易和发展前景, 在着眼未来的同时又避免脱离实际。

5. 生涯规划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

生涯规划的实施, 初试告捷。从学生日常学习行为观察, 有生涯规划的班级的学生的自觉性和努力程度, 都普遍高于没有生涯规划的班级学生。由此看来, 生涯规划确实为学生提供了持久的学习动力。

二、生涯规划的进行, 丰富了学校德育的模式

1. 促进了学校德育的理论提升

通过对山区学生的生涯规划的课题开展与研究, 很好地促进了学校德育的理论提升。

首先, 我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十分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了整体水平。

其次, 我们把德育教育放在了首位, 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全面加强和改进了学校德育。对此, 多年来, 我校牢牢抓住教学这一中心工作, 开展教材教法的研讨, 挖掘寓于教材中的教育因素, 做到融德育与智育为一体, 形成特色教学, 提高了学生全面素质, 发挥主渠道作用, 增强了育人效应。

第三, 提高了对德育理论的认识, 确立了正确的德育观念, 完善了德育工作机制。

2. 促进了学校德育的系列化发展

对山区学生进行适当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是中学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的开展, 也很好地促进了学校德育的系列化发展。

首先, 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 通过班级共同学习和课后个别辅导, 引导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其次, 作为课程的补充, 我们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活动, 这些活动很好地充实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与学生以往在小学、初中所接触到的德育活动不同, 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活动是新鲜且实用的, 这些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 主动学习, 而非被动接受, 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第三, 在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 提供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素材给学生阅读, 促进了学生的课后阅读。

第四, 课题的开展主体是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 学校很重视教师群体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对于提升学校德育队伍的教育水平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五, 课题的开展得到了各界校友、家长和社会的广泛支持, 为学校德育工作实现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合力, 使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不再局限于校园内, 而是更加贴近社会, 服务社会的需求。

3. 摸索了一条生涯规划与教学相结合的新道路

高中生在多年的求学经历中, 也渐渐地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学科爱好。而各科老师在相应的教学中加以有利引导, 使得学生对自己有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对于未来的职业选择会更多一点理性, 从而有意识的去做好人生规划。

当然, 我们的研究尚有不足, 如缺乏相应的师资和理论指导, 学生对自我缺乏深入了解, 对职业和社会缺乏深入认识, 职业目标和专业目标模糊。另外, 还有我们的学生因身处山区, 承载着父母的期盼, 承载着走出大山, 改变命运的梦想, 基本上把心思全部放在学习上, 忽视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而且职业价值取向也有所偏颇。

面对这些问题, 在今后的山区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中, 我们争取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指导队伍, 构建科学、可持续的职业生涯课程体系, 使职业生涯课程开设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以保证学生能力培养落实到实处。此外, 我们会继续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参与, 加强学习与今后工作的联系。

摘要:近年来, 国家高等院校连年扩招, 高考录取的比例逐渐增大, 迈进大学校门不再是困难的事情。与此同时, 高考的竞争方向也开始出现了转移, 从升学转向了就业, 从就业进而转移到高考专业的选择和生涯规划的设计。我国的中学教育也开始面对“生涯规划教育”这个全新的课题。

规划学校发展 篇10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评价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效能, 关系到高校要不要设立专门的规划机构, 关系到高校要不要聘用专门的规划工作人员, 关系到高校要不要开展编制和实施规划这项工作, 尤其是在规划认同程度普遍较低的情况下, 进行这项研究确有必要。但是, 评价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效能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任务。即便是对于企业战略规划的效能评价, 或是把国外的现有研究考虑进来, 到目前为止, 评价战略规划的效能仍是一个在方法和结论上均存有争议的问题。

(一) 研究内容

围绕如何评价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效度, 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效能——基于相关文献的分析。第二,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效能——基于规划文本的分析。第三,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效能——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第四,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效能——基于深度访谈的分析。第五,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效能——基于案例高校的分析。第六,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限度及其改进策略。

(二) 研究方法

鉴于高校的发展是各种因素系统影响的结果, 即便可以对是否实施发展战略规划与学校发展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 但也难以做出因果关系判断。用规范的方法判断规划是否有用或有多大作用, 虽然重要但不是主要的, 有关人员对规划效能的主观判断或许比对规划效能的事实判断 (包括目标达程度判断方式) 更有价值。且发展战略规划是一个连续变量, 而非属性变量, 简单地进行有无效能的评价没有多大价值。结合高校的组织特点、研究的可行性以及经验体会, 该研究在方法上作以下安排。

第一, 文献研究。文献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现有的研究成果如何评价高校发展战略规划效能。可将收集到有效文献分为两类, 即肯定高校发展战略规划效能的研究文献与否定高校发展战略规划效能的文献。进而分析“肯定组”与“否定组”的研究者身份、工作部门及采用的方法, 以期有所发现。文献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中文数据库中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具体的检索过程以“高等教育”为学科领域, 以“1979—2011年”为时间范围, 分别以“战略规划”“发展规划”“高校规划”“大学规划”“大学战略规划”“高校战略规划”为题名和关键词进行检索, 通过题目、摘要以及内容的判断, 剔除不相关文献、重复文献以及超出上文界定范围的文献后, 共有237篇中文目标文献。涉及高校发展战略规划效能判断与评价的文献113篇。

第二, 文本研究。该研究共收集102所高校的“十一五”发展规划文本。高校类型上涵盖“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省属重点及省部共建高校、一般本科院校、独立学院、高职高专院校;学科类型涵盖综合、师范、农业、工科、林业、民族、财经、医药、理工、语言等各类高校;地区分布上覆盖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所选高校在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地区分布及综合排名 (以中国校友会网上2010年公布为准) 上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三, 调查研究。调查问卷设计以“一般效能”和“特殊效能”的区分为基本依据, 兼顾规划编制和实施两个方面。“一般效能”调查分为规划编制的内外因、规划投入与收益的关系、设立规划专职人员及专门机构的必要性, 以及对学校编制和实施规划效能的总体评价6个子问题。“特殊效能”调查设计, 参考了Gordon一文所列举的各种规划效用, 结合高等学校的组织特点和我国高校编制和实施发展战略规划的实际情况, 分两个方面 (“编制”和“实施”) 、13个维度 (问题维度、机遇维度、变化维度、方向维度、目标维度、时序维度、协调维度、控制维度、领导维度、员工维度、资源维度、策略维度、措施维度) 、5种水平 (A非常认同;B较为认同;C基本认同;D不好判断;E持相反看法) 给出了13组26个问题。

问卷调查主要在两所学校实施。一所学校基本覆盖全校所有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发放问卷830份, 回收830份, 有效问卷830份。另外一所学校是地方本科院校, 收回有效问卷134份。此外, 课题组利用本院2011级、2012级、2013级教育博士集中授课的时机, 对在高校工作的34位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998份, 采用SPSS19.0以及EXCEL2007对三类问卷以及全部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并进行比较之后形成调查结论, 以期克服问卷编制以及发放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 访谈研究。访谈前后共涉及25所高校的32名人员。高校类型中, “985工程”高校3所, “211工程”高校1所, 省部共建高校1所, 省属重点大学4所, 省属普通本科学校6所, 市属普通本科学校1所, 新建本科院校3所, 高等专科学校5所, 民办高校1所。访谈人员中, 校级领导5名, 职能部门中规划处工作人员5名、教务处3名、党办及校办6名、人事处1名、科研处1名、统战部1名、政策研究室1名, 产学研处1名;学院 (学系) 主要负责人6名。访谈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 (1) 受访者规划参与情况。 (2) 受访者所在院校规划制定和规划实施情况。 (3) 受访者对所在院校规划发挥作用的认知和评价。

第五, 案例研究。根据有关专家的建议, 案例研究是重点所在。通过分析有关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文献, 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频次最高 (9次) , 该校被公认为是战略规划发挥了较好作用的学校, 具有较好的案例研究价值, 而且也便于课题组了解有关情况。不足之处是, 研究者置身其中, 难以做到客观公允。选择的第二所案例学校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 但凡涉及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新政策, 很多学校往往选择到上海交通大学进行调研。该校发展规划处人员配备较为充足, 工作职责涵盖战略规划、院系评估、信息统计和学科发展研究, 在编制和实施发展战略规划方面采取了一些创造性做法, 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是较为理想的案例对象。选择的第三所学校是湖北经济学院。该校课题组比较有印象的是学校合并升本之初所做的“两定一发展规划”。

二、结论与对策

(一) 研究结论

1.在113篇涉及高校发展战略规划效能判断与评价的文献中, 有80篇文献对规划是积极评价, 这组文章占81%;对规划消极评价文献有22篇, 占29%。两组之间显著差异在于校长、书记的角色。其他差异体现在, 学校职能部门 (包括发展规划部门在内) 对高校战略规划的否定声音更大, 而教育研究机构的学者对战略规划的肯定倾向更高。肯定组和否定组所采用的判定根据重合度非常低。肯定组采用最多的方法是个案, 亦有14%的文献是基于主观推测做出的肯定判断。在否定组中, 接近80%的文献是基于主观的推测, 认为战略规划用处不大或效果不理想。整体上看, 否定组的证据要弱于肯定组的证据。

2.对102所高校战略规划文本的分析发现:成就总结多, 问题分析少;规划目标趋同与攀升现象非常明显;过于量化的指标普遍较多;缺乏规划实施和评估内容。与之相关,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 起草人员的原因被认为是影响战略规划实施效能的首要影响因素, 而高校战略规划文本自身因素是影响战略规划实施效能的第二大因素。29%的被调查者认为规划文本没有考虑政策、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约束性条件, 21%的被调查者认为规划文本中没有新思路与举措, 18%的被调查者认为规划目标过高或过多, 17%的被调查者认为规划缺乏可操作性与约束力。

3.通过对三类样本共998份问卷分析后发现, 在战略规划编制的认同度上, 总体评价 (编制规划对学校发展作用) 的总和及均值均要高于13个分维度的具体评价, 说明在规划之于学校发展积极作用的认同程度上, 总体认可程度要高于分维度的具体评价。13个规划编制分维度间认同度差异小, 均值最高为目标维度和方向维度, 均值最低为“资源维度”和“员工维度”。规划编制认同程度在三类样本间情况是, 除“问题维度”和“机遇维度”在教育博士调查样本上存在差异外, 其他维度差异性不显著。规划编制的认同程度上, 比例最高为“较为认同”和“基本认同”, 认同程度趋中。在战略规划实施认同程度上, 规划实施总体认同度 (规划实施对学校起到的作用) 均值要高于13个分维度的认同度, 说明在规划之于学校发展积极作用的认同程度上, 总体认可程度要高于分维度的具体评价。规划实施13个分维度之间认同度差异较小, 认可程度较高的为方向、机遇和协调维度, 认可程度较低的为问题、目标和策略维度。三类样本间除时序、方向和措施维度上存在差异外, 其他差异性不显著。规划实施的认同程度上, 比例最高为“较为认同”和“基本认同”, 认同程度趋中。在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认同程度上, 规划编制的认可程度稍高于规划实施的认可程度。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在总体评价和13个分维度的认可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别, 但差别不大。在整体差距中, 差距较大的主要为总体评价、问题维度和目标维度。

4.通过对998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 校级领导、学校职能部门或院系负责人、规划机构工作人员、一般管理人员或普通教师对战略规划的认同度是不同的。在这四种身份信息中, 校级领导对战略规划效能认同度均值得分最高, 其次是学校职能部门或院系负责人, 之后是规划机构工作人员, 一般管理人员或普通教师的均值得分最低。采用多重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后发现, 不同的身份信息在战略规划效能总体得分上具有显著的差异。通过两两比较后发现, 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一般管理人员或普通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 与学校职能部门或院系负责人之间的差异, 学校领导、学校职能部门或院系负责人的规划认同度明显高于一般管理人员或普通教师。学校领导、学校职能或院系负责人、规划机构工作人员之间在a=0.05水平上差异性不显著, 这三类人员两两相比都在规划认同度上没有明显差异。

5.参与程度越高, 战略规划效能认同度得分越高。规划参与程度可以分为无参与无职责、参与一次、参与两次及其以上、负有明确职责四大类, 通过方差齐性检验可知, p=0.001。取a=0.05, 由于p<a, 所以可以认为不同参与程度在战略规划效能总体认同度上存在显著差别。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有明确职责的规划效能均值得分最高, 其次是参与两次, 无参与、无职责均值得分最低。多重比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无参与、无职责”和参与一次、参与两次、有明确职责的参与性相比, 在a=0.05水平上差异性显著, 参与一次、参与两次和有明确职责三类参与程度在a=0.05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 规划参与程度直接影响规划效能评价, 参与程度越高, 战略规划认同度均值得分越高。

6.高校战略规划效能是一个连续变量而不是一个属性变量。战略规划的合法性与过程性机制决定着对规划效能不能简单予以肯定或否定回答, 规划效能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文本效能、过程效能与结果效能。通过访谈25所高校的32名人员发现, 按照规划发展历程以及规划制定和实施程度差异, 可把访谈高校分为三种类型, 即Ⅰ型高校 (制定+执行) , Ⅱ型高校 (制定+未执行/弱执行) 和Ⅲ型高校 (弱制定+未执行/弱执行) 。有较完整的规划制定程序和规划落实行动的Ⅰ型高校 (B, X, G, H, C, E, O, A) 有8所, 规划的文本效能、过程效能和结果效能都有所体现。规划制定过程较为规范, 但没有相应规划落实行动的Ⅱ型高校 (J, D, L, S, W, K, V, Y, Q) 有9所, 规划主要发挥的是文本效能及部分过程效能。Ⅲ型高校中三种效能都不明显。没有制定规划或简单应付规划, 更谈不上规划实施的Ⅲ型高校 (T, I, U, M, N, F, R, P) 共有8所, 规划的三种效能均未体现出来。

7.通过对案例研究类文献 (排除研究者对自身所在高校的战略规划介绍类文献) 整理分析后发现, 国内研究中出现频次最多的高校有:卡耐基-梅陇大学 (22次) , 斯坦福大学 (16次) , 麻省理工学院 (9次) , 华中科技大学 (9次) , 青岛大学 (6次) ,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5次) ,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5次) , 英国沃里克大学 (5次) , 哈佛大学 (4次) , 北京大学 (4次) , 清华大学 (4次) 等。在77所案例高校战略规划研究中, 国内研究者关注最多的是美国高校, 36所美国高校占据了全部高校数量的47%的比例。这些案例研究类文献的证实方法, 多把学校发展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学校跨越式发展作为战略规划成功制定和实施的依据, 极少有研究列举具体的证据和深入到高校发展内部去探寻高校发展与战略规划两者间的真正关系。

8.该研究现已完成对华中科技大学的案例研究。该校 (前身华中工学院) 自1956年1月20日出台《华中工学院十二年规划 (草案) 》以来到现在的60余年间, 共制定了18份综合性发展规划。学校各个时期制定的规划较为完整, 为案例研究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资料。据课题组成员的了解, 以及通过访谈该校某些老领导及规划工作人员, 课题组成员普遍认为, 该校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战略转型或跨越式发展与这一时期的领导及领导对规划工作的重视密切相关。对2000年以后规划制定与实施情况的评价相对较低, 但课题组通过分析该校“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文本的形成过程, 比对该校年度工作要点与“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文本的相关性, 总体上还是可以判定该校的发展战略规划较好地发挥了作用。

9.高校战略规划具有一定的限度。从战略规划自身的视角来看, 战略规划的理性主义、线性思维、程式化理论假设是限制着高校战略规划作用的充分展现。从高校组织特性的视角来看, 高校是一个复杂组织, 与军队、企业相比, 具有多目标、连接松散、双重权力结构等组织特征。一般来说, 自主的、单目标的、权力一元化的直线型组织最适合采用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在高校中的应用其效果必然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从高校所处环境的视角来看, 环境充满不确定性, 具体表现为国家政策不确定、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不确定、组织内部环境不确定。不确定的内外部环境, 对制定和实施高校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挑战, 对评价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效能亦提出了挑战。战略规划也因此出现了上移趋势 (从关注数量目标到强调战略思维) 、后移趋势 (从关注规划文本到强调规划实施) 和外移趋势 (从关注校内条件到强调外部环境的变化) , “规划”的特点越来越淡, “战略”的意味越来越浓。

(二) 对策建议

把握制定学校规划的几个角度 篇11

规划工作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需要认真把握以下几个角度:

一是从审时度势的角度,注重把握学校自身发展的形势和机遇。在制订建设计划中,我校用较大篇幅进行发展背景分析,力求把握形势和机遇,以确定学校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事实证明,形势的分析和把握,对学校制订建设计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注重形成自身的学校文化和办学思想。学校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在建设规划中,我们较多地渗透多年来逐步形成的学校文化和办学思想,其目的是保持学校的鲜明特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两年后,我校在传承和发展学校文化及办学思想的过程中,将总结形成学校文化和办学思想的新内涵。在建设规划制定、实施和总结过程中,注意积淀这种思想和文化,对学校现在和未来的影响是极大的。

三是从量化质化的角度,注重目标管理的实绩实效。制定建设目标和年度目标以及各部门行动计划时,注意量化和质化,并按部门、系部分解目标工作责任和任务。学校行动计划主要涉及要素为:具体项目任务(含量化标准),可行性(含投入核算和经费支出),确定完成时限,负责人和分管人,检查方式,评估方式等。我们在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的预设目标中,描述办学规模、综合实力、办学形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质量要求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内容,都采用了具体的数字和指标。根据目标,学校按年度制订行动计划,确定具体工作目标及实施计划,并将目标任务按四个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和两个特色项目目标,具体分解到部门及相关责任人。在年度和总结性自我评估时,我们较多地引用量化的数字和质化的描述性语言。采用具体化描述,既能解决执行操作问题,又能解决总结评估问题,规划的效果效益也就比较显著。

四是从教育和市场规律结合的角度,注重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示范性学校是个相对概念,各类学校都能办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示范性典型。职业学校目前发展的决定因素,是要立足效益和质量,规模、结构、效益、质量之间协调发展,这是职业学校制定发展战略目标时必须坚持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学校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特别要研究教育与经济如何结合并寻找其中的结合点,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型转为经营管理型。在实践中就要用市场的观点审视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用市场分析的方法解释教育问题,将经济智慧、价值规律与教育规律有机结合。

五是从区分主要和次要矛盾的角度,将学校规划重心放在学校所需的优先发展项目上。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不可能一下子完成所有的事情,如只是忙于繁杂事务,找不到方向,使学校工作老是处于应付和低水平重复的状态,显然会降低学校管理的效率。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学校当前状况,主要目的是了解学校的优势和劣势,确定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明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方向。

六是从学校共同体成员组合构成的角度,在规划制定和实施中注重发挥协同作用。学校创建规划在本质上是一个协同的过程,它把学校共同体的各种力量聚集在一起,共同勾勒学校发展的蓝图。这一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中层管理人员和教职工的协同作用。为此,重点强化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主观能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校两级聘任制,将规划制定、实绩与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挂钩。同时形成和谐发展的氛围,争取上级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通过校内外各种媒体宣传学校规划主要精神,促进学校的和谐建设和科学发展。

规划学校发展 篇12

1 开展学校卫生监测的重要意义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研究目的和任务主要包括:研究儿童少年在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育规律和特点, 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环境综合因素, 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的卫生措施;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 减少和控制消极因素, 预防疾病, 增强体质, 促进个人潜能的发挥;为儿童少年实现社会化, 提高身心发育和健康水平, 维持终身良好的生命质量, 奠定坚实的基础[1]。而完成上述各项研究任务都需要从学校卫生监测工作中获取相应研究信息的支持。

近百年来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学科发展和学校卫生工作发展历程表明, 学校卫生监测是全面、系统地了解学生健康及发展规律的重要渠道, 是发现影响学生健康发育的内在和外在影响因素的重要渠道, 是制定防病措施的技术基础, 是评价公共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的科学依据, 也是重要的防病手段。

2 我国学校卫生监测工作的发展历史

2.1 1949年以前学校卫生工作状况

我国最早的学校卫生工作始于20世纪初, 在北京及沿海的一些城市, 相继由一些医学院校的医师和护士在中小学校开展了一些以健康检查、缺陷 (缺点) 矫治和预防接种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卫生工作。其中的健康检查和缺陷筛查工作是最早的学生健康信息的收集渠道, 但当时的工作只是在个别学校自发开展的, 不具有主观监测动机, 同时中小城市、农村地区的学校也没有开展相应的工作[2]。因此, 1949年以前我国没有开展具实质意义的学校卫生监测。

2.2 1949-1985年学校卫生监测工作状况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的决定》, 从日常学习生活管理、课业负担、学生保健、膳食管理、体育文娱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列要求和方法, 规定了学校卫生医务人员的职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因病缺勤登记工作成为学校卫生的常规性工作;各省市、地区根据自己的工作需求, 在生长发育、疾病、学校环境卫生、卫生行为等方面开展了规模不等的专项调查[2,3,4,5,6,7]。虽然这些常规性调查工作还不具备监测性质, 但对当地学校的卫生状况改善和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 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因病缺勤登记工作, 已经初步形成覆盖全面的监测网络, 对各级政府掌握学校传染病发生信息, 制定实施相应控制策略和措施, 减少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3 1985年至今运行的学校卫生监测体系运行情况

1985年首次开展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7], 调研内容涵盖生长发育、素质机能、疾病、体育活动等。从真正意义上开始了对我国学生健康状况的系统的监测工作。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每5 a开展一次, 至今已进行6次, 是第一个由国家政府统一协调、系统性的学生健康监测体系, 也是至今运行最顺利、最成熟的学生健康监测体系, 该监测体系对于推动学校卫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 1985年和1991年的调研结果有力地推动了1992年《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的出台, 2005年的调研结果推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中发办[2007]7号) 》的下发。但是体质调研也存在着周期长、样本量少、部分省市样本代表性欠佳、问题反映及时性差等问题。

1991年卫生部开始执行学校卫生年报表工作[8], 监测范围涵盖学校教学与生活环境卫生、学生生长发育、学生常见病防治、因病缺勤、因病休退学和死亡情况等内容, 1991-2000年每年监测一次, 是目前为止覆盖面最广、监测最为全面的学校卫生监测体系。但是, 随着2001年公共卫生机构改革, 学校卫生监督报表由各级卫生监督所组织填报, 学生预防保健报表和学生疾病发生情况报表由各级疾控中心组织填报, 两部门报表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虽然2002年卫生部对学校卫生年报表进行了调整, 但是到2004年学校卫生年报表到期后没有新报表出台, 绝大多数省市学校卫生年报表工作停滞。2010年卫生部下发了新的《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9], 其中学校卫生被监督单位信息卡和学校卫生监督案件查处信息卡是学校卫生监督的2张报表, 但没有相关监测内容的信息。而《全国疾病控制调查表》27张报表没有学校卫生报表, 至此2004年以后全国7 a没有学校卫生监测信息汇总。

学生健康体检是获得学生健康数据的最重要渠道。2008年前, 各省市根据各省具体情况确定体检计划、体检内容、体检频次以及收费标准。2008年以后 , 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 学校每年要为学生组织一次免费健康体检, 免费体检覆盖所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 体检内容包括生长发育、学生常见疾病、部分慢性病指标、部分传染病指标等[10]。但近年来免费健康体检政策执行情况欠佳, 部分省市由于未出台相关政策或政策不合理, 存在体检项目不全、体检覆盖人群不达标、体检信息不反馈或反馈不及时等现象, 甚至有些省市、地区因为经费等原因, 学生体检工作停滞。学生健康体检信息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汇总和利用。

1991-2000年各省市借助学校卫生年报表制度的实施, 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测全面开展, 各级监测数据完整。但2001年以后, 随着公共卫生机构改革和报表调整, 绝大多数省市教学环境卫生监测工作停滞, 各地虽有一些专项调查, 但全国性数据缺失。近年来, 随着卫生部监督局传染病与学校卫生处的成立和各项工作要求的下发, 各省市学校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有所改善[11,12,13,14,15]。卫生部也初步建立起教学环境监测数据库。

学校传染病监测是开始最早、坚持最好的监测工作之一。各学校根据传染病防控工作需要, 结合考勤制度开展传染病监测和晨午检工作, 各省市的中小学校基本能做到有制度、有职责、有措施、有记录。2003年以后传染病疫情报告逐步实现网络直报。但是目前各级监测机构对学校传染病监测数据缺乏常规的管理和分析;监测结果多为按学期汇总, 及时性差, 没有起到预警作用;疾病分类不精细, 不能反映真实情况。2008年以后部分省市开始尝试在学校中开展传染病早期预警监测工作, 为完善学校传染病监测和防控体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我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是在引进美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监测网络的基础上, 在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试点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成的。1996年,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首次在中国引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 (YRBSS) 的理论框架和模式, 并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 合作, 在部分省市开展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研究。此后, 安徽、上海、辽宁、北京、天津、广东、云南等地也先后开展了针对大、中、小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调研。2005年卫生部首次组织开展18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获得了具有全国代表性的青少年饮食、运动、伤害、物质成瘾、精神成瘾、性行为等健康相关危险行为数据, 并于2007年出版报告。2008 年卫生部组织首次覆盖全国所有省市的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 , 并预期每3 a开展一次, 形成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监测体系。但是2008年调查报告至今未出版, 2011 年的调查工作因经费问题未能展开, 目前我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监测体系尚待实现。

3 目前我国学校卫生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监测体系不健全

目前, 除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研工作外, 学校卫生监测工作缺乏组织领导, 没有全国统一的工作要求, 各地区仅根据自己的经费和需求开展监测工作, 多数省市学校卫生监测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目前只有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体系较为完整, 多数省市学生常见病、慢性病、教学生活环境卫生、行为健康、心理健康、学校卫生工作状况等内容的监测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监测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实际状况。另外, 学校卫生监测工作还存在监测结果报送渠道不通畅、没有形成监督检查评估机制等问题, 监测工作不成网络, 无法全面掌握我国学生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状况。

3.2 监测体系建设缺乏规划性

由于学校卫生整体工作缺乏规划性, 职责任务不明确, 造成监测工作落实不到位。同时, 由于学生防病工作缺乏中长期目标, 所以监测体系建设未能很好围绕防病工作建立。另外, 没有全国统一的学校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各省市开展监测工作缺乏依据。还有部分从事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领导和从事相关专业技术研究的人员, 没有分清监测与调查的区别, 经常以一次性调查代替监测, 从而消弱或延缓了学校卫生监测体系的建立健全。

3.3 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各省市、地区间学校卫生监测工作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源于各地领导对学校卫生工作认识的差异, 各地教育、卫生等有关行政部门建立的学校卫生工作政策基础上的差异, 各地区学校卫生工作机制上的差异, 各地区经济基础的不同以及学校卫生队伍力量和技术能力上的差异。目前, 我国只有北京、上海、深圳等政策保障、经费投入、队伍力量和技术储备较好的地区学校卫生监测工作开展较为顺利, 并且能够定期公布监测数据, 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16,17,18,19,20]。

3.4 监测数据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挖掘

国家因为不能及时获得全面的学生健康问题有关信息, 往往只能以个例代表全部, 工作经常出于救急的无序状态, 相关政策的出台、措施的推进缺乏数据支持, 工作被动。同时, 因为监测数据的不统一, 各省市学生健康状况、环境卫生情况、学校卫生工作情况可比性欠佳, 导致政策、措施效果的评估工作严重滞后。

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我国各地区还普遍存在疾病预防控制、学校卫生监测与监督工作脱节的现象。多数省市因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经费不足或职责不清, 学校卫生工作中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与监督部门的协调不足, 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衔接, 监测数据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未能有效促进学校卫生工作。

4 十二五期间学校卫生监测体系建设发展策略

解决监测工作中存在上述问题的途径, 就是尽快出台学校卫生工作规划, 明确学校卫生工作阶段性目标和中长期目标, 同时将学校卫生监测工作纳入规划并出台技术规范。

学校卫生监测体系建设应建立在相关政策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国家政策, 发挥各级管理与技术部门的优势, 利用先进的网络化信息技术, 从监测组织架构建设开始, 统一监测内容和技术标准, 规范信息交换程序, 在试点的基础上, 从有条件的地区开始逐步实现监测信息的网络化管理。

学校卫生监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依照中央7号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11-2020年) 》的有关政策和目标要求, 尽快出台学校卫生纲领性规划, 指引监测体系建设;充分依靠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均等化建设, 建立健全基层学校卫生监测工作的组织框架, 重点解决贫困地区监测经费和人员技术问题;充分依靠卫生、教育两部门的学校卫生队伍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搭建学校卫生监测的工作网络, 重点解决政府与社会的关注重点;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 尤其是充分发挥卫生部的业务管理职责和教育部的行业管理职责, 监测体系建设和运行中加强督导检查与跟进;充分利用各级政府、社会、家庭对学生健康的关注, 定期发布监测结果, 从而促进学校卫生监测体系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无线数字电视发射技术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