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应急规程

2024-10-11

自然灾害应急规程(共8篇)

自然灾害应急规程 篇1

民政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规程

来源:

救灾救济司 时间:

2008-03-11 16:15

民发〔2008〕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各司(局),全国老龄办,直属事业单位:

现将修订后的《民政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规程》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三月十日

民政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规程

根据2005年5月14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按照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国家设定四个应急响应等级,国家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减灾委”)为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减灾委办公室和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设在民政部,具体承担国家应急响应的组织协调工作。为进一步明确民政部应急响应的工作职责,确保紧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制定工作规程如下:

一、四级响应

(一)灾害损失情形

1.某一省(区、市)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低温冷冻、沙尘暴、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

(1)死亡30人以上,50人以下;

(2)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30万人以下;

(3)倒塌房屋1万间以上,10万间以下。

2.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形之一:

(1)死亡20人以上,50人以下;

(2)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30万人以下;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万间以上,10万间以下。

3.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15%以上,或100万人以上。

4.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5.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和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老、少、边、穷”地区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6.国务院决定的其他事项。

(二)启动程序

按照以下工作流程,启动四级响应(见流程图1):

(三)响应措施

1.人员值班保障

响应等级确定后,立即启动响应机制,向分管副部长、部长报告,向财政部等相关部门通报,救灾处、备灾处24小时待班。

2.灾情信息管理

由备灾处处长负责,具体工作是:

(1)从灾情发生开始,每日12时(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中零报告制度的时间要求)前要求灾区省级民政部门上报灾情动态信息,必要时可直接与受灾地级或县级民政救灾部门联系,直到灾情基本稳定。

(2)接到灾情信息2小时内编发《救灾快报》通过办公厅加密专网报中办、国办,同时报民政部部长、副部长、党组成员,发送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教育部、卫生部、地震局、水利部和气象局等国家减灾委各成员单位。

(3)当因灾死亡人口超过20人时,灾情发生后48小时内编发《中国灾情信息》,报救灾救济司领导签发,分送民政部新闻办、民政部外事司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京办事处以及外国驻华使领馆等机构,并在民政部网站发布。

3.启动紧急救助

由救灾处处长负责,具体工作是:

(1)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派出由减灾委办公室、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救灾救济司)领导带队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灾区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灾区需求,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2)根据灾区省级政府或民政和财政部门申请,在灾情发生后48小时内制定中央救灾应急资金补助方案并商财政部,按照程序及时下拨到灾区。

(3)灾情发生后48小时内协调备灾处完成向灾区紧急调拨中央救灾储备物资工作,协调落实有关救灾物资的调拨。

(4)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款物的规范使用。

(5)灾情基本稳定后,根据受灾省份报告,结合灾情评估报告,制定中央恢复重建资金补助方案并商财政部,按照程序及时下拨到灾区。

4.灾情评估

由救灾处处长负责,具体工作是:

(1)会同备灾处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和工作人员赴灾区进行现场灾情和需求评估,必要时向国务院报告情况。

(2)灾情基本稳定后,会同备灾处组织召开灾情评估会,通报相关部门。

5.综合协调

由救灾处处长负责,具体工作是:

(1)及时与国务院救灾相关部门联系,沟通灾害信息;根据国务院指示或受灾省份请求,通过召开抗灾救灾综合协调会或发函形式,研究支持灾区抗灾救灾的意见。

(2)必要时以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名义向灾区派出联合工作组,指导地方抗灾救灾。

6.实时工作报告

由救灾处处长负责,会同备灾处完成。

启动应急响应后,适时向国务院报告救灾工作情况。

(四)响应的终止

灾情基本稳定和救灾工作基本转入常态后,由救灾处提出建议,救灾救济司司长确定四级响应终止,并报告分管副部长、部长。

二、三级响应

(一)灾害损失情形

1.某一省(区、市)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低温冷冻、沙尘暴、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

(1)死亡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紧急转移安置30万人以上,80万人以下;

(3)倒塌房屋10万间以上,15万间以下。

2.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1)死亡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紧急转移安置30万人以上,80万人以下;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0万间以上,15万间以下。

3.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20%以上,或150万人以上。

4.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5.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和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老、少、边、穷”地区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6.国务院决定的其他事项。

(二)启动程序

按照以下工作流程,启动三级响应(见流程图2):

(三)响应措施

1.人员值班保障

响应等级确定后,立即启动响应机制,向部长报告,向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及减灾委正副主任通报,救灾救济司取消休假,实行24小时值班,部视频通信系统保证与灾区省份的畅通,以备急需。

2.灾情信息管理

由备灾处处长负责,具体工作是:

(1)从灾情发生开始,每4小时与灾区省级民政救灾部门联系一次,每日12时(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中零报告制度的时间要求)前要求灾区省级民政救灾部门上报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必要时可直接与受灾地级或县级民政救灾部门联系,直到灾情基本稳定。

(2)接到灾害信息后2小时内编发《救灾快报》通过办公厅加密专网报中办、国办,同时报民政部部长、副部长、党组成员,发送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教育部、卫生部、地震局、水利部和气象局等国家减灾委各成员单位。

(3)当因灾死亡人口超过20人时,灾情发生后48小时内编发《中国灾情信息》,报救灾救济司领导签发,分送民政部新闻办、民政部外事司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京办事处以及外国驻华使领馆等机构,并在民政部网站发布。

(4)会同救灾处和部新闻办不定期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灾情和救灾信息。

(5)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评估灾害损失情况,对灾情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3.启动紧急救助

由救灾处处长负责,具体工作是:

(1)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建议派出由副部级领导带队,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灾区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灾区需求,指导地方抗灾救灾工作。

(2)根据灾区省级政府或民政和财政部门申请,在灾情发生后48小时内制定中央救灾应急资金补助方案并商财政部,按照程序及时下拨到灾区。

(3)灾情发生后48小时内协调备灾处完成向灾区紧急调拨中央救灾储备物资工作,协调落实有关救灾物资的调拨。

(4)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款物的规范使用。

(5)灾情基本稳定后,根据受灾省份报告,结合灾情评估报告,制定中央恢复重建资金补助方案并商财政部,按照程序及时下拨到灾区。

4.灾情评估

由救灾处处长负责,具体工作是:

(1)会同备灾处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和工作人员赴灾区进行现场灾情和需求评估,必要时向国务院报告情况。

(2)灾情基本稳定后,会同备灾处组织召开灾情评估会,通报相关部门。

5.综合协调

由救灾处处长负责,具体工作是:

(1)及时与国务院救灾相关部门联系,沟通灾害信息;根据国务院指示或受灾省份请求,通过召开抗灾救灾综合协调会或发函形式,研究支持灾区抗灾救灾的意见。

(2)及时落实国务院有关抗灾救灾协调工作。

6.启动救灾捐赠

由社会捐助(综合)处处长负责,具体工作是:

(1)每2日向社会公布灾情和灾区需求情况。

(2)公布接受捐赠单位和账号,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救灾捐赠。

(3)必要时设立救灾捐赠热线电话,受理捐赠事宜。

(4)及时下拨捐赠款物,对全国救灾捐赠款物进行调剂。

(5)定期公告救灾捐赠款物的接收和使用情况。

7.实时工作报告

由救灾处处长负责,会同备灾处完成:

(1)按照国务院要求,定期向国务院报告救灾工作的开展情况。

(2)救灾工作结束后,向国务院报告灾害总体情况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

(四)响应的终止

灾情基本稳定和救灾工作基本转入常态后,由救灾救济司建议,分管副部长确定三级响应终止,报告部长。

三、二级响应

(一)灾害损失情形

1.某一省(区、市)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低温冷冻、沙尘暴、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

(1)死亡100人以上,200人以下;

(2)紧急转移安置80万人以上,100万人以下;

(3)倒塌房屋15万间以上,20万间以下。

2.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1)死亡100人以上,200人以下;

(2)紧急转移安置80万人以上,100万人以下;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5万间以上,20万间以下。

3.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25%以上,或200万人以上。

4.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5.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和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老、少、边、穷”地区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6.国务院决定的其他事项。

(二)启动程序

按照以下工作流程,启动二级响应(见流程图3):

(三)响应措施

1.人员值班保障

响应等级确定后,立即启动响应机制,向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及减灾委正副主任通报,民政部有关司(局)取消休假和一般性出差,实行联合办公。民政部成立救灾应急指挥部,统一组织抗灾救灾工作。民政部视频通信系统保证与灾区省份24小时在线,专人值守。

2.灾情信息管理

由灾害信息组负责,具体工作是:

(1)从灾害发生开始,每2小时与灾区省级民政救灾部门联系一次,要求灾区省级民政救灾部门每日12时(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中零报告制度的时间要求)前上报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必要时可越级与受灾地级或县级民政救灾部门联系,直到灾情基本稳定。

(2)接到灾害信息后2小时内编发《救灾快报》通过办公厅加密专网报中办、国办,同时报民政部部长、副部长、党组成员,发送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教育部、卫生部、地震局、水利部和气象局等国家减灾委各成员单位。

(3)当因灾死亡人口超过20人时,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编发《中国灾情信息》,报救灾救济司领导签发,分送民政部新闻办、民政部外事司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京办事处以及外国驻华使领馆等机构,并在民政部网站发布。

(4)会同救灾处和新闻办不定期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灾情和救灾信息。

(5)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评估灾害损失情况,对灾害的发展进行预测。

3.启动紧急救助

由紧急救援(综合)组负责,具体工作是:

(1)组织协调向灾区派出救灾应急工作组(或救援队),协助灾区政府做好灾害抢险救援工作。

(2)根据灾区省级政府或民政和财政部门申请,在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制定中央救灾应急资金补助方案并商财政部,按照程序及时下拨到灾区。

(3)灾情发生后48小时内协调备灾处完成向灾区紧急调拨中央救灾储备物资工作,协调落实有关救灾物资的调拨,协调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

(4)监督基层救灾应急措施的落实和救灾款物的规范使用。

(5)灾情基本稳定后,根据受灾省份报告,结合灾情评估报告,制定中央恢复重建资金补助方案并商财政部,按照程序及时下拨到灾区。

(6)及时落实国务院关于保民生等方面的指示。

4.灾情评估

由灾害信息组负责,具体工作是:

(1)及时组织有关专家赴灾区进行现场灾情和需求评估,向国务院报告评估结果,向有关部门通报评估情况。

(2)灾情稳定后,组织召开灾情评估会,通报相关部门。

5.综合协调

由紧急救援(综合)组负责,具体工作是:

(1)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派出由民政部部级领导带队的抗灾救灾联合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灾区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灾区需求,指导地方抗灾救灾工作。

(2)视情况建议国务院派出由国务院领导带队的国务院抗灾救灾工作组赴灾区,现场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3)及时与国务院救灾相关部门联系,沟通灾害信息;根据国务院指示或受灾省份请求,及时召开抗灾救灾综合协调会,研究支持灾区抗灾救灾的意见。

(4)及时落实国务院有关抗灾救灾协调工作。

6.启动救灾捐赠

由救灾捐赠组负责,具体工作是:

(1)向社会发布接受救灾捐赠的公告,组织开展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全国性救灾捐赠活动。

(2)报国务院批准,向国际社会发出救灾援助呼吁。

(3)公布接受捐赠单位和账号,设立救灾捐赠热线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救灾捐赠。

(4)每日向社会公布灾情和灾区需求情况。

(5)及时下拨捐赠款物,对全国救灾捐赠款物进行调剂。

(6)定期向社会公告救灾捐赠款物的接收和使用情况。

7.实时工作报告

由紧急救援(综合)组负责落实,具体工作是:

(1)按照国务院要求,及时、定期向国务院报告救灾工作情况。

(2)救灾工作结束后,向国务院报灾情评估报告和救灾工作情况。

8.新闻报道

由宣传报道组负责,具体工作是:

(1)与国内各大新闻媒体联系,及时审核发布灾情。

(2)宣传各项救灾工作。

(3)宣传有关防灾、抗灾、救灾的知识和灾后卫生防疫常识。

9.后勤保障

由后勤保障组负责,具体工作是:

(1)保障公文运转高效畅通。

(2)保障救灾工作用车、通讯畅通,以及救灾工作人员值班时的餐饮等服务工作。

(3)其他后勤保障工作。

(四)响应的终止

灾情基本稳定和救灾工作基本转入常态后,由救灾救济司建议,分管副部长审核,部长确定二级响应终止。

四、一级响应

(一)灾害损失情形

1.某一省(区、市)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低温冷冻、沙尘暴、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

(1)死亡200人以上;

(2)紧急转移安置100万人以上;

(3)倒塌房屋20万间以上;

2.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1)死亡200人以上;

(2)紧急转移安置100万人以上;

(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20万间以上。

3.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30%以上,或250万人以上。

4.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5.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和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老、少、边、穷”地区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6.国务院决定的其他事项。

(二)启动程序

按照以下工作流程,启动一级响应(见流程图4):

(三)响应措施

1.接到灾害发生信息后,立即启动响应机制,2小时内向国务院和减灾委主任报告,之后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响应等级确定后,及时向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及减灾委正副主任通报,民政部成立救灾应急指挥部,统一组织抗灾救灾工作,民政部全员参加灾害救助工作。民政部视频通信系统保证与灾区省份24小时在线,专人值守。

2.灾情发生后24小时内,派出由民政部部级领导带队的抗灾救灾联合工作组赶赴灾区慰问灾民,核查灾情,了解救灾工作情况,了解灾区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灾区需求,指导地方抗灾救灾工作。建议国务院派出由国务院领导或减灾委主任、副主任带队的国务院抗灾救灾工作组。

3.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商财政部下拨中央救灾应急资金,协调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

4.建议由减灾委主任主持会商,减灾委成员单位参加,对灾区抗灾救灾的重大事项做出决定。

5.及时收集、评估、报告灾情信息,每日向减灾委主任报告一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信息,重大情况随时报告。

6.每日16时前汇总减灾委成员单位提供的灾害信息,向国务院报告。

7.组织开展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性救灾捐赠活动,统一接收、管理、分配国内、国际救灾捐赠款物。

8.建议以减灾委名义对外通报灾情,呼吁国际救灾援助。

9.协调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等部门,确保抗灾救灾资金及时到位,协调气象、地震、海洋、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负责灾害的监测、预报,协调发展改革、商务、粮食等部门协助做好灾区粮食、食品等救灾物资的筹措工作,协调铁路、民航、交通等部门负责抗灾救灾人员交通和物资运输,协调卫生部门负责灾区的防疫治病,协调解放军、武警部队等武装力量参加抢险救灾,协调信息产业部门提供通讯保障,协调外交、商务等部门协助做好对外通报信息和国际救灾援助工作,协调公安部门负责灾区社会治安,协调红十字会协助开展灾区医疗和生活救助工作。

10.及时协调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灾救灾的指示。

(四)响应的终止

灾情基本稳定和救灾工作基本转入常态后,部长提出建议,减灾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确定一级响应终止。

五、工作规程的修订和完善

本工作规程由救灾救济司根据实际工作开展和人员变动情况进行修订并报分管救灾工作的副部长审定,由部办公厅发布。

自然灾害应急规程 篇2

一、应急物流的特点

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灾难, 为满足突发性物流需求, 超常规组织救援物质从储备地到灾区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相比有其特点: (1) 弱经济性。普通物流不仅强调物流的时间效率, 更加讲求经济收益, 而应急物流强调应急物资快速动员、快速送达灾区, 更加关注的是社会效益。 (2) 超常规性。应急物流的流程与常规物流有所不同。应急物流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 许多常规物流的中间环节将被省略。整个物流流程将表现得更加紧凑, 物流机构更加精于, 物流行为表现出很浓的非常规色彩。 (3) 应急物流需求的随机性。应急物流需求的随机性源于灾难事件的不确定性, 由于人们很难准确地估计灾难的发生及发展, 而使应急物流具体内容也很难事先确定, 应急物流供给是在物流需求突发产生后, 在极短的时间内, 在全社会快速动员集结、快速形成的有效供给。 (4) 不均衡性。应急物流的突发性决定了应急物流流量、流向的剧烈变动, 救灾物资须在极短的时间内集聚, 而随着事态发展, 应急物资的流量和流向又必须快速调整, 避免发生救灾物资匮乏或积压。

二、我国应急物流建设的问题

1. 中国应急物流成本高。

中国的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例达到18%左右, 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比例仅占9%左右, 在救灾应急物流成本上就更高了, 往往不计成本地救灾, 原因在于体制、机制和管理缺陷导致的不必要的物流费用。我们往往只关注灾难引发的直接损失、直接成本, 很少分析灾难带来的间接损失、间接成本, 而通常间接损失、隐性损失往往会大大超过直接损失。

2. 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和方案不合理。

灾难发生初期, 捐助物资很容易出现供需失衡, 导致部分急需救灾物资严重匾乏, 而在后期, 物资积压造成浪费。原因有多方面:其一, 应急物资储备偏重于静态而忽视动态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品种、数量及质量应该是动态变化的, 应加强动态管理;其二, 应急物资储备库网点布局不合理。物资储备库应尽可能靠近可能受灾地区, 如地震带、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多发或易发地区, 但实际物资储备库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平原地区, 而西部自然灾害易发地区储备库和储备点较少;其三, 应急物资储备分散于各部门, 协同效率差。应急储备物资分别属于不同部门管理, 分散管理、储备, 导致信息传递过慢, 大大影响应急储备物资的装卸及搬运效率。

3. 行政主导, 缺乏专业化、社会化物流公司参与。

现行的应急物流保障体制过度依赖于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 较少考虑物流运作成本, 政府主导有余, 企业和民间参与不足。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对于自然灾害所产生的物流往往极少有参与的机会和意识, 专门从事应急物流的企业相当缺乏。

4. 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应急物流指挥体系不完善。

目前, 中国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 缺乏统一的应急物流信息共享和发布平台, 致使应急物流指挥机构无法准确掌握事态发展, 这样就造成了应急物流的联系渠道不畅、多头指挥、各自为政、责任不明的局面, 大大影响了应急物流的效率, 物流成本也会相应提高。

三、应急物流发展的方向

1. 引入成本效能机制。

在制定跟救灾应急物流有关的政策、制度及法律法规时, 一定要以成本效能机制为指导原则, 避免出现粗放式、不计代价的设计缺陷。在救灾应急物资的储备、采购、运输、流通加工、配送的过程中, 也要按照成本效能原则优化设计, 统筹安排, 合理布局储备库和储备点, 优化应急物流网络, 最大限度减少物流成本, 缩短时间和空间。

2. 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

其一, 在应急物资的实物储备方式上, 实行市场化储备和政府储备相结合, 从单一的政府行为转变为政府主导、社会企业参与。建立物资分类储备管理制度, 对生产周期长、专用性强、采购难度大的物资应以政府为主导, 对于通用性强、易于补充的物资, 要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藏储于民”;其二, 要建立全国储备物资监测网络共享数据库。对产品进行实时监管, 对企业信息及时更新, 以备随时调用, 整合中央和地方各级别应急物资储备库之间的数据联动;其三, 实施动态化和扁平化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机制。要改变目前静态化、条块分割、纵向层级过多、横向协调过少、反应迟缓、效能较低的状况, 创新应急储备机制, 提高储备的能力和效率。

3. 大力培育应急服务产业化, 鼓励应急物流社会化。

目前中国应急产业发展滞后, 尚未达到规模化和产业化。政府应大力培育应急服务产业化, 鼓励应急物流社会化。一是培育应急物资、设施设备生产企业;二是培育与应急物流平台建设相关的骨干企业。应急物流平台的建设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多方合作;三是培育应急物流企业。应急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以市场化方式与具备条件的国内大型专业物流企业开展应急物流运作。

4. 加强应急物流的组织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建立高效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 加强应急物资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的信息化建设, 建立信息化数据共享的应急响应体系。一旦需要, 可在第一时间迅速调动所需物资和车辆, 优化应急物流运输和配送网络, 增强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与应急物资管理部门的沟通, 减少物流环节, 简化物流流程, 准确快速地将救灾物资送达灾区。在防灾救灾的同时, 积极运用现代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 如GIS、GPS、RS等, 以此提高应急物流的效率。

四、结论

从SARS危机到汶川地震再到今天的芦山地震, 我国的应急物流标准已有了突破, 运作能力也有所加强, 但仍缺乏统一协调、缺少信息发布平台以及出现车辆拥堵和救灾物资延误等问题, 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 众多民营物流企业也加入了应急物流体系, 免费寄送救灾物品,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应急物流的进步和体制变化, 政府应改变过去救灾大包大揽的方式, 鼓励应急物流社会化, 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能, 同时应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的动态管理以及应急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十二五”交通运输规划.

[2] .雷玲.应急物流初探[J].统计与决策, 2004 (6)

[3] .http://baike.baidu.com/view/418205.htm

自然灾害应急规程 篇3

【关键词】厂外电源;主泵;自然循环;I2.1

1、前言

我厂厂外电源包括500KV主厂外电源和220KV辅助厂外电源,事故规程中针对失去厂外电源的规程为I2.1和I2.2,I2.1是失去主厂外电源,切换到辅助厂外电源;I2.2是同时失去主厂外电源和辅助厂外电源。主厂外电源失电的主要后果是厂用工作电源丧失,从而使6KV配电盘4条母线电源切换至厂外辅助电源供电,切换过程中,机组停机停堆,两台主泵停运,一回路失去强迫循环。

2、建立自然循环,导出余热

针对一回路失去强迫循环,第一要点就是第一时间建立一回路自然循环,此时主泵惰转有利于建立自然循环,而主泵完全停运后完全利用冷热端的密度差建立冷却流量在真实机组上是比较困难的。规程上要求用GCTa稳定TRIC当前值,而在实际操中,手动置GCTa大气释放阀固定小开度,更容易建立自然循环,在这种方式下,二回路操纵员一定要时刻关注TRIC值,以及稳压器水位,防止一回路降温过快。

自然循环是在闭合回路内依靠热段(向上流)和冷段(向下流)中的流体密度差所产生的驱动压头来实现的循环。对于反应堆系统来说,在丧失强迫循环的条件下,利用这种驱动压头推动冷却剂在一回路中循环,带出堆内产生的热量(裂变热或衰变热),对于保护堆芯有重大的意义。

对于一个封闭系统,流动的流体在热源吸收Q输入的热量,通过W质量流量的流体带到冷源,向外部释放出Q输出的热量,在建立平衡后,Q输入=Q输出。

对于这样一个系统

表示提升压降,表示沿程阻力压降,表示局部阻力压降,表示加速压降。对于一个封闭系统,所以上式表示为: 利用此公式可以计算出自然循环流量。通过在不同质量流量W下计算的,,驱动压头()随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减少,阻力压降随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它们相等时的W即为自然循环流量。在实际机组上,我们可以监视的参数为,一回路质量流量,冷热端温度,堆芯出口温度,GCTa排放流量(低流量状态下,测量不准),而对于上面的分析,驱动压头,阻力压降以及一回路的剩余热量均为不可测量,只能通过GCTa排出的热量来控制,排出的热量只能通过GCTa的开度以及ASG供水量估算,因此建立自然循环对于操纵员的经验十分重要。

首先分析一下强迫循环和自然循环导出堆芯余热与一回路温差的关系,估算如下:强迫循环的一个环路设计流量为24290m3/h(本机组设计有两个环路),假设此时一回路压力15.4MPa,温度290.8℃,查冷却剂的定压比热和密度:Cp=5.24kJ/kg.K,ρ=746kg/m3,要带走3%Pn(反应堆额定热功率Pn为1930MW)的堆芯余热,由公式Q载热=Cp*ΔT*Q*ρ(Q为体积流量),可以计算出ΔT=1.1℃

冷热段温度很接近,冷热段温度的变化可以及时反映一、二回路负荷之间的关系。温度上升,说明二回路负荷小于一回路负荷;温度下降,说明二回路负荷大于一回路负荷。但自然循环因主泵停运后,冷却剂流量大大减少,因此还要靠建立一定的温差才能导出堆芯余热。设Q1为堆芯内的衰变热(不包括燃料的热容),Q2为冷却剂的载热,Q3为二回路负荷。冷却剂的载热公式为Q2=WRCP×Cp×(Th-Tc)(WRCP为冷却剂的质量流量,Cp为冷却剂的定压比热)。主泵停运后,冷却剂流量大大减少,自然循环建立前,所以载热量Q2小于Q1,也小于Q3(二回路2×80m3/h的ASG供水量),所以最初表现为热段温度不断上升,冷段温度不断下降,冷热段温差逐渐增大。自然循环建立存在一个温差建立的过程(也就是密度差建立的过程),温差建立后冷热端的温度变化取决于一、二回路负荷变化。

根據调试报告的数据,要带走堆芯热量,在停堆后二十分钟内,至少要建立20℃左右的温差。如果建立的温差过大,而此时热段温度还在上升,说明二回路负荷过大,还在建立对应的温差过程,此时操纵员可以进行干预,减少二回路负荷。若二回路负荷过小,则在温差建立的过程中,由于冷热段温差逐渐加大,冷却剂载热量也逐渐加大,冷段温度下降的速率逐渐减少,当速率已小于控制目标值,可增大二回路负荷进行提前干预。因此建立自然循环关键在于二回路操纵员对二回路负荷的控制。实际机组中通过自然循环降温,若GCTa放自动状态,这时GCTa开度自动调节,GCTa排出的热量也会随之波动,对于建立自然循环是不利的,即使建立了也可能导致其中断,所以为建立自然循环,GCTa手动给定一小开度,密切监视一回路质量流量,冷热端温度,以及堆芯出口温度,建立自然循环后降温的现象是,一回路质量流量稳定,冷热端温度同时下降,维持一定的温度差,堆芯出口温度同时下降。建立之后仍应密切监视这些参数,及时调节GCTa开度,防止自然循环中断。当温度下降至要求值后(如小于294℃),则GCTa放回自动,稳定当前值。

3、结论

I2.1规程,一回路失去强迫循环,最重要一点就是第一时间建立一回路自然循环,建立自然循环的要点:

1)在SG水位达低低水位之前,每台SG保持80m3/h的供水很重要,这个负荷加上主泵惰转,容易地完成自然循环的建立温差过程。2)这个过程之后,冷热段温度开始下降,这是因为在温差建立过程中,一回路传递到SG的热量是逐渐增加的过程,而二回路一直以80m3/h的ASG水供给SG,所以在温差建立的过程中,二回路的累计负荷是大于一回路传递到二回路的总热量。3)当SG水位满足要求,减少ASG流量后,根据当前温度及温度的控制目标决定GCT-A放手动还是自动。如果当前TRIC已小于294℃,则将GCT-A放自动,整定值对应当前SG实际压力。如果当前TRIC大于294℃,则GCT-A放手动进行降温。4)在二回路负荷改变过程中注意冷段温度与热段温度的变化趋势,可以了解二回路负荷是增大了还是减少了,从而根据需要进行调整。5)注意温差的大小。6)使堆芯出口温度慢慢下降到292℃(留有2℃的裕度,防止GCT-A置自动过程中,GCT-A整定值与实际值的一点偏差),然后,将GCT-A的整定值与SG实际压力值对齐(这里可能存在偏差,一个是视觉上的偏差;一个是外部拨轮值与内部电信号对应值的偏差),将GCT-A放自动。

参考文献

[1]事故规程I2.1、I2.2.

[2]事故解释规程I2.1、I2.2.

[3]秦山二期,核电厂高级运行教材.

[4]运行事件报告.

自然灾害应急规程 篇4

道路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加强运输安全管理,减少运输事故的损失,防止事故的蔓延和扩大,特制定如下应急救援预案。

一、特性及处理方法

1、特性:天然气是无色无味气体,气体比重0.55,微溶于水,易燃易爆。

2、保管要求:远离火种、热源,存货仓库,场所应保持阴凉通风,防止日光暴晒。

3、灭火方法:本品不燃,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应急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防护手套,避免高浓度吸入,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4、撒漏处理:发现钢瓶漏气时,应迅速移至安全场所,人站在上风处向气瓶倾泼冷水,使之降低温度,然后再将阀门旋紧。若再不能制止,可将气瓶浸入水中。

二、驾驶员、押运员应急措施

1、遇到险情,驾驶员、押运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随车携带的应急器材进行自救。

2、同时以最快的速度拨打救援电话:110

119

120

以及企业救援电话80808119,并将事故发生的地点、险情、救援内容、联系电话等,向被求救单位详细说明。

3、设置标志,疏散人群,采用一切行之有效的警示措施。

罐车运输天然气的操作规程

1、天然气是无色无味气体,气体比重0.55,微溶于水,易燃易爆。

2、罐车的使用、运输和检修必须按《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罐车容器的使用、管理和检修必须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

3、装有低温气体的槽车应限速行驶,行驶速度一般为:一级公路最高速度为60km/h;二、三级公路为30-50km/h;在高速公路上宜低速行驶,应避免紧急制动,严防撞击。

4、罐车行驶应避开闹市区和人口稠密区。必须通过时,应限速行驶,不得随意停靠。

5、罐车输送气体时,要经常监视压力表的读数,严禁超过压力规定值。当压力表读数有异常升高时,罐车应开到人稀、空旷处,打开放空阀,排气泄压。

6、罐车只有得到有关人员同意后,方可进入充灌场所进行充灌;充灌时,操作人员必须在现场。充灌操作应按操作规程进行,防止低温气体外溢。

7、罐车在连接充灌输气管前,必须处于制动状态,防止移动;在斜坡处应设置防滑块。

8、罐车充灌结束后应及时离开,如果充灌工作中断时间过长(过夜或假日中断),应解脱输气管连接。

9、罐车在充灌装卸作业时,汽车发动机必须关闭。

END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篇5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提高应急处置公司自然灾害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自然灾害的危害,保障全体员工的人身安全,减少公司财产损失,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1、本预案所指结合我公司实际;

2、本预案所指自然灾害应急事件包括:洪灾、旱灾、地震、火灾、冰暴、雪等,因素而造成房屋倒塌、淹没、道路阻塞等的应急事件。

3、防治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组 长:李军师 副组长:郭社平

成 员: 齐红杰 韩利杰 贾俊鹏等

二、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公司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公司及员工安全和财产损失。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公司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公司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四、组织管理

(一)公司各部门职责。公司员工在负责人统一领导下,成立由李军师任组长,分管行政负责和各办公室组成的工作小组。

1、在公司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公司自然灾害事件预防的各项工作。

2、监督、汇总和收集公司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情况,分析、研究公司预防的工作措施。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

4、检查公司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措施落实情况。

5、学习其他单位处置自然灾害事件的经验和做法。

6、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分级预警控制措施的相关要求,对公司的工作安排及其他相关工作作出及时调整。

7、做好因自然灾害所发生的处置工作。

(二)各部门职责

成立由李军师负责的公司自然灾害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公司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工作。

1、根据预防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制订本公司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件预防责任制。

3、检查、督促公司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落实情况。

4、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员工的防护能力和意识。

5、经常性地开展办公楼、场地、围墙、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物的安全检查,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

6、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预警,切实做好广大员工的安全和疏散工作。

五、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件的工作纳入公司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应经常性地对办公楼、场地、围墙、水沟、电线、树木等建

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公司应在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做好广大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增加公司投入,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件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六、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

1、公司在洪灾、旱灾、地震、火灾、冰暴、雪等自然灾害期间,应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2、严格执行公司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件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1小时之内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4、任何个人有责任和权力向公司举报自然灾害事件的隐患。

七、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情况,结合公司的特点,应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

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好事件发生情况,确保员工的安全。

八、责任追究

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公司一把手是公司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员工安全、公司稳定工作负总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要进行严肃查处,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公

司自然灾害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篇6

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预案 总则

1.1编制目的和依据

为确保我站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处理工作协调、有序和高效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旅客运输安全畅通,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依据《甘肃省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站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范围为:

(1)洪水、雨雪、冰雹等自然灾害导致局部国省道及地方公路、高速公路大面积中断;

(2)国省道、地方公路局部路段气象灾害(如路面结冰、大雾等)导致较长时间不能正常通行;

(3)国省道、地方公路局部路段因洪水、暴雨造成边坡垮塌、路基沉陷等地质灾害,导致较长时间不能正常通行;

(4)大、中桥由于大风、洪水等原因需要较长时间封闭交通; 本预案适用单位应配合本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实施预案,实行分级负责,分级实施。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1.3工作原则

1.3.1 以人为本、科学应对、预防为主

切实履行客运站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高度重视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增强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坚持预防与应

急相结合,提高防范意识,做好预案宣传和培训工作,做好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各项保障工作。

1.3.2 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联动协调

明确应急管理机构职责,建立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和响应程序,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加强与其他部门密切协作,分级响应、属地管理、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各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的作用。应急组织体系

自然灾害应急组织体系由市级(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车站应急管理机构组成。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包括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组、现场应急处置组等。根据我站的实际情况成立应急管理机构,明确相关职责。

2.1 应急领导小组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是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指挥机构,由车站 站长任组长,车站 书记任副组长,各部门主任为成员。应急领导小组下设日常办公室,车站 书记为办公室主任。

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如下:

(1)负责指挥站区范围内应急救援、抢险和处理我站职能范围内的支持保障工作,指导督促应急处理小组全面组织实施应急,并按责任划分进行处置和逐级上报。

(2)响应政府相关部门有关部署组织安排抢险救灾和救济物资紧急运输。

2.2 应急工作组

应急工作组在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启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预警状态和应急响应行动时自动成立,在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具体承担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工作组分为五个应急工作小组:

(1)综合协调小组:负责起草文件、报告,根据应急领导小组和其他应急工作组的要求,统一向市相关部门报送应急工作文件。

(2)运输保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人员、物资的应急运输保障工作;负责协调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运工作。

(3)宣传报道小组:负责收集、处理相关新闻报道,及时消除不实报道带来的负面影响;按照应急领导小组要求,向社会通报突发事件影响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负责宣传报道应急处置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与典型。

(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状态期间24小时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5)总结评估小组:对突发事件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总结,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提交总结评估报告。

2.3 现场应急处置组

2.3.1 现场应急处置组组成(1)组长:×××。(2)成员:××

×××

×××

×××。

2.3.2 现场应急处置组任务

(1)负责制定突发事件日常预防工作安排和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处理工作职责。

(2)进行有针对性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应变演习,明确分工,明确责任。

(3)发现、接报突发事件或其他异常情况时,立即如实报告现场应急处置组并及时组织救援、抢险和处理,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并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并积极进行全方位的救援、抢险和处理。应急处置响应工作程序

3.1 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处置响应工作程序

应急领导小组接警后,立即启动我站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组织指挥进行救援、抢险和处置,并进入响应工作程序。

(1)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组织实施,应急工作组成员各司其职,组织有关单位(部门)及时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并迅速指导现场应急处置组实施救援。

(2)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职责做好救援、抢险和处置响应工作,随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灾害处理、公路通车情况,及时增加所需的应急处置援助响应人员、设备等;并切实做好救援、抢险、处理和善后的各项工作。

(3)及时通报发生灾害的地段(点)、对交通的影响情况以及替代线路。

3.2 现场应急处置组应急处置响应工作程序

(1)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我站应急工作以属地为主,配合辖区交通行业实施应急响应工作。

(2)接报后,立即启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主要领导应关注灾害事件并亲自或委派专人负责指挥,立即组织人员赶

赴现场了解核实有关情况,制定临时应急处置措施,及时进行救援、抢险和善后的各项工作。

(3)我站各部门应主动配个相关政府部门严格按照职责做好救援、抢险及所需的应急处置援助、抢险和善后的各项工作。

3.3 员工应急处理响应工作程序

我站广大干部职工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积极投入应急救援、公路抢险及交通运输保障工作。支持与反馈

(1)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及设施受损的报告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突发事件的救援和恢复的信息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并应严格遵守灾害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2)灾害发生后6小时内应写出书面报告,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各级领导组织机构应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应急运输保障

(1)应急领导小组公务用车;应急预案启动后,由应急领导小组统一调度使用,如数量不足可向公司请求调派车辆支援。

(2)营运车辆;应急预案启动后,如确需使用营运车辆,可就地征用进站车辆,如数量不足,可向公司请求支援,所需费用由应急领导小组在应急事件结束后统一结算。结束预案

经上级指令,按照权限结束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行动。附则

自然灾害应急规程 篇7

关键词:应急食品运输,风险,ISM方法

2008年以来,我国遭受了多次大型自然灾害的侵袭,比如,2008年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灾害,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灾害,以及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等。这些灾害在给人民群众造成不可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也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精神创伤。为尽可能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而食品应急物流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食品供应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食品应急物流是整个应急物流活动的重中之重,而应急食品的运输作为食品应急物流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本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可能在自然灾害中造成应急食品运输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他们的层次关系结构,为进一步评估风险,制定合理决策提供依据。

1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建模

1.1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在现代系统工程中运用广泛,是一种结构模型化技术。它将复杂的系统进行分解,并利用实践经验以及计算机,最终构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解释结构模型(ISM)是一种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概念模型,可以把各种思想、看法、因素之间的抽象关系转化为直观的模型。特别适用于变量众多、关系复杂而结构不清晰的系统分析中,也可用于方案的排序等。在自然灾害中,影响应急食品运输风险的因素众多,关系复杂,地位也不尽相同。本文拟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排序,确定其影响程度,为进一步的风险评估做准备[1,2,3]。

1.2 解释结构模型(ISM)建模过程

ISM是按层次结构的形式对系统进行建模的方法,由以下4个步骤组成[4]。

1.2.1 生成邻接矩阵

首先,应当充分了解系统的要素组成,不妨设为(i=1,2,·,n)。接下来规定任意2个要素si和sj之间的关系,即规定两项的关系siRsj。其中siRsj代表“要素sk对sj存在关系R”关系R可以是“给予影响”,“先决条件”或“重要”等。其次,逐一分析每对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两两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构建邻接矩阵A=(aij)nxn,其中

undefined

1.2.2 生成可达矩阵

得到邻接矩阵后,接下来利用邻接矩阵要求层次结构图的可达矩阵B=(bij)nxn,其中

undefined

邻接矩阵表示两元素间是否有直接关系,而可达矩阵表示两元素间是否可以通过一条关系链连接起来,即是否具有间接关系。由邻接矩阵A可以得到可达矩阵B,即令R=A+A2 … +An,再从R中将不为零的元素均改换为1,而为零的元素不变,这个改换所得的矩阵即为可达矩阵B。它的元素为1代表要素si到sj间存在可到达的路径。即可达矩阵完全表征了要素间的直接的、间接的关系,它在把握系统结构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

1.2.3 各要素的级别分配

应用可达矩阵B,对各要素求如下集合:

undefined

其中P(si)称为可达集合,即从要素si出发可以到达的全部要素的集合。这可以通过找可达矩阵B的第i行上值为1的列对应的要素来求得。而Q(si)称为先行集合,即可以到达要素的全部要素的集合。这可以通过找可达矩阵B的第i列上值为1的行对应的要素来求得。再根据P(si),Q(si),(i=1,2,…,n),找到满足P(si)∩Q(si)=P(si)的要素,组成一个新集合L1,该集合中的要素表示它只有同级别或下一级别的要素。即L1中要素是位于最高层次(第一级)的要素,对所研究问题具有最直接的关系或影响。然后,从原来的可达矩阵B中删去L1中要素的对应行、列,得到矩阵L2,对L2进行同样操作确定属于第二级的要素。以后重复同样操作。依次求出L3、L4等等,从而把各要素分配到相应的级别上。

1.2.4 生成层次结构图

级别分配结束后,把各要素从上至下按级别顺次放置。并将可达矩阵M的行和列也按这一级别顺序分别重新排列,得到矩阵M,。参考矩阵M,,可用有向枝代表相邻级别要素间的关系及同一级别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系统的层次结构。

2自然灾害中应急食品运输风险因素分析

自然灾害中应急食品的运输目的是要在灾害发生后或过程中,在规定时间内将指定数量、种类的食品运送到指定地点,以保障受困灾民及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人命关天,而食品又是维持人类生命特征的最重要元素之一,因此,在自然灾害中,与其他物品的运输相比,应急食品的运输任务更加紧迫,所规定的运输时限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将造成重大损失。

其次,由于其特殊重要性及紧迫性,应急食品的运输对成本的考虑较少,尤其在应急初期,在必要时可以不计一切代价将食品运抵目的地。

再次,绝大多数情况下,受灾地区对应急食品的需求量都十分巨大,并非几个车次能够满足。因此所配备的交通工具数量十分庞大。所以,在食品需求量已知的情况下,交通工具运输能力对应急食品的运输风险影响较小,本文不做考虑。

另外,尽管灾害的特点各异,但对物品运输的影响主要可用其破坏程度,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对路况的影响来表示,因此这种表示不失一般性。

最后,应急食品供应的最主要目的是迅速满足受困灾民及救援人员的基本饮食需求,同时考虑到受灾地区的复杂情况以及运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此应急食品所包括的种类较少,主要包括不需加工直接可食用的、方便应急运输且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食品。这些食品不易变质、损坏,且价值较低,便于空投。

因此,自然灾害中,应急食品在运输过程的风险就是指食品不能按时按质按量的运抵指定地点的风险。在时限、受灾情况等已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运输路线,其面临的风险也不同。为了较为科学客观的评估自然灾害中应急食品的运输风险,首先需要对影响该风险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各因素与风险,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风险评价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

本文根据大量文献和专家意见,提炼出以下十一项影响运输风险的因素,即评估风险的十一项指标。

s1 时限:时限是指根据受灾情况、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等情况确定的可允许的最长运输时间。时限越短,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2距离:距离是指特定交通工具从出发地运输应急食品到目的地所经路程。距离越长,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3可选路线数量:可选路线数量是指对特定交通工具而言,从同一出发地到同一目的地可行的路线总数。可选路线数量越多,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小。

s4路线安全性:路线安全性是在受灾情及天气因素等影响下,特定交通工具的可行路线的安全程度。路线安全性越高,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小。

s5灾害破坏力:灾害破坏力是指特定灾害对受灾地区的破坏程度。灾害破坏力越大,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6灾害持续时间:灾害持续时间是指特定灾害对受灾地区持续影响的时间。灾害持续时间越长,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7受灾范围:灾害范围是指受灾害影响的地区范围。受灾范围越大,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8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受灾害情况以及天气因素的影响,数量越大,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9交通工具速度:特定交通工具的速度受自身特点及灾害情况及天气因素的影响,速度越快,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小。

s10食品需求量:根据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可以确定所需应急食品的数量,数量越多,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11天气情况:指整个受灾、救灾过程中的天气情况。天气情况越差,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2.1 生成连接矩阵

经过大量文献资料检索和分析,本文对各元素间的关系进行梳理,结果见表1。其中,当行元素对列元素具有直接影响,则赋值为1,否则为0。另外,此处设定一个元素对它自己具有直接关系。再根据表1,得到连接矩阵A。

2.2 生成可达矩阵

如上所述,利用MATLAB软件,可以求出矩阵R=A+A2 … +An,再从R中将不为零的元素均改换为1,而为零的元素不变,即得到可达矩阵B。可达矩阵较为全面的体现了各影响因素间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关系。

2.3 各元素的级别分配

应用可达矩阵B,对各要素si求可达集合P(si)和先行集合Q(si),找到满足P(si)∩Q(si)=P(si)的要素,形成表2。由表2可知,可以将11个运输风险影响因素分在5个级别中。其中,undefined。

按这种级别顺序排列矩阵B的行和列(不同级别间用虚线分块划出, 1- 表示用有向枝连接相邻级别间的要素),得到B,。

2.4 生成层次结构图

参照上述分块三角化矩阵B,,用有向枝连接相邻级别间的要素( 1- 部分) 及同一级别间有关系的要素,可得到图1所示的层次结构图。

2.5 结构分析

通过该图可以详细分析各要素间是怎样互相影响的。具体来说,事故的原因可以分为5个层次:第一层包括的要素有“交通工具速度”,“食品需求量”和“时限”;第二层的要素是“路线安全性”;第三层包括的要素有“距离”,“可选路线数量”和“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第四层包括的要素有“灾害破坏力”,“灾害持续时间”和“受灾范围”;第五层要素是“天气情况”。通过前文分析可知,结构图中的因素都可以对自然灾害中应急食品的运输风险产生直接影响,而所在层次不同,其影响力也不尽相同,比如,处于第五层的“天气情况”,就可以对其他四层次的因素产生影响,因此十分重要;另外,即使位于同一层次,由于各因素所能影响的关系链数量不同,其重要性也存在差异,比如在第三层次中,“可选路线数量”只能影响一条关系链,即从“可选路线数量”到“路线安全性”再到“交通工具速度”的关系链,而“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可以影响两条关系链,及从“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分别到“食品需求量”和“时限”的两条关系链,因此后者的影响力更大。

通过对比各个要素所在不同的层级的重要性,我们对11个风险要素进行赋值分析。处于第一层的要素得分为1分,第二层为2分,如此类推,第五层为5分,得出以“天气情况”,“受灾范围”和“距离”因素为开端的10条链。再根据所影响的关系链数目在原有基础上额外加分,每影响一条链加一分。我们根据各个要素的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求得各个因素对风险影响的权重。(见表3)

3结论

本文采用系统工程中的结构模型(ISM)方法,探讨影响自然灾害中应急食品运输风险因素的结构层次关系,为进一步建立运输方案的风险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同时得出如下结论:

①天气情况的影响贯穿整个因素的结构层次关系之中,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一切有关应急食品的运输决策都应在对当地一定时间范围内天气情况的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

②“可选路线数量”和“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两个要素虽然处于第三层次,但它们和第四层次的各要素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发挥着重要的过渡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可选路线数量”决定了可行的替补运输方案的数量,对紧急情况下调整运输方案从而顺利完成任务意义重大。决策方应当根据天气情况及灾害特点,对可选路线进行充分分析,识别,为运输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直接决定了所需食品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救援时限,也是应急食品运输的关键,因此需要极其认真的探查和研究,努力避免因调查不细致而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

公路滑坡灾害应急处治探讨 篇8

关键词:公路滑坡;处治措施;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26-02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在西南山区地带,公路滑坡更是常态,如何应对这些自然灾害,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历,笔者总结了以下内容,供同行参考。

一、公路滑坡的基本概念

滑坡是一定自然条件下的斜坡由于河流冲刷、人工切坡、地下水活动或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其部分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带,整体、间歇或突发,以水平位移、剪切作用为主的破坏现象。

根据受力和变形特征将滑坡发展阶段分为蠕动阶段、挤压阶段、滑动阶段、剧滑阶段、稳定压密阶段。

在滑动体内部,一个发育完全的典型滑坡,会在外貌上留下许多现象或特征,具有许多形态要素:如滑坡体、滑坡床、滑动带、滑坡周界、滑坡壁、滑坡台阶、滑动面、滑坡舌、滑坡湖、封闭洼地、滑坡陡坎及反向台坎、局部坍塌、鼓丘和土垄,由压性、张性、扭性裂缝组成的滑坡裂缝系统、滑坡轴、水泉湿地及滑动擦痕等。

滑坡的特征表现为:

1、滑坡以水平位移为主,滑坡体内部大部分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

2、滑坡一般始终沿一个或几个滑动面滑动

3、滑坡滑动过程可能在短时间进行,也可能持续几年或更长的时间

二、公路滑坡灾害的应急处治对策和防治措施

1、公路滑坡灾害的应急处治对策

针对已发生的崩塌灾害,从工程技术层面处理,建议通过三个步骤来处理。

(1)撤离危险区域的人车机

无论发生任何灾害,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保证人员和车辆的安全,所以在发生崩塌后的第一时间应先撤离危险区域内的人员、车辆、机械。

(2)对滑坡灾害进行避险处理

所谓应急治理是指灾害正在发生时,为防治滑坡灾害进一步加大,而进行的临时治理。当滑坡处在加速阶段时,需尽快采用一些手段,把滑坡的活动速度控制下来,把其对公路的损害降到最低。首先需保证参与抢险工作人员的安全,本着技术简单、施工方便、时间短效果好、尽量不扰动滑坡整体的前提,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是在滑坡体周围设置临时的截水沟、排水沟将地表水引出危险区,防止水对滑坡的进一步作用。

第二种方法是对滑坡裂缝进行封堵处理,防止地表水直接渗入,可以进行填实处理,也可以采取遮挡处理,右图就是重庆云阳利用塑料膜对滑坡后缘拉裂缝进行了遮挡处理。

第三种方法是临时利用重物反压坡脚增大抗滑力,以减缓滑坡的滑动,2005年四川丹巴在滑坡前缘紧急放置沙袋压脚,有效减缓了滑坡变形滑移,避免了一场灾难。

第四种方法是在滑坡后缘实施简易的减载工程,以减小滑坡的下滑力,起到阻止滑坡继续发生的作用。

(3)打通道路

在确保安全以后,最后才能组织道路抢险人员开始清理路面、抢通道路工作。为了尽快恢复通车,如果滑坡规模不大,可以采取单行道通车的办法,保证道路一定的通行能力;另外如果空间允许,也可以修筑便道供车辆通行;如果路线没有左右摆动的余地,只能等待清除滑坡体才能通车,这种情况下只能加快清方速度。

2、公路滑坡灾害的防治措施

对滑坡的防治主要是消除其对公路的危害,能避开则尽量选择绕避的方案,能防治的则尽早预防。对滑坡的治理最好做到一次预防不留后患。滑坡的治理工程主要是排水和支挡工程。

(1)地表排水工程

水的作用对滑坡的影响很大,极有可能给滑坡发展造成加速的作用。地表排水是滑坡应急工程之一,也是长期治理滑坡所必不可少的工程措旌。地表排水的目的是防止坡体外的水流到坡体区域内,避免坡体含水量增加,同时也保证了坡体表面的水尽快的排走。

(2)截水盲沟和盲洞

当滑坡体有地下水补给,且补给源来自滑坡以上的山坡上时,可以设置截水盲沟或盲洞来阻挡地下水的补给。截水盲沟设置时沟底要设置在滑动面以下的隔水层中。迎水~侧设置反滤层,背水一侧设置浆砌片石隔水墙。截水盲沟和盲洞的设置应根据详细的水文地质资料,以达到最好效果。

(3)仰斜排水孔

它基本是水平的,但向上有5。~10。的仰斜角度,所以称作仰斜排水孔。在滑坡的前缘做仰斜排水孔对于坡体含水量较大的情况和地下水丰富的情形能有效的排出地下水,降低滑坡的地下水位,降低滑带空隙水压力、有效地提高强度,增加滑坡稳定性。仰斜排水孔作为应急措施,和滑坡的长久治理措施都是很有效的。

(4)抗滑桩

抗滑桩是将桩的一部分设置在滑动层下部稳定层中,利用稳定端的锚固作用抵抗滑坡的推力。抗滑桩一般设置在滑坡前端抗滑段且较薄处。一方面能充分利用抗滑段的抗滑力,抵抗滑坡推力,降低抗滑桩受力,同时由于滑坡前部较薄,能有效降低桩的埋深,降低工程造价。在设计时如果一排桩抗滑力不够抵抗滑坡推力,则可多设几排。

(5)锚固工程

锚固工程是指以一定的方法把预应力钢筋或预应力锚索固定在滑面一下的岩层中,在地表设置桩、框架、地梁或锚墩等,对滑坡体起到锚固作用。

(6)抗滑键

抗滑键主要应用在较完整的岩层顺层滑坡上,厚度较小。由于滑床完整、强度高、且薄,所以采用短的抗滑键能有效的对滑坡起到稳定作用。其具有桩长短、造价低、施工方便等优点。但其直径小、抗剪能力弱,对使用条件限制严格,只适用滑体薄、推力较小的滑坡。

(7)抗滑挡土墙

抗滑挡土墙是在滑坡治理中广泛使用的工程措施,其设置时要经过详细的计算设计。一般为重力式挡土墙,依靠重力和摩擦力抵抗滑坡推力。抗滑挡土墙的设置位置一般为滑坡前缘处,设置在滑坡的阻滑段,利用滑坡自身阻滑力从而减少抗滑挡土墙受力。

(8)刷方减重和填土压脚

刷方是指放缓边坡的手段。减重是指在主滑段挖去部分岩土体减小滑坡推力。填土压脚是指在滑坡阻滑段回填岩土增加滑坡抗滑力的方法。减重是滑坡治理中较为常用的手段,既可作为滑坡灾害应急措施,亦可作为治理滑坡的永久措施。采用减重手段减小了滑坡推力能有效的使滑坡处于稳定状态。

(9)注浆

注浆主要是通过改良滑带土的性质,提高其强度,增加抗滑力而阻止滑坡滑动的手段。

(10)滑坡防治方案

上一篇:通州镇中心学校安全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