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风险系统

2024-05-13

自然灾害风险系统(共9篇)

自然灾害风险系统 篇1

地质灾害在性质上既具自然属性, 也有社会经济属性层面。但以往很多学者对其研究过程中多以自然属性为主, 忽视了社会经济属性。这就导致了地质灾害预防的观念停留在杜绝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产生因素层面, 而未考虑到如何避免这些因素可能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因此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研究对防治决策、评价预警系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地质灾害风险的基本概述

1) 地质灾害风险概念界定。根据以往学者研究, 对地质灾害风险的概念可理解为地质灾害现象在固定的时间内可能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造成的损失, 具体可将其以R= H×E×V, 其中, R表示Risk, 即地质灾害风险; H表示Hazard, 即区域内一定时间内地质灾害现象可能发生的概率; E表示Ele-ment, 指地质灾害影响到的如经济活动、生命财产安全、基础设施等对象; V表示为Vulnerability, 指地质灾害风险下其影响对象的损失程度。从等式中能够推出, 地质灾害破坏程度取决于其危险性及影响对象损失程度, 同时也是地质灾害风险需考虑的主要问题, 对二者实际分析评价过程中也可理解其为危险性评价以及从社会经济易损性角度的评价。现阶段对二者评价分析的理论方法极多, 但实际应用模型却很少。而且在评价分析过程中, 很难以定量的形式对H, E, V等进行表示, 因此引用等级的概念进行评估。2) 地质灾害风险构成分析。地质灾害风险在构成方面主要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以及区域社会经济易损性。在地质灾害危险性方面又包括历史危险性以及潜在的危险性, 其中历史危险性主要指如灾害活动的频次、规模以及分布密度等周期性规律与灾害活动强度, 而潜在威胁性指如植被分布、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等能够孕育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在区域经济易损性方面包括直接易损性与间接易损性, 其中直接易损性主要指如人口分布密度与人口质量、建筑物的分布密度和抗灾能力、土地利用情况等地质灾害影响对象及抗灾能力, 而间接易损性指如区域的社会保险发展程度、科技发展水平以及防灾基础设施的能力等经济发展与抗灾的基本能力。由此推出, 在实际评估风险过程中继续考虑地质灾害的自然属性, 也需考虑到其社会经济属性[1]。

2 地质灾害风险分析中 GIS 技术的应用

2.1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中GIS的应用

GIS技术以自身智能化的特征构建集成性、专业性、综合性且可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地学分析模型, 改变了传统完全依靠专家进行分析总结才可解决问题的现状。特别对形成机理不相同的地质灾害或地质灾害中的个体, 都可利用GIS技术管理相关信息, 并分析地质灾害发生与其影响因素在不同空间尺度或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统计关系, 以此为依据将灾害发生的概率与可能造成的后果做出合理的评价。以图1为例, 其为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工作的主要流程, 基于GIS技术下的数字高程分析、属性管理以及空间分析等对地质灾害风险中分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降至最低程度, 解决传统分析方法中的难题[2]。

2. 2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系统中 GIS 的应用

区划模型系统主要指基于GIS技术下能够评价地质灾害危险程度或发育程度的应用系统, 是研究地质灾害区划以及政府部门制定减灾决策的主要工具, 在获取、储存与处理空间数据信息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在地质灾害区划方面, GIS基础下的应用系统主要由许多个体如危险程度的预测或评价、发展趋势的预测、危险性评价等模型所组成, 利用前文所提到的等级概念获取能够反映地质灾害发生规律的预测结果。以图2为例, 其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流程图。从中可分析GIS地质灾害预测分区的主要利用一定的数学模型, 并对从其中所获取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 具体植入到每个分区模型中, 这样就可将地质灾害灾情指数计算出来, 最后通过GIS形成地质灾害等级的分区图[3]。

2. 3 地质灾害区域评价预测与预警中 GIS 的应用分析

基于GIS技术下的地质灾害系统具有监测及预警的功能。在监测信息系统方面, 其主要集图像、管理、应用以及数据管理等四个系统于一体, 实现对监测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等。在预警系统方面, 其以坡体破坏外力如工程累积、雨水影响等为依据, 将区域中地质灾害的爆发做出分析, 这样便实现区域性的预警预报[4]。如图3所示为预警系统框架图。

3 以国内滑坡灾害风险为例分析

1) 分析滑坡灾害危险性。根据以往学者研究及近年来国内滑坡灾害的发生情况可分析, 我国的滑坡灾害活动规模、活动频次等规律决定其历史危险性, 而且在分布特征上主要体现在无活动区、低密度区、中等密度区、高密度区以及特高密度区等五个等级区域。而从滑坡灾害影响因素角度, 主要受自然属性如地震烈度等级、降水分布、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断裂构造等方面影响, 同时也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因素。在分析地质灾害历史危险性以及影响因素后, 通过GIS空间分析功能可形成评价区划分布图, 根据其中的信息量可推出滑坡灾害的危险性等级, 常见的等级划分主要体现在低危险性、中等危险性、高危险性以及极高危险性等四个等级。2) 从社会经济易损性角度。由前文可知, 对地质灾害风险分析评价过程中既需考虑到自然属性, 也需分析其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但相比之下, 对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分析往往具有很大的困难, 其原因在于不同地域与不同时间所产生的变化各不相同。因此实际分析过程中, 需将以往滑坡灾害对社会经济活动以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作为基础, 并对区域中人口结构或建筑结构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等分布情况与抗灾能力综合考虑, 从而形成以区域土地易损性与人口易损性为根据的等级分布图, 具体可将其划分为低易损性、中等易损性、高易损性以及极高易损性四个等级。3) 从滑坡灾害风险角度。对滑坡灾害风险进行分析时, 若从整体上计算滑坡灾害风险将无法得出合理的结果, 因此需按前文所提及的等级概念对风险进行分级。对滑坡灾害风险区划时可利用以往的数据信息以及现有的GIS技术下产生的数据信息为标准, 并通过区域滑坡灾害易损性以及危险性的等级, 具体划分为极低风险区、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以及高风险区等四个等级[5]。

4 结语

地质灾害风险分析过程中GIS技术的应用是未来分析与评价地质灾害风险的必然手段。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对其原理进行分析, 并综合考虑不同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及历史危害性与潜在危害性等。同时还需充分发挥GIS技术在风险分析、风险区划以及风险监测预警方面的优势, 以此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良峰, 殷坤龙, 张梁, 等.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 2010 (4) :428-433.

[2]牛全福.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11.

[3]王小丽.RS与GIS支持下的伊犁谷地地质灾害风险评价[D].西安:长安大学, 2013.

[4]黎立, 张黎健.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GIS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7) :72-73.

[5]姚明波, 孔志刚, 戴家胜.GIS技术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 (理论版) , 2010 (12) :30-32.

自然灾害风险系统 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总体方案》及《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实施工作方案》文件精神,提高住建领域房屋建筑、市政设施、公共资源、公园绿地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现将城镇房屋建筑普查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统筹协调。设城镇房屋市政设施自然灾害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相关工作,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力度,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责任。根据《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实施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制定《住建系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划分,明确时序进度,工作要求并按照方案时间节点推进自查、排查、数据收集等工作。

(三)实施分类整治,进一步排查隐患。组织相关股室对我市辖区内公租房、廉租房、既有建筑、房地产开发项目、市政公用设施逐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一是组织房管中心6人对辖区内公廉租房进行排查,共排查1960户,49幢,面积约88294平方米,主要检查建筑外墙、承重墙体、梁柱、排水系统、周边自然灾害等隐患点。二是组织质安中心对在建工地新天地、首座二期、时代康城等8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自然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三是组织村镇股对15个乡镇农房进行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并已向应急管理局上报今年23户农房因汛期自然灾害受损情况,并向上积极争取危房改造资金。四是组织市政管理局及城建股,对城区内道路桥梁、供排水管线、公园绿地、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进行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共计排查道路13公里,桥梁12座,供排水管网58公里,22处公园及绿地,5家燃气企业。

(四)对接上级部门,进一步推进工作。目前省住建厅房产处已到我市开展调研督导工作,同时已对接省厅,目前住建领域填报系统正在完善系统,待系统完善后庚即填报,目前已对接第三方计划先期开展城镇房屋测绘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据初步统计市城镇房屋建筑面积约780万平方米,幅员面积辽阔,乡镇与乡镇距离远,战线长,普查量较大,且缺少专业普查人员,导致排查填报等工作推进较为缓慢。

二是该项工作任务繁重,我市人力财力有限,为在全省率先完成试点工作,恳请在普查资金、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并给予一定普查经费。

三、下步工作

一是继续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加快推进现场排查,数据填报工作。

自然灾害风险系统 篇3

由于突发灾害事件通常难以预测且发生迅速、响应时间要求高、应急物资需求量巨大甚至导致应急设施受损等原因,应急救援物资( 尤其是粮食) 无法第一时间满足灾区需求,造成了重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1,2]。由于粮食( 尤其是成品粮) 储存期短、储存成本高,需要快速周转和轮换,如果直接由地方政府储备,会导致储备成本大幅增加,所以地方政府委托一些具有一定生产和储备能力的企业按合同代储。在无突发事件发生时,代储企业在确保合同量的前提下进行成品粮生产、销售等常规运作; 一旦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代储企业需要在第一时间将在库和生产中的成品粮运往灾区供应网点,最大程度地满足灾区人民的生活需求。通过分析粮食应急供应的体系及运作过程不难发现,粮食的应急救援供应系统可以看作是政府监督下的,由原粮供应商、代储企业和供应网点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结构,因此粮食应急供应系统风险也属于供应链风险的范畴。

目前,有关供应链风险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应对供应链突变风险的相关策略研究。例如在应对生产成本发生突变时通过设计协调契约[3,4,5,6]、离散事件仿真[7]、前馈反馈最优控制等策略[8,9,10]可以有效应对供应链突发风险。此类研究忽视了分析突变风险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而测度风险的影响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基础[11]。少数研究利用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定量描述了突变风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12,13,14],但上市公司公布数据的有限性以及公司之间复杂供需信息的隐匿性会对供应链整体绩效产生影响,这也是此类研究的主要不足。另外,也有学者利用经典风险估计方法或主观评估方法研究了供应链风险测度问题,如蒙特卡罗法[15]、灰色关联评价和不确定性评估法[16,17]等。此类研究的不足主要在于: 突发灾害事件发生的概率难以量化,传统的风险估计方法并不适用,传统风险估计方法只适用于单个风险的评估,而突发灾害往往导致需求、生产、运输等多个环节发生突变风险; 主观评价方法以专家主观打分为基础,其适应性值得思考;不同的灾害类型产生的风险不一样,对整个粮食应急供应系统的影响也不同。

1 灾害风险系统动力学模型

1. 1 研究假设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代储企业和供应网点的动态行为,因此模型不考虑原粮供应商行为对系统的影响,即假设原粮供应是无穷大的,同时假设代储企业产能是无穷大的,通过生产时间来体现成品粮的转化过程。代储企业向原粮供应商采购原粮发生的所有成本全部计入其成品粮制造成本,包括原粮订货成本、原粮运输成本等。此外,本研究中应急成品粮的单位库存成本实为其单位储备成本减去单位政府补贴所得,模型中不再体现政府补贴这一变量。假设代储企业和供应网点均采用order-upto库存控制方法,且库存容量是无限的。

1. 2 模型结构

构建系统的因果反馈结构是利用系统动力学进行建模的基础。本文研究的粮食应急供应系统包含一个代储企业,接受政府的委托代为储备一定数量的成品粮,并负责成品粮在储备期间的轮换,同时获得政府支付的代储补贴; 代储企业负责向供应网点配送成品粮。该供应网点负责某一特定区域的成品粮供给,假设该区域对于成品粮的需求为随机性需求,供应网点从单一的代储企业处订购产品,代储企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库存能力满足供应网点的订货。在界定基本变量的基础上,图1给出了粮食应急供应系统中变量间的因果回路关系,所示变量的含义及其确定如表1所示。

1. 3 模型方程与参数

模型所用到相关变量的符号、参数和方程,见表1。

1. 4 仿真分析

本仿真是在VENSIM6. 2平台通过构建因果模型和流图( 见图2) 来实现的,仿真周期设置为50周,模拟需求突变风险情形下的粮食应急供应系统运作过程。本基本模型中只涉及区域内需求发生突变,粮食应急供应环节中不存在其他风险,即常规灾害风险。常规灾害风险可以通过VENSIM所提供的脉冲函数PULSE TRAIN来实现,如式( 1) 所示。

注: INFINITY 表示无穷大。

由式( 1) 可知,假设灾害发生在第21周至25周之间,25周之前需求服从正常状态下的正态分布,在第25周之后粮食应急供应系统中的相关变量恢复至灾害发生前的正常状态,灾害风险共持续5个仿真周期。

2 生产风险情境下粮食应急供应的仿真分析

灾害可能会造成代储企业的生产功能失效,如地震、洪水等灾害发生时,引发区域内需求变量突增,同时将企业生产功能设施摧毁,使得代储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无法正常生产,因此应急救援在面对需求突增的情况下还会面临生产风险。粮食应急供应系统中生产风险可以通过VENSIM所提供的脉冲函数PULSE TRAIN设置代储企业生产时间PT来实现,如式( 2) 所示。

通过仿真,图3给出了在常规灾害风险和生产风险两种情境下粮食应急供应系统中代储企业生产量、发货量、代储企业和供应网点库存量四个变量的仿真结果。

从图3可以发现,相比常规灾害风险,生产风险情境下代储企业的生产量在20周之前是一样的。但在21 ~ 25周生产风险情境下代储企业出现了“零生产”,可以表示为代储企业生产功能设施遭受破坏; 而在26周之后生产功能恢复,生产量也恢复至正常水平。由于模型假设代储企业产能无限和原粮数量无穷大,因此代储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生产水平。

代储企业在21 ~25周的“零生产”使得此期间其发货量也有了显著的下降( 平均下降28% ) ,但由于代储企业本身拥有一定数量的安全库存,以及政府委托其代储的那部分成品粮可以暂时提供给灾区供应网点,因此在灾害发生初期21 ~22周,代储企业的发货量并没有出现较大的减少,而23周之后的发货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此外,代储企业灾害发生期间的“零生产”使得代储企业在灾害发生之后的整体库存水平有了显著下降,而供应网点由于得到的粮食供应减少使得其整体库存水平也随之下降。

从变化趋势来看,代储企业发货量,库存水平以及供应网点库存水平的变化趋势并没有在灾害发生初期( 21周) 有显著的变化,这表明政府委托代储企业储备的应急成品粮在灾害发生初期对灾区应急救援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相关变量波动时间不一致也反映了该系统存在一定的信息延迟和物流延迟。

3 运输风险情境下粮食应急供应的仿真分析

灾害可能会对应急成品粮的运输带来风险,如地震、洪水等将运输道路摧毁,使得代储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无法实现对供应网点的供应,因此应急救援在面对灾区需求突增的情况下还有可能面临运输风险。粮食应急供应系统中的运输风险可以通过VENSIM所提供的脉冲函数PULSE TRAIN设置代储企业到供应网点的运输时间TT来实现,如式( 3) 所示。

通过仿真,图4给出了在常规灾害风险和运输风险两种情境下粮食应急供应系统中成品粮供应量、需求短缺量、代储企业未满足订货量、供应网点和代储企业库存量5个变量的仿真结果。

从图4可以发现,相比常规灾害风险,运输风险情境下代储企业的生产量在20周之前是一样的。由于系统中设置运输时间为1天,因此在21周供应网点仍然可以收到代储企业在灾害发生之前发出的成品粮,因此21周的供应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在22 ~ 26周由于配送道路受到摧毁,代储企业无法及时将成品粮配送至供应网点,因此供应量有了显著下降。在26周之后,随着配送道路的修复,代储企业可以将灾害发生期间( 21 ~ 25周) 生产的成品粮送至供应网点,因此供应量有了大幅提升。

从需求短缺量来看,由于连续5周供应网点无法获得代储企业的粮食供应,因此这段时期需求短缺量有大幅提升; 同时代储企业未能满足供应网点的订货量也随之提升,最大增幅达到250% ,在配送道路修复之后需求短缺量也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代储企业的库存方面,由于无法及时配送,生产的成品粮全部积压在仓库中,因此其库存水平在21 - 25周有显著提升; 而供应网点的库存在不断消耗,在这段时期已经出现了零库存。随着配送道路的修复,代储企业的库存水平逐渐下降,而供应网点的库存也随之相应有所提升。

4 结 论

本文在辨析粮食应急供应系统本质是政府监管下的三级供应链结构的基础上,考虑到传统风险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和不适用性,利用系统动力学对粮食应急供应系统进行建模,并对不同灾害风险情境下粮食应急供应系统仿真和对比分析。

1生产风险导致代储企业在灾害发生初期出现零生产,代储企业的发货量减少使得粮食平均供应量减少28% ,整个供应系统的库存量也相应有所下降。

2运输风险导致代储企业在一段时期内无法及时向灾区供应粮食,使得灾区需求短缺量增加31. 5% ,而未满足订货量最高增加250% ,代储企业库存量显著提高,供应网点库存量在经过灾害发生初期的低谷之后也随之增加。

灾害风险管理 篇4

灾害事件的典型特征就是其灾害可能后果,即风险的不确定性,人们评价灾害事件的风险通常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发生某种量级灾害事件的可能性,灾害事件的风险首先取决于该事件的规模大小和相应的发生概率,地震次生水灾害由于其致灾因子的不确定性,任何一种致灾模式都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对这种高度不确定性事件按照确定性模式进行决策是不可取的。因此,风险决策过程中,在确定灾害事件危险特征时,往往要评价各种不同灾害事件规模对应的可能性。其次是受灾害事件影响的对象(承灾体)的特征,包括可能受影响的范围,该范围内人口数、资产价值及其分布,可能受影响区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这就需要结合灾害规模及对应的可能性进行影响对象的综合分析,同样,这种影响也具有不确定性和多种可能性。第三是可能受灾害影响对象对灾害事件的抗御能力,也就是对象的脆弱性,这一点是人们以往很少注意的。实际上,承灾体若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该承灾体所对应的风险水平就有可能显著降低。

地震次生水灾害是典型的风险事件。据调查统计,“5。12”地震后,仅四川省就造成了20xx多座水库的不同程度损坏,堤防破坏长度达700多km,形成大小堰塞湖100多个。这些堰塞湖和震损水利工程给相关区域带来了大小不等的次生水灾害风险,也给我们水利行业的风险管理提出了重大挑战。水利部矫勇副部长在一次抗震救灾工作报告中总结了汶川地震水利次生灾害风险特征,概括为四大特点:一是应急风险事件量大种类1决定灾害事件风险的三要素2汶川地震可能次生水灾害的处置多;二是各类应急事件的风险级别高;三是应急事件的风险影响范围广;四是应急事件的风险分析难度大。面对前所未有的大量地震次生水灾害风险集中释放的重大挑战,风险决策与风险处置的全新模式在地震次生水灾害的防灾减灾实践中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人们不仅仅关注工程对象本身的危险性,也开始从综合风险的角度全面关注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承灾体特征等相关的各个方面。以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为例,从综合风险管理的`理念看,首先是风险识别问题,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围绕唐家山堰塞湖可能溃决的各个因素进行尽可能全面的分析,确定不同溃决模式及其可能发生的几率,包括不同溃口形态尺寸、不同上游来流条件、不同物质组成,全面了解与可能风险有关的主要因子,确定一定条件下的安全隐患,全方位地研判各个风险因子的作用,包括堰塞湖滑坡体的基本特性,上游水文情势,上游淹没特征,下游可能影响范围等,从风险事件的危险性、风险事件的可能影响后果、风险对象的脆弱性等各个方面入手确定了唐家山堰塞湖在不同情况下的风险水平。其次,在具体风险处置方面,通过综合风险评价,针对唐家山堰塞湖安全风险特征,采取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手段来降低风险事件的综合风险,包括降低风险事件规模(降低坝顶溢流高程、开挖溢流槽减小溢流冲刷的不确定性),加强相关信息收集(坝体稳定性观测、水位观测),根据各种不同风险水平评估结果,有选择地进行人员财产疏散等,成功消除了唐家山可能溃决给下游广大地区带来的巨大风险。

自然和人为的许多影响水利工程安全因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而我们人类的决策又是确定性的,这就导致一定的决策风险,显然这种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如何识别风险及其不确定因素,评估风险及其不确定程度并据此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是进行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实证和理论分析皆表明,在各种可能的已知或未知自然和人为外力作用下的水利工程,其生命周期内不3汶川地震次生水灾害管理的启示可避免地存在危及其安全的风险因素。然而在我国,传统的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仍多以水文事件的发生概率为背景,忽略了风险的本质特征,对工程风险缺乏全方位、多因素的综合分析。总结本次抗震救灾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实践经验,对于推进风险综合管理,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增加水利工程效益、避免水利工程运用的重大决策失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与人口的增长,许多对于洪水并没有切身认识的人群也开始大量进入洪水风险区,往往使得同样一个区域的洪水风险发生动态变化。同时,由于防洪工程措施的加强,原来经历过洪水灾害的人群也开始认为他们的生存环境已经大大改善,洪水已经远离他们而去,这种洪水风险意识的懈怠有可能带来实际风险的增加。

同一个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大量高标准防洪工程的建设导致了保护区域的资产与人口的进一步集中,这种人口与财富的集中使洪水灾害所产生的影响更加巨大,使人们了解这一点,并采取与当地洪水风险特征相适应的开发与发展模式,预先做好应对非常洪水事件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国内外防洪减灾实践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个洪水频繁淹没的地区,由于人们防洪意识的提高、具体防洪能力得到了增强,其实际洪水风险水平并不是很高,而对于一些洪水事件发生不是那么频繁的地方,反而往往形成较大灾难。实际上,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进一步集中,人口增加等多种因素,我们整个社会的洪水风险一直在持续上升,一些原来洪水风险并不是很高的地方逐渐成为洪水高风险区,这是我们今天特别强调“洪水风险”概念的根本原因。“洪水风险”的概念全面进入我国的防洪减灾实践还是近一二十年的事,即使是在科学研究领域目前仍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近些年,人们逐渐认识到了防洪减灾领域从风险的角度来安排我们的生产与生活,并以洪水风险分析为基础考虑我们的一些重要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但出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实际考虑问题时大多仍然是基于某一事件的危险性考虑的,从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其中所描述的风险实际上都是水文事件发生的概率特性,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分析方法和思考问题的途径,很多工作实际上都是从分析事件的危险性出发的。

我国现有85000多座水库,各种不同等级的堤防超过26万km,其中还存在大量没有达到设计标准的所谓病险工程,一般情况下,这些水利工程不可能像“5。12”地震后的次生水灾害那样出现风险集中释放的情况,但基本风险特征是一致的,如何从风险的角度从危险事件的可能性、造成损失的程度、风险控制措施的代价、危险事件的综合影响因素等各个方面把握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主线是当务之急。这次汶川地震次生水灾害的处置模式为我们今后的水利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基础。

地震灾害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灾难,也给我们的理念更新提供了机遇,灾难已经过去,人们正在为重建家园而努力。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汶川地震的恢复重建将不仅给我们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还必将提高我们的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增强我们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我们在这个风险无处不在的生存环境中更加安全地生活和发展。洪水保险是分散洪水灾害风险,减少受灾人负担的重要手段,虽然呼吁了多年,但是在我国始终未能开展。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一是要扩大保险的范围,建立全民的强制性保险体制;二是扩大保险品种的内涵,单纯的洪水保险适用范围有限,如果将各种自然灾害捆在一起保险其适用范围就会扩展至全国。这样,对于灾害风险的分散作用就会大得多。同时,建立灾害的再保险及巨大灾害的国家

救助体制,进一步分散保险公司的风险,更有益于建立全民参与的自然灾害保险体制。

全社会防洪减灾体制与现行防洪减灾体系的不同4建立基于正规教育的的防灾减灾教育体制在于:(1)在强调防洪的同时注重减灾工作;(2)从单纯的河道防洪建设扩大到保护区的风险管理;(3)由单纯的专业队伍防洪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防洪减灾;(4)全社会由被动地、松散地应付洪水到由法律规范的主动防洪减灾行为。

自然灾害风险系统 篇5

关键词:应急食品运输,风险,ISM方法

2008年以来,我国遭受了多次大型自然灾害的侵袭,比如,2008年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灾害,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灾害,以及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等。这些灾害在给人民群众造成不可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也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精神创伤。为尽可能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而食品应急物流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食品供应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食品应急物流是整个应急物流活动的重中之重,而应急食品的运输作为食品应急物流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本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可能在自然灾害中造成应急食品运输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他们的层次关系结构,为进一步评估风险,制定合理决策提供依据。

1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建模

1.1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在现代系统工程中运用广泛,是一种结构模型化技术。它将复杂的系统进行分解,并利用实践经验以及计算机,最终构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解释结构模型(ISM)是一种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概念模型,可以把各种思想、看法、因素之间的抽象关系转化为直观的模型。特别适用于变量众多、关系复杂而结构不清晰的系统分析中,也可用于方案的排序等。在自然灾害中,影响应急食品运输风险的因素众多,关系复杂,地位也不尽相同。本文拟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排序,确定其影响程度,为进一步的风险评估做准备[1,2,3]。

1.2 解释结构模型(ISM)建模过程

ISM是按层次结构的形式对系统进行建模的方法,由以下4个步骤组成[4]。

1.2.1 生成邻接矩阵

首先,应当充分了解系统的要素组成,不妨设为(i=1,2,·,n)。接下来规定任意2个要素si和sj之间的关系,即规定两项的关系siRsj。其中siRsj代表“要素sk对sj存在关系R”关系R可以是“给予影响”,“先决条件”或“重要”等。其次,逐一分析每对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两两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构建邻接矩阵A=(aij)nxn,其中

undefined

1.2.2 生成可达矩阵

得到邻接矩阵后,接下来利用邻接矩阵要求层次结构图的可达矩阵B=(bij)nxn,其中

undefined

邻接矩阵表示两元素间是否有直接关系,而可达矩阵表示两元素间是否可以通过一条关系链连接起来,即是否具有间接关系。由邻接矩阵A可以得到可达矩阵B,即令R=A+A2 … +An,再从R中将不为零的元素均改换为1,而为零的元素不变,这个改换所得的矩阵即为可达矩阵B。它的元素为1代表要素si到sj间存在可到达的路径。即可达矩阵完全表征了要素间的直接的、间接的关系,它在把握系统结构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

1.2.3 各要素的级别分配

应用可达矩阵B,对各要素求如下集合:

undefined

其中P(si)称为可达集合,即从要素si出发可以到达的全部要素的集合。这可以通过找可达矩阵B的第i行上值为1的列对应的要素来求得。而Q(si)称为先行集合,即可以到达要素的全部要素的集合。这可以通过找可达矩阵B的第i列上值为1的行对应的要素来求得。再根据P(si),Q(si),(i=1,2,…,n),找到满足P(si)∩Q(si)=P(si)的要素,组成一个新集合L1,该集合中的要素表示它只有同级别或下一级别的要素。即L1中要素是位于最高层次(第一级)的要素,对所研究问题具有最直接的关系或影响。然后,从原来的可达矩阵B中删去L1中要素的对应行、列,得到矩阵L2,对L2进行同样操作确定属于第二级的要素。以后重复同样操作。依次求出L3、L4等等,从而把各要素分配到相应的级别上。

1.2.4 生成层次结构图

级别分配结束后,把各要素从上至下按级别顺次放置。并将可达矩阵M的行和列也按这一级别顺序分别重新排列,得到矩阵M,。参考矩阵M,,可用有向枝代表相邻级别要素间的关系及同一级别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系统的层次结构。

2自然灾害中应急食品运输风险因素分析

自然灾害中应急食品的运输目的是要在灾害发生后或过程中,在规定时间内将指定数量、种类的食品运送到指定地点,以保障受困灾民及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人命关天,而食品又是维持人类生命特征的最重要元素之一,因此,在自然灾害中,与其他物品的运输相比,应急食品的运输任务更加紧迫,所规定的运输时限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将造成重大损失。

其次,由于其特殊重要性及紧迫性,应急食品的运输对成本的考虑较少,尤其在应急初期,在必要时可以不计一切代价将食品运抵目的地。

再次,绝大多数情况下,受灾地区对应急食品的需求量都十分巨大,并非几个车次能够满足。因此所配备的交通工具数量十分庞大。所以,在食品需求量已知的情况下,交通工具运输能力对应急食品的运输风险影响较小,本文不做考虑。

另外,尽管灾害的特点各异,但对物品运输的影响主要可用其破坏程度,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对路况的影响来表示,因此这种表示不失一般性。

最后,应急食品供应的最主要目的是迅速满足受困灾民及救援人员的基本饮食需求,同时考虑到受灾地区的复杂情况以及运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此应急食品所包括的种类较少,主要包括不需加工直接可食用的、方便应急运输且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食品。这些食品不易变质、损坏,且价值较低,便于空投。

因此,自然灾害中,应急食品在运输过程的风险就是指食品不能按时按质按量的运抵指定地点的风险。在时限、受灾情况等已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运输路线,其面临的风险也不同。为了较为科学客观的评估自然灾害中应急食品的运输风险,首先需要对影响该风险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各因素与风险,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风险评价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

本文根据大量文献和专家意见,提炼出以下十一项影响运输风险的因素,即评估风险的十一项指标。

s1 时限:时限是指根据受灾情况、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等情况确定的可允许的最长运输时间。时限越短,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2距离:距离是指特定交通工具从出发地运输应急食品到目的地所经路程。距离越长,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3可选路线数量:可选路线数量是指对特定交通工具而言,从同一出发地到同一目的地可行的路线总数。可选路线数量越多,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小。

s4路线安全性:路线安全性是在受灾情及天气因素等影响下,特定交通工具的可行路线的安全程度。路线安全性越高,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小。

s5灾害破坏力:灾害破坏力是指特定灾害对受灾地区的破坏程度。灾害破坏力越大,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6灾害持续时间:灾害持续时间是指特定灾害对受灾地区持续影响的时间。灾害持续时间越长,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7受灾范围:灾害范围是指受灾害影响的地区范围。受灾范围越大,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8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受灾害情况以及天气因素的影响,数量越大,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9交通工具速度:特定交通工具的速度受自身特点及灾害情况及天气因素的影响,速度越快,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小。

s10食品需求量:根据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可以确定所需应急食品的数量,数量越多,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s11天气情况:指整个受灾、救灾过程中的天气情况。天气情况越差,则应急食品运输所面临的风险越大。

2.1 生成连接矩阵

经过大量文献资料检索和分析,本文对各元素间的关系进行梳理,结果见表1。其中,当行元素对列元素具有直接影响,则赋值为1,否则为0。另外,此处设定一个元素对它自己具有直接关系。再根据表1,得到连接矩阵A。

2.2 生成可达矩阵

如上所述,利用MATLAB软件,可以求出矩阵R=A+A2 … +An,再从R中将不为零的元素均改换为1,而为零的元素不变,即得到可达矩阵B。可达矩阵较为全面的体现了各影响因素间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关系。

2.3 各元素的级别分配

应用可达矩阵B,对各要素si求可达集合P(si)和先行集合Q(si),找到满足P(si)∩Q(si)=P(si)的要素,形成表2。由表2可知,可以将11个运输风险影响因素分在5个级别中。其中,undefined。

按这种级别顺序排列矩阵B的行和列(不同级别间用虚线分块划出, 1- 表示用有向枝连接相邻级别间的要素),得到B,。

2.4 生成层次结构图

参照上述分块三角化矩阵B,,用有向枝连接相邻级别间的要素( 1- 部分) 及同一级别间有关系的要素,可得到图1所示的层次结构图。

2.5 结构分析

通过该图可以详细分析各要素间是怎样互相影响的。具体来说,事故的原因可以分为5个层次:第一层包括的要素有“交通工具速度”,“食品需求量”和“时限”;第二层的要素是“路线安全性”;第三层包括的要素有“距离”,“可选路线数量”和“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第四层包括的要素有“灾害破坏力”,“灾害持续时间”和“受灾范围”;第五层要素是“天气情况”。通过前文分析可知,结构图中的因素都可以对自然灾害中应急食品的运输风险产生直接影响,而所在层次不同,其影响力也不尽相同,比如,处于第五层的“天气情况”,就可以对其他四层次的因素产生影响,因此十分重要;另外,即使位于同一层次,由于各因素所能影响的关系链数量不同,其重要性也存在差异,比如在第三层次中,“可选路线数量”只能影响一条关系链,即从“可选路线数量”到“路线安全性”再到“交通工具速度”的关系链,而“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可以影响两条关系链,及从“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分别到“食品需求量”和“时限”的两条关系链,因此后者的影响力更大。

通过对比各个要素所在不同的层级的重要性,我们对11个风险要素进行赋值分析。处于第一层的要素得分为1分,第二层为2分,如此类推,第五层为5分,得出以“天气情况”,“受灾范围”和“距离”因素为开端的10条链。再根据所影响的关系链数目在原有基础上额外加分,每影响一条链加一分。我们根据各个要素的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求得各个因素对风险影响的权重。(见表3)

3结论

本文采用系统工程中的结构模型(ISM)方法,探讨影响自然灾害中应急食品运输风险因素的结构层次关系,为进一步建立运输方案的风险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同时得出如下结论:

①天气情况的影响贯穿整个因素的结构层次关系之中,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一切有关应急食品的运输决策都应在对当地一定时间范围内天气情况的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

②“可选路线数量”和“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两个要素虽然处于第三层次,但它们和第四层次的各要素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发挥着重要的过渡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可选路线数量”决定了可行的替补运输方案的数量,对紧急情况下调整运输方案从而顺利完成任务意义重大。决策方应当根据天气情况及灾害特点,对可选路线进行充分分析,识别,为运输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受困灾民和救援人员数量”直接决定了所需食品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救援时限,也是应急食品运输的关键,因此需要极其认真的探查和研究,努力避免因调查不细致而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

自然灾害风险系统 篇6

关键词:突发性自然灾害,档案风险识别,档案风险评估

突发性自然灾害不但会危及人类的生命及财产,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档案造成破坏及损失。为了尽可能避免在自然灾害中档案的损失, 我们必须做好灾害发生前的防范工作, 防止在灾难发生时丢失、损毁档案资料。如何做好这些事前的防范工作是当今档案界面临的巨大难题, 值得深入地研究。

一、档案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档案风险管理衔接性差。

档案部门制定风险计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控和风险报告等环节综合起来, 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工程。管理衔接性差是从三个方面阐述的, 首先是从风险计划制定入手, 档案风险管理计划整体性差。主要是由于现在档案馆在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时, 大多数不是参考其他管理相关部门的计划制定, 就是按照个人多年形成经验履行, 并没有实事求是地针对档案馆自身情况制定计划, 所以实施起来就很盲目, 缺乏针对性。其次是档案风险识别方面, 风险发生前我们应当正确识别出档案所面临的风险, 可对于新衍生的风险, 我们不能及时地对其进行监测和识别, 因此无法从产生危害的根源消除风险对档案的危害。最后在风险评估方面, 由于评估方法和手段的限制, 不能把不同价值的档案资料和其可能面对的灾害等级结合起来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 不能为风险管理的下一环节提供精准的依据。

(二) 档案风险管理系统性差。

档案风险管理必须是完整、系统且涉及全局的管理工程, 档案风险管理系统必须涉及从风险发生前到风险过后恢复档案馆工作的所有内容。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 档案风险管理普遍存在条理不清晰、制度不规范、系统性不足、缺乏层次性、主次不分明等缺点。一旦发生突发性自然灾害, 由于制度的不规范和条理不清等, 使得档案工作人员无法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 不能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应对措施, 从而使档案资料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遭受巨大的损害。

二、突发性自然灾害档案风险管理方法

(一) 突发性自然灾害档案风险识别。

档案风险识别是指通过运用各类办法对大自然潜在的、尚未发生的自然灾害可能给档案管理带来的风险和威胁进行系统识别、辨认和归类, 以了解风险性质、后果及影响因素等。一般而言, 我们在进行风险识别前, 必须充分深入地了解档案风险管理所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二) 突发性自然灾害档案风险评估。

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档案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就是通过对档案的检验、管理和使用过程中遭受到自然灾害后的评判, 测定出在受到灾害后, 档案的完整性、可用性及保密程度受损的情况, 是在突发性自然灾害管理中必须采取的措施。目的是在于保证档案质量和安全性, 是保管人员和档案工作者增强防范意识, 制定应急措施的一种手段。

三、突发性自然灾害档案应对策略

档案风险的应对是一个跨学科、跨部门的复杂工作, 需要档案管理、自然灾害研究等相关领域相互配合, 共同参与, 才能有效地应对档案风险。

(一) 档案风险控制策略。

虽然, 突发性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 其风险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但我们可以采取应对措施防止档案风险事故的发生, 比如, 在档案馆的建设中, 采取一些防雷、防电、防火、防水措施等等。从源头上防止风险出现, 如果风险因素不存在, 那么风险就会自然消失。对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风险后果提前做到心中有数, 当灾害发生时, 重点控制对档案影响最大的风险, 并杜绝风险连锁、耦合现象的发生。

(二) 档案风险控制手段。

人在风险管理应对的整个过程中, 是最难的, 也是最主要的因素。首先, 人为影响贯穿在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等环节中, 每个人都可能导致档案风险事故的发生。其次, 人的观念、水平、能力、态度等差异较大, 专业分工也不尽相同, 责任、权利、义务也各不相同。最后,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进步, 现代技术对档案风险管理的贡献将越来越大。应用先进的实时监控系统, 采用安全的信息技术, 逐步完善的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等正在逐渐发挥作用。

总之, 在灾害发生前建立良好的预警机制, 防止灾害的突然发生, 对致灾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警钟常鸣, 未雨绸缪, 对于在面临突发灾害时把档案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良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基本任务探析[J].中国档案, 2010 (04)

[2]张美芳, 王良城.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档案学研究, 2010 (01)

自然灾害风险系统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评估议题

确定需要关注的风险要素,评估全省卫生应急准备情况,提出风险管理建议。

1.2评估方法

采用专家会商法和一轮德尔菲(Delphi)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估,对各风险因素识别、分析、评价。

1.3评估前准备

1.3.1专家团队组建

本次风险评估专家由福建省卫计委领导,省疾控中心领导,应急所、免规所、结防所、性艾所、干预科、病毒科、细菌科、自然疫源科、寄生虫病防治科、卫生科、消杀科、药械科、健教科以及福州市疾控中心和南昌铁路局福州疾控中心相关专业人员共33人组成。

1.3.2评估材料准备与要求

评估材料由福建省疾控中心各相关科室分别准备与报告。各相关科室根据工作现状、技术能力与保障情况、经验与教训,提出2015年可能发生的洪涝、台风、赤潮等灾害所导致的主要公共卫生风险因素,描述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性及其地域、人群、可能时间分布特征,结合现有资源和应对情况,提出风险管理与应急准备建议。见表1。

1.3.3风险分析识别工具

采用台风、洪涝等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专家评分表,风险要素来源于卫生应急准备、生物、化学、物理威胁和疾病机构卫生服务项目五个方面。针对各风险要素分别从风险发生威胁强度(T)、人群脆弱性(V1)、资源脆弱性(V2)和资源控制力(A)四个要素进行评估。威胁强度、人群脆弱性、资源脆弱性和资源控制力赋值标准见表2-表6。通过风险计算公式得到风险分值(R)。即:R=T×V1+V2-A。

2 评估结果和分析

2.1评估背景资料

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2015年防汛气象水文会商会预测:今年登陆或影响福建省的台风或热带风暴约6个,比常年略少,无早台风影响,有秋台风登陆或影响。今年雨季(5~6月份)降雨北多南少,北部可能出现较强持续性暴雨过程;夏季(7~9月份)降雨量略偏少。全省各江河洪水量级正常偏高的可能性较大,闽江上游出现较严重洪涝的概率较大。因气候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各主要江河和中小河流,特别是南部地区仍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2.2主要风险因素及风险水平

通过专家会商筛选,认为福建省发生台风和洪涝等自然灾害后可能导致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因素涉及卫生应急准备、生物、化学、物理威胁、疾病机构卫生服务项目。重点关注的风险要素有:卫生应急准备中应急专家与队伍组建和培训及演练、应急物资储备目录编制与落实和急救自救知识与健康教育;生物威胁指标中宿主生物与媒介昆虫威胁。一般关注的风险要素有:生物威胁指标中肠道微生物、呼吸道微生物、血源性疾病主要微生物、自然疫源性微生物、医院感染主要微生物和新发传染病;疾控机构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免疫规划、艾滋病防治和结核病防治项目。见表7。

2.3 主要风险因素分析及建议

2.3.1 特别关注

无。

2.3.2 重点关注

2.3.2.1卫生应急准备

卫生应急准备不足,原因是:(1)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未及时修订,缺乏可操作性。(2)卫生应急队伍未接受系统的有关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处置培训,缺乏知识与经验;卫生应急队伍装备未统一配置,灾害状态下没有备用疾病监测辅助系统。(3)健康教育专业队伍缺乏,针对常见灾害缺乏宣传教育知识库;人群急救自救知识宣传力度不够,群众防病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建议:(1)相关单位近期修订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2)组织全省各类卫生应急队伍人员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开展卫生应急技能培训和野外生存训练。(3)制作常见灾害避灾防病急救自救宣传材料库。

2.3.2.2宿主生物与媒介昆虫

由于洪水造成生态环境的改变,蚊、蝇、鼠类将大量繁衍或迁移,可能造成登革热、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风险上升,1998 年闽西北山洪暴发后有钩体病暴发的案例。建议:(1)做好各地区蚊虫、鼠类等生物媒介基线调查工作,掌握蚊虫、鼠害的分布特征及季节消长特征。(2)加强病媒生物的动态监测。(3)做好四害的消杀灭药械与防治技术准备工作。

2.3.3一般关注

生物威胁和疾控机构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设施破坏,水体遭受粪便、污物、病菌等污染,霍乱、细菌性痢疾等疾病暴发或流行的风险升高,如2000 年莫桑比克在洪灾后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显著上升,2010 年海地地震后发生霍乱暴发流行。临时集中安置点条件简陋、居住拥挤,人员接触频繁,流行性感冒、麻疹、结核病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风险升高。疾控机构卫生服务项目可能由于交通中断等受影响。2006 年,福州、宁德、南平等多地遭遇台风及洪涝灾害,影响疫苗、药品及时配送,使局部地区免疫规划项目、艾滋病干预工作、结核病防治工作一时受到影响。建议:(1)加强卫生应急队伍人员有关肠道、呼吸道、自然疫源性等疾病防控技术的培训工作。(2)做好传染病和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系统的培训、维护工作,以便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用该系统,及时掌握灾情、疫情进展,为卫生应急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支撑。(3)各地做好项目管理资料备份工作。

注:a.R=T×V1+V2-A;b.分值说明:威胁强度:1~10分威胁强度逐渐增大;人群脆弱性:1~10分人群脆弱性逐渐增大;资源脆弱性:1~10分资源脆弱性逐渐增大;资源控制力:1-10分资源控制力逐渐增强;c.风险分值(1~100),其中特别关注(80~100),重点关注(60~),一般关注(40~),了解跟踪(1~)。

3 讨论

近年来,风险评估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环境卫生、精神卫生、灾害后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3,4,5]。但是,将风险评估的理念引入自然灾害发生前的卫生应急准备阶段在我国还很少。本次风险评估是在灾害发生前,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历史资料、相关政策和文献扫描的基础上,专家根据所评估的内容及相关证据,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充分讨论,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对今后开展自然灾害公共卫生风险动态评估、早期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6]。

本次风险评估提出的风险管理建议涉及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预案编写、卫生应急队伍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宣传,蚊虫、鼠类等生物媒介监测等,也可为卫生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洪荣涛,严延生,李群,等.自然灾害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方法初步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2):154-158.

[2]李静,王靖飞,吴春艳,等.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风险评估框架的建立[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0):2114-2117.

[3]陆永昌,张家祝,邵亚平,等.虫媒传染病输入风险评估指南研究[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6,29(增刊):20-23.

[4]张瑞美.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2006,22(9):70-71.

[5]贺天锋,钱旭君,许国章,等.沿海城市超强台风“菲特”灾害的公共卫生系统应对[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5):690-691.

自然灾害风险系统 篇8

自然灾害作为破坏文化遗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给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 针对文化遗产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威胁, 应及早进行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为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提供决策框架[1], 从而降低灾害对文化遗产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最终达到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自然灾害风险是由自然灾害系统自身演化而来, 因此其导致的损失具有不确定性[2]。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就是利用一些管理手段为文化遗产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 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和预防灾害的发生并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3]。目前, 普遍接受的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 ( 评价) 、风险管理 ( 处理) 等[4]。随着社会实践和人类认识的发展变化, 风险管理理念亦在不断更新。

2. 伊朗巴姆 (Bam) 古城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2.1 巴姆 (Bam) 古城概况

伊朗巴姆古城作为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是现存最古老的土坯结构建筑群, 其独特的建筑材料、形式与整体的建筑风格协调统一, 再加上工匠们独特的建筑技艺, 使巴姆古城成为沙漠中一块精美的翡翠 (图1) 。

2.2 巴姆 (Bam) 古城的遗产价值

巴姆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艺术及技术价值。其历史价值体现在2000多年里为人们展示的持续性历史文明;文化价值体现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使之成为重要的交通中心和商业中心;艺术价值体现在巴姆古城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技术价值体现在其建筑都是由伊朗大沙漠特有的红土建造而成, 彰显了独特的建筑技艺。巴姆古城作为地域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 依托其丰富的遗产价值成为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2.3 应对地震灾害的风险管理策略

2003 年12 月26 日, 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发生里氏6.3 级地震, 这不但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害, 同时也摧毁了巴姆一半以上的历史建筑, 古城受到严重破坏。

2.3.1 地震灾情评估

通过航拍和利用GIS等技术手段对巴姆的建筑、道路等受灾图像与震前的图像进行对比, 对灾后受损情况进行分类, 12063 座建筑的受灾情况大致可以分为4 个等级:有1597 座属于轻度受损;3815 座属于废墟旁的建筑;700 座部分倒塌;还有4951 座完全倒塌[5]。

2.3.2 地震灾后规划

在巴姆地震发生后, 当地政府在危机期间立即采取行动进行响应, 并制定短期计划, 同时也有许多国际组织与国家进行援助。具体措施如:在地震后建立传统建筑材料的实验室;清除城内的废墟、瓦砾和垃圾等;用钢筋支撑摇摇欲坠的建、构筑物;为游客建立参观通道, 实现游客与文化遗产之间的互动等等[6] (图2) 。

2.3.3 灾后重建

灾后重建需要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规划, 在重建过程中最重要的决策之一是指派建筑师对巴姆城城市综合规划和设计做出评估和分析。在重建过程中, 伊朗政府决定在原址上重建古城风貌, 保留地方建筑风格。政府认为, 在原址上重建巴姆历史景观可以得到国际上的认同感和支持;其次, 也会增加当地居民的文化归属感, 留下深刻的记忆, 增强人与文化遗产的认同联系。同时, 伊朗政府积极加强与社区的合作, 鼓励公众参与到重建的规划和工程实施过程中, 以此增强公众对于巴姆文化遗产的认同感, 加强公众对于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在灾后的响应意识, 同时充分利用人民群众的知识和技能。

2.3.4 巴姆古城灾害风险管理

在恢复重建的过程中, 伊朗政府将地震减缓措施纳入到发展规划中, 制定了新的《伊朗地震风险削弱战略》[7], 战略包括公共政策和公众意识, 公共政策旨在改进地震灾害管理质量, 使用先进的防震减灾技术及方法;公众意识旨在让公众了解地震知识, 文化遗产相关知识, 提高知识储备水平, 增加公众对地震和文化遗产的敏感性和认知程度, 从而采取积极的行动[8]。

3.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策略

3.1 文化遗产风险识别

对于文化遗产的评估, 应对当地的文化遗产进行统计分类和价值评估, 比如文化遗产普查, 弄清楚文化遗产的类别、数量等基础信息, 明确文化遗产所处的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 明确对文化遗产存在威胁的主要自然灾害, 并利用信息技术获取遗产具体坐标及相关图纸信息, 做好完整的资料备份, 进而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分级, 这样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文化遗产受到的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以及在灾害发生后优先抢救的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另外, 文化遗产普查的结果应该及时更新, 以保证数据的准确以及抢救工作的实施。

3.2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对于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 首先要了解到文化遗产之前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历史资料, 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范围、等级、频率以及易受到损害的文化遗产类别等, 这样就可以对易受到损坏的文化遗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以应对之后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的威胁。根据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对自然灾害进行有效预测以及对文化遗产易受到损害的部分采取技术措施进行重点的防御, 也许是对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

3.3 自然灾害防灾对策

应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公众的意识方面, 对公众进行防灾教育, 加强公众的防灾意识;二是日常管理方面, 完善文化遗产的防范监督工作和日常管理, 加强基础性保护;三是完善自然灾害预警机制。

3.4 灾后应急响应

灾后响应是一个短期的过程, 它包括灾后立即对文化遗产的受灾情况进行统计;对受灾不严重的文化遗产进行紧急的抢救措施和支持保护;清理场地的废墟;借助国际救援和国际经验等。

3.5 灾后修复重建

灾后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政府制定一个综合的、长期的规划。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要将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纳入到城市整体的发展规划中, 同时保留文化遗产的原有特征。另外, 在灾后重建中要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 让其参与到重建的各个环节, 既可以振奋公众的精神, 使其不会沉浸在灾害的悲伤中, 也可以加强公众对于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归属感。

4. 总结

在文化遗产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而不断减少的背景下, 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国际经验目前还不丰富, 面临诸多挑战, 如全球气候的变化、公众认识的缺乏、全球经济的低迷、制度方面的不完善、灾害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等[9]。面对这些挑战, 需要采取更多的行动来提高文化遗产领域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水平: (1) 将灾害风险管理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整合, 减少自然灾害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2) 加强与国际组织及其他国家的合作, 国家之间积极进行资源与经验的共享。 (3) 将其他领域一些先进的灾害风险管理方法应用到文化遗产领域。比如借鉴国际上对建筑、桥梁风险评估的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概念统计法、敏感分析法、蒙特卡罗模拟法、CIM模型和影响图法等已经相当成熟的方法, 为文化遗产灾害风险管理作出贡献[10]。 (4) 加强与社区的合作, 充分发挥公众的智慧和利用传统知识, 如传统的建筑技术、早期的预警系统等。 (5) 积极培训更多文化遗产领域灾害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 增强其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和救援的能力和意识。

参考文献

[1].ICCROM, ICOMOS, IUCN, et al.Managing Disaster Risks for World Heritage[M].Paris: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2010:10

[2].倪长健, 王杰.再论自然灾害风险的定义[J].灾害学, 2012, 27 (3) :1-5.

[3].郗蒙浩, 于汐.灾害风险管理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市场.2008 (3) :48-49.

[4].李宁, 胡爱军, 崔维佳等.风险管理标准化述评[J].灾害学, 2009, 24 (2) :110-115.

[5].许玫, 案例研究Cases[J].国际城市规划, 2008, Vol.23, No.3:137.

[6].Thomas Will/Hans-Rudolf Meier.Cultural Heritage and Natural Disasters.Risk Preparedness and the Limits of Prevention[J].Heritage at Risk Special Edition 2007 Centre.[EB/OL].[2010-11-25].http://whc.unesco.org/en/series/.

[7].王宏伟, 国外地震灾害恢复重建的经验与借鉴[N].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 (5) .

[8].薛二勇, 教育应对自然灾害的战略选择—以日本、印度、伊朗三国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8 (10) .

[9].ICCROM programme on disaster and risk management[M].[2013-7-30].

我国暴雨灾害的常见风险研究 篇9

一、我国暴雨分布特点与成灾因素

(一) 我国暴雨概况。

我国暴雨大多发生在夏季, 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以下特点:南方多、北方少;沿海多、内陆少;迎风坡一侧较多、背风坡一侧较少;从季节分布来看, 冬季暴雨通常发生在华南沿海地区, 在4到6月, 华南地区暴雨频发, 在6到7月期间, 长江中下游地区时而发生持续性暴雨, 具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降雨雨量多的特点, 而7~8月正是北方各省的汛期, 降雨强度大, 极易引发灾害, 8到10月期间, 雨带转向南方推移。

(二) 转移过程。

我国地域广阔, 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季风气候, 由暮春至仲夏, 冷空气向北转移。冷暖空气形成对流系统, 就会出现暴雨。我国重要雨带的位置也随着季节的变换自南向北进行推移。华南地区为我国暴雨最为频繁的区域, 雨季持续时间较长 (4到9月) 。6月下旬到7月上旬这一时期就是长江流域的梅雨期。7月下旬雨带转移到我国北方。在夏季风的强烈作用下, 我国暴雨日和降雨量的分布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内陆逐次降低, 而在西北高原地区全年平均暴雨次数普遍较低。

(三) 暴雨成灾因素。

暴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 通常是在大气环流以及天气、气候系统影响综合影响下而形成的。暴雨现象能否对社会各领域的生产与人们的正常生活引发灾害, 其相关因素就要有经济, 人口, 防灾抗灾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所以说暴雨灾害的出现既存在自然因素, 又包含其人为因素的影响作用。

1. 自然因素。

天气与气候因素是导致暴雨形成的直接原因, 而当暴雨发生以后, 地理环境就成为影响暴雨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地理环境含有降雨地区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以及江河分布等内容。我国幅员辽阔, 地形地貌复杂多变, 不但具有高原和山岭, 而且还有平原、盆地和丘陵等地形。地形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对由暴雨而引发灾害的影响以及导致后果也是各不相同的。

2. 社会与人为因素。

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破坏森林植被, 引发水土流失;围湖造田, 影响蓄洪能力;侵占河道, 流水不畅;防洪设施标准偏低;大中城市过量抽取地下水, 引起地面沉降, 加剧了城市洪涝险情。

二、我国暴雨灾害的常见风险分析

我国暴雨灾害分布较为广泛, 超过60%以上的国土上都存有不同程度的暴雨灾害隐患, 我国600多座城市存有防洪问题的高达90%, 西高东低的地理特点加速了雨水的汇集与洪涝的蔓延, 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暴雨灾害时发生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暴雨洪涝以及沿海风暴潮灾害, 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我国不同地区所存在的暴雨灾害风险也各部相同, 其主要有以下多个方面的风险隐患。

(一) 滑坡、泥石流。

在我国高原以及山地等地区, 由于受到山石阻挡作用的影响, 往往会出现绕流和爬流等现象, 在暴雨降临时或者降雨后, 高原和山地在暴雨推动作用下, 有可能导致滑坡和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 导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 给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其实质原因就是森林植被被严重破坏,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这是因为森林具有良好的蓄水作用, 一方面森林可以截流降水, 另一方面, 森林的土壤渗透率高, 蓄水性好。如果水土流失严重, 当遇到大量持续降雨时, 土壤以及山石中水分达到饱和, 在暴雨的强力冲刷作用下, 就会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暴雨灾害。

(二) 洪涝泛滥、没城。

在盆地以及山间平川地带, 通常而言, 由于地面坡度较为陡峭, 沿河大多是阶梯台地, 因此就拥有良好的排水环境, 洪水浸淹规模也相当有限, 不易引发重大暴雨洪涝灾害, 然而, 如果遇到高强度、大范围的持续性暴雨, 特别是特大暴雨, 就有可能引发洪水没城的严重灾害, 再加上盆地与山间平川地区的工农业较为发达, 人口基数庞大, 与水争地的现象日益加剧, 更一步增加了这些地区对暴雨灾害防御的脆弱性。其主要因素就是围湖造田、填土造田等, 这些现象会导致湖泊的数量与面积减少, 河流不畅, 蓄洪能力大大下降, 一旦连续性暴雨出现, 大量的降水就汇流入河, 造成河水暴涨, 泛滥成灾。填湖造田是湖泊萎缩的直接原因, 而近年来,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又兴起了围湖建房, 进一步加剧了湖泊面积的减少。

(三) 农田淹没、堤防溃决。

在我国平原地区, 由于其地势平坦, 面积辽阔, 较少发生以冲击性为主的山地灾害, 而以漫渍型的涝灾为主, 造成大面积的农田与土地淹没, 给我国农业收成、农村建设、农民收入等造成重大损失, 还会引发江河堤防溃决, 导致极为严重的暴雨灾害, 如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人们的经济发展活动一方面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破快, 使得大量泥沙流入河道, 增高河床, 引发流水不畅同;另一方面大量侵占耕地, 使能够吸纳水分的土地面积不断缩小。这样在暴雨来袭时, 河水水位大幅度上涨, 在有关建筑设施的阻挡作用下, 积水排放不利, 极易引发破堤、管涌, 给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四) 交通堵塞、工程失事。

持续降雨引起道路较滑, 甚至部分地段泥泞不堪, 给交通带来重大阻碍, 很容易出现大范围的交通堵塞现象, 并且持续时间较长, 给人们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在工程建设中, 由于暴雨的出现, 很多户外项目不得不中止, 很多设施在雨水冲刷、浸泡、腐蚀等作用下, 就有可能出现工程失事的事故。

(五) 其它风险。

2011年8月, 宜兴竹海风景区内“千米滑道”因短时遭受强暴雨冲击受损, 并导致伤亡事故, 使得景区内游客2人死亡, 26人受伤。诸如此类的新闻报道时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中, 暴雨灾害往往还会造成电网中断、珍贵树种死亡、破坏景区等, 在特定时期还会影响学生高考等。

三、暴雨预警机制

根据预测降雨量的不同, 将暴雨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等四个等级。按照预测等级, 科学合理地做出防治措施, 如, 暴雨红色预警的标准为3h内降雨量超过100mm, 政府和有关部分就应该为应急与抢险做好准备, 停止集会、讲课, 并且做好山洪、滑坡等防御与抢险工作。

四、结论

通过对我国暴雨灾害常见风险的研究分析, 我们充分认识暴雨灾害所引发的后果, 应该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暴雨灾害, 增强群众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要全面反映各级政府抗击自然灾害的举措和效果, 团结各方面力量, 完善暴雨预警机制, 形成抗灾救灾合力。

参考文献

[1] .程文利.城市暴雨灾害与强化城市水文研究[J].陕西水利, 2012, 6

[2] .于文金, 郝玲.淮河流域暴雨灾害时空分布及趋势规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3

[3] .焦双健, 肖承楠.滨海公路干线暴雨灾害防治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 2011, 5

[4] .张永红, 葛徽衍.关中东部暴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陕西气象, 2010, 6

上一篇: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下一篇:丝绸的有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