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的重要性

2024-07-02

大学生实践的重要性(共13篇)

大学生实践的重要性 篇1

浅谈增强大学生道德实践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由于长期以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重课堂、轻实践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的重复性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影响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造成了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脱节.因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必须深化教育的.理论深度,另一方面必须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出发,拓展多种渠道,增强大学生参与社会道德实践的活动.

作 者:王元珍 作者单位:鹭江职业大学社科系,福建,厦门,361005刊 名:鹭江职业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UJIANG UNIVERSITY年,卷(期):11(2)分类号:B822.1关键词:道德行为 道德认知 道德实践 教育模式

大学生实践的重要性 篇2

关键词:大学生,人才,神圣使命,社会实践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 各大高校各级团学组织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 广泛组织开展了“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以下简称“三走”活动) , 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将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发起的“三走”活动持续引向深入,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看望参加南京青奥会中国代表团时提出的, 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的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上级团组织和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 2015年将在全校团学组织和广大青年中开展“三走”活动。“学以致用, 贵在实践”, 当代大学生必须把自己平时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才干, 对自身进行客观评价, 体现自身价值。

一、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教育管理者的重视, 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也从单一性走向多元化和多样性。各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也是包罗万象, 大型活动的志愿者、中外学生暑期集训营、红色旅游文化教育、献爱心服务活动、机关单位志愿者、企业实习生、体育文化宣传及贫困山区支教等。例如, 2014年7月31日下午, 西北工业大学文化体育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萌的带领下, 来到渭南陕西信达男篮俱乐部参观和学习。中午同学们跟着俱乐部经理走进信达集团, 参观了信达广场和信达营销中心。晚上现场参与了2015全国男子篮球联赛信达男篮主场活动, 通过这次亲身的参与, 实践队员对企业的运营及职业体育赛事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如此多的活动当然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契机, 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解决青年学生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的认识。如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毕业就业问题。当前, 很多高校毕业生在新政策的指导下已经选择自主创业, 不再满足于包分配。导致择业方式改变的原因, 一方面是国家出台的新政策, 另一方面是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社会实践, 使在校生了解和认识国情, 认清就业形势, 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要, 结合自身实际,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与社会接触的机会, 使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城乡和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 在与不同人的交流中真切地感受他们的心声, 从现实的例子中受到教育, 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接触社会的一种手段和形式, 有助于对问题、矛盾的认识和解决, 是学校加强和改进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办法。

二、社会实践有助于学生素质培养

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出众的思想政治觉悟, 而且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超强的实践能力。包括大量的课外知识和专业知识, 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一方面使得理论知识得到应用, 另一方面也使得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参与大型社会活动, 对于社会实践队必然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同时也是实践队员能力提高的机遇。目前各个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除了学校相关部门指导外, 大部分由学生自己组织和领导, 在实践中, 学生学会了认识自我、改正自我以及完善自我, 且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在面对困难时, 能及时反应、冷静思考对策, 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是每一位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基本能力要求。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获得的能力将成为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基础。

三、结语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多样化与丰富性有利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 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这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个人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作用显著。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自觉地将理论和实际、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培养出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EB/OL]. (2007-05-24) [2015-05-23].http://baike.sogou.com/v66151271.htm.

[2]张权, 付文龙.高校实践教育的创新性与多样性发展与应用[J].理论实践, 2014 (4) .

[3]王华云.学生实践活动的实现途径[J].当代教育科学, 2004 (15) .

[4]李耀欣.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J].邢台高等师专学报, 2000 (3) .

大学生实践的重要性 篇3

英语教学实践能力重要性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使得学习英语的目的发生了改变,学生失去了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但是作为一门语言,学习了它就应该去运用。而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对于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使得很多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之后,依然是“哑巴英语”。因此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英语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推广,我国的英语教育改革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新课改的要求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学具有很大的冲击,在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改变过去只重视词汇和语法的讲授和学习,要重视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英语的实践能力。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的英语教学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在提高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之处。很多老师和学生停留在只要掌握好单词和语法就能学好英语的认识上。学生把英语的学习作为一种理论知识来学,忽视英语口头表达的能力和实际交流的能力。但是现代化的教学要求学生具备的英语,要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认识,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英语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提高英语实践能力的措施

1.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改变对英语的认识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老师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目的不清楚。而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会使用这门语言,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因此判断一个学生英语成绩的好坏不单单是看试卷的分数,还要综合英语实践运用能力。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和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不要把英语的教学局限在英语考试分数的提高上,不断加强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2.加强课堂的互动,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欲望

加强课堂的互动,是创造良好的英语实践环境的重要手段。英语课堂是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非常有必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断的创造使用英语的环境和场所,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对话的乐趣,从而真正的掌握这门语言。还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养成边学边练的习惯,学会结合实际生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3.提高老师的英语素养,创设更多的英语实践空间

英语老师的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英语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老师起着绝对的引导作用。因此,老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做到与时俱进。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英语实践能力,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运用。对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才能及时的发现并给予纠正,进而为学生英语实践创造更多的空间。

4.加强英语学习氛围的建设,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老师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英语活动来加强英语学习氛围的建设,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践能力。可以采用英语进行主题班会的讨论,开办英语角或者举办英语辩论赛、故事会、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运用英语,和老师学生见面的时候学着用英语交流,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用英语回答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提高英语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习会认识到英语在交流中的重要性,从而越来越喜欢学习英语,提高了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这样英语的实践能力就会增强,如此循环,学生的英语成绩不但有很大的进步,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更能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

综上所述,英语实践能力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未来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语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要转变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加强对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不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实践环境和空间,鼓励学生用英语去交流,而学生更要重视英语实践的重要性,利用身边的科学技术或者其他途径,多进行英语的运用和实践,努力培养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芳.英语竞赛对强化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探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3):22-24.

[2]贾良彦.浅析如何用好影视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J].才智,2015,(18):114.

[3]陈冬艳.如何培养中专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01):137.

大学生实践的重要性 篇4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湖北省武汉市金地格林社区(莱茵区、美茵区、梦茵区、水域天际、南湖花园、大华世纪公园等),中南所属社区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是一名大一学生的我,抱着贴近社会,锻炼自己的愿望,参加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希望在进入社会之前,积累多点社会经验,提早与社会来个零距离接触,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人交流,团结合作等等。经过重重考验,我终于成为实践的一员并坚信任何的实践机会都能给我带来课本上无法得到的知识,所以在实践中我多听多学多做,积极按时完成任务。

在这几天的社会实践中,受益非浅。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1.事无巨细,一切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2.认真倾听他人心声,耐心对待一切。特别是在请别人填问卷的是时候,挺需要技术的 人家都不太愿意填,但是当你融入进去了就显得很轻松咯

3.处理好人际关系,团结力量完成任务。和大家一起工作是快乐 一起奔波在阳光下 一起吃饭 一起培训 一起流汗 一起微笑,那都是闪闪发光的记忆。

4.前期准备很重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外联系方面 队员培训方面前期 调研方面 后勤准备方面都要面面俱到

5.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为以后的自己找准一个努力的目标 实践的内容 1.社会观察和调研

结合社会基本现状,在金地格林社区、中南所属社区及相邻社区开展关于社区居民对院前急救知识及在各种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呼救能力、新社区医疗改革及卫生常识的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急救知识、医疗常识在社区的普及情况。参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听取工作人员介绍,了解社区医疗改革的现状,促进大家对社区医疗改革的整体认识水平,对政府、医院、居民在医改中的扮演的角色的深刻认识。

2.社区院前急救知识培训

根据现社会、社区对院前急救知识了解的现状,对该村社区部分人员(包括保安)进行专业的院前急救知识及各种自然灾害中的自救呼救知识的培训。帮助建立相对完善的应急处理系统,以便在日常生活中遇之能够正确处理,达到减小各种灾害的损害的目的。并赠送一些相关应急物件。

3.“义诊送药”活动

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社区人群密集地设点利用展板、宣传单等形式,宣讲卫生健康知识,现场为居民免费测血压,发放日常药品并接受居民的健康知识的咨询以提高当地人民的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生活水平。

4.志愿服务

到社区附近紫阳路敬老院探望老人,进行义务劳动,并带去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与老人交流。体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志愿精神。

5.参观湖北省红十字会

组织大家参观湖北省红十字会,并与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急救、防艾知识在湖北省内的普及情况,现在面临的问题,从宏观上把握社区居民的急救知识的知晓率,为以后的调研的总结做准备。

实践意义

1、通过选取金地格林社区、中南所属社区的居民为调研对象,采用走访、问卷调查等活动,了解社区医疗改革的现状和意义。参观医疗服务中心,为社区医改政策建言献策。

2、通过急救知识培训、免费义诊宣传急救知识,医疗知识使社区保安、居民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的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和谐社区的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大学生实践的重要性 篇5

一、主办:共青团绵阳师范学院委员会

承办:校团委宣传部

时间:5月13日15:40—17:30

地点:三教

二、活动形式:辩论

正方辩题:大学生社会实践更重要

反方辩题:大学生学习成绩更重要

三、辩论人员安排

辩论赛主席:2人

主辩:校团委十个部门各1名(正副部长)

群辩:十个学院团总支副书记

(备注---正方:组织部,宣传部,社团部,科技部,文艺部,生命科

学与技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音乐与艺术表演学院)

反方:副书记助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部,大艺团,国旗班,礼仪队,新闻与传媒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城乡建设与规划学院,交通运输与管理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

四、辩论流程

(一)、立论阶段(6分钟)

正反方一辩开篇立论,先正后反,各3分钟

(二)、驳立论阶段(4分钟)

正反方二辩驳对方立论,先正后反,各2分钟

(三)、质辩环节(4分30秒内)

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反方辩手分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15秒,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 反方同上

(四)、质辩小结(3分钟)

正反方五辩质辩小结,先正后反,各1分30秒

(五)、主辩自由辩论(20分钟)

正反方自由辩论,各10分钟

(六)、群辩(30分钟)

除主辩外所有现场观众根据自己所属辩方进行辩论,各15分钟

(七)、总结陈词(6分钟)

双方五辩总结陈词,先反后正,各3分钟

五、赛制具体说明:

(一)立论阶段

由正反方一辩完成,要求立论的框架明确,语言通畅,逻辑清晰,能够正确的阐述己方的立场。

(二)驳立论阶段

由正反方二辩完成,针对对方立论环节的发言进行回驳和补充己方立论的观点,也可以扩展本方的立论方向和巩固己方的立场。

(三)质辩环节

由正反方三辩完成,双方的三辩针对对方的观点和本方的立场设计三个问题,由一方的三辩起来提问对方的四辩各一个问题,要求被问方必须回答,不能闪躲,且不能在回答时向对方提问,提问方也不能回答,提问方每个问题不可超过15秒,回答问题累计时间是一分三十秒,时间到后,不到再继续提问和回答。双方的三辩交替提问,由正方开始,在质辩环节中,要求双方的语言规范和仪态庄重,表述清晰。在质辩结束后,由双方的五辩针对对方的回答进行质辩小节,时间1分30秒,由正方开始。

(四)自由辩论阶段

正反方十位辩手都要参加,辩论双方交替发言。双方都拥有8分钟的累计发言时间,在一方时间用完后,另外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直至本方的时间用完。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记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时照常进行,自由辩论阶段由正方开始。

(五)结辩阶段

针对对方的观点和己方的立场出发,总结本方的观点,阐述最后的立场,由反方开始。

(备注:现场正反双方均设定一名计时员。)

六、请团委老师点评、总结

到场人数安排:

学生副书记2人

助理:2人

组织部:3人

宣传部:15人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部:3人 科技创新部:3人 社团部:3人

文艺部:3人

大艺团:3人

礼仪队:3人

国旗班:3人

浅谈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篇6

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的过程,其间可以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这句话强调了语文实践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现代社会既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同时又是一个更加需要协作的社会。语文实践活动就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古诗朗诵会”之后,为了让这次活动更深入,我让学生在朗诵会的基础上办一期“古诗欣赏”的手抄报。这是学生们第一次办手抄报,刊名的选定,版面的设计,材料的选择,插图的选配,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为了让学生们顺利的完成这份手抄报,也为了手抄报办得更有质量,我让他们自己找搭档,甚至可以请邻家的小朋友帮忙。于是,他们有的请“高手”设计版面,有的请爱好美术的同学帮忙绘图,有的和别人交流搜集到的材料,每位学生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手抄报也办得颇有特色。我把他们的作品贴到了班级的学习园地里,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他人欣赏时,无不体会到合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拓宽了阅读的视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打好基础的同时,必须加大指导他们课外阅读的力度,拓宽他们的阅读面,就这一点来说,语文实践活动也功不可没。

人教版《语文》第六册编排了写人的文章,让学生结识了古今中外的几位名人。这些名人,学生们有的还是第一次听说,有的只是有一个肤浅的印象。针对这一组课文的教学,我组织了一次“古今中外名人知多少”的语文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去查找有关古今中外名人的资料,并在班上交流。为了准备这次活动,很多学生都阅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有的甚至摘抄了厚厚的一大本有关名人的事迹。通过大家的交流,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课文中几位名人的事迹和品质,更接触到书本外的更多的名人故事,扩大了他们的阅读面,也培养了他们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发展了学生的情商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他们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语文教学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就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语文实践活动亦是渗透情感教育的一个恰当的平台。

如学习了《春蚕》《一束鲜花》两篇表现母爱的文章后,正值“三·八”妇女节,为了培养学生关爱父母的情感,我组织开展了一次“我为妈妈做件事”的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学生们回忆了从小到大父母关心和爱护自己的事情,交流了父母工作的辛劳,回到家后,他们也都自觉地用行动表达了对父母的关心,有的孩子帮父母做家务,有的用亲手做的小礼物传递对父母的祝福„„并把自己做的事在日记中记录下来。很多家长也写出了自己的感受,纷纷赞叹孩子长大了,懂事了。

大学生实践的重要性 篇7

一、本科院校舞蹈教学的现状

本科院校舞蹈教学的模式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而有了很大的变革,但是在变革的同时,仍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是舞蹈专业的课堂教学主要以实训课程为主,对于舞台训练、实践教学等一类的课程安排较少,大大限制了舞蹈专业学生对舞蹈的真实感知力。二是在舞蹈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在舞蹈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十分缺乏。当前,本科院校舞蹈教学中主要以口传身受的方式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艺术思维受到了限制[1]。

二、本科院校舞蹈专业学生舞蹈实践对舞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舞台实践对于舞蹈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极大的促进了舞蹈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的结合,使得舞蹈教学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激发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技术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培养。因此,在舞蹈课堂教学中加强舞蹈实践是舞蹈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舞台实践与舞蹈课堂教学实现互补

舞台实践和舞蹈课堂教学之间是互补的,主要是体现在:通过舞台实践让学生的技术技能得到提高,并能够让教师发现课堂教学之中所存在的问题,实现两者的相辅相成,改善教学水平。在本科院校的舞蹈教学主要表现为课堂、实践教学两种教学方式,但是由于在舞蹈教学中认为实践教学会对课堂教学造成影响,使得实践教学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其实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尤其是在舞台课堂教学中深化舞台实践,让学生在舞台实践中强化自己的技术技能,又可以让学生在舞台实践中发现并解决在舞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由此可见,舞台实践与舞蹈课堂教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二)舞台实践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比如在学习古典舞,学生对于教师要求的古典舞的韵律总是不能够做到融会贯通,达不到要求,对于这种情况,通过教师给学生排练中国古典舞《柳丝青青》来让学生在舞蹈中体会到台步行走时仿佛如行云流水一样,腰部如弱柳扶风一般的感觉,手部的动作如同那含苞待放的玉兰花一般。

又如在进行现代舞教学时,学生们对于现代舞所具备的那种独特的风格难以理解,特别是对于身体各个部位的收与放掌握不到位。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帮助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做动作的时候显得僵硬呆板,或过于太放松,难以掌握要领。这是因为课堂教学之中教师的语言没有指向性,因此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学生排练剧目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如现代舞《生命树》时让学生对现代舞的肢体语言进行充分的理解,仔细的感受那种“收与放”,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舞台实践是舞蹈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

通过舞台实践可以对舞蹈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检验,是舞蹈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通过舞台实践,教师可以准确的掌握学生对舞蹈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而为后续的舞蹈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指导,让后续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2];通过舞台实践,可以让学生迸发出更多的学习热情。通过实践去对自身所学习的基本技能与知识进行充分的进一步的巩固与吸收,进而加深对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的开阔,对舞蹈艺术的本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能够从生活之中汲取艺术灵感;通过舞台实践,让课堂教学得到充分的补充,舞台实践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相当强的艺术,对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在舞台实践之中所发现的不足,将可以成为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之中相当关键性的一个点;通过舞台实践,学生可以更好的去进行查漏补缺;通过舞台实践,学生可以更好的锤炼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还可以完善学生的心理训练与基本功训练。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讲,心理训练与基本功训练是相当重要的内容,如果仅仅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口头强调,那么是很难发挥出其实际效用的,因此需要不断地舞台实践来进行操练。完整的舞台实践表演包括的内容是相当多的,从对作品的学习与分析,到作品的排练,最后到对整个作品的诠释与展现,这些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拥有良好的艺术感知与欣赏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这些都只有通过舞台实践来得到锻炼。

三、结语

总之,本科院校的舞蹈专业教学之中想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舞台实践对于舞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要让舞蹈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不断地通过舞台实践来对学生进行锻炼,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本科院校的舞蹈专业教学获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朝华.室内乐训练对于舞台实践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4,17:72.

大学生实践的重要性 篇8

一、从企业给我们的映象,加强学生在校期的有序训练、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是一个职场人必不可少的条件

首先走进各个厂区,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环境,道路两边不堆放任何杂物,地面不见任何垃圾和丢弃物;区域划分明确,条理规范,楼道过道干净整洁,一切都井然有序。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到企业参观,只要进到生产车间、实验室、反应间,都要穿上实验服鞋和戴上安全帽,反映了企业对安全意识的建全。作为精细化工的制药企业,药物分析必不可少,少不了瓶瓶罐罐,但这些试剂瓶都按一定的要求整齐摆放,比如试剂瓶的颜色由浅到深、由低到高摆放,柜子里的架子倒置摆放着清洗干净的空瓶,防止有遗水;操作台面干净整洁,地面上少有水渍;生产记录本登记清楚明白等等。所有的厂区都安静运作,各施其责,没有闲杂人员四处游荡。一切都规规矩矩,体现了企业管理的规范与严谨,这种企业的文化,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时就要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与习惯,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具体来说,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树立起规范的意识,比如在实验室,就要做到用完实验物品归还原处,实验物品要按要求摆放,有毒有害危化物品应该有特殊而严格的堆放场地和专门的保管;在寝室要做好寝室清洁卫生,收拾好自己的物品,不乱拿乱放。可进行图片展示,寝室清洁卫生评比等方面进行教育等来全方面地提高培养学生的养成习惯。企业管理规范,环境卫生整洁安静,井井有条、井然有序,体现着企业的文化和强烈的安全意识。

二、企业对学生的要求,要求我们职业素养的教师在课做教育要做到风尚引领

在座谈交流中,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以及生产第一线的老总对我校学生的工作状态和情况都作出了非常满意的认可。在这些企业工作的有我校87级的老职工,现在已升为生产总经理,成为公司的顶梁柱;也有刚都企业工作没几年的新员工,见到我们脸上还带着稚气的笑容,总的说来就来,企业对学生的要求有以下三点:第一,要求学生做到要有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做到遵守劳动纪律,学会服从安排,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在校期我们老师就要有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的遵守意识,就要严格按照学校的校纪校规要求学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小事做起。比如老师上课首先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不做与教学无关的其它事项,戴好标卡,做好引导示范作用;第二,企业要求学校要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要改革学生成绩评价方式,多种方式、多重考核、全方位、立体式考核学生,多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勤奋程度上综合客观地评价学生。第三,要求学生要能积极向上,有健康的心理,有正能量,无不良嗜好,无不良习惯。作为职业素养教育科的老师,我们在进行着知识技能的传授时,更要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学习,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昂精神传递正能量,要引导学生积极正面、乐观向上,多给以学生更多的肯定与表扬,由衷地赞美学生与欣赏,不带有消极情绪和不满上课,不打击报复学生,建立起美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深厚的师生情缘。同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得当,仪表仪态正常,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从企业与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看出学校对学生心理疏导,建立健全健唐的职场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实践经历在简历中的重要性 篇9

在求职者心目中即便是大学生也是认为实践经历是第一位的,对大学生企业并没有对实践经历提出什么要求,有些专业都没有提供实习经历但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的。可大家在思想上已经形成深入的认识,就是实践经历数量多便能增强竞争力所以数量战术备受求职者的青睐。可做实践经历介绍采用数量战术是行不通的,为何行不通那么就看看以下几个原因。

实践经历数量多了会让雇主产生以下几个行为,

第一,因为太多所以只看部分实践经历,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将所有实践经历看完;

第二,不会以认真的态度去看待此类实践经历,多了还会将其当成宝吗?这就跟人们对钱的态度如果钱少就会格外珍惜,如果钱很多那自然不会那么在意了。我们想让企业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实践经历则不能介绍过多的经历,通常有那么四五段就差不多了;

第三,觉得求职者不会布局因为数量过多的经历会造成混乱的局面。

实践经历还会证明你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你的实践经历种类不同则说明你很不专心,不专心不只是影响你的事业发展,也影响你的工作效率。因为不专心的人在工作时会出现思想常常走神的状况,思想都走神了能将工作快速完成和做好吗?

大学生实践的重要性 篇10

前人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总结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几千年的逐步积累,形成了我们课本的海量知识点,以文字的形式罗列于书本纸张之上,使得我们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所以,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要走进学校,学习这些前人用血汗凝结成的知识结晶,为以后的生产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理论基础。那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才能学好用好这些知识点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在教子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的,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这是在强调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古人尚且有如此感知觉悟,那么,我们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活动中,更不应该让学生一股脑地死记硬背,对于课本知识不加思考质疑、不做讨论探究,没有动手实践验证地全盘接受记忆,这是应试教育的悲哀顽疾。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广泛质疑求证、大胆动手实践、积极讨论探究,对于课本知识点要做到消化吸收,而不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一点教学经验方法认知,谈一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实践性课堂。

一、构建小学数学实践性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于一件单调重复的事物之上,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够有趣味性,那么靠纪律打压学生使其集中注意力的效果是不佳的。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思考,怎样提升课堂趣味性,最大限度保持学生们容易走神的注意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主人,灵活化课堂纪律要求,活跃课堂教学结构氛围,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实现自主探究性学习,主动学习,积极讨论,认真思考探究,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追问一句:“为什么是这样?”勇敢动手实践求证,能够有条件动手做实验的,一定要做实验观察过程现象,最大限度得出实验结论,比照课本知识点。动手实践,教师动手、学生动手,实践出真知;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构建小学数学实践性课堂,考验着教师的教学组织技巧

大学生实践的重要性 篇11

【关键词】志愿实践 道德载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56-02

志愿实践本文主要是指在大学生能力范围内,由大学生自愿组织参与、不计报酬、改进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公益实践活动过程。本文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对志愿实践服务前后的大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记录测量,从道德认知水平、道德行为规范两个主要方面进行同质性前后问卷设计,记录和对比研究样本的数据变化,论证志愿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一、调查的开展实施:

本研究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为例,分别进行了前后两次同质性调查。第一次同质性前侧调查,针对研究对象总体随机抽样,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3份。第二次同质性后侧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1份。经过对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对大学生志愿实践前后思想道德水平变化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二、调查的结果分析

1.道德认知水平的前后调查结果分析

在对道德认知水平的研究中,两难故事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Kohlberg)对道德判断问题提出的著名研究方法,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道德教育研究上普遍适应。本研究参考采用“海因茨偷药”以及“王小姐的婚事”两个典型两难故事进行问卷设计。测量时,测量对象根据自己真实感受和想法进行作答,回答结果没有绝对评价标准。本测量可根据问题的不同回答判断个体道德发展所处的阶段和成熟程度。经过前后侧调查,对数据结果分析如下:

(1)大学生总体处于习俗水平与后习俗水平范围。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前侧结果还是后侧结果,样本中绝大多数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处于习俗水平及后习俗水平范围。结果说明大学生普遍具有基本的道德认知能力,对道德行为和道德标准有大体正确的判断能力,适应社会道德素质发展,思想道德认知能力正常健康发展。

(2)后侧结果中,后习俗水平比例较前侧结果比例提升。结果说明经过志愿实践活动,研究对象的道德认识水平得到进步,具体表现上升为能够自觉的履行道德规范,并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作为道德行为的基本依据等结果,也证明了在志愿实践活动中,大学生道德素养往积极方向发展,个人道德素养要求从被动变为主动。

2.道德行为习惯的前后调查结果分析

人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其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作用于社会或他人的行为结果。它一方面受到道德认知的支配,同时也会受环境氛围的熏陶影响。本研究就日常生活中各种常见场景和行为选择进行问卷设计,包括道德行为性质判断、日常道德行为选择、网络文明行为习惯等维度,对样本进行前后测试。

(1)大学生道德行为受环境影响较为明显。调查发现,在志愿实践前,大学生在表率性行为方面,如“闯红灯”、“上课迟到”、“遇到突发状况视而不见”等行为表现比例较高,在志愿实践活动后,以上行为表现比例均由大幅度下降。志愿服务前,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习俗,没有明确的道德规范要求和榜样作用要求。志愿服务时,大学生所实践的环境倡导主流思想,对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和品行表现提出明确的要求,通过大学生自身的行动营造正能量氛围,也影响着同行者。参考对象、监督群体或身份象征等环境条件的相互影响,能短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道德行为选择,规范行为表现。

(2)大学生在后侧调查结果中,在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认同感,社会道德行为的正义感和道德判断的是非观等方面较前侧结果更为稳定和强烈。如“发现扒窃行为,愿意指证”、“公车插队现象,大胆劝告”、“志愿奉献活动,积极参与”等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类数据反馈中,志愿实践后的意愿程度较志愿实践前有明显提高。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其道德价值判断标准没有明确界限,而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实践团队有明确的任务目标,有清晰的团队形象塑造要求,有正面的团队文化和道德价值标准。对实践者明确的要求,促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道德行为结果反馈成就感更加强列,道德行为习惯更趋稳定,团队道德情感和意志更坚定。

三、对志愿实践载体的建议与思考

笔者认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对志愿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开发,引导社会群众对志愿实践的正确认识,加强家庭教育在志愿实践中的参与度,可共同促进大学生道德实践载体的开发、建设和完善。

在志愿实践公益服务中,政府可尝试加大推进力度,培养和扶持科学完善的社会公益机构,为大学生志愿实践团队提供榜样作用和指导影响。通过社会团体的影响力,加强志愿实践的舆论宣传,协助团队与企业之间的互助合作,营造正确健康的志愿实践氛围。

志愿实践作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课堂,师资指导力量亟需加强。实际上,在实践过程中却鲜有专业老师对大学生志愿实践中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加以科学引导,错过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效。高校应合理分配显性课堂教育和隐形课堂教育的师资力量,鼓励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参与到大学生志愿实践中。

参考文献:

[1]郑金凤.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徐玉钦.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式的有效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3.

[3]高娱.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D].陕西师范大学,2012.

浅析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篇12

实践教学管理是高校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所采用的新的管理模式, 是一种与理论课堂教学相对应的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管理的内容包含了很多方面, 其管理方法也多种多样, 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上体现的更为明显。实施实践教学管理不仅能够适应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更有利于满足社会中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而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根据高校的教学目的来开展有规律的、有计划的实践教学活动。[1]

二、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现状

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对我国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学生数量多给高校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尤其近几年高校为了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多培养一些人才, 进行不断地扩招, 使高校的教学资源与学生的人数比逐年下降, 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2]但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 高校又开始陆续进行实践教学管理, 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可由于学生过多, 很多实践课程也只能够泛泛而谈。例如高校都会在暑期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 这些活动从作用上讲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但是由于学生过多, 因此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 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得到锻炼,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无法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的视野永远停留在书本中, 在社会上严重缺乏竞争力。可见, 高校实施实践教学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一) 从学生自身角度看, 高校教学实践管理对学生各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的堡垒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对实践课程、实践活动等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其工作的性质主要是对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管理。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不仅仅是依靠自己的主动性, 更多的是依靠学校的计划和组织。在众多学生的意识里, 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积累更多的丰富的实践经验, 因此, 可以说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

2.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

实践教学管理具有独立性、实践性、踏实性等特点,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如果高校依然墨守陈规的把学生束缚在理论的课堂上, 那么学生是不可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众所周知, 当代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因此, 已经养成了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习惯, 在寻找工作时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和职业技能。而自高校开始实施实践教学管理已经使这一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 可见,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也是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的必要条件。

3.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帮助学生实现自主能力的催化剂[3]

目前, 我国高校为了帮助学生培养其自主能力, 陆续的开展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课, 例如高校每年组织的实习, 将学生们分组分别派往各大企业进行实习, 通过实际操练,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生产的过程和规律, 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可见, 只有学校多组织这样的实践活动, 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4.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促进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手段[4]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科技的先进, 社会的进步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社会上也流传着“毕业等于失业”的口号, 面对每年失业大学生的一些相关数据, 无疑这句话就是现在大学生就业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善这一严峻的形式, 我国的高校开始积极进行实践教学管理, 积极开展多种实践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多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就目前来看, 这样的教学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 从学校角度看, 实施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对高校的自身建设也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可以促进学校的规章制度更加规范化

高校实践教学并不是随意开展的, 而是学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学术的特色进行组织的, 同时, 这些教学活动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影响性。以往学校的制度仅仅把学生束缚在理论教学的课堂上, 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 就出现了逃课等现象, 这严重影响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自高校开始组织实践教学管理 (认知实习, 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等) , 逃课的现象减少了, 这主要是因为学生通过实践真正明白了要想在实践中有所收获, 必须先学好理论知识, 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的制度更加规范。

2.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高校进行现代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方法

现代化教学模式是通过现代化技术和手段, 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良, 使课堂变得灵活多样。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也成为了高校实施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离不开这样的先进教学技术, 它也恰好把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带到了理论课堂中去, 以此来融合那些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高校能够及时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模式, 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 从社会角度看, 高校实施实践教学管理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1. 可以为众多企业提供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对吸纳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高校还没有正式开展实践教学时, 很多企业家表示只会书本知识的高校人才并不是企业最需要的, 因为这些学生的工作思路完全被书本和理论知识所束缚, 这样的人才只能成为书呆子。而这些企业需要的是懂理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校人才。因此, 高校为了帮助学生改善就业情况, 不断地组织创新的实践活动, 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创新, 在实践中明白责任的重要性。因此, 近几年通过实践教学开展, 高校培养出了很多有经验的毕业生, 为众多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2. 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资源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标志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会得到发展和改善, 那么人们的自身素养和职业技能也要有所提高, 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 我国高校通过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出了很多的优秀毕业生, 这些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因此他们在步入社会后非常容易地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可见高校通过实践教学的努力为社会提供了很多人才。

四、结语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实施和开展, 不仅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更符合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因此, 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在社会发展和学校建设的浪潮中会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其作用和影响也将越来越深远。

参考文献

[1]黎芳.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理论创新的有益尝试——《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研究》评介[J].现代教育科学, 2005, (09) .

[2]张婷婷.论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J].民营科技, 2010, (03) .

[3]石媛.浅谈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发展[J].华章, 2012, (22) .

大学生实践的重要性 篇13

实事求是是我党正确的政治路线形成的理论基础。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先后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都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不同历史时期伟大实践的结晶。

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一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寻找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尤其是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斗争中产生的。

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党的主要负责人陈独秀不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使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的反革命叛变得逞,致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为了挽救革命,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高举武装斗争的大旗。从革命实践中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阐述了中国革命要走向胜利,就必须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以及走这条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使革命由失败转向了发展和胜利。但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前苏联的革命经验“神圣化”、“绝对化”,照抄马、恩、列著作中的条条,照搬十月革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经验,反对毛泽东开创的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致使中国革命又遭到了严重挫折,造成白区革命力量几乎损失百分之百,红军由原来的30余万人经过长征只剩下不到3万人,严酷的事实,使中国共产党人不能不进行认真的思考:中国革命几遭失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吗?不!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才使中国革命大大向前发展,才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有了希望。而在前进的道路上遭到的严重挫折,是没有坚持实事求是,没有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在中国具体化。教条式的指导中国革命,才把革命引向了歧途。那么,怎样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这是全党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

1930年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的光辉著作,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结合实际,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思想,反对教条主义。

革命胜利和失败正反两方面的实践表明,按照毛泽东等人实事求是的思想去办,中国革命就前进,就发展;反之,革命事业就受挫折甚至失败。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实事求是的思想在党内占了主导地位,从而实践了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就是中国革命要按中国革命的规律来办,也就是“实事求是”。什么叫实事求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给干部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概念,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2〕在《整顿党的作风》报告中,毛泽东又形象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比作箭和靶的关系,“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3〕这才叫实事求是。通过延安整风,实事求是的思想大大发扬,并且党的七大把它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从此,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行动的准则。

事实教育了中国共产党人,既然中国革命要靠中国共产党人了解中国的国情来办,那么,中国的国情是什么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中国的国情,指出中国最大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论断。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4〕而此时的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它打击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官僚资本主义。根据这一“实事”,制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5〕的新民主主义总路线。解决了革命的领导者、革命的参加者、革命的对象三个基本问题。这条路线是党在武装夺取政权斗争中的基本路线,在这条路线指引下,党又制定了具体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现。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发展中的第一次伟大历史实践。

2、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建国初期的实际出发,对在革命胜利后如何开始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建设,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及各项相应的方针政策。井然有序地领导了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大运动,使新中国不失时机地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提前实现了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但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要以什么为中心?这是我党面临的新情况,也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面临的新课题。

为了解决这一课题,党召开了八大,制定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当前的生产不能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确立下,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基于此,八大提出党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党的工作重点不再是搞阶级斗争,而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可以说,八大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的这一方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但是,建设社会主义对我党来说,是新事物,由于我党缺乏搞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加上在思想上、理论上准备不足,特别是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新情况新变化后,如何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对我们党来说是一次新的考验。毛泽东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曾先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力图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然而,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新情况: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发生了匈牙利反革命事件以及国内少数右派分子利用党的整风之机,向党发起了猖狂进攻。这一切使毛泽东的思想认识开始偏离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估计,认为阶级斗争不是日益衰落,而是更加激烈。随着“左”的思想的发展,进而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改变了八大提出的正确路线。思想上夸大主观意识和主观努力的作用,行动上力图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群众运动搞社会主义建设,工农业生产出现了脱离实际的假指标,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毛泽东把阶级斗争估计地更加严重,不仅把放下的阶级斗争又重新提了出来,而且还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并且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思想路线偏离,行动上必然越轨,1966年,中国大地终于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一个又一个政治运动,不仅没有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反而使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正如邓小平所说:“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6〕

事实胜过雄辩,只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就前进,违背客观规律、偏离实事求是的原则,革命事业就受挫折,甚至失败。

3、在拨乱反正、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集体领导下,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教条,领导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从而恢复和丰富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清理了一大批文革中遗留的冤、假、错案,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口号,实现了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拨乱反正,真正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从而,使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被赋予了时代的新内容。

任何一种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向前发展了,国情变化了,思想路线也必然向前发展,甚至产生新的思想。那么,当今时代和国情变化的实事,即客观事物怎样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时代的“实事”。首先,当前的时代已由列宁所说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帝国主义时代,发展为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新时代。在此之下,改革、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谁看准了时代的契机,抓住了经济发展,谁就经得起时代的考验,赶上时代的步伐。现在,各国都在谋求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集中表现为综合国力的较量。特别引起我们关注的是,近几年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发展速度比我国快。国际环境迫使我们必须加快发展,同时,西方国家经济出现的波折,为我们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提供了机遇。时代变化发展的“实事”告诉我们:机不可失!抓住了机遇就发展,放弃了机遇就落后,发展才是硬道理。

再看我国国情的“实事”。我国的国情早已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什么发展阶段上这一最大国情,一直没有搞清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有了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答案:即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事实告诉我们:第一,我国已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意味着我国还是一个不发达、不完全的社会主义。经济上还比较落后,政治上还存在许多弊端,我们必须正视这一国情。

面对国际、国内的“实事”,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运用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符合时代潮流和国情的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铺设了一条宏伟蓝图。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当代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党的十三大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条路线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它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它正确回答了党在现阶段的任务、动力、途径和目标。党的十四大,又通过实事求是的历史总结,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四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第二次伟大实践。

4、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产生的,更是在实践中发展的,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实事求是,必将适应时代的要求,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丰富。

一百多年的历史证明,列宁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应用于俄国革命的实践,提出社会主义革命能在资本主义最薄弱的环节首先突破,得出了“一国革命胜利论”的学说,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国革命同时胜利”的理论。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发展了列宁领导的“先城市、后农村”的十月革命道路,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恢复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对社会主义事业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总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解决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如果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找到了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通过实事求是的第一次伟大历史实践,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性质;那么,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第二次伟大历史实践,又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在这个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教学“低效”课堂种种及对策下一篇:《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