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论文集(精选10篇)
改革开放论文集 篇1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望历史,步履承重。展望未来,道路遥远。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5篇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曾记否?一首《春天的故事》唱响了神州大地,感人的歌声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歌曲,动人的歌词真是歌颂邓小平同志的壮举。正是那大胆的壮举,成就了中国的伟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大大提高。
忆往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已被战争搞垮了,生产水平都严重受挫,人们根本无暇眷顾生产力的发展,而是为三餐温饱而苦苦沉思。当生活水平有小小好转时,政治方面却出现了“_”的错误方针,令人们避之不及,这样,人们过着胆战心惊的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不仅生产力没有提高,而且这样艰苦的日子持续了十年之久。十年浩劫过去了,邓小平上台了,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表了“改革开放”方针,并开始了拨乱反正。该方针开发了沿海城市,建立了经济特区,经济上得到了复苏,人民生活水平,生产力大幅度上升。时至今日,改革开放仍然是人们举手称赞的正确方针,的确,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因而该方针必须走到前列。
看今朝;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发展迅猛,现在中国已在世界强国之列出现,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军事大国。作为中国公民的我,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而自豪。
现时,金融风暴直卷全球,美国等经济强国遭受金融风暴打击,经济下滑,股市暴跌,失业率直线上升。然而中国仍然屹立不倒,原因是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逆流而上。
共产党并没有一面搞经济,而是在另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提倡“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共产党的方针非常正确,在经济,生态两个方面共创双赢。
看着中国的辉煌成就,我不禁竖起了大拇指称好,能有这样的成就在发展中国家中是数一数二的了。
展未来;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能够止步不前,因为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我们必须继续搞发展,把中国领到一个新领域。
祖国的未来与两岸和谐发展息息相关。因而在未来,我们必须搞好两岸经济,让两岸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国民党元老于右临终前的一首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志!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由此可见国民党也想搞好两岸关系,只是有一些_分子的极力阻止而已。
余光中的《乡愁》:――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彻彻底底得把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迫切心情表达出来,万千海外游子对祖国统一热切盼望。
忆往昔,看今朝,展未来,祖国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昌盛!
后记:走改革开放之路,让我们的祖国更繁荣。
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上世纪70、80年代,人们的主要通讯工具还是书信和电报。
我爷爷家里是书香门第,听爷爷说,当年母亲在外地求学,爷爷总会定期给她写信告诉她家里的情况,并叮嘱她在外一定要万事小心。父女俩来往的每一封书信,自从爷爷去世后母亲就一直放在书架上保管着。每一封家书,都承载着爷爷深厚而又纯粹的父爱,是爷爷和母亲之间情感的寄托与交流。母亲说,书信,几乎是那个年代,普通百姓之间远距离情感交流的方式。
1983年,上海开通国内第一家寻呼台。人们开始了即时通讯,大大加速了人们的生活便利及联络速度。
那时,腰上别个BB机总让人有一种走在时代前列的优越感。在我很小的时候,老爸的腰间总是会别上一个BB机来跟别人交流,后来才知道,这也是当时一种时髦的标志呢!
BB机的出现,加速了公用电 话亭的建设。80年代到90年代投币式、卡片式等各种公用电 话陆续出现在大街小巷。缓解了用电 话排队的现象。
在我上小学时,我们学校里有一个投币式的公用电 话亭,专门用来给学生有急事需要跟家里人联系时使用的。一次,我借着有急事给家里人打电话的机会,好好体验了一次这个新潮玩意儿,令我印象深刻。
进入21世纪之后,通讯工具的发展显得尤为迅速了。各种手机频频亮相,智能型手机快速普及城乡。与此同时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随着各种智能手机软件的开发利用,越加丰富了通讯工具的功能:聊天、购物、学习、娱乐、视频、支付……几乎都超出人们日常交流的需要。这是40年前人们无法想象的未来。最突出的是作为国产通讯产品的骄傲:华为品牌手机,如今因为其产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始终走在世界前沿,从而成为通信领域的领导性品牌世界三强。
回首改革开放40年,通讯工具的变化,让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来往和沟通越来越方便,整个地球,仿佛真的成了地球村,这都得益于改革开放啊!
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河东小学的梁文静,我今天讲的故事题目是《改革开放40年》。
不知不觉中,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了。40年来,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祖国发生的巨变——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记得那是上个星期天,妈妈做了一桌子好菜,我绝不能放过这个好机会,“呼呼”一碗饭下肚啦,桌子上下了一场雪,到处是饭粒。妈妈沉下脸来,严肃的说:“你碗里没吃干净,太浪费。”我很不高兴,又不敢顶嘴。这时,外婆忙过来和稀泥:“现在怎么和以前一样呢?别吓着孩子!”外婆坚决的和我站在一边,妈妈势单力薄,我心里暗暗得意。
妈妈望着外婆,温和地问:“妈,您还记得小时候带着我们去买肉的情景吗?”
外婆感叹道:“怎么不记得?那时生活不富裕,买肉要肉票,买粮要粮票。”
“票?什么票?买东西还要票吗?”
外婆摸摸我的头,温和地说:“嗯,那时候计划经济买什么都要凭票,光有了钱没票是买不到商品的。想想你们现在,真是够幸福的,吃穿都不用担心。你们看,现在吃的菜,我们那时一年也吃不到。想想以前年三十,有碗红烧肉吃,已经不得了了。
“不会吧!那也太惨了吧!那你们吃完年夜饭干什么啊?”
妈妈略带微笑说:“我们过去啊!都是在瞎玩。哪像你们现在有电视看,有电脑可以上网,你们有那么多娱乐,还在叫无聊、没劲。要是放到以前,我们都开心死了!”
“是啊,是啊!现在生活好了,我们什么都有了!再也不用过以前那种苦日子了!”
妈妈严肃地说:“今天的好日子,是祖国经历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无数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我希望你要好好珍惜!”
“嘀——嘀——”原来是爸爸刚从城里买汽车回来了。“好呀,好呀!以后出门可以坐小汽车啦。”我高兴地蹦起来。外婆笑眯眯地说:“真没想到,老啦老啦,还开洋荤坐上私家车了!”
爸爸妈妈也笑了,家里充满了笑声,这笑声里有日子越过越好的满足,有祖国越来越强大的自豪!
三十年努力拼搏,三十年沧桑巨变。远的不说,就说说我的家乡德安: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昌九城际铁路横贯东西;雁家湖公园、义峰山公园如诗如画,是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街心花园、时代广场霓虹灯闪烁,是大人们的露天舞厅,更是我们小朋友的儿童乐园!还有我们今天在这里比赛的蒲塘小学,一幢幢教学楼巍然耸立……
改革开放四十年,使祖国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
伟大的祖国,今天我们为您自豪!明天我们为您奋进!
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改革助开放,扬帆再起航
——我看改革开放
这虽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经贸大繁荣,人文大交流,信息大流通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但却是一个革旧迎新的世界,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动力。
在这个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时代,雄伟的东方之狮——中国正以昂扬之阔步走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用似洪钟的巨吼,奏响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金线出云天
如果说一九七八年以前的中国是被浓云笼罩的话,那么改革开放就是一根穿云而出的金线,不仅为黑暗的时代带来了光明,也为迷茫的社会带来了奋斗的目标与希望。改革,在小平同志的带领下,由试点推至全国,由经济推至政治,由城市推至农村。改革,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由空谈到实践,由个人到集体,实现了质的飞跃。正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改革开放正是那场知时节的好雨,给久旱的中国大地带来甘霖。
沧浪震天地
逐步踏上正轨的改革开放如脱缰的野马,肆意奔跑在中国的版图上——东南沿海有它引颈长鸣的雄姿,西北内陆有它风驰电掣的身影,东北雪原有它饮水嘻戏的掠影。所到之处,高楼拔地、万象更新,人们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拥抱社会,面对生活,迎接挑战。汹涌三峡,巍峨大坝傲立江面,为半个中国解决用电难;珠江三角,港珠澳大桥蛰龙般横卧南北,实现天堑变通途;璀璨上海,亚太经合会议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改革开放这朵巨浪在四十年间震天动地,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扬帆再启程
从懵懂少年到成熟壮年,改革开放这位雄姿英发的巨人站在了新时代的起点。正是饱含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欢声笑语,才让巨人的选择更加艰难。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口号始终牢牢铭记在党和人民的心底。纵然前路未知,但勇闯敢拼的精神和激情从未曾减少半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时代,更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包容、更奋进、更稳重的大国形象。
改革非一人之力能完成的,开放亦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十四亿人携起手来,守望相助,朝着既定目标共同努力。风正一帆悬,改革开放的巨轮必驶向成功彼岸。
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5
尊敬的各位_ _、亲爱的__们:
大家好!
四十年,是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时间;四十年,是一个稚子,成为国家栋梁的时间;四十年,是一个国家,完成辉煌蜕变的时间。
今年,是新时代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卧薪尝胆,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四十年奋发图强,中华儿女谱写了诗章;四十年砥砺前行,神州大地丰收了硕果;四十年携手并进,改革开放播下了希望。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站在新时代的起点,让我们翻开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去聆听那段历史的回响。
四十年前,我们的经济需要发展,我们的制度需要完善,我们的技术需要磨砺,我们的生活水平更需要改进。
如果说1949,我们的民族在经历了无数的压迫、无数的苦难之后,终于在世界挺起了腰杆,昂起了头颅。那么1978,则是我们民族走向复兴、迈向富强的开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推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迎来了经济腾飞的新局面。
1978注定是中华五千年辉煌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一年。邓小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描绘了一幅壮美蓝图,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从此,沉睡的东方巨龙冲上了万里云霄。
四十年风云激荡,旧貌换新颜。四十年间,在改革开放号角的催征下,勤劳的中华儿女,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用热血和奉献,用拼搏和汗水,在神州大地织出了锦绣篇章。
一座座破败的小村落,变成了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一辆辆破旧的自行车,变成了风驰电掣的高铁动车;一片片破旧的砖瓦屋,变成了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一把把简易的大锄头,变成了自动高效的生产机械……
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蛟龙号潜艇打破世界深潜记录;和谐号列车高速迈进新时代;中国工程享誉世界,第二艘航母出海试验;神舟系列飞船彰显大国风范,长征运载火箭凸显中国实力……一项项荣誉,一次次进步,让我们的民族越发耀眼。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中华儿女多奇秀。未来,还有更多的四十年,需要我们去拼搏,去奋斗,去开拓;还有更多的宏伟蓝图,需要我们去构想,去描绘,去践行;还有更多的梦想,需要我们去憧憬,去追逐,去实现,让我们携手并肩,去开启下一个辉煌的四十年!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改革开放40周年演讲稿精选集总
改革开放论文集 篇2
关键词:三集五大,档案,工作
2012年开始, 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深化“三集”管理, 全面推进“五大”体系建设, 这是国家电网公司发展史上覆盖面最广、难度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变革。电力企业的档案工作在改革的大环境下, 既要面对新的机遇, 又要迎接新的挑战。
一、改革中档案工作的优势
(一) 保持档案人员相对稳定, 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随着“三集五大”的深入推进, 国家电网公司对办公室工作提出了“一流三化” (即创一流, 集团化、标准化、信息化) 的新要求。方案中明确提出保持档案人员岗位相对稳定。电力企业应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 配备相应的档案人员, 并保持队伍相对稳定, 这样一是有利于企业档案工作的长远发展。企业档案具有很强的连续性。比如文书立卷工作, 基本是由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操作, 立卷人对立卷标准掌握的尺度有很强的主观性, 立卷标准很难做到完全统一, 从而给日后的档案的查阅和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再如有些边缘性资料, 会由于档案人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管理方式。档案管理方式变化频繁不利于档案的查找利用, 所以人员交替越少越好。另外档案人稳定性和连续性可以消除档案人员的临时思想, 培训专业化档案管理人才, 激发档案人员干事创业的主人翁精神, 提高档案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是有利于企业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 培养一名档案人才需要较长的时间, 既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使之不断接受新规定, 新技术, 新知识, 又要保持相对稳定的管理队伍, 才能有效地发挥档案人员的作用, 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二) 从国家电网公司到基层电力企业, 充分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不仅仅资金密集、技术复杂, 而且拥有各类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产生着大量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同企业现代化程度是成正比的, 越是技术性强、管理先进的企业, 对其档案管理的要求也就越高, 电力企业尤其这样。2012-2014年国家电网全面推进创一流办公室活动中, 档案管理列入考核内容。要求档案工作列入领导议事日程、部门年度计划, 经费列入财务预算, 档案人员定期接受业务培训, 与其它专业人员具有同等岗级待遇等。这不但从制度上认可档案人员及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而且从实际工作中切实改变了以往档案管理在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中可有可无的地位, 为开展档案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 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提升, 带动档案管理不断发展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旧有的工作模式发生改变。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很多基层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应用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没有统一的组织, 各企业基本是孤立封闭的系统架构, 系统不能集成, 资源不能共享, 信息格式无法统一。2010年, 国家电网统一了各基层电力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 实现办公自动化环境下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文件可在电力系统各企业中自由流转, 上传下达, 最后由文书将形成公文通过计算机办毕辅助归档, 再由档案人员网上接收, 进一步整理、分类, 确定密级, 保管期限, 把从电子文件形成到归档的全过程归入虚拟档案库, 实现资源网上共享。电子公文及时高效安全运行, 文件整理归档工作一次完成, 电子文件实现网上查借阅, 全文检索,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也对避免了以往档案人员重复录入信息, 以及大量、多次查阅实体档案对纸张的磨损。
二、改革中档案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 人员变动大, 档案收集难
2012年各基层电力企业“五大体系”机构设置基本完成, 岗位人员全部到位。这次机构调整无论是涉及面还是纵深度都是空前的。各单位、各部门掌握重要归档资料岗位的人员不可避免地出现更换和变动。新旧交替中人员思想不稳定, 影响档案收集工作, 有的人员工作调动后, 不办理文件资料移交手续, 造成文件材料遗失, 责任不清。影响档案收集的齐全和完整。
应对措施:一是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 制定内容具体、全面的归档计划、归档范围、交接规定。责任落实到某个机构的某个岗位, 而不是某个人。档案兼职岗位、掌握重要归档资料的岗位, 要把档案收集归档工作写入岗位职责, 一方面利于归档材料的形成与积累, 另一方面各相关人员归档任务按职能分工, 内容具体, 责任明晰, 利于执行。二是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干部职工档案意识。通过内部网络、宣传栏、答题、培训等形式, 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增强企业干部职工的档案意识, 促进档案工作的开展。三是多渠道、多途径收集档案。电力企业各门类档案材料技术密集、专业性强, 需要由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掌握该类档案形成规律的企业技术人员, 才能承担归档工作。如果专业性强的材料交对档案部门立卷归档, 既费工又费力, 质量也得不到保障。这就需要采取部门立卷, 档案人员协助或指导专业人员的立卷归档工作, 形成多渠道、多途径收集归档。
(二) 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观念老化, 缺乏主动性
档案工作内容一般都是枯燥乏味的, 需要档案人耐得住寂寞、甘得于清苦。这种性质决定了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缺乏活力, 缺乏一种积极。外部环境又使多数档案管理人员与外界接触少, 信息闭塞。这样档案管理人员容易与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脱节, 产生不同程度坐、等、靠现象, 墨守陈规。
应对措施:在改革的大潮中, 电力企业档案人必须转变观念, 主动提高自身素质, 以适应时代发展。档案工作者要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努力学习档案业务知识、企业管理知识、文秘写作知识、计算机知识, 熟悉本企业基本情况, 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文秘写作、规划组织协调能力, 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要结合当前的中心工作, 从档案中寻找有规律的东西, 并把它升华为一种历史借鉴, 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为各级领导当参谋、提建议、献良策, 成为为领导建言献策的好参谋。
参考文献
[1]袁雪霞.做好档案开发利用促进电力企业发展[J].档案天地, 2011, 11.
改革开放论文集 篇3
摘要:现代大型火电机组均采用单元机组集控运行方式,要求现场运行人员专业知识面广、运行技术水平高,且要求达到全能值班员的标准。紧密结合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和电力工业技术发展方向,并结合当前国家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的教学管理、教学检查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集控运行;教学检查;课程建设;卓越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2-0104-01
随着我国经济整体实力的不断提高,电力企业对工科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即电力企业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能真正达到学而会用、服务企业的标准。因此,工科高等学校在教学环节上,应转变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顺应时代和行业发展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踐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同时,结合东北电力大学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在“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达到“学知识、会知识、用知识”为根本要求,对课程的教学管理、教学检查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一、课程教学管理方面
1.健全课程教学管理制度
“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要求授课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日常教学检查记录等相关教学文件要健全和齐备,并且课程历年的相关资料应保存完整。同时,课程组还制订了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对人才培养方案、授课计划、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效果等多方面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课程组还补充制订了教学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和不定期教研活动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和授课教师互评制度等,从制度上确保了课程教学工作高效、有序、平稳的开展。
2.完善课程教学管理体系
在课程教学管理过程中,坚持对课程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规划、精心组织和高效管理,保证教学工作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有条不紊地进行。坚持新进教师的导师负责制度、课程组教师相互观摩(或同行专家)听课制度、督导专家听课制度等。通过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科学、高效、规范化的管理,确保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始终处于高质量的运行状态。
同时,课程组将继续在人才培养方案、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积极的实践,努力建成一套适应培养具有“一实两创”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本专业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教学管理体系。
3.教学质量保证措施
课程组在多年的教学和实践中,一直本着从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建设教学队伍、营造满足教学需求的环境。充分利用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加强教学督导及学生学风建设,以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
(1)教学内容保证措施:近年来课程组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要求的变化,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多次的修改和更新,且编写了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同时修改了课程的教学大纲,增加了课程实践环节部分(如仿真机培训、电厂生产实习)。
(2)教学队伍保证措施:课程组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从课程教学的实际要求出发严格管理教师队伍,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鼓励课程组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继续“二次”学习深造,以便不断提高自身的层次和业务水平。[2]同时,课程组还建立了每学期业务培训和调研制度,不断用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新方法来武装课程组的教师队伍,要建立定期教师业务素质考评及激励制度。
(3)新技术保证措施:课程组教师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对本课程进行多媒体和网络化的教学资源开发。同时为满足课程采用开放式教学的要求,课程组建立了“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教学资源网站,同时还提供给学生与授课教师实时在线答疑与交流讨论的渠道。
二、课程教学检查方面
1.教学质量管理和监督
课程组运用听、评、考、查等形式和手段对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动态监控。课程组坚持对教师和学生的到课率、学生自习情况、教师的辅导答疑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如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并协调解决和处理,采用该种方式有效地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制定了授课教师课堂随机问卷调查制度,将学生的意见、建议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各位授课教师。根据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建立教案、课件、辅导答疑的检查评估制度,建立并完善学生对授课教师教学效果的指标评价体系。同时,要大力鼓励中青年教师举办教学基本功竞赛和相互授课观摩活动,这样有利于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2.实行教学激励机制
充分利用学校、学院对教学方面的相关奖励和激励政策,激发课程组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的热情,充分调动每位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并建立体现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岗位津贴制度,调动授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一套完善的优胜劣汰用人制度及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
3.实行教师考评制度
(1)教学工作“量”的考评:根据授课教师的岗位和职称差异,规定其每学年必须完成的最低教学工作量。同时,对教学人员发表的论文、参与的教学改革项目、参与的科研工作、指导大学生科技竞赛等也要进行相应的工作量考核制度。每位教师的考核情况要记入个人档案,并作为教师在职称评定时的一项重要依据。
(2)教学工作“质”的考评:为了考核教师的教学效果好坏,应采用多级考核的方法(包括授课教师的自评、课程组教师的互评等),每位教师的考评结果同样要求记入个人档案。
三、人才培养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人才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能从事火力发电厂的运行、设计、安装、调试及检修等工作。
2.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1)系统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工程制图、工程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及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语言文字表達能力。
(3)具有基本的科学研究、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及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备工程力学、机械制图、金属材料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还应具备锅炉、汽轮机、热力发电厂、单元机组集控运行、热工自动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培养能独立承担或担负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6)应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相关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人才培养特点
要充分利用我院目前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上的办学优势,积极推进和深化教学改革,确立鲜明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培养适应我国电力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坚实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创业精神,具有分析和解决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在火力发电以及新能源发电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安装、系统分析与运行、研究与开发、决策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
四、结束语
通过对“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本文分别从课程的教学管理、教学检查、人才培养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应加强教师培养、加强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监督及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断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进而使我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达到“学知识、会知识、用知识”的目标,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星海,周振起,魏春明,等.在“集控运行”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119-120.
[2]赵星海,周振起,张炳文.实践能力培养在“热力发电厂”课程教学中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4):57-58.
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一集心得体会 篇4
为迎接十九大,中央电视台推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面围绕深化改革进行阐述,回顾过去的三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加强了顶层设计、基层探索;注重抓落实、顶层基层双管齐下;法治引领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则,同时改革在法治中进行。同时我们在成就中对未来更加艰辛的改革之路做出了展望。
如今,我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进行的是先易后难的战略,现在我国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这三年来,改革进入了攻坚克难的时期,好吃的肉已经吃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人民群众始终是改革的主体,要改革就要依靠群众的力量,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也就是说,我们依然要锲而不舍的前进,习近平同志说: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是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进取精神、进取毅力,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和勇气,这才是“深化”的主要含义。
改革开放论文集 篇5
题
摘要:电力企业实施“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后,供电企业的人才培训面临新的问题。本文从“三集五大”给供电企业人才培训带来的问题入手,分析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希望对我国电力企业的人才培训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意义。
关键词:供电企业 “三集五大” 人才培训 问题
如何更好地适应“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后人才培训的新环境和新要求,将供电企业人才优势发挥最大化,成为当前电力企业人才培养的重点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从“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后供电企业人才培训面临的问题实际入手,从“三集五大”体系改革的相关要求出发,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后供电企业人才培训面临的问题
“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后供电企业人才培训面临新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培训方式相对单
一、培训内容专业性不强、缺乏行之有效的培训评估机制。
1.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方式单一是供电企业在“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后人才培训面临的一大问题。首先,大部分供电企业的培训观念存在误区,较多的供电企业认为所属员工的专业性技术基本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不需要经常性地对员工进行专业性的培训,然而,当前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迅速,新技术、新的管理方法层出不穷,需要及时更新员工的专业性知识。
2.培训内容专业性不强。培训内容专业性不强也是供电企业在“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后人才培训面临的一大问题。当前,大多数供电企业人才培训的内容集中于管理和理论上,对于技术性的培训较少,缺乏有效的实践环节,学员不能将所学到的理论性的技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丧失了培训的目的。
3.缺乏行之有效的培训评估机制。建立健全长效的培训评估机制是人才培训管理的一项重点内容,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供电企业在人才培训上缺乏行之有效的培训评估机制,对于人才培训的结果和效果评价体系相对单一,往往只采用笔试的形式测验人才的培训效果,甚至还存在作弊现象。相当一部分培训人员经过培训之后自身的专业性技能根本得不到明显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培训和教育资源,不利于供电企业人财物的集约化管理。
4.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相对较少。高素质的专业化技术人才数量较少也是供电企业“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后人才培训面临的问题。“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后,电力企业面临着“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的局面,如何尽可能地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有序发展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当前,我国供电企业内部缺乏高素质的综合性专业技术人才,不利于供电企业的良好有序发展。
二、“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后供电企业人才培训面临问题的解决途径
1.积极构建完善的人才培训模式。积极构建完善的人才培训模式是解决好“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后供电企业人才培训面临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实现供电企业人才培训的常态化,积极拓宽供电企业人才培养渠道,完善相应的人才培训管理模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全面提升供电企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2.积极扩大人才培训规模。为了更好地适应“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后“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的发展模式,需要进一步扩大人才培训规模,提高整个供电企业人才的整体素质,要进一步降低供电企业人才培训门槛,使得每一位供电企业员工都能享受到培训教育,从而更好地投入到电力事业发展中,为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完善人才培训评估机制。完善人才培训的评估机制也是解决供电企业“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后人才培训面临问题的重要措施。要将对供电企业培训人员的培训效果评估落实到日常的培训过程中,改变原有的相对单一的教育评估机制,实现多指标化评估,以评估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以评估人才的专业性理论知识为辅,实现培训评估的量化考核,增强人才培训评估机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积极构建人才培训评估反馈机制,将适时评估的相关数据信息及时反馈给培训管理人员,根据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训的目标和管理措施,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人才提供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总之,“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后加强供电企业人才培训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切实增强新环境下供电企业人才的环境和技能适应性,切实解决好供电企业“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后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改变培训观念,积极构建完善的供电企业人才培训模式,扩大人才培训的规模,以不断适应供电企业“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的发展特点,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宇风,李晓凤,江玉梅.基于“三集五大”改革形势下的供电企业人才队伍建设[J].价值工程,2012(21):46-48
[2]张谦.在“三集五大”改革后如何深化员工技能培训工作[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0):78-79
改革开放论文集 篇6
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4%,第一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农村经济出现历史性变化。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继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个伟大创造,为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开辟了一条新路。
农村改革紧锣密鼓,推进城市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城市改革先从“放权、让利、搞活”做起。放权就是中央向地方下放财权、物权,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1979年5月,首都钢铁厂等8家大型国营企业开始进行改革试点。从1981年起,把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全面推广。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一个推进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
这标志着改革的重点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计划管理体制、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改革价格体制、形成多种价格形式。
一项项改革逐步冲破了传统的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改革如大江东去,激流浩荡;社会像龙舟竞渡,百舸争流。
随着社会经济的活跃,中央提出,要“鼓励和扶持个体经济适当发展”。于是,街上走南闯北的生意人多了,摆摊做买卖的也越来越多了。
温州人民西路上,这家店铺并不惹眼,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从那时起,“个体户”这个字眼逐渐为中国老百姓所熟知。
1979年秋天,18岁的章华妹作出一个冒险而又无奈的决定:当个体户。当时的政策对个体工商业还有许多限制,她只能偷偷摸摸地在家门前摆摊,卖些日用小百货补贴家用。
章华妹没有料到,转机会来得这么快。1980年12月,一张编号为10101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发到了章华妹手中,直到24年后,她才知道:自己领到的这张营业执照是全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份个体营业执照。
章华妹:“工商所的同志过来说,你现在拿了这个执照,你们可以做大一点了,国家是允许你们做的,你们大胆去做吧,不要有什么顾虑,能开多大开多大,没关系。”
在个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安徽芜湖“傻子瓜子”的经营者年广久成了有争议的人物。年广久的瓜子名气大,销路好,自家人手不够用,他就找人帮工。起初他的雇工只有几个人,后来发展到100多人。
有人说,年广久雇工人数超过规定,应该限制。邓小平看到调查报告后,他说: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政策逐渐放宽,使市场上水到渠成地出现了私营经济。这些起初不起眼的小作坊、小工厂、小商店越做越大,小本生意做成全国乃至跨国买卖,成长为实力强劲的私营企业主。
这组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雅马哈鱼档 》,记录了像章华妹等一批由待业青年转变而来的创业者们,他们也因此成为改革开放政策最早的受益者。1978年全国家庭作坊和个体户的数量仅有14万,到1981年已经增长到了260万。
个体经济发展,私营经济竞相崛起,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结构中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
传统计划流通制开始向市场流通体制演变。农贸市场、菜市场、社区菜店、农副产品平价商店等呈现出新的气象,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流通更加活跃,朝着方便群众生活、保障商品质量、促进居民消费的方向发展。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科技方面的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也全面展开。1985年3月,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北京大学的王选抓住了机遇。他主持研发成功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后,没有驻守实验室停止脚步,1988年,他携技术与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合作,这是方正集团的前身。
激光照排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效益,引发了“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王选被誉为“当代毕昇”。
王选在商海弄潮,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在新科技浪潮中逐浪。
1986年3月3日,他们给邓小平写信,建议积极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3月5日,邓小平明确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正因为意识到科技是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他还说,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是人才,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8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后来,人们按提议的时间把它称为“863”计划。
中国的对外开放,这时也取得重大突破。
1978年3月,中央正式决定派习仲勋主政广东。7月,习仲勋到达广东后第一次外出到地市县考察。当时他来到中英街,他看到街心几块石头隔离了一条小街,香港一侧车水马龙,而大陆一侧非常萧条。一路上看到的景象让他心情沉重。
改革开放论文集 篇7
一、企业专家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每年暑期, 学院都会安排专业课专任教师为期15天的下厂锻炼或调研实习。几年来, 我们动力教研室组织了多位教师赴多个电厂调研实习, 提高了工程实践意识和实践技能, 收集了具有现场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们为我们提出的许多意见和建议, 如:
1.电厂需要集控运行值班员的标准是:能吃苦、有责任心、能适应职业岗位群的具有火力发电厂热力和电力系统分析, 机组集控运行, 机组事故处理, 热力设备及其机组节能, 具有初步技术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对我们原有的课程体系, 指出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问题:如DCS控制系统、PLC原理、仿真机的组态和参数的设置、电动机的拆装和绕线、汽轮机等转动设备的找中等方面的知识要加强, 仿真实训的课时要得到保证, 部分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内容等要适当增减或延伸, 职业技术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老师的实践技能要强等等。
3.毕业设计、课程设计 (实训) 课题要有针对性, 要紧密联系实际, 与现场的工程实践高度融合, 如选择发电 (含供热) 企业设备和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分析, 故障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设备或系统的技术改造等。
4.安排学生到各发电 (含供热) 企业去运行、检修、安装等实习 (实训) , 在时间、内容、业余活动等方面要与企业一起精心策划、严密组织, 做到在安全、文明的前提下, 学有所成。
二、集控运行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中强化实践教学。针对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 在培养毕业生从事发电 (含供热) 企业的运行岗位上, 我们把《泵与风机》、《电厂锅炉》、《电厂汽轮机》、《单元机组运行》、《电气运行》等核心课程, 充分利用我院的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机组、135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火电仿真系统、变电仿真系统教学, 边讲边练、生生探讨、师生互动。同时为了学生获取集控值班员 (中级工) 资格证书的方便, 一定要让每位学生都亲手操作。另外, 在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上, 专门安排几周 (我院已从之前安排4周增加到现在的6周) 进行火电厂仿真机实训和2周的电气运行实训。另外我们安排了3周到校外电厂的运行跟班实习, 采取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 每组固定跟随某一值的3班倒的运行实习。切实做到工学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针对部分学生, 毕业后可能从事火电机组的检修、安装等工作, 我们分别安排了校内热力设备、电气设备的检修实训环节。学生们亲历了设备如汽轮机、水泵、阀门、电机、变压器、电气开关等拆装的学习, 对设备的构造有了较深刻、全面的认识。根据学生们的反映和毕业答辩、模拟面试的验证, 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强化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 为其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生产岗位的工作, 增强就业竞争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开发多种能源发电技术的教学资源。我院集控运行专业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 根据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 他们分布在全国各类型的发电和供热等企业, 为扩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我们计划开发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多种能源发电技术的教学资源, 使教学内容紧随社会和经济发展变化的要求, 为扩大毕业生可能的就业范围创造条件。
3.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进程的调整。如将《热工理论及应用》、《工程流体力学》和《电厂汽轮机》三门课程中关于“喷管”的知识整合起来, 集中在《热工理论及应用》课程中教学, 并合理利用“喷管实验”教学设备。为强化“电类”专业知识, 尝试删去《火电厂金属材料》课程, 增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补充《自动控制原理及设备》课程中缺失的如汽温自动调节、锅炉给水自动调节和锅炉燃烧自动调节系统的内容。考虑到企业一般在第五学期就会到学院来招聘毕业生, 为了让学生尽早了解技能鉴定的情况, 即获取如集控值班员 (中级工) 的资格证书, 我们把在仿真机上实践操作的这个教学环节提前到该学期初进行。
4.改革《电厂锅炉》、《电厂汽轮机》课程设计。针对集控专业高职教育的职业特点, 同时考虑到高职毕业生到电厂去搞设计的可能性较小, 我们把原安排2周的“电厂锅炉”校核计算, 2周的“电厂汽轮机”设计计算的课程设计, 改革成各设1周时间的电厂锅炉、电厂汽轮机专题的专业实训, 内容为对电厂锅炉、电厂汽轮机或全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运行规程的分析、探讨等。
5.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提高学生职业竞争能力。为让学生在真正的职业氛围中学习锻炼, 毕业后尽快上岗工作, 每个学生在学院学习期间必须进行实际岗位的职业技能训练。为此, 我们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如老关系户的永安电厂、漳平电厂、晋江热电厂等, 同时计划开辟新建的、大型的、就近的实习基地, 如石狮鸿山热电厂等。这样, 学生到电厂实习实训时, 就有机会得到具有丰富现场实践经验的工程师的指导和倾听专题技术讲座等。同时聘请他们, 到学院进行指导专业建设、指导实习实训、开展专业讲座等。
6.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时刻牢记高职院校是为经济社会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 掌握“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紧密结合工程实际, 突出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法、模型和实物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块教学法、Internet网络教学法等多种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教会学生注意学习方法, 讲究学习技巧, 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现高效、有效的学习。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合理采用幻灯片、动画或CAI教学课件, 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 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7.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方法。改革一门课程、一份试卷、一个成绩的传统考核评价方式, 采用综合评价, 注重学习过程, 强调实践在电厂实际中的应用, 侧重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考核。此外, 还应考虑学生的独特见解方面的成绩, 且所占比例不应该小, 可通过课外作业、课堂提问、课后辅导等途径加以收集, 列成表格, 建立《学生考核成绩登记表》, 如下表。
三、“双师”素质的培养
为培养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课教师的“双师”素质, 充分利用假期或脱产到企业实习、挂职锻炼, 提高专任教师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利用带仿真实训、为企业培训的机会, 以及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火电仿真的操作知识以提高动手技能, 增强实践教学能力, 使专任教师真正达到“双师”素质的要求。同时学院和系部大力支持教师与企业合作, 开展业务培训、技术咨询服务等活动, 实现校企互动、互惠互利,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进程的调整, 采用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适时开展第二课堂, 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培养“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达到了高职“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的教学目标, 使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提高。
摘要:通过企业调研, 比对原来我院高职“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改革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使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高职的培养目标和我省、我院的总体要求。
关键词:高职,火电厂集控运行,教学改革,探索
参考文献
[1]胡逾.高职营销专业的有效教学方法[J].教育与职业, 2011 (8) .
[2]李建刚, 孙为民, 杨小琨.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7, (7) .
《朱执信集》读后 篇8
朱集头一组文章,主要是反映朱执信从一九○五年至辛亥革命前,旗帜鲜明地同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论战,为民主革命准备舆论。这些文章,批驳了改良派抵制革命的“君主立宪”论,戳穿了清政府假立宪的政治骗局,阐发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提出了革命的主体是“平民”、“细民”,革命的对象是清政府、“豪右”。
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成功,但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革命遭到挫折。朱执信坚定地站在民主革命的旗手孙中山一边,投入反袁的“二次革命”,参加护法运动,开展反对军阀的武装斗争。朱集辑录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间论著二十一篇,这些文章着重驳斥了反对民主共和的“开明专制”论。
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时期。朱执信在五四运动后发表了大量文章,重新探索中国革命的理论、方向、动力和对象问题。五四运动使朱执信认识到思想启蒙的重要性,中国问题的解决“非从思想上谋改革不可”,他决心此后“全力从事于思想上之革新”。(第321页)他热情称赞学生走出校门参加运动,“增益他自己将来理解学问、应用学问的力量不少”。(第494页)他希望今后学生仍应“不与社会绝缘,对于社会上运动,不绝注意,不绝批评”。(第374页)他还提出学生的眼睛里不能只见学生,学生运动应深入广大农村,“要运动乡下人爱国才有用”(第879页)。他注意到“工人的力量是一天增加一天”。如果“离了农工的帮助,学界也没有真正的力量”(第725、726页)。朱执信对于工农是革命的“真正的力量”、学生运动的方向应当与农工运动结合起来的认识,标志着这时期朱执信坚持民主革命的传统,并向新的道路转变。
一九一九年八月发表于《建设》杂志的《神圣不可侵和偶像打破》,是朱执信在五四时期对旧世界宣战的一篇檄文。文章尖锐地提出:诸如现存的君主、国会、道德、宗教、信条、科学等等,是不是“神圣不可侵”的?朱执信回答说:“非也!”他写道:偶像打破者不承认有什么偶像,对于一切事物“不容为永久的、绝对的评价”。他认为事物总是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昨日所是者,今日不免以为非,无所谓永远。于彼是者,于此为非,无所谓绝对。其有非之时,有非之处,即可侵。”例如道德,“皆随时代地方而逐渐变更”,“故有不适合之道德,即要求其革新,为当然之事”。又如经济、政治、法律的规定,“亦随社会以改变”。科学,也是“随时容人讨议”的。结论是:“社会上事神圣不可侵之性质愈重者,其可信性愈薄,而吾人对之反抗当尤烈”。几千年的封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社会上存在的偶像崇拜禁锢着人们的头脑,所以不冲决思想网罗、不破除偶像崇拜,中国革命就无法发展。朱执信正是一位向旧传统宣布作战的战士。
朱执信作为民主革命的宣传家,很早就注意介绍马克思及其某些理论。这是他的理论宣传活动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如收入朱集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列传》一文,发表于一九○六年二、三月号《民报》上,就简略介绍了马克思的经历,并用文言文翻译了《共产党宣言》(朱译《共产主义宣言》)中“至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著名论断:“自草昧混沌而降,至于吾今有生,所谓史者,何一非阶级斗争之陈迹乎。”这篇文章介绍了《宣言》第一章末关于无产阶级改变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十项措施,以及《宣言》结尾“共产党人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是可鄙的事情……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朱的译文是:“凡共产主义者,知隐其目的与意思之事,为不衷而可耻……噫来!各地之平民其安可以不奋也。”)朱执信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这些就是“《共产主义宣言》之大要”。《列传》同时介绍了马克思《资本论》关于“资本家者,掠夺者也”的分析,高度评价《资本论》说:“马尔克此论,为社会学者所共尊,至今不衰”。
朱执信可以接受《宣言》和《资本论》中有关阶级斗争的论述,但在当时,他还不愿意也不可能承认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朱执信之意在于说明,如果说马克思以来“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者大率无致绝对非难”,“而吾辈所主张为国家社会主义,尤无难行之理”。(第55页)
到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广泛传播,并开始同工人运动相结合。这时期朱执信在自己的论著中,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侵略、掠夺殖民地、附属国深恶痛绝;一方面对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分向往。他颂扬列宁是“吃苦辞甘的好人”(第782页),赞誉“俄国的赤卫军,就是国内劳农阶级的乳母”(第718页)。
“五四”时期,朱执信在同当时种种反动思潮的论战中写了不少文章。这些文章对于三民主义有新的阐明,并运用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观点和剩余价值学说,来分析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性。《野心家与劳动阶级》一文说:阶级斗争的存在取决于资本家“取得余剩价值多少,和劳动生活工作条件如何”。中国的“小资本家取得余剩价值的手段,更比欧美的大资本家凶十倍”,中国劳动者“所受的苦压迫,比别国的国民也要多几倍”。从这个理论分析中,他断定:“中国的革命是难免的”。
综观朱执信的全部思想发展过程,可以断言,如果他不是在一九二○年九月牺牲了,必将在革命转变之际,顺乎历史潮流,继续协助孙中山先生,为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作出自己的贡献。
名人养生集趣 篇9
刘海粟其长寿之道是:襟懷坦荡,光明磊落,气量大,不生气,要争气,与人为善;放得下,睡得着,吃得下,拉得出,作画、作书法,什么烦恼都忘了;不偏食,不挑剔食物的粗细和味道,但注意食物结构,力求荤素咸淡相宜。
诸葛亮论养生长寿的观点是:夫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
姚雪垠自定养生健身七律:不吃过量之食,尤其晚饭量要少,不吃零食;不饮过量之酒,烈冷酒不喝,专饮自泡的有营养的药酒;不吸烟;早睡早起,有劳有逸;坚持锻炼身体;重视牙齿保健;心胸开朗,积极乐观。
乾隆其养生诀是:吐纳肺腑,清晨作呼吸运动;活动筋骨,多作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十常四勿,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旋、肢常伸、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适时进补,适时适量进食补品。
苏东坡他的食疗保健妙方是:将水生植物芡实煮熟后,一粒一粒地缓缓嚼咽,每天10—20粒,常坚持。
陆游长寿的秘诀:豁达乐观;体育运动;坚持劳动;常练气功;生活有规律。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长寿秘诀是:千万不要回顾过去,要向前看,人总要为某些东西而活着,否则便虽生犹死。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其长寿法宝是:游泳与坐禅,他认为坐禅对身体大有裨益,能促进睡眠,还能使紧张的精神得到松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萨马兰奇他认为精力充沛的源由:常年坚持体育锻炼,不管到世界任何地方,雨晴寒暑,总是随身带着一套心爱的运动器,坚持每天运动45分钟。
改革开放论文集 篇10
关键词:标注集,词性标注,扩充
一、英语的标注集
目前, 通行的英语标注集有几种, 多数是从Brown语料库中的87个词性标记发展而来的, 常用的标注集有3个, 一是Penn Treebank标注集, 适合于小型语料库, 二是Lancaster大学的自动词性标注集CLAWS5 (C5) , 用于中型语料库, 第三个标注集是应用于大型语料库的CLAWS7 (C7) 。大多数情况下的语料标注都使用Penn Treebank标注集, 因为Penn Treebank标注集是个相对简单的词性标注集, 其标注符号简洁清晰, 易于标注。
二、词性标注
词性标注, 是给语料库中的每个单词指派一个词类或者词汇类别标记的过程, 通常这种词类的符号是特定的符号, 标记通常标在每个单词之后, 中间用斜线隔开, 如:The/DT, nice/JJ, son/N.
词性标记可以根据语料库的不同进行修改, 添加或合并, 如LOB语料库采用了135个词性标记、LLC口语语料库采用197个词性标记等, 其操作的基本原则为:可重获性 (Recoverability) 、一致性 (Consistency) 、句法功能 (Syntactic function) 及不确定性 (Indeterminacy) 。
三、《圣经》标注集的扩充
1、专有名词 (NP)
在Penn Treebank标注集中, NP是专有名词的标注符号, 但是对《圣经》进行标注时, 不能把所有的专有名词都笼统的用NP来表示, 因为《圣经》中即有上帝, 耶稣, 撒旦等表示“神”的专有名词, 也有节日礼节的专有名词, 还有一些专有的地名人名, 因此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对《圣经》专有名词的研究更具有更大的意义。
2、动词 (VB)
Penn Treebank标注集中对动词的分类较为详细, 如:动词原形VB, 动词的过去时VBD, 动词的过去分词VBN, 因为《圣经》是在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完成的, 并在十六世纪以后被逐渐被译成各国文字, 因此在《圣经》中会用用到一些古代英语, 这类词要单独表出来, 古语动词应用/VBO表示, 例如:原形beget/VBO过去式begat/VBDO。另外, 对BE动词和助动词应做进一步标注:
3、代词 (PP)
代词在Penn Treebank标注集中只用PP来表示, 没有对人称代词进行详细的标注, 而对《圣经》的词法进行研究中对人称代词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应对人称代词进行进一步的标注:
4、其他词类
在《圣经》中除了名词、动词、代词以外还有形容词、副词、连词、介词等词类, 而因连词、介词等封闭类词, 在词性标注中有固定的标注符号, 因此不必进行进一步的扩充, 而形容词、副词在《圣经》中的标注较为简单, 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 只要在Penn Treebank标注集中的形容词、副词标注符号的后面加上数字1, 2进行区别即可 (JJ1为褒义形容词, JJ2为贬义形容词) , 中性词不做任何标记。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冯志伟、孙乐[译]:《自然语言处理综论》[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6.[2]冯志伟、孙乐[译]:《自然语言处理综论》[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