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史

2024-10-15

改革开放史(精选12篇)

改革开放史 篇1

摘要:目前, 在我国一些院校的设计史教学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科地位低下、教学内容随意、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效果较差。笔者认为只有学校与教师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史教学的重要地位,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段, 不断改革、摸索合适的教学方法, 扎根本土本民族的文化, 并以开放的姿态去关注艺术设计教育在当代世界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变化, 这样设计史教学才能摆脱目前在设计专业中尴尬的“点缀”状态, 成为艺术设计课程总体规划和实施的“点睛”之笔。

设计史作为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在设计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艺术设计院校都开设了艺术史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设计的历史发展状况,了解设计活动和设计风格的历史演变,从而更好地借鉴传统,提高审美能力,获得设计灵感,并打下扎实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的理论基础。目前,在我国一些院系的设计史教学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对课程的重要性不了解、对课程设置的目的不明确、对课程教学目标认识模糊、教学内容随意、教材不规范、教学方法上“满堂灌”、照本宣科、视野狭窄等,导致学生学习设计史没兴趣、教师讲授难,教学质量不理想。

一、必须明确设计史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

现代设计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艺术设计是艺术门类中发展最为迅速,也是高等教育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然而,国内对于设计理论的重要分支——设计史的研究,尤其是关于设计史教育教学的研究,水平整体偏低,在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严重滞后。设计学“是以人类设计行为的全过程和它所涉及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为对象的,涉及哲学、美学、艺术学、心理学、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方法学等诸多学科的边缘学科。”[1]设计学——包括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等课程——与设计基础、专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群中的三大组成部分。设计史是介绍和阐述设计发展的历程,并适当分析其发展的原因、大致过程、各时期设计的特点、思潮变化和典型实例的课程。同时把影响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设计发展本身联系起来讨论,让学生建立对现代设计发展脉络的宏观认识,并培养和形成学生艺术设计中的人文思考和新的艺术理念,培养他们作为设计师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设计史在设计课程中的学科地位十分重要。

目前,设计史课程在内容选择、课时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远不及设计专业的其他课程科学合理,教学质量也不高。在许多设计院校的课程安排和实际教学中,设计史成了一种点缀或摆设,甚至设计史课程在一些院校的教学计划里几乎是空白。很多学校专业师资缺乏,由非专业老师讲授设计史,使得设计史的研究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显得极其薄弱。学生对设计史课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时马虎,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相当多的毕业生虽然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少创新意识,只能停留在摹仿和制作的初级阶段,有的甚至连“包豪斯”、“功能主义”、“国际主义”和“后现代设计”都搞不清楚,直接影响了其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今后专业课的学习,不少设计院校毕业的学生只能沦落为艺术设计行业的“工匠”。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面对着不断变化的设计潮流与时尚风格, 要想做出自己的独具创意的设计,必须要“以史为鉴”、“读史明智”, 了解设计的历史发展进程、脉络以及发展史上的事件、人物、作品乃至思想,才能吸取前人的经验,继往开来。

二、建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段

设计史的教学内容要服从于教学目标。设计所包括的领域从建筑到工业产品、从服饰到平面等,设计史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在每个范畴中,又有派生的理论分支,比如建筑理论中,又有室内设计、环境设计等理论分科,体系庞大。在课时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信息量过大,教师教起来有难度,学生学起来也难以消化。

学科专业基础课的开设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因此应当结合各艺术院校各专业方向,让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兼顾“广”与“深”。具体说就是要删繁就简, 留下理论知识中最重要的、目前应用价值高的核心理论和与之相配套的应用实例;在设计史知识教学上可以保留一些重要的设计风格、设计流派、设计师及其作品的介绍性内容。这样既可以为学生较为全面、概括地梳理人类设计历史发展脉络,让其掌握诸如“工艺美术运动”、“波普运动”、“国际主义运动”等重要的现代设计运动、设计思潮,同时针对不同设计专业,如平面、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服装、纺织品、陶瓷和环境设计等,又可以集中课时,侧重讲授与本专业相关的设计史。

当前, 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史教材大都以王受之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为参考范本,讲课内容由任课教师自定,教学内容往往与学生课本不一致。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问题:材料铺陈,却缺少内在联系;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有的对设计风格、流派、设计家及其作品只作些客观的表述,缺乏相关评价,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有疑惑而不得解,不利于学生的课后延展学习和研究。各艺术院校应该结合设计专业本身和学生的学习实际, 编写适合院系和专业特点的教材。

设计史的教学内容还应该关注时代。设计的昨天是今天的历史;设计的今天是明天的历史。设计就在身边。设计是实用的艺术,随着经济、科技、艺术等的发展而日新月异,新设计层出不穷。设计史教学不应只是单纯名词解释、常识阐释的理论讲述,而应该结合学生身边的设计实例,分析、学习、总结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围绕教学重点和对学生具有启发、借鉴意义的部分展开讲解。设计史的教学内容应紧跟时代,要求教师时时关注国内外新设计动态,关注生活、关注民生、关注设计的发展趋势,以及各国美术、设计的民族性如何传承等,并精心设计教案,让设计史教学始终保持新鲜活力。

设计史课程的教学时段设置,应充分考虑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前后联系,以及理论对专业技能培养的指导作用,调整好设计史和其他专业课授课的先后顺序。设计史在一些院校中被作为专业基础课在大一时开设。大一学生对设计还没有形成认识,没有实践操作,因而接受能力较低,教学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大二学生经过一年专业基础和部分专业设计技能的学习,能设计出表现一定想法的作品,对设计风格、设计师、设计理念等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再学习设计史课程,既能较好地吸收理解设计史中的重点,也能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只有这样教学目标才能很好地得以实施。他们在后两年的学习里,可以在技法实践课中有了实践体会的同时继续研究相关理论知识,使理论思维能力得以培养, 理论知识运用能力与设计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三、提倡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作为理论课,设计史“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极为普遍。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师生都觉得教学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佳。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可以方便地制作包含文字、声音、图像或视频素材的辅助教学课件,这对直观展示案例、呈现历史史实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若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应用于设计史课堂教学,将单调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感性直观的多媒体介质中,必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和热情,使得课堂教学生动而鲜活。

除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外,传统的讲授法、图示法、讨论法、案例示范法、习题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也应该综合使用,以期建立师生之间良性的学术互动交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讨论法促使学生发表看法、提出疑问, 教师与学生针对某一命题展开广泛交流, 改变设计理论课上学生只用耳不用脑的不良习惯, 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讨论、提问,经常与学生交流, 也便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无需将所有知识点都讲透, 可以留下一些知识点引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进行延伸,做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以培养他们增加阅读量、撰写读书笔记和独立、理性思考的习惯。

设计史教学的地点也不必局限在教室内。学生的外出艺术考察、写生已成为美术院校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方式,设计史的教学也可与之同步。设计史教学还可以结合组织学生听讲座、看展览等多种形式来丰富教学形式。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注意总结经验,优化教学方法。笔者在阶段性的课程结束时,一般会做一个教学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对教学的建议、看法,写出类似于中学教师课后撰写的教学后记,总结教学得失,改进教法,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鼓励研究本土本民族文化

平面设计作品中满眼英文而几乎没有几个汉字,让大众直呼“看不懂”,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值得注意。设计是为什么而设计?为谁而设计?王雪青在《设计与设计教育的含义》一文中指出,国内学生的平面设计展中存在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有一条是“洋化”现象,作品不假思考地追随“现代”,盲目地模仿、照搬西方的设计风格,而几乎忘记了自己的设计面对的基本都是中国的受众。

设计专业的学生不研究中国受众的审美习惯、欣赏水平、接受心理,或炫耀制作技术、为设计而设计;或凸显个性风格,怪诞难以被理解;或以为设计就是不停追随“现代”、“前卫”、“时尚”风格,不愿花时间积淀文化艺术素养,设计出来的作品必然浮躁肤浅。不能被受众接受的设计,就是失败的设计。设计专业的部分学生文化素养较低,如何在设计史教学中对学生给予补缺和引导,使他们突破这一瓶颈,也是艺术设计史教学中必须关注、解决的课题。

笔者在讲授《中国古代服饰设计》章节时,在课堂上播放了一段“山东青年男女的汉朝婚礼”的视频,引发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通过一对爱好汉服的新人举办的一场再现汉代传统婚礼场面的新闻视频,让学生体味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提醒学生思索为何现在许多年轻人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关注与兴趣,告诉他们作为未来的设计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传承我们祖先的优秀文化,做出中国人自己的优秀设计。只有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和启发学生更多地关注研究本土本民族的文化,才能让学生懂得:设计根植于本国文化才更有生命力,才能为中国的百姓所接受,也才能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承和展示博大深厚的中华文化。教育指导这些未来的设计师关注本土本民族的文化,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结语

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在这样大规模的教育热潮中,艺术设计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学科体系仍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阶段。只有高校与教师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史教学的重要地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段,不断改革、摸索合适的教学方法,扎根本土本民族的文化,并以开放的姿态去关注艺术设计教育在当代世界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变化,设计史教学才能摆脱目前在设计专业中尴尬的“点缀”状态,成为艺术设计课程总体规划和实施的“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1]胡俊红主编.现代设计史教育教学研究论丛[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2]梁梅.了解过去, 设计未来——谈设计史和设计理论的教学[J].美术观察, 1999 (12)

[3]王靖云, 王卫军.浅谈艺术设计史教学对于商业设计的作用与意义[J].青年文学家, 2009 (16)

[4]黄厚石, 孙海燕.设计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5]王雪青.设计与设计教育的含义——写在2009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召开之际[J].美苑, 2009 (04)

[6]徐跃.改善高校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教学状况的一点思考[J].装饰, 2006 (08)

改革开放史 篇2

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按照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要求,学习改革开放史。这段历史时间跨度

是从1978年至2012年,通过深入学习,我们会发现这段历史创造了许多让

世人瞩目的成就。这是一段奋斗史、改革史。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

报》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明确提出“实践

是检验的唯一真理标准”。一定程度上否定“两个凡是”。随后,在当年

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

业。在1982年,十二大召开在会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的明确提出,回答了进入

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重大问题,成为指引新时期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在这一精神指引外,我们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一组数据就能进行很好的说

明,从1952年到2020年,我国GDP从679.1亿元跃升至101.6万亿元,实际增长1496倍;人均GDP从119元提高到7.26万元左右,实际增长679倍。

2020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持续居世界第一;220多种工业产品总

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高铁营运总里

程、高速公路里程、5G终端连接娄,均世界第一……上述成绩得取得十分

不易,是我们国家实现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的目标是要努力持续推动经

济快速发展,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进行努力奋斗。我们要在改革开放史学习中积累哲学思想,在今后的发展运用好哲学,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改革开放史,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筑

牢发展根基。在哲学上讲事物都是不断向前快速发展。正如一句名言所讲

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习总书记曾经说过,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

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

个重大问题。2015年10月29日,我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说过:

“理念

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

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

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所以,我们要利用好哲学中的发展观点,而不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犯刻周求剑那样的错误。但是,在发展过程

中我们要吸取大跃进时期的教训,不能只要求速度而忽视质量,更不能以

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进行发展。要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

二、我们要用矛盾的眼光去看待改革开放史,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确

立正确方向。在哲学上讲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贯穿于事物发展始

终。我们进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去当时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

发展的问题。我们的制造业薄弱、生产资料需要按票供应等实际矛盾。习

总书记在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

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所以,在实现两个目标的新征程中,我们按照习总书记在党史动

员大会的讲话要求,扎实开展好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解决百姓身边的闹心

事,糟心事儿。通过矛盾解决,不断增强全国人民的幸福感、满足感。在此过程中也不断提升我们的成就感,实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这也是我们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根本目的之一,也是我们努力的方

向。

三、我们要用意识的眼光去看待改革开放史,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统一思想意识。在哲学上讲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影响。正确的意识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所以,在改革开放史中,十二大提出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理论就是正确的意

识,解决了当时许多实际问题,如走什么样道路的问题。全国人民统一了

思想思想意识,埋头苦干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所以,我们在实现两个百

年目标的新长征路上,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讲

改革开放史 篇3

关键词:服装设计 中外服装史 教学改革

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广阔领域,服装设计师必须具备服装设计对象、服装设计内容和服装设计方法三个基本知识基础。学习中外服装史在形成和培养这三种基本知识素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艺术设计教育领域重实践轻理论,尤其在职业技术院校,常把艺术史论知识与应用技术对立起来,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强但创新思维潜力差,缺乏发展后劲。普通高校办学定位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时,正确处理艺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技术的关系,重视艺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教学改革尤为重要,本文以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外服装史”课程为切入点,探索教学改革的方法与途径。

一、引入学习动机理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中外服装史”课程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教师一边播放ppt图片或手绘示意图,一边讲解,说明服饰的特点、历史背景、在服装发展进程中的意义。在艺术设计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无法激起主动学习的兴趣,其重要原因是对该课程的实际用途不明确。我们曾经组织的问卷调查显示,部分学生认为服装史课程不如设计、打版、工艺课程实用,所以学不学无所谓。上设计课学会画效果图,能够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上打版课学会制版;上缝制工艺课学会做衣服,这种学习能够收到立竿见影成效,而服装史讲授的是古人的服饰,实际用处看不到摸不着,因此不愿多下功夫学习。

学习动机学原理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系统工程。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因此,课程首先应该解决专业需要的问题。一是从专业知识结构出发,明确课程目的。二是从设计师工作特点入手,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师不仅会画效果图、能够制版变设计为实物,更重要的是有创新意识,能够敏锐地观察社会思潮,反映消费者的需求,创造出符合当代人审美要求的服装。要懂得,创新不仅是发明,还包括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服装设计师必须具有提取历史服饰设计元素的能力,认识服装发展规律,开拓创新视野,而学习中外服装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三是通过国内外大师借鉴历史服装的成功例子,说明学习“中外服装史”课程的重要性。最后以教师自身通过研究服装史给服饰创作带来的启发以及审美水平提高的事例,说明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实际效果,使学生了解学习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改革课堂教学形式,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恩(Ryan)指出: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是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胜任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学习动机的能量和性质,取决于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以往专业史论课课堂上只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进行传授,缺少学生主动学习的环节,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个体心理需要满足程度很低,很难使学生长时间保持精力集中。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的地位发生变化,使其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课堂教学形式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教师提出看书提纲,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变课前准备为课堂自学,比过去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效果明显。由于艺术类学生课后实践作业多,很少有学生认真预习史论内容,通过这种形式,督促学生进行学习。第二,反馈自习效果。要求学生表述预习问题的答案,允许小组成员加以补充,以小组为单位记录教师对其进行评价的成绩,通过集体荣誉感激励学生认真自习,学有所得。第三,教师以点评的方式引入授课,抓重点、破难点,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由于教师重点教授的内容是学生自习过程中的疑难点问题,因此听课目的明确,注意力容易集中,教学效果较好。

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引导部分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要求太高。此外,教师要有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准确把握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时间,利用有限的时间脉络清晰地进行授课,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专注、认真的学习习惯。

三、考核形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良好学风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争取达到理想目标、力求超过别人并取得优势地位的愿望和动机。而工作学习中的孰优孰劣,只有通过评价才能进行判断。考试无疑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判断和区分的主要手段。但对“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来说,考试不应该是惟一的评价方法。在突出应用技术的教学中,过于强调考试,对擅长形象思维、更愿意动手实践的服装设计学生来讲,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评定学习成绩更客观、更具可行性,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考风十分有益。笔者认为,适用的评价形式主要有四种:

1.课堂考勤

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前者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后者又称外部动机作用,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例如,某些学生为了得到教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是在学习活动之外。由于史论课程直观效果不明显,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缺课请假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利用外部动机的作用如把课堂考勤作为学习成绩的一个部分,则能提高学生的到课率,增强他们学习该门课程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2.课堂考核

作为学生,都有实现某一目标的初始动机。如果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学习过程中能不断获得成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那么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并能自觉维持这一学习行为的持久与落实。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课程内容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分组演讲,使学生从客体变为主体,教师由主讲变为主导。演讲结束后,由教师提出考核标准,师生共同对演讲内容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用表扬多于批评的形式对学习结果进行点评。整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编辑、表达能力,又使每个成员在尽全力为集体的成功而努力的过程中形成集体荣誉感,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兴趣。

3.作品展示

学习中外服装史,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借鉴历史服装元素进行设计的能力,把设计作品成绩计入学生的总成绩,并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可以对学生形成强有力的学习诱因,使学生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跃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应用考核

长期以来,“中外服装史”课程的作业和借鉴设计练习都通过平面效果图表现,停留在概念的应用上。为了突出知识转化的训练,要求学习小组在设计系列作品中做出成衣进行展示,是考核改革的重要内容。应用考核成绩应占学生总成绩比例的50%,这对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学习的自觉性具有积极作用。

四、课程设置系统化,强调知识的应用性

“中外服装史”课程的教学经历了从抽象地记忆服装历史知识到提高学生借鉴能力的转变。从目前情况来看,不少学生在完成设计训练时没有实际应用的经验,无法将效果图做成实物,存在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的现象。要实现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的转型,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如何按照这一要求进行改革呢?思路如下:

1.科学地设置课程

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时,“中外服装史”课程应在学生具备了设计表达能力、具有结构设计工艺基础的前提下与专题设计课程在同一学期开设,通常在大三下学期开课。

2.课程互联设计

专题设计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面料的认识能力、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款式设计的创新能力、利用各种工具和技法绘制服装效果图及服装平面款式图的能力。学生通过运用面料语言将所设计的服装制作出来,通过直观的形象表达自己的创意,才能实现动脑、动手两种能力的同时提高,为此后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以及“服饰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准备。此外,鉴于以往服装史借鉴设计训练中很多学生作品画得好看却无法做出成衣的情况,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与专题设计课程教师合作设计互联教学形式,也是值得尝试的改革思路。

3.课程成绩互认

在专题设计课程的项目中从历史服装中寻找灵感,以小组为单位,5人一组,每组一个系列,每人负责一款,做出的成衣的考核成绩既是专题设计的成绩,又计入“中外服装史”课程成绩中,使学生在学校就有艺术史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工作体验,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这样的课程设计与要求,—方面克服了史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专业课程之间孤立展开、学生因作业重复负担过重等缺陷,也使教师之间的交流增强,取长补短,形成教学的合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

论《中外服装史》教学方法的改革 篇4

1. 讲授法

讲授法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述、讲解、讲演等形式, 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中外服装史》课程主要采用这种方法。在讲授法中主要有两种教学形式:

1.1 讲解的形式

这是一种以教师说明、解释为主来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形式。它能够把教学涉及的大量新信息、新内容较快地向较多的学生传输。不过, 这是一种单向的教学形式, 如果一次性上课时间过长, 学生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 在讲解的形式中适当地插入提问的形式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1.2 提问的形式

这种形式是以教师提出较多适当的问题为主。在讲解时间稍长学生开始注意力不集中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 以此来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到隋唐五代的服装时, 如果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 可以提问:“皇帝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他们会立即振作精神答:“黄色。”再问:“皇帝穿黄色衣服起源于哪个朝代?”他们就不太清楚了, 有人说唐代, 有人说宋代, 还有人说明代, 还有人根本不知道。这时告诉学生:“等你们听完这堂课就知道了。”学生就又会集中精神注意听讲了。

1.3 讲授法的不足

我国的课堂教学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讲授法。但是这种方法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被动, 不能使学生直接体验知识, 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记忆知识, 对较长课时的课程尤其明显。所以, 讲授法必须和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做到取长补短, 让学习效果更好。

2.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

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是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通过教学设计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 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 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学习。它可弥补讲授法的不足, 大大地增强课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2.1 利用多媒体投影图片

《中外服装史》如果使用普通黑板教学, 费时费力。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历史中服装的图片投影给学生, 那比用一大段话来描述效果好得多, 既节省时间又加深学生印象, 使学生通过视觉感受直接体验知识。

2.2 利用多媒体放映电影

结合电影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在给学生讲解古埃及、古罗马的服装服饰时, 可以给学生放映电影《埃及艳后》片段, 这个片子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 还获最佳服装设计等奖项, 而且其中的服装全是以古埃及、古罗马时期为历史背景设计的。因多媒体的使用形成了声、光、形、色、动等情境, 具有良好的强化效果和整体效应, 有利于最佳教学效果的获得。这样上课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教会他们从电视、电影中获取知识。

3 自学指导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学教材和参考资料, 以及进行实验并通过思考和研究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一种方法。在课堂上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3.1 提问的方法

教师针对学生自学章节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观察学生有无未理解的部分, 如果有, 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补充讲解。最后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由教师解答。以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并消化这一章节的内容。

3.2 小组实践法

把全班分成小组, 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 收集信息, 最后每组选出一人把各自的成果向全班介绍交流。这种方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还可以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例如:教师将班上学生分成十组, 并将二十世纪的服装这一章的内容分成十个时间段, 每个小组搜集、整理其中的一段。要求每组完成的内容有:历史背景、服装、饰品, 然后提供查阅资料的地方和网址, 提前三周布置任务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 最后留出大约两节课让学生上讲台讲课, 在每个小组讲完之后教师要做适当地点评和补充。因为每个人都参与, 所以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 想看看自己的组和其他的组谁准备的资料更全、谁讲得更好。

课堂教学学生不仅要学知识, 还要学习学知识的方法, 学习做人, 学习合作。而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 还尝试自学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学习协作能力。而且通过讲授法传授给学生的内容他们很容易忘记, 而学生对自己查阅过的内容记忆特别深刻。这就弥补了讲授法不利于学生记忆知识的缺点。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国外许多高校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其特点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 强调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个观点, 在每一章节结束要有相应的练习。并且使用多媒体放映现代服装设计师以某个历史时期的服装作为灵感来源的服装设计作品图片, 并对这些图片加以分析, 教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服装设计实践。

通过这些方法, 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并且以后不再死记硬背, 而是通过实践来记忆, 真正地做到将别人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中外服装史》教学是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为目的的。因此, 《中外服装史》的教学方法不能只单一地运用一种方法, 因为不论用哪一种方法都会有它的不足之处。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就应该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 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摘要:《中外服装史》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运用讲授法传授给学生较多的知识信息, 但是讲授法也有很多不足。文中列举了讲授法的优缺点, 并对如何弥补讲授法的不足, 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中外服装史,教学方法,讲授法

参考文献

[1]郑信军, 张晓瑜, 张宝臣.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改革开放史个人心得体会 篇5

一、衣着方面的变迁:

五、六十年代,人民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衣衫破烂不堪,春夏秋冬就一身衣服,根本无法更换。记得七三年上师范,全家都为我高兴,可是上学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妈妈十分为难,只好与嫂嫂子商量,把她的结婚的衣服让给我穿上。当时我异常激动,对嫂子倍感激意。体面的来到师范学校,同学们都很羡慕。冬季学校举行越野赛,我也报了名。可是自我连秋裤都没有,怎样能简便完成任务呢当时我只能舍脸和最好的同学借了一条补丁摞补丁的破秋裤参加比赛。回想起来十分寒酸,而此刻,自我的内衣也有十几套,外衣各式各样,应有尽有,上到千元,下到几百元不等,皮衣、羊绒大衣、高档流行时装任意穿着。真是冬有棉,夏有单,穿着舒适,美观大方。

二、饮食方面

以前我们吃糠咽菜,吃了上顿没下顿,饿得哇哇哭。到了晚上肚子饿得咕咕噜噜直叫,根本睡不着觉。白天饿得双眼冒金星,一片漆黑。整天盼望着过春节,因为到春节才能吃上顿饺子,吃上顿保饱饭。而此刻,天天大米、白面,顿顿有肉、鸡、鸭、鱼不断。天天像过年一样,吃喝不愁,餐桌食物丰富多样。随着季节,吃着时令的新鲜疏菜、水果,就连做饭都发愁不明白吃什么啦。因为过年都不觉新鲜啦。

三、住房方面的变化

记得我和爱人恋恋爱时,他家四口人,只住一间半小平房,还是职工宿舍。公婆住一间、爱人和小叔子住一间,二上下床,偶尔我去一次,都没地方住,爱人只好到哥嫂家挤住一夜。我们结婚时,公爹从服装厂争取一间不到十平米的房子。家具也很简单,一个大衣柜、一个小衣柜,一个三屉桌,两把椅子,一张床,这就是全部家当。1980年公爹单位分一套三居室,全家人喜气洋洋搬进了楼房。1990年我爱人单位也分到一套三居室,我们把房子进行装修,帖上了壁纸,买了全套家具,什么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啦。连作梦也没有想到,1990年爱人单位为了改变职工住房条件,又在良乡西潞园购买了楼房,我们又分到近九十平米的三居室。再次装修,上了档次,居室宽敞明亮,更换全套家具家电,一家四世同堂,幸福美满,齐乐融融,生活无忧无虑,我感到十分称心如意,同时我还给儿子在市里购买了一居的楼房,这都托...的福,子女工作顺心,安居乐业,我们老俩尽享天伦之乐。

四、出行方面的变迁

改革开放史 篇6

摘 要 《经济学说史》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本文强调了这门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之后,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设想,为担任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经济学说史》 教学改革

《经济学说史》是一门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是具有历史属性的经济学科。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开设并作为经济学类的专业基础课,尽管该门课程的作用和地位相当重要,但是在当前学术界重应用经济学、轻理论经济学和重数理逻辑、轻理论逻辑的环境下,作为纯理论经济学的该门课程出现了一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作为多年从事该课程教学的老师,笔者对此提出一些浅显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高度重视《经济学说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关于这门课在中国高校的开设历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大量学习与吸收,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我国高等院校都普遍开设或恢复了《经济学说史》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有关教材大量涌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学专业已经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几乎所有高等院校都设有经济学专业,也就都开设有《经济学说史》课程。作为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2.《经济学说史》是学好《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政治经济学》也是中国大学初级阶段的专业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对经济类学生而言,学好《政治经济学》是学好其它经济学科的基础,而学好《经济学说史》又是学好《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这是因为大学开设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来源就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即起源于威廉·配第、奠定于亚当·斯密、完成于大卫·李嘉图的英国古典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由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其中许多概念如劳动、价值、资本、地租、利润、利息、工资、货币等等,都是从英法古典经济学家们的有关论述中加以批判地吸收而来的,并从他们的错误观点中发现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因此,学好《经济学说史》能使我们更加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3.《经济学说史》是学好《西方经济学》的基础。《西方经济学》同样是大学初级阶段财经类的专业基础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大量介绍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几乎所有高校经济或管理类专业都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为理论经济学入门的学科。现在高等院校经济学类研究生入学考试,除了外语、政治理论、数学由全国统一命题之外,由各校自主命题的专业科目一般考的就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般认为是由萨缪尔森及其新古典综合派建立的。1948年,出于提供一部通俗性和综合性经济学教科书的目的,萨缪尔森出版了《经济学》一书,将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进行综合,完成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大综合,该书至今已经出版了第十八版,成为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教材。《经济学说史》对马歇尔和凯恩斯的经济学说都作了详细的评述,这对我们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学好《西方经济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经济学说史》是学好其它经济学科的基础。《经济学说史》是关于经济学理论产生和演进历史的一门学科,它展示西方经济学几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介绍历史上西方经济学家的理论贡献,构建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大厦。现代经济学的许多理论都可以在经济学说史里找到其源头活水。如,重商主义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探讨,它是商业经济学理论基础;早期的货币数量理论和瑞典学派创始人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是货币银行学的分析起点,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被称为“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最早的人口经济学;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庇古开创了福利经济学体系;凡此种种,可以这么说,当前各种以“经济学”命名的学科都可以从《经济学说史》中找到其理论渊源。因此,这就为我们学好其它经济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经济学说史》能够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和分析洞察力。经济学也是一门历史的科学,任何时代的经济学说都是以解释和解决那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而产生的,通过经济学说史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经济学家是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因为阶级立场、观点的不同又是如何展开争论的;还可以了解后来的经济学家又是如何去总结、继承和接受前辈经济学家的经济学说,吸收前辈们的科学成果和经验教训,又如何根据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创立适应那个时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学习历史上著名经济学家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和分析洞察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对当代各种经济学说做出正确的判断,用历史的眼光、以科学的态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积极推进《经济学说史》的教学方法改革

1.《经济学说史》课程内容上的改革。严格来讲,《经济学说史》的内容应该从重商主义开讲,到凯恩斯革命为止。因为古希腊、罗马时期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内容不能称之为学说,只能说是一种经济思想,且那些思想还只是在一些思想家的著作中附带提及,比较零散,不系统,够不成一种理论体系。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瓦解和资本主义萌芽及形成时期的反映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是最早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凯恩斯之后的经济学说大都受他的影响,形成了各种流派,应该属于另外开设的“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这门课的内容。如果作为研究生使用教材那另当别论,作为本科生经济学入门教材,建议在内容上做較大的改动。另外,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虽然也属于《经济学说史》的学习范畴,但一般都应把它归属于《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内容之中。

2.老师教学方法上的改革。第一,要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做到少而精,把握重点和难点,理清主线,梳理分支。比如讲述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时,要把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三人联系起来,重点阐述他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以示区别与联系,这种内容上的安排便于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西方经济学说的理论体系和历史演变,吸引他们深入学习研究的兴趣。

第二,讲解经济理论要联系实际。学习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镜、为鉴,经济学说的产生是那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在意识形态的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掌握了经济规律,就会用来指导现实经济生活,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要让学生理解,经济学说史上的许多经济理论对我们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至于认为经济理论的学习枯燥乏味。比如亚当·斯密关于政府职能的论述,对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对当前我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三,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评述历史上的经济学说。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对待被马克思批评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那些经济学家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扬弃”他们的观点。同时,还应该时常关注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尽量介绍经济学最前沿的理论和课题,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第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经济学说史》传统的教学法主要是讲述法和讨论法。讲述法具有短时间内传授知识多和系统性强的特点,但往往是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处于被动,有遭受“满堂灌”折磨之嫌,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讨论法能使老师和学生教学互动,但由于学生本身知识层次和分析能力的欠缺,讨论往往成为个别学生的表演,其他同学则宁愿当听众,这样的教学效果一般。尽管如此,这两种方法还不可或缺,为了改进课堂教学,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还应该结合其他手段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比如换位教学法,师生在课堂来个角色互换,由学生讲解,最后老师点评。这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上台来讲。另一种是分成两组,如同辩论赛的正方和反方,比如经济学说史上关于“李嘉图学派的解体”或者“20世纪20—3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等内容就可以用来进行辩论。这两种方式都需要学生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和整理相关资料,或制作课件,它的长处是让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老师的点评对学生是一种鼓励或鞭策,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业浓厚的兴趣;它能使课堂活跃、生动而充满乐趣,让学生感受上课的愉快而不至于经常逃课等等,它的短处就是太占用上课的时间,老师担心完不成教学计划,同时也是对老师主持能力的一种考验。

再比如比较教学法,经济学说史上有很多理论具有相似性和对比性,因此,老师可以把这些内容进行详略安排,把相似的或相对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异同,抓住重点、评说影响。这样就能让学生加深印象,记住要点,减轻他们复习考试的压力,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威廉·配第认为生产白银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重农学派认为农业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亚当·斯密认为一般劳动创造商品价值,而马克思则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造的,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体系;法国的重商主义与重农学派的观点以及萨伊定律与凯恩斯定律都可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进行类推,发现规律,触类旁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此外,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等。

第五,教学工具的现代化。充分利用多媒体是教学现代化手段的主要体现,多媒体设备能够迅速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传输,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省去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而专注于课堂讲授,便于教师发挥演讲艺术同时关注课堂纪律。利用课件,播放人物图像及相关的历史影像资料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经济学家产生的时代背景,比如播放“三十年代大危机”和“罗斯富新政”的视频之后,再来阐述凯恩斯关于国家干预的经济主张,就能加深学生对凯恩斯革命的理解,再联系到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就可以分析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现实意义。这样的手段是非常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在那种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教与学完美的结合,更好地落實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姚开建.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孟熙.经济学说史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邓春玲.经济学说史.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葛扬,李晓蓉.西方经济学说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赵峰.新编经济学说史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冯琦.经济学说史教学改革刍议.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5).

《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篇7

关键词:《经济学说史》,教学方法,内容选择

《经济学说史》是经济学专业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讲述西方经济学说产生、发展和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该课程可加强学生经济学理论功底, 提高思辨和研究能力。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笔者对长期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 供同行参考共用。

一、教学中面临的困难

1. 内容庞大, 理论性强, 课时紧张。

由于“经济学说史”是属于经济学与历史学交叉的课程, 内容从古希腊一直到现代经济学诞生, 涉及到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派众多, 所以教学内容庞大, 不但有经济学各方面的内容, 而且还要有时代背景, 与政治、社会、文化、哲学、自然科学等各方面都有关联, 历史跨度长、信息量大、理论性强。在规定的54个课时中比较完整的讲解内容, 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整体框架精心筛选, 以一个清晰脉络较完整的展现西方经济学说发展过程。这就增加了教学难度和工作量, 教师要在备课时搜集整理非常多的历史背景资料。

2. 学生对历史类课程缺乏兴趣, 学习主动性不强会影响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教学方法问题, 使得学生形成一种既定印象, 认为历史类课程必与枯燥、死记硬背、无用等名词挂钩。据网络调查, 喜欢历史课程的学生不到8%, 学生在未学之前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认为这种课程对现实和考研都无用, 不如学习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同时所学内容复杂且烦琐, 加之大部分财经院校是文理兼收的, 学生缺乏历史基础知识, 而枯燥的讲课方式使该课程缺乏吸引力。如何打消负面情绪, 改变学生已有的看法, 这就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大挑战。

3. 内容相对枯燥且容易混淆, 要求教学方法多样。每个

时期经济学说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而不同时期经济学说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所以在内容上就会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特别是对一些基本经济概念的内涵和经济规律是在不断探索和纠错中逐渐完善的, 所以在教学中同样的一个概念会有不同定义和解释, 学生会感觉枯燥且容易混淆, 加之课程安排一般都是在下午, 连上三节学生容易疲乏, 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老师要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 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教学内容的斟酌和评价角度的选择

1. 教学内容的选择。

由于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 如何筛选就是一个重要问题。由于该课程主要讲经济学说的演变, 所以不同时期零星的和不系统的经济思想只好略去。但在同一时期都有主流和支流经济学说之分, 理论和结论都有所不同。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主流经济学说为主线的思路, 略去了同时代支流学说以保证主线的清晰。把经济学说的发展分成四个大阶段, 由重商主义开始一直讲解到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诞生, 就此西方现代经济学的整体框架已构建清晰, 之后的学说发展和学派之争放到专业课“西方经济学流派”中讲解, 这样学生也会感觉到课程的连贯性。

2. 关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的内容如何处理。

若干年前, 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和一些既定观念束缚, 西方经济学界一直不承认马克思是经济学家, 认为他是政治家、哲学家或革命家等, 所以他们出版的经济思想史或学说史教材中没有叙述马克思的理论。近些年来特别是随着全世界几次大的经济危机出现,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提出要重新审视马克思理论, 经济学界也逐渐开始撇开政治因素客观的来看待马克思, 近几年翻译出版的国外教材就可以看出端倪。所以在讲西方经济学说史中, 如若没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显然是一个不完整和客观的体系。因此在教学安排中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放在西方经济学说演变的历史长河中考察, 更宽泛的去理解“西方经济学说”内涵, 才能让学生更好体会经济学说发展中多变性和复杂性, 理解经济学说的阶级性特点, 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3. 经济学家的评价角度。

中国经济学说史的教学一直延续前苏联体系, 在对经济学家评价时有个特点, 凡是马克思肯定的就多加赞扬, 突出其对经济学发展的贡献, 马克思否定或不喜欢的评价时就轻描淡写。这样事先贴标签的评价思路势必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不符合唯物的、历史的、辩证的方法论。因此评价时应该与历史结合客观的看其贡献和不足, 而不是教条的引用马克思的话, 并且提出此问题让学生思考。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和多样性

内容的筛选只是教学的前提, 如何在课堂上授课, 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才是关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对内容进行梳理, 增加对比性增强记忆性。

如前所述, 不同时期经济学家对同一经济问题会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 学生容易混淆内容。以对比方法讲解可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围绕李嘉图对工资、利息、地租的论述, 与斯密分配论对比, 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点并进行分析, 说明原因并与现代经济学联系, 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理论是在不断的思考和纠错中得以发展的。正是历代经济学家的不断努力才有了现代经济学今天的成就。

2. 把时代背景与学说产生紧密结合, 增加对内容的理解。

在国内出版的教材中, 有关学说历史背景介绍相对少教学中也易忽略。而国外教材对此叙述内容多且面广。因为经济学说的产生都是时代缩影和需要, 所以把时代背景与经济学家理论结合讲解, 有助于对理论体系的深入理解同时体会经济学说的历史性、阶级性和政治性, 理解所谓“纯粹经济学”的欺骗性。教学中我们经常讲“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但学生却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难以体会到, 甚至有很多人会被表面理论所迷惑, 认为“全盘西化”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好选择。如果从经济学说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此问题, 就可不辨而胜,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该课程重要性和实用性, 改变固有的“历史无用论”的想法, 同时可以激发思考的主动性。

3. 重视经济学家生平介绍, 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理论和励志。

每个经济学家都有传奇的人生经历, 而国内教材受前苏联模式影响, 人物介绍大多简单生硬, 缺乏真实感和趣味性, 特别是对经济学家的评价主观意识强缺乏说服力。而国外教材对此描述则丰富多彩, 把经济学家还原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介绍。所以在教学中我吸取了这点, 阅读经济学家传记, 搜集相关趣事, 以一个平等的视角去向学生介绍他们, 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学家的真实和亲近, 讲解他们人生经历对其经济学说的影响。同时以小作业形式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喜欢的经济学家传记。这样不但加深学生对经济学说的理解, 同时从其人生经历中也可以得到启示, 一举多得,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也加深对理论的思辨。

4. 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增加影视资料和图片吸引学生。

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改变历史课程一本书一支笔的状态, 增加生动性和趣味性。我制作了教学课件添加图片和一些影视资料, 特别是经济学家照片或画像, 使早已熟悉名字的经济学家第一次以直观形象跃然眼前, 与之传奇生平介绍结合, 学生很感兴趣, 驱除了下午的睡意也活跃了课堂气氛。遥远时代背景随着影视资料的播放瞬间就在眼前, 陌生人物立刻变得亲近和自然, 就像讲述我们身边成功人士的言论, 分析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 时间和空间界限早已淡化, 教学互融, 我和学生一起在学习中感受着知识的力量和思考的快乐。

5.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拓宽教师和学生视野。

网络时代为信息的搜集带来了最大便利, 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学知识普及加快经济学相关网站增多, 我把这些网站和信息传递给学生, 让他们主动去查找所需要资料。学生会逐渐形成习惯, 上网时浏览经济学相关网站, 了解当今社会经济热点和最前沿经济学信息。同时最重要的是改变了“学说史无用论”的认识, 体会到不同时代经济学说对社会现实作用, 为专业学习和经济理论的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6. 采用多种方法增加学生参与程度, 调动学习主动性。

理论性和历史类课程“一言堂”肯定是效果不好的, 所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关键。在讲解中我尽量采取多种生动方法吸引学生跟着思考, 还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如根据学生情况成立“兴趣小组”不定期交流, 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小课题让学生查资料准备并在课堂上展示成果。同时针对一些热点经济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 提高参与性,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表达力, 同时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参与中实践能力、语言表达力和组织能力都得以提高, 意想不到的是还吸引其他同学不断加入, 一些原本对历史课程不感兴趣同学也开始转变了看法。

综上所述, 在近十年教学中, 在任课教师努力和学生配合下, 兰州商学院的“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逐渐达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特别是我院为了加强经济学基础学科作用, 于2011年成立了“经济学院”这将成为促进“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的强大引擎, 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历史的鲜活生命和经济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林祖华.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改革亟待加强[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 (11) .

[2]刘沙茸.个性化教学实证分析与研究——以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过程为例[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 .

改革开放史 篇8

经济学说史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大院校经济学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 它的开设可为学好西方经济学等其他经济类课程奠定重要基础。

经济学说史把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研究的对象, 通过研究历史上各种经济学说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思想渊源来揭示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其考察范围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主要介绍西方世界自古希腊、罗马以来的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 经济学说史面临被边缘化的倾向。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是笔者在长期的经济学说史教学实践中所遇问题而提出的看法与观点, 作为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二、经济学说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早在20世纪30年代, 北京大学就已开设经济学说史课程, 目前各大高校财经类专业广泛开设了该课程。作为一门专业理论性强、基础性作用大、知识信息量广、历史跨度长的课程, 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1. 重视度不够强。

1999年, 我校经济系开始为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在第5学期开设经济学说史课程, 但仅仅是作为专业选修课, 而且只有2学分。与经济学说史浩瀚的研究内容相比, 课时设置明显不足, 教师必须在各重点学习内容之间权衡取舍, 无法很好顾及, 导致学生很难全面掌握各个知识点。我校经济学专业学生少, 只有一个班 (一般30人) , 选修该课程的学生相应也不多, 任课老师也只能是一位, 因此, 课程大纲、教案、课件、习题库等编写与制作, 也只能依赖该任课老师一人辛苦完成, 从而在课程建设中明显缺乏互补性与系统性。

2. 资料可获得性弱。

与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理论经济学的其他二级学科相比较, 经济学说史在教材编写、学术著作、期刊论文、精品课程、多媒体资料等各方面, 可获得资料的数量、质量、层次以及更新速度都有不小的差距, 更无法与应用经济学学科相比较,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授课、学生掌握知识体系的效果。因此, 如何能收集搜索到更多相关资料, 掌握更多前沿性的学术成果, 增强本学科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已成为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改革待突破的瓶颈之一。

3. 内容把握较难。

我校采用过两种教材, 姚开建主编的《经济学说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和尹伯成主编的《西方经济学说史———从市场经济视角的考察》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 这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所采用的教材。其中, 尹伯成的教材对中国市场经济改革进行了理论评述, 体例不同于大部分其他教材, 清晰且系统, 但很多同学反应其理论深刻, 不易于理解。姚开建的教材细节充实, 适合阅读, 但内容过于庞杂。无论是哪本教材, 都是学派众多, 从古希腊、古罗马与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开始, 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新古典综合派, 跨越了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边际学派、新古典经济学等诸多学派, 包含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萨伊、马歇尔、凯恩斯等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这分支众多、林立的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又往往分属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体制、不同社会发展阶段, 提出各种经济学说和理论, 不仅内容繁多、容易混淆、理论性强, 而且涉及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高等数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 仅仅只靠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笔者历年秋季这学期都讲授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学说史课程, 有部分学生是同时选修了这两门课程, 就学习主动性而言, 这些同学明显要倾向于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说史的课堂教学效果也要弱许多。

三、提高经济学说史教学质量的措施

1. 课程建设要多重视。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 课程建设包括以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为目标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的建设, 既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结构优化、团结高效的教学队伍, 还要多渠道、多层次培养这支队伍, 加强主讲教师的教学经验与科研水平。其次, 课程建设包括对教材、教案、课程大纲、讲义、参考资料、习题集等文献的编撰与整理, 精品课程的申报。再次, 课程建设包括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学校、学院、系等各级领导机构对于经济学说史予以支持和重视。最后, 课程建设还包括每一位任课教师应该尽力改进自己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

2. 教学内容要多案例。

经济学说史课程理论性强, 涉及流派众多, 对课堂内容进行筛选、梳理, 将时代背景与学说产生紧密结合, 重视经济学家生平介绍, 做好对经济学思想的评述等都是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关键点。但这些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以晦涩难懂的理论分析为主, 缺乏现实经济问题案例剖析。因此, 在教学内容中增加经典案例这一部分, 如重商主义部分可以联系对外贸易, 重农学派可以联系三农问题, 亚当·斯密理论可以联系“孤岛经济”与“铅笔的故事”, 凯恩斯主义可以联系经济危机, 新剑桥学派可以联系中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等, 对案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与热烈的讨论,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经济现象, 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果, 更能教给学生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

3.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首先, 增加学生参与程度,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济学说史具备理论性课程与历史类课程的特点, 开展师生互动远不如应用经济学课程容易, 但是教师纯粹的课程讲授效果肯定不佳。可以课前布置讨论题, 让学生大量阅读相关资料, 并要求学生对资料进行梳理, 以作业的形式提前上交, 然后在课堂上安排小组间的深度讨论与辩论, 再设置上台展示与提问环节,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经济理论知识得以运用, 同时资料搜集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团队沟通能力都得到锻炼, 学习兴趣自然提高。其次, 增加多媒体教学技术, 通过影像视频等感性资料提高课堂的生动性与趣味性。笔者在课件制作过程中, 特意添加图片、影视资料或音乐背景, 如从色诺芬、柏拉图开始到近现代的琼·罗宾逊夫人、哈耶克、纳什等重要人物都配上或睿智、或极富感染力、或优雅的画像与照片, 如在重商主义部分辅之以当时海上地图、商舰船等历史图片, 在边际效用学派部分嵌入剑桥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图片, 在凯恩斯经济学说部分插入一战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与二战后日本崛起的相关统计数据图表, 同时配乐解说, 在新古典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部分加入东欧体制改革的视频资料等。图片、音乐、影视资料的播放可以将遥远的时代背景瞬间展现在眼前, 陌生的人物立刻变得栩栩如生, 学生容易穿越时间、空间界限, 在快乐、轻松中感受着那个时点的经济思想。第三,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拓宽视野和及时了解经济学前沿动态问题。网络给信息资料的搜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信息量大、快捷、成本低廉。笔者在绪论部分就会将相关经济学网址等信息传递给学生, 并建立班级公共邮箱与班级QQ群, 再定期布置阅读书目, 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交读书笔记 (包括论坛发帖) , 不仅教师给予评语, 而且学生之间也互评。当学生养成平时浏览这些网站的习惯, 身处浓厚的经济学学习氛围与背景时, 就会逐步接近了解社会经济现象热点问题, 知晓最前沿的经济学信息, 强化经济学说史的理论知识的目标, 为日后的专业学习与经济理论的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4. 考核制度要多元化。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与教师讲授的一次客观评价, 传统的经济学说史课程考核大多采用以闭卷考试为主的方式, 但这种模式往往有利于期末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学生, 很难全面测评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认真, 所学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如何, 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写作表达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使学生对经济学说史真正感兴趣、学习积极主动又富有成效, 笔者结合学校的考核制度, 逐渐形成了一套结合期末课程论文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知识考核与技能培养相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阅读文献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具体包括:将期末考试改为课程论文, 将能反映学生对经济学说史文献资料阅读广度与深度的课程论文题目在学期第一堂课就公开, 供学生按兴趣备选, 并规范论文体例, 期末上交, 让学生有足够长的时间阅读、思考、写作与修改。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提高到学校教务处规定的上限40%, 平时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读书笔记与课堂讨论。经济学说史教学内容分为6编, 在每一编结束后一周, 学生都要交该编的读书笔记, 这样确保学生掌握整个知识体系, 在锻炼学生阅读经济学文献、写作能力的同时, 也弥补了期末课程论文可能没有覆盖所有知识点的欠缺。课堂讨论主要是针对各编中的案例分析, 每个学生都需提前两周搜集资料, 制作PPT并交作业, 再进行课堂分组讨论, 然后每组派代表对该组讨论进行综合并上台介绍与演示, 回答其他组别同学或教师的提问。

总之, 对经济学说史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除了要克服该课程实用性不足、内容难度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等劣势外, 更多的是要通过各种方式与手段增强该课程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 从而将经济学知识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史锦梅《.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33) .

[2]智瑞芝, 郭晶, 李宝杨, 袁瑞娟.确立教改目标探索改革方向[J].教育探索, 2011, (1) .

[3]章莉.本科高年级外国经济思想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11) .

改革开放史 篇9

关键词:民族服装史,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民族服装史”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是一门史论性质的课程, 以往各个专业院校多采取理论讲授、图片赏析、笔答考试等教学方法来授课。不可否认以上的教学方法有其周到、详实又不失丰富的优点, 但是, 其对学生自主研究、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避免的限制作用。

伴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在全球范围内的日趋攀升, 中国设计也引起了国际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设计民族化、本土化的呼声也越发高涨, 这一点在近几年的时尚服饰设计领域趋势体现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国内服饰品牌策划和定位还是指引趋势的主流专业赛事, 都把民族文化推向一波又一波的高潮。本科阶段的教育实质不仅仅是打基础, 更重要的是实践和应用。在“民族服装史”理论讲解的同时, 在课堂上解决设计实践应用的问题, 一方面可以使同学们在更为切实和明确的目标下学习, 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得到双重提高,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三个学年的教学实践, 积累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成果, 阶段性整理如下:

一、课程理论部分的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理论讲授部分以图片对比视频赏析为主, 分析不同地域服饰样式异同的客观实用因素和个性审美因素, 对各民族典型服装样式、工艺手法、饰品搭配等做重点强调。

2、款式临摹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选择一本实物图片丰富的教材, 课后适度布置民族服饰款式临摹作业, 可以辅助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各民族服饰的特点, 体会民族饰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在头脑中积累大量素材以便创作应用。

二、课程实践部分的教学方法

1、分组调研

知识不仅仅停留在课本里, 更多的存在于生活中。民间民风民俗现象都值得我们去关注, 都有可以成为创作设计的灵感来源。梁子重焕“莨绸”生机, 就源于她探索和挖掘的精神。我们的学生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四面八方, 每名同学的生活成长环境各不相同, 因此可供调研的选题范畴较广。调研可以以小组形式开展, 帮助每组确立课题, 指导他们在当地采集、图书查阅、网络搜罗等方式开展调研工作, 最后以调研报告和汇报答辩的形式验收调研果。

2、创作设计: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民风民俗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在“民族服装史”课程的最后几节课, 帮助学生解决“民族元素在现代服饰创作中合理运用”的现实问题, 引导学生参赛时深度挖掘民族文化, 将课程理论学以致用。这一环节完全可以与当时服装专业赛事的真题结合, 创作完成的作品直接投稿以检验教学成果。

三、明确“民族元素”与“现代服饰”之间的关系

明确“民族元素”与“现代服饰”之间关系的问题, 就是明确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问题。

1、坚决立足现实

现代社会发展讲究以人为本。服装是与人体接触最紧密的人造物之一, 所以服装样式的发展更是要立足现实、以人为本。在将传统民族元素运用于现代服装设计时, 要紧紧把握住现代人的运动生理需求、审美心理需求和社会角色需求。

2、适当借鉴历史

服装从远古走来, 承载了人类的文明, 记载了人类前进的脚步。服装样式对历史元素借鉴的重要意义在前文已经论述, 具体方法可以落实到对历代服装结构、工艺、面料及配色等很多方面的研究和借鉴上。在这里所要强调的是, 现代服装样式对历史元素的借鉴在适可而止, 切忌生搬照抄。吸取历史元素中的一个点加以变化、发挥和升华, 赋予其全新时代的魅力和内涵为好。

比如09/10春夏季流行的“非洲风”, 羽毛、兽皮图案等非洲民族传统元素运用在现代服装的样式设计之中, 深受人们喜爱。我们可以看到, 此时民族传统元素的运用不是全盘照搬, 而是将其作为现代服装样式的点缀, 即符合现代人的着装习惯, 又满足了人们对古老民族服装样式精华部分的怀旧情结, 十化符合服装样式“一体化”进程和“多元化”发展需要的规律和方法。

3、充分预见未来

服装样式的设计, 不仅仅要与时俱进, 还要走在时代的前面, 即具有一定的创意性。

现代生活用服装以时装为主, 其具有鲜明时代感和时尚性。社会实事的发展时瞬息万变的, 这些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心理。作为一名优秀的服装样式设计师, 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力, 为人们下一季节、下一年度甚至未来几年、几十年的着装需求作出提前的预判。在预见未来服装样式走势时要注意服装样式的实用性与装饰性、外观美与内涵美的多重突破和统一。

四、教改课程教学成果

“民族服装史”课程学习之后, 指导08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程思琪同学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经编设计大赛”, 一举荣获内衣泳装组银奖。

本次赛事以“长河入海花潮澎湃”为主题, “长”借指西安, 喻古代文明;“海”借指海宁, 喻现代时尚。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大赛组委会古今结合、呼吁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初衷。“花”影射的是2011年在西安举行的世界园艺博览会, 应时应景, 就此确立了灵感题材。

中国传统纹样中, “牡丹”寓意富贵荣华, 正与长安盛世的唐朝相得益彰;参赛作品中运用刺绣、手绘等传统工艺手法将富贵“牡丹”应用得灵活多变, 整体营造一种优雅华贵的气场氛围;在结构设计上采用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相结合的手法, 力求达到全体美观的造型效果;在色彩搭配方面结合国际流行趋势, 比例调和方面充分运用形式美法则, 使其更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要;音乐的选择上也充分考虑了古今中外的融合贯通, 最终确定周杰伦的伴奏版《东风破》, 进一步深化“传统”与“现代”共鸣的时尚气息。

总结:

应用型、研究型人才是当今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旋律, 在踏实完成史论课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适当融入实践应用环节是提高课程价值和顺应时代需求的举措, 初步实践确已收获了较好的效果。在接下来的研究着重总结“民族传统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应用的方法和途径”上, 以便更加快捷、有效地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创作, 在学业和事业上给予学生更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民族/时尚/设计——民族服饰元素与时装设计, 王培娜,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9。

[2]民族服饰语言的时尚运用, 马蓉,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7。

改革开放史 篇10

关键词:自主教学模式,心理学史,教学改革

1 心理学史的重要性

心理学史是心理学的基础课程, 属于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 在心理学教学中居重要地位[1]。学习心理学史对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其心理学理论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甚至有心理学家说, 一个研究心理学的人, 不懂得心理学史, 就是专业上的无知[2]。美国舒尔茨 (D.Schultz) 说:“由于人的极端复杂性, 若干世纪之前提出的关于人类本性的许多问题现在仍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提出来。因此, 像心理学中那样的问题连续性是其他各门科学中找不到的。这样, 在心理学中存在着一种与过去更加直接和更明确的联系……现代心理学也只有与其过去的发展联系起来时, 它才是有意义的。”E·波林也说过:“一个心理学家如果缺乏心理学史知识, 便不免将现在看错, 将旧的事实和旧的见解视为新的事实和新的见解, 而不能估计新运动和方法价值。”[3]

学习心理学史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理论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普通心理学是横向展示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成果的话, 那么心理学史则是纵向讲述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让学生在领略心理学大师的伟大贡献和创新思想的同时, 了解到心理学概念、范畴、理论和学说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此之谓“知其源, 方知其流”。心理学的发展突飞猛进, 迅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流派, 出现了多次针锋相对的争论, 如内容与意动之争、结构与机能之争, 后来出现了对历史影响巨大的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及人本主义等不同取向的三大思潮。这么多不同的流派和理论纷繁复杂, 要想找到统一性很难, 但“至少有一种统一性我们可以赖以确定方向和透视、进行鉴别和综合, 那就是历史稳定的统一”[4]。

由此, 心理学史的学习可使学生形成对心理学统一性和一贯性的理解, 对心理学领域的核心问题形成辩证认识, 产生对心理学的前瞻性和独特性见解。实践证明, 心理学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学理论素养和批判精神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据美国心理学会于1971年对美国大学心理学系所做的调查证明, 心理学史是心理学系主要课程中的一门。早在1920年左右, 美国一些大学的心理学系就开始讲授心理学史课程了, 时至今日, 在美国很多大学的心理学教学中, 心理学史仍然是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美国心理学会规定, 所有申请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学生都必须完成心理学史课程的学习[5]。可见此门课程非常受重视。

在我国十年动乱结束后, 心理学最早恢复的研究领域就是心理学史。但由于这方面教学人才不足, 心理学史教学还不是所有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必修课, 并且国内对心理学史的教学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2 心理学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 心理学史是心理学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 但从国内高校心理学专业的教学来看, 尚没有体现出其核心地位。普通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同为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相比之下, 两门课程的学时数却相差悬殊。目前, 多数学校的普通心理学都设置了120学时左右, 而心理学史却只有50学时左右, 对于内容广博的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思想, 到现代的认知心理、人本主义等流派, 无法充分展开, 泱泱历史画卷被有限的课时肢解得七零八落, 根本无法体现出心理学史的连续性, 更没有给课堂讨论、课堂报告等环节留出足够的时间。这说明心理学史课程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其次, 在心理学史的教学思想上还存在误区。有些人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实证学科, 对于学生来说, 重要的是掌握实证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心理学的历史知识并非十分必要[5]。心理学史是一门理论性质的专业课程, 既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历史, 还要养成学生的一种历史思维, 这就使该课程在讲授上有一定的难度, 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可看成一个整体, 有很多线索可寻, 可以通过整体式、师承式、结构式等方法, 让学生有系统、有条理地吸收。如果不重视, 仅仅将教学停留在“知道”、“了解”的层面上, 就会使本应生动、丰富、个性化的心理学史课程枯燥乏味, 不能起到激发学生理论思考、开阔理论视野的作用。这样不仅令教师渐渐失去信心和热情, 也扼杀了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 结果造成了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再次, 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多弊端。传统的心理学史教学多是依赖教师的讲授、解释完成的, 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讨论, 这样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没有思考, 理解和接受起来就比较困难。心理学史课程应该积极采用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 通过研究和讨论环节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分析问题, 并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不断增强理论分析能力。

最后, 很多学生对历史有种排斥心理, 有不少学生问, 高中学的是理科, 本来就不擅长历史, 更不愿意去记那些年代人物事件, 该怎么学好心理学史呢?在这些学生的印象中, 历史就是一堆枯燥乏味的人名和事件, 所需要的是机械记忆, 因此在他们的预期中, 心理学史给他们带来的不会是令人愉快的体验。且通过学习发现, 心理学史内容庞杂、分支众多、时间跨度大, 错误地以为学习心理学史需要博闻强记、死啃书本, 便以没意思或不好学为借口, 逃避对心理学史的学习, 导致心理学史课程在学生中一直有着难学的印象[6]。

3 自主教学模式的实践及效果评价

心理学史教学如果仅限于教师单一讲授, 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就会使学生在枯燥的教学氛围中渐渐失去兴趣和热情。心理学史的教学目的不单单是使学生掌握心理学流派的观点,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心理学的一种观念、兴趣和信念。所以, 将学生组织起来, 参与到教学中来, 将讲授法与自主教学结合, 部分章节让学生自主授课, 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自主教学模式, 即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旧有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转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主讲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 积极主动地发现、分析问题。应用自主教学模式, 可以使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理解。学生在查找资料—分析问题—制作课件—讲授的过程中, 不仅加深了对相关教学内容的掌握, 而且培养了提问和反思的学习习惯, 锻炼了能力。

笔者连续3年在心理学史的讲授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师讲的模式, 尝试采用自主教学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行自主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将每班分组, 按照班级的实际人数分组, 每组6~7人, 选出一位负责任又热爱学习的学生当组长。现以叶浩生教授编写的《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教材中的第五章结构主义与机能主义为例, 谈一下教学方案的基本设计。

首先, 教师介绍了结构与机能之争的产生, 乃是内容与意动之争的历史延续,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结构主义的铁钦纳, 机能主义芝加哥学派的师徒3人———杜威、安吉尔和卡尔, 哥伦比亚学派的卡特尔、桑代克和伍德沃斯。

然后, 安排各小组主讲某一个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教师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查阅文献、书籍、浏览网页等方式进行备课, 要求学生人人参与, 分头准备资料, 最后汇总, 由小组讨论确定授课内容。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授课内容, 确定授课的重点和难点, 最后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课件的制作, 并推选1~2位学生上讲台讲解。

上课时, 学生上讲台充当教师, 教师在台下充当学生, 对于学生的精彩讲解, 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给予热烈的掌声鼓励。学生讲完后, 教师对整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在课堂效果方面, 参考谢琦等[7]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自主授课方式的效果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近三年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 分别在其所有自主授课章节结束后施测。2012级90人, 2011级88人, 2010级86人。共发放问卷264份, 收回有效问卷258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7.7%。调查结果见表1。

结果显示, 自主授课模式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得到了超过78%的学生认可。79.5%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方法好。

4 讨论

学生自主授课是由学生充当课堂教师, 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教学, 变灌输式学习为主动的“教与学”, 任课教师对教学进行全程辅导, 及时补充梳理、归纳总结。这种学生上讲台、教师成导师的新型教学模式, 打破了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局面, 开创了自主学习的新格局。

4.1 自主教学模式的优点

4.1.1 激发学习兴趣

产生学习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 自主教学模式就是要保持并提高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 使他们不会因为繁重的学习而丧失兴趣。学生自主授课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普遍认为通过对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这一章内容的授课准备, 强化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加深了对知识运用的理解。

4.1.2 增强自学能力和培养理论思维

大学的学习不仅仅是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 自学能力只有在不断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获得, 而自主授课模式就是培养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通过调查发现, 学生在准备授课的过程中会大量收集资料, 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这样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分析、整理、总结文献资料的能力。

4.1.3 培养团队精神, 提高综合素质

新时代的竞争是团队的竞争, 缺乏合作精神的人终究会失败。因此, 在大学里团队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自主教学模式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 实现资源共享、观点互通, 同心协力完成某一部分的课件制作和课堂讲授, 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1.4 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有些学生说不敢对着很多人讲话, 一说话就紧张。在模拟招聘会上, 有的大四学生上台仍然紧张, 有的甚至语无伦次, 这些都是缺乏锻炼的结果。所以, 在讲台上给学生机会锻炼自己是很好的尝试。

4.2 自主教学模式的使用原则

自主教学模式不能什么课都用, 也不能每堂课都用。

首先, 学生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 自主授课章节是可以通过自学来完成的。心理学史是文科性质较强的学科, 注重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材料。适当采用自主教学模式, 可以促使学生不断收集资料来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 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 给学生一定的指导。在自主教学课开始前, 教师就把此章主要内容的提纲讲清楚, 并说明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准备的时候有所侧重。

再次, 一定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进来。有的学生反映, 只对自己准备的内容掌握得非常好, 但对其他方面就掌握得不好了;有的学生认为, 每次就那么几位学生上台讲, 只有他们得到了锻炼、知识得到了巩固, 自己没有机会上台。但大部分学生还是非常喜欢自主教学模式的, 认为对他们自身是很好的锻炼和促进, 教师也可以在他们的自主授课中学到一些知识, 实现了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 学生自主授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这种教学角色的转换中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 可以不断改进, 比如让全班学生都准备自主教学章节的内容, 上课时随机抽取某组进行讲解, 或者学生轮流上台, 这样就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了。这种教学方式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的突出体现,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同时, 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互动不仅可以促使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 使自身教学技能不断提高, 还可以使学生把整个心理学史内容连贯成一个整体, 并进行系统思考, 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整体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为其大学毕业后的工作或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 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申荷永.心理学史与“核心课程”[J].心理科学, 1996, 19 (6) :376.

[2]车文博, 张春兴.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3]E G波林.实验心理学史[M].高觉敷,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4]T H黎黑.心理学史——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趋势[M].刘恩久,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0.

[5]叶浩生.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心理学史[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4 (1) :21-24.

[6]孟维杰.心理学史教学模式改革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1) :154-156.

文化对话史的一大史证 篇11

首先,从形制上来说,新出土的景教石刻很有特色。经幢上男女两组“飞天”形象别有意味,罗炤教授指出:“此二尊‘飞天’的形象与龙门石窟的唐代佛教飞天几乎完全相同。”“但它们的身份究竟是什么?是否属于基督教的天使”还有待确定。同时,“以往我们只能看到西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以下简称《景教碑》)额上雕刻的十字架及其下部莲座和两旁的祥云、花朵,虽然雕刻精致,但整幅图案较小,莲座和祥云的中国味较浓。洛阳经幢上的图像场面大,形象多,雕刻工艺精细,形象之庄重与线条之飞动浑然一体,而且整幅图案不仅具有中国艺术风格,其中的祥云还融合了波斯和粟特艺术的成分。”罗炤教授认为新出土的经幢让我们领略到更加丰富的景教美术形式和内容。荣新江教授从唐代基督教艺术的角度,指出经幢上的十字架应该仔细分析,“它其实跟景教碑上的十字架,还有敦煌卷的藏文写卷里面的十字架和克什米尔时代篆刻的十字架,都很有相比性”。

新疆大学少数民族研究基地主任牛汝极教授补充说:“景教采用经幢的形式,以前没有发现过,我今天也是第一次见到。由于经幢是佛教的传统,因此这个石刻反映出景教和佛教的融合情况。”

其次,从历史意义上来说,景教经幢作为考古文献,也是对景教史料的极好补充。美国乔治敦大学历史系的魏若望教授从宏观的角度指出了景教经幢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意义。“一直到二十世纪初,大部分的西方学者还认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假造的,是一个为了宣传自己的骗局,但现在出土的这个文物,说明这不是一个骗局。《景教碑》的石膏模本有四个,分别存在巴黎,梵蒂冈、美国和日本,现在全世界都在讨论这个碑文,所以这次出土文物,对于碑文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景教历史文献中,除景教碑文之外,还有七篇文献,分别是:《序听迷诗所(诃)经》《一神论》《宣元至本经》《大圣通真归法赞》《志玄安乐经》《三威蒙度赞》《尊经》。早在1992年,林悟殊教授、荣新江教授就发表了《所谓李氏旧藏敦煌景教文献二种辨伪》,指出,传统认为是敦煌出土的两篇景教写经《大秦景教大圣通真归法赞》和《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即两篇著名的“小岛文书”,乃为今人伪造的假敦煌写本。但是洛阳出土的景教经幢的出现却证明了在唐代的确有《宣元至本经》。荣新江教授也认为洛阳出土文物与敦煌写本可以互相印证。罗炤先生也的确做了这个工作,他将敦煌藏经洞所出的典籍《大秦景教宣元本经》(简称《敦煌本》)与洛阳景教经幡上的经文(简称《洛阳本》)合校,“看到了此经的概貌,可以知晓《宣元至本经》大约7/9的文字和后4/9的大体内容。特别宝贵的是,《洛阳本》让我们认识了《宣元至本经》结尾部分的基本特征。”

罗炤先生还认为,《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是《景教碑》作者景净所造的景教伪经。林悟殊在《唐代景教再研究》一书中也曾如此推测,认为此经很可能是景净“模仿汉译佛经自撰的”,非翻译所得。但当时资料有限,未敢确言。随着洛阳经幢的出土,我们看到《宣元至本经》的概貌,罗炤教授便在林教授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宣元至本经》是景净所造的伪经。他指出,景净伪造经文的初衷是与其传播基督教的思想相统一的。“对于世代居住中国、汉化程度很深、不懂叙利亚、波斯和粟特文景教经典的外籍景教信徒来说,此经也有利于他们承传、巩固其家族的传统信仰。”而且,我们在敦煌的《尊经》中可以看到,它是位列第二的景教经典。洛阳的景教徒甚至把它刻在石幢上,树立于墓前。罗炤教授认为:“这都说明了《宣元至本经》在唐朝景教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和重要的影响,景净伪造此经的愿望圆满地实现了。”

第三,景教经幢的宗教价值其实是与其历史意义纠缠在一起的。关于景教在华的信徒,经幢含有非常重要的提示。此经幢是不完全规整的八棱(面)石柱。第一面雕刻“祝曰”和“清净阿罗诃清净大威力 清净(下残)”两行文字;第二至第四面及第五面第1行雕刻《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以下简称《宣元至本经》);第5面第2行至第八面雕刻《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幢记》(简称《经幢记》),《经幢记》中提到景僧清素弟兄与从兄少诚、舅氏安少连及义叔上都左龙武军散将某某等人,于元和九年(814年)十二月八日于洛阳县感德乡买地,为其亡妣“安国安氏太夫人”修建茔墓。与此同时,又于墓所神道旁侧树此幢石。并记载了主持并参与、见证此事的景教神职人员:“大秦寺寺主法和玄应——俗姓米”氏、“威仪大德玄庆——俗姓米”氏、“九阶大德志通——俗姓康”氏。由于自东汉至唐朝的惯例,中亚、西亚的来华胡人,均以本国汉字国名的第一个字为姓。罗炤先生认为,我们可以知道“法和玄应与玄庆本人或祖籍是米国人,志通本人或祖籍是康国人。”从历史上来看,康、安、米、曹、石、何等国是粟特人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建立的城邦。荣新江教授补充道:“长安的景教徒基本上是以粟特人为主。”“洛阳的景教徒们为什么一定要把景教教士的俗姓一一刻在具有神圣意义的经幢上?西安的《景教碑》上也有众多景僧的题名,但没有一位标注他的俗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罗炤先生提出来的疑问目前还没有答案。

同时,景净伪造经典的事实所反映出的唐朝景教的自主性历史时期正好可以与八百多年后再次将基督教传入中国的耶稣会的传教事业相比照。耶稣会的传教虽然得到罗马教廷的大力支持,但却受到教廷的严格监督。不必说伪造经典,即使是耶稣会士在传教事业中的某些技术性的变通和几个重要译名方面的处理,都遭到梵蒂冈的严厉谴责和处罚。

罗炤教授不仅提出许多启发性的研究意见,还大胆对《宣元至本经》中“匠帝”与“上帝”的译名作了比较。他认为,匠帝之名更加接近于《圣经·旧约》中希伯来语JHVH(神)的本义。

改革开放史 篇12

一、当前《高等数学》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说, 不论理工类还是文史类的学生, 均对《高等数学》课程学习兴趣低下, 对习题训练持排斥态度, 缺乏钻研精神, 补考率居高不下。近年来的考研数学分数的整体水平逐年下降, 也是这一现状的直接反应。在学生方面, 只有极少数学生是因为基础较差, 确实是因为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而大部分的同学是由于对课程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对知识的直观应用没有了解, 从而产生畏难情绪, 导致不及格。教师方面, 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目的性上, 他们大部分采用传统的引入—推导—举例的方法, 没有有效和持久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使得《高等数学》课程呈现出课程难懂、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三难现象, 最终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考试及格率低下。此外, 由于《高等数学》课程学时多, 基础性强, 开课时间在大一, 所以对学风、后续课程、综合素质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 从教与学的过程来看, 《高等数学》课程有如下两个难题:一是在教学过程发生之前, 对《高等数学》课程中概念和方法的产生、发展缺乏必要的了解, 没有接触到数学产生初期和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涌现的奇闻异事和思维变化, 从而没有激起学习的兴趣, 导致没有主观的学习诉求[1]。当前, 《高等数学》课程由于课时相对不足, 很多教师在授课时总是直截了当地针对教学计划的重点和难点开展教学, 没有在学生的兴趣上做好足够的铺垫, 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可持续性。二是在知识点的教学结束后没有相应的应用性指导, 没有直观的、现实的模型来诠释相应知识点, 从而使学习的目的性缺失, 导致继续学习和钻研精神的匮乏。在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课堂讲授都以计算或证明结束教学, 使得知识没有载体和灵魂。比如:在理解函数的连续性概念时, 多数学生仅停留在一个极限等式上[2,3]。

二、《高等数学》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从教师层面来说, 一是开始实施教学过程时没有激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受高中数学学习中做大量习题的影响, 很多大一新生习惯性地认为, 数学是很枯燥和困难的学科, 主观上就对学习数学产生排斥的心理, 对学习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以学生为出发点, 丰富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找到协调好学习难度和学习兴趣, 没有找到将枯燥内容生动化的载体, 没有将学习的困难进行转化。比如, 很多老师习惯性以抽象对抽象, 以概念解释概念, 没有具体化和生动化的过程, 从而使原本困难的学习过程更加困难。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结束后没有巩固知识的实践性。为了突出教学计划中的重难点,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所举的示例都是以计算和证明为主, 很难在现实中找到影子。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学习的盲目性, 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产生致命的影响。从学生层面来说, 一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没有激发自身的求知兴趣。他们在心底认为数学是枯燥的, 没有通过了解数学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来激发学习热情。在人类历史长河中, 数学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结绳记事到分形几何, 其中许多数学历史故事并不比历史、政治故事逊色, 学生如果能够很好地去了解数学历史的话, 他们就能从中激起巨大的学习兴趣。二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没有找到生动的载体, 将学习的枯燥进行转移。一种有效的载体能很好协调学习的枯燥和学习兴趣之间的关系。当前学生学习中认为最困难的是推理的繁杂和计算的枯燥, 如果从中能引入一种好的载体, 就会让学习的过程变得丰富多彩。三是学生在课堂学习结束后没有联系实践来进行巩固。很多同学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以为所学的就是计算和证明, 认为所学的知识和生活隔的太远。从而导致很多同学在毕业实习的时候思维死板, 有理论而不知道如何应用。

三、以数学史和数学建模来突破《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在教与学的过程产生之前, 通过数学史来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史中有关数学概念和体系在发生、发展过程中, 某些思想的产生和碰撞引发的故事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数学各分支的发展史上, 都存在着重大的转折期, 各个转折期都存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以转折期为重点, 通过有选择地介绍突破口,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同时, 学生通过对数学史的了解, 将认识到科学创新的道路是不平坦的, 先辈们常常凭数学的直觉做出各种猜想, 然后加以证实。通过对数学史的了解, 同学们会了解数学家们开创性的思维活动的真实记录, 这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最好教材。基于以上认识,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高等数学》课程体系中, 绝大多数的定义、定理均与实际应用有关。在具体的知识点的教学过程结束以后, 通过实际生活中具体的数学模型来巩固学习知识, 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打造坚实的基础。数学模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它是联接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对数学模型而言, 数学是工具, 解决问题是目的[4], 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简化, 在已经掌握的知识中选择最合适的数学工具, 建立数学模型、搜集数据并进行计算。数学建模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工作, 对培养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创新能力非常有益。从更高的角度上看, 将数学模型引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 对学生将来参加工作, 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许多高校的实践证明, 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 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摘要:本文以教与学的过程为中心, 展开探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分析了造成教学过程困难、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 将数学史、数学建模作为高等数学课程教与学的过程发生之前、之后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关键词:教学改革,数学史,数学建模

参考文献

[1]赵卿敏.实施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00, (3) :20-23.

[2]李大潜.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 2000, (3) :9-11.

[3]王志强, 蔡平.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奈达铂腹腔灌注下一篇:营销渠道道德探究